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余秋雨散文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第1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指导 层次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比例,关于课外阅读教学的许多问题已得到各方面的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不过,一直以来,我们往往更关注于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及教师阅读教学的模式,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一个大园子里,有大树,有鲜花,定然也有小草。一个正常的教学班就像这个大园子一样,有尖子生,中等生,亦有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就如同我们不可能要求大树、鲜花、小草达到同等的高度一样,我们也不应该苛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学习层次。但是,大树有大树的伟岸,鲜花有鲜花的芬芳,小草亦有小草的青翠。所以,在我们课外阅读教学的这片土壤上,不仅应该让大树成长,也应该让鲜花绽放,更应该让小草萌芽,只有这样,才有满园春色。

因此,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应该是分层次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适合生长什么的土壤,我们就播什么样的种子。让所有的土地都体现自己的价值,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空间。

一、阅读内容的分层推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的文本主要是课本,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阅读材料。但是,单单看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那么,应该推荐学生阅读什么读物呢?首先,我们应当把初中阅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拟定一个连贯性的阅读计划,其次,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基础,拟定一个有层次性、可操作性的计划。鉴于此,我们不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目前水平并循序渐进深入的阅读内容。

低层次学生可由:童话、趣味性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短篇故事性读物(如:《故事会》、《少年文艺》、《微型小说选刊》等)―易理解的不复杂的小说(如:《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

中层次学生可由:短篇故事性读物(如:《故事会》、《少年文艺》、《微型小说选刊》等)―情感丰富的哲理性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一些优秀散文等)―故事情节容易把握的小说(如:《骆驼祥子》、《童年》、《花季雨季》等);

高层次学生可由:情感丰富的哲理性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一些优秀散文等)―文化气息浓郁的散文(如:鲁迅散文、冰心散文、余秋雨散文、三毛散文等)―思想较深刻的长篇小说(如:《平凡的世界》、《水浒传》等)。

阅读的发展是阶梯式的,由趣味性―思想性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当然,学生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根据阅读的进展是可以适时调整阅读内容的。而且,学生阅读内容的发展过程不是机械割裂的,是可以适当穿插的。

这样,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低层次学生不会因为要求太高、阅读内容太难而丧失阅读热情,把阅读当做一种负担。高层次学生也不会因为阅读内容太简单,难以实现自己的真实阅读愿望而百无聊赖。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都可以在阅读中有所得。

二、对阅读效果的分层要求

学生的阅读行为是自主的,但我们对于学生的阅读不是放任自流的。学生的阅读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形成什么样的能力,我们应该提出比较详细而且切实的要求。《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要求有这样一段表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这个要求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的阅读水平的总体要求,它不可能同时在所有学生身上实现。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阅读内容选择的不同,学生的阅读阶段大致可以分成:趣味阅读―感性阅读―理性阅读,因此对不同学生阅读所达到的效果的要求也不可能是同一标准的。

初中学生的阅读应该遵循一个“认知―理解―体验―共鸣―赏析”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在读通文本的前提下,才可能理解文本;进而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储备对文本有情感的体验,在文本与读者内心情感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共鸣;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进行赏析。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初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正因为这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可能处于这个过程中的任一阶段的事实,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的要求应该形成层次。对于低层次尚处于趣味性阅读的学生,应该在阅读后能达到“认知―理解”的层次,即能读懂文本,能概括并复述文本的内容,初步领悟文本的内涵。为了促使其进步,可以指导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简单谈谈对文本的感受;对于中层次已经处于感性阅读阶段的学生,在实现“认知―理解―体验”后可以指导其充分调动情感,形成对作品的共鸣,并且以文字的形式将自己得到的启迪、感动等较好地记录下来,以便将来逐渐形成对问题理性的思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我们决不应该以“教学是面向大多数学生”为理由而忽视或抹杀了他们超出普通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相反,我们应该给他们独特的关注,让他们更好地成长起来。对这类学生“认知―理解―体验―共鸣”是没有障碍的,应该鼓励他们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思考,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认识,对作品中的人、物、事有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从而逐步学会对作品到位的点评和赏析,进一步可以有条理地成文阐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阅读的基本要求及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更高目标。阅读就不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渐深化的过程。

三、对阅读笔记的分层指导

阅读,记录阅读成果,见证阅读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在初中阶段大致有:摘录、点评、读后感、读书卡片。不同阅读水平的同学能够完成的读书笔记的质与量自然是有所区别的。初级水平的学生可以要求先学会做“摘录”,即把你读过的认为好的词句、段落、甚至篇章摘录下来。摘录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水平后学写简单的点评,即能表达出自己对所摘录内容的看法;中层次学生要求能在摘抄的基础上,抓住摘录部分的一两个亮点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学写读后感;高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写有条理有比较明确观点的读后感,而且由感情的抒发逐渐向理性的思考过渡。

