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箱养殖范文

网箱养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箱养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箱养殖

第1篇:网箱养殖范文

一、池塘条件及水体要求

常规养鱼池,池底平坦,有少量底泥,进排水便利,避风向阳,周边无较大噪音。水深在1m以上,水位稳定,水源充足,水质较好,水体酸碱度为中性。

二、网箱的制作及设置

养鳝网箱采用框架式网箱,网箱框架可用木、竹或钢材制作。在网箱四角打桩,形成支撑架,将网箱往四角拉紧,使箱体悬浮于水中。

1.网箱的制作:用无节3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高1.2m、长宽比为1∶(1~3)的方形敞口式固定网箱,箱口加设倒檐,面积在15~25m2/口较佳。

2.网箱的设置:用毛竹在塘内搭设支架,将网箱水平固定在支架上,箱体底部拉伸绷紧固定,网箱入水70cm。箱与箱之间一般间距1米,行距2米。

3.池塘设置网箱的数量:视池塘大小、饵料条件、配套条件而定,一般网箱面积占池塘面积1/10左右。

4.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主要是食台、栈桥等。食台一般用木板制成长0.6米、宽0.4米、高0.1米小长方形的框状,框底用聚乙烯网片编织围成,食台固定在水面下0.1米处。食台一般每10个平方米左右的网箱设置1~2个,20平方米以上的可设置2~3个,栈桥对于规模养鳝较为重要,它是供管理人员在较多网箱之间进行操作的纽带和桥梁。

三、鳝种放养

1.鳝种来源:在人工繁殖的鳝种尚无批量供应的情况下,现仍以鳝笼和地笼捕捉的野生鳝种为主。但不能使用钩钓捕捉或电捕捉的鳝种。最好选用体色呈黄色并有大斑点或体色青黄的鳝种。鳝种应带水运输,运输时间应短,还要避免高温运输。

2.放养规格及时间:鳝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伤。全年均可放养,以5月份以前和8月份之后放养的养殖成活率较高,6~7月份放养的成活率相对较低。5月份之前放养30~40尾/公斤,8月份之后放养规格为20~30尾/kg。

3.放养密度:放养的密度根据养殖水平、养殖水体的质量、鳝种供应量、饲料供应量以及养殖时间等到方面确定。放养量一般为2kg/m2左右,若每公斤20~40尾,可放40~80尾左右,同一网箱中规格要尽量整齐。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网箱进塘:网箱应在放种前一个星期下塘架设完毕。

(2)水草移植:一般移植水草有水花生和水葫芦等,要求水草的面积占网箱面积的70%~80%。

(3)鱼池消毒:鱼池消毒按常规的办法进行,一般用生石灰石等即可。

(4)鳝种消毒:用3~4%食盐水浸泡鳝种5~10分钟;或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20分钟。

(5)套养泥鳅:泥鳅在网箱中生活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在黄鳝驯食结束后每平方米放养3~5尾泥鳅。

四、饵料投喂

1.饲料的种类:黄鳝一般以小杂鱼、蚯蚓、螺蛳、蚌肉、蝇蛆、蚕蛹为主,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2.鳝种驯食:鳝种入箱后三天内不投饲,让其呈饥饿状态,第四天或第五天傍晚开始投喂少量的蚯蚓或小杂鱼或螺蚌肉,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1%~2%。在7~10天之内完成驯饲工作。

3.投喂次数:根据黄鳝昼伏夜出的生态习性,以傍晚投喂为主,尤其是在驯食期。以后根据摄食情况可上午投喂养一次。7、8、9是黄鳝的大生长期,每天至少投喂2次以上。

4.投饲量:日投饲量视水质条件、环境条件、天气、季节而定,驯食期投喂量为体重的1%~2%以后逐步增加到4%~5%,7、8、9月份投喂体重的5%~10%,水温15℃以下投喂体重的3%。

5.投喂方法:将所投喂的饲料投到饲料台上。配合饲料要制成条状为好。在饲养过程中,一般选用同种饲料,以减少驯食次数,缩短驯食时间,保证黄鳝吃足、吃好,吃得习惯。

五、日常管理

1.水质的管理与调节:水质管理工作主要是防止池水变质,及时换水,消毒,稳定水位,设置增氧机。

2.箱体的管理与养护:每天坚持早晚巡箱,查看箱体是否受到损坏、是否有老鼠咬箱、网眼是否被水体藻类堵塞。一般每周要刷洗一次网衣。

3.水草的管理与培养:水草在养鳝中起到防暑降温、改良水质、支撑鳝体提、供优良栖息场所以及御寒保温等作用。其中水花生最为理想。网箱中水草要防止水草枝叶长出网外,避免黄鳝外逃。箱内枯死或腐烂的水草及时捞出,并添加新草。

4.日常防范:日常防范主要是指防逃、防泛、防盗、以及防病害。

六、疾病防治

1.黄鳝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把握清塘消毒关、水源水质关、种苗质量关、物消毒关、放养密度关、水温调节关、饲料投喂关、药物预防关、日常管理关。

2.常见疾病的治疗

(1)肠炎病:红肿,鳃部出血,头部伸出水面呼吸,头部发黑,腹部出现红斑,严重时腹部朝上。一般发生在4~10月,病鳝行动缓慢,拒绝摄食。此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一是在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1ppm遍洒;二是每50公斤鳝种用5克磺胺噻唑拌饵投喂;三是每50公斤鳝用5克大蒜拌饵投喂,连续不断6天;四是每50公斤鳝用2克西林拌饵投喂。

(2)烂尾病:黄鳝患病后,尾部充血发炎,继而尾部肌肉坏死或溃疡,严重时尾部烂掉,尾脊骨外露,反应迟缓,头伸出水面,继而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一是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二是注意鳝池水质;三是用金霉素每立方米25万单位浸洗消毒病鳝;四是在发病期间用呋喃唑酮0.24ppm全池泼洒。

(3)打印病:初期食欲不振,流动缓慢,体表背部两侧发炎充血,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的红色斑点。典型症状为上方两侧体表出现圆形、椭圆形的溃疡,严重时溃疡病灶深凹,边缘充血发红。一是用漂白粉1ppm化水泼洒;预防泼一次,治疗连续泼三次;二是泼洒红霉素,一般箱面积30平方米水深15厘米时,用药量为30万国际单位;三是用涂抹法在病灶上用毛笔涂抹高锰酸钾或浓漂白粉。

(4)腐皮病:鳝体因受损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体表出现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皮肤糜烂,尤以腹部两侧更为严重。防治方法为每50kg黄鳝用磺胺噻唑0.5g掺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5)肤霉病: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操作不当或因饵料不足引起黄鳝咬伤,伤口感染霉菌所致。治疗方法是用10mg/L孔雀石绿浸泡20~30分钟。

