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教育实习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实习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实习意见

第1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

“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 而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既依赖于教师职前的培养教育,又取决于教师职后的继续培训。能否培养出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师不仅要重视师范生的培养,更要重视在职教师的继续学习、职后培训,并且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发挥各自的优势,“无缝衔接”起来。

1.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或是不完美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只是局限于职前培养,似乎职后培训只是作为搭配和补充,并且各自为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来说更是如此。而各高等师范院校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时缺乏一体化的思想。从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突破:

第一,高校教师重“学术”研究,轻“师范”教育,拥有雄厚的理论用来培训和指导中小学教师,但是很少与中小学的教师交流,脱离了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师埋头“实践”,忽视与高校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入地了解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和应有的锻炼,很难适应当代社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

第二,职后培训的模式没有统一有效的制度,一般的“授受式”大班授课脱离了实践的检验,只是“纸上谈兵”。单一的培训模式不能有效地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从而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培训不能很好地衔接。高校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缺乏一体化的思想,而现有的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只是对职前培养的简单重复,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

综上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个高效的培训模式,是一个关系到一体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因此,探索如何建立有效地一体化培训模式,对于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模式探索

2.1信息技术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施模式

理论实践二维式培养模式:

理论实践二维式职前培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职后培训的“铺垫”,有利于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能更好地衔接,实现一体化。

2.1.1在理论上,提高教师资格标准,使其具有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性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而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也仅仅考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两门教育类课程,这样就致使了培养目标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为了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应该制定新的教师资格标准,在原有的教育基础类学科考查的基础上加入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化的考查,使师范生更专业化,为以后成为中小学高素质教师奠定基础。

2.1.2在实践上,利用视频案例教学软件充实教育实习内容

将案例教学与网络结合应用到师范生的实践中是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和自身素养发展的思路之一。2000年,Barab等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专业培养工具—“探究式学习论坛”(Inquiry Learning Forum建成ILF)支持职前和在职的教师共同体,让具有各种不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观察、讨论和反思真实教学视频片段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实践[1]。

在职前培养中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利用这些工具,而是应该在视频中学会“模仿”,并应用于实践。我们也可以自己开发这样的系统,师范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即时的进行发表意见和建议,充实了实习内容,调动了师范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学习环境连接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促进了师范生的多方面发展。

2.2信息技术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施模式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跳跃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十五”期间要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工程两大任务。因此,原来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要能够承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学校的“校校通”工程任务,主要是参与校园网络与资源库的设计、建设与管理[2]。这样繁重的任务对中小学的在职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后培训正是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有很多种,主要有校本培训模式、院校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等。但是前三种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可以采用参与式培训以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包括了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三者,使三者共同参与到该模式中可以提高各自的能力。在校的师范生实习实践一般为六周,高校教师忙于科研,中小学教师忙于实践,实习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参与式培训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心并培养师范生,师范学校关心中小学的实践动态并使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中小学关心高校的新理论动态得到方法上的指导并应用于实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成为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真正实现了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参与式培训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机遇与空间去发展,让每一位参与者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从而面的理解新事物,在交流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中小学与高校的协作促使教师的持续发展,其合作模式(见图2)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这比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要见效好、见效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知识更新的越来越快,技术越来越先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来说,及时地提高在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是不容刻缓的。

职前的理论实践二维式培养模式与职后的参与式培训模式有效地融合、渗透,避免重此轻彼的现象,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的有机系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为培养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arab,S.A.Makinster,J.G.Moore,J.A,Cunningham,D.J.& the ILF Design Team Designing and Building an On-ling Community:The Struggle to Support Sociability in the Inquiry Learning Forum[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1,49(4):71-99.

第2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小学转岗英语教师;英语教师培训;培训模式;英语教材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师〔2008〕39号)文件的有关精神指导下,目前广东省的英语教师培训业已逐渐成为常态,每年都有相当的培训机会提供给奋斗在英语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进行进修提高。然而针对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才能切实普遍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本研究针对目前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提出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模式供同行共同研究,切实普遍提高转岗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广东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现状

广东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目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该群体基数大,培训机会分布不均衡以及效果低微的普遍情况。

基于国家政策和结构上的问题,广东的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基数过大。例如,广州市部分区域也面临转岗小学英语教师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由此可推测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的转岗英语师资比例可能会更高。例如有研究者对位于粤西欠发达地区阳春市的转岗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教师普遍在市区重点小学工作,而在阳春市农村最好的乡村小学却没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师,均是转岗英语教师。(李星梅,2008:35)因为转岗英语教师大量存在,因此必定会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程度,这样对孩子们平等接受英语教育的机会造成了巨大的差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另外培训机会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转岗的小学英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比专业英语教师培训的少;位于城市的及重点小学的转岗英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多,农村、不发达及偏远地区的接受培训机会少。仍以阳春市为例,研究者的调查显示,80%的转岗教师都只是接受本市进修学校培训两个星期就上岗,很少有机会参加省级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李星梅,2008:35)这种不均衡造成的问题显而易见:发达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边远、不发达地区的就停滞不前,构成相对的低下。

