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著名商标申报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著名商标申报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中国名牌产品”是指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统一组织评定,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名义颁发“中国名牌产品”证书及授予奖牌的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是指由国家工商总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的驰名商标。“自治区名牌产品”是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自治区质检局)统一组织评定并以自治区质检局的名义颁发证书及授予奖牌的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是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认定并颁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著名商标”证书及授牌的商标。

违犯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环境资源造成危害的产品,均不在申报范围。

第三条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企业的评选工作,坚持自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名额不定。奖励资金及评选费用由**市财政安排,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资金总规模为500万元/年。

第四条为做好全市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的推进工作,成立**市名牌战略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负责评选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凡参加评选的产品,应在申报前2年内通过自治区级以上鉴定验收或登记备案,并己投产半年以上,按以下条件分为一、二等奖:

一等奖:获得过国家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称号。市场潜力大,社会经济效益高,在同行业处于高盈利水平。

二等奖:获得过新疆名牌产品称号和著名商标的产品。市场潜力较大,社会经济效益较高,在同行业处于较高盈利水平。

对通过最终评审的新创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进行一次性奖励(对同一驰(著)名商标下系列产品只奖励一次)。

第六条申报程序:

(一)由名牌产品生产单位,向所在区(县)经计委(经委)、两个开发区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报,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直接向市经委申报,按要求填写《**名牌产品奖励资金申报表》,并附加有关材料:相关证书及奖牌、专利证书、检测报告、研制报告、彩色12寸产品照片、用户意见及效益证明(以税务部门数据为准)。

(二)各区(县)经计委(经委)、两个开发区行业主管部门对各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将资料汇总后报送市经委。

(三)市经委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评。

第七条评审程序:

(一)由市经委负责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专家会议进行综合评审,并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获奖项目名单,一、二等奖须经到会全体成员半数以上同意,其中一等奖须经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采取综合评议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初评结果,将推荐获奖名单及审查情况报送**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并在新闻媒体公示。

(二)获奖项目自新闻媒体公示之日起15天后正式生效,如有异议,由原行业专家评审组提出处理意见,报市经委。

第八条奖励办法:

(一)获奖项目由市人民政府颁发奖状和奖金,并按以下标准进行奖励:一等奖35万元,二等奖20万元(如果某等级奖无符合条件的申报产品,该奖项可以空缺)。

(二)获奖单位可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的精神,对开发有贡献人员进行奖励。

第九条各有关单位推荐和评审工作应客观公正,对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提请有关单位给子处分。

第十条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其行为,收回政府奖励给企业的奖励证书和奖金,3年内停止该单位**市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的申报权。

第十一条获得**市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的产品,原则上2年内不予重复奖励。

第2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一、推进商标战略的意义

商标是与专利权、版权并列的传统三大知识产权之一。就其形式而言,是商品的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为区分其他同类商品或服务而使用的带有显著性的标志;就其实质而言,它是受法律保护的品牌,是品牌的核心,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品牌竞争、品牌经营、品牌消费、品牌制胜的时代,商标已成为生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附加值最高、与市场联系最直接的知识产权。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商标正是其显示经济和技术实力的载体,在全球最佳品牌*强中,美国拥有*%以上的品牌。*,

*,这些大公司在世界经济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竞争力。纵观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无一不是商标品牌大省、强省、名省,品牌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据统计,数量不到*%世界驰名品牌的产品却占了全球*%以上的市场,销售额更是占到了*%。商标品牌作为“城市名片”,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二、*市与*区商标品牌发展现状

(一)我市商标事业的发展现状:我市现有企业*户(包括外资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注册商标*件,*市著名商标*件,中国驰名商标*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件。平均每*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注册*件商标,每*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拥有*件*市著名商标,*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拥有*件中国弛名商标。

目前,我市注册商标仅占全国总量的*%,在*个省区市中排*位;中国驰名商标*件,占全国总量的*.*%,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西部排第*位,全国第*位。全市只有*个区县(含开发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其余*个区县(开发区)仍然为“零”。

自*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把商标品牌建设纳入考核区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在这一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全市已有*个区县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出台了实施商标战略的相关文件和奖励措施,有*个区县政府出台了《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并开展了知名商标认定工作,逐步形成了“区县知名、*著名、中国驰名”的品牌建设梯次。

(二)我区商标事业的发展现状:*、我区从*年*月*日,*钢铁公司成功注册我区第一个商标“*”,截止*年*月*日止,我区现有注册商标*件,占全市注册商标总数*.*%,在主城九区居最后一名。*、我区有全市著名商标*件,著名商标占有量为全市的*.*%,与江北区并列主城九区第六位。*、我区无驰名商标。目前,我局正在积极协助重钢股份公司筹划,将“*”著名商标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我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仍处于空白。

我区现有企业*户,其中外资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注册商标比去年底增加*件,平均*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注册*件商标,平均*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拥有*件*市著名商标。以下表格体现了我区商标发展指标在全市的比重:

目前,我区的商标工作在工商部门的努力下,对全区已注册的商标进行了逐个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了我区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以及培育企业商标档案。加强了行政指导,通过登记注册、年检验照、调研走访、市场监管等环节,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创建驰名著名商标指导书等“四书”以指导企业正确实施商标战略。同时,工商分局建立了商标创牌储备库,按照企业发展情况制定了“三个一批”(即推荐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方案,并实行梯队分类指导,重点培养,对商标重点培育对象进行全方位、零距离、面对面的具体指导和服务,从商标使用规范、商标发展规划制定,到准备申报材料都做到主动上门服务。

