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阶段安排
编制区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规划并最终形成区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上分三个阶段:
(一)部署动员阶段。司法局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编制区司法行政工作及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传达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区司法行政工作及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调研起草阶段。按照业务工作,由分管局领导负责,相关业务处室通过召开座谈会、咨询会、征集调研论文等多种形式,具体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各业务条线“十二五”规划工作基本思路及基本内容,并报至局办公室。
(三)初稿拟定阶段。由局办公室根据各业务条线“十二五”规划工作基本思路及基本内容,进行汇总,牵头拟写涉及区司法行政工作及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征求各部门和局领导对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审议稿。
(四)提交审定阶段。将区司法行政工作及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审议稿)提交局党组会审定,根据党组会意见再进行修订。
(五)协调磋商阶段。由局办公室牵头,与公安分局联系沟通,磋商研究区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合并撰写工作,并与公安分局一起最终形成区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报送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司法行政工作及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冠波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寇德禄、李建国、周俊亭担任,成员由局政治处、办公室、督察研究室、财务审计科、法制宣传教育科、法律服务工作管理科、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矫正科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当前我区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压力明显增大,司法行政工作如何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深入认真研究。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围绕“科技”的功能定位和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城区的目标,认真研究解决司法行政工作如何在服务好区域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同时,推进自身工作更好地发展。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下面,我先就“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请大家认真领会,下来并认真贯彻落实。
一、关于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精神
3月8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上,廖炎秋常务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市发改委康强主任传达了全国、全省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强调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规划引导,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环境新变化。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孕育深刻转型,原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全球主要国家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同利益集团重新分化组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后危机”时期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国际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凸显。这些新变化、新特点,要求我们树立全球眼光,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重塑国家竞争新优势结合起来,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认真研究和规划,在新的国际分工中不断提升我国地位。二是通过规划引导,妥善应对国内发展新挑战。未来五年,我国将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化体制改革、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诸多压力。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把充实完善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规划。三是通过规划引导,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这些新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的新变化,全方位规划提出更具针对性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通过规划引导,全力推进“一化三基”和富民强省、强市战略。就我省和衡阳市来说,当前面临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等战略机遇,承担着深入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等重要任务。这些机遇和任务,要求我们通过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为湖南领先中部崛起提供路线图,为推进“一化三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行动纲领。
(二)明确了“十二五”规划编制重点。国家、省、市发改委要求规划编制要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强调在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上,要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共建共享”;在主要目标上,要重点突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四大类指标的量化研究;在战略重点上,要着重研究八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如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推动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省里提出,全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着重搞好发展动力、产业建设、本文来源于范文中心:/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6个方面的研究。
(三)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做到“高、新、深、实”,即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开拓进取、耳目一新;深谋远虑、体现全球战略思维;增强可操作性,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加强协调、强化支撑。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切实发挥好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三是要规范程序、依法决策。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要求,以程序的规范来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四是要民主参与、集思广益。通过开展建言献策、专家咨询论证等活动,提高规划编制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五是要加强领导、提供保障。各乡镇、各单位要组织得力的规划编制工作队伍,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关于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
根据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县政府起草下发了《**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和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重点任务
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重大课题研究、思路提炼、文本编制三个环节。
课题研究。重点是解决“为什么”论述性的问题,侧重于摸清情况、认清形势、找准症结、突出重点、寻求对策,为规划思路提炼、文本编制奠定良好基础。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紧扣“科学发展、科学跨越”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统筹、科教文卫、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要突出综合交通、城镇发展、优势产业、商贸物流、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等领域。具体内容要把握指标测算、项目筛选、政策对接三个关键:指标测算,相关单位要根据所编规划的性质,会同统计部门研究提出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指标体系,并对“十一五”期间指标完成情况和“十二五”期间指标安排情况进行摸底、测算、论证和说明。项目筛选,相关单位要对“十一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十二五”期间安排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形成“十二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库。同时,对需要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及早向上级部门衔接汇报,避免出现遗漏。政策对接,各单位要认真对“十一五”期间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加强省市相关部门衔接联系,对“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或可能新出台的政策进行梳理对接,形成“十二五”规划政策推进体系。
