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义务教育新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涉及,其目的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小学动物类文章教学要以选文为依托,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能力为核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学科结合,在选材中排除学生阅读障碍
小学生学习科目少,教材篇幅大多简短,对一些基本知识缺少介绍,给阅读理解带来阻碍。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联系《科学》等学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学生对大象作为士兵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出示下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战象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类似现代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踏敌军、限敌阵,常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战象的使用最早在东南亚各国,象军的编排很有特色。在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在象的四条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战士护卫。这样七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泰国拉玛甘享在19岁时曾骑战象奋战敌营,营救父王,反败为胜。
除文字资料外,教师要准备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制作出相关课件,在课前及课中穿插运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文结合,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真情实感
动物世界,千姿百态。教材中选择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定能感染和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编者选择了一组课文供师生教学:《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普通老人和海鸥的深情厚谊;《跑进来的松鼠》介绍了一家人对外来客人――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则歌颂了战象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操;《金色的脚印》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显示了爱的强大力量。这些课文揭示了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层阅读,透过文字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强化朗读训练。教师可以率先示范,借助媒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如李贺的《马诗》,全文仅四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如果仅强调背诵与默写,学生也许五分钟就能完成任务,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仔细分析其内容发现,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讲述古时平仄、节奏等常识,请学生想象一二句的描写的画面,反复体味,就能用低沉、悲壮的语调读一二句,用期待、激昂的语调读三四句了。
三、读写结合,在练习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是学生接受语言、积累语言的必经阶段。小学动物类文章,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一个重要阵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摘录的方法积累优美词句、段落,同时在写作中联系运用。如在《鲸》一文中,学生容易做如下摘录笔记:
生字:腭 鳍 滤 猪 哺 肚 肺 矮 判 胎
生词: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
优美句子: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显然,这种语言积累属于低级层次。教师只有重视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吸收,在写中练习运用,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领悟。我在此文教学后,出示随文作业,作业是这样设计的:
1. 请为海洋馆写一段鲸的解说词,不少于100字。必须至少运用课文出现的5个生词
2. 参考原文,请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
上述两个习题的设计,立足文本,注重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效果良好。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世界,把握写作技巧等。
四、内外结合,在实践中发展多种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生对自然界的小动物有好感,更有深入探究的冲动。教师牵针引线,顺势而为,诱导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展开深入的对话。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后,我根据小学已学课文的积累,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外活动:走出课堂,搜集、整理松鼠的有关资料,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出探究报告;跟踪观察海鸥的生活习性,写好观察笔记;到动物园参观狐狸和大象或看有关两个动物的专题片。
课内活动(分小组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研究报告会。分四个小组分别介绍松鼠、海鸥、狐狸和大象的研究报告。
二是图片欣赏(挂历、画册、照片、学生作品均可),请学生针对图片评头论足,畅所欲言,引发他们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64-01
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深刻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由此可见,阅读对学生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如今,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的身体及心智都将在这一时期发育和成型。教师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看待,发散性思考,令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以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提高,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做出明确的指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培养创造性思维融入语文教学中。因此,教师无论是为了学生日后的良性发展,或是为了完成课标要求,都需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1、创立情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以便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古板、陈旧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师只是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现象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情景,令学生想象自己处于当时的情景。以小学课文《观潮》为例,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潮水奔腾的音频,让学生在潮水奔腾的声音中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具体描绘浪潮的句子,如“潮来了,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与音频想象潮水涌来应是怎样的情景,并将脑中想象的情景涂画在纸上。令学生在绘画的同时,感受浪潮飞奔而来的壮阔景象。然后教师将学生的画收集起来,并在课堂中一一展示。之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浪潮奔涌的视频,令学生观赏浪潮奔涌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
2、鼓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启蒙 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喜欢学生提问,部分教师将其视为对自身的挑战,其更倾向于提问学生,然而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愈加呆板。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毫无问题,则证明其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所学习的知识也并不全面,这反而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对课文、教师提出问题,甚至是质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不管学生的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教师都应对学生敢于提问的行为提出表扬,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认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令学生在学习知识与真理的过成长,还保有本心,不盲目的学习知识信服真理。学生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会发现课文中女孩的遭遇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差较远,无法对本课所讲述的故事产生共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例如:小女孩为何不捡些木柴做一个火堆取暖?或是周围的人为什么见死不救。这些问题在成人眼中或许颇为可笑,但教师听到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回答。