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第1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近来一段时间市场反反复复,热点一茬接一茬,就连深谙轮换之道的基金经理也大呼看不懂。但千万别被表象迷惑,从资金的流入来看,金融、医药仍然是目前市场的最爱,而与之对应的板块也表现稳定。从“今日投资”5月的《基金经理调查》也可以看出,金融(银行业、证券等)、医药类股票成为最受基金经理青睐的行业板块。所以,面对短期的市场波动基金经理不会真看不懂,其实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一提到医药行业很多投资者自然会联想到“医改”,但事实上除了“医改”医药行业还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讲。至少,在平安证券的杜冬松看来,除了有良好预期的医疗制度改革,医药行业目前最好的消息是原料药价格的上涨。或许这才是医药被市场一致看好的原因。

我们注意到,作为医药行业分析师的杜冬松一直以来对医疗体制改革颇有研究。在07年之初,杜冬松发表的第一则行业研究报告就是关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内容。在该文中杜冬松对目前我国医疗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详尽地分析。这立刻掀起了“医改”的研究热潮,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在此后,杜冬松又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医改”可能给带来的行业影响。在公司研究上他推荐了片仔癀、紫鑫药业、国药股份、华兰生物等个股,深受投资者喜爱。但目前杜冬松为什么提示投资者要关注原料药呢?这又意味着什么?

多种因素促成原料药价格上涨

原料药行业在经历了05、06年的低潮后,07年开始迅速进入景气周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迅速上升,销售净利率也重回03年高点。在医药六大子行业07年的全面复苏中,原料药行业的增长是最为实在的,其投资收益占比虽然也稳步提升,但07年仅为6%,远低于全行业27%的水平。

在谈到目前原料药价格上涨这一现象时,杜冬松认为这至少透露两个市场信息:首先,原料药价格上涨价至少表明行业景气度是上升的,否则会是相反的效果。其次,原料药生产企业会直接受益。这一点对于我们投资者寻求市场投资机会而言更具实际意义。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杜冬松认为原料药涨价行情远远没有结束。从市场表现来看,涨价最先启动的是鑫富药业(002019)和广济药业(000952)泛酸钙、核黄素等小型原料药,后续启动的是浙江医药(600216)和新合成(002001)VE、VA等中型原料药,目前已经延伸至VC、青霉素工业盐等大型原料药。

其实在杜冬松上月发表的一则行业研究报告《医药行业08年中期策略》中杜冬松就已经对上述医药公司做过推荐。就中期而言,杜冬松仍坚持看好作为医药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他认为,CPI以及PPI的高企对这些上游企业有利,企业能够自主定价通过涨价顺利将成本增加的因素传导到下游企业。由于需求增加、寡头垄断形成、企业间的竞争成熟,该行业将维持持续的景气周期。

杜冬松认为,由于地震的偶然事件,导致原料药需求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原本形成的涨价势头。大地震对原料药行业的影响:抗生素、皮质激素、解热阵痛类产品需求快速放大,不会出现公益性的捐赠。原料药企业的下游为制剂药生产企业,而不是直接针对伤病员,因此不会出现公益性的捐赠。但该类产品的需求急速放大,目前全球的青霉素工业盐的产能为3.7万吨,中国为2.2万吨,2.2万吨中的7000吨为国内自用,有关部门统计地震大地震将会使国内的需求快速放大到2万吨以上,这造成了全球市场的一个巨大的缺口。

灾后救助对抗生素类的药品需求大大增加,目前紧缺的有青霉素,头孢胶囊,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药品。对于成品药,企业以捐赠和国家采购为主,都不以赢利为目的。短期内大量的赈灾药品将拉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解热镇痛类医药原料的需求。所以杜冬松相信国内制剂药企业对糖皮质激素、解热阵痛药物等的需求也会快速放大。

再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杜冬松指出,中国的低油价、低粮价是对全球制药业的补贴:未来原料药出口价量齐增的趋势中短期会继续存在。中国的低油价、低粮价是对全球制药业的补贴,原料药的生产成本继续保持全球的竞争优势,相信在这种状况下该类产品的出口量将会继续放大,产品价格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青霉素工业盐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玉米、苯酚、丙酮、丁醇等。

再看原料药行业的市场表现。经过对比分析,杜冬松认为原料药出现了类似有色金属的板块轮动趋势。他注意到,目前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已经明显反映出产品的价格。

但杜冬松也提醒,由于鑫富药业和广济药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很容易被新增的产能冲击。因此这些企业产品的价格相对波动很大。而对于大宗的原料药,受到市场的冲击将会很小,未来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会非常强。

杜冬松认为,造成这种类似有色金属类板块轮动的原因是:1、需求稳定增长,灾情、疫情等造成的需求放大引发的缺口,地震联邦彭州抗生素厂停产等均对该市场的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2、原料药产业格局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持续存在。3、环保壁垒和产业政策等因素导致没有新增产能。竞争者相对成熟了,重在追求稳定的毛利,放弃通过价格战来扩大市场。小型原料药最先启动主要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产能相对较小,需求的稳定增长导致产品价格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从而导致产品的价格波动大。4、由于需求的稳定增长和缺口的出现,这种产品涨价的趋势将会向青霉素工业盐、糖皮质激素、解热阵痛原料药等扩展。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大宗原料药的涨价刚刚开始,杜冬松相信未来还会有100%以上的涨幅。目前青霉素工业盐、皮质激素、解热阵痛类药物的价格涨了不到一倍。正如前文所分析:中国的低油价、低粮价是对全球制药业的补贴,原料药的生产成本继续保持全球的竞

