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动画范文

儿童动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动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动画

第1篇:儿童动画范文

关键词:动画艺术;成人思维;儿童思维;融合;思维范式

动画的发展是随着摄影而发展起来的,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动画艺术思维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思维形式是综合性的。动画艺术的创作思维基于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形成的思维上的,简单而形象的表达了最初的世界,其接近于涉世未深的儿童的思维模式。并且动画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思考成人思维之外还需要思考儿童思维,二者同样重要,但在动画的中还是以成人思维为主线。

一、动画创作的成人思维

1、动画故事情节设置思维

动画通常是以讲故事为基础而展开的,所讲述的故事的情节和技巧是获得观众称赞的关键因素之一。动画的情节不同于电视、电影的情节,他不是以现实为基石,而是在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天马行空的发挥。同时,动画故事情节的设置应与常规的思维相反,逆向思维给观众带来冲击感,推动故事的发展,例如在哪吒传奇中,哪吒在距离纣王遥远的地方,无意中射出轩辕箭,轩辕箭直奔纣王而去,这看似不可能的事件正是哪吒与纣王的争斗的开始,从而推动故事向后发展,哪吒终于从一个小孩子长成一个大英雄。

2、个性和人性设置思维

动画内的物体例如有生命的动植物等是现实存在的,但是还有一些幽灵、魔法、天外空间等是完全虚构的,在动画中,凡是你能想到的事物都可以出现。动画看似完全脱离了现实情景,但是不管它是如何的自由表现,动画依然遵循着其本身创作规律。在多样化的动画人物和事物的背后,仍然需要考虑人性和地区文化的制约。每个角色必须设定有其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可以通过特殊的场景下,突出角色的个性。例如,在僵尸新娘中,僵尸本来是很恐怖的角色,但是在阴暗的环境下,僵尸却可以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突出了僵尸奋不顾身的个性。

二、动画艺术的儿童思维

1、动物思维

据统计可知,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故事是最受儿童所喜爱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规范化的强力影响,从而导致儿童产生反叛心理。儿童是幼小的,力量不足,需要别人关怀和依赖别人的。而动画中会说话的动物与儿童十分相似,但是动画中的动物具有强大的能力,可以化险为夷,反叛坏人,儿童在无形中就会产生崇拜心理,从而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2、拟成人思维拟成人思维不同于成人思维,是儿童从其角度来思考成人的世界。儿童眼中成人的世界是儿童所想要的世界,与成人所告诉他们的世界相悖,是在儿童的幻想中所形成的世界。对于儿童而

言,成人是一种厉害的象征,因此他们在接受社会教导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英雄崇拜心理。而此时,动画中的动物本身就具有特异功能和厉害的变形技巧,他们最终都打败了强敌。动物这种反抗和取得胜利的行为符合了儿童的崇拜心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儿童会痴迷于过家家游戏,儿童会扮演成家长照顾孩子,儿童心里渴望确认自己在家庭中的占主导地位,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就是以孩子为了家庭的恢复而努力奋斗,克服诱惑,最终全家团圆为主要故事情节的。

3、仿逻辑思维

许多人认为,儿童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较弱,但是其实儿童很早之前就形成了自身的逻辑,只是不同于成人的逻辑。儿童在对于成人无法接受的特殊情节时,可以坦然接受。并且在儿童的思维中,会形成先入为主的抽象逻辑,并且他们会在动画中检验这种逻辑。例如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每一集的最后灰太狼都会被喜羊羊所打败飞向天空,嘴里还大声喊着我还会回来的,在儿童思想里,善良的喜羊羊就应该打败灰太狼,但可能已经去世的灰太狼还是会复原,这种不同于现实逻辑的仿逻辑思维,给动画填上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三、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对接

动画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儿童和成人的共同参与,成人思维是创造动画的主要组成部分,儿童思维是接受动画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动画艺术。

1、思维的对接

成人创作者需能够自然的模拟儿童思维,才能够实现动画艺术儿童与成人思维。首先,成人创造者需要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象越离谱越接近于儿童思维。其次,成人创作者要自然的模拟儿童思维,就得加深对儿童方方面面的了解。最后,成人创作者需要有打破常规成人思维的勇气,大胆幻想,努力实现思维的对接。

2、语言的对接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动画可以通过增加动画人物的心理语言,让儿童更加深刻的感受人物形象。同时,还可以在动画中加入模拟现实的声音,例如脚步声、雷雨声等,大大增加动画似真似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明星;对话与融合—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对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罗天乐.浅析动画的艺术语言[J].科技资讯,2009,(27).

[3]李南,成人动漫与儿童动漫的区别——由《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引发的思考[J].《新闻窗》,2009(6):30-31

第2篇:儿童动画范文

[关键词]儿童动画;创作理念;错位现象;儿童本位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动漫受众群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XW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大众文化消费结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A760032)。

在国外动画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不断在本国的GDP刷新百分比的情况下,我国动画产业却屡屡看不到任何希望,质量连年下滑。我国动画产业为何举步维艰?不少动画人士找了原因:产业政策、投资环境、技术创新、动画教育,等等。这些原因也确实造成了我国动画产业的退缩,但随着新时期,国家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关于动漫产业的相关政策、投融资环境、创新技术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改善。笔者认为这些因素的改善确实也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但动画自身的创作理念才是改变动画产业发展的根本,创作主体的意识观念是动画产品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在我国儿童动画创作中,存在“非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这种创作理念就与儿童动画的价值本位相去甚远。在国外,儿童动画片就是以儿童作为本进行创作的,比如西班牙儿童幼教动画片《小小的我(POCOYO)》就是儿童本位创作理念的创举,该片创作设计算得上精彩之极,其视角之独特,反响之巨大,是一部典型的融教育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儿童系列动画片,但把娱乐性和教育性恰当地分化为一定的层面。此片在第三十届法国安纳西动画节上获得“世界最佳电视动画片”殊荣。①

