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从1994 年创立至今,一步步完成了其主营业务的扩张和资产总额的急剧增长。本文对其2009-2013 年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其主要的经济指标和收购融资事件以及我国电影行业的整体背景情况,分析其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动机和渠道。
关键词 华谊兄弟 规模经济 并购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华谊兄弟是传媒业内产业链最完整、影视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华谊拥有高水平的制作、发行、营销团队,在业务各环节优势明显,各业务板块能有效互动协作,拥有成熟的影视娱乐工业化运作体系,品牌和平台优势显著。截至目前,华谊兄弟已形成九大业务板块——电影、电视剧、影院、演艺经纪、音乐、游戏、新媒体、影视文化城、公关。
从最初的影视公司到现在庞大的综合性上市娱乐集团,华谊兄弟通过一步步的融资、并购、扩大经营范围等方式,达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良好成果。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通过对华谊兄弟2009 到2013 年总体运营情况和各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简单的看到华谊兄弟这6 年间的规模报酬情况。作为第一个上市的大陆传媒产业公司,对于华谊兄弟的分析可以作为一个个案供行业同行或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与参考。
一、2009-2013 年华谊兄弟总体运营概况
通过对2009 年到2013 年华谊兄弟的年度报表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如下几项能整体反映华谊兄弟运用情况的数据趋势(表1)。
由表1 我们可以看出从2009 年开始,华谊兄弟的营业利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资产总额从2009 年的17.11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72.12 亿元,翻了近4 倍多。这个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2009 年10 月份华谊兄弟成功在深圳股市创业板上市,为公司的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2010年华谊兄弟的营业利润相比于上年同期增加79.79%,2013 年的营业利润变化率更是达到了223.75%。
华谊兄弟的九大主营业务中,电影是其最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基本占了其全部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通过对历年华谊兄弟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知:从2009 年到2013 年,电影及衍生业务和电视剧及衍生业务是其主营业务中的支柱,两者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35.15% 和85%;电影院业务是华谊主营业务收入中增长最迅速的一项,增长率高达2475%;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增长缓慢,仅为29.84%。
二、2009-2013 年华谊兄弟主营业务收入逐项分析
1、电影方面
近几年,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迅猛,在创造百万票房纪录之后仅用3 年就成功突破两百亿大关。2012 年,国产影片票房份额重夺过半的“优势地位”,电影产业的结构仍在继续调整,电影行业“江山更有才人出的吐故纳新愈加明显。同年中国内地市场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根据尹鸿的《2013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2013 年全国电影票房217.69 亿元,同比增长27.51%。
从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华谊兄弟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基本稳定,平均每年有2 部电影票房可以进入当年国内票房收入的Top10。电影及衍生业务的收入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是2011 年电影收入欠佳,从表3 可以知道,是因为当年没有一部电影的票房进入到全国票房的Top10。
据统计,好莱坞影片的本土票房收入平均还不及其全球票房的1/3,而帮助好莱坞电影赢得全球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海外发行渠道的掌控。华谊兄弟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合作和渠道扩张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为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电影企业大多采用国际合拍的方式。2001 年华谊兄弟与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首度合作拍摄了《大腕》,这是中国第一部实现全球票房的影片,这种合作方式给华谊兄弟带来巨大收获,除了票房收益,还有影片发行的海外渠道,为华谊打通一条中国电影通向世界的道路。《大腕》的成功促使华谊和哥伦比亚公司维持了四年合作,先后出品了5 部影片。2005 年华谊成立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直接营销自己的电影。2009 年到2013 年,华谊兄弟的海外收入不断增加。2013 年较2009 年海外收入增长达到了250%(见表4)。
在华谊之后,国际合拍的方式被推广开,众多民营电影企业纷纷与海外片商合作,取得海外渠道资源。国际联合生产正在变成一个日益流行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生产模式,比如今年获得极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不仅买进韩国电视台的节目版权,而且赴韩国录制节目,直接使用韩国电视台的摄影师等资源,和其实现更深度的合作。他们都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1+1>2 的效益,达到规模报酬递增。
2、电视剧及衍生产品方面
2005 年5 月,华谊以3000 万元控股电视剧制作机构四川天音公司。2006 年又与张纪中等著名电视剧制作人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提振下滑的国内电视剧业务,华谊兄弟迎来了新的合伙人——金牌导演兼演员张国立。2013 年9 月3 日王忠军与张国立分别代表华谊兄弟和浙江常升签署了加盟协议,浙江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这次收购增强了华谊兄弟在电视剧行业的实力。
2013 年华谊电视剧及衍生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6.13%(如表2 所示),实现销售收入的电视剧主要为《钢魂》、《连环套》、《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秀秀的男人》、《孩奴》、《无贼》、《我的儿子是奇葩》、《原乡》、《爱情最美丽》等10 部。
3、电影院方面
华谊兄弟从2007 年开始涉足电影院投资运营,到2013 年底公司影院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0.6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末,投入运营的影院为15 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 家,影院发展态势良好,收入稳定增长。相比较于2010 年的电影院0.08 亿元收入,2013 年华谊兄弟的电影院收入增加到2.06 亿元,增长率高达2475%,是所有主营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一个(如表2 所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华谊兄弟不断增加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院数量,通过扩大公司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4、游戏方面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4 年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 年底增加2699 万人,占网民比例的83.4%。
