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第一单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教学原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建议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笔者在三十余年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以“自学自改”为引领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新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以单元为学习单位,每个单元用三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包括三种课前作业和六个课堂教学环节(见下表)。其中三种课前作业分别为自学自改、展题探究和过关检测,三种作业要求分别在一个单元的三节课前完成。六个课堂教学环节分别为作业展评、问题讨论、背景拓展、展题展示、疑难解析和归纳引申等,依次每两个环节用一课时完成。在笔者看来,其中的“自学自改”环节是该教学模式中最关键的一环。
突出“自学自改”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各环节分布表
下面我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一单元(以下简称本单元)中的教学设计片段,介绍单元教学的流程,并简单分析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自学自改――自主体验增强自信
一个新的教学单元的第一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包括阅读教材、完成作业、核对答案、纠正错误四步,即“自学自改”。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让学生“悟”的过程太短,常常是直接介绍知识点后进行海量做题的状况。而且课前普遍采用导学案,导致给学生预设的环节过于充分,课堂进行得过于顺畅,挤压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自学自改”不设课前导学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增加了学生“悟”的时间,让学生全方位体验阅读、思考、理解和应用的完整过程。
2.作业展评――典型问题精准解决
第一课时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评价作业,师生探讨作业照片中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教师在课前检查、批改、整理学生自主学习后完成的作业,对各小组作业数量、质量进行量化统计。教师根据作业的情况了解学情,摸清本节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挑选重点题目作为作业展评的教学内容。然后筛选最有代表性的作业,拍照准备课堂上使用。
上课后,教师首先简短引入,然后对各小组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表扬或批评,最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典型作业。主要和学生共同探讨作业的质量优劣及原因。
下图是本单元中利用参数t的几何意义解题时的作业,教师可以依次询问学生以下问题:“这个表达有问题吗?”“哪一步有问题?”“前面式子中的和与积和后面结论中的和与积各指的是什么?”“中间过程缺了什么?”“请大家写出该题的步骤!”只要学生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那么他们对参数的几何意义就能正确理解。
这个教学环节类似于作业讲评,之所以把它放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因为“自学自改”后,学生会产生很多模糊的认识,教师及时给予准确地反馈,学生理解知识的效率就会提高。
3.问题讨论――合作探究领悟内涵
第二个环节针对教师出示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围绕老师的问题提出疑问、发表看法,形成全组统一的答案,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点评。
比如,在本单元中,我们给出下列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一:对于直线的参数方程x=x0+tcos?琢y=y0+tsin?琢(t为参数),x0,y0,?琢,cos?琢,sin?琢分别表示什么?
问题三:通过问题二中的向量等式解释t的符号和大小分别具有什么几何意义?
问题四:如何用直线x=x0+tcos?琢y=y0+tsin?琢(t为参数)中的参数t的值t1,t2表达弦长?弦的中点?为什么?
以上问题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方法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必定会准确地理解相关知识。
实践表明,小组讨论对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提升学习的自信心都有好处。因此,从学生的发展来考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问题讨论引入课堂。
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展题探究――独立思考,精研细磨
第一节课后,布置学生完成指定的展题,要求尽可能一题多解。学生通过自主完成展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背景拓展――扩大范围,突显价值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复习卡
一、研究背景
学习是一个把知识“由薄到厚”的积累过程以及“由厚到薄”的整合过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每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所学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概括和归纳,形成有关知识的完整的认知结构。但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自主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
通过制作小学数学复习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网络的理解,对知识重难点的把握等。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我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对象,确定以下研究思路(如图1)
三、研究过程
1 数学复习卡包括的内容
数学复习卡,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用于复习的材料。因此,复习卡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知识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或兴趣添加其他内容。
2 学生如何做复习卡
学生学习做复习卡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与整理,明确思路。教师利用单元复习课,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并把学生说到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说出围绕这些知识点,我们解决过哪些问题,并总结相关方法。
第二阶段:小组讨论,集体创作。教师安排每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知识点、问题、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复习卡制作。小组成员内可以充分讨论、商量分工等。
第三阶段:独立探索,个性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单元知识点的认识,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对方法的总结制作复习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加上个人的想法,例如,可以在复习卡中加上自己的创意。
