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业管理相关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制定程序
企业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结合部门培训目标以及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出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计划以及企业培训总体目标制定整个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
2、计划内容
为保证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工作按时、按质地实施,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培训控制、培训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通过培训工作所期望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个人的、部门的、整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培训结果。培训目标是制定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的基础,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目标决定了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同时,培训目标又是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的依据。所以,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目标的制定应该准确、细致并具有可测量性。
(2)课程设置
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课程包括了培训课程的名称、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员简介、针对培训课程的培训要求等内容。明确的培训要求有利于员工提前对所培训的内容有所准备和有所侧重,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3)培训方式
根据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内容以及培训对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方式。常用的培训方式包括讲授法、学徒制、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观摩范例法。
①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是让一位教员向学员直接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节约经费、教授对象多,可同时面对多名学员,一次教学可让很多学员同时受益。
②学徒制。学徒制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但至今为止仍然是企业培训新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负责帮带一名或几名新来的员工,通过传授、示范、练习、检查反馈等一系列过程提高新人的工作技能。学徒制较适合物业管理工作实践中保安、绿化、保洁、维修等技术性工种。
③小岛讨论法。员工以5-7人为一组围在一个圆形桌前(也称“小岛”),对特定的话题或主题进行讨论。指导老师控制培训的时间和进程。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不允许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导老师将每个人的意见都写在黑板上,同时鼓励员工说出更新或更古怪的想法。当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完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员工对每一种意见进行评价,最后选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这种小岛讨论方式是引导员工自己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让培训对象假想自己是公司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让培训对象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改造工作习惯都很有帮助。例如:让员工扮演业主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工作习惯不好的员工与上司角色转换以达到改变工作习惯的目的。
⑤管理游戏法。这种方法寓教于游戏中,通过完成事先设计好的精妙游戏,让培训对象领悟到其中的管理思想。例如:组织员工对有争议的物业管理事件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认识。
⑥观摩范例法。通过组织实地参观考察,运用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收录机、放映机等设备来向学生呈现有关资料、信息,让员工学习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3、培训控制
培训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培训活动以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培训过程中的偏差。可采用培训签到制、教员评语制等方法。还可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评,与员工的待遇挂钩。
4、培训评估
每次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结束后可通过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六、培训组织实施
培训组织实施是物业管理培训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了培训工作做什么,培训工作如何做,培训工作由谁来做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任务
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是物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内容。具体职能和任务包括:
1、确定各级人员的培训要求,听取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依据培训需求制定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
2、组织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
3、定期向上级汇报培训费用开支情况;
4、组织实施各种培训课程与活动;
5、做好员工的培训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收集培训资料,编制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基础教材;
7、维护培训设施与场地,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类培训资源。
(二)培训分类及实施要点
分类是为了建立一个立体的培训模式,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工作,培训分类可根据培训的对象、阶段、内容、类型不同来划分。
1、以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分类
(1)高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精通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管理基本职能、组织文化建设、决策、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控制系统、品牌策划、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会计法及相关法规。
D、财务知识类学会阅读会计报表、了解基本会计科目、了解财务管理基本指标。
③培训方式专题讲授、参观考察、短期脱岗学习、在职学历教育。
④组织实施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
⑤培训评估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面谈法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以后的培训中更好地采取培训措施。
(2)中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精通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管理学基础知识、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决策学、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技巧、沟通与人际交往技巧、控制方法、公共关系学。
B、物业管理类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物业管理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3)基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了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管理基本职能、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管理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4)基层操作人员培训,该类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基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规程,可由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2、以实施培训的不同阶段分
(1)岗前培训
①培训目的为新聘员工提供基本的任职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通过培训认定其上岗资格。
②培训内容
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对待顾客和员工的管理理念、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期望、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
③组织实施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④培训评估考核合格后上岗。
(2)在岗培训为在岗人员提供学习履行职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
(3)转岗培训为在职人员岗位轮换之前进行的培训,目的是让轮岗人员熟悉新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3、以培训的不同类型分
(1)学历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公司应在工作时间上积极给予支持,如条件允许还可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历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夜校、函授等方式。
(2)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物业管理、电工等技术性工种必须持有技术资格证方能上岗,凡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并通过鉴定后取证。此类培训一般是委托劳动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来进行。
(3)专项培训为提高员工某方面的专业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此类培训一般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为提高员工公文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写作培训;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而进行的礼节、礼仪培训等。
七、培训工作误区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一、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想基础