(6)棘头虫病:由棘头虫寄生肠道引起,大量寄生时,鳝体消瘦,伴有水肿,红肿,严重时使病鳝死亡。防治方法为每公斤黄鳝用90%的晶体敌百虫0.1g,拌饵投喂连续6天。

七、体会

第2篇:网箱养殖范文

在鱼种品种选择上,优质鱼种则是保证养殖高产量的前提,鱼种的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体制健壮。鳞鳍完整的鱼种,并且鱼种要满足该品种的特性,如果是在外地购置回的鱼种,那么要对鱼种采取检验检疫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验证鱼种是否为优质鱼种。在运用网箱进行养殖时,如果自繁自养的模式来进行养殖,则一般运用在大水域的养殖中,其可以提高草鱼的成活率,也可以节约不少的成本。

在草鱼的放养密度安排中,其要不仅要考虑鱼种情况、饵料供应,也要对水域的条件和养殖技术的水平进行考虑,根据切合实际的考虑来制定符合个体的养殖方案,对于鱼种生长到不同规格要运用不同的网目,每平方米的鱼种密度要根据鱼种生长情况来安排,鱼种为50~100g时,其鱼种的每平方米总重量要低于15公斤,鱼种生长到200~250g左右时,每平方米的总重量要低于30公斤。

二、分箱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草鱼生长到不同规格时,要进行换箱工作,而换箱时鱼死亡的现象不少,主要是因为惊吓或者缺氧而造成鱼的死亡,因此要注意分箱时的事项。

在换箱工作时,应在换箱之前进行停喂工作,停喂两天以后再使用添料喂养,添料主要使用维生素C粉添加到鱼饲料内,并且运用添料喂养三天。第二要进行网箱提升工作,工作时间安排在早晨和下午,两次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9小时为宜,在网箱提升工作中,要把草鱼提升到1m深左右的浅水层,并且保持提升1个小时左右,网箱提升工作持续两天以后即可进行换箱工作。在换箱时,要对鱼体进行消毒,并且对其生长规格进行再次的分类,把不同规格的草鱼放入到不同的网箱之中。

三、草鱼饲料投喂注意事项

对于草鱼饲料的选择,应以膨化颗粒饲料为宜,饲料选择上要严格注重“两证”,即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证,对于饲料的粒径要求则要按照草鱼的生长规格来进行改变,如200g以上的草鱼,那么投喂饲料的粒径应在3.0~3.5mm,而草鱼生长到750g以上,则要投喂粒径为4.5mm左右的饲料。在饲料投喂的数量上,应根据饲养的具体情况来考虑,要对水温、鱼类的健康程度、水质等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考虑的标准应以70%以上的草鱼不再抢食为准,投喂饲料的时间安排上,以早晚各一次为宜。

四、养殖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首先要每天对网箱进行检查,同时对草鱼的活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特别是对网箱的稳固程度要重点检查,做好防盗、防敌害工作。其次,应该对网箱进行定期刷洗工作,以15天刷洗一次为宜。再者,由于水位在季节的变换中会有一定的变化,那么网箱深度的调整工作应按照季节变化来执行。最后,要进行日常的养殖记录工作,对鱼情、水情、用药情况、网箱维护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从而通过记录制定良好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保证草鱼的产量。

五、结束语

第3篇:网箱养殖范文

关键词:池塘;网箱养殖;水蛭

中图分类号 S8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119-02

水蛭,俗名蚂蝗,在内陆淡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来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因此发展水蛭养殖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阜南县水产管理局、阜南县天水塘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在阜南县王化镇开展池塘设置网箱养殖水蛭试验,池塘养殖面积4.3hm2,网箱养殖水蛭面积30 000m2,经过4个月饲养管理,收获水蛭鲜产品6 975kg,泥鳅1 500kg。

1 池塘选择

1.1 水域和水质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交通方便的池塘开展网箱养殖。水质要求良好,pH7.0~8.5,水中溶解氧在4mg/L以上,无有毒物质及工业污染和畜禽养殖区。

1.2 面积和水深 池塘面积0.2~0.33hm2,水深1~1.5m,如水位太深,水蛭苗早投放水温上升慢,影响苗种生长,水位太浅,当水位发生变化时,遇大风网箱容易发生翻箱事故,底部应平坦,有机物沉淀要少。

1.3 网箱布局 网箱宜设置水体东西走向,使日照时间长,进而有利于水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增加水中溶氧,促进苗种生长,水温和水深是网箱养殖水蛭的重要因素,因此饲养管理期间水温和水深的变化决定水蛭摄食和生长,并按照春秋宜浅、高温季节要深的原则进行水调节水质。

2 清塘培水

池塘内首先把水排干,每667m2用生石灰75~100kg彻底清塘,方法待池水抽干,将生石灰用水溶化后,不待冷却即全池泼洒,即可杀死有害病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还能使淤泥释放出无机盐,提高池水pH值并改良池塘地质,又可起到池塘肥水作用。第二天注入新水(经过滤)约60~80cm,每667m2投放饼类40~50kg或放苗前施入复合有机肥,即可培育浮游生物,又可减少寄生虫等病害发生。

3 网箱设置

网箱形状为长方形,规格为4m×40m×1.2m,667m2设4m×40m×1.2m规格网箱4只,四周固定在用金属管绑扎成的框架上,网箱设置方式采用浮动式,网箱四角可用砖头或石块等作沉子,框架两端用铁丝相连固定在池塘埂上。这种网箱结构简单,用料省,灵活方便,抗风力强。网箱面积占池塘面积70%,网箱采用一字形单排结构,网箱之间留有通道,便于投喂和管理,水蛭苗种投放前30~45d将网箱下水,投螺繁殖幼螺为投放水蛭苗种做好准备(因为水质苗种开始摄食只能以幼螺为主)。

4 苗种投放

水蛭苗种的来源可以捕捉购买或自繁,放养规格与质量,水蛭苗种在5月中旬投放(放养前30~45d投放田螺育幼螺供水蛭苗食用),放养规格20 000~40 000只/kg,25~30只/m2,泥鳅苗每m2投放2~3条,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放养前要用1%~2%食盐水浸洗3~5min,放养泥鳅苗目的清除网箱内剩余残饵,减少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5 日常管理

