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城市建筑 景观考察 思考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2012年秋,我们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美国城市建筑与景观考察之旅,穿越了美国东西海岸,访问了夏威夷、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华盛顿、费城、纽约、波士顿等9个城市。
一路感受,一路学习,城市很美,震撼也很多。在没有抵达美国之前,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对美国有了比较整体的认识,舒适的别墅,安静的街道,密集的摩天楼,庞大的城市机器,这些对我已经不是很陌生,只需去亲身体验。如果说这一路对美国城市空间感受最深的就是美国的城市停车设施,真的让我对现代城市功能构成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停车基本认识
走入美国城市,沿街观察就会直接发现,美国的城市街景的功能构成与中国的完全不一样。在中国,我们的大小街道两侧肯定是商业价值最高的店面,底下部分为商业,上部高层部分为住宅或者办公。而在美国,街道两边最容易看见的是停车场出入口与密集的大型独立停车场,停车场少则五六层多则十几层。每个商场或者酒店旁边肯定有着一个或几个停车场建筑。在市郊,则可以看到超市前面必是超大的地面停车场,蔚为壮观。由此,回来之后查询了很多资料,我想对美国的停车文化进行一下探讨。
美国停车文化
美国被称为“装在车轮子上的国家”。在美国,汽车就像我国的自行车一样作为代步工具,除孩子外,大人平均每人一辆。在美国街头,我们往往看到的车比人多。在我停留的一个小镇上,停车场停满了车,而街上却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走进餐厅或咖啡馆才会看到边吃边看报纸或者聊天的人。几个朋友聊完出门之后便各自道别,开车走人。对于我们这种喜欢三五成群逛街的人来说真是有些不习惯。车,对美国人来说真的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代步工具。
据资料显示, 3亿人口的美国拥有超过2.5亿辆机动车。有些地方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人口。而且,美国人更新车辆的速度也很快,平均两到三年就要换一辆新车。当然,美国车多并不为奇,但让人震撼的是美国的车位数量和汽车数量几乎是一样多。大大小小的停车场可谓美国一大风景线。
在建筑配建车位规模上也是相当庞大,基本达到了3辆/100㎡。以《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例,在配建停车位指标里高档住宅的标准为1辆/100㎡,办公与商业基本为0.7~0.8辆/100㎡。
所以在美国有这样一句话:
有楼就有停车场;
盖楼先盖停车场。
有了巨大的停车场,自然而然就孕生出美国独特的停车文化。
残疾人优先
在美国,任何地方的停车场,无论大小,均在最方便、最显眼的地方设置残疾人无障碍车位,竖有明显的标志牌,地面上有专用图标。即使停车场满员,人们也不会占用无障碍车位。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工作地位与业绩
在一些大公司的停车场,除了一些高层管理人士有固定的车位外,其他员工的车位分配均是按照在公司的服务年限来界定的。在公司服务时间越长,停车位的位置也越好,离办公楼的位置也越近。这是对员工忠诚度的一种褒扬。对业绩出色的员工,有些奖励办法就是将管理人士的固定车位借给员工一段时间,让其享受“最佳车位”的待遇。
可见,在美国这个一刻也离不开汽车的国家,汽车文化、停车文化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停车场类型
1.停车场按其与城市道路系统所处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路内停车场和路外停车场两种类型。
路内停车场是指在一些城市道路的两侧或一侧,划出若干带状路面供车辆停泊的场所。路内停车场的设置,一般出现在动态交通道路饱和度不大的路段或市中心区静态交通停车泊位预留严重不足的路段。在市中心区,该类型的停车场通常为补救通管理措施,由于路内停车对动态交通干扰较大,市中心区采取这种措施,往往导致交通状态变得比较差。所以美国对这种沿街停车收费很高而且时间控制严格,稍有延时就会被贴罚单或者被拖走。
路外停车库(楼)为了增加安全性或土地容积率而建筑的专供停车的多层建筑物,一般为建在地上的多层停车楼,与部分地下停车库。这种停车设施规模大,服务半径广,使用方便快捷。
2.停车场按其建造形式主要又可以分为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立体机械式停车楼等三种类型。
在市区,由于用地紧张,不可能建大规模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又难以满足政府要求的配建规模,所以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停车基本为立体停车楼。这是美国解决城市停车的最重要的设施。停车楼从三四层到十几层不等,穿插于城市的各个街区,停车便捷,费用适中。在城市空间关系上,停车楼与周围建筑是完全平等的关系。这也使得我们再看美国城市景观时,只能看到密集的建筑与街道,而路上的停车是很少的,更没有像我们一样占用人行道停车的现象。
在此次考察的众多城市中,停车楼配建最为充足,形式最为多样的大概就属夏威夷了。
由于夏威夷属于小岛,地面有限,加之气候温和,基本不考虑建筑保温。很多大楼都是地下五六层裙楼为停车场,上面为公寓或办公。有些十几层的公寓,地下五六层都是停车场。有做商业时,也只是仅在一层做商铺。停车场占得比例非常大。所以在夏威夷的街上很少看到满大街停车现象,大街上非常宽松舒服。
美国立体停车楼特点
规模大
首先标准层面积大,一般面积都在5000~6000㎡左右,车位多在200~500辆,最小的也在100辆以上。其次是层数多,低的在三层以上,多的在十层左右,还有高达百米的地标型停车塔楼。这些停车场利用率非常高,经济效益与城市效益都非常好。
平面理性
停车楼平面都以最简洁、最合理、最经济的形式构成。多层多以两跨、三跨、四跨甚至五跨构成矩形平面;高层则多以方形、口字形、日字形等形式构成方形或近方形平面。
跨度大
停车楼一般为全框架结构,也有局部剪力墙的设置。横向框架跨度一般都在18-20米之间,纵向柱网跨度则在6-9米之间。它的优点在于车位与车道之间不受柱子的影响,可斜位停车,方便进出,且能增加停车位数量。
车库多采用斜楼板
虽然停车楼的剖面形式有多种,但在美国采用的最多的是斜楼板式。汽车就停在缓坡上,缓坡既是上楼的坡道,也是车道,同时也是停车位,三者合一,十分经济合理。
建筑造型简洁
美国汽车停车楼的立面处理都十分简洁,从外形就能反映出汽车库的特点,表里如一。在开窗形式上绝大部分停车场都是开敞形式,车库完全靠自然通风与采光,不必设置机械通风与排气设备。
当然,由于立面上不受功能限制,近年来新建的停车场成了年轻建筑师创新的试验场,各种肌理与元素纷纷出现,虽然不会增加功能性的优势,但却给城市增加新鲜的元素与活力。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性。
商用与停车共存
在城市中心区停车楼的底层或者一二层会当做商业用房来做,只留出车库出入口与车道。一方面满足城市对商业用房的需求,增加城市的商业氛围;一方面也照顾投资者的商业利益,比较好的解决了商业与停车之间的矛盾。
垂直交通便利
一般情况下,垂直交通布置在停车楼的两端或四角,电梯设置较多,多层一般在2-4部,高层则在6-8层,上下非常便利。
还有大部分停车楼直接靠在办公楼或者商场旁边,使之联通成为一体。办公的人可以直接开到自己办公的楼层停车,减少步行距离。
往回看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仅北京市拥有汽车达550多万辆,广州市拥有300多万辆。据有关部门预测,明年全国汽车拥有量将达5600多万辆。如果按照目前国内停车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全国大约50%以上的车辆将处于“无序“停车状态,这无疑给城市附加了不必要的交通量。在中国许多大城市,买车容易停车难。
西安市截止2012年5月底,机动车保有量为149.78万辆,其中小型、轻微、微型车辆为108.74万辆;大中型车辆数为9.87万辆,其他汽车7.21万辆。可以肯定地说,按照目前正常的增长率,西安市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50万辆。
按照国家畅通工程的考评要求,每百辆机动车应该拥有45个停车位,那么150万辆车则需要67.5万个车位。而目前西安各种停车位总计25万个,缺口达42.5万个。
在这里,我也是仅仅列出这些数字,无法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但作为建筑师,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每个项目与城市的关系。
建筑师本职工作
抛开大的城市规划层面不提,在我们能力所及范围内,做每个项目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与停车的问题,尽量说服建设方要有长远意识,配备足够的车位。这样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建筑长期有效运行的负责。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尝试性的加入停车建筑,创新停车形式,为城市提供新的停车思路。
特别是在商业建筑中,应充分考虑停车位给商业带来的新的活力。停车已经不是纯粹的配套设施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业命运。
