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

第1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学术规范、文章质量、学科建设与编辑评奖几个问题是本届会议讨论的重点。

深秋的厦门11月8-10日,恰值庆祝厦大艺术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全国第五届音乐理论期刊研讨会在此举行。《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周报》等16家音乐刊物的编辑与领导汇聚一堂,面对现实、回顾以往,在总结近期办刊经验,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围绕学术规范、文章质量、学科建设与编辑评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设想。

音乐期刊不必一统天下

学术文章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多年来期刊论文写作与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引文、注释、关键词、研究概述等具体问题,与会者各抒己见,《音乐研究》副主编陈荃有首先代读了未能到会的《黄钟》前主编蔡际洲的文章。蔡教授认为,青年作者论文写作学术失范问题较为严重,有80%的研究文章前面不做论题研究概述,回避研究史实与前人研究成果;关键词不准确,文章有结论,论证少过程,谱例无序号,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如何规范,以哪一种标准来统一期刊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热烈讨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郭树群提出注释与参考文献是否严格区分放置页下和文后等更为具体的规范问题,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与表演》副主编冯效刚介绍了江苏新闻出版局的相关规定,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李宝杰认为,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规范标准,就音乐理论期刊的《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和其他音乐学院学报学术文章,执行的标准都各有不同。多数与会者认为,为保证人文社科刊物各自的特色,不必像理工科刊物一样一种标准统死。音乐期刊可以执行各自的标准,但自身对文章的要求必须统一。

《人民音乐》副主编金兆钧认为,撇开音乐期刊的生存问题不谈,期刊质量的下降与稿源与撰稿人队伍变化有关。虽然近些年硕士、博士论文很多,但真正符合期刊质量的不多,许多文章大而空。比起八十年代的硕士毕业生写作水平差了许多。《黄钟》主编刘永平认为音乐理论期刊首先应该强调文章的学术质量。学报论文就是给专业人士看的,至于音乐表演与教育普及性文章,可以到音乐普及性报刊去发表。音乐编辑选择稿件的学术眼光十分重要。《中国音乐》前主编樊祖荫认为,对编辑不熟悉的稿件适当采用外审制,虚心学习老编辑的工作经验,对提高期刊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防止抄袭的办法,大家介绍了各自的经验。金兆钧谈到《人民音乐》主要办法是在网上就相关题目搜一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彭佳莉则介绍了将抄袭者、一稿多投、自我复制者列入编辑部“黑名单”的办法,并希望各编辑部可以相互交换,共享资源,以便形成对学术违规者的共同制裁。

9日上午,音乐编辑新人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讨论会上,李宝杰首先发言,介绍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编辑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情况。提出编辑学专业不能设置在本科的道理,认为编辑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必须有具体的学科训练作为基础。就像近年来许多大学取消法学、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一样。音乐编辑必须首先要有音乐专业的本科训练,就像美术编辑、文学编辑必须要有美术、文学的学科训练一样。否则,编辑缺乏对编辑内容的判断与处理能力。

围绕音乐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陈荃有介绍了一些综合大学设置编辑学专业的情况,通常是设置在新闻传播相关的系科里面。中国编辑学学会属于一级学会,建立音乐编辑学科可隶属音乐学也可挂靠编辑学。与会者提出成立音乐编辑学学会的建议。《西部音乐文化》主编张君仁认为,音乐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问题的考虑应该更为成熟,从学科的对象、理论、方法到学科的历史都应该有所梳理,形成体系。

第2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西安音乐学院隶属陕西省教育厅,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9所独立音乐专业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

渭水之滨,沧海桑田

渭水之滨,沧海桑田

炎炎夏日,当我们迎着烈日来到位于西安市长安路中段的西安音乐学院,朴实亲切的氛围是这所学校给我们的最初印象。60余年来,学院沐浴在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绵长的神韵中,像一位正襟危坐的老者,以达观和淡泊笑看风云变幻、沧海桑田。

西安音乐学院的前身是1948年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艺术学校音乐部”。次年5月,师生们随军西渡黄河,将音乐部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音乐部”;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增设3年制附属中等艺术学校);1956年音乐、美术两系分别建校,音乐系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60年成立“西安音乐学院”。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西安音乐学院”的建制。建校以来,几代西音人经过努力,把一个条件简陋、专业设置单一的学校,建成了包括附中、本科、研究生和社会音乐教育为一体,音乐专业门类齐全的音乐学院。

建校60余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积累了大批的教学、科研成果。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50%,保证了教学水平的高度。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研究基地3个。学院还开设了“乐府讲坛”、“博雅论坛”两个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建有两个独具特色的博物馆——西北民族音乐文化展馆和西安鼓乐学术馆。

西安音乐学院现有艺术学理论和音乐与舞蹈学这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9个本科专业,即音乐学、作曲、声乐、管弦、民乐、音乐教育、钢琴、舞蹈、电子音乐工程,还有视唱练耳教研室、基础部、附中、艺术学理论研究室等教学部门。附设的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有由学院师生组成的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秦筝艺术团和合唱团等艺术实践团体。

西安音乐学院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与合唱银奖、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学院还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和音乐作品50余套。

合理定位,整装待发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教学优先的地方高等音乐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院保持传统学科和发展优势专业,培养音乐基础扎实、人文素质良好、综合能力较强、为地方音乐文化服务的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学院确立了“一个中心”和“五个结合”。“一个中心”即教学与教学改革是学院一切工作的中心。“五个结合”,即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专业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专业教学与科研创作有效结合,大众教育与应用型教育有效结合,弘扬地方民族音乐与普及世界优秀音乐有效结合。

学院通过对音乐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于2000年提出了“1+1”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理论水平和人文素质与普通文科院校本科毕业生水平相等,基本技能和音乐素质达到同类音乐专业院校本科毕业生水平。

实践证明,只有找准了自身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在高校“合并”、“圈地”、“升级”的竞争大潮中,走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音之源远,任重道远

校徽是一所学校历史传统的形象积淀,是人文精神的艺术体现,是独立思想的集中熔铸,反映着学校的文化指向、办学理念和社会责任。“西音”校徽由“乐”字为设计主体,构形似“金钟”,表现出音乐在人类文明中的源远流长;英文“Music”变异分散,巧妙地融入“乐”字,体现出民族风与国际化的接轨;标志中心“Art”的首写字母“A”是英文中的第一个字母,体现出学院立足传统、迎接挑战、创建一流音乐院校的雄心与魄力;千年古都的城墙花纹远接周秦汉唐文化,尽汇三秦地域精粹,宫墙红诠释着学院“立幽幽秦中之根,沐绵绵八水之源,承雄雄长安之乐,颂欣欣天地人和”的人文积淀。新校徽体现出“西音人”扎根黄土地,放歌新时代,开拓创新,博采众长,在艺术上坚持传统与时代的交融、民族与世界的互动,可谓传音之源远,达院之任重。

古乐悠悠,弘扬传统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学术组织,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

西安音乐学院依托陕西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积极吸收当地的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以陕秦地方乐种为题材的曲目: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兰花花叙事曲》《渭北叙事曲》《迷糊调》《曙光》,扬琴曲《绣金匾》,笙曲《满园春》,笛子曲《遐方怨》,筝曲《秦桑曲》,琵琶曲《渭水情》《明妃怨》等。这些代表性曲目及秦派演奏风格的形成,得到同行的接受和认可,被编入音乐院校教材。

“西安鼓乐”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西安音乐学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这种古老乐种的研究、创作和表演。1991年,学院译谱编印了《长安古乐谱》一书,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正式出版的曲谱集。同年,学院的长安古乐社应邀出访了欧洲6国,被当地媒体誉为“来自东方的天籁之音”,出版的CD获得法国巴黎查理·考斯学术唱片金奖。2000年,学院推出的《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研究状况。

近几年来,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师生到西安及周边地区古乐社采风、交流,虚心向老艺人们学习,同时,邀请西安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古乐社相继来院展演。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长安古乐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其成为学院教学内容的一大特色,为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秦胡研制人翟志荣教授,他花费7年心血,经历上千次实验,成功地将二胡皮膜(蟒皮)发音改制为板质发音,形成了秦高胡、秦二胡、秦中胡和秦大胡系列民族拉弦乐器。在传统二胡基础上改制的秦胡,是当代秦人在秦地创制的,故而起名为“秦胡”。四把秦胡在乐队中组成不同声部,因而叫“系列秦胡”。系列秦胡克服了二胡蟒皮环保和气候影响的局限,克服了皮膜发音与其他民族乐器板质发音的不和谐性,使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实现了“交响化”。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对系列秦胡的声学特性进行了科学测试,得到了“从频谱图对比出其高音调声音明亮,演奏音域得以扩展,音乐的强弱表现力明显提高”的美称。

