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化发展范文

城镇化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化发展

第1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14-01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城镇化就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城镇化呈加速之势。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城市膨胀、人口拥挤、道路拥塞、污染严重、犯罪活动猖獗、房地产价格攀升、耕地大量消失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城市发展,降低了城镇化质量。中国城镇化模式面临转型,城镇化由聚集走向分散在所难免,城乡协调及一体化也势在必行。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们选择美国、欧盟进行比较,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成熟阶段,城市化由聚集走向分散,城市化重心转移到大城市,制造业、服务业及人口也向地区转移,最终形成多中心的分散型的大都市,并将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纳入城市化的影响之下。欧盟是人口多、资源短缺的国家,国家支持大城市中心繁荣。欧盟大城市核心地区虽已停止了增长,但其中心地位得以维持。欧盟国家十分注意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协调发展,城乡差距不明显。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资源禀赋

美国土地十分辽阔,人口只有3亿多,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9倍。美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为美国城市扩张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

欧盟属于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土地面积狭窄,人口约5.02亿,矿产资源也十分匮乏,尤其经过工业化之后的长期开采,原有的资源消耗量很大,主要工业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在城市化模式选择上政府十分谨慎。

2.经济因素

从19世纪工业化起,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发展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涨,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社会趋于富裕,居民对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制度上美国实行的是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在确保公共物品供给的条件下给予,企业宽松的经营环境,对企业与居民自由选址产生重要影响。

19世纪工业化时期,西欧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最先启动了城市化。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有力推动了欧洲工业化进程及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86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1.3%,同时期的美国只有19.8%,进入20世纪后,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角色。欧盟国家的富裕程度不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西欧工人的恩格尔系数高出美国7个百分点。欧盟国家采取了社会市场经济或福利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在鼓励和发展自由竞争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和经济政策等干预实现大众福利最大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化发展进行约束,郊区在欧盟国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政府政策

在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大城市普遍实施大城市土地使用分区制政策,将大城市部分功能分散到城市边缘及其郊区。美国各级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导致城市土地使用的分散格局,在分散过程中出现郊区的蔓延及“跳蛙式”的发展。

欧盟国家十分重视紧缩型城市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政府决策中。地方政府认真贯彻严格控制土地的政策,并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政府的土地保护政策对新发展所需土地进行了严格限制,将土地使用限制在已定居地区内作为“内部填充”。即使在乡村地区,欧盟国家也要求住宅集中,不允许美国类似的独户住宅分散在广阔的田野上。欧盟国家十分注重城市的规划,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注意传统文化与建筑的保护,以此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二是土地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四、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注重城市化质量与速度协调发展

欧洲如果不是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建设速度,欧洲在楼宇建筑的内部采光、取暖和能源消费问题上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现在,欧盟不断制定新的标准,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2.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指导

德国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先后颁布了《地区发展中心建设大纲》、《区域规划指导原则》等中长期规划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德国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3.注重法制建设,强化制度保障

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病”,促进城市公共卫生、住房建设、治安管理和贫民救济,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就制定了《公共卫生法》,此后又颁布了《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等一系列法律,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4.注重循序渐进,强化产业支撑

城镇化一般以就业门槛低、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先导,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落户,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转移人员的技能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之后,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5.注重基础建设,强化综合交通

美国在19世纪40年代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运河网,19世纪末期建设了贯通东西、深入西部腹地的铁路大动脉。美国境内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互联互通,各类生产要素流动更加便捷,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城镇化。

六、结论

中国城镇化应借鉴其他大国宝贵的经验,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根据我国国情避免在城镇化进程中付出沉重代价,从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各区域大城市摊大饼似的蔓延与膨胀已带来严重的问题,各区域要顺应城镇化演进的规律,将城镇化由大城市中心向其郊区、次级城市及农村腹地的小城镇推进,确保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分析和阐述的旅游城镇化内涵是根据后现代城市观和消费观而形成的城市模式,是在享乐消售的前提下建立起的城市化。上世纪九十年代,Mullins最早提出tourismurbanization(旅游城镇化)的概念,他在比较旅游城镇和工业城市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简单的概念体系,并对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和黄金海岸进行分析。此概念体系是由于不同社会因素造成居民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差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劳动力和人口的增长;后福特式的经营和生产方式;政府间接调控城市建设;以定制消费和享乐消费为主要特征。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实证研究了旅游城镇化现象,并界定旅游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将其定义为:旅游区域的乡镇或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和转移,导致旅游城市数量逐步提高,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在民众旅游活动中影响力和作用不断提升的现象。旅游城镇化带动物质、资本、人口等要素向旅游区域扩散和集中,促进城市质量提高和城市规模扩大,其内涵包括景区城市化和城市景区化。

二、旅游城镇化具有的动力机制

(一)发展旅游城镇化的资源条件

资源条件是发展和形成旅游区域的前提,它丰富与否决定能否形成产业结构。利用和开发旅游资源是发展目的地旅游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发展旅游的先天条件。在发展旅游的初级阶段,资源是自然环境中的、客观存在的,当人们运用技术、投资等方式,创新和开发新资源成为发展主流,旅游也呈现出多种产业相结合的状态。我国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在自然资源方面,生物景观、地文景观资源都很丰富,另外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绵长,人文旅游资源也特别丰富。这为我国发展旅游城镇化提供先决条件。

