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 控制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为了规避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推出,且品种多、数量大。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它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或是巨额的亏损。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中资企业频频陷入套期保值巨亏的陷阱。据中国国航和东航的公告,两大航空公司在燃油套期保值上的账面亏损分别达68亿元和62亿元。这些巨亏事件是由企业的不当操作所造成的。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收益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不仅仅影响金融市场的控制和管理,而且对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及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因此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已成为我国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涵义和特点
(一)金融衍生工具涵义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的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动而变动;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表明衍生金融工具结算需要经历一段特定时间。
(二)金融衍生工具特点
1.杠杆性: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通常无需支付相关资产的全部价值,而只需要缴存一定比例的押金和保证金,便可得到相关资产的管理权。待到交易日所确定的到期日,对已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反向交易,并进行差额结算。在实务交割的条件下,即可得到原生性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决定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的基本金融工具衍生形成。
2.高风险性:对于金融衍生工具来说,至少存在价格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品种繁多,随时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希望达到保值避险的目的,但一旦在市场上难以转让,其流动性风险极大。
3.虚拟性: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的收入并非来自相应的原生性金融商品的增值,而是得益于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化,由于这些商品价格有时具有虚拟性,故此更易使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虚拟性。其交易获利过程是通过简单而又复杂的持有和适时的抛出,其价值增值过程脱离了实物运动。
4.阶段性:在当前企业之间实物交换日趋复杂多样,而市场的波动性,有可能因汇率或是价格等市场因素使得企业经营利润为零或是亏损,因而形成金融衍生工具,现阶段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期货、远期、期权、掉期。随着市场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职能在于锁定价格波动,进行风险控制。但若控制不当,将可能加剧风险程度。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剖析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可能出现的倒闭;通用汽车重组等,因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极大风险无疑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公允价值计量不当诱发风险
长期以来,传统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其理论依据是,采用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为基础,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成本,根据历史成本原则,交易活动一旦按历史成本入账后一般不得变动,直至耗费或出售。而金融衍生工具则是一种合约,由于交易尚未实际发生,因此无法以历史成本计量。而且以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能有效地向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但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金融衍生工具计量属性后,如何选择保证公允价值的真实、可靠成为关注的焦点,公允价值并非价值,而是价格,是对价值在某一时点的估计。价值虽然客观存在,但无法直接获取,只能获取近似或是趋近真实的价值,公允价值的“不公允”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采用公允价值则可能造成管理层实现对利润和资本的操纵。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客观存在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决定了其风险客观存在性,其只需支付较少数量的保证金即可控制全部合约的资产,而且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是否交易合约。但从合约的签订到履行,金融工具价格、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动,合约价值或是价格变动大多是人们无法控制的,它受政治、经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变动可能会造成合约价值的剧烈变化;而且,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工具保值和规避风险较少,投机比重较大,投资者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采用高抛低吸方式,加剧合约的价格波动。因此,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客观存在。
(三)监管体系不完善及专业人员匮乏形成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非系统风险即人为操作错误、不当操作造成意外损失风险等,其交易的复杂,资金流动隐蔽给监管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监管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需要多个领域相互协调,对于不可控因素应该如何做好预测、评估,使其风险降至最低,这不仅需要合理、规范的技术模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关键是需要具备熟知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而目前在我国,乃至早于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研究的国外经济组织依旧无法真正了解其风险,并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
金融衍生工具虽存在着风险,但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的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企业间国际结算活动日趋频繁,企业为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是汇率的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使企业在国际结算中保值或是减少交易损失。因此加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企业增强国际竞争核心力,而且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构建、完善监管体系加以约束
规避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宏观上应构建政府监管机构,应制定、及时修订完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行业监管机构应通过制定行业规则自律监管;证券所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监管。政府监管机构利用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整合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机构职能,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并由此决定其市场的开放程度;行业及证券监管机构则加强对异常波动的金融衍生工具采用“逐日盯市”方法,并在其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风险时,经政府管理层批准实施具体处理措施。
(二)建立、健全信息披露体系
会计报表披露的目的,在于报表使用者及时、正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变化,以便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用披露来弥补核算的不足。具体方法:在现有报表体系基础上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对企业损益、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的影响;增加报表附注,即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相关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大多为一种尚未履行的合约,在合约签订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便已经确定,而交易却要在未来某个时期履行或完成,这就使其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应根据此特点在报表附注中对其会计确认、计量等相关内容充分披露。
(三)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复杂性,在企业内部应建立风险防控环境,即企业管理层树立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内部沟通机制,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其变化,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客观存在,因此在企业内部应培育风险评估机制。其包括投资主体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险产生的风险和收益、损失的比较;投资项目的投资限额;利用评估系统掌握投资的最大限额,企业应对自身评价和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能力有正确的评估,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等。
(四)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操作人员不仅具备相关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在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中学习和分析,掌控其特点和设计风险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严格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对于相关的专业人员执行、记录、保管等岗位制定相应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授权、交易、结算、记录和保管职能应当严格分离并相互牵制,避免少数人操纵交易活动;此外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方法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核对,减少投机机会,发挥其规避风险的作用。
(五)在特殊背景下暂停公允价值计量
在金融危机尚未对我国造成实质性损害前,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当局应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为了防止其可能对企业造成风险,会计准则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企业监管。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变化、构建预警系统和规范、市场数据提示企业将受到动荡市场的影响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出通知暂停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的计量,以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经营。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必将带来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管理,对于规范金融市场和促进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投资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的企业,必须重视参与交易市场是否规范,尽量选择市场定价机制比较完善、流通性好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采用逐日盯市原则,进行信息反馈,从而降低风险,使企业良性循环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S].人民出版社,2008.
