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科技强国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强国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强国论文

第1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在当今科技全球化时代,我们关心国际科技的进展,国际也随时注视着我国科技的动向。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同我国科技进展相关的两项指标在国外引起注意,最先是《自然》发表文章强调“中国研发强度超越欧洲”,随后美国两年一度的《科学与工程学指标――2014》报告在“学术性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的产出”一节中重点指出,“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论文创作在全球的份额下降,中国的份额在迅速上升”。

由于两文的数据分别来自位于欧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的“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该组织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密切相关)这样的权威机构,因此引起国际上有关专家的关注,认为这是“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时刻感受到最近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对国家繁荣和强盛所带来的影响并备受鼓舞,同时也思考着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科技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和进步。

提高科研质量水平

2012年我国研发强度达1.98%,从而高于欧盟各国平均研发强度1.96%,引起《自然》杂志关注。但欧盟中瑞典、德、法、荷、瑞士的研发强度介于2.04%~3.37%之间,仅英国为1.77%,这些是欧盟中的科技强国。2011年美国是2.85%,日本为3.39%。

研发强度代表国家推动科技的优先程度。上世纪后半期起,各发达国家强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美国1953年为1.4%,1964年就接近2.9%,近年2.7%~2.9%。我国1991~2001年研发强度由0.6%逐步增至0.95%,2002年突破1%,一路上升到2012年的1.98%。

我国1991年研发经费是150.8亿元,2011年研发经费总量达到美国的一半,是欧洲的2/3,应该说已具有相当的实力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但要同这些科技强国在科研水平上平起平坐还有待 时日。

另一个指标是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已在欧盟、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如把欧盟各国分别计算,SCI数据库2012年收录的我国论文为19.01万篇,居世界第2位,是美国论文数的43.6%。比较2000年SCI论文30499篇,我国这十多年的提高理所当然地为国际瞩目。

但论文仅是研发产出的指标之一,且论文创作不是数数量(包括SCI论文数量),主要看论文的质量。论文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质量评价的根本要素。

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3)》,我国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6.92次,而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篇。这反映了我国科学论文同国际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总体影响力还有待大大提高。又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的研究资料,我国各学科内高于被引次数世界均值的论文占我国际论文的1/4左右。每篇均被引次数17.21~11.35间的有瑞士、荷、美、英、加、德、法、澳、意等国,西、日在国际平均值附近 波动。

按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估计,还得用8~10年时间才能使我国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均值强国的水准,走得更前还要更长时间。我们希望前进步伐更快,面临的挑战是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而归根结底是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继续加强基础研究

一百多年来先辈们为在我国发展科学开始了坚苦卓绝的努力,1949年和改革开放后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空前规模。早年我国对基础研究给予的重视不够,担心理论脱离实际,强调“以任务带学科”。

理所当然,当国家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有某种需求时,科技人员义不容辞要首先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但说到底,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也是国家的需求,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具有关键作用,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科学家说,一定规模的基础研究在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我对此深表赞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经费快速增长,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我国研发总投入1991年为150.8亿元,到2012年已达10298.4亿元,这确是很了不起的快速增长。研发强度上世纪90年代在0.6%~0.7%左右波动,1997~1999年基础研究投入在研发总投入中占5%~5.7%;研发强度在2000年达1%,这是一个重要转折,从此一路增长至2012年的1.98%超过欧盟,而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却在2004年一度达到6%后一路下滑,2007~2012年在4.7%~4.8%间徘徊成为历史的新低。

研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比例的安排是科技工作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综合平衡,并考虑本国国情以及国际间的借鉴。研发投入中的基础研究占比,美国1979~1999年期间14.1%~15.9%,2009~2011年19%;2011年法国25.3%,英国10.8%,日本12.3%。

据维基百科资料,日本上世纪70年代和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成熟,逐渐摆脱对外国研究的依赖,1986年开始研发强度高于美国,1989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13%。

