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

第1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1、建立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创建和谐的服务氛围

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会从读者和馆员的双重身份出发,以多维的角度考虑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可行的建议,使规章制度的制订更具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防止因执行规章制度中的不和谐现象。在解决纠纷之时,以他们特殊的身份与大学生读者间的认同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读者与馆员之间对峙感,他们将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必要桥梁,对于构建和谐的读书氛围,将会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之作用。

2、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读者需求

随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的扩大,有限的馆员与读者无限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矛盾不断显现,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使部分专职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开展深层次服务。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图书馆可以深入挖掘的人才资源库,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专业导读等管理服务工作中,一定程度弥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力量方面的欠缺,拓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满足读者多元化信息需求。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

目前,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组织实现主要有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自建的团队、志愿者队伍、大学生读书协会及勤工俭学队伍等组织形式。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现状为:大学生馆员的流动性强,服务时间不固定,对其引导及监督花费时间过多;招聘到适合的大学生有一定难度;因制度不健全,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学生与馆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差问题,馆员易产生推卸工作的心理;大学生待遇及活动经费少,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劳动保护,所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使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展现和发挥等问题。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在专项管理基础上重视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1、拓展参与管理服务的领域

大学生视野开阔且综合素质较高,为了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他们很期盼有锻炼自身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工作机会,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机会,满足了大学生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和锻炼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但在现实中,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清理卫生、捆书上架等岗位无法激发他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热情。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充分相信和利用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日常繁琐的体力劳动相结合,勇于拓宽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工作范围,包括图书上架、期刊整理、卫生清扫、学术活动设计与布置、展览活动讲解及秩序引导;咨询台服务,介绍馆藏布局、文献分类、检索方法、目录厅的检索辅导;书刊借阅、资料扫描;问卷调查工作、新书宣传工作、撰写导读书评、意见征集;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和维护;图书期刊加工、特殊语种技术编目员;参考咨询服务、文献检索及馆藏电子资源导航,甚至可以参与馆藏资源建设规划等,让大学生以服务员、引导员、阅览室代管员、读者导读员、宣传报道员、技术服务员、信息咨询员、馆长学生助理的身份,逐步拓展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领域,充分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带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完善管理的规范

科学性对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大学生的管理,并不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细致地研究管理大学生的特殊性,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及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要设定不同于一般馆员的管理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的项目管理,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完备的管理工作流程,如,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设有志愿者和“图书馆之友”部门,负责吸纳招募志愿者及宣传、培训“图书馆之友”组织,推进各“图书馆之友”组织之间的交流,职责是争取社会支持,弥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管理的流程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提前的工作设计作为保障,具体到岗位数量、岗位具体责任、工作范围和要求、工作内容标准等制度都要严格规范地制订执行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规范实施细则,作为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依据。此外,对参与管理服务的大学生组织应充分地加以协调整合,将大学生个体、大学生自建组织、志愿者协会、图书馆读书协会、勤工俭学集体等多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统一管理,使这些大学生组织在管理服务中即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更需提供给大学生自如转换组织的机会,例如,勤工俭学岗位可以优先推荐那些工作勤奋的贫困大学生,从而更好地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

3、创新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包括管理工作规划、参与岗位的设置分析、招募、岗位工作培训、日常管理、评估和激励一系列管理工作流程,这些管理工作流程的有效规范展开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保证。

(1)招募招募工作可以采取定期招募和不定期招募相结合方式,进行因特殊技术灵活的临时聘用更为必要。招募形式可以是高校图书馆自行招聘、也可以采取与志愿者组织合作招募等形式。招募过程需要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收,注重双向选择,尽可能符合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机需求,要最大限度地根据大学生的个人意愿和专业特点,协商并提供其适合的工作岗位,例如,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做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维护和主页建设工作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非常重要。招募过程中应建立大学生服务人才库,采集大学生的专业及特长、兴趣爱好等信息,以后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逐级选择录用和岗位升级。

(2)培训对大学生的培训可以指定专门的高校图书馆培训小组进行,也可以让所在岗位的图书馆员承担培训任务。培训的方式包括讲座、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参与管理服务的有关权利与义务、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大学生所承担的岗位工作的规章制度、角色定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实施细则、基本技能要求等内容,据此作为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的依据。培训涉及的内容可以制定成志愿者手册,帮助大学生理解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引其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3)日常管理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予以大学生明确的工作责任和岗位要求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授权,应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定期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基础上,充分认可大学生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能力。对大学生的管理需针对工作性质和工作阶段的不同,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成不变的发出工作指令,易降低大学生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为此,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训练、指导、协助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出现的个别事例的处理要灵活掌握,如,对有关工作任期要在大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酌情制定。此外,保持与大学生所属学院班主任的定期沟通和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谈话解决或终止工作任期。

(4)评估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工作进行的必要客观评估,是保持大学生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评估主要有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管理工作中不定期对大学生工作检查后肯定或否定的反馈、询问工作进度、讨论解决工作问题的思路、日常督导等属于非正式的评估。正式评估则是指定期对大学生的正式鉴定,包括大学生个人工作档案、对其工作质量的记录和评价、所承担的项目如期进程落实情况记录。此外,也可以采用“参与密度”、“参与频率”、“参与时间”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还可以采取中长期定性和定量评价结合、读者评价、馆员评价、自我评价、大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评级结果作为升任必要级别工作岗位的依据。

(5)激励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管理不同于正式员工,所采用的工作激励手段也有一定的差别,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认同需求、自主性需求、交换需求、提高需求、归属感需求、成就感需求、权力需求、兴趣需求等需求。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中普遍出现的退出现象,形成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大学生工作的必要回报、与馆员明显差别的对待方式,工作中缺乏个人成就感以及工作得不到高校图书馆领导的认同及信息反馈等原因。为了留住大学生,高校图书馆管理方面应提高管理水平,规避造成大学生流失的不利因素,确立定期的正式奖励活动,如发放奖励证书及奖品、表彰宴会、通过日常沟通、参与介入具体工作、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平等地探讨工作问题、口头表扬等非正式方式激励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可以专设大学生展示空间,如大学生自办报刊、专属的网页及墙体园地等,来展示他们的工作成绩,鼓励参与管理服务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近高校图书馆。

