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

第1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开始学物理时,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认真钻研几道物理题。这样一来,日积月累,一个月下来,就比别人多学了许多知识。除此之外,还有我的一些学习方法,我准备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来获得好成绩。

    一.课前预习。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发现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所学的物理课程偏难。如果预习到位,就能很好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若不预习,上课就很难听懂,自然就学不好物理。

    二.课上听懂是最重要的环节,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用一种超前思维赶在老师之前,这样也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抓住课堂的宝贵时间,去弄懂每一个知识点。

    三.课外题要少而精,要做就用心去做一本书或者一套资料,万万不能东做一道题,西做一道题,这样就会造成思维混乱,因为每一套题都是按照一定的思维顺序编写的。

    四.课下先不急着写作业,再仔细把课文阅读一遍。写作业的时候不要翻课本,用记忆去写。我们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去做题而做题,那样毫无意义,而且耽误了时间。

    五.重视知识的应用。这需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在平时,还可以多做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用来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还要重视课后WWW题中的实践探究题,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

第2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一转眼间一学期即将过去,本学期在学校各导下,在物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工作,热情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加强组织建设,

物理教研组在历届老组长精心管理下,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本学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勤学,好问,虚心请教.中年教师更加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整个教研组空前团结,传,帮,带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团结协作,在评优等荣誉利益面前,首云权,陈启文老师你敬我让.在工作面前,你争我抢,在困难面前,团结协作,共克难题.增强了教研组老师们的凝聚力,教研气氛浓厚,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打下基础.

青年教师的培养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与青年教师的成长,首云权老师,李永华老师成长为学校中层领导,汪玉清,宋森和张立国老师成长为级部主任,其他青年教师积极听课,做记录,写感想,及时交流,研讨,组里教研气氛浓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为三中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教研组日常工作

高中考信息的搜集和高考试题的研讨工作.请外出学习的老师介绍高考欣喜,完成三套高考试题的研讨和总结,归纳工作.

白英斌老师的市级青年教师素质展示课获一等奖, 郑清老师素质展示课获二等奖.说课,讲课,评课等系列研讨活动,提高了老师们的素质,为今后我校的物理教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

素质展示课,高一青年教师研讨课等系列活动使青年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量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老师们看到了它的优越性,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五认真"的落实上脚踏实地,教案月检查,签字,备课组活动周检查,教研组长到各组讲座,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充分利用校园网物理页面,老师们发表大量的各类文章,论文,教案,习题,图片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起到了窗口宣传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四个一工程" ,把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大力支持学校工作.教科所教学督导活动中.物理教研员对本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

总之,学期在学校各处的领导下,在物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工作,热情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物理组的老师将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真坚持教学"五认真",认真检查教师教案,作业的批阅,单元检测等情况.加强教学的管理力度.

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二领导和物理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本校实际,围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标,以学习为先导,以教研为动力,以课堂为立足点,坚决投入到课改中去,狠抓教学常规工作,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1、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全面提高我校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改革的有关材料,把握新时期物理教学目标与重点,学习新教法,力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成效,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3、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互相学习,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

1、严格按照开学时的工作计划,落实教研活动制度,每周三下午进行教研活动,并做了详细的安排,围绕新的课程改革,进行集体备课,观看录像,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了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

集体备课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进度、案、统一练习、统一测试,加强各组之间的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定期进行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及时获取了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教学.

