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运筹学;经管专业;教学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7.01.237

1 引 言

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末,主要用于解决二战时期的军事作战策略问题。到50年代中期,钱学森、许国志、华罗庚等一批科学家将运筹学引入中国,将运筹学的应用扩展为更为广泛的民用领域。作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运筹学已成为目前众多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起着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的桥梁作用,注重培养经管专业的学生利用运筹学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帮助管理决策者提供最佳的决策方案。

我校经济管理系自2008 年招收的第一届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开设运筹学课程以来,至今已讲授了8年时间。随着学校管理专业的新增以及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运筹学授课对象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管专业的学生对定量分析方法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学习兴趣不高,期末考试的成绩远低于一些专业课程的成绩。这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应该避免的, 所以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 采取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运筹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轻松掌握如何运用运筹学去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2.1 现有教学效果不理想

经管专业学生学习运筹学的目的是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在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的运筹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使本源于实践的学科,又远离于实践。最初将运筹学引入国内的科学家中有以华罗庚为代表的数学家,因此国内众多高校使用的经典运筹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理论推导和证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们学生时代的运筹学学习多数是以数理分析和证明为重点,因此在他们自身作为教师讲授运筹学时也沿袭了这样的方法,加之从高校到高校,青年教师缺乏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无法将运筹学中数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解决困扰管理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着迷于数学模型的复杂和数学方法的精巧,而忽略了运筹学应用性特点,结果是教学过程很费力,而教学效果却一直不够理想。

2.2 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以文理兼收的经管专业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整体水平较薄弱。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存在对运筹学定量分析方法的畏难和无所谓情绪,学习兴趣不高,认为运筹学就是数学,对未来就业并无帮助,很多学生学习运筹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未认识到社会上对掌握运筹学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方便,课堂中的例题都是对现实问题的简化,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存在脱节状况。通过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和毕业生的反馈,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很迷惑,不知道如何解决,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缺少抽象分析能力,从而无法运用运筹学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管理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经管学生对运筹学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运筹学理论的能力,在运筹学的教学中,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3 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3.1 以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钻研达到教学目标。它改了传统“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由灌输转变为引导、启发和互动,实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没有固定模式。经管专业运筹学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灵活的选择一种或多种结合的启发式方法,选择的原则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通过积极思考引起联想而有所领悟,使之可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例如在介绍网络计划图时,先引出一个通俗易懂的现实生活中夫妇两人做家务的例子,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寻求如何安排家务活动使完成时间最短的方案过程中引出网络计划图的相关知识点;又如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理论教学中学生比较难理解和难掌握的一部分,为此先引入一个拾火柴的小游戏,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赢得游戏的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畏难情绪,同时又说明了动态规划求解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思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运筹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以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建模思路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该如何在课堂上强调该特性,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呢?答案无疑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目前各个学科常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运筹学传统模式下的教学重理论,轻应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却无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运筹学的案例的选择可以分为“大案例”和“小案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下区别使用。首先,挑选一些简洁生动、与不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典型或精彩小案例作为每个模块开始的引例,从例子总结出所要讲的内容、理论以及方法,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很自然;其次,精选一些需要解决的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讲授完每个知识模块的理论部分之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独立分析案例,自主嗽南喙刂识和资料,然后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求解,最后给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不仅强调了运筹学的应用性,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3 以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定量分析能力

运筹学的每类问题几乎都包括两部分:建模和求解。通常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靠手算无法完成,如果借助于理论知识建立模型而无法求解,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计算机的成熟为运筹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便捷之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应结合计算机软件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

在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上机实验,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如WinQSB、LINGO、LINDO和Excel等常用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其求解过程是数字的重复迭代过程,不仅学生难以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也较为困难且占用大量时间,因此在课堂授课中,只能对那些简单的例题进行讨论,而针对实际问题的大型案例来说就显得无能为力,这时如果借助计算机软件的求解就只需简单几步即可得到最优解和最优值,既方便又快捷。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在学习运筹学课程的同时也对软件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掌握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基本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的常见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定量分析的能力。

3.4 以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除了培养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筹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内容多、难度大,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很难将知识讲明讲透。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将学习时间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设计、数学建模和毕业设计。

①课程设计是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具体的运筹学问题开展调研、搜集资料、分析建模,经过充分讨论最终给出最优决策方案,该过程能综合训练学生对运筹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除了要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等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查阅资料及论文写作能力,其主旨与经管类运筹学的教学目标一致。通^参加竞赛,在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③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综合评定本科生素质的主要手段。由于运筹学理论与企业经营管理及具体业务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相关的题目,让其真正体验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 论

运筹学既是经管专业的主干课程,又是学科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它注重与各专业知识的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经管专业的运筹学教学中,结合课程应用性以及经管专业文理兼收的特点,分析当前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以启发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以其在有效地传授知识的同时, 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使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薛伟霞.经管类运筹学教学中“三位一体”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

[3]陈蓉,郭盈.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改革思路[J].内江科技,2015(8).

