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影视传媒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传媒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传媒论文

第1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尽管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但由于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及全球化进程发展的要求,它依旧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尽管高校学生已经进行数十年的英语学习,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同时,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母语有很大的不同,导致有很多问题依旧存在:第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决定着语言学习的效果,所以,利用传媒信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创新的要务之一;第二,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过分侧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脱离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第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老师普遍都是按着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重对教学进程的追赶,却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英语语言技巧的指导。以上也是我国英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误区

1.忽视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忽略构建英语语言环境大学生英语的学习处在一个不容乐观的状态中,这是由于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而英语的语言特点又使得这种现状更加的复杂。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日益扩大的学生数量和师资力量越来越不相称,并导致近年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下降,表现为听力差,写作不规范,基础知识不牢固,阅读缓慢,语言表达不准确,总的来看英语水平不高。英语学习既没兴趣,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没有计划,不重视英语学习。上述这些问题,除了学生的主观因素外,都可归结于忽视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忽略构建英语语言环境。

2.过分注重学生成绩,缺乏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首先,由于考试的压力和对英语的学习的错误认识,学生往往只重视掌握课本知识。比如,在学习相关课文时,学生只重视其中知识点的掌握,忽略阅读课文的重要性,既感受不到课文文章段落的优美,更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大学老师缺少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引导,无法使他们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最后,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单一,老师只重视对教学大纲的把握,而忽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总之,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缺失,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3.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育广泛存在着填鸭式教学方法,知识的灌输的确能在短时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百害而无一利,最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模式单一是传统的教学的主要特点,并且教学理念落后,忽略了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的成绩,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说英语、写英语、阅读英语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总之,传统的教学理念阻碍着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创新。

三、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方案

1.利用传媒信息,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上创新在传媒信息时代的英语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传媒信息,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上创新。因为,英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好英语的前提条件。比如,利用信息传媒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利用以多媒体为载体的视频、图片、漫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多媒体为依托,不断地对学习方法进行创新。老师也要注重利用传媒信息进行口语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英语口语等。做好英语教育基础工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前期工作。

2.创新传媒教育理念,激发学生英语教育的兴趣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英语的无用论调,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也阻碍着英语教学的创新。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正错误的认识。利用传媒信息创造多种的情境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英语教学的生动性,要有意识地进行互动教学,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并且情景教学模式生动活泼,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简单。

3.创新传媒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英语教育的现代化大学的英语教育中,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将会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传媒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配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普及。传媒信息时代下的英语教学,促进了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传媒信息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表现力,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学习知识变得形象生动,继而展现英语知识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在讲解comeon的词义时,可以利用视频中人物对话的形式表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思。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制作一些实用的以视频、漫画、图片为载体的教学课件,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继而对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创新。

四、结束语

第2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力

一、新媒体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文化性

(一)新媒体的概念。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设定,专家和学者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有关新媒体学术方面的熊教授指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传播之外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首先,新和旧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在媒介形态的生成中,这种“新和旧”并不仅代表时间上的先后,其中还包含技术和理念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别。对于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衍变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一件事物它不能永远停留在“新”的阶段,因此“新”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事物将会产生新旧交替,新媒体作为时代的先锋行业,这种新旧交替变得更快了。现今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媒体形态的产生和影响,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形式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形式。

相比较于电视、报纸、广播而言,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的传播途径增加了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的时代产物。新的媒体传播技术通过通信技术、卫星信号、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广播电视、音频播放器等终端媒体,将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化、具体化、细致化。从新媒体的传播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例如:平面媒体(数字杂志、电子出版物、触摸媒体)等;广播媒体(音频数字广播MP3、MP4)等;电视媒体(液晶数字电视、触屏电视);网络媒体(网络电视、www网站、Flas);移动媒体(手机彩信、3G网络、手机视频)等。伴随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的广泛,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其中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增长速度最快,并且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也将快速发展。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充分的应用数字技术,才能实现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全面联网使用,所以没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就无法将单向的传播技术进行全面取代,因此新媒体也被叫做数字新媒体。

(二)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并且为科技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开放大学校园里,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从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提出者传送到科技知识的接受者与应用者中,还要帮助他们实现科技知识的资源共享,并且还要承担打破科技知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将不同的责任扩散到不同的个体上,将科技文化知识最终实现跨越空间的共享。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细分,新媒体在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分化现象与科学技术信息的分流层越来越明显,现代的科学技术传播流程一般被划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中阶段。新媒体作为传播知识与人们间的桥梁,将把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通过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当然这种传播过程是双向的。