华谊兄弟是掌趣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是华谊兄弟全产业链布局衍生业务中最为重要的战略之一。而掌趣科技与华谊兄弟众多影视资源形成了深度良性互动,将知名影视题材改编为手机游戏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利润回报。业内人士预测称,华谊持有该公司20.97%的股份,掌趣登陆资本市场将使“中国娱乐第一股”华谊兄弟获利数亿。2014 年上半年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华谊兄弟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
华谊兄弟财报显示,2014 年上半年华谊营业收入为4.84 亿元,同比下降35.35%,电影、电视剧业务、艺人经纪业务的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8.67%、30.33%、14.6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5%。这要归功于其在游戏产业上的收益。2014 年7 月24 日华谊兄弟宣布购买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预估值约6.72 亿元,并被媒体称为“A 股并购手游第一单”。华谊将电影与游戏相结合,一方面扩展了产业链,另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互动。这是华谊兄弟向新媒体行业进军的号角。
5、其他方面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 年6 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 年底提升1.1 个百分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成定局,网络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进军网络几乎是每一个不想被时代抛弃的公司的选择。华谊兄弟在逐渐进军音乐、影院、游戏等行业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之路。
2014 年华谊兄弟以2.66 亿元投资控股卖座网,持有后者51%股权。自2010 年正式运营到现在,卖座网已搭建起移动客户端、PC 端和手机web 站电影O2O 平台,提供影片预售、电子通兑票、在线订座等服务,服务区域涵盖全国80 多个城市近700 家星级影城。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面进行联网转型的动作之一。“未来我们会和卖座网的用户、电影观众一起在该平台上紧密互动,包括众筹内容、预售观影、粉丝社交等。”
结语
2014 年中国电影行业资本并购频繁,资源整合加速。自2009 年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开始,我国影视企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光线传媒、博纳影业、新文化传媒、华录百纳等陆续在境内外上市,此前上市的中视传媒、湖南广电传媒、乐视网等也纷纷染指电影业。截至目前,中国以影视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已有10 余家。小马奔腾、长城影视、大唐辉煌、PPTV、新丽传媒等公司先后递交上市申请,中国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万达院线等企业也在做上市计划。
截至2013 年底华谊兄弟拥有30 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20 家参股公司。华谊兄弟顺应中国当前的行业大形势,在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正逐步通过扩大范围经济、并购、收购、国际合作等方式达到公司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①《华谊兄弟的资本运营》[J]《. 资本市场》,2014(8):60-75
②吕芳雅,《中国民营电影产业突围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1
③尹鸿、尹一伊,《2013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4(2):5-18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多项工业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衡水市3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能带来高产出份额、高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高就业的支柱行业不多。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2013年衡水市规模工业进行了分析,就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衡水市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及制定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策略依据。
一、主成分分析的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是统计学上常用的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量化评价功能的新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按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选取反映各行业效益的指标时,从实际出发,力求完善、全面、客观地反映行业的效益状况,指标选取如下:(1)工业增加值率(%);(2)产品销售率(%);(3)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5)工业资金利税率(%);(6)总资产贡献率(%)。这6项指标对反映各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计算简洁、实用性强、易于操作。为了使主成分更加有效,要求样本个数(即行业个数)要远远大于指标个数,但考虑到指标数据采集的方便性,选取了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具体数据依据衡水市“三经普”结果,所选行业目录如下:
1.农副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纺织业
5.纺织服装、服饰业
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医药制造业
1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金属制品业
14.通用设备制造业
15.专用设备制造业
16.汽车制造业
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应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将数据标准化,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由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这6项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这6项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很大的重叠。通过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及累积贡献率(见表2)可以观察到前三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2.638%(≥80%),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三个主成分来代表原来7项指标,而且这三个主成分是互不相关的,所以设Y1、Y2、Y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主成分。
求出前三个特征值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即主成分系数),可以得到前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即:
Y1=0.165Z1-0.23Z2+0.479Z3+0.356Z4+0.535Z5+0.527Z6
Y2=0.827Z1-0.369Z2+0.136Z3+0.04Z4-0.302Z5-0.265Z6
Y3=0.273Z1+0.8Z2+0.061Z3+0.52Z4-0.038Z5-0.105Z6
