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各项公共卫生任务目标都得到认真落实。
按照年初制定的xx年公共卫生计划,采取社区宣传、义诊、健康大讲堂、入户访视、电话随访、免费体检、康复训练指导等措施和院领导、全科医生分包社区等方式,深入到社区、商场、机关,促进居民健康建档;慢病建档及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妇、儿保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公共卫生服务取得较好成绩。
1、新增居民健康档案3500人份,建档人数达74002人,建档率达96%;规范电子档案建档率达54%;65岁以上老年人5531人,已建档5438人,建档率达98%,管理率达100%。
2、六种慢病非传染性疾病建立专项健康档案4127人,并全部纳入管理。其中,高血压2253人,管理率达100%;糖尿病:657人,管理率100%;冠心病802人,管理率100%;脑卒中315人,管理率100%;慢阻肺73人,管理率100%;肿瘤29人,管理率100%。
3、重性精神病已建档39人,管理率100%。
4、开展社区健康大讲堂8次;社区义诊健康咨询24次;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等新增印6个品种10000余份;制作社区宣传宣传栏15块,并每季度更换宣传内容,投入资金五万余元。社区受益居民2400余人。
5、门诊大厅设置测血压点和片医深入到社区、居户免费检测血压3200人次;免费测血糖100余人;康复训练250人次,社区出诊263人次;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中心的了解,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6、完成一类疫苗接种3500人次,二类疫苗接种1500人次,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接种率达到98%以上。
7、0-6岁儿童建卡1128人,服务率85%以上。
8、妇保工作经人员调整后,服务人数达到40人,较去年有一定增加。
9、传染病上报及时,无漏报;手足口病防控完成了上级布置的防控任务。
10、完成市卫生局下达的妇科“两癌”筛查xx人,六一儿童免费康检2400人工作任务。
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彰显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政策,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我们应有贡献。
(二)医改在北下街社区取得了实际成效。
1、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心已实施2年多,今年上半年又取得一定进展;在基药价格大幅下调的情况下,居民确实感到来中心就药品价降下来了,门诊就医居民不断增加,门诊平均药品费24元/人次。上半年中心基药销售采购1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持平。
2、中医中药进社区工作取得实际进展。
按照市、区卫生局的要求,中心将二楼约700㎡医疗用房作为中医综合服务区来进行建设,届时将中医10个职能科室集中设置,重新装饰改造,使其充满中医文化气息。充实调整中医药人员,引进中医适宜推广技术,使中医科在北下街中心成为亮点工程,在中医进社区中发挥更大作用。
3、中心人员编制已经确定;岗位设置,竞争上岗已落实完成;绩效考核已全面施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基本建立。
中心医改目标的到位,促进了中心公共卫生的发展和人员的稳定,确保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目的落实。
二、医疗服务进一步发展
xx年医院围绕着进一步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注重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为目的,转变管理方式推行绩效考核,促进医疗卫生再上新台阶。
(一)针对医院医疗用房不足,某些科室缺无,院领导年初规划对七楼顶层进行改造,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届时不仅建立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供应室,还可以调整增加20-30张床位,此计划的落实将给医院缺无科室建设,医疗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前提,对医疗服务的发展产生有力的推进。其次ct室的建设已列入医院发展计划,预计年内可付诸实施。服务范围的扩展,能力的提高将给医院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引进专业人才,大力发展专科医疗。
医院确定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康复科等为医疗重点学科,内科以心脑血管病为主,拟引进电子胃镜拉动消化内科,设置心理咨询门诊拉动心理病诊疗;引进臭氧、药氧治疗技术,推进脑心血管病治疗;努力把内科打造成医院医疗中坚科室。妇科、外科进行整合,增加服务项目,拓展床位,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中医康复治疗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学科,已对二楼中医综合服务区重新规划设计,届时整个二楼近700㎡的面积建立10个中医类别的诊疗科室,开展针灸、牵引、杵针、刮痧、熏蒸、手法复位等中医治疗技术和皮肤,肛肠、肾病、肿瘤等疾病特色疗法。按照专科建设的需要,着力引进人才,上半年引进副高医务人员1名,中级医务人员3名,大中院校毕业生10名,充实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快速提高。
(三)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为认真落实市卫生局“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医院制定了xx年度“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优化医院门急诊和整体服务流程;制定一系列优质优惠措施;推广护理优质服务;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实行医务公开;打造平安医院。落实医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医德医风考核规范;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肃行业纪律坚决杜绝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违规违纪现象。力求本院行风建设取得实效。
(四)上半年医疗服务取得的成效
门诊就诊2593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门急诊1500人次;医技检查634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41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开展各类手术43台次;未发生医疗重大纠纷及医疗事故。
医院医疗环境的改善,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服务态度的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增强了患者的信任度。促进了门诊、住院病人的增加,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中心达标建设由于受条件的制约,迟迟不能达标;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还不规范;预检门诊、肠道门诊设置不到位,功能作用未发挥;片医的稳定性较差,办公条件需要改善;传染病防控负责人还需进一步培训;妇保服务人数较少等。
(二)医院搬迁迟迟未确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远期发展;科室设置还需进一步完善;大型专业设备缺无;人员结构,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缺少高素质人才;缺乏特色优势科室,市场竞争能力低下;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特别是顶层改造项目还未落实。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落实完成xx年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目标。医院已经在人员,管理方式,考核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分月、周推进,确保今年工作计划的落实。
(二)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片医护办公条件;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10月份前落实中医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强传染病防控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传染病报告和管理水平;努力增加围保服务人员;积极开展争创示范社区活动,争取年内中心七个社区达标;计划明年中心参与国家级示范中心争创活动,完成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任务。
(三)争取九月份前完成顶层改造工作,届时可增加600㎡的房屋用于临床科室的建设和床位的拓展。完成消毒供应室,预防接种门诊,片医护办公室等科室建设,使医院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服务功能有很大改善。
(四)ct室建设已经作为今年卫生发展项目报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项目的落实,争取今年能够把ct室的建设列入区项目规范。