第四阶段: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学生在各自完成一份复习卡之后,每四个人为小组单位,进行分享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自己的复习卡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使之更加全面。
3 如何体现复习卡的价值
我将学生自己制作的复习卡加以利用,主要体现以下价值:
①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独立完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将书从厚读到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系统化,对所学知识框架的建构以及对数学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分类,经过一番整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
②复习卡是学生从自己的思考角度对知识进行提炼,更具有针对性,事实上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渠道,能够更好地有的放矢,因此,教师在复习卡的基础上再进行强调或补充,进一步强化就可以了。学生也会更认真地倾听,对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的课堂效率也更高。
③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做好的复习卡与学生分享,在讲解内容的过程中,再次巩固知识并且与学生资源共享的过程,增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④教师将班上那些内容充实、版面漂亮的复习卡进行集中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⑤教师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加入个性的元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激发学习动力,化以前的被动复习为主动复习,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四、总结反思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要求约200名五年级学生对上册的几个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卡制作,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很多复习卡的个性特色都非常明显,有的学生除了知识点、问题、方法之外还自己加上一些其他内容,例如,知识难点、易错点等;复习卡版面的设计更是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学生非常乐于和班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为教师也节省了不少功夫。从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讲解知识点的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复习卡确实是比较有效的。
然而,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制作复习卡以及学生进行讲解和交流,相比教师直接给出复习提纲和解题方法花的时间更多,尤其在学生一开始还不熟悉,有时候一个单元的复习要花上三节课左右,还总结得不够全面。另外,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有时候也无法很好地抓住知识点,做出来的复习卡内容还是有所欠缺。针对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贵。对《初数研究》课程改革的设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何小亚。与新课程同行: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7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整理与复习”中的第2题。
147÷20= 312÷50= 720÷70=
147÷21= 312÷53= 720÷72=
147÷29= 312÷58= 720÷6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师:你们会算吗?请大家先算一算第一组的三道题。
学生计算后,集体校验每道题的结果。教师统计全班学生的练习情况,剖析练习中的错误,并板书:
①147÷20=7……7
②147÷21=7
③147÷29=5……2
师:第一组题中,你可以帮这三道题分分类吗?
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反馈。
生:我想把第①②题归为一类,第③题为另一类。
师:你们知道他这样分类的理由吗?
生:因为第①②题可以直接试商,而第③题需要调商。
师板书:调商。
生:我想把第①③题归为一类,第②题另为一类,因为①③两题都有余数,而第②题没有余数。
师:没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请你从中各选一题验算一下。
学生验算后,师生共同总结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被除数都是147。
生:除数20、21、29,变得越来越大。
生: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小,商越大;反之,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越小。
师:第①②题的商都是7呢,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生:被除数相同,如果商一样,那么余数越大,除数就越小;反之,被除数相同,如果商一样,那么余数越小,除数就越大。
师:回忆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生: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计算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师:那也就是说两位数可以分成非整十数和整十数两类,我们还要把非整十数转化为整十数来试商,这里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帮助我们解决了难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顺势板书:非整十数,整十数,转化。
师:根据同学们刚刚所说的方法,请大家完成第二组的三道题目,比一比谁做得既快又准确。
学生计算后,集体校验每道题的结果。教师反馈全班练习的情况,并板书:
④312÷50=6……12
⑤312÷53=5……47
⑥312÷58=5……22
师:这一组题,结果都有余数,那你觉得可以怎么分类呢?
生:把④⑥分成一类,⑤分成另一类,因为④⑥试商以后,不需要调商,而⑤试商以后需要调商。
师追问:这组中的⑤312÷53=5……47与第一组中的③147÷29=5……2都需要调商,那它们在调商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独立思考。
生:第⑤题是把53看做50,用6试商,发现不够减,说明商太大了,要调小;而第③题是把29看做30,用4试商,发现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太小了,要调大。
师:调商的规律,我们总结成一句话――看小调小,看大调大。
师板书:看小调小,看大调大。
师:至此,我们一起总结了调商的方法,同学们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不错。请同学们完成第三组的三道题目,比一比谁做得既快又准确。
学生计算后,集体校验每道题的结果。教师反馈全班练习的情况,并板书:
⑦720÷70=10……20
⑧720÷72=10
⑨720÷68=10……40
师:你在做这组题的时候,发现与第一组题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发现第⑦题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个位上不够商1,要用0占位。第⑨题也是这样。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第一组题和第三组题的商,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以是一位数,也可以是两位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的商是一位数?而第三组的商是两位数呢?
