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是人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作为具有55年办学经验的综合性地方医学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但是,为了全面推进“卓医计划”实施,必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向卓越医生培养提供不竭的和可持续的正能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先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即: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5]。。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和关键。钱学森曾尖锐地指出,现存的传统教育模式成了制约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瓶颈或关节点。因此,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切入点,应是对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我校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专门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卓越医生班)、临床医学(免费全科卓越医生班)、临床医学(5年+3年学制卓越医生班)三个项目。为了与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一致,我们在放射医学实验教育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组织了“放医1号”、“放医2号”、“放医3号”三个兴趣小组。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P),让学生尽早地、积极地进入实验室和附属医院。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提前进入实验室和附属医院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和临床见习,到三、四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是落实“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具体措施。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卓越医生”的重要保障。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建立案例式CBL课程互动式教学新体系,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课程精讲的基础上,开设CBL教学讨论课[6]。通过附属医院收集或网络上收集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病例,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掌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通过案例引导教学,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校园网,建立各类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网站和网络课堂、聊天室等,管理教学档案和教学资源,搭建师生互动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方面,为了发挥医学和核类学科优势,对实验室进一步优化集成,将原有的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和环境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室、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平台合并,组建“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中心根据实验内容不同下设不同的功能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的设置避免了实验室的重复建设,实现了实验室统一使用、实验用房统一分配、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实验工作人员统一安排的实验教学资源硬件共享平台,为实验室全面开放奠定基础。中心实行全开放式的教学与管理机制。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器材开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结语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家庭小实验 教育功能
学生自主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绿色环保。
一、研究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思考。
2、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文字记载、像片、录象等)。
3、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
4、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访谈、交流并做好记录。
5、一段时间后按自己的课题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并针对前期的情况做出小结。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其一、活动的主体为学生,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课题研究。
其二、课外小实验,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包括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
其三、通过实验实现最终的课题目的(见上面)。为此每个小实验后都要做以下一些工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的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看法、感想及见解的小论文,以及特别有价值的拍摄图片、录象,新颖的实验装置。约每两个实验进行一次小结交流并做好记录。
三、课题的研究的一些成果
1、培养科学品质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尊重实验事实,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这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品质。
2、挖掘思想素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在实验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样的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将知识的传授与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例如,在做“碳酸钠性质实验”时,引导学生阅读“侯氏联合制碱法”简介,学习我国纯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献身化工事业,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在做“石油和煤的性质”实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钢铁、石油、煤炭、化肥、水泥、化纤等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几位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报国之情。
3、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排忧解难。首先,要鼓励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倡导独立完成实验,只有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其次,实验中有些学生有畏难情绪,害怕失败,尤其是对一些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实验,更是不敢下手。教师要在实验前讲清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指出只要规范操作,就不会出现危险,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基于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改传统的封闭式为开放式,要把学校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社会,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的限制,反复做,反复观察,直到满意为止。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给出实验用品、步骤、观察的现象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各种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讲完《测定溶液的PH值》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并提出改良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值的溶液里,观察溶液的变化情况。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为宜的结论,通过家庭小实验,极大地诱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5、善用实验激趣挖掘实验的动机功能