传统民族乐器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极其艰苦的探索过程,也是中国乐器史上的一场革命。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民族乐器研制创新的成果——系列秦胡的声学特性进行全面的测试,这使我国民族乐器的创新有了科学基础。系列秦胡的研制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校内外著名作曲家也为系列秦胡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以系列秦胡为弦乐基础编制的师生百人乐队——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在国内外演出60余场,曾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专场音乐会,受到外国观众的赞誉。东方民族交响乐团的排练课——“民族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课”成为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民族乐器改革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经被批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西安音乐学院各系室高度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专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作曲系每年举办学生新作品音乐会,同学们既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又给演唱、演奏专业同学带来演唱、演奏新作品的机会。从节目编排、节目单设计、海报张贴及舞台布置、舞台监督等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国内著名作曲家和其他音乐院校专家教授来学院对学生新作品的精彩点评,更激起了学生们创作新作品的热情。

声乐系举办周末学生音乐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赛事,还常到部队、企业、大学、监狱进行公益演出。这有助于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强化音乐艺术为大众服务的意识。为提高学生舞台演唱水平和积累舞台经验,声乐系组织排演了大型音乐会《歌剧精粹之夜》、欧洲经典歌剧《女人心》片段、中国经典歌剧《江姐》、大型交响合唱《绿色的呼唤》《组歌》《欧亚大陆桥畅想》《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等。排演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技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美声教学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歌剧素材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功能性研究”列入省级高校教育改革项目。

民乐系的合奏课是该系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课,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和秦筝艺术团是民乐系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乐团多次与海内外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举办音乐会300余场,演奏了上百部不同风格的作品。管弦系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乐队演奏员”,由学生组建的“交响乐团”和“交响管乐团”,20多年来坚持每周排练6个学时,每学期举行两场音乐会,先后演奏了不同风格、流派,不同时期的中外经典,邀请国内外著名指挥家20余人来校排练演出。2005年和2006年,根据教育部交响乐进高校的部署,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在陕西高校演出了25场。学生们通过大量的排练和演出活动,演奏技能和音乐素质得到迅速提高。20多年来,通过两个乐团的排演活动,学院培养出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职业演奏员,遍布于国家和各大省市专业乐团,有些还在国外乐团供职。

音乐学系在省内外建立了3个实践基地,学生4年中有两次采风实践。学生们到民间音乐资源较丰富的山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田野作业,采访、录音、录像、记谱、学唱,最后写出报告。采风实践使学生接触到了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对民间艺人的文化传承方式有了深入了解,理解了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记谱、调研和使用设备的实践技能,学到了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学生今后独立地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打下了基础。

第3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才培养 改革

近日,由音乐学院举办了“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坛”,论坛进入自由讨论阶段时,与会人员围绕着“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如何适应基础音乐教育”这一核心议题各抒己见,气氛极其热烈。与会专家对当下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结构发展方向等问题做了认真而又严肃的讨论,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基础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更加紧密结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论坛的举行,对于加强高校与地方中小学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推进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改革思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从音乐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建立完善的、高质量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2l世纪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地方院校今后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结合目前音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设,我将本人观点概述如下。

一、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以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识谱为教学主线,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事例及拓展。我在教学《我和星星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唱与齐唱这种演唱形式,与学生分别交换角色领读歌词、齐读歌词,然后过渡到领唱、齐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不仅很快掌握了演唱形式,而且通过歌词中的相互对话、分角色表演等,进一步培养了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唱歌、识谱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也通过换位实践、理解到社会交往价值和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等。

二、转变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为目标,同时,紧密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音乐、舞蹈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有特殊素质要求的专业学科,且专业分类很细甚至是难以兼容,如声乐专业对发声器官、钢琴专业对手指、舞蹈专业对肢体等均有特殊要求,而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老师最起码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应包括声乐、钢琴,即要有较扎实的演唱与演奏功力(暂且不论教学能力及其他能力)。但按现行教学模式(不论是专业院校还是师范院校),声乐与钢琴却分属两大专业,学生一旦主修声乐专业或是钢琴专业,绝不会甚至是绝不可能再去选修另外一个专业。所以在全国高师历届音乐专业毕业生中,有相当演唱水平却弹不好伴奏,能胜任演奏却唱不好歌的大有人在。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基础音乐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观,才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根本方向。在此方面,音乐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多次开展研讨活动,修订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把“三结合”(课堂与舞台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社团活动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为先,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活动突出了“三结合”。通过这三种方法,可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在他们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学习、检验、提高,再学习、再检验、再提高这样的方式,还可促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这样有计划有目标的引导和实践,集中表现了艺术教育改革的基本特色.对音乐学院的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为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道路。

(一)课堂实践。将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分散到课程、教学环节之中,组织、辅导学生根据不同科目编写教案,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不仅知其所学,还要知其所以学,更能将其所学灵活运用,从一进校起就可经常进入教师角色的体验并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实践。可按期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或文艺演出,例如:“声乐器乐舞蹈大赛”、“放飞的音符”系列活动、“青年教师技能展演”、“班级小舞台”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分批参与策划、组织实施,从中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在演出中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示范能力;在集体节目中提高他们的辨音能力、多声思维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三)社会实践。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培养相结合。以“采风”的形式,适时安排同学下乡,搜集、记录、整理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亲身找寻音乐创作的源泉,感受乡音乡情,体验民风民俗,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采风,再带着问题和思考回到课堂,接受老师的解答和指导。

综上所述,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音乐教育实现了培养模式创新,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认为这也是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曹理.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前瞻[J].中国音乐教育,2004,(10).

第4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初中毕业时,宋树秀有缘在贵阳天主教堂跟一位外国传教士学钢琴,高中三年,有幸在学校的一架旧钢琴上自学,能弹奏简易的钢琴曲及一些小奏鸣曲。中学时期, 她喜爱唱歌,在学外语的哥哥的影响下,能唱许多英文歌。1949年反饥饿运动时,学生们为教师开尊师音乐会,她在音乐会中表演独唱节目。读大学时,虽是贵大外文系的学生,钢琴和唱歌仍然是她的爱好,从没中断过。1950年从外文系转到师院艺术系,从此走上了专业的学习道路。在师院,她的主科是钢琴,副科是声乐和大提琴,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当了钢琴助教。1954年通过高教部考试,进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修三年,主要课程有声乐、钢琴和马列主义基础,结业时获全优成绩,并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在四川音乐学院进修期间,宋树秀才真正系统的、扎实的、全面的学习了声乐艺术。在恩师郎毓秀先生的教导下,她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无论是歌唱发声技术还是歌唱艺术的全面修养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恩师那儿,她接触了不少意、德、法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使之对意大利、德语和法语的歌唱语音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此后数十年,她的教与学都是在不断实践与学习中得到提高的,她不仅依靠文献资料和音像资料,更珍惜任何学习机会,埋头钻研,努力实践,不问收获,只重耕耘。几十年的努力成就了她的事业天地,在近50年的音乐教育生涯中,宋树秀除主教声乐外,还担任过钢琴、英语、正音、意大利语语音及德语口音的教学,发表了《运用汉语语音规律解决吐字问题》、《论歌唱演员的基本功及全面艺术修养》等论文。编、撰、译了《咬字正音》、《意大利语语音》、《德语语音》等教材和专著,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声乐人才,1996年,应文化部聘请担任全国声乐专业比赛美声组评委。人们通过宋树秀的学生知道了贵州,了解了宋树秀老师。1991年10月30日,国际研究生与奖学金学者协会、声乐部主席、美国堪萨斯域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理查德・c・克诺尔先生从遥远的大洋彼岸给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钱荫愉先生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我很荣幸接收了一位来自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杨晓萍。晓萍是我工作以来的所有学生中拥有最好的基础训练的学生,她的老师宋树秀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伟大的教师,她值得被看作是中国杰出的声乐教授之一,你们幸运的有着这样一位培养青年歌唱家的人才,保证了他们的成就……

了解美声唱法的人都知道,美声唱法的难度高于其它唱法。有着扎实外语功底、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的宋树秀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个人感受,她深感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既可以塑造完美的艺术珍品,也可以毁掉一块洁白的玉石,在工作中,稍有不慎,一棵鲜嫩的幼芽就会被扼杀。在声乐这门学科中,宋树秀知道空谈理论是行不通的。作为一名教师,凡与声乐教学有关的学科,她都努力钻研,一本本扎实的备课本和教案记录着她的探索和奉献。

1976年,宋树秀以检验自己在教学上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有多少为目的,把为女儿结婚筹集的费用作路费,带着当时艺校毕业生夏珊到北京报考部队歌舞团。途经上海,宋树秀拜访了上海歌剧团著名歌唱家施鸿鄂。当他听完夏珊的演唱后,十分惊讶地说:这是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并对宋树秀说:你教的学生很不错,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千万别道听途说,改东改西。要自信,坚定地走下去。这第一次的考验,给了师生二人极大的鼓励和信心。到了北京,在总政歌舞团与海政海舞团的应试中,反映很好。当夏珊在中国歌剧院应试唱完了《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时,考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学生的肯定和宋老师教学实践的认可,后来,夏珊顺利地被海政文工团录取。那年,宋树秀49岁。