第2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一)信息搜索能力

在日常学习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果学生具备非常好的搜索技能,那么学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料、工具、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对于信息搜索能力,首先,学习常用的搜索引擎(Google,Baidu,Sogou),了解每个搜索引擎的优势及特点,例如,Google搜索引擎提供的子功能GoogleScholar可以提供学术资源的查找与搜索,尤其是英文学术资源的查找;其次,了解学校电子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概况,以及如何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包括学习使用一些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如NoteExpress,EndNote等;最后由专业课教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或者在新生专业介绍会上列出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常用社区、论坛或微博网址,如了解与管理、经济等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大型学术网站———人大经济论坛。

(二)信息存储技术

21世纪已经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如何采集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例如著名的尿布—啤酒故事就是典型的购物篮分析所带来的好处,而没有大量历史数据的使用与存储,购物篮分析又谈何容易。而大量的数据从各种链接、免费数据库、商业数据库采集时,需要考虑采用何种方式存储这些数据,以及如何管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有关信息存储技术。学习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对一些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信息处理能力

在收集好数据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是获取信息价值的必要途径,给学生介绍相关数据信息处理软件:Excel,MATLAB,SPSS,R,EViews等。这些软件都比程序设计语言处理数据要更加易于学习和使用,而且对于数据的可视化都较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方便得多。此外,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还可以借助诸如Or-acle、SQLServer这样的大型数据库。

(四)问题建模及求解能力

对物流管理专业类学生而言,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概念已经通过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深深映入脑海,那么思考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挖掘第三利润源,也就是采取何种策略降低物流成本,使得物流冰山下的成本得以不断减少,从而达到追逐并获得第三利润源的目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优化问题,即如何建立优化模型,例如建立模型优化生产调度策略,优化车辆配送路径,优化物流配送车辆装载率,优化供应链的库存,对供应链订单进行排序等,这些优化模型构建的相关基础知识在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管理运筹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对于求解的方法基本都是介绍的经典理论且是对非常小规模的问题进行处理,然后用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求解。为此,我们提出介绍一些建模优化软件如LINGO、CPLEX、MATLAB等来对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所解决的问题更接近实际情况。

(五)结果展示能力

当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并求解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展示,其中包括数据可视化的展示,即图形化表示,为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学习MicrosoftVisio及Excel的绘图功能来完成。此外,我们需要对相关结果形成正式的报告或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报告),这个任务可由微软办公软件WORD来完成,即学习WORD中的一些高级排版技巧(自动生成目录,自动公式编号等)。最后,学生可能需要在一些公开场合(例如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答辩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成果,这时需要使用到PowerPoint多媒体功能。

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模式

(一)单独开设相关课程

对于某些应用范围大、处理能力强的通用软件或开发软件应单独开设系列课程,例如对于在诸多场合(优化、数据处理等)都非常实用的软件MATLAB可以考虑单独开设课程来讲授,以使学生在后续课程当中可以不断地使用该软件解决课程作业及进一步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这些软件技能的培养对于其他课程能起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纽带作用。

(二)依托相关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设置教学内容模块

对于某些学习难度不是太大的实用软件技能,采用随堂教学的方式依托相关课程设置一定学时的教学内容模块来实现软件的普及入门。例如EXCEL、WORD、VISIO的学习可以放在校必选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里,而对于LINGO可以放置在“管理运筹学”课程里,而且从2012年开始,兰州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选用由李引珍教授编著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管理运筹学》已经将LINGO列入了每一章的讲授内容。此外,基于Logware软件的供应链仿真建模分析也在相关课程设计中得以运用,即对于依托相关课程实施实用软件技能培养已迈入了实质性的教学阶段。

(三)设置引导型教学模块

考虑到总学时的限制,教师在讲授某些主干课程的同时,指出要求学生自学的实践内容,即开展引导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达到延伸、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出学生自学的提纲,内容,自学的方式、方法以及自学的资源(推荐书籍,推荐学习的工具、学习网址),由学生课后业余时间主动学习。而且对于引导型教学模块的内容,还可以设置自学应该达到的目标,考核的方式(例如做一次汇报)及手段。

三、总结

第3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正;培养方案;方法;措施

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工业工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以天津大学为代表的管理类本科,这种模式专业基础以运筹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和一门工程学科主要是机械工程为主。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管理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工程专业的基础,了解工程学科的知识内容,掌握工作研究、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经济学、质量管理与控制、成本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和先进制造系统等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内容,成绩合格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第二种是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管理类五年制本科,这种模式前三年时间在机电工程专业或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学习,从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再学习两年专业课程,通过五年学习,成绩合格毕业时获工学与管理学双学位。第三种就是以重庆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机械类四年制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将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工科院校,这种模式工程学方面的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强的比例,学生专业工程技术扎实,基础较好,不仅掌握专业技术还掌握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和工业工程专门技术,是社会急需的即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第四种是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以冶金、化工、电子及其它产业类型的工业工程四年本科,这些院校为工业工程专业模式即体现了很强的专业工程基础,又体现了专业特色。

今后还将逐步在服务业、第三产业类设置工业工程学科,这在国外已屡见不鲜。从1993年在重庆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所大学首批招收工业工程专业以来,目前已有106所大学开办了正专业。重庆大学是第一所将正本科设置在工科院系的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其它兄弟院校将正开办在工科院校作出了表率,十年来培养的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倍受社会的青睐。

二、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分析

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化,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工业工程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国际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动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我国教育的落脚点,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工业工程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工业工程人才。检验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也是市场。为此,工业工程学科须突显“强基、宽径、显个性、重综合”。