(一)“儿童”是儿童动画片的主角

当今社会,我国大多数少儿艺术节目中,教育是避免不了的话题,在我国几千年的教化历史演化语境下,这无疑是相当正确的。在西化、分化的国际环境下,传播我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非常必要的。动画作为少年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理所应当担当起了传播正确价值理念的艺术载体,少儿动画在电视台、网络上、电影院等是铺天盖地。出发点无疑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创作主体在创作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受众地位,一味地以角进行教育理念的架构,也就是没有在影片中把“儿童”作为主角,导致创作出来的动画片儿童不喜欢,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了。“儿童”主角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在儿童动画作品中的形象主角应该是儿童,叙事的主体、戏份的重量等都应该放在儿童身上,这可以引起儿童的共鸣。而不是把主体放在成年人上,我国大多影片就是如此,因为成人是施教者,创作者想,既然是教化,那教育者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动画片就成了孩子们受教育的“课堂”。二是在受众角度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这就需要从儿童的角度创作动画片。总之,儿童动画片需要唱戏的是儿童,捧场的也是儿童,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童心,让儿童动画片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达到最大化。“儿童”主角化在西班牙动画片《小小的我(POCOYO)》体现得恰到好处,这无疑为我国儿童动画片的创作榜样。

(二)“玩乐”主导整部动画片的剧情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②没有任何目的,在玩中成长,在玩中获取知识。这一点,国内外的认识不一样,施教于儿童的方式也不一样,国内是典型的填鸭式的中规中矩的被动教育,国外就是让儿童在玩中学,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玩”的方式,把教育目标与玩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儿童的身心快乐着,心灵得到了浸润。当然国外的儿童动画片也是这样的,充分让儿童在寻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素养。动画作品分成教化和娱乐层,创作者需要把娱乐层进行充分的“显”化,而将教化层进行充分的“隐”化。这种设计方式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一是在故事和动画形象层面上进行最大化的“乐”性设计,一定要好看,好玩,有趣味;二是在主题层面进行充分的“悟”性设计,让儿童无意中受到教育,这种浸润式的教育效果是非常好,潜移默化的。当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通过故事情节和主题意指交相呼应,对儿童的身与心进行高度融合的影响。在西班牙动画片《小小的我(POCOYO)》中,创作者把“鸟蛋”的概念引入故事情节中,设置了一个情节点引入“鸟蛋”的形象作为故事的一个建制点,然后,通过这个情节点,让小观众认识鸟蛋的形状、颜色、内容等。

(三)通过剧中行为模仿,学习知识和规范

教育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由于小孩近乎一张白纸,没有什么辨识色彩,对于成人的言行往往采取一味地模仿。在日本的一些低幼动画片中,植入了诸多养成教育的元素,让孩子们观看模仿学习,充分运用孩子的模仿天性。在动画片中有意识地将教育元素建构成动画故事及其情节,其表面是娱乐性的元素,编织成美丽的故事与情节,是用来养眼的,让小朋友看后悦目,但故事情节的深层却是赏心的教化元素,是用来养心的,修炼小朋友们的美好心灵。诸如,日本动画宫崎骏《龙猫》中两个小姑娘小月和小梅对大自然的好奇,以及对妈妈的情感之深,感人流泪,感人至深。还有高田勋的《萤火虫》,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两兄妹的情感,相依为命,让人热泪盈眶,发自肺腑地感动。特别是最后妹妹死去后,哥哥的那种无奈使人心碎,由此产生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这些动画片对儿童的心灵美好的塑造可谓真知灼见,在润物细无声的境遇中潜移默化地回归了创作者儿童般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少年儿童享受到美好的动画餐食。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一般都是以感性认识主导自己的一切行为。③这种特性就决定了儿童对情感需求的满足永远是最重要的,意味着少年儿童动画片的创作理念应该是将娱乐功能放在第一位,不应该把教育性放在至上的位置,再则少年儿童天性的玩的特性也印证了这样一种创作理念。我国儿童动画创作俨然不顾儿童受众的心理需求,硬生生地把教育功能放到了动画创作的首位,使动画片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

(一)我国儿童动画片的“教化”传统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拥有悠久的教育传统,时时处处无不体现到教育。古时的“三纲五常”,新时期的“八荣八耻”,等等,都是教育公民的。以教育为本,艺术创作也无例外,作品首要考虑的就是其教育性如何,然后才是其他的。在这种教育语境的延续下,动画艺术固然也不能逃出教育的桎梏。由于历史原因,家长希望儿童无时无刻学习知识技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是成年人的一种“自恋”行为,始终希望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这种想法和思维渐渐成为这个国度的一种集体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儿童的教育,大大地忽视了孩子的快乐。这种思想映射到动画艺术中一点也不足为怪,成年人们希望孩子们从动画片中获得足够的教育,而不是希望孩子们从中获得笑声和快乐,这便形成了教化型动画艺术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还愁什么呢?创作者们毫无疑问紧随市场,创作了大批教育功能为主的儿童动画。投资商看到了市场,便投资大量生产复制创作出来教育动画片。然而他们错了,儿童有自己的认知判别能力,人小志气还大呢!哪能如此随意能受大人的支配?你们创作生产吧,我就是不看,奈我如何?儿童动画强行将教育从神殿里拉出来,扯到幼儿的电视荧屏前游行,确实值得商榷。估计儿童们也在心中嘀咕:大人们啊,别那么无聊,为我们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吧,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

