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八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生动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16-01
历史是生动的,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课堂却显得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抛弃照本宣科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现象极为普遍,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初步浅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尽可能地提出疑问。教师可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然后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
例如,教学“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仔细审读课题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有的学生问:“这个‘扼杀者’是谁?”有的学生问:“扼杀者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人性的扼杀?”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宣战?”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即“主人公是谁,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如何”,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让学生对教材进行提问,使学生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思考,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这样教学,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若仅仅凭借教材上的图文说明,很难完整地还原历史面貌,导致学生较难把握所学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多元化整合,精心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原貌,为学生呈现形象生动、色彩斑斓的历史课堂。
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容易混淆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为此,笔者自制多媒体课件,用地图演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接着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在屏幕上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然后将各知识点归纳成对比表,向学生进行展示讲解。这样教学,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点。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需要与其他教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方可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动性。
三、采用歌谣记忆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记背兴趣
记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记忆和背诵是单调、枯燥的过程,学生希望能找到简易、巧妙的方法,快速、准确地记住所学的知识点。歌谣记忆法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将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标出,然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记忆习惯,将总结出来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成方便自己背诵和记忆的歌谣。所编歌谣可以是对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填词,也可以是自编自创的绕口令式歌谣。在此过程中,学生记忆和背诵相关知识点的兴趣大增,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例如,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中主要介绍了隋唐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方面的繁荣,用大量史实印证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该课内容繁多,记忆难度大,笔者采用了编制歌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歌谣如下:一桥一城一发明,诗仙诗圣白乐天,颜筋柳骨展子虔,立本擅画《步辇图》,吴带当风莫高窟,《霓裳》《破阵》《胡旋舞》。将枯燥的记忆内容转换成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爱的歌谣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背诵和记忆时减少抵触厌烦心理,也将教材的内容总结成更为简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在创编歌谣的过程中有所欠缺,教师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指正,并适当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歌谣。
关键词:复习导入;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技艺
一、复习导入能够衔接新旧知识
复习导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教师提出与复习有关的设问,基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从而引导到新课内容上,使得旧知识与新知识得到衔接。笔者从教育学相关理论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入手,阐述这种导入方式的特点。
1.契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能达到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其认知水平会有差异。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他们理解知识点的程度也会有差异,有的学生视野广,有的学生思考深,有的学生只能理解课本的内容。因此,面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需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而最快、最简洁的了解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还是复习旧知识,看学生能反馈多少。因此,复习导入可以检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或者了解学生之前的知识水平,从而对学生有效开展教学。课前采取复习导入,尽快掌握学生了解知识的程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将有助于前后知识点的衔接。
2.有效结合了历史事件前后关联的特点
历史事件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联系,甚至很多事件环环相扣。尤其作为中学课本,更要强调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使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点以时间为线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塑造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也是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从背景、经过、结果(或影响)等分析历史事件、组织教学思路的原因之一。复习导入这一教学技艺能够使前一课的知识点与新一课的知识点相衔接,尤其是教师如果可以通过恰当的设问,使得学生通过前因后果的串联将前后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和《》两课,的国际影响使列强通过发现中国软弱可欺,加上这一时期列强进行甚至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意欲重新瓜分世界,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而瓜分狂潮则使中国人民自发修习“义和拳”,组织“”来反抗列强,这又为八国联军侵华提供了借口。因此,这两课可以通过“瓜分狂潮”进行衔接,在教授《》前,可以运用提问复习《》一课的相关知识点,最终用“瓜分狂潮”引入新课。
二、长期使用复习导入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复习导入的便利使得这种方法被一些教师奉若圭臬,为了巩固学生对前一课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前导入(约5分钟左右)新课内容会依据上一课所学,就相关知识点提出一些问题,检查上节课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在课后的复习情况,以巩固旧知识。那么经常使用这一技艺是否合适?
