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每年新发病的脑瘫患儿约有6万例,这些孩子大多数住在农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往往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峥峥,眼睛又大又亮,非常讨人喜欢,1岁时能靠坐,但不会爬,妈妈担心宝宝发育延迟,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瘫!宝宝这么聪明,可能脑瘫吗?妈妈想不通,四处寻访名医求证,最后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
小儿脑瘫,是一种宝宝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时,因受到损害或损伤,引起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并发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
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
宝宝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者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
出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异常。
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时,俯卧位不能抬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脑瘫的诊断,通常必须观察及门诊追踪一段时间,并排除其他属于进行性的脑病变,才能确诊和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一旦爸爸妈妈发现宝宝在成长或发育中有异常现象,就应尽快带他去儿科医院检查,以排除脑瘫的可能性。
专家提醒:
一些孕期疾病和分娩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孕期疾病、腹部外伤,孕期和分娩时的缺氧窒息,分娩过程中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等,都可能导致脑瘫的发生。如果存在前述问题,需要爸爸妈妈特别关注宝宝的成长发育指征,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宝宝的脑瘫属于哪种类型
家有脑瘫宝宝,需要爸妈付出更多的辛劳,但他们觉得:苦点、累点并不可怕,最揪心的是将来。“将来”二字,对脑瘫宝宝和他的爸妈来说是沉重的。在很多地区,脑瘫被视为不治之症,很多家庭可能选择放弃治疗。事实上,脑瘫并不是绝症,只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脑瘫症状是可以改善的,很多患儿是能做到生活自理的。
训练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脑瘫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
说明:
临床上,单纯性共济失调比较少见。共济失调与手足徐动并重时,患儿常常无法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他们站立时,为了维持站立姿势不得不进行频繁调整;学走路时间也晚于正常儿童。每当行走时,为了获得较稳定的平衡,双脚左右距离较宽,步态蹒跚,方向性差。
不同脑瘫类型的康复训练
针对宝宝脑瘫的特点,及早制定康复方案,有目的地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宝宝早些“独立”。
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
可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四指握住宝宝的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屈曲,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
小建议:
可以给宝宝穿专门的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双手不能抓物
每天,爸爸妈妈要坚持给宝宝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主要是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他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发音困难
语言困难的宝宝属于手足徐动型,须加强肢体的运动训练。同时,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平时,要特别加强语言的训练,可以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加入语言逗引――“小鸭子嘎嘎”“小狗汪汪”,使宝宝主动模仿大人的发声、发音。
坐不稳
当宝宝坐在床上时,妈妈两腿分开,坐在宝宝身后;妈妈左手拿着小玩具放在宝宝左前方,诱导他左边伸手取物;宝宝成功拿到后,妈妈再换方向。不同方向的前屈动作,可以使宝宝身体逐渐产生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姿的稳定性。
小提醒:
带宝宝外出时,爸爸妈妈应采用正确的抱姿:单手或双手托住宝宝,将宝宝双腿骑跨在你的腰间。
不会翻身
宝宝仰卧时,妈妈将他的左腿弯曲内收,一边对宝宝说“我们向右翻喽”,一边辅助用力,帮宝宝靠左腿带动身体向右转;转到位后让身体回转,再屈曲右腿向左翻身。
另一种辅助翻身训练是:宝宝仰卧,妈妈抬起他的左臂,向上伸展,再内收,带动身体向左侧翻。反方向亦然。翻身的时候,妈妈可以在背后托一把。
出生时缺血缺氧会有后遗症吗?
贴身医生: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
专长:新生儿行为评估、婴幼儿发育、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及儿童矮小疾病的诊治。出诊时间:北京协和医院周五下午
北京首儿健高门诊部周四、周六上午
收件人:health@tphg.省略
发件人:山东 小君
问题:脐带绕颈导致出生窒息,是否会有后遗症?