生: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第一组,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商写在个位上,所以第一组的商是一位数;而第三组,被除数前两位等于除数或大于除数,所以第三组的商写在十位上,是两位数。
师:总结得太好了。通过这三组题,我们总结出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用0占位。我们还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的方法――看小调小,看大调大。
师板书: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板书:
【课后分析】
第一,教材为什么要编制这一题组?
笔者认为备课时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这一单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在“整理与复习”中安排这一题组,除了变化形式为学生提供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机会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通过思考,把握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主动发现计算规律,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算法、运用算法,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从上述教学过程中,看出了执教者如何体现“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积极思考”。
第二,学生的认知Y构是否得到必要完善?
这个题组安排在单元复习中,是否就意味着它仅仅是一道巩固新知的复习题?这一题组的教学是否可以让学生实现认知结构的整合?从教学过程看,执教者的引导相当成功。奥苏贝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内容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的过程。上述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做到了,他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些题组,帮助学生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一步步引导,最后总结出了整数除法计算法则以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的方法。这就是精彩的复习课,熟悉的地方,也有别样的风景。
关键词:基础知识;知识归纳与典型例题;综合应用;题签
复习是学生学习和巩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处理好复习课,尤其是学期末总复习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零散分布、不成体系的,因而急需疏理、巩固和提高。
成功的复习应在学生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使本学科知识形
成体系,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提高能力,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了解出题意图,使训练题真正为了掌握知识点而服
务。针对以上特点,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出以基础知识、基础题型、综合运用为主线的“两课三签复习法”。
“两课三签复习法”即两个课时―知识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课、训练题拾难讲解课;三张题签―基础知识训练题签、知识归纳典型训练课所用题签、知识综合运用题签。复习以知识体系为单元,以两天为一个周期。复习流程图如下:
[②知识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课] [③发综合知识训练题签][④训练题拾难讲解课] [①发下一节基础知识训练题签]
具体操作如下:
一、发基础知识训练题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到学期末学生对开学初所学的知识大都记忆模糊,而且不愿意看书,因而在复习课之前,应布置学生看书复习,为了使学生知道看些什么,发一张训练题签,这张题签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及简单的解答题为主。各个题型都应是基础知识点的直接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回忆起所学知识,同时了解该单元所对应的一些基础题型,针对的是中低程度的学生。
这张题签的题量控制在45分钟之内。向学生说明此卷的目标,每道题都列出分值,要求学生在30~45分钟内完成,并定出最低分数线。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达标,第二天在课前收卷、批阅、发卷,让学生建立得满分的欲望,从而认真完成这一任务。由于题的难度较低,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完成,因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自信心。
二、知识归纳与典型例题训练课
这是两课中的第一课,也是整个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有老师引导,学生实施的知识梳理与应用课型。本课以题签为载体,主要包括知识梳理、知识扫描、典型例题、总结提炼、高考题窥视等几个环节。
1.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体要求,类似于学习目标,指明学生应该掌握一些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2.知识扫描
此环节把每一个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
在脱离课本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空缺的词句都是该知识点或概念定理的关键词句,旨在检验学生看书复习的效果,以提问的形式完成。本环节的最后又留出一个知识点的空,设问“我们的总结全面吗?”教师故意把本单元最重要的知识点漏掉,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看书。
3.典型例题
本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前把该部分的典型题自己总结。课上教师将题型归类并指出考查的知识点,使学生学会思考了解出题者
的意图。典型例题的量不宜太大,以精为主,大约三到四道题。但题的综合性应较强。可以采用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等方式处理。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只作引导。
本环节还有一个重要步骤是“请你选题”,要求学生把老师没有总结到的题型总结出来,因此教师应故意将本部分最重要的题
型留出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本组选的题本组人讲。最后评出最佳题型和最优小组。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自学和概括能力。
4.总结提炼
总结提炼主要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炼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老师提示列出提纲,学生总结。
5.高考题窥视
选一两道近年来的高考题,提高学生高考意识,让他们了解高考,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
总之,五个环节中,不论哪个,都应以提高能力为目的。
三、发知识综合应用训练题签
通过前面的复习,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和基本题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时应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故在复习课后发一张综合题型的题签。该题签的训练题综合性较强,不但有本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也可以把其他章节的知识综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本单元在本章乃至本册书的地位也应有所体现,这一卷该针对的是中上等同学,提高兴趣训练,要求50%以上的同学及格。
四、训练题拾难讲解课
学生做过的题,若不及时点拨答疑,不会有较大的进步,针对上面发放的两张训练题签上较难、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题进行讲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要求课前对学生的训练题进行批阅,理解答题情况,分析错误原因。这样才能在讲课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好的效果。
在顺利完成这一轮的复习之后进行下一轮的复习。