(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工业工程是培养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新兴边缘学科,社会急需的也是全面素质型复合型人才,从近几年工业工程就业形势来看,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去向已不局限于机械制造,而是大量从事于电子、信息、通讯、服务、计算机等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单纯以机械制造为支持学科向大制造业为支撑学科方向转换。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拓宽学生专业面的精神,在保证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对原来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计划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特别加强了实践性动手能力的培养,使新的培养方案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因材施教首先,公开培养方案。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必修学分中设置了自选课程,即必修自选课,实行了班导师制,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兴趣特长和就业意向,跨系跨专业任意选修全校开出的任何课程。具体做法是:大学第二学期由班导师给指导的班级讲解大学四年所设置课程的基本情况,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并将培养计划发给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发展方向和就业意向,参考家长、老师的意见,慎重选择课程。

其次,加大选修课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加大选修课的力度。为了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愿望和我国加入wro的具体形势,我们在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新增加了wio规则、经济预测与决策、企业诊断与咨询、材料学、宏微观经济学、战略管理、新产品开发策划、物流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与认证等课程。对于主要的专业课如:生产计划与控制学,系统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认证,先进制造系统,原要求这五门课程都必修,现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要求学生可从中任选三门课程进行学习。

其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重庆大学工业工程系已经完成了基本上所有课程的课件建设,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比如设施规划与物流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某些工厂的三维动画布置设计,各种运输、搬运、装卸设备以及立体仓库、自动运货小车等都可以在多媒体上演示;人因工程学中人机关系、动作经济原则等三四百张图片也可以在多媒体上演示,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形势上采用理论讲课、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参观访问、课堂讨论等形势,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较好。

(三)充分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除了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两课”,军事训练作为公共必修学分外,还要求有6个学分人文艺术类(包括心理学、法学、美术学欣赏、智力开发、文化史、科技史、经济管理以及古今中外军事思想、音乐书法、外语等)的必修自选学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除此以外,还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至少听取2个以上有关本专业的学术报告(每个报告O.5学分),了解本专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了解Ⅲ的最新动态,开阔眼界,扩展思维,跟上时代步伐。

(四)加强实践性环节,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性环节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工业工程人才,在新的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动手环节,如增设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环节,还增加C语言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以及工作研究课程设计,现实践性环节达到了总学时的24%,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改革生产实习新的培养方案对生产实习也进行了改革,改原来单一的、在—个工厂进行生产实习的方式为在三个工厂、二个离散型工厂、一个流程型工厂进行的互动的多形式实习方式。实习地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中外合资企业。在一个工厂重点实习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等的传统方式的生产实习,另一个工厂重点实习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采取观察、交流座谈、报告等形式,根据具体情况数个同学一组,广泛与领导和群众接触,了解企业人、财、物等管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回校后采取交流座谈、分组发言、探讨等形式进行广泛交流总结。

毕业设计时实行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题目,内容以及要求填写在毕业设计选题表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工作性质、就业情况选择自己喜爱的题目或指导教师,并填写毕业设计自愿。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成绩的优劣,在尽量满足学生第一自愿的情况下,在进行好、中、差搭配的基础上,选择需要指导的学生,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然后,正式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毕业设计动员,进行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分四阶段进行检查,第一阶段由学校督导组就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检查;第二阶段由学院督导组检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的质量和进度;第三阶段检查外文翻译,毕业设计的进展;第四阶段是毕业答辩前的综合检查,检查通过后才能进行毕业答辩。

(五)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外语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也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在Ⅲ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了英语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结束后,从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出发继续开设外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如运筹学双语教学、系统工程双语教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双语教学,并使用外文版教材,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英语不问断,即使大学英语学完了,可再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提高英语能力。通过双语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听说写能力。2OO2年重庆大学对全校所有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工业工程专业在系统工程课程双语教学工作中,采取讲授、提问、学生准备、上台演讲、分组讨论等方式、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收获较大,效果较好,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总结

第4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程;课程群;课程群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德州学院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先后建成23门省级精品课程、160多门校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由“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和“复变函数论”组成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由其组建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特色专业的建设。

1. 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关于课程群的建设,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论述,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基于学科划分的课程群;再就是突破学科限制的课程群。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一课程群的课程之间内容必须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课程群就是内容紧密联系、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能力范畴的课程的有机整体,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

专业知识结构可分为五个层次: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教学计划,由此可见,课程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子集,是课程建设的超集,它打破了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和技能的实现等。研究课程群建设,更易于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更易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群建设把传统的教学组织的两层架构进化为三层架构,使技能要求独立于课程,形成目标明确的课程群层次,嵌在课程和培养方案之间。由课程群承载技能培养目标,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使目标明确。课程群建设弱化了课程的独立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亲和性,凸显它们为确定的共同培养目标的服务特征,突出各课程所蕴含的技能定位,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中的技能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教学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逐步实现与培养目标的重合。

一个课程群一般要由3门以上的课程组成,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同时知识点之间存在相对独立和离散性,知识点之间关系亲和,教学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环节是连贯、递进的。课程群的建设要符合在组织、内容、结构等方面的教学规约,具有显著的技能属性,教学目的性更明确,培养方向性更突出,技能培养的过程连续并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拓宽,课程的开放性更友好。课程群注重技能培养,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

2. 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与原则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建设,我们认为必须涵盖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的精华。在此基础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建设首先要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确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以集中人力、物力来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从而加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重点突破的效果。这是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所在。

课程群建设,要坚持五个“有利”的原则。一要有利于专业教学计划的组织和实施;二要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三要有利于教材建设和其他教学资源建设;四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五要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建设