三、我区商标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施商标战略认识不深

社会各界对“商标兴企”、“品牌兴区”的战略认识不深,政府规划引导和推动创品牌的力度不大,有关部门扶持商标发展的力度不够,激励机制不完善。一些部门或基层领导对商标的概念、性质认识不清,甚至把商标与名牌混为一谈;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商标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识,没有认识到商标是品质的彰显、是价格的附加、是精神的体现、是企业的“名片”。一些部门只热衷于各项经济指标的评比,而忽视企业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价值和对发展品牌经济的战略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性,造成我区品牌产品不多,品牌产业不发达的状况。

(二)全区商标注册量小,种类单一,附加值低

*、我区企业与个体规模偏小,数量不多,实力不强,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区的创品牌工作,我区企业仅占全市总数的*.*%,个体工商户占全市总数的*.*%。同时,我区商标注册量与企业个体发展数量也不相适应,全区注册商标*件,商标注册量仅占企业个体总数的*.*%,低于全市*.*%的比例。利用国尺同比,某省省泉州市注册商标总量约为*.*万件,约占全国的*.*%强。

*、已注册的商标品牌种类单一,全部*个商品和服务分类中,我区的注册商标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为单一的商品商标,服务商标不多,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处于空白状况。商标的附加值低,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商标不多。

今年*-*月,我区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速居主城第一;gdp完成*.*亿元,增速居主城第二。与之相比,我区的商标战略工作,不仅与我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产业区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也严重制约着我区商标兴企、品牌兴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影响了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三)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思想落后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只注重做产品、做市场,而对发展自主商标自信心与主动性不足,商标发展计划缺乏规划,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缺乏创新。经营理念的滞后,从而导致我区企业产品竞争优势不足,没有在全国较高知名度的商标。目前,除*钢铁集团公司外,我区注册资金*亿元以上内资企业共有*个,仅有*实业(集团)公司注册了“*”商标。整合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扶强扶优,培育与引导好我区大中型企业在创品牌方面的做大做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区个别企业有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的初步意识,但由于企业的综合经济指标、商标知名度比全国的同类企业有较大差距,企业知名度低;企业的产量、产值、销售额等经济指标难以达到申请驰名商标的要求。同时,对商标管理与发展的认识难以真正到位,对申报的操作程序与法律、法规的规定似懂非懂,甚至有的嫌麻烦,因此,我区驰名商标的申报工作仍履步为艰。

(四)品牌建设激励机制不够

到*年底,全市已有*个区县政府出台了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商标事业的专题性意见,建立了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并对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都给予了扶持奖励,有的还实行了重奖。如:*区政府对获得*市著名商标与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分别奖励*万元与*万元;*区政府拟对*市著名商标与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分别奖励*万元与*万元,对企业与个人注册一件商标补助*元。*省*市*年*月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意见的通知》,其市政府规定: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万元奖励(其中市财政*万元,所地县*万元),其各区县政府也对著名、知名商标作出了具体规定。*工商局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自治州争创著名、驰名商标领导小组”,政府专门拨款*多万元作为“*”申报驰名商标和开展全国打假的专项经费。而我区虽在《*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质量奖励办法(修订版)的通知》(*府办发〔*〕*号)的政府文件中对商标发展有所奖励,但与主城区兄弟区县相比,奖励标准偏低,对获得*市著名商标与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分别奖励*万元与*万元,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区工商分局单方面推进商标工作的努力难以取得实效与突破。

四、对我区推进商标战略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从其他省市及兄弟区县的成功经验看,要推进一个地区商标工作,尤其是地理标志的发展,首先要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制定适应区域商标发展特色的政策与规定,对注册商标的企业与个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企业给予奖励。其次,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沟通和通力合作,商标的注册,尤其是地理标志的注册,对商标注册人的资格和商品的特性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与其形成过程都是以大量的人文和经济投入以及长期的历史传统作为基础的。

当务之急,首先是成立*区商标发展与保护领导小组,由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工商局、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委、农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加强部门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在区工商分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区商标发展与保护工作。把我区商标事业的发展作为政府议事日程与重点工作来积极推进,层层落实。其次,要加快出台我区的《实施商标战略的指导意见》。

(二)大力宣传,积极部署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平台开辟专栏,举办培训班、开展专家家讲座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商标兴企、品牌兴区的战略意义,对宣传重点、宣传方式、宣传主题、宣传标语、宣传内容及工作进度进行详细筹划和周密部署,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环境。

*、面向企业扩大宣传,积极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咨询,通过印发商标宣传资料,送商标法规上门,举办商标知识培训,向企业提供商标咨询优质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认识商标的市场价值,增强其申请商标注册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商标品牌意识和商标保护法律意识。

(三)彰显特色,突出重点

当年,“神州五号”飞船的上天,有关“神舟五号”和“杨利伟”也成为众多商家抢注的焦点,其经济价值立刻体现在商标的注册之争。以地理标志注册的*“*”成为驰名商标,提高了*的知名度,吸引了大批台商到*投资,改写了*经济发展的结构与历史。

*区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环境与特色工业,但对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和特色工业缺乏深入挖掘和创新,没有形成以商标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文化与企业,使得文化资源的高附加值与区域集约化、产业化、特色化经济严重脱钩,难以实现。马王场的旧石器文化及古商埠马桑溪古镇,为我市探寻文化之源提供了有力支撑,其商标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与合理的开发。我区的文化特产“堰兴剪纸”,由于缺乏品牌开发与推广,一年只有*万左右的产值。而某省蔚县剪纸,注重以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与发展,建立了融开发参观、旅游、民俗、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群,带动产值近亿元。

因此,我区的商标建设力求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已刻不容缓。*、要开拓思路,独辟蹊径,立足现有资源,开发特色品牌。尽快规划“*”与“*剪纸”的商标宣传、注册、开发与保护,以政府推动为动力,部门协调为牵引,带动我区旅游、观光、文化、民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与地域特色经济的产业集聚,做到“注册一个,带动一群,发展一片”。体现产业聚集与区域特色,加强行业行为指导,超前规划,体现品牌与形象维护与发展,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品牌运作模式。