二、新媒体对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的科技文化信息传播是指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跨越时空,使扩散在不同个体间的文化知识实现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传统形式上的文化知识普及。新媒体作为一种面向全球民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它的主要用途是使民众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使民众的文化素养的到更有效的提升,对开放式大学文化传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基础。目前,新媒体对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理念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通常是线性而单向的,随着人们与多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从单向变成双向。新媒体必将成为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新媒体作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使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传播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通过新媒体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形式使科学、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媒体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三、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的可行性。理论的可行性主要有三大理论依据。民本理论、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文化共享理论。这三大理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为新媒体在开放大学内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第一点,民本理论。何谓民本理论,它是民本思想、人本思想,是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自古有之,“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便民、惠民、利民。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如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浪潮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广泛传开。第二点,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伴随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日益深入,人民对民权的维护意识开始觉醒,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摄取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加快了文化传播在大学校园的可行性。第三点,文化共享理论。文化的共享理论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移动通讯、卫星信号、3G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技术渠道,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共享。而开放大学校园作为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共享的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实践的可行性。第一点,先进新媒体发展的势头迅猛,已经小有规模,并向成熟方向迈进。其表现在,新媒体的硬件配备设施已经逐渐完善,技术的支撑体系比较成熟;新媒体的传播种类不断增加,传播性能不断得到优化;使用新媒体的客户群日益增多。在开放式的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快,对以网络、电脑、手机为新媒体文化传播主体的工具使用较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程度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第二点,日益完善的社会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满足,对精神方面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时机。但是,目前的新媒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为满足人民对新媒体的个性需求,开放大学内应积极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展开试点调查,对新媒体中产生的不足及时更新改进,为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的全面推广提供可行性的实践方案。第三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在开放校园内的应用开展,并对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今天,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中,且初具规模,并逐渐成熟,这为新媒体在开放校园中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对新媒体的媒介培养理论曾经有这样的观点:幼年时我们从电视中不断学习的“文化知识”来看,它将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对世界观认识的基石,使电视成为意识形态、社会观点、理论信仰、总体价值等方面的主要来源。所以,作为媒体传播文化知识媒介的电视,它对好几代人,甚至社会的各个阶段打下了深刻的“电视文化”印记,对今天新媒体在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崭新的传播途径。

(一)从社会文化的信息体系来说,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最显著的表现为,新媒体加大了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平台,拓宽了组合途径方式。肖恩·麦克布赖特在一本书上曾经指出:最初,人类发出的原始传播信息,来源于自身的声音、手势、姿势,后来才慢慢才创造出其他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包括:舞蹈与音乐、火光信号、锣鼓声、符号等。当人的文化传播形式从口语转变到新媒体阶段时,人类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幻影成像等打破时间和空间,原有的传播接线使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形式变得无处不在。在新媒体与旧媒体优势互补的作用下,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路径,方便社会信息资源的流通、传播、利用,而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也将有效的覆盖在目标人群中。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文化传播的整合速度加快,各种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欢乐的舞台和日常化的审美平台。

(二)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模式有了显著更新。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为开放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展和延伸了社会的互动。在传统与现实的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的识别程序总是以一定的身份作为起点,由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技术在社会互动中因它的匿名性丢掉了身份识别,打开了曾经的身份识别的局限性。匿名性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诱导人们将自己真实的观点和想法直接的表述出来,而不用有所防备和躲闪,使互动性的质量及效率有所提高,对社会的向心力、认同感、凝聚力不断加强。在开放大学内,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将文化传播的主客体进行互换,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相融合,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瓦解,实现内容、技术、文化、情感的深度契合。

(三)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形式。根据麦克卢汉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媒介中指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自身形态即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在开放大学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新的文化秩序,甚至一些我们了解的文化通过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包装和重新展现后,也需要重新审视、定义、接受、理解它。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的日本馆的“未来”主题馆,竖立了一块硕大的“未来生活强”。经过触摸屏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这面墙不仅能展现与现实中的人们进行互动,还能展示2020年人类信息沟通、出行、家居、等新的生活模式,展现了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和发展,这种形象生动的交流模式,让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又如现在许多文化的表演形式都将通过虚幻的影响和3D效果进行展现,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统一结合起着重要作用,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文化氛围有着更丰富的包容性与参与性。

(四)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多元式的文化传播的对接与交流带来机遇。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是文化知识的共享,也就是文化的共享内容必须是人类容易理解和认同的东西。新媒体本身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互动性等特征,确保其能够按照市场的规律高效的大量生产各种满足人们信息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互动、参与等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多元化的碰撞及交流频率在开放大学内是前所未有的,本土文化的逐步更新,世界观、价值观的大范围形成,使新媒体在全球文化的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解读形式和直观的表现方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0,24(09).

[2] 余斌.浅谈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J].当代电影文学,2009(01).

[3]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观大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 雷芳.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5] 刘俐俐,李心姸.浅析电视节目制作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东方直播室》为例[J].新闻世界,2011(06).