我国基础研究在研发中的比例显然远远低于科技强国,数十年来长期如此,不能不考虑这种状况对我国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强调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应用研究 注重企业研发

我国研发经费来源主要是两大块,一块是政府财政,另一块是企业。从历史上看,1997年我国企业的研发开支占全国研发总支出的42.9%,由此估计当时企业投入占全国总投入的比例大致同此数值接近,而政府财政的投入约占60%。2007年起企业投入占全国投入70%以上直至2011年的73.9%,而同时期政府财政占比降至25%以下直至2011年的21.7%。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在研发投入和研发规模上均称得上表现不俗,这在总趋势上是好的,说明我国研发工作主体已具有市场导向特色。

但我国的研发工作结构却出现了两个新问题。据《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研发活动中试验发展占83.9%,应用研究占11.3%,基础研究占4.8%。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占比显著偏低,总和只占16%,大大低于2000~2005年期间的22%~23%。因此,需要提出加强应用研究,这是第一个问题。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我国企业研发活动中的试验发展部分,自2005年以来超过90%,近年来基本保持97%~98%,基础研究只占0.1%,应用研究占2.2%~2.9%。企业应用研究占比低到如此地步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这是第二个问题。

列举这一系列数字是一件很乏味的事。前面已经提到,我国企业近年来对研发的投入大增显然同政府确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有关,这是很好的现象,是科技发展的正能量,而正是这一部分活动同经济的结合最为紧密。但令人困惑的是,一些讲话或文件不时指出“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语焉不详,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国企业研发活动中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仅占2%~3%,我国全国研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总和已低达16%~17%,这对我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创新,是一种最好的研发结构吗?全国研发人员(2011年)中,试验发展人员占81.1%,应用研究人员占12.2%,基础研究人员占6.7%。全国科技人员80%以上从事试验发展工作,因此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是增加经费,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培育人才 队伍。

对研发活动分类指导、管理和评价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是三类性质不同的研发工作,是国际普遍采用的分类。我国有时强调分出应用基础研究一类,并逐渐归入基础研究而合称基础性研究;欧洲也有过类似的意见,将其称为“战略研究(strategic research)”并归入应用研究,这种“战略”一词的用法常常受到质疑。

不同性质的研发工作,在管理方针和评价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有时由于混淆了其中的差别而引发了一些矛盾和争论,产生了不理想的导向。

对科技成果或研发成果的评价,在早年国内多是请几位专家开个成果鉴定会,并给出国内或国际某种水平的结论,这就是专家评议。大致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被称为同行评议的成果鉴定会,这是从基金项目的同行评议发展过来的,强调同行是保证评议人对项目或成果有更专门的学问从而确保评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在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早年美国科学基金会项目申请书的同行评议曾因外界的质疑(至少有过两回)而组织专门委员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估,结论认为同行评议有其不足,例如有时会忽视某些萌芽的创新思想,但同时指出没有比同行评议更好的方法。当今各国普遍采用同行评议,学术刊物审稿也许是最早采取这种评审方式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评价成果中开始关注SCI收录状况,随后又重视SCI引用状况甚至在SCI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某些其他定量评价指标。在使用SCI这一指标过程中,逐渐引发了不少争论。SCI这个外国指标有没有意义?SCI既可正面引用也可负面引用,SCI引用能说明什么?某某诺贝尔奖得主说他的文章就不投《自然》《科学》,更不知道什么SCI等等。据我所知,国外学者愿意把论文投向本专业的优秀刊物,对SCI并非一无所知。小同行洞察本领域的发展水平,评价某文章、某项目可以不用查问SCI;对于非同行来说,SCI以及期刊影响因子的使用是有适度帮助的。

对不同性质研发活动成果的评价,应该说评价标准的基本核心是一样的,就是看成果的“价值”,评价过程是“价值评议”或“同行价值评议”。要同行评议是因为非同行无法评判,甚至大同行都难胜任某一具体领域成果的评判。国内同行不够时就得借助国际同行,近年来一些重大问题的评估已邀请国际专家来进行。“价值评议”就是看成果的价值、意义,而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创新度及其意义的大小。