(五)大力发展以康复医疗为主的康复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培育优势学科;强化内部管理,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全体医务人员,在区委、区政府,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更加努力工作,xx年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管城回族区人民医院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和谐**”的重要思想,做到讲党性、讲奉献、讲团结、讲干劲,做职工公仆,塑造清正廉洁、勤政务实领导干部形象,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在全体职工中起到班子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团队精神,使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彼此关心、互相爱护、情感交流、和睦相处,从而使广大职工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加快中心各项建设,更有效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完善院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不断完善院务公开,在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中心重大建设、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奖金分配方案等,通过院务公开栏、班子会、职能科室负责人会议、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向职工讲清楚,沟通思想,听取和答复意见,真正让职工知院情、参院政、议院务,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中心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药品管理的要求,按规定和程序公示医疗器械、药品招标采购情况,增强对器械、药品管理的透明度。形成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渠道畅通的监督机制。将中心发展计划、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处理等内容进行定期公示,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结合职工考核内容,定期公示中心办公室、医疗康复、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满意度测评考核结果,门诊人均处方额度,职工奖罚情况,病人满意度调查、病人投诉情况和医保扣款情况,以此来遏制“大处方”现象,促进人均处方额度的下降,从而减轻病人负担,提升病人满意度。
二、深化各项卫生改革,依靠改革求生存谋发展
(一)继续大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合理定编、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全员院、科逐级聘用制,强化科主任的用人自主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用人机制,使我中心的人才队伍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更具备战斗力和竞争力。
(二)继续加强院、科两级负责制。中心对科室的管理坚持科主任负责制,强化科主任责任人的地位,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行政、医疗管理设等工作。抓好科室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劳动纪律的落实,签订院、科两级综合目标责任书。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中心内部考核制度。在实行一线让群众评,辅助科室、后勤行政让大家测评的双向评议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灵活的,有竞争力的考核方案及奖金分配制度,采取奖金分配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部门倾斜,向从事预防保健等工作人员倾斜的分配方案,把各项工作指标、工作质量、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科室、每位职工,同时根据考核评定得分兑现每一位职工的奖金,适当拉开距离,充分调动全中心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为病人服务的热情。
(四)推行绩效考核,减轻患者负担。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我中心将适时取消以经济考核计算奖金的管理理念,推行工作量核算工作,以此来逐步加强和完善中心的管理。同时积极减少人为浪费、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中心经济效益。通过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使各科室积极开展服务至上,病人至上的人性化服务活动,在确保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根据病情严格掌握“三合理”标准。我中心还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部分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减免诊疗费等措施,努力减轻病人负担,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大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力度。
(一)健全法制,依法治院。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健全法制,严格监督,从源头上杜绝我中心的红包、回扣问题。
(二)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努力建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通过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教育全体员工对工作负责,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想病人者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民生问题的解决,永远是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这是笔者在采访中听到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头堰社区劳动保障站始终从居民最需要处着手,扎实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居民满意了,社区才能和谐稳定。
养老和医疗保障是重头戏
“社区的工作人员可给我办了件大好事啊。”刚走进鲁景月家的大门,这位70多岁的老大妈就拉着记者的手满脸笑意地说道。
鲁大妈是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厂的退休“家属工”,一直没有参加医保。2009年初社区劳动保障员时云霞在入户调查时了解到这一状况后,随即上门为鲁大妈办理居民医保参保手续,没想到却吃了个“闭门羹”。
“厂里给我们办的有商业保险,我身体也好得很,根本不用。”对于参保这件事,鲁大妈显得十分“冷淡”,“社区的人来家里七八次了,我都不愿办,后来看到他们没动静了,我也把这事给丢到脑后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鲁大妈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出肿瘤,仅前期手术费用就要4万元钱。就在鲁大妈为医疗费担心时,女儿拿出了一张医保卡,这让鲁大妈吃了一惊。“这是我自己的医保卡。”
原来,社区看鲁大妈的工作做不通,便“另辟蹊径”找到了大妈的女儿。“一年缴费就百十元,老人年纪大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女儿悄悄瞒着鲁大妈办好了医保手续。
“那次住院我自己总共花了3000多元。”说起这些,鲁大妈笑得合不拢嘴:“社区真是把我们当成亲人了,工作做的这么细致、这么周到。”
“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做好养老和医疗保障是重头戏。”社区人社服务员时云霞说。头堰社区是东风公司移交的纯企业型社区,辖区内有中央、省、市企事业单位十余家,服务的主要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离退休职工。
为了解决好这部分居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社区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为了方便参保对象申报,还印制了通俗易懂的告知“便条”,并针对参保对象大多是“空巢”老人的情况,开展上门代办服务。此外,社区把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保认证及查询、医保报销等事项引入“网格代办”,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以前居民办理医保报销手续要跑几家单位才能办完,现在我们通过网格员上门宣传,开展代办服务,居民到社区服务大厅后,只要十分钟就能一次性办好。”时云霞自信地说。
就业服务尽量满足居民需求
说起社区的贴心服务,“90后”的冯红霞也不住地点头称赞。技校毕业后,她便外出打工。2013年底回家过年时,她在路上碰到了社区干部,随意抱怨了几句外出务工的不易。没想到正月十五刚过,社区工作人员就找上门来,二话没说带着她来到鄂西北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经过面试她成了公司的一名前台接待员。上岗后,社区每月还会来走访,了解她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最近在社区的推荐下,我又参加了会计培训,拿到了会计证,马上准备进入公司财务部学习了。”说起未来的打算,冯红霞满怀憧憬。
在头堰社区,辖区居民经常会接到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新的就业政策、企业空岗信息、困难群体的就业回访……社区人社服务工作站总是在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就业岗位,努力把政策送上门,岗位送到人。