这种复习方法既可用于学期末的复习,也可以用于高考一轮复习。笔者在教学中多次使用该复习方法,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学业水平测试也借用了该方法。由于教学经验所限,如有不足之处,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将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注重考试分数和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教师要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环境。学生要对课堂所学及时反馈,随时调节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启蒙作用,满足小学数学教学自身的需要,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数学学习的认知能力,能够实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统一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扩展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数学思想,改变数学教学考试形式,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精髓。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1.注重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好地感受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许多数学知识均是前人通过长期经验积累才总结出来的,有的数学知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因年龄原因,思维处于尚不成熟阶段,不能完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只存在浅层的记忆。只因学生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不能深刻理解。所以,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知识出自何处,结论是如何产生的,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由感性上升為理性,细致分析和总结数学知识点,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思想。
2.强化学习过程的思考与总结,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
数学课堂上我们发现,有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与教师的配合也比较默契,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也比较熟练。可是,当学生在课下再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时,却特别吃力、不知所措。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在课下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思考,这说明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知还是不够深刻与全面,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为此,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强化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思考与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
3.加强小学数学知识的巩固,总结相关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数学;低年级;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61-01
新课改以来,江苏省教学部门先后编写发行了多套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前应用的是课标2011版数学教材,它凝结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相比传统教材,无论在教学理念或是内容、形式上均具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在汇集一线教师实践、感悟的基础上,现摄取新、旧二套教材一至三年级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一、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性,内容增删移动更加合理
课标2011版苏教小学数学教材调整最直观的一点变化就是:开本大了,单元少了,体例变了,内容结构发生了变化。当然,教师更应当注意其中发生的隐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内容编排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在课程内容编排方面,更加注重突出知识点实质,比如统计图取消箭头,几何部分知识点按照体、面、线、点的结构顺序进行编排,等等。课标2011版苏教教材更加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表述以及教学方式上有了更多改变,比如“平行”概念中“在同一平面内”的表述改变为“像这样”、选择并丰富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素材(童话、情境图等)以引发学生动机。其中,课标2011版教材在“你知道吗”专栏,为学生们讲解了很多数学应用的背景材料和数学史料。例如二下教学单元中,讲解时间单位时,学生们从中了解历史长河中计时工具的演变发展;认识方向时,学会基础的方向判断知识;等等。学习难度也有所降低,比如实验教材三年级部分的“观察物体”整合后移至四年级上册,“运动与身体变化(统计)”移动到四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年月日”合并到三下集中学习等。
二、加强直观和操作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策略意识
1. 增强教学内容弹性,设置丰富的“动手”专栏内容
为了增强教学内容弹性,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从教学中取得进步,新课标2011版教材设置并不断丰富了专栏内容,如“动手做”“思考题”“综合与实践”等栏目就是其中的典型。教材修订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精心选择调整“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使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所知所感,启发学生从中进行有条理、有深度的思考,活跃氛围,进而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善。其中,二年级上册安排的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包括“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前者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变动,进一步关注学生操作的自主性。至于后者则安排在“厘米和米”单元后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尺”的概念,经历身体“尺”量常见物体等过程之后,使学生获得长度测量的应用经验,进而培养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2. 设置数据收集和整理知识单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关注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编排的特色之一。新课标2011版教材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方面,其特点有四:(1)经历标准分类的过程。分类是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在一年级上册初步接触简单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该单元单独安排例题教学分类标准,使学生从数据整理的体验切身体会到分类标准与结果之间的联系。(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新教材知识点更加关注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提出了诸多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数据统计方法。比如,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统计、汇总课程表中各学科出现频次等。这些涉及调查、实验、资料查阅的简单数据整理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使学生从生活化、问题化的知识情境中更清晰地体验、掌握数据收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经历自述数据分类的过程。为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新教材将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量等知识点延后至四年级学习,在第一学段则选择引导学生自述数据分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不仅为学生描述数据提供了更具开放性的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数据分类的过程和方法,使其产生对数学统计的兴趣。(4)经历简单的数据分析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单元编排的核心思路。为此,单元末尾设计了相关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数据统计结果,从数据分析中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三、启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新版教材更加重视探索、发现、总结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希望通过难易度适中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悟由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数学结论的过程和方法,进而获得简单数学规律的探究经验,实现合情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二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三下探索乘法计算规律的专题活动等处均有所体现。比如前者就安排有练习,学生联系图示,比较计算结果以及图形阴影和空白面积的变化。经过一番思考与模拟计算,多数学生就能够从中发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总结发现简单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探究、创造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掌握教材编排、教育理念的变化并深入挖掘相关知识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水平的提升,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任务 影响原因 有效方法
