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易经入门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易经入门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易经入门基础

第1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易是什么呀?易就是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文》:“曰月为易,象阴阳也”。易字是上日下月的象形字,上面一个日字、下面一个月字,日代表阳,月代表阴,阴阳是国学文化气的一元论所化生的二元论的主体思想。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生之谓易”,易就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万物的生成,就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易经的这两个基本思想,对中医学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就是运用了《易经》阴阳相互作用的思想,创立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医源于易,医易同源,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是说要想知医必须要先知易,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明朝名医张景岳《医易义》提出:“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清代医家章楠《医门棒喝》指出:“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

《易经》对中医学最为本质的影响,莫过于以阴阳理论为纲,对人先天禀赋的阴阳属性进行了划分,以五形八卦理论对人进行的最早、最为科学的气质分类,为《黄帝内经》的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分类奠定了基础,更是现代《中医体质学》里的九种体质分类法的思想指南。易经将人分为八卦人,即巽(震)卦人、离卦人、坤(艮)卦人、乾(兑)卦人、坎卦人;黄帝内经将人分为五态人,包括少阳之人,太阳之人、太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少阴之人:又将人分为五形阴阳二十五人,包括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现代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九种体质,包括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瘀血体质、特禀体质。通过这些对人体质分类的探索,使我们从更本质的层面,逐步认清了的一些本质特征,从而掌握了如何了解人自身、了解人身上患的病、了解人得病的原因、了解人得病的趋势等的入门方法,是最高的法门,佛家称为不二法门。体质是我们得以进入生命奥秘殿堂的钥匙,是现代养生治病的魔仗。有什么体质有什么性格、有什么体质得什么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们必须要从仙的角度,站在山顶上,站在人身之外看人,盯住得病的人,而不是只盯住人得的病。盯住病是下医,盯住得病的人,才能做中医,既能盯住得病的人,又能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为上医,上医可医国,就可以达到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我们察色和按脉所得到的证椐。察色,是中医诊法里的望诊,按脉是中医诊法里的切诊,中医四大诊断技术,有“神圣工巧”之说:“望而知之谓之神”,就是这个察色,色分五行,可别阴阳,因为十分高深,所以谓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是听角、徵、宫、商、羽五音来辨别阴阳:“问而知之谓之工”,是靠问诊来判断阴阳:“切则知之谓之巧”,就是通过按脉来别阴阳。易经的八卦脉,是中医最早的脉法,另外还有王叔和的二十四部脉法,李时珍的二十八部脉法,《黄帝内经》的五脏脉法、四时脉法,《伤寒论》的六经脉法等等,对于分辨五形人来讲,易经的八卦脉比较准确。木形人的脉,一个是巽脉,一个是震脉,都属于风,归于木行;火形人的脉,是离脉,属于火,归于火形;土形人的脉,一个是坤脉,一个是艮脉,都属于土,归于土行;金形人的脉,一个是乾脉、一个是兑脉,都属于金,归于金行;水形人的脉,是坎脉,属于水,归于水行。这个五形人的形,具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指的是易经八卦之中,不同卦气性质的分类,按照河图五行归属的一种代称,具体的讲:木形人就是具有巽卦、震卦卦气的人,火形人就是具有离卦卦气的人,土形人就是具有坤卦、艮卦卦气的人:金形人就是具有乾卦、兑卦卦气的人:水形人就是具有坎卦卦气的人。“形”所指代的是一种卦气所呈现的固有规则和运动形式,就是体质规律,就是固有的生命密码。

人的体质是先天赋予的,体质所禀赋的先天元气的质量和数量,还有阴阳的关系态势,是一生不变的,所变的只是阴阳关系的程度而已。《黄帝内经》讲的“阴平阳秘“,就是指的人出生时阴阳关系的态势,“阴阳离决”,就是指的阴阳关系的程度发展到了一种极不平衡的阶段,于是“精气乃绝”。这就是体质

“禀赋于先天,得养于后天”的实际含义。

第2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经》,根据阴阳五行变化理论、祖国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欢迎。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陈家沟,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地创造出了太极五套拳、五套捶、十三势、炮捶,以及枪、刀、剑、棍、锏、鞭等,尤其独特的还有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形成了完善的武术体系。在三百多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从陈氏太极拳又派生出了杨、吴、武、孙、赵堡等各式太极拳。在陈氏太极拳体系当中,被后人称为“小架”的,是最为传统的一种练习形式。

陈氏太极拳“小架”概说

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中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圈是指丹田的运行轨迹)、外圈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中圈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后人为了区分陈氏太极拳的不同练习方法,拳术上有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称。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陈氏太极拳大架因一些后人在外走镖或经商,而开始向外界传播,使陈氏太极拳大架得到广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小架由于仅在家族内传授,且师承严格,至今鲜为人知。如今的陈氏“小架”传人也开始向外界传授,但由于起步较晚,普及范围仍然有限。如今当代陈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十八代传人陈伯祥和他们的后代及弟子们正在为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发展而积极努力着……

由陈氏十六世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被誉为太极圣典,其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图说》自序言道:“愚今者既恐时序迁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门别户,失我真传,所以课读余暇极力显微阐幽,纤悉毕陈。”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由此可知,《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

重要传人陈伯祥

笔者的恩师陈伯祥先生,1944年3月出生在河南温县陈家沟,是陈氏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现任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总会副会长。

第3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修身养性选太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又是投资股市,又是投资房地产,甚至还玩起了奢侈品投资,但人们在对外寻找投资机会的时候,却忽视了最根本了一项投资――对自我身心健康的投资。

现代都市人也找到了许多理“才”方法,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打高尔夫球、跳健身操等等,但这些运动只是健身而非养身。它们能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健康,却很难让你的心灵也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因为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心理上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导致生理上发生种种病变,反之,心理健康的人则更容易让生理疾病得到康复。因此光有身体健康还不能算做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只有身心同步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而想要身心全面健康,就需要引入“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养生概念,即“修身养性”。而提到养生,就不能不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养生之道――太极拳。太极智慧融入生活

“太极”二字最早出现在《易经》的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分阴阳虚实,对立而统一。道家认为,世间万物,均有阴阳两面,而阴和阳又在不断地相互变化,矛盾着向前运动和发展的,正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是一种简单朴素的辩证哲学,也是中国传统精神的智慧体现。太极拳集气功、桩功、吐纳、导引等养生方式为一身,长期习练,有助于舒缓情绪压力,按摩五腑六脏,平衡身心,疏通经络,调血养颜,健体瘦身,这种神奇的功效不断被现代医学所证实。而其包含虚实变化,刚柔互济,节节贯穿等特征,符合经络、吐纳和骨骼最佳受力点的独特运动反射模式,通过推手练习变成身体的本能反应之后,又具备极强的技击防身效果。而太极推手,则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游戏,在彼来我往中,检验平时打拳的成效,具有妙不可言的乐趣。