1.对学生而言,长期使用会使学生形成疲劳
尽管复习导入能够巩固旧知识,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但长期使用会形成疲劳。学生对学习新课、了解新知识永远有着不懈的兴趣。课前导言的主要作用,即是让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尽快由课间的活跃状态进入上课状态。同时导言对于这一课时而言,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由于历史这一W科知识本身具有过去性,所以导言将学生拉进上课状态的同时也将学生拉回过去。复习导入是导入的一种方式,在课前直接将学生与已学的旧知联系起来,尽管回顾了已学知识,然而教师不能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发挥历史课导入的特点,所以并未将学生与历史完全融合在一起。同时,过分复习基础知识,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是否形成了历史感,是否完全理解历史,是否有助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这都是存疑的。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历史产生疏离感,认为历史远离现实。
2.对教师而言,长期单一使用会抹杀教师的创造力
诚然,反复强调、巩固基础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评价有一定帮助,然而经常使用同一种教学手段,会限制教师的创造力。如果教师每堂课的导入环节都是一样的,不仅枯燥无味,一个阶段后,这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就成为一位失败的教师。“教学实践证明,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对教材的再创造能力。而这也往往体现了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教师如果能够对这节课的导入做到新颖大胆、匠心独运,那么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而总是采用单一模式,只会抹杀教师的创造力,难以实现教学的创新。
三、合理使用复习导入,提高学生历史认识
复习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技艺,对其的使用应当合理。复习导入的优势在于巩固旧知识,这是由于复习导入能够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历史前后衔接的特点将新旧知识点串联成体系。可是,过度依赖这一教学技艺,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对教师的创造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而言,这是由于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视知识点、忽视学生发展的“主知主义”。复习导入,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而言是一种对前一节课内容检验的方式,而学习历史不是简单的背诵记忆,应该是将其构建成知识体系,供学生参考、理解。因而,合理地使用复习导入,丰富课堂教学,是当前部分教师应当加以改进的。
新课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入手进行设计,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一、实验尝试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一)教师通过解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预先制定教学目标。
(二)在以上基础上,使学生自己逐步掌握解析教材、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自己表解图示所学内容知识结构,揭示其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掌握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优化。
(三)通过以上训练,达到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历史学科素质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目的。
二、实验改革的初步设想
(一)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学生在以后的历史课学习中,能自觉搜索所学教材内容知识点,并努力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迁移到其他学科,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水平。
(二)在实验实践过程中,编制一种配套辅助资料――《知识结果表解及测练》,其体例主要为响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知识结构表解、覆盖前两者的检测达标题,以及这些内容的产生过程说明和操作提示;同时还能形成一套配套媒体资料,如表解图示的录像、幻灯片,使多数历史教师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以便于大面积推广该项实验,提高教材的教学质量。
三、实验的特点
(一)系统科学整体化原理认为,系统要素的结构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他们的简化方式保存在记忆里的”,“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本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使学习对象系统及其要素即所学知识简明化、有序化、条理化、层次化、逻辑化、结构化、系统化、整体化,从而易于学习主体即学生掌握。
(二)以上“八化”的过程,既是教师对学生传授“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习“双基”、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这为高度落实的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主体教学原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因此,本实验可以而且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方法和原则。
(三)本实验在表解结构内容的展示、整合过程中,在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方法和原则。
(四)本实验适合中学历史教材知识系统不同层次(节、章、单元、专题……)系统整体的教学和复习,从而易于学生从整体角度掌握这些不同层次系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科素质和学习能力。
(五)本实验易于操作,便于推广。
四、实验遵循的原则
(一)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核心地位的原则,即“学本论”原则。学生是教学对象,教育的最终产品,具有自我完成学习任务的潜在能力,本实验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核心的地位,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这种潜力。
(二)启发式原则。在所学知识点的搜寻、知识结构的建立、展示、整合过程的关节点上,始终注意启发式来推进教学过程。
(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同上过程中,不断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推进实验过程的主体。
(四)动力性原则。在同上过程中,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原则。在同上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搜寻所学内容知识点,使它们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结构,并能输入记忆和形成正确表达的能力,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六)多媒体使用原则。在同上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五、实验的组织、基本步骤和评价
(一)实验的组织。我们把同一年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前者用实验课题教法,后者用传统教法。
(二)实验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所用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1.第一阶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教师将所教内容视为一个系统,对其要素及结构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有层次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