第3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传媒;文学创作;“聚变”效应

在信息时代,强势传媒似乎可以君临一切,它直接介入社会的不同领域,介入千家万户,今天完全不受强势传媒影响的人微乎其微。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感受到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对我们的包围,尤其是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等强势传媒构成了我们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宏伟景观,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当下文学一方面因传媒的多元共生而产生裂变和分化,另一方面又因影视等强势传媒的主宰而发生向强势传媒聚合、靠拢的鲜明变化。这后一变化笔者称之为强势传媒影响下的文学“聚变”效应。影视传媒对当下文学的“聚变”效应尤其明显。在影视传媒的强力影响下,发生了当下文学向影视传媒聚合、靠拢的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作家的“触电”;作品的图像化;读者的娱乐化;传媒批评的兴盛;文学的技术化倾向。

“聚变”效应首先表现为作家“触电”。作家“触电”是指作家追求文学作为光电媒体的脚本的实现,作家对纸面文学影视化的热烈追求,这正体现着文学创作主体对强势传媒作出的主动适应和改变。随着纸面文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家一度被冷落的身份得以彰显,作品的价值得以大幅度增殖。莫言的《红高粱》、王朔的《过把瘾就死》、苏童的《妻妾成群》、池莉的《太阳出世》、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都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还有海岩、刘震云、北村等一大批作家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没有人准确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我们只知道这个数字肯定是惊人的。

“触电”的作家不仅只有活着的作家,还有早已作古的作家。文学史上能够找到的所谓知名作家的经典名著大都被改编成影视,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多个影视版本。改编者也不问一问已经仙逝的作家是否愿意“触电”,就迫不及待地电他一把。随着纸媒文学的式微,传统的经典名著的确备受冷落,但经过这一“触电”的过程,死去的作家似乎还魂复活了,衰败的文学经典绽放出满园春色。传统的四大名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这是因为影视把它们送进了千家万户;年青一代已经陌生的《青春之歌》《红岩》《烈火金刚》等作品经因影视的传播,也重新焕发出它们的魅力,也被年轻人所喜闻乐见。

“聚变”效应其次表现为作品的图像化趋势。在读图时代,无论你是作家还是作者,在创作之前,头脑中往往充斥着大量从影视网络传媒中获取的图像素材、叙事模式和结构框架。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些东西总如影随形地影响着你的创作。由此,“艺术源于生活”的传统观念受到空前挑战,“艺术模仿艺术”似乎成为许多创作者心照不宣的共识。表面上写着小说,实际上大量运用着剧本的写作技巧。在提笔之前,头脑中就先入为主地考虑着是否有影视改编的可能。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作家们纷纷以图像化的方式,一边向影视暗送秋波,一边悄悄从困境中突围。

文学作品语言高度感性化,表现图像、身体、场面和景观的语言比例大幅提升,表现意义、价值、思考、心理的语言大幅缩减。一方面,我们在文学文本之外的日常生活中被种种“外显的图像”所包围;另一方面,当我们进人文学作品文本之内时,又发现此处依然存在一个斑斓的图像世界,这可称之为藏于语言之中的“内隐的图像”。这种“内隐的图像”并非今天才有,但就在今天,它特别多,特别突出,特别显眼。在这些作家的小说中,非常注重画面和时空的转移,注意场景交代,注意人物外貌、表情、体态的叙写,注意情节的好看和视听效果,近乎照搬影视剧本创作的那套法则。为了迎合这种“视觉化写作”,一些文学期刊推出了“好看小说”“视听小说”等栏目,一些出版社还专门推出“好看文丛”,怂恿作家们创作这类小说,满足读者对“视觉化写作”的需求。

尤其值一提的是,近年来流行的“身体写作”,其实就是“内隐的图像”在创作中的最好证明。从“个人化写作”到“私人化写作”再到“下半身写作”,从“美女作家”到“作家”再到“美男作家”,从“木子美”到“竹影青瞳”再到“流氓燕”,“身体写作”吆喝的是“身体”,叫卖的是“身体”,展示的是“身体”;“身体”图像的展览从精神层面转向肉体层面,从上半身转向下半身,从展览公开部位到暴露私密部位,愈演愈烈。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读者的娱乐化趋势。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一直被看做是文学的本质特征,而其中的意识形态性是一般属性,而审美性是特殊属性。文学以审美为根基,并且最终以审美为归宿;审美既是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又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桥梁和中介,而且审美本身就是文学最需要实现的价值。因此文学最需要有审美素养的读者,文学也最能培养和塑造具备审美素养的读者。但就在娱乐化的影视传媒的强力作用下,文学的审美价值变得日渐暗淡,文学的娱乐价值变得坚挺无比,审美的读者慢慢被娱乐的读者所取代。更多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想找乐子,是想寻求某种刺激,是想满足某种世俗的欲望。

审美的读者渐渐变成娱乐的读者。读者再也不想去进行有距离的深度审美,再也不想面对文学作品进行虚静观照和仔细品味,冉也不想在字里行间苦苦搜寻审美的诗情画意,他们甚至认为像以前那样逐字阅读是浪费光阴,是自讨苦吃。一切变得匆匆,漫游和浏览已成为流行的阅读方式。