停车的目的不是停车。
时间就是金钱。商场的现金流,不光与顾客的情绪有关系,还跟顾客在商场内停留的,所谓有效购物时间成正比。因此,如何有效缩短顾客在寻找停车位期间所浪费的时间,并尽可能降低其烦躁不安情绪的产生,都对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出了非常专业的要求。使顾客的停车过程尽量便捷,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心情去完成购物或消费后再便捷的离开停车场。
顾客对于一个设计粗糙,管理平之低下的停车场,绝对会“印象深刻”。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对于光照阴暗,空气污浊,地面湿滑,标示繁琐,位置复杂以及治安状况混乱的停车设施是坚决回避的。即便是商场光鲜亮丽,商品价格优惠,当落后的停车设施对购物体验产生了负面影响,其现金流的流失将直接导致整体商业地产价值的颠覆。
总结
关于美国的停车场分析,只是此次赴美考察一个局部,但有部分就足以看到美国为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我们的城市正在飞速日益成长,膨胀,但城市的整体意识与基础设施的超前配置却成为我们城市的硬伤。在美国,虽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做得出色,但也足以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绵阳市中心区;道路交通拥堵;改善思路及建议
Mianyang city center to ease traffic congestion countermeasures
Zhu Wei-ping,Li Jia-li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
【Abstract】How to alleviate the core area of the city traffic jam is the major city focus around downtown Mianyang City, the main core area of city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status quo problems, analysis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traffic and the core area of the mai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Mianyang City;The main core area;Traffic congestion;Improvement ideas and suggestions
1. 绵阳简要概况
绵阳市地处四川西北部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随着近些年绵阳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2009年机动车总量为17.2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14.46万辆,城市道路交通量持续加大。截止2009年底绵阳市全市总人口是544.65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3Km2。规划到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规模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5Km2。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50Km2。
中心区位于涪城区行政区域范围内 (见图示),该区西临长虹大道,北接剑南路,东临涪城路,南止安昌路,总面积约为1.1Km2,是绵阳市最繁华的集商务办公、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集中区域。
2. 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原因及改善措施
2.1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增加和城市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中心城区尤其是中心区内的交通压力剧增。长虹大道高峰小时饱和度过高,临园路主干道以及剑南路主干道交通量大且上升快,该中心区主要道路高峰小时路段平均饱和度比较大,路网承载能力开始呈下降态势。同时加上主要道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拥堵的级别,使得交通信号周期加长,主要交通节点处小汽车交通延误大大增加。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造成大部分的交通流量主要集中于该中心区域的主干路和次干路,支路的交通量相对较小,特别是主干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次干路的交叉通量明显加大。公交车辆的增加使得公交出行更为方便,但建成区面积扩大对公交的可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些主干道公交车站处站占用一个车道,影响道路整体通行能力。
2.2安昌路百盛路段是绵阳市中心区繁华的商业圈集中点,现状为双向4车道的城市次干道。该道路两侧聚集了商场、超市、专卖店等众多的大小型商店,每逢早晚交通高峰期和节假日该路段就成为交通拥堵的重点地段。像百盛购物中心、富安百货、爱喜嘉年华聚集在一起造成在这个区域吸引了巨大的人流和车流。商业高度集中使得城市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劣势。该路段大部分车辆是以停车购物为主,目前百盛周边的商业停车场除去固定停车位,能停靠的车位在300多辆,每天的车流量达上千辆相对现状的停车位而言停车场地供给严重不足。经过现场调研后发现该区域的路网布局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该地段以及周边区域的现状,从近期中心区改造考虑如果单从技术层面出发拓宽该道路宽度提升安昌路的道路等级不合适宜。而如果在道路交叉口采用一定技术改造措施以达到疏导交通的目的效果也比较有限。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该路段的拥堵的现状,建议主要采用交通管理的手段进行交通分流:交管人员指挥部分走百盛入城的机动车流走附近的与安昌桥路平行东西走向的河堤路进行分流,同时在安昌桥百盛商业广场路段设置港湾式停车站,开辟百盛前人流集散广场的局部区域为停车站,同时为了解决停车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可在临近周边地块开辟新的地面临时停车场。从近期改造来看这样能比较有效的疏解这一路段的交通压力。
2.3再比如中心区东侧涪城路临茂业百货商场好又多地下商场路段也是交通治理的重点。该路段近1Km长呈南北走向,为双向4车道的城市次干道。现场调研发现好又多地下商场出入口和公交车站距离较近,同时商场出入口垂直正对并过于接近涪城路,入口前人流集散广场场地过于局促;紧邻好又多出入口一侧现状为一东西向2车道的城市支路兴达街,对面是建设局建设大厦用地,导致这一交叉口涪城路和支路车流重叠、人流交汇。虽然设置过街人行天桥以方便购物人流疏散到对面的港湾式公交车站换乘或者到市一级的人民公园广场及集中绿地休闲娱乐,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路段高峰时期人流对城市道路车流的干扰但是却收效甚微。统筹综合考虑缓解这一路段高峰期道路拥堵问题:建议近期暂维持涪城路次干道道路等级不变,远期考虑提高该道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宜升级此道路为双向6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同时考虑将好又多地下商场主出入口调整方位以避开商场人流对涪城路和兴达街交叉通的影响,以及加强这一路段的交通协管等管理措施可缓解这一路段道路拥堵的状况。
2.4涪城路和剑南路、滨江路、东方红大桥道路交叉口也经常是道路通行不畅的薄弱环节。东方红大桥为东西走向连接游仙区和涪城区的重要交通纽带,车流量相当大,桥面为双向4车道。在每周工作日的早8:00~9:30;11:40~12:10;下午的13:30~14:20;17:30~19:00这四个高峰时段道路交叉口和相应路段出现路面车辆拥堵情况,从游仙区经过东方红大桥进涪城区的大量的车流临近涪城路和剑南路的交叉口时大量车流分流至剑南路和涪城路上。虽然有交通高峰期执勤民警的提前疏导配合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但也存在该交叉口和东方红大桥的车流量过大疏导起来较慢的情况。经过现状调研了解到该路口为游仙区和涪城区剑南路以北区域进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车流量之大可想而知。建议近期从该平面交叉口技术改造入手结合交通协管和信号灯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交通流的疏导工作,远期可考虑建成立体式的道路交叉口系统,同时考虑将涪城路临交叉口处进行道路拓宽成6车道以从根本上提高这一路通通畅力。
3. 改善中心区道路拥堵的措施
提出四个结合的构想: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政策管理与规划技术相结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动态交通和静态停车管理相结合;以及三个层面的实施策略:
3.1战略政策层面。
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倡导绿色出行:例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BRT交通方式;提高小汽车拥车的门槛和用车成本,适时控制小汽车的使用。
3.2规划技术层面。
提高路网承载力,合理规划布局城市路网结构和路网密度,城市道路合理分类和分级,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城市改造区域尤其城市中心城区的商务办公、购物休闲中心区高峰时期交通量比较大的特点调整增加原有机动车道的宽度,增加相应的车道数;同时根据各路段实际道路通畅情况和交通拥堵情况适时的增减人行横道交通,当路段或道路交叉通量比较大时结合近远期规划构建立体的人行交通系统:设置路边人行道,交叉口以及路段中间合适位置处设置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以及人行地道,最好能和建筑内部的公共人行空间组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人行分离,减少人行交通和机动车交通流的相互干扰;在公交车站处设置港湾式停车,以缓解车辆停靠对路段行驶中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通畅能力和机动车的可达性。
图1绵阳市中心区范围
3.3交通管理层面。
动态交通和静态停车管理:中心区内机动车停车问题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条例、法规、统一收费标准等。采用差异性停车收费方式结合经济杠杆控制需求。将大部分的小汽车考虑集中停放在人民公园地下车库,结合沃尔玛、好又多、百盛等大型商业地下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个别路段可考虑路边停车但应加强管理;动态交通管理主要方法是包括各种限速,限驶以及临时分流疏导规定。
4. 结语
为了营造绵阳市城市中心区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应当统筹考虑相应道路缓堵的实施对策:将车流量特别大的道路等级适当提高,个别拥堵路段应采用技术改造加交通协管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治理;同时调整该区域道路路网结构,在中心区内现状已有的道路主次干道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城市支路以疏导主干道和局部次干道上大量的交通流。合理规划布局区域内静态交通停车场的位置和规模,将停车场优先设置在临近交通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和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广场处;大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在机动车交通出行中的比例,在主干道设置专属的BRT公交车快车道等措施,构筑地上人行天桥交通、地面城市公共交通为主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为辅、地下停车场和大运量集中式的地铁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城市中心城区商贸休闲中心区一体化、立体式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只有综合整体联动部署才能为中心区营造出低碳而又畅通的道路交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董国良 畅通城市论――21世纪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 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5.
[2]邹德慈 路网、交通与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2011(01).
[3]何 宁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交叉口优化设计实践――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城市交通,2011(02).
[4]张 升 厦门市中心城区交通改善实践 2011(02).
[5]绵阳统计年鉴2010,绵阳市统计局,2010.
[6]张国伍 大城市交通拥堵――:“交通7+1论坛”第二十四次会议纪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0).
关键词:室内定位导航;低功耗蓝牙;室内停车场
引言
当前传统行业正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在信息化的今天拔得头筹,很大程度上要依托科技的进步。目前定位导航技术最成熟的当属GPS定位,技术层面上来说,GPS可以很好地满足室外的平面导航要求,但同样也存在很多场景,是GPS技术所无法满足的。例如室内定位情况,由于GPS本身技术的特性,微弱的卫星信号很难穿透建筑物,因此GPS无法实现室内的定位;室外多层(如高架环岛)的情况,GPS无法定位出层数;精度问题,民用GPS一般误差在10米以上,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微定位,根本无法满足,而基于低功耗蓝牙的I beacon室内导航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 需求分析
我们将系统分为云端和手机客户端两个模块。云端确定为这几个模块:对顾客的维护、硬件iBeacon的维护、部署图的维护、登录。客户端确定这几个模块:快速导航、时间收费体系、精确定位、楼层地图查询。
手机端提供如下设计:(1)精确定位:用户打开App的商场地
图,I beacon就会接受到用户请求定位指令,I beacon计算出用户的具置坐标传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经过处理传回手机端。(2)快速导航:用户选择导航目的地后,android端会根据用户所在位置,为用户规划出最优路线。(3)消息推送:用户某个绑定了推送消息的区域,就有可能接受到该推送消息,该消息的推送情况由用户的浏览习惯而决定。(4)停车管理:用户到达地下停车场时,选择停车位置,保存上传至服务器,用户需要返程回到自己的停止车位时,点击停车管理中的反向寻车按钮。
云端提供如下的设计
(1)维护:实现对用户的管理包括查看基本信息。(2)硬件管理:实现对硬件I beacon的维护。(3)部署维护:维护日常的部署问题。(4)登录:用户的登录信息一级登录安全。
该模块主要功能对顾客信息的管理、对iBeacon信息的管理、对部署图信息的管理、登录后台系统的管理。在云端主要为客户端进行数据的维护,包括用户信息、硬件iBeacon的信息、部署图。
2 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室内定位导航的架构模型设计
本系统采用C/S架构,在开发环境下,以免费开源的Eclipse为开发工具,以主流的Java为开发语言,开发安卓客户端,以Android SDK为开发环境,用xml+html5的方式来布局,云端的开发,以J2EE开发技术开发。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
根据系统的功能分析,明确了系统需求,划分了服务端和手机客户端两个模块,确定了系统的逻辑架构。根据系统的特性,文章将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表现层、业务逻辑规划层、服务器层、数据层。
3 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室内定位导航的页面设计
3.1 手机客户端软件进入主页
顾客开启手机客户端,出现功能简介示意图对系统进行简要的图片展示说明,并进入客户端首页,如图1所示。
3.2 停车界面
在停车界面中,可以迅速看到“一键停车”按键。“一键停车”按键的上方可以设置闹钟停车提车时间,已达到不会因超过几分钟而多付一小时的停车费目的。点击“一键停车”之后会在地图上显示停车的位置,并记录。具体操作如图2所示:
3.3 寻车界面
在寻车界面中,顾客可以看到预计的停车费用和“一键停车”按键,点击“一键寻车”,可以进行反向导航,找到自己的车辆。成功找到后,自动回到“一键寻车”界面,之后点击“我已找到我的车”,该次寻车、取出便完成了。
4 结束语
基于低功耗蓝牙的I beacon的出现可以说是真正能实现最后1公里定位的最佳方案,BLE精确的定位精度、低廉的部署成本、高度灵活性,将会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可预见,基于微定位导航的移动互联系统,不仅能解决导航最后一公里难点,更能结合商业应用,使传统行业(如大型商超、游乐场、博物馆、景点等)焕发新彩。
参考文献
[1]徐晓静,孙涛,杜梦嘉,等.基于Wi-Fi的大型室内定位导航平台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5,9.
[2]贾玉清.基于深度学习的Wi-Fi定位算法[D].江苏:南京大学, 2014(5).
[3]王小建.无基础设施Wi-Fi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2(5).
[4]周森鹏,陆正球.基于Android平台的校园掌中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4,11.