离预产期还有3天时,我出现阵痛、见红,到医院时宫口开到6指,采取自然分娩。宫口全开进产房后,胎心一直正常。在分娩过程中,采用侧切术后宝宝仍然生不下来,胎心已降到80,医生便用胎头吸引术将宝宝吸出。吸出后发现宝宝脐带绕颈3周,没有自主呼吸,浑身青紫,采取吸痰、人工呼吸等措施。大约2分钟后,宝宝开始哼哼,心跳每分钟120次。医生立即将宝宝送到新生儿病房,经检查宝宝的血红素是60,给予低流量吸氧,第2天检查血红素升到110。第4天进行CT 检查时,发现脑部有低密度区,医生说是缺血缺氧,另外后颈部上方的血管比正常血管稍厚,怀疑有出血点。
宝宝现在住院已经9天,一直在暖箱。医生说宝宝有抑制症状,醒时兴奋、睡时昏睡,神经功能不好,但心肺功能、视力、听力、四肢活动能力都正常。
请问贴身医生:从以上这些情况看,宝宝会有后遗症吗?出院以后我们在家里怎样做,才能对宝宝的脑发育有帮助?
关于宝宝的情况
从你的信中看出,你的宝宝出生时有窒息病史,生后有脑缺氧、缺血的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你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新生儿窒息会使宝宝血氧供给不足,造成各个内脏损害,特别是脑受损。由于缺氧程度不同,造成脑损伤也有轻有重。大部分发生过新生儿窒息的婴儿发育都比较正常,但平均智力水平可能比正常儿低。
早期干预是关键
出现出生窒息最主要的是要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即进行早期干预,通过丰富的育儿刺激,使宝宝的大脑功能得到代偿。如果父母重视早期干预方法,并认真、积极地去做,是可以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因为孩子越小,大脑发育越快,可塑性也就越强。像大脑“血管稍厚,怀疑有出血点”这样的脑损伤,是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得到功能代偿的。
早期干预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要按照婴幼儿智力发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干预内容主要是刺激和玩耍,使宝宝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刺激,即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你可以在宝宝的小床上、卧室墙壁上挂些色彩鲜艳或可发出响声的玩具,并经常更换,以引起宝宝看和听的兴趣,用一些常用物品,发展宝宝嘴、眼、手的探索能力。在喂养和护理宝宝时,要不断地对宝宝温柔地说话,逗引他发声。同时,要每天给宝宝做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促进宝宝知觉辨别、精细运动和大运动控制能力。
可以寻求的帮助
鲍大夫一直致力于新生儿早期干预的工作。为了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早期干预,他们每月都有教学计划,并且已经编制、出版了指导教材和光盘。需要帮助的家长,可以 拨 打 电 话:(010)63528545 或(010)63580234。
《父母必读》相关链接
脐带绕颈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亲的纽带,它一端连接于胎儿脐轮,另一端连接于胎盘。胎儿在子宫内翻滚、打转,脐带就有可能缠绕住颈部、躯干或手脚。缠绕在颈部的就叫脐带绕颈。
A:也许您宝宝有些生理性腹泻,您是母乳喂养吗?脂肪球++是您吃过多的油脂性食物导致宝宝对油脂不能消化而已,如果您是母乳喂养就应当改变一下您的饮食习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减少油脂性食物,此外您还要给宝宝服用多酶合剂,如消食妥口服液:也可以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如妈咪爱等。
Q:我家宝宝现在70多天了,他得了先天肌性倾斜,睡觉时头总是偏向一边,因此影响了头形,听说宝宝的头形在4个月之内还可以纠正,请问这种情况如何纠正?另外,请问现在最先进的治疗先天肌性斜颈的方法是什么?此病的最佳治疗时期是何时?