太极拳体现了平衡和谐的思想,而这正是现在被全世界所认同的一种普世价值。通过习练太极拳,体悟拳理,并将拳理中蕴含的太极智慧融入生活,能使人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豁达、圆融地面对工作、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种种问题,中正柔顺地待人接物,宠辱不惊地面对挫折和障碍,顺势而为地追求人生和事业的成功。掌握了太极的智慧,就拥有了一把通向人生成功的金钥匙。

白领恋上太极拳

如果你还以为太极拳就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劈情操”,那你就OUT了!如今西方社会正在兴起一股练习太极拳的热潮,美国《时代》杂志将之称为“全球一亿五千万人练习的‘完美的运动”’。在上海,也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开始习练,并且迷恋上太极拳。太极拳,早已不再是公园里老年人的专利。

事实上,都市白领恋上太极拳,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如今白领长期端坐在电脑前,长时间的坐姿不动造成了腰椎、颈椎疼痛,腰间盘突出等等生理问题,而繁重的工作又会导致其精神压力过大,进而可能造成失眠、神经衰弱等问题,而太极拳柔中带刚,身心合一的练习方式不但有注意改善身体的不适,更对调理心境,舒缓情绪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只要每天坚持练5~10分钟,就能有效增强腿部力量,疏通经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睡眠质量也随之改善。

更重要的是,练习太极拳没有很高的硬件要求――无论是设备硬件还是身体条件。一方面,练习太极拳不像其他运动需要准备各种器械并在专业的场地内进行,太极拳只需要2平方米的空地和一套宽松的服装即可开练;另一方面,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生也可以练习,完全没有门槛。而且打太极拳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一套动作几分钟就能打完。因此白领在办公室就能够练习。“方便”成了太极拳在年轻白领中走红的一大原因。

太极拳不是花架子

在上海市中心的八万人体育场的富豪东亚酒店底楼,黄忠达的“易太极”养生馆内呈现出一派悠然自得,与世无争,静谧和谐的感觉。这里是上海目前唯一的一个会员制的专业太极拳修练场馆。黄忠达开办此馆的目的是希望给太极拳正名――让太极拳不再是老百姓心中的“疑似广播操”,而是既能让人阴阳调和,经脉通畅而身心健康的养生拳法,又是传承着前人们的心血的具有实战技击功能的可贵的中国功夫。

为了让太极拳能够为现代都市人所接受,黄忠达不但还原了原汁原味的太极拳的真正内涵,让太极拳摆脱了花架子的歧途,回归实战技击功能,还独创了一整套便于入门、普及和反复检验的教学模式。

第4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弟子规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96-01

一、《弟子规》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由孔夫子所创,至孟子时日臻完善,其核心在一字“仁”,“仁”字从人从二,谓二人一体为仁,即若能由自己想到别人,互助互爱之谓“仁”。然而,在大自然法则中,人类关系只有五种: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即五伦大道。要做到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核心在于“孝”。《弟子规》以“入则孝”为始,阐明为人子女所应尽的孝道,从始至终,进而讲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层次递进,是人们学习圣贤规范的最好老师。

二、学校如何开展《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

鉴于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学课堂上传授、落实《弟子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学校该如何在教育管理中实践《弟子规》。

(一)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学习和运用《弟子规》

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师能自觉运用了,才能使《弟子规》的教育有的放矢。我们可以请大师从《弟子规》的作者、渊源、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及必要性等方面讲述教师该怎样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弟子规》,增强教师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与自己成长的关系,使教师们能在理解掌握《弟子规》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二)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有力行,才能在实践中感受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之精华,才能用之以指导我们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师先学习和感受《弟子规》的前提下,然后在学生中进行《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影响家长的思想和行为。

1.将读圣贤书、做圣贤人作为师生的目标,并在楼厅中提示。人是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统领的,也是需要有正确的目标来追求人生价值的,所以我们提出的读圣贤书、做圣贤人,是一个能够得着的高度,而且很有意义,它也是在实践“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运用《弟子规》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弟子规》较以往的制度有其独特的效果,总结如下:《弟子规》的管理主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弟子规》的管理使人提高了素质,净化了心灵,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弟子规》的管理可以延续到被管理者的家庭、工作、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学校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所产生的作用

(一)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

《弟子规》有明确的指导:如“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等等,一则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二则很有实用性,三则陶冶人的情操,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省了劲,有了效果。

(二)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方面的作用

《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人来说,种善根,出善人;种恶根,出恶人。学习《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人扎善根,这个善根扎得越深,将来的成就越大。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就是从孝悌来入门,从《弟子规》做起。

(三)对家长的影响

在学校的带领下,家长也可以认识《弟子规》并开始学习,例如:两个孩子打架了,妹妹哭着向家长告状,母亲问清了原因后,对孩子说:“我们一起背《弟子规》,‘用人物’――”孩子说:“须明求。”母亲说:“倘不问――”,孩子说:“即为偷。”孩子不哭了并低下了头,母亲则笑着对她说:“过能改,归于无。”一场教育在和风细雨中进行着,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

笔者认识到古人所说的“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真正落实《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同时,教学相长,曾有老师很有感触地说:“是《弟子规》使我知道了育人的乐趣,爱人的力量。”如果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那么关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就可以真正落实,复兴中华的伟业必将成功。

【参考文献】

[1]弟子规.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5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便利化;区港联动

保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在吸引外商投资,集聚贸易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经过20年的开发与建设,保税区在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目前上海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继国务院批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出台之后,在多方努力之 下,上海已经把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此情形下,研究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保税区特有的开放度和贸易促进功能,发挥上海的保税区政策和规模优 势,有力地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市保税区的建设与发展概况

保税区是由海关实行区域性保税免税管理的经济特区,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过 程。目前,上海地区的保税监管区域主要有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简称“三区”,在本文中统称为保税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分 别为松江、金桥(南区)、青浦、闵行、漕河泾、嘉定出口加工区)①。2009年11月18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正式挂牌成立,统一管理洋山保税港 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行政事务。在“三区”建设方面,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大力开展国际贸易 等货物和服务贸易功能;洋山保税港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仓储租赁、期货交割等多层次业务;浦东机场综合 保税区重点建设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大力发展航空口岸物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②。

保税区由于自身的功能特点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投资落户。截止2009年底,三区所辖区域累计批准投资企业项目达到10 576家,其中,外资企业项目累计达到7 955家(外商独资企业项目7 245家),占项目总数75.2%;内资企业项目2 621家,占项目总数24.8%;累计吸引投资总额达到204.74亿美元。2009年,三区实现进出口商品总额566.7亿美元,相当于上海市进出口商 品总额的1/5。其中,进口额约占全市32%,出口额约占全市9%。三区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9 655.2万吨,占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3;实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 138.7万标箱,占全市的比例高达85.5%;实现税收总额247.61亿元,约相当于全国保税区税收总额的1/5[1]。

二、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两个提高,两个加快”,即提高市场开放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吸引中外贸易主体集聚;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要素通畅流动;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价格发现的引导作用;加快营造 国际一流水平的贸易发展环境,使上海成为交易机会多、综合成本低、市场秩序好、商贸人员满意度高的城市[2][3]。