水蛭生命力强,粗生易长,管理方便,主要是搞好投饵和调节水质。

5.1 投饵 主要来源以螺蛳为主,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或分次分批投放(建议分次分批投放),投螺前一定螺体消毒,防止外来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进入,方法在养殖场入口处建消毒池,采用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消毒药物消毒,水蛭苗种投放前30~45d将网箱下水,投螺繁殖幼螺为投放水蛭苗种摄食准备。网箱养殖水蛭一次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水蛭争夺空间,投放泥鳅苗目的及时清除网箱内剩余残饵,以免污染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5.2 网箱检查 饲养期间应经常检查网箱,以防止网箱破漏现象,网箱入水后,应定期清洗网箱,检查水蛭生长情况,网箱移植睡莲,起到净化水质和遮阴作用,做好苗种投放、饲料投放、用药3项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3 保持水位、调节水质 5月份网箱内水深保持20~30cm,6~7月份保持30~50cm,8~9月份保持50~60cm,定期换水,高温季节加井水调节水温,保持水质良好,促进苗种生长。

5.4 科学管理,缩短养殖周期 白露前后成蛭有现象,加之养殖密度大,水质等原因,水蛭出现死亡,在白露前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提高水位,科学投饵,缩短养殖周期。

6 病害防治

常态下水蛭病害很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水质要求不严,但是采取网箱养殖,由于养殖密度大,饲养时间集中,水环境容易变化,影响水蛭生长和田螺繁育,养殖过程中,每15d或20d消毒一次,用强氯精、二氧化氯交替使用。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鱼药,严禁人为加大剂量。

水蛭细菌性肠炎病主要是吃了变质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饵料消毒不彻底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红肿。防治方法:用0.2%土霉素拌料投喂,水体用强氯精、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加注新水。

7 体会

(1)池塘设置网箱养殖水蛭,具有设备投资少,劳动强度轻,易管理和操作,水蛭吃食效果好,生长快,起捕灵活简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2)网箱养殖水蛭采取购进水蛭苗种,设置网箱、泥鳅苗种引进,养殖期间调节水质,特别是高温季节加井水,调节水温和水质,做好水质管理是网箱养殖水蛭的关键。

(3)采用自繁自育,提高繁殖率,缩短饲养周期,苗种是生产的基础,实现苗种生产批量化,扩大成蛭养殖规模化,促进水蛭产业发展。

(4)由于水蛭特殊的食性,仅靠捕捞饵料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发展田螺养殖业,为水蛭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打下基础。

第4篇:网箱养殖范文

1.1养殖设备

试验采用网箱中试基地的规格为18×9×6m3(2010-2011年)、12×6×4m3(2012年)标准化合式网箱,配备自动投饵机。

1.2鱼苗来源及放养密度

2010年5月24日,将项目前期工作培育的平均规格为269g/尾草鱼种2000kg,放养至1区1号箱(18×9×6m3、972m3),放养密度为45尾/m2(12.3kg/m2)。2011年进行大规格成鱼养殖试验。4月29日,1区1号箱放养4479kg,平均规格1250g/尾,放养密度为22尾/m2(27.6kg/m2)。5月28日,自吉林省土著鱼类良种场购入经检测合格的春片1000kg(平均规格81g/尾)放入1区2号箱。放养密度为76尾/m2(6.2kg/m2)。2012年利用自育鱼种,放养至4区1、2、3、4、5号箱(规格均为12×6×4m3、288m3),

1.3试验管理

1.3.1饲料选择与投喂:饲料选择经GMP认证的“通威牌”草成鱼硬颗粒料(2010年)和“华隆牌”草成鱼漂浮颗粒料(2011-2012年),投饵机投喂。参照鲤鱼的投喂时间、饲料粒径及投饵率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投喂。

1.3.2鱼病防治

1.3.2.1鱼病防治原则由于网箱养殖处在开放的水域中,水交换量大、水域条件不可控,使鱼病防治更加困难。防治原则:防重于治、防治结合;中西结合、内服为主、外用为辅。

1.3.2.2防治药物选择

①非国家禁用渔药。

②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企业所生产。

③容易购买。

④疗效确切,价格适中。

⑤休药期较短,代谢快,残留少。

1.3.2.3给药方法内服:将渔药加在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进行鱼病防治。药饵自行加工,按说明投喂。外用:将渔药用水稀释后泼洒在运输或养殖水体内,使水体呈一定的药物浓度进行鱼病防治。用塑料布或彩条布,在网箱外部紧贴网箱将网箱围起形成筒状,塑料布或彩条布上边吊在网箱架的内轨上,底边用鹅卵石等沉子垂下,向箱内泼洒或喷洒渔药,泼药后将塑料布收起吊于箱架内轨上;或不围塑料布、彩条布,在喂鱼时向鱼体直接泼洒或喷洒渔药。

1.3.2.4防治方法

①运输和养殖、转运过程中,小心仔细操作,尽量避免鱼体擦伤。

②鱼种运至卸鱼地点前10min,向鱼篓内按常规浓度加食盐或高锰酸钾消毒。

③5月上旬、水温15℃左右,鱼种入箱后,10%的氟笨尼考按3‰添加做药饵,连喂5d;同时,每次喂鱼时,用稀释30倍的百毒威3号(双季铵碘溶液)向鱼体泼洒,泼洒量视鱼量按说明而定。

④5月底前、水温20℃左右,用“三黄粉”做药饵,连喂5d。

⑤6月中旬、水温22℃左右,用5%的克血威(复合诺氟沙星)按5‰添加做药饵,连喂5d。

⑥7月初、水温25℃左右,用“三黄粉”做药饵,连喂5d。将“三亩灵”(复合二氧化氯)按说明兑好、稀释30倍向鱼体泼洒,泼洒量视鱼量而定。

⑦7月中旬,10%的氟笨尼考按3‰、肝胆舒按4‰、V(E+C)按2‰添加做药饵,连喂5d。⑧8月上旬,5%的克血威(复合诺氟沙星)按5‰、肝胆舒按4‰、V(E+C)按2‰添加做药饵,连喂5d。

⑨8月底,用10%的氟笨尼考按3‰、肝胆舒按4‰、V(E+C)按2‰添加做药饵,连喂5d。

1.3.3日常管理与监测定期清理网衣,保持网箱良好的通透性和形状。经常检查网衣和框架,如有损坏及时修补。每次投饵时,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视鱼活动及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投饵量。定期对网箱人行道和工具进行消毒。每日检测水温1次,每15d进行生长测定1次,每年5、10两月份分别进行1次水质分析。

2.试验结果

2.1水质

集安市渭源水库地处集安市东南,是由中朝界河鸭绿江的主江道拦江而成的山谷型发电水库,流速30~60cm/s,每年鸭绿江汛期(7月份)水体交换量加大,导致水温偏低约10d左右,对网箱养殖有一定的影响。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渭源水库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2饲料用量

2010年1号箱饲料用量12500kg,饲料系数1.96;2011年1、2号箱,饲料用量分别为10700、17850kg,饲料系数分别为2.05、1.83;2012年1、2、3、4、5号箱,饲料用量分别为6221、8738、10903、11149、8682kg,饲料系数分别为1.96、1.87、1.76、1.92、2.03。