1984年,宋树秀又与自已朝夕共处了六年的学生杨晓萍话别。此行,杨晓萍到上海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当两校的录取通知书都展现在她眼前时,宋树秀高兴得热泪盈眶,多少年的心血在杨晓萍身上有了结果。声乐基础不错的彝族学生杨晓萍有一段时间不愿学外语,宋树秀并循循善诱对她说:学美声唱法不学外语,就会缺少一只眼睛观察和学习世界。于是,她每周加两个晚上辅导杨晓萍学外语。同时在专业课上,对音乐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建立、发声基础训练、乐曲的分句分段,节奏共鸣、外语演唱语感的培养,她都一字一句、一声一调分别授课和示范。在深奥的浩如烟海的古典派、浪漫派和现代派的作品,她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逐步接触、熟悉。舒伯特的《水上吟》有三段德文歌词,为了准确理解歌词的单词含义,她想方设法找英语资料,又翻译成汉语,从中,又借助英语查德语单词的动词和逻辑重点,要求学生朗诵时接近语调、语感和逻辑重音,对歌词本身深入理解,以便恰到好处地把握演唱风格。

杨晓萍成长路途上的每一个脚步都离不开宋老师的提携,她也以自己的努力回报了她的老师。1989年,杨晓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1年赴美密苏理大学音乐学院留学深造、攻读硕士,1992年获德克萨斯的“玛格丽特声乐比赛”最美的声音特别奖,1993年参加nats (芮兹) 比赛获第一名。在美期间,在威尔弟歌剧《茶花女》等六部歌剧中饰演女主角,受到广泛好评。1996年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任教,每次回到贵阳,都还要到宋老师处学习。她说,在宋老师那里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殷文霞、王莉莉、张贵华、王松雪、成莉等都是宋树秀的学生,和宋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总有许许多多让她们难忘的成长故事。1985年,全国星海聂耳声乐作品演唱比赛是一次由文化部、中国音协举办的全国性高水平的比赛,为了让殷文霞、王莉莉赛出好成绩,宋老师作了充分的准备,经过激烈的竞争,贵州队的四名选手有两女一男进入了复赛,殷文霞还获得了铜牌,为我省争得了美声唱法专业比赛的第一次全国性奖项。当时任评委的杜矢甲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沈湘说:贵州两个女生的演唱取得了爆炸性的胜利,此次比赛,边远贵州成绩突出。 此后,殷文霞多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奖,宋老师为她参赛精心辅导,鼓励她取得优异成绩为贵州争取荣誉。王松雪、成莉连续两届参加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日渐成熟,今年,贵州代表队还进入团体总分第八名。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西南片区和全国中等艺术教育委员会举行的青年教师声乐比赛中,学生成莉和赵青获一等奖,谭松获二等奖。如今,宋树秀老师的学生柳洪林、周媛媛、孔文惠、夏珊都是中央艺术团体优秀艺术人才。我省大专青年教师和省市专业团体骨干张贵华、邹光友、谢丹、刘玉、颜家佳、成莉、赵青、王莉莉、罗长平、王松雪、周蓉等仍然在宋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声乐 。他们中间,有的已是国家一、二级演员,有的是副教授,但倾听老师的指导和教诲,仍然是必需之课。身为贵大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宋老师每天都为学生排满了上课表,收这些学生,成了她一项长期的义务劳动。她只希望,学生们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工作和艺术实践中,为贵州的声乐艺术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宋老师对记者说:之所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氛围,得益于丈夫龚克的理解和支持。龚克是我省著名小提琴艺术教育家,曾获文化部全国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这个温暖的家里,走出了一双优秀的儿女。儿子龚汉祥是中央音乐学院聘请的室内乐客座教授,1992年应邀出任爱乐乐团的室内弦乐团的首席兼指挥,现任比利时交响乐团副首席。女儿龚妮丽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一个艺术的家庭,使得他们的事业如添翼,前程似锦。

1986年,宋树秀曾拿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份聘书,为了贵州的声乐艺术,她选择留在贵州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如今,面对她的学生,宋树秀无怨无悔,因为,她热爱贵州,更爱她的学生。宋老师为中央音乐学院输送了好几个优秀学生,她们是杨晓萍、柳红玲和周媛媛。她们分别在1984年、1993年和200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三人在就读的五年期间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杨晓萍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工作,现在是该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她所教的学生周晓玲在今年的中国《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荣获了美声组金奖。柳红玲现在是中央歌剧院的国家一级著名歌剧演员,她在歌剧舞台上扮演了《艺术家生涯》、《乡村骑士》、《图兰朵》和《蝴蝶夫人》中的女主角,成了当前中国歌剧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大奖。周媛媛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高等艺术家A级文凭,在国外继续深造多年后,现回国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看到她们今天的成长和成就,宋树秀欣慰,她们是从贵州这个山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是贵州人的骄傲。此外,她的学生熊宴文于2008年也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就读,这大概是她最后输送给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了,宋树秀希望她能像三位姐姐一样,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

除了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外, 宋树秀更多的学生是在贵州服务,他们都为自己的家乡做出了贡献。如省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殷文霞,1985年在全国第一届星海、聂耳声乐作品比赛中获铜奖,在1996年电视大奖赛中获美声银奖,1996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专业声乐大赛中获美声三等奖,1998年获全国金龙杯专业声乐大赛美声银奖。省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王松雪,在2006年多彩贵州大赛中获金黔奖,近年来代表我国频频出访各国演出获好评,为国争光,成绩卓著。贵阳市歌舞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王莉莉,在1985年全国星海、聂耳声乐作品比赛中获特别奖,在贵阳市多次比赛中获一等奖。国家一级演员周蓉多次在全国和省市比赛获奖。还有声乐教育界的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贵华教授、副教授吴克兰、成莉、赵青,及青年骨干教师青科、王珊等。贵州师范大学的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媛、副教授陈兰,贵阳学院的副教授颜家佳、讲师刘玉,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丽亚,毕节学院的讲师杨世敏,铜仁地区音协主席、铜仁学院副教授刘洪英等等,如今他们都在本职工作中努力奉献。学生们不凡的成绩,使宋树秀感到非常的欣慰。

宋老师之所以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是因为她对学生倾注了足够的用心和耐心。有许多学生是从较小的年龄开始学习声乐的,如贵州省艺校的夏珊72年入学时才14岁半,78年入学的杨晓萍才15岁半,而殷文霞和周媛媛也都是年龄较小时入学的学生,作为启蒙老师,她细心呵护,认真耕耘,有针对性的教学,她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是注意保护学生的嗓音特色,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绝不利用她们自然或天然的嗓音条件“滥”唱超过她们负荷的大作品,耐心地训练中声区。教学的重点不是为了唱几首“大歌”,而是细心地诱导她们打开咽腔、放下喉头、塑造良好的声音管道,建立发声的良好状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从音质上下功夫,追求美好的音质,诱导他们体会歌唱时呼吸支持的运动感觉,建立正确的弹性呼吸支持点。 其次,在初学阶段,先使用ABT、Siber等简短的声乐练习曲,以学生把握较好的元音进行练习,逐渐的引进其他的元音或带辅音的字作练习,也是循序渐进地发展嗓音,到二年级以后逐步加入其他如CONCONE op. 9等声乐练习曲,提高学生的发声演唱能力,同时适当的选用较简易的乐曲,意大利歌曲或中国歌曲均可,配合训练。第三,除了让学生明白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情绪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谱的习惯,对作曲家在谱面上的一切音乐术语,都要认真读懂,对乐曲的结构、乐句的分句、气口的安排,都要明确并做合理的安排,同时严格把握音准、节奏、语音的准确,不论是中文歌、意大利歌曲都一丝不苟,意在为今后的演唱建立良好的习惯和扎实的基础。

她认为学生的启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必须为年轻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她们今后有广阔的发展前程。打基础应是我们基础教学的重要目的,如果忽视这条原则,只顾当前的“辉煌”,即拔苗助长的假“辉煌”,必然会在学生的歌唱生涯里埋下祸根和“定时炸弹”,这种违反科学规律的做法是声乐基础教学的大忌。我们看见无数的声乐人才,走到一定的时候,因为从前养成的某种不良习惯而无法前进,或因为忽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而形成发声、呼吸、共鸣和语言的严重障碍致使无法继续提高,痛苦地离开了歌唱事业,着实令人痛心,这种事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美声教学中会涉及许多西方的著名作品,在美声唱法的歌唱教学中,宋树秀常常会使用古典意大利歌曲作为基础教材,在声乐训练的进程中,还会使用更多的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作为教材,它们包括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等等语种。在贵州这个边远地区,不像我国的几所著名音乐院校那样,配备有外语歌唱语音的专门师资,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意、德、法语的语音进行学习,她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