(二)我国儿童动画片的“成人”意识

我国低幼动画以教化为主也就不多追究,但总得讲究一下教育规律吧。我国动画创作不但不遵从儿童教育规律,更为甚者把儿童世界全部予以成人化了,这种肆意践踏儿童内心世界的行为以及不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功利化的教育的举动是对儿童极为不尊重的。除了“教育至上”以外,我国大多儿童动画创作的“非儿童本位”取向的另一种迷失就是用成人的眼光俯瞰儿童的内心世界。这种创作态度表现为儿童动画片的创作远离了儿童的世界,儿童的生活状态,没有接上“儿童气”。创作者多以自身童年回忆谋取点滴状态进行儿童世界的建构,从而理解普遍儿童的内心世界。殊不知,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儿童世界也“与时俱进”了,各个时期的儿童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历时态的儿童生活还能会相同吗?所以,创作者以自己的年少经历表现的儿童世界为一种“假天真”。

基于我国儿童动画片的创作现状以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萎靡状况,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这种迷茫、迷惑甚至是严重错误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态度,吸收国外儿童动画创作的先进理念以及动画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寻找国内儿童动画片创作以及产业发展的改良措施,结合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审美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特征,再比照我国童龄动画的失败路径,最终总结了儿童动画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可行路径。

(一)深入体会和了解儿童观众群体的心理世界

众所周知,忽视了儿童观众,也就等于忽视了儿童动画市场,动画产业将受到严重挫折。所以,艺术创作,特别是作为媒介产业的动画艺术创作,不能忽视观众的存在。在创作之前,必定要预设市场定位,然后进行调研,将调研分析的结果反馈给创作者,如此进行“首尾相接”,方能生态发展。创作者在创作初期,事先抽取一定的儿童样本观众群体,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对小观众的心理特征、审美特点、心理需求等深入洞察,再根据分析结果,创作与之相适应的动画作品,从而满足儿童观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

(二)强化儿童动画片的娱乐性

娱乐性是动画片应有的主要特点,儿童动画片更是以娱乐性为主要目的。儿童受众群体欣赏动画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愉悦,幽默、风趣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动画艺术风格之一,在快乐中获取动画片传递的显性知识。据调查显示,在儿童观众群体的动画形象认知方面,内容风趣、生动形象是最受儿童欢迎的特点。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就是一个反面角色,其憨态可掬的形象甚为可爱,说明儿童在动画片的总体认知上是从娱乐性上开始的。

第3篇:儿童动画范文

[关键词] 儿童;科普;动画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科普动画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途径以声色并茂的活动图像直观地传达给公众。它是儿童最易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儿童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个人的生活质量,对一个国家乃至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画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传播的特殊的大众化文化产品,其信息的图像化、动态化以及独特审美价值与市场前景已经为人们所认知。自2004年国家大力推进动画事业以来,中国动画片的年产量已由2004年的2万分钟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14万逾分钟,中国的动画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其题材涉及历史、童话、科幻、神话、教育、现实等。在这些众多的题材中,科普动画也占有一席之地,根据2004―2006年立项并获得审批的所有动画片的统计显示,科普动画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的科普动画在近50年的发展中,除了其在出品集数上屡创新高外,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科普动画呈现出低幼化、说教化的特点,缺乏趣味性,形式也比较单一,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定位不明等现象,与早期科普动画相比,从内容到内涵上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普观念意识淡薄

科学素养推动科普观念与意识的进步,民众的科普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其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以及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根据2003年和2007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增长缓慢,一直在1%~2%之间徘徊,而美国在2000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17%。民众素养低直接影响其对科学基本知识、科学方法以及对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认知,使他们漠视科普事业的发展,这是制约整个科普动画发展的原因之一。由国际科学组织评选的“2001年全球重要科学发现100项”中,中国仅有3项上榜,其中有两项还是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这一数据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儿童在国际性知识竞赛类中通常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却非常贫乏。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儿童身上的一种可贵素质,如果这一时期的好奇心没有被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爱护,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宝贵的素质就会逐渐衰退以至消失。而现在家长或老师在对儿童的素质培养中更侧重于音乐、美术的学习,而忽视对儿童进行科普意识的培养。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学校都十分关注儿童成长期科学素养的教育。在政策制定方面,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先由处于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先提出科技教育改革方向,然后与教育界配合共同制定教育改革方案。例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政府就坚定不移地提出并推进“2061计划”,意在强化全民科学素养的培养。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各类科技活动,为教师到科技馆、研究机构和大学接受培训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我国,科普发展从政策到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极大地滞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与同期美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相差45个百分点。国内科普教育的投入资金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成比例,最好的科普场馆的规模还不及台湾省规模前三甲的科普场馆,现有大多数科技馆的科普宣传功能也多名存实亡。我国目前在儿童科普教育方面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发展计划,没有推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在没有强大消费群体支撑和社会关注下的中国儿童科普动画的发展是缺少内驱动力的。

