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荷塘月色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学习散文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品运用语言的技巧。
3.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结合语境,揣摩特定语境定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1. 揣摩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2.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及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赏析、感悟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荷塘月色》曲子,古筝弹奏,曲调清新、幽雅,如行云流水,让学生感受“宁静之美”)。《荷塘月色》的曲子,非常好听,给人“美”的感受。到底怎么美,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营造给我们的美的世界,享受这份美。
(二)播放录音,感受氛围
电脑播放4至6段录音,再次感受宁静的氛围。
(三 )鉴赏第4段,赏析“画面美”
1、齐读第4段,给此段加一个小标题。
学生: 月下荷塘。
2、教师示范,鉴赏句子。
示范: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此处运用了叠词:“曲曲折折”、“ 田田”。 “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的范围很广;“ 田田”写出了荷叶紧密相连的样子,荷叶之多。运用叠词,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的美感。文中还有多处运用了叠词:亭亭、层层、脉脉、密密、缕缕。
3、学生自主赏析句子。
赏析一: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学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比作的裙,写出了荷叶的特点。
荷叶有风来的时候,和的裙一样,具有动感。
教师点拨:除了有动感之外,还有什么相似点?
学生补充:形状。都是圆的,在舞池旋转的时候,裙子也是圆的。
赏析二: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学生:这里写荷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写出了花婀娜多姿的样子,而“羞涩”写出了花含苞待放的样子。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荷花晶莹剔透的。
教师补充:这个比喻句,一个本体,三个喻体,这种比喻叫“博喻”。写出了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清新脱俗的美。
让同学们先想象,放四张荷花图片。
教师: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本段中的哪些句子?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教师:为什么不接着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还没有感受到吧!
点出一张从氤氲淡雾中露出粉红朵儿的幻灯片。
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学生难以想象的美,给他们真实直观的感受,美丽的荷花,让学生有惊艳的感觉。
(四)鉴赏第5段,品味“语言美”。
1、请学生朗读第5段。
“塘上月色”
2、仍采用学生自主鉴赏的方式,赏析课文。
赏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学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且描写月光的“泻”用得好,写出了动态美。
教师补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明确:“泻”比“照”用得传神。“泻”,一泻千里,有动感,与“流水”相呼应,“照”显得呆板。
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明确:“浮”,显示雾的轻飘状态,是一轻而缓的慢慢的出来;“升”无法体现雾的轻和柔。
总结朱自清语言的特点。电脑显示: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赏析: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学生:“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花叶在月光的笼罩下朦朦胧胧的样子,很有意境。
赏析: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学生: 两个比喻。我更喜欢第一个,更有意境。
其他学生补充:更喜欢第二个比喻,“倩影”,是美丽的影子,“画在荷叶上”有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赏析: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学生:运用通感的修辞,“光与影”是视觉感受,“名曲”是听觉感受。相似点是和谐,如同小提琴演奏的名曲,悠扬,宁静。
3、设问探讨: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学生找句子,并进行概括。
月光如水、花叶如梦、黑影如鬼、杨柳如画、光影如曲
(五)鉴赏第6段,感悟“情调美”
1、学生齐读,找出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2、学生找出: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学生分析: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打扰了自然的宁静,也扰乱了作者心灵的宁静。作者确是“暂得宁静”,从荷塘月色回到了现实世界,复归于不宁静。
(六)小结课文
1、再读4、5、6自然段。
2、电脑播放《采莲颂》曲调,伴随曲调出现的是二十张有关“荷”的美图,让学生再次深刻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
师:现在,同学们能谈谈“荷塘月色”的美了吗?
一、“譬喻大半泛浮”?
“浮泛”,《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肤浅,不深入”。余先生认为《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含义肤浅,主要的原因是喻体浅显,过于普通,没有韵味。笔者认为应该从比喻修辞的作用谈起。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如文中把叶子比作“的裙”,不仅很形象地表现了荷叶的宽大,而且还可以表现荷叶在微风中飘舞的动感,十分形象生动。仅仅是因为“裙”是常见的,就能说这“浮泛”?又如把“白花”比成“明珠”、“星星”,不但形象地展现了荷花的闪闪发光、晶莹剔透的特征,而且也表现了月光的淡雅及作者内心的纯净。一处比喻不仅形象地表现本体,还暗蕴特定的意境。仅仅因为“明珠”、“星星”太俗滥,就“浮泛”?显然不能这样说。
二、“譬喻轻易”?