作者简介:魏必成(1996-),男,浙江嵊州人,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陆正球(1982-),男,浙江余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
严旭斌(1995-),男,浙江湖州人,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软件开发。
一、建设地下商业街的可行性
1.浓郁的消费氛围所带来的人气保证
在地下商业街的建设方面,我们有两方面优势:一是、路商圈长期以来浓郁的消费氛围,二是原来夜市的繁荣可以部分复制。这两方面的经验积累是地下商业街未来形成旺盛人气、强消费磁场的保证。
现在的,正在由黄金线向黄金块转变,从东面的出版大厦、饭店,到南面的翠琅大厦、乐业村、交行大厦,以及中心区,到西面的索菲特、中环国际、和泰大厦,再到北面的虹桥、国际商城等,连成一片。在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下,必然要求相应的消费配套设施的支持,要求原来的、路商圈由线到面全面发展。
2.毗邻商务区所带来的消费能力保证
中央路、北路沿线可作为市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型商务集聚区,在以后引进和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现代商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符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布局,也符合总部型企业选址定位的要求。在这两条线上,有紫峰大厦、金峰大厦,再往北,有饭店、国际商城、出版大厦、南汽、时代超市等重要单位。而地下商业街相邻的模范马路科技研发街,则有14所和,具有发展科技产业的潜力。这几条线都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为地下商业街的发展注入血液。
二、地下商业街的定位思考
(一)要与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紧密相连
地下商业街成本高昂,空间仍然受到严格限制,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它与地面只隔几级台阶,不会给居民和游客带来距离感。畅通的交通系统是成功经营地下商城的重要条件。它一方面可以聚集客流,另一方面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购物、旅游等。例如加拿大多伦多的地下商城,各种通道密如蛛网并呈辐射状,延伸到地上的许多饭店、公寓、银行、商场、写字楼和大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离湖、新街口、中央门汽车站和火车站都非常近,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地下空间除了商业功能之外,还应该兼有行人通道的功能,即人车立体分流,把地面的一部分行人分流到地下。“停车难”是城市交通的日益突出的问题,可以考虑修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合理,接近服务对象,特别是结合地铁站修建地下停车场便于换乘地铁到达城市中心,有助于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地铁的利用率,又减轻了汽车造成的公害,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地下停车场如果能成为和两个方向的人流进入主城区的缓冲地带——在或地区以自驾车为主的交通形式,而在主城核心区以公交系统为主要交通形式,那么这样的设计导向从长远来说可能会取得成功。
(二)地下商业街与地上要构成完整的体验环境
地上空间与地下商城相结合的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下商城与地上商城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大的商机,共享彼此的客流,得到双赢的局面。例如在新街口地区,新百、大洋与地下商城都是消费场所,功能互补,在地上逛街购物,在地下吃饭休息。另一类是地下商城开发与城市景观建设的结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重视,国内外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开发形式,即地上是城市绿地或休闲广场等市民公共活动设施,地下部分则进行商业性开发。例如俄罗斯大型地下商城马涅什购物中心就是建在马涅什广场的地下。我们地下商业街要做大,就要充分发挥路广场与湖公园的吸引力。
(三)确定合理的经营项目
通过提供合理的经营项目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以提高竞争力。例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地下商城,其建筑面积达91万平方米,每天通行人数超过50万,共有1.17万个商店。在这个地下城里,如果人们不愿走出去的话,可以在142家中任何一家饭馆或酒店里用餐、饮酒,在1024个商店里购买所需商品,在24家电影院和4家剧院里观看电影或看戏;地下城里还开办有26个银行网点,人们还可以参观2个大型展览和2个艺术长廊。
(四)体现文化特点
要努力为市民与游客营造一种既适宜购物,又适宜休闲和文化体验的空间环境,与新街口地区单纯以购物为主的环境有所区别,充分彰显古都的文化特色。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商城所有的长廊里摆有各种花草树木,利用电灯光促其生长,所以尽管地面上大雪纷飞,地下花照样开,树照样长,花草树木间安置各种凳椅供游人、顾客休息。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而地下商业街环境设计可以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
三、繁荣商圈的路径设计
(一)在发展空间方面,建设哑铃型空间结构
路商圈的服务职能不仅局限于城北地区,还是新街口商业中心的有效补充;服务对象也不仅是本市人口,还服务于部分外来人口。因此,商业中心应当抓住地铁通车和一些大型设施建设的机遇,逐步扩展商业中心规模,转移空间商业街区发展重心,调整商业街区内部空间结构。当前,路商业中心主要沿路、和北路形成“两横一纵”的单核心空间结构,虽然在和的发展带动下有向街区化发展的趋势,但是发展重心仍然偏于西侧北路交叉口附近。在未来的发展中,可结合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形成商业中心东部地区围绕门地铁站周围的商业服务新核心,最终形成由商业街联系北路交叉口周边地区和中央路门地铁站周边地区这两个大型商业核心的哑铃型的商业中心空间结构,而地下商业街正是打造哑铃结构的轴线,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商业结构方面,加强文化娱乐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目前商圈的结构尚不够完善。一是表现在缺乏高层次专业服务。专业化、高层次的商业文化设施对于完善商业中心功能、调整商业中心结构意义重大。专卖店虽然不少,但服务层次有待提高,与副商业中心的地位不相称。二是文化娱乐业所占比较小。目前基本以商业和餐饮业商家为主体,大约占85%左右,而文化娱乐业仅占1.8%,这对发挥商圈的休闲功能较为不利。三是商业设施布局重心仍然偏重于路交叉口附近,大型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步行街以西的区域内,东段缺少大型商业网点,并且因为大面积的军事用地使得该地段进深很浅,造成了西热东冷的现象,门地铁站的人流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利用。而地下商圈的建设,为解决这些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东部地区可以于门景区形成集商业服务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关键词 老旧住区 公共安全 机动车位 改造
中图分类号:DF62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老旧住区所占全部住宅总量的比重逐渐增大,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这些老旧住区在舒适度、安全性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国家对部分老旧住区进行了或即将进行改造。而在老旧住区的公共安全改造方面,机动车停放问题显得尤为棘手。
2.老旧住区停车现状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人小汽车,但是在私家车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停车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早期规划考虑不足、历史原因等,如今这一尴尬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停车位数量不足
在许多已经建成的居住小区内,由于原有小区规划中未能预测到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普遍缺乏对汽车停车的考虑,使得小区内停车位不足,汽车占道、抢道,甚至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严重。
2.2道路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老旧住区的路面宽大多为6-7米,,刚好够两辆车相对行驶,但是大多数道路都被路边平行停车位挤占,除去路边停车位的宽度,大约仅剩4米左右供人和车行驶,这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早晚上下班人流高峰期,埋下了安全隐患,影响住区的公共安全。
目前,老旧住区内老人、小孩被私家车撞伤、死亡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由于道路宽度过窄,停车位不足,私家车占用消防通道,导致火灾发生时,消防车无法进入,未能及时灭火,居民生命和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2.3建筑布局不合理,停车效率不高