A:此病主张早期治疗。先天肌性斜颈的原因目前尚不全清楚,病儿常有难产史,是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挫伤后血液在局部淤积、日久纤维变性痉挛;也有人认为是先天性肌肉纤维变性的结果。此病越早治疗越好,开始多采用手法按摩,方法是病儿仰卧于母亲双腿上,母亲用双手扶住病儿双肩,助手双手扶握病儿头部两侧,使病儿头歪向健侧,面转向患侧以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同时在牵拉动作后用食指沿肌肉纤维方向按摩,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按压肿块以促进肿块的吸收,每回15-20次,每日3次,还可以配合热敷;如果6-8个月仍无效果,应考虑在1岁左右时手术矫正。
Q:儿子3个月了,母乳喂养的,脸上最近长了许多奶癣,我给他擦一种“可的松”的软膏,但是医生说药膏有激素,不能经常擦。可如果一停药,奶癣就会猛发,我该怎么办,或许还有其它不含激素的药膏可用?
A:您宝宝脸上的是湿疹,民间通常称为奶癣,是过敏引起的,现在还没有不舍激素的药膏来治疗它,我通常在临床上对不严重的奶癣主张不要用药,因为用药会好些,停药还会复发,有时还可能更严重些。如果宝宝的湿疹不十分严重,我建议您不需要用药膏。
Q:我家宝宝差一个星期就6个月了,最近发现大人抱她站的时候比较喜欢用前面的脚尖着地,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我担心是不是有脑损伤症状,因为前几天孩子没看好,从半米高的床上摔到不地板上,不过头上和后脑没摔着,身上也没伤痕,也没有呕吐现象,所以哄了哄她也就没太在意。这两天宝宝喜欢扭着脖子侧着身体睡觉,请问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不是摔坏大脑了?
A:我想知道您宝宝出生时有没有什么异常?发生过窒息或者脐带绕颈吗?您宝宝现在6个月了,在直立时,双下肢应该能支撑其体重,能独立的,您说的宝宝现在的情况有些脑瘫表现,建议您带宝宝去医院做个头部CT检查,以了解宝宝的头部发育情况:您宝宝现在睡觉喜欢扭着脖子侧着身子睡觉,也许是外伤引起的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斜颈,要注意端正宝宝的头位,使之斜侧卧位,并要按摩斜侧的胸锁乳突肌。
护理:
Q:我的宝宝快100天了,是奶粉喂养的。一直都吃得很好,每次能吃200ml,每天吃4-5次。不知为何这两天吃奶就哭,就是不要喝奶,给他喝水就没事 而且今天还拉绿屎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A:您宝宝是现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吗?也许是感冒了吧,咽部充血,奶粉的渗透压较高会刺激充血的咽部,所以一吃奶就哭了。感冒也会影响消化系统,粪便呈绿色是胆红素过氧化成胆绿素的缘故。现在天气比较凉了,平时出门要注意适当给宝宝增加件衣服,晚上睡觉要当心宝宝踢被子,总之要家长多花心思照顾。
Q:我家宝宝14个月了体重有30斤重是不是太胖了?会导致肥胖症吗?需不需要控制饮食?