有许多初中阶段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感觉数学学习困难,他们在做习题或课外练习时,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因而,一个阶段后,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根据我以前读书和参加工作一年半的教学实践,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教材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材,多数知识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贴近,且初中教材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因而学生一般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相对而言,高中数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知识难度大,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相对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这一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来弥补不足。但是进入高中后,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进度相应加快,知识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部分学生不适应教学方法,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三、学法的原因
在初中,部分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独立思考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差,满足于知识的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时的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甚至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谈不上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了。
四、其它的原因
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兴趣、性格、意志品质的优劣,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如何,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高一学生数学学习。
针对以上影响数学学习的原因,同学们应当怎么样弥补这些不足呢?下面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几个常规步骤方面谈一谈:
透彻领悟所学知识: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这就需要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下大功夫,不仅要弄清数学概念的实质,还需要弄清概念的背景及其它概念的联系。例如初三学生都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我曾在高一新生中做过这种调查:为什么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时有根?答对率不到百分之一六,说明了什么?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这概念理解不透彻,相关知识缺乏联系。
科学地对待预习:对于一部分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的同学,我主张课前预习。正确的方法是先不打开书,设想这节课的内容、结构,然后打开书:看到要对某个概念进行定义,马上盖上书,自己试着定义一下;看到一个定理的第一句叙述,再盖上书自己猜想它的结论;看到一个公式,也是这样。看到例题时,先不要看解法,自己先在纸上把它做一遍,再与书上的解法进行比较、思考――这样的预习,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思维的训练,都是有益的。
对于数学基础好,思维反应敏锐的同学,我不主张课前预习。因为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课上要讲的内容、结论、推导过程、例题解法等,那么,课堂上还谈何“超前思维,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呢?”这白白浪费了课堂上发展自己智力素质的机会。
提高听课效率:高中学习期间,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我认为,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以免上课还气喘嘘嘘,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听课,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听是前提,随之是积极地思维。要全身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教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教材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的思维的见解。将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学习、消化、思考。
总之,“自己动手”的课堂听讲,是最科学的。
重视复习和总结:
1.及时做好复习
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能使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本章你觉得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做适量的练习题: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的。事实上,要提高数学成绩,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加深了你的缺欠,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尤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教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是不能形成技能的。
一、立意减负,有些事与愿违
实验教材有意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减少了繁杂算术内容,降低了运算要求,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使数学内容变得有趣,变得容易,这是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的。但新增加或加强的一些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了,对不少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几和第几》,每次遇到这样的填空题,学生的错误率特别高,因为大部分学生汉字还没认识几个,让他们把左边的四个圈起来并把第四个涂上颜色,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
又如,一年级下册的《认识时间》及《认识人民币》,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相关的生活经验少,接受能力较差。如果改在二年级学习乘法之后再来学习,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该类问题,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掌握更牢固。
再如,有的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例2和例3;有的例题后没有相应的练习,教师还要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做,如,六年级上册的和倍问题;还有的练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了,学生也有一定困难,如,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练十四第3题。
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也有的内容要求过高,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教学很难,如果到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起学会简单得多。
二、结构编排,有些衔接混乱
现在的教科书注意将数学知识循环上升进行编排,内容的编排尽可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但还有部分内容出现了知识衔接混乱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