类似2.2中提到的事故在老旧住区频发,究其原因除了司机、监护人的疏忽外,主要还是因为这些老旧住区建筑布局不合理,停车效率不高。老旧住区里面居民多以老人、小孩为主,而楼与楼间距过小,消防通道狭窄,在小区建筑布局不允许的情况下,私家车强行“见缝插针”停车,出入小区就会给居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同时由于私家车占用消防通道,使得小区发生火灾时,消防车无法顺利进入,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给居民造成无法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
3. 解决老旧住区机动车位问题的措施
大部分老旧住区的停车问题都是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考虑到机动车停放的问题,如今在私家车大量增长的背景下,停车困难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强调需要加强保障的今天,停车供需矛盾成了老旧住区安全改造中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针对之前提到的老旧住区机动车位问题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造措施:
3.1对部分绿地和活动场地的改建
老旧住区内,宅间绿地常由于无人管理,杂草丛生,不仅没能够美化小区环境,反而使小区显得脏、乱、差,而一些活动场地因为各种原因少人使用。对于这些缺乏美观、使用率低的部分绿地和活动场地可以进行改建以缓解小区内车位紧张的情况。当然,绿地改建成车位的同时势必小区内的绿化率会降低,此时可以采用植草砖地坪以增加小区绿化面积,或者保留原有落叶乔木,将车停于树下,再或者在停车位之上搭设花架之类,种植一些攀岩植物,既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区车位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弥补部分绿化的缺失,增添小区环境活力。
3.2对老旧住区内部道路改造
道路宽度不足,最简单经济的解决方式就是对小区内部道路进行改造。对道路进行拓宽、微调小区内的道路循环、打通住宅前被打断的道路等都是工程量小、造价低并能缓解小区内停车难和公共安全差的方法。在部分过窄车行道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会车区域,通过采取局部拓宽小区路面为港湾式,将平行、垂直或斜放式停车灵活布置,也能够一定程度减小机动车对小区公共安全的影响。
3.3其他措施
对于老旧住区来说,建筑与结构布局已经定型,不太可能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以求改变住区建筑布局,也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停车难问题。
3.3.1错时停车
由于历史的原因,老旧住区在建设初期或许处于城市边缘地区,但随着城市范围的高速扩张,它们已逐渐呈现出处于区域中心化的特点。
这些老旧住区拥有成熟的周边配套设施,附近往往矗立着许多公司大楼、商场,停车时间有很强的规律性,大楼和商场的地下车库、地面车位往往大面积整夜空置,而老旧住区内则形成与之相反的局面。那么可以采取错时停车的方式改变老旧住区停车难的局面,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既可以解决夜间老旧住区私家车的停放问题,又可将这些车库充分利用,还能给公司、商场带来一定额外收入。
当然,允许私家车进出公司大楼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商场地下车库收费又相对较高,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似乎有些麻烦,可若能有效协调,那么错时停车无不是一个双赢的办法。
3.3.2附近建地下车库
老旧住区由于其特定原因无法进行大型开挖,但其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多有公园、学校。在对老旧住区地下空间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对公园、学校操场的地下空间进行建设,或许可以成为解决老旧住区机动车位紧张的新思路。由于必须在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娱乐生活、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及他们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只有至少一面紧邻城市干道的公园、学校操场才具备建设地下车停车场的基本条件,并且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处不应有人行通道通过。
3.3.3建造立体车库
在老旧住区附近常会存在一些因各种原因常年未建设,只作为临时停车场的小块空地。这些空地,如若能合理使用,因地制宜,可以解决附近不少老旧住区的停车问题。在仅利用地面作为停车位,场地利用率低的情况下,建造立体车库,是个省地又省钱的好方法。
虽然在诸如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寸土寸金,一小块空地的价值不言而喻,但与目前民众的强烈需求相比,笔者认为更应该优先造福于民。也有部分地方已经试点建造立体车库,但据调查,由于立体车库收费较高,车主不愿多花钱停车,造成这些立体车库利用率不高。如果国家能够适当给予一些补贴,鼓励民众将车停放在立体车库,那么建立立体车库无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措施。
3.3.4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又有一批新的技术出现,如建筑物移位等,但是由于不够经济,目前可行性较低,但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或许新技术能给老旧住宅改造带来新的思考方向。
4.结语
为了满足居民需求,新建住宅在规划过程中都会考虑建设更多的停车位,而对于老旧住宅,一直以来机动车位的问题就如同一个无解方程式,能停车的地方已经停满,不能停的地方也停满。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居民还会继续增加,本来就已拥挤不堪的小区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本已被安全隐患威胁的居民,还会经受更大的安全考验。
从目前有采取可能性的措施来看,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利益、关系协调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这问题就显得无解。在日渐严峻的问题压力下,或许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利益和大众需求之间我们更应该优先考虑什么。
参考文献
[1] 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S].
[2]金美兰.对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4).
关键词:城市街道 景观设计 元素
Abstract: Urban streetscape elements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urban space included in the urban street space, affect the aesthetics of the city streets material reasons,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material entities, such as the ground in the street pavement, street furniture planting in the streets, sculpture and so on. This paper was study on the urban streetscape design elements.
Key words: urban streetscape design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地面铺装
街道空间地面铺装的本质功能是满足行人的行走和通行的,人们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地面铺装上通过,不会去过多的关注它的存在,地面铺装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触感,其次是地面铺装的质感和颜色以及纹理序列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如果是大面积的街道铺装往往不能调动人们的兴趣,所以在大多数的铺砖中都会通过一些变化的纹理来改变这样单调的格局,增加街道空间的丰富性和可识别性。在街道中铺装根据其建设者的性质进行划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公共设施中的地面铺装,由市政部门来负责管理和铺设并进行后期的维护;另外一类铺装则属于私人的建设范围,比如在一些商业建筑前或饭店前都会有一定的距离空间,这些空间是建筑空间的衍生体,铺装的样式颜色都是由商业建筑的管理者来进行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施工及管理的,因此会在一个区域中存在多种铺装材质的情况,很明显能感受到区域的界限划分,在这里地面铺装就变成了一种相对的领域标志,人们走到这里就等于走入了建筑的外部空间。