[4] 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从国际比较中看中国[J].经济观察,2007.(7).
1.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它是一种金融合约,是以一种或多种基础标的资产或指数衍生出来的各种合约的总称。金融衍生工具的标的资产范围广泛,既包括贵金属、大宗商品、股票债权等基础金融资产,也包括在期货、期权等基础衍生品上再衍生出的各种复杂的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基础标的资产本身,而是要在现在交易取得能够在未来某个约定时点处置某项标的资产的权利和义务。交易者既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
2.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根据产品形态分,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分为期货、期权、远期、互换四大类。
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
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另外在金融市场还有大量已存在或尚待发掘的复杂的衍生工具。
3.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1)跨期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现在交易取得未来某个约定时点处置标的资产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是现在与未来时间的跨期。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走势随着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动会受到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时点各种心理预期和各种其他事件或因素的影响。
(2)联动性
因为金融衍生产品是从基础金融产品或指数衍生而来,以基础产品的走势为主要变量,与其变动紧密联系。通常,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变量相联系的支付特征由衍生工具合约所规定,其联动关系既可以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可以表达为非线性函数或者分段函数。
(3)保证金交易和高杠杆性
金融衍生产品通常采用保证金制度,即只需付出一定百分比的保证金(保证金相对于标的资产本身价值低很多)和少许交易手续费就可以拥有在未来交易(可买入或卖出)该项标的资产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诸如到期交割、风险损失等相应义务。这就是所谓的以小资金撬动起大资金,金融衍生工具就像是发挥撬动作用的这根杠杆。因此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也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4)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
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来源于标的资产未来价格的波动性和人们对标的资产价格走势预测的不确定性。而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杆性又强化了这一特点,使风险较基础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剧。金融衍生产品中交易的?说淖什?价值往往金额较大,跨期的不确定性易诱发违约风险,与保证金制度配套的强行平仓等机制虽然目的是保障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却又使得交易者很容易遭遇损失,因此具有高风险性。
(5)零和博弈
指合约交易的双方盈亏完全负相关,并且净损益为零,因此称“零和”。以买卖双方为主体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具有零和博弈的特点,即一方的的盈利或亏损以另一方的损失或盈利为代价,二者盈亏相反,互为补偿。因此整个市场没有绝对的价值净增长,净损益为零,利益只存在于市场内部交易者之间的博弈,可谓“几家欢喜就有几家愁”。
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经济功能
尽管金融衍生工具给人们留下了诸多负面影响,但是在短短几十年间仍然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品创新层出不穷,这主要是在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两大基本功能:对冲风险和价格发现。
1.对冲风险功能
一般来讲,风险管理有两个思路:一个是风险分散,一个是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即通过构建证券资产组合将风险-收益有效分散,避免出现“鸡飞蛋打一场空”的重大损失的结果。而风险转移则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经济功能之一。在整个市场中存在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偏好者,风险厌恶者就是市场中的套期保值者,这些人希望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冲掉自己在另一资产市场中的风险,于是将风险转移给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的有意愿和能力承担风险的风险偏好者,而这些风险偏好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中的投机者,他们希望仅凭自己对产品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测和判断利用价差赚取风险利润。
以期货为例,对于同一种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保持着相同或相近的变动趋势,且由于套利机制的作用,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日期的临近,现货和期货市场的价格也趋于一致。套期保值就是分别在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对同一商品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操作,到期时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使得盈利额和亏损额大致相等,二者相抵,将风险对冲转移。套期保值者以对冲风险为目的,他们大多是现货市场的经营者和供货商。这种有效低廉的对冲风险功能使得金融衍生工具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2.价格发现功能
所谓价格发现功能,是指市场参与者根据自己了解的市场信息和对价格走势的预测,对衍生产品进行反复交易的结果,能够形成真实反映供求关系,具有竞争性、预期性和世界性特点的价格体系。
与现货市场通过个别交易、分散谈判、间断成交订价的方式不同,衍生品市场特别是场内市场集中了大量的交易者和交易信息,交易者基于现货市场对未来供求量和价格趋势进行客观谨慎的预测,进行公开集中竞价,保证了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供求关系连续不断的变化也不断修正形成统一的衍生品市场价格。同时,由于衍生品市场价格的超前性和套利机制的存在,使得在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的信息传递到现货市场,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逐渐趋同,最终的现货市场价格就反映了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形成的比较权威公正的价格信息。
除了以上两大基本功能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具有投机功能、资产配置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功能等经济功能。
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作用
1.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家金融体系、提高金融运作效率,维护金融安全有重要意义。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源自于规避逐渐放大的金融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特有的功能与其提供的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手段,对国内金融机构分散金融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减缓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衍生品交易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内容之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提供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合约及平台,推动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具有权威性,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深入的运用推广和改进设计,将有利于中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也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国际化。
