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

第1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山东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大省,其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雄居国内首位。但是,金融危机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涨,让很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连汽车制造这样资金、技术门槛都很高的大企业都已经走进了低利润时代。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山东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95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5%,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3.5、0.6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477.4亿元,增长14.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6.1%提高到89.6%。

重汽集团: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延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重汽集团)总部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国内主要的重型载重汽车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以开发和制造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 JN150)、成功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项目和与沃尔沃合资生产项目而闻名,自主研发的HOWO产品在目前中国重型汽车市场中产销量第一。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型卡车市场仍没有完全走出谷底,但作为重卡行业的领军企业,重汽集团自年初以来逐步出现旺销局面,市场订单迅速攀升。尤其是受工程用车需求的刺激,重汽集团生产快速启动,在国内重卡行业表现呈一枝独秀。重汽集团的率先回暖,完全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创新式发展所打造的自身优势,而基于技术创新的产品优势则成为重汽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重汽集团规划部经理邢红波认为,如何保持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信息系统也要随着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变化随需而变。“对制造业企业而言,‘纯粹的IT’对企业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将IT应用于实践,融合入业务中,才能产生价值,这也是IT在企业中存在之根本。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产品总有同质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命周期也趋向于越来越短。”

邢红波表示,在重汽集团,IT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工具之一,但并不是全部。这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全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据了解,重汽集团的做法是: 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企业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由随意性较大的“人治”向规范性强的“法制”管理转变; 在生产管理层面上实现“准精益化生产”或“精益化生产”,提高计划准确性,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在营销管理层面,实现产品的菜单化订制,仓存物流信息化管理,售后服务的呼叫式管理; 在财务管理层面,实现集中化财务管控。

“制造业企业主要关注的还是成本、销售、利润等。很多企业受管理水平、经营水平限制,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基本还是传统思维模式,‘制造即服务’等先进理念对他们来讲略显超前。其实,山东许多运营较好的制造业企业,在实践中已经部分甚至全部践行了‘制造即服务’,只是并没有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即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如实现‘定制化生产’就是典型服务型制造的方式之一,这已是许多制造企业的基本能力。”邢红波认为,制造业本身就是服务企业,服务贯穿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 推动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的根本驱动力来自于企业对更高利润的追逐,只要把信息化的普遍原理与企业实际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满足企业需要,就能实现IT价值最大化。

滨州活塞:三要、三压加三干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但让重汽集团这样的汽车制造企业受到影响,汽车制造相关行业也受到了冲击。从汽车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经销商,甚至是广大的汽车服务市场,惨淡的气氛不断蔓延。山东滨州活塞作为汽车零配件制造商,主要以生产发动机主要零部件为主,更是受到了上下游两头的钳制阻碍。“上面是资金,下面是市场,没有资金就很难正常生产经营,发展也举步维艰,市场低迷则直接意味着盈利的降低,甚至是亏损。”滨州活塞信息中心主任周子国说。

面对这种局面,滨州活塞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富裕”的“三要”管理方针和“三压、三干”的具体工作措施。“三压”即压缩库存资金占用,压缩无定额人员,压缩日常开支; “三干”即干出口产品,干高附加值产品,干别人干不了的产品。

周子国告诉记者,针对“三干、三压”,公司并没有减小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反而是继续加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信息化系统为公司的“三干、三压”推波助澜,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越是金融危机,信息化建设策略就越要助力企业渡过危机难关,不仅要保证企业的生存,更要为企业积蓄实力,使其在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期得到更高速的发展。“在信息化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没有购买成品软件,而是借助公司原有信息化系统的良好基础,采用了与软件公司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实施的信息化升级方案,建成了具有滨州活塞企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

为保证实现公司提出的三压之一――压缩库存资金的目标,滨州活塞将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核心――ERP系统与精益生产思想相结合,完全实施按单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从销售订单开始,对于每一笔订单,我们都将订单编号作为订单产品的身份证号码,这样,销售订单一旦通过生产、技术、质量、财务等相关部门的评审,马上转变为内部订单,通过ERP系统的分解,自动产生原材料采购计划及各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采购部门采购来的物资都通过与订单一一对应的采购计划而进入库存。同样,每一个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毛坯、粗坯及至成品也都通过订单生产计划入库,并完全按订单生产计划领料出库。而对于不符合最终销售订单要求的过早、过多采购、生产出来的物资、半成品、成品一律不能进入库存。”周子国说。环环相扣,互相制约,这样就保证了滨州活塞当前库存中的每一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是“活”库存,都是有“婆家”的库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而在根本上杜绝了死库存的存在。

为保证实现公司提出的三压之二――压缩无定额人员、减少管理与后勤班组人员的目标,滨州活塞还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向自动化、预警化方向发展,将管理流程固化在信息化系统之中,减少人为干预的因素。“在自动化方面,举例来说,我们在信息化系统中加入了一键报表功能,将事先设计好的月底报表固化在信息化系统之中,每到月底,系统会自动提示结帐,各类报表会自动产生,并将关键绩效指标自动形成既定表格呈现在领导面前; 在自动预警方面,以生产调度人员为例,每天早晨打开电脑,进入信息系统,就能够看到各项工作计划的进度情况,对每一个订单的每一个产品既有严格按交货期控制的红色报警显示,又有按精益生产要求时间、数量不脱节的黄色警报,本着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原则,保证计划的按时进行,现在,生产调度人员不再是生产现场的救火员,而成了稳坐中军帐的指挥员。”周子国说。

为保证实现公司提出的第三压――压缩日常开支,滨州活塞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信息化系统。最早开始的是资金预算管理,每个月初,由各部门将本月的资金支出预算情况通过信息化系统上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将各项资金支出进行汇总,通过与预期销售回款情况进行比较,并按照资金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适当调整,作为正式资金支出计划纳入管理,在各部门资金实际支出过程中,通过系统自动控制,切断一切不正常的开支。周子国说: “这就像我们平常过日子一样,‘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穷’。从而使公司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成了精打细算的管家婆,做到了‘企业人人担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在期末,还要对本期超出预算的每一项费用进行分析,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写出超支分析报告,并录入信息化系统相关模块之中,做到了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为下月资金预算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对日常资金支出做到心中有数。”周子国告诉记者,“当前,信息中心正在全力设计开发涵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预计两个月后将纳入正式实施过程之中。”