2.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即街道中的景观设施,即街道的配套设施,如街道的座椅、路灯、垃圾桶等,街道家具是街道景观的重要要素形式,街道家具是街道空间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要的形式,Garrett Eckbo先生认为对于街道家具的设计,如果它是作为一个景观元素来定义时,就不能单纯的从构成或是单纯的从美观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而是需要更加专业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因为早期的设计缺乏社会协调性,即责任制,所以景观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建筑师、制造商是从来不碰面的,但是对于越来越密集化的城市来说,有必要将这样的方式进行改变,建筑师在设计每个细节和景观整体设计关系的同时,必须重新的检查和设计街道中的家具,并且与工业设计师及制造商进行沟通,因为单纯的从工业设计师和制造商的流程上来看,他们的概念中往往缺少长远的概念,常常只局限在一个较为具象的体量中,并达不到建筑师或景观师早期所期望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方式己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设计现象。
3.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是城市中较为醒目的一种广告宣传形式,因为它的形式非常直观,出现在视野中的频率较高,人们可视范围内的所有空间基本都可以作为户外广告的使用空间,户外广告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颜色形式和特色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在街道景观中,主要的户外广告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独立设置的广告牌形式,独立存在于街道中的广告栏或是广告牌,这种广告的形式往往不需要考虑过多的空间问题,在街道市政工程中会留有一定的广告位空间,一般这种独立设置的广告牌都会布置于街道的人行道中,所以会通过灯箱或LED显示屏的形式出现,一方面可以宣传产品信息一方面还能达到夜晚局部照明的效果:
(2)依附与建筑立面的广告形式,这种广告形式的大小取决于建筑侧立面的面积,一般在街道的空间中人们都会利用街道可看到的立面空间面进行广告位的布设,这样的广告形式一般视觉冲击力较大,非常醒目,广告的区域性宣传效果较好。
(3)可移动户外广告,可移动户外广告依托的主体大多是街道上的公共交通设施的侧立面。可移动户外广告成本低,更换频率高,辐射范围广,出现频率高,往往通过高频率的出现来加深人们对于产品的印象,同时这样的广告形式改变了公共交通工具原本单调的形式,将公共交通与商业运作相结合,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方式,一举多得。
4.街道停车场地
城市的发展,私家车的大量增多,使得停车这个问题日益变为了一个很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人们往往都会因为开车没地方停而犹豫,在很多城市道路中,机动车道的扩展使得整体的街道其余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所以如果考虑在街道中停放车辆,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存的可以利用的停车空间有如饭店、商场、办公楼等具有停车场空间的大楼,尤其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居民区与繁华的商业街区并存于同一个区域中,因为早期在建筑设计时没有对停车场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所以在这一带的居民都会将车辆停到小区外部的街道空间中,一方面占据了仅有的路面,另一方面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车辆的需求,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通过调查分析使用量,对区块中的车位需求进行初步的估算,其次针对同一区块内既包含商业区又包含居民区的区域,对周边的停车场进行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市民夜晚将车辆停入到临近的停车场中,达到一种功能上的互换,或是利用街道中商业建筑前的硬质空间停放部分的车辆,一方面给市民带来方便,同时也能解决街道过于拥堵的现象。充分的利用城市主要区块中待建设的区块进行临时的停车场的建设,以疏缓城市局部区块的停车难问题,建立立体停车场,在国外立体停车场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那么对于越来越密集的城市来说,仅靠有限的地下空间来进行停车的需求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大容积率的停车空间的设计和建造。同时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周密的交通路线的设计和合理的价格可以降低人们使用和购买私家车的频率。对于户外的停车空间,我们也需要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不能单纯的停留在停车功能上,也要考虑不断的改善停车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停车场生态绿化的空间建设。
5.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是城市夜间景观的一种表现方式,灯光设计在早期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照明功能,而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夜晚的城市景观人们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设计师利用灯光自身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手法,利用灯光的形态数量颜色营造出另外一种有别于昼景的氛围和环境。一般在城市街道照明设计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空间部分:
一、是街道内部建筑,建筑是街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街道建筑的夜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街道空间的比例关系和尺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二、街道中的节点性区域,街道中的节点区域可以根据性质将它分为自然景观节点区域和商业节点区域,因为在街道景观中,空间的属性不同,在不同间距的空间中会出现一定的亮点空间,比如自然景观区中的街道绿地公园,街道中夜晚就成为了一个节点性的区域,因为景观形态有别与其它的街道空间,空间功能主要是能够满足人们体闲放松的需要,且绿化面积大,所以在这样的空间中往往会通过运用草坪灯,泛光灯来表现局部的景观空间,以表现出植物的群落关系,在这样的区域中不适于用照度过大的射灯,因为人们对于夜晚光线的要求不高,点光源会让人产生一种安定感,而照度过强的灯光会让人产生警觉和恐惧感,在这样的区域中灯光设置需要讲究空间的层次性,有总有分,比如在人流较多的场所附近多设置一些光源,而部分的私密空间则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灯光的使用,满足照明即可,以保证人们私密性的要求;除了街道中的自然景观节点区外,另外一种景观的节点形式就是商业景观节点区,一般包含商业街或酒吧街区,美食街等营业时间时间较晚的区域,人流聚集较多的空间,在这些区域中灯光的设计要根据区域中各个店铺的特色来考虑。
参考文献:
[1]庭园景观在构筑绿色居住环境中的作用,阐新娜《安徽农业科学》,2006,0430.
青岛客站是胶济铁路唯一的尽端式车站,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原站房始建于1900年,由德国人设计。在1991年站房改造中,老站房被拆除重建。此次结合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及青岛市迎接2008年奥运会,由铁道部和青岛市共同投资新建青岛客站。新建车站建筑面积55000m2,风雨棚60000m2,客站类型为城际铁路客站,站房形式为线侧型与线端型结合,设计规模为最高旅客聚集人数5000人的大型车站。
设计要点
1.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
(1)总平面设计。既有站房为线端线侧式,站房在站场东侧,所有旅客进出站都集中在东广场,旅客疏散场地狭窄,交通拥挤;东广场地下设有人防商场及地铁站,但与站房都不连通。
新设计拆除站场西侧建筑,南侧站场适当后退,形成西、南广场,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了交通集散,改善了周边环境。
新建站房沿站场东、西、南呈“u”形布局,东、西两侧均设进站广厅、售票厅、基本站台候车室、贵宾室,南侧设端头出站厅及商业房屋(二层)。在站场南部设高架景观连廊,连接东西进站广厅,中部设旅客地道,在东西两侧站房设出站口,东侧地道出口延伸至广场地下室及地铁站,在站场端部设地下候车室并通过地道与费县路和东广场地下商场及地铁站连接。站场各站台上设无站台柱雨棚。既有钟楼及售票厅部分(原德式建筑)保留改作胶济铁路博物馆。
(2)广场设计。根据以上布局,既有站房及广州路侧客车段拆除,建新站房。在广州路侧形成西广场,在费县路侧形成南广场,东广场维持既有,在费县路设过街地道连通地下候车室及对面停车场。东西南广场环形连通。东广场既有地下商场及地铁站厅层与旅客地道出站口及地下候车室连通。西、南广场新做铺装及绿化,东广场地下空间重新分隔形成进出站通道。充分挖掘利用了尽端式车站与城市三面连接的资源优势。
2.流线设计
改建后的站房为线侧型与线端型相结合形式,流线设计为下进、上进与平进结合;下出与平出结合,全方位立体交通,东、西、南三个方向均能进出站。满足距离短捷合理、流线指向明确清晰的要求,根据动车组的快进快出的疏散要求,结合“绿色通道”的使用,加强车站的通过性。同时由于新建站房与既有地下商场及地铁车站连通,满足了不同交通人流的换乘。
3.建筑设计