思路提炼。重点解决“怎么做”方向性问题,侧重于提出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基本方向、工作重点和战略布局。全县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都要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准确鲜明、符合时代、号召力强的规划思路。
文本编制。重点解决“做什么”实施性的问题,综合汲取课题研究和思路提炼的成果,侧重于对主要工作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及综合保障措施等进行安排部署。文本编制要用精炼的语言、慎密的思维、科学的论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布局,阐述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主攻方向、目标和重点,标明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布局,提炼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
(二)关于规划编制进度安排。“十二五”总体规划编制大体分为动员准备、前期研究、纲要形成、报批四个阶段,各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同步推进,其程序可适当简化。
1、动员准备。召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采取指定、委托、招标等方式,落实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承办机构和承办人,并积极开展基础调查、信息搜集、项目论证等工作;聘请“十二五”规划决策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引导专家学者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
2、前期研究(2010年3月-5月)。4月中旬,完成全部课题研究任务,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报告;4月底前,县直有关部门召开行业座谈会后,提出专项规划思路;5月底前,县发改局综合提出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听取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后,报县政府审定,由县政府报县委,县委研究提出《关于编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3、纲要编制(2010年6月-11月)。8月底前,县发改局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县委《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完成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文本起草,并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专项规划文本起草;2010年9月-11月,各规划编制单位组织开展征文、建言献策等活动,召开一系列座谈会、衔接会、论证会,基本完成“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建设,并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本草案。
4、规划报批(2010年11月-2011年初)。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提交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批准后,进一步做好衔接工作,报县政府批准。经过批准后,统一向社会公开。同时,对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三)关于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来说,做到“四个结合”:内容上,要做到贯彻上情与体现县情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充分体现国家有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推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又要紧密结合**实际,科学继承“十一五”期间好的经验和作法,提炼出指导性和号召力强的提法,充分体现**特色和时代特色。方法上,要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编制各类规划时,既要强化规划目标及指标研究,突出导向型、约束性,形成一套能检查、可评估量化指标;又要从突破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发展新兴经济入手,本文来源于范文中心:/对战略重点、政策导向、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真正做到“高、新、深、实”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程序上,要做到依法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既要按照国家、省规划编制的相关程序规定进行,又要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公众参与、规划听证等制度,开门编好规划,使规划更能反映群众意愿。体系上,做到上下对接与平行协调相结合。在规划目标、生产力布局、投资安排和政策手段等方面,“十二五”规划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下级规划要与上级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要相互衔接,防止规划交叉重叠和撞车,形成一个上下衔接、左右协调、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
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几点要求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长、工作任务重,必须聚全民之心、集全体之智、举全县之力,全力以赴,共同推进。各部门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编制出一部可操作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的“十二五”规划。
一要加强组织保障。各单位要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凡有调研任务和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必须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充足的工作经费,切实做到组织领导、责任任务、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四”到位。尤其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规划编制队伍,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安排足够的工作经费,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财力保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提高思想认识。各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县的一个黄金机遇期,这一时期将揭开我县全面建设大交通、突破发展大产业、财税实现大增长的崭新一页。所以,我们要更新规划编制理念,准确把握“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趋势,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中长期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和操作性,严防规划与实际脱节、规划滞后于发展的问题。
三要突出项目支撑。据测算,**“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要实现12%的目标,投资至少要保持25%以上的增速,五年内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30亿元以上。这么大的投资必须要有项目作支撑,因此,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要以项目来定规模、定方向,各行业、各领域的规划发展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投资项目上。同时,也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项目开发、策划、包装和推进的过程,努力争取**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相关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规划文本相配套、与规划目标相适应、与争取支持相吻合的“十二五”重大项目库。
四要加快工作进度。现在已经是3月底了,离规划报批,不到10个月时间。全县上下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紧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天的会议后,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尽快制定和实施具体工作方案,组建得力的工作班子,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年,县政府将“十二五”规划编制纳入到年度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县发改局要会同县委督查室,对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和督查,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进度要求落实到位。