2.3试验鱼收获

2010年,草成鱼试验箱经144d(5月24日~10月15日)试验,成活率为90.0%,单产为51.6kg/m2,效益为259.1元/m2011年,1号试验箱经171天(4月29日~10月17日)试验,成活率为95.9%,单产为59.8kg/m2,效益为599.5元/m2;2号试验箱经142d(5月28日~10月17日)试验,成活率为82.2%,单产为66.3kg/m2,效益为361.7元/m2。2012年,1、2、3、4、5号试验箱经147d(5月25日~10月20日)试验,成活率分别为96.2、94.3、95.6、93.8、95.6%,单产分别为72.1、78.3、86、95.4、117.6kg/m2,效益为分别336.5、274、433.7、351.5、513.5元/m2,三年总效益33.52万元,

3讨论与分析

3.1超额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指标

经3年试验,项目共完成草成鱼养殖846m2(合同648m2),平均成活率92.95%(合同85%),平均每m2产鱼73.62kg(合同50kg),平均每m2效益396.2元(合同150元)。2010年草成鱼养殖162m2,成活率为90%,单产为51.6kg/m2,效益为259.1元/m2。2011年草成鱼养殖324m2,平均成活率为89.05(82.2~95.9)%,平均单产为63(59.8~66.3)kg/m2,平均效益为480.6(361.7~599.5)元/m2。2012年草成鱼养殖360m2,平均成活率95.1(93.8-96.2)%,平均单产89.88(72.1~117.6)kg/m2,平均效益381.1(274~513.5)元/m2,三年成鱼养殖总效益33.52万元。

3.2草成鱼养殖高成活率的原因分析

2010~2012年的草成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最低为82.2%、最高为96.2%,养殖成活率很高。分析其原因,一是渭源水库水质清新、无污染,非汛期的透明度一般在130~180cm左右,网箱设置处的水深在30m左右,加上30~60m/s的流速,使得养殖区内的水质条件好,为草鱼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内服外泼、中西结合的鱼病防治措施得当,选药准确、疗效好,从而提高了成活率。

3.3草鱼种不同规格及放养量对草成鱼养殖效益的影响

第5篇:网箱养殖范文

论文摘要网箱养殖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养殖方式,介绍了网箱的设计,包括网箱的结构、材料、类型、设计等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网箱养殖技术,包括适合网箱养殖的品种、培育鱼种、养成鱼等内容,以期为渔业养殖户提供参考。

由于山区池塘少、面积小,池塘养殖没有经济效益,水库网箱养殖效益可观。网箱养鱼是利用竹、木、金属网片或合成纤维等为网身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开放式或密闭式的箱体,设置在流水中,通过高密度的投饵精养或不给饵而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作为食物达到高产的一种养殖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机动、简便、产量高及适应水域广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水库,为网箱养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网箱的设计

1.1网箱的结构与材料

(1)网衣。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是合成纤维,渔业上采用的有聚酰胺类、聚脂类、聚乙烯类和聚氯乙烯类等。在网箱中最常用的是聚乙烯类,其中比重为0.94~0.96,能浮于水面,几乎不吸水,并有较好的强度,耐日照且价格较便宜。渔业上使用得最为普遍。

(2)框架。对于浮式网箱,一般用竹木或金属管搭成“口”字“田”形框架,用来固定网衣和使网衣张开成形。(3)撑桩架。对于固定网箱主要用撑桩来支撑网箱,一般用圆木或毛竹打束好4个角桩,再在每个边上间隔距离打上间桩,网衣可直接挂在桩上。

(4)浮子。目前常用密封油桶、玻璃浮球、泡沫等作浮子来支撑框架浮于水面。

(5)沉子。材料主要有铅块、铁块、石块,将这些材料包装好不要露出棱角划伤网衣,在网箱中4个角用绳索系在框架或角桩上,压沉网衣,箱中央再放入一个稍轻的沉子,保证箱底整体下沉。目前也有部分养殖户用镀锌铜管焊接成“口”字型,四角用绳吊在桩架或角桩上,沉入箱中,其中大小比网箱面积略小一些即可。

(6)固着器。一般使用铁锅作为固着器,有时也可用2个桩来固定网箱,将绳的一端系在箱角上,另一端系在桩上,固定绳索一般要留长一些,以须水位上涨时,箱能随之上升。

(7)底部衬网。为了减小饲料浪费,可以在箱底铺上一些100目的密眼衬网。

1.2网箱类型

常见的网箱类型有浮动或固定式,水库等深水域中多用浮动式网箱。

1.3网箱的设计

(1)网箱的形状。网箱的形状有正方形、圆形、多边形、长方形。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用正方形和长方形。

(2)网箱的面积。一般面积为9~36m2、96m2或192m2。

(3)网箱深度。网箱深度视养殖水体水深而定,应保证网箱底部在养殖期最小水位时不触到底泥。水库网箱有时可增加3~4m。

(4)网目大小。确定网目大小的原则是在不逃鱼的前提下尽量大。一般可根据体高的2倍小于鱼体周长的原则,选择网目大小要求破1目后不逃鱼。网箱应选择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库湾安置,一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二是风浪小,减少鱼群应激反应。

2网箱养殖技术

2.1适合网箱养殖的品种

一般吃食性鱼类都可用网箱养殖,我们这里的水库网箱养殖目前最多的是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鳜鱼。

2.2网箱培育鱼种

(1)网箱以聚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网片经裁剪缝合而成,网目根据进箱鱼种规格面定,一般有0.5~1.1cm,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为12~32m2,网深2~4m。

(2)培育技术。夏花一般体长不应小于3.3cm,如果是分级饲养,夏花网箱放2cm左右的鱼苗,仔口网箱放5.5~8.0cm的鱼苗,单一品种放养方式。放养密度主要由箱的容纳量,出箱要求规格及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灵活决定,一般人工投饲培育吃食性鱼,鱼种可按600~1500尾/m2投放。投喂技术与池塘养鱼的投喂技术相同。2.3网箱养成鱼

(1)进箱鱼种规格。生产市场需求的商品鱼,进箱鱼种50~75g/尾,可养成750~2000g/尾。

(2)放养密度根据水中溶氧量而定,只要网箱中溶氧量能保持在5mg/L以上,放养密度越大,单位产量越高。

(3)投饲技术。①投饲方法:小把撒投,鱼上浮水面抢食。②驯化方法:每日定时投料,每次投料前先敲打网箱框架等产生音响,然后再将1小把饲料撒投到网箱中间,间隔10s左右再投。间隔期继续敲打产生音响,使鱼形成条件反射。每次投饲时间,在饲养初期,鱼个体小,水温低,摄食量小,一般需15~20min;7月份以后逐渐延长,一般每次要投喂30~40min。投喂量与投饲次数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投喂要坚持“三看”和“四定”,即:看天气情况、看水质水温、看鱼的活动情况和定时、定量、定质、定人。

