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伤感散文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说之散文,吾之上学熟之,是乎于大同小异,如文类几种,续事,论说,抒情,写景等等。先题目命之,然就几点,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结尾,加语法精炼而注之。散文者,需内容题目紧密,显段层分明,然柔情似水,却幽默豪然,可论事明了,说情有节也。散文者,形于猪头,虎身,鱼尾乎。开头用笔,如猪头丰满明显,指人深入。切中,虎身强壮充实,语之精,言之感。然尾,纯鱼尾细致,思水静静而荡,乃使即人,回味无穷也。散文者,绝不可少之三个步骤也,然之无作品乎。
说之诗歌,吾喜好有佳。大凡古风今韵,遇之读之,视之赏之。现往写诗歌者,多以诗牌而调咏也。然以,西江月,七绝,如梦令,七律,蝶恋花,五绝,卜算子,五律等等,及现代诗歌而行之。古诗词者,求其韵律合折,吾不模仿。现诗歌者,其简单明了,然语句精炼,表触景生情,发内心之感慨也。然大气豪情,或忧伤感人,使人阅之舒畅也。谓之韵律,韵为声者,律为音也。谓之精炼,精为言,恰到好处,炼为文,积淀深至也。
吾现之诗歌,主以声调之用法,吾以古人写之格式,来写吾之现代作品。乃之现代诗词,用声乎。乃之现代诗歌,用调也。然诗歌在于声调咦,切高低之分也。即每句后一字者,对下句后一字也,使声调错落有致,方焉顺畅也。其高低声调者,平,低,高用之,然随作品转换而为之也。即平者一般柔至,低者一般忧深,高者一般豪气也。现格式应用及之先始,独别具一格,写别样诗韵,乃吾发展之目标哉。
吾随笔言之,视之友人之佳作。凡作品写于出世者,有之茫然不解,有之表里不一,有之按部就班,有之效仿古风,大无标新立异也。其散文者,文为题而合之,不然却风马牛不相及乎。有之文中参差诗歌者,说是散文,不然。说散文诗,更不然也。但文诗而写之,谓之为;散文诗也。有文内容很既明了,可偏偏长篇宽论。说散文,长也,说小说,短也。然诗歌者,注韵律不意多,可现代诗歌仍有韵律及声调也。
文/枫叶
思绪如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纤细、缠绵,令我着迷。它引领着我,和我的心,去追随远方的你。
那一个寒冬,我们漫步、栖息、倦缩在大片大片飘着的“棉絮”里;我们手捧着雪花,漫天,扬撒,扬撒着幸福、欢笑,还有蘸在雪花上的泪滴。那,已成为了你我扬撒“棉絮”飘在天上的彩霞,顺着彩霞,飘下晶莹的“树挂”。
忽如一夜春风来。和煦的阳光,温柔的风。睁开眼,你不在。我哭了,好伤感。漫天飘洒的不再是雪花,而是雪花眼里流出的泪。滴答滴答、哗哗的下。我,等不及,冲出屋外,“扑通”跳进了雨海——我奋力的游啊,游,恨不能生出翅膀,一下子飞到你的身边。
凭一首诗凌越人生,进尔睨视这个混沌人世,这是怎样一种爽气!有人以为写诗百无一用,是因为他们从未有幸真正进入一次神的恩赐区,尝过一只蜜蜂怎样亲自酿出劳动之蜜之快活滋味……
(关于19世纪欧洲和苏俄文化艺术)19世纪的风景仿佛在静静向我们阐述质询:抒情性。而“抒情性”——再一次低头垂泣。
(90年代诗歌与民间的关系)70年代末是一次“民 间”预演,但那时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理论、观念与眼光,不够阵容,是苏联“地 下文学”的一种横的移植,太多政治色彩。而90年代民间已具备浓厚的中国本土文化色彩,连接上了古典。它的蓬勃生命在于文化意义。它为当代文学和文化开辟了新一条宽阔的道。
90年代民间能够独立认定自己的诗人,这在几十年来是第一回。民间产生了自己独特、独立的文化精神,前所未有。90年代民间产生了蓬勃的诗歌运动,在人们几乎没有注意中,产生了内在的,悄悄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和未来文向有深刻内在联结性。)
……“新时期文学”留下的历史赋命远未完成。而曾几何时连历史进程“主题语”也大面积丢失、坍塌、遗忘……想想真是可怕啊。70、80年代出生的青年竟以为1979年的“新时期文学”就只是一种单纯孤立的“文学写作热”(!)这回事……
(“民间诗歌”的蜕变)90年代结束前终于孕育出它的叛 逆者、继承者:“网络诗歌”!!……
……90年代民间打通了现代诗许多“内在关节”,以“反 遮蔽”的争夺,及另行开拓‘话语权”等方式重新广天覆盖,淹没旧田。可说在表现形式,美学等方面悄悄进行一次彻底的“半地 下”诗歌革命。
(短诗的功能)当人能叙述一种生活时,这种生活其实已永逝!短诗的功能有点象傻瓜相机,抓拍(或复原)了一瞬的真实。
……35岁前后旅行大兴安岭数次,时有中年的冷淡、宁静升起。汹涌的额木尔河,塔河、额尔古纳河、呼玛河、宽阔界河黑龙江等均给我印象之深,怀想人类的早年,“我喜欢沿荒凉的河流旅行,河流里深埋藏着我的过去”(《河岸》)。在山中,开始思考哲学。不知为什么,一开始深入接触思考自然,我那些昔日“浓得化不开”的诗郁结都渐消散了。开始写散文诗和随笔……