(2)根据教学目标,找出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教学内容的最优结构,用表解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这种结构。
(3)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使这种结构表解内容层层展开,揭示其内在联系,通过系统科学联系产生功能的原理,强化学习效果。
(4)通过课堂小结把它们整合为知识整体,再次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5)用大标题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大标题以本节课教学目标和结构表解内容为依据,并尽可能分层次覆盖它们),形成教学反馈,便于教学调控。
2.第二阶段,培养自学阶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自拟结构表解内容,拟出导学题,通过导学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前述“八化”原则,自拟结构表解内容。
(2)学生课堂分组讨论自拟结构表解内容,肯定其中最佳者。
(3)结合教材和讲解,对其进行讲评、讲解,原则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条件时,也可让作者主讲。
(4)学生围绕以上教学过程、内容质疑(这一步骤可取可舍,视具体情况而定。)
(5)做大标题并尽可能当堂评改。
(6)布置下堂课导学题。
3.第三阶段,剩余时间,巩固第二阶段成果。在中学历史教材知识体系里更高的系统层面上进行这一实验,使其日臻完善、成熟。
(三)本实验课题研究的检测和评价,采取以下方式:
1.抽样调查,每个班选出若干名学生分不同成绩档次进行问卷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知识检测和知识整体化能力、等级检测。
2.成绩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对比;实验班试验前后成绩对比。
3.实验教师的工作总结。
4.学生、家长对实验态度问卷调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内;容衔接;方法探究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衔接自然、流畅,或淡而无痕,或不留“痕迹”。许多新教师在听课与评课的过程中,和被执教教师流畅自然教学环节,一气呵成的教学内容所折服,感叹老教师把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艺术表现得游刃有余。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各环节有机整合?下面就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导入、授课、提升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
一、导入阶段——导入新课内容的衔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继续听下去,课堂学习气氛也能快速地调动起来。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了解、分析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变化,用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节课的开始时以最短时间生发出智慧碰撞的火花,快速消除因上一节课带来的疲惫,帮助学生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课堂内的学习效率。詹姆士是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提高他3-4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有专家推导出这样一个学习效果公式:学习成绩=能力×兴趣。接下来,先让我们看一则案例。案例一:在文化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对电视文化的关注来引入历史中的文化。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曾这样设计导入衔接:首先,展示图片《后宫甄嬛传》的宣传画(当时该电视剧风靡一时,学生看到剧中主演的古装照片时十分兴奋)。然后我提问:“同学们,最近热播的《甄嬛传》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哪里?(打一建筑群)”,学生们也不举手了,七嘴八舌的大声说着答案:“故宫”、“紫禁城”。我就加以引导:“明清时这个建筑群叫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所以答紫禁城是对的。”学生们恍然大悟,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我抓住时机继续导入衔接:“今天呢,我们要学习包括紫禁城在内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科技成就”。于是,学生们立刻坐好,等待下一个知识点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就能够紧紧拴住学生的心,并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们怀着一种期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衔接到将要学习的课程知识上来。因此,精心设计的导入衔接可以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导入衔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道具插图、历史典故、背景说明、问题提出、温故导入等等方法。但是,大体都要有这样一些特征:近——与要教学的知识相近,与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贴近;简——衔接的知识内容简洁明了,表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创——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
二、授课阶段——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教师要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里,通常就是要用一连串的提问或层层递进的语言组织,把课程中的一个子目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子目中去,把课文中那些间隔的知识点串连到一起。一个完美的知识点衔接,能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一步一步引向深处,便于学生们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让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案例二:课堂疑问就是为了设置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在讲授人教版九上《中古欧洲社会》时,对于第一个子目中“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和“罗马教廷”两个内容的衔接就遇到了不好处理的情况,假如采用直接衔接的方式:“刚刚我们学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面让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罗马教廷”。使用这样的方式衔接,必然会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些疑问: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学习呢?很显然,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就必然会对学生的整体知识建构不利。于是,我再换一种衔接方式,以提问式来衔接:“刚刚我们学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位于最高等级的是谁?”学生轻松回答:“帝王”。我继续引导提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帝王始终就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迅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开始举手:“不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罗马教廷!”立刻,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就都转移到了罗马教廷的知识上来。同时,我也顺利完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衔接。在这个例子中,我感觉,后一个探索方法效果更好,而这个方法的创设是建立在:(1)教师充分地分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并且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提问方式。既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温故而知新了。