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环保手抄报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图片(1)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图片(2)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图片(3)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图片(4)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图片(5)
有关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的资料:关于绿色环保的标语
1)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2) 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5) 因为有你,山清水秀,春回大地。
6) 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7) 希望有一天,垃圾桶也会下岗。
8)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9)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10) 要想小草好,请不要在小草上手舞足蹈。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地破坏她,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我们的地球是怎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环境灾难?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这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坏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人类对地球的贪婪与索取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是很强,大量的化工企业引进的废气偷偷排放,垃圾的乱仍乱丢,水资源的浪费等等,直接破坏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很难想象,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经常在商场购物时,人们手中拎着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可你们却不知道,塑料袋焚烧会造成毒气,填埋后并不容易分解,还会导致土壤被破坏,中国人口这么多,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塑料袋难以处理。在饭店吃饭时,人们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其实那样会消耗大量的树木,据说,中国人在一年的时间里要“吃掉”2500万棵大树,这样的情况难道不让人触目惊心吗?
那我们为什么就不去做一些既能保护又能节源的事情呢?我们可以把工厂里排放出来的废气收集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后,把它变成有用的煤气、液化气;把废纸加工后,变成一张张有用的白纸;把洗脸过的水用来冲厕所……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又污染不到环境。
环保、节能,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该少开私家车,少用塑料袋,不乱仍果皮纸张……在天晴的时候,我们一起拿着劳动工具去山上栽上一棵小树。年年如此,我们的地球村就会更加美丽,漂亮!我们的祖国母亲也会更加开心,快乐!
一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一盏灯,当它亮起来的时候,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那盏灯,那么整个世界就会一片光明!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到那时,我们的祖国大地遍地是青山绿水,红花绿草,天空则是蓝天白云,鸟雀萦绕。让我们为此而点亮那盏属于自己的光明之灯!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环境手抄报的格式图片
2.有关爱护环境的手抄报样板格式
3.有关于保护地球环境手抄报的格式样板
4.关于保护环境的主题手抄报模板素材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激发学生的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针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以“了解身边的绿色”为主题的青少年护绿行动,各中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绿护绿行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达到为教室、为学校、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三、参加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四、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
通过3月8日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向全体少先队员宣传环保知识,并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美化校园环境。
1)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级及公共区的卫生清洁与保洁工作。
2)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美化校园,清洁校园”大扫除行动,各中队辅导员组织学生每人带好一个塑料袋,3月11日进行全校捡垃圾,清除校园卫生死角活动。
3、环境保护,我的心声。
1)3月12日班会课,全校以中队为单位,围绕“植树节”开展主题班会,主题自定,形式可以是讨论交流、专题讲座、演讲、观看专题影片等。
活动要求:各中队要做上交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利用好40分钟,确保每位少先队员从中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各年级中队活动主题活动
一、二年级:
围绕爱树,进行树类知识讲座,各班辅导员整理好讲课稿(文字稿),上交大队部。
三至五年级:
以中队为单位,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为主,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3月19日前每中队由中队辅导员评选出5份优秀作品上送大队部。少先队大队将会进行优秀
作品展览。
六年级:
围绕“植树节”主题,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为主,撰写观察日记或作文。3月19日前每中队由中队辅导员评选出5篇优秀作品上送大队部。
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笔者所在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文件精神,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技术评价与示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等法律法规。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引起教师的重视。
学校成立“小学创建绿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关于“创建绿色校园”的专题会议,布置各项工作任务,将绿色环保理念与学科教育、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校要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分别制定《小学环境管理制度》《小学卫生管理制度》《校园绿化规划制度》等规章制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将“创绿”工作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长抓不懈。
注重环保实践,开展绿色活动