……我们祖国版图并没有分 裂,但是文化某种东西已“分 裂”:想表达会失语,说出后找不到听众。想审美找不到共同点。你得先找到共同点才能有表述权。几代人互不衔接,前边一个代沟,后边一个鸿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想沧然涕下,别人嘲笑你的眼泪。因为财富不可以均享。有一天我们生活在共同土地,操共同语言,但文化观念分道扬镳。沟通现在就已是个大问题……
……这种诗不单代表诗人私已,而是与周围世界有密切关系。古时民歌就有大地性,英美乡村歌曲,中国知青歌曲都是这样。这里含有艺术母源的东西。……这种东西当代在减少。朦胧诗以后本土现代派诗路渐窄也和背离了大地性有关。
重整诗歌待青年一刻重新到来。
古时候诗歌写久了,就写出一种“宫廷体”,现代的诗歌写久了,就写出一种过分“技术化”“格式化”的模式的东西,绑住了诗歌原本天性的自由自在。散文诗,在1980改革时期前,就形成了一种“僵死的外壳”:一小段、一小段肤浅泛美的文字,近年有改变,但还是没彻底离开它“唯美”的窄路子。……
(民间诗人成长困难的感受)生存空间比过去狭窄。写诗需高度集中精力,古往今来,集中创造精神的人物质上相对贫困。社会要关注这一点。有的青年诗人,我采访之后,心情沉重,他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他们谈到自己也常有年轻的伤感和无奈。令人难受。知识分子多有收入,民间多年无人关心。他们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要爱惜他们。
(谈70后。关于诗人划分“年代”问题)我们对诗人从没有象今天这样以“出生年代”划分。后边马上就80年代出生提到桌面,还有90后……当然可能是逼的,不这样,他们无法冲入历史(?)这是复杂时代问题。每一代人问题说到底靠自己解决。70年代人的问题他们现在民间差不多意识到了。靠自省。灵丹妙药永远在文学和生活里。
(90年代诗歌阵容的变化)其本质是诗歌审美、诗歌理念乃至诗歌阵容的再次重新分裂与组合。表面是混乱纷纭,内里是变化着。这好比正在地壳变迁时刻。朦胧诗前后形成的新美学理念外壳几番褪去,代之是60、70年代两代人的哲学。几代人美学观正在产生断裂。这一次比70年代末那一回更剧烈,裂痕更深……
诗人素质不是孤立的,他常是国民素质的一个标尺(急欲成名一定损失了他品质里好的东西)
当代诗歌和文学因失去了整体把握的能力,只好诉诸泡沫和碎片,更无法认知和及时总结时代(变成文学的支零破碎,附属摆设)
门户、帮派林立。青年们中形成的东西,也许很多年都不能消除。90年代是一个诗歌“民间之春”的年代,其实可以与启蒙期诗潮比美。但他们很大程度限制在民间交流,没有充分向“地面”真正展示好。据有人估计,仅90年代,有500种以上民间诗歌报刊之多,比70年代末民刊潮规模大得多,少有人做这方面细的研究。另一个是“近亲姻婚”,考察中我发现,有些民刊作者,只读民间,排斥其它。民刊办的重复,雷同。对广泛样式文学阅读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优秀作者仍难浮出水面不是天方夜谭。文学准备不足。西方哲学只零片断。忽视传统。不懂历史。文化链大断裂。破得太多,建立不够。学习的第一先生“谦虚”被赶走。在新创造的田垅里飞舞着“暴力文化”“黄色污染”“丑陋言词”三只害虫。青年被“一夜成名”始作俑者引向堕途,恶恶相循。甚尔“全国大运作”,形同“名声”贩毒……
诗人适合相聚于小城镇,所以小城镇珍贵。我也认为今天诗人实在是适合于生活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打工诗人”之面临)贫 富悬 殊急趋严重。青年诗人自己,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诗人在当代是业余。“打工一代”诗人如经济好一点,要争取全受高等教育。穷困地区青年诗人要正确认识工商社会发展方向,不要抵触。——要共同创造一个互助、宽容的社会,人人只顾自己很危险!
(谈东北诗人的地理文化背景)……如果论国内哪里与黑龙江、吉林(东北中、北部)二省文化传承反差对比“最为鲜明”:我说是四川、安徽。我体会并多年总结长春(或东北城市)属移民(19世纪由山东、关内)、农牧文化性(原住民、少数民族)、殖民地、及半个世纪前迅速到来的工业性结合为一体形成“混合文化型”城市,它的历史积淀束缚小,偶尔会迸发种“生机蓬勃”,产生出几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但从广谱上看,它属“半生不熟”,文化底蕴不够。而这些诸因素和地理构成了我们的“命运”。这里与俄国有地缘上接近,甚至河流、树种、植物都有相类似的,所以从前东北诗人读起俄国作品更容易体会接受。……
风景一坏,诗就坏了(风景与诗歌的关系)
国际文化的到来,挟裹着西方“反文化”东西同来,如掩于科技和文明外表后的野蛮、暴力、掠夺财富、占据权力资源、侵占他人生存……继续上演。70后诗人的“历史感”“使命感”少?后边他们的使命是沉重的,他们面对的历史空前复杂,艰难少参数,必须一手创建,一手修补,一边学习,一边抗拒——甚至面对他们自己亲手制造的“满目疮痍”(!)