再者,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缺乏针对性,而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对他们来说是缺乏成效的。很多情况下,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都是同时同批进行,很少专门针对小学转岗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效果低微,主要是基于转岗英语教师的“转岗”特点而出现的。他们往往从其它科目,例如语文、数学,甚至体育、音乐以及电脑科目等转教英语,往往缺乏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套路和模式的把握和运用往往是模糊、不得要领的。另外他们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语音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更是有较严重的语音问题;(巫淑华,2009:96-98)更多的是这些教师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很可能只是停留在他们读中专前的水平。这些具体的情况都有别于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因而转岗英语教师和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英语教师进行共同培训在策略上是不妥当的,会引发培训效果低,培训课程难安排以及培训学员态度消极等多方面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转岗英语教师中也会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给转岗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难题。有些教师语言功底和天赋较为突出,擅于学习,参加的培训机会也多,表现较为优秀,但更多的是教学水平和语言水平都较为低下的转岗教师。广东外语艺术学院从2007年到目前承接的小学英语转岗教师培训班中一般都是所有转岗英语教师混编在一起,甚至还有少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在这种转岗英语教师培训班中,有些教师对英语教学有较好的把握,教学的思路较为清楚,在教学过程中也懂得不断去反思教学过程,钻研英语教学的好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但语音语言基础低下,对他们英语课本本身都会有一定的理解和使用困难,更不用提教会学生们去理解和使用里边的语言知识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教师只会读课本,不懂得教学设计,不明白个中的真实原理,那他的学生其实也不会有进步。这种混合型知识层次的培训学员给转岗英语培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需要建立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为的培训模式。

承接上文,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其中包括小学其他英语教师)的培训的确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培训效果低微。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培训时间分散或者短暂,培训学员因为常规教学的压力或家庭压力等引发态度问题或者精力不济的问题,学员英语基础层次不齐,课程设置不当,培训内容游离真实课堂或者培训课堂组织不力等。但从形成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课堂组织应该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将课程设置成过于分散,短时间给学员输入大量信息的,这些培训信息跟他们的教学关系又不是太密切的情况下,学员们想要取得进步就会比较困难。课堂组织如果缺乏互动,不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的还是典型呆板的讲座形式等,尽管聘用了高职称的教授或专家进行授课,这样的培训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的。原因很实际:培训学员即转岗英语教师们无法将他们接受的培训内容进行快速迁移。回到他们的课堂后,他们只能重蹈覆辙,走回他们原来的教学路子上去。这样的培训用“劳民伤财”来形容也不过分。

二、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模式

针对广东小学转岗教师的培训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形成一个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作为一个更科学的转岗英语教师培训体系的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接受培训的转岗英语教师有切实的帮助。这里提出一个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模式供同行共同研究,面向对象是小学转岗英语教师。

该培训模式里的所有一切培训行为都将围绕着转岗英语教师们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课程设置、培训内容、课堂组织等。所有教学技能和培训内容的实操都以他们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为出发点。例如可以针对转岗英语教师们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课堂口语而开设《英语课堂用语》,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基础英语》,学习语音知识和纠正发音的《英语语音》以及提高他们教学技能的《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等课程。在进行《英语课堂用语》授课的时候,授课教师结合培训学员们使用的教材例如《开心学英语》或者人教版PEP英语教材等,在安排《英语课堂用语》每个单元内容的时候,例如新语言的引入,语法的呈现等,都紧扣教材的内容,在实操部分时也要求学员必须从所教的内容进行选材进行呈现,这样学员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都会更进一步,增添了即学即用的技能,增强了上好英语课的自信心。另外在组织培训课堂的时候,也要注意组织具有互动性的课堂,避免中规中矩的“排排坐”模式,让学员体会到英语学习要在交互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的道理。可以采取变换座位编排模式,任务驱动,互相评课,书写教学设计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组织中的互动。培训师(培训学员的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给学员一个较好的示范,让学员看到真实教材的内容在实际处理的时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需要攻克的难题

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要实现它的良好效果,需要攻克一定的难题。这里暂为重点探讨培训内容和培训师的两大难点。

培训难点之一是培训内容的选取,主要难度来自于选取的培训内容要以实际的英语课堂为指导。针对转岗英语教师的特点,可以设置例如《英语课堂用语》等课程。这是因为转岗英语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很难使用英语授课,因而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小学生很难有实质的进步。例如在呈现新知识,组织课堂时或维护纪律时教师如果都能使用英文,提高语言的输入,学生的听力水平就可以不断得到提高,对语言使用能力的体会自然也更为到位,对语言的意义理解也更加透彻。所以英语授课中每个环节的课堂用语都可以成为培训的内容,而不是随便选取日常口语作为面向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内容。