在促进公司的“三干方面”,滨州活塞也形成了一套创新策略。

①重汽生产的载重汽车

②滨州活塞的立体仓库

③滨州活塞的生产车间

首先是在“干出口产品”方面,专门设置了“外销订单”指标,根据公司的部门配置情况,国内销售部门的订单自动进入内销订单,外贸部门的订单自动进入外销订单,如前面所讲,对于每一个订单均全程跟踪,原料采购、车间生产、成品仓储、销售发货、开票回款等均能够及时的统计出内外销产品情况,在纵向上通过与前几个月的数据对比分析,在横向上,通过与其他活塞企业的分析对比,找出外销指标上升的优势加以发扬,发现外销指标下降的不足加以弥补,真正做到“国内市场寸土不让,国际市场得寸进尺”,不断拓宽国际市场。通过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应用,滨州活塞的国外客户由去年的不足十家发展到了现如今的三十余家,出口产品品种也由过去的二十几个发展到了一百余个。

其次是“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在本年度初期,为应对金融危机,保住一切可能的市场,滨州活塞曾提出了“是活塞就干”的口号,事实证明,这样做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一方面,看起来生产车间里很忙,工人加班加点,企业产品利润却不高; 其次,当出现利润较高的高附加值产品订单时,却又因为生产车间被其他订单产品占用而不能满足客户需要,造成订单丢失。针对这种情况,从2009年三四月份开始,公司在信息化系统中加入了订单毛利润的概念,财务部在评审订单时,就主要针对毛利润进行计算,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及订单报价,初步计算出每一笔订单的毛利润率,当出现订单产品冲突时,以毛利润率较高的产品作为优先排产或插单的对象。对于新产品生产,还实施应用了新产品报价管理系统,对于每一个新产品,只要技术部门设计完成图纸、工艺文件,将模拟生产数据录入报价系统,就能够核算出该产品的大致毛利润情况,从而保证了生产产品的利润最大化。

第2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2017销售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一】 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做好的,也有做的不好的,不管怎么说都成为历史。现在接到一个新产品,我的口号是: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的季度个人销售工作计划具体做法是:多跑多听多总结,多思多悟多解决,勤动脑,勤拜访,必须做到: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做一名刚强的业务员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市场swot分析

(1),优势:企业规模大资金雄厚,价格低,产品质量有保证。

(2),劣势:产品正在导入期,各方面还不成熟,客户不稳定,条件有限(没有自己的物流配送)。

总之老品牌占山为王,市场,客户稳定。要想在这片成熟,竞争非常激烈的无烟战场上打出一片天地。我们必须比别人付出10倍的艰辛。

二、产品需求分析

1,童车制造业:主要是:儿童车儿童床类。

2,休闲用品公司:主要是:帐篷吊床吊椅休闲桌等。

3,家具产业:主要是:五金类家具。

4,体育健身业:主要是:单双杠脚踏车等。

5,金属制造业:主要是:栅栏、护栏,学生床等。

6,造船业等等。

三、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1,以开发客户为主,调研客户信息为辅,两者结合,共同开拓钢管市常

2,对老客户和固定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勤拜访,多和客户沟通,稳定与客户的关系。对于重点客户作重点对待。

3,在拥有老客户的同时,对开发新客户,找出潜在的客户。

4,加强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和客户交流时,多听少说,准确掌握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案。

5,多了解客户信息,对于重点客户建立档案,对于潜在客户要多跟近。

6,掌握客户类型,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完善自己和创新意志相结合,分层总结。

四、对自己工作要求如下:

1,做到一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2,见客户之前要多了解客户的状态和需求,再做好准备工作。

3,对所有的客户工作态度要端正,给客户一个好的印象,为公司树立形象。

4,客户遇到问题,不能直之不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把我们的客服带给客户让他们感到我们公司温暖。买者省心,用者放心。

5,要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同事友好,对公司忠诚。

6,要和同事多沟通,业务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强业务的技能和水准。

7,到十一月份,要有两至三个稳定的客户。保证钢管的业务量。

8,十月份是个非常严峻的时期,业务刚刚开始,市场刚刚启动,对市场中的客户还不太了解。希望争取拿到一至二个定单。

9,在年最后一月中要增加一至两个客户,还要有三个至四个潜在客户。为下年打下坚实的基矗

五、在以后的销售工作中采用:重点式和深度式销售相结合。采用顾问式销售和电话式销售相结合。

【2017销售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二 】 下面是公司xx年总的销售情况:

从上面的销售业绩上看,我们的工作做的是不好的,可以说是销售做的十分的失败。在河南市场上,xx产品品牌众多,xx天星由于比较早的进入河南市场,xx产品价格混乱,这对于我们开展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

客观上的一些因素虽然存在,在工作中其他的一些做法也有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销售工作最基本的客户访问量太少。市场部是今年四月中旬开始工作的,在开始工作倒现在有记载的客户访问记录有xx个,加上没有记录的概括为xx个,八个月xx天的时间,总体计算三个销售人员一天拜访的客户量xx个。从上面的数字上看我们基本的访问客户工作没有做好。

2)沟通不够深入。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不能把我们公司产品的情况十分清晰的传达给客户,了解客户的真正想法和意图;对客户提出的某项建议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在传达产品信息时不知道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几分了解或接受的什么程度,洛阳迅及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3)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销售人员没有养成一个写工作总结和计划的习惯,销售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从而引发销售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工作时间没有合理的分配,工作局面混乱等各种不良的后果。

4) 新业务的开拓不够,业务增长小,个别业务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计划性不强,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市场分析

现在河南xx市场品牌很多,但主要也就是那几家公司,现在我们公司的产品从产品质量,功能上属于上等的产品。在价格上是卖得偏高的价位,在本年销售产品过程中,牵涉问题最多的就是产品的价格。有几个因为价格而丢单的客户,面对小型的客户,价格不是太别重要的问题,但面对采购数量比较多时,客户对产品的价位时非常敏感的。在明年的销售工作中我认为产品的价格做一下适当的浮动,这样可以促进销售人员去销售。

在郑州区域,因为xx市场首先从郑州开始的,所以郑州市场时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签于我们公司进入市场比较晚,产品的知名度与价格都没有什么优势,在郑州开拓市场压力很大,所以我们把主要的市场放在地区市上,那里的市场竞争相对的来说要比郑州小一点。外界因素减少了,加上我们的销售人员的灵活性,我相信我们做的比原来更好。

市场是良好的,形势是严峻的。在河南xx市场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在技术发展飞快地今天,明年是大有作为的一年,假如在明年一年内没有把市场做好,没有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很可能失去这个机会,永远没有机会在做这个市场。

四.2017年工作计划

在明年的工作规划中下面的几项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来做:

1) 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在明年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2) 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销售人员出差,见客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 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

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4) 在地区市建立销售,服务网点。

根据今年在出差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约好的客户突然改变行程,毁约,车辆不在家的情况,使计划好的行程被打乱,不能顺利完成出差的目的。造成时间,资金上的浪费。