式中:Zi(i=1,2,……,6)是7个指标经标准化变换得到的标准化指标。从以上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Y1在Z3、Z5和Z6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各行业的资金运用的效率,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运营能力;第二主成分Y2在Z1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行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的发展能力;第三个主成分Y3在Z2和Z4上的系数比较大,反映了行业的产出和销售情况,因此可视为各行业的产销能力。运用spss19.0软件中得出的因子得分乘以该主成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分别计算出三个主成分得分,将三个主成分得分分别乘以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求和,从而得到综合得分,即综合得分:
score=Y1*59.48%+Y2*21.86%+Y3*18.66%
根据这个模型计算出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经济效益得分和位次(见表3)。由于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各行业平均得分为0。若某行业得分大于0,则表示该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反之,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由表3显示,有6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从综合得分大小排序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得分较高,位次居前,综合效益较好。这些结果是综合各指标信息得到的,它与每个指标下的结果有可能不完全一致,用综合指标反映和概括了工业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情况。
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第一主成分Y1得分最高,反映出该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运营能力最强;第二主成分Y2得分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其发展能力弱;第三主成分Y3得分虽为正,但数值不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也有待提高。
医药制造业三个主成分得分均为正且相差不大,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相比来说,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能力最强、产销能力稍弱,有待进一步提高;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第一主成分Y1得分也较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运营能力也较好,第三主成分Y3得分为正并且高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得分,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较强,但是第二主成分Y2得分也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聚类分析及结果
聚类分析法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利用统计量将样本或指标进行归类。本文采用组内联接法,通过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得分的数据,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各工业行业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大体分为四类,分类情况见表3,聚类图见图1。
三、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比较分析
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由图1和表3可以看出,可以发现各行业的聚类结果与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排名情况是一致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4位到第9位的六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0位到第18位的九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9位的一个大行业归为一类。
归为第一类的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经济效益最好,这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总体运营在衡水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发展能力指标较弱,需要其在以后发展中进一步提高其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产销能力指标稍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且三个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衡水市支柱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望发展成衡水的支柱行业,若各行业能够把握住现有的优势,则经济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前文在对衡水市支柱行业进行分析时,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行业均处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中,且属于衡水市支柱行业的金属制品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较低,反映出衡水市很多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规模大、数量多,但投资回报率欠佳。.
四、总结
本课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应用SPSS19.0软件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总之,应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努力提高工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质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推动衡水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镇江市长江乳业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17)
[摘要]规模化牧场的经营目标是要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牧场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力求找到能够提高规模化牧场经济效益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规模化牧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牧场;经济效益;因素;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030
1引言
规模化奶牛牧场和以前的散养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以前的散养,只是依靠经验、人力进行养殖具有规模小、难发展的特点;现在的规模化牧场采用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机械设备、厂房,理念不再停留在过去的自给自足,而是拓展销路,获取经济利益。那如何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经营者所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影响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因素入手,寻求合理措施:
2影响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大部分:牧场饲养的奶牛和牧场工作人员。
2?1牧场饲养的奶牛
一是饲料供给。饲料是奶牛的主要口粮,饲料费用在整个奶牛的饲养费用中占了60%以上,因而选择、利用、开发优质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奶牛品种。品种好坏决定了市场的销路,饲养好的品种的奶牛可以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三是防疫工作。规模化牧场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疫情的发生会导致极高的死亡率,这样即使市场价格再高也无法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2牧场工作人员