重视宣传,创设氛围 学校要把规范学生文明行为,进行环境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把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如绿色环保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宣传板报、读书征刊、绘制环保宣传画、征集环保宣传语、观看宣传片、宣传环保意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立足校园 将德育与环保教育相结合,开展“清洁校园,美丽自我”活动。激发学生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意识,积极为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做贡献。活动中涌现出的环保活动优秀班级要及时表扬与奖励。经常开展美化教室活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装饰环境,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展“绿色与生命”比赛活动,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应用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丰富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
家庭、社区、学校三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组织学生们到街道和社区开展清扫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让孩子们用他们的热心改变社区面貌。学校开展“我与绿色同行”的活动,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行动,让环境教育辐射到家庭、社区,真正将绿色行动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之中。如“放飞梦想,展现风采”“你丢我捡,共保环境”“白色污染,谁见谁捡”等一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绿色教育”,让校园“绿”起来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要让他们“动”起来,学会如何维护和参与环保。各班成立种植小组、护绿小组、环卫小组等,坚持经常活动,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环保兴趣。如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每年的4月和9月,学校号召学生植树造林,每年春天,学生都参加“种蓖麻”、建设小花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快速成长。
利用环保节日进行活动 结合3月22日“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 “世界荒漠化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举办环境教育讲座、征文比赛、绘画竞赛、手抄报比赛等系列活动,把师生的环保热情进一步推向,提升环保情趣。
形式多样的环保主题班队会 学校各个中队分别以“向白色污染说不”“我做节能小卫士”“珍惜水资源”“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等为主题,结合学生身边的优秀事例和非绿色生活的反面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教育学生做绿色公民。
科研教研,渗透环保
学校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主线,紧跟课改步伐。笔者所在学校还进行了“绿色长城,我们在行动”的科研课题研究,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教师撰写绿色环保论文,学生写绿色环保体会,充分展示了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语文、科学、品德、地方、校本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环保教育。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保护生态平衡;《小镇的早晨》抓住小镇早晨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讲授这一课时,要结合环境污染和雾霾天气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校编写了具有家乡特色的校本教材,充分挖掘家乡的环境特点进行环保教育,每学期要搞校本学科公开课,如《我爱家乡绿》《我为创建绿色校园出份力》《校园因我而美丽》等,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环保意识。
用心打造“绿色”“和·雅”校园文化
结合“国际生态学校”和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上下了很大的气力,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无处不在地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清晨,伴随着校歌《我爱你,南仲小学》欢快优美的旋律,师生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奏响了校园文化的“和·雅”乐章, “绿色”“和·雅”的校园文化也成为展示学校风采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围绕“绿色”“和·雅”这一核心,学校注重将民族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环境教育、艺术熏陶融于一体,凸显人文性、思想性、美育性和开放性,力争做到:处处是景点,景物皆育人。教学楼内开辟了四条主题教育长廊:一楼是 以“和谐天地,绿色雅苑”为主题的融绿色理念宣传的“绿色教育长廊”,彰显学校的环境教育特色;二楼则打造了以“五彩缤纷,海洋世界”为主题的宣传海洋知识的“海洋教育长廊”,将地方课程与环境教育紧密融合;三楼是以“习字启智,习字育人”和“走近文学大师”为主题的 “书法文化长廊”,从形式到内容彰显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气息;四楼是学生的以“我创作,我快乐”为主题的“作品长廊”, 彰显学生创造力和个性;而整个教学楼的走廊顶棚则用“蓝天白云”装饰,师生漫步其中倍感身心愉悦。
学校还充分利用教学楼内的两个小阁楼,精心打造了富有韵味的“书吧”和心理“阳光小屋”,学校把图书室的图书请出来,采用开放式管理,定期更换,全天候向师生开放,师生可以随时随地翻阅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时时、处处感受到书的熏陶和影响,真正将师生读书活动落到实处,为师生提供了阅读书籍、关爱心灵的好去处。
自然优雅的环境,开放的空间,让教师和学生由对和谐的外部环境的直接感受转变成对宽松的心理环境的内在体验,使师生们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每天,当师生们在课余时间走在教学楼内外时,感受到的是汩汩的人文关怀和绿色环保的高雅情趣。
悉心打造绿色实践基地
为给学生创设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学校因地制宜,通过全校师生变卖废品的方式筹集资金,在前操场外空地建立了占地864平方米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博雅苑”。学校利用“博雅苑”开展“每班认领一棵树、每班种植一块地”活动,同时开设《种植》课,聘请了一位有种植经验的退休教师作为绿色实践基地的顾问,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种植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每班认领一棵树、每班种植一块地”活动,每块地都有班级的牌子,每个班级都有绿化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早到校、午到校等时间管理、维护、浇灌自己班领养的植物,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在自己认领的地里种植不同的瓜果蔬菜。在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到“四个了解”,即:了解土壤的性质、了解施肥的方法、了解植物与季节的关系、了解何时给植物浇水等等。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了解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几年来,博雅苑中种植的种类不胜枚举:如蔬菜类有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油菜、菠菜、大白菜等;农作物类有地瓜、芋头、玉米、花生等;瓜果类有冬瓜、丝瓜、葡萄、柿子、枣等。每到收获的季节,学校就举行收获节,老师和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带来的收获的喜悦。
