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证员实习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能是在工作中发掘出来的!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日常英语交流能力,并通过了CET4级,通过了单证员考试,会收发EMAIL、传真等。 详细个人自传 主修课程:
外贸进出口函电、外贸单证制作、英语精读、英语听力、外贸应用文、国际商法、计算机网络基础
自我评价:
1、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热情大方;做事做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不断的设计自我,完善自我。
2、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1.毕业生就业企业分布
据对湖南省几所高职院校2007年国际贸易专业354名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统计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占比重达84.7%,在大型企业就业的仅占15.3%。而供职于民营企业的占就业人数的81.7%;供职于国有企业的占8.2%;其他10.1%则集中于三资企业。
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统计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在省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6.2%;省内人数占总人数的43.8%。而省内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占该专业省内就业人数的47.2%;而省外则主要分布于深圳、东莞、广州、浙江等沿海省市,占省外该专业就业人数的79.3%。
3.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
从调查统计来看,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营销、报关、报检、单证处理、商务秘书等岗位,各岗位人数分布比例分别为28.7%、14.4%、11.1%、22.8%、12.8%,其他岗位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10.2%。
企业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要求
1.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要求
调查中,企业普遍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经济贸易的基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处理能力等四部分知识结构。高职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掌握熟练的外贸业务处理能力,相对宽厚的技术基础知识,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对第一线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毕业生认为学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应注重这一知识结构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充分体现这一知识结构的特点。
2.对毕业生能力结构的要求
调查中还表明,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普遍要求有较强的计算机与外贸业务结合操作能力、外贸业务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也普遍感到工作中对计算机与外贸业务结合操作能力的要求高,对外贸业务处理能力也异常突出,特别是对外营销能力、单证处理能力、报关、报检能力应用较多,其应用比例分别达到了25.7%、40.2%、20.3%和10.8%,其他方面仅为3%。另外,毕业生还普遍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差,处在一种想做却做不了的阶段。他们认为学校的教学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
1.人才需求量分析
据国内知名人力资源供应商――前程无忧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月份其了2773家外贸企业的19995个需求职位,包括从跟单员、外贸业务员、采购员到进出口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职位,位居行业需求排行第六位,而2005年同期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排行在十五名之外。
中国对外贸易正在经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加人WTO后,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渗透海外市场,特别是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我国外贸业面临了全新、多变的发展机遇。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
根据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5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因此,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相当乐观。
2.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项工作,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4.2%、36.4%、21.5%、17.9%。
3.相关岗位的资格证书要求情况
据调查分析,对外贸易人才的新需求首先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具有单证员证书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非常少,拥有报关员证的人才严重紧缺。统计数字显示,现报企业与注册报关员之比竟为9:1。随着外贸量的增长,对持证报检员的需求增大。加之,国家规定2005年6月30日之前,没有参加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报检员证书的人员将不再具有报检资格,不得从事报检业务。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对持报检员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更加供不应求。
4.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新的要求
(1)操作和语言技能。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人员更要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2)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外贸业务涉及海关、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外贸企业人员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3)较强的营销能力。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仅仅能说英语,能翻译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这就需要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应该注重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使得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在国际推广方面运用各种营销渠道、专业手段来吸引国际买家的眼球。