第一,工作积极性。牧场再怎么利用技术也无法完全摆脱人的控制,牧场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不细心最后导致的只会是较低的工作效率和一般或者较差的经济效益。
第二,技术操作熟练度。规模化牧场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完成的,没有做好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容易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3提高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措施
规模化牧场经济利益的影响因素已经罗列出来,接下来就是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潜在危险排除,从而达到提高规模化牧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3?1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节省饲料费用
3?1?1节省饲料费用
规模化牧场一定会配备专业的畜牧人才,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的饲料搭配,在饲料的供给上,规模化的牧场饲料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为了节省饲料费用,需要专业人员选择、利用、开发优质饲料,同时我们也可以像散养户学习,自己制作饲料,这就需要经营者去购买饲料加工设备,并且购买或者种植原材料,自行配制饲料,这样就会降低饲料成本且保证了饲料的安全性。
3?1?2保持奶牛的繁育状况
如果使用国内的种公牛冻精,有可能出现假数据,没有通过后裔测定,从而导致牧场下一年的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据了解,我国使用的种公牛主要依赖进口,加上中间商的炒作导致种公牛的价格一路攀升,因而我们只有培育自己的种源,才能真正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奶牛的繁育上来讲要注意把握奶牛的繁殖特征,挑选最适合繁育的种来提高受孕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1?3进行分栏分群饲养
按照奶牛的不同用途和不同生长状态进行饲养,保证进行分栏分群饲养。这就需要牧场的工作人员注意观察奶牛的状态,随时做好分栏分群的准备,对于妊娠期间的奶牛注意好饲料的搭配,保证母体的营养,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母体的体重等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1?4注意犊牛的饲养
犊牛在生下来后要注意健康护理,保证每天两次的脐带消毒;刚生下来的自主呼吸,注意体重等,关键要注意犊牛的体温,铺设垫草等方式为犊牛保暖,确保新生犊牛的存活率。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的畜牧人才进行研究。
3?1?5注意季节问题
奶牛和人一样对外界的温度是能够感知的,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在冬春季节注意保暖,在传染病多发的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同时保证卫生环境的安全以及饮用水的干净和足量供给。
只有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奶牛的成活率从而保证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3?2选用优良品种,保证奶牛品质
只有品种优良才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市场经济不变的原则,因而要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要规模化牧场的配种奶牛具有优良的品种。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牧场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繁育群,走自繁自养的道路。如果一直依靠从市场收购犊牛,一方面会出现成本加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购犊牛的品种难以保证,防疫没有保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出栏时间又集中,一旦出栏时价格大幅度下跌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规模化牧场采用自繁自养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3?3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规模化牧场由于养殖的奶牛集中,一旦发生疫情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因而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成为保证牧场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第一,做好防范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牧场不仅要配备专业的畜牧人才,还要配备专职兽医,不要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同时牧场的疾病防控要以预防为主,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再者还需要专职兽医为牧场奶牛注射疫苗,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二,做好环境的管理。疫苗注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疾病的发生,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适宜的环境和卫生情况也是疾病防控的一大助力,严格做好消毒制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三,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不同的地区流行的疫病不同,因而兽医不能故步自封,对发生的疫病要认真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最后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选择最佳的方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同时我们也要发现疫病总是会进化,有的疫病现在没有疫苗或者免疫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类疾病,就需要兽医及时采用药物防治的办法加以有效控制,而后致力于发明创造出适合的疫苗。
第四,做好人员培训。规模化牧场想要达到最好的生产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牧场规程。同样地,牧场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就需要经营者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多次上岗培训,同时对于饲养员,不仅需要畜牧兽医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牧场管理者就需要保证饲养员队伍的稳定性。
第五,调动人员积极性。要调动牧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制定一项明确的奖惩措施,明确目标;然后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团结协作的牧场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牧场的工作人员真正的融入牧场生活,从而提高牧场工人员的积极性。
第六,多种经营,变废为宝。规模化牧场占地面积大,如果仅仅只是养殖奶牛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牧场管理者应配合鱼塘、果菜田、农田,可以自己进行种植,将干湿粪进行灌溉或者与周围的农庄进行合作,粪尿水养鱼,种果树蔬菜,既增加收入,又减少环境污染。
4结论
总之,牧场规模化是以后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经营者做好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一定会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培?浅析如何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4):62-63?