争优势,相信在这种状况下该类产品的出口量将会继续放大;加之地震造成的需求缺口会在08年全年发生持续的效用,导致产品的价格稳定上涨;大宗原料药生产的进入壁垒极高,目前已经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很难打破;通过与钾肥、草苷磷等农药以及VE/VC,核黄素,泛酸钙等产品价格的涨幅的比较,所以杜冬松认为未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解热阵痛类药物等具备较大的价格上涨空间。

紧跟受益企业 力争上游

再谈到目前医药行业的投资策略时,杜冬松认为,就中短期来看投资者应积极关注作为医药行业产业链上游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因为,在杜冬松看来,在目前CPI、PPI高企的经济环境下,对这些处于上游的企业更有利。道理显而易见,上游企业能够自主定价通过涨价顺利将成本增加的因素传导到下游企业。

由于需求增加、寡头垄断形成、企业间的竞争成熟,该行业将维持持续的景气周期。杜冬松认为08年原料药行情将会持续。所以相关企业仍会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通过比较产品涨价对业绩提升的敏感性分析,杜冬松认为:东北制药、华北制药、天药股份、新华制药、康美药业、鲁抗医药和海正药业存在极大的盈利提升空间。

杜冬松对医药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市销率的比较,看到原料药企业的市销率是相对非常低的,这些企业的行业龙头地位,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和未来巨大的可改善空间等,说明这些企业蕴含较高的投资价值。

东北制药(000597):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是以化学原料药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在我国主要原料药出口排名中,公司生产的维生素B1和氯霉素的出口规模位居首位。公司生产治疗爱滋病的药品原料“齐多夫定”,具有比同类进口药物价格便宜的优势。考虑到成熟原料药产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保守按板块估值的一半15倍来估值的话,东北制药的合理股价为17.55元,此外VC的价格上涨仍在延续,因而给予东北制药“推荐”评级。

华北制药(600812):公司是前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类医药产品生产基地,抗生素原料药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粉针制剂的年生产能力达22亿支,居全国第一位,具有行业的龙头效应。由于VC涨价,预计2008年平均成交价格将不低于8美元/千克,根据2008年-2010年8美元计算,公司EPS分别为0.35元、0.48元、0.66元。目前价格低估,而且VC上涨趋势建立,上涨持续时间将不低于6个月,给予“推荐”评级。

新华制药(000756):公司是中国及亚洲地区最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也是国内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中枢神经类等多类药物重要生产企业,年产化学原料药2万吨,片剂60亿片,针剂2亿支。公司拥有乙氧苯柳胺、马蔺子素、吡哌酸、巴比妥、斯锑黑克等多个国内独家品种,“两氨”、咖啡因、阿司匹林、布洛芬、TMP、吡哌酸等主导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位。预计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应有20%以上增长,财务费用的降低使公司净利润增长在30%以上,如果不考虑投资收益,EPS为0.09元左右。给予“推荐”评级。

第2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逆向物流;医药行业;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一、逆向物流综述

1.逆向物流的定义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除了正向物流外,还有逆向物流。对“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较早的描述是由美国学者Lambert 和Stock 在1981 年提出。而后,在1992年,Stock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品再生、废弃处理等流程的物流活动。在此基础上。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其进行了规范性描述,即“逆向物流通常用于描述再生、废品处置、危险材料管理、具有更广泛的视角,涵盖所有的资源节约、再生、替换、材料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物流活动。

2.逆向物流的发展与推动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Stock、Kopicki为代表的外国学者对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集中在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优化及库存控制上。随后,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数学优化模型、博弈分析等分析工具越来越多被运用到逆向物流管理研究中。2005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究第三方逆向物流。20世纪末,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逆向物流被逐渐的引入我国,学者们也开始关注逆向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不过,最重要的推动力来源于国家的法规强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生态效益。如:在美国,议会引入了超过2000个固体废品的处理法案。在德国,1991年颁布的关于包装材料的条例,要求厂商回收所有销售物品的包装材料。2003年,我国出台并开始实施《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等等。

二、医药行业逆向物流概述

1.医药行业逆向物流的定义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所谓“药品的逆向物流”,是指药品在物流过程中,由于药品的物流错误、商业退回、而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但这些药品还存在再利用的潜在实用价值,药品企业为这部分药品设计一个逆向物流的系统,使其具有再利用价值的药品循环利用的活动。

2.医药行业逆向物流的必要性

在当今资源紧缺的竞争环境下,医药行业逆向物流的出现,将使得该行业从根本上节约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更重要的是,避免由于药品事故的发生,危害人民群众的安全。 众所周知的一个案例:1982年9月29日,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莱诺尔”药而中毒身亡的严重事故。此事件发生之后,强生公司不是回避和推卸责任,而是在首席执行官Jim Burke的领导下广泛运用了逆向物流系统,紧急从零售商和消费者手中回购可能有问题的产品,并进行集中处理,迅速控制了问题产品的扩散和使用。同时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质量保证措施,再通过广告媒体大力宣传,很快重新树立了产品良好形象,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重新赢得了顾客信赖,同时也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随后的5个月,强生再次夺回了原市场份额的70%。

