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民间剪纸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剪纸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剪纸艺术

第1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关键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在中,经过各种艺术思潮的洗礼之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意义。尤其是近世纪以来,向民族传统艺术的学习热潮更加高涨,已成为各个领域勉励的重要课题,现代装饰画设计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最悠久最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艺术特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我国的民间艺术。当我们走进这项民间艺术就会惊喜的发现它于现代装饰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者剪画。区别在于创作室,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视觉上给人以一种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据考古文献记载:作为剪纸的初期式镂花艺术一开始便与工艺装饰紧密相连。早在商朝,劳动人民就将镂花的金、银、铜饰片作为装饰纹样用于青铜器车马饰等等。唐代剪纸被广泛应用于纺织物图案中,到了宋代陶瓷器表面也会刻画剪纸纹样,明清以来,剪纸艺术工艺更加精致,也更多的应用在日常用品以及装饰品当中。所以说,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于现代装饰画艺术一样,同样都具有了实用与审美双重功用,把传统的剪纸艺术应用在现在的装饰画中也是一种艺术更高品质的体现。

一、剪纸的题材及寓意

剪纸起源于民间喜庆或者节日活动的剪贴画。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北方农村。这些剪贴画大多粘贴在糊窗户的白纸上,被统称为“窗花”。中国剪纸所表现的内容几乎包括一切民间艺术的题材,但在民间艺术人手里剪的最多的还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戏文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是他们经常创作的题材。剪纸在中国许多地区都很流行,各具特色而各地区内部又有许多细微不同,形成极多的流派风格。这些风格于当地的文化特征多相吻合。

剪纸艺术是真正的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和农村粗女的创作。正由于此,民间剪纸艺术的的题材内容是与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它包罗万象,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劳动群众喜欢的家禽和家畜:鸡、鸭、牛、羊等喜闻乐见的动植物,老虎、狮子、仙鹤、荷花、兰草、牡丹等等,还有谐音、寓意、祈福迎祥题材:石榴结子、连年有余、百年好合、五谷丰登、福禄双全等。以及戏曲人物、民间传说、深神话故事,也都是剪纸常常表现的题材。在这些题材中,生动的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饱满、亲切、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剪纸的样式

剪纸的样式很多,最常见的有:1、窗花。它主要流行与北方,北方的窗户多用白纸糊,每年春节都要更换一次新纸,再贴上色彩艳丽的窗花,使人感到特别清新、亮堂、喜庆热闹而有新年的气象。窗花在民间剪纸中占绝大部分,所以在有些地区成为剪纸的代称。2、门笺、挂笺等。张贴门笺有驱邪、招财之意,给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3、喜花。又称礼花,是我国民间结婚、生子、节庆喜事时用来装点各种器物和礼品的一种剪纸样式。常有美好的寓意如“双喜”、“双全”、“事事如意”、“喜上眉梢“等,以突出礼品的外观美。4、绣花。鞋花是用作鞋面刺绣底样的一种剪纸样式。在民间剪纸中,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是一种重要的样式。它的纹样,一般比较疏朗、匀称。剪纸新式除了上述的几种外,其他形式还有好多。

三、传统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

剪纸图案的视觉效果主要靠阴形和阳形共同作用来完成,所以在剪的过程中要求阴性和阳形各自相对独立完成,既表现各自完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轮廓中。从现代几何构成的角度看,构成剪纸阴形和阳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即点线面。剪纸就是依靠剪刀裁剪出来的折现有限元素变化出的花样来。2、剪纸一般都是多种图案、多种题材的组合套用。这种组合可以使人物和动物也可以是动物和场景等等。为了丰富表达,剪纸多采用不同散点式的花叶来装饰边角,使得数种纹样巧妙的结合,组成丰富且别有情趣的画面。有的甚至采用拼贴的表现形式,如:鱼身娃娃以及传说中的龙凤、麒麟等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剪纸”一词发展至今天已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民间艺术,也演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工艺的指代。而对简直艺术的载体也亦有所创新。比如同样作为欣赏性的剪纸,在现在装饰画的设计领域中,就可以用各种装饰类彩纸制作出具有现代装饰风格的剪纸画,这种装饰画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在技术手法上更创新,更利于画的保存。

第2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关键词]民俗 文化 剪纸 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71-02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

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河南人民出版社.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湖南美术出版社.