余先生说:“《荷塘月色》中把‘白花’比成‘美人出浴’的意象尤其糟,简直令人联想到月份牌、广告画之类的俗艳场面,得来似太轻易。用喻草率,又不能发挥主题的含意,这样的譬喻只是一种装饰而已。”笔者以为这个比喻乃神来之笔,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美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最频的原型意象之一。远至屈原、宋玉,近到郁达夫、徐志摩等文学大家,都擅用这一意象表现自己的志向或情感。另外,荷花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所以古代的诗人也经常把她与“美人”联系在一起。如《诗经·国风·陈风》中的《泽陂》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这便是直接把莲花比喻成美人。又如曹植的《洛神赋》也有“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把美人比做莲花的辞句。朱自清不墨守古人以荷花喻美人或以美人喻荷花的成规,打破框架,自出机杼,贴切传神,又富有新意地展现朦胧意境中的荷花,在淡雅的月光下,在薄薄的青雾中,如同刚出浴的头上还带有氤氲水汽的美人,多么富有神韵!再联系前一句中“羞涩”、“袅娜”等词语,想象一下,此时娇羞的荷花不就如同刚出浴时的慵懒、妍媚的脸上还带着红晕的美人姿态吗?这种比喻不就把荷花那种不胜娇羞之神态充分展示,引人想象那美丽朦胧的意境吗?何来轻易呢?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我们写一个没有浓妆艳抹但美得惊人的美女时,自然而然会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诗句。因为这个美女太美了,美得让人想起荷花,从水中长出,就像是刚刚沐浴过一样,不用加以任何雕饰。这种比喻表达的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相似问题,还有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认同。
三、“譬喻阴柔”?
余先生说《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多用女性意象,使文章意境阴柔。诚然,《荷塘月色》中有不少女性意象和修饰女性的词语,如“”、“美人”、“袅娜”、“羞涩”、“倩影”、“凝碧”等,就是小提琴也有一个女性的名称“梵婀玲”。从意象上看,确实有阴柔之嫌。但是,结合文章的整体意境及作者的情感赏析,这种“阴柔”契合当时的朦胧静谧的意境,给人一种朦胧、飘渺虚幻的感觉。这种朦胧,不仅营造了如梦如幻的意境,也体现了作者对朦胧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种“阴柔”也符合作者此时在“颇不宁静”的心境的驱使下寻求对现实生活的超脱心情。宁静似水、素淡如月,传神地传达了作者朦胧含蓄的心绪。如果把“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改为“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站着,这便宛然一道道铜墙铁壁,是守卫清华园的哨兵”,确实有阳刚之气,但和文章的整体氛围大相径庭。
四、“隐喻偏少,且不精警,不美”?
余先生说:“14个譬喻之中,竟有13个是明喻,要用‘像’、‘如’、‘仿佛’、‘宛然’之类的字眼来点明‘喻体’和‘喻依’的关系。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如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唯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文章运用何种比喻,应该由特定的语境和比喻的功能决定。不能因为明喻明了,就不用,隐喻含蓄,就多用。隐喻有隐喻的妙处,明喻也有明喻的优点,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地表现特定的语境,是否恰当地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传神地描写景物。因此,明喻、隐喻并无优劣之分,关键看能否用得恰当。余先生从《荷塘月色》中挑出的比喻例句,明喻的确多,但也不失其魅力。这些比喻或描摹荷叶之娇羞的情态;或抒写荷花之清新秀丽的气质;或与通感手法融为一体,表现叠加的感觉;或以动写静,表现荷花的动感,从而给文章注进了活力与灵气。
同时,文中的隐喻也不止一处。如“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也是隐喻,“酣眠”,是酣畅的睡眠,睡得很香,喻满月的“朗照”。“小睡”即打个盹,喻淡云遮蔽的月色。这句话说明满月的朗照与“酣眠”一样让人舒心,必不可少,而淡淡的月色与“小睡”一样也别有情趣。淡淡的月色中,一切都显得朦胧而柔和,反而“恰是到了好处”。
即使是余先生指出的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也是很精彩的,不仅表现了路灯在树枝遮蔽下发出的昏黄的灯光,无精打采,与周围的静谧景色相衬,而且也烘托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很暗淡。此比喻真乃天语,怎不精美?