不同性质的研发活动在价值评判上有很不相同的取向,基础研究重视的是学术理论上的创新,其价值评议就是学术价值评议;应用研究重视的是研究所获原理在学术上的价值以及对既定目标的应用潜力,二者兼而有之或侧重其一;而发展工作重视的是其市场化前景。

第2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857

国内刊号:11-1421/N

邮发代号:2-87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A 科学文摘(英)(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中科双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科技导报》1980年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办刊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钱宁教授、孟昭英院士、朱光亚院士先后任主编,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综合性学术会刊,《科技导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以面向世界报道中国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己任,将刊物办成中国的Science和Nature为奋斗目标,积极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发现、新创造、新方法,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力图展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水平。

《科技导报》以发表国内外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以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快速、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提供科技信息,力争办成一份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期刊。

《科技导报》以“刊登原创学术论文,报道前沿科技成果;涵盖科技各个领域,关注重大科技问题;重视理论研究创新,鼓励学术观点争鸣;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探索强国兴邦道路”为办刊宗旨,以“处理来稿周期短,报道成果时效强,探究问题起点高,研讨思路视野宽,提出对策着眼远,争鸣学术气氛浓”为办刊特色,在全国众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

第3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1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对于科技期刊,《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中是这样表述的:“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60百科是这样介绍的:“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其主要特征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期刊是报道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交流、转化科技成果的主要平台,一定要坚守学术诚信,促进科技发展。

2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何为学术诚信,笔者从网上进行搜索,发现《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的必要性》一文中是这样阐释的:“关于学术诚信的定义,根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的表述,学术诚信是指诚实、信任、公平、尊敬与责任。立足于我国的道德传统,学术诚信则是要求在学术领域里进行学术探讨研究、学习学术成果以及从事其他学术行为时,必须具有诚和信的道德和行为准则。诚,即诚实不欺,要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客观现实,不伪造,不弄虚作假。信,即讲信用,不虚伪。信在学术中则体现为严谨和负责。”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很难发展。做人要有诚信,搞学术更要讲诚信。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进行过阐述,笔者归纳后认为,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学术诚信是科技发展的基石;第二,学术诚信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第三,学术诚信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培养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我国学术诚信建设刻不容缓。

第4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探索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论文评审按程序进行。同时狠抓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切实加强论文各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第5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纲要》指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就说明高校在科教兴国中,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在高校竞争力的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和许多成功经验,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科研成果,其推广和转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争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最具有说服力的标志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情况。为此,我国先后启动和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旨在集中有限财力,进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凝聚一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国家自主创性能力。

其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绘制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这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其三,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挑战美国、西欧和日本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地位。一些新兴国家在全球科研产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虽其引用率与数量增长尚不同步,但有明显进步。据报告显示,在科研论文数量上,我国所占比重从4.4%上升到10.2%,超过英国等传统科研强国。在可反映科研论文质量的引用率上,我国也有进步,占全球科研论文引用率的比重从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强: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占总体的比例从25%上升到35%,且这类论文通常引用率更高,即影响力往往更大。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活动为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相比,高校科学研究还存在较大差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管理观念落后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缺乏管理型人才,管理上忽视与社会、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管理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重立项轻结项、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推广,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能很好地解决重大社会问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给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损失。

2.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评价科研业绩完全是以教师科研成果产出量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如科研经费的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出版专著数量和获奖成果数量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来区分,这种评价机制确实会使高校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明显增加,这只能使科研情况表面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具有重大前沿价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性成果少之甚少,由此产生的后果会造成高校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会滋生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3.科研组织创新薄弱