4、定期抽查教案、听课记录,检查作业批改情况

三、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教法,认真进行教材分析,熟悉各年级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情境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实践能力。

3、定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4、组织教师上好教学研究课,积极报名上好学校优质课,坚持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对诸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手段的使用及教学思想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5、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迎接外校教师来我校参观指导,安排教师上好公开课。

在本学期中,我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研气氛不够浓厚,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对新理念、新教法的钻研还不够到位,新课标的实施不够成熟等。但是,我们全体物理组教师深信,只要全组教师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新的学期当中,一定可以让我校的物理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顾这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工作,履行职责,把握重点,顾全大局,树立“教研育人,有效教研、有效服务”的责任理念。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基层校教学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的真诚的努力。下面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简要回顾

学期初来到进修学校并担任物理教研员职务。年轻的我急需向各位前辈教研员学习,紧紧围绕于校长提出的 “落实责任,改进作风,做好服务,创新工作”这个主题,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活动,和前辈教研员一起下乡调研听课38节,和前辈教研员一起组织新上岗教师研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是我成长了很多。

1、学期初和前辈教研员一起下课听课调研,在下乡的一段时间里一共听课38节,其中本学科的课听了23节,课后与本学科的老师及时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互相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

2、新教师培训起色明显,按照学校的要求,在对近几年新上岗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听课与培训的基础上,在市里举行新上岗教师培训考核活动,对来自十四所不同学校的四十六位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同学科的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做了汇报课,课后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辅导,及时地解答了新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

对提升农村的小学数学教研教学水平无疑起到了振奋、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3、这学期曾先后两次参加白山市骨干教师培训和参加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通过学习增长了见识,尤其是作为一名年轻的教研员,为我今后在教研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是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研员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进行有效地培训和指导教师。在培训期间我被选为班长,积极为其他学员服务。培训结束后被评为优秀学员称号。

4、参加期末统考出题工作,学期初就开始研读教材,并建立试题库,为期末考试出题做好准备。

因为学生一学期的成绩好坏就看期末考试。所以这次考试各个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是非常看重的。在期末考试期间到光华中学和外国语学校进行巡视,并与物理学科教师交谈,细心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查看学生答题情况,效果还可以。以上是我对这学期工作的总结。

二、今后工作的一些想法:

1、在进行研训工之前一定要搞问卷调查,清楚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防止盲目培训而达不到效果。

2、加大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研究解决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3、加大对骨干教师的锤炼力度,坚持推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切实改变骨干教师隔山观火的态度,以点代面,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维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改变教研员隔靴搔痒的做法,丰富已有的有效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

5、在实战的研训中努力使教师走出“教学内容止于浅表而失于虚,组织活动取悦学生而荒于嬉,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而毁于随”这三大误区,切实改变服务不到位、指导不深入的现象。

6、完善合作备课制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求真务实,努力成为物理教育的亮点。

7、拟定农村全乡性的学科校本教研方案,关注农村教师,使农村教师走出困境,切实感受校本教研星火燎原的温暖。

8、积极主动、诚恳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交流感情、沟通情况、得到指点、查漏补缺、及时改进、和谐工作,切实改变傻干蛮干的工作作风。

9、举行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采取基层海选、再集中决赛,切实促进教师整体提高。

10、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市里三所大学校的辐射作用,努力把中教研训工作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第3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一、抓住关键。自然成句

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一节中,探究实验后得出结论: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这个知识点,我启发学生找到关键的字,然后很自然的就得到了“一等”“一反”“两个一”,“同时”作用平衡力(“一等”指力的大小相等,“一反”指力的方向相反。“两个一”指的是同一个物体、同一条直线)。学到八年级下册“杠杆”一节时,在处理“正确画出力臂”这个难点时,指导学生理解“力臂”后,得到:“一找支点二找线,然后再做垂线段”,教学效果甚佳。

二、画出图像。顺利编写

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实验探究后得到了光的折射规律,分别在黑板上画出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的光的折射光路。启发学生观察光路中角的关系及角所在的介质,得出“折射光路角好找,空气之中有大角”。即发生折射时空气中的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都比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角或者是入射角大。教材接下来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先是学生动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结束后,教师板图凸透镜成像,跟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把知识编成顺口溜:“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焦外近焦像变大,焦内远焦像变小。”(“一焦分虚实”是指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大于焦距成实像;“二焦分大小”是指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大于焦距成缩小的像;“焦外近焦像变大”是指物体在焦点以外向焦点靠近,像会越来越大;“焦内远焦像变小”是据体在焦点以内离焦点越远像越小。)九年级下册的“家庭电路”,关于电灯的正确连接先画出电路图,写出“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头,火线接在开关上,通过开关进灯头”。