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能够从事我国各行各业对外贸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坚持“理论够用。专业扎实,强化技能,重视应用”的人才培养原
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知识、能力、素质模块化,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必须要与未来的工作有相当强的“粘合性”,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国际经贸竞争的“外语+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形成具有自我创造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应与从业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紧密结合。属于国际经贸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相对较多,如报关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从业资格考试,国际商务师系列考试等。在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试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另外,对有重叠内容或教学要求有共同地方的课程进行整合。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以中文的理论及单证为主进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强调英文函电的使用以及英文单证的制作,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应对该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外贸函电的内容整合进去。教学中,业务流程的讲解和外贸函电的应用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环节中英文相对应,每一步骤力争和实践环节相符,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跟上时代的需要。
(2)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实施手段。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要突出“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实务为中心、以操作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实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或参与社会实践,集合团队的力量进行问题的分析或解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要注意“讨论式”“启发式”“对比式”“归纳式”等多课程执行方式的有机结合运用、总结和推广,将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使课堂富含强大的信息量和直观上的艺术享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中体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因此,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国际化意识,还须在教学中贯穿“英语”的使用和应用,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应采用阶段性递进的“双语教学”,努力使毕业的学生能较好地使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技能需求;就业倾向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73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多,对于高素质的外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我院更好的培养出应用型本科的国贸人才,研究我院学生对本专业的技能需求和就业倾向,通过增设课程或校外实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我校国贸专业2011、2012、2013、2014级在读生,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发出28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其中2011级国贸生占比12.46%、2012级国贸生占比21.35%、2013级国贸生占比31.32%、2014级学生占比34.88%。
2我院国贸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2.1兴趣程度和学习态度
在我院国贸生对本专业的兴趣程度的问题中,6619%的学生对本专业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可以看出我院国贸学生总体上对本专业是比较感兴趣的,在我院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的问题上,7366%同学们上课愿意认真听讲,但约有26.33%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上课也不愿意认真听讲。
2.2课程看法
(1)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的达到了68.7%,而对本专业的设置上存在疑虑的同学则占到了31.3%。
(2)我校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意见的矛头多指向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安排侧重上;81.79%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空泛,58.26%的同学认为我院缺乏校外实践和实训平台,其他问题则没有占过多比重,可以看出我院大部分的同学希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2.3教学质量看法
对专业课任课老师的评价和学生认为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的问题中,在理论教学方面,学生对老师的认可程度总体趋于较好和一般,对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89.69%的学生认为较高或一般。
3我院国贸学生的技能需求
3.1素|与能力需求
由我院国贸学生认为对本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与能力的调查问题中,31.67%学生看重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是专业知识占比27.76%、实际工作能力占比12.46%、交际能力占比6.76%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占比7.12%。
3.2证书与技能需求
(1)我院学生希望能够拥有的技能。技能需求方面,78.65%的同学希望得到外贸业务基本操作能力,74.02%的同学希望得到商务谈判能力。说明大多数的同学对于国贸专业有着一定的认知,对能力的拓展也比较重视。