读书卡片的制作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是有必要而且是有能力完成的,但读书卡片的繁简、难易,还是应该有层次感的,要求每个学生都制作并填写这样程度的读书卡片是有较大困难的。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领会程度是有差异的,所以每个学生制作的读书卡片里涵盖的项目是可以适当增减的。①―⑥是基础层次,⑦是提高层次,⑧是发展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简化或丰富这个卡片的内容,更人性化也更个性化。而且在实际操作当中也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体验,学生不再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丧失热情,反而因为自己能够做到而相信自己有可能做得更好。

那么这样的分层指导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通过实践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会。不但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反而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

因为,这个分层,不是教师个人生硬地划分学生的层次。首先要向学生明确,阅读不应该成为一种被逼迫的行为,究竟成为哪个层次的一员,学生有自主追求的权力。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断地努力成为更高层次的学生。也就是说层次决定于你的努力。

举个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例子: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时,我只设一个最低限度。即如果你觉得困难,你可以只做摘录;如果你觉得力所能及,你可以写简单点评;如果你觉得学有余力,你可以要求自己写有质量的读后感。我没有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有点悉听尊便的味道。但事实上,后来真正只做摘抄的学生是极少数,少得出乎意料。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最低级的水平,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最落后的那一部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只做摘抄的人学着写简单的点评了。尽管评得不到位,但至少你看到了他的努力;原来写点评的学生开始写读后感了。虽然还有点混乱,但只要开始去做肯定会越来越好;原来就写读后感的学生看见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要比大多数人写得好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于是,对文本的思考更深入了,见解更独特了,内容更丰富了。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行的,都在尽量向更高层次靠拢。在这样的氛围下,小部分仍想偷懒的同学就没有市场了,会产生被“遗弃”的感觉。那他只好也努力地融进大家的行列里来。事实上,这就像是无言的激将法。在不露痕迹中激发了各个层次的潜能。把门槛设得更低一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进来,他才可能发现阅读的乐趣。

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不妨少一点急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责备,多一点鼓励。我们的眼睛,在欣赏大树的挺拔、鲜花的艳丽的时候,也关注一下小草的青翠;我们的心里,在赞叹大树的威仪、鲜花的妩媚的时候,也为小草的萌芽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同高度有不同高度的风采,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为了课外阅读这片土壤上的春色满园,请让大树、鲜花、小草一起成长。

第2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

一、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在科学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书海茫茫,中学生年纪小,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鉴别能力较低,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地引导。

(一)根据特点,因势利导

一般来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有益读物。中学阶段,低年级阅读能力较低,可选择童话寓言、探险故事、优美散文等读物,以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内容激发学生激情,使学生从中学习深入浅出的语言、优美的文笔、清晰流畅的思路;高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的技能,社会兴趣发展起来了,可选择科普类、史地类、传记类读物,使学生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得到启示,学会分析、思考问题。

(二)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或作者有关的课外读物,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就介绍学生读《项链》;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引导学生去读《水浒传》......这样通过横向拓宽,纵向引导,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三)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向往。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中学生必读的十二本名著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强化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世界》《窗外的小豆豆》等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播种美好的种子,激发他们心中善良勇敢的一面。

(四)紧跟潮流,与时俱进

作为当代中学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才能胸怀远大、志存高远、继往开来。

(1)引导学生选读反映时代强音的读物――报刊杂志。可推荐《读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中学生》《小小说选刊》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订阅,互相交换阅读。

(2)关注时尚需求。当《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改编影视剧热播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影视剧作品与原著进行比较。当郁秀的《花季雨季》、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韩寒的《三重门》、J.K.罗琳的《哈利.波特》等风靡校园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这种时尚应该成为教师拓展课外阅读及指导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

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阅读方法

速读不仅可以快速获取知识,扩大知识视野,而且可以使人从浩瀚的资料中筛选出相关的篇目或章节,有信息检索作用,更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具体做法是运用直读、跳读、捕捉“路标”等方法,快速阅读,把握主要内容。细读就是细致地读,圈点读,吟诵读,研究读。不仅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应理解作品透视的思想感情、复杂的社会现象、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最好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动笔。具体做法:(1)制卡片。将文章中精彩语段、重点词句摘抄,分类整理,便于查问。(2)列提纲。记述故事大概内容或文章主要意思。(3)作批注。用不同符号对内容、词句、艺术特色等方面理解、体会、质疑、引申联想等。(4)写心得。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研究,一定会从中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成书面文字,哪怕是一段,都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挑战意识。

第3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

论文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读书类随笔。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二是社会随笔。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新晨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