时云霞说,社区会定期到辖区企业收集岗位信息,并及时了解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招聘信息,然后张贴到辖区的每个宣传栏供居民选择。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社区工作人员还会上门向他们推荐就业信息。
此外,社区还建立了在职党员QQ群,充分发动亲戚朋友,延伸社区“触角”。哪个地方需要物业人员,哪个企业需要保洁、保安……大家都会随时通过QQ群,以便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015年以来,社区已帮助49名居民就业。
利用优势资源帮扶居民创业
“要不然怎么说社区是我们的贴心人呢!”创业小老板刘昌海看到笔者后连声说道。
今年40多岁的刘昌海自打10年前从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厂离职后,一直没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心气高的他想自己创业,却无从下手。时间一长,他也倦了,日子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过着。“老婆天天跟我吵架,吵完我就出去喝酒,喝醉了回来接着吵,眼看着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说起年轻时的荒唐,刘昌海有些唏嘘:“后来社区劳动保障员天天找我谈心,帮我分析现状,提出建议。鼓励我创业,并帮我办执照,联系房子,2012年我办起了理发店。”
去年年底,社区又给刘昌海出了个好点子。“厂里有大学生见习基地,每年要接受几百名天南海北的大学生来见习,社区帮我在学生宿舍附近租了个门面,做土特产的买卖,现在两个门店加起来每月能赚5000多元。”刘昌海兴奋地说。
在头堰社区,像刘昌海这样在社区帮助下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还很多。时云霞说:“截至目前,社区帮扶自主创业近30人,带动就业70余人。”
据时云霞介绍,近年来头堰社区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挥共建单位作用,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为居民创业服务。“新农贸市场就是在社区原来小市场的基础上升级而成的。”时云霞告诉笔者,2013年起社区与发动机厂协商后,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对水、电、路、房屋进行了全面改扩建,建成了一座综合的农贸市场。“这不仅盘活了社区原有的土地资源,还为社区居民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
新市场里不仅安排了保洁等公益性岗位,还有10余名辖区居民在市场里经营农贸生意,居民守在家门口就能谋生计。
此外,社区还联合共建单位专家,有针对地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失业人员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提升再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几年来,张湾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倾情基层,将劳动保障员下派到乡镇街道指导开展劳动保障工作,同社区干部一道将国家有关劳动保障政策宣传给辖区社区居民,同时开展就业安置、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一系列活动,让广大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得到政府的关怀,为确保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和收益”。时云霞说。
一、工作目标
通过市直属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高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直属医院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合社区需求、多种形式并存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以帮助提高为原则。公立医院应以帮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根本原则,加强人才培养,而不是替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三)以注重实效为原则。积极探索适宜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支援前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工作效果和慢性病管理水平的实际绩效评价,考核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工作任务
(一)市直属医院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派出具有相应工作资历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受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开展适宜技术、免费培训和接受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等。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自身需求,提出需要支持的执业科目及协作计划,有效利用支持资源,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要为公立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支援活动提供工作条件。
(三)市直属医院要与受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积极探索建立双向转诊信息沟通渠道,制订双向转诊管理办法。
四、具体要求
(一)确定支援关系。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分别与三家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市妇女儿童医院、市骨科医院分别与二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分别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第二人民医院负责本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体结对单位名单见附件)。
(二)签订支援协议。市直属医院应到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签订援助协议,建立长期定点协作关系。
(三)派驻医师。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选派主治医师以上的临床技术骨干轮流到社区驻点服务,并与责任医师建立帮扶指导关系,帮助并参与社区门诊、会诊、巡回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派。晋升职称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时间可与支农服务时间合并计算。鼓励离退休卫技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医院要保证其原待遇不变。
(四)人员培训。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要轮流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支援医院每年至少接受2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到本医疗机构免费进修学习;在举办学术讲座、交流会、专家讲座时应通知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派员参加。
(五)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明确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程序和保障措施。市直属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优先提供科室选择、检查预约、住院安排等服务,同时将适宜社区诊疗的患者及其有关病情资料及时转回社区,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六)启动时间。支援医院、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在20*年3月中旬之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3月底全面组织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支援医院、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本项对口支援工作,要建立组织,班子成员牵头,并确定相应的职能科室负责此项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市直属医院和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和工作交流制度,制订中长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取得成效。
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惠及辖区居民的民生工程。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规划管理和督导考核,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卫生监督协管制度顺利实施,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享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