教学改革要依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进行,培养能够适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要随时与其保持联系,依照就业要求调整完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保证物业行业发展。
二、物业行业的现状需求
我国物业管理属于新兴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基础知识或管理能力与先进的物业管理有较大差距。因为发展晚,高级物业管理人员比较少,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比较低,另外高档建筑增多,高水平物业管理人员随之紧缺。所以,现今物业行业需要职业素养高、个人能力强、知识层面广、协调沟通强的物业管理人员。
三、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主要有以服务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以及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种。最后一种虽然起步晚,但是是在分析前两种实践经验之后总结出来的符合目前发展现状、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定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培养方向,要把培养物业管理处主任、部门主管等中层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其次是采取具有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的知识构建和实际能力共同发展,并且能够把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第三,学校要树立开拓物业管理市场以及实现物业智能化管理的理念,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发展。
在理论教学的时候,首先要确保学生正确认识房地产开发领域,打下未来跨行从业的基础。其次是要对房屋结构,设备,设施等简单的维护修缮知识有所涉猎,帮助学生今后顺利开展相关工作。第三要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圆满处理客户疑问。第四就是要保证其掌握坚实的经济学及财务管理运作的知识,随时保持灵活的头脑和市场应变能力。最后就是要明确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分清全责,处理矛盾纠纷。
四、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第一,完善教学体系。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的时候,要以实际应用为主导。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建筑,经济,物业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教授。另外物业管理的主要课程,房地产经纪,物业设备与设施以及物业维修预算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要分别适当安排在教学进程中,保证毕业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适应物业行业需求。
第二,改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包括在物业工作中基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识图信息操作能力;要有专业的纠纷处理能力,包括法规掌握,管理协调以及基础设备简单处理能力;再有就是综合能力训练,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实习多种方式实现。
第三,构建产学合作教育。学校要在校外帮助学生联系物业管理实习基地,可以邀请相关单位人员评价教学成绩,了解单位需求以随时调整课程内容。和产学合作单位签订人才培养计划,联合指导学生学习就业计划,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只有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开展物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加强自身能力培养,考取多种相关行业的从业证书,增加实践经验,掌握从业技巧,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第四,提升实践水平。在掌握传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践操作中心,物业管理模拟实验室等多样化的实验基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另外组织学生到物业公司实习,实际感受工作内容。
第五,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模拟示范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实际操作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亲临模拟案例的现场,引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事后教师总结提出处理问题的关键点。同时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共同协作的能力,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管理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灵活运用到教学当中。
第六,推行双证制,提升就业指导。保证在学生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可以在教学期间组织学生考取物业管理的相关资格证书。另外,在毕业的时候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正确规划从业目标,站在专业的角度给学生正确的指导,提升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的竞争能力。
物业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其日后的工作领域和空间也是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行业人才培养,根据行业现状实行培养计划,能够保证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云.对我国物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辽宁高等职业学院学报,2002,(6).
[关键词]高职;物业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09-03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营规模和覆盖面迅猛扩展。目前,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总数达6万家,从业人员600多万人,住宅物业管理规模达到120多亿平方米。北京等较发达城市的物业管理覆盖率达70%,深圳、上海已达90%以上。市场广阔,潜力无穷,日益显示出这一新兴行业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已逐步从产品时代演变到品牌时代,区域化管理、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法制化运作已成为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创新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和近几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信息反馈得知,物业管理行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基层服务人员,还急需大量的熟悉政策法规、善于沟通与应变、精通物业服务技能的高级复合型物业服务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物业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做到工教相长、工学相长,按工学结合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1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1.1 城市化发展带来物业管理发展的良好机遇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0%以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将对物业管理产生很大的新需求。
1.2 政府的政策导向为物业管理发展提供了助推器
从政策方向上看,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是安居乐业,这就需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物业管理与此息息相关。从法律规章上看,近些年来,《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和各地区物业管理法规的相继出台,大大推进了物业管理业的发展和规范。针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无人看管的老旧住宅进行物业管理“全覆盖”,开展一项惠及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工程。由此,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将开始真正迎接一个“全民物业”时代的到来。总之,物业管理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快速发展,并最终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1.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物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对服务业的需求也越大。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进入“服务型”社会,从单纯追求物质条件转变到软硬兼备的“品质”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购买力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服务行业也出现专业化的趋势。物业管理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被绝大多数老百姓认可其价值,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物业管理不仅要有,而且还要提高质量,这是必然规律。
2 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分析
2.1 科班出身的管理人员
所谓科班人员是指在大学或中等专业学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其中甚至具有研究生学历。现在许多大中专学校纷纷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加入了物业管理行业。这些人的长处是具有比较系统的物业管理知识,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是21世纪物业管理的中坚力量。不足之处在于,这些人员年龄比较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还需要在实际岗位上进行磨炼。
2.2 境外或国内早期物业管理企业带出来的管理人员
物业管理从境外进入内地城市,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太平戴维斯、怡高物业、新加坡的怡安物业等。他们最早打开了中国物业管理的大门,为我们带来了物业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他们在国内管理物业的过程中,培养的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后来其他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骨干。这种情况包括国内最早的物业管理企业,如深圳的万科物业、中海物业等,他们是中国物业管理的先头军。他们培养了一批批物业管理骨干,如今活跃在其他物业管理企业中。这些骨干大多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般是这些企业的领军人物。
2.3 其他途径改行进入物业管理
通过其他途径改行进入物业管理的从业人员,如酒店管理服务行业、环保行业、信息通信行业等,都在各个行业从事相关的服务,带来了各行各业的思想文化,对物业管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及其高职培养