5)销售目标

第3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船舶企业降低成本措施

1 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使市场船势低迷,市场需求冷淡,成本居高不下,船舶企业面临着盈利难的严峻形势,给生产经营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船舶企业的盈利状况决定着船舶企业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订单价格大幅度下滑,使船舶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当大。因此,降低成本是对船舶企业的重大考验,是当前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种措施。船舶企业在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积极推进精细管理降成本工作,切实抓好降本增效、增收节支工作,用科学发展观念分析探讨降低成本的措施和办法,确保船舶企业能持续发展。

2 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降低船舶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

成本控制措施得当,船舶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船舶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船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_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船舶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2 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成本在整个船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船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降低产品价格,可以使产品销售量增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船舶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因此,降低成本能够提高船舶企业竞争力,也被多数船舶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2.3 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把成本控制在同类船舶企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而售价不变,那么船舶企业的利润就会有大幅的增加,船舶企业的经济基础就会更加稳固,船舶企业就有力量去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由此可见,降低成本对一个船舶企业盈利、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降低成本要从控制成本人手,控制成本是根据预定目标,对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比较,确保经营活动按既定的目标进行的过程。成本控制是事先、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事先和事后控制尤为重要。为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成本,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船舶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并发挥作用,起到使船舶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作用,并围绕着这个管理体系来制定船舶企业的远景发展蓝图和近期的船舶企业发展目标,实现船舶企业价值最大化。怎样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是一般船舶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面临和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建立并完善这个体系,也就是要研究和探讨如何降低船舶企业成本途径的内容。

(1)加强开拓市场,努力承接订单,确保有量的提升。

产品成本的构成主要由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部分构成。变动费用包括三个项目:①直接材料:指生产中与产品形成直接相关的各种材料、燃料的消耗。②直接人工:指支付给直接生产工人的各种工资福利性支出。③变动的间接费用:指产品生产中发生的、各种间接性的生产消耗。固定费用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构成,固定成本是指那些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成本总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成本项目,也就是说,生产产品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固定成本的总额保持不变;但从单位产品的成本来看,就正好相反,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的份额相应减少。固定费用发生数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个生产经营期内需要分摊到当期产品成本的费用。

所以船舶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增加业务量,要全力出击开拓市场,努力承接经营任务,确保任务有量的提升,摊薄各项固定费用,降低制造成本,确保产品毛利率。

(2)降低资材采购成本是船舶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在船舶制造业中,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当大,要把资材采购成本作为降低成本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深入分析市场,密切跟踪和分析钢材市场和主要材料价格走势,提高资材价格走势判断能力,根据生产需求和库存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时机,制订采购策略;加强谈判力度,适当增加合格厂商,营造竞争局面,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强化与厂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切实将资材成本降到最低点。

二是加强采购管理,完善资材采购制度。坚持做到订货要有依据,严格按照资材采购制度订货;按照生产计划安排提前订购,合理避开高价采购时间区域,通过采购时间差,降低采购成本;合理控制采购节奏保持合理库存,降低存货成本。

三是严格执行定额领料制度,杜绝超定额领发料现象。制定产品单位材料消耗定额,根据产品产量和消耗定额对材料进行限额控制,建立材料领用限额卡,坚持凭卡领发料。加大考核力度,对超定额领料的生产部门,要经有权审批的权限人批准后方可领用。通过层层把关的严格管理,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消耗,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

(3)抓好设计成本控制,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在钢材价格持上涨的压力下,降低造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是有效推进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首先从生产设计的源头控制材料成本。产品成本高低,设计起着重要的因素,所以要提高设计人员素质,从生产设计的源头抓起,推广混合套料,利用先进软件和改进信息化管理,提升设计水平,减少设计差错率和修改率,减少因修改而产生的返工,要全过程跟踪资材的利用情况,充分利用边角余料,提高钢材的综合利用率。

再者优化设计,坚持先套料、放样,后订货和生产的做法;对各种船型的钢材进行优选规格,优化套料方法,提高单船钢材一次利用率。

最后坚持定尺采购,跟踪资材的订货、进库验收、领用全过程监控;完善余料和再利用的管理,余料按规格、材质不同归类后统。下料集中堆放,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制作小型铆焊件。

(4)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切实控制人工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合理用人,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船舶企业职工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工作时间,充分利用上班时间,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施工工序,减少窝工、怠工现象,减少无效劳动。

一是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施工工序,做好生产节点计划的编排和各工序的衔接,强化生产管理,理顺和优化造船流程,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加强工法研究与运用,实施精度造船,减少中间环节时间,缩短造船周期。

二是完善职工薪酬体系,推进定岗、定薪。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是船舶企业必须设置合理的岗位,充分调配人力资源,并结合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人员,在确保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三是做好劳动力资源管理,加强劳动力策划,合理配置资源,改进工时物量管理系统,规范定额工时和实动工时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减少工时消耗,降低单位产品的工时量。

(5)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全面预算是指船舶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经营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船舶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活动。全面预算应当做到级级有预算,每项费用在支出前做好预算,各类指标归口管理,分级考核,以此作为预算的保障机制和全面预算的责任体系。

船舶企业每年要根据产品产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所属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全面预算方案,将全面预算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环节和各岗位,明确责任人。

全面预算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审批人按审批权限对预算项目内的各项指标实施审批,并承担控制预算的经济责任。费用支出时要按照授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各项预算,采用费用限额卡方式,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特别是消费性费用的支出。

及时分析全面预算的执行差异原因,解决全面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执行情况偏差的项目作为重点的分析对象,并进行考核、奖罚,工作重点从引导转向管理、考核,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办法,按照主要业务流程,从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与存货、工资与薪酬、货币资金循环等内部控制制度,对成本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做法,定期进行梳理并对照检查与评价,查找出存在的制度缺陷,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强化内部控制的目的。

(6)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完善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目标成本是船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保证。目标成本通过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五个环节,挖掘降低成本潜力。船舶企业要以单项产品为目标,细化单项产品目标成本,将成本分阶段切块控制,进行动态滚动检查。目标成本要结合全面预算及绩效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分解并落实到每一个可考核的部门和岗位,力争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在工程报价前先有成本预算,合同签订后制订目标成本,并尽可能细化,便于操作控制。

推行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强化责任成本管理,由项目经理对目标成本进行具体操作,切块、分阶段控制,将项目经理的考核与工程产品成本、质量、周期进度挂钩,以激发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成本的监控,将成本监控、分析的关口前移,做好事中控制。在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滚动检查,发现有偏差时,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杜绝事后发现工程严重亏损情况。工程完工后,要及时作好完工成本的分析工作,将信息反馈给产品定价和经营决策部门参考。

(7)加强节能减排管理,降低能耗。

随着船舶企业任务量的增加,耗用能源总量和排污总量较大,且控制难度增大,同时由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节能减排管理基础还不够扎实,做好节能减排是船舶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耗成本。