五要形成工作合力。编制“十二五”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全县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县发改局的衔接,县发改局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有的项目还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尽最大努力争取将我县规划的重大项目更[更多精彩文章来自“:/”]多地纳入到国家、省和市里的规划。各部门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整个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网友:李主任,你提出用历史和世界“两个眼光”解读“十二五”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忠杰:所谓“历史眼光”就是把“十二五”及其规划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来考察。所谓“世界眼光”就是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当中来考察。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方位、任务和目标。
从“历史眼光”来看,我们将要制订的规划是“十二五”规划,就是说在前面实际上已经有过11个五年计划。回顾以往的“五年计划”,可以看到我们走过的道路,看到我们的成绩,也看到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可以提高制订规划的水平。那么“十二五”时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呢?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完成前十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这“十二五”就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为实现2020年的目标打下决定性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扎实,下一个五年的冲刺就难以实现。
从“世界眼光”来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已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十二五”期间,世界的外部环境对中国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经济社会是个相对独立的时期的话,那么,现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
“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条件和状况,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世界环境的变化。所以,制订“十二五”规划,就不能仅看国内的状况,而要用更宽广的视野看世界的状况、看世界的机遇、看世界的挑战、看我们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的本领和水平。所以,要提高制订规划的水平,就一定要有世界的眼光。
网友:李主任,您认为“十二个规划之变”有什么特色?
李忠杰:把十二个五年计划或规划连接起来,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中国发展变化进步的脉络。
比如说第1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是我们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6个五年计划,是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所以,计划的名称改成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十五”规划,也就是上一个五年规划,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订的一个重要的五年规划,它的全部内容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制订“十二五”规划,可以以已经取得的成就为基础,吸取以往制订规划的经验和教训,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提出更加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所以,“十3E'’规划,它的重要特点是进一步提出以科学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指导思想非常鲜明,非常清楚。紧紧抓住了“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如果能够实现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地方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集思广益
网友:请问李主任,“十二五”规划吸取了世界哪些建设经验与智慧?
李忠杰:虽然“十二五”规划还在制订过程当中,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还是建议,但这些建议已经充分体现了世界眼光,因为这些建议全面分析了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充分肯定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充分肯定我们面临着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建议的各个方面都注意到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力求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具体说,文件中普遍使用的一些词汇如“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低碳经济”等等,有的就是从国外学来的,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的产物,是吸取了世界经验或者智慧的产物。
网友:请问李主任,您认为怎样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李忠杰:全国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之后,各个地方都要制订和实施本地的发展规划。如何提高各地制订发展规划的科学性,是各地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和课题。,各地提高制订规划的科学性,我认为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本地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面临的课题、难题,具备的条件和资源。在此基础之上,力求使规划符合当地的实际,能够解决当地的问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要与各种类型的规划衔接好。国家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整体的规划,专题的规划,以及各种区域性的规划。各地制订的发展规划,是大规划当中的子规划,所以,要服从国家的整体规划,还要与专题的规划、区域的规划衔接好,不能脱节,不能冲突,也不能雷同。
第三,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我们制订国家的规划,已经采取越来越多的方式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还要交人大、政协进行讨论审议。地方的规划,也应该以多种方式深入研究,听取意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可以以网络听政、市民论坛、群众讨论等方式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组织专家就各个专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案形成以后,要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当然,提高规划制订科学性的方式方法还很多,事实上各个地方都已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各个地方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提高规划制订的科学化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
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网友:你能分析一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吗?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
李忠杰:总体上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机遇期当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分析我们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要始终注意到这两个方面。
从机遇来说,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对霸权主义构成制约。经过全球化深入发展,使世界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牵制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速度还比较缓慢,尤其是围绕着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另外,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某些国家的一些做法。有可能会不断对我们形成一些>中击。
从国内来说,我们发展的条件可以说愈加雄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结构正在加快转型,市场需求的潜力非常大,目前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所以,利用这些条件,我们在“十二五”时期能够办更多的大事、好事,使我们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网友: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我们国家这样的“五年规划”吧?