关键词:职校语文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54-03
“活动单导学”模式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笔者突出“导学”这个关键词,使整个教学活动都在教师的引领下科学、高效地进行。
一、引领起步,“导”在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中
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开始就蕴含着教师的“导学”。“活动方案”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供学生课前进行自学活动的方案。它讲究引导的循序性、学法的科学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的趣味性,注重给学生提供探究情境、资源平台和学法指导,体现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把握,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设计《荷塘月色》一课的自学活动方案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先由学生自主学习:(1)收集作者资料,从作者经历、代表作品、作者性格精神、成就等方面列举要点;(2)尝试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解字词,可借助工具书,可联系以前学过的字词,可请教他人;(3)读熟课文,个人自读,小组内1+1朗读检查。
在这几个学生自学活动设计中,要求明确、具体、可测,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资料的收集,也有工具书的运用,还有朗读的训练。教师“导学”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自学,而是把教师的引领巧妙地贯穿其中,初步完成文本研读的基础性学习。
二、加工整合,“导”在对教学资源发掘和利用中
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运用重组、整合的方法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同时,还可整合和利用身边的地方性资源、学科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等。如学生在读《荷塘月色》一文时,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学生不太了解写作背景,对此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1)将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等相关材料制成卡片准备课堂交流;(2)摄影小组将拍到的校园荷塘图片发到班级博客上;(3)收集校本教材中家乡名人写荷的古诗文;(4)阅读李国平《〈荷塘月色〉讲解》、吴周文《谈〈荷〉》、姚效先《〈荷〉有浓浓的哀愁》中的有关作品主旨分析的节选。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对本文寓意就比较好理解了。
三、穿针引线,“导”在流畅的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中
课堂的预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过程不要让学生有突兀之感。要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穿针引线,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
在设计《荷塘月色》教学时,注重突出教学重点,充分考虑几个教学环节的简捷而具逻辑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一步,信息整合,预习展示。这个环节都是由学生来完成。通过投影仪,各小组展示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间互相检测难懂字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最忠实的观众。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了学习的热情。
第二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找出作品文眼,自主研读,进行内容复述,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归纳出文章结构,抓情感核心句归纳总结展示情感脉络。
第三步,赏析美文,感悟情怀。这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难点部分,活动中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线索,以情感为纽带,带领学生一同赏析三幅唯美画面,品味朴素典雅的语言,掌握写景方法和技巧。
第四步,拓展延伸,提升能力。这个环节在教给学生赏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设计,把学生的活动放在了极重要的位置。整个活动以发展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教师只是在巧妙地“导”,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也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在设计中应该致力于构建生动活泼、扎实有效而且是自然流畅的教学。
四、点拨开悟,“导”在
抓住契机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时
主体性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也是一种考验,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巧是很难驾驭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开放的课堂教学,却出现了教学重难点内容浅尝辄止、课堂肤浅的热闹。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没能抓住契机,将课堂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教师要抓住关键点,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有拨疑为悟,豁然开朗之感。
如《荷塘月色》,笔者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是这样组织的。
学生自主学习并与教师交流: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融情于景的句子。
生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我们组觉得这句话比喻修辞用得很好。
师:“酣眠”、“小睡”各指什么?
生:“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生2:写出了月光的清淡朦胧。
生3: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吻合。
师:作者说“恰是到了好处”有无深层含义?
生(简短思考):他追求一种平和的心态。
师:是啊,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他就是要寻找一种安宁平和的生活,你们能通过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吗?