(二)旅游市场的需求

每一种资源开发的对象都要符合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呈现出丰富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产品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历史文化游、景观游等传统旅游向着现代化、个性化旅游的方向发展。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运用各种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我国现在是旅游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提升消费意识和旅游意识,更加重视精神享受。另外人们休闲时间越来越多,提升了旅游的需要量。我国的休假可以分为休假日、公休假日、探亲假、年休假、病事假、婚丧假、产假等,加上元旦、春节、五一、清明、国庆、中秋等假日,人们有更多时间进行休闲旅游。旅游市场需求主要有两种变化,其一是旅游需求向个性化、高质量、多样化的方面发展。其二是旅游向着提高旅游需求总量、提高旅游质量、出现新的旅游类型等方面。

(三)旅游产业具有的关联效应

旅游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是全球最大产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将旅游业纳入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旅游产业化提高旅游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旅游资源型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基本是依靠景区建设并发展的。旅游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此外,在重视城镇化品质的环境中,发展旅游对提高居住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三、旅游城镇化具有的外部性环境机制

(一)地区经济的消长

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会经过发展的瓶颈期,会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方式等重要的问题。这种现象在资源型区域具有明显表现的代表地区有:我国阜新、抚顺、鞍山等地区,德国鲁尔地区等。在这些区域怎样确保经济持续平衡发展,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在此种情况下,发展新产业是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类型的重点,经济的消长为发展新产业提供良机。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体现出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发展经济的新型产业,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旅游产业具有低准入门槛、高产业关联度的特点,是政府优先、快速发展的产业。

(二)不同文化的整合和冲突

旅游者在旅游城市不断的流动,对本地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具有较强影响。在旅游城市的人员构成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旅游者、当地人口共同组成旅游地的人口主体。各种人群的文化背景不同,出现文化上的融合和冲突。旅游的发展致使涌入很多外来文化,因为旅游者来自城市等相对发达地区,其文化特质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文化作用较突出。而本地人口,一般向往城市生活,经常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和吸引,会接受先进的城市文化,这就导致当地居民的习俗、文化不断消亡,造成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节日、生活习俗、乡土风情等成为旅游的表演节目。旅游地区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渐趋于城市化,最后形成为以当地文化为中心,多种文化共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旅游目的地也逐渐向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

(三)体现出城市形象的变化

城市形象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性质定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也非一成不变,在历史发展、时代变迁过程中,城市形象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发展既要运用自身力量,还要吸纳外部资本、资金,所以城市形象优劣关系到城市的发展,也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城市的形象,并体现出城市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在更新城市形象时,城市职能也出现变化,由单一职能转变成为综合职能,出现很多专一旅游职能的城市。这些城市具有兴盛的旅游经济,出推动旅游的快速发展。可以运用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区位等方式提升城市形象,更新城市形象也推动旅游城镇化机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旅游城镇化具有的调控机制

(一)政府引导和规划

现行规划是很庞杂的体系,各种规划对发展旅游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所以衔接和协调好各种规划,对快速、健康的发展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协调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做好协调上位和下位规划的纵向工作,而上位规划是以区域经济的宏观角度调控旅游的发展。第二是各类规划间的平行横向协调。这样不但可以将发展思路予以统一,也有助于政府设计、实施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时效性,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提高旅游开发的时效性。制定和执行规划,政府要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对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对旅游资源进行品牌性开发、高端性开发、阶段性开发,确保旅游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规划要协调好当地居民、开发公司、政府等各方的利益,推动旅游持续、合理有序的发展。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是:理清资源、分析市场、开发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定位、建设旅游配套设施等。

(二)完善政策保障

现在政策制度是发展区域经济重要的环境条件,旅游是吸引投资快、收益快的产业,短时期就会收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产业是市场型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守市场规律,具有竞争、供求等关系,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国家制定发展产业的相关政策来确保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对旅游产业的不规范现象进行制衡。2009年我国频布和实施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此文件全新定位旅游产业,目标是将其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意见》从旅游服务设施、服务性景点、城市交通网络、旅游优惠政策、门票定价、旅游行政管理、资源管理、旅游企业发展、旅游资本准入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提高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振兴。

(三)投资具有的准入机制

财政投入对发展旅游具有关键性作用,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政府财政投入难以全部解决旅游产业资金的问题,这就需要吸纳更多的外来投资。旅游具有快回报、高回报率,其吸引力很强。旅游开发的前期投资比较大,尤其是为了增强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要建设公共服务和交通基础设施。传统旅游景点的开发是政府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在市场机制下,融入多种资本共同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构建科学的外来资本准入机制,以及在旅游发展中融入社会资本,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旅游市场格局,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旅游事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注意平衡投资方与受益方所存在的利益关系。

(四)发展旅游的应激机制

应激机制包括旅游市场具有的应激机制和旅游危机存在的应激机制。旅游市场具有的应激机制,就是应对旅游市场突发变化而制定的机制。制定此机制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市场变化,用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需要。很多因素影响旅游市场,例如泥石流、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难以预测的传染病、恐怖袭击、战争、社会事件等。这些都属于旅游危机,其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应激机制。应激机制对降低旅游危机、建立危机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第3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由来 内涵

一、英国: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

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由此加快。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重需求。

二、美国:低密度蔓延式扩展

美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年代,到1920年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2%。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许多城市人口移居到郊区,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型向多个中心分散型转变。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低密度的蔓延式扩展降低了人口密度,促进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包括大量森林、农田、绿地被占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耗费通勤时间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能源消耗;居住区过于分散,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难以配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城市规划者、学者和居民都开始意识到低密度城市空间布局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空间紧凑,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加强土地利用的混合功能,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三、拉美: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市化