做到这样,就可以架设起两个知识连接的桥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案例三:选准切入点,借用史料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如我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来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针对这个课标要求,我选择了语言和材料来共同实现衔接。我首先让学生阅读了这样一段话:“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段话。在学生看完材料后,我展开系列提问:“这一古代建筑是?”顿时,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出来了:“明长城”、“秦长城”、“长城”。我公布:“答案是长城。之所以我们同学能答出这么多的结论,是因为大家还不清晰一个概念,那就是,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那我们不防就以材料中出现的秦朝和明朝这两个时期的长城为例,来做个简单的对比,感受一下明长城的恢弘气势。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图片资料共同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之后,我继续提问:“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关于紫禁城和明长城的众多资料后,有何感想?”(带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的性质)到此,对于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就顺利地完成了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情感上得到一种升华。即意识到,紫禁城和明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创造的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强大的创造力。当然,在这个案例中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大量的寻找其他版本的初中教材、高中教材中涉及到本课知识的史料;找到一个切入点,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设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当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后,所有的要求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提升阶段——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
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常出现于一个阶段的教学小结,目的是承上启下或总结。奥苏伯尔曾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由此可见,这样的衔接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既可以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案例四:将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在总结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图表,将本课中涉及到的建筑和科技让学生一一回顾,并进行口述。学生们回答的都很流畅。我提问:“掌握了这些还不够,大家想一想本课的标题是什么?”学生们齐答:“《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我继续引导:“学完了本课知识,你现在能说出时代特点鲜明指的是什么吗?”学生们开始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到书上去翻找。于是,我给出提示:“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明清的时代特点是什么?”立刻,找到单元标题的学生开始说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我表示认同的同时,继续提示:“这个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君权的加强与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交:闭关自守。”学生们还是不明就里,我及时提示:“现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将今天所学到的内容与代表明清时期特点的表现一一对应,以此证明这些史实带有这个时代的特点。”这时,学生们好似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这种语言的衔接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得到了拓展提升,所以,语言衔接对于一节完整的历史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能思考出,如何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讲透一个问题的关键,给学生以明确的思考指南。
四、课堂内容衔接的启示
衔接材料要有可靠性。教师需要研读与所授课相关的历史书籍,并且,适当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和高中教材,丰沛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该课完整的优质的历史知识建构。衔接方式可以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运用教学智慧,利用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门的话题,能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顺畅的课堂内容衔接。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已经设计、探索、运用过不同形式的衔接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更加重视这些衔接方法,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进一步研究琢磨出更巧妙的方式,那么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率的历史课堂也会更轻松自然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彦雄.历史课堂教学导课艺术初探[J].教育探索,2011(07).
[2]韩德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课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3]付永红.谈初中历史常规教学中的导课技能[J].新课程(中学),2013(02).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 教学合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48
Teaching Reflections Cau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of
Humanities Scholar's Historical Mind Map
ZHAO Xiaopeng
(Suzhou Industrial Park Loufeng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Mind Map" applies to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 can effectively solve multifacete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difficult to resolve; meet the "teaching one" line of pottery require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quality education to help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culture; more important is to remind teachers to focus on strengthening its own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training, development of new sciences education learning ability to maintain sufficient choice and analysis capabilities; learn the times, mastery, and use it as the real needs of long-term adherence teaching ideas and concepts.