二、儿童动画分级定位标准缺失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我国则是将14岁以下的孩子定义为儿童,通常将其划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儿童期四个时期,儿童时代是幼儿成长为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将动画进行分级定位就是按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设计相应的收看计划,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成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对动画片的需求有不同显著特点,例如: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期已经本能地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如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领域,而0~6岁是儿童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无穷的潜在能力,这一时期外界的视听干预对于他们智力发育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在7岁以后,其大脑智力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据调查统计,现在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3个小时,其中又以动画片居多,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深远。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不恰当的年龄看某些类型的电视节目(动画片)会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并更容易诱发多动症(ADHD)和肥胖症。纯娱乐电视节目(动画片)将使孩子的学习能力、想象力等都受到大力削弱,并使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和更富侵略性;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则会鼓励早期酒精使用、不安全的和其他危险活动。因此,对每个不同阶段儿童必须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这个年断层的动画片,例如,针对0~6岁儿童动画设计应该以教育内容为主,针对他们理解能力设计动画内容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他们智力发育,科学地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激发他们科学创造的思维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动画片制片人以及主流媒体都还没有认识到对动画片进行分级定位的重要性。就全国而言,由于对动画片与儿童成长需要及其影响的研究和认识还很欠缺,仅仅只是将儿童科普动画作为丰富儿童生活娱乐的简单层次。所以动画片无论是纯娱乐性质的还是科普教育类的都还没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分级定位的标准。2009年由杭州早教研究机构提出的“零六绿色动画”标准,首次对0~6岁儿童能够和需要观看的动画片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并根据这一标准制作动画系列片《不一样的兔子》,这是国产动画最明确定位一次制作尝试,其最终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具有超强的可塑性,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启迪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科学意识的重要时期。将儿童动画进行严格的分级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建立统一、明确的分级定位标准才能确保各年龄层的儿童真正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动画。

三、科普动画缺少好的剧本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电影来”。因此,剧本对于一部片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动画这样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影视制作,企图在制作过程中再去弥补影片内容或内涵的不足几乎是不可能的。

科普动画对于剧本的要求是具有特殊性的。因为传播科学知识是制作科普动画的首要目的,科学事实在一个时期只有一种说法,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度与严谨性是重中之重。其次,为儿童制作科普动画还必须具备简单易懂,轻松活泼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爱看想学,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科普动画的剧本创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儿童文学功底和高超的编剧能力。

目前我国儿童科普动画难有精品出现,正是因为具备这样专业水准的剧本创作者严重缺乏。存在典型问题如下,一是在动画中出现严重的科普知识错误,儿童时期好比一张白纸,一旦留下错误的印象在潜意识里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事物的判定。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在动画中向小观众们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铁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它的备选答案是,“一个、两个”,“铁分子”为何物?真是闻所未闻,如此荒唐的错误公然出现在千万孩子面前,其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由此可见剧作人员的科普知识水平。鲁迅先生就曾呼吁中国科学家放低手眼写科普作品,可惜响应者寥寥。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学术思想影响,认为搞不了学术的人才去从事科普,前沿的科学家们只把科普写作视作小儿科。而在西方,全世界公认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专为儿童创作《儿童科普三部曲》之一《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以鼓励孩子探索宇宙奥秘。

二是受众定位不清,缺少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认识,以成年人的视角来写儿童科普剧本,简单地将科普知识的概念进行罗列,对专业术语毫无避讳,没有摆脱填鸭式样的教育方法,如在《蓝猫淘气3000问》航天系列――奥茨玛来了这一节中就有长达2分钟的概念陈述,如,“宇宙中由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基本粒子构成宇宙大千世界。它们大都由原子的质子和围绕质子旋转的电子组成,最初是在弥散的状态下,然后它们的正负电荷形成的电流形成电场磁场,不断地吸引周围的物质逐渐形成云块状,最终形成球状并自发产生自身的旋转运动。宇宙中的星球就漂流在带电子的环流云层之中,在静电情况下,电荷不移动,电场为零,但如果电场不为零,电荷受作用力的影响”等。虽然在卡通角色对话的背景里有一些简单的三维模拟图像出现,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铺垫,即使是成年人,短时间内也只能是似懂非懂。这样的剧本是缺少创意的,显然不能真正吸引孩子观看,也不可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是把儿童简单地等同于低智商人群,剧本内容设计思维与现代儿童思维发展脱节。科协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在谈及我国科普创作的现状时,曾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为例,是五六十岁的创作,三四十岁的编辑,三十岁以下的阅读。老一辈科普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写作手段以及创作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下少年儿童的要求。现代儿童成长于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思维和眼界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都更开阔,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老套的剧本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内容新颖、视角独特的科普动画才能为他们所喜爱。

儿童科普动画的发展不仅仅影响一代儿童,而是会影响几代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科普动画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提高中国科普动画的质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第一流科学家的参与,为我们的儿童提供第一时间的科普介绍,也需要儿童教育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以及动画制作者们投入更多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钱琼.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奕.从儿童电视看我国儿童使用媒介权利的实现与满足[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吴欢.科教节目的故事化策略[D].清华大学,2006.

[4]沈丹丹.科教电视节目的传播观念和教育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莫扬,杨少莎.我国电视科普动画系列片现状研究[J].科普研究,2007(05).