拉美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战后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加快了重工业的发展,而且这些资本密集型的工业集中布局于几个大城市,国家的城市建设投入也集中于这些大城市。在农村,一方面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土地和资本的集中度;另一方面,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低投入造成了农业部门的衰退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大量人口难以在农村维持生活。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且主要是几个大城市,造成拉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城市的人口每10年就翻一番。而城市的产业,缺乏吸纳这些人口的能力,造成了城市居民的贫困化。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拉美国家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但在工业部门就业的人口比重却不及20%-30%,大约有1/4的城镇居民生活在贫民窟中,城镇人口贫困比例甚至超过农村人口的比例,被学者谓之“过度城市化”。

四、前苏联:政府主导的城市化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了现代工业化进程,城市化随之全面展开。1928年,苏联开始制订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批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既推动了所在城市的建设,又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进入城市,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到1940年苏联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2.5%,13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二战后随着经济迅速恢复,城镇化进程也取得显著进展,195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8.9%,196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0%,进入70年代,城镇化水平在超过60%以后速度逐渐放缓。从苏联的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出,由于人口总量少,即使其工业化以重工业起步,且重工业始终占有较大比例,其城市化依然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也始终影响着前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苏联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

五、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城乡交错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韩国选择“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迅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形成了以大城市和周围地区的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在城市边缘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乡交错地带。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使过去独立发展的城市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而且沿城市之间的交通线形成了新的工业走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的人口向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是与其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在面临巨大人口压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条件下,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结果,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蔓延,出现了大量“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灰色区域”。

参考文献:

第4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一、我市城镇化建设情况

(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从生产总值看,全市由2012年的68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83亿元,增长22%。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12年的9.9:44.6:45.5调整到2014年的10.2:40.8:49.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日渐完善。2014年底,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4.67%,比2012年分别提高3.7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6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0.22平方米。自来水年供水量886万立方米,比2012年提高195万立方米。城镇道路网密度4.7公里/平方公里,比2012年提高0.8公里/平方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从无到有,集中处理率达到60%。

(三)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加快。2012-2014年,共完成校舍新建项目52个,维修校舍78所,有效改善教学环境。2014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4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49人,与2012年末相比,分别增加2个、69张和98人。

(四)城镇居民生活明显改善。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5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0元,年均增长17%,3.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67平方米。

二、我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市已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市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城镇经济中心职能较弱。中心城区经济总量不大,缺乏牵动力强的工业大项目,工业化助推城镇化的作用有待增强。城镇大多是“低层次”的政府驻地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基础设施配套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不够优化。大部分集镇缺乏产业支撑,经济规模较小,吸纳生产要素、转移农业人口的能力较弱。二是土地资源紧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土地需求将不断增加。我市既是山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有效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农业用地与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新型城镇化始终面临严格的土地约束。三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强劲的资金支持,而且是持续多年的,这就给新型城镇化资金供给带来很大的挑战。据有关方面研究,近年来城镇人口每增加一个,至少需要10万元左右的政府资金投入,主要是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的支出,例如提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各种社会保障的费用。四是农民文化素质约束。非农业部门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求一般较高。大部分农民受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制约,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行业领域寻找工作机会,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五是城镇化体质机制障碍仍待破除。制度建设滞后,是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人口政策等制约了农民的自由流动,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应积极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综合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三、城镇化发展基本思路

——坚持“三化”统筹。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突出城镇化的工业化空间载体和农业现代化增长极的作用,以城镇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依托,以城镇人口的聚集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真正将三化融为统一整体,互动互促,协调发展。

——坚持突出特色。特色是城市的灵魂,特色突出是集安城镇化的最大亮点,要充分发挥集安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资源特色、区位特色、气候特色和人文历史特色,以特立市,树立城镇品牌,提高品位,塑造特色鲜明的集安城镇形象。

——坚持突出重点。以市区为重点,全力做大做强,突出城镇化人口、产业聚集主要载体和统领作用。巩固市区的中心地位,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重点倾斜,打造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形象。

第5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城镇化是工业化背景下的全球现象,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近年来,四川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二者之间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两化”互动是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从加快城镇化进程角度探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途径和策略意义重大。

“两化”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

“十一五”以来,四川加快了工业化步伐,全省工业发展成效突出。2006~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有7个市州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其中泸州提高18.2个百分点,达州提高了15.6个百分点(见表1、表2)。

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二产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率(I/U)、二产及三产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率(N/U)是反映工业化与城镇化适配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I/U=0.5、N/U=1.2表明工业化进度与城镇化进度基本相互适应。2000~2010年,四川I/U和N/U虽然逐步接近均衡值,但工业化与城镇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较为明显。2010年,四川省以二产就业比重为基准,按IU倒推的城镇化应为49.8%。以二产及三产就业比重为基准,按IN倒推的城镇化率应为46.9%。2010年四川实际的城镇化率为40.2%,由此表明四川的城镇化比工业化大约落后大约6-9个百分点(见表3)。

二是作为工业主要空间载体的城镇发展严重不足。2000年以后,四川再未增加设市城市。2003~2010年再未增设市辖区。到目前为止,除成都之外,没有1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仅有南充、绵阳、攀枝花、自贡4个城市人口上50万人,但也仅在50~70万人之间。

三是城镇发展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城市工业集聚规模不大、集聚水平不高,并且有分散化的趋势。为代表城市地域的市辖为例,近十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市辖区在全省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GDP占全省比重较2005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二产及工业增加值与2005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见表4)。

四是产业园区与城镇在空间上脱节。目前,四川有203个县级以上产业园区。在近年来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产业园区与城市在空间上过度分离,形成空间二元化,导致产业园区得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支撑和高端服务业、生活业的有力支持,必须自我完成基础设施、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既占用宝贵的建设用地指标,各类设施运行效率和利用率低下。城市又因缺乏就业机会难以有效吸纳人口,服务业也因缺乏服务对象而难以发展。