4、尊重挖掘大学生的智力资源

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让更多的大学生深入了解及利用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将参与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馆员一样,加以爱护、指导、关心和帮助,使其逐步胜任更宽领域的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而非体力,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承认和挖掘他们的精神价值,尊重他们的建议和劳动价值,提高对他们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从而使大学生更坚定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信念。在工作安排方面,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意愿协商地讨论各自的岗位工作,尊重他们的意愿,并提供多方面的交流渠道,定期沟通更有利于工作的实施开展。高校图书馆应肯定大学生的工作成绩、劳动成果,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的成长,发现问题及时总结。高校图书馆成立大学生服务者之家,提供场所和条件让他们自行开展经验交流会、文娱活动等,相互交流他们参与管理服务中的工作心得;支持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的各项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此外,高校图书馆给予的优待也是必要的,如延长借书期限、增加借书数量、优先转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岗位等。

5、加强针对性宣传的力度

精神及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升华是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力需求,大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得到了精神的愉悦,高校图书馆给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也给予他们实现自我突破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使自身逐步培养起乐于奉献及敬业创新的品质,锻炼了意志和能力。高校图书馆对这些大学生的宣传,应侧重倡导和宣传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媒体对大学生服务态度和奉献精神的报道及高度的评价,对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媒体宣传包括宣传栏、广播、网站、黑板报、会议表扬、向大学生所属学院的定期通报、开具参加管理服务工作证明等形式,引起学校对这些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高校图书馆与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如,根据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紧密度,提出与学生管理部门工作协商,认同这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机制,出具证明并协调做好有关的认定工作。此外,在高校图书馆主页中设专栏,刊发大学生工作照片、工作心得、工作规章制度和招募办法,更多地提供给大学生了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途径。

三、结语

第2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一、转变理念,认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学校的支持和重视是前提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社会评价体系与社会需求体系的脱节,导致医学教育偏重于自然科学,忽视医学的社会属性,忽视对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对象除了疾病,还有患者(人)。医学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知识,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善于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适应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医疗事业发展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摆正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的位置,打破以单一医学为主的学科体系,重视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增设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实用语言艺术、口才训练、阅读学、交流与沟通、应用写作等课程。

2.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关键

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老师认为那只是大学语文老师的事,自己只要教好专业知识就行,其实不然。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几个大学语文老师和几堂大学语文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长期培养才能形成。所以,专业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始终牢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汉语应用能力,用良好的知识修养、生动流利的教学语言感化每一位学生,并适时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当然,作为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主要任务的大学语文教师,更要坚定信念,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汉语学习的魅力,为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从而愿意、乐意学习汉语。

3.学生的认识和行动是保障

医学生大多数来源于高中的理科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兴趣。许多学生做论文,写文章,甚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利用电脑网络下载现成的文字资料,进行剪辑拼贴,疏于动脑、动手。再加上,在校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参加各种培训和证书考试,无暇顾及汉语学习。学生有意无意忽视自身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了他们提笔忘字,用词混乱,造句为文错误百出,开口用语平庸乏味,与患者交流缺乏技巧。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只要医术高明就是一名好医生,孰不知,临床工作中病历书写,治疗问诊,术前谈话,处理医患、医医、医护关系,医学科研工作中的论文撰写,医学生涯中的知识更新,都需要汉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作为将来要成为白衣天使的医学生,一定要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二、凝聚力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

1.发挥班主任对学生阅读、书写习惯养成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查阅,也可以自己购买,请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阅读指导讲座),督促学生按计划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要求手写),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为提高汉语应用能力积累大量的素材。

2.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性,出现了无限的文献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得有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产生了困惑,需要图书馆及时有效地进行阅读指导。

图书馆可开设文献检索课,指导大学生如何利用文献;组织管理学生读书社团,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和方向,引导他们健康阅读:设立《阅读与欣赏》栏目,推荐优秀图书的介绍和赏析,领悟作者的感情,体味书中的意境;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交流会、书目推荐会、读书有奖征文、书评论文、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网络阅读质量

随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网络阅读,但因缺乏有效的网络阅读指导,阅读质量不高。因此,学校要开展大学生网上阅读调查,加强网络阅读指导,推荐优秀网站目录,组织专题网络资源导航,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阅读中的各种评价标准,创建自己的WEB站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综合信息,实现互动、研究型学习,提高网络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锻炼,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1.利用课堂大练兵

这里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语文课堂,也指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无论是大学语文老师,还是专业理论老师,要共同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任务。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课时数相当少,以学医学知识为主的医学院校就更少,有些甚至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专业理论课老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又不注意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就成了一块教学的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素质的提高,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医学院校的所有老师要发扬团体教育精神,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教师可把理论知识设计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前一周或一个月利用手机飞信,QQ群等途径,通知要上课的学生。让他们查阅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上老师、同学交流讨论,解答问题。医学理论知识在查找资料、交流讨论中得以掌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2.抓住实习多实践

医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时间有一年,一定要抓住实习的时间培养汉语应用能力。开展实习教学晨会,由学生轮流主讲各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注意事项,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病例。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安排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鼓励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治疗方案,教师只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开展与患者沟通交流活动,教师示范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鼓励学生多接触病人,与病人交谈,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从患者病痛的角度多给予患者体谅和关心,获得病人的信任,提高口语能力和交流技巧。实习完后每生上交一份实习体会,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

第3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关键词]长沙学院;读书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3-0017-04

[作者简介]周文军(1982―),女,湖南益阳人,长沙学院基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原理;李福英(1965―),女,湖南邵阳人,长沙学院基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长沙学院在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重视具有较为宽厚的科学与人文根基、较强的职业适应和转换能力、既宽又专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培养“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的本科职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了大类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顺应长沙学院大类培养模式改革,给学生创造特有的读书氛围与空间,基础学院依托本科生导师队伍,全面实施以倡导课外深度阅读、传承文化经典、涵养性情学识、塑造完备人格为宗旨的“读书工程”计划,以促进校园文化优化,构建书香校园,共同推进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

一、起因与背景

强化通识教育是推进大类培养的关键,基础学院作为长沙学院推进大类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自2011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着力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强调育人全过程的整体优化。在不断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实施机制,重点开展以读书工程为代表的大类培养模式下的通识教育活动隐性实践课程,以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并行互动的持续学习机制,推动大类培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二、2011―2012学年读书工程活动全年回顾

读书工程活动目前已在2011级学生中广泛实施,对全校其他年级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在已成为长沙学院的精品项目,在学校范围内已具有一定的影响,深受老师和同学欢迎。