第4篇:儿童动画范文

摘要: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横亘了广阔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的内容。而当广阔久远的历史和儿童遭遇时,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做到了尊重儿童内在精神的需要,和儿童的精神之间建构了亲密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心灵的构建;第二,意志力的形成;第三,智力的培养。

关键词:儿童;心灵;意志力;智力

在儿童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传统的视域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即过度的强调面向应试的智商及应试能力,而忽视真正把儿童推向健康成人之路的精神建构过程。尽管,当下社会,教育似乎被提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我们不难发现的仍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传统思路的再现。于是,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实际上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难度。

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在创编过程中,密切关注到了儿童的精神发展的内核及层次性,建立了和儿童本位相关的积极联系,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的观念解放的产物,也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与儿童的精神联系总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心灵的构建;第二,意志的形成;第三,智力的培养。

一、心灵的构建

儿童的心灵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变化和发展,而外界所提供的资料实际上指引着儿童心灵及精神发展的方向,而且,从童年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情况来看,最初的奠基会对建筑最后的成型具备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关系到儿童的精神动脉。“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①这样的要求似乎不称其为要求,而无要求反而又是最大的要求。也就是说,教育者自身必须做好足够的前期的备案工作,其对儿童心灵的建构才可能呈现健康的起点。

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在儿童心灵建构的过程中,努力展现了三个层面精神要素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即爱、善、美。爱、善、美是三个极具包容力的概念,三者又可以高度凝练于爱的主题内涵之中,或者说三者是同构在一起的。这三个概念对个体的人,对整体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善、美兼具的教育理念对儿童心灵的正面引导将在儿童的未来生涯中生根发芽,造福儿童、造福社会。

《天工开物・开心岛》讲述了世界上最古怪的发明家开心博士带着孙女朵朵,驾驶着自己研究的寻宝船周游世界到处寻宝的故事。在经过加勒比海时,他们遭受海盗的袭击。逃亡中,意外地来到了一个奇特的海岛――开心岛。整个故事的核心就在开心岛上展开。

开心博士一行及其遭遇却始终追求着人生大义――即爱、善、美的主题。

文本的两条线索特别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一条线索为开心博士一家和葡萄熊一家从对抗走向合作的关系过程。葡萄熊一直把开心博士一家当作外来入侵者,并相应的采取排斥乃至敌视的态度,但开心博士表现出的友爱和包容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使得最初的芥蒂全部解除。第二条线索为开心岛的成员和海盗斗智斗勇的故事。海盗及其贪婪,甚或狠毒,但开心岛的成员最终用爱和智慧使浪子回头。在这两条线索中,爱的力量表现了及其大的感召力和表现力,爱改变了世界的存在方式,因为有了爱,善和美才最终得以实现。

儿童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事件,而恰当妥帖的处理原则是爱、善、美的原则。从现实功利的角度来看,爱、善、美的原则并不一定带来正面价值,但从长远的心灵建构及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爱、善、美的原则一定昭示着一种动人的力量。

另外,作品所强力宣扬的爱的观念实际上已经感染了作品内部的人物,无论是多多,还是小猪、葡萄熊都及其天然地展现了爱对他们的影响。可见,爱、善、美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量的道德旨归,因此,我们也不难推测,作品在播出之后,将对接受者形成以善和美为原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倘若如此,善莫大焉!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也算是在其社会意义层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人们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意志力作保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即为意志力强的表现。“当儿童实践了自己的意愿,内在就形成了力量。这既是意志形成的过程,又是实践意志的过程。实践了,才能发生在身上,然后在和他人疏离的空间和时间里统合出来: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感觉到自己力量的人,一个触摸到本质和法则的人,开始在这样的循环中被自己创造出来了。”②

因而,从儿童幼年起便培养起强大的意志力对于儿童的精神生命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意志力的形成将最儿童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产品,江西本土原创动画片也在以隐形的方式思考着如何有效的唤醒儿童意志力的觉醒,并最终内化为其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天工开物・开心岛》的剧情来看,创编人员始终抓住了意志力这一对于儿童精神世界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而展开。整体而言,作品对儿童意志力的培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得以显现:

第5篇:儿童动画范文

随着我国对聋哑儿童教育研究的不断完善,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发展不足造成学习困难,他们是可教的,首先他们是儿童,其次他们是智力障碍儿童,所以他们有发展的潜能。希望通过后天教育和康复治疗能提升他们的智商,让他们具备生活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动画是孩子们的快乐玩伴,也是他们模仿学习的很好途径,利用动画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因此要让让动画在他们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画教学同样可以提供情景、生活案例,树立孩子学习的偶像,让他们主动模仿,也可以回到家里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情况进行再学习和强化。让他们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和老师,让他们拥有一个理解他们的平等世界。

2.智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都存在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适应行为表现为概念的、社会的及应用性的适应性技能。障碍发生于18岁之前,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有:识记缓慢,容量小;保持差,易遗忘;再现不完整。记忆的编码过程不完善,不会利用分类、进行组块、借用中介、实施联想、特殊编码等方法。记忆目的性缺乏,下意识地记忆的效果差。感兴趣的和运动记忆效果较好。有意义的记忆效果差,但机械记忆效果比较好。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有:感性认识不完整、言语发展表现不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思维发展过程速度慢;产生固着和黏滞。(2)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3)思维缺乏批判性与独立性。

3.教育动画

广义的教育动画指具有教育意义的一切动画;狭义的教育动画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要求,运用动画形象、故事情节等动画元素呈现教学内容,以传递教育信息为目的的动画形式。教育动画能很好地传承文化,能有效地传播知识,与传统教育相比,是一道曙光,但是新的教育方式没有经历时间的考验,在经验方面缺少相关理论的指导,所以目前教育动画存在“娱教失衡”的问题,为了让动画的优点发扬光大,尤其在特殊教育领域作出贡献,我们需要更努力地研究特殊教育和动画结合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材,培智学校会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状况编写校本教材,教师也会针对学生制订个别教学计划。下面以实际案例具体探索教育动画能否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发挥优势,缓减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困难状况。