学生活动……
以上教学片断过程流畅,分析深入,其中教师的“导”起到了点拨开悟的作用,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的同时,也将课堂教学推向了。
五、起承转合,“导”在
让课堂渐入佳境的和谐氛围中
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能一成不变,要讲究起承转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良机,让学生“愤悱”之时迸发学习的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此外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语言可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同样需要教师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如用充满激情的导语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精当的辅导等。《荷塘月色》一课在学生理解作者情感这个活动中,教师做了这样的充满期待的布置:“下面我们进行1+2小组活动。展示时,一人读句子,一人赏析描写的妙处,一人品味作者的情感。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情感。期待精彩的朗读,欢迎有创意的表演。”要言不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规范或错误的回答,此时教师的“导学”就体现在及时地提醒与点拨学生的思维上,不能出现什么都对,什么都表扬的现象。另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带动学生的情绪示范朗诵,同样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
六、系统概括,“导”在适时的
知识梳理和方法总结中
课堂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往往也是不成体系的,这时教师的“导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适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地梳理,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深入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概述,它是整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思路最明确、最深刻、最集中的阐述,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这样的“导学”不应只在一节课的结尾,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独立的教学阶段,都需要适时地归纳总结。
一、荷塘月色中的“妻子”
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开头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读这一段文字,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我”,因为“悄悄”明显的说“我”悄悄出门,怕影响家人,所以独自出门,去荷塘寻找宁静,所以更显得作者内心的孤寂。上课时,我特意一转:那“妻子”只是作者的一个闲笔吗?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言。
学生一:作者不与妻子交谈,却只写到妻子在屋里里拍着闰儿这个情景,我觉得有深意。
学生二:你想多了吧?妻子哄孩子,作者独自出去散步,想静一静,这不正好说明作者内心颇不宁静吗?
学生三:对呀,作者因为不宁静,所以想沿着荷塘去寻找一点宁静。况且,朱自清是文学教授,《给亡妇》一文,也反映出他的妻子是个家庭主妇,只管带孩子的。她是不理解丈夫的苦闷的。
学生一(继续发言):你这样说呢,的确有道理,但我更认为这是作者在用一种特殊的文学手段表现他自己内心的孤独。大家再看看文章结尾,“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什么声息都没有,妻已经熟睡好久了”,这里也写到妻子。两处都没有写到夫妻二人的对话与交流,似乎只是顺带了一笔,但已更深层次地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整个过程作者一个人神游,而妻子却不在自己的世界里。
教师:相当原创的理解哦,同学们。大家想想此处是什么手法呢?我们还能在文学作品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一(继续发言):反衬。李清照的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晚年孤寂,在诗中表面写丫鬟不理解自己,其实是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愁闷。
学生四:还有选修课文《秋声赋》中“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欧阳修表面上写童子无言以对,只有打瞌睡。其实是借无言的童子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悲凉,用意本身不是为写童子如何如何。
教师:我明白了,《荷塘月色》写妻子不能触摸到他内心的孤独,并非要写妻子不能触摸到他内心的孤独,这是借妻子的状态,来写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的无法排解。
学生能够细读文本,深入思考,跳出散文鉴赏的常规格子,发现 “妻子”这个闲笔,去思考散文中的“非主角”,我认为是难得的创新思维。这段交流虽然让我的教学预设暂时搁置了,但经此一顿,却让我不得不欣赏学生思维的美,这种对“非主角”意义的思考,也让笔者获得了新的认识, 其他文学作品中的非主角同样值得关注。《氓》中相比于“桑叶”这个意象,“淇”这个“非主角”不应被忽视。诗中四次写到淇水,淇水的深刻意义在于:作为主人公感情变化的一个见证,更是女主人公命运变迁的一个见证。可是,许多课堂把淇水忽略了。
二、《囚绿记》中的“窗子”
《囚绿记》中有多处写窗,但很少有教师会把教学重点放在“窗”这个“非主角”上,大多引导学生围绕“绿”的特点展开思考。借“绿”来抒情,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但“窗子”这个非主角对于主旨的呈现又起什么作用呢?