科学研究,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创新是推动高校科研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是大力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的内在要求。当前,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组建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成为学术研究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但是,高校目前在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的创新团队构建方面步履艰难,“单打独斗”现象明显,“家族联合”形式普遍,“临时拼凑”较为严重,造成了科研人员各自为政,孤军奋战,挫伤了科研人员相互配合、联合攻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就显得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最终成果的质量也就很难有所提高,阻碍了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三、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思路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科研实力和教育质量,强化科研管理意识,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更新科研管理工作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科学研究队伍。为此,高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实施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支持和引导科研工作者的发展,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管理部门应提高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在管理中提高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

(2)强化效益观念。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加强市场意识,科研工作应把研究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组织学校科研力量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开展服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要把效益观念贯穿到研究开发的始终,将市场需求作为确定研究开发项目的前提,进一步拓宽各类科研项目来源渠道。

(3)加强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然具有信息化的特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软件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果管理、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的网络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提高管理效率,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2.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1)强化科研激励机制。没有考核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低绩效的工作,高校应深化科研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创新能力、重科研质量、重实际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包括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考评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岗位津贴发放等激励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保障制度,不断优化科研队伍。

(2)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高校应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制定鼓励科研创新的政策,经费向质量高、创新力度大、有利于综合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倾斜。高校还应拓宽科研经费的筹资渠道,鼓励设立各种类型科研基金,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科研的积极性,形成科研经费多元投入的格局。

(3)建立科研评价体系。高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克服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给科研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宽松、和谐的创新科研的氛围,使其在精神和物质上充满优越感,可以按既定目标自主的开展研究活动。

3.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1)研究基地锤炼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基地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咨政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建设、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金字塔”型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优势,发挥基地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强大的辐射示范效应,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使科研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科研创新团队的锤炼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第6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利研合作是科学工作者为了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共享方式,既包括智力、知识、声誉的分享,也包括资金、设备资源的分享。科研合作的最终效应是使得科学知识的产出得到快速发展。国际科研的效应则是促进体育科研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共享,促进的是合作国的体育科研论文产出数量。我国作为科技新兴国家,为了缩小与科技强国的差距,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应当充分合理地利用国际合作这一途径,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交流途径的拓展、沟通方式的便捷,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当今科研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可以带动和影响我国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发展现状也显示,虽然我国国际体育科研从论文总量和被引总量来看与欧美主要国家还存有较大差距,但国际合作比例则一直处于该学科领域较高水平,16年来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0%以上,说明国际合作一直是我国国际体育科研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以外,我国的国际合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从最初的6个国家扩展到54个国家。而我国国际体育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合作范围虽广,但布局过于集中,与美、英、澳、加4国的合作论文量占到了72%。另外一个问题是表现出单向合作倾向,与主要合作国的合作深度不够,合作论文量占被合作国论文总量的比例过低。面对这一合作局面,我国应继续加大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扩增合作国家的同时,加强与现有主要合作国的合作深度,开拓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项目,并且努力提升同一科研项目下的科研产出,丰富国际合作的实际成果。

2 以国际合作推动我国体育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价均发现,在许多学科领域,国际合作论文比非国际合作论文具有更高的平均被引率。其主要原因是国际合作促进了资源和技术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了各国学者的自身优势,科研成果水平的优越性自然引起国际同行更多的关注。其次,相关研究也发现,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作者数量明显多于非国际合作论文,出现10人以上大群体作者的概率高,借助于这些作者群体的科研影响力也导致科研成果影响面大于非国际合作论文。    

本研究中,与大多数国家合作的期刊影响因子高于非国际合作的期刊影响因子,说明国际合作更多地瞄准高水平体育期刊平台,这些发表在国际期刊的论文对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成果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产生的实际影响力方面,我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无国际合作论文1.7次,且大部分国际合作论文得到了高于发表期刊平均水平的被引率,表明我国国际合作论文确实引起了更多同行的关注,而且是超平均水平的表现。此外,国际合作论文的作者群体更加庞大,3一7位作者成为主流,而无国际合作论文的作者数量大多低于4位。国际合作为更多国内学者提供了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也为未来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打下了基础。