(1)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构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建设应侧重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模型的设计。而“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复变函数论”等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计算模型设计类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离散数学”是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方法,严格证明的推理能力,应用自如的解题技巧,以及训练有素的演算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处理各种离散结构事物的描述工具与方法,为后续课程“数据结构”、“复变函数论”、“数学建模”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建立在这些结构之上的各种运算的实现,为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提供方法性的理论指导。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算法的计算复杂性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为“数学建模”和“复变函数论”中的编程解决实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复变函数论(双语)主要研究解析函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变函数论”课程中的应用部分,要用到数学建模的思想、技术以及数据结构算法的思想,并且通过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为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奠定良好的外语基础。数学建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讲述建模方法、运筹学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统计分析、插值与拟合、预测与评价等理论内容,以及用MATLAB、SPSS等数学软件编程求解各种数学模型的实践教学内容。数学建模作为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数学建模的思想也融入了其他3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和复变函数论4门课程具有强相关性,将其组合在一起共同建设,对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交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2)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要建好精品课程,最关键的是教学团队建设。由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和复变函数论4门课程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由16人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教师4人,2人为校级教学名师,1人为校级学术骨干。团队中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分别来自不同的著名高校,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活跃的学术思想、强烈的开放意识、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和突出的质量意识。由于对课程群建设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术严谨、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这也是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特色和基本经验。

(3)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整合与优化。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存在门数多、学时多、相互之间内容重复、实践环节薄弱等不足,我们重新修订完善了教学大纲,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对不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或交叉的部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更好地体现了“专业性”和“基础性”;对各门课程的理论课时数和实验课时数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合理;设计了体现课程间关联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内容安排上,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知识结构,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该课程群中的每一门课都有完整的、较好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并且都配有实验指导、多媒体课件、习题答案等,符合立体化教材建设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课程群建设的思想,突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突出了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中,采用“三结合、四训练、五注重”的教学模式和双主线的教学设计、三层阶梯式的教学架构、四级实践教学体系。三结合是指“教学内容与上机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课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四训练是指基础训练、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和开发训练。五注重是指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通过问题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注重通过探索导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通过问题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双主线的教学设计是指,第一条主线就是教学过程中贯穿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第二条主线是教学过程中贯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三层教学架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思维,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设计。四级实践教学体系是指采用兴趣与项目双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通过实验强化基础理论、课程设计锻炼基本开发能力、创新大赛激发实践热情、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教师实际科研项目双重交叉实训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启发式”、“双向互动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导向,构建以准备、诱发、释疑、转化、应用为基本要素的传动结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诱发导引,并结合课堂练习精讲启发,及时总结学生讨论交流结果,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突破教学难点,将知识迁移转化为学生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进而实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三结合。②双向互动式教学法: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又要注重学生的学,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③研讨式教学法:首先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然后学生按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并展开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评。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课程网站建设。课程网站资源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物”的因素,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推行现代教学模式与方法、革新教学内容的有力载体和工具。我们开发了各门课程的课程网站,网站资源丰富,实现了在线学习、在线交流等多种功能,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

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课程整合优化,密切了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交融,减少了课程之间的相互重叠,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时。由于各课程之间内容不再重复,知识具有递增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分配更趋合理,综合性设计实验密切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应用技能为主的思想得到更好的体现,因而促进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

课程群中的课程都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实验巩固学生所学课程的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探索技能;通过开展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科技竞赛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来建立数学建模、编程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课程的整合优化,更加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并在不同课程群的建设中实现分类施教、差异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兴趣更加浓厚,同时对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分析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对教师来说,教学改革积极性空前高涨,多门课程之间甚至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打开了更多的空间与通道。通过课程整合优化,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实践证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其他课程群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的建设与评审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6(5).

[2] 胡发胜,刘贵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3] 孙烔,郝建文,杨联贵.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4] 谭萍,庹清.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5).

第5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3- 02

1 前 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边缘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引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原来只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我校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我校商学院工业工程、产品质量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学习这门课程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难以理解、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部分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两类受众对象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上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应该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张义刚[1]认为应该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 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掌握MIS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2)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作用,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使其了解MIS 开发步骤和方法,能够配合MIS的开发工作。系统开发中的3个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涉及到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知识,这些是经管类学生的弱项,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不应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实施,而只要能够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就可以了。另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系统实施应属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范畴。

3 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第二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介绍信息系统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趋势,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和通信网络。第三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四部分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评价。第五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如ERP、CRM、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教学内容中,如何针对经管类学生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淡化末节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张义刚[1]认为,为了使管理类专业学生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应该把数据流程的分析和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顾继光[2]认为,教学内容往往受到所选用教材的制约,教材出版时出于通用性的考虑肯定会使其缺乏对特定对象的针对性, 所以在授课时应“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注意把一些教材上没有深入和没有出现的内容引入课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课程教学中不侧重于讲解信息技术本身,而是重点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重庆工商大学在本课程教学中强化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求分析的讲解和分析,淡化了其他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内容,从而突出了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我校经管类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观念,认识信息化大潮的背景及其对社会、企业的影响,通过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其次,强调数据和数据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如何运用管理模型解决管理问题;第三,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的思维考虑管理问题,如怎样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进行业务流程改进和再造,如何画数据流程图等;第四,在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相对淡化其他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最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评价工作。

4 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对于从未走出校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加强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方法[3-6],如引入案例教学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等。下面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讨论如何改善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