一、预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语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语文也是一门最富有生命与情感的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唤起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各种情感。审美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浓郁的教学情、学习情与各种丰富而细腻之情的情感场。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怀着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用饱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来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祝福》时,可以通过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在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有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目光呆滞的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她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长竹竿。她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个惨遭宗法思想与礼教迫害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祝福》。”通过教师这样的文学独白,初步概括出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也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凄美之境,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兴趣。讲解这篇课文时,我们还可播放《百家讲坛》的《祥林嫂之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礼教对底层劳动妇女的摧残,通过这样的分析,激发了学生对人性的审美热情。
二、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良好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与知觉有着直接的冲击力,琅琅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韵味往往能得到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讲授《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与词中所蕴含的人情美与深刻哲理。《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写了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要表现出词人对历史战争场景的感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一些。其次,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三、激发审美情感,让审美主体走进艺术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学生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进而激起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在语文教学中教者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可用优美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描述意趣横生的画面,或者演示形象逼真的情境,从而增强审美氛围,启发他们去感受美、创造美。
例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可借助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展开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散文诗般地表达出来。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眼前岳麓山的枫林,联想到祖国无数山岳中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还要绚丽。“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转化为散文诗:秋水澄澈,秋江碧波,眼前的湘江,时值秋季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又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这样通过想象和再创造重新走进艺术创造的境界中去,真切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雄奇伟丽景物的壮美,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蕴含的革命者崇高的心灵美。通过画面展示或二度创造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领悟,是进行审美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放飞情感思绪,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
要想创造美,就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题海战术,真正从语文自身出发,打开想象,放飞思维,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就必须抛弃以往的“标准”的羁绊和束缚,解放学生的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用思辨的眼光去发现、感知语文的美,用愉快的情感去创造美。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在艺术作品中,发现是美的东西,通常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发现的。因而,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基本前提条件。
例如:在讲解《再别康桥》时,当我们读到“金柳”、“青荇”、“星辉”时,可以想见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以想见苏轼面对美景时的超脱情怀。所以说语文教材是一种很好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的素材,这个素材中的自然、人物、历史、风俗等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或含蓄深沉、或热烈奔放的美,继而,让学生通过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学生的想象,就是对于美的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的过程,就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对于这种行为给予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情况,充分发掘和应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选取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额外的文化美育资源,充当语文教学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②前年,我和父亲在北京游故宫时,看到了珍妃井。阅不尽雕栏画栋,叹不完帝王荣华,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冷清处的一眼直径不足一米的枯井。圆形井口覆盖一青石。日已西斜,柏影森森,那位聪慧伶俐的伊人终逃不出禁宫内苑半步,其魂魄兮是否能化蝶翩翩?
③湘西乌龙山——传说中土匪出没的荒僻地,我竟然发现了这样一口水井。井水通体透明,如若有鱼,定然“皆若空游无所依”。走了两个多小时崎岖山路,正饥渴难耐,忽现这么一口井,旅人该多么欢欣鼓舞?我急忙跑过去,蹲身往井里舀水,谁知手刚伸出就碰着了水——清凉的水!原来水很满,快与井口平齐,只是因为水太洁净,才使我的眼睛骗了我啊!屏息凝神,那一刻,我真的无法说出内心的震撼!我从没见过如此柔滑的水,使人联想到婴儿的肌肤,或是德芙巧克力入口的那一瞬间;她未沾任何世俗的污染,素面朝天,天光云影也不忍在其中照影儿,只有水井靠路的一面,大概是流着流着忘记了方向,故而在外随意蓄成了汪汪的、浅浅的一池水。池边蹲着一位穿青色苗衫的女子,抡着一个木槌,在槌洗一床兰花床单。她似乎没在意我的存在。一如那眼井般沉静美好。喝饱了肚子,灌满了瓶子,我匆匆作别了那眼井。夏去秋来,那眼井常在我梦中出现,濡湿着我因父亲离去而忧伤蔓延的心墙……
④犹记得幼时,清明伯伯家门前不远处就有一口水井,没任何砖砌石垒,可能是很久以前有几个泉眼总在那儿冒着,冒着,某个勤快之人便将它稍微挖深,拓开,也就成了这口水井。孩子们爱去井旁玩儿,尤其是春天。井旁那棵歪脖儿垂柳又长出长长的发辫时,柳旁那棵快遮了井的一半的桑葚树上便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葡萄似的桑葚儿,馋嘴的我们“哧溜”一下爬上树,一会儿,小嘴旁,花衣上,都沾满了紫红的汁液!在井里洗洗脏乎乎的小手,待小手又像芽白般时才高高兴兴地回家。只可惜才吃了两年的桑葚,那树就被砍了。井,也渐渐被杂草掩盖,后来干脆被填掉了。
⑤那时与我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是马家台那口井。我家住在山顶。而井在山脚。没有自来水的岁月,山上每户人家的用水都靠那口井。井不大,不过也比清明伯伯家的那口井大了三倍。井底是泥抹成。只有井壁用卵石砌成。开始时,挑水的人家不多,井常是满满的。后来,山上的树越来越稀疏,房子越来越稠密,井便力不从心,在用水高峰的夏季,常露出它黄色的井底。挑水的人非常虔诚地守在井底,等着那泉眼冒水,够一瓢了,便小心地舀起,再等,再舀,后面还有等着舀水的人着急地催促着,好半天,才舀了一担水。直起腰,捶捶酸疼的背,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打道回府。遇到实在缺水的时候,我们只得去更远的水井挑水。那时,我父亲是采购员,常年在外奔波:母亲和奶奶得侍弄连姑姑家一起共九口人的菜地,家里挑水的担子自然落在了九岁的我身上。一早起来便去挑水,把一大一小两口缸盛满。我还有过黑咕隆咚的夜里深一脚浅一脚挑水的经历,那夜,是父亲拿着手电筒在半路上接到了哭得一塌糊涂的我,他用温暖的大手替我擦去泪水,默默地接过扁担,父亲在家时,他很早就会起床去挑水,等我起来掀开缸盖看到满缸清亮亮的水时,我就像过节般欢喜!