*、要抓紧、抓实、抓好既符合我国产业调整结构与发展方向,又结合我区工业园区特色化规划建设的重点企业的品牌升级、品牌培育、品牌经营与运作,真正实现“商标兴企”、“品牌兴区”,做强企业,提升效益;优化品牌发展环境,提升区域形象。“商标就是市场占有率”,“商标就是竞争力”,我区著名商标在全市占有较高的比例,说明我区企业品牌在全市拥有很高的认同度,而这些企业集中体现为我区的大中型企业。当前,要重点引导好我区大中型企业的商标品牌化运作,推行挂钩联系服务制度,强化重点跟踪指导,帮助制定商标战略规划,实现品牌提升,带动区域品牌发展。指导扩张型企业对准备进入的行业提前注册商标;指导龙头型企业合理扩展商标注册类别,扩大商标保护范围;指导出口型企业及时到国(境)外进行商标注册;指导拉动性企业以商标为纽带,开展定牌委托加工,商标使用等模式经营,增加商标附加值。引导与实现*区产业与经济由“产业聚集”、“区域聚集”到“品牌聚集”,由“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到“品牌经济”的调整与飞跃,促进*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经费保障

实施商标发展与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建议区政府建立专项资金,一方面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商标注册给予扶持,对获得*市著名商标、中国弛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企业予以奖励;同时在商标注册协调、商标运作平台建设、知名品牌推介方面也应有一定资金保障,从而确保商标注册、扶持、保护的工作顺利开展。

第3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市场竞争已从单一依靠一种优势取得一时发展的产品竞争阶段,逐步转向通过培育综合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竞争阶段,品牌成为决胜市场的利器,成为企业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获得利润回报的重要保证,高知名度的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因此,党和国家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我国“”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将实施名牌战略、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当前,我市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既是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竞争力,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实施名牌战略的紧迫感、责任感,真正把创名牌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市场覆盖面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

二、明确品牌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

(一)争创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新创中国名牌产品3--4个,总数达到9—10个;新创名牌产品30个,总数达到90个;培育市名牌产品120个,总数达到300个。新创中国驰名商标2--3件,总数达到8—9件;新创著名商标40件,总数达到100件;培育市知名商标150件,总数达到300件。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名牌食品、农产品20个,服务名牌3个;新创国家免检产品20个,总数达到30个。

(二)强化商标注册基础工作,争取到“”期末,市注册商标发展到10000件左右,比“”期末的7467件增长34%,其中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占10%以上,农副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达到3-5件。

(三)在做大品牌规模上求突破,到“”期末,力争形成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品牌100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品牌4—5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品牌2--3个。

三、强化品牌建设工作的引导和培育

(一)引导企业增强运用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宣传“市场竞争靠品牌,品牌出效益”的企业现代经营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经营者主动注册商标,合法使用商标,积极争创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自觉维护品牌权益,不断提高其运作品牌的水平。

(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大力鼓励企业不断开发出更多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产品。加快实施专利新产品产业化工程,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产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创立更多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专利新产品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秀专利新产品的评选,深入挖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家和我市产业导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且市场前景好,能够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利新产品,每年评选一批“市优秀专利新产品”,并以市政府名义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实行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抓好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和研发,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重点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要瞄准世界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的质量水平,制定赶超目标和措施。中小型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制定质量改进措施。

(四)引导企业以优势品牌为核心,实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与组合,促进品牌的集约经营与连锁扩张,力争形成一批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组织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的高层次品牌群体。

(五)引导企业重视商标注册工作。把商标注册作为品牌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普及《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对商标注册的指导和服务。对已具备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潜力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及时注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创立品牌。积极挖掘、开发和利用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扶持引导注册农产品商品商标、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对出口创汇产品,及时指导生产经营者申请商标境外注册,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积极鼓励和指导自然人申请注册商标,扩大社会注册商标总量。

四、努力营造品牌建设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品牌的塑造和宣传。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社会活动等手段,帮促品牌企业巩固市场、扩大市场、开发市场,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报刊、广播等新闻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要积极配合实施名牌战略搞好服务工作,形成有利于品牌建设的社会氛。品牌企业要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营销体系,利用国际互联网营销及制、买断经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不断加大企业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力度。

(二)加强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名牌产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乱推荐活动。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省政府授权外,任何部门不得组织名牌产品评审和质量、品牌评价活动,坚决杜绝借名牌评比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三)强化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要建立和完善《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充分运用“华东五省一市商标管理协作网络”和“淮海经济区商标保护协作网络”,积极与市内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企业联手开展打假行动,及时有效地保护我市企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海关要鼓励商标专用权人积极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主动缉查假冒注册商标和其他商标侵权的产品,加强对我市注册商标产品进出口的管理。公安、司法机关要加强对商标违法案件的侦查和审判,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行为,及时审结进入司法程序的商标纠纷,为注册商标所有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护。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在广大企业中宣传普及商标保护知识,积极指导企业加强商标管理,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防止滥施许可、轻易转让等问题的发生,切实防止知名品牌在企业兼并、改制过程中流失,在境外遭遇恶意抢注。

(四)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服务。争创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是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强化对企业创牌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在摸清各地区、各行业的产品和质量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培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每年都要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瞄准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实施重点突破,指导和帮助重点企业按照要求制定创牌工作计划,及时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实施创牌计划中遇到的困难,并督促企业落实创牌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国家、省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的推荐申报工作,组织创牌企业认真学习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申报要求,指导和协助企业制作申报材料,积极协调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在企业申报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市政府每两年对创名牌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五、加大对创牌成功企业的奖励扶持

从年开始,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的生产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新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认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分别按每件20万元和1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出口创汇产品到境外注册商标按每件5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获准注册的农副产品商标按每件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县(市、区)同级财政予以落实。

