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实验范文

公共实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实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实验

第1篇:公共实验范文

一、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素

作为依托于高校的农业实验站,其公共设施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都与普通的 农业实验站有所不同。多重要素影响着设计方案是否能够实现人与农业及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公共设施是否能为使用者带来更为美观、舒适、便捷的多重服务体验。

1.设计性要素。设计性要素主要包含了设施的功能,颜色,结构,材质及工艺等多种要素。首要的功能要素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基础,决定了设施的实用价值。其次的颜色和结构要素,承载了公共设施产品的美术概念。富于艺术感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共设施往往更能获人青睐。最后的材质及工艺要素则满足了设施对于安全性,耐用性的要求,同时也对设施的量产化给予了支持。

2.技术性要素。技术性要素是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强大支撑。不同于高校常规设计,农业实验站往往能获得更为便利的技术支持。诸如新能源,新材质,互联网新技术等都比普通高校更加容易导入公共设施的设计当中。例如通过光伏农业一体化供电的技术为农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提供电力支持,既完成了农业项目的研究,又避免了研究成果的浪费,自产自销,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地理环境要素。公共设施设计要因地制宜,这一点在高校农业实验站显得尤为突出。不同的作物有着不同的自然需求,不同的农业技术也有着相应的环境条件。有的要求采光,有的要求风力等等。对此,公共设施设计应从避免对相关农业实验产生影响的方面入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避光避风沙等可能产生的需求进行设计考量。

4.其他要素。多为经济及政策方面的要素。公共设施设计不是空想,必须根据实际的经济条件进行构建。设计师在详细掌握实验站经济条件的同时,也应多方了解政府农业建设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期在获取最大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为农业实验站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

二、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设计理念

如果说前文论述的种种设计要素相当于“砖瓦” ,那么若想砌一面墙乃至造一间房,就需要相应的设计理念。遵循一个合理的设计理念,往往有利于设计师裨补阙漏,避免因忽视某些环节而造成设计方案失败的局面。

1.功能性理念。前文所述,功能要素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基础。同理,功能性理念也在设计理念中占据着同等地位。功能性是公共设施存在的意义[1],没有功能性的产品也就无从称之为公共设施。实现这一理念,旨在于设施中体现其可识别度及可操作性。比如实用性的椅子,在考虑到美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确保它的功能,不能因为刻意添加所谓的“艺术设计”而模糊了设施功能性,导致用户的迷茫。另外,在农业科技的引入上也应有所斟酌,即便是融合了高新科技的设施,也应有可被大众接受的可操作性,不然无论构想如何天马行空,没人会用的设施也不过是一堆废品。

2.可行性理念。可行性理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的是安全性能。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设计师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贯穿始终的课题,也是可行性理念最重要的部分。不管是材质,尺寸,安置地点还是操作实践,无论哪个环节的安全性无法保障,设计方案的都将被彻底否决。其二是承前文所述的可操作性,使用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设施是否可以在大众当中推行,这需要广泛的调研与测试结果作为支撑。最后是实现设计所需的物料条件,考虑到实验站面积往往较大,需要从成本、量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以获得最为经济实用的可行方案。如果要求资源过于脱离实际,难免会沦为空中楼阁。

3.生态性理念。作为农业实验站,同时作为高校的农业人才培育基地,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更应该着眼于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在选材,制造过程,投放使用等环节中都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例如选用可降解材料,使用绿色能源,生态废料循环利用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为公共设施采用整套的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艺术风格,使整个园区富于整体性,成为学校,乃至地区的文化名片。

4.艺术性理念。对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具有艺术感、时尚感。这是大部分公共设施设计所遵循的普遍原则。主要通过色彩,明暗的对比以及结构,造型的韵律突出产品的设计感。

三、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未来展望

人类社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身边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共设施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随着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水平的进步,公共设施的概念和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2]。限于国情,我国近年来才逐步兴起各种农业园区及实验站,相较于国外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1.更多功能。作为高校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比如结合现在已初具规模的农业自动化,高校农业实验站的公共设施必将在未来为农业人才储备提供更多便利的功能。

2.更加生态。生态技术及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将促使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向着更加生态的方向前进。智慧环境的建设以及精准化的管理,将使农业实验站更好的转向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引领的资源化能源化发展模式。

3.更具?模。当前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大多存在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性。难以推广的背后,显露的还是经济与科技硬实力的不足。而随着科技进步,高校农业实验站的公共设施也必将更具规模,形成以一站带动全校,以一校带动地区的绿色生态新模式。

第2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管理实验室;现状

引言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政府与其它行政机构,电子政务、计算机辅助社会调查技术等相关先进公共服务技术手段的发展。

一、公共管理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长期以来, 高校的实验教学都是依附于理论教学, 仅作为课程理论教学的验证,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是基本上附属于教研室或课题组, 由教师直接进行建设和管理。因此, 实验室的传统管理模式是分散型的, 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 专业面窄, 一个实验室仅为一门专业课程服务, 依附于课程, 归教研室管理。例如在学校的公共管理实验室中, 外语语音室一般归属于外语系或外语教研室, 而计算机中心又归计算机系或计算机教研室管理。这种模式有明显不足和弊端:实验室规模小, 功能单一,处于从属地位, 不仅人员、设备、房屋的使用效益低下, 管理水平也低。