⑥从小到大,我经受过许多苦楚,不管家境多么艰难,父母亲都尽力让我和妹妹吃饱穿暖。就是那些可贵的挑水经历,那些默默馈赠给人们以清泉的井,让我沉积了许多深切的感悟,在感悟中我渐渐成长。井,是没有芳香的,但用心灵可以嗅到它的馥郁。譬如井旁的蝴蝶兰,不在喧嚷的时刻喋喋不休地诉说,不在阳光与尘埃交织的天空下迫不及待地表明心迹,珍藏着一个紫蓝色调的愿望,而对自己的灵魂,悄然打开。在这个不测时时觊觎着每个无辜生命的世界上,我想。那些逝去的,邂逅的,曾经拥有转眼满目疮痍的。所有快乐幸福伤感失意,都会凝固成晶莹的琥珀,坚硬而易碎,清晰而无奈。既然自己无法完全把握生活,无法预测岁月轮回中未知的命运,日子仍总得往前过。只能像那一眼眼井,蓄积着,漫过去,绕不过去就转个弯,最终到达心要到达的地方。
(选自《散文诗》2010年第18期,有删改)
1.简述标题“井”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围绕“井”叙述了哪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加以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井,是没有芳香的,但用心灵可以嗅到它的馥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古典 文化 传统 诗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人文素质的底蕴。古典文化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展示了古典文化的力量。在周杰伦的歌词中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唯美的境界,让我们在聆听流行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精彩。
一、古典的意象增加了词曲的诗意
(一)雨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意象,雨总是牵起古代文人的情思。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出了春雨的姿态,将雨与落花结合,展示了一种自然的原始的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意境的美。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曾写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时的雨寄托了诗人的一种思念,雨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妻子的款款深情。而在周杰伦的歌词《七里香》中则写到;“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这时的雨寄托着一种爱和思念,雨成了一种流淌的方式。提起雨,就让我们有种湿漉漉的感觉,仿佛是一种动态的忧伤,静静地淌。在他的《青花瓷》中这样唱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烟雨江南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江南小镇的烟雨朦胧,增加了神秘感。仿佛雨中断桥上白娘子与许仙的相遇。在他的《千里之外》中写到:“你从雨中来,诗话了悲哀。”古代的文人看到雨总想作几首诗,晏小山与情人离别时曾写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雨渲染了一种悲哀,就像现代诗歌中戴望舒的《雨巷》那样,一种字里行间流淌的哀伤,诗话了一种意境。
(二)月
月,是中国古人的思念的寄托,明月千里寄相思。从远古神话中的嫦娥奔月,每年中秋人们都赏月吃月饼,这已成了中国古典的传统习俗。北宋时期的坡在《水调歌头》中曾这样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的阴晴圆缺成为了人世间离合的象征。而在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写到:“旧地重游,月圆更寂寞。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月亮虽圆,但是心爱的人不在身边,月圆更寂寞。而在他的《发如雪》中这样写到:“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好像是李白酒醉时的“举杯邀明月”,歌词中将月写得如此完美,将古典诗词的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将月与回忆融合呈现出唯美的画面。《青花瓷》中:“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月色晕开了结局,将月色动态化,不仅将月色皎洁无暇的美展现出来,更增加了一份朦胧与神秘之感。
(三)、花
落花,最易惹起古人的情思,晏殊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一种事物的凋零,是一种无奈。落花,多是在秋季,人们往往面对着凋落的花瓣而伤感。而在周杰伦的歌词中也有对落花的感慨,《花海》中:“静止了,所有的花开。”《东风破》中:“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这是所有人的无奈,我们无法左右花开花落,只能任其绽放任其凋零。《红楼梦》黛玉葬花,因其不忍花的凋落而将其埋葬,《葬花吟》中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烟花易冷》中,虽然写的是烟花,但是也表达了这种意境:“烟花易冷,人事已分。”周杰伦的歌词将古典诗词用现在的文学形式阐释出来,配上和谐的音乐展示了“中国风”歌曲的独特魅力。
二、古典风格的独特运用增加了文学性
(一)运用典故
《兰亭序》,是中国古代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其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通观全文,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与朋友聚会时。流觞曲水,怏然自足之情怀。而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用现代的语言将古代行书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添加了现代流行元素,用现代散文诗的手法书写,使意境更加唯美。“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这种文学形式的运用不仅满足文学爱好者对于文学的情思,更使得歌词有诗化地境界。《青花瓷》中的写到的:青花瓷、宣纸、仕女图、汉隶、绣花针、山水画等等,这些都是古典文化元素,他的歌词是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完美的结合体。让我们的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古典文化的意境,感受歌词中所展示的画面感。
(二)化用诗词
《台》中,“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让人们自然地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孤寂之感,那种凄凉是渗透进人内心的悲伤。“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让人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歌词《兰亭序》中:“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烟灭”就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原来万紫千红开遍,是这般都赋予断井残垣。”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有的繁华都化为三千东流水。歌词中:“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就像王实朴的《西厢记》中写到的:“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在当今这个传统文化被忽视的年代,周杰伦的歌词为人们展示了一种“中国风”,发扬了传统的古典文化,增加了民族的自信心,展示了中国民族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歌曲。
周杰伦开创了一代“中国风”的歌曲,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地结合,让我们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感受着古典文化的内蕴,增加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提高了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在现代元素中挖掘古典元素,在古典元素中创造现代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宋诗词名篇鉴赏辞典》/天人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9.