A:14个月宝宝的标准体重是10.2kg左右,向上浮动不超过20%。所以您宝宝是胖了些,一般而言孩子在婴幼儿阶段肥胖就会导致成年肥胖,这种肥胖在成年后不容易把体重减到正常,这是由于婴幼儿和青春期阶段孩子的肥胖主要是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这阶段肥胖就导致他比其他人拥有更多数量的脂肪细胞,而且有资料证明,婴幼儿肥胖会加速导致成年后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生。所以您要适当限制宝宝淀粉类食物的摄入,不要使宝宝的体重继续增加了。
Q:我女儿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却喜欢一个人在家,把洋娃娃排在一起,和它们讲话,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A: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孩子有时喜欢个人自言自语玩,这时候大人也可以介入起玩,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您女儿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也许是在孩子交往中受到了些挫折,您应当多鼓励女儿去和其他孩子交朋友,多带孩子出去玩,让她学会在与人交往中获得乐趣。
我怀孕已有6个月了,近期感觉外阴瘙痒、尿急,但没有很不舒服。起初我以为是孕期正常反应,就没有去医院检查。结果几天后突然发高烧,一做尿常规,检查结果吓我一跳:白细胞、红细胞都偏高,B超提示泌尿系统结石,右侧输尿管肾盂积水。医生说,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前期的泌尿系统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长期感染导致化脓发烧。请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
准妈咪在孕期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女性本身的生理构造,尿道短,本来就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对子宫的压迫,输尿管扩张,以及孕妇免疫力下降,就更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孕妇在孕早期和晚期,也会出现如尿频等一些泌尿系统的正常反应。那么,如何判断这些反应是否正常,及早发现泌尿系统感染的小苗头呢?首先,泌尿系统如果感染,除了尿频之外,还有尿急、尿痛的情况出现。另外,还要注意泌尿系统感染会引起腰疼,这种疼痛主要表现在单侧腰痛,叩击患侧肾区疼痛感明显。而孕妇在孕期负担增大,正常情况下也会造成肌肉紧张,与泌尿系统感染造成的疼痛不同的是,这种疼痛多为双侧腰部酸疼及腰骶部疼痛,休息后会有所减轻。
一般的感染,程度轻的话影响不到胎儿,但要及时处理和控制,如果没有控制好,炎症引起孕妇宫内感染,就会造成胎儿宫内环境不良,出现慢性缺氧,造成胎死腹中,或孩子出生后出现脑瘫、肺炎,甚至败血症。所以,第一次感染的彻底治疗很重要。千万不要因为怕药物影响胎儿而贻误了治疗,这样对母子造成的危害更大。
孕妈咪如果是轻度感染,自己感觉到症状以后,可以多喝水、多排尿,观察一两天,如果症状缓解或者消失,就可以不用药了;如果没有好转,就要尽快到医院治疗。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憋尿,憋尿时间长,泌尿系统的内环境会让细菌繁殖更快,加剧炎症。另外,孕期应该注意用温水清洗外阴,最好每天都洗,要勤换内裤,选用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平时还要多喝水,这样能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宝宝吃鱼肝油 该吃到几岁
问:
我家孩子17个月了,半岁体检时说他缺钙,要吃鱼肝油。这一年来我一直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他吃,请问要吃到多大才能停?
答:
有的家长会选择外出到一些机构对孩子进行按摩,比如医院或者一些小型的婴儿洗浴场所。但实际上,在家里由母亲亲自为孩子按摩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为什么呢?
婴儿按摩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内容,但是也有一定的程序。想跟专家来学习一下基本的方法吗?
触觉是孩子最初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受。它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感觉,胎儿在3个月时触觉开始发育,4个月的胎儿已经能够吸吮自己的手指。触觉遍布全身,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
皮肤触觉和大脑发育紧密相连。人类胚胎形成初期,有三层细胞,即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外胚层随后分化为皮肤、脑部和神经系统,换句话说,我们皮肤的感觉系统与体验情感的系统,都是同一群细胞发展而来的。所以,婴儿全身皮肤灵敏的触觉是婴儿认识外界事物、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在和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你怀抱新生儿时,他喜欢紧贴着你的身体,依偎着你。世界上无论什么民族的父母,当他们的婴儿啼哭时,都会本能地抱起孩子,轻拍或晃动他(她)。这都是充分利用触觉安慰新生儿的动作。
