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施工组织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组织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施工组织方案

第1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1施工组织要点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要点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方法和土方调配,规定各工程队施工所需的机械数量,确定工地施工组织。另外还要做好施工方法的选择,土方的调配及工地施工组织。还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2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2.1对路堑的施工规定

路堑的开挖、基床处理、弃土等要根据地形、水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外,还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采用的机具、土层的分布及利用等。开挖前应检查坡顶、裂缝、陷穴和其他不稳定情况并妥善处理。对那些特殊的黄土路堑来说,要采取在旱季施工,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快速施工,工作面应随时保持大于4%的坡度,路堑边坡不得受水浸泡、冲刷。

2.2对路基进行填筑

填筑要选择好的试验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平地机平整,同时还要找出满足密实度的各种参数。将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报送给监理工程部门予以审查,同意后方能进行施工。在填筑过程中要控制填筑速度、分层厚度、填料粒径和级配等。在低填及填挖交界处要设计施工土工格栅,并对路槽底部做超挖处理。具体如图1所示。对堑坡开挖时要采取自上而下,并且按2m左右分层开挖。路槽底面超挖50cm后碾压回填。在具体填筑时候需要注意,土方及那些直接开挖的软石最好用推土机等进行填挖,石方的开挖要以松动爆破为主,边坡1m的范围以内采用光面控制爆破,确保边坡完整平顺。路基填筑采取分层的顺序进行填筑,并且从每段的最低点进行开始。填筑摊铺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式压路机和拖式羊足碾分层辗压密实。

2.3路基的防护、排水施工

第2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关键字:园林绿化施工组织 施工工艺进度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roblem gets more attention, landscaping, city landscape setting without exception in the follow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landscaping,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smoothly.

Key words: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污染的脚步也在加剧,因此城市的绿化是现在的热点话题。园林绿化作为一个新兴的术语出现在各大媒体杂志,如何设计施工方案,发挥它的作用显得极其重要。

明确园林绿化的施工组织设计,首先要了解它的工程概况、工程特点以及工程范围等,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勘察。为了确保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应该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手段对施工场地进行地开处理;土方回填要根据所种植树木选择土质类别,而且要进行分层夯实,建筑区域要以地基稳定为原则,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工作准备就绪之后,进行放样定点,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到施工现场进行校对,以此确定定点的方案,依据图纸设计,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确定放样基准点,要对关键点位进行特殊标志,以防交叉作业破坏后复样的检查。初次在区段放样之后还要进行复核,以确保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其次对绿化所需的苗木进行组织、栽培、保护、和养护等。

认真研究好项目的施工工艺和工程特点之后,就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根据国家与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的质量管理手册,将结合施工图纸和所在地区的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说明,然后进行施工目标的确定和管理人员的配备。园林绿化不同于其他的建筑施工,它的对象是植物而不是混凝土、钢筋之类的材料,因此对于园林中的比较脆弱的花草树木格外注意;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要向监理工程师上交工程进度计划表,进行人员的分配,同时对施工机械的配备也应及时更新和采购;为了保证正常的施工,要在施工现场附近筹建临时设施和公共场地,必要时还要进行垃圾、污水的处理等,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在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之后,就要开始筹建包括项目经理办公室、总工办、工程部、计划统计部、采购部、卫生间等在内的办公室。而且对办公室的结构有一定的要求,一律采用砖混结构,墙体统一粉刷,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后,及时与相关项目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应在每间办公室里配备一部固定电话,并设置相应的饮水设备,水是生命之源,这就是所谓的四通,路通电通水通和信号通,建筑施工现场要对这些临时措施采取一定的保障,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要在工地建立实验室,确保绿苗成活率,以便及时提出改正意见和预防措施。

前期工作准备完毕之后,就要进行现场施工,根据所进行的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组织施工。首先,要组成专业技术一流的工作人员,制定管理目标,并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进行,分工协作,是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还要考虑到气候因素,如果是气候炎热的夏季,由于温度高,空气湿度大,此时的施工计划要以安全生产为主,以防暑降温为重点,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尤其对高温作业者,应该供给足够的合乎生命安全要求的饮料,还要进行勤倒班制度,在植物方面,要加强防风防晒的管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若遇上阴雨天气,要做好排水工作,在道路两旁可进行洼地沟槽工作,防止雨水堆积过多影响植物的生长,若为农忙季节,要及时备好劳动资源。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灵活性,需在现场布置活动板房,严格的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合理布置施工步骤,其次,对于材料的堆放,可按施工段进行,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以充分发挥工作效率,根据科学的方法,安排专业的施工队进行节拍流水施工。

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并结合当时的气候环境和周边建筑物等,对种植土的施工铺设进行严格的规定,首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申请,采集表土进行化验,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有关良好表土的来源及样品,前提是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然后进行地表面的准备,深翻覆盖范围内的地表面,将土块打碎成均匀的种植土并耙匀,然后组织相应人员进行过筛,并将大于25mm的石块、树根、 垃圾等清除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运到指定地点废弃,之后可以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等方式保持地表面的平整性;一切合格之后,经监理工程师许可,最后可以进行种植土的铺设,在表土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的情况下,不应盲目铺设。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铺土壤表面标高必须低于路缘石、集水井、车行道或其它类似结构25mm,以免给路面的清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表土层铺设完毕之后 ,还有进行灌水阴实,如同建筑施工进行原土打夯一样,要用碾滚对表土进行滚压,还有压出至少深50mm的纵向沟槽,以有利于排水,否则积水过多容易造成植物塌陷,影响成活率。树木移栽成功后需进行相当一段时间的日常养护, 清除杂草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施工单位应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在对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的情况下,防止杂草横生曼延;在不同的季节,按园艺学方法进行精细修剪、栽培;必要的时候要根据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每年不低于2次的适量施肥;还要依据昆虫病害的发展规律提前喷洒农药;经常派人防范绿化区内人为的破坏和野生牲畜的践踏、啃咬,也可以在园林内安装摄像头装置,派人在监控室里监督,发生情况立即报告,这样还可以相对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一些枯死、损坏或丢失的树木花草应适时进行补种;经常派人并保持种植区的清洁卫生,打扫和清除垃圾,保护好表土, 防止一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塑料造成水土流失;所有绿化区路口都要安插明显警示牌,防止车圠、人踩等不文明行为损坏绿地。

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做好进度控制,整个工程可以采取分段流水的施工方式、 立体交叉作业,考虑工序的搭接关系,充分利用施工操作面,以最有效的方式展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进行优化,安排各个工种的技术高手来承担这个项目, 并且在每个分部项目工程实施前,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良好的物资资源,因此做好材料及苗木供应、周转材料配备、机具等施工中主要物资的计划工作非常必要,而且这些计划必须服从总工期,以便随时随地调动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最重要还是要保证资金到位,以激发职工对于工作的热情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能量;在此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洗礼,灌输绿色家园的益处,采取头脑风暴法提供尽可能多的意见。

结语:

在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建筑业、市政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占据行业的顶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污水的排放使得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因此园林绿化工作势必在行。笔者认为就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来说,经济强大毋庸置疑,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园林绿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如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的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提高专业素养,为园林绿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芬,傅新生.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第3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施工导流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开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导流设计与施工总进度密不可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基础就是导流方案。导流方案的可行性直接关系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优劣。通常将施工导流方案分成隧洞导流、分期导流、明渠导流以及涵管导流等,牵涉到的工程主要包括施工导流河、施工围堰、围堰的度汛防护工程。在板岩水电站工程中,根据红辣河区域水文特性、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方案以及施工条件分析,确定本工程采用围堰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的导流方式。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为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导流工程挡水建筑物拟采用土石围堰结构型式,并且导流时段采用枯期导流,相应导流流量为89.3m3/s。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大坝施工期内需度过两个汛期。从简化临建工程规模、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工期的角度,选择枯期围堰挡水、导流隧洞导流,汛期采用导流隧洞与大坝坝体联合过流度汛。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主要为导流隧洞和施工围堰,导流隧洞纵断面采用直斜式断面,导流隧洞横断面采用城门洞形,上游围堰及下游围堰采用一般土石围堰的结构形式。总之,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在进行导流方案的确定过程中应该要根据河流的水文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且把握历年的流量水位变化规律,对有效工期的保证率进行保证,从而选择最为经济和合理的施工时段以及工期。