二、明确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任务目标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主要任务是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的要求,协助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访及报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职业卫生咨询指导以及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目标是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健全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实现卫生监督功能下沉,执法监督关口前移,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到2013年底,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立卫生监督工作站,配备卫生监督协管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聘用1名以上卫生监督信息员。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体系
(一)卫生监督协管机构设置。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工作站,接受上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和业务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业务工作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管理和考核。
(二)卫生监督协管人员配备。每个卫生监督工作站至少配备4名以上在岗的工作人员,专、兼职负责本区域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卫生监督工作站负责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担任。在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聘任1-2名卫生监督信息员。
(三)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聘任与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当具有公共卫生、医学或法律类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能胜任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经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报区卫生局备案;由区卫生局统一颁发《卫生监督协管员证》,报市卫生局备案。卫生监督协管员统一配备卫生监督标志服,不佩戴号码胸牌。协管员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实行双重领导,日常工作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协管业务工作由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管理。
卫生监督信息员应当具有医疗、卫生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医(技)士以上职称,能胜任卫生监督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由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聘任、日常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工作站进行考核。
(四)房屋设备配备及管理制度。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办公用房以及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卫生监督工作站悬挂标牌,配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话、取证设备、文件盒和档案橱等办公设备。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主要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协管员工作职责、廉洁自律规定、投诉接待制度、案件交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等。
四、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责任
(一)区卫生局负责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导。区卫生局制定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工作站,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任务分工,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顺利开展创良好条件。
(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实施管理。制定全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计划、检查考核标准等、指导全区协管员培训;对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实施辖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提出考核意见。依法处理协管员上报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违法案件。
(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承担辖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负责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落实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管理,按照服务规范开展协管服务工作,并及时做好信息收集、信息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质量。
(四)卫生监督协管员履行卫生监督协管职责,掌握被协管对象基本情况,建立底册和管理档案。按规定开展巡查,填报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协助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对辖区内卫生监督信息员进行工作指导,汇总上报其提供的有关信息。卫生监督协管员无行政执法权(有执法证的除外),其检查记录可作为案件来源。
五、完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机制
(一)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水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员骨干培训。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制定我区的具体培训计划,加强对协管服务的培训指导,使协管员熟悉服务流程和工作要求,提高协管服务指导水平和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级卫生监督信息员进行培训。到2013年底,卫生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参训率达到100%。
(二)规范管理,全面塑造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标准化形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实行全市“六统一”,统一规定“卫生监督工作站”标示牌样式及悬挂位置;卫生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证件样式;卫生监督工作站上墙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内容、制度、职责、流程的内容及样式;卫生监督协管档案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日常使用的表格文书格式以及协管员统一着卫生监督标志服,促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建设。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重点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站的硬件和内涵建设,提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年内,要求所有社区卫生监督工作站建成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定完善、硬件设施齐全、协管服务规范的示范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根本措施。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努力构建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质,兼顾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居民满意为工作宗旨;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坚持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均衡发展,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2、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严格按照《*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和配置现有卫生资源,建立资源配置和功能更加合理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3、严格机构准入。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含非驻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和调整,按照“一镇一中心,一村一站”的设置原则,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避免盲目建设新的卫生机构。