以下是学生探索的结果:
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开头结尾都写“窗子”,把窗和绿结合在一起。开头写因为窗子而看见绿,结尾写怀念圆窗和绿,首尾圆合,前后照应,并引出后面的放绿、怀绿等环节。
二是情感表达的作用,文章开头写窗子破碎,而作者却因绿而选择这个房间,足以表达作者对绿的渴望与喜爱。
三是起象征的作用,文中写囚绿于窗中,而绿却固执地往外长,永不屈服于窗内的黑暗。窗,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约束中华民族自由的东西。窗是本文不可忽视的意象,与绿一样,可以椭探究主旨。
学生在这篇散文阅读中,在笔者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再读文本,对“窗”这个意象有了新的认识,表现出了多维度的思考和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从不同意象去探究散文主旨的能力。学生对一个“非主角”意象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其解读散文乃至其他文学作品的思维宽度。
果园也是花园。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道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选自吴伯萧《菜园小记》)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借鉴点】
描绘景物,绘形绘色。要想把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或动人的情景展示给读者,叠词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菜园小记》里说“果园也是花园”,描写了一个优美的环境。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叠词,有“角角落落”“密密丛丛”“一层一层”等。这些叠词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读起来轻松活泼,体现出了延安生活虽苦而乐的状态。而“角角落落”一词的叠用体现了花草的种类之多,生长的数量之多;“密密丛丛”写出了花草的繁茂;“一层一层”写出了花草的层次之多,颜色之丰富。
渲染气氛,烘云托月。“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特定的情境中,叠词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荷塘月色》选段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在描绘的过程中,作者用了“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叠词,可见作者眼中的荷塘,虽然美丽清幽,却也朦朦胧胧不能仔细分辨。巧妙地烘托出作者此时的特殊心情――“颇不宁静”。
【我来仿写】
抬头远望,果然,明媚的阳光下一片片的绿色在田野上闪动,那是盛夏稻田的颜色,密密丛丛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摇摆摆,把那深深浅浅的绿色一直推向远处,那样的绿色仿佛是画家故意调和过的,那绿得发黑的深色让你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由此过渡,那最浅的颜色大概就是那没有洗脱绿色的油菜花了。而这之间没有让你感觉到缺少了任何一种色调。
赏析:这段文字描写了夏日阳光下田野的颜色变化。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片片”“密密丛丛”“摇摇摆摆”“深深浅浅”等叠词。这些叠词的使用一方面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文学性,让语言富有节奏感;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写出了盛夏田野颜色的层次感。
我疑心这里是小镇清凉的源泉。干干净净的小河里涨满了水,此时已经看不到半点秋雨注河的痕迹了,沉淀了多日的小河正倒映着秋晨的天空,灰蒙蒙的天空;树叶,墨绿色的树叶。荷叶高高地擎着,一动不动地高高擎着,仿佛在静静地倾听着几只水鸟慢悠悠地讲述着他们美妙的爱情故事。这是一片清凉,走下河岸,掬一捧河水,光亮如丝的河水便从你的手指间滑下,圆镜上于是留下道道波痕。
赏析:这段文字抓住小镇的一条河流,通过描写小河写出了小镇清凉的特点。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用了“干干净净”“蒙蒙”“高高”“静静”“悠悠”“道道”等叠词,这些叠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为盛夏创设了清凉的氛围。
【你来练笔】
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选用恰当的叠词写一段话,要求文段意思明了,语言生动。
示例要求:三峡移民的小孩对家乡的思念
示例描述:我想在初中毕业前去仔仔细细地看看我的三峡,去看看那个生我、养我,给我快乐童年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老了,像奶奶一样变得多愁善感了,我一定会回到那个属于我的三峡,绝不会犹犹豫豫。人们总说“落叶归根”,虽然我还没有到考虑这件事情的年龄,但总觉得心里疙疙瘩瘩的,毕竟我是山里的孩子。
要求:家里停电了,此时走到阳台上仰望远处的星空。请写出此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关键词:初中生 散文 审美
1、初中散文美的特点
1.1语言美
散文的语言一般都比较简洁明了,能够散中见整,文字朴实又能够恰到好处的描写景物。例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景物的描写,把月光比喻成流水,用到了动词“泻”来描写月光笼罩的花和叶子,用“浮”来描写荷塘中的雾色,用“洗”来比喻叶子和花的干净,用“笼”突出月光把荷塘美景包容进去,美丽的语言把荷塘月色写活了,突出了月光的静谧。
1.2形象美
对散文的欣赏要通过语言看到形象,看到作者用语言描写的动人的形象,进而欣赏散文的形象美。例如,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对春天到来的描述,通过一系列比喻、夸张、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春天感彩,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描写了一副美好的春天景象,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1.3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感情的升华,是一种含蓄的描写和表达。在朱自清的《春》中,不仅展现了几种春天的美图,也赋予了春天一定的诗意,具有美好的意境,而结合当时作者写作的背景,也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一种对新生活向往的情感。
2、提高初中生散文审美能力的方法
2.1加强老师和学生对美的认知
老师要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散文,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优秀散文中那些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感、生动的形象、美好的意境的阅读,分析作者的生平和背景,作者写下这篇散文的背景,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融入到散文中去,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散文,看的越多体会的就会越多,对散文的欣赏不能局限在课本上的散文,也需要学生课下拓展。在欣赏散文美的过程中,要反复的阅读散文,从用字,用词到句子的流畅来欣赏;可以举办班集体优秀散文欣赏活动,根据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老师可以定期举办优秀散文欣赏活动,老师和同学可以交流自己近期欣赏的优秀散文,摘抄的优美的句子,对散文中抒发的情感的看法,也可以为散文描写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进行绘画,加深对散文美的认识。