2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工程可以说是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占据最大比重的工程,坝址的开挖、施工围堰的填筑、施工导流河的开挖、建筑物的填筑等都包含在土石方工程内,尤其是在进行土石坝的填筑过程中对其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于土石方工程,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中,首要就是要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以及施工工程量的要求,并且保证在最低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为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和方法。在进行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要考虑到土石方工程属于户外工程,是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因而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定综合平衡的施工方案。板岩水电站工程主体工程合计开挖总量为24.45万m3,其中覆盖层开挖7.18万m3,石方明挖9.58万m3,石方洞挖3.43万m3,砂砾石开挖4.26万m3。主要临建工程开挖总量1.21万m3,其中覆盖层开挖0.20万m3,石方明挖0.21万m3,石方洞挖0.81万m3。本工程除大坝细石混凝土砌石料外,其他回填料和临时工程砌筑料全部利用开挖料。大坝细石混凝土砌石料采用石料场开采料,石渣回填料采用自身开挖料;引水隧洞埋管回填料和厂房回填料采用厂房开挖料;围堰及导流隧洞填筑料及砌筑料采用大坝开挖料。由于厂、坝基岩多呈渐变过渡,强度软硬不一,分选困难,难于生产出较好质量的砂石骨料来,因此本工程混凝土砂石骨料不考虑采用厂、坝开挖料生产。混凝土砂石骨料采用2.0万m3引水隧洞洞挖料和0.4万m3导流隧洞洞挖料作为原料,其余采用开采料生产。大坝细石混凝土砌石料全部采用石料场开采料,厂房混凝土埋石料采用引水隧洞洞挖料。板岩水电站工程主体工程总填筑方量1.07万m3,临建工程总填筑方量2.29万m3,利用开挖料合计约3.36万m3,弃渣19.93万m3,合松方27.87万m3。

3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进行施工总体布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全局规划,对整个施工场所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以及施工所在地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对主体工程施工以及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以及高程进行准确的布置。在进行施工总图布置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布置和规划:1)根据地形条件,考虑施工场地主要集中布置于左岸台地,右岸主要布置营地设施和仓库、机械停放和修理等少量施工临时设施。2)临时生活区与生产区相对分离,以减少噪音、粉尘等对施工人员及当地居民的影响;3)根据当地居民的分布情况,做到无移民、无拆迁、充分利用荒地,少占耕地,以减少临时占地费用;4)充分利用开挖料、合理布置渣场;5)施工设施及生活建筑布置需保证汛期安全,均布置在相应度汛水位以上。6)办公、生活及文化福利设施按施工总工期年平均劳动力人数乘人均建筑面积综合指标计算,人均建筑面积的综合指标取9m2/人。工程管理区建筑面积结合临时用房建设。根据上述原则,板岩水电站主要设置4个施工场地和2个施工营地用于布置生产生活设施。1#施工场地布置于右岸坝肩上游较平缓的空地上,布置高程约为535.0m,主要布置设备停放及修理厂、仓库和水处理厂等。2#施工场地和3#施工场地布置于左岸坝肩的台地上,布置高程分别为583.0m和570.0m,主要布置混凝土系统、综合加工厂等。厂房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位于厂房下游较高的滩地上,布置拌和机、钢木加工厂和宿舍等临时设施,布置高程大于20年一遇洪水位。施工营地及项目部布置于坝址左岸进场主干道两侧。砂石加工系统布置于砂石骨料场附近。

4施工进度

在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承包商中标后编制详细的施工实施进度计划的依据。板岩水电站工程筹建期为1年,需完成变电站设置及供电线路架设到坝址,完成进场公路及部分施工临时道路施工;施工移民、征地等;分部分项工程招标评标等工作,为工程承建单位进场开工创造条件。工程于第一年3月初进场准备,施工准备期安排7个月,在此期间完成办公生活临时用房等营地建设,场内临时道路修建,砂混系统等施工辅助企业建设。在导流隧洞衬砌混凝土开始浇筑前,混凝土系统须完成。导流工程部分施工安排在工程准备期内进行。导流隧洞于第一年5月初开始施工,10月底完工具备通水条件,历时6个月。10月下旬开始围堰戗堤预进占,11月初进行截流。主体工程施工期24个月,主要完成大坝工程、引水工程以及厂房工程。本工程完建期施工项目主要包括水库蓄水后未完成项目的扫尾工作及完工验收工作。完建期安排在第三年5月~8月份,工期为4个月。

5结语

第4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在建筑施工中,如何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责,也是调整施工人员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的施工环境,便没有施工人员的高度积极性,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信誉将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受害者及家庭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近年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施工坍塌、塔吊倒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触电、爆炸等事故,无一不存在危险性。因此,在编制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也要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仅全面提高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志。如何做好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

1、编制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重点

编制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为了施工现场能按照该方案有效实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它具有指导性和实操性,包括以下几方面。

1.1现场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施工用电设备应制订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现场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具备几个方面内容: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等的线路走向;负荷计算;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选择变压器、导线截面和电线类型、规格;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现场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变更现场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补充有关图纸资料并履行审批手续。

其内容有:在建工程的边缘围护结构与供电架空线路的间距应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电压在1kV以上,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严禁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搭作业棚、建生活设施、堆放料具。机动车道线路与架空线路交叉时,垂直距离应不小于4m,与建设工程顶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5m,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必须有统一的保护,同一设备可做接零。同一供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与接地体连接应使用不小于6mm2铜芯线连接牢固。各施工用电机械和其他负荷必须近规定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必须接三级用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线路架设电杆间距应不大于35m,应装设横担使用绝缘子,严禁架设在树上或脚手架上。严禁使用老化、破皮、绝缘差的电线。引下线按支路排列整齐,严禁把子线乱搭、乱挂、混合架设。总箱、分箱、控制箱应分别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线应从箱底进出加设防水弯。固定式配电箱下底距离地面高度为1.3m~1.5m,配电箱前应道路畅通,不能堆放材料及杂物。配电箱应有门有锁,箱内无杂物。动力、照明应分路控制,分设漏电开关。临时线路架设完毕后,应经工程施工负责人、安全员、电气操作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2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在使用钢管脚手架时,应有搭设方案,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接做法详图,搭设高度大于25m的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双立杆及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并绘制搭设图及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mm~51mm、壁厚3mm~3.5mm的脚手架专用钢管,有严惩锈蚀、弯曲、压扁、裂纹或壁厚不够的钢管不能使用。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螺杆滑丝的禁止使用。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垂直度应不大于1/200,立杆间距应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砌筑架应不大于1.2m;装饰架应不大于1.8m;小横杆间距应不大于1.5m,钢管接头应错开;脚手架的外侧、平台、上人马道必须设置1m高的防护栏杆和0.18m高的挡脚板和防护立网。架板必须满铺,铺设宽度应不小于1.2m。距墙面不大于0.2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架板搭接应不小于0.2m,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应不大于0.2m;在架子转弯处脚手架应交错搭设,并且要稳固,经常清除板上杂物,保持清洁、平整,架板厚度应不小于0.05m。架子高度大于7m时应和墙体设置拉接杆。拉接杆设置:水平间距7m,高度间距4m。拉接杆必须与墙体牢固连接,以确保架体的稳定和垂直。脚手架同一立面应在两端和中间每隔15m设立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呈45°~ 60°夹角,从下到上连接设置。必须为作业者上下搭设梯道,坡度应不大于1/3(1:3),宽度应不小于1.5m,防滑条的间距应不大于30cm,两边加护栏和护网。架子搭设好后,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安全员、操作人员、使用者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3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现场的基坑、基槽,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摸清地下情况与地质勘察结果有无出入,然后制定施工方案。较浅层且土质较好的可按照土质情况和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较深的沟坑必须进行专项设计和支护。挖掘基坑、井坑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不能辨认的物品,应该立即报告上级处理,严禁擅自敲击。同时,应该做好排水措施。使用机械挖土前,要先发出信号。挖土的时候,在挖土机械挺杆旋动范围内不准进行其他工作。在有支撑的沟坑中必须注意不使机械碰坏支撑。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或者支撑有折断、滑动等危险征兆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基坑支护应由专业分包单位负责编制,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会同建设、监理和设计部门共同审定,并做好审批手续。

1.4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模板施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模板工程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方可实施。设计要求有计算书和细部构造的放样图,对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应详细说明,支撑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编制施工方案中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方法及检查、验收等措施。