每天,当师生们在课余时间徜徉“博雅苑”,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时,查看着自己班级种的农作物,欣赏着苑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时,犹如走进了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型植物园,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匠心组织开展绿色实践活动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环保纪念日,学校大队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绿色实践活动。在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遵循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时代性、趣味性、拓展性原则,从不同渠道、多个切入点,精心“选曲”,准确“定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搞好中小学环保教育的前提。环境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环境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环境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技能。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环境教育的成效。为此,在继续教育规划中,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学习环保科学知识、环保法规,定期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开展环境教育课例研讨,利用晨会、主题队会、班会课的观摩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从而用自己的行为和理念,义不容辞地向学生传播绿色文明的种子。
努力培养学生环境意识,这是搞好中小学环保教育的关键。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引导他们参与爱护环境、治理环境的活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一要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在各科教学中,通过渗透环境知识、典型事例剖析、参观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他们具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二要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为社会一成员,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环境行为,哪些又是不正确的、国家明令禁止的环境行为。三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象、查找图片、阅读环保资料、上网以及讲故事、交流见闻、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万吨、镉5500吨,每年倾倒在大海中的船舶废物640万吨,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这些都超过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造成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天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流失和沙化日益严重等等,让学生从这些触目惊心的资料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强化学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抓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主渠道,向学生灌输环保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必修课的教材内容和教法手段。实施环境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可让学生参加以“拯救我们的海洋”,“人与绿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历史课可以结合中外战争史,讲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危害;物理课中结合声学、振动等课题,分析噪声的特点,介绍声强的测量和标准,结合电磁波的教学,介绍紫外线的特性和作用;化学课讲解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成因及防治;生物课讲述生物圈、生物链以及各种珍稀动、植物的灭绝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等等,使学生牢固确立环保意识。
紧密结合学生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绿色环保活动,绿色活动有利于激发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对于孩子的环保教育,不应只限于上课讲解课本知识,而是应该通过一些孩子们感到新鲜活泼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感受,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如可以利用“4.22地球日”、“6.5环境日”、“9.16臭氧日”等一些节日,开展大型主题活动以及主题队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对课本上所学知识进行综合与巩固,还可以使学生搜集扩充自己的课外知识,在学习有关水污染的知识时,也可以组织孩子对附近的河流进行水质调查,向爸爸、妈妈及附近居民了解有关这条河流过去的一些情况,从而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再被动地去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知识。采取这些方式,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有兴趣的素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环保实际问题中获得求知和成功的喜悦。
温江二中是一所城镇高完中,现代教育设施配备完整,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演示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直接远程接受其他学校教师的授课;学校现有5间计算机室,每间教室有60台学生电脑;各个办公室均配备了电脑,且每位老师都有办公笔记本电脑;学校网络畅通,拥有350 GB容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学校建有网站,为社会了解我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成为师生、生生、家长与学校交流的平台。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的需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高效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发展的要求,更是课改的需要。课题组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是教师统御教材、服务学生、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等综合素质的体现。2010年4月,课题组向区教育局递交了“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的申报材料,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组,以课堂为载体,以科研为抓手,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推进了课改的深入。
