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体育专业毕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专业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专业毕业总结

第1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了探讨性的研宄,初步得出结论:(1)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有虚高现象;(2)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不足;(3)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以及实习机会不足导致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4)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对本省中小学需求体育人才的专项预测较准确;(5)当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于现实。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就业 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问题乃当今我国社会最热点问题之一。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府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应届毕业生总数从2002年的145万发展到2012年的680万加上往年未就业以及失业大学生毕业生数累计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大学毕业生逛待解决就业难题。据麦可思研宄院(MyCOS Institute)、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及《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己然连续四年成为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前10之一。在全国人民都注重体育的大背景下,作为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景如此不堪,现阶段了解社会需求,探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深层次原因,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调整专业设置等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新的研究课题。

一、湖南省体育专业的就业状况

高校的一再扩招,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学生数也逐年提高的事实无须再强调,然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值得关注。反映了所调查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2008年-2012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情况,然而笔者经过专家访谈以及学生访谈了解到湖南省各大高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中存在虚高的现象。高校近五届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均超过90% (含考研率),其中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2Q11年、2012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由此笔者从数据上分析有三点得出:其一,湖南省各大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及就业指导等工作落实非常好,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二,湖南省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市场需求始终是毕业生就业的主导风向标。体育教育专业己然连续四年被划为“红牌”专业,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前景堪忧。对此笔者走访以及电话或网络联系了部分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及教师发现,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所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存在虚高现象。笔者分析总结就业率数据虚高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一,湖南省高校为了响应近几年出台了关于高校招生数与毕业生就业率相挂钩的政策,从数据上提高就业率的专业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招生数量,扩大办学规模。继而放松了对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的审核,甚至部分高校有只要毕业生出具工作落实证明并可领取补助费的不成文规定;二,毕业生为了应付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获得学校的“就业补助费”,直接从实习单位或相熟的公司等就业证明函甚至私造假章开具证明;三,为了方便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偿为高校以及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的空壳公司应运而生,为真实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增加了难度。

二、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

(一)就业信息来源

毕业生在获取就业信息时最主要的途径为“上网查询”,至此原因主要是因为,现今高校网络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90%以上,而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传播载体,有着更新快,花费少等优势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越来越完善,相应的网络诈骗也应运而生,近年因此受害的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访谈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毕业生面对海量的选择时候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机会有时就这样在自己茫然选择时候错过了。排在第二位的是“校园招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校都趋向于综合型大学发展,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校园招聘会必将成为广大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由表中可以看出,选择所占比例仅占36.27%,这从直观上说明了湖南省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不够紧密,所举办的“校园招聘会”效果不佳。“父母”这一选项排在了第三位,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是相当严重的,然而现实社会中,有家庭背景关系的较父母人脉关系不广的的确是容易就业的多。“同学”这一选项被排在了第四位,笔者认为同学之间互享信息的途径无疑是同学之情的表现,但同时同学也是竞争对手,且经过口头传达在同学处得到的信息大都会较最新信息要晚。

(二)就业过程中看重因素和苦恼因素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相对比较集中,性别之间差别不是非常的明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工资与福利待遇”、“单位所在地区”“专业是否对口”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5.14%、46.83%、38.03%。除此之外“升迁机会”与“父母的意愿”也占有了很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金钱对人们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如今的高校毕业生主要都带着功利的思想去寻找一份工作,笔者分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钱才有地位”的思想充斥整个社会,如今的校园较以前更加开放,与社会接触的更多,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其二,虽经济发展得很是迅猛,然而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趋增大,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作为高知识分子,本身从思想上定位就要比一般人高,在如今“以金钱衡量一切”的主流趋势下,作为大学毕业生自然也就想得到更多的金钱。

苦恼因素来看,“运动能力较差”选项的选择所占百分数为59. 51%,高居榜首,作为体育教育专业院系培养出来的专门性人才,运动技能竟然成为了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主要苦恼因素。虽然全国性扩招会导致生源质量减弱,然而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足以解决运动技能差的问题,可现实却不尽人意,经走访湖南省部分中小学教研组的组长得知,对新进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满意度都不是很高。