[3]孙二林.民间剪纸.今盾出版社.

第3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6.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

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物”就是民间剪纸这一载体,承载着艺术上造型形式的传承和其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C.“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虽然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着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

D.“蛙”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保护神,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剪纸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B.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精神文化,随着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变化,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深层寓意内涵也会随着形式而变化。

C.“凤穿牡丹”等花色纹样的剪纸,表现了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多子、丰收安乐的美好愿望。

D.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能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求,扶持人类的生存,追求民族、人类群体的强烈审美理想。

参考答案

6.C(“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有误,原文说“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第4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一)图案艺术表现丰富。若剪纸的图案单调,只会让人觉得乏味,也就不至于流传至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多样,含有清新质朴的特质,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而这都与中国农村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脱不开联系。在朴素憨厚的农村环境下所诞生的剪纸艺术,具有一定的质朴的表现:所谓天圆地方,剪纸大多采用圆形花样,将四面对齐,进行折叠,运用直线和曲线的灵活结合,剪出想要的图案。而团花格式是剪纸艺术中最古老的一种剪纸格式,亦是生命力最顽强的表现形式,至今仍然在使用这一表现形式,如绘画上、建筑装饰上。

(二)图案表现的题材多样。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剪纸的图案大多是生活的反映,譬如:一帆风顺、三阳开泰、四季平安等,这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祈福;松鹤延年、寿比南山、八仙祝寿等,是对长辈的美好祝愿等等。这都是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围绕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剪纸图案的表现形式由此展开,既有鲜明的图案,有包含深刻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期望人民的生活可以风调雨顺,和睦幸福。可见,剪纸图案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又反映于生活。

(三)剪纸艺术的用途。剪纸有形式多样的图案样式,有广泛的表现形式,且剪纸本身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可以作为装饰品,直接张贴在门窗上或墙壁上;可以作为刺绣的底样,用于衣服或床具上;亦可用于印染,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将其用于衣料、被面上。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始终贯穿于人民的生活之中,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深远,带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直流传至今,古老传统的剪纸艺术相较于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较为落后,因此,这就需要对剪纸艺术进行改造创新,使其与时俱进。

(一)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1、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体现,而这,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研究的一项重要的课程。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无一不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智慧和设计思想,这是一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审美精神的体现,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应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丰富民族个性,传承民族文化。2、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剪纸艺术从古至今一直被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案具有特色,不论是清新典雅,还是奢华高贵,剪纸艺术都可以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剪纸艺术一直饱受青睐。将剪纸艺术与服装设计相结合,在服装设计构思上,吸取剪纸艺术的优点,设计出“美”的服装意境,将“形”“意”“神”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向大众传递,共同将中华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3、运用于装饰设计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着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也讲究美观有内涵。针对室内装饰设计,室内家具的隔断、壁画等,都可用剪纸艺术的形式将其呈现,在剪纸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巧妙地赋予其新的审美内涵,使其简洁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审美情调。

第5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开始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剪纸艺术也有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制作手段,同时也具有了新的设计理念,剪纸艺术作品不能只是停留在过去对幸福、平安的祈求上,而是要反映出艺术观念的时代性、作品的个性化特征和人文内涵,主张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从设计理念上反映出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出形式美和独特的创意,展现出艺术与人的审美方式、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富有积极审美意识和人文价值的剪纸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装饰品,还要注重剪纸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情感语言的有机结合以及剪纸内在的设计理念、文化蕴涵。

二、民间工艺思想内容的创新

民间工艺美术是从群众中来又到到群众中去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会再去崇拜天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剪纸艺术作品要在内容上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以及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剪纸艺术的内容形式上。现在的人们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打破了过去审美情趣单一的局面,变的丰富多彩起来,在剪纸艺术的创作中,许多艺术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参与进来,这使得剪纸作品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内容、表现风格,以最大的限度去满足现代人们对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要求。

