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六国论教案范文

六国论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六国论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六国论教案

第1篇:六国论教案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 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可见“问”之重要。课堂如同一台戏,教师如同导演,高效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也包含了教师充满艺术魅力的提问。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幽默风趣地问

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说:“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达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若能引奇激趣,则可使大家如坐春风,教学效果更佳。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就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问时,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我就引用了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我了》来启发学生。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一次外出忘带了钱,便向他的邻居借钱。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赖账不还,邻居发脾气了,一怒之下就打了他,他要去告邻居,邻居对他说:“去你的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着眼睛。故事里的希腊人借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就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属于唯心论。我通过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彻底明白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生动形象地问

生动形象就是寓抽象内容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老师在提问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时,先引用了“诗训不孝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大爷,与一儿一媳一孙同住,由于儿媳不孝,老翁衣不暖身、食不果腹。一年腊月临近春节,老翁饥寒交迫,一同村人深感同情,写了一副对联:“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把祖孙三代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对联贴出去后同村人议论纷纷,儿媳感到内疚,到老人面前赔礼。这个事例既典型又生动,使同学懂得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很受启发,然后结合书本内容把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回答得非常到位。

三、曲问

教学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提问的方式。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提问叫直问,曲问则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节外生枝”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直接提问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若能转换一种方式,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一个例子堪称曲问的经典。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为了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2]学生们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遗男在古汉语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加深了“孀妻”、“遗男”两个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四、辨与问

在比较辨析中提问,利用反差效应突出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或相似,可达到加深认识、全面认识的目的,增强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能力。在教《六国论》(苏洵)时,问:苏辙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到了秦灭六国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在教《答韦中立师道书》时,问:柳宗元《答韦中立师道书》和韩愈的《师说》,两文有什么异同?通过这些比较式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求同寻异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可以说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师应追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让提问变成课堂上严肃紧张时的一种调味剂,让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次心连心的交流。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