三、医药行业逆向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我国药品逆向物流的现状

药品逆向物流主要包括退货逆向物流与回收逆向物流。药品的退货逆向物流主要包括:1.政府行政部门要求停止销售的医药相关产品;2.顾客投诉:出现药品质量问题、如外观、色泽、口味等与正常药品有差异或者药品局部变质,药品超过有效期、说明书不规范等;3.配送中心或门店退回:药品配送运输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的货品短缺等;4.厂商主动要求撤回;如出现药品质量问题、更换包装或市场策略等5.商业退回:主要是药品经营公司因药品滞销积压。药品的回收逆向物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企业对家庭过期药品的回收。据悉,2005年白云山和广药集团在广州推出免费更换过期药品活动。上海、湖北、山东、海南等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活动。但回收的主体却不同,有的是药厂、有的是零售药店,没有一个统一且系统的规定。2.非法商贩或非法医疗机构,从消费者手中收购过期药品。相比较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这些过期药品经过重新包装,流入农村基层药店或医疗机构。一旦患者服用了这些过期药品,轻者会延误病情,重者会危及生命,从而也造成了国内过期药品市场的恶性循环。

2.我国医药行业逆向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政府对医药行业逆向物流系统的管制与激励力度不足

政府是对逆向性物流采取有效控制的主体,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是逆向物流顺畅进行的有效保证。2007年12月,国家颁布实施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可以说,这无疑是完善我国药品市场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对药品实施监控管理有很好的规范作用,在尽量减少药品的安全隐患和对消费者的损害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维护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利益。但是,截至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规范公民处理家庭过期药品的行为。《药品管理法》也只是规定了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单位不得使用过期药。但对家庭过期药的处置,在法律上还是“空白”而法国的药业组织早在1993年就决定成立全国药品回收协会,其任务比政府法令要求的还更进一步:除回收药品包装外,还回收所有未曾使用的药品,无论是过期的,还是仍然在有效期内的。

(2)医药行业逆向物流系统的不完善

近几年来,很多企业都纷纷致力于药品正向物流系统的建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大部分药品企业都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信息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尚不完善。有时候造成了退货和回收困难及混乱的局面,在药品退回到企业或回收后,如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就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企业整个药品逆向物流系统不能得以有效的运行,亦难以达到挖掘新的利润源、增强客户满意度及提升企业形象等目的。

(3)医药流通领域不规范,逆向物流的渠道多样化

由于医院、社会物流企业以及零售终端等各个节点的退货程序不规范,且多以各类拆零药品的销售退货为主,导致目前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大多处于无序状态,国家层面专门的药品逆向物流管理规范还不健全。根据我国专业的医药物流管理和建设研究咨询机构——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追踪调查,目前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大多数医药企业除了按照自己的仓储、运输规定进行操作外,国家层面几乎没有专门的药品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最严峻的是,无论是新版GSP征求意见稿还是正在征求意见的《药品物流服务规范》,以及诸多药品冷链物流标准,都没有涉及到药品逆向物流的操作规定和处罚规定。可以说,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操作标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以企业的各自规定和习惯为准,普遍存在着极大的药品隐患。

四、发展医药行业逆向物流的建议及对策

1.政府部门加强管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虽然,逆向物流的概念引入我国较晚,但还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颁布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方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法规,监督和指导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为促进逆向物流系统的建立,国家应该针对药品逆向物流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在很多药品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情况下,尤为需要政府的激励。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企业进行经济激励,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对于规范药品逆向物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2)对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中小企业实施优惠信贷政策。

(3)政府部门还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对药品企业进行监督。

2.加强对药品逆向物流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1)从企业的外部考虑,设置专门的逆向物流回收中心是节约型逆向物流的最佳选择。处理过程标准化,既可以节约处理时间和成本,又可以汇集企业信息,有利于产业发展。

(2)从企业的内部着手,首先,加强企业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准确、及时的信息有利于帮助管理者分析、处理逆向物流过程中的问题。其次,加强对逆向物流网络的规划。合理的网络规划过程中要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为目的,防止二次污染。最后,加强对逆向物流系统的结点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运输过程,加强库存管理。

3.从源头提高产品的回收活性,加强对过期药品回收的管控

在生产这一环节中就要致力于绿色设计、绿色加工、绿色生产和绿色包装,在制造环节中进行深度挖掘,强化逆物流化管理。同时,鼓励强化定点回收制度,开展定点回收过期药品制度,有利于民众自觉参与回收工作。首先可以缓解药监部门大范围回收过期药品的压力。其次,也使企业可以借助回收过期药品的契机,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4.药品企业采用逆向物流外包模式

目前,UPS、联邦快递等目前均开展了逆向物流业务,如果医药生产企业将医药逆向物流外包给具有资质的并且是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那么将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从而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由于外包服务的专业化运作,又将为药品企业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柳键.逆向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06)

[2]张熙.逆向物流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孟令全,2007.