三、民间工艺艺术形式的创新

在这个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剪纸作品的制作同样也受到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早起的剪纸作品,多数是单色剪纸,一般都是用剪刀剪和刀箭两种方法。剪刀剪的作品,在剪完后再拼接在一起,一般不超过八张;刀剪是将纸折成数叠,然后刻画图案,可以一次刻画多个剪纸图案。剪纸技法一般为阴刻、阳刻、阴阳混刻,起初的作品立体感较弱,大多数属于平面上的表达,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突出。如今,剪纸艺术作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突破原有的形态、色彩、技法等方面的限制,积极吸取借鉴其它民间工艺品的闪光点,在表现形式上追求新、奇、异,逐步发展为由数张纸通过累积、堆积形式,再加上剪、刻、染等技法制作而成,新的工艺技法为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制作中,可以选择具有一定色彩、机理的纸张来进行创作,其立体感也在不断增强,产生了形式多样的新的审美感受,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对设计理念的创新,逐步的设计出立体感较强的剪纸作品,甚至制作出了一些全立体的剪纸作品;另外,现在也可以通过机器进行作品创作,还可以通过借鉴、融汇其它民间工艺的技法,用现代装饰手法对剪纸艺术作品进行创新,使其更具艺术趣味、装饰性。

第6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剪纸 观念流变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0年度榆林市科技重大专项“民间艺术生态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榆林学院科研项目“陕北民间剪纸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1YK12)阶段性成果之一。

剪纸在魏晋时出现。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所谓华胜就是妇女头上的装饰品,以金银箔或者彩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上。刘茹的《通鉴外记》里也有华胜的记载:“晋惠帝正月赏宴,百花未开,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唐诗人李商隐在《人日》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可见剪纸艺术起源魏晋时期。[1]

剪纸二字顾名思义,无非是以剪刀去铰纸片。“民间剪纸艺术”是指农民对生活、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剪纸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可以说农民通过一定的操作活动使自己的意志(目的、意向、意愿)在剪纸过程中获得体现。而这些剪纸者是非专门从事艺术之人,剪纸创作是自觉意识行为;剪纸内容与农村农耕文明、民间习俗密切相关,剪纸是农民反映自身生活的物化体现。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间异常活跃,极大地丰富着民间的生活,对民间的社会稳定和传统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民的生存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民间观念的流变全面地、彻底地瓦解着民间剪纸艺术的现实需求和思想支撑,对民间剪纸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迷信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处在历史维度中的民间文化观念,其内涵的统一性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统一,即内涵成分变化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民间剪纸艺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拥有最旺盛的生命力,它总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漫长的时间推移过程中,不断容纳和丰富。由此显示民间剪纸艺术观念的活泼生机。

中国有着两千年长的封建社会,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根本依存就是封建农耕文明之传统观念及其文化规制。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建立在巫术、迷信和原始崇拜基础上的。以现代视角来看,这种民间文化观念基于底层并多少带有反文化规范,改造意识的观念形态。这种特性在封建社会因为有其同质、同源的基础,并未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在发展上出现障碍。但是我国的艺术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之后一下子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许多传统观念遭到巨大的冲击。[3]而当民间的“思想田野”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便迅速地遭到溶解,根植在农耕文明之上的民间剪纸艺术一下子成了“无源之水”。

民间剪纸艺术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巫术、迷信可能是剪纸艺术繁盛的最主要原因。在陕西迷信巫术中,有一种“送病娃娃”的剪纸。在当地,如儿童患病,用黄表纸剪一骑马扎髻的纸人。作法时将剪纸小人燃烧后,在病人头前、身上绕两遍,口中念念有词:“送到头,头上轻;送到身,身上轻;送散了,不见了,百病再不来犯了”。念毕,剪纸已成灰,然后同时洒在碗中,泼到十字路口。以为儿病已经随恶鬼逐除,魂已回到儿童身上。民间此类活动甚多,所以与之对应的剪纸也多。如:“招魂娃娃”、“逐灾童自”、“五道娃娃”、“倒吊驴”、“丫头簸簸箕”等。这类剪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民间常认为有灵气,对其毕恭毕敬,不敢高声语,期望它能驱魔降鬼、治病救人。