根据层次高低对物业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核心岗位群进行划分,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有五类人员:公司高层和公司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管理处部门主管、物业管理员、一线操作人员。前四类是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也包括某些专业的客户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求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多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和相应的资格证书,如果需要招聘,主要通过正规渠道和正式手续进行。一线操作人员以外来人员为主,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流动性大。
显然,公司高层和一线操作人员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最为遥远,可以剔除。项目经理需要很强的能力、全面的物业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是高职院校年轻大学生刚毕业所能胜任的,剩下的管理处部门主管和物业管理员是我们应该最终挑选的物业管理专业核心岗位群。设想我们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和实习成为一个潜在的合格物业管理员,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成为合格的物业管理员,有可能的话,几年之内能够胜任部门主管和项目经理的工作。总之,我们的调查发现,物业管理需要大量的高职类学生,特别是专业对口的学生,这些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可塑性强。
4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计划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要培养市场大量急需的技术类人才,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优化,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物业管理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讲,既要有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有建筑、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教学和课程内容,削减传统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增加与物业属性管理相关的课程;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创造力的课程;培养运用现代经济定量分析方法,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强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同时,更多的开设突出实务操作技能培养的课程。课程体系中设置着力加强学生强化专业课程多媒体和现场模拟教学,教学实习一般要求在校外有关单位建立的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现场教学占一定课时比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专多能”。
4.1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1)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虽然管理的是物,但服务的是人,也要具备一个从业人员所需要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与服务意识,因此一些公共必修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和一些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物业管理实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同样要设置。因基础课是提供专业知识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了上述课程外,公共必修课还应设置高等数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还应增设建筑设备工程、电子技术、建筑电气等课程。受到高职较短学习时间的限制,基础课的设置应以“必需、够用”为度,所以整个基础课的课时数只能占总课时数的35%,其中以公共必修课15%、专业基础课20%为宜。
(2)专业必修课应围绕培养目标的核心职业能力,调整为物业基本技能实训、建筑消防与给排水、电梯使用与维护、综合布线技术等理工类课程,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左右。
(3)多功能选修课相应加以调整,课时数约占总课时数的35%。专业选修课应根据物业管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管理学基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法规、应用文写作、物业管理心理学基础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应具有两项职能:第一,它使大多数学生了解本课程基本内容并掌握基本原理和常识,为以后工作中进行相关管理和沟通提供条件;第二,为想要日后从事该项工作的学生提供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公共选修课可开设诸如演讲与口才、商务礼仪、社区建设与管理、物业景观设计等课程,目的是为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2 整体优化教学计划
为确保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培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要遵循教学计划整体优化的原则,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避免相关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处理好先修课与后修课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等。譬如改变以往教学计划中将公共必修课集中设置在前两个学期的固定模式,将其分散设置在前四个学期中;第一学期主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第二学期紧接着设置专业必修课。将专业课尽量提前开课,让学生在学习劲头最足、对自己专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的进校初期就接触和了解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提高,改变目前高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5 明确课程重难点,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要培养技术类人才,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及“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校内校外交替、工作学习交替是人才培养的革命性变革。这主要指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达到消化吸收知识和强化职业技能的目的。根据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增加企业实训时间,强化企业实训过程中的“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趋势。根据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正常的上课时间在校内学习(实训),并集中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企业去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并将此明确列入教学计划。除了目前的实训方式,尤其要大大增加理工类专业必修课的现场教学环节。通过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训特别是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独立承担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要将注重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鼓励各类有利于学生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而且对于拓宽学习知识面,促进实践经验的积累,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极其有益。具体的做法有:物业管理行业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增长期的朝阳产业,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不断出现,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教师应首先走入实践,深入生产第一线,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阔视野、反馈教学。将这些新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并组织讨论,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6 贴近现实需要,寻求创新突破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认为物业管理专业应构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和选修教学三大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提供专业知识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储备;专业教学平备项目管理处管理岗位所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选修教学平台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养成继续教学能力以及企业培训计划而设置的。这其中基础教育平台是专业教学平台的基础,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专业教学平台是依据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可以根据行业用人标准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选修教学平台要提供较为宽泛的选择范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尤其是在选修教学平台,要引入企业培训模式和内容,为订单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7 结 论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规模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扩大,需要大量人员;从实际出发,我们将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群界定为一般物业管理员和管理处部门主管,并通过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得到相应的素质、知识、技能培养需求;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学校要和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专业资源及信息共享,共同培养物业管理行业急需的技术类人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如果能立足社会需求,创造条件、形成特色,培养行业所需要的技术类人才,在就业压力尚小的良好环境下,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就一定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鹏,张承凤.基于微观层面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4).