第3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许使社会资本接手大部分二、三级医院成为可能。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巨大的农村普药市场将为它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需要国内医药企业警惕的

是,跨国药企向药品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盘踞的趋势也更为明显。

新的医改方案可能出台

从长期来看,未来10年国内药品需求增长将超过两位数。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模式推进,预计到201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

但短期状况是,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放宽仿制药品申报(2006年政策又将收紧),特别是第九类剂型仿制,中药保护品种因为剂型仿制也陷于不受保护,医药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低投入、轻创新、走捷径的药品研发思路,使得国内医药制造业正逐步趋向加工型行业。费用上升,净利润率下降,医药行业竞争更加趋向价格主导,企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劣。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20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医疗卫生体制商业化、市场化使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向高端服务集中,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普及性大大降低,10多亿人口被挡在了医疗保险的大门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新的医改方案可能出台。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医药行业将主要围绕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逐步解决医疗卫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大部分二、三级医院

和个性化医疗服务将由社会资本接手

虽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层次的体制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医药分家尚需时日,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终方向是必定朝基层市场走。政府的宗旨是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投入,让每个人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2006年可能会制定一个方向和策略性的方案。其中包括:所有的社区医院和部分二、三级医院可能成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共卫生医疗系统,真正实现低水平、广覆盖;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可能会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转变为营利性医院,这将吸引各类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

未来政府投入围绕公共卫生医疗系统;个性化、特殊性的医疗服务也将由社会资本接手,目前医疗资源是中国医药产业中惟一没有放开的环节,而专业服务的特点又决定了其可能通过个性化服务获取高额利润,医疗是民营资本最想进入也是最可能进入的方向,但整个进程方面在2006年仍然会比较慢,可能采取试点的方式推进。

农村普药市场机遇大

2004年政府开始建设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目前两网建设基本到位,2005年政府又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推行农村医疗保险模式一国家、当地政府和农民之间实行20元:20元:10元的费用分摊。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641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人口2.25亿,共有1.63亿农民参加,部分农民开始用上基础用药,预计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将大力推进,全国试点县范围扩展至40%。至2008年覆盖全国农村,在750亿元的农村医疗市场将有近500亿元的药品规模逐步释放。新增消费对于普药来说,是较大的市场机遇,更多的内资企业可能在农村市场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而未来5-10年内,国内医药市场格局仍然是高端市场外资、合资占主导,中低端市场内资企业求生存的状态。

处方药销售进入冬天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旧体制的衔接阶段,政策走向将是实质性地降低药品价格。2006年,药品降价仍然会来自两方面:政府降价和市场降价。

政府降价:如果2400种国家定价药品全部推行制定最高出厂价,并根据国家规定的渠道医院加价比例制定最高零售价,降幅较大的药品将是委托给居间人销售的低出厂价药品,处方药销售渠道的价格泡沫将会被大大挤压。

即使不能全部推行制定最高出厂价,部分药品也会强制降低最高零售价,这一时间可能会在2006年上半年。

市场降价:企业在医院市场参与招标,竞争使产品价格必定降低;非品牌产品在OTC(非处方药)市场只能采取低价策略。

规范药品流通渠道购销行为、药品在流通各环节合理加价、挤压药价泡沫、利用行政价格机制淘汰一批低水平竞争医药企业可能成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

这样做可以将控制了中国医院处方药销售70%的个体经销商居间人挤出医院药品销售环节,将个人非法赚取的高额利润让给消费者,当然这一过程可能要耗费2-3年的时间,虽然在政策法规的推进过程中,众多药企或许将推出一些变通手法,但毋庸置疑,药品回扣的主要滋生群体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我们认为2006年处方药的销售将进入冬天,处方药营销模式将转向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和品牌建设,在这场变局中,具有渠道优势的制药企业有可能走过行业的冬天。企业的应变策略应该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领先推出新品,保持稳定的利润率。

跨国资本流向药品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

第4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作为一个重要行业,医药产业自然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即将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原料药展一项最新报名数据表明,此次医药界最大的盛会中,国外参展商超过30%,赶来参加此次展览的国外医药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而这个在国际医药行业重量级的展览的国外主办方就来自欧洲。

欧洲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5月1日,原中东欧的10个国家将加入欧盟,到时,欧盟国家总数达到25个,面积随之扩大至397.2566万平方公里。欧盟的扩张将对中国的对欧贸易产生何种影响?欧盟驻华代表团副团长(公使衔参赞)弗兰斯・叶森(FRANZ JESSEN)给中国企业一种积极的声音,“中国将是最大受益国” 。弗兰斯・叶森(FRANZ JESSEN)强调,欧盟东扩,虽然将使中国此前和这些准入国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变成“一纸空文”,随之而来的是面临欧盟的技术和贸易规则,而欧盟素以“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著称。中国医药产品进入欧盟一向比较困难,要面临十分严厉的技术壁垒,生化产品、植物药甚至要追溯30年历史,因此,欧盟东扩之后,中国医药企业进军欧盟市场可能面临更加“苛刻”的市场游戏规则。但是,欧盟东扩,对中国来讲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因为欧盟国家将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机制,贸易壁垒也将大幅降低。以关税水平来讲,目前10个准入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是9%,而欧盟现有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是4%。