2.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价值发现和风险转移的功能。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价格变动,而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标的价格更加符合价值规律,有利于对现货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节。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密切相关且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供需状况往往可以帮助现货市场建立起均衡价格,形成能够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和商品价值的合理价格体系。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将现货市场上的交易风险进行打包创造出新的衍生金融?Y产和衍生金融工具,最后将金融衍生品和风险重新分配转移到其他持有金融衍生品的经济体中。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只是减少了某部分经济行为的风险,而将风险以新的方式重新转移到其他经济部分去,经济体系的总风险并未因此而降低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及时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减少风险损失。同时利用其价格发现功能提供的价格信号,及时组织安排现货生产,并在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中积极拓展现货销售和采购渠道,从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和盈利增长。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17-02
金融机构为了满足一部分特定客户规避风险的需要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金融衍生工具。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起步太晚,为切实规避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就必须强化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竞争力,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深入地分析。
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衍生产品预期价格的不确定性
由于信息在企业和客户之间传递并不是对称的,每个客户投资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市场交易进行判断时得到的结果就会不一样,恰恰就是因为各自判断的结果不一样,导致有些客户投资赚钱了,有些客户投资赔钱了。现如今,掌握专业知识且投资理念和眼光都成熟的投资人并不多,但随着市场的火爆,却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禁不起眼前利益的诱惑,投资变味成了投机,都想着能逢低点时买入,逢高点时卖出以从中赚取更多差价,金融市场因为利润回报高而涌入了更多的盲目投机者,衍生工具的市场价格也因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造成了市场经济的过高泡沫经济。尽管这两年国家在规范相关法律,但信息披露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存在,重要的、大量信息数据并未公开、透明,从而导致了投资者承受了重大损失。
(二)信息不对称
第一,衍生工具的设计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做不到公开透明,导致不对称。当下我国衍生工具的专业设计人员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可是为了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对设定的目标宣传夸大,其实实际上产品早脱离了既定的目标,从而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称。第二,从事交易的双方彼此的信息也不对称。衍生品一般都约定在未来交易,所以很可能一方的交易者会在持有期间发生一些之前没有预见到的事件,从而影响最终的交易,或是违背了原有的约定,给对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经营机构和监管机构也时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和法律制度直接发生正面冲突,经营机构在设计产品时有意识的对此进行了规避,这也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增加了难度。
(三)金融产品设计不合理
转移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之一,但当多种衍生工具共同运用到实践中时,风险实际没有被有效的转移掉,反而扩大了。以定期的国债期货产品发行为例来解释说明,设计该产品的功能其一就是为了规避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但由于我国利率的变化并不是由市场来主导的,到期的国债的价格也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从事国债期货的买卖根本没有风险可避。国债期货被推入金融市场反到成了各大券商赌博、胆大客户投机的一种投机手段了。
(四)监管的难度因为金融产品的复杂性被加大了
2008年发生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又一次把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不当的问题暴露了出来。监管不当表现在诸如太过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结构、过多的场外交易及过多的表外业务等方面。监管除了在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和交易方面是空白外,客户对风险的认识也充分。尤其是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上,监管部门对其产品的结构和设计往往缺乏监管控制或更为严谨的要求,把希望都寄托在期望通过市场参与者自觉防范和对自身的风险控制来加强和调整对整个市场的自我发展和约束。对于银行来说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表外处理的,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没有任何显示,所以监管机构并未对此提出更为明确的监管要求与资本需求,银行也乐得对其相关的信息披露刻意忽略,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及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准确信息也就做不到全面掌握,当金融衍生产品价格上下波动剧烈时,客户在柜台交易时极易被套现,如果出现账面损失与流动性不足而导致资金被套牢,一旦出现恐慌性挤兑,即使政府强制力也难以控制。
(五)金融交易中的道德缺失导致出现风险
诚实守信对任何行业而言都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一旦涉及巨额交易和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时,很少有人能保持清醒而不携款潜逃;商业欺诈也就屡见不鲜了,使投资者难免不会蒙受不白损失。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单一监管机构模式
我国目前采用的监管模式是多机构进行的,此种模式的一大好处就是针对性强,针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监督部门进行管理。如保险、银行、股票分别由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监督管理,虽然在分类上方便了,缺点也随之被暴露出来。重复监管是多机构监管的一大弊端,此外也容易导致监管不到位,各机构之间联系也并不紧密,成本被抬高了,但工作效率却并没有因此提高。采用多机构由一个机构来统一指挥的单一的监管机构模式,各机构之间的交往比以往密切了,既方便了彼此间的信息沟通,也使内部的成本得到了降低。各机构监管范围被明确下来,自然也就不会再出现矛盾和冲突。同时,重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因为采用单一监管模式而被降低了,对存在的诸多金融安全隐患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资源配置机构被优化了,客户花的手续费减少了,但投资速度却加快了,资本的流动性也加强了。
(二)健全金融衍生市场的立法和监管体系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市场体制还很不完善,若想拉近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上的距离,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市场上的监管一定要不断加强。被推入市场的每一项新的衍生工具,从进入到交易到赚取利益,监管部门应对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监督,争取把风险扼杀在萌芽中。同时,对衍生工具市场风险进行分级。我国对股票、债券的实体衍生工具的监管制度已比较成熟,但对于期权、期货这样的衍生工具的监管仍然不到位。应重点监管对冲基金和评级机构,如果时机不成熟,则应禁止此类衍生品的发行。所以控制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必须完善监管法律制度。
(三)确保在公开公平的基础上进行衍生工具交易
衍生工具无论是在场内还是场外交易,参与者都必须满足资金充足的要求,这是金融机构开展正常业务和抵御风险的前提条件。首先,公开信息是必需的,强化金融衍生交易的信息公开制度要落到实处,会计的财务报告标准也应不断改进,以增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透明度。其次,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也必需加强。由于银行、交易所等交易机构信息优势明显,必须通过建立认可度高且能执行有效的规范的行业自律准则,使交易的公正性能够得到保证。最后准入制度必需严格。对申请进入市场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严格的准入审查,并制定配套的处罚措施,以维护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公正交易。