[2]胡芳,等.合肥市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现状、紧缺问题、解决之道[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3]张承凤.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156.
1、概念界定与研究设想
本研究基于以下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理解而展开:第一,已有研究成果显示,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而且,这些维度的设置应体现出“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平衡、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第二,有学者把就业环境(尤其是就业单位的支持)作为就业能力指标体系的重要维度,但这个因素是学校和学生很难把握的,如果囊括过多的维度,可能会扩大就业能力的内涵,误导学校与学生本人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就业环境更适合作为一个影响就业能力实现与发展的调节变量。第三,获取岗位是成功就业的前提,但是,获取岗位并不意味着成功就业,良好的就业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某一岗位,还应能够帮助学生较快地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稳定地在公司岗位持续地工作下去(至少在1年以内)。综上所述,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逐渐累积而形成的能够促进职业就业与成长的个体能力与特质。
2、量表设计与选择
量表设计重点参考了张丽华和刘晟楠、宋国学和王霆的研究成果,融合了王洪兵和余乐、黄蕾等学者对人际沟通能力、法律法规意识、情商等与物业管理专业相关的指标,请3名行业专家(1名企业经理、1名高校教师和1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共同讨论选择了40项与工作相关的就业能力要素,并就文字表达的可读性、科学性进行修改。之后,针对58名已毕业1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预调查,经过项目分析与因素分析,消除了12项在数理统计上不显著的指标,如“对企业的问题有洞察力”、“对问题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物业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外语能力”等,表明尽管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层管理者,但企业在学生就业初期对就业能力的要求仅停留在基本的执行实操层面,并未系统考虑和重视学生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最后,几经筛选留下25项就业能力指标。
3、样本选取与调查过程
以往研究大多是针对在校学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但是,只有已经有实习或者工作经验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就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异。因此,最终的问卷调查以湖南长沙学院、南方职业学院、民政学院三所高校中的物业管理专业2006、2007、2008学生为样本。我们分别在2010年5月、2010年12月和2011年11月随机对三个年级中已实习半年和1年左右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了2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1份,男性107人,女性144人,就业单位中在一级资质企业工作的为68份,二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102家,三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81家。由于实习期较短,学生的工作职级全部位于基层岗位。
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1、信度效度分析
总量表的信度为0.81(由于篇幅所限,分量表等相关数据省略),为了进一步检验量表的信度,我们将量表中的项目按照奇数题和偶数题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再根据问卷结果将每项技能的得分分别加总,结果表明,两项总和的相关系数为0.72,并在0.01水平显著,通过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后,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2,并在0.01水平上显著。主成分分析(VARIMAX)旋转后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7个因子,累计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63.46%,经过因子旋转后重新排列了大于0.4的因子负载值,表明问卷有较高的构建效度。同时,所有项目的共同度均在0.5以上,说明公因子解释了变量的大部分变异。
2、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就业能力各个维度的内在联系,笔者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第一,沟通协调能力与心态情绪能力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6)。第二,适应执行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相关系数为0.34)、心态情绪能力有较强(相关系数为0.42)的相关性。第三,除了基本能力之外,发展能力与其他各个结构维度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与心态情绪能力的相关系数最高(相关系数为0.46)。第四,专业能力与适应执行能力、发展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就业能力的各个结构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思路指引,即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与其他维度相关性高的维度指标,如某一维度中的指标难以设计进入课程体系,也可以选择与之相关性高的指标替代。
3、结论与讨论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INT’L OCCUP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 LEAGUE,简称IOCL)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范围内进行IOCL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的推广实施工作。由IOCL中国区管理中心(简称CMC IOCL)与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国家人才网、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及清华大学合作,在中国区建立了完整而系统的考试认证体系,并依据国际行业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内职业人才技术需求,制定了IOCL中国的人才考核测评系统。所有取得认证的专业人才均在国家人事部人才中心进行人才备案,并纳入国家专业人才库。
IOCL资格认证书特色
IOCL资格认证是国际知名的职业技术资格认证,证书由国际职业标准联合会统一编号。所有取得证书者的详细资料要在国际认证标准联合会国际人才库统一备案,持证人的姓名、证书编号都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询。