(2)证书需求方面,57.25%的学生认为四六级证书重要,47.46%的同学认为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重要,43.48%的同学认为剑桥商务英语证书重要,下面依次是会计证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英语重要性的认知还不够。
3.3认为企业最关注的能力
在学生认为公司和企业最关注的能力的问题中,我院国贸学生61.21%的同学认为企业最关注的实践经验;53.02%的同学认为企业最关注的是专业技能;44.84%的同学认为是工作态度,其他依次是沟通能力、学历、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4我院国贸学生的就业倾向
4.1就业期望
在我院国贸生认为国贸专业的就业前景的问题中,67.62%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只有23.49%感觉就业前景好就业范围广。在我院国贸生是否愿意把本专业作为未来职业方向的问题中,70.74%的同学愿意将本专业作为未来职业方向,其他同学则没有打算将本专业作为未来职业方向。
4.2工作倾向
(1)毕业后我院国贸生希望去的工作单位。单位选择上49.47%的同学希望能去外企工作,37.72%的同学希望去国营企业工作,28.83%的同学希望去合资企业,其他依次是私营、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作为国贸毕业生,大部分同学也是希望外去企可以专业对口,让自己大学的所学知识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我院国贸生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在工作方向中,57.65%的同学则希望从事金融方面工作,5018%的学生希望从事企业进出口业务,42.35%的学生希望从事报关、承运货物等物流工作,少数同学愿意从事其他工作,可见我院同学都有意愿从事与国贸有关的工作。
5调查结论
从上述数据来看,我院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方面认可度较高,同时对国贸这个专业都有一定的认知。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国贸专业的就业前景、社会现状以及技能需要有着一定的了解,对个人有着一定的定位。但是,问卷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1)对课程设置的意见。
从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待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存在较多质疑和意见,重点就在于对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平衡点的考量。在笔者查阅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在方案中确实安排有不少的实践类课程,但是时间多集中在大三及大四学期,并且选修课在其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根据笔者的分析,学生中出现质疑声音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对象中有一批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在现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还未接触实践课程,所以会产生实践课程少的想法。
第二,由于选修性质的实践课程占有一定比重,受课时安排冲突,选课量短缺等问题的影响,学生每次都能选到心仪课程的几率不是很大,所以在课时总量及类目上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一些实践课程因硬件条件不足,选课人数较少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没有实际效果。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普遍将自己定位为实践与理论并重型人才却在实践课程学习方面心里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落差,所以产生质疑。
(2)对课程内容的意见。
①在课程内容方面,学生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过于繁杂且远离实际和实践课程内容存在较多缺陷这两点上。
②就国贸专业的特色来看,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涉及的科目及知识面较为广泛,确实难以进行更多针对性的学习,并且,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学习科目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的学生甚至在许多科目课时结束后无法在脑中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势必会让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整理、记忆、理解,从而产生理论教学内容繁杂且空泛的质疑。
③至于校外实践,考虑到我院在泰州的建校时间较短,在硬件设施建设及与校外实践机构合作上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这个问题需要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完善,具体的建议将会在下文中体现。
(3)对实践课程的态度。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作为三本高校国贸专业的学生,正确的定位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型人才,基于这种定位,大部分学生也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多数同学希望通过学习掌握外贸跟单、商务谈判等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诚然,专业技能一方面需要书本知识的理论基础,但是理论需要在实际的运用中才能熟练掌握,这些是书本中的知识及有限的校内实践机会所无法满足的,这需要我院师生与外企进行切实有效的合作交流,在实战中获取实际操作能力,掌握理论知识。
(4)对证书的需求。
证书方面,可以看出,除了CET4、6和计算机证书外,同学们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单证员和会计证等需求度也较高,这些证书与本专业将来就业息息相关,这说明了在同学们的眼中掌握一些较为实际的技能是在以后的就业中的优势,不过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同学们对证书的需求认知缺乏专业的眼光,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求多而不求精,这有可能导致一些辛苦考来的证书在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需要后期多加引导。
6对策建议
总结来讲,现在国贸专业的教学问题主要有这几项:第一,思想上“重理论、轻实践”;第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第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缺乏;第四,实践教学形式陈旧。第五,实践教学校内校外基地建设不足。下面笔者主要就我院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6.1增设专业认知课程