4、严格人员准入。配备精干、适当人员,卫生技术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乡村医生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专业资格证书。
5、依法设置审批。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注册。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卫生工作目标管理与考核内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度。2009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0年达到100%。
(三)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任务。年度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做好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募工作,吸引高素质人才进社区,逐步建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和水平。
(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医院、区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作机制,按照分级医疗原则,实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居民70%以上的医疗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得到解决。
(五)落实老年保健工作。2009年农村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2010年达到95%以上;每年随访次数大于4次。
(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慢性病人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90%以上,2010年达到95%以上。
(七)利用健康体检、临床资料,结合主动上门服务,逐步为居民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2009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以上,2010年达到8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调整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按照《*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每个建制镇(办事处)必须举办和建设好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乡镇卫生院转型),对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可改作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或中心的门诊部),同时完善综合卫生服务功能;每个行政村或3000~5000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与《*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原则不符的,各镇(办事处)要及时做好规划调整工作。对于目前一些因历史原因存在的“一村多室”问题,各镇(办事处)要根据村级卫生机构人员变化,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逐步予以撤并。
(二)扎实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按照省《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和市示范产科、儿保、妇保、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加强镇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旧危房进行改造,添置必要的设备,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提高其履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及水平。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审定施工图纸,统一标准验收,严格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达到省、市建设标准要求。
(三)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继续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业务骨干、社区护士和乡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任务,保证培训工作质量。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政策,改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整体结构。
(四)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区卫生局将加强对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中心要加强对职工服务绩效的考核,禁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经济收入考核指标同个人分配挂钩,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全面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预防保健机构、区医院的业务分工,把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项目调整到社区,强化互补与协作关系,确保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比例达到80%以上。
(六)切实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观念
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责任医师团队,每个服务团队配备2名责任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2名社区护士、1名妇幼保健医师、1名公共卫生助理员和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乡村医生。通过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上门巡诊,开设家庭病床,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家庭式、24小时随叫随到的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要。
(七)完善管理制度,推进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
建立健全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按照省、市《农村(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标准》,加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八)落实一体化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认真落实一体化管理制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业务、财务、药品等纳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能够认真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等综合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执行基本用药目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区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各镇(办事处)亦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同时要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检查监督,建立考核评估制度
区卫生局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强化监督、考核评估,重点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同时,全面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积极创建省、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并确保每年创建1所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3所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2、全力以赴,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闻讯而动,卫生局及时启动禽流感防控工作。结合区位特点,制定完善了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坚持早布控、广宣传、持续动态监察执法,向居民开展宣传和教育,强化候鸟聚集地区的监测。把禽流感纳入今年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和考核。