途径与策略

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两化”互动的角度来说,四川推进城镇化需要突出五个重点:

优先发展大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

“十二五”时期,四川城镇人口将增加约630万人,其中460万人需要靠成都以外的城市来吸纳。只有大城市才具备大规模吸聚人口的能力,因而必须优先发展大城市。要以大城市作为四川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大城市聚集经济、辐射带动和吸纳乡村人口的能力,使之成为四川人口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全省30%以上的城镇人口。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人口形成以下布局:成都市35%,大中城市30%,其他城镇35%。

工业集中发展区要以城市为载体和依托

以城市作为四川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大力引导和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尤其是向大中城市地域集聚。工业集中发展区要以城市为载体和依托,协调和处理好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以增强工业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强化城市对工业的服务功能。

加快市制改革进程

四川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现有市制对城镇化进程的体制阻碍从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需要加快市制改革进程,突破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瓶颈。

一是合理增设市辖区。目前,四川尚有7个地级市独立设区,即仅设一个市辖区,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些城市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和实际需要,积极推进达州、广安、资阳等市增设市辖区,以更好地分担城市管理功能,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二是积极推进撤县建市。四川自2000年以后再未增加设市城市,目前四川大约有15~20个县城已经超过10万人口的设市标准,应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县撤县建市,增加全省设市城市数量,使之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体制。

三是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允许和鼓励具备小城市条件的县增设城市管理局、水务局等以城市管理职能为主的管理机构;将市街体制延伸到县城,将具备小城市条件的县城驻地镇改设或分设街道办事处;扩大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的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体制。

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大,以户籍人口为基准的城市管理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需要。为此,加快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准的统计体系。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准的统计评价体系,以真实地反映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第6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城镇化的实现过程,就是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集中的过程,并进而引导能源、资源、信息的聚集,同时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和更广阔的信息与技术的交流平台。只要我们遵循经济规律,因势利导,那么,无论人才和资金都将产生1加1大于2的效应。加工工业的发展因此而增加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的保障,传统贸易也因此有了形成较大规模的可能;同样,城镇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各种劳务的需求,第三产业也由此更加活跃起来,所在城镇也因为他们进入而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曾说过,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250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指的就是城市的规模效应。由此可见,城镇化不仅为生产要素的重组优化提供了可能,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提供了可能。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不仅体现在将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增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同时还有效地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和提高社会福利供给效率,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个体素质。居住分散相对于居住集中,管理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是截然不同的。另外,社会福利供给和保障效率,城乡也有天壤之别,诸如交通、水电、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以同样的投入,城镇和乡村在覆盖人口、利用率、周转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就拿医疗卫生来说,优质医疗资源总是随人口而聚集的。同样,教育、文化、交通基础设施等莫不如此。

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正确理解和认识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全面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首要的是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的工作思路、目标定位和工作方法,并由此产生与时俱进的革命性转变,把推进城镇化发展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转化为社会共识,在指导思想上,实现由农业型发展向城镇型发展的嬗变;工作实践上,从抓种促收的琐事中摆脱出来,把转移农业人口和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上升为工作大局。唯有观念真正脱胎换骨了,我们才能在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所贡献。

2、建立推进城镇化的机制框架

要从整体机制上考虑推进城镇化的措施,方可有望形成导向、提高效率。一要有足够的舆论,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它时时念着,念出各级觉悟、群众热情和社会共识。二要有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抓工作先抓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要有考核办法和指标,对下级考核,对本级部门考核,通过考核提高这项工作的比重和分量,使其在各项工作当中有所突显。四要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切实产生推动力量。

3、合理规划城镇发展体系

规划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布局,理清县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关系、规模、定位、产业支持、发展策略,等等。

(1)空间适度距离。

农村集市极大多数传统上辐射半径是10-15华里,即成年人1小时步行路程。现在发达地区提出打造一小时经济圈,是指用高速公路来扩充1小时辐射半径,也是一小时概念。可见一小时经济圈对城镇化有重要意义。参照这个逻辑,可以在现有交通条件和地理格局下,有依据地运作形成县城(县级市)为中心——次中心或重点镇为骨干——建制镇为网底的城镇体系。

(2)充分考虑发展水平和建设基础,限制城镇数量增长,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建立发展梯次发展格局。

城镇发展已跨越数量增长期,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形成合理发展结构和加快发展速度,而不是发展城镇的个数。

(3)尊重历史传统和群众习俗,因势利导。

尊重群众习俗,利用交通基础条件和交通设施改善,加以引导,有利于拓宽、优化、加强小城镇辐射功能;同时,有效促进小城镇发展。反之,如果以行政区划、改变小城镇布局等人为干预,则有可能为其所伤,于事不仅无补,反而有损。

4、紧抓四个重要环节

(1)科学编制并严格实行规划。

首先要强调高起点,高标准。在规划问题上不能搞短期行为,降格以求。其次,要统筹兼顾。不仅要考虑水、电、路的走向,还要考虑娱乐休闲的场所;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的舒适,还要满足人们就业的便利,等等。再次,要突出特色。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胜迹、风俗民情以及建筑风格。刻意在环境、风格上高人一筹。而且规划一经制定,要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公之于众,发动群众监督执行。

(2)切实引进经营观念和方法,拓宽城镇建设筹资渠道。

因城镇化发展时日无多,一方面要还基础设施不足和不配套的旧帐,一方面又要求发展甚至求大发展,资金压力非常之大,财政资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矛盾突出不言而喻。解资金这个结,出路在于经营城镇。要用市场的眼光来认识和审视城镇建设,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为“有多少事筹多少钱”,走出一条城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一是做活土地置换文章。二是引进民资、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把公用设施推向市场。三是政策优惠,以更优良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更优厚的回报吸引外商参与城镇建设。