一是要建立节能管理体系,确保有效运行,使节能管理有章可循。节能管理体系包括用能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和检查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分析制度,能耗目标分解和考核制度。

二是加强节能管理,特别是重点大型耗能设备使用能源的监控,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减少损耗;结合生产安排,定时定区域供气供水,电力供应实现峰谷合理安排。

第4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内控管理制度;制造业企业;问题;策略

“十四五”将打造“制造强国”提到更高地位,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更加强调产业升级,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指明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对制造业企业而言,为了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强内部控制,通过改善内控环境、规范控制活动、注重信息有效沟通等,有序开展各项经济活动,逐步建立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与论述。

制造业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1.内部控制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确保企业经济活动顺利展开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的总称。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不再局限于财务层面,而是强调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实施,为企业资产安全完整、资源优化配置、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等提供保障。2010年,我国就已经基本建成内控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在各大企业得以全面应用,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达多项政策文件,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指明方向,提供健全的法律环境。

2.内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建立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且更加严密完整的体系。一般地,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有内部审计制度、审批检查制度、会计制度等。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还需要由可胜任本职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负责,一方面对企业财务活动、财产物资等展开控制,另一方面更是延伸至企业战略、决策等层面,对经营目标、经营活动等展开控制。

制造业企业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建立内控管理制度,以预算控制、授权审批、职责分工等为核心,规范制度体系,对企业经济活动展开全方位监控,分析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严谨且合规的内控制度为保障,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2.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可使得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突出财务管理职能,把关资金预算审批,全面追踪资金使用,加强资金监管与成本控制,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以严谨的内部控制为保障,实现明确分工、合规控制,将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环节中,促使制造业企业内部人员履行好职责,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外如《萨班斯法案》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提出明确规定,要求其内部做好相应的披露工作,且应当拥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国内如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法》,以及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法律规范等等,都对企业内部控制有着指导意义并提供法律支撑,明确内控管理的目标。由此可见,制造业企业建立内控管理制度,不只是企业自身的客观要求,更是遵循国家法律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国际化、迈入国际市场的必要前提。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相关问题——以某制造业企业为例分析

某制造业企业成立十余年。多年来该企业专注于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服务,着力培养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核心技术,目前企业技术储备与主营产品已经实现覆盖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作为技术创新型制造业企业,始终以提供优质产品与专业技术服务为宗旨,以突出的科研实力发展自主高新技术,助力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服务经济发展。该企业主营项目有生产组装自动化控制设备、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施工总承包等,主要产品为智能控制终端、电力物联网智能控制终端等。通过分析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整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内控管理情况,相对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相关问题进行如下总结。

1.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内部控制的实行需要由内审部门、内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协调配合,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层面,而是强调发挥协调管理效用。但是企业管理层针对内部控制的会计组织频率较低,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内控工作。制造业企业专业技术性人才偏多,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工作人员一般也不会参与到内控建设当中,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内控方面的工作经验、执行水平并不高。企业文化还是过于偏重高新技术开发,内部控制并未真正地融入到其中,各项制度同样无法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常会流于形式。

2.风险评估系统不科学制造业企业在决策制定、战略规划、生产项目计划上,具有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风险还是层出不穷。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企业未能结合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对市场行情、政策变动等加以分析,现有的风险评估系统不够科学,只是简单地对企业业务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展开预测,并未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覆盖。在财务风险方面,多以事后核算为主,财务管理职能逐渐弱化。另外,企业多以“经济利润”为导向,对产品质量以及业绩水平有着明确需求,却未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多种风险因素,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且对风险评估的认知片面,只是制定规章制度,还是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风险管控,短期行为明显,不仅不能保障资产安全完整、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还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内控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的根本。目前制造业内控活动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现有的会计制度、管理制度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战略需求,制度规范不能起到控制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作用;二是企业闭环系统未形成,在预算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缺乏严谨的内控程序,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不佳、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等,业务流程细分不明确,即使及时发现问题也难以第一时间定位到关键环节,问题处理效率偏低;三是责任承担、奖惩激励过于模糊,一般都是以经验为主、制度为刚性约束展开管理工作,审批流程繁琐、账务处理不及时、存货和对记录未编制等现象频频发生,各类经营风险规避不当,严重情况下风险转变为危机;四是针对企业内控活动未能制定针对性的内控管理制度与规范性的控制措施,且没有展开事后监督与反思工作。

4.信息与沟通不顺畅信息与沟通属于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制造业企业而言确保信息与沟通,加强部门间的有效联系,是贯彻实施内控管理制度的必要前提。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但是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只是简单地引入新技术、新软件,各部门搭建信息化系统,但系统间未能实现有效对接,还是没有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陷入信息孤岛。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间缺少反馈沟通的渠道,财务部门无法掌握业务生产相关信息,如资金使用、生产进度等,也就不能体现出财务监督、服务等职能,内控管理制度同样会流于形式,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5.内部监督审计流于形式制造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由专门的审计人员或者财务专职审计人员负责,将审计工作与基础性财务工作相分离,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严谨的规章制度作用下增强内审权威性,突出内审监督与控制的职能。通过内部监督审计,及时发现内控管理制度执行、生产活动开展情况等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提出专业审计建议,明令要求整改。然而实际上企业审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未能明确划分,工作界限与管理权限不清晰,内部监督审计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专项监督聚焦在生产项目方面,内部规范还未能统一形成,由审计人员负责的内审工作不能对企业内控缺陷进行自我分析与控制,内部监督审计也会流于形式。

建立与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实践策略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内控制度体系制造业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优化内控环境,针对内控环境存在的缺陷,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内控制度体系。以某企业实践经验为例,首先完善治理结构与监事会制度,遵循上下结合的原则,由企业管理层着手强化内控意识,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设立内控专门机构。在部门管理者的引导与督促下,加强部门员工的内控意识,其中不仅包括财务会计人员,更是要覆盖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尽可能确保企业全员对内部控制有正确认知;其次,建立职责分工制度,从内控视角重新定位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细分岗位责任与任务,注重内部相互牵制作用,将内控制衡嵌入到生产业务当中;再次,严格审批检查制度,规范审批流程,不定期展开检查工作;最后,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实现“执行有保障、结果有考核”,重视人才、关注人才成长,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同步引进竞争机制,提供更多的深造学习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提升自我,为内控制度建设贡献力量。