巫术、迷信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原因,数千年中国民间的社会生产力始终没有能够为老百姓提供足够的日常生活需要的现实条件,如面临胎婴存活率低,生活资料匮乏,天灾蝗害不断,疾病瘟疫横行的现实境遇,寻求精神上的支持无疑比任凭自然摆布的态度更有积极意义。加之,巫术、迷信在科技、医疗不发达的年代,都能给人类客观世界和某些现象给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亦或曾起到一些“有效”的救赎功效。原因在于建立在“信奉”心理基础上的巫术和迷信活动确实能激发民众信心、勇气、热情、和斗志等情感功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医疗等知识的普及,科学观念深入人心,巫术和迷信观念迅速失去信仰基础,建立在其上的民间剪纸艺术立刻失去现实需要的支撑,遭遇突然死亡。与巫术、迷信相关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缺阵,使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遭到极大的损害。从这一现象上来说,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是科学逐渐战胜愚昧和迷信的过程。[4]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以逆转的。造成民间剪纸艺术的衰落的趋势。

民俗观念的衰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

中国民间自古就重习俗,这些习俗与农耕文明的节气、时令、气候、水土有关;另与民间的祭祀、祝寿、纪念、迎送等乡间活动有关。习俗实际上是民间“集体意识”的体现,也是民间文化观念的体现。它有着制约大众心理、伦理、行为的作用,是一套保证“民间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定”。同时,民间剪纸艺术体现着习俗的“记忆”和“继承”的功能,展现人们的美好祝愿和祈盼。

第7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关键词:民间剪纸 艺术教学 想象力

一、培养学生剪纸学习兴趣

通过撕、折、刻、剪、染、粘等不同手法,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自身条件创新少儿剪纸并传承传统文化。

1.剪纸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我们对儿童在纸工艺学习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上作了大量问卷调查,然后把民间剪纸艺人请进学校进行现场的展示与传承,从儿童的行为中挖掘出潜在的好奇、好动的天性及热情,大胆启发儿童摆弄纸张,把不同的纸张撕成不同形状,染上不同色彩,再拼凑出不同的艺术造型,让孩子在课余时间里动脑动手,开创了“以纸艺为切入点,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这种艺术教育实践中,孩子们整个身心得到充分发展,使撕纸这简单、单纯的“乐趣”逐步演变为剪纸的过程,并最终完成艺术创作,使这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在校园中得到了传承。随着剪纸艺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因此,我们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剪纸艺术的内容和精髓教给学生,以实现这项传统技术和文化的传承。学生学习剪纸艺术,能够很好地提升思维反应的灵敏度,也可提高形象立体思维能力,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学生在进行剪纸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对这门艺术的兴趣和感情,可有效地提升思维活跃程度,这也实现了文化传承的目标。

2.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在剪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展示一些名家的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剪纸文化,通过不同地区剪纸作品的不同让学生思考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就能够对剪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剪纸艺术。教师还可通过直观展示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剪纸技巧和剪纸艺术知识。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剪纸艺术鉴赏等教学任务,更好地提升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品是孩子的成果,孩子是学校的成果。学校运用剪纸这一艺术形式,通过撕、折、刻、剪、染、粘等不同手法,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自身条件,打破常规,鼓励创新,利用废旧纸张,以纸工艺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把校内的剪纸活动搞有声有色,引起不少新闻媒体及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小剪纸,大艺术,守住传统文化,剪出心中梦想。

二、利用身边素材,提升学生剪纸技术水平

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教学条件,以及周围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学生比较好的剪纸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不仅能够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剪纸技术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剪纸表现出不同形态的物品和人物,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参加比赛、布置教室或活动会场等。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边玩边学,边玩边长,我们利用剪纸艺术做了很好的结合。剪纸作为手工的一个类别,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让孩子参加手工制作,既可以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品质,又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发展,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多种技能。在剪纸的过程中,孩子们心中充满兴奋与好奇,把剪纸作为好玩的过程,用自己那双灵巧的小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在这顺其自然的创作过程中,孩子天性与自我得到充分张扬,不少儿童从现代儿童绘画和卡通画的元素里,开辟出一条通向传统的小径,又从传统剪纸手法中寻找出现代艺术语言的表达,传统与现代让孩子知道和懂得,曾经有过的种种朴素而可口的精神营养餐,传过来可以继续给后来人作必要的补餐。