培训难点之二是培训师资。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要求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围绕学员们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因而极其需要培训师的努力才能实现。主要体现在对真实教材的处理和利用这个层面上。首先,培训师需要对各个年级的教材进行分析,并进行整合,或者抽取适当的内容作为培训的素材。在课堂中处理这些素材的时候,培训师也要有相当的熟练程度,对其在小学课堂的运作有恰当的认识。因而这些材料也需要培训师进行恰当的示范,可以给学员一个基本的模式去参考并加以改进。

所以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要求培训师应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并能够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途径就是多到基层了解真实课堂的运作,甚至亲自授课,对真实课堂出现的需要进行考虑,再将其加入到培训的内容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另外培训师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因为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往往都是一种示范效应,如果培训师马虎了事,不切实际,不跟真实教材结合,不了解真实课堂的运作,理论多于实践,那么其课堂的效果是非常欠缺的,学员的配合也会越来越不理想,很容易造成学员厌倦培训的消极心理。

第3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也在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切,为的是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发生巨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是指在学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上,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旨,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内容,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合理配置,确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并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形成与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位一体”是指“课堂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者形成一体化,服务于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说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校内实训课程和校外实习三个部分,通过科学系统的架构上述三者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优化、内部协调的原则

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多个要素构成,所以要以整体优化的思路来全面考察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各个要素,注重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衔接配合。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还包括培养途径、保障机制、评价方法等多方面要素。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处理好日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延续扩展、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协调内部各环节,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不可或缺的系统因素进行整体分析与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切实可行、逐步提升的原则

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立足于本校现有的资源,考虑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未来的发展,构建切实可行的、适合本校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所提出的程序、环节、步骤,策略应当是可以有效运用开展的。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根据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阶段以及年级的不同,采取从简单到复杂,逐步积累与深化的方式与策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三)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最终实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教师要时刻关注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有效拓展专业方向,增强实践性、应用性,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日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一)分析职业能力

通过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了解日语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分析要达到要求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开发专业课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创建能力模块,合理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等。从而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归纳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向,构建由‘语言应用能力模块、职业运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三个模块组成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日语语言为教学重点,以国际贸易、旅游、会计、物流等方向为专业的复合知识结构,以日语角等课外活动为第二课堂,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要实践平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日语专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优化实践课程设置

1.课程内容模块化、职业化

构建由语言应用能力模块、职业运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三个模块组成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语言应用能力模块包括:基础日语、日语视听、口语、阅读、翻译、写作等课程;职业运用能力模块包括商务日语、商务信函、商务礼仪、会计日语、IT日语等课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操练、外贸综合模拟实训、模拟商务谈判、涉外礼仪、社会实践、计算机操作等课程。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要做到: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流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习目标与岗位任务目标对接。

2.课堂实践仿真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绝大多数课程可以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随堂实践比例应达到70%以上。根据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设计课堂实践环节,创造实践环境,以期达到仿真化的目的。积极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技术,通过情景模拟、分组讨论、主题发表、语法综合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商务能力。

3.校内模拟实训标准化

校内模拟实训要实现标准化教学,教师要了解岗位业务流程,设计模拟实训内容。如:在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中,模拟贸易过程中的商务谈判、电话应对、商务合同处理、开展外包跟单业务等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的商务日语、商务函电、外贸单证和谈判技巧、商务礼仪等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同声传译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场景,还原最真实的日语发话场景。在日本文化研习室中,体验日本茶道、插花等文化的魅力。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日语语言应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4.校外实习规范化

发挥校企合作教育优势,稳定并扩展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学校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日语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也可以聘请一线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充分利用企业的便利条件,不断提高师生实践的质量与效果。校外实习锻炼以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生产型实训,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践体系展开,来促使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形成。通过岗前培训与考核,让学生持证上岗。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体验工作流程,感受工作环境,能够训练实践服务意识,同时,语言运用能力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1.校内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外语广播电台、日语自主学习中心、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日本文化体验室、同声传译室、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等。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内实践资源,积极开发必要的实践资源。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答疑、讨论、作业、测试等个性化学习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更长的学习时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日语实践环境。

2.校外实习基地的巩固与拓展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基本载体,实习基地为师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直接的环境。学生可以在真实自然的语言文化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公司的状况;在真实的工作流程中,使自己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知识快速融合并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实习基地的建设对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日语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五)培养日语“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日语教师理论知识过硬,但实践经验匮乏。培养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为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4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44-02

[作者简介]严复雷(1975-),男,甘肃武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与政策。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12xn0028)”、“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1sjz152)的研究成果之一。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西南科技大学2012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特色逐步凝练。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1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形成了目前使用的2009(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学分达到365个,占总学分的221% 。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的提高,直接保证了实践育人理念的执行。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课程类实验、专业认识实习、学年论文、学术报告、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保证实践教学规范运行。

2增加实践创新学分,突出工科院校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由工科学院开设,任课教师也是工科专业教师,把工科理论与实践融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实践教学更加丰富。