我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多为计算机, 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科基础教学实验仅仅是基于不同的软件环境,所以以上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所暴露的问题尤其突出, 具体表现为:

(1)实验室功能单一, 实验设备利用率不均衡, 难以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整体优势

在实验室建设中, 各实验室只考虑局部利益,盲目争要经费, 使有限的经费被分割, 重复建设情况严重。例如会计实验室仅仅是在普通机房中安装会计电算化实验软件。由我校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显示, 单个实验室的使用率仅在20%以上, 一部分公共实验室超负荷运行, 而另一部分实验室长期空置或仅被少数人占用,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实验技术水平地提高。

(2)实验技术队伍参差不齐, 实验技术人员专长得不到发挥, 积极性难以调动

由于管理体制原因, 实验室被分割过细、过小,实验技术人员不能统筹安排, 工作任务不均。各实验室人员之间沟通少, 很少共同研讨实验教学的机会, 造成实验技术人员专长得不到发挥, 影响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其次, 实验室归教研室管理, 而教研室较注重理论教学, 缺乏对实验室的长远和整体规划, 实验技术人员在教研室中往往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 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第三, 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 实验室留不住优秀人才, 加上环境、待遇等诸因素的影响, 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3)不利于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

由于实验室和人员方面的制约, 很多实验室不能做到全天候开放, 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机会。

二、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开放式的公共管理实验室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日益成熟, 而校园网的建成给新的公共管理实验室集中管理和统一开放式模式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在新的实验室的管理体制的支持下, 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手段较好地实现实验中心下面各个实验室的统一开放和管理, 一方面能够充分实现新的集中管理模式所体现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能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保证各个实验室在满足基础教学实验需求的情况下, 对外开放, 充分满足师生的需要。

2.1统一管理, 实现开放式管理运行模式

公共管理实验室实行教育超市的开放运行模式, 在时间、资源、管理方式和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根据学校教学科研计划, 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统一安排教学实验及科研实验计划, 高效合理地利用实验设备, 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

2.2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机动灵活管理, 充分满足师生实验需求

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师生提供开放式的平台, 各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浏览公共实验室管理系统主页, 查询开放时间、管理规定、使用办法, 对相关实验设备信息进行检索、查看, 并可和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同时, 实验室管理系统可根据需要给相应高端用户授权, 使这些用户可以根据实验计划自行对实验的设备和时间进行预约, 这样, 可以既充分保证重要的实验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又给师生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实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 并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

2.3量化实验室工作量, 提供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考核的有效依据

根据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相关运行数据, 可以做到均衡分配实验工作量, 另外, 改革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 给实验人员的工作业绩衡量提供科学准确的有效依据。根据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计划的需求, 合理划拨经费到实验室, 做为实验人员的业绩津贴, 可以起到提高积极性, 鼓励积极提高业务水平, 使实验室更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实验室的开放、提高实验室水平、实验人员工作业绩和收入上形成良性循环。

2.4及时准确提供公共实验室运行的各项数据, 给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依据

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对实验室的开放、使用率、实验设备的各项数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自动做出统计, 这样, 管理人员可以充分了解需求, 给今后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依据, 避免建设和管理的脱节, 有效利用学校的建设资金。

2.5利用校园网络平台, 拓展实验室新空间

建设基于校园网络的虚拟实验室, 将部分实验项目统一放到公共管理实验中心服务器, 全校学生可以从校园网内任何工作站登录虚拟实验服务器,通过用户验证后下载实验教程到本地工作站进行实验。这样, 公共实验室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三、存在的问题

高校建设公共管理实验平台是发展趋势, 实验室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公共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前提和保证, 而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实现。但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的改革是个复杂的问题, 特别是体制的改革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

3.1首先要统一思想, 学校领导重视, 充分认识建立公共管理实验平台和新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教学改革的层面设定目标, 制定改革计划。

3.2在建设公共管理实验室平台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 应与教研室相互协调, 在具体实验教学环节上应该和教研室加强联系和合作, 避免因体制上的差异和管理上的独立使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之间产生脱节和各行其是的局面。

3.3基于校园网的公共实验室管理系统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生事物, 在这个系统应用推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实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冗余, 因为管理运行方案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 要避免因网络和技术故障影响实验室的正常管理和开放。

四、结束语

由于各学校自身的情况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公共管理实验室管理方向。公共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是公共管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艳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第3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成效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于2004年,2010年获批“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通过了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经过多年发展建设,“中心”确定了新的教学理念,即“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公共卫生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一流教师队伍为依托,以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制度和条件为保障,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公共卫生人才作出一定的贡献。