2.1 注重学习,狠抓教师培训,为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打好基础
其一,学习教育技术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其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操作方法;其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对于前两方面的学习和培训,采用每周一全体教职工集中培训和每周教研组、备课组集中培训及个别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是学习和培训的重点,我们采用的是分学科学习的方式,结合学科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教师明白应该怎样做,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优势,尤其是在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引领式网络培训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些学习和培训不仅仅更新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新课程理念也因此更为深入人心。
2.2 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能力
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能力。
自2010年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围绕本课题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其中核心基地在课堂,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成功教育课堂大赛,德育课堂大赛,校本教研主题大赛,这些赛事都在组内初赛的基础上,推荐最好的选手参加全校大赛,甚至被推选到区、市及全国参加赛课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对课题研究起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推进:一是在赛课中促进对所学经验进一步理解和交流;二是在赛课中促进成果的转化;三是在赛课中启迪思维,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通过三年的研究,从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探索出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探索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策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活动评价科学化的方法。一方面,促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探究和讨论;善于引导和点拨学生,使学生思维更有深度;教师善于激励和倾听,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着较高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自主探索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提高了;学生敢于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讨论、探究氛围浓厚,使学生乐学、愿学。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师资队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渐渐凸显。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大大推进了课改的深入。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
数字化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也正营造着人类文明新的殿堂。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地辨析各种信息,正确地选择与利用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开放性变为引导选择,提高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拉近了学校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德育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从“灌输信息”转移到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对巨量的网络信息采取扬弃的态度。
利用网络优势,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以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让德育活起来。针对部分学生内心空虚、无聊和压抑,想通过上网来发泄的情况,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真正让学生“心”有所托。
德育处牵头开展“行文明礼仪,做文明学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传承文明、践行文明、树立文明之社会风尚;“祭扫烈士陵墓”活动,学生瞻仰英雄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使同学们深受感染,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学生”主题活动,进行手抄报比赛,同学们从板报中深受教育,纷纷表示在家、在校、在社区都要做文明的小卫士;“孝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弘扬孝道,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名讲孝道的学生。
校团委组织了“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国庆征文比赛”“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比赛以及“手抄报比赛”等。通过特有的环境节,开展一系列的绿色环保教育活动,提出“保护生存环境 净化美好校园”,通过板报、手抄报、回收废旧电池、主题班会、绘画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持续抓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通过假期认真布置“团队在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帮老助困、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网吧游戏厅调查、“诚信、环保”类服务社区的实践体验活动等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给学生最大的德育成长实践空间,收到了较好效果。
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利用校园网搭建的“心心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学校校园网的建立,不仅使学生可以了解学校大事,选择自己所需进行学习,还使师生、生生心灵交流成为可能,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吐露自己的心事、苦闷或疑惑等,释放自己的心情。师生在这里进行沟通交流,学习知识,融汇情感,构建了温馨的家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德育从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入手,摆脱了形式主义的说教,使德育内容由静态的文字书本,变成动态的交流过程,学生通过德育课件来感受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了精心设计的德育课程。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沈阳举办2016年全运会和申办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积极认真参与寒假学生活动。在保证人身安全和充分休息的前提下,请同学们让假期成为有意义的假期,在假期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继续深入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加强培养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小市民。认真完成好市教育局的任务和校内布置的具有学部特色的假期活动。