(四)切实防范企业的价值风险
企业要投资金融衍生工具的目的必需明确。企业的投资数额要符合企业的实力和整体需求,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不能受到影响,避免企业出现财务与盈利状况上的剧烈波动而使投资者丧失信心,也才能避免企业股价的大幅度波动而导致企业价值下降的风险。健全问责制度也是必要的,尤其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企业建立更加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是必需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是严密的,且能相互制衡的。对造成的损失应该建立追责制度,对于因违反国家规定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而导致的损失,应当严格依照规定加以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涉嫌违法者则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予以处理。
(五)操作规程的实施应该更加严格
禁止过度投机,必须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授权和核准程序应建立和落实的更为严格。企业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时必须取得董事会或者专门委员会的授权和核准,并接受合法性和合规性的检查。金融衍生工具的保管机制也应更加全面,实施定期盘点的核对机制和投资限额机制等,同时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投资时应限定最高投资额度,把风险控制在投资者能够接受的范围里。
(六)培养和引进专家型人才,强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
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人才的不断推动才能取得发展和进步,我国的金融市场要想做大做强,政府下功夫培养一些具有先进专业理念的金融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理念,一个有眼光的建议,也许就会独放异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金融人才的先决条件,大家在此互相探讨有关金融的学术理论,使得彼此的知识在求知的氛围里都得到提高。
同时,要不断提升金融衍生工具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持续创新金融衍生工具时,因为其种类相对较多,因此实际的操作人员要切实认真地学习与分析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各自的特征与可能出现的风险。此外还应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尽量避免出现由于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而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问题及对策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会让衍生金融市场中存现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会提升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由此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会给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带来影响。这就证明要提升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水平,实现会计监管的监督作用。
一、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基本概述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定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观点,通过对专家观点的分析和理解,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含义是指,会计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交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以及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基本含义来看,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监督的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会计监督则属于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运用会计监管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中隐藏的风险进行监管,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的风险。在当下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和体系,但是这些制度的管理重视主要在金融监管上,对会计监管不够重视。面对现在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来说,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缺少整体上的管理,并且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不够不完善,这就是衍生金融工具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计量价值给市场造成动荡
当下会计准则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了规定,其计量属性为公允价值,尽管运用公允价值可以进行虚拟经济的核算,并且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也能够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公允价值自身存在缺点,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导致了市场动荡加剧。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导致资产的负债现象会随着市场的动荡而反应出来。
(二)风险信息透露不够,信息透明度低
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出现缺少引导作用,在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出现不够准确,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也没有相应的计量模型,这就导致企业在使用相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估值技术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现象,会降低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并且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当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规定方面还没有细致的规定,这就导致由于信息的不同提升了风险发生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的方式很单一,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却非常多,这样就导致传统的财务报表无法体现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这样就会导致利益的下降,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报表方式不能够完整的呈现交易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在财务报表中属于交易性金融产品,这就是没有办法通过财务报表来得知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细节的原因。
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要完善会计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适合的会计监管方式能够提升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能力。面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政府在监管中的主体地位,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能和义务,提升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以此实现信息交流的通畅,提升监管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行业监管的力度,建立适合的监管体系,实现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督的创新发扎,提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监管水平。