Key words mind map; junior his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gration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苏州市文科状元梁嘉莉的历史复习笔记―思维导图经报社免费推出后,立即成为近千名学弟学妹争抢的宝贝。当年的这个重磅新闻,促使我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开始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1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1)“爱上课,怕记忆”是历史日常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历史本身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可以教会学生以史为鉴。但是如果真正把它当成一门课程来学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初中历史的内容纵贯古今,横揽中外,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它丰富的内容,常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它纷繁的头绪,往往又给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学生带来记忆上的难度。因此对学生来说,“爱上课,记忆难”已成为初中历史日常课堂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如何及时解决好“只撒网,难收获”这个教学难点,也已成为历史学科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历史学科参加中考,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历史参加中考,学生、家长、学校对历史学科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和要求。根据统计,2014年苏州历史中考包含了28个单元、64个知识点,分布于6册书中,加上相应的图片、表格、地图等,需要复习的内容十分庞杂。同时这两年的历史中考已明确反映出考察基础知识点和归纳分析能力并重的趋势,学生普遍感觉“题目越来越活了”。难道是我们的学生不够努力吗?不是。从文科状元思维导图的热传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很想把历史课学好的。调查发现,问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方面:由于初一初二许多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知识积累相对薄弱;进入初三后,又因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学校重新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虽然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对其学习主动性和能力的培养,使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 虽然过程辛苦,付出很多,但收效不大,造成了许多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零散,知识体系模糊,解题能力不稳定,理解运用能力不足等负面问题。所以说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是对于中考所推崇的“知识与能力并重”理念的完全误读和背道而驰。
(3)新课程强调教学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陶先生告诫我们:“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仅靠课堂所传授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新课程体系特别强调,历史教学“应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为我们初中历史的教学探索指明了方向。特级教师任小艾也说过:“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学得就更好!”所以,作为初中教师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逐步炼就在复杂社会学习生存的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上,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中心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思维导图正是以思维学习能力训练为主要目的,是实现该目标的理想方法之一。
2 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1971年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效的思考训练工具。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功能,通过图文并重的方式,把左脑的逻辑、语言、文字、数字与右脑的图象、色彩、空间、想象等各种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转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思维导图不仅能够锻炼思维能力,让思维可视化,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同时,思维导图制作非常简单,可以手工制作,也可以用软件来制作,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课堂教学等各个领域。
初中历史以时间、事件为主要线索,以编年体通史为编排特色,十分适合思维导图的推广应用。以八上第三单元“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例:用思维导图可以首先鲜明地突出历史事件的主干(主题):春秋战国的纷争;通过各个分支表示出该主干的三大分支结构(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及影响;每一个分支都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符号、文字甚至自创的卡通图画来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每一个关键词之间通过连接线或符号连接可以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一幅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完整记录历史事件,并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导图(图1)。
图1
3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3.1 理清结构,培养兴趣,提高日常课堂效率
陶先生主张学习要有兴味,认为“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思维导图”正是一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理清新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在导入历史新课时,教师可将思维导图作为先行组织者,用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解内容的基本脉络,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讲解阶段,学生就可以不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而是边听边根据思维导图的逐步推进开展思考,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兴趣的内容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讲解内容,从而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小结部分,教师还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理出本节课的新知识,在板书上写下关键词,然后画成“思维导图”,加上不同的颜色,将新课的层级结构进行直观地归纳和总结,形成清晰的新知识构架;甚至可以加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卡通等图案,直观有趣,便于理解,从而最终解决学生平时“爱上课,怕记忆”的教学难题。
3.2 把握全局,掌握规律,指导学生归纳复习,把书读薄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教会学生“把书读薄”的重要手段。“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初中历史的内容很多,也很纷杂,但在本质上是有紧密联系的。我们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原理,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内在规律,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链。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教学时,可把一个事件、一章节、一本书需要考虑的每一个要素作为一个节点,然后分级汇聚,连点串线,由线成面,由面成网。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如何提炼概念节点,把握不同章节、单元之间的关系连线和层级结构,从而使知识轻松凸现,历史书越读越薄。如在复习 “资产阶级革命”专题时,涉及到九上第四、六两个单元的内容,可用以下“葡萄串”图(图2)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
图2