二、市教育局安排的寒假期间学生主体活动
1、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日活动
2月22日是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日。将以"迎全运,学雷锋,志愿服务在社区"为主题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日活动。各班要结合实际组织本班学生在主要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以普及全运会知识、倡导微笑志愿服务和绿色环保理念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加强体育运动、提高微笑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以实际行动迎接全运会。活动要有总结,每班至少8张照片,每班交高质量8份稿件,1000字左右。
2、文明小博客活动
为扎实开展"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文明小博客"活动。登陆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网(),点击飘动图标"文明小博客",进入页面开展活动。先注册,填写个人资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然后上传符合要求的自创博文或自拍图片作品,所有作品上传至网站,经审核后,即在网上进行公开展示;博文作者可邀请同学、朋友、亲戚关注自己的博客,并发表评论。开学后计算老师有反馈结果。
3、节日小报活动(作为创城档案材料,各班必须做好此项工作)
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春节",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形式创造性地编制各具特色的小报,展示节日的收获和感悟。每班开学上交5份高质量作品,学部选择"节日小报——春节"合订本一本(作为13年创城档案材料留存)上报学校业务指导部,学校统一将材料上报到市教育局德育处。
4、"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全体学生参加)
利用假期个人开展"30天一个好习惯"活动。各班要结合"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假期的习惯养成目标,制订执行计划,在寒假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总结,看谁在假期里能够天天坚持,养成好习惯。每人要有总结,每班选好的稿件交学校10份。
三、学校特色活动
1、国旗下的声音——讲稿征集大赛(初二年级、初三直升年级参加)
结合13年3月1日-13年7月20日之内的节日、纪念日、学校传统活动或针对某专题内容,撰写国旗下的演讲讲稿,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突出对听众的指导、激励作用,表达青少年的志向和心声。各班级推荐至少5篇作品,参加学部评选。
2、开展"我是理财小能手"节约活动。(全体学生参加)
寒假期间我校将开展"我是理财小能手"节约活动,请每名同学认真设计使用"压岁钱计划",本着节约、勤俭的原则积极参加"双赢储蓄".每班要上交5份以上计划和感受。
3、"迎新春,送祝福"拥军共建活动。(除中考班,全参加)
春节期间,各班以团队形式深入到部队、消防队、公安派出所进行慰问联谊,参观军营,学习传统,体验作风,学会守纪。每班1份拥军总结和纪实照片,每学年1份共建协议书。
4、我校校报第三板"沟通"之《家教论》栏目,面向所有家稿,请家长就孩子在育才的成长,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字数在800字左右,每班交五篇稿件。
5、《我家的中国年全记录》活动。(除中考学年,全部参加)
春节将至,我的春节我做主!请为你的家庭制订一份《中国年计划》,可以包含:年货采购计划、年夜饭菜谱、家庭布置、房屋大扫除、访亲友日程安排、春节预算……怎样让年的气氛更浓?怎样让家人更加开心?就看你的啦!节日期间写好日记形式的《中国年纪实》;爆竹声中一岁除,你又长大了一岁,你制订的计划实施了吗?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回首我的中国年》。以上3部分,就是你要做的《我家的中国年全记录》。各个班级至少推荐5份《我家的中国年全记录》,包含:计划、纪实、回首。
6、"校园荣耻面面观"漫画大赛(初一、二、初三直升年级参加)
以校园文明现象为基本内容,创作校园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批评讽刺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倡导学校新风。漫画画法不限,要求美观工整。每班上交3份。
7、"走进名著,与名人同行"读书活动
假期号召同学们自发阅读能启迪思想,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健康向上的诗词歌赋、经典文章、伟人传记。每班上交16开纸大小的千古美文摘选硬笔书法作品5份,参加校硬笔书法大赛活动。
8、办一期学科知识手抄报。(除中考班,全部参加)
要求:版式设计精心、清晰,内容丰富,可读性强,A3大小,横向,原创,写好班级、作者。各科均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信息技术(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等。开学后将聘请各科老师评选并在各楼巡展。各班推荐10份优秀作品。
四、评比办法
1.本次假期活动将评选学年组织奖2个,班级组织奖10个;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教育;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过着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富有的生活,但前所未有的环境隐患和危机也相伴而生: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水资源严重污染、海洋生态危机、绿色屏障锐减、物种消失加剧、垃圾威胁人类、人口增长过速……,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不仅要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而且要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发生。转变环境道德观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就是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就提出:“不仅对成年人而且对年轻一代要在环境问题上进行教育……”。高职学生肩负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未来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力的开拓者、劳动者。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能力将直接影响着环境问题的解决。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的限制,在非环境专业开设专门的环境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不同科目之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更是必要的、可行的。