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商品,可优先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其生产企业可优先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扶持,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技术基础工作、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在其他资源配置上尽可能优先安排。外经贸、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其进出口业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核程序。对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生产企业,有关部门优先帮助其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六、加强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4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最近提出的“将发展品牌经济作为发展的重点、核心和关键,在各个领域培育发展壮大品牌经济”的要求,以发展品牌经济为核心,以提升发展水平为目的,以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为基础,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的原则,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培育代表我区综合竞争力和形象的知名品牌,实现全区品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利用3-5年的时间,发展和完善工业、农业、服务业品牌体系,培育形成体现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形象的品牌。其中,力争中国名牌产品达到8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山东省名牌产品达到3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20件;青岛市名牌达到30个,青岛市著名商标达到30件;市级以上名牌企业的数量达到40家。

三、培育重点

(一)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制造业品牌。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品牌培育和建设工作。优先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品牌产品。

(二)大力培育形成农产品品牌。围绕*区域特色,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品,大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重点培育*茶、花卉、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等具有*特色的农产品。

(三)加快培育形成服务业品牌。在现代商务、金融保险、会展、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重点服务业,加快培育服务业品牌。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企业发展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区工商分局、外经贸局、农林局、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品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企业发展局。区品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提出品牌培育争创工作的总体目标、年度计划、工作措施;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原则,实施完成培育争创计划;协调解决品牌培育争创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年度品牌争创工作完成情况,研究提出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重点部门和企业进行奖励的方案。

(二)认真排查摸底、筛选确定品牌培育梯队。在对全区企业分产业、分行业进行认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品牌评审条件,对企业进行排队筛选,确定重点培育企业,建立重点培育企业信息档案。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级别建立品牌培育梯队。每年年初,区品牌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根据上一年的品牌培育争创情况和企业发展情况确定当年的品牌培育争创重点企业,制定当年的品牌培育计划。

(三)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夯实品牌培育创建的基础。企业是品牌经济发展的主体。要动员和组织企业开展争创名牌活动,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把品牌建设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指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技术领先、用户满意、口碑良好的品牌意识,对照各级名牌标准要求,从扩大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四)加大协调指导力度,帮助企业争创名牌。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各级名牌评审部门的沟通、交流,争取上级对我区品牌争创工作的支持。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深入我区企业,通过培训、座谈、案例讲解、咨询诊断和现场剖析等方式,对企业的品牌争创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好品牌申报材料,做好品牌争创工作。

第5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年上半年,*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总体目标,积极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深入推进服务型、监管型、法治型工商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初步显现了*工商局立足市情谋发展、立志创新促进位、立新图治树形象的工作特色。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市情,以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把握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一是深入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主题教育活动,局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局机关先后3次组织“走出里下河,融入长三角”解放思想大讨论集中交流发言,在全系统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我局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挂钩领导吉天鹏副市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登记准入职能,积极促进*优势产业、产业集群等具有地方特点的企业快生优生。在我局的多次努力下,*市政府专门行文,将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列入乡镇年终综合考评,上半年新发展私营企业338户、个体工商户3049户、新增注册资本15.3亿元。三是大力推进市场标准化建设,提升专业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为认真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市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作为扶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基金,其中对集贸市场改造给予一定的奖励。上半年,市场成交额达48亿元,对城区和乡镇所在地市场开展了标准化管理推进活动,从市场主办者准入、经营户持照亮照、进货登记索票索证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在泰州工商局召开的市场标准化推进现场会上,我局和金三角市场作了交流发言。四是强化对重热点行业的监管,加大化工企业、违法排污企业、废旧橡塑企业、网吧游戏室等专项整治的工作力度。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开展了社会文化环境百日整治,对“黑网吧”和非法经营游戏室进行集中取缔。在废品市场环境整治工作中,我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取缔违法经营户近千家,拆除各类设备设施1393台,彻底解决了废品市场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在刚刚召开的废品市场综合整治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部门。