第6篇:网箱养殖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1.水库概况

辽宁省葫芦岛市 虹螺山水库在当地属中型水库,距市区30km,交通便利,水面面积1000余亩,适宜养鱼水面800余亩,平均水深4.0~5.0m,最大水深8.0m。水库上游有两条季节河,汛期有径流入库,为库区水的主要来源。由于上游水源无污染,水库水质良好,溶氧充足,溶氧量不低于5mg/升,透明度在0.8m左右,适合网箱养殖。

2.网箱的制作与设置

(1)网箱的制作

网箱框架采用直径约20mm镀锌管焊接而成,可以自由拆卸。框架长5.0m,宽5.0m,高2.5m。

网箱采用5.0×4.0m或5.0×5.0m的双向延伸的聚乙烯结节网片缝制而成,网目2a =1.0~3.0cm,保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

(2)网箱的安装

网箱框安装好后用直径40cm,长60cm的圆柱型泡沫浮子固定在框架上,使上层高出水面50cm,箱底四周系上预制的水泥方砣为沉子,然后用绳索拉紧固定。新网箱在鱼苗入网前15d下水,使网箱经过浸泡,一是去味,二是使箱体附着一些藻类,这样就可防止鱼种入箱后因摩擦箱壁而受损伤。网箱底部应与库底保持1.0m以上距离。

(3)网箱的设置

网箱可单箱设置也可按组设置。单箱设置可呈串联式。可单排或双排,组内箱距4.0m,组间距100m以上,网箱排列方向要与水流方向垂直。为防止杂物对网箱造成损坏,可在网箱水域设置栅栏。初始设置了10个网箱。

3.鱼苗运输与放养

由于本地区没有丁鱥繁育基地,每年的4月10日左右,我们从国家级天津津南区农业科技园区所属的津南特种水产苗种培育基地引进了驯化后,大部分规格在10.0cm以上的丁鱥苗种。对苗种要求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采用保温箱加塑料袋充氧的方法运输。根据丁鱥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在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一致。进箱前用3%食盐水浸泡10min进行鱼体消毒,然后分别放入网箱。初始放养密度为为60-90尾/m2。

4.饵料投喂

丁鱥的饲喂我们采取的是以投喂全价颗粒料为主,并辅以灯光诱饵的饲喂方法。

(1)灯光诱饵法

由于丁鱥是杂食性鱼类,常夜间活动,天然水域中的主要食物是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根据浮游动物的趋光性,在夜间每只网箱上方安装2盏60瓦灯泡。便于聚光和保护灯泡,可在灯泡上方安装灯罩。6—10月在晴朗无风(雨)或有微风的晚上8—10点开灯诱虫。此方法可以提高网箱内饵料生物的密度,补充饵料量,满足丁鱥的生长需求,此方法能降低0.25个饵料系数。

(2)配合饵料投喂法

由于我们选择的是经过驯化的鱼种,因此能比较容易地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要求饵料粗蛋白含量为35%-42%。我们根据丁鱥的营养需求,在生长的不同阶段投喂不同配方和粒径的配合饵料。刚入箱体长在10cm以上时,饵料粒径为1.5mm。该饵料的能量含量16兆焦/kg,粗蛋白质42%、粗脂肪12%、粗纤维1.1%、赖氨酸2.6%、蛋氨酸0.9%、色氨酸0.6%。在饵料投喂时,由于鱼苗刚开始入箱时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一般应在1—2d以后开始在所设的饵料台上进行驯化。具体操作为:先在饵料台的一侧投少许饵料团,并逐渐向饵料台集中,大约5日左右即可驯化成功。在投喂时间与投喂量上我们的做法是刚入箱时,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两次,但投饵量要小,20d以后改投两次,即上午9:00、下午15:00。另外,投饵量与次数还应视天气、水质、鱼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上午投60%,下午投40%。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日投饵率

5.日常管理

(1)坚持网箱巡查

鱼种入箱后,每天要坚持巡箱,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状况,巡查时须将网箱四周提起,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发现后及时修补。但注意不要在投食时提箱检查以免影响鱼的摄食。网箱上口还要安装黑色的遮光尼龙网布。另外,还要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节网箱的吃水深度。

(2)做好网箱清洗工作

由于该水库水面杂物较多,再加上网箱下水后会附着丝状藻类或其它生物,容易堵塞网眼,影响水体交换,不利于丁鱥生长,所以要对网箱经常清洗、冲刷。

(3)定期筛选分养、及时更换网箱

由于精养条件下丁鱥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段时间后,个体间会出现规格差异,应及时分规格培育,避免两极分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筛选分箱操作过程中要坚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丁鱥体表受伤。如果发现受伤的丁鱥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再投放网箱中。

(4)坚持做好养殖记录

苗种入箱后,要对水温、水质、投食、用药、死鱼等等方面的情况做好监测记录工作,同时每15d进行一次生长情况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投饵率。

6.鱼病防治

在养殖试验过程中,对鱼病采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在放养及生长情况检测等操作过程中坚持做到轻拿、轻放、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引发鱼病。苗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都用1%-2%的食盐或0.4ppm的二溴海因等药物药浴后进箱。

(2)在鱼摄食的旺盛季节,用大蒜素或三黄粉拌成药饵投喂,防治肠炎等疾病,视情况在网箱内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二溴海因泼洒消毒。

(3)定期移动网箱,经常保持网箱内水质清新。

二、试验结果

经过两年每期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丁鱥鱼能全部达到商品规格,平均体重0.4kg,最大体重0.55kg;平均产量达到24.00kg/m2。2011年我地区丁鱥商品鱼销售价:(400g以上)的塘头收购价格在35元/kg,而丁鱥鱼的养殖成本在14元/kg以内。每平方米净利润达到504.0元,投入产出比为1:2.5。

三、体会

1.试验证明在北方地区,水库网箱养殖在生长速度、成活率、饵料系数、商品鱼品质、利润等等方面都比池塘养殖好。开展水库网箱养殖丁鱥潜力很大。

2.通过试验测试,丁鱥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生长速度要快很多。在今后养殖过程中,放苗时雌性比例要大于雄性比例。

3.丁鱥鱼的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时应注意观察鱼体病害情况。要以防为主,定期消毒,定期投喂药饵。不使用残毒药物,使用溴氯海因、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等无公害药物,提倡使用中成药对鱼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4.养殖后期发现5.0×4.0m或5.0×5.0m的网箱有点偏小,特别是夜晚网箱四周有好多趋光性的浮游动物丁鱥摄食不着。