(三)期望薪资待遇情况

对于每一位大学毕业生而言参加工作最主要目的只有两点: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发展潜力,由表5可以看出“1501-2000元”、“2001-2500元”、“2501-3000元”以及“3000元以上”这几个选项的选择率较高,其中选择“2501-3000元”选项所占百分比为25. 70%排名第一位,由此可见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工资待遇的理想要求着实比较高,然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成本的提高也迫使毕业生们对工资的渴求日益增加,这样的变化也是无可厚非的。

(四)期望就业地区

期望就业地区去向情况一览表可以看出,有46.83%的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期望去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工作就业,41.55%的毕业生理想工作地为非省会的城市,期望去乡镇或农村的毕业生仅占7.04%,没有人考虑出国寻找机会。由此可见毕业生都趋向于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寻找工作,不愿意去往农村或乡镇工作,这也一度造成市区工作竞争激烈,乡镇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紧缺的现象。

(五)期望的就业单位

有了期望的就业单位也就有了为之奋斗努力的目标,教育教学部门,公务员以及研究生为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期望就业单位。选择的百分比分别为:33.45%,25.70%,14.39%,“体育产业部门”的选择率为13. 73%,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8.10%,=2.11%的学生选择进入“企业”工作,期望进入“街道社区”工作的学生仅占1.76%。由此可见,仍有大部分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保留着历史的痕迹,认为做教师,公务员,拥有高学历才是王道,追求一种稳定的工作或者是因为迫于逃避寻找工作的压力继续在学业上深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造成了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局面。随着市场需求人才的类型转变,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区群众体育事业的有效开展,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前景是很好的。作为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们不应如此保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事业,勇敢的去创业,走进社区,将发展基层的体育事业为己任。

三、影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有很多,笔者暂且从毕业生自身,高校培养与就业指导,湖南省体育教师市场需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自身培养不足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调查表明仅有30%的毕业生自主参加过职业资格培训考核,18.32%的毕业生正在攻读其他专业学位,由此可见在自身能力的培养方面,当前的毕业生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该如何挖掘体育专业特有的优势能力是当今后体育教育专业深思及研宄的对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认识不足

有38.03%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入学动机为“上学拿文凭”,32.39%“爱好体育”,13.18%“就业渠道广”。在本科院校中,体育专业在高考时对文化课的要求低于同院校其他专业100多分,这无疑给了文化课不理想,考取本科院校机会嫩茫的高中生上本科的希望。为了上大学,为了读本科选择了体育专业,然而体育专业的就业形势情况对于高中生的学生们还是很遥远。据访谈了解到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都是稀里糊涂的为了上大学就进了大学,对于将来的就业根本不了解。调查结果现实有69.72%的大学生了解一些”,21.83%的大学生“一直关注,很清楚”,甚至有24位应届毕业生对此“没概念”。

参考文献:

[1] 卢佼.全球背景下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及对策之研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5.

第2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文章摘要】

文章选取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的2014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作为分析对象,以翔实的就业数据为基础,重点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其原因作了归纳总结,并对学院的就业指导办法进行了概括梳理。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社会体育;就业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与专业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社会体育专业自形成以来,业界对其发展潜力与前景一直观点不一。时至今日,社会体育专业的高等教育规模在全国逐年扩大,每届毕业生的数量日渐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分析把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本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无疑会有很大的参考作用。本文即对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2014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以期能对本学科专业教与学的更好发展有所裨益。

1 毕业生人数概况

2014年湖南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共有毕业生38人,均为本科毕业生。

2 毕业生男女比例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社会体育的学生性别比例男生较多,女生较少。然而通过数据可得出在社会体育专业的男生数量和女生数量比例失衡,而这一数据也同样反映了当今社会体育专业男的就业压力在逐步增加。

3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3.1 毕业去向

图2

数据表明在现阶段本科生更多的选择工作,而放弃考研或者出国深造,据此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今社会对其专门人才有大量需求的体现,在经济发展中,需求起着主导的地位。

二次选择。很多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选择艺术这条路,因此在毕业时想通过考研或出国的途径来进行对专业的二次选择,但由于专业知识认知程度不够,竞争不过本科四年学习同一专业的人,因此无奈选择就业。

