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实习自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一)
姓
名: x先生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8年11月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68cm
体
重: 55kg
户
籍: 江西上饶
现所在地: 福建厦门思明区
毕业学校: 上饶师范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师范 小学教育
毕业年份: 2009年
工作经验: 三个月(实习)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教师-小学教师
职位名称: 小学教师 ;
工作地区: 厦门市区 ; 厦门思明区 ; 厦门湖里区
待遇要求: 2000-300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四级 ; 普通话 标准
电脑水平: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5年9月 - 2009年7月 上饶师范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上饶市实验小学
时间范围: 2008年9月 - 2008年11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科研院所
担任职位: 教师-小学教师
工作描述: 2008年9月至11月在上饶市实验小学实习,期间在四年级实习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深受指导老师、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自我评价:
我最大的优点——进取,不忘脚踏实地!我最大的资本——年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城然,即将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二)
姓名:黄X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xx年6月
毕业院校及专业、时间:199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秘书公关)专业毕业。
参加工作时间:19xx年7月
专业技术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乙等
计算机测试水平:中级
从教经历
1995-7——2006-7 在xx镇xx小学任教,长期担任高年级的语文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从1998年起,一直担任xx小学语文科组长。2006 年,更担任语文科和综合科两个组长职务。
2006-9——2008-1 由于联合办学,xx小学合并到新成立的xx第二小学,一直担任二小的六(2)班班主任和语文科教学、语文科组长。2007年10月,xx镇成立小学中心教研组,又加入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为五名成员之一。
2007-12 xx镇教学系统进行改革,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我参加竞岗,从28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新校长。
2008-2 担任xx镇大盛小学校长。
2009-2 调任xx镇大步小学总务主任。
从教以来所获得的荣誉
1998.5 参加xx镇中小学教师象棋赛,获个人第六名。
1998.11.28 参加xx镇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2000.9.28 指导学生陈xx撰写的《小河变奏曲》,在2000年东莞市中小学生保护资源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征文比赛中荣获市小学组三等奖。
2001.9.10 被评为xx镇教书育人先进教师。
2001.11 指导xx小学男子篮球队参加xx镇小学生篮球赛,获团体第六名。
2002.9.10 被评为xx镇教研教改积极分子。
2004.5 与林xx、林玉x老师合作,参加xx镇小学校本教研“三个一”活动竞赛,荣获三等奖。
2004.12 被评为xx镇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2004.12 撰写的论文《一场辩论赛及一则问卷调查带来的启示》,荣获2004年xx镇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6.9 指导学生黎x荣、曾x雯参加2006年东莞市第二届读书节xx镇中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分获小学组二等奖、三等奖。
2007.4 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
2007.5 主持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优效性的研究》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批语的研究》被市批准立项,成为xx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2007.9.10 被评为xx镇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7.10.28 参加xx镇第三届香飘四季读书节“读书与成长”征文比赛,获得成人组二等奖。
2008.1 撰写的论文《敢问路向何方-——素质教育条件下语文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反思》,荣获2007年全国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2008.4 被评为xx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个人培训、资格证书获得记录
1998.7 被评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2002.6.28 获得小学教师资格。
2003.3.29 通过xx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
2006.7 参加xx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室组织的xx市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成绩合格。
2006.7 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80分,评为二级乙等。
2007.12 被评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三)
姓
名:
国
籍:中国
目前住地:广州
民
族:汉族
户 籍 地:潮州
身高体重:
婚姻状况:未婚
年