1建设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公共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现代公共卫生人才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判断处置能力、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等[2]。为适应新时期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中心”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建设。1.1新的教学体系建设近年来,“中心”一直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指标体系的要求,不断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基本规律。从预防医学群体健康新理念出发,结合各专业实际工作的需要,探索出“以预防医学专业、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的两条主线,注重4种能力(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科研素养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以第二课堂、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毕业设计、参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实践活动为实验教学拓展的‘六个模块’新的教学体系”。1.1.1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模块该模块面向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涉及课程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医学科研方法学。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预防医学实际问题的现场处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1.2环境与健康模块该模块面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涉及课程包括: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化学。教学内容包括环境介质和食物中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检测、生物学效应检测,特别是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在环境介质和各类食物中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资检测以及生物学效应检测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样品采集前处理、分析检测、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技能。1.1.3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块该模块面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涉及课程包括:毒理学基础、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包括以动物实验技术和病原微生物检测为主的实验项目及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的检测、接触化学物后的生物效应指标的测定等,使学生掌握毒理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及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毒性和三致作用的实验技术。1.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验教学模块该模块面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涉及课程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公共卫生学导论。教学内容包括应对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教学目的的各类实验实践项目,使学生系统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和次生危害发生时,能够识别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评价可能对人群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程度,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预防医学知识的能力。1.1.5统计学与计算机应用模块该模块面向预防医学专业及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涉及课程包括: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MedicalStatistics、多元统计学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循证医学。该模块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统计学思维,掌握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将统计学知识应用于复杂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中。1.1.6群体健康与疾病模块该模块面向非预防类专业学生开设。涉及课程包括: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导论、临床流行病学、全科医学概论。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念,掌握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并将预防医学理念应用到医疗卫生实践中,合理解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1.2实践教学建设“中心”借助各学科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北京市丰富的教学资源,紧密结合预防医学工作实践和教师科学研究实际,在本科生中有计划、有规模地开展了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查阅、文献综述、自主命题、科研设计、撰写开题报告、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全过程的训练。通过这些形式,弥补了由于实验学时有限,难以实施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的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的不足,也为一些渴望得到更多的科研训练的优秀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学生较早地接触预防医学工作实践并了解预防医学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为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4]。例如2010届预防班学生在学习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等专业课程之后,申请到青金会世界银行赞助的大学生激励行动项目,对房山区大石窝镇石雕厂的粉尘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活动。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使这个厂的工人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对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一无所知到在工作中主动采取自我防护措施,这些可喜的变化是学生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此次活动由最初的2010届预防医学为主的23人团队,扩展到其他专业学生参与的30多人团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针对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石雕工人的健康干预》项目,获得了全国激励行动的项目成果奖。1.3管理体制建设“中心”是教学实体,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日常管理隶属于公共卫生学院,实行各实验室专管共用的制度。“中心”重要事项由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心副主任组成的“核心组”共同商议,达成统一意见后上报院领导,由行政秘书或教学秘书具体监督执行。实现了各实验室有专人管理、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同时,“中心”还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毒、剧、麻药品的管理制度、“三废”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等。1.4师资队伍建设“中心”一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坚持对新入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训。要求新入职教师必须参加一轮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实验课的学习,要求新入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参加一轮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理论课学习,并进行全方位的实验技能培训,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技术,每年至少40学时,经过培训达到独立上岗的要求;②科研能力培养。“中心”鼓励新入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学院各类科研项目;要求中级及以上的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或实验技术改进项目,同时在科研工作中承担培养年轻教师及学生的责任;积极发表科研论文及实验技术改进创新论文;③管理能力培训。通过建立、更新中心教学专项经费库、专用药品库、中心设备电子档案、图书档案、仪器设备说明书档案等工作,对新入职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培训;通过每年的教学改革专项申报、项目实施对中级及以上人员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同时创造机会让中心人员参加全国各高校组织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会议,参观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④学历提高培养。“中心”要求青年实验技术人员(1980年后出生)积极攻读硕士学位,争取在3-5年达到研究生同等学力水平。

2建设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心”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①实验教学课程覆盖面广,实验开出率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近五年,学生测试成绩优良率达96%,学生对教师教学综合评分均在90分以上。②创新性实验项目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在向学生传授学科前沿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局面。对转变教育观念、铸造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实行医学生的终身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培养拔尖人才创造了条件。近五年,本科生参加第二课堂51项、学生创新实践53项,学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8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③毕业生就业率高。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开放的实验体制、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使学生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保证了学生的大面积成才,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院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连续三年获得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④近五年,实验教学中心人员承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5项;发表教学论文65篇;编写出版各种教材39部;获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获各种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3项;建设了6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网络课程和1门双语示范课程,一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的称号。当然,在“中心”的建设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辐射效应小、社会服务量少等,与国家级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就目前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与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俊端,陆焯平,张志.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7-18.

[2]陈华,李跃平,刘宝英,等.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综合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1,87.

[3]陆彩玲,张志勇,余红平.构建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实用型预防医学人才[J].高教论坛,2009,(4):28-30.