毕业生自身问题。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专业性要求很高,就业范围具有行业性。当然也有些社会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在工作的选择上更多想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另一专业的工作。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2014届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男生在选择就业去向时,倾向于入职工作,女生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深造”。这主要源于以下动因:就业压力。由于现阶段工作单位在录用人员时更倾向于选择男生,因而在面临工作问题时,男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男生更加倾向于在工作一定时间后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性地进行“深造”,而女生则选择直接进行“深造”以规避就业压力和“未就业”的风险,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专业认可度。

3.2 读研的专业情况

在2014届毕业生中,读研继续接受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无跨专业学习的比例。根据这一数据比例不难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在读研后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自己的专业,继续学习。

3.3 从事关于社会体育工作比例

从事关于社会体育工作比例的仅有20%的比例,而从事其他工作的比例高达80%。目前社会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在工作的选择上更多想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另一专业的工作,而本科教育知识的涉及相对比较综合,专业限制较小,因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时更多的是根据自身兴趣、能力以及职业规划选择其他工作。另一方面,现阶段招聘社会体育专业的单位多为私人企业,私人俱乐部,这些单位对于学历也有一定要求和限制。

3.4 就业地区分析

体育艺术学院学院2014届社会体育毕业生88%选择在长沙工作,少数同学选择回家乡所在地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长沙地区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程度相对其他城市更为明显。几乎所有毕业生都留在了长沙地区工作。

3.5 以在长沙地区就业为例

本年度毕业生在长沙的就业基本去向是体育用品店,其中仅有20%的学生在其入职从事与社会体育专业相关的工作。

4 就业工作指导分析

以上仅是对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2014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这只是一则个案,不能涵盖全国的情况。下面是本院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基于对以往就业形势的整体把握,根据上述所列基本就业现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了综合就业指导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通过网络、短信系统进行就业信息,做到及时有效地进行政策传达和信息公布,为毕业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就业信息源,并力求做到覆盖全院所有毕业生。据统计,已签约学生半数以上的招聘信息源于学院。此外,学院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我院招聘,或带领学生到单位参观,与实际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询问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鼓励学生学习工作实际所需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其次,学院开展了以下针对各种情况的就业指导讲座:一是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的董川平老师、教育部艺术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委、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博导、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林丽娅副教授、诺韦耐德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等对毕业生进行考研、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省、市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方针政策,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如主管学工副书记邵华老师给毕业生做了题为《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把握政策,实现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的专题辅导报告,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进行了分析。

第3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超出中等水平,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上的得分相近,均超出中值。找出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时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1研究目的

中国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调查则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000而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影响大学生的自主择业,在同样的人力资源市场的状态和要求下,个体如何评估自身的特有的属性对决定将要进人或变换的职业有着重要影响,从而使个体在职业决策行为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比如说面对职业选择范围的反应和信念就截然不同。有的人在选择职业时挑选面非常狭窄;有的人则能突破专业的限制,跳到别的领域。当面对其它专业领域、比较有挑战性的就业机会时,有的大学生会认为依赖自身的基本素质并通过努力和学习完全可以克服困难、胜任工作,并使自己获得进步和成长;而有的大学生却认为接受这样的职业,一旦不能胜任就会证明自己是低能的,因此面对这样的就业机会,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这种逃避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那么,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如何,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节,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对高校开展就业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 1研究对象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05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2.2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2001年由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范大学的龙立荣主持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采用里克特5.。计分的方法,分为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五个分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我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中进行随即抽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l00%;其中有效问卷为73份,有效率为97.500。被试的主要统计特征分布状况见表1。所有数据采用SPSS11. 0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 1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分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3. 512135,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中,有两个维度的得分超过总平均值,这两个维度分别是自我评价和制定规划。总体看来,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高,五个维度的得分均超过中值3。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3. 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上,男生得分的平均分要高于女生。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问题解决这三个维度上,女生得分的平均分要高于男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传统的女性职业和传统的男性职业,在当今社会的划分已不明显。尤其是脑力劳动等复杂劳动,工作岗位的男女之分逐渐淡化。尤其是大学毕业的女性,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反映到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所以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并不低于男性(见表3) 。