高职院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些学生大部分将进入企业,走向生产第一线。环境教育可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意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美德。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懂环境与环境治理的人才成了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而现在的企业更关注未来人才的环境素质,即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运用环境知识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途径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开拓者和劳动者。在职业教育中,若能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不仅能使未来的生产者懂得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简单技能,而且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本专业内的环境科学知识,并对工作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的处理。如果企业拥有大批接受过环境教育的人才,就可以通过节能、回收废物防止污染扩散等手段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是一种潜在的投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高职教育应该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环境知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成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这种做法不仅可为学生拓宽就业面,而且可以拓宽办学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不仅如此,这些走出校门的学生还会以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态度影响和带动人们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促进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带动社区环境保护的开展。
高职院校渗透环境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要通过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掌握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参与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其为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防止发生环境危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从而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以期合理地开发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为高职院校实施环境教育提供可能的借鉴,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技能、参与能力。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一)在理论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把握渗透内容。高职使用的化学教材隐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切入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
第二,制定渗透计划。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有周密的计划,这一方面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计划应力求全面、准确、具体、可行。
第三,注重渗透方法。渗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师在环境教育中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是在讲授化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环境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讲到非金属元素硫的时候,结合硫酸的工业制法,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等,使学生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凭借科学知识,可以治理污染。同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消除污染的方法,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的情形。如水体污染、水源短缺等。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水体污染带来的危害,水资源短缺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污染水源的行为,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示范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自身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如在用重铬酸钾测铁的演示实验中,从实验前的准备、到实验过程的操作以至到实验后的整理,教师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洗涤仪器时,用少量多次法达到节约用水、洗涤干净的目的;滴加指示剂时,严格控制用量,保证既能节约药品,又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实验后整理,对剩余的重铬酸钾进行回收,把实验废物倒入废液缸,达到节约药品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课前三分钟演讲法鉴于高职化学课时少的实际情况,可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查阅报刊资料和上网收集资料等形式,广泛涉猎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等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小演讲。这种做法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查阅和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保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其一,实验微型化。微型实验包括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和药品用量的小量化。微型实验比常规实验节省试剂和时间,且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大大减少。开展微型实验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减少污染。同时,也可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滴定操作中指示剂的用量问题,学生往往会取用多于要求的试剂量。教师在进行课堂演示时,可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试剂用量多时现象不明显、计算结果的误差大等事实,促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反应的试剂量越多越好”的错误思想;另外,在学生实验时,经常向学生提出:你取用的试剂量是否为最小量?实验后的废液、废渣是否置于指定的地点?你思考过使废水、废液、废气变为无毒、无污染的方法吗?并且从严要求,随时检查,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自觉养成一种符合环保道德的行为习惯。