1.5塔吊安、拆施工组织设计

塔吊安、拆应由专项资格队伍完成,施工前必须详细编制施工方案,安装后应经主管部门验收。施工方案中应对塔吊基础进行专项计算;对附墙部位的确定、安装与拆卸施工工序、安全技术措施与注意事项、特殊情况防范技术措施等详细进行编制,涉及塔吊安全的“四限位”(力矩、超高、变幅、行走限位装置)、“两保险”(吊钩保险和卷筒保险装置)及其他安全装置,高塔的附墙装置和定期检查与验收记录要求等,应逐项进行编写、明确分工,配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各分项负责人要懂管理,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安装前要组织安装人员学习操作规程、安装工艺。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熟悉塔机的安装方式、安装过程、安装高度和注意事项。技术负责人对安装人员应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使每一个职工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注意事项;统一指挥、统一联络信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后的方案必须报上级部门批准。

第5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关键词:35kV新建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议

引言: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正确的设计方案,对于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为重要。

1 35kV新建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1 变电站站址选择

选择变电站站址时要尽可能的靠近主要用户,接近负荷中心,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总布置,尽量不占用耕地,最大程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查明站址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以确保站址基础的稳定性,给电缆进线、电缆出线提供足够的进出线走廊,站区布置要安全、经济、合理,确保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1.2 变电站选型及设计

变电站选型时,要对占用土地面积及土建造价进行比较,要对建设施工周期、运行可靠性、扩展性、移动性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变电站类型。

1.3 电站安装地理条件确定

确定变电站安装地理条件时,要对海拔、环境温度、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最大相对湿度、日照强度、污秽等级、耐震能力做好分析,保证地理条件能符合变电站的安装要求,确保后期能正常施工。

2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1 布线位置的选择

对35kv输电线路经过的区域进行全面考察在进行布线勘察时,既要考虑到线路所经地区可能会遭遇的气温、大风和雷电等气候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走线会不会破坏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或者建筑物周围敷设的各种管线。

2.2 输电线路定位桩位置选择

在选择定位桩位置时,一定要考察地形环境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地质条件好的地区。同时要在与通讯线之间的距离超过20米,与公路边的距离超过15米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超过10米的位置安置定位桩。只有这样才能从各方面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2.3 导线和避雷线的防雷设计塔杆的选择

考察线路经过地区雷电的活动情况,活动较为频繁和不经常出现的地区避雷线的数量是不同的,根据雷电活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确定避雷线保护角的大小以及档距中央导线与其距离。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接地避雷线,保护角则建议越小越好最少要

2.4 塔杆的选择

塔杆的选择要根据输电线路的不同来确定,农村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且范围较大,混凝土杆的低造价和标准自立塔的防腐蚀性能非常适合此区域,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大,用电量集中,且建筑物较高,因此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节省空间和减少对交通或高层筑的影响,一般选用多拔梢单杆,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塔杆搭配方式,满足各地区的需要。

3 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议

3.1 做好主要设备选型

主变压器,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应根据地区供电方案、电网规划、电压情况、预增负荷、现有用电容量等综合考虑确定。变压器台数的选择: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避免发生对重要机关单位、重要企业的停电,避免过负荷运行,变电站应装设两台主变压器。远期为满足电网发展需要,可装设三台主变压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三相变压器,考虑 5―20 年的负荷发展变化,变压器容量可满足预期负荷要求。两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每台变压器均能带起最大负荷的 80%,一台变压器出现问题无法供电时,单独一台变压器能否保障重要客户、重要单位、政府机关的供电。

3.2 做好继电保护配置

装置应具备足够操作的主变各侧断路器及分段断路器,装置内保护回路与控制回路的电源应分开,保护范围内发生任何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正确动作。保护范围外部发生任何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护装置在电压互感器次级断线时不应误动作,这时应闭锁有电压输入的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保护装置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一相或两相开路时,不应误保护动作,保护装置应发电流互感器断线告警信号,满足变电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接口所提要求。

3.3 优化设计方案

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进出线的架设,变电站 35kV进出线要和架空线路终端引线配合好,要对变电站防雷保护范围和架空线的防雷保护范围进行连接,设计人员要到现场进行放线测量,要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选择杆型。要详细的了解输电线路的水文情况、地貌情况和地质情况,合理的选择卡盘、电杆埋深、底盘的规格,做好电杆底部的防腐和防碱处理。T 接的输电线路,要将该接点使用杆型设计出来,并将连接的方法说明,要标明钢芯铝绞线的截面大小,输电线路的路径要符合逻辑性,简明准确,简单易懂。

3.4 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对设计方案上的设计进行复议,对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方案的设计。

3.5 加强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控制、输电线路工程逐渐走向智能化方向,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监控和采集运行参数,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最终把整合的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相关人员根据其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际经验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调控,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结语

在35kv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做好变电站中的站址选择、变电站选型及设计、变电站安装地理条件确定,做好输电线路工程的布线位置的选择、定位桩位置、导线和避雷线的防雷设计、塔杆的选择,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后期能正常、高效施工,确保变电站以及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安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郭海涛.浅谈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54.

第6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关键词 雨期施工;组织准备;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 TU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34-02

青海省互助县沙塘川东渠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2011年项目位于湟水河一级支流沙塘川河的左岸川水地带,距离省会西宁市约30 km,距互助县城6 km,地理位置为北纬36°50′08″~36°48′12″,东经101°57′01″~101°52′07″,属祁连山系的大板山南支脉山岭间的河段台地,地势开阔,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平坦,项目实施区涉及1个镇、13个自然村、4 306户、20 013人。该项目总控制灌溉面积1 080.67 hm2。计划改造支渠33条(长度31.89 km),斗渠128条(长度59.86 km),农渠46.903 km,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1 080座(支渠建筑物646座,斗渠建筑物434座)。根据工程规模及当地施工条件,计划工期为1年(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

项目所在地属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300~450 mm,但降水分布不均匀,以6—9月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0%,而农作物生长期(3-6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0%,年平均蒸发量1 215~1 850 mm。6—9月是雨季,也正是施工的黄金时节,但在雨季施工,给工程的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时期,为了保证雨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好雨期施工准备工作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必须按施工作业条件针对施工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准备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1 雨期施工的要求和准备

1.1 雨季施工的要求

要合理进行施工安排,雨期施工项目的编排(包括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设计)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要关注天气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特别是大雨、暴雨气象预报,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不宜在雨期施工的项目,尽量避开雨期施工[1-4]。

1.2 雨期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做好场地周围的防水、排水措施,疏通现场排水沟道,做好低洼地面的挡水堤[1],准备好一定数量的塑料布、沙袋、抽水泵等防雨材料、排水材料和机具,以备急用。施工现场做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雨工作。

对于现场所有的机电设备,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转,要提前搭设防雨棚进行保护,雨期设专人检查其接零接地的漏电保护装置,雨后检查其绝缘和防雨情况[2]。

雨期来临之前,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要对工地生活区的工人宿舍、办公室、食堂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有危险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翻修加固或拆除,同时还要检查屋外边坡,预防雨天塌滑。

2 雨期施工组织措施

一是在雨期来临前,由施工领导小组组织施工、质量、安全、材料、技术、后勤和作业负责人对作业面(区)堆料场、库房、机械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保证防洪材料备足,库房良好,机械设备性能良好。二是施工领导小组制定雨期施工措施,交由各职能部门实施。三是各职能部门接到雨期施工措施应限期组织实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四是召开会议,使所有人员都必须清楚雨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及施工安全。

3 雨期施工技术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

3.1 土方与基础工程雨期施工

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易受雨水影响,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若必须雨季施工则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雨季前开槽的工程应加大放坡,并做好支护方案保证边坡稳定。较浅的基坑可用塑料布直接覆盖边坡,为了防止地面水流入基槽内,其周围的地面应设置土堤(高于20 cm)。在雨季进行土方回填与基础工程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过湿的土料要晾晒后才能使用。最好当天铺土,当天夯实,受到雨水浸泡的部分要晾晒后重新夯实或换土[1-3]。

3.2 混凝土工程雨期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前先了解天气预报,有大雨时不要浇筑混凝土,但在小雨天必须浇筑混凝土时,实验员要对粗细骨料含水量进行测定,并调整配合比,严格控制塌落度,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项目要求。准备足够的塑料布,对新浇筑的混凝土遇雨时可及时进行覆盖防护。若遇上大、中雨,合理留置施工缝。

3.3 砌体工程雨期施工

浆砌石砌体的整体稳定性取决于砂浆以及砌体材料的含沙量,露天施工仓面,遇小雨砌筑时,应适量减小水灰比,及时排除砌筑面上积水,做好表面保护。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 m,以保证砌体稳定。遇大雨、暴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好砌筑表面。雨过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受雨水冲刷的部位,若表层砂浆尚未初凝,应加铺水泥砂浆继续砌筑,否则应按工作缝处理。