龄: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聘职位: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教师 、 客服代表/专员/助理: 、 信贷管理/信用调查/分析人员:
工作年限:0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珠海 深圳
工作经历: 实习及社会经验 20xx学年10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沙河小学见习两周
20xx学年5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实习三周
20xx学年上半学期 当钢琴家教(对象:4岁小男孩)
20xx学年暑假期间 曾在家乡的一所私人幼儿园(欢欢幼儿园)兼职
20xx学年10月份 在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实习两周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xx-06-01
所学专业:小学艺术教育第二专业:小学艺术专业
培训经历:20xx年9月-20xx年6月就读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小学艺术教育专业
20xx年6月25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考试证书
20xx年4月20日获得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语言能力
外
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我介绍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看过“应聘教师优秀个人简历”的人还看了: 1.应聘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2.教师应聘简历模板精选
3.优秀教师个人简历范文
一、能动参与:语文教师职后培训的特质
所谓“学―研―用”模式是指,充分发挥被培训者(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提高其专业素养,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一)模型的含义
模型为两个环。外环主体为培训者(教员),内环主体为被培训者(学员)。外环的设定,立足于培训者,主要由“需求分析”“确立专题”“实施调控”和“评价反思”四个部分组成。内环是指学员的被培训过程,分三个部分:“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析”和“课堂教学实践”。
(二)培训的四大基础环节
培训的四大基础环节即外环所指的“需求分析”“确立专题”“实施调控”和“评价反思”。
“需求分析”需要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培训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深入了解教学现状,结合自身的经验,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有效的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活动的前提。
“确立主题”是要从学员的需求出发,合理选择主题。这一阶段是对接下来培训工作的规划与设计,包括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效果的预设等等。这些工作是下一阶段开展培训的蓝图,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
“实施调控”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培训者根据已有的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培训效果的检测,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微调培训过程,以期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评价反思”是培训的反馈过程。对于培训者来说,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对被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评估培训的效果,总结培训经验,且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求更好的培训模式,为下一期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三)培训的三大板块内容设计
培训的三大板块即内环所指的“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析”“课堂教学实践”。
“专业知识学习”包括的内容很多。它以理论学习为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相关教学理论等,以丰富学员的知识储备。
“专题教学研析”根据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实践”注重提高实践能力。它既给学员提供实验的阵地,也能检验培训的效果。
从“学”到“研”到“用”是学员培训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学员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学员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螺旋式提升:语文教师职后培训的策略
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于“教师发展”,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专业取向的教师发展,亦即教师专业发展;另一种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与批评,进而确立一种生命取向的教师发展。”[1]“学―研―用”培训模式注重体验,把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地成长作为培训的目标。
传统的培训往往停留在“你讲我听”的层面。这种缺少参与的培训,教师成了旁观者,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自21世纪以来,教师的培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外铄”走向“内发”,越来越多的人呼唤和关注个体生命的内在成长,强调教师在持续的教育体验、实践和反思中自主习得。[2]“学―研―用”培训模式充分重视被训教师的参与体验。
(一)导学、互学、自学三“学”夯实基础