(一)领导重视,对“读书工程”抓得早抓得实

早在2011年4月长沙学院基础学院筹建工作开始,学院领导就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长沙学院基础学院工作方案》和《长沙学院基础学院导师队伍管理办法(长大发【2011】15号)》,出台了《长沙学院基础学院“读书工程”计划的实施方案》。在广泛讨论与系统思考的基础上,明确读书工程系列活动一体八部,贯穿大一新生全年,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基础学院院长亲任组长,各级领导亲自抓落实。下设办公室,基础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读书工程各项活动的指导与实施,先后召开动员大会与员工培训会议,出台了《基础学院学生参与“读书工程”计划的相关规定》等补充政策。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对“读书工程”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加之基础学院全体老师的支持与基础学院全体大一新生的积极参与,使“读书工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二)成立读书工程・读者会,强化读书工程之读书窗口

2011年10月,我校成立了读书工程具体组织与实施的平台――读书工程・读者会(原月湖书社),以协助宣传基础学院读书工程计划的理念、目标、政策和意义,收集和调查学生阅读倾向,及时反映读者对基础学院读书工程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传达基础学院对学生读者的要求和希望,做好基础学院与读者联系的工作。

在基础学院领导、本科生导师队伍以及基础学院全体老师的指导、支持与帮助下,经过读书工程・读者会内部成员的共同努力,2011~2012学年读书工程各项活动均已圆满结束,并取得了较大成功。这次活动在学院内部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与推广力,自身运作机制也趋于完善与成熟,初步具备了组织大型活动、多元化信息交流渠道、人员调配渠道、特色宣传渠道等活动的筹备、策划以及执行等能力。

(三)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读书工程常规活动是“读书工程”实施中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1)新生导读。学会使用图书馆,使学生能熟练利用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提高其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读书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2)好书推荐第一段。推荐心目中的好书,以专业导师推荐为主,指定100本左右,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引导。(3)个人自习阅读。针对所选书目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通过阅读加深对书本的了解与认识。(4)名师导读。师生读书沙龙,针对学生阅读的热点书目与问题,选定若干专题,邀请专业导师或班导师与同学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交流提升认识,加深感悟。(5)入室请益。建立常规的“问学”制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6)品书大赛。开展东来阁讲坛。(7)好书推荐第二段。我心目中的好书,通过自身的阅读感受,以班级为单位向其他学生和老师推荐图书。(8)含英咀华。读书心得征文大赛等三个步骤,旨在打造平台供学生展示其阅读思考所得,其间导师可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

目前,2011~2012学年读书工程各项常规活动均已圆满收官,并于2012年6月4日晚举行了基础学院“青春之梦”读书晚会暨读书工程表彰大会,对全年的读书工程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总结表彰。据统计,自2011年9月读书工程实施以来,导师工作室共接待来访学生3000余人次。组织由专业导师主讲的读书沙龙活动10次,2011级全体大一各班均组织了有班导师和班导助理参加的读书工程主题班会2次,东来阁讲坛共计46支队伍参赛,含英咀华――读书心得征文大赛共收到学生读书心得593篇。好书推荐第二阶段――我心目中的好书共收到以班级为单位的好书推荐短文105篇,读书工程品牌标志(LOGO)与品牌描述征集共收到校内外推荐作品30件。读书工程活动直接获益人数达到3230人;另一方面,除惠及大一新生外,如好书推荐,对全校其他年级学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书工程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三、长沙学院“读书工程”发展存在的不足

经过2011~2012学年一年的实施,读书工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到3230人,规模大,参与者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欢迎。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仍有待加强。活动过程中仍有小部分同学或班级存在应付倾向,无法找到适合自身阅读的相关书目,更无法合理规划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

(二)“浅阅读”现象仍然严重,“深阅读”之路依旧茫茫。整个社会功利化、娱乐化,社会的浮躁逐步折射到了阅读上来,摄取更多的信息成了阅读的根本出发点。学生的阅读时间普遍下降,对所读的作品缺乏沉静思考,片段式、跳跃式阅读泛滥。从征文活动所收获的作品来看,作品缺乏深度,浅尝辄止。从好书推荐中反映出:学生的阅读喜好受当今社会文化、环境变化以及同辈阅读喜好等各种因素影响,由于无法找到适合自身阅读的相关书目,学生变得浮躁,追求一切能够快速达到目标的阅读方式,少了些稳重和深沉。

(三)学生个人自习阅读与本科生导师队伍的引导如何实现真正融合,以及导师提供引导的方式、时间有待更好的完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活动组织水平有待继续提高。虽然读书工程系列活动自筹划之日起就经过周密的思考与安排,各项活动均做到了活动前有计划、活动过程中有反思、有完善,活动后有总结。各项活动均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但活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组织不到位的情况,存在由于时间关系、细节考虑不周的情况,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思考与完善,以提高对广大学生的服务能力。

四、长沙学院“读书工程”发展的思考

“读书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意义深远。它能否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下去,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影响力,能展现当代大学生迸发向上的良好风貌的活动项目,进而成为热点效应,还有待我们去思考, 去努力。根据参与“读书工程”的实践,笔者认为长沙学院要广泛、深入、可持续地开展“读书工程”,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基础学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大类培养模式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主体,并进而自觉地将自己的阅读与自身需要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以主体性教育理念来关照读书工程各项活动的实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应该牢固树立以下观念:一是学生是活动开展的基础,即我们在开展任何读书工程的活动时首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从理论联系到实际,去做调查与研究;二是学生是活动进行的关键,即我们在前期开展调查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及时在活动开展的各个方面鼓励和带动学生,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符合其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活动,把学生当做“顾客”,转变传统的活动举办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危机感,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从而实现使学生学会读书、读事、读生活的目标,促进学生由阅读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促进不同群体学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高活动参与度

目前,虽然读书工程活动在校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仍有相当部分同学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采取建立读书兴趣小组等措施,给予被动参与者更多的关注与锻炼,多鼓励、多肯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信心,努力改变学生的参与状态。同时,树立榜样的力量,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更多同学自发地参与到读书工程中来,切实扩大读书工程的影响力。

(三)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思想需求,进一步创新读书工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读书工程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策划、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在好书推荐环节,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书目,读书沙龙活动可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焦点、热点问题,紧紧抓住学生心理,解决他们思想和精神上的困惑。加强对读书工程各项活动的过程管理,活动实施过程确保公开透明,以提高读书工程的可信度,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