4.教育动画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4.1我国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

由于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为此培智学校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即“生活语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强调生活语文是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的,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掌握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生活语文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动画的教学设计

为了配合本课儿歌的学习,从儿童角度考虑,动画片就是他们的乐园。因此利用网络资源《起床以后》的Flash动画短片进行教学,以下是利用教育动画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课的一堂阅读与欣赏课。儿歌介绍了小朋友早上起床以后自己要做的几件事情,叠被子、穿衣裳、刷牙、洗脸、倒脏水,从而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动画内容概况:三个小朋友早上起床后,聚在一起玩耍,在等小然小朋友赶来的时候,他们在争论早上起床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起床第一件事是睁眼睛。这时小然到了,但他却很狼狈,小朋友们都很好奇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慢慢道来,最后一位聪明的小朋友发现原因了,原来他起床后要做的事情顺序弄错了,才造成他现在的模样。这位聪明的小朋友给他纠正了起床后要做的事情的正确顺序。

教学课时:本课设计有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由于一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认知能力较弱,识字量少,根据阅读与欣赏的要求,第二课时以跟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为主,第三课时要求学生在儿歌阅读欣赏的基础上,拓展练习说话我会自己做什么,并由教师帮助创编儿歌。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适合刚入学两个月左右的学生学习,他们的认知意识处于较低状态,需要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动画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能模仿、听懂指令,能理解图片信息,能借助录像、动画和图片的支持理解语句内容。而轻、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基本都具备这些能力。

教学目标:(1)正确跟读儿歌,练习发音。(2)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3)知道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重点:跟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媒体和教具:电子白板、黑板、图片、贴图、动画片、儿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课堂导入,播放《起床以后》动画短片,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动画故事创设起床以后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早上起床之后要做的事情。通过动画故事让学生知道起床后要做的事情的正确顺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问题,动画故事里的小然起床后做了哪几件事情?让学生回忆并回答。然后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片。

教学环节二:儿歌学习,播放儿歌:闹钟高声唱,叫我快起床,自己叠好被,自己穿衣裳,刷牙洗脸倒脏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先教会学生朗读儿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会发音的学生,教师需要在他面前,让他看着老师的口型学着发音,然后全班学生跟读儿歌。

教学环节三:儿歌内容理解,教师把儿歌内容全部展现在电子白班上,读一句在黑板上贴一张相应内容的图片,还会对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在完成黑板贴图之后,教师对学生提问:请同学们看看黑板,动画片里的图片和儿歌里的图片,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儿歌里有的,动画片里没有的?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帮助学生重新整理起床之后要做的事情的正确顺序。

教学环节四:评价环节,再次观看动画片回忆并说出起床后要干的事,利用每张图片检查儿童的理解能力,用做动作念儿歌、看图片念儿歌等方法检测儿童对儿歌的记忆。

4.3教育动画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3月,笔者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智障班实施了上述教学设计方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堂生活语文课教学,在各种不同音乐的引领下,让孩子反复地听、反复地看、反复地说。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让孩子通过体验自然习得,最后在课堂末尾加上复测环节,检测学生的听、说、读能力是否提高。从教学结果来看,动画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减轻特殊教育教师的重复工作压力,还能发挥动画的视听优势,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教师考虑到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动画教学是一种将生活和语文结合起来的尝试。先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再依靠儿童善于模仿的能力培养生活技能。以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动画教学中的Flash动画片的截图。

图 教学动画部分截图

4.4教育动画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教学实施后,针对《动画在智力障碍儿童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有64人,其中17人是特殊教育在岗教师。47人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工作年限在0~6个月的有40人,6个月到1年的有13人,1~2年的有7人,2年以上的有4人。其中从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有23人,从事生活语文教学的有29人。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动画的有26人,偶尔使用动画的有31人,不使用动画的有7人。对于在教学中使用教育动画,认为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使用动画能达到预期效果80%的有18人,认为能达到50%的有31人,认为能达到20%的有13人,认为不能达到的有2人。对于笔者根据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语文课的要求所做的动画文学剧本,认为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80%的有10人,认为能达到50%的有41人,认为能达到20%的有12人,认为不能达到的有1人。对于笔者的教育动画剧本,认为动画剧本设计没有问题的有45人,需要修改的有19人,对于是否愿意自行设计动画,在有技术人员帮助设计动画剧本并完成制作的前提下,愿意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出教学“文学剧本”的有62人,不愿意的有2人。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得知,动画适合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使用,特殊教育的从教人员有开发和应用教育动画的积极性,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应用能取得较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动画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教学资源教育动画是很好的选择。

第6篇:儿童动画范文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如:团结合作。进一步感悟教育的新观念,从而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我们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校的良好形象;增强教师、家长、孩子们的意识,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二、活动主题:团结、文明、健康、活泼、向上。

三、活动小组的成立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操管全盘、负责支持活动小组工作)

成员:xxx(负责具体事物)

活动组织小组:

组长:xxx(负责协调组织)

副组长:xxx(负责活动整体安排)

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配合学校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四、活动项目及要求

1、班级成果展示:此项作为一个大项目,要求全班99%的同学参加,活动过程:⑴进场、班级精神面貌展示。⑵诗歌朗诵(主题:祖国好、家乡美、形式不限)。⑶红歌合唱(形式不限)。⑷集体舞。⑸出场。

3、歌唱类:以红歌为主、也可以是健康向上的题材,要求如下:⑴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多人的,人数限制在4人或4人以下。⑵必须配有音乐。此类节目可由杨进老师、雷文芳老师负责指导彩排。