2.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估系统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之一,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的目标,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殊属性,以风险分析技术为主对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加以预测与评估,找准风险控制点,采取适宜且可行的措施防范并合理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制度也属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范畴,通过调研可知如今部门制造业企业采用“SWOT”分析法,在风险防控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可准确地识别风险,促使风险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据此制造业企业可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一方面,选用适当的风险分析技术,确定风险控制的重点为成本费用支出、权利主体实施权利、资金使用情况、资源分配情况等。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配,设置优先级别,提高全面评估风险的级别,对重点内容加大控制力度;另一方面,针对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根据风险特性制定风险转移机制,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寻求专家的帮助与指导,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全方位跟踪监控。

3.规范内部控制活动,构建科学管理制度制造业企业控制活动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针对控制活动不规范的问题,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严格规范,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内部管理制度为保障,有序展开内控控制活动。以某制造业企业预算控制为例,该企业主要从事于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生产项目需求大量资金与人力资源,企业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部门预算,填写预算资金申请表,由财务部门汇总分析,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协调,加大预算执行控制力度,并辅以全方位的监督与核查。预算编制方法多为零基预算法,或者将多种编制方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对预算执行过程展开全方位的实时跟踪监控,保障预算执行效力,及时发现预算与实际出现的偏差问题,规范审批程序,不得随意调整预算或者越级审批,借助信息化系统提高审批效率,层层审批过后予以调整。

4.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与沟通顺畅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各职能部门的有效对接是内控管理制度落地实施的先决性条件。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要想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逐步落实,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生产流程为线索,建立信息反馈与传递机制,确保信息与沟通顺畅。制造业企业可根据企业特性与内控管理现状,设计富有特色的信息化系统,搭建互通互联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来调整反馈机制,对接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全面共享。同时,结合内控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要求各部门及时将生产活动的信息数据通过信息化系统反馈至财务部门,使得财务人员能够掌握业务情况,优化调整内控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针对各项制度执行异常情况制定改进方案。

第5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课程;做中学,做中教;以产促教,以产带教。

【中图分类号】TG76-4;G642.4

引言

随着模具工业的不断高速发展,社会对模具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年)》“职业教育”部分所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中职模具专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模具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以“做中学、做中教”为培养中职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市

场和企业需求的适时变化为契机,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培养出更多既有一定动手能力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的重要性

(一) 模具专业课程的特点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相关课程,例如:冷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 CAD /CAM、数控加工机床等都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机结合,使课堂上理论教学难懂、抽象,学生们似懂非懂,学习兴趣下降,真正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时学生又觉得无从下手,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特点,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 项目式教学法的内涵与优势

所谓项目式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式教学法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为中心,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项目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纯的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求知型转变,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在较短的见习期内适应岗位需求,快速融入企业所需岗位,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就能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

二、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的教学环节

项目式教学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即: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

果归档。

1、确定项目任务。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综合学过的专业课程,结合生产的实际实施一个产品生产的综合项目教学,提出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终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围绕项目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经过教师确认后,明_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

3、实施计划。学生根据各自在小组的分工,按制定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一般采取“做中学、做中教”的方式,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检查评价。一般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分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给出建议和措施。

5、成果归档。对各小组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归档。

三、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传统的模具专业教学中,《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模具 CAD /CAM 实训》和《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其课程设计题目是彼此独立的,是在相关课程教学完成后分别集中进行。设计题目综合了各自课程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很必要的,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不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模具人才的需求。

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是将学过的《模具绘图》、《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模具 CAD /CAM 实训》和《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结合起来,通过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使学生完成塑件设计、模具设计、模具零部件绘图、加工生产、产品检验等生产流程,让学生得到整体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下面以2013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工《小夹子注塑模具》为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本项目适用于中职模具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生需要掌握全科专业课程,此项目教学可以把全部专业学科融汇到一起,通过实训教学,以“做中学、做中教”为载体,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模具专业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完整一套模具的加工流程,完成《小夹子注塑模具》的加工。

(一)实施过程

将学生 7―8 人分为一组,各小组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保证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既有共同的部分( 重要的知识点要求每个学生都得完成),又有不同的部分,如:模具设计中的工艺计算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且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模具中不同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和编程模拟。

为了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调整、控制好项目的进度,合理分布项目式课程的学时。在项目实施中,学生始终处于“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确定了项目任务后,便要围绕该项目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先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工作计划包括产品图纸的绘制、模具图的设计、工件的加工方案及实施过程、CAM编程、模具的装配、检测和装机调试等内容。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先要确定学生各自在小组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

产品的造型和模具的设计,经过学生们讨论达成共识,确定产品的尺寸和模具的结构形式。交教师确定后,由学生通过学过的电脑软件将产品结构图和模具结构图设计绘制出来。《小夹子注塑模具》总装图如图一所示。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模具绘图、注射模结构设计和AutoCAD、Pro/E 和 Solidworks 等方面的知识,以检验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的综合能力。

模具设计完成后,可按照其结构拆画各零件图(零件图略),对所使用的标准零件可列出清单进行采购。

在模具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零件结构,学生可从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对材料

进行粗加工着手准备,其过程即可合作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在加工各零件前,学生们要先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及台@等设备的使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设备来完成所有零件的加工。对不会操作的设备,可通过教师的集中指导和培训,使学生掌握独自操作设备的方法后,再来完成零件的加工。

在加工完零件后还要对零件的结构尺寸进行综合检查评估,以检验加工过程所完成的质量状况,最后对模具进行装配和调试,加工完成后的模具如图二所示。

试模前,先把加工好的模具装配于注塑机上。试模时,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试模过程是制造塑件的最后一个工艺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使学生熟悉注射工艺过程以及模具调试的各种相关知识。

(二)小夹子注塑模具专业技术上难点分析

小夹子注塑模具的结构由注塑机的类型和塑件的结构特点所决定,模具由动模和定模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而定模则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注塑时,动模与定模闭合后构成浇注系统及模腔,当模具分开后,塑件或啤件留在动模一边,再由设置在动模内的脱模机构顶出塑件。

注塑模推出机构有导向机构,成型零部件,型腔,浇注系统,加热与冷却装置,排气系统,支承与紧固零件。小夹子注塑模具最突出的重点和难点是结构组成。以下是具体分析:

1、模腔

模具中用于成型塑料制件的空腔部分,模腔的形状与塑件的形状必须一致,模腔一般由型腔、型芯组成。

2、成型零部件

构成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部件,通常包括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件外部形状)。

3、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分,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组成。

4、导向机构

为确保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而设置的导向零件。通常有导向柱、导向孔或在动模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

5、推出机构

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有的注射模具的推出装置为避免在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还设有导向零件,使推板保持水平运动。由推杆、推板、推杆固定板、复位杆、主流道拉料杆、支承钉、推板导柱及推板导套组成。

6、冷却与加热装置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而设置的冷却或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道,加热则在模具内部或周围安装加热元件,如电加热元件。