3 以国际合作带动我国国内体育科研实力的提升    

国际合作的目的除了增加对外交流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善国内科研环境和氛围,培养国内科研人才,提升自身科研实力通过国际合作我国学者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科研方法和理论知识,接触到先进的科研资源,包括科研设备、数据资源等。尤其是可以借鉴国外开展科研的思路和合作的方式等经验,用于改善国内科研现状,提升我国科研软实力。有学者对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作用、做法和问题进行过总结,其中建设良好的国内科研环境和科研机制,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是国际合作的最终目的。除科研能力外,国际合作还培养了我国学者熟练使用英语学术语言的能力,为交流和展示更多的国内优秀体育科研成果提供了便利。    

本研究分析了国际合作带动我国国内科研实力的现状。我国国际体育科研论文中无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近几年在小幅增加,2015年接近60%的论文属于国内学者独立完成,而高被引论文中这一比例的增加幅度更加明显。国际合作论文中我国学者的通信作者比例也已经超过了40%。国际合作的带动效应已经体现出来,我国体育学者的自主科研成果正逐步被国际期刊平台接受,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增。国内科研成果虽然没有国际学者的实际参与,但知识点不应局限在国内领域,通过增加与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讨论也可以拓展实际影响力。尤其在引用行为方面,我国学者需要增加对国际学术规则的熟悉和运用,加大对自身科研成果的肯定,以及与国际学术核心成果的链接,这些都是提升领域内影响力的合理途径。

4 以国际合作增进国际体育科研领域的话语权    

第7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一、会议主题

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继续教育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会议时间

2005年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会议地点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

四、会议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

2、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联系人:吴志勇 电话:010-62796381

五、参加人员

全国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科技进修院校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部队及军队院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政府机关教育培训机构有关负责人。

六、会议形式

将根据会代表构成况,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作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形势、政策和趋势;交濒口讨论政府、高校、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经验和热点问题;并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会后组织部分代表考察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的继续教育,并洽谈有关合作事宜。

七、征文要求

(一)征文截止时间为2005年7月1日,请将应征稿件书面文稿及电子文档邮发至《继续教育》编辑部。联系人:张彦庆、王,联系电话:(010)66366874(地),(0201)366874(军);通信地址: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邮政编码:102206; E-mail:jjZhx_bjb@sina.com。

(二)应征稿件处理方式:《继续教育》杂志将设“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专栏择优发表部分应征文章,同时,对其他优秀应征文章将出版《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论文集》。

(三)年会征文题目(参考)

1、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城市、企业、社区、军营、农村等),2、继续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3、继续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创新5、教育培训项目研发与市场推广(理念与案例),6、继续教育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7、现代教育技术对继续教育发展的观念、体制、内容和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冲击牙嘭响;8、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及学习化社区建设;9、国外继续教育资源的本土化研究;10、中外继续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1、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推广与品牌战略的实施;12、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资源整合,13、继续教育产业化方略探讨,14、继续教育成功案例剖;15、行业学会等科技社团开展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6、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7.高等学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继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1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19、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20、继续教育与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21、产业结构调整及职业变化趋势与继续教育;22、军事任职教育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23、军校与部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良性互动的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运行机制;24、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管理体系的构建,25、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教材等)建设方略。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第8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次;创造性;政策机制;评价指标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层次人才是第一资源中的高智能群体,被称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内涵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对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的人才群体,具有高层次、创造性和社会贡献突出等特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主要包括: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②有知名度的高级专家(指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主要科技奖励的获得者;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⑥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领军人才;⑦知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是扩大我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的规模并优化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学科结构、地域结构与年龄结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包括人才引进与集聚政策、培养与使用政策、激励政策等内容,对于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规模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明确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就必然要对政策机制的效果进行评价。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原则,将指标体系设计分成四层。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2.2 评价指标的含义

2.2.1 政策效应B1

政策效应指的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的实施对我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人才规模c11

人才规模主要从总量上和增量上阐述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6个三级指标: ――两院院士密度Dm。其计算公式为:两院院士人数÷人口总数。