教员授课、专家讲学、外出观摩构成导学的基本模块。培训者挑选本市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专职教员,带领学员解读课程标准,按章节、分板块进行教材梳理,传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能,同时聘请本市名师为兼职教员,上示范课、公共课(文学鉴赏、教育科研、教师礼仪、班主任工作、儿童心理等专题讲座),答疑解惑,互动对话。此外,组织学员外出参加观摩活动,要求学员了解专家的风格,如解读于漪、窦桂梅、周益民、王崧舟、贾志敏、薛法根等名师的教学风格、成长经历,听有准备的课,听课前先熟悉教材,设想“如果我上,会怎样设计”。有了课前的思考,每次听课就变成了与上课教师的“同题异构”。观摩回来后,学员之间再交流评课,深入剖析。
互学指同伴互学。培训者把一个培训班的学员,分成4~5个学习小组,不管是教学研讨、小组磨课、评课,还是主题沙龙、微格研究等,经常采用小组合作体验式培训模式。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合作交流,能激发学习热情,点燃思维火花,释放智慧潜能。
在“导学”“互学”的同时,提倡学员的自我修炼,即要利用课余的时间,自我学习,做反思型教师。开班之初,培训者为每位学员开出书目菜单,有必读书目,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人性的弱点》《小学课堂管理》等,也有选读书目。每月召开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促使学员自加压力,多阅读,多反思,多总结,多寻找“我”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以实现自我超越。
(二)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微格研究三“研”深度剖析
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微课展评三结合,使学员经历“研究―行动―思考―发展”的过程。如果说“专题研讨”能让学员系统地掌握某一类教学的具体方法,做好大方向上的把控,那么“案例研讨”“微课展评”则是聚焦教学的某一细节,仔细分析,深度挖掘。
专题研讨,即围绕某一课程内容确立专题,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研讨。例如小学语文的说明文教学培训:首先,教员介绍说明文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挑选一些典型课例,指导说明文教学该教什么、怎么教;接着,选定一课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包括个人独立备课、小组研讨、全班交流和修改教案等环节;然后,每组选若干名教师去基地实践上课;最后,评课研讨,再次修改教案,并总结反思,撰写教后小记、案例分析或教学随笔等。
案例研讨,即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些具体问题。
微格研究中的“微格”,是指精微的课堂解剖、细致的分析研究。有时是一节课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有时是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有时是板书的设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例如在研究“课文中的插图如何运用”这个主题时,教员先让学员个人思考,再选取一节课,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模拟教学,最后大家对比、交流得出到底该如何使用插图。
(三)研讨课、实习课、考核课三课学以致“用”
“用”是培训效果的检验,所有学习环节最终都要回归到运用上。把学到的理论、学科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促进学员的快速发展。培训期间,学员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运用,在不断循环打磨的基础上,每天都在实现着螺旋式成长。
一是基本功天天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非常重要。我们提出了苦练教学基本功,狠抓五项基本功,即两字一话、讲述、媒体制作、解题命题、写作。研究表明:“有目的地对一种技能进行练习,不仅能够提高操作水平,而且还可以减少由记忆和认知加工的局限所带来的限制。能力和与生俱来的才能虽然重要,但是任何一个人要达到专家水准必须在某一领域经过持久、高强度的训练。”[3]因此,我们每天安排固定的基本功训练时间,每月都进行一次过关考核。
二是课堂实践常常磨。提升每个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我们培训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为学员提供了许多课堂教学实践机会,研讨课、实习课、考核课相结合,达到了一学期人均上15节课以上。密集的课堂实践,使学员虽然离开了自己任教的学校,但没有离开课堂。
三是评估反馈形式多。培训中我们很重视反馈,且形式多样。例如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有教员和导师评,学员互评、自评。除了经常性的讲评外,还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考核。考核小组成员对学员的课堂教学进行打分,并记录于学员成长档案。每一期培训结束,我们都进行为期两年半的跟踪回访,并形成制度。
三、反思中前行:语文教师职后培训的思考
叶澜教授提出:“‘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与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4]几年的培训实践,验证了“学―研―用”培训模式对教师发展的作用。培训的实施帮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间建立了有效链,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更新对教育教学的认识,重塑了他们对教学与自身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培训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把握“学―研―用”培训模式的深浅度
在脱产培训中,教师的基础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员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培训的深浅度,保证能让基础好的教师“吃好”,让普通教师“吃饱”。这一目标要求教员在培训过程中更要注重分层实施,进行个性化培训,对教员的要求比较高。
(二)完善“学―研―用”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
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员的过程性发展,积累了学员的成长资料,归档于成长档案袋中,一个学期培训结束后我们会实施两年半的跟踪回访,以此了解学员培训的效果。今后,我们要不断完善这一评价体系,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 阮成武.中国当代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103.