第4篇:公共实验范文

1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特点。

1. 1 实验室组成相对简单,管理成本低院级实验教学中心一般由主管设备的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由专职的实验员负责日常管理,授课教师为本院教工,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实验室资源配置过程中遇到问题,协调比较容易,意见容易集中,完善实验室管理和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成本低。

1. 2 实验设备与专业需求相匹配,开展专业创新实验条件好不同于校一级的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院建设的实验教学中心主要为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实验课服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添置由系、教研室主任和课程负责人把握,在满足基础实验需要的同时具备较好的前瞻性,能围绕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进行补充配置,因此,能较大程度上满足师生开展专业创新实验需要。

1. 3 实验室使用时间固定,设备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以我校为例,未成立实验教学中心时,教学实验室依托教研室设立,分散于学院各个教研室,在没有实验课时,教学实验室及设备可以由相关老师兼用来开展科研实验,实验室使用相对充分。但教学实验室集中归整为实验教学中心后,由于实验教学时间的固定性,实验室使用依据课程需要相对集中,寒暑假及非开课时间实验室及设备基本闲置,一方面形成资源浪费的局面,另一方面,仪器设备疏于管理维护,开课前调试费时多,且故障率高。

2 组建公共创新平台的意义。

2. 1 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组织实验创新项目,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 “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 “实施 ‘本科教学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 2 满足师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需要。

国家、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创新,设置了多级多类创新创业项目,并组织了诸如 “挑战杯”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组织培养技能竞赛”等多种实践创新竞赛。师生急需一个能自主实践探索的实验创新平台,在筹备和参与项目申报、学科竞赛过程中提高参赛水平和创新能力。

2. 3 提高设备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实验教学中心的成立,在空间上切断了教学实验室与教研室的联系,原来教研室教师占用教学实验室资源开展科研实验的现象得到杜绝,但如此一来,教学实验室设备在非教学时间闲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依托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组建公共创新平台,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根据自身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需要使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

3 组建公共创新平台的实践。

3. 1 设置公共创新实验室。

从实验教学用房中划出一间实验室,作为专门的公共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作为学院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主要场所,在不影响实验教学的情况下,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均可以在该室共享使用。

3. 2 构建专业仪器共享平台。

将实验教学中的 “高、精、尖”仪器纳入学校大型仪器管理平台网络,实时仪器使用情况,实现仪器全校优势共享共用,并在教学之余赋予在创新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师生优先使用仪器的权利。

3. 3 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协调教务、学生工作和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在院网、微信平台构建实验室和设备资源信息平台,及时向师生实验室及设备使用情况、师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情况,优化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配置,整合更多的资源用于公共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完善公共创新平台的日常管理条例和运行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3. 4 成立专业指导教师团队。

依据学院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主管科研的副院长牵头,各研究团队选派一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验技能过硬的教师,加上一名负责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辅导员,组成创新创业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对利用学院公共创新平台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指导,实验室使用和设备调配由实验教学中心安排专人负责。

3. 5 组建学生创新协会。

选拔一批对创新创业训练积极性高的学生组建创新协会,一方面,在学生中形成一股创新创业训练的核心,通过协会成员对学生进行辐射影响,提高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这些 “先知先觉”的学生进行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培训,让学生参与公共创新实验室的管理,缓解院级实验教学中心人员不足的难题。

4 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效。

4. 1 提高了组织专业技能竞赛的水平公共创新平台组建以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组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领导的肯定。

4. 2 激发了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热情由于有专门的平台和实验室,学院学生在参赛前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前期的探索和想法的验证,学生参赛的热情和水平都较之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学院学生依托平台组建的 iGEM 团队 2013 年获得亚洲赛区金奖,2014 年获得了国际金奖。

4. 3 调动了师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公共创新平台开设前,学院创新创业项目主要依托科研实验室进行,学生申请时缺乏主动性,申请的项目内容主要为教师的在研项目,此外,一些好的项目由于受制于教师的实验条件而无法顺利完成。公共创新平台的运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师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改善,学院新增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逐年增加,其中2012 年为 15 项,2013 年为 23 项,2014 年为 31 项。

5 结 语。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加大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是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面临的一大难题。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依托院级实验教学中心采取设置公共创新实验室、构建专业仪器共享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成立专业指导教师团队、组建学生创新协会等措施构筑的公共创新平台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深化教学实验室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侯亚彬,梁建华。 建立院级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思考 [J].实验室科学,2007,9 ( 6) : 12 -13.

[1] 吴 震,王 恬,孔令娜,等。 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讨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 ( 10) : 168 -171.