7、排气系统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将型腔内的气体排除模外而开设的排气系统。一般由分型面间隙、型芯、型腔间隙或排气槽排气。

8、支承零部件(结构零部件)

用来安装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及前述的各部分机构的零部件。支承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以构成注射模具的基本骨架。

(三) 检查评价 完成项目任务后,要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小组评价,然后由教师对项目的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教师评分一是以能力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二是实行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动手实做、产品制作、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完成学生评价。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以及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四) 成果展示归档 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成功感。对相关的成果、文件资料进行归档。

四、项目式教学课程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项目式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教师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要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切忌概念化、抽象化。

五、项目式教学课程对教学实习基地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

教学实习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参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场所。实习基地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实习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更新设备,并从实战角度出发,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进校园,使项目式教学涉及的项目与企业生产保持零距离,从而保证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快速融入企业所需岗位。

六、构建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

为了和企业接轨,加强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在学生、学校评价的基础上,可以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评价。一是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价方案和标准的制定,引入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二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邀请企业外聘专家、兼职教师从专业技能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三是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师傅)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采取社会评价,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质量评价方案和标准的制定,引入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标准等。

结束语

通过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项目式教学对培养中职模具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职业教育体系中众多不符合要求的教W环节、模式都需要改革,好多课题还要做深入的研究。总之,我们必须改变当前“以学校理论主导的线性系统的学习模式,逐渐形成学校实践主导的环形系统的学习模式和校企合作主导的协同系统的学习模式”,加大实训教学,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世友; 周光宇; 唐海波 《模具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中国职业

教育 2015(12期)

(2)王仁志; 何幸保; 李邦彦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具制造

2014(4期)

(3)郎丽香; 田梦; 孔智《模具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

2011(4期)

(4)傅建钢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职教通讯

2014(10期)

(5)陶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0期)

[6] 王相,凌华. 项目化教学法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轻工业. 2011(01)

[7] 金彩善.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8] 张红兵. 基于工程项目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8(02)

[9] 邓万国. 奥地利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培训中的应用[J]. 模具制造. 2008(06)

[10] 黄晓燕. 项目教学在模具专业中的运用[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11] 韩森和. 论高职模具专业模具设计能力的培养[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第6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摘 要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得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成本管理 管理措施 现实途径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片面。从成本管理的内容上看,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从经营过程上看,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从空间范围上看,只注重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而忽视对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的成本管理。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不注重长远发展,片面追求战术成本管理,而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我国企业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不足6%,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地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广泛推广。

3.忽视了“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是定量评价企业质量管理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连接质量与成本的纽带。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割裂成本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成本的降低,而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成本降低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降低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外部故障成本,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依赖程度,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漠。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二、加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是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能否及时把握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能否驾驭市场的关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有效地实现对集团企业和子公司的业绩考核、有效规避与化解经营风险、提升收入及节约成本。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例如成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组以制定成本控制工作总体规划;汇总各部门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认各部门成本控制人员;制定成本管理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对各部门成本控制员进行业务指导;制定年度成本管理各项费用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定期举行成本控制工作会议,协调各项成本控制工作等。

2.寻找能够降低成本的成本项目。控制成本必须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能盲目地控制产品的全部成本。假如某制造业企业,材料费用、刀具消耗和机物料消耗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高,占有较高的份额的话,那么最好先从高比例成本项目入手加强控制,这样才能使公司成本控制目标顺利实现。以材料采购环节为例,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成本,如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供应商档案及准入制度、价格档案及价格评价体系;开展集中采购或批量采购,增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开展招标采购,可以有效地选取对企业最为适用并且物美价廉的材料;采取实时监控,对主要材料的价格变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预警并做出反映。

3.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企业的成本管理应打破传统的以企业自身角度为出发的管理理念,必须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成本管理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要注重于长远的降低成本,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不要追求短期效益;着眼于外部环境,涉及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要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4.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控制。由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和全部生产过程,因此,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一成本管理体系应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生产的全过程,能够将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部门、车间、班组和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网络。

5.全方位创新成本管理意识。降低产品成本需要有创新意识,企业只有从创新入手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从技术创新上来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型替代材料;从工艺创新上来提高工艺水平和设备利用率;从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来进行全过程优化,减少各类浪费;从营销方式创新上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满意率;从存货管理创新上来降低存货占有量,减少资金占用;从应收账款管理创新上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从薪酬制度上创新以激活每个岗位的工作热情、形成全员创新的局面。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励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7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存货;新会计准则;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全球化程度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颁布的旧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不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另外,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造假严重,为规范会计市场,加快与国际会计接轨,保证我国会计目标的顺利实施,我国于2006年2月出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它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企业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分析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在存货这一块的主要差异,并探讨新会计准则――存货准则实施后对制造企业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是指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再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是制造企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营运资金的最大组成项目。由于存货本身的特点,如种类、项目繁多,差异性大,往往又置于不同处所,而且还可能因为呆滞、过时、陈旧及受损而使其价值减损。因此,制造企业对存货的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反映资金的占用水平和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存货的对象包括产成品(商品)、半成品、在产品、原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一种重要资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如直接购入,投资者投入,通过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易取得。但应当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按存货管理的资产都使用新准则。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对于不能替代的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对于已售出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以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一般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原因主要在于,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一致,而移动平均法计算过于繁琐且无太大必要。

新准则允许因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于因存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旧准则的规定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准则规定,如果是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在满足有关条件时予以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

对于需要通过专门或一般借款,存货需要长时间处于生产周期中的制造企业来说,其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将有一部分转移到存货成本中,结果是利润表上的经营成果因此有所增加,而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目金额也有所增加。允许存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于生产周期长且借款金额巨大的制造业来说,新准则的变更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增加,关键在于改善了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新准则的规定避免了将大量借款费用计入某一期间从而影响当期经营活动的正常损益,大大提高了经营者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同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一样,旧准则采用的是不完全列举的方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等”。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是指对发出存货和每次发出后的存货价值的计算方法,实质上是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之间的分配问题。发出存货价值的确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销售成本,影响当期损益的计算,也直接影响到各期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由于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的不同,故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当期利润就有着不同的影响。

新准则取消了原采用的“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在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可扩大企业的利润,而用“先进先出法”则收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相反。另一方面,新准则扩大了资本费用化的范围,将使生产周期长的制造企业受益。

事实上对于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利润表的影响程度是很难估计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存货价格的变化无常和对价格变动幅度无法把握,上面的分析只是很笼统和简单的,如果要得出精确的结论可借助计算机,运用数学统计模型,在作出各种假设的情况下作详尽的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不能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所以在存货计价方法已定的情况下,只能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作出此种存货计价方法对利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以便于我们改善企业经营。

新准则允许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从企业利润表来看,扩大了借款资本化对象的范围,减少了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从而使企业降低了当期财务费用,提高了当期会计利润。