根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定位和“两个提高,两个加快”的基本建设思路,融合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叠加优势于一身的上海三大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承担着先锋、示范、引领的职责,具体可从以下三大方面、九大要点研究他们 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4]。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1、便利通关2、便利保税监管货物流转3、畅通口岸物流

增强贸易产业集聚度与辐射能级

1、吸引和鼓励高能级贸易主体落户2、着力建设专业化贸易平台3、扩大保税区经济腹地范拓展多元化贸易功能

1、继续做大做强转口贸易、加工贸易

2、积极开展保税货物内销贸易3、努力开拓离岸贸易

(一)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首当其冲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造更为便利的贸易环境。

保税区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内企业享受区外企业所不具备的诸多政策优势和贸易便利性。为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保税区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贸 易主体的经营需求,采取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提高货物通关速度,便利区域内企业与口岸之间、区域与区域外企业(场所)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保税监管货 物流转,同时协调好口岸物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吸引更多的中西部区域或其他区域的货物从这些口岸进出。 

(二)增强贸易产业集聚度和辐射能级

高能级贸易主体具有贸易体量大、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并具备一定的定价权。因此,保税区要发挥政策优势,吸引和鼓励地区总部、营运中心等高能级 贸易主体在区内聚集。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已经拥有了汽车、钟表、酒类产品等十大专业贸易平台,初步形成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品进出口集散 中心。下一步要在夯实原有专业贸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建设新型专业化贸易平台,提高保税区国际贸易总量规模。

在集聚高能级贸易主体和建设专业贸易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个保税区与三大相邻港口——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和外高桥港口的联动,提升保税区的服务能级,扩大其经济腹地辐射范围[5]。

(三)拓展多元化贸易功能

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上海三大保税区的贸易方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保税区要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做大做 强这类贸易方式,并积极开展保税货物内销贸易业务以充分开拓国内贸易市场。同时,还要努力开拓离岸贸易业务,因为离岸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心的主体贸易方 式之一,具有降低关务、税务、财务、国际结算等项成本,和避开国别贸易壁垒的优势。保税区可开拓离岸贸易业务,为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为全球商贸流通网 络化的关键节点而努力。

三、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足于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从目前上海的三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三区”)的运行情况出发,分析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一)监管职能分离分立,通关速度慢,不利于贸易便利化发展

货物通关监管涉及部门多,相互之间分离执法、权力分割,影响通关速度。1海关与商检的监管分离。货物的进出口由海关和商检分门把守,企业 报关时,同样的内容要填写两次,分头报送,两个部门分头检查。不仅给企业增添了不少麻烦,而且实际上延缓了通关速度。2“区”、“港”海关独立执法。根 据我国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方法,只有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是由一个海关统一监管,而保税区采取的是港口和区域分属两个海关监管,以转关方式实行监管衔接的管 理。因此,在“三区”中最典型的是外高桥保税区,虽然紧邻外高桥港口,但港区和保税区海关分设,企业报关须报两次,两个海关也须分头检查。即便是保税区国 际中转的货物也需要两次报关,货物由境外进入保税区时采取的货物备案与区外进出口报关在程序和效率上差别不大。

3区间保税监管货物流转管理复杂。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和开放度来看,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比保税区的等级高,而且海关对区间保税货物的流转按照转关处理,造成了区间保税货物流转的手续繁琐,税收征管复杂,给区域之间的企业合作带来不便。

(二)企业经营成本高,软环境不足,不利于吸引外贸企业集聚

1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税负过重。在市场准入方面,三区包括外高桥地区设立贸易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的门槛比较高,经营范围限制较严。在税负 方面,运输、装卸、仓储、保险等领域,都属于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征税是征营业税,就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产业链上的企业税负很重。过高的准入门 槛和过重的企业税负将不利于保税区吸引贸易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集聚,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辐射能级。

2软环境建设存在不足。三区的规模和硬件环境在国内保税区中首屈一指,但是,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专业化贸易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 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洋山保税港区虽已封关运作4年半,但是在区内入驻的企业少,过境的多,实际入驻企业仅达目标的10%左右。

(三)三区发展失衡,北强南弱,不利于深水港和空港的航运业发展

三大保税区发展呈现明显的北(外高桥保税区)强、南(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弱的态势: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批准建立并封 关运作的保税区,其GDP规模、销售收入、工业产值、进出口总额、税收收入等五大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国保税区的领先地位。2005年12月封关运作的洋山保 税港区虽然具有更大的政策优势,但是由于建设发展期较短,销售收入、商品销售额、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贸易额、税收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不同程度地落后于 外高桥保税区。其中,2009年商业销售额仅6.08亿元,约相当于外高桥保税区的0.1%;进出口贸易额15.58亿美元,约相当于外高桥保税区的 2.8%。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虽于2010年4月通过验收,但其实尚未正式运作,尚无经济产出实现。

如果把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在封关运作相同时间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2009年洋山保税港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依然低于同样运作4 年的1997年外高桥保税区(表2)。如此跨越时空的悬殊差距,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将难以发挥保税港区的特殊政策优势,不利于依托洋山保税港区 促进贸易发展和洋山港的航运业务发展。刚刚起步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销售收入亿元商品销售额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洋山保税港区(2009)228.926.08015.58

外高桥保税区(1997)360.3286.644.517.8

洋山保税港区(2009)与外高桥保税区(1997)之比1∶1.571∶47.14-1∶1.14

(四)相关监管制度与监管方式钳制,不利于拓展保税区的业务面

1保税货物内销规模小。保税货物转内销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销往境内的正常市场行为。自2006年以来,保税货物内销的总 额虽然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仍较小,其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管理制度、内销渠道、企业运营模式存在着制约保税货物内销的因素。按照保税区 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政策定位,部分减免税设备、不作价设备税收管理政策,影响了企业拓展内销业务的积极性。海关对出区内销货物主要按制成品征税,并加 征缓税利息的税收政策,也不利于扩大内销。

2进入保税区货物退货限制。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对进入保税区货物如发现部分产品不符合要求退回工厂复加工再出口,在操作上按现行规定必须 按报关单退出同批全部货物,而不能退换部分产品,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3维修政策的限制。随着国内贸易量的放大,产品维修量也在逐渐增大,一些企业有意 利用保税区优势设立全球维修中心,对国外产品进行售后的维修工作。例如,西门子公司、瑞士钟表集团等都希望:既能解决非保物资进出不方便的问题,在区内设 立非保仓库;又能在区内成立“两头在外”并能维修国内设备和仪器的各类维修中心。但由于受保税区维修政策上的限制,维修业务在保税区内也无法有机整合 ③。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和突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特殊优势,突出其在构建国际贸易核心要素方面的特色专 长,强化其贸易服务功能。针对以上对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和建议[7][8]:

(一)借鉴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改善监管职能分离分立的现状,提高通关速度

1建议加强保税区与海关、商检、外汇等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海关、商检等职能部门更紧密的联席工作机制,借鉴国际经验,实施“单一窗口”模 式的监管,改变企业报关时同样的内容要填写两次,分头报送,两个部门分头检查的监管现状,使贸易经营企业只需一次性地提交相应的信息和单证,有效提高货物 通关速度。

2建议与海关总署协商,尝试在外高桥保税区试点推行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海关监管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即把目前的外高桥港口海关和保税区 海关的监管职能合并,推进港区一体化,实现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监管现场的联动通关,简化进出保税区货物的报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

3简化保税货物流转管理手续,方便保税区内企业在其他海关监管区域内开辟新业务,促进区与区之间、区与区外的保税货物便捷流转和深加工结转。

(二)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软环境建设,吸引高能级外贸企业集聚

1建议提供实质性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降低保税区企业入驻门槛和企业税负,为企业入区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和简化的审批手续,同时着力打造公共信息平台,便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方入驻保税区。

2积极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和发展,推动现有的加工制造企业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技术服务转变;在区内引入 设立高端产品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并开展仓储、配送、分拨等物流服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逐步将保税区发展为高能级外贸企业的聚集地,形成规 模效应,提高辐射能级。

(三)实现“三区”错位、联动发展,形成合力,发挥保税区的先锋示范引领效应

根据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三区三港”联动发展目标,“三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外高桥保税区定位为“国际贸易示范区”,洋山保税港区将 着力打造“洋山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临空功能服务区。“三区”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要在经营产业、服务面向上形成错位 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共同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具体而言,外高桥保税区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保税仓储物流业、先进制造业三大功能性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现 代物流、先进制造业和保税商品展示等多种经济功能。洋山保税港区要加快周边生活配套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和企业入驻;配合洋山深水港 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定位,重点发展国际转口贸易;鼓励开展期货保税交割、离岸贸易、船舶融资租赁等新型业务,试点起运港退税制度,把国内流失到韩国釜 山港转口的货流吸引至洋山港。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要配合浦东国际机场发展目标——亚太地区复合枢纽港,抓住临空产业发展,尤其是与航空运输有关的物流业, 如快递分拨中心、飞机融资租赁、航材租赁与检修等临空产业经济业务。同时,支持区内注册企业在“三区”内跨区开展业务。

“三区”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电子口岸平台,推动“三区三港”业务信息和管理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及共享。

(四)协调相关监管制度和方式,促进保税区拓展业务面

1有针对性地出台鼓励加工贸易成品内销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保税货物内销预审核制度,将内销料件和成品的审价归类作业环节前移,在通关审单环 节仅对价格进行程序性审核,并推行“专窗作业”,实现“即时申报、即时出单”,进一步简化内销审批业务、提高通关效率,方便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内销征税手 续,实现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降低加工贸易内销征收缓税利息率问题,并适时进行调整;全面推广“内销征税管理系统”,实现 海关内销征税管理电子化、审核无纸化,充分发挥内销征税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确保企业电子数据申报方便、及时、顺畅。

2积极会同商务主管部门放宽对具有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返回国内维修的限制,引导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获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石良平工作室资助。

注释:

①文中所指上海的保税区主要是指包括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②上海综合保税区昨成立“三港三区”联动正式启动 《上海商报》2009-11-19。

③ 浦东新区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围绕“两个中心”和“三港三区”目标,推进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2009-11-2。

参考文献

[1]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2009上海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统计公报[M]2009

[2]程大中.国际贸易中心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2009,(07):19—21

[3]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集中“六方面”重点推进[N]解放日报,2009-9-22

[4]孙浩.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使命[J]上海商业,2010,(09):20—21

[5]赵广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过程中保税区的功能作用研究[J]经济论坛,2009,468(20): 69—71

[6]民建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浦东新区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围绕“两个中心”和“三港三区”目标推进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Z]2009

第6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关健词:大学英语 人文教育 调查与研究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曾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大学英语课也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工具,了解国际社会、拓展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作用。[1]针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加和当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作为改革目标。[2]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目前高校亟需解决的新课题是:如何协调大学英语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使大学英语课兼具语言教学课程与通识课程的特色,并有效地在语言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本课题组成员在大英学生中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本校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对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探索大学英语改革进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与有效措施。

二.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中国,“人文”(Human Culture)一词最早见于《易经》,与天文、地理相对而言,与人道相通。《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在西方,“人文”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Humanus”,意为“属于人的”、“人性的”等等。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印H宋牡暮诵氖恰叭恕保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关怀和生命关怀。[3]

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最终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4]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是人文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人文素质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而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构成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本项目调查对象为江汉大学2015级(大二)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学生,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29人。在我校对大学英语进行分级教学的背景下,其中参与调查的A班学生为81人,B班学生81人,C班(艺体班)学生67人。发放调查问卷22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问卷共设计了十二个问题,分别围绕三个主题进行调查:本校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学生对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学生对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调查的数据采用EXCEL和人工核查进行统计,结果用百分比来显示,即统计出对一道问题分别选择各项的人数,再用选择A项(或B、C、D、E、F项)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将所得的各个百分比进行比较,同时在不同级别的班级间进行交叉对比,来了解、分析学生对于本校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认识和期望,和大学英语改革环境下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的需求。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本校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实施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之前,有必要对本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就这一主题,问卷提出了4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质进行思考。整体而言,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较好”的,约三成学生认为“整体素质一般”。当被进一步询问到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时,约87.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点点”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历史地理,约10.1%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此外,约63.3%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少量”地用英语表达并解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现象,只有14.4%的学生表示“大部分能够”做到这一点。将三个级别的班级进行对比,可以发现,A班学生中,“完全不能够”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有11.1%,占比数比B、C两个级别的学生少了一半多(分别是23.4%和25.4%),说明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不仅与文化输出能力存在正比的关系,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可见,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学生对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课正在从单一的语言课程向着更实用的通识课程转变,大英教师正在尝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新方法。从整体看,超过半数的学生(53.7%)对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文化比较感兴趣,约三成多学生表示“很感兴趣”。65.5%的学生认为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和跨文化知识学习“两方面都重要”。55.9%学生认为,目前的大英教学对将来在工作中与外籍同事顺利交往,“会有点帮助”,但约有27.1% 的A班学生表示“不能够”。针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能否满足你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需求?”一问, A、B班学生中,选择“不能满足”的占比数较多,分别是66.7%和45.6%,C班学生则大部分(46.3%)选择“基本满足”,另有7.5%的C班学生选择“不知道”。究其原因,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常常只是“偶尔”(62%)提及并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点,“总是提及”的比例较低(19.2%)。可见,虽然不同级别的学生对西方文化都比较感兴趣,但求知度不同,其中A班学生求知度最强。而且目前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度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尤其是A、B班学生的需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需要考虑这一现状,增加人文教育的比重。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都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和英语水平设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学生对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了解本校学生对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大英教学改革。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的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对如何进行英语人文素质教学有着较为深入的思考,并且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如:阅读书籍(86%)、观看电影(80.3%)、主修或选修相关课程(62.9%)、上网查阅资料(59.5%),等等。各个级别的学生都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是积极的,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81.7%),提高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71.2%),增加对中外文化的了解(67.2%),还有利于学会其他学科思维方法(43.6%)。关于“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什么工作?”一问,各级别学生的^点也是一致的,首先,建议学校“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76.4%),其次,应“着力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64.2%),并“加大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硬件环境”(64.2%)。在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学生也提出了建议,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跨文化交际”(71.6%)和“英美文学选读”(62.4%),其后依次是“欧洲文化入门”(55.5%)、“英语国家概况”(53.7%)和“英语演讲与辩论”(41.9%)。选择最少的是“英语阅读与写作”,只有31.4%的学生选择这门课程。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再次表明了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可以看出,学生们注重实践,对大学英语课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层面,而是渴望学习更多有助于实际交流的知识。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与研究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本校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对大学英语改革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观念等方面,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一)分级分段的课程设置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继续采用分级教学法,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现阶段本校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部分学院在高年级开设有英语专业课,因此大英课程设置建议采用2+1+1的方法,即第一、二学期所有班级安排大英听说和读写译必修课,以语言技能的深化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强调语言基础的训练。第三学期在A、B班开设高级学术英语课程,为必修课,目的是帮助学生为后续全英文教学的专业英语课程做好准备,在C班继续开设大英基础课,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锻炼英语交流能力。第四学期减少听说课程的课时,全部班级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包括通识英语课程,主要是文化类课程(如“跨文化交流”、“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国家概况”等),和部分专业英语课程(如“酒店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这些都是选修课,减少的听说课时,用于安排后续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选择2门课程,其中1门文化类为必选项,另1门课程为选修课,可以是文化类,也可以是专业类英语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会带来教学内容的创新,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改变大学英语教学“单一化”的困境,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多维、立体的思维方式。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用英语纪录片和原版影片作为教材的补充,使学生接触到最真实、最具时效性的素材。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教师主讲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演讲、辩论、模拟采访等环节,既生动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提交与课程有关的学术论文或应用文,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英语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后续课程的考核方法除了考试,还可以增加英文调查报告或阶段式学习体会,让学生自己总结英语学习心得,认识到英语学习中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理念