(四)加强宣传,打造读书工程活动品牌

对于品牌的影响力,曾有人这样描述:“即使一把火把可口可乐的所有资产烧光,可口可乐凭着其商标,就能重新起来”。读书工程后续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读书工程系列品牌建设(读书工程,读书工程・读者会,《品书》杂志),提升读书工程的品牌影响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读书工程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充分利用校报、校广播站、学校网站、基础学院网站等媒体和读书工程微博,来提升读书工程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其影响力和辐射力,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读书工程。基础学院在创新读书活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在原有常规化、体系化、品牌化的基础上将力求个性化、实效性,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活动品牌和精品项目。

(五)健全保障机制,使读书工程活动进一步深入发展

先进的理念需要贯彻落实,还需要有效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读书工程・读者会”自身组织建设,提供人员保障。制度保障方面,基础学院先期已经出台了《长沙学院基础学院“读书工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基础学院学生参与“读书工程”计划的相关规定》。为了保证读书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与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学院将进一步研究完善读书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如学分认定相关规定等。资金保障方面,在读书工程后续的实施过程中,要逐渐摆脱单一依赖学院拨款的被动方式,积极主动地通过外联赞助、节俭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学院拿出专门资金购置、补充图书,修缮布置导师值班室,大力营造读书学习的学院文化,为读书工程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使读书工程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白莉莉.开展读书工程,助推大学生人文素养建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7).

[2] 朱建亮.当前大学生阅读中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公共图书馆,2010(2).

第4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讲坛;创新;工作方法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三十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机遇又迎接挑战,各高校积极探索在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通过开设各类讲坛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从思想道德层面、育人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昭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品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蒙古科技大学坚持开展校园百家讲坛、教授讲坛工作,在讲坛实践中诠释其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这一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与总结,把握当前我国高校讲坛所培育和传承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工作方法至关重要。

一、高校讲坛工作的价值维度

1.高校讲坛工作含义

讲坛过去常指儒师讲学或高僧讲经说法的场所。因而讲坛内含三层含义:(1)讲坛是一种提供经验和知识、满足个体及社会需要团体活动;(2)讲坛是一种教育的过程,这种过程能通过知识的增进使个人的价值理念与社会调适,并将之整合到个人自觉的生活模式中,发展个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3)讲坛是新时期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运用于不同的工作部门中,促进人的发展、党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讲坛与一般讲坛含义相同,高校讲坛是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教育平台,继承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方法,集前瞻性、专业性、应用性于一身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高校讲坛是在高校校园内增进知识、开阔视野的团体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教育平台和过程,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高校讲坛与一般讲坛工作方法相比又有其独特的价值维度。

2.高校讲坛工作价值维度

(1)价值统一维度。高校讲坛在践行过程中坚持价值观,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讲坛的内容注意社会需要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在工作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提供学生认识自己潜力的机会,宣讲和学生需求相关的知识,真正落实高校群众工作路线。

(2)公益维度。高校讲坛工作的持续开展成本高昂,需经费、场所、人力、时间等资源的总动员,但高校讲坛一般都以服务学生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工作最高纲领,对所有学生免费开放,讲坛内容紧密联系当代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与需要,始终坚持公益维度。

(3)专业维度。高校讲坛工作面对高校学生专业呈现多样化,讲坛内容必然会涉及各专业前沿知识、系统的专业课程、独具特色的各专业伦理与意识,以及补偿性质的专业培训。因而相较社会讲坛,高校讲坛价值评价维度更重专业性,讲坛内容的专业程度与水平的“高、精、深”是参与人员的最高追求。

二、高校讲坛工作过程

高校讲坛工作过程是依据其践行实践,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价值、技巧与理论基础而发展出的一套可以推广运作的程序。

1.讲坛准备

讲坛形成前期,发起和管理者考虑如何建立讲坛,讲坛的成员范围、组织方式,作为讲坛的发起者与领导者必须从本校园的工作实际出发,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并分析和研究同质性问题,组建大讲坛。步骤如下:(1)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确定成员及宣讲员、组织方式及预期目标。(2)制订工作计划,即讲坛工作的完整的方案设计,这是准备阶段很关键的一步。(3)协调资源,向所属组织提出申请,递交工作计划,根据计划中的预算及人力所需,争取组织的支持。(4)确定讲坛的规模、工作时间、活动场地及设施选择和安排。

2.高校讲坛的目的和目标细化

目的是目标的中心和指导,决定着目标的最终方向,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特征。而目标则是目的的分解和细化。高校讲坛目标一般可以分解为:对大学生情绪、心理、行为困扰、态度或价值取向的复健;发展大学生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助大学生满足社会的期待;预测大学生群体共性问题的发生,提高其处理危机的能力。高校讲坛的目的,首先在于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丰富的精神需求和实际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其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大学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3.高校讲坛工作要素

(1)高校讲坛的外部要素。高校讲坛的外部要素包括规模、时间、空间与设施。讲坛规模越大,各方沟通越困难,组织越不坚固,学生参与机会越少,因而讲坛规模根据讲坛目标以及实际状况而定,决定讲坛规模的原则为听得清、易组织。时间因素包括讲坛的周期、每次讲坛的具体时间及长短、讲坛的频率。总之,讲坛活动时间与周期要配合讲坛宗旨;讲坛开设频率原则上一周一次,再视具体情况调整;讲坛每次开设时间以1~2小时为正常。

(2)高校讲坛的受众。高校讲坛的目标在于提供给大学生需要的政策、知识资源与见识,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开展高校讲坛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性别、行为、问题的性质等,能使讲坛工作行之有效,落到实处。一是年龄因素。年龄越大,社会经验、社会关系都会相对增加,而且不同年龄层的大学生对讲坛的认识度、接受度亦不同。二是性别因素。在讲坛组建过程中,男性为主体的讲坛可以设置严肃的话题;女性为主体的讲坛则倾向典雅、温和与细腻的风格。三是问题因素。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问题是开展讲坛的目标之一,因此问题的同质性、利益的相似性是组建讲坛必须考虑的因素。

(3)高校讲坛的施教者。施教者要完成上述工作,需要以下技能:在讲坛工作中建立关系,获得尊重的技能;分析讲坛情况的技能;发展活动的技能;管理讲坛的技能;传授知识、讲解政策的技能。在讲坛工作中,坛主要做到随机应变,尽量使用大众化的语言,以审慎的态度,应用知识、经验启发和引导大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解决问题。