(3)畅通集聚城镇人口渠道,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一个地区城镇化的基本内容就是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能否聚集人口关乎城镇发展成败。引人进城,要清除农民进城障碍。一是政策引导。彻底铲除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门坎,并且在就业、上学甚至低保等方面一视同仁。二是就业拉动。利用城镇的区位优势,办工业园,既把外企引入,也可把地方分散的小作坊集中起来扬优成势。三是资源吸引。相对集中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完善供水供电交通设施,优化美化城镇环境,借以增强吸引力。

(4)加强城镇人口的素质提高工作,促进生活方式转型。

第7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在立足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目前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但不同学者和地方政府有着大致相似的认识。党的十之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其内涵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即“四化同步、美丽中国、布局协调、以人为本”,具体阐述如下。“四化同步”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美丽中国”是指强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布局协调”是指城镇在空间布局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以人为本”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综合来说,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注重城乡统筹,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

1.2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特征

1.2.1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弱化了传统的城镇等级序列

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组织观念认为:城市也好,中心也好,产业也好,均是为某个特定的地域空间服务的,并以其所在场所为核心,辐射一定的地域范围,于是出现了空间结构的等级观念和规模差异。然而,交通、通信模式的完善和现代化,使城市发展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城镇的时空距离被压缩,区域内的城镇等级关系发生变动。中心城市外部的若干节点,作为城市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能彼此平等,弱化了等级序列关系,强化了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协调。此外,城镇地位、功能等的发展也将打破传统的等级序列,发生重组与重构。

1.2.2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取代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升级。我国当前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这标志着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已步入社会消费需求全面升级的阶段。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城镇发展中要做到生态、文化的保留与发扬等。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伴随“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观而广泛觉醒和创新。

1.2.3县城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

当前,我国有2亿~2.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农村。由于大中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大,且进城农民面临居住环境差、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低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而无法充分融入大中城市,而绝大部分小城镇规模小、设施差、就业机会少、预期净收益低、缺乏城市文明,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县城兼具大城市城市文明和小城镇亲近农民家园的优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城实际承担着小城市的职能,在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和城镇建设等方面都要明显领先于其他镇。无论是本地人口的城镇化还是异地城镇化人口的再本地化,县城无疑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

2汝州市城镇化发展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2.1汝州市概况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浅山丘陵地区,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和许昌四市的辐射交会地带,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圈层,是河南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和首批省直管市之一。汝州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2011年,汝州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乡镇,年末总人口为106.3万,城镇人口36.5万,市域城镇化水平为34.2%;地区生产总值为287.7亿元,在河南省108个县市排名中位列第9位,工业发展尤为突出,是河南省典型的发展地区。

2.2汝州市城镇化发展特征

2.2.1城镇化进入起飞阶段,人口城镇化压力大

按照惯用的城镇化水平统计口径,以总户籍人口为基数、以市域内的城镇人口数为实际城镇人口,汝州市2011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34.2%,滞后于河南省平均城镇化水平6.4个百分点,但其增速快,近十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进入起飞阶段。汝州市人口城镇化的压力主要来自农业中潜在的富余劳动力。汝州市现状农村人口约71.3万,其中劳动力约44万人。根据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国家土地政策要求以及未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未来汝州市域累积将有近30万人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求城市(镇)有足够的就业吸引和产业支撑能力。

2.2.2中心城区集聚作用强,小城镇低水平均衡

汝州市中心城区基本位于市域的几何中心,各乡镇驻地至市中心城区的平均距离约为17km,中心城区对全域有一定的服务作用,特殊的空间格局形态增强了中心城区的集聚优势。2011年,汝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的75%左右,首位度约为8.4,可见中心城区的集聚优势明显。然而,15个乡镇驻地人口规模平均为1.1万人,低于全国1.2万人的平均水平。近半数的乡镇驻地人口规模不足1万人。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导致小城镇的集聚程度低。2.2.3异地城镇化现象明显,本地城镇化进程缓慢汝州市是河南省的劳务输出大市,户籍人口外出现象明显。根据汝州市劳动局提供的汝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2011年汝州市在市外务工人员约20万人。市外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及山东省东部发达地区,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2011年汝州市域异地城镇化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的比例约为55∶100。

2.3存在的问题

2.3.1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动力不足

2011年汝州市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1∶58∶31,就业结构为52∶28∶20,汝州市2011年的城镇化率低于产业的工业化率。汝州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支柱产业主要为能源化工产业。由于能源化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轻工业缺失及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城镇化滞后。通常用IU比和NU比这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之间的发展关系。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NU比是指劳动力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当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较为协调时,IU比大致为0.5,NU比大致为1.2。2011年汝州市IU比和NU比分别为0.82和1.40,说明大量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未能向城镇地区聚集,城镇化未能随着工业化和劳动力的非农化而同步提高的实际状况。

2.3.2市域城乡格局缺乏统筹规划

受乡镇行政区划的制约,汝州市域小城镇的建设在乡镇的范围内进行,各乡镇都在做大,每一个乡镇都要建设自己的“小城镇”,对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缺少统筹规划。通过对汝州市域内已有规划的梳理分析,根据各城镇总体规划,规划2030年镇区人口之和为41.6万;《汝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修编》确定2030年汝州市中心城区人口为80万~100万。按照各城镇总体规划和汝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至2030年规划汝州市域城镇人口将超过120万。这对汝州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而言是难以承载的。此外,城镇因发展条件相似,彼此之间竞争大于协作。从各乡镇的功能上来看,蟒川、寄料、夏店、陵头和临汝等乡镇在发展上均强调煤炭、建材和机械等产业,规划职能趋同。