3.4 勾缝工程雨期施工

雨天不宜进行露天勾缝施工。施工人员要预计1~2 d的天气情况,对已经施工了的砌体表面,应防止被雨水污染。雨后,勾缝前将缝隙清理干净,用水冲出浮土等污物,再用勾缝刀将标号100#水泥砂浆压入缝内,捣实、压平、抹光,接缝的回填质量是关系到防渗透效果的重要环节,缝勾好后要洒水养护7 d。

3.5 脚手架雨期施工

脚手架基础硬化处理并设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脚手架搭设时适当添加与建筑物的连接杆,这样可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与抗倾覆能力。脚手架上的走道要做好防滑与防跌落措施。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不应该在大雨、大雾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进行。大风、大雨过后,要组织人员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如有倾斜、下沉、松扣、崩扣等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1-4]。

3.6 雨期施工的用电与防雷

雨期施工的用电:应选择地势高且干燥处放置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闸箱、电焊机、水泵等机电设备要做好防雨措施,电焊机应加防护雨罩。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雨期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是否存在混线、漏电现象,检测电杆有无腐蚀以及埋设的牢靠程度等。雨天要对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和接地的保护措施、电线绝缘接头、漏电保护装置进行及时检查,以避免存在安全隐患[1-4]。

雨期施工的防雷:雷雨天时,人不要在高墙旁或大树下避雨,不要走近电杆、铁塔、架空电线周围10 m以内地区。

4 参考文献

[1] 王少明.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浅析[J].广东建材,2006(7):84-85.

[2] 李成升.简述季节性施工殊情况的应急准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186,262.

第7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U415.2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高速公路施工区与一般的公路施工相比比较复杂,本文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施工区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的优化方案,以改善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状况。

1高速公路施工区特性分析

1.1驾驶员的特性

进入高速公路施工区后,交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驾驶员所要处理和应对的交通信息骤然增加,包括施工作业路段的各种交通标志、标线、情报板、交通安全设施及车内仪表等。如果这些施工路段的交通信息设置位置不当,很容易使驾驶员忽略重要的交通信息;如果设置的数量过少,会造成信息量过少,进而使驾驶员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设置的数量过多,很容易造成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引起驾驶员的厌倦。因此,一定要合理、高效地向驾驶员提供施工路段的交通信息,为驾驶员安全驾车提供保障。

1.2车辆运行特性

高速公路施工路段车辆运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行车道车辆汇入超车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在看到施工路段的第一个标志后在车道内超车。如果不能在施工路段起点之前完成向超车道的汇流,就会出现车辆排队。在这个过程中,行车道的车辆很被动,必须等超车道出现足够大的空隙时才能汇入。

1.3交通流特性

由于高速公路施工路段的道路、交通条件发生了变化引发了交通流的变化。该路段交通流的特征表现为“跟驰”。简单来讲,就是一辆车紧跟在另一辆车后面,而且不能超车,最终形成“跟驰”车队。跟驰车队里的车处于匀速自由运行状态,它们必须根据前车提供的信息行驶。具体来讲有三点:一,制约性,即后车的车速和两车的车距受前车的制约;二,延迟性,即前车的运行状态改变以后,后车的才能改变运行状态;三,传递性,即一旦车队中的某一辆车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在它后面的车辆会一个接一个发生改变。

1.4道路基本特性

高速公路施工区的道路环境比较复杂、拥挤,除了配备的交通作业车辆外,还设置了标志、标线、渠化设施,障碍物等。为了保证交通和施工安全,通常情况下将施工区的道路分为7段,分别是:施工预告段、上游过渡段、上游缓冲段、施工作业段、下游缓冲段、下游过渡段和施工终止段。

2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高速公路经营者希望来往的车辆不要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车辆驾驶者则希望高速公路道路施工尽量不要妨碍正常交通;交通管理者既要负责工程施工安全,又要考虑到交通行驶安全。因此,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一定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筹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以促进公路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尽量增大保留车道的通行能力,确保车辆安全通过施工区。

2.2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针对的是交通组织方案。交通组织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要尽量确保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一次定型,避免经常性地改变道路条件。尤其是避免车道变窄、弃用车道、主要道路渐变等大幅度的几何性调整。

2.3合理性原则

作业区交通控制规划要建立在全面了解区域内全天交通的高峰期、低谷期以及平均交通量的基础上。同时,还要结合养护维修作业的特点、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时间和交通标志的设置,以保证车流安全过渡。

2.4及时性原则

一旦工程结束,要在第一时间拆除所有的交通控制设施。为保证交通安全,必须在下游施工作业区所有的设施撤离后,才能撤除施工警告区。如果施工作业出现暂停情况,必须及时拆除或更换交通控制设施,确保车辆安全通过施工区。当施工区道路方向发生改变时,必须及时标明绕道线路简图,避免行驶车辆发生冲突导致交通阻塞。

3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的流程建立

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制定科学、详细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方案完成后,要递交交通路政、交通巡警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方案需要改动必须经交通管理机构同意。具体的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流程如下:⑴确定施工作业的时间、地点、规模和周期。⑵全面考察施工路段的车流情况,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施工作业时间段。⑶制定施工区交通组织的初步方案。⑷到要施工的路段进行实地勘察,检验方案与现场道路交通条件是否相符,方案中的交通控制设施种类是否齐全,然后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完善的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⑸在施工现场布设交通控制设施,进入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比如施工、道路交通条件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⑹施工结束,及时拆除施工作业区交通控制设施。

4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优化

4.1施工区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设置

鉴于施工区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了重点说明。施工区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的设置是保证施工区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必要手段和措施,它能够将施工作业给车辆行驶带来的不便程度降到最低。以下内容从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安全设施3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①施工区交通标志的位置设置必须合理。为保障这一点,需综合考虑公路宽度、车辆运行速度、驾驶人员的反应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然后确定设置施工区交通标志的位置;②施工区交通标线设置应以有效指示车辆行驶为出发点。用路面文字或导向箭头施划警告区;在上游过渡区施划导向箭头为行车变换车道或改变方向提供指示信息;③在工作区,明确标出禁止变换车道的车道分隔线;④下游过渡区同上游过渡区一样,以导向箭头和车道渐变标线指示车辆行驶;⑤在终止区恢复所有交通标线,车辆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4.2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施工区限速、作业区长度、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高速公路施工区行驶车辆限速值应保持在60~80km/h之间;缓冲区长度以限速值为60和80km/h为例,分别应为70m和100m;工作区长度应在0.5~3km之间,这样能将工作区长度对道路服务水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终止区长度一般为50m。

4.3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优化

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优化应从明确优化对象、采集交通基础数据、建立静态道路网、设置动态交通参数、标定交通仿真系统模型、分析交通仿真结果几方面入手。本文以施工区限速80km/h和工作区长度为l500m为例,提出了4种候选方案。得出结论:在限速80km/h和工作区长度为l500m的情况下,当上游车流量为1500/h、限速位置距上游过渡区为600m时,施工区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最优。

5结语

高速公路施工区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加上近几年高速公路施工区是交通事故的频发。高速公路道路管理人员和养护区施工人员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切实提高施工区的行车安全水平和高速公路施工路段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祖峰,许永兵.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0(1):32-35.

[2]吴平,何小洲.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9(4):94-97.