[2]王忠奇?如何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7(2):34?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生态环境;实用技术
我国规模化养猪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本文从生态环境角度就规模化猪场生产实践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或易忽视的若干细节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传统上,猪场的选址多注意避开周围环境对养猪生产不利的影响,例如,避开人类在猪场附近的频繁活动、噪声,工业尘埃及废气等,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好、交通便利等条件。但就猪场本身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考虑不足。猪场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性的污染及危害不容低估,如猪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场排泄物中的二氧化硫、氨气等臭味;排泄物中存留的大量氮、磷、重金属、药残等对土地、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猪喂食及受惊时发出的噪音等。从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考虑猪场对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探索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一.猪场的选址布局、设计
1.选址:猪场的选址布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粪污找出路,力求实现种养平衡、养猪业与农业的良性循环。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和种植结构不同,需肥量也有所不同,超过耐受量则易造成污染,另行处理要增加成本。德国等欧盟国家规定每公顷土地猪的最大饲养量为9~17头。农业上,瓜果、蔬菜、牧草、花卉及经济作物区需肥量大,可作为选址设场的重要因素。单个猪场的规模不宜过大,猪场与猪场间的布局不应过密。
2.粪棚与尿污池:猪场若设在生产季节强的农区,为保证猪场的粪污能全部还田,可建立能够贮存半年以上的粪棚、尿污水池(或沼气池),以便施肥季节供农田使用。非施肥季节储存发酵,还可利用沼气。此设计看来一次性投资略多一些,但节省了粪污处理的日常开支,有利于生态循环。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猪的干粪和尿污水一定要“干稀”分离,猪粪经发酵是优质有机肥,若经加工可作为商品有机肥出售,尿污经处理达标后可灌溉农田和池塘养鱼。
3.绿化:我国人多地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建场必须考虑的因素,尽管如此,从防疫及生态角度应避免猪舍间距过密,猪舍间距一般应为猪舍建筑檐高的3~5倍,绿化面积应不低于猪场总面积的50%。值得提出的是,猪舍间距的土地及绿化面积,可种植青绿饲料,不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猪舍及舍内设施
1.控温:冬季保温、夏季降温是猪舍建筑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首先,要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窗户关闭要严密;产仔舍及仔猪培育猪舍一定要“吊顶”;常见的热水、蒸汽、电能等多种采暖设备中,以鼓热风设备较好,在保温的同时,可增加新鲜空气,保持舍内干燥环境。夏季降温方式很多,有湿帘、喷雾抽风、猪头部滴注等方式。实践中采用屋顶喷水雾、舍内吊扇加速气体交流的方式比较投资较少、简单实用,能使舍内温度下降3~6℃,舍内湿度不大。
2.饮水:自动饮水在规模猪场已经普及,仔细观察,特别是母猪限位栏,因自动饮水器安装位置不当或水压过大、漏水等多种原因,余水污染猪床地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增加了舍内的湿度,也直接污染猪体。解决办法是舍外设减压饮水池,以免饮水喷射;饮水器位置与猪咀筒呈一条直线;饮水器下方设漏缝地板,余水不滞留地面;或饮水器下方设一横向浅沟,将余水引流出栏;市面上鸭咀式、碗式饮水器较普遍,选碗式较好。
3.漏缝地板:比较强化塑料、圆钢、金属编织网、钢筋混凝土等地板,以铸铁漏缝地板应用较为普遍。其特点是坚固耐用,成本较低,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猪场的铸铁漏缝地板不符合要求,漏缝间距太小,易造成粪渣堵塞,间距过大,易卡住猪蹄。更严重的是铸铁表面粗糙,光洁度不够,存有沙粒状的锐物,易划伤猪蹄的底部。仔猪吮母乳,由膝部着力,因铸件粗糙,可导致群体性的仔猪膝部外皮增生或关节化脓。母猪非哺乳阶段松弛,易落入地板缝隙中,当、膨胀哺乳时,猛的站起,从卡在粗糙锐利的地板缝中拔出,易造成外伤,严重时被拔掉。所以,一定要选购标准化的铸件,光洁度要好。国外已采用金属构件外镀强化塑料的漏缝地板,国内已开始生产,可试用。
4.尿沟:尿沟要有1.0%以上的坡度,尿沟的底部要求光滑,最好沟底铺上瓷砖,可大幅度减少冲水量,降低劳动强度。若是舍外尿沟,应与屋檐下的雨水沟分离,雨水不允许进入污水池,以减少治污费用。
5.圈墙死角:水泥圈栏与地面多是垂直角度,圈内四个角落易形成藏污纳秽的死角,如果圈墙与地面交角改呈弧形,则易清洁扫净。房屋立柱应设在圈栏外,避免增加圈内死角。
三.种群及饲养管理
1.引种:为保持猪群优良血缘结构,猪场从国内外引种是必要的。应特别重视避免引种带来新的传染病,否则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绝不要轻信出售种猪单位的保证与证明。一定要请有资质的单位在隔离区进行检疫,隔离时间要充分,直到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放心才能合群。
2.种群:保持场内优质、健康、生产性能高的猪的种群十分重要,对个体猪而言,其余猪群是密切的环境因素。所以,猪场应多留后备猪,通过种质性能测定加以精选,加大选择强度。此外,还要加大淘汰有损征、生产性能低、患病种猪的力度。特别是对传染性强、危害大,以及治疗成本高,患慢性病的猪,要坚决淘汰,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状况。猪场年更新率应达25%或30%以上。加快更新率要增加成本,一些企业有所顾虑,但与猪场保持最良好的种群,提高综合效益比较,是值得而必须的。
3.营养与饲养:规模化猪场多能按照标准配制日粮,实行标准化饲养。但这还不够,因为此观念的饲养目标是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高水平,而没有充分考虑营养物质过剩及污染环境问题。现代养猪提倡通过营养调控进一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原料的浪费,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措施包括降低日粮中以氮和磷为主的营养物质浓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合理使用添加物;改变饲养管理;有的猪场已应用理想蛋白的原理配制猪的日粮,在降低蛋白质浓度同时,补充氨基酸;使用植酸酶提高饲料磷的吸收,降低排磷量;使用沸石、甜菜糖浆、儿茶素、丝兰属植物类添加剂减少臭味污染;添加甘露寡糖取代部分抗生素;采用有机态的生物复合微量元素取代无机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饲养上采用分阶段或分类型饲喂法、湿喂等减少污染的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4.水质:取地下水给猪饮用的场居多,部分场在建设初期曾抽样检测过水质,达标后就放心长期使用。地下水的水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水源受污染的情况是动态的,所以应定期检测。检测水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保障猪的饮水安全,另一方面可了解猪场污染地下水源的可能。
四.防疫
1.消毒:猪的疾病控制不住,可能成为规模化猪场的首席杀手,还会影响人类健康;所以,预防性消毒应列为重要日程;消毒之前应彻底清扫,洗刷圈舍,清除粪便、秽物,减少病源微生物数量。猪舍消毒方式较多,但以选用化学消毒剂居多。常采用手压,或机械的方法喷雾消毒。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喷出的消毒液雾珠的直径、大小,应控制在80~120μm以下。雾珠直径过大,消毒液喷洒附着在圈舍及设施的表面,其背面及缝隙处易形成空白区,达不到全面、彻底消毒的目的。所以,消毒器械的选择十分重要,喷出的消毒剂雾珠越细越好,最好使猪舍内呈浓雾状,这样消毒液体才能充满舍内空间,全面附着、浸透圈舍各个角落,包括器械设施背面、缝隙处,达到消毒目的。此外,针对场内疫病情况,可选择1~2种或2~3种药物交叉消毒;有的场密封猪舍,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的方法消毒,效果更好。
关键词:我国企业;规模经济;问题;对策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即指企业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
(一)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企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了我国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据调查显示,国家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和其拥有的大公司的数量呈正相关。在2000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只有11家,美国排在第一,拥有179家公司,日本仅次于美国,拥有107家。而且我国的这11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制造企业。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企业的规模经济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2012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已有79家,仅次于美国的132家。我国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世界前100强中占据的名额较少,企业规模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企业现存在着中小企业居多,大型企业较少,企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生产分散,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的浪费严重。其次,企业规模过小,导致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占据价格优势,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限制了企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最后,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使得企业的研究经费和科技投入不足,这就会使企业在国际竞争无法占据技术优势,不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大多数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含量低,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国外众多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冲击,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将更为迫切。