第5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田径公共体育课 分层次教学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60-02

田径作为在校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基础的课程,已成为我校大一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我校大一体育课开设的田径项目为50米、800米(女)/1000米(男)、立定跳远、原地投掷实心球项目。针对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成绩测试、成绩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所教授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研究。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长春理工大学2012级体育普修课所教授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的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普修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开学初对两个班级学生的50米、立定跳远、800米和原地投掷实心球项目进行了测量,并根据《大学生体质测试》评分标准进行了评分,求出了两个班在这些项目上的平均成绩,研究对象全部为女生,实验班为40人,对照班为40人。通过《大学生体质测试》调取两个班级学生进行的立定跳远、800米成绩和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两个班级的学生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前查阅了中国知网有关分层次教学的论文50余篇,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数据,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

第二,专家访谈法。在采用分层次教学之前,通过走访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的部分教授和教学管理者,向他们征求分层次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步骤,此种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专家对此种教学方法给予了肯定,并对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宝贵意见,对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给予了很大帮助。

第三,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大学前对田径基础知识、田径技术的掌握情况,对田径课是否有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四,实验班分层次法。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学生的田径技术基础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身体素质较好的,有一定田径技术基础的学生分成一个层次,教学目标为围绕教学大纲,拓宽知识,讲授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动作,不断深化内容,提高难度,以保证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热情和兴趣,并不断提出表扬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适当地让这些学生做一些表演性的动作,体现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为其他层次的学生树立榜样;第二层次是身体素质较好,掌握一定的田径基本技术,教学目标为围绕教学大纲,了解拓宽的知识,掌握基本教学

内容;第三层次的是身体素质薄弱,无田径技术基础的学生,对田径项目又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学时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提出表扬,逐步培养起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促进其自觉锻炼,教学目标为围绕教学大纲,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达到成绩达标。

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在于消除“吃大锅饭”的现象。分层次前,有田径基础的学生成绩无提高,知识面没有拓展,但在班级的田径成绩却能鹤立鸡群,轻而易举地取得较好的田径成绩,没有成功的乐趣,丧失了学习田径的积极性;而无田径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课上的内容大部分学不了,产生了消极心理,也丧失了学习热情和对田径学习的兴趣。分层次教学以体育课教学大纲为前提,围绕教学大纲和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断激发学生掌握技能,体会成功喜悦,展示自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分层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让学生在同一层次中没有任何的调整,要有阶段性的成绩测试、分析。在每个层次中的落后学生要降到下一个层次,对有所提高的学生要上升到上一个层次,让学生看到自身的发展、提高和不足,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考入大学以前体育课的授课和学习情况,调查结果为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体育课,小学阶段多数学校的体育课都能正常进行,但是升入初中后,由于激烈的考学竞争,各学校都想让学生们考出好成绩,体育课经常被数、理、化、外语等中考考试科目占用,而升入高中后体育课的开设内容基本为自由活动,占用情况更为严重,多数体育课变成了自习课。由于田径技术学习比较枯燥,动作的展现和表演成分较少,观看田径训练和比赛的观众也是少之又少,多数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概念,尤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女生,多数学生都不愿意运动,再加上现在物质条件丰富,微机几乎人手一台,课余时间看电视剧的竟占学生中的多数,导致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更加薄弱。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之前,课余活动内容基本相同,田径基础也无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结果

通过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50米学期末平均成绩是23分,比学期初提高了1分;800米的成绩学期末和学期初相同,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学期末比学期初提高了2分,原地投掷实心球平均得分学期末比学期初提高了1分,从学期末和学期初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提高幅度不大。

实验组50米平均成绩学期末比学期初提高了4分,800米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立定跳远提高了6分,原地投掷实心球提高了3分,整体提高幅度远远超过了对照组,分层次教学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3.分析

从实验结果得出,在田径公共体育课中采用分层次教学,通过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田径技能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在体育课教学中“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成绩优秀的学生技术有所提高,锻炼了能力;成绩良好和中等的学生掌握了技术,注重了能力的培养;成绩及格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技术、技能,成绩达到合格,提高了身体素质。

三 结论

分层次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了“田径技术基础好的学生无提高,田径技术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的现象。达到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的目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增强了学生学习田径技术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学生作为主体,具有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等的综合性教学方法,适合于田径公共体育课教学,能够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薛冰.田径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1):65~66

[2]郭鸿鸣.高校游泳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20):201~202

[3]谭健.关于“分层次”教学在我院体育选项课中运用的构想[J].象牙塔内,2011(9):103

第6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公共大学物理实验 信息化 可行性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018-02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动脑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一门实验课程。尤其对于可能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普通院校,这种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为专业实践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实验基本功。而现实却面临课时被压缩和生源质量在下降问题,因此,许多院校在此方面做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如文献[1-3]所示。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补充新的教学手段。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及该校“课程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对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进行信息化建设,以达到拓展课外学习空间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建设可行性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高校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从而拓宽学生课外学习空间已是一种普遍共识。泉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现已具备了进行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硬件条件。

1.1 网络教学平台

无论是在教室、在宿舍、在图书馆、在实验室等各种学校场所,学生都可利用电脑或手机联网后,通过学校官网的“教务在线”,进入“泉州师范学院网络教学窗口”,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从而可以进入各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然后学生就能够查看、观看与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料等。学校的“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程就是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取得课程成绩的。这说明学校已搭建好了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这就为建设公共大学物理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技术保证。