3.3 积极参与,适当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陶先生指出“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到,也就一无所知”,“知识是要自己像开矿那样去取来,取便是行”。现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学会自主学习技能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使用“思维导图”指导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是把事先做好的“思维导图”教给学生。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自主总结等多种活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自已积极思考、制作、修改、分析思维导图,教师从中适当点拔,把握总体方向,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以“古今中外的改革”专题复习为例: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要求按照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为主干脉络尝试去寻找、总结相关知识点,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修(下转第122页)(上接第99页)改、协商、再设计的往复循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并实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进一步讨论、完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改革的类型、原因、目的、领导力量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等多方面展开规律性的总结分析和深刻反思,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尽快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图3
4 结语
“文科状元思维导图的热传”促使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开始了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课堂,不但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中一直难以解决的多种问题,而且符合陶行之“教学合一”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它再次提醒我们教师应特别加强平时学识修养的积累,对当今教育学科发展的新潮流、新方法要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取舍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海纳百川,融会贯通。陶行之先生告诫我们:“唯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活到老,学到老。”这正是我们当今教师真正需要长期坚持一种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博赞著.大脑使用说明书――思维导图丛书.张鼎昆,徐克茹,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一、注重能力培养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出题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纯粹考查基础知识阶段,侧重考查记忆能力。在这一阶段,只要把书背好,一眼就能找到答案。(2)前几年,命题范围更加细化,开始考查平时老师和学生不注意的地方,如教材中的小字和注释部分。(3)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设置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既立足于主干知识,又超越主干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但是,也有部分试题学术性太强。(4)目前,高考命题在突出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鉴于目前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我们在平常的复习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些新场景新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各种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坚持了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做一些改变
为使学生的复习更为有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2008年9月―2009年3月仍是传统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把握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影响、意义等,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特定时期的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使课本知识结构化、体系化。针对本校大多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受文理分科情况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相对薄弱、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的实际,我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在细致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隐性知识。(2)在2009年3月―5月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相结合,以专题复习为主,辅以综合考试训练。(3)进入2009年5月,我们将剩余的20多天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回归课本,整理以前做过的习题,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三、关注文史常识
从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考查皇帝谥号开始,文史常识被引入命题领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是高考历史的一大亮点。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在2009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史常识的讲解和训练。因此,我校学生在应对2009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姓氏起源这一题目时能游刃有余。
四、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过去的历史观主要是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括:阶级分析法,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问题。现在的历史观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还出现了新的观点,如:(1)文明史观。人类社会逐渐走向进步、文明、开放,历史既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演进史。(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统一性去考查历史。(3)以人为本。把人类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文主义、理性思考。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融入这些历史观,开展各种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其以新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历史问题。
五、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备考,无疑是“无米之炊”。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高考绝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力求做到“面全、线通、点透”。面全,就是对各个历史阶段特征力求宏观把握;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点透,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做透彻的分析,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力争让学生做到既知其一、其二,还要知其三、其四。
六、密切联系现实
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作用,贴近时代潮流、不避社会热点是高考历史试卷的一贯传统,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确定新的历史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用历史的眼光留意生活中发生的日常小事,更要注意观察影响世界趋势的国家大事,从而引导学生传承惩恶扬善的人文精神,承担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理念,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将热点和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七、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