三、我国发展企业规模经济的对策
(一)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有效的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有力措施,也是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并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应对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实事求是的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并购进行积极的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产业进行有效的调控,重点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对并购的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规模过小,在生产的过程中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就势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利用。企业并购过度,又会形成行业垄断,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和市场竞争。再次,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的信息服务可以为企业的并购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往往能为企业并购提供完善的信息参考和信息指导,促进企业采取正确的并购方式。最后,完善健全上市公司并购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机制可以为我国的上市公司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拓展我国上市公司的的融资渠道,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企业并购的资金问题。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企业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企业并购,且这一并购方式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方式。
(二)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
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我国发展规模经济的主要力量,因此,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有效有段。首先,严格制定企业集团进入的相关法规制度,积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的企业集团的发展,限制规模过小和前景较小的企业集团的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手段要硬,该摘牌的就必须要摘。其次,对于同行业的企业集团,要支持具有较大优势的集团公司对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并购或者强强联合,促进企业集团的合并,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增强企业集团的实力。
重点培养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注重对经济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促进企业集团的联合,培育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应以自愿为原则,在资本和企业机制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从而使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提高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益。
发展专业化企业集团。专业化企业集团主要是指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集团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对我国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发展专业化企业集团就应对企业集团的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点发展具有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业务,创造企业集团的品牌效益。
(三)鼓励支持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动了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由于其规模较大,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较强,因此它是世界各国发展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业务发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能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据调查显示,各国企业规模与跨国生产有直接关系。跨国公司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无疑要求其规模要大,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因此,鼓励支持跨国公司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投资能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集团公路煤炭销售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1] 骆文龙.论民营企业并购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2] 杜建耀.改善企业规模经济的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09(01)
关键词:城市规模 规模效益 规模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50-01
一、城市规模涵义
所谓城市规模,通常是指城市的土地、人口及经济等方面的数量规定,它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构成城市的各种物质和经济要素的集聚程度和数量多寡。通俗地说,城市规模就是城市的大小,它是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大小的标志,是一个含有社会经济意义的数量概念。
按照城市内集聚的要素不同,可以把城市规模分为城市空间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经济规模这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其中,城市空间规模是指城市占用、使用土地范围的大小,通常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的数量,通常以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作为标准;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中诸经济成分,诸产业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诸方面在城市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它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一般用城市资产规模、城市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等复合指标来表示。城市资产规模是指城市自身所拥有的财产规模,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是城市规模扩张的基础,城市资产规模越大,城市规模相对也越大。城市市场规模是指城市市场的数量、等级、辐射力以及市场交易流量。市场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规模扩张是否具有较强的张力,市场规模越大,这种张力也就越大。经济当量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主要反映在一定城市规模下的单位经济实力。
按照城市内各种要素集聚的程度和数量多寡,一般可以把城市规模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小城市等几种类型。这种类型划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总数、城市人口数、城市化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政治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则将200万人以上的城市列为超大城市。人们一般都把中国的城市规模划分为五个等级,即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
二、城市规模经济
城市规模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它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生产、生活以及建设与运营的单位成本递减、经济效益递增的现象。城市较高生产力和递增收益首先来自城市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还表现在居民个人、企业和城市。