其二,实验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直接接触到有毒气体、液体、固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气废渣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拥有环境保护知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增强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绿色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在预备实验计划中设计绿色实验高职学生在中学已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也形成了一些实验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应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并考虑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污染,充分考虑怎样才能尽可能使用少量试剂、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的使用或排放,设计出绿色试验,并将此作为预备实验计划是否合格的标准。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促进环境意识的形成,而且可使学生养成查阅资料和积累资料的好习惯。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产生废液,这些废液大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质、致癌物质等,这就需要妥善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在实验过程中,要向学生讲述废弃物处理的一般知识,让学生了解处理的方法,并在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何种方法处理。要求学生根据废液的类型,倒入指定的容器,然后统一处理。
实现废物的再利用“白色污染”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聚乙烯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废弃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实现废弃塑料袋的再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污染。如在讲完乙烯和烯烃这节内容后,可以设计用废弃塑料制取凡士林、乙烯和汽油的兴趣实验。这些实验可让学生体会到看起来是废物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勤于思考就可能找到变废为宝的途径,就可能使资源再生,就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也是必要的。(1)把环保实验引进课外活动中;(2)创建班级手抄报纸;(3)开展调查活动;(4)举办专题讲座;(5)举办环境知识竞赛;(6)利用节假日宣传环境知识;(7)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促进环境教育实施等。
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做到:(1)端正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对环境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学校环境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和提高的基本前提,由于环境教育表面上看起来和学生的就业问题无直接联系,而且实施这项教育需要相应的经费,容易受到社会、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因此,要确保环境教育的进行,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2)重视师资培训。环境教育的承担者是教师,如果教师自身的环境知识缺乏、环境意识淡薄,他们就不会主动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因此,教师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应互相配合,利用各种途径,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3)通过教材编写使环境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环境教育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进行环境教育,需要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和教师、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oy A.Palmer. 21世纪的环境教育[M].田青,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杨振强.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刘静玲.绿色生活与未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前言部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由此观之,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否则就会使知识僵化,无法实现让学生在体验生存、生活和生命过程中达到感悟人生意义的目的。
一、问题调研与分析
为了方便回答和整理统计,问卷设计成两份:一份是学生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一),调查学生对生活化课堂教学认识的基本情况;另一份是教师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二),调查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做法及建议。本研究的调查主要在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进行。调查对象是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及部分一线教师。另外,在进行教师调查问卷时,除了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的42位一线化学教师外,我们还调查了繁华中学、实验中学、龙城中学的24位教师,共计66位化学教师。这些学校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和《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等。
问卷一的调查过程是分别从山东省诸城一中高一、高二中各随机抽取了6个班级,共12个班级。每个班级又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将这部分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统一召集到学校的会议室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无效卷5份,有效卷115份,有效回收率95.83%。
问卷二是对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42位一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普遍情况,笔者特地又选择了诸城市的另外三所中学(繁华中学、实验中学、龙城中学)的部分一线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66份,无效卷2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96.97%。
问卷数据采用表格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调查与分析
1.课本中的化学史资料与老师提供的社会、生产、生活资料对你学习化学是否有帮助?( )
A.有很大帮助
B.有点帮助
C.没有帮助
2.课堂教学有关化学史知识、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引入,是否对你理解相关化学基本概念有帮助?( )
A.有很大帮助
B.有点帮助
C.没有帮助
3.老师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对你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
A.有很大帮助
B.有点帮助
C.没有帮助
4.老师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使你的学习信心( )。
A.有很大提高
B.有点提高
C.保持以往水平
5.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
A.有很大提高
B.有点提高
C.保持以往水平
6.对于课堂上老师将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引入学习过程的做法,你( )。
A.很喜欢
B.有点喜欢
C.不喜欢
7.你是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会以某位化学家为榜样鼓励自己克服困难?( )