比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教学,应该安排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之后,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此之前。这样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想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由于没有学过笔算加减法,在数据是两位数时,学生就不会进行计算。
又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一些计算涉及到“多位数乘一位数”方面的计算技能,而教材却把笔算乘法安排在后面的第六单元。这样安排,遇到长、正方形边长大于10时,由于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大部分学生就会感到计算困难。还有本册第五单元《时、分、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也要涉及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调整到第三单元《四边形》之前,才符合知识循环上升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有些实际偏离
教材安排了许多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但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还有第68页和第79页的情景图对大部分农村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然而,毕竟农村学生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作为全国小学生的使用版本,应当更多地考虑农村儿童的生活经验,搜集农村儿童喜欢的活动、熟悉的场景纳入教材情景图,适当增加农村题材。可以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为不同地域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不同地域的教师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做一次大胆改革。
此外,还可以加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力度。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一些特色资源的保留与进一步开发意义重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小的方面包括对于农村地方及农村学校特色资源的发掘与建设,大的方面可以是对于乡村自然资源、民风民俗、优秀人物、现实问题等乡土文化的加工利用。如果能够立足于农村现实、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既能够传达与城市同样的内容保证了学生升学的公平性,又不至于使农村学生担心未来出路问题,而且对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重要作用。
四、操作实践,有些力不从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新教材提供了许多内容都需要动手实践的。这种理念非常好,但到了课堂上有时难以落实。
[摘要]练习课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新授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建构和内化,提升思维的能力,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为了改变练习课容易给学生带来机械重复、疲劳无趣的感觉,并且期望赋予练习课更多的思维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从练前先忆、练中有变和练后讲评三方面入手,深度挖掘练习题的作用,把练习课上得生机勃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70-04
[作者简介]季璇(198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练习课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巩固新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梳理、建构和内化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最不喜欢上的就是练习课,认为练习课就是做题、讲题,没有新课有意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练习课所承载的意义,上练习课时就题论题,机械处理习题,组织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活动的支撑。为此,笔者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能够深度挖掘练习题的作用,把练习课上得生机勃勃。
一、练前先忆,练习应有“数”
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之后都会安排一节练习课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其中一些大的单元会有相应的复习课,小的单元则没有。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知识的建构和连接,学生很容易遗忘。因此,笔者在平常的练习课中也加入了一般复习课才有的元素: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和绘制相应的知识结构图。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哪些,本节课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开门见山地把知识框架和盘托出,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稀里糊涂跟着老师走。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练习三”,是对前面所学的三角形知识的认识、分类的一次综合练习。做练习前,笔者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让他们先自主地把知识分成几大块。学生基本能够想到把知识分成两大块:三角形特征和三角形分类。笔者再让他们尝试着把每大块知识细分成几小块,如果此时回忆不清,允许他们翻看数学书。最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制作知识结构图或者思维导图出示给学生。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结构图,这样效果更好。可能有些教师会觉得让中年级的学生自主制作知识结构图有些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教师在日常练习课和复习课中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到了中年级他们是能够将知识结构图做得有模有样的,如图1:
图1学生对于四年级上册“角”这个单元的所做的知识结构图
形成自主构建需要有一个训练过程的。一开始,是老师“扶着”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在介绍几种常见的整理方式之后(如框架图,思维导图,表格,文字列举等),笔者就鼓励学生用自己觉得最清晰的方式进行整理,允许他们有所创新,可以画得色彩缤纷,也可以配上想要的插图,还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到后来,学生很主动地进行知识整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敏感起来。
二、练中有变,练习应有“魂”
练习课的练习设计应该以教材练习为基准。除了一些必备的基础训练题,教师还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形式的改编,融入一些综合性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练习,特别要注意根据班级情况补充一些易错题的练习。
(一)一题多变,对比反思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练习三”第1题: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这里,在变换底的位置后,让学生画出每个图形的高。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到:同一个三角形改变底的位置后,高的位置也有所改变。这样的练习会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底和高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在画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一定要垂直;勿忘标上直角符号和“高(h)”;垂直不是“竖直”,要看清底在哪里。这样下来,学生对于绘制三角形“高”的操作技能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由易到难,形成题组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被一种现象困扰:平时上课感觉学生解决书上的题目还可以,但是一遇到作业或者考试中的题目有一点变化就犯晕。笔者认为,这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掌握了书本上较为常见的题型的解决方法,因为题型的相似,所以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不多,因此在能力层面的目标达成就不到位。题组训练是个好方法,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思考,思维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教材中,“混合运算”这个单元的数量关系相较于前面更为复杂,有些学生理解题意就有困难,更别说列出综合算式了。书上P41-42“练习四”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
习题1: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390千克,运来橘子7筐,每筐重30千克,运来苹果4筐,每筐重多少千克?