IOCL资格认证书是针对就业岗位的培训,表明持证人具备此岗位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这一项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人事部的权威网站查询到认证人的资料,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求职就业空间。
IOCL资格认证书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它是针对中专、大专、本科以及社会的专业技术性人才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资格认书,也是目前国内职业认证领域具有权威性的证书。其次,在中国通过了IOCL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者,其个人资料会在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和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官方网站注册入档。
IOCL资格认证主要针对人群包括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及在校学生。
IOCL商务类资格认证
IOCL商务类资格认证分别对9大商务类别中的多种职业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通过考试者可取得该类别相应岗位的证书。它们包括:
营销类。营销类的职业标准认证有营销员、汽车营销师、营销师和高级营销师4种,一般针对中专以上学历和不同年限工作经验的人群。对他们的认证考试内容按照认证岗位而不同,如营销员为营销职业道德、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社交礼仪知识、营销理念、客户开发、观念、说话等;汽车营销师则加有法律法规、国内外汽车市场概述、汽车技术基础知识、汽车市场调研与分析、汽车营销策略与销售活动管理、产品与价格管理、渠道管理、促销管理、汽车网络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营销师和高级营销师要懂得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战略与营销活动管理、产品管理、价格管理、分销渠道管理、促销管理、销售管理、网络营销管理等营销基础和技能。
物流管理类。物流管理类有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两种职业标准认证。物流师的认证内容为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管理组织、物流运作管理、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第三方物流;高级物流师的认证内容增加有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物流技术及其装备、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物流管理与实施、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职业经理人类。分职业经理人和高级职业经理人认证。认证内容为经济学、商法・经济法、管理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资本运营、企业国际化经营。
电子商务类。认证职业为电子商务师和高级电子商务师。认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电子商务的应用,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网络营销。高级电子商务师还要对职业道德基本守则和行业的有关法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网络(因特网)的应用基础知识、网络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电子支付基础知识和常用操作、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知识进行认证。
电子政务类。有电子政务师和高级电子政务师两向认证。认证内容有电子政务与信息化、与行政改革;中国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建设实践;电子政务系统评价、法律法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及电子政务的建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法律法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应用等。
人力资源。认证人力资源师,对其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计算机知识、写作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试认证。
秘书。秘书(涉外)的认证内容为秘书职业道德、秘书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档案工作、办公自动化、会务、协调工作等。
物业管理类。认证物业管理师和高级物业管理师资格。认证内容包括物业的接管验收与撤管、物业服务费用管理、客户管理服务、房屋建筑维修养护管理、安全、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综合能力及经济学知识与应用、管理学知识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与应用、公共关系知识与应用、行政管理学知识与应用、法律知识与应用、统计学知识与应用、保险知识与应用、社会学知识与应用、建筑工程知识与应用、建筑设备知识与应用、建筑智能化知识与应用等。
此外还有物业智能管理类的建筑职能综合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
链接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INT’L OCCUP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 LEAGUE,简称IOCL)是注册于美国德拉瓦州的世界权威职业技术标准认证机构,具备专业的认证团队和完善的认证体系。IOCL是由国际IT、移动通讯、建筑、商务、体育等各行业专业技术从业者共同发起成立的权威认证机构。
IOCL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大趋势,得到了国际各行业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持,包括技术领先的研究所、高等院校、学术协会以及其他各类组织,同时还吸纳了国际上各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的个人专家成员。
IOCL的宗旨是:严谨、专业、高效、规范,提升国际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IOCL的目标为,通过完备的培训考试机制,全面提高各专业人才的职业化水准,同时建立完善的全球职业人才库,使专业人才能有效的流通和配置,进而服务于企业,力争为企业和专业人才提供一个双赢的平台,促进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融合。
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中国区管理中心
IOCL中国区管理中心(简称CMC IOCL)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授权的中国的管理机构。目前在全国设有9个区域管理中心,各区域管理中心下设若干考试中心。
[关键词]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火灾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04-01