教师可以避开正面回答,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的生活状态讲述给学生,让学生想象当时穷人生活的可怜与可悲,进而使学生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同身受。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能够使学生具备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留白使学生拓展思维 艺术作品中,尤其是绘画作品,经常讲到的词汇便是留白。留白指在画作中,留出一部分空白,并不将画纸填满,从而使画作的主体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使人们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教师也可将留白这一方法引入教学当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应进行留白,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路,留给学生遐想的空间与时间,教学应有张有弛,使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为学生朗诵《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时,就可运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感受。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在西双版纳一头名叫嗄羧的故事,在其即将死亡的时候,为自己配挂象鞍,记入之前战斗的战场,凭吊死难的战士与战象,并在百象冢旁挖掘属于自己的坟墓,将自己买了进去。当教师阅读至“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边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一句时,可以突然停下来,让学生仔细感悟之前所听到的内容,对嗄羧埋葬自己的行为进行联想,体会课文中流露出的悲伤与凝重。教师通过留白能够为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教育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有效地发展策略,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也不应横加干预,而是通过引导使学生从不同角度阅读文章。久而久之,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为成熟,以便帮助学生解决之后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7.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参与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正是如今教学之现状,课堂上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传授的知识,为什么学生不易接受,甚至厌学、弃学?为什么当今社会上的那些流行歌曲,学生无师自通,连那些双差生都唱得很好,甚至音符、节拍都唱得很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兴趣。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积极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才能使他们的各种感官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语文学习为愉悦的精神享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呢?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巧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导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对课堂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开课时,我们常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猜一个谜语,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或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用新奇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讲《草船借箭》时,我们先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激越的旋律中,在壮美的景色中,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创设了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诱发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境界。通过“境”来表现“情”,再通过“情”来深化“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这种直观演示,能把教学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也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发掘教材的深层意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各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激发学生兴趣长期、有效的方法,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课文深含的意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讲《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对于战象嘎羧在生命大限将至时的种种看似怪异的做法,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是动物这一层面,也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它的感动,而是应深研教材,设计想象、补白的教学环节。如讲到课文第三部分“凭吊战场”时,就要引导学生想象:“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它可能看到了什么?它又想到了什么?还可能想说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想象,再进行师生的深情补白,如:“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留恋着这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在感谢那些救过它的人们;它发出吼叫,似乎想说再见了,村民,我要去找我的战友!”“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看到了与自己浴血搏杀的战友和四处逃窜的日寇;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听到战友在战场上搏斗时的吼叫声;它发出吼叫,似乎想说您好,我又回来了,战场!”这时,学生已沉浸于悲壮的思绪中,很多人早已热泪盈眶,屹立在学生心头的早已不是一头战象,而是一位钢铁战士,学生对它的感情也进一步升华,由感动到钦佩到难忘。由于我们注意发掘课文深含的意蕴,又精心地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因此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也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练“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3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87
走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曾经的一堂公开课让我记忆犹新。上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课文《二泉映月》。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我自信地走进了课堂。然而,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却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为了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能够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我播放了《二泉映月的》的乐曲,委婉、哀伤的音乐充满了整个教室,播放结束后,我问:“听了乐曲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吗?”有学生举手回答:“有点昏昏沉沉想睡觉的感觉。”面对这种答案,我顿时懵了,这跟我预设的答案大不一样,冷场的感觉让我觉得好无助。在那个漫长的几秒钟时间里,我的脑中很难想出如何去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回答。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问要有目的。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漫无目的、信口开河的,应该是目的明确,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问题时我们不妨做到“三问”: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
为什么提问?是针对问题提出的目的的。教师要领悟语文课程理念,从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符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否有利于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程审视问题的开放性等方面考虑。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针对问题的内容的。这里有一条总的原则和标准,那就是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问题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是针对提出问题的方式的。高超的提问应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就要教师研究提问的艺术性。
二、提问要有切入点
提问要有切入点,抓住了这些切入点,就找到了提问的“拐棍”。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情况,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需要教师用心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还要能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给学生一双会生“疑”的“慧眼”。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提问的切入点呢?