第8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走台时间:20__年9月18日晚6:30-9:00及

9月19日上午9:00—12:00;

竞赛时间:20__年9月19日下午2:00—5:30;

竞赛地点:三楼会议室

总指挥:工委主任__

__:

1、组织评委进行走台时的初审及正式演出的评审,并做好评分参考、评分细则表、汇总表等的拟定及印制

2、会场的总体布置及评委、领导、记分员的座位牌的摆放;

3、颁奖的安排。

4、与后勤保障组人员衔接,落实相关工作。

__:

1、奖金的准备;

冠军__、季军__、亚军__;=__x

最佳(单项)x*x=__;

组织奖x*x=__;

参与奖(未获前任何个人奖的选手):__x

2、摄影、摄像人员的落实;文秘站网-

3、负责走台及比赛时的催场;

4、拟写演出前的领导讲话;

5、制作计时牌,负责演出时的计时。

__:

1、确定男、女各一名主持人(拟写串词),安排比赛程序;

2、各参演单位的节目搜集及组织;

3、组织走台、正式演出;18日晚6:30分正式彩排

4、制作所有竞赛题(第一、二环节及群众答题);

5、拟写竞赛须知;

6、才艺展示节目单的制作;(评委、工作人员及各部门共__份)

7、制作相关资料:报到时提供给选手的(日程安排表、竞赛须知、才艺展示节目单、评分参考)、提供给评委的(才艺展示节目单、评分表、评分参考)、工作人员的(才艺展示节目单);

8、请艺校老师,9月19日晚走台时间指导选手出场。

__:

1、负责会场的音响、灯光等,负责音源的规范收集;

2、演出时音响、话筒、各个环节的音乐等的安置调试及操作;

3、选手出场、结束颁奖时音乐的准备;

4、会场的总体布置、横幅的制作及悬挂;

5、奖牌的设计制作;

6、制作选手圆形腰号牌(1-20号);

7、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__:

1、走台及演出时的舞台监督及催场;

2、在大厅黑板上张贴会议通知,再次提醒全行职工准时参加

3、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__:

1、9月13日下午5:00,组织各参赛选手进行比赛顺序抽签;

2、准备演出时评委及记分员所用纸、笔、计算器并负责比赛时的评比记分;(建议使用手提电脑,使用电子表格;由于评分表较多,建议每个评委装订一套评分表);

3、落实另一记分员(建议__);

4、中支领导、评委、记分员座位牌的制作落实;

5、县支行及中支参会人员数的最终统计落实(9月13日下午前)并报__处长;

6、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后勤保障组:

第9篇:施工组织方案范文

在中国现有条件下,与城中村相伴生的、具有鲜明过渡性意涵的都市村社型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是弱势的非农化群体“小传统”得以依托、行动逻辑得以体现的社会场域。这种组织化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社会空间”。笔者提出的都市村社共同体概念,为村庄研究增添了“走向终结型的村社共同体”类型。

1990年代末以来, 大有燎原态势的城中村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化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这里的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实现非农转化的村社区的组织及其社会关系网络等能在城市经济社会关系中延续下来,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由于已经或者正在形成的城中村与一些比较严峻的城市问题(如治安、流动人口管理、城市“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关联在一起,因此,无论在当下政府、公众抑或学界的视野里,城中村都在相当程度上被建构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化现象。本研究立足于广州城中村个案,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城中村依存的都市村社共同体的承续与变异逻辑进行探究。这既可以在理论上深化理解城中村现象,又可以在实践层面和政策层面上提供一条不同的思维路径。

在城市化的村庄研究中,非农化的“工业村”是比较集中的研究论域。 王颖通过对1990年代上半期广东南海乡村再组织的经验研究,指出非农化即乡村社区的工业化,这种新基础上的社区化是“集传统家族文化、地缘关系、群体基础结构、行政组织单位、社会实体、情感归属与社会归属于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是“新集体主义”在社会意识、关系模式、组织方式上的现实化。(注: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5页。)折晓叶、陈婴婴则通过自然城镇化中产生的“超级村庄”的研究,发现这种村庄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既是工业化的社区,又保留着乡土社会生活秩序与原则”的社区组织。(注: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9页。)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非农化村庄研究发掘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非农化虽然改变了原有的社区传统与结构,但传统与现代要素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融合的关系,传统与本土可以成为创造与促进现代社区发展的资源。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特有的现象, 西方经典理论在阐述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并没有涉及过渡形态的“亦城亦村”共同体组织的存在形态与城市化意义,更没有着重涉及在周边已经完全城市化的社会情境下,“走进”都市的村社型共同体的变异与生存逻辑。在国外关于城市外来移民聚居区的研究中,如关于华人聚居区唐人街的研究中,有研究者注意到,这种“民族文化聚居区”是“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社区,在承担具有浓厚原乡本色社会文化“庇护所”的同时,更提供了让各种融入主流社会的因素得以发育与崛起的社会空间(注: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3页。);关于非精英群体移民的社会融化研究指出,非精英群体更倾向于用乡土性的资源,更热衷于通过群体的内聚来为其社会融入提供服务(注:王春光、Jean-Philippe BEJA:《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这些研究表明,传统乡土性资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融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

都市村社共同体是本研究提出并借诸分析的一个核心概念。 这种新的村社共同体特指与传统小农村社共同体相对应、相区别的一种村社型组织,是以行政村庄为边界,建立在非农产业经济基础之上,并在非农化过程中依赖自身的经济、权力、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等资源进一步凝聚起来的共同体组织,具体包括工业化的新型村社共同体与后工业化的新型村社共同体。由于本研究关注的城中村是完全进入城市地域、经济结构上也已经“去”工业化的特殊城市社区,因而,本文是关于一种特定类型的新村社共同体的研究。

一、缘起:“走进”都市的村社型共同体

石牌村是本文关于都市村社型共同体及其运作逻辑得以展开的实体空间, 同时也是笔者关于城中村立论的重要现实场景。

石牌村是广州市建成区内的45个城中村之一。 石牌村原是广州市近郊的一个普通乡村,1980年代初开始,它的农地逐渐被征作非农用途,村民聚落周边的农地逐渐被标准的城市建筑取代。1987年,为配合城市东移策略的实施,天河区在原石牌村域内成立了石牌街道办事处,村因此成为街道办事处辖下的一个行政村,并同时成为广州市第一个“街带村”、“街‘管’村”的农村社区。到1994年,村庄农地差不多全部征用完毕,在不断拔地而起的城市建筑的重重“包围”下,村域范围与村民聚落基本合为一体,形成内外特征均自成一格的城中之村。

城中村的发育成型过程, 同时也是原来的村社组织“走进”都市并成为都市村社型组织的过程。村庄非农转化中与非农化以后,随着村域优势级差地租的形成与房屋租金的刺激,依托于低成本的村民私宅,逐渐形成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1994年,入村租屋居住的流动人口已达万人,超过本土常住居民的人数。其后,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1990年代末,石牌村已成广州市声名显赫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据2000年统计,区内共有本土居民9181人,3139户,外来入村租屋居住的流动人口4.2万人。近年来,流动人口一直比较稳定地维系于这种规模。异常复杂的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成,客观上对社区提出巨大的“治理”要求,原村社组织在诸多紧迫“问题情境”下顺乎自然地获得了崭新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进入都市以后,甚至到撤村转制以后,石牌村仍被称为“村”。一直都在治理着这个社区的,依然是村社型组织。也恰是在这一意义上,数量上几倍于本土居民的庞大外来人口只不过是“嵌入”这个村社型组织的一个重要变量。石牌村是一个在人口数量上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但在经济社会结构上却以本土居民为主的特殊城市社区,村社型组织是该新型社区的治理主体。

在村社组织成为新型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同时, 也在进行着自身的“拟单位制”的建构。与许多非农化村庄一样,石牌村集中了大部分农地非农转化的补偿资金与相关资源,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实力雄厚的社区经济;并以社区经济为基础,推动了包括村民福利(如居民生活补贴、社区合作医疗、社区养老、社区助学等)在内的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逐渐建立了一个“拟单位制”的社区生活体系(注: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村庄组织在非农化过程中,建构了一种类似于原来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过的“单位制”组织,如毛丹提出的“单位化村落”,李培林提出的“单位制”村落社区。但笔者发现,城中村社区组织的“单位化”现象与一般城市的“单位制”有着本质区别,它的前提是社区组织拥有的公共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承受力,因此,充其量只能称为“拟单位制”的建构。),形成以行政村社组织为框架、成员与其从属的组织有着高度利益关联与社会心理凝聚的共同生活体。

值得关注的是, 进入都市的村社型共同体还“闯进”撤村改制以后的城市化发展之中。19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闹市区内仍然还有称之为“村”的社区,这与周边的城市氛围很不协调。1997年,经天河区委区政府批准,石牌街道办事处对石牌村进行了撤村改制的变革。改制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集体经济公司化,组建了三骏企业集团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撤销村党总支,成立了企业集团党委;第三,撤销村委会,原村委属下的27个经济社在行政管理上改组为27个居民小组,分五个居委会直接归街道办事处管理。显然,改制是要通过改革,实行对庞大村庄经济的公司化管理,通过居委化实现对非农化村民及居住地的城市化管理,由此实现制度与体制上的城乡一体化,把村民转变为市民,把农村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

按照这一制度设计,改制既能够让原村民更充分地分享城市化利益, 同时又能够实现政府城市管理的策略,是一举多赢之策。社区经济的公司化,是要把繁杂的社区行政与社会事务“剥离”出来,转移到街道与居委会,这既可以节约原村委投资于办社区的大笔开支,又可以引入规范的公司化运作机制,从而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让社区居民(同时还是公司股民)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居委化则可以通过强化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对城中村事务的介入,强化街道与新组建居委会的联系与管理力度,优化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治理。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场上上下下都会有高度“共识”的制度性变革。