5.由于丁鱥鱼喜静怕惊,怕强光,我们的灯光诱饵法可能对鱼类产生应激,造成一定影响。

6.由于丁鱥鱼性温顺,耐低氧,喜集群生活,今后我们的网箱投放密度还可以适当加大。

第7篇:网箱养殖范文

关键词:水泥浮体;网箱框架;养殖技术;示范

网箱养鱼是世界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充分利用水库、河流、湖泊、海洋等大、中型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同小水体集约化精养方法有效结合的渔业生产方式。我国网箱养鱼从20世纪70年代初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发展到90年代的鳜鱼、鳗鲡等名贵鱼类养殖。尤其是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和开发,为网箱养殖业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较高的社会渔业产量及经济效益。但目前以泡沫塑料、铁桶、木板等作浮子及框架的中、小型网箱养殖,存在着设施容易损坏、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下等诸多不足。寿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07年偿试研发以水泥浮体为框架的大型网箱养殖技术。2008年承担福建省科技厅下达的重点科技星火计划《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09年6月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认为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全面协调的新型网箱养殖生产模式,可以大力推广。现将《水泥浮体大型网箱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一、技术原理

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关键技术是运用制造水泥船的技术原理,生产适合各类水库水域长期安全使用的水泥浮体。以水泥浮体代替泡沫塑料、铁桶、木板等作固定网箱框架,解决目前网箱养殖存在的设施容易损坏、污染环境等不足。同时改小网箱为大网箱,创造与自然生态无差异的养殖环境,以保证产品质量。

二、水域环境

项目组经实地考察选择最能代表山区水库水域特点的麻竹坪水库、牛头山水库为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示范点。麻竹坪水库位于寿宁县中部南阳镇与竹管垅乡交界处,1989年建成投产,海拔519m,平均气温15.3℃,库形成“E”字,库容3000万立方米,水深达68m,面积106.67hm2,最干旱时水域面积80hm2,丰、枯水期水位相差19m。牛头山水库位于寿宁县中部芹洋乡境内,2004年建成投产,海拔340m,正常蓄水高程340m时水库水域面积3.032km2。丰、枯水期水位相差40m。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06mm,多年平均气温16.6℃,库形成“丫”字,库容8853万立方米。2座水库均属中等、山谷型水库,水域环境因素变化幅度大。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时,水位、流速急骤上升,水温、溶氧、pH值等随之发生变化。已有以泡沫塑料、木板等为框架的养殖网箱设置在风浪、流速较小库湾。

三、水泥浮体制作及安装

2008年2月,率先在麻竹坪水库以2007年偿试制作水泥浮体的经验,进一步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确定制造水泥浮体的水泥沙浆比例、钢筋规格(直径Φ4mm)、浮体厚度(5cm)等相应技术参数。制造长6.00m×0.80m×0.65m水泥浮体28条。以12条水泥浮体为一组头尾连接成长度72m的2条水泥浮体,另4条分别呈直角连接于两头形成一个72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牛头山水库相继制造同样规格水泥浮体32条,以8条水泥浮体为一组头尾连接成长度48m的3条水泥浮体,另8条分别呈直角连接于两头形成2个48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2座水库水泥浮体网箱框架都安装在风浪、流速较大的敞水区。

四、大型网箱架设

采用3×7聚乙烯结节网衣制成的带盖六面体封闭式网箱,规格9m×10m×5m,网目大小3cm。把网箱上纲拉直绷紧后将4个角的角绳结扎于水泥浮体框架上,并用聚乙烯钢绳将网箱上纲周边固定于水泥浮体边沿钢筋上,网箱4个底角外边挂3~5kg石块或沙袋作沉子,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麻竹坪水库72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架设面积90m2大型网箱7口,网箱养殖有效面积630m2。牛头山水库2个48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架设面积88m2大型网箱10口,网箱养殖有效面积880m2。

五、日常管理

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主要是改用水泥浮体代替木板、泡沫塑料、铁桶等作框架以固定网箱,扩大网箱面积、容量。生产日常管理与普通网箱养殖无差异。由寿宁县森润渔农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及寿宁县旗山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网箱养殖场,应用水泥浮体大型网箱,按常规网箱养殖日常模式开展生产。麻竹坪水库示范网箱7口,以湘云鲫、瓯江彩鲤底层鱼类为养殖对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牛头山水库示范网箱10口,以乌鳢、鲈鱼凶猛肉食性鱼类为养殖对象,投喂鲜活饵料鱼和冰冻野杂鱼。两处示范点指定专人负责示范网箱生产,在完成日常饲料投喂、用药等生产任务的同时,观察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水泥浮体及各连接处是否存在松动或断裂现象,尤其是台风暴雨、山洪暴发时水泥浮体的牢固性、稳定性及抵御风浪能力。至2009年2月示范网箱商品鱼收获后,项目组对14口示范网箱的水泥浮体框架进行检查,未发现水泥浮体有裂缝存在,所有网箱养殖设施可继续使用。

六、结语

第8篇:网箱养殖范文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鱼种;成鱼;网箱;养殖试验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25-02

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Fang)]地方名缅鱼、沙肚,为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裂腹鱼亚属鱼类[1]。分布于金沙江及其所属水域,为产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在野生环境,以着生藻类、底栖生物为食,人工驯养能摄食配合饲料[2]。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胜地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经济价值[3]。现资源量少,已列为金沙江增殖放流鱼类。

有关短须裂腹鱼的研究,有人工驯养[4]、繁殖[3]、胚胎发育与仔鱼早期发育观察、育苗及疾病防治[2]等。短须裂腹鱼网箱培育鱼种和成鱼养殖的试验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和利用裂腹鱼资源,促进电站库区渔业发展,2015年云南省农业厅下达大理州渔业工作站开展电站库区裂腹鱼网箱养殖推广试验。本文以短须裂腹鱼鱼种为材料,研究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库区网箱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为该鱼推广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大理州渔业工作站裂腹鱼原种场2014年培育的2龄短须裂腹鱼鱼种和2015年繁殖的1龄短须裂腹鱼鱼种。

1.2 试验地点

大理州鹤庆县龙开口镇朵美村金沙江朵美河库湾。该库湾为朵美河与金沙江的交汇处,水域开阔,底部平坦,阳光充足,饵料生物丰富;鲁地拉电站库区水量调节为周调节,雨季水位变化幅度大,水质浑浊;网箱养殖试验点年平均水温为15.12 ℃,平均水深9.6 m。水温和水位变化见表1、图1、图2。

1.3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参照《SC/T1006淡水网箱 通用技术要求》《SC/T1007淡水网箱 操作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1992)。