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有少数从事国贸相关工作,这与学生缺乏专业素养有较大关系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同学对于本专业的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都是基于表面。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专业。课程内容可以涵盖目前国际贸易市场的现状;国际贸易业的市场定位及行业发展前景;社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及趋势;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国际贸易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具体课程可以不用局限于现今已有的教材内容,可以就上述内容寻找最前沿的类似于《世界贸易组织》这一类专业性,时效性较强的资讯、材料,通过老师的解读来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引导正确方向。教师需要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甚至可以邀请在职外贸工作者作为嘉宾或外聘教师。
6.2课程设置改革
6.2.1理论课程改革
由问卷分析材料可知,很多学生觉得所学课程内容比较空泛,在笔者分析看来,这个问题的责任大多不在课程上,而是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可以增设《涉外经济法》、《国际贸易结算》等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并且可以将《国际贸易实务》细化为《国际运输与保险》、《外贸经营与管理》等若干小项,或者将这些不需要太多基础知识储备的细化项安排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之前,为以后深入学习做好铺垫的同时也使学生更早的接触专业知识,方便实践活动的开展。
同时,应注重语言技能的学习。据笔者了解,我院从2014级经管系专业培养方案起即实行通过CET4后免修英语课程的政策。在校方看来此举腾出更多时间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这样也会使学生忽略了英语等外语的对于国贸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需要增设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等英语专业类课程作为必修科目学习,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设其他常用语种的选修课程,进一步丰富、健全学生的语言能力。
6.2.2合理安排校内实践课程
对于这些实用性的课程应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课之后安排课程实践,以相关模拟操作软件为基点进行实践操作,对于较为细化的课程可以在课程中穿插模拟实训,并将实训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这样既可以巩固、丰富、充实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做到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识记和强化,也使在大三时能更从容的《国际贸易实务》这一类涵盖专业知识、技能较多的课程。
6.2.3争取校外实践机会
在校外实践方面,学生对校方培养方案最大的顾虑就是本专业的校外实践机会偏少会使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中实际操作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更多的是需要校方努力。经笔者分析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自身主动或动用母体资源与地方乃至周边外贸企业接触并以国贸专业毕业生有限配给等条件来争取低年级学生实地参观学习,高年级实地实践的机会。定期安排我校同学前去参观、实践,邀请企业员工来我校指导、互动。
(2)在大三、大四的培养方案上加设校外实践任务,安排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外贸企业,根据技能掌握情况,安排相应的工作,在相P员工的指导下完成既定任务,在体验外贸工作的实际操作的同时也为学生大四实习时的单位选择提供了参考。
(3)在大四准毕业生进行半年毕业实习之前安排相关指导课程或讲座,以使学生认清毕业实习的方向与目的。并且在实习时动用学校资源基于建议(1)中的现实情况,为同学安排、推荐实习单位,或组织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对相关学生统一面试,提高学生进入心仪实习单位的几率。
6.2.4增设专业证书培训选修课
调查中,学生就未来专业择业方向和兴趣爱好会集中选择外贸单证员、剑桥口语和会计证等这些证书的考取,就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1)对于这些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考取的证书学校可以在考量这些证书的实际价值之后择优增设三到四门证书培训选修课。
(2)校方也需要在证书的价值衡量,考取的可行性以及相关证书与就业方向的配对上给予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让同学们少走弯路。
(3)重点在于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同学获得更有价值的证书。
参考文献
[1]赵家章.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5,(3):100.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75)
摘要: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基本目标。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外贸英语函电》为例,对现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后,提出“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进而对其在实际运用中的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方案等加以说明,最终就其优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 :课程考核;“2+X”立体评价;改革;《外贸英语函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71—0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20301027。
收稿日期:2014—01—21
作者简介:钟小立(1979— ),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外语与商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高辉辉(1982— ),男,河南焦作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也不例外。该专业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主动贴近地方经济,根据企业及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进而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服务。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借助考核评价体系。然而,目前不同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五花八门,如期末笔试、期末表演(含口试)、平时成绩+期末笔试/表演、综合作业考核等。这么多的考核方法各有千秋,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效力各不相同,社会对其评价亦褒贬不一。那么,“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与以上这些一般的考核方法有什么不同呢?“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应遵循什么原则?具体应如何设计呢?