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是提高得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专门总结了《历史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技巧》、《答题规范》、《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等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专门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另外,通过学生互评、老师面评的办法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精选试题
一、我的理想历史课堂应该师生共鸣,融入到课堂之中
作为老师我们有时经常抱怨,在课堂上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学生还不会,还没有掌握住该掌握的知识呢?对于这样的现象很普遍,我们也很苦恼,虽然其中的原因有许多,但我认为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无论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么精彩多么有趣,老师在唱独角戏而且陶醉其中,但是没有触动到学生的内心,没有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不能和老师一起融入到课堂之中,所以老师讲得再好他们听进去的寥寥无几,就会出现老师们抱怨的情景。要想避免这种现象,就要想办法触动他们,引起共鸣,把他们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他们课堂上的激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我的做法有:
1、课前播放有关歌曲、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使他们很快兴奋起来从而融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学习八年级《抗美援朝》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把学生的思绪一下子来拉到人民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军的场景之中,然后他们就会全神贯注抗美援朝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有关的知识就会课堂上记住了。学习《民族团结》时播放《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团结多民族的国家,并引以为自豪,就很想了解我国民族的现状,民族政策,民族原则等问题。学国统一时播放了祖国的视频,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历经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感动,我们的综合国力终于增强,百年的民族耻辱被洗刷,民族的神圣感情再次升华。这样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融入到课堂之中,有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2、设置情景触动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如学习七年级《西周分封制》这一课时,因为是古代史,学生不容理解和掌握,所以就想办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当时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周天子,周天子的嫡长子、余子,同姓子弟,贵族,功臣等来演情景剧,首先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台词和课文里的要求结合起来,并且做了一些简单的道具,结果上课时一宣布,学生兴奋极了,踊跃地参与,挑选角色扮演的学生并作简单的指导,他们就开始上台演出了,把周天子分封的天子的继承者,诸侯,卿大夫,士,以及受封着怎么向周天子宣誓效忠演绎的非常形象具体,使同学们了解了分封制的内容以及所能够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演绎,把遥远的历史一下子拉到眼前,而且身临其境,把形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了,不用费功夫就把知识记住了。
3、通过谈论有感触的话题,拉近师生距离,融入到课堂之中。如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结合自己体会孔子的教育思想,引起他们的共鸣。学习《》时,和学生一起热议问题,使学生急于了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历史的原因,爆发,日军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的抗日概况,胜利的原因以及意义等。
二、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对于学习历史来说,除了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博物馆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外,课堂上能够注意力集中,利用课堂的时间把问题解决掉,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么做才能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呢?一般在课堂上我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所学的课文完成导学。课前指导学生学读课文进行课前预习,一般来说会让他们先看本课课题,再看本课里面又有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把握该课的结构,然后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并完成导学学案。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又可以在新授课前对本课有一定的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心中有数,并且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和解决问题,注意力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到课堂上,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2、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来说每一课课文中的都会有几个问题,而且课文内容至少有4-5页,知识点分布在课文之中,怎样把课文里的知识点梳理出来,把书由厚变薄,并且更有条理更直观地让学生迅速当堂掌握本课的内容?我在课堂上就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梳理每课的知识点,往往是通过板书把知识点梳理出来形成知识网络。如学习《甲午 中日战争》:1、背景2、时间3、主要战役4、结果:签订条约、时间、签订双方、主要内容、影响。把课文内容简单化,具体会,掌握起来更快更迅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历史;积极作用;措施
在社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竞争的重点,而人才素质的高低则归因于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在积极实行新课改的形势下,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务[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
1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历史知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历史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2]。同时,历史知识具有丰富性、阶级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2.1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许多高中历史教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教学效率较低,所以,子啊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2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3]。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举出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讲解知识点,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以缓解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参战国家的武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以及国内形势等,找出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2.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4]。例如,在学习近代史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安排总结不平等条约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整理、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时签订的条约,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总结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作者:余洪波 单位:常德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朝阳.浅析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3:86.
[2]梁海霞.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极光,2015,0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