(一)问在关键处
好问题往往要问在文章的点睛处。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如教学《彩色的非洲》,课文的最后一句这样写道:“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提问:“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看出了非洲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由中心句辐射全文深入讨论。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凭借语言抓住重点分步讨论,不但学有兴趣,而且对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中心的写法印象深刻。
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抓住文章的鼓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一些推动情节的词句、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中心句等都是可质疑的关键词句。抓住了这些词句,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关键。
(二)问在空白处
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些表达效果。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中这样写道:“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教师在课文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并提问“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好像在凝望……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也许这块龟形礁石……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好像在说……”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就会从各个角度去展开想象,从而在文章的空白处进行填补,对“善良、忠实”的战象嘎羧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善于营造问题的氛围
日前,孙双金老师关于“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之问,强烈拨动了笔者的思维之弦。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应该立即跳出内容分析理解的老路,转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解密阅读文本语言形式,找准文本涵咏的着力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漏”字诀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很小的细节之处,却往往蕴涵了“巨大”的语言秘密。而这个秘密,如果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话,就会变成“语言”知识的出售,没有学生自己的“偷尝”那么意味绵长。此时教师不妨使出“漏”字诀,把秘密悄悄地“漏”给学生。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漏”字诀用得十分精彩。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薛老师为学生进行了范读。刚读完,就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是‘小燕子’而不是‘燕子’”。薛老师先表扬了孩子听得仔细,紧接着追问:“漏了个‘小’字要紧吗?”在讨论之后,很多学生发现,这个“小”字是绝对“漏”不得的,因为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接着,师生又一起品味了“家伙与小家伙”、“鬼与小鬼”、“宝贝与小宝贝”的语言情感,从而深深领悟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还有一位教师在导入《要下雨了》一课时,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有学生马上指出,“老师,您忘写了一个‘要’字。”“噢,是的。那你们说说‘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而‘要下雨了’指雨还没有下。”“要下雨了,是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是下雨之前。”“要下雨了,是鸟儿回巢,小虫子低飞”……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噢,我明白了。课文是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情景?”“下雨前的情景!”学生齐答道。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调控者,教师不经意间的“漏洞”,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激起了学生深入探究语言秘密的欲望,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学”的天空。
二、“补”字诀
在阅读教学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想象来“填补”一些“空白”,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语言,而且能在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衔接的桥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在《巨人的花园》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巨人的傲慢与无礼”,我先出示句子: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都滚出去!”接着引导学生聚焦“很生气”三个字,请他们说一说,此时此刻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了巨人瞪着灯笼般的大眼睛,眼里射出了闪电”。有的孩子说:“巨人额头上迸出了一条条水管粗的青经,头发根根直竖”。有的孩子说:“巨人把身边的树枝都折断了,小鸟都吓跑了”。“讲得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从神态、动作等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心地去读书!请大家一边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读巨人的话。”学生个个神情投入。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山阴道”这个词语是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大多停留在“山间小路”、“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此时,我灵机一动,问学生在这“山阴道”上可能有些什么呢?课堂一下子就热闹了,“小鸟在歌唱”、“小松鼠在嬉戏”、“小桥流水,还有小鱼”、“野花迎风摇摆”……我接着问,行走在这样的山阴道上,感觉如何?“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大森林里,真让人心旷神怡!”
在文本的“不起眼”之处,教师恰当地运用“补”字诀,会使言语的亮点在学生的精彩“补白”下熠熠生辉!