传统文学的读者群在急剧萎缩。而传统文学在“万物皆著娱乐之色彩”的娱乐时代,在娱乐传媒的霸权统治中,也被娱乐化。这义使某些传统文学的坚定读者们也跟着被娱乐化。文学界正劲吹着“戏说”和“大话”风潮,经典作品纷纷被“水煮”和“歪说”,文学画廊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纷纷改变了他们的典型性格,曾经无比庄严的文学圣殿披上了娱乐的霓虹。保尔・柯察金被描画成圣斗士,白雪公主“爱穿着高又泳衣去打猎”;少年闰土变为“古惑仔”;贾宝玉竟然对贾政的丫环说,“你别跟着我,我要去上网”;《背影》中的父亲会唱“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荷塘月色》里的“我”居然希望在荷塘看见MM在洗澡;《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变成了一个与胡司令和郭建光同时上床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语),娱乐化的文学浇灌出娱乐化的读者,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大都变成了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新新人类,他们最爱看周星驰《大话西游》式的无厘头电影,最爱读《Q版语文》《烧烤三国》这样的搞怪书籍,最爱写充满“爽歪歪”“酷” “MM”“东东”“886”“GG”“郁闷”“菜鸟”“晕死我了”“131420”“PK”“TMD”“灌水”等词汇的作文和日记。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传媒批评的兴盛。按批评主体分类,传媒时代的主要文学批评形式是两种:一是传媒批评,一是学院批评。传媒批评指的不是新闻传播学中所讲的以传媒为对象的批评,而是以强势传媒为批评载体,以传媒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为批评主体,以时评、综述、随笔、访谈、解说词等作为批评文体的批评形式。学院批评则是以课堂、学术期刊为载体,以大学教授为主体,以课堂讲义和学术论文为文体的批评形式。这两种批评并存于文学批评领域,但受影视传媒“聚”变效应的影响,文学批评被拉拢到强势传媒的豪华宫殿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地位尊贵而显赫,汇聚着超强的人气。能呼风唤雨,能灭人还能造神。而与此同时。学院批评成为娱乐化的大众所不屑一顾甚至讨厌的东西,它只能在寂寞的象牙塔中沦为圈子里的事情,自言自语,自开自败,对作家、读者和批评本身失去影响力。电视里的文化类节目、人物访谈、谈话节目,大众报刊上的文艺副刊、读书版块、文学专栏以及互联网上的文学网页和论坛,成为公众获知文学信息和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渠道。它们在前台占尽风光,而学院批评在后台忍受着寂寞。

在传媒批评的控制下,文坛显得热闹无比,韩寒、豆蔻、郭敬明等“新新人类作家”不断诞生;“70后”“80后”“90后”“晚生代”“胸口写作”“下半身写作”“作家”等概念名词鱼贯而出;“二张二王之争”“马桥事件”“王朔骂金庸”“余秋雨现象”等文学事件令人目不暇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穿越文学大奖”“玄幻文学大奖”等各种传媒文学大奖让人眼花缭乱。在传媒批评的作用下,读者受众记住了闪亮于传媒上的文学英雄,在种种文学事件中获得娱乐和猎奇心理的满足,在传媒人煽情的评论文字里建立自己的文学认同。电视上盛传《哈利波特》,读者便排起长龙购买《哈利波特》;电视上经常晃动着余秋雨的身影,余秋雨的读者便大幅增加;电视栏目力荐《狼图腾》,许多读者的案头便摆上了《狼图腾》。传媒批评的作用就是如此明显和迅速。而那些炮制传媒批评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们看到自己的批评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不禁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比那些老气横秋的职业批评家们神气得多。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文学的技术化倾向。传媒的控制力在另一意义上即技术的控制力。当下文学还通过技术化手段求得与影视传媒的靠近以拓展其生存空间,求得新的发展机遇,求得文学各种价值的及时实现。这一倾向首先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一些作家、搞起了“活页体小说”“辞典体小说”“游戏体小说”等技术性极强的文本实验,体现了作家在文本创新上对技术的追求。其次,在影视技术的影响下,许多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出图像化、镜头化的行文技巧,这也是文学创作技术化的表征。如卫慧、棉棉、朱文颖、韩寒、郭敬明等作家,在他们的小说中,意识流、光与影、节奏、结构乃至音响等方面的表现都每每呈现着影视镜头语言的感觉。再次,作家体验生活的方式也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在影视和网络等强势传媒出现以前,作家体验生活的第一渠道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自实践,进行直接体验;第二渠道是通过书籍报刊阅读相关内容进行间接体验。但影视传媒出现以后,世界各地的风景、民俗、社会概况通过影视呈现于作家的面前,作家足不出户就看到了世界的万千景象,不用亲自游览就看尽了世界的大好河山,不用生活实践和文本阅读就知晓了世界风情。这样,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让位于影视观赏式的间接体验,读文体验让位于读图体验。在这样的传媒技术语境之下,作家需要亲自体验生活的古老传统近乎土崩瓦解。