3、传染病综合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
继续保持计划免疫工作高质量高接种率水平。截止20*年10月,全区学龄前儿童免疫接种接种率99.86%,开展了外来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推进免疫预防规范化门诊建设工作。严格执行群体性疫苗接种工作有关规定,确保免疫预防各项工作管理规范化。
严格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降低漏报率,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预防和控制季节性传染病爆发流行,夏季肠道门诊、冬季呼吸道门诊按时开诊。加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防病管理。有效处置了新街口地区短期内集中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对艾滋病疫情实行网络专报;加大重点人群监测力度,落实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折子工程,在*区确定18家医疗机构分别建设标准传染病诊室、传染病门诊和传染病隔离留观病房及4家急救分站。通过协调和督导,在规定时间完成建设,及时开诊。
妇幼工作落实“一法两纲”,指标继续保持全市较好水平。20*年1-10月,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十万,婴儿死亡率1.68‰。加大婚检宣传力度,在全市率先实现居民免费自愿婚检。自愿婚检人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加强,启动控制精神抑郁障碍项目。开展了智力残疾人员的需求调查。截至10月,为无职业、无报销渠道、无收入的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门诊1748人次,共投入费用15万元余。试行精神病紧急救助工作前移的措施,区内精神病人救助绿色通道不断完善,重大节日期间未发生精神疾患者肇事肇祸事件。
坚持落实《*区慢性病防治规范》,以重点疾病为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与辖区大医院合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4、做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不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保证人民群众健康。
(二)优化医疗资源,强化医院管理。
配合*区城市改造,根据区属医疗机构发展专科特色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目标,本着做精专科、做强社区的发展思路,优化区属卫生资源。原护国寺中医医院和原厂桥医院整合形成了*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和什刹海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二龙路医院和原德外医院整合形成了*市肛肠医院和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在短期内即呈现了可喜的发展趋势。资源整合、互补优势的举措初见成效。
在医疗机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在医疗质量、服务特色、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绩效管理等方面找差距,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区卫生局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与指导。对医疗文书质量和检验科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开展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培训,防范医源性感染;巩固医疗机构评审成果,强化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意识。
(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本着“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原则,在区发改委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规划,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改造了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服务环境,社区卫生服务量明显上升。
二、20*年工作基本思路
2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卫生局重点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公共卫生资源的整合,实现公共卫生大厦良性运转,发挥在保障公共卫生中的中坚作用
在新的一年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打下基础。要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定整合区域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对中央机关的保障水平,提高公共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全区居民公共卫生的享受程度和公平性。使公共卫生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础工程之一。建立公共卫生大厦是*区委区政府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尚属首例,意义重大。20*年要做好各机构的搬迁工作,按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未来工作的开展设置各个机构的科室及职能,优化内部运行机制,使整合后各机构尽快实现良性运转。
(二)进一步强化疾病防治特别是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
进一步巩固疾病防控的工作基础,完善传染病门诊、计划免疫规范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控措施;增强和完善全区防病网络组织建设;加强防病队伍培训,提高防病队伍素质;加大对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流行病调查和传染病管理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全区疾病预防的各项措施。
(三)做好2011年卫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调整规划
(四)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派驻卫生监督执法站,实现综合执法下移的工作模式。
推进卫生监督机制改革,为保障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即使到位,继续积极前移工作,在总结20*年卫生监督执法派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卫生监督站下移工作。并试行综合执法下移。
(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做好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巩固“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工作成绩,进一步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一、全力抓好免疫规划整改。
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近年来,一免疫规划工作。疾病预防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县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2011年的工作中因为一些工作不到位,未能通过省级评审,被列为了全省免疫规划整改县。如何严格按照省、地要求完成整改工作,顺利通过省、地免疫规划复评审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必须全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为此我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制定今年详细的整改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一是卫生部门必须认真总结和研究我县儿童免疫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有计划地逐步整改和落实。
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上,二是各乡镇必须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想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辖区内儿童计划免疫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动员工作。要将儿童免疫规划与其它农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今年对各乡镇的公共卫生目标考核,免疫规划将是重要指标。凡因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全县不能如期通过省地免疫规划复评审的乡镇,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得分一票否决。