三、“换”字诀
从意到言,从言到意,语言文字的运用发生在“转换”上。把握转换的时机,寻求转换的适合方式,展开转换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秘密。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异常”,感觉应该用我们想像中的标点,文本里却用了另一个标点。此时不妨“换一换”,往往能体会到特殊用法的背后,传达出的作者、言者的特殊心情。
《乡下人家》中有这样一小段话,其中含有很多异常的标点符号: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我问学生:“这段文字的标点用得很奇怪,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几种花之间用了逗号,平时我们都是用顿号的。”我又对学生说:“你们发现作者要用逗号的奥秘了吗?不着急,重大发现是需要时间的。请大家把它们都换成顿号,再对比着读读,读着读着,秘密说不定就被你发现了。”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发现:“逗号的停顿时间要长一点,表示一种花开一段时间,再开另外的花”。我有的学生发现:“逗号停的时间长,表示作者是在欣赏每一种花,从而突出他对这些‘朴素中带着华丽’的鲜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换一换”,学生才发现三个逗号,如同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在文本的碧水池中游曳,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难点词句,又让他们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情感,这群“异常”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引导学生品读“……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学生大多只能读出战象生活的自由自在,于是,我使出了“换”字诀。课件出示句子:到村民家中要香蕉吃、要泉水喝。学生马上反映,“这样改感觉大象比较累,生活得不悠闲”。“这样改就感受不到村民们对战象的欢迎与疼爱!”“换一换”,出示句子的变式,亮出了语言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反复揣摩体会,“语言的节奏”、“人们疼爱战象的情感”,都不再是秘密,成了学生最真实的语言感悟!
四、“仿”字诀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在某个语境下,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怎样表达得更好,这种选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语言趋优的意识,在精妙的语言范本处,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
在课文《桂花雨》中,有一句母亲的感慨:“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读句子,学生知道母亲是思念家乡了。但思乡的情感却很难体会。于是我进行了追问:“母亲想起了家乡的什么呢?”“想起了桂花糕”“想到了摇花乐”“想到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休息”……“除了桂花之外,母亲还会思念什么呢?”(仿写: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上 。因为母亲想到了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思念家乡的山,思念家乡的水,思念的风土人情,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这份情他们懂了。
本校一位教师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在引导学生朗读与理解课文二、三、四、五小节后,出示有关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想从图片中听到什么声音,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式写一写。一个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青蛙抓紧挖洞,“呱呱”,是和小溪告别的歌韵。另一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黄澄澄的柿子你挤我碰,“嘭嘭”,是迎接秋天的歌曲。”学生写得兴趣盎然。此时,教师请学生四人合作,一首首蕴涵秋的韵味和风情的小诗应运而生。
多读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仅依靠语文课堂,仅局限于现有的语文课程教材,是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的。但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又往往受到学业的影响而没有时间保证,同时课外阅读没有与课内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到课外阅读对课内学习的帮助,因此,探索一条有效的课内外阅读相衔接的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使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的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呢?
一、由课文延伸
(一)由古文的延伸。
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真可谓是浩如烟海,灿烂辉煌,我们的教材中含有一定量的古代文学作品,而能入选教材的基本上都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因此,可以由这些作品延伸开去。
例如我们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就可算是对课本中古诗词的一种非常好的延伸。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光记住课本中那几首有限的古诗词是远远不够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又如:高年级课文里选编了四大名著的精彩段落:《景阳冈》、《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这些课文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去阅读这四大名著。
再如:学了《将相和》,可引导学生去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学了《临死前的严监生》,可引导学生去看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二)由现代文的延伸。
课文中也有许多是从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节选的片段,这同样也值得引导学生去读读原文。
如: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会吸引孩子们去读《城南旧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会让学生想读《安徒生童话》;学了《小英雄雨来》一定会想读全篇;读完《渔夫的故事》,又怎会不想读《天方夜谭》?而《金钱的魔力》更会让你迷上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二、由作家的延伸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作家,其中包括很多知名的作家,如:鲁迅、冰心、老舍、丰子恺等等,那么,很自然的,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读读这些名家的名著,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冰心的《寄小读者》、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等,学生有课铺垫,也会很乐意地充满兴趣地去读这些作品的。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俄国文学之父”之称的普希金也曾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作为教师,能教给学生的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能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将会是一生都有益的。而要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一)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学生的阅读纯粹只是“读”,没有“背”、“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那么就算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也是没有多少效果的。阅读过程中读到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都应该摘录下来,边摘录边感悟词句好在哪。看完书后还可经常看看摘录的好词佳句,加深记忆与理解。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更有实效。