2.2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
老师在对向学生授课的同时,要向学生展现散文美的一面,就离不开图画的支持,通过简单明了的图画,可以加深学生对散文的认识,体会散文中作者抒发的情感。例如,在讲授《背影》一课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幻灯片或是影片等,在课堂上通过让同学反复的朗读,体会作者描写父亲背影所用的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初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绘画出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提高同学的初步散文欣赏能力;然后,老师可以播放幻灯片或是影片,还原作者描写父亲背影的场景,加深同学对父亲的印象,同时向同学讲述作者写这篇散文时的年龄、生活等,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最后,老师向学生讲述这篇散文的结构,文中出现背影的次数,所运用的手法,所抒发的感情,达到什么效果等,从文中体现出的浓浓的父爱,该散文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让同学在进一步体验散文的美。
2.3在实践中体验散文的美
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同时也要学会在实践中体会,使散文的美得到升华,通过对散文结构的描述,语言的剖析,文字的推敲,特色的总结,学生对散文的美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散文的欣赏也得到了升华。这时候老师要鼓励学生反复的读散文,体会散文的结构,所用的描法等,然后进行自我创作,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也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例如,在对《春》一文的欣赏中,老师要向学生展示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体会这些修辞在散文中的作用和美。
2.4赋予情感去赏析散文之美
散文正是作者情感的融入才给了散文生命力,才使得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文中描写的情感,而让学生在赏析散文的时候赋予情感,这样便更能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融情于景,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散文的审美能力。
3、结论
散文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多的一种文体,散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散文由于文体的自由多样、取材广泛等特点,使得相当长时间以来,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模糊,缺乏有效地策略指导,加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的信息迅速快捷,更使得散文阅读教学处于低效之中。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改变现实教学中的种种诟病,提高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定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很多一线教师将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事实上,教材知识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为教学提供素材,教师的教学则需要在教学理念下,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对内容进行重构。一方面,要根据散文的特点确定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散文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更自由自主,重在表现自我叙写真情,展现作者的精神世界。因此,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要以作者为核心,强调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在散文作品中,作者一般有两种方式进行描述,一是直抒胸臆,直接向读者呈现他的思想感情,此时的教学重点理应放在细读文本上,细细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表现方式、写作手法。二是隐藏呈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此时则应将教学重点用来剖析对作者的复杂情感的认识和体验上。另一方面,要根据散文的审美特征来确定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散文是一种文学创作,具有审美特质,或讲求意境、或抒发真情、或自由灵活、或构思巧妙,现代散文都能为读者提供审美的触发点。因此,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从审美的角本文由收集整理度出发,引导学生去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其一,要认识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教学中,作者将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细细欣赏,这与高中生的情感经验有较大距离,此时就需要借助对作品中关于秋的种种悲凉景象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另一种美的体验,将此作为该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其二,对于大多数抒情性散文而言,要把对散文描述意境的分析鉴赏作为教学内容。其三,品读体味散文语言之美,领略作者独到的思想和作品优美的意境。其四,把握作者的情感流程,体味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
当然,根据散文教学内容的侧重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抽丝剥茧,逐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步,要区分文章是对作者哪一类型情感历程的记录,如《荷塘月色》主要是记录朱自清自己夜游荷塘时的情感变化历程。第二步,要找到文章的线索,对文章进行梳理,还是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作者夜游荷塘的行动踪迹,进而分析他在各个阶段所见景物的特点,追寻其情绪情感变化的轨迹。第三步,探讨文章描述手法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步,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述所写进行解读,强化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和领悟,此阶段要注意多元化解读,鼓励大家畅谈自己的观点。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剖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适时的给予学生以引导和鼓励。一是,在教学中引入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甚至是文中有关人物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要善于揭示矛盾,激发学生探究体味的兴趣。如《荷塘月色》中后面喧闹的蝉声和蛙声,而前面的描述确实那么宁静幽僻。让学生去揭示这种矛盾,逐步走入作者所描述的独处的自由自在。三是,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