2.3.3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由于汝州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因矿山开发而引发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汝州市地面塌陷、地裂缝影响面积达58.1km2,采空塌陷损毁土地面积共计65.17km2,主要分布在蟒川、小屯、寄料、大峪、临汝和陵头等煤矿开采区;二是乡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乡村工业化模式使得有限的耕地被非农产业过多占用;分散化布局导致乡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遭到破坏,工业污染扩散到农村。

3汝州市城镇化优化对策

3.1总体战略: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践行新型城镇化

国家确立中原崛起战略,河南省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大力开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探索,汝州市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当然这也对其城镇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发展战略背景下,考虑到汝州市自身的因素,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机遇,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传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审视汝州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体现较为突出的传统特征,汝州市应从4个方面实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3.2空间组织:强化中心城发展和培育一定数量具有特色职能的小城镇

3.2.1汝州市城镇空间组织模式选择

通过研究国内比较典型的城镇化发展案例,如小城镇主导型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城市融合扩张型的长株潭模式,以及城乡全域统筹型的成都城乡统筹模式,笔者认为汝州市域可能的路径有三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应区域发展战略及新型城镇化目标,汝州市的城镇组织模式确定选择路径三,即在极化发展中心城的同时有选择地发展基础和潜力较好的特色小城镇。托起一些发展条件好、有发展前景的城镇的发展,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强大的团体参与到大区域的竞争中,同时又能够兼顾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2.2汝州市域城镇功能结构体系

选择有限地区集中发展,强化中心城集聚,弱化中心城近邻乡镇的综合性定位,突出城镇特色职能、生态空间和服务基地,构建“中心城区—特色镇—服务基地(点)”的城镇功能结构体系。(1)中心城区。汝州市中心城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河南省地区性副中心城市及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心城区主要集中商业、医疗、文化和教育等现代生活服务功能,以及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和职教研发等高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同时发展以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生物科技和农副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新型工业;提高就业支撑水平,吸纳并集中汝州市域大部分的城镇人口。(2)特色镇。特色镇是某种特色职能集聚地,汝州市域的特色镇共有6个,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城镇。该类型的城镇有3个,即临汝镇、寄料镇和小屯镇。其未来发展基本保留现状,并不鼓励其第二产业功能,逐步引导第二产业功能向城区产业集聚区集中,逐步发展为次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第二种是有优越的旅游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品牌发展潜力的城镇。该类型的城镇有3个,即温泉镇、骑岭乡和大峪乡。未来发展主要彰显乡村特色,突出与城市的差异,走特色化道路;注重营销,品牌化发展旅游度假业。(3)服务基地(点)。服务基地(点)包括夏店、焦村、杨楼、陵头、纸坊、蟒川、庙下共7个乡镇。该类城镇本身的特色化发展条件有限,是广大农业地区的中心。未来发展主要强化其所承担的周边生态区域中农民的社会及生活服务(包括医疗、教育、信息等多方面)的功能,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3.3支撑策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1)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纳和吸引能力,吸引人口回流。

为应对未来快速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充足的就业支撑,汝州市中心城区应实现:一是城市产业的转型。转变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推动汝州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服务性行业,支撑人口的就地转移与人口回流。二是城市服务的提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也是劳动力回流和落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文化、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品质。

(2)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首先,要改变现阶段农村分散、粗放的土地经营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允许进城农民分享农地流转收益。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释放。其次,要发掘乡村的综合功能,改造传统产业,在生态区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乡村生态旅游、苗圃花卉种植园和科普教育等多种产业形态,构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的产业形态,因地制宜地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3)引导城乡人口、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推进城乡融合。

有针对地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农民的生活、居住习惯,45~59岁、60岁及以上农民的可城镇化转移比例较低,分别为10%、5%;45岁以下农民的可城镇化转移程度较高,故重点对4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和转移。加强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无差别的生活;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

4结语

第8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规划;城镇人口;农民工

1、引言

城镇化发展是是一项大工程、一项大举措,是我国为了提升各个城镇水平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城镇规划。城镇规划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群体都通过城镇规划来在城镇化过程中相互博弈。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规划也同样迎来了许多问题,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种问题逐步解决最终转化为动力,使我们城镇化达到圆满目标。

2、城镇规划的意义及目标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也全面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的面貌也一天一个新样子,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乡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就违背了我们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国家提出了加速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就应运而生,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城镇的经济建设步伐,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我们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城镇规划主要为了实现以下目标。

2.1、全面协调发展

城镇规划的得主要目标就是要全面协调发展,我们不允许俩极分化这种现象出现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我们的城镇规划都是具有先进的科学规划方案,都是事先经过我们缜密的研究后才得出来的。我们绝不是效仿国外的经验来进行我们的城镇规划,我们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规划道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按规划的方针来实施,一定要有科学长远的目光。大多数的城镇规划都具有格局小、规划不合理的特征,而且有的一些基础设施与城镇的发展并不协调。因此我们在进行城镇规划的时候纪要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条件,全面合理的促使城镇化体系的完成,实现我们的宏伟蓝图。

2.2、缩小城乡差距

我们的城镇规划要明确我们的目标,符合我们的国情。我们要从国家的规划中学习经验,要使一部分的城镇先富起来,利用模范带头的作用,使先富起来的带动一起都富起来。我们要对城镇规划进行合理的分析,按照每个城镇各自的特征进行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这样能从整体上提升城镇的水平,逐步的缩小城乡的差距。使我们的城镇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我们最终发展的目标。