三、对比知识。记忆深刻

八年级上册“神奇的眼睛”,学到了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时,这个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容易混淆。为了对比两种情况,师生合作编写了“后凸老花眼,近视像靠前”。(老花眼即远视眼,“凸”是指凸透镜,“后”是指视网膜的后方。也就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对比远视眼,近视应该戴凹透镜。)

四、总结规律,逐渐成型

初中物理教材中电学占的比例较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从简单的电路开始一直到复杂的电学计算,梯度上升。学生如果在初学时没有打好基础,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非常吃力,因此,在电学的教学中本人也利用了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部分知识跨越的章节多,所以在每一部分教学后及时总结。“基本电路串并联,图观圆点实看线”,这是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的总结。“图”指的是电路图,圆点”指的是电路图中的实心圆点,“实”指的是实物图,“线”指是的接线柱,即在电路图中看到实心的圆点之间的部分存在并联,实物图中一个接线柱接了两根线(包括两根)之间的部分即是并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渐总结,“短路情形有多种,只并线与开关”(在电路的某个用电器的两端并联了导线、电流表、开关的任何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被并联的用电器都会短路);“串联分压流不变”(串联电路的用电器有分压的作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经用电器到负极不会改变大小);“压功率热阻正联”(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跟电阻成正比);“并联分流压等源”(并联用电器有“分流”的作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流功率热与阻反”(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热都与电阻成反比);“若问电阻是否变,要小并联,串联电阻要相加,倒数和倒是并联”(并联的等效电阻是并联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第4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31-0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中笔者就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导学案需要注意的事项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展开,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构建导学案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并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要想利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成效,还要从学习目标、课前导学、课堂学习、当堂反馈、检测、反思等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学习。因此,在构建导学案时,可以从实验设计入手,明确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进而获得相应的结论,展开课后反思,形成系统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遵循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导学案的利用效率

应用导学案时需遵循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达标训练。1.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编制内容展开自学,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并且记录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先学后教。2.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较为困惑的地方,之后展开针对性的探究与实验,分析得出结论。3.教师引导。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知识点,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反思学习技巧,掌握知识规律。4.进行达标训练。通过分层测试,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全面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电功率》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预习,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知识。其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引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提问突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且灵活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小电灯的电功率。最后,设计导学思考题。如设计“仔细观察右图中白炽灯上的铭牌,它所标的‘PZ220-100W’的含义是什么”“它的额定电流多大”等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则从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重视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之后,还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怎么做,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导学案,将导学案的学习和教材内容的阅读互相结合,并在导学案中记笔记,在教材中标注重点,完成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中“温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问题,如“什么是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是什么意思”“摄氏温度中‘0°’与‘100°’是怎样规定的”……让学生通过预习与讨论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预习与讨论中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应用导学案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引导下自主地学习。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交替使用或单独使用,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教学方法的引领,开展互助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通过实验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进而探讨诸如“控制一个量不变,改变其他变量,观察水分蒸况,进而明确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之类的问题,从而掌握“控制量主要有温度、风速、气压、表面积”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关实验,得出相关结论,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第5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一、搭建知识和学科发展的框架模型,引导学生勾画物理学科的基本蓝图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的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光的折射、物体的运动这些章节开始,学生被引进了物理的殿堂,他们站在这些奇妙但是又无所不在的自然现象面前,除了惊叹以外,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始在他们的脑子里构造出由物理符号和元素组成的抽象世界。探究这些能够引起视觉、听觉的现象背后的故事时,孩子便有了揭开魔术秘密的兴奋与快乐。这是引导物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把这些章节安排在八年级上的原因——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界是物理教学最初也是最好的素材。随后,到了八年级下,一些较为抽象,但仍然能被感知的概念被引入到课本中:力、压强、运动。而且课本不仅仅强调这些概念本身,而更强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例如从第八章力到第九章压强和浮力,再到力与运动,物理学习不再是单纯地罗列应该被认知的元素和现象,而是强调这些元素的关系和现象发生中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和第七章的从粒子到宇宙则是在科学唯物辩证法下对物质本质的追问。从九年级开始,学生开始进行更为抽象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学习——功、电、能、电磁等等。这就对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弄清章节关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常常发现,如果一个学生可以对一个章节的内容很了解却又不能同时自由地联想这些知识点和别的章节的关系的话,他也很难准确把握我们想要传授他的那些东西。也就是说,树立整个学科的系统、搭建知识的框架显得十分重要。