(二)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够不正确使导致金融衍生工具存在风险的中亚原因,要把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当做监管的出发点,要建立适合的股权结构,通过提升股权结构的水平来实现公司中的信息共享。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提升风险意识,运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减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公司自身应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预测来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过程中,要在一定时间内检查业务情况和风险监管工作,通过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
四、总结
综上所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各种风险,要通过各个部门的有利监管,结合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并且提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玉莲.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2,01:17-18.
[2]谭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1,08:114-118.
金融衍生品是从基础的金融工具衍生发展出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由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决定。金融衍生品是和现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包括期货、期权、掉期和互换等。比如我们国家准备推出的股指期货,就是从股票价格指数衍生出来的,其标的物便是股价指数。金融衍生品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而设计产生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局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这些新的问题都客观上呼唤一种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放大的风险。同时,自由资本主义和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复兴,对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设计和推广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金融衍生品的作用
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是源自于规避逐渐放大的金融风险,但除此之外,金融衍生品还有其他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价值发现: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价格变动,而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标的价格更加符合价值规律,有利于对现货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节。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密切相关且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供需状况往往可以帮助现货市场建立起均衡价格,形成能够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和商品价值的合理价格体系。
(二)风险转移: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将现货市场上的交易风险进行打包创造出新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最后将金融衍生品和风险重新分配转移到其他持有金融衍生品的经济体中。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只是减少了某部分经济行为的风险,而将风险以新的方式重新转移到其他经济部分去,经济体系的总风险并未因此而降低。
三、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标的资产价格出现与预期逆向的变动而导致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完全放开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价格波动幅度是比较大的。因为衍生品交易基本都是大宗交易,涉及的交易数额庞大,所以交易方一旦对市场的估计出现了偏差,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与预期反向的变动,给交易方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未履行合约承诺而产生的风险,它主要表现在场外交易市场上。这种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种杠杆交易,在保证金的基础上交易量被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交易出现亏损时,亏损一方可能出现违约以逃避损失。但出现信用违约的交易方一般都会被永远取消交易资格。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取决于交易对方的资信度和投资工具价值的大小。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衍生工具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卖出金融衍生合约,不能对头寸进行对冲,只能等待执行最终交割的风险。这种风险导致的损失往往是被动的,金融衍生品作为创新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风险是很大的。因为金融衍生品涉及大量资金的交易,因而拥有交易资金能力的交易主体有限,一旦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可能因为缺失交易对手而不能对衍生金融资产进行对冲。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由于金融衍生合约在法律上无效、合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给衍生工具交易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各个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而相应的法律规范建设却相对落后,使得法律风险经常存在在交易中。而且大量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是全球化的,很多国家都参与其中,出现交易纠纷时,不能找到具体适用国家的法律,出现法律上的管辖空白情况。
四、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防范
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功能是为投资提供规避风险的手段,如果运用不当,却可能产生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是给我们以警示,虚拟经济的发展,衍生金融品的创新一定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过远,投机性的行为一定要加以规范,否则,不但不能减少交易风险,反而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平稳和健康发展,甚至铸成危机。
(一)加强法制建设和金融监管,为金融衍生品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加快法制建设,完善涉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法律法规,制定针对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管理的法律用来规范交易程序和交易规则,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使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规范合法,从而有效避免法律风险。同时,加强金融当局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对杠杆交易量过大,蕴涵大量风险的投机行为要加以严格的管制。只有这样,才能让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和繁荣更好地为金融发展服务。
(二)强化交易方内部管理,完善自我风险控制措施
作为交易方,应该明确交易的目的一是降低风险;二是扩大非投机性盈利,但其核心依然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损失。因此进行交易时,交易方应该根据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和自身经营目标确定交易种类和交易量,慎重选择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同时,交易方应该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采取科学的计量模型对风险进行持续评估,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价防范体系和权责分明的业务授权授信制度,防范在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防止投机行为,降低金融风险。