4.高校讲坛发展阶段

初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对讲坛目标的认识,形成讲坛规范,塑造讲坛开放、活跃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的讲坛关系结构。中期阶段讲坛施教者的任务主要保持学生对讲坛目标的认识,控制讲坛的进程;维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协助学生从讲坛中获得新认知;协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在结束阶段,讲坛施教者能充分理解并正确处理讲坛学生的离别情绪与感受;回顾总结讲坛内容;做好讲坛评估。

三、高校讲坛工作方法

高校讲坛工作方法因实际工作领域、工作目的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包括行政方法、教育培训方法与激励方法。创新方法也可包括比赛方法、座谈方法、会议方法、提问解答式现场活动方法、文艺活动式、书法诗词展览等。

1.行政方法

高校讲坛由学校管理部门主抓,一般依靠组织及领导者的权力,通过行政的手段,按照学校组织系统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使得高校讲坛各级组织间、组织与群众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交流、沟通组织体系。如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百家讲坛”自2010年开设以来,已形成了以学校团委为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则每届更换,由学校各级学生工作组织参与的讲坛工作。

2.教育培训方法

培训讲坛工作参与人员明确讲坛目标,讲坛内容紧扣主题,包括党的理论政策和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突出理论政策重点、社会生活热点、群众关注焦点,如内蒙古科技大学以“校园百家讲坛”“教授讲坛”“建工名家讲坛”“文法讲堂”等专题讲坛为载体,进行全社会资源动员,将学校及包头市现有人才资源、文化资源、党建资源、科普资源、网络资源整合起来,开办多种特色教育讲坛,培养了一支讲坛工作管理及实践人才队伍。

3.激励方法

高校讲坛工作公益性质明显,但不能忽视参与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更应重视激励方法的使用。这些激励不仅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精神激励,如举办经验交流会,召开观摩会,表彰一批在讲坛工作、观摩学习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组织、示范讲坛和优秀参与者,评选优秀讲稿的宣传激励机制,打造精品讲稿、精品课件、精品讲坛,推动这一工作的持续发展。

4.比赛方法

参赛学生是讲坛的主角,比赛内容可以选择文学、历史、哲学、军事等多个领域,以演说的形式介绍一本书或一个文学作品。可以是书中人物、事件、主题、思想、历史意义等,也可以是对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当今知名人物的评说,还可以是对时事热点或社会现象的评说。讲述过程可配合PPT演示、图片展示、音乐或视频资料等。如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百家讲坛”比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最佳人气奖及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证书及奖品。有效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四、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坛工作创新性研究

1.价值理念创新

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坛工作在实践中形成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并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利益诉求的价值理念,在工作中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真诚服务学生,在工作中确立以人为上、以人为先,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伦理道德取向和标准。因而讲坛不再是大师挥洒的平台,普通学生也成为讲坛的主角,讲坛工作推动优秀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政策理论、科学知识及经验,有效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2.讲坛目标创新

内蒙古科技大学各类讲坛以解决学生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工作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运用先进理论、先进思想、科普知识与社会技术知识,讲坛主题涉及形势政策、道德文明、法律法规、科学技能、传统文化、社会保障、历史人物、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为人处世等。相较于过去目标单一、主题单一的讲座活动,高校讲坛目标与主题都呈现出多样化、实用化、系统化、系列化等新特点。

3.思政教育形式创新

第5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根据学生表现适当调整学习进度或内容,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评价是否到位,是评价能否起作用的关键。这就要看评价方式是否灵活运用,评价目的是否合乎教育目标,评价内容是否结合重点、突出主题考察能力。因此,必须建立起良好的评价机制,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功效。

良好的评价机制是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有力保障。在高职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运用评价功能的导向作用,注重发挥其保障性,应把对知识的考核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评价的内容、原则、方式上调整与创新。应做到为突出教育目的而选择评价内容,坚持注重思想表现的评价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评价的内容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紧扣,而我们的考核、评价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既全面体现学生学习状况,知识掌握程度,又要重点突出,主题明确。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理论素养,所以应避免评价内容泛化,要为突出教育目的而选择评价内容。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的,要求评价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评价定位,在评价中,从内容上体现出理念教育,这是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而政治课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除了课堂引导、规范外,评价内容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提出切合实际的、触动学生灵魂的,又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做出回答,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评价内容上可以设定这样一些问题:“怎样看待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每个人的义务”“及时足额还清助学贷款的社会意义”“三峡移民工程为何顺利完成”“奥运会中国队夺金,你感想如何”“观《红岩魂>有感”等等,让学生谈感想、体会,在必须考虑、限时作出回答的要求下去思考,去体现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体主义精神,强化他们的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的原则

评价应遵循注重思想表现和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考核基本实现由重知识向重思想表现考核的战略性转变。与此相适应,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展现其进步的思想。在评价学生学业时,要重视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评价,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各种能力。

评价应遵循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原则进行。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它要求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作为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应注重其层次性、差异性。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完成本层次的任务就为优秀,这样就做到了各尽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吃不了”与“吃不饱”的矛盾。

三、评价方法

(1)试卷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的一张卷定水平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需采用“复合型”试卷。复合型试卷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行设计,如“考试+假期调查报告+读书报告+活动表现”等多种模式,这既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同时,在某些环节上设计话题,鼓励创新,学生需提前准备,课后总结,使学生在查找资料、组织答案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体验。

(2)试题由死记硬背型向应用型转变。把过去试卷中死记硬背的题型,改变为着重理论应用的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调查报告,读书体会等,使学生在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风上下功夫,同时也可解决课堂时数不足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

(3)形式上由闭卷向开卷转变。传统的闭卷考试无疑可以直观地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使学生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和耗费很多精力去死记硬背,结果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改变考核形式,由闭卷转向开卷,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体会、分析,运用知识提高修养和能力上,这无疑是素质教育所需。开卷考试可以通过拟定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讨论、辩论、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使学生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下得到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性、创造性。

(4)对象上由个体评价向群体评价转变。在评价时,以往侧重对学生个体评价,使学生单兵作战压力大,形成自我为主的评价意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可以采用分组评价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合集体完成的考核内容,让他们通过参与一些诸如志愿者服务、社团等活动合作共同完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等。

第6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阅读教学 问题与现状 对策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老话题,很多人都曾有过精辟的观点,但是很少有人提及农村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笔者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农村初中的学生在阅读上与城镇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造成了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质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它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而其中的“读”更是其他几个环节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可想而知。

那么,实际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又是怎样的呢?