笔者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实际,对核心课程《外贸英语函电》现行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2+X” 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以期通过对原有考核方法的改革,保证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一、《外贸英语函电》现行的考核评价方法分析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我校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占30%,期末考核占70%。其中,期末考核主要以实践考核为主,即期末考核主要是进行笔试。 这种考核方法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考核方式过于传统,与现今企业对实战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二是重结果、轻过程,以较为单一的期末考核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既难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亦不利于反映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多,容易出现评价不全面、不客观甚至不公平等情况;四是期末考核都是任课教师单独命题,考核内容与岗位和行业的衔接度难以掌控。有些学校以期末大作业来取代期末笔试,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却出现了学生抄袭、找等情况。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尝试开发了“2+X” 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以期解决现行考核方式中的种种问题,真正有效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2+X” 解析
“2+X”:“2”为考核评价标准中的两个基础项目,是必考项目,不可改变;“X”为可变项目,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总成绩最终由“2+X”构成。
此评价方法只针对部分专业性非常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报关实务》等,旨在通过此考核体系来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情况,为其日后从事相应的岗位给出建议,以便其在对应的项目或模块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学习或训练。
三、 “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与一般考核方法的不同
四、“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设计原则
(一)重视个体身心发展,以考核促成长
学校教育对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指出:“要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以使人免走或少走弯路。因此,作为教育成果的评价手段,设计“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时,应重视考核评价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客观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作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引导,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二)重视考核方法与教学模式的一致性
我们的《外贸英语函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理论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外贸知识,并以职业化方式完成对应岗位的任务。这样的设计是基于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做准备的。因此,在设计“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时,不应忽略学生的职业素养,亦不应从理论或实践角度进行单方面考核,必须将学生的双基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并据此按照学生将来可从事的岗位或欲从事的岗位的要求给予其建议,以便学生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日后的学习和工作。
(三)重视差异化考核理念,采用多维立体评价标准
受到生源水平、个人接受能力、英语语言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综合素质上达到优秀,但是,每个个体都有其突出的一面,都有其可塑、可发挥的方面,所以,应采取差异化考核方式,考察个体的需求,用适合个体需要的多维评价标准,依据收集到的不同信息来剖析个体,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并据此分类筛选人才,进而给予奖励,如推荐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推荐到企业参加相应岗位的实习等,尊重个体个性化发展,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五、《外贸英语函电》“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设计方案
课程考核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为有效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的作用,在进行考核评价方法设计时,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来进行合理设置。
(一)《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目标
(二)《外贸英语函电》“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设计方案详解
正如前文提到的,《外贸英语函电》“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中的“2”为考核评价标准中的必考项目,本课程的“2”为“平时出勤+期末基本功书面考核”,属于必考项目;“X”为可变项目,由教师进行选择,总成绩最终由“2+X”构成。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因素,选择以下某一个标准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考核。
在专业竞赛中,主要采用分项评分制度,可以从中得知学生在外贸英语函电运用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而了解该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是否达标。在顶岗实习中,必须判断实习任务和实习内容是否与本课程要求一致,由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任课教师一同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依此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职业资格考试种类繁多,目前流行的单证员和外销员资格考试对学生的外贸英语函电能力要求较为严格,符合企业、行业对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因此,可作为考核标准之一。
六、总结
“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从五大方面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一)避免了单一的考核标准,改变了“由教师单独做考核人”的局面。
(二)改变了单一的考核方式,从岗位基本职责(出勤)、英语语言功底、外贸英语函电基本理论、岗位业务实操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立体化考核,鞭策学生按照日后岗位要求进行综合化训练。
(三)改变学生“被考核”的观念,促进学生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
(四)改变课程一体化教学与考核脱节的现象,采用立体考核方式,既重视理论,又重视操作,更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
(五)引导教师客观面对个体,对学生进行人才的分类筛选。
采用“2+X”立体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就业需要进行选择,选择其认为客观、公平、透明的评价方式。在三种“2+1”的考核方法中,我们将课程教学与个人荣誉进行挂钩,鼓励学生依据自身所专,积极竞争,获取个人提升的机会。为避免恶性竞争以及竞争无果后不良情绪的出现,本考核方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机制保证,允许学生不管是否争取到了“2+1”的机会,均可以参加“2+2”的考核,这样既能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勇于参与竞争,保证学生的竞争激情,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心态,还能较好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进而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调节功能,给予学生相应的优化建议,使其可以通过努力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高[2006]16号.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姚庆文,丁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职业能力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作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海关总署的5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表明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国的外贸还未走出低谷。