二、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平台,夯实实践教学体系基座

1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完整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于学校平台层面上的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等实践教学;基于经济学平台的实验教学,例如统计学课程实验、会计学课程实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基于专业平台的技能实验教学,例如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实验、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等;基于专业特点的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充分考虑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工科背景,又以专业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验项目类型集中在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开展基于实验项目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亲历完整的研究、设计、实现的实践过程,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实验项目中,演示性实验比重不到10%,绝大部分实验都是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例如《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中,任课教师实盘操作,要求学生虚拟操作,选择在开市时间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把证券交易理论与实际交易紧紧结合,突出了实验的真实与仿真特点,学生兴趣浓厚,实验课堂教学效果好。在《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实验课程教学中,指导教师首先把实验背景和主要交易信息告知学生,然后布置实验任务,规定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并及时提交课堂作业,下堂课时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再进行下一步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升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图1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执行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至今已有五年,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参加工程训练,了解机械制造、水泥陶艺制造流程、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分析测试等工科实验,为他们将来创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在创新实践课程中,创新学理论与当今成功的创业实践案例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电子实训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电工产品等的了解,专业兴趣明显提高,对学校的正面评价也增多。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特别是全国性的各类竞赛,这对于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例如每年一度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国贸专业的学生与工科类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组,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把公司设立、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和产品科技创新等内容不仅用专业术语写出来,而且要向评委进行专业陈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广度和深度

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快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并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选择。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依靠省部共建的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较为齐全,管理规范,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既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开展,也可以利用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开展个性化的实验课程。经济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大约有10个,例如交通银行绵阳分行、国信证券绵阳营业部、绵阳海关、绵阳出口加工区等,这些基地既可以供学生实习参观,又可以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实训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拓宽了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五、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1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转

建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学校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学院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经济系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必须保证实践学时符合课程学分规定要求,二是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关图片、文字等佐证材料,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通过规章制度保证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师生投身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学院在实验课程工作量计算上予以适当增加,经济系对于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或毕业实习予以工作量之外的额外津贴。对学生来讲,创新实践学分的加分制度较为灵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激发师生愿意从事实践教学活动。

3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过程

学校和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在开学第一周上交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验课程PPT等文件,填写实验课程申请表或校外实习申请表,学院教学办根据教师申请,统筹兼顾,安排出本学期实验室教学课程表,上报学校教务处。学院实验中心为实验课程提供软件安装、调试等技术保障。学校、学院教学督导组根据实验课表安排,随机抽查实验教学情况,全方位掌握实验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2(5)82-88

第5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摘要:文章积极探索高校中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分析了信息检索课现状,针对阻碍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作者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方面阐述了以学科为导向的的信息检索课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93-03

1引言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信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信息能力的大小,对我国国际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高校中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紧迫而深远的议题。

2问题提出

早在1984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要求各高校以图书馆为基地开设、开好文献检索课程,充分说明该课程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检索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发挥了积极的成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信息检索课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逐步确立了在全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多年来为提高学生的自学、创新和文献利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更加倾向于从网络环境中获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而传统模式的检索课无论从教材、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模式等都已落伍,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信息检索课作为专业选修课来开设,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受课时制约,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面对人数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无法根据学生专业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以大班讲授为主,教学只重共性, 不重个性,只重检索,不重利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授课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并加以探索和实践。

3以学科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3.1充实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

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利用高校的自身条件和专业特色,设计适合提升本校学生信息能力的检索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紧跟信息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把握学生的信息需求。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贯穿“以信息获取能力为基础,以信息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利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平,实施将知识转变能力的素质教育,并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专业情况,实施以学科为导向的分班教学,做到理论性、时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统一。具体做法是:①每年面对2,000多人的选修学生,均以学院或专业为单位组织教学,所有课时安排在多媒体机房进行,在一个有利于信息查询和讨论的环境中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做到人手一机,以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践。②课堂讲授时,老师把基本理论和较难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③学习指导时,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学习和实践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展开课堂实践,通过完成实验报告来进一步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老师负责现场指导、组织讨论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2以学科为导向,开展案例教学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课,其内容覆盖面广,如果与各学院专业结合不够紧密,脱离学生所学学科,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要确实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检索、轻利用的现象,就是要以学科为向导,结合专业教育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识别、筛选、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针对不同学院,甚至不同专业,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引导,分专业设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案、教学案例和检索课题,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对查阅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和过程进行全面描述,使学生对信息检索有更为具体的体会,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

实习是巩固检索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不断努力和完善,在信息检索课大纲基础上,编写了10套针对不同学院的实验指导书,建立了800多题的实习题库。通过实习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在教会学生检索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利用检索到的文献信息。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人手一机,每人一题,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学生可根据教师设计的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检索方法、检索原理和检索途径等,构造合适的检索策略,对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或进一步调整检索策略进行复查,以达到独立检索、自主利用的目的。这样既培养学生利用馆藏资源、网络资源及数据库的能力,有利于撰写论文和科研工作提供帮助,也为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践技能、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和职业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张欣,王兴旺,沈元蕊:以学科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探索与实践*张欣,王兴旺,沈元蕊:以学科为导向的信息检索课教学探索与实践*3.3加强实践性教学,促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检索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学生面对各种信息源的搜集信息能力,解决用什么词(W)查,用什么字段(F)查,到哪里(W)去查等问题。笔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紧紧围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以及本科生的实际信息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掌握信息检索的能力。具体如下。