3. 3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独生子女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以及总得分上都高于非独生子女。这说明独生子女的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且独生子女在收集信息方面更加有自信。其可能的原因在于,独生子女一般家境较非独生子女好,而且父母对其关注度较高,给予其就业信息方面的帮助相对较多(见表4)。

3. 4生源地城乡差异分析

除制定规划以外的四个维度包括总分上,来自城镇的学生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制定规划上,来自农村的学生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在我国城乡经济差距减小的同时,城乡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也相接近,但是在总体水平上,来自城镇的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是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更好的社会支持力量,这些人际资源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信息,更重要的是来自父母、亲朋、同辈的支持和鼓励,非常有助于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高(见表5)。

第4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论文摘 要: 社会体育属新办专业,创办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体育专业的出路和前途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大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实用型体育人才,明确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让社会体育专业逐渐为世人了解、认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社会体育应抓住国家大发展的机遇,练好内功,提高办学质量,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高等院校办社会体育专业不到二十年时间,但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本、专科)的高等院校已达二百多所,办学规模已接近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该专业不为世人所了解和认知;二是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办学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专业特色还未体现;三是学生特长、专长、一技之长不突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短期内不可能设立专职的岗位,也就是说在社区健身领域中不可能给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学者在调查中发现,天津市的124个街道办事处中,只有2名专职的体育干部,而像广州这样经济和体育发达的地方,82个街道社区体协目前尚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干部,更不用说一些中小城市的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种种因素迫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改行从事与体育毫不相关的工作,这就与社会体育专业最初人才培养目标大相径庭。我们对本院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也没有一个能够在社区健身指导员岗位上就业。

那么,作为一个不为人熟知的新办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出路和发展前途在哪里呢?

1.与国家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于大众体育的发展,有两个信息值得注意,一个是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另一个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1.1国务院通知相关内容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文件中指出: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制定本计划。

关于目标任务有八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

1.2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的讲话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题为“科学规划,改革创新,迈出建设体育强国新步伐”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要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扩大队伍,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基层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向基层延伸,充分拓展乡镇文化站体育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要发挥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和行业体协的作用,促进各级工会体育组织和行业体协的建设。要强化对群众体育的科学引导、科技保障,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活动。要探索建立群众体育发展科学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各地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准。

通知和讲话精神告诉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民健身事业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民健身就是全体人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国家和政府为全民健身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公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意识、习惯。以国务院名义下发文件,对推动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由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各级体委具体贯彻执行,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大众体育组织体系,在全民健身的基础上使中国逐步成为真正的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2.通知和讲话传达的信息

2.1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在实行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体育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因此,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从大专院校培养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使之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做准备。并通过中短期培训学习,将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培育成全民健身骨干,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当100万人手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10万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服务队伍。

迄今为止,在城市社区、广大乡镇进行的健身活动,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指导作用的大多是群众中的体育积极分子、体育爱好者,或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而配备具有体育专门知识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很少,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进行健身指导的就更少。鉴于这个原因,现今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性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强和改进。在体育管理部门主导下逐步配备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活动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从而保障全民健身计划健康、持久、有序地进行下去,造福于全国人民。

2.2全民健身是宏大的系统工程

“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是通知中对组织实施的具体要求。中国地广人多,决定了全民健身计划是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组织领导机构。而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即场地器材设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体育类实用型人才和体育理论型专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因此全民健身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比较长期而繁复的探索过程,才可能根据国人的身体特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全民健身体系。

2.3科学健身是全民体育的保证

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政府国家对民族体质全民健康的重视,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从上世纪1995年至今,全民健身计划已实施了15年,作用和成效显而易见,但就健身的科学性而言,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是今后努力的目标。具体是:健全体质测定服务机构,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技术健身指导;依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各类综合性体育中心,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宣讲、咨询科学健身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并对群众体质水平和运动健身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科学研究。所以,在既有可操作性又有科学性的前提下,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健身运动才可能持久地开展下去。

从以上引述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民健身计划将继续推广并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为其配套服务。社会体育专业应抓住机遇,提高办学质量,在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