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石牌村改制由于启动较早而未经村民公决, 但村委就撤村改制事宜给石牌街道办事处的一份报告中声明,“石牌村的村民虽然转为居民,但不论从人的素质,生活习惯,对事物的认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属农村型的”,并且还特别强调,“长期以来,村委会的自治组织形式已被广大村民接受且运行良好”(注:见石牌村委于1997年4月11日给石牌街道办事处的一份报告。),可见,在村一级的认知中,至少还没有产生出内在的需求。因此,这种改制还称不上是达成“共识”的变迁。无独有偶,1999年,天河区着手对附近的另外10个村进行改制。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正式颁布实施,当中明确规定,撤村建居必须经由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才能付诸实行。起初,10个村的改制都遇到了来自村民与村干部的阻力,不少村第一次投票未获大多数通过,后经深入做工作,并经两次投票才得通过。邻近石牌村的猎德村本来也预定参与改制,但因抵触思想严重,两次投票都未获通过,最后只好暂时放弃。

石牌村的改制经历了七年多, 在政府具有明确定位的公司化与居委化的改制方案中,表现出明显的“非预期后果”。最具实质意义的是,多年来,在原村民委员会基础上新成立的几个居委会与一般城市社区居委会不同,它们由于经济利益、历史文化、社会关系网络等因素,共同组成一个以三骏公司为核心的都市村社型共同体,三骏公司也因此成为这个城中村社区事实上的“当家人”。而且,该现象至少在广州已实行改制的城中村中不是个别现象,这些改制公司因此被人们称为城中村社区的“影子内阁”。

如此“成熟”条件下的村改制为何得不到最主要“受益”群体的大力拥护与支持,公司化与居委化的“分离”性举措为何遭遇到村社“顽固”的“抗争”?改制中的这种上下分歧与“非预期后果”(注: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译,三联书店,2001年,第310页。),反映出政府行为之下、城市化过程之中的一个独特社会场域行动逻辑。

二、理论分析框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村社型共同体“闯进”都市,并能在撤村改制以后得到再延续。毫无疑问, 其生命力得到体现与释放的真正原因还在于它自身的场域逻辑。在布迪厄跨越诸多学科边界的繁杂理论体系中,场域理论是其精髓。其中,有三点意涵值得关注。

第一,场域是客观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场域的诸构成要素中, 本质性的是把各要素联结起来的客观关系,因为“场域都是关系的系统,而这些关系系统又独立于这些关系所确定的人群”(注: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第二,场域是具有自身动力机制的网络结构。在布迪厄的场域动力机制中,社会资本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复合体,那些资源与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这一网络是大家所熟悉和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注: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第202页。),场域中的关系网络赋予每人以集体拥有的社会资本,且通过制度性联结得以加强。而社会资本累积对于历史延续的依赖、对于群体性关系网络的依托都反映了场域的运作特点。第三,场域的逻辑是“实践的模糊性逻辑”。场域结构中有着人们不可完全贴近的、属于自身的“逻辑”,并因此表明场域变迁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征。

相对独立的网络结构与动力机制以及“模糊性”的逻辑存在, 决定了场域生存发展中的自我逻辑性;同时意味着,具体场域并不单纯地属于总体社会安排中的“零件”,而是有着自身的目标、追求与价值,从而在社会格局中有着自身的发展路径与作用。具有启发意义的是:第一,作为客观关系网络结构的场域,它存在着自身的运作逻辑与动力机制,是在历史累积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由此提醒我们,一个场域的存在及其结构隐含着“生产性”能力的内生资源体系,在发展进程中往往具有独特含义。第二,场域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处于无止境“双向解读”的关系之中,任何自主性都是这一过程的体现,但场域实践的逻辑意味着存在理智无法企及的地方,因此,“非意图”因素与“自然秩序”在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三,场域是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对于场域,要特别关注它的历史生成过程、历史文化因素与现实功能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现实活动中的价值。第四,场域的相对自主性过程在实践中还提醒我们,不同社会场域都具有推动自身发展的内在力量,只有在充分开发与利用这种力量的过程中,社会才具有更充分的基础性推动力。

三、都市村社共同体:农民城市化的特殊社会场域

都市村社共同体的场域逻辑使得非农化弱势群体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 拥有了能够最大化自身多层面利益的社会场地。基于此,都市村社型共同体获得了新条件下的生命活力。

(一)建构守护型的经济模式与弱性的内部市场保护机制, 从而建构了共同体得以凝聚的经济基础。

在地理区位已经进入城市且经济社会格局越来越强地受到城市辐射的背景下, 石牌村能够继续凝聚成一个村社型共同体,其独特的社区公共经济(即原村集体经济,后改制为三骏企业集团,到目前为止,该经济的功能仍呈现出浓厚的社区公益色彩,笔者称之为社区公共经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到城市的新条件下,它所建构的社区公共经济恰是与城市市场经济相接轨的一种经济类型,因而,这种经济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正是倚赖这种经济资源的支持,共同体组织才能够不断地生产与再生产着自身的能力。

社区现有的公共经济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的物业出租, 而这些出租的物业,或者由征地补偿款直接转化而来,或者由留用地(征地时政府按一定比例返回的土地)转化而成,或者由征地补偿款与留用地相结合转化而成,由此形成规模庞大的物业出租经济体系。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各类物业,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一亿四千多万元,占到三骏公司总收入量的七成以上。我们暂且把这种以物业出租为主的经济模式称为守护型的经济模式,因为这种经济的最重要特点是安全第一、保守经营。

社区经济的这一特点意味着它拥有与众不同的生存逻辑。 由于尽可能外移出去的市场风险和相对简单化的经营管理与效益衡量标准,守护型经济模式明显地体现着村庄共同体在面临巨大市场化动力和压力下更深层的社区生存的理念。不难想象,在城市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石牌村这样的社区经济,无论从发展视野、经营管理策略角度,还是从人力资本资源等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这些因素的存在与共同作用随时都有可能把它推向“风雨飘摇”的生存境地;而且,村庄不仅是“弱势”的经济共同体,同时还是“弱势”的社会共同体,它在经济层面的生存与它在社会层面的生存是不可分割地关联在一起的。在这样的内外条件下,要真正改变产业结构,通过追求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确实很难。因此,人们实际奉行的原则是“安全第一,效益第二”。经济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创业不同,它所做的是把国家征地后的资源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发出来,从而,以最保守的方式尽可能地稳定住市场利益。显然,在社区组织的现有条件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最为理性的选择。而恰是这一理性选择,社区共同体的生存发展基础与城市市场经济才取得了相对的平衡。

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 村庄在这一过程中还建构了一整套具有社区自身特点的市场保护机制。这可以借助黄宗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时关于“过密化”与“反过密化”的观点来认识。(注: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的危机及出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5页。)村庄的自我保护倾向是村社共同体的一种本能,而村庄经济保护机制的建构只是村庄自我保护在经济层面上的演绎。在石牌村各种经济合同与文档中都可以发现,只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它都会有意识地把村社区的利益诉求融会到每一个事项以及与合作者的关系之中,从而实现村社区的整体发展。在村内,从保护性的产业到保护性的职业乃至保护性的业务都是存在的。比如,村内的物业建筑是村庄经济发展中非常活跃的同时也是利益比较大的行业,这一领域的集体项目一般是走不出村庄的,村内不仅有个建筑装修的四类企业,而且还有一支人数不少的村人“包工头”队伍,两者几乎独揽了村内大大小小的集体工程项目。可见,即使面临异常强大的市场作用力,社区经济同样建构着自我保护机制。

不同的是,在石牌村还有着强大的“反过密化”力量与这种保护机制抗衡, 因此,社区经济的自我保护机制呈现出弹性与弱性的特点。首先,村庄经济结构本身便内含着抗“过密化”的因素,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物业出租经济由于经营管理比较简单,对劳动力的吸纳非常有限。随村庄经济规模的扩展与向第三产业转型,村里的就业不仅没有提升,甚至还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1987年与1982年比,营业总收入增长了将近10倍,从业人员反而减少了140人;2000年总收入又比1987年增加了将近20倍,而村社区经济能够解决的村内就业人数与20年前差不多。兆隆公司是三骏公司最大的下属公司,拥有上亿资产,经营项目全是物业出租,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在内仅4人。物业出租这一特定产业对劳动力吸纳有极大的局限,同时,比较低下的村人综合素质与比较高的就业要求,客观上抑制了村社区经济保护机制赖以发挥的空间。其实,作为物业主的社区组织在与物业承租方签订各种租赁合同时,一般都会尽可能地提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要求,但承租方往往出于节约成本和便于管理的考虑,在合约制定或执行时表现得弹性甚强。太平洋电脑城是村里的效益“明星”物业,与承租方约定大楼的保安员与保洁员全部雇请村人。但现在的情况是,保安员已经没有村人,保洁员仅存10多个村人。“亮点”物业尚且如此,遑论其它。