一、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忽视了阅读的主体:大家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把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或强调阅读的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的方式造成了主体的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老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至于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课堂模式的单调僵化:有的教师孜孜于从结构到内容主题的指导。但是我们指导阅读主体应该是能透过文字表象,触摸到一定的深层内涵,然后才可能研究其表达手段,来领悟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阅读主题个人所见不同,其未为作者涵盖的就是个性创见,是个体在自己知识、情感、经历、智能系统上的新的意义构建,同时也将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但是很可惜,语文课堂上,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他们的权利只有做笔记。

2、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阅读书籍的极度匮乏: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

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一切: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与应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做题目,其余一概不予重视。阅读教学工作是举步维艰。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做了长期的探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首先,发动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让学生每人每学期带一本图书到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图书,看后必须写出读后感,每星期检查,学期结束总结评比,评出读书优胜者,并给以奖励,这样在老师硬的要求下,加大学生读书的量。

其次,加强背诵记忆。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的经验的一种模仿;且基本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模范。”中国古代素来学习文章以强调“背诵”为主,民间有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无不是以占有丰富的词汇量为创作的前提的。

第三、 在语文课堂上重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

老师先范读,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集体朗读,让读书声重回课堂。如果语文教师在加强诵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那么改变语文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就可以指日而待了。

第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情感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创造一种情境而让学生达到“悟”的境界。虽然学生对同一难度的阅读题目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但同一环境中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相近。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抓住学生非智力因素施教,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吃饱”。然后提出一些能体现梯度差的阅读思考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吃好”,并鼓励思维敏捷的同学进行阅读理解或分析时敢于突发奇想。这样,就能增强学生整体的阅读教学活动参与意识,激发语言学习兴趣。

第7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 本质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113-03

高校德育指的是在高等学校中以大学生为培养对象的德育,是一个包含主体与客体、内容与方法、目标与原则以及价值、环境、管理、评价等诸多要素的系统,由此高校德育就具有了许多不同方面的属性,即质,而高校德育的本质应该是这些质中最为关键的,能够反映高校德育各要素之间根本的内在联系,它从整体上决定着高校德育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表现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确立。”[1]作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本质应是发展本质、关系本质和实践本质的统一,即坚持适应与超越的相辅相成,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平衡,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如此,才能把握高校德育的发展规律,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

一、坚持适应与超越一致的发展本质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大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总是表现出“适应”与“超越”两种追求,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一方面,高校德育发挥其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努力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适应社会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每一个体对现存世界的适应都是选择性的、过滤性的,表现出否定性的超越的一面,所以,高校德育也要“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2]“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3]由于崇高理想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因而高校德育的超越性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即高校德育的适应性制约着其超越性。同时,这种制约并不是要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和限制人,而是要给道德理想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所以,高校德育的超越性也制约着其适应性。

高校德育要让学生“获得对社会和个人在社会内部的地位的一般的了解”,以及“形成价值观和生活目标”[4]。高校德育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还要培养具有先进政治素养,具备各种现代观念,具有较高觉悟水平和理论素养的人。但传统的高校德育往往把德育当做一种驯服性工具,目的在于教人学会服从社会要求。问题是,个人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不仅体现为理解和接受既有的道德,更为突出地体现在保有对既有道德的合理怀疑与超越精神,超越即成的道德体系,勇于突破陈腐的传统和规范,做更先进道德体系的探索者、创造者,为树立新道德开辟道路,给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确立新的道德理想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转变观念,凸显高校德育的发展性,将高校德育从单纯的适应本质转到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发展本质上来。所以,高校德育实践就不能简单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要对其进行精神需要的激发,使其在追求精神需要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周围的世界,创造新的交往关系,而这种创造反过来又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精神境界,使其品德得到新的发展。

高校德育的这种超越性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德育的宗旨在于完成德育主客体间的社会价值关系由实然的现实性向应然的可能性的跃升;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实现由现有的低水平阶段向高水平阶段的跃升。从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看,高校德育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的活动,而且还是一种现实过程,而这种超越性与适应性有机统一的实现关键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学会怎样做人;对时代问题要超越“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病症,在德育指导思想上要超越机械适应论,在德育实践中要超越规范化的德育模式。[5]所以,在当代高校德育中,我们既要反对德育导向中出现的过于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也要反对无视德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根基的脱离实际的道德理想主义,从而真正认识立足于特定的现实需要的高校德育的有限与缺欠,认识到高校德育在价值追求上超出特定的现实需要的深远意义之所在,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

二、坚持双主体间平衡的关系本质

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表明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具有超越性的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对高校德育主客体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德育还具有一种关系本质。这种关系本质决定了高校德育要采取一种双主体思维,即思考问题的视角从传统的德育主客二元,转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主体身份,更多地承认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在双主体间的平衡中追求高校德育关系本质的实现。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权利。从关注客观世界到关注人的自身,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在高校德育中关注人的主体性,就是要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性素质的社会主体。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中,教育者是绝对的主体,拥有较多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优势,是知识与人格权威的代表;受教育者则是绝对的客体,其自身的需要被漠视,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也受到忽视,导致大学生较高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与较低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失衡。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生存让教育者的书本知识优势受到挑战,民主、平等、协商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也使教育者的人格权威在事实上被弱化。而且,不管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始终是一个有生命活力和反思性的人,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现代信息社会还使学生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超出教师所能控制的范围,开放的社会也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多层次的道德需求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德育只有在坚持其关系本质基础上,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重新定位,发挥其各自不同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的既定目标。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贯彻主体性思想,以关系本质为指导来开展德育活动,就是要从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出发,强调人的自由、尊严、个性,突出人的能动性,努力造就人格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和品格的人。主体性原则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关注个体的当下需要。这就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大学生不再是被灌输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特个性,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主体,而是促进个体成长的引导主体,是学生思想的激励者、引导者。高校德育的重点也要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的结论,转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道德敏感性、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拥有话语权,能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各种思想观点;同时,研究学生道德修养的实际水平,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和解决问题的建议,这种双向互动过程就是一个共享道德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论,就某一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实现师生之间在知识上和道德上的相互影响,双方都获得知识与道德的增长。在这里,主体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价值引导上,即引领学生走上德性生成之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则体现为自主建构其信仰世界,即在其德性生成的过程中对自己道德生活的感悟和体验。由此,双主体间的平衡强调的是师生双方的相互影响、道德共进,不仅教师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的道德变迁,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都获得了提高。