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是指同一幢建筑物内具有不同的产权所有者或不同的承租使用者的建筑。主要有商住楼、综合楼、办公写字楼等几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消防法明确规定了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公共区域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对于如何确定责任人,产权人、租赁人、转租人以及物业管理部门应承担的具体消防职责,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及隐患整改经费来源等现实中遇到问题尚未做具体规定,多产权建筑消防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析。
1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主要的火灾隐患
1.1功能复杂多样,诱发火灾因素多
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内使用性质多样,都存在使用大量可燃材料装修的现象,建筑火灾荷载增加,防火阻燃处理不到位。同时,为了方便或者省钱,建筑中经营、储存、住宿共存的“三合一”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多产权建筑人员物质密集,人流、物流量大,发生火灾和导致人员伤亡的概率普遍较大。
1.2消防安全管理混乱,责任主体不明确。
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日常管理大多由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一是由于物业管理单位是靠收取物业管理费来维持并开展工作的,而物业管理费中没有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费用的列支范围,造成自动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得不到真正落实。二是物业管理费用收取往往不能全部到位,致使管理无法深入,造成“管理不到位,业主不肯交钱;业主不交钱,管理更不到位”的恶性循环现象,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更是无从谈起。三是物业管理单位消防意识淡薄,认为发生火灾的概率也很小,经常人为造成消控中心无人值班,消防设施无人检查、无人维护。
1.3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好率不高。主要有三种『青况:一是许多建筑由于在消防验收后未能及时与物业管理公司移交,致使双方都无人管理,时间长了,设施不能正常使用,而维修需要资金,造成双方互相扯皮,时间越拖越久,设施越拖越坏,维修费用越拖越高,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整幢建筑的装修时间有先有后,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因要局部调整消防设施的位置,不得不暂时关闭自动消防设施,而调整结束后不能及时与物业管理单位沟通恢复设施运行。三是建造时间较早的老建筑由于缺乏维修资金,消防设施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1.4业主人员成分复杂,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依法办理相关报审手续,建筑内部改造随意性大
多产权建筑使用性质多为商业办公,相关职能部门对其约束力较小,导致部分业主在进行内部改造装修时,不按法律规定进行程序申报,私自进行改造装修,从而造成“先天性”火灾隐患。
2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
2.1健全多产权建筑消防管理法律法规
对多产权建筑存在的问题,各地消防部门应当积极提请政府决议,极力促成多产权建筑管理办法的出台,或者由各级政府牵头,协调公安、建设、规划、消防等职能部门,专题对本地区多产权建筑安全监管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在《消防法》、《物权法》基础上,制定完善本地区的《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弥补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地方,明确和规范物业管理和业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各方法律责任,改善多产权建筑的消防安全难以管理的状况,确保本地区多产权建筑消防管理规范化。
2.2严把多产权建筑装修改造监督关口
为防止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及使用性质,杜绝人为制造先天火灾隐患,必须严把装修改造审核验收关口。消防部门应在建筑竣工消防验收意见书中明确建筑使用性质及管理要求,规范开发商与业主、业主与租赁方签订的合同形式,如要改变使用性质,必须报经相关部门审批。在“二次装修”时,应当层层把关,实施监管。对装修面积较小的场所,业主与物业单位签订《装修责任书》,物业单位派员现场监督,确保装修过程中不破坏消防设施,同时,物业单位与消防机构建立定期回访协作机制,及时反馈建筑装修改造情况。对面积较大且改动原消防设计的场所装修改造,明确物业公司必须告知业主申报消防审核,未经审核合格不得施工。
2.3协调多产权建筑部门联动管理
消防部门应当主动与房管、工商、物价、文化、旅游等部门沟通,争取相关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合工作机制。房管部门对物业公司资质有审核、验收、年检的职能,可以把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青况纳入物业公司资质评定范围,对达不到消防部门标准的,资质核发时不予以通过或者降级。工商部门可对其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不予以年检。物价部门可降低其收费标准。文化部门将多产权建筑内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经营许可证年审范围。旅游部门把多产权建筑内宾馆饭店消防安全管理作为星级评定的准人条件。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综合把关,提高多产权建筑消防管理的工作成效。
2.4、从源头上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物业管理单位在接手管理的同时就明确了物业管理单位是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应当按照《消防法》第十八条的要求落实其管理职能,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含建筑的自动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特别是在装修过程中,监督业主不得使用易燃材料,不得改变消防布局,不得拆除圈占消防设施。
2.5、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由于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业主多,业主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每一个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让每一位业主掌握必要的消防基础知识,知道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平时管理要做好哪些事情,发生火灾如何来处置。俗话说得好,“贼偷一半,火烧全光”,可见消防安全尤为重要。
2.6、加强对自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一幢建筑是否安全重点在于其布局是否合理,管理是否到位,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几个方面,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直接关系到大楼的整体安全。物业管理单位应与有维护资质的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协议,确保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要在物业管理费和房屋维修基金中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费用。
参考文献