欧盟市场的新变化将为中国医药企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最重要的是市场容量的增长,以通用名药市场为例,据Urch Publishing一份关于欧洲通用名药市场概况的报告预测,这部分市场的规模到2007年将超过21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面向欧盟的出口居于第二位,欧盟市场的扩大,必然为原料药的出口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传统中草药,随着欧盟社会回归自然的总体趋势,传统草药在欧洲的需求还会不断地增加,若以全世界草药市场60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而论,欧洲市场将占全世界44.5%。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机会,中国的医药企业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欧盟市场,他们正在为此做哪些准备?一项关于“中国医药企业对欧盟市场的认知状况研究”于近期完成,研究报告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中国医药企业对欧盟市场的认知状况,既让人欣慰,也让人担忧。

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型医药企业中,有42%的企业曾经向欧盟出口过药品(见图1),虽然被调查企业有出口欧盟经验的只有40%左右,但关注欧盟市场的超过70%(见图2),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并有75%的企业表示有进军欧盟的打算(见图3)。

那些曾经出口欧盟企业的药品类别中,原料药和中成药占的比重最大,分别为44%和46%(说明:在统计时,将生物制药和西药合并计算)(见图4)。

对于曾经有出口欧盟经验的医药企业,最困扰他们的问题中,对欧盟医药市场现状和趋势的茫然居于第一位,占诸多问题的32.7%,其次是欧盟国家的技术壁垒,占30.8%,居于第三位的是欧盟国家对医药企业的贸易壁垒,占28.9%(见图5)。很显然,这些特征在其他行业进入欧盟市场中也比较明显,具有较强的共性。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医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中,出口欧盟所面临的技术壁垒最为突出,占所有问题的50%,其次是欧盟对中国医药产品的贸易壁垒、我国对中药中成药出口欧盟的技术要求、我国政府对医药产品出口欧盟的政策,均超过40%(见图6),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医药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这一点与他们对欧盟医药市场的关注程度比较一致,同时这个结果也反应出我国相关机构对医药企业在出口欧盟市场技术和市场政策知道方面的不足。

在问及为了帮助医药企业解决进军欧盟市场的障碍,是不是愿意参加相关的研讨与培训时,医药企业表现的比较积极,并对涉及到研讨和培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调查显示,医药企业最欢迎国内具有成功出口欧盟医药市场经验的人士和他们分享经验(占76%以上),其次也非常渴盼和欧盟国家的专业人士交流(占75%)。在研讨和培训的地址选择、交流形式上,医药企业也显得比较务实,更注重效果。在为此投入的成本上,医药企业显得比较大方,有近20%的企业表示,只要能解决问题,上万元的投入都不是问题。

这些数据表明,国内医药企业对欧盟市场总体是比较关注的,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同时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困扰着他们,这些问题既包括政策层面的,也包括技术层面的,除了医药企业自身要积极应对外,国家管理机关和行业机构也要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尽量减少或消除政策上的障碍,增强信息公开度,调查结果显示,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医药企业对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迷惑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7月份将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医药市场营销高峰论坛”也许会给关注欧盟的医药企业带来福音,因为本次国际医药市场营销高峰论坛的主题就是“聚焦欧盟”,届时来自欧洲主要医药大国的使馆人员、国内具有出口欧盟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士、国家医药行业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的专家将和医药企业的同仁们共同探讨进军欧盟医药市场的热点话题。

第5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本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由于经济增长率连续4个季度回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有明显降低。从通货膨胀情况看,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申银万国指出,由于经济增长和通胀形势很不明朗,仓促改变原有的政策有较大的风险,管理层主要通过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的政策来应对复杂的经济局面。

紧缩政策放松预期落空直接导致本周银行地产的大幅下挫。招商银行(600036)和万科A(000002)一周跌幅分别达5.49%和9.1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15日在新浪长安讲坛上表示,在国际收支失衡、全球物价上涨的压力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绝对不能变。市场、企业也不应对货币政策放松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高盛也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前仍未有放松空间。

大盘蓝筹涨跌互现,中国人寿(601628)继续上周升势,涨3.56%。石油价格下跌刺激航空股走势,南方航空(600029)和中国国航(601111)各升5.29%和6.45%。中国石化(600028)升6.74%。煤炭板块成为本周的重灾区,西山煤电(000983)和国阳新能(600348)分别下挫7%和16%。周期类股票近一段时间持续弱于大盘。广发、长信和东方等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周四率先公布二季报。报告显示,二季度,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仓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基金减持的重点集中在金属非金属等周期性行业。

首批2008年半年报周一亮相。从已经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过半数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盈或预增。双鹭药业(002038)本周升13%。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增长83.1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增长155.91%;公司同时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增长50-100%。国家发改委周二公布的“前5个月医药行业运行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医药工业继续快速增长态势,生产、销售持续较快增长,整体效益明显好转,投资增长迅速回升,实现利润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3.6%。