3、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3.1、与实际情况脱轨

目前我国的规划部门种类繁多,而且彼此之间联系较少,有的这个部门的要求与另一个部门的要求甚至会发生冲突,这也导致了我们城镇发展的速度。大部分的城镇经济建设规划都是在执行上级的指标,都是上级政府定下的指标,这些指标与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不吻合,基本不考虑城镇的实际能力。这就导致了我们定下的目标很远大,但是却无法实现的现象。这些规划不切合实际,而且彼此之间并无过多的联系、脱离实际,这就使得规划的科学性和提前性得不到体现。

3.2、受地方政府的制约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事情都要与经济发生关系,城镇规划也不例外。当我们国家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时,农民都要无条件的服从,但是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但是这个补偿是根据土地的年产值来确定的。这土地的年产值是由较大的波动的,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就钻可这个空子。当征收农民的土地时是以低价征收,但转手卖给开发商使用时就会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巨大的利益促使,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是扩展空间、扩张土地,这样就会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正所谓一心不可二用,重视了这方面必然会轻视那方面,因此人口的吸纳就会变得缓慢。在这种状态下的城镇发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3.3、 注重表面文章

目前我们的城镇化建设缺少实质性的服务,大部分都是表面文章,建设的宽阔的马路、漂亮的隔离带、美观的绿化草坪等等,这些都为我们赢来了非常多的表面喝彩。但是实际上却很少能解决我们居民的实际需求。我们居民所需求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可以实际用到的服务,可以有利于生产生活的,而并不是这些表面看上去美观的行为。同时对于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因素、就业环境等等也缺乏关注,不能给居民营造一个良好舒适满意的生活环境,这就造成了人口数的流失,使得一部分的城镇虽然看似规划很好,但是实际的人口和工作人员却非常稀少。

3.4、规划变动频繁

我国现阶段的城镇规划变动非常频繁,随着城镇规划的进行,改变也在随时发生,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一部分的建设会发生矛盾,也就会造成资源的无形浪费。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的规划与城市的建设慢慢就会发生偏差,较大程度上的依赖于工程技术参数来设定的城镇规划,不足以全面的把握住整个城镇的建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个问题就会日益严重,为了适应我们的城镇发展,就造成了不断的修改我们的城镇规划方针。

4、解决建议

随着城镇规划暴露出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要使我们的城镇规划稳步的进行,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切实可行的解决群众的问题,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办法来确保城镇规划的可持续进行。

4.1、加强各部门协调

随着城镇规划的进行,我们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能力,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确保整个规划体系科学合理的进行。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确保统一协调的能力,加强监管。虽然各个部门看似各司其职,但是一定要加强配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的具体实施可以完美的进行。

4.2、加强监管力度

对于城镇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国家要进行统一的宏观监管。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大部分会以自己的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是全面的贯彻城镇规划方针,这也就是群众的利益得不到全面的保证。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多听听群众的声音,看看他们对于城镇规划具有什么样的意见,只有让群众满意的规划才是成功的规划。其次要加强对规划资金的审查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了规划设施的建设上。要形成一个群众以镇为家的局面,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确保群众的合理意见可以运用到规划之中。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规划最终的结果就是给群众营造一个和谐、满意、安全的生活环境,所建设的设施一定要以群众的满意为基础,不要造一些面子工程,要切实解决群众的需要。要加强对居民的安全、饮水、卫生、就业等问题的关注,保证居民的实际利益,这样才能给居民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其次要把居民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也重视起来,要注重学校的建设,为其子女营造一个高安全、高素质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使居民切实的感受到规划发生的变化。

4.4、合理制定规划方针

对于规划方针的建立一定要各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具有长远计划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针,结合多方面的数据进行考虑。要长期短期的规划共同制定,随着短期规划的开展在逐步的确定长期规划是否合理。

5、结束语

在制定城镇规划方针时一定要使群众都参与进来,确保所进行的建设都是在解决群众的需要为基础进行的,这样我们的规划才是合理的、受群众欢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的城镇建设也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这样我们的城镇规划将迎来快速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明捷、吴燕、张静.我国城镇化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北方经济》.2012

第9篇:城镇化发展范文

广西旅游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旅游资源多,价值高的特点,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推进了广西的城镇化进程。本文利用定量分析研究了国内游客旅游收入和国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对广西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国内游客消费收入对广西城镇化的推进作用显著。为了加快广西旅游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广西城镇化率,应该加强旅游业产品创新、平衡旅游区建设用地和当地居民生活要求、开发多种文化资源综合旅游项目。

关键词:

广西旅游业;城镇化;国内外游客

一、引言

2015年底,广西城镇化率突破了47个百分点,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不管是城镇化水平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之一,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城镇化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驱动作用有限,并且对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较高,因此,利用旅游业、绿色农业、信息产业等不同产业的发展动力的多元协同驱动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之一,而广西作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地区服务业甚至整个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国际发展经验也表明,旅游业可以带动多种行业的共同发展,地区各产业的配套协调发展能产生大量就业岗位,其中有一部分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要求较低,这种情况正好对应解决一部分进城务工生活甚至定居的农村人口,解决新进城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新城镇的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城”的出现,有利于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为了进一步弄清楚旅游收入促进广西城镇化的具体因素,把广西的旅游收入分为国内游客旅游收入(简称国内收入)和国际游客旅游收入(简称国际收入)两个部分,分别分析了这两个部分对广西各个市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收入对广西城镇化推动作用显著,而国际游客入境旅游收入部分对广西城镇化率的提高促进作用不显著。结合这种实证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促进广西旅游业发展,增强广西旅游业对城镇化的推进作用,需要把提高广西对国内游客的吸引力作为促进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除了宣传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外,更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更注重时效性和可行性。找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对绿色低碳的旅游相关项目给予更多支持。同时,在发展旅游业、提高城镇化率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旅游区当地居民生活的关注。