――长江学者密度Dm。其计算公式为:长江学者人数÷人口总数。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密度Dm。其计算公式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数÷人口总数。

――两院院士增长率Dn4。反映的是两院院士连续两次评选的增加数占基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本届院士人数一上届院士人数)÷上届院士人数×100%。

――长江学者增长率D110其计算公式为:(本届长江学者人数一上届长江学者人数)÷上届长江学者人数×100%。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增长率Dn6。其计算公式为:(本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数一上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数)÷上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数×100%。

②人才结构c12

人才结构主要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的区域和行业结构反映人才队伍建设的合理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指标:

――地区人才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Dm:反映的是地区人才数量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地区高层次人才总量÷地区GDP)÷(全国高层次人才总量÷国家GDP)。

该指标大于1表明该地区人才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行业人才量与行业发展的协调性D122:反映的是某行业人才数量满足该行业发展的需要程度,其计算公式是:(我国该行业高层次人才总量÷该行业总产值)÷(全球该行业高层次人才总量÷全球该行业总产值)。

③创造性成果c13

――国家级科技奖励数目D13: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项。

――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数量D132: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率D133:指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量占科研成果总数的比率,反映的是科技成果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科技成果总数×100%。

――相对引文指数(排除自引)D134:为目标国家或地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论文被引用次数(排除自引)占其全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论文的百分比,其含义是论文被引用的频率。相对引文指数是反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目标国家或地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论文被引用的频率越高,论文的质量越高,其计算公式为:(论文被引次数一自引次数)÷论文总数。

――拥有三方授权专利数D135:三方指的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由于不同国家专利法之间的差异,使得运用该指标测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时情况变得复杂,为此,统一采用考察各国在美日欧申请专利的情况的方法。

――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数D136: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社会效益c14

社会效益指的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以下三级指标:

――对外贸易独立度C141: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值越大表示国家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越强。 ――科研成果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C142:指科研成果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

――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D14a: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及竞争力,是体现一个国家高技术领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2.2 政策效率B2

政策效率反映的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反映政策体系本身的运行效率,具体包含以下指标:

①政策的指向性C21

主要包括:

――政策的目的性D211:反映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政策的制定目标是否明确。

――政策的需求性D212: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政策的制定要明确高层次人才的特质,满足其自身发展的相关需求,达到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②政策的计划性C22:

――政策的连续性D221: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政策的连续性主要指在不同阶段政策保持连贯性、接续性、相对稳定性,以产生持续效应。

――政策协调性D122:各种政策要素在空间的分配、重组、展开和运动中保持同步性和协调性,使各种政策形成合力。

③政策实施性c23

――相关部门的执行力D231:政策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对政策贯彻、落实的力度,及与其他部门相

互协调的能力。

――相关办法文件的完善程度D232:针对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级别的部门对促进政策实施工作而制定的规章、管理办法、意见等文件。

――政策推介力度D233: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政策制定后首先要对政策进行推介,使得各实施主体以及最终受众都能理解政策,常用的推介方式包括公共推广、网站推介和海外推介等方式。

――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D234: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指的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措施。

④政策反馈情况C24

政策反馈指基层部门、统计部门、执行部门、上级政府派驻调研人员、舆论和公众等对政策执行效果的检测,向政策制定者提出对政策执行的改进意见,促进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政策执行更加准确、有效。具体可采用政策执行度D24来衡量,即政策执行人员和政策实施对象对现行政策的满意度、支持度和对未来政策实施的拥护度。

3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效果评价的方法

3.1 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能够有效的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向结合起来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政策分析。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3.2 综合评价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评价的过程是通过建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的指标体系,统计各项指标的历史数据,用灰色预测法计算各指标的预测值,分析各指标在政策未实施时的预测值与政策实施之后的实际值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政策实施后该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再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判定政策实施后的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若实际的总加权分大于预测加权分则表示该政策是可行的,反之则应立即终止该政策的执行。