李忠杰: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在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也或多或少制订有自己专题性的发展规划或者规划。原来的苏联、东欧国家搞市场经济,他们的五年计划历史比我们还早。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转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计划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下降,从总体上来说,制订和实施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规划,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2008年我去美国访问的时候,与美洲国家组织的大使们举行会谈,介绍中国的情况和经验。他们在发言的时候,就特别肯定中国能够从比较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发展,制订“三步走”战略和“五年规划”,他们很想学习这样的做法,也让我给他们介绍了更具体的情况。
我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经验,但是我感到各个国家的制度和体制不一样,有些国家两党竞争,今天你上台,明天他下台,恐怕很难像中国一样有长远打算,也很难制订比较稳定发展的“五年规划”。所以,我们要珍惜中国自己这样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好“五年规划”的指导作用。要使反腐倡廉建设像经济社会建设
一样取得更大的成效
网友:请问李主任,您认为怎样才能提升我国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李忠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个国家都在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经济结构。包括,面对能源、资源的严峻挑战,大力发展些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上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种在全球经济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比如制造业,我们不仅要成为个“制造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制造强国”,关键就是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提升制造业的水平,要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尤其是要发展国际知名品牌,要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根据当代世界合作竞争的新态势,要特别注意培育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现在各国都竞相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方面下大力气,提高竞争力。所以,我们要瞄准这些目标,实施一些重大的开发项目,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把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所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十二五”期问我们需要进步实施科教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准能够有更快的提升。
网友:你说过今天的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要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那么你认为“十二五”规划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老百姓的最大需求?
李忠杰:“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里使用了十七大报告里面的句话“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望,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五个基本要求中,有一个就是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规划的《建议》里面,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专项问题提出来,在其他方面也都贯穿着、体现着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
比如说就业,是很多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当然也是个世界难题。政府在这方面将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并加强职业培训。当然,这是一种政策取向和政策要求,落到实处还要做很多工作。但在这方面做好了,做实了,对促进就业还是有很大益处的。
《规划》在总结、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国建筑业主要发展成就时提到:“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钢结构等领域的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增大钢结构工程所占的比例,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把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作为基础研究课题,为开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课题研究提供依据,推广钢结构住宅。
《规划》指出,未来5年,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材料,尽量少用碳排放量大的建材,逐步增大高强度、高性能建材的使用比例,推动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等。此外,《规划》提出了建筑钢结构行业的新课题,即如何开发和推广环保、节能的建材。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建成了很多设计理念超前、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世界瞩目的钢结构建筑,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全面运用了建筑钢结构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和施工工艺,标志着我国钢结构建筑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国家以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为钢结构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钢结构工程强度大,抗震性能好,建设周期短,技术含量大,能为社会提供结构安全的工程。因为钢结构工程生成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所以钢结构工程在发达国家备受推崇。一些国家还从战略物资储备的角度考虑,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钢结构建筑将迅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
通过量化分析,全面梳理总结评价发展的现状,特点,总结工作经验.总结评价要通过规范的表格对主要目标指标师实现情况,"十一五"重点项目(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建设,"十二五"建设需求等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总结的数据以年为起点,由于没到"十一五"末,所以采用年末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存在问题
在行业发展现状评价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主要差距和问题,作为"十二五"行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三)面临形势
1,市场竞争基本形势;
2,传统产业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3,"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十二五"规划大纲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出发,优化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布局和构建区域化,专业化粮油加工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力扶持和培育粮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产业集群,推进全省粮食加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卫生,营养的粮油加工产品;使粮油加工业的发展成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新驱动,拉长产业链,绿化环保等);3,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4,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2,培育龙头企业和国家名牌粮油产品;3,大力推广粮食产业化经营;4,提高经济效益;5,提升我省粮油加工业在全国的位次.
(四)主要任务
1,完善工业布局.根据本地优势发展粮油加工产业,通过土地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2,引进,开发粮油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粮油加工综合经济效益.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5,加强资源综利用,发展低碳经济.
6,建立和完善粮油加工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五)重点项目
1,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基地)项目(同一区域内以粮油加工业为主,粮油加工企业在3个以上的产业园区).如何规划,建设,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多少产能,市场分析与经济效益预测.
2,粮油深加工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
3,规划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和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收.
4,粮油加工企业节能减排与技术改造项目.