三、坚持社会与个体和谐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确定高校德育本质中运用实践思维,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实践个体,把高校德育看作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否定和生成自身的超越性过程。超越于传统德育理性认知的思维方式,这种高校德育本质的当然选择是贴近学生个体的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人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同时,人也在生活中充实和教育着自己,“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着自己。”[6]所以,高校德育的基础和本体是学生的生活。正是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以“知识理解”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主要方式,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慢慢养成对人与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即道德既是人为的,道德也是为人的,道德更是由人的;达到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正确理解,即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家园,社会进步要求人的同步发展,人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实际上,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就是要寻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8]这里的“团体”就可以理解为社会,表明了个体与社会本质上的统一关系。我国的传统思维是一种整体主义思维,这造成了高校德育在过去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偏重社会需求,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内在需求,个人的发展仅仅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致使很多青年学生缺乏个性与主见,而且也容易使大学生心理失衡,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日渐突出,要求得到尊重、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重视个人、以个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此相适应,高校德育本质必然要从单纯强调社会发展转向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和价值实现,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高校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以大学生的主观需求为立足点,找准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就是要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真正认识和明确个人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诉求,在社会协作和交往实践中,培养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9]高校德育不仅有知识的认识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体验的总结、升华。只有将大学生生活中的直接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相结合,内心认同道德规范,才能使德育要求现实地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要主动设计一些德育活动,吸收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多样化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学会交往,在责任承担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自我教育机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坚持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生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21.

[2]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8-19.

[3]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2.

[4]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8-229.

[5]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7-13.

[6] [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第8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关键词:广西民族大学;“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34-02

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未来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高校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成效的尺度。当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主力,为了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基本规律,笔者在广西民族大学2008、2009级学生群体中开展了调研,调研以问卷调查与座谈、走访相结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其中,男生占56.7%,女生占43.3%。结合问卷与其他方式调研,笔者试对这一群体基本思想特征进行大致的梳理分析,并就其与安全教育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究。

一、“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特征状况及基本特征分析

(一)“90后”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笔者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日常心理行为的状况分析如下。

1.思想政治状况。“90后”大学生政治立场较为鲜明,但政治敏感性欠缺。在如何对待“”、“”等分裂行为的选项中,有超过七成的同学选择“反对一切企图分裂国家的恶势力”。但对国家时政关注的选项中,也有超过七成的同学是“偶尔、不太关注”,只有24%的同学是“非常关注”的。“90后”大学生思想积极上进,追求进步,但实际选择中却也更加现实化。在大学生入党问题上,62%同学“愿意”入党。但在遇到现实问题的抉择时,只有29%同学“愿意”响应国家社会的号召,到西部等贫困地区奉献自己的青春,51%同学表示“不愿意”。

2.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90后”大学生对人生看法与责任感悟较为明确。对成年是如何看待的选项上,六成的同学认为“必须对家庭和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31%同学认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负责”。自己成年后,如何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71%同学认为“首先需要好好读书,对自己负责任”,18%同学认为“需要以公民道德准绳约束自己,做一个合法公民”。但对身边同学却存在一定否定看法,40%同学“认为周边很多青少年没有社会责任感”。对基本道德观念、未来人生有一定认识。在学问与赚钱两者关系上,过半的同学认为“有道德比赚钱更重要”,18%认为“学问比赚钱更重要”;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拾遗不还等行为时,64%同学认为“社会风气有待改善”;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个人应如何做呢,过六成的同学认为“好好学习提高个人竞争力”。

3.心理性格状况。在问卷调研中发现,这一群体整体心理状况良好,但辩证地看,还有许多同学自我感觉欠佳,在对他人评价时,往往表现一般,同时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对心理产生较大困扰。对于自我心理状况,14%同学感觉“良好”,27%同学感觉“差”或“很差”;其中心理困扰来源,37%同学选择来自“学习”,20%同学选择“人际关系”;对周围同学如何看待时,负责评价较多,21%同学认为“缺乏团队精神”,28%同学认为“个性张扬”,17%同学认为“冷漠”,而仅有22%的同学是“自信,有创新”积极心理的。

4.日常行为状况。大部分同学自主性较强,能自我规划,但个别同学却状况不佳。在同学交往中,感觉“较好”选项的有52%,但感觉“很差”也有5%;同时也有七成同学为自我规划较好,为自己设计过目标,却有30%“没有”或“没有考虑过”;当遇到挫折时,36%选择“与朋友商量解决”,46%选择“自己解决”,却也有8%同学“不理会,逃避”。大部分同学生活安排较有规律性。40%同学月消费在“300~500元”,但有13%在“800元以上”。在课外娱乐生活中,21%同学选择经常上教室自习,18%同学选择“逛街购物”,13%同学去“KTV唱歌”等;在上网冲浪时间选项中,每周花费时间里,23%在“5小时内”,38%在“10小时内”,21%在“15小时以上”。

(二)“90后”大学生思想素质基本特征分析

从以上问卷调查统计情况中,可以总结出“90后”大学生思想素质基本特征。一是思想上,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现实生活,都可看到他们明辨是非、真切关注,可以认为“90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良好,富有激情活力,立场坚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二是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里,“90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具明显人格特征,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宽广的信息平台,使得他们思维更加开阔,更易成了新鲜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更易成为时代改革发展的推动者。三是部分同学处于迷茫、探索阶段,价值取向多元化。“90后”大学生刚踏入高校,特别是对大学生活充满着好奇与紧张,想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却难以一时适应环境需要,因此对大学生活,未来发展都处于迷茫状况。受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也出现多元化趋势,他们逐渐呈现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行为选择的自主性、理智性、务实性。四是个性张扬,缺乏磨炼,综合能力有待提高。“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勇于表现自我,但生活环境所限也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忍耐包容能力等方面较弱,需要进一步磨炼提升。

二、“90后”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特征的逻辑归因

(一)社会宏观环境层面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等为“90后”大学生的道德理想观、人生价值观、学习成才观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当他们步入高校,开始对大学全新的独立生活时却又使他们思想上出现了现实与理想、利益与良知的冲突。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思想多元化带来的冲击,社会思潮的泛起,这些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挑战,在吸收外来文化先进因素的同时,也深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的不良影响,个别学生甚至轻视民族文化传统和党的光荣传统,产生了崇洋的心理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