第5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东北部,是坐落于祖国边疆呼伦贝尔市的唯一一所面向全国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作为二级分院,音乐学院以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为己任,多年来培养了音乐教育、音乐学、蒙古族民歌演唱等专业毕业生3000余人,向社会各界输送合格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方面的艺术人才,为民族音乐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音乐学院保护和传承本土民族音乐的成果

(一)在音乐学科与专业建设上突出民族音乐特色建设

为立足特色优势,我院设立了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蒙古族民歌演唱专业,致力于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并于2008年被评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特色学科。蒙古族民歌演唱专业现开设的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专业核心课(声乐、中外音乐史与欣赏等);专业基础课(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选修课(蒙古族简史、蒙古语言与文化等)。在合唱课、钢琴课、器乐等课程的教学中纳入了呼伦贝尔地区民间音乐,拓宽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

(二)坚持“因地制宜”编写本土教材

为使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我院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鼓励教师编写本土教材。编辑出版的教材有《彩虹?呼伦贝尔民歌创作歌曲60首》、《彩虹?呼伦贝尔集锦》、《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蒙古族声乐作品选》、《巴尔虎、布里亚特民歌》等。

(三)努力拓展校外民族音乐实习、实训基地规模

根据特色专业活态传承机制的特点,音乐学院与海拉尔文化活动中心、鄂温克旗乌兰牧骑、陈巴尔虎旗乌兰牧骑等文化单位签订了艺术实践基地协议,为蒙古族民歌演唱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增长实践经验。

(四)在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展示民族音乐艺术风采

在音乐学院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各类演出活动中,蒙古族民歌演唱专业学生的表演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获得好评。2011年参加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师范大学艺术节巡回表演并受好评;2010年、2011年在“高雅音乐进校园”演出活动中,承担了满洲里中学、海一中、谢尔塔拉中学等地的巡回演出,受到一致好评。他们在完成演出任务的同时也使民族音乐得以传播,使民族音乐成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走出去”的华彩名片。

(五)积极参与各种民族音乐学术会议

2008年12月我院教师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2011年7月我院教师参加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内蒙古民歌艺术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2011年2月我院教师参加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第五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

(六)学生获奖情况

萨础茹拉:2010年获呼伦贝尔长调民歌比赛金奖;2010年7月获“第二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学院声乐大赛”大学生组民族组银奖。

乌云琪琪格:2009年荣获“海地区首届蒙古族业余歌手电视大奖赛”二等奖;2010年获呼伦贝尔长调民歌比赛银奖。

金马蹬组合:2010年7月获“第二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学院声乐大赛”大学生组流行唱法铜奖;2011年获“草原星”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内蒙古选拔赛决赛第二名。

二、边疆高校保护与传承本土民族音乐的策略

(一)构建研究科学歌唱技法的蒙古族与“三少民族”声乐艺术中心

我院应成立一所研究科学歌唱技法的蒙古族与“三少民族”音乐艺术中心,使之成为呼伦贝尔地区高层次民族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艺术中心里,可鼓励学生以传统形式组织多种民间乐队演奏婚嫁礼仪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指导学生排演传统演出剧目,还可成立具有多种演唱形式的歌唱队和专门负责整理、挖掘呼伦贝尔地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机构,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编辑出版,不仅可以保存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而且也会使呼伦贝尔本土民族音乐成为一种得到国家“认证”的普遍性知识。

(二)减少“舞台化”交流模式,增加国内外“学术化”互动

蒙古族民歌演唱专业学生参加的多数活动仍旧停留在“舞台化”式的交流模式,而忽略了与国内外“学术化”的互动,而且相同节目重复上演,缺乏新意。我院不但要营造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的艺术氛围,更要构造传统音乐的学术氛围。我院可与当地文化局、群众文化艺术馆合作,进行校办产业发展,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民族音乐学术中心。主要任务是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起来,不仅能形成我院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而且对研究开发地方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三)加强课程建设,拓展学科和专业建设

为弘扬本土民族音乐,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加强课程建设迫在眉睫。呼伦贝尔地区传统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应当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在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原有课程和专业基础上加强课程建设,拓展学科和专业建设。如开设《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赏析》,加快蒙古族呼麦、四胡、好力宝、三弦,鄂温克族诺仁卡琴(三弦拉奏琴)、奥茸琴(五弦弹拔琴)①,达斡尔族的口弦琴等传统音乐专业,并在学院内部通过课程整合,取长补短,围绕民族音乐特色,集中力量合力打造“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的学科优势”。同时也为当地所需的相关新专业在社会上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四)大力引进优秀民间艺人,保护和发展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

为弘扬本土民族音乐,学院特聘请呼伦贝尔地区长调民歌传承人布里亚特、巴尔虎蒙古族歌唱家道力金、苏古尔等优秀教师。但这对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各地区各类型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请进课堂,为学生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民间艺人是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民间音乐通过他们口传心授的方式才能世代相传,造就传统音乐这一“活化石”。将民间大师引进课堂,是抢救、保护传统音乐的关键,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积极举措。我们青年教师有责任与大师共同为推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五)加强本土传统民族音乐各类教材的建设

在本土教材建设方面,我院教师编辑出版的民族音乐教材种类繁多,他们自觉承担挖掘与发扬民族音乐的责任。但还存在音乐分类模糊,类型单一等问题,多以民间歌曲为主,而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教材仍存空白。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集中力量,组织一个专业化的团队,与整理、挖掘呼伦贝尔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机构合作成立教材编委会,编写一套涵盖面广、音乐分类规范、音乐类型丰富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三、对学生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一)通过作品展演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演形式可包括独唱、二重唱、四重唱和合唱等民族传统演唱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们自由高歌,相互切磋交流,提高歌唱技巧,克服紧张情绪。此外还可以排练传统演出剧目,让学生感受剧中人物鲜明的个性。这些都需要以良好的声乐技能作为基础,以真切的情感作支配。同时,由于作品的风格和韵味、人物形象的表演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十分有利。另外演出剧目的展示是在舞台上完成的,这对学生的舞台实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对外演出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

对外演出是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直接有效方式。学院可以与当地演出服务部门、媒体、企业等合作,开展传统节日、单位庆典、主题联谊等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需求单位协作,有组织地创造、编排各类雅俗共赏、符合各单位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民族节目,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借鉴“书院”式管理模式,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书院式管理模式致力于促进学生在认知、体魄、道德、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多维度成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丰富的生活体验。”②在书院里,教学科研人员和专家作为学生的生活导师,关心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为自己进行学术规划,通过言传身教增进学生对人类知识创造的认识,启发学生思考为学为人的准则。

长期以来,蒙古族民歌演唱专业的声乐课采取一对一的授课模式,长期固定在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制约了学生博采众长。因此,设立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可以弥补一对一授课的不足。如,由不同年级学生与导师形成关系密切、互动交流的师生社区,并建立辅导咨询、兴趣小组、名家谈艺等非正式的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将自己现阶段在学习声乐当中所产生的问题留在辅导咨询一栏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教师科研课题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考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来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的主体能动性。通过与教师的配合,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利用有效设备和资源,既有利于科研创新队伍的合作,又壮大了学院的科研团队,为培养高校民族音乐科研创新人才积蓄力量。

我院应发挥地域优势,民族特色,全院各民族师生共同努力推动现代化教育的本土化,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本土民族音乐充分纳入到边疆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中,使濒临失传的民间音乐走进校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传承,为自治区实现民族文化强区立下汗马功劳。

注释:

第6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宜春学院是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而今的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合并升本以来,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科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高安校区,共占地15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为教授。

学校共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60余个本科专业,拥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11年创办全省第一所服务外包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学校秉承“大爱育人”、“面向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100余个学生社团,致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创新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获奖800余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随着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我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学生考研率、就业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目前,宜春学院正沿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实力、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艺术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这两个艺术类专业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兴办的专业。其主要特色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底蕴,有利于开掘学生的专业深度,扩大学生的专业宽度,延长其艺术生命。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拥有赣西民俗文化研究所、语言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以及“传播学”、“文艺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重点学科。这些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教师74人,教授、副教授38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其中52%的教师拥有硕、博士学位。为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6年以来学院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传媒综合实验室”(2007年评为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电视、摄影、演播、录音、化妆、视听、广告等实验室。近两年又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视听室、形体房、画室,新添了摄影摄像等配套设备,实验室总面积已达790多平方米,实验室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同时,学院在省内外建有新闻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合作基地。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高校保持专业交流和合作关系,形成专业发展互动。同时与省、市广播电视台保持业务联系,促进了专业教师专业实务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已具备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并充满活力的教学专业队伍。

“走进文传院,就是一家人”是学院的育人理念。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探究艺术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笔头、口头加镜头”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新媒体和综合媒体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29393202927 邮箱:wcxyyk@126.com

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功底,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并具有采、写、编、播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文艺和语言文字工作等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科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CM、女生身高160CM,发音器官无缺陷,无色盲、夜盲。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及广播电视艺术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广告及文化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及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无表达障碍,无色盲、夜盲