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目标应清晰准确地定位在为社会服务,为社会需要办学,与体育院系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办学目标相比较,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社会实践、培养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甚至于有较大的差别。

3.1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的专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为社会培养的是体育技能型人才,一专多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运作体育比赛的能力。

首先,课程设置以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为主,概括起来,社会体育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

3)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

6)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

其中尤以前四种能力最具应有价值,是学习和培养的重点所在。

其次,学时分配不应等量齐观。运动技术的球类、操类、传统保健功法类;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类学时分配可相对较多,练好运动技术技能基本功,打牢体育理论基础。

最后,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开办学术讲座。根据社会需要设置选修课,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主动、自觉、积极的学习精神。聘请专家学者开办讲座,让学生开阔视野,从多方面汲取学术养料,提高自学能力、理解领悟能力、分析能力,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比单纯教给知识技术更重要。

3.2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服务于全社会的体育人才

体育的健身锻炼作用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因爱好兴趣的不同、健康状况的差异使人们对活动项目、内容、形式、运动量的大小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康复健身、家庭健身、形体训练、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健康减肥、残疾人体育、中老年体育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社会体育服务的方向和目标。为了毕业后更好服务社会,也是自身就业需要,对未来工作的设计不仅限于某些职位某种职业,而且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做好多种就业准备,充分利用在大学的读书时间主动学习,通过查阅资料,探讨问题,教学互动,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3.3给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

每一学年都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人才,社会实践的去向可以是居民社区、机关企业工会、老年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小学。通过观察、调查、沟通交流,了解各种人群的健身需求。帮助基层做些群众体育竞赛组织工作、体育技能技术指导工作;向有经验的体育工作者学习请教,给他们当助手;让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学习目的明确,积极主动求知,为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4.大众体育的发展将为社会体育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十二五规划”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加快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既定方针,而城镇化使人口更加集中,各项公益服务事业、文化体育娱乐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十多年,社区体育、广场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户外体育、俱乐部、建身中心等体育活动形式、体育组织形式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健身方面的消费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有闲有钱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体育健身也将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体育多样化、体育生活化、体育娱乐化、体育个性化将成为全民健身的发展趋势。在人们追求不一样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形式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培训的体育人才对人群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指导和辅导。毋庸讳言,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只有切合实际,培养的学生为社会所需要,并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后就业点多面广,服务对象宽泛,就业前景就会比较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有的职业将消失,而一些新的岗位将正式走上前台。如家庭健身指导、康复训练、假日体育、计时陪练、体育技术技能指导、传统养生指导、减肥健身、体育旅游教练、户外运动、节假日休闲体育,等等。总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人们观念的改变,表现之一就是人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更好地享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新的社会发展机遇面前,社会体育的前途也和国家前途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4.结语

毋庸讳言,社会体育在中国办学时间不长,没有成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也没有成熟的课程设置和教材,还在边走边看,边办学边总结,在探索和借鉴中发展、完善,要使其成长为有别于传统体育专业而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的体育独立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在哪里,路就在脚下,明确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一条伸向远方的路。沿着这条路向前走,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给体育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5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辽宁省 贫困地区 学校体育 体育设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农村教学改革一直是我国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体育教学是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1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落后

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学校经费不足,基础教育又是全民义务制教育,使学校的经费来源更加紧张。与城市里的教学条件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学校体育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学校仅有一块土地的田径场,几个篮球架,几个单双杠,这样的体育设施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由于体育设施的落后,很多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都很难进行教学,学生体育课的内容大多是以长跑、体操为主,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学校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很多农村人口都转移到城市,农村学生生源较少,很多学校合并成一个学校,这就导致了教师流动性的增加。由于农村学校待遇差、教学环境艰苦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少数体育专业毕业生来农村任教也不会工作太长时间就调转了工作,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由别的学科教师兼职担任的,由于代课教师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很难上好一节体育课,往往造成了体育课就是放羊课,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不到体育锻炼知识。如何吸引优秀的体育人才到农村任教,是解决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缺乏的一大难题。