5,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项目.明确种类,品种,产量规划,提高其年产量占粮油加工总产量的比重.
(六)政策措施
1,产业指导政策
2,企业扶持政策
多项指标均计划增长30%以上
《规划》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客货运输需求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多项运输指标均在30%的增长率以上。
据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客运量为440亿人,五年增长率为34.3%;旅客周转量为38300亿人公里,增长率为37.9%;货运量为420亿吨,增长率为31.0%;货运周转量为180000亿吨公里,增长率为31.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78亿吨,增长率为31.9%;集装箱吞吐量为1.85亿标准箱,增长率为37.0%。
基于以上预测,《规划》提出了整个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到2015年末,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完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港口群布局,加快内河航道网、民用机场、油气管道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489万公里。另外,《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达2214个,五年增长率达24.8%;民用运输机场数220个,五年增长率达25.7%,这两项基建增长率也很高。
《规划》对运输服务业提出了新目标:到2015年,我国快速铁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二级公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县城,农村公路运输服务基本覆盖至村,约80%的人口及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左右的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并且,便捷安全高效的换乘装运输服务环境基本形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取得突破。
规划期末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
《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快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五年增长率达438.4%。由此可见未来五年铁路建设仍将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头戏。不久前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安排 “十二五”铁路建设时表示,安排基建投资将达2.8万亿元,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以内,到2015年全国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而根据《规划》,“十二五”我国铁道建设要完成贯通北京至哈尔滨(大连)、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深圳、青岛至太原、徐州至兰州、上海至成都、上海至昆明等“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同时,建设北京至呼和浩特、张家口经西安至成都、成都经贵阳至广州、合肥至福州、南京至杭州、合肥至蚌埠、吉林至珲春、沈阳至丹东、哈尔滨至佳木斯等客运专线辅助线、延伸线和联络线,扩大快速客运覆盖范围、快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连接全国省会城市、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快既有区际干线扩能改造和新线建设,形成覆盖全国20万以上人口城市、里程达12万公里以上(含快速铁路网里程)的铁路网。
“十二五”时期,我国铁路建设的另一亮点是货运,特别是煤炭资源运输通道的强力推进。《规划》提出,要建成兰新第二双线、适时改造既有线,加强新线建设,适应新疆煤炭外运需要。建设蒙西地区至京唐港曹妃甸港区、晋中南地区至山东沿海港口的西煤东运通道。规划建设蒙西等能源基地至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的北煤南运新通道。优化完善煤炭运输系统,煤运通道能力达到约30亿吨/年。一位煤炭专家向记者表示,去年全国煤炭产销量在32亿吨左右,其中铁路运输量在20亿吨左右,而铁路运输配置总量仅9亿多吨,如果煤运通道能力达到约30亿吨/年,则意味着“十二五”会有效缓解因运输不畅导致的部分省份的“煤荒”和“电荒”。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煤炭等大宗商品货运,《规划》非常重视港口水运建设,提出要完善煤炭、进口原油和铁矿石、集装箱等主要货类的运输系统,建设华东、华南地区公用煤炭中转储基地。
油气管道快速建设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已成为继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之后第五大交通运输方式,而管道建设则是“十二五”货运的另一大亮点。《规划》提出,统筹油气进口运输通道和国内储运体系建设,加快形成跨区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的油气运输通道。并且,加快西北、东北和西南三大陆路进口原油干线管网以及连接沿海炼化基地与附近原油接卸码头之间的管道建设。完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西南、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和沿江向腹地辐射的成品油输送管网,加强西北、东北成品油外输管道建设。
再者,强化沿海液化天然气接受站的配套管网建设,完善川渝、华北、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的天然气管网,加快形成中南、华南等区域性管网和以覆盖全国的主干管道为框架、连接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的全国性连通管网。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年油气管线建设共需约3500亿元,其中天然气管道建设需要2500亿元。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专门对公共交通系统给予关注,要求优先发展。按照规划目标,“十二五”全国各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比“十一五”末明显提高。其中,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建设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等多种形式大容量公共交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实现中心城区步行距离500米范围内公交服务全覆盖。
《规划》还提出,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必须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和建设,发挥大容量公共交通在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调整土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成新贵
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思想之下,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成为“十二五”的新贵。《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结合铁路新线建设和枢纽功能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发展高效铁路,以解决中心城区与郊区、郊区与郊区、卫星城镇、城市带及城市圈内大运量城市交通需求问题。
此次会议的举行是为更好贯彻和落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积极发展旅游业……”的要求,加快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动洛阳市现代服务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为洛阳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策略献计献策。