1.3.1 网箱设置。采用双层封闭式正方形聚乙烯网箱,通过框架、浮桶、锚和绳固定为浮动式,网箱长、宽均为5 m,高为3~6 m,网目0.8~3.0 cm。

1.3.2 投放。

(1)2龄鱼种。养殖网箱规格为5 m×5 m×5 m,网目1.2 cm,2015年5月6日5号网箱投放6 732尾共119.81 kg,平均体重17.80 g,平均体长为10.5 cm;6月8日6号网箱投放10 000尾共142.00 kg,平均体重14.2 g,平均体长为9.64 cm。合计投放2龄鱼种16 732尾共261.81 kg,平均体重15.65 g,随机抽样3次测量22尾,平均全长为12.31 cm,平均体长为9.89 cm。

(2)1龄鱼种。养殖网箱规格为5 m×5 m×6 m,网目0.8 cm,2015年6月8日投养34 560尾15.62 kg,平均体重0.45 g;随机抽样3次测量30尾,平均全长为3.28 cm,平均体长为2.77 cm。

1.3.3 投饲。投喂鲤鱼配合饲料,鱼种放养后第2天开始投喂饲料,初期投喂时用适度的响声将鱼群诱集再投料,经过5~7 d驯食就能集中吃食。1龄鱼种日投喂4次,投饲量为1.5%~2.0%;2龄鱼种日投喂3次,投饲量3%~4%。饲料主要成分:水分≥12.5%,粗蛋白≥30.0%,钙0.80%~2.50%,总磷≥0.90%,氯化钠0.50%2.50%,粗纤维≤8.0%,粗灰分 ≤13.0%,粗脂肪≥4.0%,赖氨酸≥1.45%。

1.3.4 分箱。2015年10月1日按规格大小将原5号、6号箱分为3口网箱养殖,5号箱投放8 869尾共486.9 kg,14号箱投放3 050尾共456.5 kg,15号箱投放4 352尾共98.4 kg;14号、15号网箱规格为5 m×5 m×3 m,网目3.0 cm。当年鱼苗分为2口箱培育,6号箱投放19 832尾共129.2 kg,13号网箱投12 264尾共48 kg。

1.3.5 防病措施。鱼种放养前7~10 d安装固定好网箱,使网衣附生藻类,网衣变得柔软光滑,防止鱼体损伤;运输、放箱和洗箱时操作轻快,防止鱼体受伤,感染疾病。鱼苗鱼种放养时严格消毒处理,定期投喂药饵和药物挂袋预防。

1.3.6 日常管理。每日早、中、晚测量记录水温,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饲;每日测量记录水深,根据水位变化适时移箱;定期清洗网箱,及时修补网箱。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箱适应性

初入箱1~2 d鱼种跳动,沿箱体四周寻求逃窜,个别鱼体擦伤,感染水霉病或头部被网眼卡住死亡;3~5 d后随投饲驯养能集群活动,能集中抢食,能觅食网箱上着生的藻类,经观察网箱上着生藻类要少。试验点年平均水温为15.3 ℃,水温范围为13~18 ℃,摄食量大,最高水温22 ℃,吃食量减少,最低水温9 ℃,吃食量减少。最低水深2.8 m(网箱搁浅),雨季透明度1.2 m,鱼种无缺氧无死亡。抽测生长情况,5号箱90 d增重40.99 g,体长增长3.8 cm;6号箱60 d增重23.4 g,体长增长3.4 cm;13号箱60 d增重2.85 g,体长增长2.23 cm。数据显示,短须裂腹鱼可适应网箱养殖环境,生长正常(表2)。

2.2 生长与成活情况

2.2.1 成鱼。2016年5月21日实测验收,5号箱产鱼7 052尾共715 kg,14号箱产鱼为3 033尾共657 kg,15号箱产鱼3 937尾共672.4 kg,合计产鱼14 022尾共2 046.1 kg,经12~13个月饲养尾重为145.92 g,增重130.27 g,平均体长为17.46 cm,增长7.57 cm,成活率83.8%(表3)。

2.2.2 鱼种。6号箱产鱼种19 125尾共503 kg,13号箱产鱼种11 490尾共182.7 kg,合计培育鱼种30 615尾共685.7 kg,经12个月培育尾重为22.40 g,增重21.95 g,平均体长为10.06 cm,增长7.29 cm(表3)。

2.3 投饲情况

2龄鱼种经12~13个月饲养,实测产鱼2 046.10 kg,净产1 784.29 kg,投喂鲤鱼配合饲料5 334.70 kg,饲料系数为2.99。当年苗种经12个月培育,实测产鱼种685.7 kg,净产670.08 kg,投喂鲤鱼配合饲料1 726.20 kg,饲料系数为2.58。投饲量见表4。

2.4 鱼病

短须裂腹鱼病害少,有水霉病和肠炎病。水霉病常年都感染,由于运输、放箱、抽测、洗箱时操作不当,鱼体受伤被水生霉菌寄生继发感染疾病,肉眼可见灰白色棉毛状物,因个别感染发病未治疗。肠炎病是水库调水期间投饲不当过度饱食引起发病,病鱼行动缓慢,无食欲,头部发黑,腹部膨大,红肿突出,肠道充血,用土霉素拌药饵投喂治疗,按照每100 kg饲料拌65~150 g土霉素,连续投喂5 d。

3 结论与讨论

3.1 水温

短须裂腹鱼在电站库区最适生长水温为13~18 ℃,与甘维熊等[2]研究结果最适生长水温13~17 ℃相同。本试验观察到水温达到22 ℃以上摄食减少,水温低于9 ℃摄食减少。

3.2 放养密度

本文对短须裂腹鱼网箱养殖放养密度进行了初步探讨,1龄鱼种放养密度为230尾/m3,2龄鱼种放养密度为1.05 kg/m3;分箱后1龄鱼种放养密度为0.64 kg/m3,2龄鱼种放养密度4.99 kg/m3。有关短须裂腹鱼的放养密度需进一步研究。

3.3 生长情况

2龄鱼种网箱饲养12~13个月,体重从15.65 g长至145.9 g,增重130.25 g,增重率832.27%,昆明裂腹鱼网箱养殖投放规格为100 g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经过11个月的饲养,平均个体达580 g,增重4.8倍[5],两者相比短须裂腹鱼生长更快。当年鱼苗经12个月的饲养,从体重0.45 g长至22.31 g,增重21.86 g,试验鱼体重为15.65 g,两者相比网箱培育生长更快。

3.4 饲料系数

成鱼饲料系数为2.99,苗种饲料系数2.58,与鲤鱼网箱养殖相比,饲料系数高,其原因:一是饲料为鲤鱼配合饲料,可能是饲料营养成分不能满足短须裂腹鱼的生长需求;二是短须裂腹鱼口下位,吃食慢,每次吃食都要翻动身体,使饲料摊开,造成饲料浪费。因此,裂腹鱼专用饲料有待研究。投饲时速度不能太快,应量少次多,投喂时间30~40 min。

3.5 鱼病

短须裂腹鱼在网箱试验养殖的病害有水霉病和肠炎病,而云南裂腹鱼、小裂腹鱼在池塘养殖中的病害有烂鳃病、赤皮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6]。两者相比,短须裂腹鱼病害较少,没有感染斜管虫病、小瓜虫病[2]。

4 参考文献

[1] 褚新洛,陈银瑞.云南鱼类志: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00-301.