第6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83-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药行业的进步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再加上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中老年脑溢血的术后治疗与护理备受关注。近年来就我国各大三甲医院的临床资料表明,在中老年脑溢血的术后进行有效地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状态,使机体处于有利于实施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1]。现就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90人以及90名相对应的中老年脑溢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探究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在当今社会,在产科方面人们对护士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就在我院进行术后护理的中老年脑溢血的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在孕期、病情 、年龄、产程及病症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并均无其他并发症中老年脑溢血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

组别 A组 B组n 50 40男 32 21女 18 19平均年龄 63.4士12.3 64.5士13.1护士年龄21~31岁,平均26. 35士5.24岁。工作年龄:2~ 6年,平均3. 45士2. 12年。所有护士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

1.2方法:将90名护士以及90名相对应的中老年脑溢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为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组50例;B组为常规护理组40例。两组护士均给予产前基本护理培训,其中A组护士进行全面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培训,针对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心理和精神护理,并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护理质量根据病人的满意度评判,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依次评为4、3、2、1分。每一个护士的专项病人调查报告,对相应护士的护理进行评分。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确定观察指标:按照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的两种护理产生不良反应的多少,进而来确定两种护理模式对破宫产之间的线性联系。根据病人的满意度评判,对护理质量追踪其临床效果加以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记录到的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设a=0.05,规定P 0.05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中老年脑溢血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将90名护士对应的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记录,其中A组为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组,不良反应有8%;B组为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有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就目前我国临床资料显示证明,在中老年脑溢血手术中有效地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状态,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药行业的进步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再加上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己成为解决中老年脑溢血术后护理的有效手段[2]。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90人以及90名相对应的中老年脑溢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对比,可以看出,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能提高手术室的质量及病人康复水平。通过提高中老年脑溢血保健的质量,它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减小外科创伤,降低复发率和快速恢复等优点。优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在整个手术前咨询,问责制等制度来实现,四对一级别的管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中老年脑溢血术后带来的巨大疼痛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3]。

第7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分析及政策建议 重庆市永川区寿险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竞争力指数分析的重庆市产业发展规划评述 从重庆市社会击剑俱乐部受众分析看击剑运动在重庆市的发展 重庆市婚庆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战略 重庆市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传媒市场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变化及发展战略分析 唐山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 医药行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探究 SWOT分析在城市发展战略上的应用 日系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分析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浮生马术俱乐部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 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 重庆市发展摄影旅游的RMP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_nf66259d5cd67e49e89587bc06fdd6295b

[3]房地产百强企业.201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EB/OL][2012-12-22]. http:// /report/5155.htm._nfb1e23b6fee1b4422b6779eec96214277

[4]金科地产.金科地产2011年报[EB/OL][2012-12-22]. http:// /zhongfangwang/zhongfangwang/data/2012/2011nianbao/jinke2011.PDF._nf21496d77883b4efbbb5392a56e150889

[5]龙湖地产.龙湖地产2011年报[EB/OL][2012-12-21]. http:/// Item/Show.asp?m=1&d=4445._nfb7df799706864db3b542cd51688c9695

[6]万科.万科2011年度报告[EB/OL][ 2012-12-21]. http:/// newstext.aspx?id=1312&u=InvestorsNav._nf8ddc273e6a054d7cbb0c4d687bfdbc18

[7]保利地产.保利地产2011年报[EB/ OL][2012-12-21]. http:///investor/ gsgg/doc/600048_2011_n.pdf._nf40f5c2e46cce4f9aba06d3e8281a26e0

[8]黄渐彬,汤朝英.地产公司发展战略的建立探讨[J].中外建筑,2005(4):90-91.

[9]况民生.房地产差异化竞争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第8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添富军团”的崛起

成立伊始,汇添富基金便明确了清晰的投资理念,概括为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以获得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

“汇添富基金成立时,我们的梦想是打造中国最优秀的选股型投资专家。九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构造研判公司的思考框架,从而为我们的投资形成清晰的纪律。”谈及投资理念,汇添富基金总经理林利军如此表示。

事实上,在2006-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多数权益类基金都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对于老百姓而言,似乎闭着眼睛买基金都能赚钱。然而,2008年以来,A股市场步入漫漫熊途,权益类基金之间的业绩差距开始拉大,基金重仓股也不再“齐涨共跌”,选股对于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以“选股专家”著称的汇添富基金开始显露出优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汇添富价值精选近三年投资回报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8名,而汇添富优势精选、汇添富策略回报、汇添富成长焦点等三只基金近三年投资回报率在同类基金中同样排名居前,这四只基金均获得三年五星评级。其中,汇添富旗下首只基金——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成立于2005年8月底,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该基金在其成立以来的7年半时间内,年化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24.37%。截至2013年3月27日,该基金已经成功跨越了两轮牛熊轮回,自成立以来取得了423.81%的回报,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而今年以来,汇添富基金更是表现出领军市场的特征。汇添富医药保健、汇添富民营活力今年以来的投资回报率在同类基金中分别排名第3名和第5名。汇添富逆向投资、汇添富成长焦点等产品同样名列前茅,汇添富可转债基金则在所有转债基金中排名首位。而在专户投资上,汇添富基金也卓有成效,其所管理的多只专户产品凭借“专注选股、聚焦成长、重点突破”的绝对收益投资方法,实现了不俗业绩。

既有长跑的耐力,又有短跑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汇添富基金不是哪一只产品的出类拔萃,而是整体表现突出,这对于一家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的基金公司而言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不禁要问,汇添富是如何做到的?