二、立志创优,以主动进取的开拓精神推进市场执法监管职能。一是深入开展“百名工商干部挂钩帮扶百家民营企业”活动中,共走访联系企业220家,梳理意见建议七大类270条,帮助企业组建集团4家,办理各项变更登记91个;帮助7家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贷款680万元;帮助办理注册商标申请47个,指导帮助1家企业完善中国驰名商标申报材料,9家企业完善省著名商标申报材料,24家企业市知名商标申报材料;帮助22家企业开展打假维权活动,挽回企业经济损失454.9万元。二是使商标品牌创建成为企业创新管理的共识。我局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商标品牌创建工作,增强政府的行政推动力。上半年,在全市工业企业管理现场会和全市企业创新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局主管局长都做了加强商标品牌工作的专题发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的赞许。市政府专题下发了《关于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首次设立了对新认定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以及地理标志各奖励30万、10万、5000和20万元的奖励措施。在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工作中,分管市长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市政府办公室每月向分管市长、各职能单位印发《申报工作计划表》,6件地理标志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三是加大经纪人教育培训和组织活动的频次,增强组织的活力。注重依托乡镇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经纪人培育进程。上半年,我局主动与沙沟镇政府、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戴窑粮食市场联系,对600多名水产、粮食经纪人进行集中培训,把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与合同管理、订单农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传授《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推广使用农产品购销合同示范文本。我局经纪人培育管理工作得到了省工商局领导的重视,省局市场处来我局进行了专题调研,泰州工商局在*召开了全市经纪人发展推进会。四是建立信用数据库督查制度,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注重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建立制度入手,加强对信用数据库的管理,采取了每周有提示、半月有督查、每月有通报,增加监督检查的密度,不断提高数据质量。重点做好营业执照换号、年检验照、重热点行业标注数据的管理,企业换号率达76.17%,个体工商户换号率93.2%;内资企业年检率79.8%,私营企业年检率61%,个体验照率98.47%;确认重热点行业企业1531户。五是放大放心消费创建效应,显现创建工作特色。在食品、食用农产品、粮油制品、豆制品、药品、建材家具、农资、房地产、餐饮、建筑装饰等与群众消费密切相关的10个重点行业开展放心消费创建,积极推进和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星级流通企业”、“星级文明市场”等创建活动。10大行业创建工作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各创建牵头部门相继成立了本行业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市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拨付专款10万元。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我局先后两次组织食品安全“两个100%”集中检查“回头看”活动,检查经营主体3256户。针对豆制品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相关部门开展了联合调研和论证,建立了市百康豆制品生产基地,拟定了城区豆制品上市准入制度和措施,从源头上保障豆制品消费安全。召开了电动车行业创建动员大会,建立了全市电动车行业基本台帐、创建活动方案和行业创建标准,积极促成市工商联筹建电动车行业商会,并已进入筹备实质性阶段。我市农机行业自去年创建试点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创建经验在全省农机经验交流会和农业部、省农机局网站上作了交流,得到省农机局的充分肯定。市放心办联合市农机局、旅游局分别在农机经营单位和水上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新设6家“12315”工作联络站。六是坚持依法行政,抓住执法重点、克服执法弱点、解决执法难点、捕捉执法亮点,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上半年全局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42起,结案423起,罚没款309.69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案件56起,其中适用《反法》的28起,适用《产法》的29起,适用《消法》的27起,适用《公司法》的23起,查处无照经营案件171件,查扣假冒侵权卷烟474条,假冒“五粮液”10箱、侵权包装物200只。认真贯彻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传销行为,共组织专项执法行动4次,出动执法人员130多人次,捣毁传销窝点3个,遣送来自湖南、江西等贫困地区受骗的传销人员190多人,有力地打击了非法传销行为。加强案件录入数据管理,通过定期检查、及时通报、跟踪督查等措施,网上案件流程得到了有效运行。建立了严格的案件审核把关制度,案件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复议无撤销、诉讼无败诉、复查无改处、无错案“四无”目标。

三、立新图治,以积极有为的工作态势树立工商部门的崭新形象。上半年,*工商局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局机关顺利迁至新区,办公环境焕然一新。下半年,我局将紧扣年度工作目标,立新图治,开拓进取,努力以积极有为的工作态势,树立工商部门的崭新形象。一是加强机关管理,严格考勤考绩制度,规范岗位职责和公务流程,提高机关科室业务指导、组织协调的工作水平。二是重视基层建设,局领导班子将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与分局干部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谈心,了解基层干部的心理状况,想方设法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分局班子组织和执行工作目标的落实能力。三是强化职能业务工作效能,按照“服务创新优化形象、监管创效优化环境、素质创升优化效能”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发挥工商监管职能,细化主攻项目、硬化实绩考核,努力使条线工作上名次、特色工作上水平、全局工作上台阶。四是狠抓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市局的部署要求,加大重点、热点岗位的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强化执行各项“禁令”、规定的教育和监督,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努力以良好的工作成效,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6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乱象的原因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新时期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阻碍了上海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其主要原因缘于合作社创办过程中的不专业、不合作与不规范。1.强势“能人”办社。受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一些专业合作社由个别“能人控制”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是一些专业合作社重形式而轻内容,如章程形而无实,很难真正实现“民主”办社、“民管”生产、“民得”经营收益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立不超过总表决权票数20%的附加表决权,这就使得具有强势地位的合作社创办人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一个人决策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专职财会人员,其账目不规范,难以履行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有些企业或大户牵头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或大户的资产混用,收支混杂,涉及的个人利益复杂,影响到社员的利益,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持久、稳定、健康发展。2.催生“扶持”办社。在调研中发现,有关部门的“办社”积极性很高,常常指定并由某些人牵头,拉上几个村民,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就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组建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农民对合作社功能心存疑虑,对合作社合作机制的运用更是一无所措,因而合作意愿不充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过度”性干预,使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经常随着“领导”思路的变化而变化,其自我造血功能相对较弱,缺乏创新动力、缺少自我造血功能,光靠优惠政策和有限的经营收入,只能维持而做不强做不大。3.跟风“投机”办社。一些合作社的领头人办社完全以获取政府部门资助资金和享受政策优惠为目的。如有的地方规定,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凡吸收3~5人的合作社可以获得2~3万元的开办费补贴,一些农民出于能得到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的目的,便以村组干部、家庭成员凑人数成立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徒具法律形式,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组织成员开展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成为“空壳合作社”。这里既有农民自身受利益驱动思想的影响,也与政府部门求快求量、指标化考核不无关系。4.准入门槛低、登记注册规范难度大。有些农民举办合作社本来就先天不足,工商部门对其申报材料真实性的核实难以把握,如有的专业合作社缺乏足够的资金,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很难预期今后的发展;有的合作社没有组织运作能力,只是依靠与某一客户的关系而组建起来的,一旦与客户关系发生变化,合作社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就处于停顿状态;有的合作社整体素质偏低,不少社员是受短期利益驱动,期望能够马上就获得收益,一遇挫折立即打消办社热情。在组织机构、股权设置、市场定位、商标战略及广告策略等方面上的先天不足,既影响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也使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很弱。5.合作离合性大,发展缺乏共力。抱团互助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基石。农民组合起来后应当在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市场信息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然而,不少农民组织没有实质上的合作: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仍以一家一户为主,事中缺乏统一的培训指导,事后缺乏统一的验收标准,以单一品牌代替统一质量作为生产合作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上,统一销售中“二次分配”难以实现。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区几乎没有真正开展营销合作的专业合作社。究其原因,一则缺乏经纪能人,二则农民契约意识薄弱,统一销售意愿不强;三则部分“龙头老大”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售前结算”等方式,垄断超额利润,损害了广大社员的核心利益。6.专业技术差、缺乏农业科技组织的专业引导。专业本来应该是合作社经营的一大优势,然而一般合作社都由普通分散农户自行组织“结社”,因其缺乏带动者,多数运行质量不高,统一服务能力不强,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仍以户为单位从事生产,后续发展缺乏基础。更有甚者,部分专业合作社还因以家庭成员的名义凑人数,成立畸形的“家庭合作社”。金山区调研材料表明:当前专业合作社的专业人才粗略分为三类:生产技术型;市场营销型;组织管理型。以当地农民专业合作情况为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生产技术型人才不精。区内各类专业合作社中专职生产技术指导的人才占总数比例不高,其中有高等院校农技专业相关文凭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市场营销型人才不足。金山区共有农村经纪人292人,但其中多为各乡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在合作社中实际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比例较低,市场信息常常失灵。三是组织管理型人才不多。实现现代公司制的管理方式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专业合作社包括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的大型合作社均忽视了组织管理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合作社内部管理体系和分配体系较为混乱,成长与发展关隘重重。