三、音乐舞蹈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音乐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学前教育三个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为江西省精品课程。全院现有本科学生700余人,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14人,有多名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部分教师先后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江西省劳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宜春学院职业道德模范教师”等荣誉、奖励。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注重艺术实践、注重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文艺汇演、专项比赛中获奖多项。舞蹈《碗》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优秀学校组织奖;舞蹈《大山的声音》获“第四届江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舞蹈《大爱无声》获“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舞蹈《酒.还是那酒》获“江西省大学生电视歌舞大赛一等奖”;舞蹈《去得!去得!?》获“江西省第四届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声乐独唱、合唱、小组唱也多次在全省声乐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音乐专业学生获“第二届江西钢琴艺术节钢琴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学院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手段先进。艺术教学大楼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钢琴房150余间,200余平方米的舞蹈房各5间,音乐厅1个及多间电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军乐团排练教室、民乐团排练教室等。艺术大楼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院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教育部立项重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三部,教材十余部,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丰富了我院办学内涵。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建立国际合作办学。在开展赴日本、香港对外文化交流后,我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1+4”“4+2”合作办学项目是校际合作办学项目。“1+4”合作办学项目即中方应届音乐类高考生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习一年的俄语培训及相关专业学习,成绩考核合格者,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4+2”合作办学项目即考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在校本科学习四年后,成绩合作者,可申请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的考试,考试通过者可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学制两年,成绩合格者毕业,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专家学历和文凭(等同于中国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联系电话:0795-3200628

音乐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舞蹈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四、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五个专业,其中美术学(教师教育)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300余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艺术教学大楼,以及美术馆、设计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手工制作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和先进的现代数字教学系统。

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正副教授18人,、省级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设计艺术家40多人,师生作品入选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国际影展及各类、省级美展、书法展、动画展、设计展作品300余件,并获得各种奖项。毕业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中国美协和省市美协会员,有的担任国内外设计、制作公司总策划和设计师,也有的创办艺术设计类公司。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关注实际、倡导创新”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美术教师和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0591

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美术创作、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和美术创作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书法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书法教学、创作、研究和鉴赏能力的书法教师与出版、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体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表演(体育表演)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3人,裁判2人,具备国家运动健将水平的教师2人,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教师5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42%。部分教师先后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学院拥有功能设施齐全、技术条件先进的现代体育场馆,能较好的满足教学、训练、比赛的需要。

学院表演(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国内各种赛事。在2011年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杯”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获得金牌十七枚,银牌两枚,铜牌三枚;在同年里第十八届江西省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得金牌九枚,银牌十一枚,铜牌三枚;在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金牌七枚,银牌八枚,铜牌七枚;同年里参加全国第二十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的好成绩;在同年里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暨全国学生运动舞蹈大赛荣获金牌九枚,银牌五枚,铜牌一枚的好成绩;在2013年江西省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中荣获金牌六枚,银牌十枚,铜牌五枚。在2013年11月份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十三枚,银牌四枚,铜牌三枚。在2013年12月“中顺洁柔杯”第23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一枚。

在2008年世界健美操冠军赛中,教师林志文荣获六人操金牌一枚和铜牌一枚;在2009年10月“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华中赛区晋级广州总决赛中技巧啦啦操队获金牌;在2011年全国健美操联赛获三金一银;2011年江西省健美操锦标赛获两个铜牌。

联系电话:0795-3202065

表演(体育表演)

第7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最近,我简单思考了一下西方音乐教学与研究的学科发展的问题①,并有一个感触:我觉得我们曾讨论过如何学习西方音乐史问题(方法论问题),也讨论过音乐学的学生(包括西方音乐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素质的问题等等,但现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需要明确――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学习西方音乐史?中国人现在学习西方音乐史有何现实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

我想就其中的几个要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指的是对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这里引发出了另一个基本问题――西方音乐史的内容。

西方音乐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学和研究有没有涵盖西方音乐史的全部内容?有没有空缺和盲点?我们现在的教学与研究条件比以前改善多了,是否可以设法填补这些空缺和盲点,比如:

1)档案研究、手稿研究。这方面我们是先天不足,历来只能采取回避态度。现在可以考虑要不要去碰?怎么办?

2)乐谱研究。我们从事西方音乐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当中,有多少人能够读懂西方古代乐谱?有多少老师能熟读?现代乐谱又如何?有多少人能读?要不要学习?怎么办?

对于以上两个方面,我的意见是,请专家来讲学,派学生出去学习,以前做不到,现在有条件了,应该努力做。

3)文献的收集、翻译和研读。这个问题需要多讲一点:

首先,我们对西方音乐史基本文献的收集状况如何,我们心中有没有数?比如,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文献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当代西方音乐学的最新成果有哪些?另外,西方音乐史权威性的期刊②,国内哪个图书馆收集得较全?各个图书馆有哪些?缺哪些?是否可以认真做一个调查、统计,搞个目录,以便心中有数。

其次,是翻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国外人文学科相关的学科,其文献的翻译状况与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一般成正比,换言之,从一个国家在这门学科翻译的数量和质量当中,即可大体上看出本学科在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我国的西方音乐史文献的翻译尚处于起步阶段,恰好反映了我们的西方音乐学科的发展程度。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建国后的17年间,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分别设立的编译室。这两个编译室所翻译的著述和文章之多,质量之高,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之大,至今仍令人由衷地佩服!只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及其它原因,他们的翻译不可避免地有了一些诸如资料来源、语种、观念等方面的局限性。即便如此,他们的工作对处在封闭状态下的中国音乐界已经起到了与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的作用,功不可没。今天,我们的国门打开了,青年人外语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不知什么时候这两个编译室消失了,真是非常可惜!

当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音乐学界逐渐出现了介绍国外音乐动态或综述性的文章,其传递的音乐信息和研究范围已经不仅局限于苏联,而是扩大到了西欧、北美,乃至亚洲各国和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对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包括了解西方音乐史及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情况,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留学人员的增多和“海归派”的壮大,更有一批新的、音乐学的学术著述陆续从各种语种得到翻译和出版,或者正在翻译和出版之中。一些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正在组织翻译并取得初步成效。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看起来大家似乎都在做,但有没有在学科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形成规模?而具体到西方音乐史学,尤其是西方音乐史学的经典文献,究竟有多少已经翻译,或计划翻译,可以讨论和交流。

我想强调的是,要在学科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有计划地将西方音乐史的权威性经典著述翻译成中文,还必须保证翻译的质量。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翻译队伍的水平要有保证。因为只有翻译者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又精通音乐中的某一门学问,中文还要好,才能翻译得好。有必要特别强调翻译者的责任感。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对翻译者来说就是相当严峻的考验。我们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集中”,非要成立“编译室”不可,但是,外文不通,中文不精,又缺乏责任感,就很难于保证翻译的质量,反而会出现误解、歪曲、漏译、编造等等问题。为此,建议组织翻译队伍时,应严格谨慎,同时还要严格注重审查和校对的工作。否则一旦出版,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上个世纪90年代,杨燕迪、孙国忠就曾发表文章呼吁组织翻译,并列出了书目。时隔十几年了,有多少进展?我们心中是否有数?

从我对学习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目的认识出发,感觉对文献的收集、翻译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换言之,它关系到我们西方音乐史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否真正进入了学科的本体?这也是我们能否“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

与文献有关的,还有一个研读的问题。

对文献的收集、翻译固然重要,而提高西方音乐学的未来学者的研读能力,从长远看,更加重要。杨燕迪在2005年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论音乐学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精辟地提出音乐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的四个方面――理论素质、音乐素质、人文底蕴和语言能力。我觉得非常好。其中语言能力(包括汉语和陌生语言,如古代汉语、外语)很重要。音乐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音乐学学科将来的发展。

对于负责音乐教育的音乐院校来说,应该帮助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我们的前辈张洪岛、廖辅叔、钱仁康先生们一代,以及于润洋先生等一代,都具有两门或两门以上高水平的外语能力,我们现在的学人、学子真是望尘莫及。英、德、法、意、西等语言问题,是学习西方音乐史的基本功或基本素养之一。这个问题谈了多少年,可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实在有必要认真考虑怎么办?问题出在哪里?要不要改进?如何改进?何时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西方音乐史人才的语言能力靠谁培养?如何培养?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要从音乐院校的教育体制上根本改革。

似乎有必要作一个统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阅读西方音乐史的元典文献?大约能够读懂多少?他们占学生的比例如何?同时,我们似乎还应该反思一下,在这方面我们究竟做了多大的努力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学校和教师不设法解决基础问题,不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基本能力,应该说是学校和教师的失职!我听说,有些学校开设了经典文献的阅读课程。这当然很好,但不知道对于文科基础相对薄弱、外语程度多数比较浅的音乐院校学生,能否仅仅通过一门“阅读课程”就解决西方音乐史文献阅读能力的问题,我深感忧虑。如果我们从长远考虑,从基础做起,相信可以改变现在尴尬的局面,而音乐学系的学生阅读元典文献的水平,应该有更大的提高。