第4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

第5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技能;双导师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

第6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影视;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1教育影视方向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的地位

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归属问题,国内外教育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不同学校也被归属在了不同的学院:像东北师大归属在传媒学院,陕西师大归属在新闻传播学院,西南大学归属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南京师大归属在的教育学院。而教育技术学实力比较强的学校基本成立了单独的教育技术学院,像北京师大和华南师大的教育与信息学院,西北师大的教育技术学院。总体上讲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从AECT的94定义可以看出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学的物质载体,离开了媒体就不存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影视是当今教育技术的主要媒体。因此,教育影视方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普遍是为“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和信息技术学课程教师、各级各类教育技术(电教)机构、电视台、远程教育网站等高级应用人才”。笔者认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的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尤其是我校教育技术学作为非师范类专业,教育影视方向的培养目标应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下定位为:培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符合数字时代需要的教育影视类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主要针对各级各类教育技术(电教)机构、教育电视台、远程教育网站、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部门以及影视公司等。实用和复合是其最大的特点。

3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革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影视方向与专门的影视学院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在于,专门的影视学院专业分工较细,像导演系、表演系、摄影系、录音系等,培养的是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教育影视方向主要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制作与教育类相关的影视节目,要求掌握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必不可少,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电视系统、教育测量与评价。而影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本质是传播,因此也需要相应的艺术学和传播学课程:音乐基础、美术基础、摄影摄像、电视编辑、教育电视节目编制、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影视文学写作、传播学概论等。在前期摄录和后期编辑数字化的今天,与技术相关的课程已经成为影视制作的工具和物质基础,离开了数字技术的掌握就不存在数字艺术的创作。因此,像数码平面设计、数字音频处理、非线性编辑、影视后期合成等课程是培养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影视方向人才的培养具有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特点。

因此,在大学课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教育影视方向的课程设置应当在修好教育和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加大文学修养、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技术的课时,减少和压缩一些与本方向关系不大的课程,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为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转贴于

4培养模式改革

4.1加强内外部交流。提高师资质量

目前在影视教育方面我校主要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专业,教育影视方向的教师应当加强与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师的交流,提高传播理论和新闻实务方面的教学能力,甚至可以相互聘请老师上课,加强交流。而在艺术教学方面,可以凭借本校艺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开好美术音乐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本方向的教师应当确立好各自具体的研究方向,例如前期的影视文学写作、中期的摄影摄像和导演、后期的编辑、特效和合成等等。在学校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外出学习提高,或为既能上讲台讲授学术理论又能进实验室进行技术指导和场外拍摄指导的“双师型”教师。

4-2科学安排课程开设时间

目前大多数学校在本科生的课程安排方面采用了前两年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美术音乐课程和教育影视方向的其他一些课程甚至从大三才开始学习,这就引发了课程学习时间的短暂与能力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之间的矛盾,技艺结合类的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像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除了学习摄像机操作技术和软件操作外,更重要的是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掌握镜头的组合运用以表情达意。而进人大四的学生由于实习和就业已经无心再进行创作。实际上学生进行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并进行创作的时间仅为一年,无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因此,一些课程例如数码平面设计、摄影摄像、美术音乐、非线性编辑等技艺结合的课程应当提前开设,使学生有较长时间练习以达到技术的熟练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进入高年级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4.3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第7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学研产结合”这一教育培养模式提出已久。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再一次通过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然而,纵观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学研产”这一培养模式虽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重理偏文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由于学科性质原因,理工科院校在学科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国内众多知名理工科院校均与社会相关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双赢互利的目的。而文科院校则由于学科成果难与市场产品直接接轨,许多理论研究只能沦为纸上谈兵。影视专业作为其中一部分,虽然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然而由于专业本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造成社会对于其教育成果的排斥和否定,表现为传媒机构对于学生生产能力的置疑以及对其生产水平的担忧,因此,在实行“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的大潮中,诸多影视专业仅限于学生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中撰写论文,组织教师进行指导,并针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座,最终将学生作品予以展映便完成了所谓的“产出”过程。独立院校影视专业与其他高校相比更存在着影响力不足、学生整体水平偏低等劣势,因此,在实践“学研产”的发展道路中更面对着重重阻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总结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办学指导方针,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办学特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率先拓展了影视人才“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新思路。