三、通过日常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剪纸技巧

在剪纸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单纯地进行剪纸作品鉴赏是不能学到剪纸艺术精髓的。因此,这需要教师通过活动教给学生剪纸技巧。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实际剪纸能力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内容,再结合一定的剪纸实践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不懂的问题,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儿童剪纸有别于其它绘画形式,当我们看到这一幅幅粗狂有力,异想天开、风格别致的剪纸作品时,不难发现儿童们的用心良苦,他们自身在创作时感受的那种快乐,还有那些剪纸作品偶尔对他人产生的吸引力,都让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些孩子个个都是艺术家,有时甚至会让大人也自惭形秽,孩子们的天性居然是这么的单纯可爱、当然他们的剪纸作品不只是快乐的意外,而是儿童心中的梦想与期盼。

四、剪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1.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剪纸艺术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剪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具体的剪纸技巧和技术。而剪纸艺术中的形象大多数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生活,才能更好地学习剪纸。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剪纸形象的塑造,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在思想上实现了创新,才能真正剪出符合自己风格和思维的剪纸图样,创造出杰出的剪纸作品。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剪纸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本身所需要的材料比较简单,对于场地等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剪纸技术知识。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则可以剪出一些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剪纸作品,既能够体现出他们自己的剪纸风格,又可以表达出自己所要寄托的情感。剪纸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刚开始接触剪纸这门艺术的时候,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此时的剪纸作业要比较轻松,可以选择雪花等简单的形象让学生完成。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则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的难度,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升和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剪纸的自信心,最终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

第8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一)民间剪纸艺术概述与艺术特色

1.装饰性

剪纸艺术风格迥异,题材丰富,剪纸材料更是千差万别,但是它们都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不同程度的欣赏价值。我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剪纸这个习俗,它具有装饰和美化的重要功能,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民间,剪纸很多时候都是人们拿来点缀房间或体现热闹喜庆气氛的。造型上对称、重复、发射、色彩亮丽等特点也都具有装饰味道。当然,剪纸作品中还有很多特点和技法都是促成其装饰性特点的重要因素。比如,剪纸可以用来装饰包装盒,也可用来点缀房间、物品等,而且剪纸本身也能当做礼物赠送。

2.寓意性

对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的许多艺术手法来说,寓意联想算是最常出现在剪纸作品中的手法了。在当时那个时代,大多数处于底层的群体没有主导权和发言权,他们要想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就必须另谋其他易于掌握并可实施的方法,寓意联想就是他们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期盼,在剪纸上借用生活中的一些题材反映出来,并给予其一定寓意的措施。比如,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的“桃子”寓意长寿,鱼表示年年有余等。这些具有一定祝福意义的符号和图案在表达心中美好愿望的以及寄托美好未来的同时也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所以说寓意联想主要作用就是人们用剪纸来传达自己内心的单纯想法和美好愿望的手段。

3.生活化

民间剪纸是最普遍并且使用最广泛的民间传统文化之一,它最能体现出自身的本色精神。它源于民间,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单纯、朴素、最具原创力,最主要的还是它内在的一直散发着的浓郁的那股乡土气息,可以说乡土气息是民间剪纸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牢固地附着在每件作品之中。中国民间妇女是剪纸艺术中最主要的创造者,她们创造出这种艺术样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她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和生活上的需要,往往只能借助于单纯的剪纸来表达她们的想法与思想进而宣泄自己的情感。例如,她们有些剪纸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心想法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表达有关母爱的作品中,因为在一个母亲的眼里,她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应该是美好的,她们都视这些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所以,她们在创作的时候,会主观性地进行处理变形,如剪纸中所表现出来的老虎和狮子都是憨厚老实、温顺可爱的形象。这些剪纸作品不单单只是当做一件任务来进行创作,更是体现了一个母亲的心中所望。大多出于民众之手的民间艺术作品,它们不知道被民众投入了多少感情和希望,可想而知,纵然一件小小的艺术作品也表达出了她们的心声和真情实感。