具体如何解决?音乐院校现有的本科、研究生外语教学应该做大的调整,大力提高外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分量。对于我们音乐院校音乐学系的外语课程,我个人觉得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作曲系的“四大件”。从招生,到入学后的教学,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专业的教学必须大力提高和重视外语。目前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外语教学的学时究竟是多少?够不够用?学生是否“吃得饱”?教学上有什么问题没有?音乐院校的外语教师的待遇如何?地位如何?水平如何?教学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有必要做调查研究并认真加以解决。

此外,建议至少在目前,招收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可以考虑打破从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生招生的单一模式,而增加外语专业或其他人文专业又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热爱音乐并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入学。人文学科的学生,文化基础更加宽厚,可能更有利于他们思考音乐文化现象的问题。如果外语能力强,更有利于提高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的水平。

提出“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其要点是对西方音乐史的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同时必须明确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基础,是必要的基础。我们的教学当然应该传授知识,但是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注意帮助培养学生自己不断索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

对于西方音乐史学科来讲,“在充分掌握西方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才能做到“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这里强调“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是态度,也是方法。重要的是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把我们自己摆进去,只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利,就加以研究。既要打破西方、东方、国界、民族界线,又要发挥东方人、中国人的特长和独特的视角;要了解世界,认识自己,在了解世界的对比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有意识地做出别人不能或不容易做的独特贡献。

我觉得承认并强调“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它要求人们具有多元的观念和多元的意识,即承认世界的多元文化这个现实,认识到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要求我们具有多元的态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必须加以尊重与了解,并且提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所谓东方、西方,中国、外国,汉族、少数民族,高雅艺术、俗文化,艺术音乐、流行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属于世界村的文化大家庭。

多元文化的观念也要求我们具有多元的思维。而多元的思维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做好的。尤其在音乐学术研究中,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者和学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能力和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突破固有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学术研究之中。如果有了上述多元的观念和意识、多元的态度和多元的思维,那么,以多元文化的视野进行音乐研究才会成为可能。

为了培养今后具有多元思维能力的未来的、新型的音乐学工作者,迫切需要在现有的音乐学教育方面做必要的调整和改进。目前,我们的学科分工很细,学科之间相互隔绝,缺乏交叉与交流,而音乐院校本科的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基础教育又过于狭窄,学生过早开始专业学习,从体制上就没有多元化的空间。许多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一般知识了解过于肤浅,对中国的音乐史、民间音乐不熟悉,缺乏深厚的感情和兴趣;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相当贫乏,基础更加薄弱,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怎么能用多元的思维思考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现在的教学体制,恐怕难以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这个问题同样提出了很久,却没有改变的迹象,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可以在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面、在音乐院校当中,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尽量做到多元化。

我们首先可以从局部做起,比如先打破音乐学内的子学科之间的界线,将西方音乐史与美学或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史等学科联合举行研讨会,共同商讨一些可行的课题,有意识地组织跨学科(或跨“子”学科)的交流和合作。组织这类学科建设相关的小型专题研讨会无需过多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只需两个学科,几个人碰头,即可探讨具体合作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小型的专题研究不能只靠哪个学会二三年一次的年会才举行,而是一年内就可开几次,可开的先开,可行的先行。相信我们的教学与学科建设一定会有新的起色和进展。

可以研究和讨论的题目很多,我把自己初步想到的一些具体题目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是指大的方面,每一个都可以再细化成许多小题目。其中有些方面实际上有的同仁早已开始研究了,有的已经发表了很好的文章、论文、或学位论文,但是仍有相当的空间,可以细化,并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如:

1.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研究

2.西方艺术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契合

3.各类音乐表演艺术的史学研究或流派传承历史演变的研究

4.西方音乐中的犹太(音乐)因素

5.中、西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比较及对后世的影响

6.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研究

7.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西方文化与古代或与东方文化的契合

8.西方标题音乐与中国器乐的标题性研究

9.西方器乐音乐中的“升华”与中国文人器乐音乐的“韵律”问题

10.西欧不同国家撰写的西方音乐史或通史(法、德、意)的研究与比较研究

11.东方国家撰写的西方音乐史或通史(日、韩、印)研究

……

这里仅提出一些我所想到的,当然还有很多。我的初衷是通过一些跨学科(或跨“子”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己”,以便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自己。只有“以人文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多元的视角”才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建立和谐的世界与和谐的社会服务”的最终目的。

①上个月我开始考虑“2007年第二届西方音乐学年会筹备会暨本学科发展研讨会”的发言时,接到福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的“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的通知,其议题与这次的研讨很有关系,更促成了我的这篇发言和想法。

②西方音乐史权威性的期刊,如:

JAMS Journal of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1948―)

JM Journal of Musicology (1982― )

ML Music and Letters (1920― )

MQ Musical Quarterly (1915― )

MSD Musicological Studies and Documents (AIM)

RILM 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 (International Repertory of Music Literature)(1966―)

……

第8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3-0033-05

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在15%与50%之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超过50%则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划分标准已被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统计部门普遍接受。按此划分,我国高等教育从2002年起已进入大众化轨道,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5月,中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的转变,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这不能不说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而要看到的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入学招生、投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高等艺术院校在应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挑战上更有其个性和特殊性。本文拟通过四川音乐学院综合办学实践,抛砖引玉,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艺术院校的发展之路。

四川音乐学院从1939年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的戏剧、音乐两个专业的“小综合”,到1959年四川音乐学院的“完全音乐本科”,再到1999年以后以音乐为龙头、以艺术专业为主体、相近学科专业相互渗透的“大综合”,已走过了近70年的办学历程。其办学思路始终与社会、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密切结合,与时俱进。尤其最近10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支持关心下,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出并逐步实施了 “既要做大,更要做强”的办学指导思想。

四川音乐学院2006年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形势和现实要求我们既要有使命感,又要有紧迫感。不加快发展就是落后,在发展中必须抢占高点,必须亮出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传承创新、综合协调”。在近10年的发展中,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以及学院的定位、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形成了清晰的办学思路。学院已经实现了三大转变:首先是由只有单一校区的院校,发展成了拥有多校区的院校;其次是师生规模由2000多人的传统院校,发展成为了今天师生规模达18000余人的现代院校;第三是由只拥有音乐学科的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了拥有全部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院校。这三个转变,既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因为它折射出了全体川音人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折射出了作为一所区域性高等艺术院校在大众化背景下的战略选择和价值取向。

一、 以音乐专业为龙头,以艺术专业为主体,相关专业协调发展,是川音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以音乐专业为龙头是川音发展的历史传承

在过去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四川音乐学院与其它音乐学院一样,主要设置“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三个传统音乐专业。音乐专业是学院的优势专业,1940年建校之初,就第一次在国统区公开唱响了《黄河大合唱》,随后成立的“海星合唱团”、“东方弦乐团”,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初七七级钢琴系的学生刘亿凡在华沙参加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获奖;川音1980年在全国举行首届交响音乐比赛中,四部交响乐同时获奖,同行称之为“团体冠军”; 1983年,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选――民族器乐作品比赛中,《蜀宫夜宴》与《达勃河随想曲》两首民乐合奏曲双双获得一等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川音在音乐方面的成绩更是硕果累累:歌唱家范竞马、“钢琴王子”李云迪等都是川音培养出的在国际享有盛誉的音乐艺术家。四川音乐学院因为音乐方面的成就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由川音建校以来的历史传承所决定的。

近年来,一些老牌院系在继续办好传统音乐专业的前提下,学院相继增设了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专业方向:作曲系开办了录音艺术专业,下设录音艺术与电脑音乐、数字娱乐音乐配乐、数字娱乐音乐编辑与策划等专业方向;音乐学专业增设了音乐新闻与评论、音乐治疗、音乐舞蹈教育等专业方向;音乐表演专业增设了提琴制作、钢琴调律、合唱、钢琴伴奏、双排键电子琴、音乐剧等专业方向,对传统音乐专业的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多层面的拓展。

(二)为重新建立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和办学格局,办学向艺术综合发展

1996年,由于重庆市直辖,四川美术学院和西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脱离四川,使四川省高校原本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和办学格局被打破。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教育厅开始规划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基础上创办以音乐为龙头,多学科、多专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大学。学院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在继续提高传统音乐专业办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陆续开办艺术类其他专业,并形成以音乐为龙头,多学科、多专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格局。

自1998年以来,根据社会的需求,学院开始陆续新建音乐专业之外的其他艺术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如绘画、雕塑、艺术设计、舞蹈学、表演、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2003年后,学院又开设了工业设计、公共事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新型的艺术专业和交叉专业。

经过近8年的不懈努力,学院目前已开设了17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类专业15个,交叉型专业两个),近100个专业方向,涵盖了艺术类中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传媒等,专业覆盖面广,形成了以艺术专业为主,文、工、管结合的办学新格局,为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三) 社会需求也促进川音走加快拓展新兴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办学道路