城市市场经济中,石牌村这样的非农化群体无疑是竞争中最为脆弱的群体, 它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在强大外在环境的推动、侵蚀下发生流变,形成独具特色的保护模式。在石牌村社区公共经济飞速发展的20多年间,“过密化”力量总是伴随着“反过密化”的力量,自我保护机制的建构总是伴随着“解构”,并且,后者的压力与动力远远大于前者。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既富于弱质、又充满弹性的内部保护市场;进而石牌村的社区经济也才没有像“一些乡镇企业,特别是办在村域内的乡镇企业”(注: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第385页。)那样,扩展的速度高于所得效益,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

守护型经济模式与弱性内部市场保护机制, 共同构成社区经济运作的两大特点。正是由于这两者的协同作用,才使共同体的生存逻辑与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实实在在地走到一起,才使原本是市场竞争中最为弱势的群体,能够在并不如意的内外环境下,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以最稳妥的方式保持住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双重利益,避免了经济层面上群体性地陷入“无地农民生活的困境”。因此,这一经济模式在农民城市化过程中是一种深具发掘价值的经济模式。

(二)建构经济关联型与拟家族化相结合的权力运作模式, 从而建构了具有自身特点与功能的社区治理能力。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个人利益本位日益凸显的社会变迁过程,也伴随着群体性合作与社会组织的再整合过程。基于此,村社区在建构自己经济能力的同时,也建构了社区公共权力在新条件下的运作能力;此外,由于这是一个具有深厚家族文化传统的社区情境,传统家族化的治理资源自然成为共同体能够借助并获得认同的资源。由于它能有效地以民间自组织的方式分担城市社区治理的职能,而且,由于这是适应市场机制与借用民间深度认同基础上的职能分担,所以,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社区治理模式。

经济关联型的社区权力运作是共同体组织权力运作的一大显著特征。 都市村社共同体这类民间组织天然地缺乏足够的强制力,同时,经过市场化的大扫荡,经济理性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准则,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着重新的编织与梳理。这些都决定了,在治理能力再造中,只要具备条件,就有可能通过经济资源的注入来实现社会变迁背景下微观单元的自发调整与适应。在社区组织内,许多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规定往往都带有经济性的处罚与激励。几乎所有公共活动的参与(小到出席一般的村民会议,大到代表村参加龙舟大赛)以及所有涉及公共荣辱的事件(小到拿文凭考上学,大到参加国际比赛拿国际大奖)往往都与社区经济“奖励”或者“处罚”联系在一起。而且,效果往往还很明显。

许多研究者注意到, 在历史上华南村落强大的宗族组织与其令人诧异的自组织能力之间,宗族公共财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稳定的经济来源既是宗族存在发展的基础,又是宗族活动具有吸引力的前提条件。波特在对香港新界屏山邓氏的研究中指出,缺乏经济基础的宗族组织将无法发挥其传统社会功能,单凭情感和祖先崇拜仪式是不能强有力地把族人凝聚在一起的(注:Jack M. Potter,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p.68.)。

这种经济关联型的权力运作,是在社会变迁条件下, 以一种类似于市场化的方式对组织体系进行再梳理,其权力能力主要来自组织成员之间的密切利益关联。这一治理模式,与一些地方成功地采用经营式动员的道理具有一定相通性。其之所以有效,“在于运用了一种类似于市场的方式对这些权力和组织因素加以使用”(注:马明洁:《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载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第1辑,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47页。)。当前,在中国社区公共经济发达的村庄中,这种治理模式并非少见。在这些村庄中,社区公共经济与人的经济理性的结合成为村社组织最容易挥动的“权力之棒”。这种权力的运作方式实际上是以村社正式组织为基础,借助于社区经济资源与内部利益的联系来实现的。该治理模式中,除共同体的公共经济资源外,利益相关的内部组织化联结本身便是有效的治理资源。

在这一拥有历史文化渊源的社区组织情境中, 它拥有一般现代城市社区难以具备的本土化资源,这些资源在每个治理细节中都发挥着它的功用。比如,对家庭和家族影响力的开发与利用是社区公共权力运作的重要特征。“户代表会议”是目前石牌村社区广泛发动的重要途径,当有关事项需要进行全体动员时,此村常常以“户代表会议”的形式达到目的。

借助宗族性关系依然是社区权力有意或无意采取的一种策略。 宗族制度下的权力运作曾经是村社区权力运作的最重要方式。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在社区“心灵”深处,它依然是协调社区资源配置、实现社区正常运转的因素。在实际最高权力层“两委会”成员构成中,大姓氏池、董、潘姓大体上是平衡的。三姓称大与照顾三大姓的平衡是村里的老规矩,这对于协调群众的心理平衡有好处。社区组织的宗祠重修活动,先是池氏宗祠重修,继而潘氏宗祠重修,接下是董氏宗祠重修。社区权力就是在包容、顺应与利用本土化与民间化的规则过程中自发地实现着传统心理与现代社会变迁的交流,同时创造着新基础上的社区权力认同。

在这个熟人与半熟人化的社区人际关系网络里, 正式与非正式权力关系呈模糊化状态,它们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利用在促成权力寻求内部合作、推动社区事务的运转上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正式权力与关系的非正式利用、非正式权力与关系的正式利用同时存在于社区权力的逻辑中,并渗透到社区共同体生活的所有方面。诸如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等,所有这些都时不时进入正式权力实现秩序的过程中。虽然社区公共权力的非正式运作与社区结构中的一些内在紧张直接相关,但它同时又是推动社区秩序实现的力量。

村社区实现秩序的权力运作, 主要还是一种具有家长制色彩的拟家族化的治理模式。在分配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调解人们之间的资源分配与利益关系时,它主要依赖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关系网络;其效力来源于对本土化知识的熟悉以及与“特殊主义的关系结构”联系在一起的机制(注:梁治平:《论清代的习惯与习惯法》,载于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7页。)。其中,无论是权力之下流露出来的脉脉温情,还是权力之上显露出来的赫赫威严,往往都没有脱离家长制的韵味。林南在论述天津大邱庄发展模式时也指出,地方政治权力结构不一定因市场转型而发生根本变化,因为该结构的基础是家族网络(注: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第28页。)。同样可以看到,在石牌村这样的城中村社区,自主权的复得为社区权力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空间。利用扎根于村庄记忆中的权力运行方式就成为一种便利的而且是相当合理的选择。

在这种都市村社共同体的治理模式中,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关于社区经济与治理的关系问题。学者对社区经济与治理效果的正相关关系已经达成一定共识。二是对这类社区治理模式的评价问题。非农化村庄研究表明,这些村庄已有的治理成果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对社区内社会资本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度非农化的城中村社区事实上已经从村民自治向城市居民自治过渡。如何对这类特殊社区的治理模式进行定位?有学者论及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时指出,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双重目标,政府能力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下降或丧失并不仅仅存在于城市社区,乡村社区与城乡边缘社区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实现善治与社会资本重建是整个国家的一种战略性政策(注: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城中村社区因为都市村社型共同体的存在,是社会资本相对丰盛的所在。虽然,社区的城市化与市场化瓦解了部分社会资本,但它也继承、创造或者强化了一些社会资本,特别是利益关联性的社会资本。如果在进一步的社会资本增值路径中实现社区治理优化,更会显示出共同体组织网络的重要性。

显然,经济关联型与拟家族化结合的社区权力运作, 其有效性与合理性都深深地存在于这个具有经济实力与历史文化根基的共同体中。社区公共经济与本土性资源基础上构筑的社区治理模式,在特殊城市社区找到了赖以安身立命的秩序法则;它在大量分担政府治理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在这块弹丸之地准备着完全融化于城市的种种条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社区治理模式本身会有它内在的一些问题:有些是固有的,有些是派生的。这种成长于大都市里的特殊社区毕竟不是孤岛,都市脉搏的每一次跳动都会给它带来深深的颤动。石牌村的权力与秩序结构随时面临着挑战,对挑战的应对也正是这个过渡性社区权力与秩序格局的自我进化过程。