“专注和团队两个关键。”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张晖如此总结。

“自下而上”的执著

伴随着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投资能力愈加分化,能够持续保持整体股票投资能力居前的大型基金公司已凤毛麟角,而汇添富基金则是为数不多能够持续保持整体股票投资业绩居前的大型公司。有人总结说,“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在中国市场的多元化实践,是汇添富基金业绩长期领先的关键。

如何在数千家上市公司中自下而上遴选到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和绝对回报的品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汇添富基金可能是业界选股标准最高的团队,所有进入二级股票池的个股,都必须由公司内部研究人员实地调研后形成研究报告,在进入股票池的这个环节,外部报告是没有效力的。这就对公司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研究总监韩贤旺领导的汇添富的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细致的上市公司研究为投资团队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全部重点公司也必须经历汇添富基金的“360度”的调研,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高层调研、公司主要经营人员的调研、公司内各层级人员的调研和验证,公司所在行业竞争对手和上下游的调研,第三方和同业数据验证等等。其中许多工作都是由行业积累丰富的基金经理带队完成的,而且是随着时间发展持续更新的。最后,丰富的研究工作会提交经验丰富的投资团队来审核讨论,包括投资总监张晖以及基金经理在内的投研人员都会参与每个重点股票的审议。在遴选股票方面,汇添富始终是以全团队之力推进的。这里没有分工,只有亲力亲为。

“选股能力的背后是对公司成长速度和轨迹的前瞻认识,这种认识必须借由长期的持续跟踪和高质量研究才能获得,必须以整个团队的中长期积累为前提,阶段的蜻蜓点水是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张晖表示,“更重要的是,面对阶段性市场繁荣带来对选股的质疑时,要能够忍受痛苦且坚持不懈。”

多元化投资风格

汇添富基金权益类投资的另一个特点是尽管旗下偏股型产品整体业绩比较突出,但投资风格却各不相同,产品横跨成长型、价值型、选股型、行业主题型、逆向主题、绝对收益型,在各类风格资产投资上都不乏业绩出色的明星基金。这当然需要多风格的投资团队来驾驭。

“在我们看来,选股更多的是一种投资方法和理念,不是投资风格。基于由下至上的高质量选股的基础,投资风格上完全可以多元化。”张晖表示。

经过多年的打造,汇添富的投资团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价值型风格的陈晓翔,成长型风格的齐东超,专注于医药行业的周睿,逆向风格的顾耀强,专于个股精选投资的王栩,基金经理苏竞、欧阳沁春等也在投资上各有特色。此外,汇添富团队中还有以专户投资部总监袁建军带领的专户投资团队,在“专注选股”的基础上,结合“聚焦成长,重点突破”,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绝对收益投资方法。在国际业务上,汇添富基金公司也持续领先。由汇添富香港子公司首席投资官兼执行副总裁万青领导的汇添富香港子公司的投资团队则依托母公司汇添富基金在本土的强大投研能力以及对中国相关资产的丰富投资经验,充分发挥选股的优势,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汇添富基金投资团队在“由下至上”的土壤上成长壮大起来,构成了汇添富投资的独特气象。

以周睿管理的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为例,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高达21.14%(截至3月25日),在全部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名列第3位,最近一年的收益率为37.73%,排名第2位。周睿自有其投资医药的独特逻辑和别样深度。他的依仗是对行业的长期研究积累,以及汇添富强大的投研团队。周睿本身是药科背景,在这行业里有着学术、实业和研究的长期经验。汇添富投资团队中也不乏多年医药行业研究的精兵强将,这些构成了汇添富医药研究和投资的坚实基础。

齐东超管理的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紧随其后,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20.47%,在全部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名列第5位,最近一年的收益率为34.27%,同样排名第5位。在媒体眼里,他喜欢实地调研、对产业和公司的一线信息有着天生的饥饿感。他最欣赏高增长个股,更欣赏高增长背后的管理层。

而从以上两只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重合度并不是很高,但业绩却都十分优异,是汇添富基金多元化投资风格的重要体现。

对此,汇添富基金投资总监张晖认为,投资风格的多样化,可以回避整个团队在某个时点的系统性风险。而同样基于选股的理念,让基金经理能够有交流的基础、取长补短。而最终,这都会反应到基金的中长期业绩上。

投资上“合而不同”,研究上“积土成山”,历经实践验证的开放和包容的汇添富投资哲学培养出了多元投资风格的强大投资团队。

打造中国最优秀的选股型投资专家

强大的投研实力、稳定的团队再加上专业背景深厚的人才梯队,使得汇添富基金得以在市场多轮牛熊转换中,实现了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

“投资的核心要素还是人。汇添富从一开始就遵循着一个理念挑选人才、组建团队,用一致的方法长期培养磨合团队。这个路子越往后走,效果会越明显,我们的信心也越充足。”对于汇添富的投资团队,张晖充满信心。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汇添富投研团队十分稳定,是国内核心投研团队流失率最低的基金公司之一。