二、教学生“学会提问题”是培养未来物理学家的第一步

笔者发现,虽然现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会经常向老师提问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有一定差异,总结起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任务性的提问:

学生会对听课中含糊或者不懂的知识点、课后不会做的习题,向老师和同学提问。这也是目前主要的提问内容。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老师的回答和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客服知识点盲区,并培养其诚实自主的钻研习惯。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提问方式并不是新课改所着力引导的方式。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对科研和探究的兴趣和自主性,因而新课改所希望看到的不是局限在题目和知识点的提问。

2.思路性的提问:

一些学生在进行了自主的思考后,可以做到不针对题目本身进行提问,并且为了能够举一反三,建议知识点的联系,会对不会做的习题,做出这样的提问,“这句话隐含的知识点内容有哪些”,或“这两层意思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等,虽然这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让老师无从下手,但已表明他们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长进,应予以肯定,当然老师也要不遗余力的倾尽自己解题的经验和对知识点背后关联的深入理解,这时候学生对于解决自己当下所面临的问题便有了可参考的思路,或者产生自己新的思考。

3.反思性的提问:

一些学生在有意识地思考问题后,试图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更多的融入自己对实验、对解决思路的反思。这种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题目了。这种问题就已经初步符合了课改对学生提问探究素质的新要求。试想,如果听课时,学生不进行完全投入的积极思考,不设身处地地作为一个实验探究的当事人,评估者,他是不会想到这个层面的问题的。毕竟,大多数的学生目前还处在被动地接收、消化老师传达的信息,而不懂得融入自身现阶段的知识经验水平,来做主动地参与思考。

4.自主性的提问:

有极少的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具有揭示规律、猜测的特征。若进而能解决问题,往往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案例。这部分学生已具备了向高深领域探索的基础,创新已成为他们的跳板,这些学生毫无疑问的已获得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所最希望看到的提问方式。

由以上几种情况,笔者总结出引导学生“提问题能力”的几种方法:对课本中“基本概念”提问、对解题过程中所选用“公式”的提问、从“公式”出发的对实验设计的提问、对“实验”设计合理性的提问、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提问、对“物理前沿”的提问、对“解题方法”的提问、对“物理实验方法与步骤”的质疑、对“知识的联系、各学科交叉”的提问等等。

三、通过物理学科的教学,将科学方法论的精髓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

在笔者看来物理学科是最能体现科学方法论的学科。它常以数学为书写符号,却表达了更加丰富的科学思想。物理集中了自然科学思维系统的精髓,因而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将物理学科背后蕴含丰富而实用的科学方法论渗透给学生。这样的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在其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持续地从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思维逻辑中收益,并感到科学和自然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6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创新 能力 培养 民主 和谐 探究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为主的题海战术,以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模式,民主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物理,而不是教师“讲”物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的主要活动,怎样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包含创新的因子,有意义、有价值,那就看教师能否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起来,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紧张、高效地投入学习。而当前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很明显是不适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所以说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在民主教学的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得到较大程度的丰富,就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这就利于帮助学生打开创造思维的窗口。