要培养人文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首先,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态度,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带来的后果,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才能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进一步完成授课模式的转变,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最后,学校应加大网络课程的建设规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完善本校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进行慕课,尤其是英语人文类课程的建设,丰富网络平台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自觉地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和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李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68-169

[3]张新祥.人文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3卷第5期:101-104

[4]王忠锋.哲学原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283-284

第7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 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网络教学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基础过渡到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临床各学科的入门课,所传授的基本技能是以后行医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员的工作量大,传授的知识量却有限,效率低;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封闭,缺乏资源的共享和重复使用性,受益面窄,不能适应当前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针对上述的问题,同时也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笔者构建了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并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的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教育形式,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笔者应用“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创建了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该课程主要有两个操作界面组成。

1.1 教师后台管理界面 教师通过这个界面进行课程建设及教学实施、管理,主要有以下功能模块,见图1(略)。图1 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后台管理功能模块

1.2 学生浏览界面 课程建设完成后,向指定的学生开放,学生通过系统登录,进入物理诊断学的虚拟教室。整个课程由纵向和横向结构组成,纵向结构:按照章-讲的结构组织内容;横向结构:包括教学提示、实时教学、讨论交流、作业、答疑、测验、笔记本、学习日志、相关资源等模块。

2 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的应用

2.1 学生通过网络教案进行自学或复习 笔者为每章节制作了文本、幻灯、讲授三种不同形式的教案,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或喜好选择不同的教案进行学习。特别是讲授教案,有教员的讲解录像,同时配有幻灯同步,完全可以达到课堂讲授的效果。

2.2 学生通过素材库的学习增进理解和进一步提高 在素材库里面,笔者为每一章节提供了参考资料,根据该章节的特点,提供相应形式的素材,分别有文本、图像、视频、声音、动画、模型等六种形式。比如有典型的异常体征的图像,心脏、肺部听诊的心音、杂音、呼吸音等,心脏血流的动画模式,全身体格检查的标准查体手法及容易经常出现的错误手法视频等。通过这些形象的素材非常有助于学生掌握该章讲的知识内容。并且,还上传了一些诊断学的新进展,供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

2.3 教师通过网络系统教学计划、布置作业、组织考试 笔者组建了1000多道题目的试题库,题型包括有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通过电脑随机或手工组卷,布置作业或实施考试。为避免考题的公开,在组建试题库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把这道题目设置为专为考试或平时练习时使用,或两者都可以使用。

2.4 学生通过自测系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水平测试 在完成测试提交答案后,系统马上进行自动批改给出分数和正确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提高,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真正主动的学习者。

2.5 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 学生在自习、复习过程中遇到疑点、难点问题时可以通过讨论区与老师或学生进行网上沟通,老师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大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3 开设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的意义

3.1 可以更好的利用教学资源[1] 随着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明显提高,教师的工作负荷很大。在检体诊断课带教过程中,各位教师需要分别给学生分批地进行示范讲解,工作量大,而且有时候不同教师的手法不够统一,也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迷茫。而在网络课程中,利用录制的标准检体手法,通过资源共享、重复使用,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统一标准的检体手法。

3.2 可以培养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被动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缺乏创新性、开拓性。而网络教学则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使他们成为主动的探索者,通过虚拟教室去“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使学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传统教学模式只能在学校课堂上的指定时间进行教学活动,课堂外只能对着书本自学。而网络课程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另外通过远程教学,可以使医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共享到发达地区的教学资源。

3.4 便于相互交流和合作[2] 网络课程提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协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而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另外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也可以共享到其他教师的资源,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加的完善。

物理诊断学网络课程,目前作为诊断课的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实践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希望以后通过网络共享,利用它远程教学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闽南地区经济发达、企业外贸活动频繁。对该地区四家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英语运用能力过硬、情商和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全面、了解本地经济文化、有一定小语种知识的复合型外贸英语人才是当前闽南外贸企业的主要人才需求。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因此,闽南地区本科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可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配置、情商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入手,使其毕业生更符合该地区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使其专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本土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

闽南企业;外贸人才需求;商务英语;本科生培养

闽南地区(福建南部,主要包括厦门、泉州、漳州等市)经济发达、企业外贸活动频繁。据厦门市委办统计,2011年全市备案民营外贸经营者队伍破万家,达10473家[1]。据《厦门日报》报道,2012年全年,厦门进出口总额744.9亿美元,同比增长6.2%,总值占了全福建省的半壁江山[2]。据《泉州晚报》报道,2013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2%[3]。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厦门、泉州、漳州三市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分别为840.8亿美元、291.4亿美元、97.4亿美元,分列全省第一位、第三位、第四位[4]。活跃的外贸活动就意味着需要大量优秀的外贸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是培养外贸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5]也明确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可见,闽南地区本科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应重视该地区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据此来制订和执行其人才培养计划,使其毕业生能更好地实现就业,使高校教育能更好地服务本土经济和社会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围绕闽南企业外贸人才培养规格,通过对厦门和泉州四家外贸企业的实地调查,得到客观的数据和访谈资料,从而了解闽南地区有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对于外贸人才能力需求的现状,包括相关证书的获得、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素质、所应掌握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闽南地区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如何与该地区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具体结合、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以及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等问题,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配置、情商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问卷调查与抽样访谈