据了解,汇添富基金对于投资团队的要求非常高,比如,每位基金经理都要按时上交多篇深度、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这意味着汇添富的基金经理们除了完成其所有的投资任务外,几乎每月还要完成一次深度研究和投资机会推荐。对于这些要求,基金经理并不感到压力很大,相反乐在其中。“我们都是研究员出身,重仓股拿着不去公司看看,是睡觉都会不踏实的。”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经理齐东超笑道。

汇添富基金对于基金经理和投资研究员之间的交流是有流程规定的,基金经理们和研究员有定期的每日、每周、每月的交流平台,投资和研究互相的交叉考评机制也是非常严密的,目标就是推动投资和研究尽量的紧密贴合。

第9篇: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据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今天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外资及合资制药企业的产品(含直接进口药品)在中国内地药品市场的份额为51%,内资占49%。

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内地,外资及合资制药企业与内资制药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近两三年,外资及合资企业大幅增加在华投资,强化市场力度。目前虽然内外资双方市场份额接近并保持大致稳定,但外资及合资制药企业是稳中有升,而内资却是稳中有降。

该中心称,外资及合资制药企业占据着中国内地药品品牌的高端市场,不过内资品牌也正在逐步进军高端。

今年“健康中国-中国药品品牌榜”评选,由临床专家、药学专家、营销专家、品牌专家组成的中国药品品牌评审委员会,依照药品的质量、疗效、卫生经济学指标、市场占有率以及品牌影响力等多方面数据得出评选结果,共有52家中、外资企业的60个药品品牌上榜。

活动主办方称,中国“新医改”将推动中国内地医药市场大幅扩容,希望通过该评选活动,倡导医药工商企业特别是内资制药企业更好地关注药品品牌建设和推广,与外资企业争夺“增长部分”的蛋糕。此外,希望该评选活动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民众安全用药、科学用药。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生物制剂将占10大畅销药7席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Evaluate Phar-ma公司预测,到2014年,全球前10大畅销药物中将有7个产品是生物技术药物。而在2001年,全球10大畅销药物中生物技术药物仅占1席。

Evaluate Pharma,预测,到2014年,罗氏公司生产的阿瓦斯丁将以92.3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名列畅销药榜首,紧随其后的是Humira、Rituxan、Enbrel、Lantus和Herceptino而由先灵葆雅和强生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Remicade将在今后5年内成为全球第九大畅销药物。Evaluate Pharma预测,到2014年,在前100个畅销药物中,将有一半为生物技术药物,而2008年这一比例为28%,2000年时仅为11%。

虽然到2014年,预计将进入全球前10大畅销产品行列的生物技术药物无法与立普妥现有的销售规模相媲美,但是,向生物技术产品转移确实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治疗趋势。

研究结果同时也显示,在全球制药行业实现的销售额中,传统的小分子产品仍将贡献最大的份额。到2014年,生物技术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 690亿美元,远远落后于小分子药物预计产生的4 06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来源:医药经济报)

小包装药品将成为 医药包装业新的发展方向

在20世纪80年代,医院开出的药品使用的包装都是一个个简单的小纸袋。药房会按处方要求,把散装的药粒放入袋子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简单的纸袋已经被花样繁多、结构精致的各种新型包装所替代。然而,国内医药包装的过度商业化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大剂量药品的剩余、儿童用药的缺乏等。面对创造简约型社会,降低就医负担的发展大趋势,小包装药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医药包装业新的发展方向。

(来源:食品商务网)

试行药物目录缩水一半,二线企业几无入围机会

记者近日从卫生部获悉,医改方案公布4个月来,中央财政已下达的716亿元医改资金,分别按设定的计划,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以及职工参保等领域,而众所关注的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于近期启动实施。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目录管理办法两个配套文件,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对衔接好基本药物招标、生产、配送、定价和报销等关键环节,医改领导小组已经作出相关规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不但能整体上减轻群众用药的负担,对药业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新医改”中,与市场联系最密切的当属基本药物制度,原定2009年4月底出台的方案,结果一拖再拖。据称,在由卫生部、国家发改委、人保部共同参与的目录甄选中,此前多个中药独家品种,特别是小企业的品种,大部分已经被砍掉,最后进入大名单的药品,各方都比较满意。

卫生部官员表示,调整的目的在于希望改革先以“更小”、“更稳妥”的方式进行。为此,在先期试行的、被称为“小目录”的方案中,只留下来307个品种,这与征询意见稿上多达600个药品品种相去甚远。对那些同类型的药品,基本上只留下一两家,二线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可能进入目录中。

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则和执行流程,先是遵循国家发改委公布零售指导价,再由各省组织招标制定集中采购价。

“如果以省为采购单位,统一配送,时间长了也有产生新问题的可能。”中信建投医药行业分析师周鸣杰认为,目前中国大部分省都有药厂,且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采购和统一配送,可能会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因此,在区域性医药公司或受益于医改的同时,一些跨区域的药企无疑会面临挑战。

对于专家的分析,业内人士并不担心。华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王永维就认为,目前的大型药企,基本上都构建起跨区域的营销网络,并且大企业本身所具有的辐射力和渗透力,足以克服区域的限制性。

专家分析,未来3年,按照医改8500亿元的总投入测算,新医改将拉动药品市场5%的增速,这就意味着,进入目录的企业,将随目录启动而优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