开展“家庭小实验”激趣:如明矾净水、制肥皂、雨水PH的测量、柠檬电池与青苹果电池的比较、食品中常见元素的测定、对驾车司机是否饮酒的分析检测、人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对比分析、沼气成分的鉴定、水壶的水垢处理,污渍洗涤、消除变酸米酒的酸味、聚乙烯废旧塑料的裂解、从干土墙的泥土中提取KNO3、摄影中的化学变化等,使化学实验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任职教育;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5-01
任职教育是针对部队特定工作实际需要进行的专门性职业教育。培养对象是服务于军队特定军事工作岗位、担负着保卫祖国神圣任务、能够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军人和军人群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课往往由理论教员担任。实验内容也较为单一。主要以知识的验证为基本目的,以教员讲授辅导、学生模仿操作为主要过程,并以知识的掌握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任职教育的实验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已经上升到与理论教学相提并论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以实验优先为显著特征,把实验教学作为任职教育的主题内容和主要形式,注重学员应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依据新的军事训练大纲,着眼任职岗位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区分不同训练层次,尽可能多地增加针对岗位需求的实践技术技能训练和部队实装的操作训练,突出实践性以适应任职岗位发展需要。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实验管理
实验室的管理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除建立有教保单位主管分管,教研室主任直接管理,实验教员负责制的管理方式外,还应根据军队机关的有关规章,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健全实验人员、制定完善各种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等。如《实验室规则》、《实验员职责》、《学员守则》理顺关系和明确分工,把实验室的管理与使用做到责、权分明,实现教学、科研设备的统调共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效益。从任职教育的培养来说,实验室是一个更重要的载体、平台,我们不但要把实验室建设好,而且要管理好、运行好,要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二、完善功能定位,突出内容时效
传统的实验教材过于陈旧,实验内容过于简单。这种情况已经不再适合任职教育下多层次、多规格、多任务的需要了。同时,随着我国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部队岗位的内涵不断延长,实验内容也要紧跟部队的发展而变化,以便学员经过任职教育后能直接上岗操作。因此,实验教材的编写应紧贴部队,遵循到部队去,再从部队来的动态程序。学院应组织一批专家和实验室人员共同编写实验纲目,再到相关部队调研,以验证实验内容的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不断的修改,进一步完善实验内容。
三、增加建设投入,建立保障机制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需求量大、涉及范围广。从军队的实际出发,建设和发展实验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面向部队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学科,加强战略目标的规划与研究,争取实现实验室实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转变管理机制,开放实验环境
在加强学员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一个宽松、便利、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实验环境以及一个能够充分与学员交流、言传身教的实验教学环境。这就要求开放型实验教学保障,在空间上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员对选择不同机型、不同档次实验项目需求;在时间上要突破正课时间的限制,能适应学员不同培养阶段的实验要求,适应学员生活学习规律;在管理上要适应教学、科研需要,打破学科和隶属关系的限制,发挥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功能。有些设备仪器的规模大、台套数少,尤其需要通过开放实验室,拓宽时间、空间范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分组人数,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五、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岗位培训
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也是决定物理学科改革成果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的一些感悟,简单总结了几点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物理实验;学生主体
实验课是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常规课程,在很多师生看来,实验课无非就是观察、操作、记录、归纳、总结这样几个步骤,比起理论课,实验课似乎上起来更加轻松有趣。这样的认知其实是对实验课一种很大的误解,事实上,比起理论课,上好实验课的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在如今素质教育理念下,实验课的目标绝不仅仅局限在让学生简单地看一看、做一做的标准,实验课要承担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责,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为了实现素质教育赋予实验课的责任,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实验课,努力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优化,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真备实验
很多教师都认为实验课很好上,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上实验课,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不需要教师挖空心思提前进行教学设计,只要在实验室一步步教给学生怎么做就可以了,很多教师都不会花时间认真地备实验课。事实上,与理论课一样,实验课也需要认真撰写教案,教师要及时获取实验的第一手资料,把握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即使很多教师拥有多年的讲课经验,对于每个实验都烂熟于心,但在上课之前依然要认真进行实验预演,因为即使做过千百次的实验,选用的实验器材和面对的学生都是不同的,只有踏实地再做一次,才能将意外降到最低,在有了充分的准备以后,在实验课堂上教师才能显得游刃有余。除了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外,学生也应该在实验前做好实验准备。如果学生空着脑袋走进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就会缺乏主动思考的资源和能力,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这样单纯的模仿实验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布置实验笔记、发放实验预案等方式,如果是分组实验,教师就可以把权力下放给小组负责人,由他们帮助教师进修监督指导。一旦学生在课前对实验进行了提前预习,就会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思维主动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想法,这是我们对实验进行改革的一大重要目标。
二、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在初中实验课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演示实验通常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因为演示实验无论是难度、呈现效果还是可控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然而,一味地重视演示而轻视探究会给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缺失,探究能力恰恰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实验教学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因此,努力变传统的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在讲到“光的直线传播”这节内容时,按照教学设计,本节课的实验是演示实验,然而,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演示光在水中传播的实验时,现象并不明显,即使后来为了提高可观性,笔者还特意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向水中加了一些牛奶,但最终的效果依然不理想。于是,笔者此次决定将实验改成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究性实验,并且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采用蚊香放烟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这样,实验现象就变得明显很多,并且由于是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表现得异常积极,每个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观察眼前的实验现象,还时不时与同组学生进行探讨,在仔细观察和研究中牢牢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由此可见,这种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摆脱被视为知识容器的命运,更好地在实验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三、积极拓展实验活动