调查所用问卷共包含4个主要问题,分别含有8、22、18、10个小项。受调者根据自身理解对每一项从“很重要”、“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或者“很实用”、“实用”、“不太实用”、“不实用”中进行选择,每一项只能单选。问卷调查对象为厦门和泉州各两家外贸企业里从事外贸方面工作的普通员工、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访谈部分共设计了10个主要问题。访谈对象为每家受访企业里从事外贸方面工作的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中的部分人员(即抽样访谈)。

(一)问卷调查结果及讨论分析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22份,有效回收率为88%。问卷为匿名作答,填写方式是在问卷的表格中用数字“1”表明选择,每一项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其余三项空白。以下是问卷调查结果及相关的讨论分析。从问题1“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聘闽南企业外贸人员岗位时,以下证书重要吗?”的数据可见,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单证员证书、公共英语六级证书、公共英语四级证书分别被81.82%、50%、45.46%、40.91%、36.36%的受调者认为在招聘时他们觉得重要、会看重。可见英语专业四级证书是最受这些受访外贸单位欢迎的,用人单位期望前来求职的毕业生能拥有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的英语水平、具有基本的处理单证的知识和经验。而受到许多在校英专学生追捧的BEC(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却分别被77.28%、72.73%、72.73%的受调者认为对于毕业生应聘不太重要。从问题2“对于闽南企业外贸从业人员而言,以下能力和知识重要吗?”的数据来看,受调者认为“很重要”的能力和知识(即该项中“很重要”这一选择的占比最大)包括英语口语能力(68.18%)、英语听力能力(63.64%)、英语写作能力(54.54%)、英语阅读能力(54.54%)、商务谈判能力(50%)。受调者认为是“重要”的能力和知识(即该项中“重要”这一选择的占比最大)包括单证知识(81.82%)、报关知识(72.73%)、行业操作惯例(72.73%)、国内外贸易法规知识(77.28%)、产品专业术语(68.18%)、办公软件运用能力(63.64%)、商务流通知识(63.64%)、英语翻译能力(59.09%)、WTO规则知识(59.09%)、对外接待能力(54.54%)、国际法知识(54.54%)、金融知识(50%)、经济学知识(50%)、电子商务知识(50%)、英语口译能力(50%)、跨文化交际能力(40.91%)。而“有一定才艺”被59.08%受调者认为“不太重要”。从问题3“对于闽南外贸从业人员而言,以下品质和素质重要吗”的数据来看,受调者认为“很重要”的品质和素质(即该项中“很重要”这一选择的占比最大)包括有进取心(68.18%)、抗压能力(68.18%)、抗挫折能力(63.64%)、团结协作(63.64%)、表达能力(63.64%)、沟通能力(59.09%)、吃苦耐劳(54.54%)、自信(54.54%)、虚心好学(50%)、实干精神(50%)、思辨能力(50%)、乐观精神(50%)、执行力(50%)、尊重他人(50%)。被认为是“重要”的品质和素质(即该项中“重要”这一选择的占比最大)包括尊重企业文化(68.18%)、自学能力(54.54%)、适应能力(54.54%)、创新能力(40.91%)。从问题4“以下课程对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成为闽南企业外贸从业人员而言,实用吗?”的数据来看,受调者认为“很实用”的课程(即该项中“很实用”这一选择的占比最大)包括经贸英语函电(64.36%)、外贸实务(59.09%)。受调者认为是“实用”的课程(即该项中“实用”这一选择的占比最大)包括西方社交礼仪(68.18%)、电子商务英语(54.54%)、英汉口译(50%)、跨文化交际(50%)、应用文写作(45.46%)、英语演讲(40.91%)、英语辩论(40.91%)。有59.09%受调者认为英语电影赏析这门课不太实用。

(二)抽样访谈结果及讨论分析在抽样访谈部分,课题组选取了每家外贸企业各4位中高层管理者作为访谈对象,共16名,内容主要涉及预先设计的如下10个问题。从对访谈问题1“除了问卷第1题中所提到的8种证书之外,结合您的实际外贸工作经验,您觉得哪一种或哪几种证书对于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有实用价值?”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单纯的语言证书或者某种职业技能证书并不是闽南企业招聘外贸人才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应聘者本身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更重要。其次,一些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证书也颇受欢迎,如汽车驾驶证、相应行业的知识证书、口语证书。从对访谈问题2“除了问卷第2题中所提到的22种能力和知识之外,结合您的实际外贸工作经验,您觉得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还应当具备哪一种或哪几种能力和知识?”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受访者们认为合格的闽南企业外贸从业人员还应具备这些能力和知识:敏捷的思维、随机应变的能力、了解本地区主要出口产品、关于本地主要旅游名胜和小吃的知识、对本行业的热情、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定的统筹规划能力和统计学知识。从对访谈问题3“除了问卷第3题中所提到的18种品质和素质之外,结合您的实际外贸工作经验,您觉得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还应当具备哪一种或哪几种品质和素质”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受访者们认为合格的闽南企业外贸从业人员还应具备这些品质和素质:良好的心态、擅于自我心理调节、乐于助人、谦让、擅于处理人际关系、认真和细心、良好的工作习惯、毅力和坚持、责任感、职业道德、风险意识、诚信守法。从对访谈问题4“除了问卷第4题中所提到的10门课程之外,结合您的实际外贸工作经验,您觉得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还应当学习哪一门或哪几门课程”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受访者们建议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课学习外,还应当选修以下课程:邮件写作、健身类课程、英语笔译、英语听力、结合本地外贸市场需求开设的以产品分类的选修课、对外贸易经济学、介绍闽南外贸产业相关产品的课程、计算机应用、统计学、国际贸易实务。从对访谈问题5“除了问卷中所提到的课程之外,请列举您在校学习期间、所上过的课程中对您现在从事外贸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名称”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受访者们认为其在校学习期间,所上过的课程中哪些对其现在从事外贸工作最有帮助是: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出口实务与实践、出口单证、出口函电、WTO知识规则、经贸英语函电、外贸实务上机练习如POCIB和SIMTRADE、计算机应用(如Excel表格的使用)、外贸出口操作、国际贸易实务。从对访谈问题6“对于当前闽南地区外贸企业的从业人员而言,除了掌握英语之外,有必要再掌握一门或几门小语种吗?若有必要,哪一门或哪几门小语种最实用?需要掌握到何种程度”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对于当前闽南企业外贸从业人员而言,有条件有精力的话,除了掌握英语之外,可以再学习一门或两门小语种,这是增加自身竞争力的砝码。根据受访者的反馈,在闽南外贸企业中比较实用的小语种依次是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日语。掌握水平为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从对访谈问题7“对于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在校期间到外贸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践重要吗?若重要,您建议实习或实践多长时间”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受访者们一致认为对于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在校期间到外贸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践很重要,因为通过实习和实践可以清楚地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如何在外贸工作中实际运用,每一次实践都会有所收获。至于实习或实践的时间长度,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学校规定来安排,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实习或实践的时长至少应当在3个月至半年之间。从对访谈问题8“您觉得闽南本科高校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学习多长时间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外贸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大部分受访者们认为闽南本科高校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学习的时间至少应当在3个月到半年。在挂职锻炼期间,老师们可以先学习基础流程内容,再根据基础流程的内容来实践,实践成熟后再回去教学生,这样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会更具实用性。从对访谈问题9“如果您受邀利用工作之余,单独为闽南地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一学期内讲授一门与外贸工作有关的实用性课程,您愿意吗?若愿意,您会选择讲授哪门课程”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对于利用工作之余、单独为闽南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一学期内讲授一门与外贸工作有关的实用性课程的邀请,一半左右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时间、没有意愿、没有讲课经验;一半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愿意接受邀请,将自身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们。表示愿意接受讲课邀请的受访者们愿意讲授的课程和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出口实务与单证、客户沟通、新客户开发、外贸是什么、单据制作、英语类课程、跨文化交际等。可见,在引进业师入课堂的实施上,最大问题是业师们本身工作就比较忙碌,且大多没有讲课经验,这使得业师们在接受上课邀请时顾虑较大,难以成行。但是,如果能成功邀请业师进入课堂讲堂,其讲授内容往往是最直接最实用的经验性知识,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从对访谈问题10“如果您受邀利用工作之余,与闽南本科高校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合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一学期内共同讲授一门与外贸工作有关的实用性课程,您愿意吗?”的回答可以概括出,对于此类邀请,困扰受访者的最大因素依然是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一半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没时间、不愿意、能力欠缺,而一半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愿意和学校教师合作,将自身经验传授给学生们,与其分享,助其少走弯路。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启示