(二)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

设计门类五花八门,平面设计只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的设计发展史上出现的比较晚,所以成熟的也比较慢,但它却一直紧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相比起其发展的初期来说不论从哪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结晶。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当今的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为了更多的体现民族风格和文化性,仍在照搬模仿传统的一些图案和元素。我们要想使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民族味道和内涵得以体现并能更自然地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确还需要一个过程。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提醒着我们:平面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做到从原有的单一的设计形式到丰富独特的方向转变,参与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并与之共存。

二、平面设计民族化缺失的根源

1.盲目追求高科技手段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一些高科技手段的不断涌现,使得一些平面设计师们进行绘图时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操作,由此失去了自己的创意和独立思维,失去了艺术作品那种原汁原味的艺术美感。可以这样说,当设计失去了内在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就等于它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盲目崇拜西方外来文化

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设计界也在国际设计界上得到了一再的关注。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地总结和反思后,会认识到中国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中至今还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个不争的事实。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是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我们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确实,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并不是根源所在。像先前介绍的一样,我们的作品大多还只是模仿照搬,基本上找不到其他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要懂得学习的意义,该如何去学习。在设计作品的时候,应该学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有营养的,摒弃腐朽的,为我所用,而不能被外来文化所侵略和取代。同时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营养外,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更要充分运用到我们民族自己的一些元素。例如,靳埭强的作品就很巧妙地把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在这方面,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去反省和学习。

三、从民间剪纸艺术看中国平面设计与中国元素之间的借鉴与运用

(一)现代平面设计与剪纸艺术元素的关系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平面设计,不仅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元素资源,还为现代平面设计输入了新鲜的文化血液。我们应该为自己拥有着如此丰厚的剪纸资源而自豪,应把握好时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挖掘出民族本源的文化内涵并将此更多地应用到各个设计领域中,发挥出剪纸艺术特有的功能,由此来发扬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以后可以在世界设计这个领域中更好地发展做好相应的功课。梁长胜,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他自己所创造出的造型特点,“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他的艺术养分,融入现代艺术观念,求异求变化。”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这个舞台上生存下去的重要支撑,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也是其生命力所在。一幅优秀的作品必有其内在的可以支撑的文化内涵,否则,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平面设计中一些常用的方式如对称、重复、发射等在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也常常会运用,它与许多平面构成的手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平面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反之,平面设计也为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来展示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让世界都接触并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意蕴和内涵,从而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1.标志设计上的运用

标志设计随着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也在要求着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具有时代感、时尚感味道的标志也得不仅限于此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最近几年,剪纸艺术已不断被纳入标志设计之中,并得以广泛应用。很多的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了现代平面设计如果要想更好地面向世界,仅仅只是简单地将图形文字进行抽象变形已经远远不够了。在这个越民族越世界的时代,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将民间传统艺术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其中,丰富它的艺术手法,如何注入传统文化的营养,如何使经过传统文化加工后的平面设计作品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已有很多的标志设计中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了剪纸艺术,例如,百度2008年国庆节的标志设计,这个标志就是设计者借用剪纸形式的小人形象,运用中国红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元素相结合,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国庆节喜庆的气氛;中国银行标志的设计,也是由著名香港设计家靳埭强充分运用了剪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从红绳和古钱两个元素着手,将红绳与钱孔相结合而构成一个“中”字,使现代的造型元素与民族元素和色彩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2.书籍装帧上的运用