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措施

如果说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农民自身运用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的话,那么让农民脱离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变“自上而下”为“由下而上”地运作,激发出“合作”热情和体现出“专业”价值,才能让根植于契约性社会之中的合作经济制度在今天走向新农村“小康”建设中焕发新生。1.宽严相济,有效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把好准入关是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首要环节。一个发展健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必须符合“合作”和“专业”的要求,才能在准入市场后与其他经营主体平等地在经营方式上取得竞争优势,为此工商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理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概念、举办合作社的意义以及给农村带来的增产增收增效作用,以此来增强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入社的积极性。同时要解放思想,在政策制订上要创新要有新思路,如将农民的身份认定标准由“户籍认定”向“职业认定”进行延伸,除拥有农业户口的当地人群外,对拥有当地土地承包(流转)合同的外来务农人员,允许其以农业身份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享受有关政策优惠。又如鼓励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经营管理经验的涉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加入合作社(法律、法规另有限制禁止的除外),共同带动农户致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要严格登记核审,防止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名,行个人经营之实的现象出现,在注册登记中防止“签名笔迹相同”、类似“夫妻档、凑人数”的行为发生。此外,要及时整理分析相关登记数据,一方面报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并为优惠政策落地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建立淘汰与退出机制,让一些既不合作又不专业的合作社退出市场。2.招商引资,鼓励多种出资方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实物、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出资,研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法及具体操作细则,进一步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量化、农业生产技术、土地使用权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等非货币资产入社投资的市场准入登记研究,支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支持以不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自有技术作为首次出资。二要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有限公司等其他市场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对依托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之上发展的新兴业态予以帮助和扶持,充分发挥两类主体的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扩大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进一步规划合理农村产业布局及农产品结构,实现结对合作双方的“双赢”局面。三要鼓励合作社做大做强,通过农业专业合作总社等新型合作社组织的形式,将相同、相近行业或者产销配套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联社,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在此,对合作社联合的需求,工商部门可借鉴集团公司的登记注册模式,探索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相对应的“合作总社”的发展和准入模式。3.鼓励农产品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产业链完善,有效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营销效能。提升营销效能是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一要鼓励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经纪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通过集群农业生产各类信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营销成本,促进“农商对接”就近就快有效结合。二要重视对合作社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工作,突破农村能人由农民而来的认知限制,从外部吸收知识储备好、市场反应快,业务或经纪能力强的营销人才,全面提升合作社营销能力。三要支持农产品商标战略发展,鼓励上海特色农产品企业或合作社申报有区域特色的字号名称,优先推荐以农民合作(联)社名义参加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优先推荐使用地理标志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参加认定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在著名商标中优先推荐涉农商标参加认定驰名商标,通过“品牌强社,商标富农”途径,做强合作社的牌子。此外,还要帮助农业专业合作社重视对农产品的广告宣传的运用,联合媒体集中一段时间或用专栏的形式,公益性地为农产品进行广告宣传。4.健全制度,着力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公开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提高“合作”与“专业”的正能量程度。首先要有效优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存环境,政府各部门在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要各司其职,多参与少干预,多管理不包办,多从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公共产品服务,打击涉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合作社合法权益,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要帮助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理清理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强化社员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用公开化的制度机制来规范财务票据和分配方式等,使农业专业合作社内社员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形成能产生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文作者:陈甬沪工作单位: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7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一)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的评选范围、条件和程序

1、评选范围: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规模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

2、评选条件:①优秀企业家:担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三年以上(含连续在几个企业担任正职累计满三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所领导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税收贡献、社会公认度测评优秀率在全县排名前10位,且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②优秀创业者:所领导企业成立满两年,不满五年;企业前两个年度(含当年)产值均在2000万元以上,税收贡献均在100万元以上;社会公认度测评优秀率排名在全县前10位。

3、评选程序:被推荐人所在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申报,提供有关事迹材料;县工业发展局组织有关部门对推荐单位的有关指标和被推荐人事迹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优秀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4、相关指标说明:企业销售收入以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年终核算结果为准;税收贡献以县财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社会公认度以测评结果为准(采取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职工代表进行测评的办法,进行测评)。

(二)入库税金纳税增幅十强企业的认定范围、依据和程序

1、认定范围: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企业。

2、认定依据:入库税金纳税增幅以县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年终统计的数据为准。

3、认定程序:县工业发展局牵头,县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提出十强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成长型企业和位次上升最快企业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1、认定条件:①成长型企业: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当年被认定为规模企业,或已纳入规模统计且近三年产值逐年增长,增幅排名在前10位;所处行业为国家鼓励或重点扶持行业(建筑业除外),产品市场前景较好;企业纳税总额在50万元以上。②位次上升最快企业:从当年产值较上年增幅排名前10位,纳税总额增幅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选取5位。企业产值增幅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结果为准;纳税总额增幅以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2、认定程序:县工业发展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推进品牌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关奖励指标认定依据和程序