基于以上问卷数据和访谈语料的分析和讨论,闽南地区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可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配置、情商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采取以下措施,以期将教学与该地区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具体结合、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闽南企业招聘外贸人才时一般要求应聘者至少应当取得英语专业四级、或者公共英语六级以上证书,且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聘者本身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比单纯的语言证书或某种职业技能证书更重要。其次,诸如汽车驾驶证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证书也颇受欢迎。可见,学生应当避免盲目考证,而更多地注重自身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加强语言基础的训练、打好基本功,注意语言的实用性、工具性,让语言为工作服务,要避免“聋哑英语”、“书本英语”。

第二,除了英语方面的能力,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办公软件运用能力、对外接待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单证知识、报关知识、国内外贸易法规知识、商务流通知识、WTO规则知识、国际法知识、金融知识、经济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产品专业术语、行业操作惯例。还有:敏捷的思维、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本地区主要出口产品的了解、关于本地主要旅游名胜和小吃的知识、对本行业的热情、对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定的统筹规划能力和统计学知识。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的闽南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具备以上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建议开展跨院系合作,邀请其他院系的师资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一些专业知识方面的入门级课程。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可作为助教或合作教师协助专业教师上课,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将其与英语能力结合起来。以此,实现师资的多元化、复合型、梯队化,逐步从依赖兄弟院系师资来讲授专业知识过渡发展到拥有自己的师资可以讲授专业知识。此外,教师们可与专业教师或行业人员合作,开发适合闽南外贸市场的、实用性强的专门教材,介绍本地区主要出口产品、本地主要旅游名胜和小吃的知识、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

第三,闽南外贸企业注重外贸人才以下方面的品质和素质:实干精神、吃苦耐劳、虚心好学、自信、有进取心、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表达能力、乐观精神、尊重他人、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尊重企业文化、良好的心态、擅于自我心理调节、乐于助人、谦让、擅于处理人际关系、认真和细心、良好的工作习惯、毅力和坚持、责任感、职业道德、风险意识、诚信守法。因此,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和素质拓展。

第四,以下是多数受访的闽南外贸从业者认为很实用或者实用的课程:外贸实务、经贸英语函电、应用文写作、电子商务英语、英汉口译、跨文化交际、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西方社交礼仪、邮件写作、健身类课程、英语笔译、英语听力、结合本地外贸市场需求开设的以产品分类的选修课、对外贸易经济学、介绍闽南外贸产业相关产品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如Excel表格的使用)、统计学、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口语、出口实务与实践、出口单证、出口函电、WTO知识规则、外贸实务上机练习如POCIB和SIMTRADE、外贸出口操作。因此,在课程开设方面,可考虑为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着重开设如上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

第五,对于毕业后想在闽南地区从事外贸工作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在校期间到外贸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践很重要,至于实习或实践的时间长度,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校规定来安排,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但至少应当在3个月至半年之间。因此,应当加大课程中的实践课时,鼓励见习、现场教学等方式,探索实践学分的方案;积极联系闽南外贸企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第六,在闽南本科高校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很有必要到外贸企业挂职学习至少应当3个月到半年。在挂职锻炼期间,老师们可以先学习基础流程内容,再根据基础流程的内容来实践,实践成熟后再回去教学生,这样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会更具实用性,对于师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邀请外贸业师进学校讲课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因为其讲授内容往往是最直接最实用的经验性知识,例如外贸实务、单据单证、客户沟通、新客户开发、跨文化交际实例等,这些知识可助学生们在外贸从业道路上少走弯路。但是在引进业师入课堂的实施上,最大问题是业师们本身工作就比较忙碌,且大多没有讲课经验,这使得业师们在接受上课邀请时顾虑较大,难以成行。因此,在聘请业师讲课时,应当以业师的时间方便为主,尽量集中上课,或者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时间跨度不要太大。

第八,对于闽南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除了英语之外,有条件有精力的话,建议学习一门至两门小语种,掌握水平为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增加自身竞争力的一个砝码。

根据受访者的反馈,在闽南外贸企业中比较实用的小语种依次是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日语。结语综合来看,英语运用能力过硬、情商和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全面、了解本地经济文化、有一定小语种知识的复合型外贸英语人才是当前闽南外贸企业的主要需求。因此,闽南地区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语言时应当注意语言的实用性、工具性,掌握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打好语言基本功。除了英语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当掌握外贸行业基本的专业知识,对于金融、经济、统计、电子商务、法律、管理等、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应当有所涉猎。对于闽南地区主要出口产品、本地主要旅游名胜和小吃的知识、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也应当有所了解。情商培养和素质拓展也至关重要。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掌握一两门小语种是增加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在闽南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培养方面,应当逐步实现师资的多元化、复合型、梯队化,鼓励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加大培养“双师型”师资。鼓励教师与业师进行共同教学、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着重开设最实用的课程,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其所需专业知识。同时,加大外贸业师引进力度,配合业师工作忙碌、时间较少的情况,探讨既适合业师又能让学生较好地接受知识的开课方式。