如今,大多数的物理实验都是在课堂上或者实验室完成的,然而,待在课堂或者实验室里的时间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数量有限的几个实验中获取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显然具有局限性。因此,尽可能地增加实验量,拓展实验范围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除了课堂和实验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有趣的小实验,鼓励学生课下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并且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相关比赛活动,让学生即使在课下也愿意勤于动手进行实验。这些课外的小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验机会,而且很多课外小实验都是选用一些身边的废弃物作为实验器材,如空瓶子、蜡烛头、铅笔头、橡皮筋等,这些废物利用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贴近生活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并不深奥难懂,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这样更容易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四、做好实验反思工作
在传统实验教学观念中,实验活动一旦停止,实验教学活动就基本结束了,事实却绝非如此。即使整个实验活动结束了,但实验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总结,如果不能对实验活动进行及时反思,就会浪费很多学习资源。例如,笔者在进行串联、并联电路的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就出现了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一个灯泡更亮一些,而另一个灯泡更暗一些的现象。如果在实验结束后没有及时对这个现象进行反思,那么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可能就这样错过了。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在实验结束后,笔者将这个问题明确地提了出来,并要求学生思考原因,本来学生认为已经结束的实验活动又在思考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最终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探究下,学生理解了决定灯泡亮度的是它的实际功率,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简单由电流的大小或者电阻的大小所决定。这个结论的提出显然是通过有效的反思而获得的。由此可见,有效反思是强化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有效举措。
总之,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实验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操作演示,它更多地融合了思考和探索在其中,更加重视学生作为实验活动的主体地位。物理教师要紧紧把握实验教学的改革步伐,努力对传统实验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房万林 单位:东台市头灶镇曹丿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泰坤.新课标下再谈物理实验的重要性[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
(一)因现在越来越多文科生进入职校选择理科专业,造成各班文理不一,动手能力很差,实验开展困难,我建议在新生进校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开设一个短期科目《实验基础培训》,为期5到8天,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基本实验仪器使用》包括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和熟练使用;2、《识图》认识电路原理图、电子电路图,要看懂电路图的结构,看懂电流的走向,最少要能做到根据电路图熟练接出实际电路;3、《简单故障处理》电路的连接过程中,总是难免有故障的出现,要求根据简单的电路原理,利用万用表缩小故障范围或者找到故障点;4、《实验规范》正确良好的实验规范是对完成实验的良好保证,把这样的规范变成一种习惯,无论对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会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二)采用实验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室资源的缺乏成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最大硬伤,我认为,构建虚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室)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虚拟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开放的实验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实验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以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况且仿真实验室为学生做综合实训项目、设计项目提供大量的实验支持和数据支持,对整个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顺便介绍下2款软件,Matlab和Edison,用来构建虚拟实验平台都很不错。实验室不够,在机房使用仿真软件,还有多媒体教室,三者轮换,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有就是改变白天上课,晚上自习的“通俗”习惯,通过合理安排,实现晚上开课,下午自习等,从而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机房资源,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整合解决学校实验室紧张的问题。
(三)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下,各个职业院校都是“宽进宽出”来不得以适应这种改变虽说,现在社会物资文化生活多姿多采,比起无聊课本来说,能玩的,好玩的实在太多,是造成现在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但是进校后,基本没有毕业压力的学习氛围,更是厌学情绪生长的土壤。我期望做出改变,可以“宽进”但一定要“严出”,牺牲几年的毕业率,换回良好的学风,配合实验教学的改革,以新颖的实验项目为吸引,以毕业就业为压力为动力,将学生注意力重新引回课堂,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结语
一、边学边实验,增强学生自信心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例如,对“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进行改进,沸腾现象虽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但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对现象观察得比较肤浅片面,以致使学生自我感觉清楚,而其实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其实质不甚了解。因此让学生有目的边学边试验,对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认真观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之后,便可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二、积极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也就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前设计一个小实验:用手拿一张小纸条让学生观察,然后在纸条上方吹气再观察纸条的动向,在做实验前问学生,学生回答会向没吹到的一侧偏,然后找个学生来演示该实验,学生都清楚地看到:纸条不但没有偏反而向上飘起来,结果出乎预料,学生的好奇之火被点燃,激起了他们非弄清楚而后快的积极的学习动机,随着学习的深入,以及对知识的逐步理解,学生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物理实验要求学生去观察和解释许多有趣的实验现象。现实中学生对实验现象总掌握不了,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只是看看热闹,也就没有充分引起有意注意并利用各种感官把握住实验的信息。如果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进入深入的研究,并积极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
三、对实验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实验创新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目的,以教学过程中或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突破口,实验创新要求在解决问题时有灵活性,多方位思考,大胆地提出各种创造性设想。从而不仅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会做实验的同时,变得想做实验,“会做”实验。