1.3 学校忽视体育教学的地位

农村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还是将学生的考试升学率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虽然我国新课标提出了加强农村体育教学的改革,农村学校在实施课改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显得不够,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更有一些学校领导将体育课变成了劳动课,简单的认为农村孩子只要多干点活,体育成绩就上去了,干活一样锻炼身体。这些错误的观念,都影响了学校体育在农村教学中的地位。

1.4 课外体育活动较少

农村孩子课外体育活动较少,很多城市里的学校都成立了体育俱乐部,学生在课外可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对学校体育教学起着补充的作用。很多农村孩子由家庭的压力,放学后都到地里干活,或者是帮助父母做家务,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缺乏也成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2 完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2.1 加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

为了解决农村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各级部门要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幅度,学校也要采取办法通过自筹经费完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使学生有一个好的体育活动环境,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热情,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

2.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爱岗敬业培训,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完善,使学校现有教师安心为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奉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专业体育教师的引入,政府要鼓励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投身于基层学校,走进农村、服务农村,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使体育教师可以安心的工作,这是保证农村体育事业向上发展的关键所在。

2.3 加强对体育健身的宣传

借助阳光体育运动这个契机,大力在农村进行体育锻炼的宣传,培养人们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营造一种积极健身的氛围,使学生与家长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学生各个方面都协调发展,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2.4 完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从农村实际出发,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探索农村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小结

农村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认真分析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寻找适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道路,加强体育教学的优化,才能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才会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杰.素质教育视域中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2] 谢新涛.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J].价值工程,2011(4).

[3] 李春丽,梁舒.来凤县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滞后多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3).

[4] 沈茂金,廖洁莹.粤北山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11(1).

[5] 林秀春,徐瑞芳,姜秀英.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1(3).

第6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民国初年,现代新闻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而新闻教育也在此时随之孕育而生。到如今,新闻教育在中国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但是这一个世纪的发展却并没有让中国新闻教育走到一个较高的平台。相反,在国际信息化高速发展,我国市场化日益成熟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新闻教育却日益的突显出一些问题。例如: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面对媒体贴出的“时政记者”“财经记者”“体育记者”等各种专业记者的招聘启事时,更多的是望洋兴叹。因为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媒体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跨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的新闻教育却完全忽略了这样的现实,只单方面的着手新闻专业化的教育,而让学生毕业根本不能胜任跨专业的新闻工作。

论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闻教育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对策,从而为我国以后的新闻教育提出一点建议。同时,论文的论述更多的是置身于当前社会的客观现实,结合中外各种实例分析新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诸如当年经济学在发展到专业瓶颈后,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各种分类学科的发展便是学科细化发展的先例。而新闻教育的分支细化的实行也将会开启一个个新学科的发展。

二、论文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

全文拟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 概述我国新闻教育的现状;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新闻教育的这种现状引发的种种问题以及对社会个方面造成的负效应。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背后的各种原因;第四部分升华主题,利用行业之间和国内外的横向比较,找出一条合理的对策,探析我国未来的新闻教育的指导理论。

本文拟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选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综合性分析;运用个案研究法举例分析我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运用经验总结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为我国新闻教育提出一条合理的道路。

三、设计(论文研究)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 选题 20xx年10月20—11月5日

2 下达任务书 20xx年11月5日—11月27

3 开题报告 20xx年11月28日—20xx年1月5日

4 完成提纲 20xx年12月4日—31日

5 完成初稿 20xx年1月1日-4月30日

6 完成二稿 20xx年5月1日-20日

第7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文章以新疆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支教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支教过程进行调查,旨在充分了解新疆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为做好今后学生实习支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

体育教育;实习支教;调查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于2012年首次开展对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和和田地区的实习支教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四届共129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赴上述两地州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学生实习点主要集中在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和田县和策勒县,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以上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教育现状相对落后,实习点相对较分散,管理难度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实习支教受援地师资与现状、实习生现状与问题、实习过程与实习管理等环节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秋季、2015年秋季参加定岗实习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29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93.0%。

1.2研究方法

主要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开展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实习支教受援地师资情况调查

本次调研的88所受援地学校体育教师共计280名,教师性别、学历和专业构成。分析可知,体育教师中男性教师数量远大于女性教师数量,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也大于非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但大专学历教师数量仍然占有较大比重.