(三)走向现代的生活方式与文明的建构

在厚实的社区公共经济与独特的治理模式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都市村社型共同体,在非农化农民群体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文化人类学研究显示,关系网络不仅涉及工具理性与理性计算,也涉及社会性、道德、意向和个人感情;它既是权力游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注: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共同体生活中,隐含与依附的、已经存在的与还在“生成”的内在质素,随时都能够被发掘出来,并派上实际用场。这些早已结束传统农业生产、往往又被现代市场竞争排斥于就业边缘地带的人们,如何找寻富有意义的闲暇生活,在其行动体系中凸现出重要性。而在这一行动特点的凸显化过程中,历史累积中形成的潜在资源,随时随处都可能成为可以借助的现实资源。宗族性联谊是城中村异常活跃的民间活动,在参加祭祖典礼、观赏庄稼长势、共述两地情缘的交流中,在类似这些血缘和历史情缘的联系中,所实现的不仅是历史的延伸,而且还在实现着城市化、市场化中人们的心理认同与社会认同,以及社会视野与社会关系的扩展。从派生出的少量经济活动中还可以看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能够嫁接出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崭新生长点。

现代文明生活核心的理性精神与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同样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因为共同体组织的存续,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急需的现代文明与理性化精神,才有条件以组织化与群体化的方式传播并被农民接受。实际上,无论是天河区发起的村民素质教育,还是广州市推行的殡葬改革、居民普法教育等活动,主要都是通过共同体组织的力量和网络得以实施和实现的。其中,村民素质教育推行的力度大,持续的时间也长。1999年3月,石牌村根据区委区政府文件,制定了村民素质教育方案,并以公司董事长挂帅方式成立了村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分批对村里16—40岁的中青年村民进行全面综合素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文化基础课、法制教育课与专业技术课,经费统一由三骏公司负担。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与经济奖惩相联系的制度规定。许多参加学习的学员都顺利通过学习。不管这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有何局限,在让村民转化为真正市民的素质训练中,它都具有独到的效果。

都市村社型共同体由于特定的社区背景, 其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全面地渗透经济理性的价值观念;同时,它还拥有传统村社价值合理性的深刻土壤。两者共存共融,使得它在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紧张关系中、在两者的博弈中能够达到相对“中庸”的境界。该境界无疑为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注入崭新因素,同时又存留了满足心理认同的原生文化因素。许多人承认,迈入城中村以后,生活状态尽管有它的不足之处,但生活质量却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这是社区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城市化过程中,他们还能保持传统社会文化网络,这是这一时期能够贴上“黄金”称谓的重要原由。日本学者内山雅生指出:“那些过去的惯行的继续存在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农民生活本身是依存于农村社会的各种关系中的。”(注:转引自李江涛、吴重庆《村委会选举与乡村社会的自组织资源》,《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学者在广州都市村庄南景村的调查中也同样发现, 生活在都市中的原住南景村民没有产生如台湾都会区原住民的自卑感、精神的失落和内心的郁闷,没有造成文化弥合中的深度困扰,而是在不同层次上划定着认同的边界,在村庄的认同中,分享着组织化的管理与经济利益;在地缘、血缘与历史文化的认同中,寻找着往日的亲情、友情与社会心理的满足(注:孙庆忠:《都市村庄——广州南景村的人类学追踪研究》,中山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第115页。)。它在与都市文化的交流中,维系着一些固有的行动方式与交际网络,同时又在建构着新型的社会关系与价值观念。城市化的深化过程也是两种文化先糅合继而又逐渐疏离的过程,由此没有形成激烈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冲突。

弗朗西斯福山认为,社会资本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越经济领域, 对于创立一个健康的文明社会与社区至关重要(注: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这一具有社会资本性质的组织化共同体,在社区可持续性的经济利益创造之中,在获得认同的社区治理模式建构之中,在适应城市化与满足本体需求的生活方式选择之中,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它是实现农民城市化利益最大化的独特场域与“新型社会空间”。  四、关于都市村社共同体的进一步阐释及政策性思考

经典的“理想型”范畴中,滕尼斯(Tonnies,F)区分了乡土社会与法理社会,认为前者是简单小型的社区社会,后者则是复杂大型的个人取向型社会;迪尔凯姆(Durkheim,E)区分了机械团结社会与有机团结社会,认为前者是“集体意识”基础上联结起来的共同体,后者则是复杂分工基础上联结起来的共同体;雷菲尔德(Refield,R)区分了俗民社会与都市社会,认为前者以传统规范、全面人际关系互动为特征,后者则以多元化价值观与片面人际互动为标志。纵观这些城市化与社会变迁的二元分类法与解释范畴,村落与城市都各自拥有一套规范与文化意义系统,它们是如此不同乃至相互排斥着;因此,若以这种分类视角看,村落终结型的变迁是颠覆性的一种社会变迁。然而,在转型得以发生的并非“理想型”的具体情境中,后生文化形态总会拥有前者文化形态的沉淀。在城市特质与农村特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如果有使过渡平缓发生的场所,那么,巨大的差异与冲突就能够消融于逐渐的演变之中。都市村社型共同体恰好为这样的转变搭起了一个时空“平台”。

因为都市村社型共同体的生成和它所发挥的作用,在由“村”向“城”的转化中,石牌村并没有采用以“城”去同化“乡”的方式,而是采用以村社型共同体的组织架构和本土化的资源去吸纳“城”、实现与大都市融合的路径。此种转型没有根本意义上的组织重组,无论是向城市社区组织转型的居委化,还是向现代经济组织转型的公司化,都是寄居于本土组织的。令人关注的是政府力量对这种方式的介入。石牌村改制五年后的居委会换届选举,街道仍然下文让三骏公司去做,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这里反映出一个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最贴近民间的基层政府部门常常体会到借助本土力量进入工作的便利,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会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保护这种力量,如三骏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还曾一度兼任街道党委副书记;另一方面,上级政府出于更具普遍意义的理念,以及对本土性力量感知的弱化,更倾向强化政府本位的权力,由此招致文本制度与实际工作的矛盾。

这一转型表明了村社型共同体组织及其本土化资源对农民城市化的意义。 因为这些本土性资源是寄居在共同体组织网络之中的,因此,共同体组织便成为“小传统”依附并发挥作用的社会场域,该组织本身也成为最重要的本土资源。通常,具有弱“势能”特质的社会群体与文化是以自己的“小传统”为“桥梁”,进入或者融化到具有强“势能”特质的“大传统”中去的。而农民是通过他们的“小传统”进入到“大传统”中去的(注: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5页。)。在这个意义上,都市村社型共同体是特定“农民”群体城市化的实质性依托。

学者指出,应该对我们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策略与政策进行深刻反省, 发挥与发掘诸如宗族、宗教与习惯法等传统资源在社会与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即使一些“社区记忆受到市场化与现代化冲击会趋向弱化,但在短期内,它仍然与地域传统文化和其他一些特殊原因密切联系在一起,与市场化程度不可化约”(注: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学者甚至一致认为,“小传统”中的不少因素都可以发挥社会资本的效用,因为,社会资本的特征是“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而“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以实现某些既定目标”(注: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54页。)。对于农民这一在整体社会结构中最为弱势的社会群体,动员与利用自身具有的社会资源更是他们走向城市社会生活的有效的与便捷的路径。

都市村社共同体是群体成员可以借助的惟一重要社会资源。 在城市强势力量的“围攻”下,脱胎于农民、又不得不进入城市生活的城中村民普遍一无技术、二无文化、三无特殊优势,是城市生活中最缺乏竞争能力的群体。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弱者保护机制,这些人的诉求与利益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忽视。由于都市村社共同体具有长期正式组织的合法性,同时又根植于农民的历史文化以及种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与制度,所以,这类共同体拥有实现这一群体需要的不可替代的能力与潜力。

事实上,村社共同体借助自身的组织化机制, 建立了应对城市“围攻”的适应性经济模式、治理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此,因为已有组织化网络的存续,所以大小“传统”才有机会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在这里,发现以下情况并不意外,即城中村民在拥有一份衣食无忧生活的同时,还能以自己的方式分享、编写民间社会的历史文化,实现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因此没有产生进入城市生活的严重困扰与大规模的失范行为,没有陷入城市生活与社会心理的双重“边缘化”状态。这与许多征地转居后陷入“社会排斥”与“社会边缘化”的农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