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共同研讨了中国中西部城市(洛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索洛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策略及试点,特别是探讨洛阳的历史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如何与集聚区的建设相协调等。力求用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综合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协助政府完成城市各项发展规划、推进城市核心区域建设、作为相关市场要素对接以及各项后续服务。同时,会议各方人士以“和谐共赢”为宗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全面调动、集聚“智库、技术、营运商、资本”等社会资源,共同探索洛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顾问周道炯致开幕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名誉主任王茂林在会议上讲话。洛阳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胡广坤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住宅产业化”要达到6项要求: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生产科研的一体化。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是:采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住宅用构件和部品大多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
《全国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1—2015年)》阐明“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城镇住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强化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住房发展方式转型、引导相关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规划》在具体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实现住宅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住宅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住宅质量投诉率下降,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进一步提高新建住宅全装修比率,扩大产业化住宅施工面积。在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提高住宅产业化发展水平。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完善住宅产业标准化体系和产业技术政策。积极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定制度。通过税费减免、信贷优惠及政府补贴等措施,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住宅建设中的推广应用。鼓励和推广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住宅产业化重点工程包括推进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培育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通过示范工程率先推广应用装配式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推广全装修住宅,引导和促进住宅建设技术创新,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试点城市,推进住宅建筑工业化,促进技术集成创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技术与产品处处长叶明今年年初曾撰文指出,就新阶段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机遇、热潮、困惑、期待。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为住宅产业化突破发展提供了契机。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二是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住宅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保障性住房主要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具有套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相对简单等特点,非常易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总量将达3600万套,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无疑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是人口红利的淡出为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内驱动力。而依靠农民工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升级。由此,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叶明在文中指出,无论是宏观的政策环境、市场条件还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均已构成了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均在,这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可谓千载难逢。
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并为明年打好基础,经县政府研究,就当前需要抓好的几项重点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特通知如下:
一、做好重点工作和指标考核工作
10月初,县政府对三季度考核指标进行了集中调度,仍有几个部门没有完成时间进度要求。目前已进入11月份,完成全年考核指标,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要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100项重点工作和32件实事(政府督查通报第9期)及市争先进位25项考核指标(**政办[20**]80号文件),分析问题,倒排进度,明确责任,特别是对服务业增加值、节能降耗、高新技术增加值、城镇化率、标准化卫生室达标率、科教文卫支出比重等弱项指标,要及时调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县统计局、发改局要掌握情况,及时督导,定期通报。
二、做好明年的预算编制工作
按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各乡镇、各部门要在今年收入和支出的基础上做好明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明年我县将根据省、市要求,实行预算县级项目库管理系统,加强对资金运行效率的监督。财政局要建立全县的预算项目库总台帐,并把好项目入库关。各部门也要建立部门项目库,以项目为依托,将明年的预算逐一落实到项目上。谋划的项目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思路,切实保证财政资金投向与全县发展规划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同时要加强项目筛选和论证工作,确保预算项目的质量,并按计划报送县财政局,由财政局审查后,按程序纳入全县财政预算项目总库。明年没有特殊原因,原则上不再追加项目。新晨
三、做好明年重点工作的谋划
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这个总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谋划明年的重点工作。一产围绕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向精、细、深加工延伸,同时,继续扩大花椒、食用菌、错季蔬菜、中药材、油葵、冷水鱼养殖等特色基地规模;二产围绕产业升级和园区经济做大做强,继续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企业附加值,挖潜增效,并谋划引进支撑县域经济的规模项目;服务业围绕旅游这个龙头,加快景区整合和升级改造,并在城建、教育、卫生、交通等方面力争新的突破。各部门要把重点工作落实在各个重点项目上,明确任务和时间进度,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