在新准则下,由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将使制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的资产额和权益额也相应的改变。在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时,先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成本最低,存货的资产额和权益额则相应较低,而后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成本最高,存货的资产额和权益额则相应较高;在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下降时,先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成本最高,存货的资产额和权益额则相应较高,后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成本最低,存货的资产额和权益额则相应较低。那么在新准则未出台之前,企业则可以利用改变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以达到增加或减少账面资产的目的。新准则出台后,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企业将不能借助改变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增减账面资产。

新准则允许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从资产负债表来看,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增加了存货账面价值,导致资产总额上升。

新准则允许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于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制造业企业是有利的。由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而且借款金额巨大,因此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将会提高该类企业的当期业绩,也更加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由此可看出,新存货准则为更加客观、有效地反映存货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

综上所述,新准则为更加客观、有效地反映存货对制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但是,新准则允许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也存在不利影响。首先,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与同行业选择费用化的企业相比,这使企业产品成本偏高,并且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销售不能当期实现,借款费用不能当期收回,从而不利于资金周转。其次,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挑战。成本管理虽然可以通过明确成本明细项目来确定产品成本,但当涉及外币借款的利率发生变动需要根据变化调整计划成本,这将导致企业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不同期间的产品成本发生变动,给企业决策带来影响。最后,允许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不同的制造行业,其生产周期不同,而规定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这样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准则的实施。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的成产周期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实务操作中可能出现其他各种情况,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需要对“相当长时间”进行规定。任何法律、法规及准则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此次会计政策的调整对制造企业产生的影响总体上是好的,同时体现了国家对制造企业的扶持政策。

存货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重要资产,涉及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对存货进行正确的计量并披露相关的信息,对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若企业相关人员对新准则相关的规定理解不透彻,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或错误的核算,让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每一企业需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评估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工作计划,并及早开始行动,建议企业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

(1)培训――对有关管理层和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和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2)修订会计手册,针对复杂的会计业务,制定具体操作指引。

(3)做好衔接准备――确定新会计准则与以往会计准则和规定的差异,做出衔接调整的准备。

(4)内部控制系统方面,也要作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02).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1,(11).

[3]缪鸣.新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M].2002,(05).

[4]鞠颂东,徐杰.采购管理[M].2005,(09).

[5]蒋屏.公司理财[M].2005,(09).

[6]中国会计协会.会计研究[J].2005,(12).

[7]姚梅炎.中国会计制度设计[M].1996,(11).

第8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北京市最早的“折子工程”始于1996年

北京市实施折子工程,最早可追朔到1996年,至今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一项政府工程,连续抓了15年,而且今后还将一直抓下去,这在地方政府中目前恐怕尚未仅见。

1996年,北京市经委技改处开始引进折子工程,出台了“北京市经济委员会1996年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计划”。“折子工程”由此在北京“安家落户”。

所谓“折子工程”,是指由市主管副市长分工负责,相关委、办、局及承办单位协调配合的重要工程项目,它要求做到任务、时限、责任明确具体到位,确保落实。是政府批准并亲抓亲办的工程。从我们监测到的资料看,北京市政府从1997年开始,正式把“折子工程”作为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安排落实的一个载体,每年年初,以市政府文件的名义,下发当年的“折子工程”,比如,“北京市2010年市政府折子工程”共分为方面,228个子项。

总体看,北京市重点工作折子工程,根据新时期北京市工作的任务、特点和需要,将下一阶段北京市工作重点工作划分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全力保持首都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等类别,细化分解为若干小项,不仅指出了工作重点和要点,提出了具体指标,而且注明了“牵头领导”和“主要责任单位”、“协办单位”以及“完成时间”,把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主管职能部门。同时,将“折子工程” 列入本市重点督查内容。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责任分工,抓紧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务求按时限要求全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应该说,用实施“折子工程”的方式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政府务实求真、创新求是、追求实效的新特点。

北京市15年共实施政府折子工程3051项

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实施的政府折子工程一直没有间断,到2010年,已经整整历时15年之久。15年间,北京市一共实施了3051项政府折子工程,每年的政府折子工程,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不同,折子工程的内容也不同。从北京市折子工程内容和体现的精神看,它往往由一个大的工作主题项目,分门别类解剖出几个大类别又分解出一些既关联又有相互独立的子项目,通过分工负责到人来逐项实施完成的工作工程。它体现了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或者重点工作。

2010年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转方式成重中之重

2010年北京市折子工程共分方面,具体任务有228项之多。其中,围绕首都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共列出年度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目标40项,成为折子工程的重中之重。其中包括:

35.抓好“三个一批带动工程”,即抓好中航工业园、北京现代汽车三工厂等一批重大现代制造业项目,中关村软件园二期、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等一批重大生产业项目和中国动漫游戏城、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36.研究推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群。组织认定50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

37.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深化股权激励、工商管理、社会组织等改革试点。

38.研究起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法规草案。

39.进一步下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市级行政审批权限。

40.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体制,加强市级管委会的组织协调和督办落实职能,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公司,加大各分园和产业基地的统筹协调力度,落实重大项目引进落地工作。

41.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海淀区、昌平南部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整合未来科技城、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等空间资源,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42.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3.大力支持中科院北京分院建设,共同遴选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并进行试推。吸引更多的重要企业在北京建设研发中心,力争新认定30家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统筹全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方配套工作,加强与国家重大专项办公室联系,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接工作。

44.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新增25亿元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促使4500家科技企业享受到研发实验服务,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推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实施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科技支撑工程。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发展,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45.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计划”,在中关村培育和成长出一批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的创新型企业。

46.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健全项目跟踪和筛选机制,整合政府产业投资,以5年不少于100亿元的规模,集中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以及龙芯、绿色印刷、一类新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47.加快形成由企业家、金融家、科学家、政府官员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机制,发挥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参谋和支持作用,举办中关村科技沙龙系列活动。

48.加大政府采购中关村示范区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全年完成40亿元采购任务。

49.深化科技金融创新,支持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积极争取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打造“中关村”板块。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聚集发展并发挥作用,逐步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

50.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专利权交易。

51.制定并实施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吸引和集聚更多高端人才到中关村创业。

52.建立创业孵化机制,推进各类市场化、专业化的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营造有利于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颁布全市孵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认定10家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新认定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向国家部委推荐认定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

53.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拓展发展空间。

54.抓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数字显示、移动通信、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55.发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带动作用,推动丰台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等联动发展,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56.全面推进金融街、商务中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

57.加快建设中国人寿研发中心、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等金融后台项目,推动要素市场建设,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京发展。

58.加快实施首钢厂区调整建设规划,发展高端替代产业,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59.发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作用,加快临空经济区发展。