(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随时监评控制风险
风险是市场交易中的一种客观事物,不可能消失,风险都与收益成正比。交易方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规避风险,所以,交易方应及时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进行监评以反映风险的大小。交易方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目的,风险抵御能力大小,来进行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关于自身资产负债的风险预警系统,重点关注衍生金融品的价值变化,根据其市场价值的变化决定加减仓,对于超过风险限额的品种应该立即平仓,以此优化资产组合结构进而分散交易风险。
(四)加强交易系统的管理,防范投机交易带来的风险
交易所作为衍生金融品交易的平台,应该加强完善交易制度,出现交易风险时,应及时要求交易方增加保证金比例,以防止信用风险的产生;同时应该建立严格的每日资金清算制度,当日交易当日轧差,借以加强对交易资金每日动向的监管,降低清算时的资产风险;交易所还应该注重对纯粹投机性资金的行为控制,衍生金融品市场是防范资产价值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过度的投机行为会导致风险的成倍放大,进而导致整个市场的不稳定,所以应该对纯粹的投机严格管制。
(五)加强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快,金融发达国家创造的金融产品很多国家都会持有,衍生金融产品的价值风险不仅仅关系某个国家,而是关系到全球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安全。如今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和合作,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的共识,各国急需联合起来加强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跨国监管,以防止风险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流通而在国家间传递和扩大。
参考文献:
[1]黄增玉.金融衍生品之风险及防范.财会月刊,2006,(18).
关键词:金融衍生 工具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随着金融创新而日益活跃。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交易,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防范风险或进行投机。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发生后,当天下午,光大证券卖出7000多手空单,利用了股指期货对上午的现货头寸进行套期保值,有效控制了风险。然而,金融衍生产品具有高杠杆性,它虽然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动性,但同时也大幅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性,甚至引发系统性的金融违约风险。
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仅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内的大多数金融机构和企业来说,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将如何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分析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在金融原生工具(如现金、外汇、股票、债券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金融创新工具。不仅在防范投资风险上起到明显的作用,也为资金筹集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同时降低了融资成本。目前,我国已有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等主要金融衍生工具。
二、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现状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地下期货交易的出现,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很多新产品依次推出。1992年12月28日推出国债期货;1997年4月1日推出人民币远期结算售汇业务;2004年5月20日推出买断式回购;2005年6月3日推出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2005年12月28日推出人民币远期产品;2007年8月8日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2008年1月9日推出黄金期货(上期所);2010年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2010年11月5日推出信用违约掉期(CDS);2011年4月1日推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欧式期权);2011年4月15日推出焦炭期货;2011年10月28日推出甲醇期货;2012年5月10日推出白银期货(上期所);2012年12月3日推出玻璃期货(郑商所)。
三、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现存问题
(一)国内金融机构定价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不足。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很多情况下仍由行政管理来调整。这就导致大多数金融产品价格不是完全的市场价格。另外,由于我国的市场容量和规模仍然较小,容易形成人为操纵价格。
(二)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
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与原生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化存在协同关系。而原生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如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及一些重大信息的披露等。但是,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投资者不能及时得知相关的信息。结果,导致投资者在不能及时获得信息的情况下遭受损失,使得投资者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失去兴趣与信心。
(三)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涉及面大,且因为运用的是先进的通讯电子技术,导致其影响迅速,故对其应加大监管力度。而现行的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模式是一线多头,即金融监管权集中在中央政府一级,由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人民银行等多个中央级的金融监管结构,来负责对衍生金融市场实施监管。从长远看,这种分散管理的模式不利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和创新,也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监控。
(四)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行业自律组织作用不明显
由于缺乏经验和人才,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品种的设计也未尽完美,使得金融衍生工具不能充分发挥其转移风险的功能。因此,提高金融衍生工具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是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行业自律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部门的有效授权,其行业自律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改革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尤其是存款利率和部分贷款利率。这直接影响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形成机制。因此,我们应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促进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使得金融衍生工具能够真正体现市场规律,形成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
(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的外部监管体系
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进行监管,应该由金融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构的外部监管两部分组成,形成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来防止风险扩大,最终酿成金融危机。因此,尽快出台一部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自律组织作用
提高从业人员的进入门槛,并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自律组织进行适当的授权,使行业自律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国治.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商业时代,2012(28)