—Susan
在国内的确有一些商品能享受到比国外更便宜的价格,可乐就很典型。以2L装的可口可乐为例,折合人民币计算,中国售价是?5.9元,日本是15.3元,英国是20.2元。
讨论商品的价格,首先要分析商品价格的构成因素,即成本,流通费用,以及各类税费和合理利润。
本土生产除了更优惠的劳动力成本外,原料成本也大大降低。无论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都遵循相似的商业模式,即公司提供浓缩汁,装瓶厂当地生产。浓缩汁价格是一样的,但是生产可乐的另一个最主要的原料,水的代价却不一样。
可乐生产企业是耗水大户。平均一公升的可口可乐液体需要三公升的水。以至于在印度等许多缺水干旱的区域,可口可乐的生产遭到非营利组织的抗议,认为可口可乐装瓶工厂导致当地水源遭受污染与超抽,有报告指出,印度可乐装瓶工厂附近含水层水量平均下降5.5米。
在欧洲等对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极其苛刻的国家,不仅水价高,废水净化处理的费用也非常之高,这都加大了生产的成本。
再者,饮料这种商品,体积小重量大,运输成本占比可达50%,而国内流通领域税费偏高,曾有人比较广州到北京的运费甚至高于广州到美国。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发展模式都是与中方合作伙伴合作,在全国各地建厂,基本上都能实现在辐射范围内就近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而且在税收方面,外资企业通常可以享受比国内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而在国外,随着近年来对健康饮食的呼吁,不少国家甚至讨论要对可乐这种含糖饮料加收税费。
其次,可乐定位就是要让人人都买得起的大众商品。因此,在定价的时候,可乐会考虑当地的购买力水平。同时由于两家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不可能把价格定得偏离水准。
不过,同样实现了本土生产,果汁类产品尤其是高浓度纯果汁的价格却比国外高。
原因主要是进口原料的成本。虽然果汁也实现了本土生产,但对进口果汁原料依赖程度很高,国内一些较大的果汁生产商,如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屈臣氏等,其主要果汁原料皆由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进口。而进口原料的税费是个很高的成本,以橙为例,签过互惠协议的国家,可享受最惠国税率为11%,普通税率则为100%,另外还有13%的增值税。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肖可
微博互动专区
Miss兔妞儿:大部分的人都是向光存活的生物,对黑夜有种自然的恐惧,一到晚上就容易暴露出脆弱的本质。有的人夜场咖,寻找短暂的温暖,有的人晒孤单,疑似落寞的文艺青年。而我最近竟然惊奇的发现自己只要有@第一财经周刊,就能平稳安静地呆一晚上,这是什么套路?
RE:必须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节奏啊。
宋洋:夜读刚买到的《第一财经周刊》关于中国艺术品经济的梳理文章,在张晓刚、方力钧采访后的专题里赫然看到写着关于我香港个展的报道!我的名字很突然地出现在梳理85新潮与ArtHK的这段中,而且是专题内唯一提到的青年艺术家,很开心,欣慰[得意]
RE:多买几期送人呗。
flyingbird_fish:#睡前读书#常钟情于那些附属于主刊的副刊,虽然它们没有主刊主流、权威,但却能以较特别的视角切入,然后连贯起一些话题,给人轻松感。《第一财经周刊》的副刊「Ku就是这样,Things I want to tell you,Let’s talk about something,与Ku相关的种种生活方式,都收纳了进来。有趣、特别,作为消遣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RE:谢谢捧场。Kù things I want to tell you.Let’s talk something about Kù.—编辑说,这是正确写法。
读者来信
小伤感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一财,但订阅已经两年多的我,从来只是默默关注、看着富大人的文字笑出声的我,今天在看了《董小姐》后,笑不出来了。某种程度上看,在台上唱着《董小姐》的左立是幸福的,文中一年内结婚买房生子的董小姐也是幸福的,可是,刚过完27岁生日的我是郁闷的,怎么人家都能轻松地恋爱结婚呢?生日的前一天郁闷得不得了,年龄咋就不管不顾地上去了呢,可是那个我想要的善良、上进、闷骚的男银,藏哪呢?唉,天天因为这问题被同事家人朋友折磨,一财大人管介绍对象不?我不介意公开我QQ,难道非要逼我跳槽到IT行业里去吗?万能的一财,能不能让我遇到个男版富大人?我是指说话唠嗑的风格。just吐槽一下,这信会出现在那么高端的一财上吗?