[2] 甘维熊,邓龙君,张宏伟,等.短须裂腹鱼的育苗及疾病防治技术[J].科学养鱼,2015(2):10-11.

[3] 刘跃天,冷云,徐伟毅,等.短须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探[J].水利渔业,2007,27(5):31-32.

[4] 徐伟毅,冷云,刘跃天,等.短须裂腹鱼驯化养殖试验研究[J].水利渔业,2003,23(3):16-17.

第9篇:网箱养殖范文

一、杂交鲟人工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1.孵化设备:采用孵化箱,将孵化盘放入孵化箱中在室内进行孵化,每盘放入受精卵1~5万粒(规格为30cm×30cm×20cm)。

2.孵化的生态条件:孵化箱水质清澈,水温8~13℃,微流水,约35天左右可出苗,水温越高孵化期越短。

3.光照:孵化框应用黑薄膜遮光,防止直光照射,并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4.消毒:受精卵从孵化开始要定期进行消毒,可用2%氯化钠溶液或0.5%甲醛溶液进行消毒,每次进行30分钟。

5.除去死卵:在整个卵化期需要进行5~6次拣卵作业,及时除去死卵,操作要轻快,避免刺激振动邻近的好卵。

6.仔鱼的孵育管理:仔鱼脱膜后长1.5~1.8cm,腹下有一个较大的卵黄囊,贴卧在水底,不摄食,要保持水流通畅,每10万尾仔鱼保持水流20L/分钟,约孵出20~25天后,仔鱼卵黄缩小,开始上浮水面,再过10天后,开始开口摄食,人工孵化期结束,转入鱼苗培育期。

二、杂交鲟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一)鱼苗的培育技术

1.网箱面积:36~72m2。

2.放养密度:仔鱼5000尾/m2,1~2g的稚鱼1500~2000尾/m2。

3.培育技术方案:杂交鲟苗鱼种喜生活在水质清澈,有水流、水量,溶解氧充足,有沙粒底质的水中。最佳生长水温9~10℃,水流保证在10~20cm/s,水中溶氧量大于7mg/L。刚孵出的仔鱼带卵黄,体质嫩弱,发育不全,伏卧于水底,靠吸收卵黄发育,怕强光,喜集于水流较弱,光线暗的池底。约20天后,开始上浮水面向外界摄食,可以投饵喂养,最初将煮熟的蛋黄调成浆水,滴到网箱上游和有鱼水面,让鱼苗吞食。开食半月后,把蛋黄浆滴到鱼苗集中区喂养,开食1月后,饵料可以用动物的肝脏、新鲜小杂鱼等磨成浆糊状投喂或投喂成品的碎饵料。培育三个月后转入鱼种池培育。

(二)鱼种的培育

1.鱼种箱面积:30~40m2/箱。

2.饲养密度和水量:3g以上后,杂交鲟体长达到3~4cm以上,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m2,注水量保持在20~40L/s。

3.饵料:杂交鲟饵料的营养要求为:蛋白50%~60%,脂肪为4%~10%、粗纤维1%~3%、水分8%~12%,其它10%~15%。投喂饵料以成品的鲑鳟鱼饵料为好,饵料直径在1.5~3mm。

4.投饵量和方法:日投饵量为鱼种总重量的3%;每天投喂3次,每隔4小时投饵一次。

5.鱼种筛选:杂交鲟长势很不均衡,当鱼长到2g体重时,需进行一次筛选,按不同规格分箱饲养,以保证成活率。之后在5g、10g、20g时,再进行三次分池。

6.水量及环境:鱼种水量保持在40L/s最佳,箱水深在40~50cm,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

(三)鱼苗、鱼种的日常管理

1.保证苗种箱水流畅通。杂交鲟属高氧鱼类,尤其在鱼苗、鱼种培育期,鱼池小、密度大、鱼体弱、耗氧量大,水中溶氧量在7mg/L以上。

2.防止鱼苗鱼种外逃。杂交鲟苗种培育期,除做好合适的网箱,日常管理中还应勤检查进、出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及时分箱。因杂交鲟属肉食性鱼类,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和小鱼吃不到食的现象,故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据鱼苗种的长势,及时分塘饲养,以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和加速生长。

4.经常清污。杂交鲟喜在水质清澈,含氧量高的水体中生活,因此,要及时清除箱中杂物,死鱼、粪便等废物,保持池水清澈。

三、杂交鲟网箱养殖成鱼技术操作规程

(一)养殖点选择

1.网箱位置:选择水面开阔的库湾,略有水流,背风向阳,交通方便,附近有电力供应。

2.水质条件:养殖点水质清澈、无污染,透明度在30cm以上,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3.溶解氧:养殖区水中溶氧量大于5mg/L。

4.水深:箱底与水底间隔大于5cm,随水深的变化及时调整箱置。

5.网箱规格:6m×6m×6m,每4个箱为一组,网目为3cm,采用聚乙烯或尼龙线制作网箱。

(二)技术方案

1.鱼种质量和放养密度: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害、体型好、生长快的杂交鲟当年鱼种进行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10~15kg/m2。

2.放养时间:分秋放和春放两种。秋放在每年10月份,水温在8~10℃进箱;春放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水温在8~10℃时入箱。

3.投喂饵料:以投喂成品的鲑鳟鱼饵料为佳,蛋白质含量大于35%,饵料直径3~5mm,确保饵料新鲜,贮存期不超过3个月。

四、饲养管理

1.鱼种的驯养:杂交鲟鱼种入箱后,先用少量饵料进行引食,边投喂,边让鱼种集中上浮抢食,驯养一周左右。

2.投饵量:开春或秋季水温较低(8℃以下)投喂量较少,水温升高后到8℃以上时要增加投饵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并每箱投饵3~5分钟。

3.投饵次数:每天投饵3次,即早上、中午、下午各一次,间隔4小时。

4.日常管理: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做好防盗、防逃、防洪水等工作,做好养殖生产记录(水温、投饵量、鱼体生长、发病等)。

五、鱼病防治

1.鱼种消毒:鱼种入箱前,必需浸洗消毒。

2.投喂药饵:鱼种正常吃食后,每隔一月投喂土霉素药饵一次,连喂5天,每50kg饲料加25g土霉素。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