(二)写读后感。
读书摘抄,比较适合低、中段学生,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的,为了加深印象,更为了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书后写一写读后感。
如:《鲁滨孙漂流记》是我们全班同学都阅读过的一本好书,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敢、乐观、坚持不懈,而通过写读后感,许多同学的感受又更进一层,想到了自己的学习,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人还想到了该如何去面对人生所遭受的挫折……学生的思想就可以在这样的思考当中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三、师生间、同学间推荐阅读
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书籍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了。
例如:六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后,我先自己阅读了他写的小说《一只猎雕的遭遇》,然后在班级阅读课上给同学们讲了这个故事的梗概,当时孩子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不用我要求,很快,在班上就兴起了看这本书的热潮。不仅如此,看完这本书,许多同学还接着看了他写的另外几本书,如:《狼王梦》、《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
同学之间如果阅读到好书,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推荐,好书大家分享,平时的交流也多了话题,还可增进同学间的情谊,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四、读书竞赛
学校、班级要经常开展有关的读书竞赛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故事会等,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和大量阅读的积极性。还可组织学生编抄报,把自己的读书兴趣、读书心得反映在自办的报纸上,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使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使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解词 悟词 用词 词语教学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词语”浩如烟海,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一头与识字教学关系密切,一头又与句子教学紧紧相联。识字与学词,用词与造句,构成了营造语文大厦的坚实基础。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可对词语教学,我们一线老师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自己教什么,怎么教,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语文学习学什么,该怎么学,导致词语学习目标不明确,过程没展开,理解难到位,运用被忽视。
学段划分目标定位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翻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看到,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课标对字词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
从上表可知,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词语教学,不应只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词语学习中理解、感悟和运用,实现词语教学的常教常新、高效低耗呢?
1.巧妙解词,为词语学习奠基
正确解词是阅读的“门户” 。一本书、一节课我们该选择哪些词语教,怎么教?这些应是我们教师课前一定要考虑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选择要理解的词。解词的方法有很多,至于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哪些要去意会,哪些可以借助情境去搞明白,哪些必须及时查字典弄个“水落石出” ,哪些词不要或者没办法下定义,可以通过运用去掌握,这些都要靠老师细细琢磨。
1.1 巧设情境,让解词从狭窄走向深广。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个汉字都有启迪智慧的情韵。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不能以理性的思维来理解字义,需要老师为他们创设一定的语境或联系孩子的生活情境去体会。一位老师在教“好”时,设计层层深入,首先是复习拼音,教师及时以“好”评价学生,引出“好”字。接着利用拼音拼读音节,引导学生读准“好”音,初知字义。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好”字夸夸读得好的同学,夸夸身边的同学,并拓展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好”字,举一反三,积累运用。这种设计,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生字、理解生字、运用生字,而且还要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学生在语言信息的交流中,较好地建立了“好”的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训练中大显身手,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2 活用字典,让解词从孤立走向整合。查字典是一种常见的解词方法。让学生查字典选择义项,除了巩固查字典的能力,更是对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词义能力的训练。一位老师在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出示“肇事、欺凌、耀武扬威、衣衫褴褛”四组词语,要求学生分组查字典,选择字义,再连起来想想词语的意思。最后反馈交流,老师出示字典中的义项归类解词。在交流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选择义项的方法,即两个字义不同,就把两个义项连起来说即是词义;两个字义相同选择其中一个义项即是词义;抓住关键字查字典省时、高效;双音节连绵词两个字是一个整体。其实,这四种方法基本上囊括了查字典选择义项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中分类指导,方法细致到位,这无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1.3 联系上下文,让解词从僵硬走向鲜活。联系上下文解词是最常用的方法。一位老师在执教《秋天的雨》一文时,对“五彩缤纷”一词作如下引导,先解“五彩缤纷”,再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节,划出“五彩缤纷”的句子,接着读好划出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并抓住“……”想象的颜色,再让学生读读这些颜色词,结合课文说说“五彩缤纷”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读出这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色。可以见得,这位老师引导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彰显得很到位。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就词论词地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先找到相关语句,使学生感受到词语和文章之间的紧密联系。词文勾兑,勾兑出的不仅是对词语的理解,更是对文本语境的一种再现和深入。