—又习又习
RE:一财君只能帮你到这了。把你邮箱贴上:
满怀期待地写下这封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父亲最近开始做起了“安利”,而我对此各种反感和受不了!然后我打了客服电话,获得的官方对于安利全球2012年的营业收入的答复是113亿美元;同时,我又上网查询了2012年和2013年的财富美国500强企业榜单,发现入围门槛分别是47亿美元和48亿美元,但我在榜单上始终没有发现安利的名字!基于以下理由:1、安利是家美国公司;2、另外一家直销企业雅芳出现在该榜单中;3、该榜单的权威性。所以,所谓的113亿美元,是谎言?不管怎么说,安利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直销也是种(不知怎么去形容的)商业模式,所以非常希望一财能对安利(或对直销行业)做个报道,无需赞美,也无需贬损,只求能还原真实。
另外,喜欢一财四年了,最近和我的她也扯证了,很遗憾没有正式的求婚,霸点版面说一句:老婆,虽然也喜欢一财,但我永远爱的只有你一个~~
—Summer Lan
RE:我们曾对雅芳做过报道,请以第一财经周刊+雅芳,为关键词,搜索一下。文章基调貌似都不太看好。
关于打印机复印机行业
一财君你好:
在贵刊的广告页面上偶尔会看到复印机行业公司理光、东芝、佳能等等在上面做广告,看了贵刊几年的杂志,好像都没有看到你们做这一块的一些报道,加之本人是从事这一行业的,所以比较有兴趣了解一下。
据我了解,打印机复印机行业几乎都被日本公司占据了,除了美国的惠普和台湾的震旦。而各个厂商占据不同的市场,销售的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佳能和富士施乐占据高端市场,理光东芝等等占据二线,销售方式上都是靠直销和渠道来实现。
当然,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似乎都在相互侵蚀各自的市场,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随着现在文档电子化越来越普及,打印机复印机这个行业似乎也在江河日下,虽然它永远都不会消失,因为纸质文件永远是必须的。每个公司都会有一台打印机,但它不是最重要的,加上现在国内特有的二手机的低价抢占,售后也做得有模有样,似乎这些厂商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
当然我说的可能只是了解到的一部分,希望一财君能帮忙了解一下这个行业,谢谢!
—抽筋的通心菜
RE:你的题材建议,我们已经收到。的确它是值得关注的,如果今后有成文的报道,希望可以对你有用。
第262期的捷豹品牌副刊
一财君好:
我很喜欢车,特别喜欢看汽车广告。我想问,第262期附带的捷豹品牌副刊是不是属于正刊里的“《第一财经周刊》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刊观点。本栏目由本刊市场部企划制作”的“市场部企划”文章?如果不是的话,我想说,这个册子写的真恶心,请不要挂羊头卖狗肉。建议你们找找周围的宝马车主,要几期宝马定期邮寄给车主的杂志看看,比较一下内容和写法,相信你们会有所提高。
—张思远
RE:稍安勿躁,那就是广告。
我是一枚硬币
我是周刊的读者,非常喜欢这本杂志。我心中也有很多想说的话讲给你们听。我叫白雪松,哈尔滨人,26周岁,大专学历,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其实我是一个80后诗人,打工诗人。我渴望别人的理解,我的梦想就是想让这个世界听到我的声音。我的手机号是13936507435。
我坚持写诗,因为诗里有我的梦想。虽然在社会底层,我觉得诗歌是我的力量和希望。我想通过诗,向更多的人宣告生命之多样美好以及自在生存的权利。我理解的诗歌精神,就是“不妥协”。虽然诗歌的黄金期早已经远去,诗人成为了无人喝彩的职业,但我还会坚持写我自己的诗。我打过很多工,保安啊,服务员啊,迎宾啊,电影院检票员啊等等;也参加过很多电视节目,其初衷也是希望能有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能朗诵诗歌给更多人听,但结果都差强人意。为什么没有人看我写的诗歌,为什么我的诗歌出版不了,我真的有好多话要说。最后,附上我自己写的散文诗歌《硬币》。在这个社会,一个人的出生环境已经预示着他在未来社会的位置。我就是一个硬币,我没有未来与价值。
《硬币》:经常会放在存钱罐里很久/我是一枚面值一角的硬币/ 说心里话/我羡慕五毛和一元/五毛全身都是金灿灿的/一元要比我大一整圈/我是最小的,最轻的,最薄的,也是最不受注意的/我的面额太小,即使有一百个我,也不过才十块钱/只能买一碗面条和一盒香烟/我通常还容易丢,没有人会愿意去找我/富人很少时候能看到我/甚至早已忘记了/这个世界,我的存在,只有穷人才会在乎我,珍惜我/无论我认为自己多么的有价值/无论我想让自己多么的特别/可是当我和很多一角硬币放在一起的时候/仍然没有人会发现我。
—白雪松
RE:喜爱诗歌,不用管这是什么时代。它衰败与否,有什么关系?这种“虽然你衰败,但我仍不会放弃你”是种常见的自high。通过这种暗示,你理解了自己的不凡之处。但不得不提醒你,信件开头“通过诗宣告生命之多样”和末尾“没有未来和价值”,是矛盾的。诗歌其实还没能给予你力量,你需要把它看淡一点,然后从别处也补充点力量。
本周我推荐
瓜农之死
本周最大的热点是湖南临武瓜农邓正加被殴打致死一事。目击证人称邓是被城管用秤砣击中脑部,导致脑内出血。尸检监督者也称,死者颅内有淤血。而眼下这个事情被临武官方出资89万元搞定。身高1米87的邓正加年轻时曾经有赌瘾,后来改掉习惯,成为勤劳致富的典型,在家境转好之际,他在7月17日倒地身亡,18日被安排尸检,19日下葬,因为“迟下葬一天赔付少10万”(据央视网报道)。现在围观人群散去,但临武官方仍然需要回答几个基本的问题,否认“抢尸”,协助家属转移,是否需要出动上百名防暴警察?是否存在滥用警力?导致冲突升级,致使群众、记者受伤之后,这些由谁来担责?