理论讲授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本课程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思考、提问等交流,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逐步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较好地弥补了学生企业管理经验的欠缺,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通过对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内涵,进而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感性的认识。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案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 促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内容应用于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可以把课堂上要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并把案例的思考题一起给学生, 这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避免了将“案例学习”变成“听故事”,锻炼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案例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某个开发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讲解其内部原理和功能,加强学生对现代应用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到企业实地调研,使学生切身感受信息化对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提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4.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等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认为该课程实验只是局限在课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之外还安排了实验教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将实验教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分为4个层次:认知性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知“MIS是什么”,案例分析实验让学生了解MIS是如何开发的,模拟性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难点与关键,最后设计性实验(即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前3个实验帮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MIS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达到能够自己开发的程度。这样的实验安排对我们很有启发。

对于我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知实验可以采用课堂演示一个系统,也可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了解ERP 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采购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相应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管理功能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加以实现等内容。案例分析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完成该实验。模拟性实验围绕系统开发中的难点及关键点,例如针对系统分析阶段中的“需求分析”,任课教师提供若干中小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化需求背景,包括“超市销售系统需求”、“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需求”、“中小贸易公司进销存系统需求”等,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的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可以不进行系统实施这个步骤,只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另外,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在小组分工时由经管类专业学生承担系统分析的任务,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可由双方合作完成,共同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的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承担。在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如何进行沟通合作,协调彼此的工作,同时控制好项目进度,这些也是很大的挑战。这种合作与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开发非常类似,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和开发能力。

5 合理设置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起着督促和引导的作用。李竹宁[3]认为,一般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只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考核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应该尝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院的MIS课程分别开设了理论课和课程设计,按两门课程进行考核。理论课的考核方法目前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以后可以通过安排1~2次案例分析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平时成绩,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讨论。

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并派代表用PPT汇报演示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根据陈述和答辩的情况给予答辩成绩,教师还将根据报告质量给出报告成绩。另外为了防止“搭车”情况,每位同学都需写课程设计总结,说明自己负责的课程设计内容以及工作情况,教师据此给予平时成绩。最终每位同学的成绩由以上3部分成绩构成,这样既考虑到了小组的整体合作情况和成果,又兼顾了每个同学的工作表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6 结 语

本文研究了上海电机学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进问题,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一些院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有借鉴意义,希望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122-124.

[2]顾继光.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1):96-9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vol.2:23-26.

[4]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 工 高 教 研 究,2008,27(4):119-121.

[5]李锐,郝庆升.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9):123.

第6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37-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一个新专业,教育部调整了数学学科专业的数量与名称,将原来的七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涵盖或涉及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主干学科。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立时间短,全国各大专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专业课程设置中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是依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培养计划包括学生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等内容。目前有很多人认同这样的观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计算机知识、数学知识和网络知识三者相融合的一个专业,所以该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数学专业应有一些本质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一部分数学课”+“一部分计算机课”+“一部分管理科”+“其他部分课程”的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满足企业和社会用人的实际需要,并且要体现计算机网络和数学等知识的特征。

根据2003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试行稿)的说明》要求培养出的信计专业学生:(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具备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2]。而计算机正是利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工具,因此做好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对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定位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是有区别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应突出现代计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国家教育部规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开设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但具体开设哪门高级语言没有规定,所以各大高校都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C++等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通过C语言结构化编程思想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理解系统内部的细节,更有利于比较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不同,为学习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打下基础,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分别开设了VC++和Java这两门目前在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掌握目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开设了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两门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面,尤其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在课程的安排要有效衔接。例如,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学科,主要是研究基于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计算机类专业课,我院开设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操作系统、图像处理。

二、计算机课程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项目经验,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只讲教材中的内容和基本理论,而对产生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应用领域知之甚少,导致了理论和实际脱钩,学生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也不知道怎么样应用,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讲授理论课程的时候,把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例如讲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项目经验,用目前流行的软件作为辅助平台,向学生讲授曾经开发过的项目。例如,利用VC++和SQLServer数据库,给学生讲解酒店管理系统,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逐步启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兴趣。

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际项目经验,这就需要有一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支持和鼓励计算机类教师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更多的素材,积累经验;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让有经验的教师以老带新。

三、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许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只是强调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而忽略了该专业学生的工科特点,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十分重要。但目前来看,实践环节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重视实践教学,有些课程没有单独开设课程设计,验证实验偏多,创新实验较少,实验效果不理想,实践环节与实际问题脱节[4]。鉴于计算机类课程实践环节的种种问题,急需对实践教学予以加强。

首先,要对实践教学加以重视,保证实践课程的学时,而且上机的课题不应该全是验证实验,还应该包含一定比例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另外,指导教师的数量和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数量之比应该在1∶15左右,不应该太小,最小也应该大于1∶20。其次,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依照课程的实际情况,多个同学组成一个开发小组,例如,进行Java集中周的时候,根据国家软件开发规范的要求,让学生去上机实践,开发课题可由教师精选,尽量贴近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开发项目,在集中周期间,指导教师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出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再次,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培训机构的联系。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体现。因此,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所选题目尽可能的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每届题目的更新率要达到80%。过去,一般都是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的自由度不是很大,应该进一步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改革,鼓励和允许学生进行自己拟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选择老师对其进行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有动力,学生自己选做自己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一定会促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指导教师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指导毕业设计的竞争性。最后,答辩委员会对每一个学生单独答辩,且答辩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综上所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的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要符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中,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实际项目经验的优势,强化计算机实践教学,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革,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波,王晓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设置研究[J].林区教学,2013,(5):85-86.