一 国外高职教育的方式和特点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重视程度高。发达国家对高职学校的职业和技术教育非常重视,教育的重点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法律构建、就业保障方面也都大力支持职业人才发展。第二,比较重视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般都实行特色办学,强调人才培养。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cbe等都是此类模式的代表。第三,比较重视行业企业在高职学校教学中的作用表现,政府支持是高职教本文由收集整理育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日本高职学校和产业界的合作是比较密切的,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会与学校建立合作研究关系。资金越雄厚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建立的越多。第四,学制比较灵活。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美国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两年的副学士和四年的学士学位。副学士由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使其掌握工程数学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半职业性工作。学士由工业学院的技术学院负责,在前两年学习后可以选择工作或继续学习。后两年的教育重点是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管理和应用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前者毕业之后一般担任技术员工作,后者一般担任技术师工作。
在教学中,国外高职学校不断依照社会企业需求调整自身的课程设置,学生随时关注用工情况确定自己的就业计划。另外,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在工作中较强的竞争力。
二 改进高职院校物业管理的现行措施
第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塑造能够服务于物业管理的高层次实用性高级技术人才,这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但是缺少管理能力,不能承担基础管理工作。第二,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构建。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将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同时还设置了一些能力实训基地,加强了对学科实验项目的管理。第三,逐渐开始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增加信息数量吸收和知识更新水平。第四,完善了专业评估体系。现在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评定一般依照国际通用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应把学生获得证书情况加入其中,加强“双证书”考评模式的应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不是很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低,职业针对性不强,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没有充分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问题。
三 改进国内高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方法
1.深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所有高职院校都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发达国家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服务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教育层次划分也有几个等级。我国的培养目标与其基本一致,今后应依照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需要设定更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管理能力、业务掌握、知识构建、操作技术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岗位适应力,保证实践能力的应用。
2.明确职业定位,体现物业管理特色,增强人才素质
澳大利亚实施全国性标准职业技能认证,各行业都对本行业的从业技能掌握做出了规范要求,对各岗位从业人员的文化和素质标准做出的具体规定,高职学校的物业管理专业也在此行列。学校在教学的时候依照规范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最终测试合格者才能获得国家证书及从业资格的肯定。我国应该学习这种标准构建的管理标准,对高职学校的物业专业的学生培养按一定要求进行,以提升职业特性和服务人才质量。
3.提升校企合作程度,加强教学实践
法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将实践和知识结合运用,在人才培养的时候注重全面提升科学培养,注重综合能力的实际应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国际型人才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的“双元制”是最能体现企业、学校、国家几方面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企业提供就业实习岗位,提供毕业研究课题,投资设计费用。在接收毕业生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强化企业人才构造。我国应该综合考虑发达国家的优势,实现“产、学、研”内容的规范,要将传统的企业提供实习转换为双方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培养学生,同时为企业创造效益,依照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教学调整,实行“订单化”教学培养模式。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学生的教学指导和就业规划工作中来,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研发和实际物业服务工作中,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毕业适应期,加强学生行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实际效益。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合作创新职业交流
教师的知识构建是保证学生接受完整知识体系的基础,国外高职学校师资建设都是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国应改善当前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总结工作经验并应用到学生教育中。再有,可以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互相交流经验,学习港澳地区先进的物业管理方式,经过考察交流争取在实际过程中得到应用,进一步实现教学改革。
四 结论
一﹑充分发挥××物业公司的团结协作精神,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强主人翁意识。
1﹑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在总结工作的同时,积极充分听取基层员工的呼声﹑意见或合理化建议或批评。