(1)平面布局。除上述总平面布局外,该站房最大的特点就是设地下候车室,在该设计中,结合东、西、南三面站房布局,将车站主候车室设于站场端头站台下。这样设计一是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便于与既有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的衔接;二是改善站台空间效果,改变以往高架候车室体量庞大,站台空间拥挤、采光通风差等缺点,为旅客创造宽敞舒适的乘车环境。另外在站房各处布局中,考虑了功能分区,并充分考虑了商业服务与候车空间的结合,做到空港式服务,在各处入口设各种引导信息显示及售票服务;预留自动售票系统。方便旅客,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
(2)建筑造型。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碧海蓝天,绿树红瓦,特殊的近代历史留下了许多欧式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1899年,德国殖民主义者强筑胶济铁路,修建火车站。胶济铁路是青岛近代史的发端,而火车站则是百年近代史的见证。1991年青岛站改建,为延续老火车站的风格,南移重建了原德式车站,本次车站改造,为尊重地方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将钟楼和售票厅东侧局部保留,新建车站的外立面与钟楼协调,参考当地传统德式建筑特点,结合用地现状,以钟楼为中心和控制点,采用三面围合的布局,形成完整的建筑群体组合。中心突出,主次分明,形式统一。
保留的钟楼和局部售票厅,整修后拟作为展览馆,陈列胶济铁路的历史资料;站台南端拟建胶济铁路零公里纪念碑,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无站台柱风雨棚设计结合站房建筑的体量,将整个站场雨棚分为三跨,每跨采用十字交叉H钢梁形成有韵律组合采用聚碳酸酯阳光板与膜结构屋面,整个站台空间宽敞明亮,富有韵律,尺度宜人;既富有现代气息,又有传统特色,同时,膜结构的运用也与青岛海滨城市和帆船之都的特色有所呼应。
结语
青岛客站是尽端式车站,本设计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较好地解决了车站建筑与周边城市道路、广场、既有地下商场及地铁的关系;有效地组织了车站建筑的交通流线;建筑造型融合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特色,延续了历史文脉。整个车站功能完善、流线顺畅、造型得体、富有特色。
设计单位:中铁济南勘察设计咨询院
方案设计:郑云杰
方案指导:马国友
项目总体:郑晓龙郑云杰
专业负责人:
建筑:郑云杰
结构:马竹青
给排水:刘海玉
暖通:翟捷
电力:石勐
通信:杨旭方
桥涵:郭德才
作者简介:张险峰(1965-),男(汉族),辽宁锦州人,教授。
摘要:在朝阳市文化综合大厦的设计方案中,笔者从设计理念、总体布局、形象塑造等方面,对该建筑的空间、建筑形象以及与场地的关系等要素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空间艺术;交流场所;建筑形象;朝阳市文化综合大厦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18-03
朝阳市文化综合大厦位于朝阳市朝阳路西与文化路南的交汇处,占地11500m2,总建筑面积66220m2,东侧与西侧分别毗邻朝阳市人民银行及朝阳市委办公楼,处于朝阳市的文化办公核心区内。朝阳文化综合大厦以办公为主,办公部分包括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图书馆及科协四部分,地下一层及裙房为商业部分,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及设备用房。
1 设计理念
在满足朝阳市城市建筑风格的总体要求下,体现出一种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渗透出一种阳刚之美,突出朝阳市特有的城市精神。
在空间和体量上充分考虑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呼应,建筑各部分功能空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内部空间及屋顶花园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内部空间中交往的多样性。
2 总体布局
整个建筑平面布局与基地环境相协调,地上一至四层与地下一层为商场部分。商场平面形式呼应基地地形呈矩形布置,一层四周临街为出售的商铺,为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建筑北侧五至七层为图书馆,其体量与基地东西两侧现有建筑(朝阳人民银行、朝阳市委办公楼)产生对位关系。建筑东侧五至二十一层为写字楼部分,写字楼与基地南侧朝阳工商银行的轴线对位,其中五至六层为青少年宫、七至十层为公共用房、十一至十七层为工人文化宫、十八至二十一层为科协。两高起体量互相穿插呈“L”形布置,在商场四楼屋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环境幽雅、舒适的屋顶花园。图书馆与写字楼对屋顶花园设有直接的出入口,加强了室内外空间的联系与渗透。这样既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闲暇时休憩的室外空间,同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也为城市增加了一个积极的景观节点(图1)。
结合功能需要,人流量相对较多的商场与写字楼入口放在主要临街面,图书馆人口置于建筑西侧,将地下二层停车场入口布置在建筑南侧,以减少对城市干道交通的影响(图2)。
3 建筑空间
如何才能使建筑真正成为具有开放性、情感化的场所,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这是在方案设计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整个图书馆设计围绕一个三层高的中厅展开,成为图书馆的交通枢纽与视觉中心。中厅顶部采用天窗采光,将阳光、空气、景观纳入建筑之中,并且实现阅览空间的天然采光与通风。相对于灵活布局的图书馆平面,写字楼则趋于高效、严谨。这样,集中式的便捷、分散式的优雅环境被融于一个理性的平面之中。
四楼的屋顶花园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休息的平台,这也是室内开放性空间向室外的一种延续,更突出了建筑以文化为中心的性格定位(图3~4)。
商场入口是由凹入体量、台阶、联廊所界定、划分而成的“灰空间”,是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使用者行为发生关系的首要空间。在图书馆、写字楼入口大堂设计了贯通二层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人口大堂的层高,满足了使用者行为心理的需求(图5)。
4 建筑形象
4.1体量塑造:朝阳市文化综合大厦以一种厚重的手法来表达它的文化品位和风格的稳定性,体量上形成挺拔的建筑性格(图6~7)。
整个建筑是由多个体量相互穿插咬合而成的复杂和谐的统一整体。图书馆水平方向的体量与写字楼垂直方向的体量形成对比关系,加上各体量局部的悬挑,使整个建筑在空间x、y、z三条轴线方向上都产生了张力。这也是出于在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中,对不同视角、视距、视线下造型效果的考虑。
4.2建筑色彩:整个建筑运用黑、白、灰的色彩搭配,这是一种具有广阔包容并极富有生命力的中性基调,使其能更好地融于环境,并能体现“文化”的内涵。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功能用房,建筑竖向体量色彩层次由低到高层层减褪,加上呈“L”形布局的体量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使整个建筑自下而上产生一种螺旋上升的动态之美。
4.3建筑细部:统一的开窗形式和固定的模数不仅满足功能和气候的要求,同时也强化了建筑的整体性和秩序感(图8)。设计中注意了多种对比手法的运用,其中有色彩、体量上的对比、有干挂石材与玻璃间材质上的对比,也有实墙面与透空玻璃间虚实对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使人感受到建筑的多种变化。夜色来临,整个建筑内灯火通明透亮,宛如镂空一般,令人浮想联翩,这也是建筑自身艺术性的一种表达。
5 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11500m2
绿红率:28%
总建筑面积:66220m2
甲方:银川z百货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乙方: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方委托乙方对所租用的浩海、城市春天3号楼地下一层、2号楼地上第一层部分面积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双方就相关事宜订立本合同:
第一章 物业基本情况
第一条 物业基本情况
物业名称:新百连超浩海 城市春天超市
物业类型:商业物业
物业位置: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南街浩海城市春天2#、3#商网地下负一层及3#商网地上一层。
物业面积:4704平方米(实际面积以甲方与出租方最终确定的面积为准)
第二章 服务内容及质量
第二条 乙方提供的物业服务内容
1、物业建筑本体共用部位的维修、养护和管理;
2、对建筑本体共用设备设施(包括给排水系统、落水管、高压系统、安全监控设备、避雷装置、共用照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系统、给排水管道、变电房、地下排污泵加压供暖设备、配电系统等)的维修、养护、管理和运行服务。
3 、本物业规划红线内属物业管理范围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上下水管道、化粪池、沟渠、池、井、室外泵房、停车场)的维修、养护和管理。
4、公共环境(包括公共场地、建筑物共用部位)的清洁卫生、环境垃圾的收集、清运;为甲方协调安排日常垃圾放置点。
5、公共秩序维护,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自行车辆等的交通及停放管理;负责物业范围内的安全监控和巡视等保安工作。
6、制订物业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相关的工程图纸、档案与竣工验收资料等;根据法律、法规制订物业服务的有关制度。包括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的维护以及消防管理制度的建立等。