二、大胆质疑,勤于思考

俗话说:“怀疑出真知。”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生在课堂上质疑的情况。敢于怀疑了,即使是错了,也是向真理迈进了一大步;反之,如果在课堂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只能是奢谈。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班门弄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习钻研精神。比如我讲八年级物理下册81页《生活中的杠杆》时,就有学生对图f阻力F2的方向提出质疑,认为这样杠杆将无法平衡。我通过引导,让大家讨论,最后决定把F2的方向改成向下。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不加思考就自以为是地下结论,如八年级上册在讲完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可追问:“我们照镜子时,离镜子越来越近,像会变大吗?”等学生思考作出判断“变大”,接着发问:“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体大小相等,难道我们自己会变大?”提出质疑后,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再以“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帮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印象深刻。

三、动手体验,立足生活

物理这门学科有着特殊性,综观所有物理规律,几乎都来自于生活,所以生活才是物理学习的根本,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源泉。教师打好生活这张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物理难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我在让学生认识了杠杆及轮轴等知识后,又复习了以前所学的有关磨擦和压强知识,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了解自行车的构造。于是我布置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家拆自行车,了解它的构造;有的结伴到修自行车的地摊上观察修理自行车的过程。学生的实践报告完成得非常好。在把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对于物理知识中一些不易操作、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我总是设法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在《大气压强》一章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我与学生们一起动手,设计了气压瓶,三人一组,带上自制气压瓶,登山观察,当观察到气压瓶中液柱明显变化时,学生们惊奇地叫起来:“哇,好奇特!”通过亲身体验,原来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四、更新思路,巧用器材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应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活动。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外;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克服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困难。

五、综合探究,培养能力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运用,因此教学中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教学上除重视课本中的探究活动,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究,比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或者进行社会调查,比如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来源等。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创新。

(1)获取信息能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学习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多阅读,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或通过互联网,利用省略、省略等强大的搜索功能上网查找,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科学探究能力

第7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一、利用课堂小结,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新课结束以后,可以结合教材,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的一些优秀品质和勤奋、严谨的研究态度,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如授完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光的色彩 颜色》一节课后,我讲述牛顿在研究光学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克服这些困难的艰苦钻研。学生还可以自己补充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科学家的事迹从而了解到“刻苦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是科学家们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家们的人格魅力和一丝不苟的刻苦钻研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榜样,信心倍增。由此可见,巧妙地进行课堂小结,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性情,鼓励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利用课堂小结,理清学生的知识点,巩固其知识体系

学生刚刚上完一节课,在课堂上初步建立的知识点由于很多是自己小组间讨论形成的。往往是不牢固的,不稳定的,甚至有些知识点还不够完整。特别是刚学的知识容易和以前的知识混淆,产生糊里糊涂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如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物态变化》一章中:“蒸发”和“沸腾”虽然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但由于学生平常没有注意观察,很容易发生混淆。为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蒸发”的特点,同时把新学内容与生活中对“沸腾”的理解进行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探究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容易掌握、记忆。在归纳小结新旧知识时注意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要有目的性,让学生善于总结抓住知识要点,理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的区别。使学生掌握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使学生学习起来游刃有余。

三、利用课堂小结,承上启下,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物理知识点它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很多情况下上一章节的结尾和下一章节的开头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要抓住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的联系,设下悬念,承上启下,为新课的讲解作铺垫。如讲完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光的反射》后,在归纳小结的时候我问学生:“如果把平面镜换成其他器材比如玻璃砖,还是和刚才一样用光线斜射玻璃砖,会什么现象?和刚才相同吗?”等学生看清楚以后,我接下来又提问:“一部分光在玻璃上发生反射,而另一部分光却进入玻璃砖中且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为什么?它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下一章要研究的问题——光的折射。”这样,既拓展了新课内容,又埋下了伏笔;而且预习了新知识,把课堂小结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为新课的讲解作铺垫。那么,怎样才能把一节课的小结做好呢?我觉得一节好的物理课堂小结应该具有目的的明确性、鲜明的针对性、整体的概括性、丰富的趣味性等几个特征。