4 结论

第9篇:科技强国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

据统计,2008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继续稳居高等教育大国的位置。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也相当严峻。挑战的严峻性主要集中在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战略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则发挥导向作用,指导高等教育各个方面向前发展。因此,如何构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何种分析框架,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必须正视和急需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依据

目前,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从概念分析出发,通过演绎的方式对被评客体属性有关内涵进行分解进而生成具有相互关联的各项指标,另外一种是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目的是指进行评价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对评价指标的设计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评价目的会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为:先从评价目的结构分析入手,认真分析评价目的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并将其全部罗列出来,再经过反复的分析、筛选,最终提炼出最能反映目标体系的指标,从而形成指标体系。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互相对立,在恰当的情境中两者可以很好地结合。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来讲,其最终目的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涉及对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概念演绎,也要将其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的结合起来。

(一)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概念演绎

当将“质量”与“水平”两个概念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在不同的场合或语境所表达的意思侧重点不一样,在过程评价中,“质量与水平”的重心放在“质量”上,在结果评价中,重心则放在“水平”。因此,在作为过程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概念的演绎应该将重心放在“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上。

高等教育质量是个见仁见智的概念,其中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考察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情况基础上所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最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该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与活动:各种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和学术、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区服务以及学术环境等等”,“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换、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流动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因此,可以根据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演绎,选择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指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各个方面。

(二)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指标设计如何体现这些内涵和特征?现有文献分析表明,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强国这样一个复杂概念有不同的分析和解读视角,但是数量、要素、结构、功能、环境、输人、输出却是绕不开的理解维度。具体而言,一个国家之所以可以称得上高等教育强国,关键在于“它拥有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较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数量、输入);在于“它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的人才”(输出);在于“它建有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或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要素、输出);在于“它已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布局结构合理、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在于“它的高等教育系统已与本国的社会各子系统已形成功能耦合关系,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功能);在于“它是世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创新的‘集散地”’(输出)。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以上述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为依据,进行逐层分解并体现在具体的指标上。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分析框架

在逐层分解出评价指标之后,一定要有贯穿其中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所有指标组织起来,才能发挥指标体系所具有的功能,使深入分析成为可能,否则,分解出来的指标只是一种教育统计数据的堆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评价目的一方面使评价指标体系不得不放在国家层面来考虑,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对于前者,长期致力于教育指标研究的专家约翰斯通(Johnstone,James.N.)认为,在建构国家层面的教育指标体系过程中,教育输入、过程与输出这个框架仍是最常用的分析架构;l6对于后者,则与斯塔弗尔比姆(Stuflebeam,L.D.)所提出的教育评价的CIPP模式具有恰切性。CIPP即为背景(Context)-投入(Input)一过程(Process)一结果(Product)的评价模式。_7因而,结合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演绎和评价目的,可将评价指标体系纳人背景一投入一过程一结果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列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确定生源与规模、学术基础设施、教育投入、科研投入、学生类型、教师资源、学生投入、教育资源转化、人才培养结果、学术和科研产出、社会服务、国际影响力等12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之下又设立32个观测点,构成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框架(见表1)。

(二)观测点内涵与重要性说明

1.与高等教育背景(资源基础)相关的观测点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评价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时,人口统计上的特征是一个重要要素,对于高等教育来讲也不例外。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的是某一国家人口接受教育的总体水平,受教育年限越长则人口中接受教育的水平越高。完成高中教育是青年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基础,因此高中教育的毛入学率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及其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的是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实质上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能力的一个标志。学生均拥有图书量和在校生计算机普及率是评价国家或地区学术基础设施能力的指标。从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来看,对高深学问的保存、共享的方式和手段则对高等教育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个人计算机不仅为身处高等教育领域的人们打开了交流高深学问的新通道,而且也为高等教育找到高校与社会资源相互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当然,传统以图书来保存、共享知识的方式也不能丢弃。