在当代,书籍阅读的科学性和舒适性已不能满足看书人群的日常精神需要了,他们对书籍的欣赏性和悦目性的要求一直在提升。正因为如此,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就愈加严格。当今,如何避免生搬硬套,将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与现代装帧形式完美结合成了设计师们在今后设计道路上的又一要探索的难题。剪纸的效果使原本普通单调的书变得更丰富,更有韵味,为书装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一大捷径。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择购买书籍的时候,远不仅只是从书籍的阅读功能来选择了,而是结合着书籍的欣赏和悦目性来选购,所以现在市场上大多书籍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所特有的实用意义,不断往可品味、可欣赏、可收藏的方向发展。也正是因为有民族文化的加入,书籍装帧逐渐以一门独特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3.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包装设计,说白了就是将商品的包装进行策划、设计,最终得到一个具有实用功能并有欣赏价值的包装效果。现在的商品包装,风格迥异,丰富多彩,呈现出的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卖点,形成这样的趋势是由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从原有的仅对商品的功能性进行要求转向追求商品的审美价值的体验。紧随着时代的脚步,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则就要使它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特性。当然,现在社会各种各样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商品包装也都相继出现并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现在商场货架上商品的包装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了剪纸造型元素,如每逢中秋节或其他节日时候销售的月饼的包装和酒的包装等。

4.服装设计上的运用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剪纸元素在服装上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它从一开始就很受国内外众多设计师的青睐,是因为剪纸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将设计师们的想法和创意带到了一个不同的层次。现在有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都会考虑将大量的民间传统剪纸艺术融入其中,为的就是可以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为的就是可以使剪纸元素与服装设计理念相结合,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味道和时尚元素融为一体,给大众带来视觉上的全新感受。

(三)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剪纸艺术之间的作用和影响

翻开剪纸艺术的图籍,那些丰富多彩红红火火的画面,圆润饱满的造型,充满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韵味,让我们无法不去关注和钟爱它。“可以说,剪纸是历史最悠久,传播应用最广泛、技艺最完美,流行最‘时尚’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至今仍风韵犹存。受大众喜爱的具有独特文化风韵的剪纸艺术从蹒跚起步到最后的取得全国人民的宠爱,在这段岁月中,它不仅没有被人们所遗忘,而且还愈发地散发着它迷人的艺术气息。通过日常生活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剪纸艺术在标志、服装、书籍装帧、包装等平面设计中都广泛应用。虽不像珍珠翡翠那样富丽辉煌,但它总能以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内涵碰撞着每一个人的心,创造它、适应它、接受它,到最终的离不开它。

四、总结

第9篇:民间剪纸艺术范文

1.1以符号作为基本设计元素

在安塞的剪纸艺术中,符号作为一种暗喻,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公开与非公开的内容,同时可以代表着富有生命和情感的东西。通过符号的形式传达情感,在民间剪纸艺术中更具写意,这种抽象的概念逐渐形成符号。通常情况下,这种符号需要具有某种文化作为模型,凸显吉祥。与其他艺术相比,剪纸主要局限于二维空间,所以通过三维空间的方式来表现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其空间的构建,需要以自然界和人类精神文明做基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许多民间剪纸艺人通过结合传统文化,从视觉、造型、构图等方面,不断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剪纸作品。符号在陕西安塞剪纸艺术中,其定义是一种全新的画面,在这一画面中,是符号代表着一个图形或图形的局部,或者将图形的一部分与其他图形进行结合,通过重构的方式进一步构成新的图形,新图形不再代表原来的图形符号。例如,在《小红人》中,吕胜就是通过运用符号,与现代设计进行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设计剪纸艺术,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1.2借鉴镂空艺术

在剪纸过程中,镂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剪纸技法,其特殊性、精巧性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完整的画面,通过将“阴”、“阳”进行相互交错,使得镂空艺术的美感得以真实的体现,在不同的领域里,都可以应用镂空艺术。但是,镂空艺术表现的质感,因材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前,镂空艺术的纹样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服装设计领域,都可以看到镂空艺术的身影了,透过灯光,将镂空的影子打到模特的身上,可以进一步彰显镂空艺术的独特魅力。图案的转换关系与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相比,图案的转换关系有着同一性,通过对剪纸独特的镂空艺术形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图形,还是图案分布,在图形转换功能方面,剪纸表现得较为强烈,福田繁雄(日本有名的矛盾空间大师)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擅长运用中国民间剪纸中的“阴”“阳”剪法,通过将“虚”“、实”之间的巧妙结合,其作品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富有生命。

2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