高职院校以外贸外企为主要就业方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卡耐基有句名言: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靠个人的专业技能,百分之七十靠处理人际等综合技能关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固然要重要,而对他们的未来影响更大的乃是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前两天,笔者的第一批学生返校聚会,很多都感到学校学的知识根本没用上,而当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几个学生竟然自己办起了厂子。最近一个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回来参加论文答辩,说已确定被单位送往新加坡,就因为她做事认真,且擅长沟通。因而,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者,应当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抓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凸显他们相对于本科学生的优势。对于商务专业知识的讲授,应实施“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一、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构成
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曾指出,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院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结合专业建设做了大量的社会实践调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求实习单位配合填写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表;组织教师跟踪调查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等等。根据各方面采集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感到比起以往企业重视人才的学历、成绩,如今企业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统计表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要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对能力方面最注重的是要能与人合作,善于理解沟通,能灵活处理和解决问题。近年来,许多外贸企业为金融危机所迫不得不大量裁员,这就要求应聘的学生不仅能招来即用,更要会灵活处事,一岗多能。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中,我们看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研究,力求实效,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1.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教学
深悟商务英语教学之道的许多专家包括英国的MarkEllis都认为,商务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商务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角色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分析、讨论和语言表达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创设情境,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热情。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还是以精读和翻译课程为主,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商务活动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职教届近来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教学方法和模式,目前最为流行的的莫过于“项目教学”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二者都强调要突出实践教学,讲求工学结合,集“教、学、做”于一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以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为首的一些研究者们,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的的要求,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运用于商务英语课程,这种模式不失为一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商务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即以商务活动过程为主线,要求教师能够找到课程内容的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将整体过程再由简单到复杂,由新手到专家的顺序分成一系列的学习领域,然后在各领域中按照主题单元设置完成该领域任务的不同情境。这些情境即是构成工作任务内容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出口贸易活动为例,主要工作领域可以按照其流程分为:磋商、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要完成磋商这一学习领域,我们可以相应设置邀请发盘、发盘、还盘、接受等情境,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方法完成各情境的教学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相应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透彻地研究和理解,充分结合商务活动的真情实景,为学生创设仿真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创造性地完成语言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
3.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商务英语强调实用,即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演练活动。结合具体的工作过程和情境,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应用语言知识,发展交际技能,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角色扮演法(例如,模拟商务谈判活动)能给学生虚拟职业岗位情境的切身体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分析、想象等思维活动;促进群体的互动。而案例分析法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在仿真情境的设置上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基本上每一单元都设置了具体的活动场景,有利于教师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如中级Unit2b,Corporate hospitality中编排了四个案例。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我客户公司的总经理Pietro Zanelli,45岁,从罗马来到我公司,欲对与一宗大买卖有关的一两个细节作出最终决定。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Vittoria. 任务是要求学生讨论如何款待这个客户。学生在各自想好自己的行动方案之后,两人一组开始讨论。在示范表演的过程中,我感到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有的要带他们去打高尔夫,然后去饭店吃饭;有的则认为应该先吃饭,再去剧院看戏,而且都能充分表达各自的理由。有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要带客户去购物,然后为他们买单。原因是要促成大生意,有时需要先付出一定的代价。一语道出了当前社交活动的“黄金法则”。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还使他们认识到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差异和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性思维。
三、综合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高职学生相对而言都有比较充裕的课外时间,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好这些时间非常关键。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短暂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量布置巩固性或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渠道,如一些网络和多媒体学习资源,在线模拟训练的商务英语操作软件,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鉴别、筛选信息,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
四、加强实践教学,结合职业资格考证,提高学生商务环境下的就业能力