生活好起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更加急迫。根据权威的统计年鉴,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14.38%,四川是22.57%,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11.3%,四川是16.21%。四川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占人均消费结构的份额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四川是一片发展文化艺术、文化产业的沃土。作为一所区域性大学,为了适应四川省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学院决定在“积极发展传统学科,大力扶持优势学科”的同时,“加快拓展新兴学科”以及“优势互补,交叉融合,综合协调”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以音乐学科为龙头,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新体系。

在以传统音乐学科专业作为龙头的基础上,学院利用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互补,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如2001年新建了通俗音乐学院,开设通俗器乐、通俗演唱、音乐制作与录音工程、现代音乐文学、现代流行舞蹈、流行歌舞等新的专业方向。

拓展传统优势专业,把他们与现代艺术需求结合起来,不仅满足了时代需求,也让传统的优势专业焕发出新的光彩。

戏剧系一直非常重视学科专业体系的综合化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广泛涉及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突出了当今学科体系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的鲜明特征和发展趋向。该系的音乐剧表演专业在充分利用音乐专业优势教学资源的同时,又有机地结合了戏剧、舞蹈、舞美等方面的专业要素,是集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于一体、综合性强的舞台艺术。

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利用多学科并存的环境着力加强学科交叉和各专业的协调发展,强调专业的前沿性和特色,打造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专业。该院在绘画、雕塑、视觉传达等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开办了卡通艺术、工业设计、环境艺术、数码媒体艺术等新专业和新方向。这些专业或专业方向无不体现出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现代学科专业体系的重构。在该院工业设计各相关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中,既有美术专业所共有的《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又有《力学》、《画法几何》、《计算机基础》、《电脑软件应用》、《多媒体技术》、《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等不少理工科方面的课程,充分显示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和综合性。

新办的数字艺术专业,更是集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编导、表演等为一体的交叉型、复合型学科专业体系。尤其是在它的新媒体设计与制作和游戏设计与制作方向中,其美术、音乐和计算机编程等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资源的整合体现更为充分。数字艺术又是一种艺术性与技术性高度结合的前沿性学科专业,其知识和技术含量高。数字艺术专业的创办,不仅使学院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而且实现了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同步发展。

二 、精英型人才的培养和大众化人才的培养并存,是川音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

经过近70年的办学历程,在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引领下,学院已从以前单一的精英培养模式转变为“高精尖”与“复合型、应用型”两种人才模式,以传统学科为基础,与现代应用艺术并举。

由于学院始终如一地坚持了精英教育的实施,使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钢琴、小提琴等传统优势专业及新办的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精、尖”人才不断涌现、层出不穷。2000年,钢琴专业学生李云迪、陈萨分别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和第四名,以优异成绩为国、为学院赢得殊荣。文薇于2005年12月获第9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三名。宁峰于2006年10月获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并同时获得两项特别奖,成绩斐然,扬名海内外。上述国际顶级音乐比赛的获奖者,有力印证了学院精英教育的显著成效。除优势学科和龙头专业外,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刘锐、贺承的设计作品连获2006年度和2007年度德国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贺承、周东的作品2004年获得意大利国际工业设计“IMM奖”。

在学院精英教育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复合型、应用型”教育也向社会和公众展示了非同凡响的骄人成绩。在2005年全国第二届“超级女声大赛”前5名中,川音学生独占3名。通俗音乐学院大四学生李宇春获总决赛冠军,被世界著名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评选为“2005年度亚洲风云人物”。2006年,学院声乐系毕业生谭维维又在第三届“超级女声大赛”中取得亚军的优异成绩,通俗音乐学院学生魏晨也在2007年首届“快乐男声大赛”中荣获第三名。

为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学院充分发挥了各系(院)的办学优势,提倡原则性与灵活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适度拓展新学科和新专业,并始终注重办学的内涵、特色和效益,鼓励和支持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2006年5月,学院进一步整合音乐学科专业体系,新建现代器乐系。该系将原管弦系专业体系中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专业个性,同时又是社会热门专业的西洋打击乐、萨克斯管、古典吉他和民乐系的民族打击乐等专业进行专业分流和重组,使上述几个专业的艺术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释放,社会价值和影响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打击乐专业传统的单一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和教学体系上的局限性,不仅使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学科结构得到了优化,而且还更加有利于“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

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一贯以培养理论性人才见长的音乐学系加大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该系将部分专业尽可能地与管理学科和应用性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就学期间便能积极参与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策划、文化市场营销与策划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就业时能有更加宽泛适用的选择。该系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治疗中心、成都市救助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为精神病患者和残疾儿童作义务治疗,协助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音乐治疗室。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系又组织心理咨询小组,奔赴灾区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日前,还在成都交通广播电台一档心理节目中对广大的听众普及心理知识,以及音乐治疗在灾后如何干预心理危机,真正使音乐成为社会的音乐,使艺术成为社会的艺术。

作曲系在新开设数字娱乐音乐配乐、数字娱乐音乐编辑与策划等专业方向后不久,即在成都市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与有关单位合作,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了数字娱乐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使该系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均得到了更新和拓展。

学院新开设的提琴制作和钢琴调律等专业,由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既可以为乐器生产、使用以及后续服务培养技术精良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同时也可以培养面向大众需求的普通专门技术人才,从而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双重效益。

戏剧系为适应社会需求,在教学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加强了艺术实践及学生实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美术学院对传统学科与应用性学科采取并行发展工程,充分保障传统学科的稳步发展,又注意学科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在发展规模和财力支持方面,该院则明确向应用性学科专业倾斜,旨在使所培养的人才始终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接纳。为此,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卡通艺术、数码媒体艺术、环境艺术和视觉传达艺术等系科专业方向的教学均做到了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上述学科专业或以特定的课题切入,或开设特色课程,或将学生组成课题小组深入到公司或企业进行实际运作,收到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针对数字艺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广阔的拓展空间,数字艺术系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对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准确定位,追求社会需求和教学的契合,使这一新兴专业从一开始便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在教学中,该专业通过教学和行业的有效对接,将艺术和技术性的基础课程与应用性很强的实用课程紧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实例教学、项目开发相结合,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艺术潜能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三、科研促进教学,以演展带动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

(一)科研推动重点学科建设,从而加快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因为它对学科方向的凝练、学术队伍的优化、学术氛围的营造均具有引领作用。

加强科研促进教学,特别是紧密结合学院现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键盘乐器)、两个硕士点学科(音乐学、美术学)和四个省级重点课程(作曲主科、钢琴主科、高师声乐和弦乐艺术)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对其科研选题、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在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形成以中青年优秀教师和科研骨干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方面予以充分保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是学院学科专业体系中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龙头专业。我们加大了对其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该学科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级教师群体中,黄虎威教授的《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和《转调法》,熊冀华教授、邱正桂教授的《总谱读法》,黄万品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作曲教学法研究》,敖昌群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多声部和声研究》,作曲专业李西林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斋腾秀雄指挥法教程研究》等已在教学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键盘乐器也是学院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优势学科专业,在钢琴专业的专家级教师群体中,杨汉果教授的《钢琴艺术史研究》,郑大昕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当代钢琴演奏流派及其发展》,李晓玲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钢琴演奏教学法研究》,郭幼容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钢琴伴奏专业建设研究》等科研项目及其研究成果,对该学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突飞猛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弦乐艺术是学院第一批省级重点课程之一,小提琴专业教授胡惟民和杨宝智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科研成果突出。胡惟民教授的专业学术论文《小提琴演奏法、教学法研究》,杨宝智教授的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西方弓弦乐艺术史》等科研成果为学院弦乐艺术专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11月,通俗音乐学院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吸取智慧,全面提高通俗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于2007年11月举办了“全国流行音乐教育论坛”,开展了“学院杯”比赛、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

上述科研人才、科研成果以及所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从而加快了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世界级“钢琴王子”李云迪,钢琴家吴驰,小提琴家宁峰、文薇等享誉世界各大顶级音乐比赛的拔尖人才。

(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和创作活动

学院采取积极措施为学生参加科研创作和创新活动。近年来,作曲系连续举办了四届“三川奖”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规格逐年提高,真正面向世界,吸引了本院和国内外众多学生参加,为学生提供了科研创作的极佳平台。另外,在全院范围内举办的“歌曲创作比赛”以贴近时代和生活的音乐作品提升了广大学生的创作及创新能力,鼓励全院学生参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院的文化部重点科研课题《四川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便吸收了学院戏文系的羌族学生蒲雨参加,该生在研究和调查中不仅锻炼和提升了自己,并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各教学单位,组织了大量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艺术实践活动,包括:教学班音乐会、校际交流音乐会、外事交流音乐会、国内外各种比赛和演出、大型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其他艺术类项目的选拔等实践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加强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联系,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美术学院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验性课程的建设。目前已经开设实验性课程22门。这些实验性课程的开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积累了从业经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效果。学生有大量的作品在国内比赛获奖,美术学院学生刘锐、贺承的设计作品连续两年获得德国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以及贺承、周东的作品获得意大利国际工业设计“IMM奖”等等,都展示了学院在艺术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