1.2 电脑普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科学技术这些年也得到快速发展,现在电脑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无论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都有电脑,随处方便学生使用。而且,近些年相对多数普通家庭的收入而言,电脑不贵,学生自己拥有电脑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为学生通过电脑上网进入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

1.3 大屏幕手机较普遍

随着手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屏幕手机的价格下降了很多,尤其是国产手机的飞速进步,国产大屏幕手机更便宜,这也为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进入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

从以上几点可看出,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已完全具备。只要任课教师建设好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就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相关内容的课程教学了。

2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构建

2.1 电子教材建设

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方面的实验项目,尽管在各个高校有不少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的名称是相同的,实验项目的理论依据也是相同的,但生产仪器的厂家有很多,具体实验仪器还是有一些不同,甚至有很大不同,而且仪器也在更新换代,每个学校购买的实验仪器不一定相同,因此,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参考,真正意义的教材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实验仪器和学生基础情况编写的电子教材。

目前,任课教师结合学校仪器设备和学生实际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材,包括“实验目的、预习思考题和课后思考题、使用仪器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实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而且不断修改与完善。由于针对该校学生切合实际编写的,不仅便于学生实验课前做好充分预习,形成书面预习报告,也为学生课上做好实验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2 电子课件建设

不仅电子教材建设对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重要的,电子课件制作也很重要,电子课件利于学生快捷地学习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项目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比如,“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课件,系统地概括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步骤和方法,以具体实验数据为例讲解了数据处理过程,容易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保障。

另外,“实验复习课件”建设也是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的。由于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课时是由“实验误差理论”和“实验项目”两部分课时构成,没有额外的复习时间。通过“实验复习课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验课后更好地消化理解课上所做实验项目的相关内容,而且也是学生为迎接期末考试系统复习各个实验项目相关内容的主要依据。因此,制作好“实验复习课件”利用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2.3 “Excel软件”实用化建设

实验数据处理是学生实验课后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实验报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不少学生课上实验数据测得比较好,而实验数据处理却出现不少错误。“Excel软件”可以进行各种通常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及图表绘制等,不需要编程。任课教师根据不同实验项目的具体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利用“Excel软件”制作方便学生使用的有针对性的“Excel数据处理法”,上传到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下载后就用不同实验项目的“Excel数据处理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避免了繁杂运算。比如,“最小二乘法”运算复杂,采用“Excel数据处理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对于有的需要画图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实验项目,学生采用教师编制的“Excel数据处理法”不仅学会了利用“Excel软件”绘制出相应实验图线的方法,节省用坐标纸绘图时间,打印出来,实验报告既清晰且美观,效果比较好。

3 结语

总之,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信息化建设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经过努力,初步建成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公共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有实际意义。今后,还要更好地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 黄艳宾,杜红彦,李洁.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实现[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127-128.

第7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前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羽毛球教学已经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层次、多维度模式发展,学生从单一运动技术的学习逐渐向技术全面性的方向发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高校的羽毛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羽毛球教学相应教学模式理念需要彻底转变。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掌握羽毛球技术,本研究设计了专项身体素质融入羽毛球课堂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时间

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在吉首大学羽毛球选项班随机抽取两个班,每班30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及羽毛球技术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1.2实验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学生初步了解羽毛球运动,主要教学内容: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速度、力量、灵敏性训练)以及挥拍高远球练习,要求学生在素质训练的过程中配合羽毛球技术组合练习。

第二阶段,学生在素质与技术组合下学习羽毛球的高远球(直线、斜线)、放网、钩对角、劈吊(直线、斜线)、挑后场(直线、斜线)、推后场(直线、斜线)、扑球、点杀 重杀(包括跳杀)、平抽、发球(大球、小球)等技术。

第三阶段,学生巩固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熟练程度,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战术。

2研究结果

经过一学年33次课的实验教学, 第34次课对学生进行了身体素质考核和羽毛球技术测评, 由3名羽毛球专项教师担任测评。测评结果见表2。

从表2分析看来,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对比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不改变羽毛球基本教学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专项羽毛球身体素质训练,不但提高了各项身体素质,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专项技术指标的成绩。其中实验组三项素质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 0. 05;四项专项技术成绩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减少了一部分羽毛球教学时间,增加了一定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有利于羽毛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结果显示,身体的专项素质跟专项技术能力成正相关。这也充分说明,一定的专项素质训练应用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评价学生实际运用羽毛球技术的能力, 第3阶段末期安排学生教学比赛。随机抽取一对一教学比赛 从中得出结论: (1)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对技术掌握得更加熟练,脚步移动更加到位,能够通过身体素质的优势弥补技术上的缺陷。(2)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技术运用能力有一定差距, 实验组学生运用技术更灵活、合理、实用性更强,。(3)教学比赛能力评定结果为, 实验组优秀24.32%, 良好40.13%, 中等23.56%, 及格7.35%, 不及格4.64%; 对照组优秀12.43%, 良好33.54%, 中等26.87%, 及格23. 3%, 不及格13.86%。