1.4 追本溯源,让解词从本源走向引申。从汉字的本义出发来掌握字义,不易发生偏差,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老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一文时,对“轻蔑”一词的理解,先关注文字“蔑” :“同学们,请看这个‘蔑’字(边说边板书),中间的‘目’字倒过来写,瞧,他都不正眼看人,可见这铁罐怎么样?” 学生纷纷顿悟“它瞧不起人”“铁罐根本不把陶罐放在眼里”“我知道了‘轻蔑’就是目中无人,看不起的意思” 。老师趁热打铁:“谁能把铁罐轻蔑的话读好?”此时学生热情高涨,读起来有声有色。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蔑”字的本义,从字形入手,了解本义,又结合具体语境掌握了“语境义”,充分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有趣和有效,情趣和理趣相得益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生字,学会了新词,朗读感悟,情注理出。
2.深刻悟词,为词语学习添味
苏霍姆林斯基说:“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彩。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我们发现,虽然孩子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当时知道了词的意思,却常常不会运用,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何以如此?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 。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解词的同时,也要关注词语背后的意蕴及感彩。
2.1 比较推敲,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如何体会词语的感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推敲是学习的最佳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领悟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奥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严谨,从而让学生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笔者在教学《荷花》中“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时,先从字理上解“冒”,“冒”是会意字,上面像一顶帽子,下面是眼睛,帽子把眼晴遮住了,原指蒙而前,引申为勇敢直前。这里的“冒”指什么?学生说指荷花往上升,向上钻等。再给“冒”换词,学生说出了“长、钻、顶”等字,然后教师追问“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其他字而用‘冒’?”让学生把换的词放入句子中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学生一开始读句子,并未感受到“冒”字的巧妙。通过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比较,学生的感受渐渐清晰,说:“冒字说明荷花长出来是很有力量的!”“冒字让我仿佛看到荷花从荷叶底下钻出来的过程。”“冒出来,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动作,荷花多么有生命力呀!”“冒字使我感觉到这幅荷花图动起来了,真好看!”……此时,学生不仅理解了词义,更感悟到词语背后的情味,更重要的是把一个方块汉字读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2 想象补白,丰富词语的表现性。词语教学中,我们若运用感性的手法,启动想象,激活每个词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词语将呈现立体化,展现其极强的表现力。比如,在《最后一头战象》中写到嗄羧见到象鞍的表现:“嗄羧一下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蒙在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摩挲着,眼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此情此景令人感动,读罢心潮澎湃。如何使学生体会到呢?笔者抓住“摩挲”一词引导学生想象,层层深入,“摩挲”是什么意思?从字形上找发现,两字藏有“手”字,肯定与手有关,联系上下文,即大象用象鼻轻轻摩擦象鞍。那么嗄羧会怎样“摩挲”?“摩挲”时仿佛想到什么呢?学生通过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自然地走进嗄羧的内心,与嗄羧一同回忆那峥嵘岁月,辉煌战绩,由此课堂上流动着一份沉静与感动。不难看出,通过一个词想象补白,能读出词语的丰富内涵,理解词语背后的意蕴,牵动读者的情感,张扬词语内在的巨大表现力,让学生深切感受“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沈石溪)”
2.3 形神兼备,深化词语的情感性。对于词语教学,学生如果没有获得对于词语感性的个人体验与感悟,这个词语在今后的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学生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笔者在教《大瀑布的葬礼》时,是这样展现词语教学的,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大瀑布以前样子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三个词概括,读词后启发学生想象“读了这些词,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然后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情。现在的大瀑布怎么样了?学生也在句子中找到三个词来概括“生命垂危、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学生在查字典据词定义理解“形容枯槁”后,再读词,读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用黑板上的六个词说说“昔、今”的大瀑布练表达。这个过程,笔者巧妙地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组织教学,读出义、读出形、读出情,使词语教学服务于阅读、理解文本、积累运用。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生动起来,形神兼备,我们能够看到词语教学中既有语文作为工具的使用,又有语文中人文因素的发掘,是阅读教学一个不可忽略的台阶。
3.灵活用词,为词语学习寻根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
3.1 以词串文,概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概括能力进行训练,是对学生获取阅读信息的体现,但学生概括时往往易在繁杂中迷失了对文本的表述。提供几个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笔者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引导学生在抓住每段总起句的基础上,抓关键词“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明确课文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最后用这四个词语或短语串起来说说香港。这样,学生很快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课文介绍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当夜幕降临时,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用词串文,引线搭桥,发挥了词语运用应有的功能。