一、注重学研产教育模式的贯通性

美国综合大学极其重视实践训练对于影视专业的重要性, 在课程设计中强调相关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纽约大学规定,学生在学习其专业核心课“摄影与想像”时, 必须保证每周8小时的实验时间。南加州大学影视制作专业也设有专门的实践课程,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影视专业学科设置上存在着理论实验混为一谈、理论浓墨重彩实践草草了事的现象,导致学生背下长篇大论的书本知识后面对摄像机仍不知所措。实践创作中缺少统一的标准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大部分的创作仅集中于毕业前最后一年的集体创作,个人实践训练的系统性因此遗失。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在正确审视了影视专业发展现状后,确立了将“学研产”这一培养模式贯穿于学生整个四年的教育培养体系,再一次明确了“学即理论知识层面上的基础学习、研即专业方向上的深入探索、产即产出媒介传播产品以及产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媒介应用型人才”这一发展思路。改革方案施行以来,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成绩斐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贯通的培养体系中得到锻炼和强化,进一步为其融入社会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影响之下,新媒介时代的学研产人才培养方案在其他同类高校中渐渐蔓延,以东北农业大学学院为例,在继承中求创新:2010年初,对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动画、广告、新闻等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调整,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分离开来,压缩理论学时,明确实践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钻研理论,强化技能。以《premiere视频剪辑》课程为例,由原来的48学时改为16学时,教师在16学时中完成对于premiere软件操作方法的基本讲授,使学生明确剪辑影片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而摄像课程也由原来的48学时改为16学时,在教学时间内,教师负责讲授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摄像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掌握摄像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之后在为期一周的实践课程中,将设置针对premiere和摄像课程的实践项目,如以校园为主题拍摄三分钟短片,要求在短片中实现小景深的拍摄效果,剪辑中包括3处字幕的设计、3组特效的运用等等,实践课老师全程指导,这样既可以避免理论实践课程模糊不清的弊端,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创作,使得学生从大一开始变能够完成若干部完整作品,为最终的“产出”奠定坚实基础。

二、掌握多门艺术学科的共融性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含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这些艺术门类既包含其传播途径、外在形式的差异性,也包含其精神内涵、审美要素中的共通性。熟悉并掌握相关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把握多门艺术学科的共融性将有助于影视专业学生的生产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率先参与多艺术类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学研产思路相结合,通过对影视专业学生进行音乐、舞蹈、绘画等在内的艺术学科的学习,将整个艺术体系分解后重新整合,使得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学研产的“学”的环节中,真正实现了从根本上把握艺术发展规律,为之后的“研”的开展奠定基础,为“产”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积极引进与整合社会媒介资源

学研产的实施与推行离不开社会媒介资源的整合与参与。引进社会媒介资源有助于“产出”平台的真正实现,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潜质,激励学生创作动力。丰富的社会媒介资源为学生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步入职场前的仿真职业环境,使得学生提前介入实际工作状态,提高专业学习效率,扎实专业操作技能,实现影视院校培养实践性创作型人才的最终目的。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广泛构建学生实践平台,紧紧围绕联合创作课程,将学生作品推荐社会媒体进行展映,将优秀学生融入电视节目的制作之中,使得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有机统一,而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在这一整合链条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纵观国内外诸多影视院校,莫不以人才培养为天职,而如何培养能够真正为社会所用的影视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理念,一直是教育思想家关心的话题。目前的高等教育界,讨论大学理念已成为一种时尚。这是时代的使然,是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的一种进步。它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扩大和延伸着自己的内涵,虽然对于大学理念这一概念理论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描述,但究其根本,大学理念是关乎于“大学是什么"的关键所在。对于影视院校而言,大学理念便落实到“影视院校是什么”“影视教育如何开展”“影视人才的价值如何体现”这一系列具体问题之上。而现如今,实践证明,影视院校推行以联合创作课程为核心的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是实现大学理想的正确途径。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了“影视专业人才”,教育真正也实现了对“人才”的培养。

在“学研产”的三个环节中,最难实施的便是“产”。为学生搭建产出平台,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是众多影视专业院校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研产的全面推进除了广泛整合社会媒介资源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产出平台――建立学生影像产品网站,将学生成果投入到飞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之中,既是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又为其走向全国提供了有力的砝码。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期望,在“学研产”这一科学模式的引领下,各大影视院校还应从学院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结合社会需求,积极拓展“产出”新领域,将学习、研究、产出落实到实处,只有将“产出”系统化才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媒介产品的产业化,从而将大学理念落实实处。因此,“学研产”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而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

本文系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项目号12542015

参考文献:

第8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网络动漫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是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面对产业发展新势头及由此引发的巨大人才需求,面对供需失衡的动漫才市,动漫人才该怎样择业?又该如何更好地规划自我职业生涯发展之路呢?这对动漫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美术、技术、创意和市场的复合型产业,动漫是通过创意设计、制作、产业链延伸、商品化运作。使一些无生命的事物,通过创意和绘画风格的多样性,不断发展的故事情节。以及拟人化、夸张化等手段,赋予其具有人类的一切感情、动作,突出其独特、鲜活的个性。