3分析与讨论

3.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的理论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调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1】。研究表明,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基本采用选项课或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尽管学生比较喜欢这个项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但是对于专项技术的学习只能是表面现象,甚至好多学生学完选项课之后,技术动作完全丧失。总之任何一种手段或方法都会有其局限性, 本研究中在选项课教学中根据项目的固有特点加入专项素质训练,因此选用的素质练习也就有很强的项目特点, 比如跆拳道在素质练习中常选取一些快速连踢、快速提膝等练习手段。在教学中, 虽然也有素质练习, 能够增加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但如果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专项素质训练, 虽然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有可能影响专项技术的学习。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 采用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统一素质练习, 是提高选项课羽毛球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2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身体素质练习的积极性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质有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身高、胸围、体重等发育指标呈继续增长趋势,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营养得到更明显的改善,但体能素质、肺活量指数等体质指标有所下降。肥胖率与近视率进一步上升,大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继续出现下降。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在于学生本身。对此,采用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身体素质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学到羽毛球技术动作,两全其美。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也得到改善,从而增强了羽毛球教学效果。

4结论

4.1本研究结合羽毛球各项技术的学习,并穿插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技术过程中,身体素质练习有了明显的改善,羽毛球技术也得到了掌握和提高。

4.2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融入羽毛球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身体素质练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羽毛球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1] [ 3]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S]

. 教体艺[ 2002] 13号, 2002.

[ 2]邓小勇. 篮球选项课运用/ 自主课0教学模式[ J] . 体育与

科学,2003, ( 4) : 76- 77.

[4]王智斌.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公共羽毛球课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0(08).

第8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医学实验动物学;翻转课堂;构建

中图分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163-02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被称作“颠倒课堂”(Inverted Classroom)[1],其大体做法是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定步调的学习(观看视频讲座或阅读文献),课堂时间则用来深化概念和参与合作性的问题解决[2]。2011年起源于美国,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3]。翻转课堂模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医学实验动物学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科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延伸、善待动物、动物实验常用实验技术等,课程主要介绍了一些具体技术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合这门新学科。因此,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构建与应用

1.1 教学内容 课程组教师分别从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及控制等章节中选取重点内容录制为微视频,建立成微视频库,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1.2 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 课程组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了具体实践环节,包括课前、课堂、课后,详见图1。

1.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1.3.1 应用方案 选取15级动物检疫专业班级(32人)为教学对象,“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内容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1.3.2 实施过程 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实验动物学总论和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管理等内容。教师从对实验动物影响的因素中选取了温度、湿度、气流、气流速度及换气次数、噪音等作为重点,录制了一段时长近8min的微视频,并设计了思考题“归纳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在课前网络。课堂,学生通过课前微视频自学,对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有了一定了解。教师课堂授课进行的顺利,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教师主要收集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课后,收集的学生学习反馈意见,整理得出结论。

1.4 应用效果

1.4.1 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68.8%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很有必要,75%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很有效,反映了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的认可度很高,详见表1。

2 进一步加强翻转课堂模式的几点建议

2.1 制作高品质微视频,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微视频的制作。一个生动、形象、有教育意义、有创造性的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拥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素养和课堂管理能力,可以制作出高水准的教学微视频,并合理的组织与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2.2 保障学生课前学习,反馈真实 学生的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有效的前提,因此,需要教务部门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任课教师及时上传教学视频,同学之间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互动,制定出科学的学习跟踪方案,以保障学生课前自学的完成,信息反馈的真实。

2.3 建立多元化教学平台 在目前的教学中,使用的是班级QQ群、微信群作为网络平台。从搜集的反馈信息看,学生觉得网络平台较单一,比较起来更喜欢微信群,也建议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论坛等。90后的学生是崇尚个性学习的一代,丰富多元的教学平台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3 结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教学的手段也更加多样,教师主宰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5]。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的引入与本土化,是一个迫切又艰巨的研究课题[6],将其引入高校专业选修课《医学实验动物学》中实践,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医学实验动物学中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且初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工作实际将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文法,包雷,李彦花.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20-128.

[2]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1):59-63.

[3]胡小勇,张瑞芳,冯智慧.翻转课堂中的问题导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7):93-97.

[4]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97-102.

[5]王国亮,詹建国.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104-110.

第9篇:公共实验范文

【关键词】供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供水工程不断增多,以满足对水量的需求,因此供水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用水具有重要关系,因此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中,合理的进行施工,不断提高供水工程施工的质量,解决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此进一步探讨供水工程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位于新丰县回龙镇境内新丰越堡水泥有限公司,需要建设辅助供水工程,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厂的需水量较大,在规划过程中,水泥厂日最大生产用水量为6000m3/d,供水效率为0.112m3/s,而且需要进行连续供水,其时段不应低于15h,对于年最大供水总量,应不少于219万m3,水源选定为在距离厂区约为4.0km的回龙河上抽水。