3.3.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不同类型文献源的检索和获取方法。主要内容有:①学术搜索引擎。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检索与课题相关的网络免费学术资源。②专利检索及获取。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检索与课题相关的专利文献。③中文数据库检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分别检索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位、会议论文。④外文数据库检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任选两个外文数据库分别检索与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⑤数字图书检索及文献传递。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选取检索课题,分析检索课题,检索与课题相关的电子图书,并能有效利用文献传递方法,获取全文。

3.3.2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配套,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后自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各学院专业特点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形成能适应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学习所需的系列指导书,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检索文献信息的基本技能。

3.3.3实习题库。笔者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各学院专业的特点,设计完成能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上机实验的数量充足、高质量的题库,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通过实践练习检索与本专业相关的文献信息,为今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查找文献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检索课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知识结构全面、文献检索能力和计算机及网络技能都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有效保障文献检索课教学的质量。

信息检索课由12位教师共同承担,至少具有副高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目前以中青年情报专业研究生为主,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他们思维活跃,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强,善于捕捉和学习本专业前沿的信息和知识,使得本课程始终具有较强的活力,以图书馆为基地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信息检索教学队伍。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信息检索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离不开计算机及网络,因此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上课效率和丰富教学的信息量。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目前,课程网站已面向全体师生、读者开放,学生可通过“课程中心”查看图书馆下的《信息检索课》修学所选的课程内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网站涵盖了课程描述、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队伍、自我评价、师生互动等板块,其中课程内容模块又包括了教学方法、教学方案、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实验安排、实验报告、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为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提供了强大支撑。

5结语

信息检索课是为培养学生情报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拓展知识范围,发展个性特长而设立的课程,只有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新手段、新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特色,特别是以学科为导向,走进学院,贴近专业,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该课程在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波.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6):157-159.

[2]王鑫.高校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3):22-24.

[3]王丽蕊.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2(26):225.

[4]吉久明等.融“导学”与“生涯”于一体的文检课教学计划设计――以华东理工大学文检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105-108,117.

[5]张国臣.专业知识嵌入信息检索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9):97-100.

[6]张怀涛等.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81-85.

[7]林豪慧.信息检索课参与式教学及其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10(6):76-78,88.

[8]余晓蔚,郭晶.图书馆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C].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8-12.

[9]隆茜,张静波.复合式多层次文献检索课程模式的构建与改革实践[C].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0:13-19.

第6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环境;网络信息;创新

近几年的教育改革探索中,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建构主义从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对许多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行为,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和发展,强调认识主体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学”已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大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知识经济为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独的书本知识以及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育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更加适合于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关于建构主义的认识

建构主义,也称建构——阐释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它是对客观主义的批判,它有特定的本体论、认识论、人

论和方法论。建构主义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20世纪皮亚杰、杜威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应用于学习和课堂教学,为建构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为认知的建构主义、社会的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对教学影响较大的是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并产生了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观,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先导者,认知的建构主义代表者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是基于原来知识基础上的重新构件与升华。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表现在: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师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建构主义者认为由于对事物的意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通过合作学习,使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但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传递知识的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创建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应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2.协作。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协作对于学生收集资料,对问题的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意义的最终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辩论,共同完成的一定任务,从而对问题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协作与沟通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学生、专家。

3.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在学习的协作过程中,学生间对同一问题都有自己的不同体验和理解,他们之间协商、相互交流,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可以说,交流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社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就是指事物或问题件所构成的内在规律间的联系。

二、建构主义在职业技术教学中的融合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适应于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

职业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社会实践性。要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基础上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基础上的,它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它的知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升华“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知识的累积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或知识的量变,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这种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特点,恰恰符合了建构主义知识观。

(二)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性适合于建构主义的情景性理论的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和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它主要强调个人建构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之下建构的,因此所建构的知识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它强调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真实性任务中解决的问题,带有责任感;同时,由于任务本身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和样性,具有挑战性,因此,容易激发起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情境性的学习呈现了知识的复杂背景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技术较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许多知识需要在实践和技术操作中加以巩固和深化,如市场营销、装饰设计、机械制图、等一系列专业中的课程都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些知识的获得如果只依赖于课堂的教学环境,必然要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因此,建立适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十分必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现场勘测等手段获得相应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使他们能够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在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中,激励学习者自我反思,完善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进而不断汲取各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他们对相关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三)信息网络技术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的平台,使之成为可能

建构主义的教学和学习理论,自产生至现在,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建构主义的影响在上半世纪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教学和学习理论也颇受人们的争议,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实施问题。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信息网络的出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的关注。