“工学结合”是以工作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由传统教室转向教授与实训一体化的课堂。实习实训,是对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检验过程。学生通过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工作中发现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和需求。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也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院外语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现在此列出,以期共同探讨。
1.语音语法实训。这是针对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馈而安排的实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语音语法的重视程度,帮助他们纠正较严重的语音语法错误。为接下来的商务英语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听说综合训练。以运用商务知识和词汇训练口语表达为目的,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附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辅导,帮助学生尽快拿到四、六级证书。
3.BEC实训。这是结合学生工作岗位的专业实训,根据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课程的教学模式,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学生提升了商务交际技的能力,学会了用英语熟练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的能力等等,是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前的演练。这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的操作训练,也基本结合了多数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要求,教师在实训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能比较容易地获取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诸如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全球性的BEC证书、外销员、报关员、单证员等证书,以提升就业应聘的竞争优势。
4.省略 湖北信合网
关键词:CAFTA 高职国贸专业 教学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随着CAFTA的成立,广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带动了广西对外贸易行业和相关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要及时认识到这些机遇与挑战将会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及时转变思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育以及教学实践方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创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CAFTA给广西对外贸易行业带来的影响
由于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东盟各国水陆相连,便利的交通,随着进一步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让广西尤其是广西北部湾逐步成为了中国-东盟的物流基地、信息交流中心、商贸与制造业基地。在物流、教育、投资、交通以及劳务输入输出等各方面,广西将与东盟各国展开更加广泛和密切的合作,这些都将会给广西的对外贸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据统计,2014年1-10月,广西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5.7%,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36.7%,贸易总额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48.5%,连续14年保持着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头衔。
不断增长的贸易额使得广西的对外贸易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广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产业基础薄弱、缺少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专业人才等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随着不断增长人才需求,出现了人才紧缺的现象。跨国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是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对外贸易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素质不过硬,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使得该行业的就业出现了一边是“人才紧缺”,另一边却是大学生就业率低下的现象。如果高校培养不出“适销对路”的毕业生,不仅会让毕业生缺乏竞争力,也会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毕竟“人才”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2 广西对外贸易行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一般要求
根据对广西对外贸易企业的调查了解,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学历不是重点,能力是关键
对外贸易行业是属于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因此该行业对学历并不作太高的要求,大专毕业生占据了该行业就业人数相当大的比重,现在的外贸企业引进人才的重点是放在了人才是否有具有该行业的从业经验,是否具有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践操作技能。
2.2职业证书不是就业最重要的保障,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对外贸易行业对于职业资格证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除了报关员以及报检员这两种工作岗位必须要有证书外,其他的比如货贷、外销员、单证员这些岗位并非一定要求持证上岗,这说明外企更加看中人才的实用性。另外,单一型的人才已无法满足多元化、复杂化的经济发展需求,那些掌握营销、谈判技巧,金融、管理知识,同时又了解东南亚国家的法律、语言、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等多项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已经是当今人才需求的趋势。
外贸行业看重的这些实践操作能力、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综合业务能力,只在学校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是无法具备的,更多的是靠在实践训练中培养而成。目前,外经贸实务操作员、外销员、报检员,报关员等技能型人才短缺,但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还是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而企业最紧缺的是一经聘用对业务可以直接上手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要抓住CAFTA给广西对外贸易行业带来的新契机,充分了市场需求,对目前国贸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做进一步的优化改革,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实用型国际贸易人才。
3 广西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
有不少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明显低于理论课时比重,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课堂的理论学习,课时安排的满满的,如此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是:学生尽管对于理论知识很熟悉,但由于缺少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体验,在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还是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处理,实操能力普遍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很多外贸业务处理过程以及各环节之间的精要之处,由于没有实际体验,将无法掌握,大多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要。
3.2教师本身缺少行业实践经验
就目前的广西高职类院校而言,高职国贸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并未真正在企业外贸岗位上呆过,或者未深入接触,毋庸置疑。这些老师的理论基础是扎实的,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学生对于实操技能也同样只是基于“形式上”的掌握。
3.3实践考核方法简单,起不到以考评促进技能提升的作用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将第三学年作为学生顶岗实训期,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期间,有不少高职类院校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比较粗糙,采用放羊式的管理,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训练全部交由企业去完成,而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只需要交一份简单的实结,用人单位填写评语之后,就可以完成实训任务,平时的一些实训课程的开展与考核也大多如此。如此简单的考核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对问题缺少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动力,也出现了不少学生实训期间由于没有学校严格的监管,得过且过,不能从工作中学到实践技能,无法达到预期设定的实践教学目标。