(一)认定依据

1、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分别以国家名推委(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名推委认定,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质量管理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结果为准。

2、驰名(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结果为准;省著名商标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结果为准。

3、各类体系认证: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ISO9000体系和HACCP认证以国家和省级质监部门认定结果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为准;企业销售收入以县国税、地税等部门核实后的数据为准。

(二)认定程序:各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证明材料;县工业发展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提出通过审核名单,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有关指标认定标准、奖励依据和认定程序

(一)项目建设主体认定:国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的建设单位须为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企业,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且当年建成投产,新增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二)奖励依据:国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验收结果以国家或省工信、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鉴定结果为准。

(三)认定程序:各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县工业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签署认定意见。

四、加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指标认定依据和认定程序

(一)认定依据: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以当年省、市人民政府或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结果为准。

(二)认定程序: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供资质材料,经审核无误的,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五、鼓励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关奖励(补贴)发放认定标准及申请程序

(一)大学生及下岗职工认定标准:企业所招大学生应为国家统招应届或往届未就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下岗职工应持有《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企业与所招录大学生、下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

(二)企业申请时限及需要提供的资料:企业须在与大学生、下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30日内,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工业发展局、县人社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书,大专以上毕业生的身份证、毕业证,下岗职工的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企业申请资料审核程序:采取联合审查的办法,县工业发展局就企业是否符合申请条件进行审核,县人社局就招聘双方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经县工业、人社部门联合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按照每招聘一名大学生(下岗职工)每月奖励3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并对下岗职工社会保险金进行全额补贴。

(四)奖励(补贴)资金划拨方式及期限:企业招录大学生或下岗职工的奖励金给付期限为一年,一年合同期满后,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付。企业按规定为招录的下岗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并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方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下岗职工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按年度核拨,且期限不超过三年。

六、企业所得税留县部分奖励返还办法

(一)新增产值、入库税金认定依据:新增产值以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准;入库税金以县财政局提供的数据为准。

(二)企业所得税奖励返还数额及程序:符合返还条件企业申请奖励返还比例为50%;返还方式采取即征即返的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县统计、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依照国税、地税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执行。

七、企业名称登记申请及奖励办法

(一)企业名称中使用“连锁”字样申请条件:企业为县境内零售类企业,且直营门店数量在3个以上(门店数量认定以县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为准)。

(二)省级企业名称或以集团形式登记申请办法:注册资本等条件符合国家或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可申请省级企业名称或集团登记;批复同意以集团形式登记的企业,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工业发展局、县财政局申请奖励资金,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联合审查,县财政按程序拨付奖励资金。

八、县境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办法

(一)贷款增量认定范围及依据:认定范围为县境内各金融机构,贷款对象为县境内中小企业、涉农和重点项目;贷款增量以县人民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准。

(二)奖励标准及荣誉称号授予办法:奖励标准按照(泾发[]1号)文件执行;县工业发展局依据县人民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按照贷款总量、贷款增量两项指标,对排名前两位的金融机构提出奖励,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九、初始型创业活动税费限额返还办法

(一)认定范围:在法律、法规许可行业内创办企业实体或领取个体工商经营执照的初始型自主创业活动人员,均为鼓励扶持对象。

(二)认定依据:以县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为准。

(三)返还程序:符合条件的初始创业者携带营业执照、缴纳税费收据等有关证明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县财政局协调有关部门按程序予以返还。

十、国家发明专利认定依据、奖励标准及确定程序

(一)认定依据:国家发明专利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为准;专利所有人创办科技型企业达产达效或将专利转让县境内企业并达产达效的,应具备新产品开发备案、专利转让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奖励标准:给予专利所有人一次性1万元奖励,若专利系多人或法人享有,则以集体名义受奖,且奖励总额不变;专利所有人创办实体或将专利出让并达产达效的,最高给予企业5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确定程序:专利所有人或受让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由县工业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十一、新办企业职工技能免费培训申请办法

(一)申请条件:新办企业应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并按照岗位及国家初、中、高级职业标准确定培训内容。

(二)申请程序:企业须在开班15日前,向县人社局提出免费培训申请。通过审核的,由企业自行组织员工在县人社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结业证等相关证书。

十二、支持工业发展先进镇和优秀部门的认定办法

(一)先进镇认定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随机选取镇辖区10户企业和10个县级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满意度在80%以上,且上年度工业与民营经济半年、年终考核结果均在全县排名前5位的镇中确定先进名单,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二)优秀部门认定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企业对涉企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从测评结果排名前10位的部门中确定优秀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十三、企业申请设立警务室程序

由企业直接向县公安局提出书面申请,县公安局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对符合设立警务室条件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

十四、县境内企业家和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群众享受同等待遇认定办法

(一)认定范围:企业家为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领导;外来务工人员为与县境内各类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

(二)待遇标准:享受标准参照企业所在镇居民享受的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

十五、专业技术人才认定范围、程序以及申请临时住房的条件、程序

(一)认定范围:与县境内非公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在企业研发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第一学历)的人员或取得国家承认的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且从事工种与本专业技术资格相一致。

(二)认定程序:企业与专业技术人才签订合同后30日内,向县人社局提出认定申请,提交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专业技术资格证及聘用合同原件、复印件。县人社局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审查认定。

第8篇:著名商标申报材料范文

一、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1、帮助企业申报产业振兴调整规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促进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突出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储备,组织、筛选相关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和省发改委、省经委,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产业调整规划,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2、积极帮助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争取资金。相关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179号)要求,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扶持。统筹用好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节能奖励资金等,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等项目,扩大适销产品规模,加快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重点工业项目(含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优先组织申报国债贴息和省技术改造贴息项目,争取贴息资金的支持。