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教育也带来新的变革,为建构主义的实施提供了有利平台,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为网络信息时代的知识的自主构建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可以说,建构主义和网络信息技术二者之间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关系为自主学习或创新学习提供了可能。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所呈现的特点与优势可以满足建构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以及认知多样化的要求,为建构主义的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网络信息技术为学习的提供了丰富资源,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充分的扩展,学生的学习正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探索和研究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优势,满足了建构主义的诸多要求,它是其他媒体或教学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点为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效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习不是被动的,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通过练习、强化所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而获得知识,形成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运用认知技能控制他的认知理性”。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网络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充分地了它的技术作用,即效能工具作用、信息工具作用、情景工具作用、交流工具作用。“在促进学习者发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充分发挥各种学习工具作用的同时,尤其重视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知识建构和智能伙伴的作用,以促进学习者的告诫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主义对职业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根据目前职业技术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现状,寻求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培养方式迫在眉睫。21世纪是一个信息产业化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具有沟通、协作能力,对知识的终身构建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主义教学模式。

(一)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式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能够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有所认识,能够自觉地安排学习计划并能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内容,对材料信息具有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二)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知识去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三)确立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的探索中,通过接触社会实际,锻炼自身能力,在相互交流的中,学会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分享成果,学会理解和宽容,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

(四)建构主义模式所建立的新型师生观,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更为复杂,不但要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承担学生的工程技术指导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接触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建构主义提倡的近于真实得教学“情境”创建,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使校企联合办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实现成为可能。实习和实训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只有不断地参加实践才能够学以致用,发现能力的不足;而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和实训,不仅带来新的劳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论观点,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第7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37-02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日常教学环节来组织实施,实效性不尽如人意。此外,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主体多元化、占有分散、活动要素交叉重复、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也是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基于资源整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

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划化和制度化,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教学专项经费拨付、考核方法、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等;提出一整套包括课程目标、基本内容框架、实施体系、运作模式在内的实施方案;教学部门每学期结合不同课程制订较为科学、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及指导手册,对实践教学的准备、实施、考核和总结等具体环节进行规范。通过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克服实践教学无章可循的问题,并形成了多方齐抓共管“大思政”工作局面,详见图1。

二、构建与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一)“一体化”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三门思政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系统设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05方案”课程逻辑体系、主要知识点和资源整合原则,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门课程“一体化”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三门课程互通有无,相互协调,既能保持整体上的统一性,又各自具有独立性,共同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总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为体现高职院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经过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以下“四大模块”,详见表1。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模块内容分阶段实施,各有所侧重。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侧重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文明等方面的体验及实践活动;在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时,侧重依托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在学生顶岗实习时,侧重组织创业就业形势以及职业道德的体验及实践活动。

(二)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个性化设计。在强调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同时,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目标,切实贯彻“以生为本”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选择,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对教育精神的主动内化,以及主动探究等形式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首先,提供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供学生选择,实现教学内容的主体选择。其次,引入多种自我教育方式,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目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次,创造各种条件和平台,使学生可以发挥个体特长,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个性化设计。详见表2。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实习实训集成设计,同时并重。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与专业实训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专业实训过程中设计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锻炼。

三、加强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多方合力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强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构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动与当地的有关单位和机关、社区,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小城镇、校友所在单位等社会资源以及大学生创业基地、就业基地、军民共建单位、科教合作单位等联系。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双向受益、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利用其科研、人才优势为基地单位提供服务,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场地和环境,从而形成“互利互惠”的长期协作关系。

(二)构建专业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为构建更多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把握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这一机遇,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专业实习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实习实训全过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依托各专业实训基地,做到专业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同时建设、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以企业为依托、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不仅满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且可以有效节省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学期有计划地分批轮流安排各专业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使学生受锻炼,基地也从中受益,达到了双赢结果。

(三)加强学校横向管理机构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拥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但经费资源、组织资源较少,而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就业以及后勤管理部门则拥有广泛的组织资源、充足的活动经费和丰富的校外资源。通过加强各部门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整合。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力量过于单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将辅导员、班主任及校外指导教师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让他们参与具体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助,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数量不足的缺憾。

四、形成稳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时主要把握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可行性,二是方向性,三是整体性。当然,实践最后结果(调查报告、问卷分析、观察体会等)是最重要的,但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最好有量化的办法,以便于操作。为解决以上关键问题,形成一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必须丰富评价内容,至少要包括如下观测点: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学习态度、交流能力及写作能力。评价内容注重将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方面的考查,如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在企业实训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实践教学的态度以及企业调研报告的完成情况等被纳入考核范围。另一方面,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合理,除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让辅导员和其他学生也参与进来,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

除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外,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考核办法,把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范围之列,从而激发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秦丽君,刘增安.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0)

[2]王金全,邓永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33)

第8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实习支教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

实习支教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师的职前、入职和在职培养、培训统一规划,使之相互贯通,建立起连续性教育的教师教育体制。[1](P2)实习支教在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可以促进职前教师培养、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培训为一体。实习支教一般由高师院校在地方教育局领导下和多所农村中小学进行合作,把农村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看成是多方的共同责任,改善了以往高师院校和农村中小学交流较少的情况。实习支教改变了以往职前培养、在职培训相分离的状况,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培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首先,在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置换方式到高师院校进修;其次,在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指导师范生实习的同时,自身也可以得到专业上的提升;第三,高校的专家可以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以讲座、座谈、指导、讨论等方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直接结合农村中小学实际进行校本培训。通过高师院校和农村中小学的合作,以实习支教方式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实习支教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改革