[2]邢远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育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44-145.

第7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总体效率和效益,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分析、计算、设计以及优化等),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业发展迅速,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的市场需求,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得到前所未的发展机遇,IE人才需求急剧增长。面对机遇,各高校纷纷设立IE专业,迄今全国已有l9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但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E人才,取决于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也就是IE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培养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条件不同,各高校要在激烈竞争的IE人才培养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确保高就业率,就必须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合理确定学科定位,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根据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我们围绕专业建设和办学思路对IE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进行了创新研究。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与培养目标

1.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对装备制造业激烈竞争环境,成都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依托国家三维CAD培训中心、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优质的机械工程教学资源,综合机械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工程理论,将创新教育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潜力和人文精神等五个方面塑造,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的“改善意识”和“渐进创新能力”的工业工程人才,这既是创新教育的必然延伸,也为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入了内涵。

2.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人才具备的能力

为把成都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们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实地调研、参观许多典型的企业如东方汽轮机厂、成都一汽大众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沃托玛腾机电有限公司等,也实地走访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另外网络查询学校有:Bradley University,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

基于上述论证,制定了专业建设五年规划和实验室建设规划,明确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理论以及IE技能,拥有强烈的“改善”意识和“渐进创新能力”、懂技术懂管理复合型高层次应用人才。通过公共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经管类基础知识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等四个模块,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业生产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和改善、生产制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IE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教学体系整体最优,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工程、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课程设置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通修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同时,课程设置中增加跨专业的辅修课程模块,给学生自主选择机会以适应个性化的培养要求。

通修模块包括:思政类、英语、计算机类、体育等课程。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工业工程的经济、管理基础课。

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工业工程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办学优势协调好基础课、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工业工程的经济管理基础课、工业工程专业课各课程比例的设置。加大对专业教育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将所有独立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精选课程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知识陈旧,使讲授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2.强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突出思维能力(重点是智力因素和逻辑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如保证数学、系统工程、运筹学等教学质量,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等;保证工程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训练识、绘图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保证计算机语言教学质量,训练程序设计能力等。

3.拓宽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IE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基本IE技能,掌握如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生产计划、质量管理中的IE基本方法和技能。

4.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动手环节,使实践教学达到53.5学分,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上,对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实验环节根据学科方向进行整合,以独立实验课程形式统一开设工业工程综合实验课,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工程训练环节上,除强化IE认识实习、机制生产实习、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直觉思维。并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与企业长期联系的实践平台,选择部分优秀学生从高年级开始就定时参加企业运行管理和规划管理,增强他们对先进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与系统的认知与参与,强化设备操作能力和产品制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5.突出渐进创新能力和理念的培养,强化基于发散思维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加强人文和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形象思维和非智力因素;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发现和鼓励具有创新个性的人才发展,因材施教。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业工程专业每门课程设置了课程小组,采用“协作教学”,即同一门课由不同的教师轮流教授。课程组依据培养目标制定课堂教学四项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自学与讲授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1.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1)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三个方面。将基本理论分为了解、理解和必须掌握三个层次;将方法与技能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明确重点和难点。比较简单的内容,采取学生自学方式。教师在课前介绍本章内容、重点和难点,并给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期刊和书籍、留习题,下次上课提问总结,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点难点内容采取老师讲授方法,并辅之于实验教学及案例教学等方法。该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案例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运用工业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课程组查阅与课程相关研究及应用论文,同时将教师的实践研究内容整理,提炼出案例。在案例教学中,首先通过电子邮件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做成PPT课件,上课时各组派代表讲解,大家充分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适时提出有启发性或能够引起积极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维。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3)启发式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起点,通过“启发输导,循循善诱”,科学地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以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一定的观点的目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

(4)鼓励学生上讲台

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配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过去授课时基本上是老师讲课学生听,无法体会学生听课的心情。现代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充分的准备,安排学生讲2学时课程,每次讲1个小时。为了讲好课,学生做了充分准备,查阅了很多资料和参考书,制作的电子教案图文并茂,非常生动,并反复研究和演练。讲课时十分认真,听课的同学全神贯注,积极配合。该种方式加强了教与学的交流,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2.在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加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制作了电子教案。在多功能教室中,用多媒体方式讲授课程内容、演示课程内容相关背景及应用案例等。电子教案信息量较大,内容直观、生动,通过视觉及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影像及软件技术。对于课程中难以理解又没有实验的内容,我们运用摄像技术拍摄实际生产过程,然后在实验室回放,进行分析改进;通过工业工程软件对产品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工程评价;

(3)利用教学录像及网络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搞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采取的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采取的措施包括在职进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学研究、软件技术培训、课程教学培训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通过自身积累,逐渐发展壮大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引进的师资应该能带来最前沿的学术课题,能够带来先进的学术意识,能够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求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只有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时才能得到教师真正的有效指导,保证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六、结束语