物理课堂小结除了要具有以上所讲特征之外,还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体现形式和设计理念,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1.总结概括

学生在学后必须要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刻完整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用几句简单明了准确的话或者图表等方法,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大体的概括,总结出知识的体系和主线,深入主题,强调重点,讲清关键的知识点。这种小结的方法一般在新课知识点较多,讲授时间较长或者章节的最后总结时使用。

2.分析比较

为了使学生对课上学习的知识在本质特征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个知识讲解结束时,教师可以用提问、对比、总结等方法,将所学知识的各个知识点以及新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者找出它们之间各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3.练习巩固

这种小结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较难理解、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讲授。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后,学生对于公式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掌握,此时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来强化学生的能力,达到巩固的目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设置悬念

物理知识点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很多情况下上一章节的结尾和下一章节的开头有着一定的联系。

5.预习引导

物理各章节之间有很大的联系,老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对后面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教师在用这种小结方法时,要考虑全面,着眼整个知识体系,根据下一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做无用功。

6.首尾照应

很多老师在开始上课时都会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来设置一个悬念以引入新课,这种方法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因为老师提出的是他们经常见到却不能解释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学得非常有动力。

第8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汽车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路系统是原因之一。当电路系统出现故障时,怎样找出故障点是关键,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技能,这样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下面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几种判断故障的技能。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人的眼睛或其他感觉器官去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的一种检修方法。

在对《电流和电路》进行教学时(如图1)教师演示实验前,给灯座换上一个灯丝断的灯泡,当合上开关,灯泡不亮,为什么不亮呢?让学生观察各个用电器,通过观察,最终发现是灯泡的灯丝断了,找到了故障点,换上一个本文由收集整理好的灯泡,故障排除,从而总结出电路的判断方法——观察法。

二、替代法

替代法是用规格相同(或相近)、性能良好的元件,代替电路中的某个(些)被怀疑而由不便测量的元件来检查故障的一种方法。如果将某一元件代替后,故障消除了,就证明原来的元件确实有毛病;如果代换无效,则说明判断有误,对此元件怀疑排除。

例如: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学中(如图2)教师在连接电路时,就可设计灯l1的灯泡和灯座形成断路(也可设计其他用电器),让学生注意观察,当合上开关,灯l1和灯l2都不亮,怎么办呢?教师找好的相同开关代换,灯不亮,则说明故障不是开关‘用连接良好正常的灯泡和灯座代替灯l2,两灯还是不亮,则说明故障不是灯l2,当替换到l1时,两灯都亮了,则说明是灯l1的故障,通过观察总结出替代法。

三、短路法

短路法是利用一根导线将电路的某一部分短路,使之暂时失去作用,观察现象变化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但是在使用此方法时,只能接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电路元件,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电源的两极。

例如:在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教学中(如图3)教师在连接电路时,可设计开关断路,在演示实验时,当教师合上开关,灯都不亮,怎么办呢?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用一根导线接开关的ab两端,现象:灯l1和灯l2都亮了,则说明故障就是闸刀开关,并演示不能将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接电源的两极,这样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损坏电源或导线。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短路法。

四、直流电压法

通过测量电路或元器件的工作电压与正常值比较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电压变化较大的地方,就是故障所在部位,没有变化,则说明正常。利用直流电压表(指针式)量直流电压时,如果电压的指针是正偏时,说明电流是从电压表的“+”极流入,从电压表的“-”极流出;如果是反偏时,则说明直流电压表的“+”极接的是直流电源的“-”极,直流电压表的“-”极接的是直流电源的“+”极。

例如:在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电压》教学中(如图4),教师在演示电压表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总结,在学生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后,教师可设计灯l2与灯座形成断路。当合上开关时,灯l1和灯l2都不亮,教师演示,用电压表的“+”极接线柱,分别接在图4中的a、b、c点时,电压表的指针都正偏,说明电路从a点到c点都正常,当接到d点时,电压表的指针没有变化,则说明故障就在cd之间,利用替代法找一个正常工作的灯替换l2,故障排除。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直流电压法。

在教学中,渗透了一些维修技能,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吗?