[2]史文冲.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对策[J].中国外资,2012(8)
[3]祖天殊.浅析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11(5)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 管理手段 会计 影响 对策
证券、股票以及外汇等等都是基础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就是在这些基础金融工具当中衍生出来的,是金融市场创新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技现代化和很多新兴的交易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市场规模的扩大,推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不同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只需要少量的投资资金,然后随着商品价格、汇率等的变化而变化着。这样,金融衍生工具避开了价格的风险,降低了成本,让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能正确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话就容易产生灾难性事件,比如亚洲金融风暴。
一、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研究是从1999年开始组织了相关的会计准则的研究,但是并没制定相关的准则。所以,如果还没有正式制定专门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准则,就按照投资准则来进行核算。比如说可转换债券,它是一种债务性投资,一般都会按照投资准则进行处理,但是多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核算要求。
在2002年1月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当中也没有提及到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核算,我国国内金融企业都按照历史成本方法进行计量,国际的财务报告准则采用的是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民生银行2003年的年报中披露:“本行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未交割金额在表外列示,相关损益在金融衍生工具到期交割时在利润表中确认”。如果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按国内会计准则的净利润应调减18631千元。只要是金融企业就会有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我国国内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核算原则为谨慎性原则,建议在核算金融衍生工具的时候采取谨慎原则。
目前,我国四大银行都开展了包括利用外汇和利率等衍生工具进行避险等的外汇实卖业务。根据调查显示,因为目前没有可以参照的会计准则等规范文件,多数的金融机构都自己来决定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方式,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我国对金融机构衍生的交易管理手段单一,主要根据审核机构上交的财务报表来实现,基本上只有月报、季报等,频率很低,所以,对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就很难躲避。
二、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建议
我国想要健全市场经济中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需要发挥监督职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分散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弹性,比如说1998年到2001年间的电信,通过信贷违约掉期协议、抵押物权证、信贷关联票据等衍生工具的共同作用下,它的贷款风险被分散开来。期货的价格是靠众多的市场参与者的竞价来形成的,这个价格能够体现交易者对未来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预测。这个价格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来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2.2会计计量方面
金融衍生工具很可能就是将来要履行的合约,在合约签订的时刻到履行合同的时刻中间会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也会在不断变化当中,市场的变化也很可能让合约所具有的价值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来真实反映合约本身的价值变化呢。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可以被设计成可以交换的形式,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交易相当活跃。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价可以作为参考价。即便是一些金融衍生工具没有交易的市场,也可以有相近的金融衍生工具作为参考,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2.3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与规范
制定会计准则是有具体规则的。一般情况下,市场经济很发达的时候,社会的诚信度就随之增长,会计准则的制定就应该偏向于目标的方向。但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处在转型期间,会计人员的判断力比较弱,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偏向于规则的方向。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没有规则和目标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会计的大环境来寻找目标和规则之间的平衡。还要加强我国国内金融机构的制度建设,来防范和控制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信息的规范进行披露,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可以不断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樊志刚,马素红.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新特点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策略研究.金融论坛, 2006;04)
[2]郭英杰,刘鹏.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分析与思考.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 2008
[3]卢林.浅谈企业规避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以中信泰富外汇巨亏事件为例.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06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期权合约;市场风险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特点与风险
(一)金融衍生工具概念。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品,是指一种根据事先约定的事项进行支付的双边合约,其合约价格取决于或派生于原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及其变化。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1)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衍生性金融衍生工具是在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传统金融工具的影响。(2)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风险性。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衍生性,交易者受到与之对应的金融工具价格预测、判断及传统金融工具在市场上的价格起伏这两方面的影响下,使得交易具有风险性。(3)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杠杆性。杠杆性作为金融衍生工具最重要的特点,指的是运用少量的保证金对所约定好的合约资产进行控制,从而增加企业或个人的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1)市场风险。指的是因为市场价格变动或交易者不能及时用公允价值出售金融衍生工具而产生的风险,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最普遍存在的风险。(2)信用风险。指的是交易双方其中的一方没有按照合同履行规定的责任以及义务,进而给对方带来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种: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仓平仓机会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交易双方因流动资金不充足,导致合约到期时没有办法履行支付的义务,被迫申请破产,或者无法按照合约的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作用