三、逆向推进,赏析散文的语言表现方式
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其次,讨论为达到目的,一般会怎么写,效果如何,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将大众平庸的表现手法与作者不一样的表述相对比,找到作者的与众不同。然后,重点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他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巧妙构思。最后,进一步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究竟好在哪里?”在整个逆向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诵读。既可以大声朗读,也可小声轻读;既可教师范读,也可学生齐读;既可自由朗读也可比赛阅读。目的就是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美,进而对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2)比较阅读。这种方法符合高中生的探究心理,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思考。比较又可分为类比和对比,此教学方法可以用于相近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的教学上,比如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巴尔扎克葬词》的教学上,既可以类比同是悼词的特点和修辞方法,也可以对比其不同。(3)仿写对比。阅读是一个信息获取过程,通过散文阅读的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因此,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写作训练,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仿照作者的某些手法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其对作者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引导学生评点自己的作文,共同分享写作经验。
结语
一、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着重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常见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及景物的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主观感情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如笔者在执教《荷塘月色》一文,抓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一段,让学生充分想象夏夜月上之时宁静荷塘的美丽,再从空间顺序、动静结合、五官感受,拟人、比喻、通感等多层面多角度赏析美,孩子们的思维在瞬间爆发,感受到字面以外的意境美。再如《故都的秋》,紧抓住“不逢北国之秋”一段,指导学生感悟如古典诗歌般的意象组合和以冷色调为主的配合,品文字之美,悟画面之深沉,想象出小院秋晨的幽静之美。本单元课本中句式优美,手法丰富,富有个性的描写处处皆是,要学生认真品味。
二、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以及感悟作者在谋篇布局结构层次上的巧妙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辨别作者的联想部分,这对学生的写作思路拓展有非常大的启发性。例如《故都的秋》中,作者在写景中为何要在首尾提及南国之秋,很明显是为了对比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再如《荷塘月色》中当作者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寂寞之叹时,为何会忽然想起一系列的诗歌来,实则是他触景生情,用古代男女采莲时的欢乐热闹场景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孤寂,再用《西洲曲》女子对心上人痛苦的思念来衬托内心的冷清与痛苦。再如《囚绿记》的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床底的杂草,是为了反衬对绿的无比喜爱之情。
但在实际学习中,孩子们在阅读时往往囿于局部而缺乏整体意识,这些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又深藏,以至于宝玉难识,只能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豹。在实际作文中学生往往笔下有景却无情,须知“散文可以偏重于风景,但必须有思想”(丁玲)。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在执教作文训练时,侧重于要求学生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独特景物以及借助恰当的艺术手法来描写对象。现将所教班级优秀习作摘录如下,并作分析。
《残荷,生命的遗珠》
胡森林
池塘的四角各有一棵松柏,池边与池水之间有几级台阶,台阶上有几根弯曲伸长的枯黄的藤蔓。顺着藤蔓向池中望去,不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壮观景象,不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淡雅,也不见“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美丽鲜艳。只见被季节折卷了的枯枝和折曲了的茎秆的残荷。
残荷,正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颓枝败叶,余晖残蓬,然能清风秀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要用尽其一生所积攒,在生命尽头呈现出另一种美丽与精致,仿佛哀伤与己无关,它们把自己已卷曲的头部尽力得高高昂起,把腰身也挺得直直的,它们要望见远方,更要远方的人望见它们。它们展现出的是一种生命中不曾有过的自信与坚强。它们有序地排列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共同构成和谐的姿态美韵,直逼你的眼球,仿佛可以渗进你的内心,告诉你它们正与众不同地存在这世上,让你平添一种感怀,一种敬意。那一刻,残荷的余香浮满整个池塘上空。
本文小作者从深秋回故乡所见所闻有物是人非的感伤写起。从对古诗句的引用铺垫出残荷的景象,着重刻画荷的头部腰身的自信昂扬之态,再联想到荷花曾经的鲜艳明亮,丰满之美,蓦然发现“凄凉也是生命的延续”这一生命主题。他在结尾出写到“残荷,生命虽已衰败,但是美却还在延续。它残而美、残而优、残而雅,残得别有一番韵味。残荷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轮回。世间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文章从感伤到欣然的转变自然而然,情感充沛。
《寒菊》
马雅丽
那是绿化带上常有盛开,并非名贵品种,只是路边的野菊。花朵极小,极坚韧,片片花瓣笔直地伸展出去,黄色的身影在一片绿色中极为显眼,花朵并无香气。我常常将它采下,泡在水中,喝起来一股凉意直冲喉咙。这是一股极其清凉以至于冰凉冷冽的寒意。只要一小朵,其中的寒气也不可小觑。