A.经常会
B.有时会
C.从来没有
表1 学生问卷的调查数据统计表
通过1至7题的学生问卷调查发现(见表1),62.60%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化学史资料与教师提供的社会、生产、生活资料对自己学习化学有很大帮助,32.17%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只有5.22%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生活化教学还是认可的。对教师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认为对自己化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占77.39%,只有3.48%的学生觉得没有帮助。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进行生活化课堂教学持赞成态度。所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前景光明。
但是,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经常想到以某位化学家为榜样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的学生只占21.74%,有时能想到的学生占34.78%,从来没有想到的学生竟然占43.48%,这个调查数据说明化学家那些矢志不移、锲而不舍、勤奋钻研、持之以恒的可贵品质没能融入学生的生活,而这些正是化学课堂教学应该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的思想精髓,它能鼓励、帮助学生正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尤其是当下遇到的学习上的挫折,并努力克服它,从而使学生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二)教师问卷的设计、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以下教师层面的信息。
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教师是如何理解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呢?48.44%的教师选择加强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20.31%的教师选择多关注学生,31.35%的教师选择借助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教师对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认识还是比较中肯的,不同的选择,是由于不同的认识角度决定的。多数教师更倾向于生活化课堂教学就是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看来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已经不再陌生,而是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回答进行生活化课堂教学后,教学的内容或方式与以前相比怎么样时,32.81%的教师选择变化很大,43.75%的教师选择变化较大,23.44%的教师选择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生活化课堂教学还不够开放,课堂改革幅度不是很大,还是抱着求稳的心态,喜欢在教学过程慢慢地渗透生活化教学观念。在回答进行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时,53.14%的教师认为是教学观念,18.75%的教师认为是教学行为,28.13%的教师认为是教学制度或教学文化;有53.14%的教师认为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学理念,7.81%的教师认为是业务技能,39.06%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理论或学科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帮助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当今之首要任务。
2.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做法
在回答进行生活化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时,23.43%的教师选择自己学习,45.31%的教师选择师徒结对子,31.25%的教师选择学校培训或上级部门培训。关于生活化课堂教学所需资料的获得途径,75.00%的教师认为是通过社会、生产、生活实例获得,15.63%的教师认为是通过实验素材或人文素材获得,9.38%的教师认为是通过网站获得。对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形式,28.13%的教师认为是化学史料或研究性学习,43.75%的教师认为是社会实践, 28.13%的教师认为是实验兴趣小组。可见,还是有不少教师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有关实践的,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材料和做法,有可供借鉴之处。
二、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
合适的生活情境能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例如,学习鲁科版《化学2(必修)》“饮食中的有机物”中关于蛋白质的变性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同学们,咱们学校的餐厅用消毒柜进行消毒,具体是利用什么进行消毒的?学生回答:紫外线。(教师)我们在家里对洗手间如何消毒?学生回答:用84消毒液。(教师)那么,当我们不小心受了伤去医院治疗时,医生用什么给我们消毒?学生回答:碘酒。(教师)那么,在家里如何对病人的衣服进行消毒?学生回答:加热煮沸。(教师)那么,为什么紫外线、84消毒液、碘酒、加热煮沸都能够用来消毒?
通过学习,学生会逐步解开谜底。由于此处设置的问题情境所涉及的内容都与生活有关,因此学生感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二)社会实践生活化体验
根据教材内容开发生活化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化学晚会,办化学手抄报、到附近化工厂、酒厂、自来水厂等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体验化学实践活动的魅力,感悟生活之美好。
(三)促进师生情感升华
学生之间是探讨问题的朋友和伙伴,师生之间也可以建立朋友般的关系。所以,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而宽松的教学氛围确有必要。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可以使整个课堂气氛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奋状态,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学习鲁科版《化学2(必修)》“塑料 橡胶 纤维”时,对于塑料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交流讨论。学生格外兴奋,争先恐后地发言。通过研讨,学生既学到了塑料的相关知识,又加深了对“白色污染”的危害认识。最终师生达成共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促进了师生情感的升华。
(四)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通过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明确了学习化学的目的是用于生活、方便和生活。教师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将来制造出更多、更先进、更有效的化学产品。例如,在学习鲁科版《化学2(必修)》“饮食中的有机物”中有关油脂的性质时,教师提出问题:“在家里洗刷油渍较多的碗筷时,通常在水里加入适量纯碱,这是为什么?”学生初听时,觉得这个问题不难,但是却说不出答案,于是就产生了迫切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心理。这正是以用促学的目的所在。以后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就不会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