四、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渗透智慧生存、智待生存挫折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利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在“模拟自然选择”探究实验活动中,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使用不同的道具进行取食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和结果对比,学生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物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的。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的意义”探究实验活动中。先让学生们将手进行不同程度的绑缚,进行生活中的系鞋带、梳头、攀爬等模拟活动,体会手的进化对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中被赶到地上生活的一支,作为战败者,为何能成为生物圈中的主宰者?”等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分析人类的祖先在进化成人的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导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最后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促进学生学会创新性地思考问题,面对挫折时理性的对待,学会从挫折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智慧生存的理念。
2、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渗透热爱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很多生物探究实验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很有帮助,如:“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探究活动中,让大家先测出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然后根据体质指数计算公式算出自己的体质指数并对照,评价出自己的营养状况。展开生活习惯调查并进行“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学生们针对营养均衡和营养失衡两类学生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生活习惯进行对比,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中,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后,开始介绍权威机构统计的世界上因吸烟和过量饮酒而失去健康的人数,介绍肺癌、肝癌等患者患病时的痛苦,促进学生体会到健康的生活对于生命的意义!加深对健康的生活的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实现生命的价值。在生物探究实验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要做到如丝细雨润物无声。通过探究实验教学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健康的生活的理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供正确的指引,为学生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建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1.馆校结合的教育政策要求
近几年,由我国中央的文明办、教育部门同我国科技协会联合开展的有关于将科技馆的活动带入到校园内的工作中明确的指出,要实现科技馆内的科学资源同当前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类和综合实践类的课程活动相结合,有效地促进我国的校外科学技术活动同学校内的科学教育课程活动相连接。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求,要加强对学校的科学类教育前置性的研究与多样性的设计,为学校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与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出台的有关其国内科学教学的标准,也提出了“科技博物馆教育项目要向标准化靠拢”的教育政策,要求科技馆的各项服务活动都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同时期学校进行的各项科学实验教育改革措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馆校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将科技馆的资源同学校的科学实验教育相融合,已经是我国科技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2.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模式的要求
如何更好的开展馆校结合,科技馆除了利用展厅的展品外,另一个主要形式就是实验教育,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科技馆为例,主要包括展厅的实验表演台,科普实验室、活动室,科学表演秀等活动,都是通过动手互动让公众来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从而对学生的校内知识进行生动的阐述和解释。在展厅的实验教育较单纯的对照展品教学比,其形式更轻松、活泼、有趣,将学校内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科学思维模式,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如何开展馆校结合的实验教育
1.选择实验项目
首先,作为馆校结合的新型实验教育模式,其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意识。所以,在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时,不仅要考虑科技馆实际能够被利用的资源和条件,还需要根据当前本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来进行。因此,实践项目的开展应为各大学校通过对当前科技馆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调查后,结合本校各科目当前的教学进度选择能够同科技馆实验教育活动相吻合的内容。例如,可以根据中国科技馆当前开展的“探索微观世界”的活动来进行生物方面的教学等。
2.实验活动的实施
中国科技馆现有的实验活动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学习课本的分析,对于馆校结合实验活动的开展,笔者有以下几个举例,可供参考:(1)生物课本中有关于遗传、染色体以及细胞分类、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拿到科技馆中进行教学。通过与中国科技馆科普实验室正开展的面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推出“探索微观世界”系列活动相结合,依据活动中开展的包括认识显微镜、质壁分离及叶片气孔观察、观察自己的口腔粘膜上皮细胞、DNA提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和娱乐中找到相应的生物知识,从而完成本次教学。(2)结合当前初中人教版的化学课本中有关液氮的特点和作用一课,同科技馆的液氮表演秀相结合,然后由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阐述,让学生通过液氮表演秀中利用液氮冷冻薯片、鲜花、以及产生液氮蘑菇云等科学实验,来充分的懂得液氮的特性和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较为复杂的化学元素。(3)从科学课本中选择一个静电方面的知识点,可与科技馆的展厅表演台的电磁表演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怒发冲冠”的同时了解电磁的特性。(4)根据学校的物理课本中水的特点与性质的单元内容,同展厅的海洋表演台相结合,海洋表演台通过气球的浮力来对海水、自来水、蒸馏水的密度进行对比,从而对海水的奥秘进行揭示,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到同水有关的相关知识内容。
三、结论
1 实验教学思路的更新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后,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鸡蛋盐水做浮沉实验;用生熟鸡蛋做惯性实验;用矿泉水瓶自制潜水艇模型;用筷子、废凋料盘、棉线制作杆秤;用废弃的牙膏盒、两块平面镜制作潜望镜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适当开展一些制作小器具、设计小实验的评比,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的欲望,更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热情。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2 实验教学方法的变革
2.1观察是实验的前提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2实验是创新的关键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2.3总结应用是目的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熔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 实验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获取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