60.认真落实规划,积极推进马坊、马驹桥、良乡等物流基地建设。

61.做好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

62.在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研发和制造领域实现突破,建设国际领先的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努力开发纯电动乘用车,发展混合动力客车和商务车。

63.加大对云计算、智能电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抓好一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64.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智能电网示范区、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建设。

65.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加快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推动一批重大医药产品产业化;吸引一批外地品种(企业)落地北京;搭建一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66.以市场拓展为重点,组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中心,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

67.推进“感知北京”示范建设,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

68.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娱乐主题公园和演艺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69.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500万平方米城镇住宅、2万户农民住宅进行节能改造。

70.继续淘汰黄标车。采购100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200辆节能环保公交车。

71.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1000蒸吨改造任务。

72.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200万只。办好“节能超市”,健全节能励机制,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清例。

73.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开展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

74.研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和清洁 。

75.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各项专业规划。深化对事关大问题研究。

“创新”成为北京市“十二五”政府工作主调

“折子工程”作为一项政府工作机制的创新,在北京市仅仅是一个方面。从2011年北京市“两会”可以看出,政府工作创新在北京市“十二五”发展中将更加突出。

从“创新型城市建设”到“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从科技“自主创新”到“政府自身建设和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代会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46处提到“创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全面系统地表述“创新”,还是第一次。

“全面、系统”的表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展现的,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全面开花”。例如,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提到11次创新。在第二部分,报告提出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加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等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一部分,报告共提及“创新”18次。 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短短9页报告提及“创新”17次。

第9篇:制造业采购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ERP系统;管理科学专业;实验教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不乐观,而管理科学属于一个交叉学科,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对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并组织实施的管理学人才。各个学校在开设新课程的同时,有关课程的实践环节也被提上日程,教学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初步综合测试,通过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

但是,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很多学校的学生根本无法到企业中实习,从而对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解不深。ERP软件紧紧围绕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突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精益性,同时体现了现代管理的实务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把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方向、新领域。通过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ERP软件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有限的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都引进了ERP软件及沙盘模拟实验培训器材,旨在让学生能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模拟企业管理运作环境,让学生有一个完善、实用、真实的实践环境。有的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ERP实验教学中心。但目前ERP实验教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目前ERP软件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被割裂从而破坏了其系统性。如有许多高校按照课程设置分别开设ERP供应链、ERP财务、ERP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实验,破坏了ERP系统的整体性,使学生以偏概全,很难对ERP有全面的理解。这种做法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财务管理或供应链就是ERP的全部内容。实际上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各子系统间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各系统协调工作,才能体现出ERP的优越性。

2.缺乏规范的教材

要想掌握好ERP系统,一本适当的教材是必要的,教材内容应对ERP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应用原理、实际完善方法等问题做多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使学生学习后,不仅掌握现有ERP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情况,还应具有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情况,对原有的设计工作程序进行改进以及完善的能力[2]。ERP实验课目前还没有规范的教材,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软件供应商提供的[3],这些教材大多以实验操作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系统地掌握并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单调的软件演示,学生往往容易认为ERP就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计算,对复杂的软件操作流程产生厌倦感,无法体会ERP对企业运行所发挥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目前ERP实验教学普遍采用理论讲解与软件演示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先将某业务流程演示一遍,然后学生再做一遍。许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被动的,虽然实验做了很多,但很多学生不理解实验课的目的,仅仅停留在模仿软件流程的阶段。目前对于ERP实验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考核方式,其合理性还有待验证。

4.ERP软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学生学习准备不充分,学习热情不高。ERP系统的学习,需要学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会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准备,也要求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熟练掌握。很多学校的ERP软件实验教学,仅仅让学生跟随老师操作一遍,而实际上,即使有工作经验的人,只讲一遍流程也很难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对于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操作一遍根本不足以了解模拟企业的流程,理解ERP在企业实际中的重要作用。

三、ERP实验教学设计

ERP软件实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操作,而是管理思想的应用,因此,首先要选好实验教材,该教材不仅讲软件的操作,还应重点阐述ERP系统设计思想,要让学生在对所学管理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上,利用软件完成系统的功能。因此,ERP软件实验应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机房,还应做好实验室外的工作,总体说来,ERP实验应贯穿管理科学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做好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工作。具体可分为4个阶段:

1.做好实验规划,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让学生在大一期末就开始了解ERP,在大一第二学期,在学生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让学生开始规划、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查找资料或是实地调查,找出一个实际的企业或虚拟一个企业,根据人、财、物等基本的性质,设计企业的结构。如以制造业企业为例,要有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计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办公室等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要有具体的人员,并设计一种以上产品总的流程,要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如产品要有虚拟的清单,生成要有一定的时间等。要有具体的工作流程。手动设计各数据、流程,制成电子文档上交,作为材料保存起来。作为考核的一个参考标准。

2.各模块基本知识技能练习

大二、大三这两年中,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要学各种专业课,如供应链,会计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学习ERP软件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学会按单项模块进行比较简单的实验,掌握必要的操作常识及各子系统的操作流程。以用友ERP教学版U8供应链实验教学为例,学生应学会:

(1)系统管理,包括建立基本账套及设置权限。

(2)基础设置,包括系统各模块的启用、部门人员设置、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计量单位、会计科目、凭证类别、仓库档案、收发类别、销售采购类型等一些基本数据。

(3)期初数据录入,包括采购,销售、存货、库存、应收、应付、总账等期初数据的各参数设置。

(4)日常业务处理,包括整个的采购过程:采购到货、采购入库、采购发票、应付款处理;整个的销售过程:销售发货、销售出库、销售开票、应收款处理;存货凭证及总账凭证处理。

(5)期末处理,主要包括各种结账:销售结账、采购结账、库存结账、应收应付结账、总账结账等。

让学生作各模块实验时,不仅跟着老师做,而且要结合大一期末的规划设计,理解各模块电子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各种数据保存下来。

3.综合实验过程

在大四课程实习时,让学生集中两周的时间,将前三年做的实验的数据的电子版发给学生,原则上还按原来的分组,可做适当的调整,以使各组之间配合更加紧密,让学生对模拟企业的结构、流程进行设计,在完成所有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超出老师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将系统本身的共性与企业资源管理的个性结合起来,用系统的思想,做出一个完整的ERP综合系统,并附注说明理由,以账套数据包及附注说明的形式完成设计,作为课程考核结果上传给老师。

4.做好评价、反馈

由各个专业的老师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对学生的数据结果进行考核,共同讨论,考核学生操作基本业务流程的正确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评出较好的几组和较差的几组。然后再召集学生进行点评,点评后让学生再做一次,将两次实验的考评结果按一定的比例折合成总的考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