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就是说他(她)有冷热、疼痛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触觉最灵敏的部位,新生儿就有通过吸吮手指而自我满足的习惯。总之触觉是小婴儿安慰自己、认识世界及和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
按摩对早产儿意义非凡
现代研究证明按摩皮肤,通过触觉刺激对婴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美国有位专家研究发现,对早产儿出生后连续进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分钟,体重增加的幅度是没有接受按摩的婴儿的1.5倍;并且接受按摩的婴儿觉醒、睡眠节律更好,反应更灵敏。他们可以提早6天出院。在8~12个月后这些婴儿体重增长、运动及精神发育方面比对照组婴儿有明显优势。
目前,在某些国家的按摩研究中心对按摩效果进行了研究,了解到某些生理学机制,如按摩可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增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免疫机制、减低应激引起的紧张性等等。
最近我遇见一对双胎早产儿,其中一个的出生体重只有1.4公斤,比他的同胎儿为小。他出生后的体格和智能均不如另一位,在他8个月时还不会坐和翻身。8个月开始,他的父母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给他做全身按摩,每天4次,每次15分钟,并做运动体操等。父母的爱心见效了,按摩2周后,孩子会翻身和独坐、情绪好、反应较按摩前灵敏,奶量由每次120毫升增加到150毫升,并且入睡快、夜间睡得比之前安稳。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个双胞胎在同样环境中生活,当遭遇病菌时,先前比较强壮的那个孩子会感冒、发热和咳嗽,而接受了按摩的这个原本比较虚弱的孩子只是流了些鼻涕,无其他症状。这说明原来比较弱小的婴儿比强壮的孩子有更好的抵抗力,这应当归功于按摩的功效。我相信,如果这个早产婴儿,从出生后即开始按摩,他现在的体格和心理发育状况一定会好得更多。
研究还发现按摩可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加睡眠,使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
肌肤接触是对孩子说“我爱你”
按摩的作用除了生物性意义外,还有社会和情感的意义。婴儿生长发育中除了“口腹”的饥渴,尚有肌肤的“饥渴”必须得到满足。新生儿需要爱和关怀,在婴儿尚无语言交流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肌肤接触这一非语言交流形式进行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1958年曾有一个试验震惊了心理学界。试验发现小猕猴在饥饿时宁可选择可以抚摸的母猴替身物(一个架子上蒙上毛圈织物),也不要食物(的钢丝架上的和牛奶)。实验还发现如果幼猴在无法以任何方式与母猴接触时就停止了对外界环境的探索,那这只幼猴很可能无法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且这种影响往往会延伸到婴幼儿期以后的生活。
因此,早起对婴儿的肌肤接触就像妈妈在对他说“我爱你”。接触得越多,孩子得到的爱也就越多。在以后的成长中,这种爱的感受会一直充实和鼓励着他。
按摩,你完全可以自己去做
各国所做的按摩模式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必拘泥某些刻板固定的形式,但是有基本的按摩程序。先从头部开始,接着是脸、手臂和手、胸部、腹部、腿和脚,然后是背部。每个部位需按摩2~3遍。身体上较小的区域用手尖,大点的部位用手指、掌心或整个手掌。开始动作要轻,然后适当增加压力。轻柔动作刺激皮肤感觉的神经末梢,加大压力后可刺激深部感受器。刚开始时,按摩时间可以是数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到15~20分钟。
按摩最好在两次喂奶中间进行,或在洗澡以后。室温在22~26℃,如果室内较冷,可用取热器,使婴儿周围局部温度提高到适宜温度即可。按摩前先用热水洗手,可倒少许润肤油在手心作为剂。脱下小儿衣服,躺在铺有垫子的床上、桌上或母亲双大腿上。母亲可采取合适的姿势进行按摩。
按摩是亲子情感交流的最好时光,可自由轻松地进行,可用轻音乐伴奏,边按摩边和宝宝面对面交流谈话。
要密切注意婴儿在接受按摩过程中的反应,根据婴儿反应调整按摩的方式和时间长短。
在进行按摩的任何阶段,出现以下的反应,如哭吵、肌张力增高、活动兴奋性增加、肤色出现变化或出现呕吐等,应停止该部位的按摩,如持续1分钟以上,应完全停止按摩。
按摩在有些婴儿身上会有延迟反应,所以停止按摩后仍然要观察一段时间。
早产儿体温不稳定,进行按摩时周围温度应在30~34℃左右,或在暖箱、暖床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