实习支教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高师院校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在激烈变革过程中,实践导向越来越明显,教师教育重心日益向以中小学为场所的教育实践转移。而且,教育均衡也是欧美各国强调的重点,如美国就实施了“为美国而教”方案,招收优秀大学生到薄弱学校从教并获得巨大成功,随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效仿。我国实施实习支教的高师院校组织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支教,这必然要求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突出教学上的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而且,对高校教师的分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改变以往重教学轻实践的做法,积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到实习支教工作中去,要组织一批实践型高校教师,让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能待在中小学。要改革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方式,鼓励部分高校教师参与到中小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中小学一线开展教育教学调研,更好地为指导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做贡献。

实习支教有利于促进高校师范生专业发展

实习支教的实施可以切实有效地促使高校师范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往的高校师范生培养缺乏对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视,实习仅2个月左右,有些高师院校甚至进行分散实习,实习效果无从谈起。由于实习支教时间通常至少为一学期,实习生有充足的时间融入到实习学校的正常教育工作中,在适应了学校环境后,就可以像正式的教师一样参与所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实习生在中小学指导教师和大学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经过早期的听课和班级工作见习,逐步过渡到正式上课和班级管理。这既是实习制度上的重大突破,同时又是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一大转变,标志着职前教师教育模式逐渐重视以实践为导向。实践在教师教学知识基础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把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技能。在美国,教学、实践研究、日常指导学生、临床指导、为中小学校服务等都纳入了学问的概念范畴,鼓励教师教育者加强与中小学实践的联系。[2]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础,而教育实践本身就是所有教学知识的最终目标。实习支教为师范生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机会,从而使实习生在充足的实习支教时间中习得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实习支教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实习支教在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过去,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往往体现为在职培训。有的中小学教师去高校培训,但由于许多高校教师对中小学实际了解不够,最终培训效果往往难如人意;有些中小学教师在地方教育局或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的培训往往缺乏理论深度,而且由于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尽理想。在实习支教模式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很多:第一,高师院校的专家和中小学教师共同交流,就实习支教和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第二,在指导实习生实习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可以促使他们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第三,在实习生负责所在班级教学和管理的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自修、教研组讨论或到高师院校学习相关课程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高师院校的师资力量为支持,构建新的农村职后教师教育的培训体系,可以做到校本培训和在职进修相结合。

实习支教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实习支教还有助于高师院校的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专业发展。以往很多高师院校的教师脱离中小学实际,在教学和科研上缺乏相应的实践支撑。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高校的教师教育者都有在中小学从教的经历,这样才更有资格培养师范生。通过实习支教,高校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与中小学教育的实际进行对接,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丰富、形象的实际案例可以成为高师院校教师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利条件。这样就使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贴近当前的新课改,又可以更贴近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还可以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合作开展行动研究。既提高了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又真正做到了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在实习支教中,参与合作的高师院校教师可以经常深入中小学,参与各种教研活动,给中小学教师开讲座,与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上的交流,观察并指导实习生的教学与班级管理,组织实习生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的讨论。这样,既促进了基层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也反过来有助于促进高师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各地实习支教的反馈中反映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高校传授的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结合不紧密,师范生在实习支教过程中缺少教学反思,高校与农村中小学合作存在问题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实习支教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在实习支教工作中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加强。

实践: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实习支教的有效开展,应当以实践为途径。师范生的培养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应当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今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实践在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美国学者对“学问”(scholarship)有新的理解,除了“探索发现”以外,还包括教学、综合、应用。[3](P16-25)也就是说,教师教育除了传统的教学之外,也要注重综合和应用,实践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生着深刻、彻底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流趋势就是支撑教师教育的理论根基已由以往的“理论”转向了关注“实践”。[4]而目前我国高师院校依然大多是以理论取向为主,改革相对滞后,理论脱离实践的造成的矛盾在实习支教中体现犹为突出。而实习支教对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因此在培养师范生时要有意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支教前的见习、说课、试讲、教育调查等实践环节的培养力度。

反思:教师教育发展的自由之路

在实习支教过程中,很多高师院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反思,或缺少有效的教学反思。师范生不仅要了解教学知识,掌握相关教学技能,而且要培养全面的反思能力。中小学丰富的教育实践可以提供最佳的教学反思场所,其效果远远不是在高校上课时的反思能够相比。奥特森曾对职前教师实习期间反思能力的发展做过深入分析,指出反思使师范生“从知道‘怎样教’到‘理解’教学,结果是概念的发展,反思成为在这个领域解决问题的综合知识的工具,于是出现对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贯通理解。”[5]而且,高校教师在实习支教中可以经常深入农村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一起帮助师范生学会有效反思,成长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反思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自由之路。