从1909年,美国人Winsor Mccay用一万张图片表现一段动画故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动画短片。从此以后,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水平日趋成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制作表现各种内容的动画片。1915年,美国人Eerl Hurd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工艺,他现在塑料胶片上画画,然后再把画在塑料胶片上的一幅幅图画拍摄成动画片。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着。从1928年开始,Walt Disney逐渐把动画电影推向巅峰。他在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的同时,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联系了起来,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直到今天,他创办的迪斯尼公司还在不断地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丰富多彩的动画影片。

动漫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作品独特的创意和绘制的手法,可以扩展到音像、影视、文具、玩具、服饰、电器等行业,使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同样,韩国动漫作品“流氓兔”,以其精彩的情节和令人瞠目的视觉效果征服了广大观众。人们在见面时都会相互问道“看过流氓兔吗”?显然,动漫作品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种特定的产品,更多的是一种独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引以为豪的国家形象和社会风貌。

2004和2005年,是中国动漫产业突围求变、加速热启动的两年。两年来,湖南、北京、上海三个动画频道陆续开播,北京、上海、成都、大连、杭州等多个动漫网络游戏基地加紧兴建,大大小小的动漫展、动漫人才招聘会接连不断。2005年10月28日,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正式挂牌,又一动漫网络游戏基地开始启动。

根据广电总局去年出台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测算,我国每年需要的动画片总量在150部以上、2~3万集,总播放长度20多万分钟。而国内目前创作动画节目的能力每年不过3万分钟,每年市场缺口达25万分钟左右,蕴含商机近千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动漫产业也快步迈入数字技术商业化和网络互动娱乐市场化的发展轨道。近年来,网络动漫红遍中国、网络游戏屡创传奇、手机游戏渐渐兴起,动漫产业下的若干子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动漫的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的过程。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动漫人才并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由一个爱好者成长为职业动漫人,一般离不开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培养兴趣。学习的动力源于好奇和求知欲,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如痴如醉,乐此不疲。英国著名动漫大师格雷戈说过:动漫不仅仅是他的工作,也成为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由此可知,他之所以能画出那些让人震撼的作品,也就可以理解了。动漫融合了从美术到创作设计、模拟到数字、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抽象到写实种种不同的形式和技术,这需要一个爱好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能力。此外,社会正在经历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变化,变化着的时间和空间赋予事物以新的含义,创作思想、设计理念在不断地变化着,代表它的设计符号来适应它新的含义。

2、苦练基本功。无论是普通爱好者还是大师,他们都是从最基本的做起,厚积薄发。从事动漫各类角色设计和创作,绘制出动漫的一些关键画面和场景,需要对人物、背景以及色彩等元素的正确理解。需要坚实的基本功和创作基础。通过接触更多的画种和学习,从事更多的创作实践,就会对创作的角色、造型和色彩有更深的理解。 转贴于

3、丰富的阅历。动漫种类的繁多是众所周知的,动漫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体现出一个动漫爱好者和原创设计者的深厚阅历、文化积淀和博采众长的能力。越立发挥你的想象力,赋予非生命以生命,化抽象为形象,把人们的幻想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强烈、奇妙和出人意料的视觉形象,引起观者的共鸣。因此,动漫设计师要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

4、勇于实践。动漫生产和制作过程,是一个系统运作和实践的过程,它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制作、具体创作和拍摄制作等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若干个步骤。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基本造型要素,激发出自己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动漫媒材、技巧、制作和传播等过程的探索和实验,形成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变现能力。通过业内人士的相互交流,互相鼓励,彼此对作品的理念相互碰撞,可以产生新的作品和设计火花,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动漫,从来不是孤立的行当。动漫人才求职之路甚广,可选择的行业也不少。那么,面对条条大路,你该如何选择?

选择之一,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五年前,很少有人料到网络与动漫的结合会如此紧密。网络游戏从2003年开始,随着网络第二春的到来亦迎来大力发展的时机。从以网络游戏为竞争力的网易到曾缔造网游传奇的盛大,如今包括金山、腾讯等领军企业都无不在网络游戏领域快马加鞭、大举揽才。

选择之二,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无线娱乐领域。从长远趋势来看,以手机游戏、手机动漫为代表的无线娱乐,将成为3G时代的重量级应用。然而,在该行业前景大好之余,现实也充满变数。手机游戏领域的从业公司良莠不齐,在短信业务渐趋无利可图之际,很多没有开发实力的小公司也调转车头,变身手机游戏公司。而在这类公司,无疑将没有好前途。

该领域目前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量不及网络游戏,但从手机终端的便携性、手机的普及率和3G时代即将到来等因素综合考虑,无线娱乐未来几年的发展将越来越快,人才需求将升温。该领域薪酬走势和职场前景可观,现有薪资标准可参考网络游戏领域,根据进入公司的规模及盈利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选择之三,影视动漫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去年以来,已有47个省市的少儿频道和三个动画频道陆续开播,全国对动画节目尤其是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动漫人才的需求随之加大。