【关键词】有效对话;问题思考;措施方法
在新课堂理念的春风吹拂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灵气和跃动了。师生间关系融洽和谐,平等对话已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了。诚然,我们在看到对话教学给语文课程带来喜人变化的同时,也应冷静地反思当前的语文对话教学:或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或教师和少数优秀生“主唱”,导致对话机会不均;或只重对话,不重读书……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人文精神与双基落实、合作探讨与独立思考这三对关系,切实解决以下普遍性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根除“重对话,轻读书”的问题
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讨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事实上,没有深读、熟读,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反映不可能产生。我在执教散文诗《金色花》一文时,在课堂上用试读、练读、范读及师生合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再辅以正音、句读、感情基调的把握等方面的指导,学生自然理解、体味感悟课文的内容、主题风格,最后学生将诗歌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这正体现了学生与作品,学生与作者初次对话的成功。
二、消除重“读量”,轻“读质”的偏见
应该说,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已渐渐地回归本真。以读为本已成为教师共识。因为朗读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然而笔者听了课后,总有一种感觉,课堂上读书的次数是多了,但读书的味依然不浓。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朗读―交流朗读―集体齐读。这样的朗读,品词析句少,教师指导示范少,学生人情感悟少,故而我们的语文课堂,虽然有琅琅书声,但缺乏情趣、理趣,给人的更多感觉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既是指学生熟读课文后产生感悟,提炼观点,再到文本寻找依据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因为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是在已有的知识平台上以自己的眼光看文本,用文本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我在执教《芦花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老人”这一形象,便问“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为什么”?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通过研读文本,提炼观点,再到文本寻找依据,让学生各抒己见,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了比较全面、完整和深刻的理解。
三、解决“对话到底,方式单一”的弊端
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其实,对话教学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灵活运用。
1.生本对话,读出个性
生本对话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通常用在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上,正如叶老所说的要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当然,初中学生阅历不够深广,生活知识也不丰富。他们是一群有着强烈求知欲的读者,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从作品的内容形象、意蕴与意味方面进行引导。例如学习《背影》时,学生正沉浸于朱自清父子情深意浓之中时,我及时提醒同学:你们正像朱自清一样处于被关爱之中。立即有同学联想到星期五家中来了客人,父亲盛情招待完朋友,赶紧携带佳肴星夜奔赴学校,犒劳忙于学习的“我”,虽赶了二十几里的泥路,菜却仍热的,原来是父亲将菜盒包好揣于怀中。看到文中父亲的背影,他似看到自己父亲骑车的背影,文中的“我”流泪,他也感同身受流泪了。同时,这种“参照系”除了用来观照学生自身之外,还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作家的心灵。因为人物形象系列中有一个蕴涵着作家人格和主体意识的层面,特别是有的形象就是作家自己的化身和影子。因此,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借助人物形象把握作家的思想性格、立场态度和感情倾向,并由此感受时代精神、社会情绪和思想意向。于是学生继续深入研读,与文本开展对话,结果发现其中隐含的“暗示或提示”极为丰富:文章首尾都以伤感的笔调写了父亲的凄凉处境―失业、丧母、家境惨淡、谋生艰难、老境颓唐;也以愧悔之情写了“我”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又含蓄地交代了因为双方的原因而造成的父子关系的一度冷漠(他触目伤怀……家境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直至车站送别,之后“我”又读到了父亲来信中那句催人泪下的伤心话“……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亲的养育之恩、拳拳的爱子之心,以及自己几年来对父亲的不理解,因此,在“我”对父爱的回味中,交织着愧疚、悔恨、自责等等复杂的情感,而这所有种种复杂的情感又都凝聚在看到父亲背影时的瞬间感受上。于是学生从文本的这种复杂内涵和重要的暗示或提示中“读”出许多独特而精彩的感悟:⑴一般的歌颂父爱;⑵父子情深;⑶骨肉亲情也难免有误解和隔阂;⑷“我”面对养育之恩时的愧疚、悔恨和自责……当然,教师只有自己首先去和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才能够真正的去把握文本,才能够挖掘出学生所读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和学生的对话中,才能够作为“对话中的首席”,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最终使学生在深层次对话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使其语文素养呈现螺旋式的发展。
2.师生对话,有效引领
师生对话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亨,因此,语文教学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自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师生对话往往用在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程度上。比如《散步》一文虽以“散步”为题,但真正具体描写“散步”的语句少之又少,仅儿子一句天真可爱的“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就做了归纳,对此,教师应抓住“空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想和充实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并就这句简练的话语提问,引起讨论。对最后一段“整个世界”的理解应在基本形成自身情感理解的基础之上,掌握作者对亲情、责任的情感抒发,同时,这一理解的范围应辐射和发散开来,可通过相互交流、课外思考等对其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解读,力求不统一模式化。