3、扩大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规模。将区启新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1000万元,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运作,惠及更多的企业。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有效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缓解企业融资难压力。

4、建立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按照上级要求,政府采购优先支持选用自主创新工业产品。政府采购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自主创新工业产品。在我区建设的农业、水利、工业、城建、交通、文化等非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同等条件下,有关部门要为其优先推荐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自主创新工业产品。自主创新工业产品政府采购目录由经贸局、科技局负责筛选推荐。凡本区企业生产或开发的,暂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但符合国民经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产品,可由政府优先采购。

5、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部门要积极落实中央关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金融政策,扩大对工业企业的金融信贷规模,增强对全区经增长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协调引导各银行金融机构综合运用授权授信、房产土地抵押、设备抵押、股权质押、应收帐款质押、动产质押、专利品牌(商标)质押等多种方式扩大信贷投放,使更多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积极推进银行与中小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分行业、分专题、分层次召开流动资金贷款协调会,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通过开展推介会、银企恳谈会等形式,推荐一批信用好、产品有市场、效益好、还款有保障的企业和项目,争取金融部门支持。每年举办2次银行与我区中小企业银企合作专项洽谈会,加强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交流、合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平台。

6、鼓励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抵押贷款方式,落实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快典当、拍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利用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基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质押、票据贴现、买方信贷、出口创汇贷款、联合协作贷款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

7、推动产学研联合。对购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利技术或转化科研成果,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经市有关部门联合审查认定为重大转化项目的,优先安排企业贷款担保,优先推荐申报省产学研联合重点项目计划,优先争取省产学研专项资金支持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区企业的紧密合作,加速重点技术、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8、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围绕重点改造项目,推进企业重点技术改造,积极培育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动态储备库,每年保持10家,其中,国家级后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后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市级后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7个。

9、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选取30家对地方贡献大、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支持这些企业优先申请政策资金扶持,加快项目建设,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工业企业发展环境

10、开通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绿色通道。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建立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暂行办法的通知》(政字〔2009〕3号)精神,对重点投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理、优先办理、并联办理、预约申办等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申报和协调服务,在申报材料齐备的条件下,相关部门要按规定一半的时间转报上级部门,并负责协助企业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

11、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执行国家关于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的通知》(鲁工指字〔〕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清理各类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以及资源补偿类、环境保护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减、免、缓、降”等措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自2009年1月1日起,各类法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法定标准下限征收。严禁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严禁以任何名义强制企业接受有偿服务,严禁将咨询、评估、信息、监测、商业保险等企业自主选择的服务变为强制,严禁强制工业企业参加学会、协会、培训班等,变相收取企业费用,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等新老“三乱”行为要严厉查处,建立定期收费监察制度和畅通的乱收费举报渠道,坚决杜绝各种违法收费行为,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12、严禁一切非必须的检查活动。一切检查活动要按《关于优化发展环境“三条禁令”的实施细则(试行)》(长办发〔〕19号)文件执行,涉及环境保护、节能降耗、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及计划生育等必须的检查,遵循“履职不收费”的原则,尽量减少数量或合并开展。严禁各执法部门违反规定到企业检查、收费、罚没;严禁对企业的吃、拿、卡、要、报、借;严禁在服务企业和群众中生冷硬顶、推委扯皮、弄虚作假、承诺失信、故意刁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13、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及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实行“绿色通行证”制度,由区交通、交警部门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商贸企业颁发“绿色通行证”。与企业原材料购进及产品销售有关的车辆,一律不予扣留,确有违规、违章行为的应予纠正,要以批评教育为主,对确需处罚的适度从轻处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阻挠施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14、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政务中心服务体系,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及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组织中介机构每年对中小企业开展培训服务、创业服务、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化服务、信用服务、管理咨询等服务,以上服务按实际发生额对中介机构予以适当支持。通过各项专业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三、加强企业管理

15、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争取中央和省资金补助。鼓励企业将淘汰落后与技术改造升级相结合,压小与上大相结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严格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竣工验收制度和核准程序,严把环保准入关,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16、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各企业要以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广泛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要把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产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要强化企业成本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大力压缩生产成本,努力减少两项资金占用。加强企业生产管理,增强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优质率,降低原材物料消耗。

17、高度重视市场营销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售后服务质量体系,严格执行售后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充实售后服务队伍。强化企业营销队伍建设,把加强营销员队伍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营销团队的业务素质和市场开拓能力。

18、强力推进品牌建设。支持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培育塑造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走质量效益型的名牌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将培育品牌作为长期战略来实施,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品牌建设,强化激励机制,从财政税收、金融服务、政府采购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惩处假冒伪劣、侵权等行为,强化品牌的研究和专业服务,为其成长提供条件,创造环境。

19、增强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企业要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要把确保资金链安全放在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预警监测和资金预算控制,强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责任追究,有效防范资金链断裂带来的经营风险。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建立健全资信、财务、劳工、环保、安全、产品服务等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坚持诚实守信经营。

20、努力保持社会稳定。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各企业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拓市场来减少损失。如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确需要采取减员、停产放假等措施来应对的企业,要认真执行市劳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意见》(劳社字〔〕128号)精神,保证平稳有序进行。企业对拖欠的水、电、汽等费用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处理好;有关部门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采取给企业断水、断电、断汽及提起法律诉讼等强制措施,保持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2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企业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权责,制定切实可行的“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完善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经营管理权,监事会对董事、经理实施有效监督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按照公众公司的要求逐步完善公司股权结构,为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

四、强化对工业经运行的组织领导

22、加强组织协调。工业经运行成效直接关系全区经社会发展全局,区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分管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工业经运行指挥部,负责对全区工业经运行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抓好工业经运行的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