(一)避险保值。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满足了人们对规避风险的需求。买入(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期望收益方向相反的合约,以其在未来某一时间卖出(买入)上述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即以小的代价锁定收益。
(二)投机。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杠杆性的特点,使得投机者抓住机会,通过承担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价格发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集中了从各个渠道汇集来的信息,并且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产生了一种均衡的市场价格。
(四)降低交易成本。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交易成本来达到规避风险和投机的目的,这也是金融衍生工具为保值者、投机者所喜好并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与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缺陷。公允价值并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在某一特殊时间点的估计价值,是一种动态的属性,能够反映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变化过程,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在这一点上弥补了历史成本的缺陷。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对基础工具在未来的某种权利与义务的交易,不存在实际发生的成本,这就决定了只有运用公允价值才能解决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
(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力度不到位。(1)降低管理效率 浪费监管资源。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实行分业监管模式,虽然这种监管模式明确了我国各个监管机构的分工,对各自行业实行专业化的监管。但这样的监管模式容易使各监管部门间缺乏协调,容易造成对某一行业的重复监管或是无人监管,降低了监管效率,浪费监管资源,不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2)与国际监管机构合作不足。虽然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越来越趋于国际化,但是在交易中仍存在与国际监管机构合作不足的现象。由于我国在跨国交易中没有及时的识别风险采取措施并没有与国外监管机构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共享,导致我国在和国外金融市场合作时无法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四、金融衍生工具会计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一)慎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衍生工具。当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某种金融衍生工具时,出现操作难度增加的情况,就有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对于不能有效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应该进行有效地限制。
(二)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力度。(1)改变监管模式 提高监管效率。我国应当吸取教训,要明确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职责和各类金融产品的监管界限,避免多头监管却无人监管的情况出现。(2)加强金融衍生工具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要想让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能够长远发展仅仅依靠外部监管是不够的,我国行业协会内部也应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建立与外部监管制度相匹配的自律规定,加强对会员的制约与管理。
参考文献:
Abstract: From April 16, 2012, fluctuation range of renminbi—dollar exchange rate expands from half a percent to one percent. In the next period, the two—way fluctuation situation of renminbi—dollar exchange rate will be further enhanced,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for enterprise. It is the top priority for enterprise that how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is one of methods to avoid foreign exchange risk, and enhance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by using financial derivatives for enterprise,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外汇风险管理;汇率预测
Key words: financial derivatives;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exchange rate prediction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153—03
0 引言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同时,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的扩大,意味着企业在签订订单时出口货物即使盈利,但如果国外进口商支付货款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到港货物换算成人民币价格下降,从而造成企业人民币收入的减少,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总之本国货币币值波动幅度越大,外币兑换成本币的波动幅度也越大,企业现金流入类业务的管理难度就越大。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涉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汇风险,最直观的表现就是2012年第111届广交会成交订单以“短、小、散”为突出特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一倍后造成短期交易风险上升。因此,如何增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的首要任务,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是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加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1 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外汇风险存在的问题
1.1 意识淡薄 我国不少企业由于对外汇市场波动性认识不足、疏于交易风险管理而最终造成了巨大亏损的悲剧。例如,受人民币升值因素影响,四川长虹成了2006年度汇兑损失最大的A股企业。据调查,2011年沪深两市共有2244家上市公司,其中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来管理外汇风险的只有少数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数集中在金属、非金属行业中的有色金属加工或生产企业,其他行业只有少数公司。其中,利用汇率和利率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来管理外汇风险的上市企业就主要集中在进出口企业、需要使用外汇的公司、有对外债权债务关系的公司以及开展结售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别的行业的企业就很少涉及。而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上,国内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数量是有限的,且企业的投资者远远少于个人投资者。
1.2 方法较少 在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前,中国的外汇衍生品主体包括即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外汇合约)、外汇衍生品交易和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NDF),之后,央行允许符合条件的主体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及掉期交易。虽然如此,相对外国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交易品种、数量都为数过少,这样就使得可供我国企业选择的规避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