教师应该从一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掌控者变为了引导者,在学生出现理解的偏差时候、在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时候、在学生的对话陷入“钻牛角尖”的境地时候帮助学生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对话平台”,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讲述了被普鲁士军队占领的法国阿尔萨斯等地区法国人民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之情对培养中国中学生的爱国情感自然也有很强的教益作用。我在教学中也是从这方面去引导学生感悟的。但有一个同学提出了另外一种理解,说此篇文章也反应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状态:生活中原本大量存在着我们并不稀为奇的美好的事物,常常在失去他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他的美好。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搭建“平台”与学生开展对话: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生活,既了解过去,又洞察未来。即便是生活在某种境遇中的人们,也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的真实属性,可谓“不识庐山真面日,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时,他总是用作品中人物的言语、行动和内心世界来对照自己,从而发现在自己身上不曾发现或不曾了解的东西。只要言之有理,我们都对这些个性化的见解表示尊重。我们一起来讨论刚才这位同学的“创见”。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发现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作品主人公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结束时才深深感到祖国语言的美好,“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年年记着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但在他有了这种感受时,他已经失去了学国语言的机会,他在即将失去的时候才认识到其价值存在。是啊,小弗郎士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时时都在用法兰西语言吗?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有这种感受吗?看起来我们熟知,其实是一无所知。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美的事物呀,我们却感受不到它,只有在即将失去时,才第一次发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因为课文的社会、人生内容与当今学生的“期待视野”的部分现实人生内容有机关联,所以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感动。
3.生生对话,交流心得
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获得了独特的感悟之后,便产生了交流的欲望,希望能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特级教师沈江峰执教《项链》,师生探讨这样一个话题:假如你是玛蒂尔德,如何避免悲剧?学生1:“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大家认为这不道德。学生2说:“以牙还牙,买一挂假的赔她!”又被大家否定了,因为在失链的惊慌中,主人公不会想到那是假的。学生3说:“干脆实话实说,只须赔500法郎。”大家认为这也不现实,即使主人公实说,佛莱思节夫人也未必认帐。学生4说:“那就拖下去,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在笑声中又被大家否定了。因为诚实而又爱面子的玛蒂尔德不会这么做。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生生对话中认识了主人公的性格弱点及悲剧缘由。以上案例用的是生生对话,它用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根据话题的性质、学习的程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学习和交流这两种形式进行。由于学生的认识难免片面或偏颇,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和点拨。
4.自我对话,提升认识
自我对话往往是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之后进行。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阅读的心得和感悟与自己的生活积累、思想实际或情感体验发生碰撞,从而对文本产生顺应、同化,或者产生矛盾和疑问。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了《行道树》一文后,让学生谈学习感受。一位学生说:行道树在春天长满绿叶,在夏天献出浓荫,却不被人理解,它很痛苦,但它战胜了痛苦,还为人类制造清新,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身边的清洁工人,他们不也是有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吗?平时我们瞧不起她们,不珍惜她们的劳动成果,但他们还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份又脏又累的工作。学了这篇课文,我更能体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崇高,改变了我对她们的看法。以上这位学生谈了读完文本后,自己思想认识的变化,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是学生的情感对文本产生顺应和同化的过程。因此,自我对话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和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个性的基础和前提。
四、有效开展对话教学的深层思考
1.制定一些对话规则,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在对话过程中,创造情景,力争使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和分工的工作。这样对话就不会流于形式,只是少数人的“对话”。
2.注重价值引领。在对话过程之中,教师要鉴别文本带给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当前社会的一些价值取向的不同之处,及时引导学生的理解偏差,让学生自己形成基本的判断能力。在纠正的过程中,不能直接贬斥,在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基础上,用一些带有策略性的方法解决。例如,进一步的反问,是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文本感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用自己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感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感出发,体悟文本的情感,并形成独立的意见,让学生在对话实践中,自由的用心体会、感悟,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以形成健康的个性和人格。
4.在对话教学中适当地融入语言的积累,纠正重表达轻积累的倾向。学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否则,语文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比如课文的背诵复述是一种非常有效地语文感知和积累活动。例如《散步》一文篇幅较短且较浅显,学生在初读之后,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比较简单,可在此时要求学生复述课文,以此熟悉课文情节,并将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语句勾画下来,增加阅读积累。同时,抓住中学生对文中某些细节的关注,如“我”劝母亲的场景、母亲与儿子的争执、“我”背起了母亲和妻子背起了儿子等情景,鼓励学生将其描写下来或画下来,加深其初步印象。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开展对话教学,要从根本上确立人与作品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对话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我们如果能正视语文课堂中暴露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切实弥补不足,那么,对话教学必能扎根在语文课堂上,对话教学必将撑起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蒋礼燕、林周毅.形式对话面面观[J].四川教育,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