3.2 用词说写,激活表达。“学以致用”,我们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语境,以明确的表达目的,开展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新的思想情感,在表达中,让词语的效度得到了提升。一位老师在教《狮子和鹿》结课时说:“你们懂了这个道理,小鹿也晓得了。几天后,小鹿又一次经过了池塘,看见了自己的倒影,此时他又会怎么评价自己的角和腿呢?尽量用上这节课感受过的词语来写一写。”接着引导学生先进行词语盘点:“一边……一边……欣赏、抱怨、多么……多么…… 像…… 精美别致、有力、匀称”,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写话,交流。这样,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章可循,有话可写,有词可用,自然顺理成章。此举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检测,也是学生运用词语,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机,一举多得,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词语教学应以生为本,巧妙解词,深刻悟词,灵活用词,使词语学习“有声有色”,“深入人心”,从而达成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的目标,支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大厦”。词语教学,同样是语文教学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内容丰富,只要我们潜心挖掘,定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
1 借“源”发挥,启迪想象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科学家必备的心理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社会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一切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因素激发学生多维想象。
1.1课文插图――学生想象的发散点
小学语文教材是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或让学生绘声绘色叙事,或让学生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让学生谈谈自己进入插图的感受……总之,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当学生说到桂林的山像巨象时,师可问:“巨象可能在干什么?”学生浮想联翩,“低头饮水”、“静静思考”、“观赏漓江”、“被桂林山水美景陶醉舍不得离开”等等。学生的想象力完全被激发起来,这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假如你乘上木筏,荡舟漓江,你有何感受!”学生各抒已见。这样通过想象,既让学生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1.2课文语言――学生想象的联系点
语言是构成课文的血肉,结合课文语言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途径。
如在《美丽的大公鸡》一课中,教师以“得意洋洋”为依据,让学生由这个形容词想象大公鸡得意洋洋时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等,理解大公鸡骄傲的性格特征。又如《大江保卫战》一课中以“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这段内容为依据,让学生展开想象,战士们在洪水中如何与之决战的情景。由此,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鲜活的思想教育。
1.3课文空白――学生想象的着力点
1.3.1利用结尾悟空白
小学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常常不写结局,在处戛然而止,留下艺术空白,极易使读者掩卷冥想,思绪万千。我们可以借此来启迪学生创造想象、推测、延伸……比如《狼和小羊》《山羊过桥》等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延伸情节。在老师的启迪下,学生在想象的原野上纵横千里,任意驰骋,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1.3.2利用标点补空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如《争论的故事》中盛老师讲完故事后问大家有什么感想时,大家各持己见,此处用了一个省略号,这时可引导学生谈谈还有同学会说些什么?你听了故事后有什么感想?这样,把文中空白具体合理地填补出不同内容来,揭示空白的蕴含,发掘文章人物的内在美。再如《五彩池》第二自然段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水池的形状还很多,教师要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你还能说出几种“大大小小的,颜色各异”的水池吗?这样学生的创造想象得到了及时地发展。
2 借“题”发挥,诱发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行动,而现实中,往往是学生或怕丑,不好意思问;或胆小,不敢问;或迷信书本,迷信老师不善问、不会问,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质疑时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2.1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思考、敢说敢问,敢提出异议,对于大胆质疑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2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质疑
提倡学生多问敢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加思考地乱问,而要学生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多角度的质疑,做到这一点,教者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从课题着手质疑,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质疑;从文章中的关键词,重点句上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使学生认识到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会发现处处有疑。如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教学时,教者可出示课题,诱发学生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纷纷提出,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为什么将昆虫装在衣袋里?通过这样对课题的质疑,有利于学生就能了解文章全貌,把握全文内容。学生从中学会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3 借“机”发挥,激活思维