第9篇:教育实习意见范文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闲暇教育;历史意义

论及终身教育思想,追其根源,可以说自古有之。如在我国就流传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语,西方则盛行“Never too old to learn”的说法。但那时的终身教育思想很零散,真正系统化具有现代意味的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法国,60年代后在世界上得到传播。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二十世纪前):主张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思想,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古已有之。如我国终身教育的伟大先行者孔子通过对自己学习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完整的终身教育规划: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又如古希腊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所言:“教育真正的本质在使人们经由一生的时间,达成真实的生活目的。”柏拉图进一步表示:“教育是由出生到临终的一个历程,个人唯有终身不断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健全的公民。”

(二)酝酿期(1919至1960年代):进入20世纪,成人教育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1919年在英国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教育是人的终过程,直到80岁还是可以接受教育的。1919报告书也成为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分水岭,反映出对于普遍和终身教育的迫切需求。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如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人类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吸收新的经验,获得持续不断的成长;教育即成长与成熟,应该永远是一个现在的历程;教育即是经验不断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习可以、也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三)形成期(1960至1980年代):自196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欧洲议会的数次重要会议及报告书提出以后,终身教育逐渐形成新的典范,被广泛推广至世界各国,成为若干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指标原理。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由1956年开始,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巴黎召开的推进成人教育的国际会议中讨论并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终身教育宣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确认了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

二、关于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的要求。”在朗格朗看来,终身教育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的整个一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青少年阶段,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某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由先前的教育决定或影响,同时为未来的教育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所以终身教育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帮助人们掌握不断学习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以达到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高度适应。从纵向结构看,终身教育包括学校教育、早期教育(胎教和婴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从横向结构看,终身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结构。终身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他不代表某种教育或某类教育,他代表着一种教育的模式,代表了教育的社会性,即整个社会对待教育对待学习的态度。

在传统观念中,教育仅仅意味着学校,意味着一种用课程、方法和专业人员体现其内容的性质极为特殊的活动。朗格朗对此提出批判,他认为,如果希望教育在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首先就需要使它突破学校的框框,使它占据人类活动的全部,既与工作联系起来,也与闲暇时间联系起来” 。朗格朗指出,教育与职业密切联系是终身教育中十分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方面。他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训练是有机统一的,所谓的普通教育,就是学会使用科学知识以及学会表达思想的工具,当它培养了人们从事职业的能力时,才获得充分的意义,也才能获得最强大的动力。

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强调了有关闲暇教育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由此朗格朗看到,闲暇教育和闲暇学习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他认为,“人在闲暇问题上最难但又最重要的训练,无疑是要学会把自己的时间合理地用于工作和休息,用于集体生活和独处,用于学习和娱乐。” 因此,必须要有为了闲暇时间而进行的教育,人们必须作好准备并接受训练,以便有价值地使用这种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也必须在闲暇时间向人们提供教育,确保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使闲暇变成一种宝贵的财富。可见,在朗格朗看来,提高人们闲暇生活的质量,既是终身教育的应有之义,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 转贴于

朗格朗还强调了体育运动在终身教育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这一点,他主张从双重意义上来理解。首先,必须抛弃那种认为体育运动训练只是在一生的一个短暂的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其次,应将体育运动和整体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那种单纯的认为体育运动是简单肌肉作用的看法,将其从与文化隔离的状况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交的和公民的活动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另外,朗格朗认为,在任何终身教育计划中,对于公民的训练都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终身教育加强公民教育,使国民承担公民责任、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更是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

三、终身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终身教育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于教育的传统认识,突破了长期以来限制教育发展的枷锁。思想的提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一举成为引领世界教育方向的指标。在国际社会的倡导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努力下,终身教育的理论愈趋完善,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有关方针和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各国不断努力促进实施终身教育理论,对于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当今后工业时代,面临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新问题,发达国家更为重视终身教育在谋求社会持续性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教育采取了许多新举措。

1994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依据。该方案的主要宗旨在于“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达到改进成人的技能,拓展其潜力的最终目的。”1997年,克林顿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就《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的实施,提出了美国教育具体的“四大目标”和“十大原则”。“四大目标”中的最高目标是“每一个美国成年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表明了美国教育政策在终身教育领域的深化。“十大原则”中的第九条,则强调指出 “21世纪的教育必须扩展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之路导向美好未来,美国人不论年龄有多大,都必须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这一原则关注到终身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价值,关注到终身学习机会的均等问题,推动了美国终身教育保障政策的研究与完善。

英国工党政府对全民终身教育也给予了高度重视。1998年,发表 《学习的时代》绿皮书,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户、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以及地区合作等新举措;1999年,发表《学会成功》白皮书,计划建立一个全国、地区和地方的计划、组织和投资体制,以及设立一个投资16岁后教育与培训的全国学习和技能委员会;2000年,颁布的《学习与技能法》旨在推进终身学习,提高国家竞争力,尽快迈向学习化社会。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英国的终身教育得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