7、乙方管理范围内需要与政府部门直接协调的工作及日常管理(包括:公安、消防、环卫、交通、城管、市政、园林绿化及自来水、电力、热力等部门)。
8、公共绿化、花木及设施、设备的养护和管理。
9、乙方的物业服务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1)公共环境每天清扫一次,零星保洁两次,环境垃圾每天清运一次。遇雨雪天气及时清扫路面积水、积雪。
(2)疏导各类车辆有序停放,确保物业范围内交通畅通。
(3)发生突发事件及时报告甲方,并协助采取应急措施。
(4)对物业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及时维修,确保物业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5)对物业范围内的公共下水管道、污水井、化粪池每半年检查一次,并根据检查情况适时清掏,确保正常使用。
(6)随时开展物业范围内的安全巡视。
第三章 费用及收取
第三条 物业服务费标准及支付方式
1、本合同约定的物业服务按物业面积收取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为4.65元/平方米/月,乙方物业建筑面积为4074平方米,如物业面积有调整,则双方根据调整后的面积核算物业费。
2、本合同约定的物业服务费按季度支付,每年1月,4月,7月,10月中每月15日前,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法的物业服务费发票,甲方收到发票后10日内向乙方支付当季度物业费,如遇节假日,付款时间顺延。
3、冬季供暖方式为:出租方接西夏热电厂集中供热。供暖费用标准以政府规定的供热费标准计收。
4、夏季制冷方式为:中央空调集中制冷,由出租方安装独立式中央空调且由乙方负责管理运行和费用。甲方每年向乙方缴纳 3 个月的空调费,即6月1日-8月30日。
5、空调制冷缴费标准为 10.5元/月/平方米
6、制冷时间为:9:00-21:00
7、制冷期室内温度:26℃+2℃
8、制冷费缴纳时间:每月15日前,乙方给甲方提供相应金额的物业发票,甲方收到发票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制冷费,如因乙方制冷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根据卖场记录按天扣除制冷费。如遇节假日,付款时间顺延。
9、乙方按照上述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用后,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提供服务。除本合同明确约定甲方应支付的物业费之外,甲方无责任向乙方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章 权利及义务
第四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享受乙方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
2、自觉遵守乙方关于物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法和规定,按时足额向乙方缴纳物业费、空调费。协助乙方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和宣传教育活动;
3、甲方产生的垃圾应在乙方指定的区域内存放,自行清运,保持环境卫生。
4、甲方可免费使用物业范围内的广场开展促销、展卖等活动,乙方不向甲方收取任何费用,但甲方每次活动需提前向乙方申请,活动结束后负责清扫场地。
5、自甲方在物业范围内开设的门店开业之日起一年内,甲方顾客可凭当日购物小票在物业范围内的停车场免费停车两小时;第二年顾客凭当日购物小票在停车场泊车时费用按指导价一半支付(即正常2元,按1元收取);
6、自行负责经营或使用区域内公共秩序、消防安全管理及关联责任。
7、公共部位立面、外立面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安装、张贴广告等宣传品。
8、甲方自行购置的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甲方负责。
第五条 乙方的权利及义务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本合同的规定,制定该物业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自主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2、对本物业的共用设施乙方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使用功能,如需在本物业内改扩建完善配套项目,须报甲方和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物业范围内的指定由甲方使用的停车位,乙方不得占用,乙方不得向甲方所有配货车辆收取通行费、泊位费等任何费用。乙方应在正常物业服务活动开展中维护甲方商场门前公共秩序,做到及时巡检、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对商场进出口畅通做好服务工作;
4、乙方应确保甲方商场门口范围不被占用,以确保甲方商场的进出口畅通。5、乙方有权按本合同约定收取物业服务费、空调费,对本物业实施物业管理与服务。
6、尊重甲方正常经营的权利,乙方不得干涉甲方正当的经营活动。
7、依法行使政府职能部门赋予的权利,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制度,接受物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听取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8、乙方承担物业服务区域中物业设施设备在保修期内的维保工作责任;接受物业使用人的委托对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施、设备的大修、更新、改造。
9、因甲方不配合乙方的管理导致被相关部门(包括公安、消防、城管)处以罚款、警告或其他处罚的,甲方负责解决并承担全部责任;因乙方未能履行职责导致被相关部门(包括公安、消防、城管)处以罚款、警告或其他处罚的,或导致甲方停业的,乙方负责解决并承担由此给甲方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
第五章 装修管理
第六条 装修水电费
装修期间所产生的水电费用由甲方自行承担。
第七条 装修管理规定
商网装修,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装修开始前,甲方需到乙方处办理相关装修手续,并提交装修方案及设计图纸,配合乙方做好对装修方的管理及监督工作;
2、甲方应在施工前,将涉及消防、空调、给排水及电气线路改动的相关图纸说明,提交乙方备案申请,由乙方依据相关规定、规范,并会同开发单位讨论、许可的条件下方可施工,否则,造成的相关损失及连带责任全部由甲方自行承担;
3、所有电器的安装都应遵照供电的有关规定,所有线路必须套管入盒;
4、除出租方所提供指定的门头牌匾位置、安放空调压缩机、空调外挂机的位置以外,其他位置一律不得装设店徽或标牌、广告牌(超市内除外);
5 、出入通道不得占用公共区域,不能阻挡消防通道、防火门、紧急出口、指示灯、消防栓等;
6 、甲方装修对所有设施要采取有效的保护,保障公共设施不受损坏;
7、甲方应确保在装修过程中对商场的公共设备、设施及装修不造成任何损坏,若有损坏,将由甲方承担修复费用;
8、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工具及废物等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限制在商场内,不得占用任何公共地方。所有商场内的装修垃圾必须袋装由甲方自行清运;
9、装修完成后,甲方以书面形式通知出租方和乙方,以便安排做最后消防安全检查。
第八条 装修违章处理
1、 如需改动公共设施设备,须以书面形式提前向乙方进行申请,由乙方会同相关部门予以明确;如甲方在未批准的前提下自行改造,造成公共设施设备损坏、毁坏的,则须承担相关维修责任及连带责任;情节严重且造成损失的,需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并承担违约责任。并向乙方支付xx 元违约金;
2、 装修垃圾未及时清运的,限期清运或堆放于指定位置,违者造成城管行政部门处罚的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
3、装修期间影响到其他商户的,必须及时整改,否则造成的相关损失及连带责任全部由甲方承担。
第六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九条 消防安全管理
1、乙方应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管理、维护物业范围内应由乙方负责的各项设施设备,物业范围内的消防控制室应派人24小时值守;如遇有关部门对甲方商场内的消防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时,乙方应提供无条件的配合。
2、除物业出租方按设计要求按照配备的消防设施设备外,甲方按所需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并在有效期结束前使用,及时更换需要的材料。
3、甲方装修期间需指定一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必须配合乙方执行和完成各项消防工作。
4、甲方应当经常对超市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以及火警发生后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使其都能掌握和使用所配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5、乙方负责定期对本物业内部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主动配合有关消防监督机关和甲方对超市内消防工作的检查、监督。
6、甲方有义务参加消防主管部门和甲方组织的消防演习及宣传活动。
7、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防火安全责任人所应有的权力、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