二、旅游业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旅游业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业对城镇化的推进,另一个是城镇化对旅游业的驱动作用。旅游业给城镇化提业支撑、就业岗位、文化传承和优质环境。第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共同发展,创建“多重效益”,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更多服务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以优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二,旅游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给新进城的农村不熟练劳动力,解决农村人口城市成活融入困难的忧虑问题,解决一些农村人口不愿意进入城市的问题。第三,使文化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让社会公众了解到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财富,使社会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优质环境的保护、艺术的创新积极性得到提升,从看不见的效益到看得见的收入,合理的利益共享才能让更多人自发参与到文化发展中来。第四,优质的生活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旅游消费者,旅游业的发展会对环保进程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城镇化给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发展要素、消费人群以及完善的公共设施。第一,在城镇化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产业具有集聚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城镇体系里应建立协作关系,维持整体系统的协同运转。第二,旅游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城镇地区人口的增长和旅游需求的提高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消费主体,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和完善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旅游业和城镇化的和谐发展。第三,城镇化进程和公共设施的完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公共设施的完善优化给旅游业提供了可持续的支持。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由于本文用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部分分别对城镇化率的贡献作分析,根据上文分析可以认为城镇化率与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所以,根据二元线性模型,有=++其中,,分别为国内游客旅游收入,国际游客旅游收入,单位为万亿(人民币),y表示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化率。为估计参数,μ为误差项。结合上述二元线性模型,利用Evierws软件的Hausman统计量检验应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原假设为: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备择假设为: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相关检验结果表明,P值为0.774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保留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认为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利用Eviews软件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建立无效假设:=0,:≠0建立无效假设:=0,:≠0建立无效假设:=0,:≠0显著性水平为0.05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输出结果可以得到的参数的估计值为=-0.000418,从而初步得到的回归方程为:-0.000418+两个回归分析的系数的经济意义为:当国际游客旅游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游客旅游收入每增加一万亿元时,广西城镇化率就约增加0.0003679,符合相关经济理论。当国内游客旅游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游客旅游收入每增加一万亿元时,广西城镇化率就约减少0.000418,不符合相关经济理论。P值即概率,和的p值小于0.05,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拒绝原假设,的p值为0.645大于0.05,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接受原假设。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为:+,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面板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综上分析认为,推动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收入,国际游客旅游收入对广西城镇化的贡献还不十分显著。国内游客对广西的了解要远远大于国际游客对广西特色的了解,国内游客对广西山水的向往和对多民族的深厚情感也是国际游客不可比拟的,至于更深层次的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国际友人就更不能具体了解了。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广西旅游收入中国内游客旅游收入占了绝大部分,而对广西城镇化贡献程度来看,国内游客旅游收入的推动作用明显,而国际部分的作用微乎其微。

四、对策建议

(一)旅游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销售和旅游产品的消费都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点或者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很多大小不一、特色不同的旅游区都存在着旅游纪念品相似程度太高的情况,即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大部分国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大多都是在国内,这种情况会导致游客的购物热情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宣传发扬具体旅游区的景点特色,不仅如此,旅游业从业者的服务态度也会因为收入不高的原因而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没有提高业务能力的动力,恶性循环下,会造成部分旅游核心景区“大而空”的状况。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协同发展就是要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生产、销售相关旅游产品。广西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人文文化。生产相关旅游周边产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广西不同旅游景点的不同特色。提高旅游业对城镇化的作用,提高旅游收入,吸引更多国内游客将成为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二)旅游建设用地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协同保障旅游区的建设和开发受到旅游用地限制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旅游产业项目在规划时要着重考虑其生态修复作用。在旅游业带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把一些当地居民的生活用地规划进旅游景区。这种情况造成了有些居民平静的生活被打扰,“被参观”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相关政策的出台改善了一部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比如,政府补贴、当地居民符合相关规定的旅游项目优先批准等,但是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没有足够能力参与到旅游相关产业中去,在当地物价水平水涨船高的压力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在下降。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旅游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居民以更低成本的参与方式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对滞留劳动力进行基础培训,培养旅游业相关服务人员,一方面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提升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当地居民的多重参与也可以让旅游消费者的名俗文化感受更加立体。

(三)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广西旅游业虽然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是相比较自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还有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其战略性地位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本地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造成的资源浪费,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内涵。二是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对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的融合研究不够。要充分发挥广西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和旅游业的深层次融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民众参与文化资源发掘的合作性、文化资源保护的积极性、文化资源宣传的自觉性。政府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分成不同等级文化资源旅游项目,可以有尚未开发项目、浅表性开发项目、重点开发项目以及效果不明开发项目,针对不同开发层次的文化资源转换成经济增长点要有具体的对策。尚未开发的项目可以加大挖掘力度。浅表性开发的项目可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重点开发项目可以进一步确定其文化资源旅游的领头羊作用。效果不明开发项目,要更新项目具体内容开展新的文化资源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做出文化品牌,获得品牌效应。比如,广西著名特色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刘三姐。用山歌作为文化资源载体,融合了历史传说衍生出了一系列旅游消费项目。借鉴类似品牌建设,让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品牌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方浪,刘伟.促进中国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14,(6):89-94.

[2]杨丽琴,刘海兵,梁婷.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2015,(1):102-110.

[3]蒋怀志.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广西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2010,(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