[2] 洪早清.教师专业成长:认同、养成、生发 [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100.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反思——基于民族教育的视角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教师自我意识的生成与培养——兼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层拓展与发展导向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研究
对提高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思考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欧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趋势探索
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新时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策略
“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办学之道研究
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
高校学士学位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
加强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巡礼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
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
论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新变化
挪威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及启示
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让园本培训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契合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课桌文化的狂欢化特征与疏导机制
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
孙铭勋乡村幼稚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教学
论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
建国六十年来德育导向的演进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
大学英语教学秘书的工作定位与职责
撰稿规范
对农村教师缺乏与素质提升的多维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高师教师身心素质可持续发展
师范生“对话”素质探析
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
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定向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
当代中国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衔接
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品味爱情篇章塑造健全人格——以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大学为例
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欠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给予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那么久需要教师做到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思考的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案例:在第13届“现代教学与经典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望月》一课,他的课堂上情感氛围很浓厚。教学中,王老师紧紧抓住“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这三月来读月、赏月、品月。最后解读到“千江有水千江月”。课堂上学生的情感被完全调动起来,诗中月更是各有见解。学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就是需要老师自身情感的投入,摄影到学生,王老师对课文情感的投入,渲染了学生,引导着学生以情入境理解课文。
课堂上,教学气氛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予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我们都知道,以前的语文课堂,以及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拓展课堂空间,精简教学语言,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集体交流和个别的交流的机会,正如我平时所上的“一课三议”,通过反复磨课,掌握课堂空间的释放,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
三、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狼和小羊》的“狼、浪、琅、郎”这组形近字时,一直认为这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狼弯着腰就是狼,应在良的左边放反犬旁,海里有水就是浪,姓王的开了家店,东西琳琅满目所以良的左边加王就是琅”,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好过老师一味的机械灌输。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要做的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青松》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乡村四月》、《春晓》等多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了古诗的妙趣后,而且无形中又巩固了许多以前学过的古诗。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
3.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91-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它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美妙,陶冶美的情操。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朗读是记忆、积累的基本方法,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加深了印象,让学生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进行范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比上一次有新的体会,学生就是这样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的效果,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积累。
其次,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方法。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感的培养时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让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文字的韵味,去理解、挖掘作者深蕴于课文中的情感,去揣摩、想象字里行间的“留白”之美。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最后,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通过自己的语言,不同的语气、语调体现自己的爱恨情仇。如《桂林山水》用舒缓、轻快抒情的语调使人如身临其境一般,“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记得当时给学生泛读完,学生第一反应脱口而出,“好美啊!”。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一个人倘若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心力专一,全神贯注。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思想,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一厢情愿”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发现,失去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没有充分体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培养兴趣,让学生想读就成为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之一,那么,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总结了以下做法: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优秀学生领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保证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