4、其它类:此类可方便教师灵活编排,相声小品、讲故事、形式多样,由教师任意编排一个,此类节目经过活动小组彩排后方能进入活动大名单。

5、少先队员入队式:为了节省时间,此次少先队入队仪式将安排在5月,具体时间由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雷文芳老师安排,一年级班主任袁明飞老师负责配合,此项目由罗云刚、雷文芳、袁明飞3位同志全权负责。

6、为迎接六一儿童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集合我校实际,5月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活动项目如下:绘画比赛、作文竞赛。其中绘画比赛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风景画,主要培养学生构建和谐画面,分为高低年级段(每班报名人数为2人);作文竞赛此次只针对4-6年级的学生,每班派出3人,题目为2个:

以 “我心目中的学校” 为题 提示:先说说我们学校的一些情况;然后说说自己心目中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 提示:先想好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对老师的建议,也可以是你的心里话……老师是我们的朋友,请同学们大胆表达。

第7篇:儿童动画范文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高*平校长

组员:梁*英副校长、 杨*清主席、 梁*忠主任、黄*霞主任、张*阳主任、闵*珍书记、张*艳主任、吴*望大队辅导员及各班中队辅导员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孩子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孩子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我校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校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感恩

宣传口号: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会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玩;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校周围环境);张贴宣传标语。

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2014年5月31日 对象:本学区全体教师、队员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选出一定比例的同学参加书法、美术、作文比赛(3——6年级,以感恩父母或尊重老师为主题)。每班5幅作品必须在5月24日上交大队部。

评比办法:以年级组为单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评委: 三 笔 字 梁*忠 张 * 黄*标

美术作品 杨*淋 滕*娟 石*丽

作 文 由黄*负责组织各年级语文组长

3、6月1日上午8 :10进行新队员入队仪式,

4、学校合唱团及舞蹈队进行精彩的表演。

5、中心完小“游园活动”。

活动的准备与安排:

(1)暂定6月1日上午9:00学生开始游园活动。(第一组前10分钟作为六年级学生带领一年级学生活动时间,其它同学应让一年级优先参加!)请各组利用早自修时间布置好场地,并适当进行宣传(如张贴海报),争取让更多的人来参与。

项目 班级 负责人 套圈 三1班 张*群 张*芝 扔乒乓球 四4班 吴*霖 石*富 贴鼻子 二年级 石*丽 代*风 投篮 邓*忠 石*友 扳板凳 一年级 舒*娜 张*念 火线冲锋 杨*坤 石*贵 猜谜语 四1班 梁*俊 钟*红 钓鱼 五1班 滕*娟 张*艳 夹珠子 五2班 张*艳 石* 转圈击鼓 四3班 吴*花 赵* 保龄球 李*菊 杨*兰

(2)总领奖处:教师会议室。

(3)发奖: 吴*富 梁*英 石*芝

(4)摄影: 陈*宏 梁*忠

活动的形式及要求:

(1)套圈、扔乒乓球、贴鼻子、投篮、扳板凳、火线冲锋、猜谜语、钓鱼、夹珠子、转圈击鼓、保龄球等节目优胜者获得奖券,到总领奖处领奖。

(2)参与的学生在玩每一个节目时要求排队,同时为保证参与的公平性及广泛性,要求每个节目只准参与一次。

(3)各责任班级必须精心布置好自己的活动场地与准备好本级组的节目,每个节目必须安排一至两个负责人,负责本节目的进行、队员参加游园次序的安排以及游园奖券的发放。

(4)全校18个班级分两个组,一、二、三年级为一组;四、五、六年级为一组;每位学生凭入场券自由参加组内各个班级的活动,但只有5次机会,即最多可以参加5个活动,请合理利用。

5、 各班选出2名优秀少先队员。

6、 所有活动在闭幕式上集中发奖

第8篇:儿童动画范文

为儿童募捐活动策划书【1】

主题:奉献爱心、伸出援手、送出温暖、传承美德、温暖智残儿童。

策划人:xx

策划书制作时间:xx

活动背景:

扶贫济困,用行动构建和谐社会:解囊相助,让爱心传承中华美德。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也展开当代小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关爱,我们特展开义务捐献活动,把我们不需要的物品送给需要它们的人,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志愿者精神。在此,我们向全班发出倡议: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献出爱心,为他们送去一缕缕阳光,一滴滴甘露。金钱有价,爱心无价,事实无情,人间有情。我们热情期待你们的参与,请用悠悠爱心,点燃他们希望的曙光;请用点点甘露,滋润他们弱小,受伤的心灵。在20XX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能尽我们一份薄力,给智残儿童送去温暖!

活动意义:

为了让每一个智残儿童医院的孩子都有书读,让每个孩子有衣服穿,有玩具玩,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关心、支持和帮助。开展此次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增强我们对智残儿童的了解,同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他们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

活动目的:

激发当代小学生的爱心,提升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智残儿童。同时也给有爱心的同学一个平台,让他们传递爱心。

活动方式:

公益活动,义务捐赠。

地点:四二班教室

时间:六一前

活动方案:

1. 通知四二班活动的时间、地点由班主任负责。

2. 捐赠物品有个别家长负责。

3.主持人有冯成红和蔺升担任。

4. 捐赠者签字和捐赠的物品清单记录由家长负责安排。

结束后工作:

1. 装捐赠品的袋子有班主任负责负责。

2. 当天结束后的物品分类送往致残儿童医院负责发放。

总负责人:xx

为儿童募捐活动策划书【2】一, 活动背景

尽管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依旧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在贫困问题中,贫困儿童问题更是尤为突出。在贫困山区的儿童中,有许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是温饱问题。这些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餐厅,因为没有食堂,只能靠着教室的墙根吃饭。而且食物种类单一,直接导致他们营养不良。其次是就医问题。很多贫困儿童的身体抵抗力偏弱,一旦遇上恶性疾病,生命安全难以保证。最后是关于上学问题。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希望小学的建立,已经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儿童的上学问题,但在偏远地区,还是有许多贫困儿童辍学,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而且贫困山区的教学质量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总的来说,贫困儿童仍然是大学生应该关注的群体。

二, 活动意义

大学生可以算是即将进入社会最年轻的一代,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步入社会之前,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社会观,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能够尽力为解决社会性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募捐活动有助于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时刻牢记社会责任,立志高远,并且乐于帮助他人。同时,通过此次募捐活动,希望能够筹集一定的物资,并捐助到相应贫困地区,切实解决贫困山区儿童的一些问题。

三,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9月24—9月26日(路展1天,募捐2天) 活动地点:绿叶步行街,各食堂门口

四, 活动对象

主办方: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术部 (此次活动可考虑与生活部,志愿者部合办)

参与者:上海某某全体学生以及其他高校大学生

五, 活动内容

(一) 活动前期宣传:

1 飞信,微信,以及qq等平台宣传。

2 人人网:公管主页发表宣传信息,进行转发。 3 海报:张贴于海报栏。

4 路展:发传单以及现场宣传。

(二)活动前期准备

1 募捐箱的准备(建议自己制作,用纸箱以及红纸)。

2 路展场地申请以及桌子使用申请。

3 采购纪念品以及明信片。

4 准备马克笔,爱心贴纸以及签名横幅若干。

5 制作KT板以及传单。

6 联系新传相关人员准备单反在路展现场进行拍照。

7 联系相关慈善部门,将募捐所得交予慈善部门。

(三) 活动具体流程

1, 现场布置

活动前一小时进行路展现场布置。摆放好桌椅,做好KT板的布置,将相关物品摆放合理,便于参与者使用。 2, 活动开展

路展人员在摊位前进行宣传,并且积极宣传并发放明信片让参与者现场写下对贫困儿童的祝福,以及使用募捐箱装爱心人士的善款。同时,照相人员认真记录下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的画面。

路展以后,相关部门人员抱着募捐箱在校内奔走呼吁募捐,可向相关部门借取玩偶装,便于募捐。

(四) 活动后期

1将募捐所得善款交予志愿者部,再由他们捐给相关单位,应用于贫困儿童身上,并且做好后期跟踪反馈工作。

2 学术部部员整理照片,将照片寄给贫困山区儿童。 3 负责活动总结的学术部部员做好总结工作。

六, 活动预期

活动参与人员对于贫困地区儿童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且对于关注贫困儿童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一些同学积极参与支教贫困山区,募捐到一定数目善款以及物品。募捐所得及时送到贫困儿童手中。

七、注意事项:

1、摆摊时应有序,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并应随时做好准备应对突况。

2、若天气原因不能举办路演,则推迟一天举办。

第9篇:儿童动画范文

活动形式:六一快乐周 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5月19日——5月30日

设计思路: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向往的节日,也是幼儿园每年要花大工夫设计、筹备的活动之一,形式主要是以儿童为演员、家长为观众的你演我看的单一形式,加上时间有限,每个孩子只能有1-2个节目的参与机会,而准备的时间可能长达1个月,孩子很辛苦,而家长却意犹未尽。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让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成为家长走进童心世界、感悟儿童本真的过程。本次活动策划以系列活动的形式展现,将 “以活动结果为中心” 变为“ 过程与结果并重”,将单一的演出形式变成多元化的活动形式。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也使家长进一步感悟我园教育的理念,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同时,通过“六一”活动,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园风貌,进一步塑造幼儿园的良好形象、提高横林中心幼儿园良好的社会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活动准备:

1. 策划文化周活动安排(活动形式、内容、所需物资、场地布置、人员分工等)

2. 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园所环境)。

3. 幼儿每人至少一幅美术作品,形式不限。

4.以班为单位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设计六一儿童节游艺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倡议

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全园教师及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的各项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9日---20xx年5月23日

对象:全园教师、全体幼儿和家长

办法:通过幼儿园的电子屏幕、海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引起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 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晒晒我的笑脸”、“秀秀我的画作”、“玩玩我的游戏”三个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a. “晒晒我的笑脸”主题活动(5月19日——5月26日)

对象:中大班幼儿

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各幼儿用蜡笔画的形式绘画自己的笑脸,并剪贴在长廊的柱子上,一个班级一根柱子,形成长长的“笑脸廊”,让每一个走进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心情愉快,微笑以对。

b. “秀秀我的画作”主题活动(5月19日——5月30日)

对象:全体幼儿

内容:每个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蜡笔画、刮画、纸绳画、毛线画、折纸、手工等。

小班、中班选取60幅优秀作品展示在大厅;大班选取60幅作品展示在操场;其余幼儿作品展示在各班走廊。

c. “玩玩我的游戏”(5月30日下午14:45——15:45)

对象:全体幼儿园

准备:各班游戏道具、游戏奖品,每个幼儿人手一张游戏券、一个塑料袋。

内容:每班设计一个游戏内容(小5班除外),中班幼儿园在中班区自由选择游艺班级和内容;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在小班、大班区自由选择游艺班级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