参考文献:

[1]敏忠.厦门民营外贸企业破万家,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N/OL].2012-02-03[2015-02-01].中国新闻网,

[2]崔昊.厦门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N/OL].2013-02-01[2015-02-01].厦门市人民政府网,

[3]郭雅莹,方丽艳.[N/OL].2014-01-22[2015-02-01].网易新闻网,

[4]福建统计年鉴-2014:各设区市进出口商品总额(2000-2013年)[N/OL].[2015-02-01].福建省统计局网,

第9篇:易经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外资架构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税务处理、资产转让

1.前言

2005年,商务部、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部委联合颁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对外资公司并购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规范指导,使得外资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兴趣日增,并购行为的实施频率日渐提升。由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审批、税务等一系列问题均对企业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具体实际案例出发,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这种企业重组行为中所涉及到的监管审批、税务处理及其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对不同方式的异同比较以寻求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而言相对较为有利的处理方式。

2.研究案例情况概要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在实际中所遇到的案例:一家民营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此前拟在纳斯达克上市,原本已经建立起海外上市的架构,但因世界经济金融局势动荡,未能成功发行,撤回了IPO申请。为了实现融资目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实际控制人拟采用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方式,将该块资产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该系列资产的实际权属结构如下:实际控制人(中国公民身份)持有一家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公司(以下简称“BVI公司”)股权,又通过该BVI公司控制一家注册于中国香港的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公司”),香港公司再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享有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减免的待遇,并进行实际经营生产。由于管理有方,技术领先,该合资企业发展迅速,盈利能力相当可观。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及目前的实际情况,实际控制人在权衡各方因素后,决定采用借壳上市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在参考了目前A股市场常见的几种借壳方式之后,笔者考虑了以下的几种操作方案:

3.不同操作方案分析

首先为简化问题起见,在此假设以上所有权结构中均无少数股东存在,即各级控制关系中,均为上级公司100%持有下级公司股权。

其次,无论何种方式,均需取得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故审批事项中,只考虑除去证监会之外的其他有关监管部门的审批。

最后,由于我国大陆的监管法律体系规范性仍有缺失,即在不同部门、不同时期之间的规范性文件也有可能出现冲突情况,笔者认为如在实务操作中遇到这类情况,均应以实际情况为准,在此不多解释。

3.1换股

(1)具体方式:

上市公司向香港公司(合资企业控股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合资企业股权,重组完成后,香港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合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子公司。

(2)审批事项:

由《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第二条:“办法适用于外国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对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公司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长期战略性并购投资(以下简称战略投资),取得该公司A股股份的行为”和第三条:“经商务部批准,投资者可以根据本办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的规定可知,换股方式适用于本办法,需要得到中国证监会以及商务部的批准。

(3)审批事项:

根据《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第六条:“境外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1亿美元或管理的境外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美元;或其母公司境外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1亿美元或管理的境外实有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美元”的规定,要求外资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必须拥有数量可观的实体资产,这无疑是设立了一道准入门槛。笔者认为这项规定主要是对返程投资在境内市场发行上市做出了限制,如果企业存在这样的情形则需要特别注意。

(4)税收问题:

在换股这种方式中,由于不涉及具体的资产转让,其所涉及的税收主要是所得税和印花税,不涉及契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其中所得税可以依据特殊税务性处理,即免税重组。

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转让其拥有的企业的股权或股份所取得的收益,应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计算缴纳或扣缴所得税。股权转让收益或损失是指,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股权转让价是指,股权转让人就转让的股权所收取的包括现金、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等形式的金额”和《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可知,该换股行为可适用于特殊性税务处理。

税务处理在企业重组过程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筹划则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成本。我国现行规定中对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范围、方式均有明确说明,企业对此须有明确的认识,努力争取特殊性税务处理以延后所得税支出,改善企业现金流。

3.2吸收合并:

(1)具体方式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合资企业,原合资企业注销。吸收合并从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换股的方式,与前述换股方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借壳上市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对象的人数规定有所不同,吸收合并可以不受10名对象的上限限制。

(2)审批事项:

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七条:“合并的公司至少有一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审批”,则该种行为也需要得到商务部的批准。

(3)税收问题:

由于吸收合并也是一种换股方式,所以其税务问题和换股方式中所遇到的问题相同,在此不作多述。

3.3资产转让:

(1)具体方式: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收购合资企业资产,合资企业存续并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2)审批事项:

由于发行资产方式不同于前述的换股和吸收合并等股权转让方式,在此需要具体分析其所可能产生的问题,首先是这种方式是否适用《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管理范畴?笔者认为,由于合资企业本身属于中国居民企业,并非外国投资者,其管理应优先适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的相关规定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相关规定,由此便不属于前述规定管理范畴。

其次,在原《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第6条中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其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自身净资产的50%”。那么本案例中的资产转让行为是否受到该条规定限制?能否以全部资产作为对价支付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价格呢?笔者认为,在新《公司法》颁布后,从法理上而言,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是在中国国内注册,其境内再投资已经与内资企业同等对待,并不存在以上的硬性规定,即合资企业可以以其全部净资产额出资购买上市公司股权。

3.4税收问题:

由于资产转让不同于股权转让,其所涉及的税务处理较为复杂,笔者对此进行了分类分析,具体如下:

(1)所得税:适用免税重组特殊税务处理:

根据《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企业取得的资产转让收益或损失,应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计入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的规定,资产转让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在该案例中,由于合资企业将全部资产均转让于上市公司,由此符合该项规定,可以适用于特殊性税务处理。

(2)增值税

关于资产转让中的增值税,在《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增值税问题的公告》中明确表示: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由此可见,在本案例中,资产转让方式不涉及增值税。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资产重组和整体转让的概念,根据不同企业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在实际情况中区别对待,以免增加交易税费成本。

(3)营业税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如果被转让的资产涉及不动产或无形资产,目标公司应缴纳营业税,计税依据为营业额(即目标公司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税率为5%。但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征收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产权不征营业税问题的批复》:整体转让产权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规定,在该案例中合资企业转让其全部资产应可视为整体转让产权,也不涉及营业税的问题。同样,这里也需要注意的是整体转让产权的概念,在本案例中,可认为无需考虑营业税的问题。

(4)契税

在资产转让的方式中,还存在交易契税的问题:如果资产并购涉及不动产,转让时受让方应缴纳契税,税率幅度为3%~5%,具体税率取决于具体地方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也就是说该部分税费成本存在一定的可变性,但基本没有免除的空间。

4.结束语

对企业而言,所考虑的是如何在现行监管规则的框架下快速实现上市目标,同时又尽可能低地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方式的选择对此有重大影响,不可不审慎考虑。

本文通过对以上几种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如下:换股和吸收合并方式均需要商务部审批,对企业而言时间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多;资产转让方式需要涉及税收的问题,但实际分析以后发现如果适用于整体转让产权的判定,那么综合的税费成本并不多,仍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在某些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征收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2〕4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