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三是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做好各类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我县在雪凝灾害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
进一步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四是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各乡镇要建立协作机制。要通过查验儿童接种证,及时做好未接种儿童的计划免疫补种工作,确保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90%以上。同时要认真履行各部门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加强和配合开展对以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伤寒、麻疹等为主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和防治工作。切实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严密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
卫生系统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工作。刚刚过去的特大雪凝灾害抗灾过程中。充分说明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又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卫生部门要抓住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营造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要不遗余力抓好落实。一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共卫生工作政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实施目标考核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提高人员技能、改善服务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合作机制,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协调机构,坚持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完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指挥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2.86%参合率稳步上升,今年。但如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率、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科学合理地完善我县各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补偿办法、建立简捷高效安全的筹资机制,今年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工作。
各乡镇及有关工作部门要深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资金补偿比例的调整。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调整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县卫生局要在乡镇合管办的建设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管办分离”工作机制。县合管办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工作,尽快推进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上,各级经办机构及医疗机构要主动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合作医疗资金监管,防范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资金支付使用上要公开透明,地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医疗机构的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监管。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在推广适宜医用技术,采用安全、有效、价廉药品,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上下功夫。制度创新上,要认真总结评估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的经验,科学规范地完善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决杜绝在制度执行上不严肃、随意性大、误导参合群众的做法。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55-02
近年来,虽然基层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有明显提升,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1]。本次研究针对辖区社区、乡镇人群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慢性病人群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回下。
1 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1 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分析
1.1.1 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1.1.2 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
1.1.3 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
1.1.4 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
1.1.5 社医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1.2 对所有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建立档案:详细登记患者的具体病况、可能性危险因素,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定期管理、随访、做好记录,及时归整。另外,每月在社区开展2至3次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人员进行疾病防治,调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管理。
2 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2.1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
2.1.1 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
2.1.2 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
2.1.3 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
2.1.4 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
2.1.5 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 行评价。
2.1.6 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社区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糖调节功能受损人员,应立即进行对应性管理治疗,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灌输相关防治知识,使其调节功能尽快恢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2 组织管理流程分析: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2.3 操作技术流程分析: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家庭病床、出诊等,以备查询时应用。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2.4 督导监管流程分析:对社区责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计算机管理登记本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护士、责任医生和管理信息,入户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2.5 信息收集流程分析:在对局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本底资料 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2]。
3 结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3]。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慢性病入纳入系统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