依据上述专业建设的思想,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了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综合仿真实验室,同时也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第一届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2010级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就达到了98.6%。其中,有16%学生考研继续深造,有多名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此外有众多学生进入富士康、TCL集团,美的集团等大型企业从事品质管理、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等岗位就业。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思路,积累办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第8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93-0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化要求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掌握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盛。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但是,由于MIS是一门介于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在对没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MIS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感觉该课程概念性强、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还有不少同学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知识距离太远,将来不去从事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工作,用处不大,缺乏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MIS课程教学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如此反差,让从事经济管理类专业MIS课程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对MIS课程教学现状感到担忧,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MIS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不足。由于MIS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方面初步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基础。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功底比较深厚,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某些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前导课,远不能支撑该环节课程的学习。为此,在MIS课程的学习时,不得不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本课程涉及到的某些知识点加以讲解和回顾,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显得重点不突出,且很难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进度。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不合理。目前,MIS的教学内容大多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介绍信息、系统和MIS的概念以及MIS的结构、分类、发展过程等内容;二是介绍MIS相关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三是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介绍MIS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维护等几个过程,这是MIS的核心内容;四是介绍MIS的管理,包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等。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的知识缺乏,并且对于实际工作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使得学生对于以MIS系统开发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觉得学习起来抽象、枯燥无味,逐步丧失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形式单一。目前,MIS课程的教学安排包括两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完成之后,才安排实践教学,而不是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理论教学后,立即安排实验,这就导致前面理论的讲授和后面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正确应用。同时,由于学时有限,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留给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就不多了,有时可能还因为理论学时不够而占用实践学时,造成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的现象比较普遍。

MIS理论教学大多以讲授理论为主,结合案例对理论的讲解较少涉及,且在案例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案例为主,学生参与不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不利于学生把握MIS相关知识,更不能深入地去理解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案例教学时,所选用的案例大部分是国外企业的案例,且案例发生时间严重滞后、内容也比较抽象,难以适合中国国情,使学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相关理论的分析应用了。在实验教学方面,狭义的认为MIS的实验就是编程,只要程序开发工具应用熟练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验内容,如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流程重组与优化、管理模型的确定、数据字典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程序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4.教师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学需要。MIS课程教师应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比较完善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运营管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知识,而实际担任MIS课程的教师多是计算机知识较为深厚,而经济管理知识较为薄弱,难以适应MIS 课程教学的需要,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MIS课程上成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情况。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1.合理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学会利用MIS来为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是他们学习MIS 根本目的所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经济管理类专业MIS教学的重点。基于此,我们认为MIS课程的教学中应偏向于“管”,偏向于讨论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讨论如何进行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因此,MIS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具有在信息环境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充分认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里的战略性作用;能密切关注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发现其内在的商业价值,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2)掌握系统科学思想和MIS战略规划、分析、设计的技术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3)理解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作方式和竞争战略的改变,并能利用MIS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4)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在应用MIS中出现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2.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为了能够体现经济管理类专业MIS课程教学的目标,应避免将MIS作为计算机课程看待,而应该将MIS课程作为一门管理类课程看待。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有所侧重,在规划和设计MIS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对MIS的基本概念、结构的掌握和理解,MIS开发的组织管理、维护和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分类、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在解决管理问题的作用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这些方面内容的重点讲授,不仅是学生获得了他们所应该掌握的MIS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对MIS的理解,了解自身在MIS开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应发挥的作用以及怎样与他人合作沟通。通过对MIS开发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学生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MIS的实际应用问题,可以应用MIS提升企业竞争力,培养了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通过上述课程内容安排,学生会意识到MIS课程对于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由于MIS 课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MIS的教学要求,应根据教学内容各部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组织课堂讨论。经常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题目,并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布置下次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例如,在讲到MRPⅡ时,先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组织讨论,这样学生进行充足的资料准备,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逐渐形成主动收集整理信息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要适时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激活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大多数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2)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案例教学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决策分析,建立真实的事件感受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选择时要注意几点:要有趣味性、理论难度不宜过大;案例不要与理论、实际脱节;案例不要过于复杂。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培养,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的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将合作学习引入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将自己的经验和才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享,共同解决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3)重视实践教学。MIS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实践环节教学安排也是经济管理专业MIS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切忌将MIS实践教学变成MIS开发课,应该通过加强MIS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管理业务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操作、运用MIS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MIS实践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MIS上机操作演示。通过一些演示系统让学生对MIS有一个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学习,了解MIS的基本结构、功能,掌握运用MIS处理管理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第二,实地参观调研。通过组织学生到已建立MIS的企事业单位的参观交流,实地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如何在MIS中实现,了解MIS的实际构成、运行特点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维护。第三,课程设计。通过选择一个企业为背景进行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让学生进入信息系统的各个开发生命周期,正确理解相关阶段的任务,该环节要求学生将前一阶段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考虑到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要注意掌握试验的难度,该环节应以系统分析为主、系统设计为辅的思想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的管理业务和管理数据的流程分析与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企业管理需求的,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的战略层、战术层、执行层的业务结合,考查学生对管理需求的调查分析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系统建模能力,而不是片面的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

4.建立科学透明的考核方式。设置有效的考核标准,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惰性,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客观部分,即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二是主观部分,即平时成绩。对于客观部分的考核,在试卷题目上应倾向于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上,试题要紧扣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知识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敢于质疑和探索。

由于主观部分的考核是平时教学中进行,就需要在课程开始时明确告知学生考核标准,并且在设施中做到奖惩分明,才能取信于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讨论中,如果给表现好的学习以鼓励,给参与的学生以肯定,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同时,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只有学生参与制定并认可的考核标准才有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95-97.

[2]郭捷,张秀萍.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育管理,2010,(3):122-125.