从居民个人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居民工资收入的增加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两个方面。美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城市的工资水平是城市规模的一种函数,不同城市之间工资水平的差异可以用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同来解释,并且工资水平大致上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的。在消费上,一个更大规模的城市会具有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品和生产投入品,这种多样性可以增加产出和效用,使大城市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也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生活的居民能够得到相对较多的便利或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城市规模效益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市场容量的扩大。美国58个大城市研究结果表明,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生产率要比规模较小的城市生产率高出8%。城市人口增加一倍,与之相联系的劳动生产率大约增长6%,市场容量大小与城市规模大小成正相关,市场容量越大,企业获得的需求支撑也越大,而且市场容量增大势必带来劳动力队伍的壮大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企业更会因市场容量的扩大而享受到更多更便捷的服务。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从城市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经济带来的城市规模效益是指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是由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生产中的范围经济,商品交易中的规模经济以及信息传递的规模经济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的出现。以信息传递的规模经济为例,信息和知识的交流由行业内部扩展到了行业之间,不仅使人力资本的形成获得了正外部性,而且交流作用于生产活动,提高了生产力和工资水平。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与城市规模经济存在一定的正的相关性。超大、特大、大、中等以及小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一点有不少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在我国,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韩士元(2004)选取了2000年的20个超大城市、20个大城市、20个中等城市的GDP和利税总额数据,分别计算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和利税总额数据,分别计算这些城市的人均GDP、人均实现利税指标,通过计算得到以下结果:2000年,20个大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20个超大城市的49%和50%;20个中等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20个大城市的88%和65%,20个超大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20个中等城市的2.32和3.08倍。
城市增长与城市规模发展所谓城市增长,其实是指城市综合体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很显然,城市增长包括量的增长和质的增长。城市量的增长包括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具体表现为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量方面的增长。城市质的增长是指城市素质的增长,表现为城市自组织能力的增强,城市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制度的变迁、管理的改善、环境的优化以及市民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城市质的增长会使城市更为美丽、更清洁、更和谐、更文明、更富裕、更高效、更民主、更富有活力。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 企业并购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更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多是通过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使企业在优化产业组合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二、规模经济理论综述
规模经济理论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自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以及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也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他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马歇尔以后,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还有些经济学家,比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已经日趋成熟,现在重点已经从理论方面转向了应用方面,当前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并购从19世纪下半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理论,详细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三、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对于企业并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研究证明了企业规模(或产业集中度)与企业的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工业里,集中度较高的大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度高的产业中,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单位成本的下降,超过了集中度提高价格上涨的效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平均数。这种成本优势就能增加工业产出的份额和减少单位成本,同时,联合生产经济即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减少也是显著的,这方面的成本利益来自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研究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从而降低了每一单一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而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在并购之前没有运营在规模经济水平上的企业整合,使其获得规模经济,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兼并来组织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营协同效应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或混合并购来获得。对横向并购而言,经营协同效应的来源代表了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同类资源的合并,使并购双方形成了能力上的重要补充,并购后对各方面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会带来在短期内通过企业内部投资所难以得到的收益。对纵向并购而言,将同一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可以获得行业上的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后如果能将并购双方的优势和特长协调
与结合起来,并同时消除各自的劣势和不足,这将可以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四、企业并购理论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应用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来看, 自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 ,建立以年产3万辆卡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厂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即企业数目太多,厂家过于分散,生产厂家遍及除和宁夏之外的省区,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厂家数量已超过了日本、美国、欧洲等汽车大国的所有汽车厂家之和,可谓汽车企业数上的“超级大国”,然而我国1998年汽车产量仅为156万辆,只相当于通用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6,丰田汽车公司当年产量的1/3.我国1956年至1998年的43年间累计生产汽车1580万辆,而美国1978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290辆,日本1981年一年的汽车产量就是1118万辆。目前,国外一般单个汽车企业的最小生产规模是年产40万辆到60万辆,而我国汽车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汽、二汽、上海大众和天津夏利四家。与我国125个汽车厂一年生产 156万辆汽车相对应,美国3个汽车厂生产 987万辆;日本7个汽车厂生产1011万辆,德国 3个汽车厂生产427万辆;意大利1个汽车厂生产150万辆。由此可知,中国的汽车产业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如果通过资本之间的并购重组,汽车企业可以实现迅速的规模扩张,规模的扩张有利于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宝贵的利润空间,而有了利润保证,才能使资本有效循环周转起来,才能进一步支持在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需要的巨额投资,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2]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47).