(二)家庭及校园环境层面

“90后”大学生大多出生有“四二一”家庭环境中,他们在物质上得到尽可能的满足,但也承载着父辈们期望,承受着社会、家庭较大的期望压力,使他们在物质丰富,倍受溺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进一步加推“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的呈现。当前在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更多地关注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上,而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也不到位,突出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等。

(三)学生个体层面

“90后”大学生刚摆脱高中升学压力,进入大学,其正处于心理和智力逐步成熟期,思想的发展超前于知识、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面临着繁重的大学学业,往往导致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协调,理想与现实的脱离。在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即时通讯交流的快捷便利,他们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着各种不同的思想、价值以及事件,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和道德水平,但实现生活阅历的欠缺,心理的不成熟,判断是非善恶的缺乏往往导致他们容易走向极端,偏听、偏信而受到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群体思想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互动关系

当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年代大学生相比,其群体思想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笔者认为,这一群体思想特征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内在互动关系。

(一)研究大学生群体思想是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

通过笔者的实证调研了解当前“90后”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思想特征,这是时代的烙印,受着时代的深刻影响。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领悟能力较快,但在大学阶段也他们处于思想动荡的时期,认知能力较弱。因此,这一群体对自身所处环境与自我安全状况了解与把握程度也较为低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就是要通过外在的教育形式,引发学生内在自我安全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而建立起安全的防护墙,达到大学生自我内在与外在的安全。安全教育过程中,如何体现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等,这就需要结合大学生思想特征进行教育。如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则应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状况与对网络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探索建立安全教育的网络化、生活化、趣味化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体现

安全重于一切。学生工作也始终是围绕着安全为重心进行开展的系列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人的思想的教育,目的在于推进人格的健全,人性的成长,是大学生一种内在锻造的体现。通过大学生群体思想的研究与教育,最终达到学生外在的成长。大学生安全教育也主要是通过加快学生安全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实现内在与外在自我安全的状态。学生安全与否,是判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应该说,大学生安全是做好其群体思想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也是最终的归宿。因此,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成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田广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第9篇: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范文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内展开的一切活动及其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赋予宿舍集体具有生命活力并反映其群体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之中并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1]

作为校园文化的微缩景观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笔者把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卫生状况为代表的表层宿舍文化、蕴含各种规章制度的中层宿舍文化和以政治信念等为内容的深层宿舍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2]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向性

宿舍文化的内容、方式及宿舍文化形成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每一个宿舍成员,引导着个体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置于学校的统一目标之下,在这其中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由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的公民。宿舍文化的目的指向正是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宿舍文化是宿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旨在创建一种育人环境,使宿舍成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养成和提升及健康文化生活环境形成的前沿阵地。

2.共融性

宿舍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差异。这些差异在同一环境中之所以仍然可以得到发展和延续,是由于宿舍文化具有共融性。宿舍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智力得到碰撞,感情得到升华。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

“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3]一般来讲,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校园中的学习生活、各种人生观点见解等,都可以在宿舍中得到广泛的讨论。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向、国家政策的调整,都会在学生中激起层层波澜。这也表现了大学生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不应该通过硬性灌输、外力强制的方式来完成,而是应该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环境辐射来感染人的情绪、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心灵,从而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这种渗透性所孕育出的共融性,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

3.相对独立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向大学生生活区域延伸与扩展的一部分,既反映和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特有而明显的文化个性色彩。即使是同一所院校内,由于学校、院系、班级等各层次的管理要求不同,各个院系的宿舍作为独立的单元集体也就具有了一定个性特色的单元文化。“文科专业性质的寝室氛围之所以和理工科专业性质的寝室文化氛围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专业的不同,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不同。”[4]尤其是一个个学生宿舍,由于大学生群体内性别、爱好、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也会由此形成色彩斑斓的宿舍文化。所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往往各有特色,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特征。从宿舍文化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独特性越突出,个性就越鲜明,其生命力也就越强。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

学生宿舍虽然是学校最小的单位,但却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宿舍文化活动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增强大学生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笔者根据多年学生工作的经历,对大学生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建设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和服务人员队伍

加强宿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作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这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宿舍的管理和使用,影响到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因此要选派优秀人员参与到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并加强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宿舍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业务上,要熟悉精通本职岗位业务,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严格管理,一视同仁。在落实制度上,要从新生抓起,从老生着手,自始至终一点一滴地抓,使落实制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处理问题上要严格依照制度执行。同时,宿舍管理与建设应将学生干部推向基层管理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并推进宿舍大管理的工作模式,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公约规则不仅有利于维护大学生宿舍正常的秩序,而且可强化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还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使其生活在各种有益的规范当中。为了使大学生有一个文明、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不断调整思路,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量化考核,应着重从卫生与纪律两方面入手,量化评比,对系、年级、班级、宿舍直至学生个人的层层考核,日日有检查,月月有评比,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公布,从而充分调动各系、班级、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的积极性。并纳入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之中,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积极烘托氛围,加快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休息的地方,是同学们自由的聚居地。让文明、文化进宿舍,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宿舍建设工作的龙头,在宿舍成员中渗透新的知识和理念,加强同学们的生活内涵建设,培养同学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推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举措。

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要有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够保持下去。可在宿舍区张贴“走路走出节奏,着装着出品味,讲话讲出文明,做人做出高尚”等一批旨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质,促进学生宿舍良好舍风形成的警示标语,通过一目了然的勉励牌来督促同学们不断成长。可在每个宿舍建立“学习与分享:手香与书香文化分享园地”。为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可带头制作学习心得小纸板,让同学们记录自己读书看报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宿舍之间的定期学习交流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宿舍文化,提升宿舍软环境,有助于真正实现学生内涵与素质的双提高。

4.党建带团建,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新时期要求大学生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经得住风浪的考验,才能够面对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应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入手,大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宿舍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施“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把宿舍打造成快乐成长、提升自身修养的温馨家园,可在男女宿舍区各开辟新的思想教育阵地――学生党建活动室。并配备专用电话,由值班的学生党员为咨询和寻求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配备党建书籍,使学生党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可以以党建活动室为工作中心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党支部会议、辅导员和值班学生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深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以宿舍为单位的团小组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此外,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进行调查和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积极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星级宿舍(或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寝室美化设计大赛,举办“我爱我家”“我的寝室生活”等宿舍文化征文比赛。此外,还可以举办宿舍名片征集大赛,楼铭、楼标征集活动,宿舍楼联谊活动,寝室口号征集活动,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为推动和谐宿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姜连清.谈大学生的宿舍文化[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2).

[2]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