[3]吕新民,张金诚.经济管理类《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88-90.

[4]孔继利.《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10,(10):120-124.

[5]孔德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1):65-67.

[6]李怡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357-359.

[7]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4):210-211.

[8]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E Jing-rong,LI Qing,RAN Jian-yu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Wanzhou 404000,China)

第9篇:运筹学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raditional advantage majors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blurred,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logistic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ode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extract three major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ies, and built the course cluster of the specialty and then in view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provid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core competencies; course cluster

1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为高等学校传统学科专业的学科方向调整、转型和更新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目前许多高校的传统学科专业也注重物流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如“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学”等。根据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专业目录,与物流专业相关的专业共有6种,占管理类专业总数的30%以上。由此可见,物流管理类专业无疑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类中最大的学科专业之一。而这一发展趋势,也必然对纯粹的物流专业的特色及培养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纯粹的物流专业通常以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运筹学为主要工具,面向各行业、各部门的物流管理岗位,其课程设置多而杂,知识体系融合性差,导致学生学得多但不精,学得杂但不具体;另一方面,目前的就业形势表明,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在筛选应聘的大学毕业生时,除了重视个人素质外,反而更重视的是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门技能,这样,纯粹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时就显得优势不足。

目前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本科生培养任务的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与母体高校趋同,因此独立学院的物流专业也就不可避免的同样面临着上述问题。与此同时,独立学院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不如母体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学生,因此,相比之下,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2]。那么,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如何培育专业核心能力?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课程群建设思路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

2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提炼

2.1 专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核心能力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的主要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使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并获得较大利润的要素作用力[3]。该定义涵盖了以下几层意思:首先它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其次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再次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最后它是企业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企业之中。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例如: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在应聘教学工作岗位时,考核方最看重的是求职者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借用“核心竞争力”和“专业能力”这两个概念,我们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领域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学生掌握的不易被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4]。

2.2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2008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高校物流学科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各高校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办学定位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根据“意见”不断调整、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了培养立足武汉城市圈、辐射湖北省、中三角及其他地区,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掌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商品采购、运输、仓储 配送、供应链及国际物流等与物流管理相关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经过近4年的发展,2012年物流管理专业被批准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了进一步深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凝练专业核心能力和突出专业办学特色,课题组和专业教研室开展了为期1年研究,先后调研了武汉东湖学院、武汉商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等高校,考察了上海易迅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武汉兴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2014年8月派老师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第13届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研讨会,通过前期的走访调研以及与全国其它兄弟院校和物流企业的学习交流,提炼了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三大核心能力,确定了及与之相支撑的培养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3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群构建

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通过对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以课程教学单元(知识点)为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模块(知识群),进而明确具体课程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课程群[5]。课程群建设中,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整合优化课程为重点,以优化课程群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主要内容,以建设课程群教学基本条件与评估体系为保障。重点分析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性质、相互关系以及课程间内容的衔接,按基础理论类、实际应用类为序,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课程间相互连接的课程群体系,具体课程群体系如图2所示。

3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保障措施

3.1 加强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

课程群构建过程中须对各课程群内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对整个课群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尽量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尤其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实验内容的安排应尽量考虑到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等问题,从系统角度出发来设计整个课程群的实践环节。在设计各门课程内容时,不应以单独某门课程或具体教材为中心,而是要以该课程群要达到的目标为中心。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类课程群,群内各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和物流系统规划、仿真设计的具体方法,主要以虚拟仿真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为主,所以应注重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3.2 加大教学团队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以课程群为单位的跨专业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要有一名学科带头人或兼职教授。每名教师至少担任课群中的两门课程,所有教师都要参加实验课教学。其次,教学团队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定期开展教学研究,交流教学体会,以座谈会或教学观摩的形式,针对教学内容、教案准备、教学方法、课堂设计、教学总结、作业答疑诸方面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再次,教学团队要在职称、规模、学历、年龄、教学经历、科研能力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使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使团队充满活力,同时保证了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

3.3 大胆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授课,从现实中观察、搜集材料,将抽象理论回归到现实,以弥补学生由于生产、生活经验的欠缺而导致的感性认识不足,帮助学生将课程中的理论认识统一到现实生活中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果;然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通过案例教学、视频播放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注重各门课程的衔接,使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和关系清晰可见,这样学生能有目的的去主动学习,这是保证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实施的前提。另外,为了实现课程群的教学团队之间共享课程群的知识,仅仅采用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是不够的,急需建设课程群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为群内课程提供多个教学资源的交流、协作、资源互补及信息的共享。包含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网络课件、例题及其习题解答、实验指导书等,同时设有网上论坛、网上答疑等。

3.4 优化教材建设

课程群建设与优秀教材的选用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教学的主要内容直接体现在教材中,课程群中该如何整合、如何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删减、优化组合来实现;另一方面,课程群建设的成果也必须全面反映到教材建设上,建设富有特色的系列教材至关重要。教材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优选优秀教材;第二,结合课程群的建设,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教材;第三,建设辅导教材;第四,在条件成熟时可编写课程群各门课程的实用教材。

参考文献:

[1] 王来军,胡大伟. 物流学科建设的思考[J]. 物流技术,2012(3):236-239.

[2] 冯涛. 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 物流科技,2012(12):52-53,56.

[3] 袁竞峰,李启明,杜静. 高校工程管理“一体两翼”专业核心能力结构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