现在有一辆夏利绅雅故障轿车,据车主介绍,使用七年了,昨晚还好好的,不知怎么的,今天早晨起来启动,怎么也打不着了。

通过渗透了上述几种维修技能,就可以用这些技能解决。利用观察法,把车的钥匙打到on档,观察车上的仪表盘,发现其他的指示灯都亮,只有发动机故障报警灯

不亮。则说明ecu不工作,ecu不工作是不是电源没有给它提供工作电压呢?查看一下本车的电路图(如图5)发现ecu的工作电压是由主继电器控制,当开关闭合才能给ecu供电。根据电路图分析可知,关键点是主继电器上的2端和3端看是否有电压。用电压法,测量2端和3端的电压,有电压,则说明2端和3端到蓄电池都正常,而2端和3端与主继电器相连。

打开主继电器盖(如图6)取下主继电器,见图(7),并记下主继电器(如图8)四个脚与图7中的四个插孔相对应。

第9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教学质量

我们通常将课堂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课程,课堂引入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物理课都与实验有关,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实验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十分有益。然而,目前很多教师不做实验或实验做的很少,放弃了实验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有效提升,并阻碍了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一、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多是十分有趣味的,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自身特点,善于抓住实验契机,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打造愉快的物理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物理实验的课程,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时,应尽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验,尽量让实验与生活存在一定的关联,以便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物理实验保留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物理知识的巩固。另外,为了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关系,还能使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变得十分融洽,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一直保持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浮力》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以下实验,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很多大小相同的橡皮泥与材质一样的小木块,然后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进行一场造船比赛,大家分别用相同的橡皮泥造船,用小木块做货物,比一比谁装载的货物多?”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纷纷动手做小船,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大胆猜想,并问学生:“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类型的浮力问题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联,通过这则小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了,而且每名学生都得到了尝试,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动手实践,实事求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为教学基础。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初中物理课堂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认知,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教师首先应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实验器材,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打开小灯泡,调节凸透镜和小灯泡的距离,让学生从凸透镜中观察小灯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况,学生观察后回答:“光屏上能呈现放大、倒立的像与缩小、倒立的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节,让凸透镜靠近小灯泡,观察小灯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况,学生观察后回答:“光屏上无法成像,但在光屏一侧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上述实验,教师能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保留浓厚的好奇心,同时还能在学生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直观的思维画面,使学生更易理解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的进一步学习。

三、合理导入,启迪思维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模式,其有效性是无法替代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对直观事物的感知与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实验是让学生感知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之前从未接触到,大多数物理实验也是初次见到,很多物理现象是从未见过或思考过的,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很快被这些新奇的事物吸引,教师通过自然而然地导入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迪,在形成认知需求前提下自主解决问题,这是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体现。

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以下两个实验。一是教师让学生将筷子放入盛放大半碗水的玻璃碗中,学生从碗的周围观察筷子的变化,发现水中的筷子向上弯。二是在空玻璃杯中放入硬币,将杯子移动到眼睛看不到硬币的位置,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向杯中注入白开水,伴随水面的升高,学生发现硬币的位置也在逐渐上升。通过以上两个小实验,学生看到奇怪的物理现象,教师顺势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验中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四、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的物理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物理教师应善于利用物理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激发起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认知规律出发,不断总结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掌握物理知识,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文贵.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随想[J]. 新课程导学,2013(10).

[2] 郑心合. 例谈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教师干预[J]. 湖南中学物理,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