这,恐怕是要经历无数的风吹雨打,无数的寒风冰冻才能成长起来的。想到它的细小的花瓣,恐怕其中凝聚的不是水珠,而是寒泉。就像古时的,不但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闲适,更是有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高傲。
在无数个冰冷的夜里,满天的寒星闪烁之时,寒菊都傲然挺立,任大风吹刮着她的脸颊,任雨水捶打她细嫩的身姿。风儿吹吧、吹吧,吹不断她那坚强的身躯。雨儿打吧、打吧,打不垮它那坚定的意志。舍弃了香气,舍弃的美丽,舍弃了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只剩下傲骨,只剩下傲气,只剩下一颗坚强勇敢的心。
一、“分类定向明乐”模式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即是对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及已习得知识等的差异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定向明乐是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将学生划分为A类、B类和C类三个类别。A类为认知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学习兴趣浓厚,有升学愿望的学生;B类为认知能力及基础知识一般,有上进心,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中等的学生;C类为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划分学生层次时应当注意,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各有所长,划分层次时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应综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分层。
将学生分层分类后为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明晰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明乐”。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根据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制定从易到难不同层次的目标。以职高语文教材《我的空中楼阁》为例,可制定A、B、C三个级别的目标,A级为基础目标,包括掌握字词、熟读全文、划分结构、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这一目标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主要针对C类学生,促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B级为提高目标,包括归纳总结段落大意,领会作品用词的精妙,如“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掌握文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此目标主要针对B类学生设定;C级目标为体验目标,主要面对A类学生,包括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美、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思想情感,能够赏析作品、品味文本。
二、“分步探疑产乐”模式
分步探疑产乐是以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逐步分解成由易到难的相应的问题,通过逐步探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乐在其中”,产生学习的乐趣。
以《荷塘月色》为例,根据教学的目的,可设置小、中、大步三个步骤的问题,小步子中的问题为基础问题,如在集中写“荷塘”和“月色”的4、5、6段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及其他一些能够通过阅读作品直接感知的内容;中步中的问题可加深层次面对B类学生,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泻”字的运用十分巧妙,能不能以其他词来代替,如“照”“洒”?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了这一思想情感?”
三、“分向反馈调乐”模式
教学中的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评价教学实效性,并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中的反馈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当堂做出诊断评价,告知学生学习的正确、恰当程度,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轻松,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
分项反馈有单向反馈、双向反馈和多向反馈,继续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学中对于小步中的问题,可采用单向反馈,即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直截了当,能够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中步中层次较深的问题可采用双向反馈,学生回答出不同词的差异后,教师可总结,有时一字之差在表达效果上即可产生极大的差异,意境也相去甚远,古人写文章时也常为一字反复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大步中的问题难度较大,可采用多向反馈的方法,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开阔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环节,让其就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评价,或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增强生生间的互动,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四、“分层练习存乐”模式
练习是促使学生及时消化课堂习得的知识,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在乐学教学中,练习也应当分层次进行,在能够满足不同类别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为学习能力强,学有所余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仍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对于C类学生可以课文中的基础练习题为主要的练习,着重提高C类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对B类学生可让他们寻找文本中语句、用词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定深度的体会,A类认知能力强、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让他们就作品中作者表达的对山水自然的向往,搜集整理可表现山水田园情结的诗词、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赏析作品的美学价值。通过不同级别的练习,让各类学生都能在通过努力后达到目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职高学生寻找曾经失落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