第9篇:影视传媒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广电专业;实验教学

2012 年10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正式将 “广播电视新闻学”调整为 “广播电视学”,这一调整,显示出当前对广播电视学科的认识突破了新闻学的传统框架,逐渐与广播电视业界的发展相契合。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在音视频节目生产、传播上都发生着急速的变革,作为广电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的实验教学,如何回应现实的需求与挑战,值得深入思考。

一、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传统广电灭亡的唱衰格调,而将是互联网+广电的新生。未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革新及助推。广电行业将会出现以下几点趋势。

趋势一:电视业的互联网化。随着固网带宽的不断提升和普及,还有4G乃至5G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电视最主要的传收渠道。传统的电视收看渠道,比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电视等将会出现边缘化现象。

趋势二:电视的社交化。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网络和视频的结合,用户边看边评、边看边转、看后在社交圈讨论的情景将成为常态。

趋势三:电视业的开放化。传统广电的生产传播属于资源集中型,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电视台、人人广播台的景象已经出现,UGC和PGC已经成为互联网音视频的重要产出方。开放云计算平台下的移动视频将是未来视频业务的重中之重。

二、面向未来的广电人才标准

传媒市场的变化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未来,广电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树立“大传播”意识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大传播”意识要求从事广播电视专业的人才站在传媒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在传媒产品开发、传播手段使用、传播渠道利用等方面,善于创新思维,实现传播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新媒体时代,传媒市场对广播电视节目产品需求加大,营销渠道和平台多样,媒介产品之间的竞争加大,只有具备优秀视听节目生产能力的机构或个人才有机会胜出。因此,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将成为广电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广播电视人才参与传媒市场竞争的致胜法宝。在业务界限被打破后,各媒体之前独享的平台和技术优势都不复存在,谁能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节目内容,创造全新的传播方式、运营模式将更能赢得受众获得市场。

(四)具备一定的市场运营能力

融媒时代各媒体平台均具有较强的实时交互性,受众的主体性增强,产品生产、业务开发和传播模式选择主要围绕受众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广播电视人才参与融媒时代的市场竞争,创作创新广播电视产品及业务,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运营能力,即充分了解受众和市场,能够对市场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对媒体战略进行策划和决策。

(五)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根据目前成功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团队或项目组的方式是高效的。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保证项目实施并取得预想成果的保证。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视听内容生研发、生产、推广等环节中,需要一支支高效运转的团队。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

实验教学在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知识和实践相互转化,相互提升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广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广电专业技术类实验课程主要涉及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专题片与纪录片创作等课程。

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的开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不仅要完成知识信息的传授,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优化教学内容。依据“三步走”的实验教学计划,分基础实验、进阶实验和综合实验三个环节推进实验教学。

第一步,开展基础性实验,主要有摄影、摄像、广电节目制作三门课程,培养和规范学生对于本专业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第二步,开展专业技能的进阶实验。这一阶段,主要开展摄影、摄像、调色等高级实验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当然,这部分的课程,需要有更专业、更齐全的影视设备的支撑。前期拍摄设备需要有专业摄影机、移动硬盘录音机、指向性麦克风、录音挑杆、滑轨、摇臂、斯坦尼康稳定器/三轴手持稳定器、聚光灯、柔光灯、旗板等,后期剪辑和调色设备需要有高配置的影视工作站,能运行达芬奇、AE、PR等专业软件。

第三步,开展综合型实验,主要有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电视专题与纪录片创作等课程。该阶段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是以“前两步”基础性实验和进阶实验为依托,进一步升华,鼓励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

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要坚持“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行业需求,二是面向影视类赛事。通过教学内容、形式等环节的相互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的专业素质。这一步对于学生能否在日后取得更高、更远的发展尤为重要,是学生进入专业实习和工作岗位前,积累影视创作经验,积累优秀作品,赢得成绩荣誉的关键期。

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以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广电专业为例,我们已经开展了初具成效的实践,广播电视节目编辑课程,教师围绕公益广告这一方向,引入项目制实验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中央电视台以及重庆市举办的公益广告大赛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分组策划完成专业标准要求的公益广告影视作品并参赛。实现了项目制、实战式的教学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励。

最后,面向未来的广电传媒发展,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三大特征突显,从近一两年以《罗辑思维》、《一千零一夜》、《偶的歌神啊》、《奇葩说》、《一条》等众多优秀网络视频节目涌现可以看出,网络视频PGC已经成为风口,网络大电影、网络剧正成为影视传媒机构加紧布局的阵地。高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应敏锐捕捉这一关键信息,找准方向,在实验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视频节目的生产研发,将教学与实战紧密集合,不断碰撞火花,不断创作佳品,必将能为优秀广电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蔡月亮,陈长松.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传播学教学中的项目制方法探析.新闻知识[J].2013,12.

[2]姚劲松,黄蒙水,吴大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教论坛[J].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