4 优化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践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广西国际贸易人才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对外贸易行业的就业情况,同时也会对广西与东盟贸易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广西的国贸高职教育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这些影响,通过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1开拓工学结合新思路,推行分批小班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在与外贸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合作过程中,由于外贸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要求高,企业不愿意承担新手操作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可提供给实习生实习的岗位非常之少。即使接纳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学生最多的是参与一些办公室日常的打杂事务,大多数未能真正接触到外贸业务的实质流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训目标。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普遍存在基础差,实操能力弱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国际贸易这类无生产基地的经济、贸易类专业作用不大。其实不然,只是我们并未找到一种真正合适的方式去实践。
传统的实习方式是将整个班级几十个人一起带入企业进行实训,如此一来企业无法同时提供足够的岗位满足实践需要,更多的只能是提供参观,走走过场。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将班级化整为零,采用小班模式,根据合作企业的规模确定每次上岗实践的班级人数,如十至十五人不等为一组,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任务,由驻扎在企业的教师带队,全程指导,监督。做完一个业务流程,完成实训任务后,再换另一组上岗实训。
4.2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将理论、实践课堂转移到企业
为了顾及企业的工作需要以及校方的教学要求,在实施上述开展小班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实训班级分为A、B二个小组,直接进驻企业,采用A组上班B组就上课,每5-7天轮换一次的小班教学模式。让学生一边体会、一边学习、一边操作,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懂的知识,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当中反馈给带队教师,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重在为帮助实训的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传授新的知识,这种以企业真实业务为教学内容边学边做的教学实践方式,经过笔者作带队教师的亲自实践,发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大高于在学校的纯课堂理论学习,并能迅速发现问题,提升个人的实践技能。
另外,将课堂搬进企业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解决引进企业人才进课堂难的问题。引入行业人才作为兼职讲师给学生授课一直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所提倡的,但由于工作时间冲突等问题的限制,在行业人才引进课堂方面遇到了各种障碍。如果将课堂放在企业,可以直接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让其在工作期间抽出时间给学生上课,既不影响工作,又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学生亦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4.3构建符合优化教学实践的课程体系和制度
要推行以上提出的国贸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相关实践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做出相应调整,理论课时过多,或者过少都不科学。一方面我们要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体系,在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量,突破原来的课堂纯理论讲授,实践完全依赖机房上机操作的模式,加大学生参与真实业务训练的课时力度。毕竟软件模拟的实践课堂不能完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上岗时还需要企业“再培训”。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单独地剥离开来,分别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并贯穿整个教学实践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几门相关的课程综合起来一起实践,这些都需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兼顾到。与此同时,要建立起配套的实践教学改革制度,新的教学实践模式的推行,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
4.4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开发与运用
与合作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士讨论,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必要时请企业领导亲自讲授国贸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大量与企业、实习工作岗位相关的案例,并制订成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并广泛运用到今后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不是遥不可及,以切身的感受,真正的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
4.5重视实践工作过程评价和阶段性考核,完善实践考核体系
由于传统的实践考核方法过于简单,让考核最终流于形式,起不到以考促管,以考促学的目的。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能只以最终的总结或者一纸考试来定成绩,应强调实际业务操作过程的评价和阶段性的考核。如上文所说的将课堂搬入企业,实施小班教学的实践模式,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考核:
第一,理论知识集中授课完成后随堂考核,取得该课程的理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第二,实践成绩以岗位角色为考核项目: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在企业里的业务操作能力、出勤、工作效率等,由企业根据学生的各个考核项目提出考核意见并打分,结合带队实训教师的考核意见进行综合评分,学校实训教师与企业的考核成绩各占50%,核记学生该项目课程的实践成绩,实践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或更多,具体比例可以根据该课程的实践强度来确定。
4.6引进并培养优秀师资,稳定师资队伍
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流失率较大,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致使专业课程的负责人频繁更换,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也会被频繁的调整,很多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后未执行便又落空,如此一来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降低了教学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因此,想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强化内部教学管理,稳定师资队伍。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经济优势更广泛、深入地与外贸企业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人才加入到老师队伍当中;同时,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要求教师特别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轮流带队进入企业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师结合企业真实业务直接参与“教、学、做”,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一线实践经验,如此一来可以弥补这些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从而提高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
4.7增加东南亚文化、语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