题目出示之后,笔者先让学生复述题目的意思,接着引导学生勾画出习题中的关键词句,帮助他们理解,最后总结出审题的几个步骤:认真读题,符号勾画,默默复述,画图示意。经过审题的训练以后,笔者让学生独立解答该题。学生解答得还比较顺利,列式:(390-7×30)÷4=45(千克)。在学生说完列式的想法后,笔者又相机引导学生概括此题的数量关系式:总数量÷筐数=每筐数量,接着进行第一次变式。
习题2: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390千克,橘子每筐重30千克,苹果每筐重45千克,已知橘子有7筐,运来苹果有多少筐?
题目刚一出,就有学生在下面叫起来:“跟上面一样。”不过随即就有人反驳:“你好好看题了吗?”这是多么好的审题教育啊,相信那位叫起来的学生已经体会到好好审题是多么重要。只要认真审题了,学生解答起这道题来也很轻松。学生列式:(390-7×30)÷45= 4(筐)。接着组织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
生1:两道题都知道总量、橘子的筐数和每筐千克数。但是前一道题是告诉你苹果筐数求每筐多少千克,后一道题是告诉你苹果每筐千克数求筐数,所以不一样。
生2:感觉两题是相反的。我们可以用上一题的条件来检查下一题的结果。
师: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呢?
生3:总数量÷每筐数量=筐数
师(总结):要想解决好实际问题,必须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因此,审题是至关重要的。
再进行第二次变式。
习题3:超市运来橘子和苹果共390千克,橘子和苹果都是5筐,已知一筐苹果比一筐橘子重16千克,每筐橘子和每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且方法不止一种。这时候学生主动提出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笔者当即答应。随后学生展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
生1:补充橘子的数量,先求大数。列式:(390+5×16)÷5÷2=47(千克)(苹果);47-16=31(千克)(橘子)
生2:减少苹果的数量,先求小数。(390-5×16)÷5÷2=31(千克)(橘子);31+16=47(千克)(苹果)
生3:先假设橘子和苹果每筐千克数一样,再还原。390÷(5×2)=39(千克),39+16÷2=47(千克)(苹果);39-16÷2=31(千克)(橘子)
通过一题多变,笔者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逐层深化。在第一道题里笔者着重进行了审题技巧的训练。在第二道题里则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数量关系的相互变化。而在第三道题里,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道题的思维难度更大,并且借此题让学生感受一道题的不同解法,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练后讲评,练习应生“巧”
学生练习,绝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练习是为了获得经验,总结和概括一些“画龙点睛”的东西。当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总结和概括,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练习成果。
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错误率较高。因为此时他们已经掌握了5个基本运算规律,当这几个运算规律混合在一起,让学生灵活进行运用以达到简算要求,特别是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的时候,学生们显得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因此,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对题型进行分类和归纳。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练习五”中,笔者加入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先复习了各种运算律的表达式 ,然后让学生做了几道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接着引出问题:
师: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有几种不同类型?请你举例子说明,一时想不起来可以参考教科书。
请不同的学生上黑板写出所举例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所举例子是否雷同,是否具有明显的简算特征。
生所举例子如下:
①46×7+54×7②128×7-28×7
③25×(40+4)④25×(40-4)
⑤999×19+19⑥101×19-19
⑦102×15⑧98×15
师:为了加强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给这8种不同类型的练习进行命名。
师生共同命名:
①46×7+54×7②128×7-28×7
(加法合并式)(减法合并式)
③25×(40+4)④25×(40-4)
(加法分配式)(减法分配式)
⑤999×19+19⑥101×19-19
(特殊加法合并式)(特殊减法合并式)
⑦102×15⑧98×15
(特殊加法拆分式)(特殊减法拆分式)
对简便计算类型的归纳和总结,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简算的认识。通过对比不同的简算类型,师生总结出解题方法。
教师是练习课的设计者,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只有深入教材,把握本质,贴近学生,才能够让练习课充满灵性,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