5、教给学生朗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1)朗读的基本知识一般有下面四点:即不读错字、不读破词、不读断句、确定感情基调,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整篇文章确定的感情基调是悲痛。
(2)朗读的技巧包括语调、速度、重音、停顿四个方面。像紧张的场面或紧急、热烈、兴奋的内容要读得快些如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将心比心》中护士因连续扎针失败道歉的那一段“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真不敢给你扎了。”;像紧张的场面,心情很沉重,悲伤的要读得慢些,如四下语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细节描写已逝父亲的句子“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重音是指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父亲临走时给孩子的承诺:“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通过朗读训练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依然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例,由于生活在我们这个和平国度的孩子很难理解和平的重要性,因此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身临其境的去体会一个因战争失去父亲的孩子的痛苦,并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作者对和平的深切期盼,进而树立维护和平,抵制战争的理念。
广西大学对外汉语2008级60位学生于2010年去泰国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汉语教学实习,所教班级从幼儿园到大学,他们对泰国的课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对他们进行了访谈,总结了一些课堂文化案例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在此主要讲小学部分,希望对我国的对泰小学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案例一】课堂上,我把批改过的作业本发给学生。我习惯性的用右手抱着作业,用左手将作业本递给学生,刚开始没怎么留意学生的表情,可是当发到第三个学生的时候,旁边的其他学生就开始嘀嘀咕咕了,然后有两个学生离开座位接过我手中的作业替我发给其他同学。
分析:泰国人忌讳用左手接递东西。他们认为左手接递是鄙视他人或者是没有教养。接递东西虽然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稍不注意就触犯了人家的禁忌。幸好我教的那个班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和学生关系也处的比较好。孩子们原谅我不懂他们的礼俗。
解决方案:去泰国之前要了解泰国的文化,尤其是他们的禁忌要努力记住,不要触犯他们的禁忌。在异国他乡,多了解当地的风俗禁忌,对融入当地社会,还是很有必要。
【案例二】一位泰国小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将他珍爱的一顶绿色帽子送给我这位中国老师,于是,学生送给老师“绿帽子”的消息不胫而走,被作为善意的玩笑传播开来。
分析:帽子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一个物件,只是与“绿”搭配便产生了特殊的意义。颜色是我们每天都会看见的,但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
解决方案:我针对这件事给学生专门上了一节课,解释绿帽子的含义,并向他们讲授了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民族国家的不同意义,如黄色在欧洲国家寓意名誉与忠诚,但在以色列却是灾难与不幸的象征等等。这堂课因为充满了趣味性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我的学生后来还要求我多开展这类的课。
【案例三】有两名男生在一位泰国老师的课堂上捣乱,下课后,这两名男生被老师带到了办公室。进了办公室后,男生们跪在老师面前,伸出自己的手,泰国老师就拿着细长的竹教鞭狠狠地往学生手心打,几鞭下来学生手心红肿。办公室有位中文老师看着实在不忍,出声劝阻,泰国老师却说:“我为什么不打呢?在我们泰国,学生犯了错误就一定要受到惩罚。如果我不打他们,就是对他们不负责任。”
分析:在泰国的学校里,随处可见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几乎每位泰国老师都有一根教鞭,这条教鞭的主要功能是惩罚学生。如遇到学生违反学校校规、课堂纪律、打架斗殴、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就有权利用教鞭鞭打学生。一般情况下,不会在身体上对学生造成伤害。但对某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而言,也许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阴影。而大多数泰国学生都愿意接受老师的惩罚,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体罚他是看得起他,是对他负责的表现。不过,在泰国体罚也是有禁忌的,泰国人觉得头部是一个人最神圣的部位,所以不可以随便摸,更不可以打。
解决方案:武力的确是一个令学生乖乖听课的简单直接而相当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针对泰国小学生。可是作为一名中国老师,中国法律规定不能体罚学生。虽然身处泰国,但还是应该以我们中国的教师职责来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不采用体罚的方式来惩罚学生,而要采取其他既能给学生警示,又能让学生长记性的有效方式。
【案例四】泰国小学生在上课期间向老师提出“想上厕所”、“去喝水”等诸如此类的要求,老师同意后,有相当一部分调皮的小孩会用这个借口跑出教室玩,三五成群,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到饮水机旁边打水仗,弄得一身湿回来,扰乱课堂秩序,其他男孩也会被“勾引”得坐立不安。
分析:泰国的学校,在课与课之间没有休息的时间,属于“连轴转”的状态,正是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要求在上课期间去喝水和上厕所。这些要求在泰国是合理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天生好玩好动,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再加上泰国学生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所以学习态度比较散漫随性,课堂环境轻松自由。这些与国内的课堂有很大不同。
解决方案:把一节课的一个小时时间分解,前面10~15分钟作为学生喝水、上厕所等琐事的时间。用35分钟左右讲课,提前5分钟下课,作为学生赶下节课的时间。
【案例五】在一位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位女生不认真听课,老是照镜子。老师在课堂上大声地斥责她,并将其东西没收,勒令该女生下课后到办公室认错。那名女学生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下课后没有到中文老师的办公室认错,而是跑到了泰国主管老师那里哭诉。经过泰国老师从中调停,事情得到了解决,但是该老师的做法在学生中引起了普遍的反感。该女生在之后的中文课上也更加不认真听课了。
分析:泰国学生对于美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像女学生们经常直接问老师:“老师,我漂亮吗?”因为课间和课上的界限不明显,所以有的学生在课上照镜子和化妆。孩子们心思单纯,对纪律的敏感度较低,中国老师在这点上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