3.1抓语句――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教者要抓住课文中有关词句,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要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正常思维定势,小羊成了狼的腹中之物。为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呢?”学生放射出五彩缤纷的火花,纷纷提出不同的看法:“正在这时猎人赶来了,一颗子弹射中了狼。”“狼向前扑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一头撞在前面的树上昏倒了。”“狼向前扑时,小羊机敏躲开,狼掉进河里”……教学《水乡歌》一课时,在学生明白课文写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以后,可设计这样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水乡还有什么多?”再如《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中用了一个省略号,教者可以抓住这一思维的发散处,让学生说一说:除了书中介绍之外,你还能说出几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合理开发利用,就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3.2设障碍――开启求异思维的闸门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求异使万物各显特色,各不雷同,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启学生求异的闸门,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有意设置障碍,引导学生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不迷信古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提出自己独创的见解。
【关键词】多层次;语言积累;重点挖掘;文本仿写
一、发散课文内涵,加深阅读理解
作为语言教学工作者,在教授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要通过采用开放式阅读方式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剖析。使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在掌握文本重点语句的同时也深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方式方法的独到之处,体会作者相通过文字表达的真实意境。阅读训练是一种陶冶情操、重塑品格的独特方法,在不断的阅读中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系统化的提高个人的阅读素养。
例如,在学习小学课本中《草船借箭》一文时,在对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时,教师提出问题周瑜长叹的原因是什么?周瑜在长叹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种状况?这种在阅读中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掌握内涵所在。学生1回答说:周瑜长叹时因为他对诸葛亮十分佩服,深深体会到诸葛亮的厉害之处.学生2:周瑜一定非常怨恨诸葛亮,心生嫉妒,想着以后怎么在他身上讨到便宜。学生3;周瑜长叹因想到诸葛亮果然厉害心生敬佩,同时也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样好的策略。学生4认为周瑜在长叹时心中五味杂谈,即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为有这样一位对手感到担心。学生5则认为周瑜在感叹时心中不禁困惑,在我的地盘他竟可以这样从容,此人乃我心腹大患呐。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剖析解读,在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多层面理解有助于发挥学生在阅读中与文章进行呼应,通过理解文中人物思想进而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讲解。
二、利用课文留白,开发想象空间
在新课改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空白处被留了出来,这些地方有的是在文中转折处,有的是在引人入胜的地方戛然而止,使读者自行展开瞎想和深思,也有的地方是在鼓弄玄虚。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留白空间发挥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文章主旨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训练过程中通过联系自身实际对阅读内容展开遐想,在增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在对阅读中的留白处进行填补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要求学生采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填充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使学生在选择语言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小学课本中《最后一头战象》一文时,文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嘎羧在凝望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它为什么会亲吻那块江中的礁石?它在呼唤着谁?这段文中的留白带来了诸多疑问,在探究这些疑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通过上下文的结合将文中留白处进行填充同时把握文中所刻画的情景,在探究与思考中提高阅读语言的训练。学生1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嘎羧在江面呆呆伫立,头脑中呈现的是当年战争中的惨烈场面,战友一个个的倒下,鲜血染红了整片江面,他们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挥洒了自己年轻的汗水和鲜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当嘎羧站到那块礁石上时,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就是自己当年曾经倒下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还留有在战斗过程中搏杀所留下的痕迹以及弟兄们的呐喊。于是它情不自禁的亲吻了那块礁石,仿佛亲吻着当年一起战斗的的同胞,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想念。学生2认为,嘎羧站在那块礁石上,往日威武的战象驮着抗日英雄们穿梭于枪林弹雨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在场景中有鬼子被抗日英雄们杀的溃不成军,落荒而逃,英雄们也在枪林弹雨中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纷纷葬入江中,何等的悲壮……嘎羧看着这块埋葬了战友和敌人的土地,不自禁的亲了又亲。想起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想起战友最后血洒江中, 它不禁心中大喊:兄弟们,你们离开了好长时间,在这段时间有没有想我,我很快就来陪你们了,你们再等等我!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对文中留白进行填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把握,深层次、多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在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把握。
三、巧妙进行仿写,实现读写结合
在引导学生对文章段落进行理解时,教师应对文中富有个性的语言文字进行摘选,深入挖掘文字间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在掌握文章语言文字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文字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对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仿写,使学生将读与写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这样的读与写并进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独立构建文字表述,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放视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在主旨和作者思想的解读。在仿写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表述,在打好自身文字运用基础的同时也促进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