[3]张海如.规模经济:理论辨析和现实思考[J].经济问题,2001,(1).
[4]王美桃、王海龙、吕瑞亨.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以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为例[J].北方经济,2006,(12).
[5]汤惠.规模经济理论对企业购并活动的启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 徐鑫波,宋华.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07,(7).
[7] 周世中吴国萍.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而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者的联系:规模经济是规模报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规模经济以规模报酬为中心。
经济(Economy)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具体措施
1、引言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内地有22座城市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线路达到92条,总里程数达到2816公里,年运送旅客突破120亿人次[1]。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经济效益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济效益的不同层次出发,其经济效益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1)宏观经济效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所带来的效益,通常可以从投资乘数效应和投入产出效益两方面来分析。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投资增加引起国民经济收入呈现出数倍于投资规模的增长,在经济通缩时期政府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其典型应用[2]。就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言,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水泥、钢筋等建筑工程物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必然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制造行业和提供建筑服务的建筑行业必然会增加大量投资来满足城市交通系统建设需要,从而引起相关行业投资的连锁反应。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资的增加会引起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增加,消费者收入增加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促进各行各业收入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其次,投入产出效益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会引起城市轨道交通整体产业链中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投入与产出整体效益的增长,其分析与投资乘数效应类似,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能源、钢铁、建材、建筑、房地产等产业的拉动程度较高。
(2)微观经济效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微观经济效益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运营商以及当地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益,通常可以从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效益两方面来分析。首先,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引起单位产出成本降低从而实现更大经济效益[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模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载客量方面,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逐渐完善并形成网格化运营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每日运送乘客人次数量庞大,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投资较大,但分摊至每个乘客的份额较低,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城市居民出行费用。其次,外部效益是指某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造成的非市场化的效益[4]。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效益突出表现在消费者效益和沿线不动产增值效益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经济效益,乘客搭乘轨道交通工具时所付出的成本远低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成本和其他替代交通工具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了当地交通状况,沿线不动产增值幅度较大,沿线不动产所有者受益匪浅。
3、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议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仍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等不足,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化现代城市交通理念,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政府应当转变过去修建道路解决拥堵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充分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经济适用等优点的宣传力度,树立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同时,政府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时,应当贯彻落实项目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切忌盲目规划轨道项目工程造成政府资金的浪费。
(2)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外部环境。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沿线不动产增值程度明显,政府应当用这部分土地增值金适当补贴城市轨道交通[5]。首先,政府应当拿出部分土地出让金设立土地开发基金等财政专项款,用于补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征地、规划等支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增值的良性发展;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年地租的形式与城市土地承租者签订租赁合同,在租期内收取较为稳定的土地收益,或者按照市场情况签订动态租赁协议,实现城市土地增值的互利共享,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政府应当改革城镇建设税费,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具备条件的不动产开征物业税,物业税应与不动产市场价格相挂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引起沿线不动产价格的上升,也应适当提高沿线不动产物业税,用物业税来补贴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的运营亏损。
(3)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拓展轨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日常运行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优化服务流程,减少非必要的运行成本,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公司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应当积极增加自身收入,可以通过向房地产企业提供土地、房地产企业提供资金的方式联合开发城市轨道交通,按照一定比例将沿线不动产由于城市轨道建设而获得的增值金额补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成本以运营成本,也可以自行建设沿线不动产,建成后通过自营或出租方式收取土地增值收益来补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财务状况,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两方面,通过强化现代城市交通理念、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拓展轨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等措施,可以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国龙,贾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效益分析及融资模式探讨[J]. 价值工程,2015,02:159-160.
[2]王云,朱从坤.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63-67.
[3]魏运,许双牛,任静,杨珂. 基于功能分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求[J]. 都市快轨交通,2013,01:4-7.
[4]刘翠军.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分析[J]. 科技信息,2013,25:356+387.
[5]张朋杰. 基于DEA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效益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