第9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传播人才;实践教学;传播手段;人才培养

一、实践教学对于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践对于理论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已经有目共睹,也得到了教育界各学科的广泛认同。然而,随着音乐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和音乐交易方式的不断革新,音乐传播的实践性愈发凸显出特殊的意义,这主要是由音乐传播人才培养自身具有的跨界性、时代性和合作性等内在属性所决定的。

首先,音乐传播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鲜明的跨界性。音乐传播学是音乐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其显著特点为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对比相关院校的培养方案可以获知,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通常分为三大类,音乐素养类:如,和声、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电子音乐制作等;经济管理类:如,传播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统计、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等;音乐传播类:如,音乐传播概论、音乐传播调查方法、音乐项目策划、艺术管理、艺术市场营销学等。前两类课程属于传统学科内容,要想在音乐传播各链条中发挥作用,只能将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通过实践过程,“内化”为综合能力和素养;第三类课程本身就是建立在突破传统学科藩篱基础之上的跨界产物,所以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相关课程的完善和检验同实践的关系就更为紧密。

其次,音乐传播人才培养途径印刻着强烈的时代性。在媒介手段层出不穷、音乐交易方式日益更新的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传播方式被无线音乐、在线音乐等更加时尚、快捷的新兴传播手段所取代,音乐聆听习惯、音乐制造手法和音乐传播模式的变革成为大势所趋,因此,音乐传播人才不仅要充分了解最新音乐交流平台,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和多种音乐编辑手段,而且要知悉最新音乐制作和录音软件。这些操作能力的运用与熟悉,同样离不开实践的鞭策和锤炼。

第三,音乐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被赋予很强的合作色彩。这同它与生俱来的“传播”特性是息息相关的。所谓的“人类传播”,是指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一种分享信息关系。音乐信息的传播过程衍生出来各种复杂的社会连接体,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多元合作与相互牵制,仅仅依靠闭门造车的理论思考和琴房训练,是无法真正实现传播效能的。音乐传播教育者需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与合作过程中,真正提高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二、当前音乐传播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对毕业生的追踪调研中发现,音乐传播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四个领域:传统唱片行业、演艺传播公司、新媒体数字音乐行业和以音乐传播为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然而,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实习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传统唱片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唱片行业在盗版冲击后,被日益兴盛的网络平台打击。有的全球性大唱片公司的员工也都纷纷离职,即使在职也无所事事。所以这种境况就难以培养出业务能力较好的实习生,从而造成内部的恶性循环。

其次,演艺行业作为传统音乐中仅存的繁荣领域一般也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因为演艺行业具有时间灵活、地点不确定、工作强度大的特点,而实习生受到学校课程的限制,只能在固定城市以兼职的形式参与到演出活动中,专业性和参与度不强,因此,演艺传播公司往往倾向于使用比较固定的专职或团队成员。

第三,数字音乐行业实习力度不够。相对于数字音乐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滞后,实践时间极为有限,实习生缺乏足够时间和能力介入行业内部。还有一些数字音乐行业,管理方面相当严格,一般不轻易接收实习生。

第四,以音乐传播为主要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容纳能力非常有限。由于近年艺术管理专业升温迅速,很多高校开始扩招,且数目甚多。由于招生人数庞大,为数不多的企事业单位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即便有些零散的实习机会,也由于管理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检查体系,而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这一系列原因也带来了连锁性的负面后果——“学生实践积极性的急剧下降”。一方面,学生希望参与同专业关联性强、能展示自己业务能力、并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担心学生眼高手低耽误工作或者担心其时间不能保证,而拒绝把比较重要的工作交给实习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双方的游离关系。

此外,属于新兴学科的音乐传播实践教学本身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音乐传播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属于非科班出身,师资队伍很难像传统老学科那样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次,从事音乐传播事业的年轻教师所占比例大,实战经验比较缺乏,这也使相应的师资队伍缺乏具有能够直观生动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资深教师。

三、音乐传播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应对之道

鉴于实习实践对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难看出,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音乐传播教育就无法达到新的高度,整个音乐产业也很难规范、健康地发展。因此,根据某大学音乐系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实现或落实的一些手段与方法,结合兄弟院校在音乐人才实践教学中的经验访谈,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之道。

(1)建立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音乐传播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体系化,指的是将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场所通过某种课程途径、在某一段时间做到质量监控等具体实践因素程序化、规范化和步骤化。只有着眼于长远教学计划设计,结合课程建设、基地建设、教师建设、政策制度建设,才能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宏观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环环相扣,落到实处。

下面是传媒音乐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形成。音乐传播人才的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三者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践业务能力的塑造:第一阶段,认识实习。通过大众传播引论、音乐传播调查、类型调查、音乐编辑、音乐批评等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考察、基地参观,使学生对业界内部的组织机构、职能、运作、经营、管理等环节获得感性认识,提高专业敏锐性,强化学习自主性,为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激发作用。第二阶段,专业实习。通过音乐传播调查、行业调查、音乐传播调查方法、音乐项目策划、音乐编辑、音乐美学、音乐文论写作、音乐市场营销、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课程和项目,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其市场调查能力、策划能力、编辑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音乐传播所特有的专业素质。第三阶段,毕业实习。通过音乐批评与鉴赏、音乐传播调查、职业调查、艺术演出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课程成果推广等途径,参与完整的音乐项目运作,强化其组织协调能力、入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素质运用能力等。

当然,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与质量监控离不开政策、经费和时间的保障,只有以相应的政策与经费体系进行相应的配套,才能够积极有效地鼓励和帮助音乐传播实践教学体系高质、有序地落实和完成。

(2)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既然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优秀的音乐传媒人才的重要环节,那么创造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消化就成为院系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从目前与音乐传播专业相关的各院校来看,实习机会的创造主要来源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育和以导师制为主体的校内实习渠道的开拓。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资源和条件的补充和拓展,是学生提升动手能力的核心阵地,也是学生日后与社会行业相结合的重要延展平台。相关院校十分重视基地建设,积极主动地和与音乐传播相关的平面媒体、乐器厂商、培训学校、演艺机构、电台电视台、唱片公司等建立联系。并与多家歌剧院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当然,针对扩招以来庞大的学生群体,要想个性化、兴趣化、深入化地满足实习需求,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必须依靠创造校内自身实践机会来缓解此问题。

大多数相关院校,都是以导师制为主要模式,进行校内实习机会的创造、补充和拓展。所谓导师制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即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服从于专业老师的自主引导、安排、组织的专业实践。导师制的实践活动,能帮助不同特长的同学取长补短,根据兴趣与专长进行自由分工,责权明晰,既便于组织,又能深入实践,摆脱了“只有依靠实习基地才能完成实习”的制约,拥有了更多有效的机会。例如某些音乐学院的“音乐推广活动”“现代音乐周”“音乐季”“艺术周”“爱我所爱,原创地带,歌曲大赛”等项目,都是以导师制为模式的校内实践活动的成功案例。

四、增添课堂的业界气息

不管如何努力,校外实习基地或者以导师制为模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数量上仍然比较有限,并受到较严格的时间制约,而课堂教学却能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将课堂和业界紧密结合,增添课堂的业界气息,是建立音乐传播人才实践能力和行业敏感度的关键一环。例如,某些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了“业务实践课”,每周4课时,由专业教师分配角色,学生进行业务模拟实习,前瞻性地预见工作中发生的困难,并依据教师的从业经验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借助这样的课程指导,同学们不仅学会书写策划、计算传播成本和传播效果,还学会了预见性地清除音乐传播过程中的障碍,有技巧地促成协议的商定和执行。

再如在某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学”课程中,以学生是否能完成一场音乐会的策划、创意、组织、推广为教学考核标准和培养目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此外,在“音乐传播调查”课程中,任课教师有组织地引导同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产业板块,如唱片业、数字音乐、乐器商、音乐培训学校等,要求学生搜索具体产业背景、探查运营组织架构、寻找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分析其行业价值潜力,最后由一个行业典型人手,详细说明上述理论架构。这种形式的课程教学切实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现代传媒行业的认识、理解及相应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很多院校已经或准备聘请音乐传播行业有声望、有经验的人士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工作职能、业务范畴、从业心得,这同样是加强专业实践意味的有效举措;同时,一些教师还建立起音乐传播自身的信息平台,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总之,音乐传播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音乐传播人才的输送,而优秀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元、丰富、深入的实践教学。实行合理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培育实习基地、改革实习方式、增添课程业界气息,这一系列举措的最终实施与贯彻,都将有效促成优秀音乐传播人才体系的建设,并能在根本上推动我国音乐传播事业健康、稳步、迅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传播新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1).

[2]教务处.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教学质量报告[J].中国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