2﹑不定期开展团队活动。组织员工进行爱卫生﹑爱护小区周边环境的宣传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转变思想,端正态度,牢树为业主(住户)服务意识。
转变守旧走老路,凡事“等﹑要﹑靠”的思想,树立以业主为中心全新的服务理念。
三﹑激活管理机制
1﹑管理处实行内部分工逐级负责制,即各部门员工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直接向主管负责,主管直接向主任负责,必要时各主管与管理处负责人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
2﹑管理处实行定时值班制,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向业主公布管理处常设(报修)电话,全方位聆听业主的声音。
3﹑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推行“首问责任制”。
4﹑健全完善管理处规章制度,如管理处员工守则、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内部员工奖惩制度等。
5﹑月绩效考核工作尽量量化,建立激励机制和健全绩效考核制,根据员工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岗位技能等做到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6﹑完善用人制度,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真正为勤奋工作、表现出色、能力出众的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7﹑加强内部员工队伍管理,建设高效团队,增强管理处员工的凝集力。
四﹑严格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小区业主向政府物业主管部门有效投诉为零;向物业公司主管部门有效投诉为2%,投诉处理回访率100%。
2﹑小区业主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3﹑急修及时,返工﹑返修率不高于2%。
4﹑治安﹑车辆﹑消防管理无重大管理责任事故发生。
5﹑房屋本体及设施、设备按计划保养,运行正常,无管理责任事故发生。
6﹑管理处拟由业主委员会成立社区文化活动小组,负责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出一些内容涉及物业管理法规、典型个案、报刊摘要等内容的板报。
7﹑本年度记录﹑资料保存完整,及时归档。
8﹑物业管理服务费收缴率达98%以上;物业管理报告每年度向业主公布一次。
五﹑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培训效果。
管理处挑选精兵强将,成立以主任为主的培训实施小组,对新入职及在职员工进行培训:
1.新入职培训
为新招员工提供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考核制度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如职业思想、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礼貌常识等),掌握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如岗位责任制、业务技能、工作流程与要求、操作要领等)。通过职前培训可以使新招员工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
岗前培训内容:公司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员工礼仪规范》、公司的发展史、公司的规划、经营理念、公司的组织机构、员工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消防安全知识、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等内容。
2.在职培训
培训内容:
1、××物业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公司的《员工手册》
3、企业发展、公司规划、公司理念、组织机构
4、各部门相关的专业知识
通过以上培训内容来加强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修养和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六、提升××物业服务品牌,树优质服务新形象。
1、人力资源整合,根据管理处工作需要,适当将部分岗位职能合并,实现因才设岗,因才定岗的复合型人才管理机制。
2、客户服务:继续贯彻执行《员工手册》,注重规范员工服务礼仪、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顾客提供温馨、礼貌、热情、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
3、设备设施维护:按机电运行和维修分工的原则,对小区所有的机电设施设备进行层层落实,做到物有所管、管有成效、保质增质。确保小区的供配电、给排水、水泵、消防等正常运行,做到周、月、季度保养有计划,有落实,杜绝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4、清洁绿化管理:清洁绿化部门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团队凝聚力,落实主管追究主问制。另外要对清洁绿化加大监管力度,力争在此方面有较大的改观。
5、资料管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另外,拟想对业主资料、业委会资料进行较彻底的分类整理,做到目录清晰,检索方便,楼层各住户资料袋装化,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制定完善资料的保密制度、借查等规章制度。
6、车辆管理:对进入小区的车辆进行严格管理,逐步实现业主车辆按固定车位停放;临时车辆采用临时收费管理;对需要保管的车辆采取保管措施,签订车辆保管合同,车主支付保管费。
7、安全、消防管理:加强对保安员应知应会、礼仪、管理技能、沟通技巧、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的培训,完善标识系统,对外来人员(装修人员)进出识别登记、出租屋的登记、住户搬运、等管理工作,要求保安员对小区内的业主熟知度达80%左右。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由保安员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由维修工进行。超级秘书网
七、开展多种经营与措施
管理处将加大对欠款业主的催交力度,有选择地对顽固业户采取一定措施,每月统计,落实到人。另外,管理处将采取如下系列措施,开展多元化经济,努力创建“社区经济圈”,力争实现管理费收支平衡。
1、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管理处成立房屋出租中介服务中心和成立便民服务点,制定相关制度和有效措施,定人定岗,把业主委托代为出租的房屋及便民服务统一搞活管好。
2、利用广场地面资源,对在小区内合法、方便顾客为前提的摆点商家以临时占有使用场地的,适当收取一定费用。
3、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严格控制办公用品的采购与支出。
4、修订管理处有偿服务标准,增加有偿服务项目。
八、其它工作。
1、关注、督促房地产公司对小区屋面防水、供暖工程遗留问题的解决。
2、充分利用辖区派出所治安群防群治,建立完善联防预警机制。
关键词:房地产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 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n
bsp;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形成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薛长青.房地产营销管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房地产策划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