2.高等教育投入观测点

合理的教育财政投入比例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反映高等教育投入的各个指标中,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投向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总量,也是衡量一国政府对教育努力程度的主要指标;高等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例反映一国政府在总体财政资源中如何对各级教育进行分配;高校生均经费指数含义是一个国家用一个GDP支撑了几个学生完成其一年的学习,也可以说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拿出多少财力支持相关教育的发展。从经费来源结构上看,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并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充分合理性,但是,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无法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非公共资金带着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兴趣、需要的使命介入高等教育的现象开始在全球出现。因此,观测点“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与“非政府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在结构上的伙伴关系也会影响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使命和质量。与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一样,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方式和衡量手段。“学生资助经费(奖学金、贷款等)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反映了一国政府对弱势学生群体入学机会的关注和资助力度。

通过研究促进知识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职责,研发经费是保证高校实现这一职责的重要保障。“高校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反映了一国企业、政府、高等教育部门、私人非营利部门对研发的投入力度;“高校科研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比例”反映了研发经费在上述各部门的分配。

3.体现高等教育过程的观测点

对过程的监测也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高等教育过程相关的主体主要有学生和教师及两者的比例。观测点“5A类学生比例”、“5B类学生比例”和“博士生比例”反映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及比例与社会需求的协调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既取决于学校的教学安排,也取决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与其他观测点相关的统计数字不同的是,观测点“学生课后自我学习时间”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拥有博士学位是大多数国家高校教师的入场券,因而,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基础学术训练水平,也体现了师资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年薪占人均GDP比例是反映高校教师职业获得经济收入在社会各职业中所占的位置,是教师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标志。生师比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师比越低,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可能越多,学生得到教师的指导就越多。反之,亦然。

4.高等教育结果观测点

结果是直接体现质量的直接观测点。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中,观测点“25—64岁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反映以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存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参与经济活动才能体现出其质量和价值,观测点“经济活动人口教育程度构成”中高等教育的比例说明了这一点。

科研产出的具体观测点包括“师均日论文数”、“师均SCI论文数”、“师均专利授权数”、“高被引论文数”。虽然科技论文Ei、SCI收录和被引是一个在国际学术界广为争议的话题,但是在没有更有效的衡量方法出现之前,其对科研质量的度量仍然是主要的方法。由于高深学问只有同行才能理解,高被引论文则通过同行评价体现了科技论文的质量。专利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有新颖性,反映了技术发明创造活动的水平。

根据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含义是“以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的为目的、以教学和研究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提供的具有学术性的服务”,指标体系将“高校年均非学历教育人次”和“师均技术和专利转让收入”作为评价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观测点。

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言,“大学按它对普遍知识的承诺的性质而论,本质上是国际机构”,因而,吸引着来自许多国家的学生与教师。观测点“留学生占全球国际生比例”、“外籍教师占本国教师比例”体现了一国高等教育系统从其他系统获得资源的吸引强度。这种资源在反映本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同时,也通过交流、理解促进该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世界一流大学是一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标杆或高地,在各种不同世界大学排行中,一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居于何种位置、数量的多少体现了该国高等教育标杆或高地高度。观测点“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前500的高等教育机构数”和“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学排行前20的高等教育机构数”分别从学术排行和声誉排行两方面分别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

三、指标体系构成特点

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特点可以参照图1来理解。

(一)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特征

指标体系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内涵演绎出发,使具体的观测点并不是一种主观判断,而是有着比较充分的依据,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特征。

(二)以诊断和导向为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的,因而,具有诊断和导向的功能。通过观测指标观照高等教育,诊断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发挥其导向作用,指导高等教育各个方面向前发展,最终达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的。

(三)反馈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一方面,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遵循着输入——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而且在体系内存在着反馈回路,体现为结果评价不仅可以夯实高等教育的基础,而且可以刺激高等教育投入。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职能的多样化,指标体系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变换组合,具有可塑性。

(四)过程考察与结果考察的统一

针对以往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结果评价的弊端,该评价指标体系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增加了反映教育过程的指标。

(五)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