2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该工程的供水主要来自于北江水系之流的回龙河,长度为32.0km,流域集雨面积为190.0km2,地貌呈山丘区,在距离水泥厂址4.0km处,设置抽水点。通过对回龙水库的径流量进行分析,其枯水年的水量为11455.1万,高于本工程设置的水泥厂日最大生产用水量为6000m3/d,因此可以进行供水。本工程处于侵蚀、剥蚀的低山地区,岩石种类为中粗粒花岗岩。

3供水工程施工工艺

3.1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是供水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做好基础开挖工作。首先在基础开挖之前,应合理进行基础放线,一方面应准确确定管道敷设中心线,另一方面确定确定土方开挖边界线,同时还应合理确定中心线坐标,将其作为后续施工的参照点。在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机械开挖,并利用人工进行修整,在加压泵房基础开放施工过程中,应采1台其立方米的挖掘进行开挖。完成之后,还应进行管沟回填,应采用机械回填结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并严格控制回填的厚度,保证回填的密实度。

3.2集水井施工

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距离回龙河大桥右岸距离岸边10m进行集水井的设置,并采用集水廊道进行引水,并设置拦污栅,其目的的是将水中的漂浮物拦截在集水廊道外,为了便于维修,应将工作闸门设置在拦污栅后。在设置集水井时,应采取沉盘布置方式,同时应采用简易过滤池,将其设置在集水井的前半部分,其四周应设置集水廊道,引来的水经过过滤层进行初步过滤,之后进入集水井,再经过过滤池进行过滤。

3.3抽水加压泵房施工

在抽水加压泵房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个方面:①不被洪水淹没;②与建设单位规划进场公路地面高层衔接,在施工时,对于抽水加压泵房地面高程和泵房顶高程,分别设置为125.0m和131.5m,在设置泵房的平面布置,按照要求,应将成设置成7.0×4.5m2,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面覆盖层厚度,应使其在2.5~3.0m之间,想要提高抽水加压泵房地面高程,可以采用大板,结合排架柱结构。在选择水泵机组时,应选择长轴泵机组,同时在布置泵房主机时,应采用垂直布置方式,同时还应将闸阀以及止回阀,设置在每台的水泵出口处以及出水管连接处。

3.4供水管道施工

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供水管道采用的为PVC-U型管,管径为0.355m,长度约为3930.0m。采用地下埋管型方式进行施工,不得出现叉管的现象。在布置管道时,应沿着公路进行布置,且严格控制管道的埋置深度,应在1.2m以上。在地下埋管施工过程中,地下管沟应设置成上底和下底分别为1.42m和0.7m的梯形,按照1:0.3比例,进行边坡开挖,同时应合理的设置0.3m厚度的砂垫层,将其设置在供水管道下方,完成施工后,应采用回填土进行夯实,对于管顶填土厚度,应将其控制在1.2m及其以上,在管道设置区域,应设置示意牌,特别是行人经常经过的地段。在管道设置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许多的转折点,对此应设置M10浆砌块石型式的帧墩,其断面应为矩形。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供水管线出现了高低不平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气压的不平衡,进而会对供水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以合理的设置排气井,可以选择地势较高点进行设置,也可以选择管线转折点,并将其自动排气闸阀设置在排气中,为了便于闸阀的维修与保养,还应合理的设置防护墙。另外在供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将排砂孔设置在供水高程较低的桩位,同时对于排砂孔,应采用D400三通阀控制,

3.5变电站布置

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合理的设置抽水泵站变电站,在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泵站所在位置及要求,所以在泵站进站大门右侧,应设置泵站的变电站,站内主要包括两项装置,一项为一台主变电装置,另一项为10kV配电装置。

3.6环境保护

在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①水质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水,包括混凝土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以及机械废水,其中混凝土废水的处理,可以设置明沟,将混凝土废水集中到初级处理池中进行处理;生活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分流排水系统,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达标后,排入到河中;对于机械废水处理,由于其废水中含有油污,因此可以将其收集到油水分离池中,进行集中排放。②大气保护。施工区的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两种:a.TSP;b.NOX,TSP主要来源于土方开挖,对此应经常进行洒水,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对此应将尾气净化器安装在运输车辆中。

3.7工程管理

为了保证供水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组织了临时管理所,所长1人,对工程施工所有事物进行负责,办公人员5人,其中4人主要负责建筑物定期维护,另1人为勤杂工,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充分发挥各管理人员的职能,做好各施工工作的协调。同时本次工程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变电站、抽水加压泵房、供水管道以及变电站等,而且对供水工程的运行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完成施工后,应进行水压实验,保证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应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监督,应定期进行维护,并及时发现各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通知施工人员进行处理,进而实现供水工程的稳定的运行。

4总结

总之,供水工程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工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在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应合理的进行工程施工,充分施工工艺,不断提高供水工程质量,保证供水工程安全可靠,进而促进我国供水工程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巍 单位:东莞市交建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庆春.长距离输水工程施工供水方案的确定[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8~50.

[2]李昌前.供水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8:24~25.

[3]廖远敏.城市供水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3:133~135.

[4]周天志.关于供水工程施工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京农业,2015,2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