2.2顶岗实习支教内容调查

通过对120名参加过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支教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实习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重点在“体育课教学”方面,但是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存在体育专业学生从事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比例为17%)和从事其它方面的工作(比例为10%)。

2.3顶岗实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受援地实习学校的教学条件确实比较差,尤其是体育教学设施和相对专业的体育活动场所比较欠缺。此外受援地学校对实习支教工作不够重视的比重也相对较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2.4实习生自身能力提高状况调查

通过实习学生自身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这一现象说明,开展实习支教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对这些即将赴工作岗位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南疆地区师资短缺的矛盾。

2.5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调查

认为本校实习支教管理现状和管理制度“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在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方面,不少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关心还不够,尤其是对学生专业方面的指导。此外,在师生比例的调查数据中可知,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生的比例约为40:1,即一名指导老师指导40名实习生,指导老师数量较少,而实习生人数众多,加之实习支教学校分散,路途遥远,使得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很有限。

3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重视程度不足,实习工作顺利开展有难度

通过调研发现,个别受援地实习学校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实习提高本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把实习支教政策当作一种形式来完成,对这项活动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够,没有把大学生应能发挥的能量发挥出来。一些实习学校尤其是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体育课程时,只象征性地安排几节体育课,没有完整教学的计划和内容。

3.2管理难度大,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体校或中学体训者,这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稍弱,加之实习基地学校较分散,学生的流动性大,实习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的联系因地域及教师数量少而受到限制,导致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大,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3.3指导不足,实习质量难以提高

实习支教过程中缺乏对体育专业支教生专业教育的有效指导,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还未形成。实习支教带队教师,更多承担着实习支教生生活方面的管理,协调实习支教生与受援学校相关事务的职责,且一名带队教师承担好几个乡镇实习支教生的管理工作,工作量大,难以将体育专业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指导工作落到细处、实处。

3.4专业不对口,实习生专业能力提高有限

南疆部分地区,师资相对薄弱,加之个别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体育专业的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要根据受援地实习学校的安排开展教学,除承担体育课以外,还要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和教辅工作,甚至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节体育课都没有承担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高校派出的体育实习支教生与当地对支教任务相脱节的现象。

3.5个别学生实习不够积极,教学能力发挥不足

实习支教地区相对较偏远,生活环境较艰苦,且实习的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一些非母语的实习生在教学和生活方面难免面临一定的挑战。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乐观积极面对,但也有个别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学态度消极,教学效果不理想。

4对策与建议

4.1切实提高体育专业实习支教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

体育学院应该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制订完善体育专业实习支教规章制度。确保体育专业实习支教活动有序、有效进行。体育学院应成立有效的管理机构,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加强与受援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同时,学院要重视对支教生进行岗前培训,加强支教生与支教指导教师间的联系,并在支教工作结束后及时做好支教总结、经验交流宣传工作,切实提高体育专业实习支教的水平。

4.2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支教实习工作有序进行

进一步完善现有实习支教规章制度,明确高校、实习受援地教育主管部门、受援地学校在实习支教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安排实习的过程中,要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尽量争取相关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为支教实习提供充分的政策与后勤保障。此外,应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实习学校加强沟通与联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反应工作机制,并为每一位参加支教实习的体育支教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保障好学生的权益。在实习效果评价方面,在奖励和惩罚制度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实习评价结果科学、公平、公正和有效,对在支教实习工作中有杰出表现的教生给予奖励,确保实习激励机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多方合作确保指导到位

首先,要严抓教师选派质量关,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农村体育教学情况,具有较高管理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制定指导教师考核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督导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其次,根据支教实习点分布情况和支教生人数多少,合理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采取驻点、巡视、远程指导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指导,及时处理体育支教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再次,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主动联合地方教育部门和受援地学校领导组成专家指导小组,定期到实习支教点指导检查实习的工作,确保支教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4.4采取各种具体的措施,提高学生参加支教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学院应加大对体育专业实习支教活动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利用实习支教总结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对在实习支教过程中积极参加实习的师生进行有力表彰,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奖励。同时,积极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实习效果评价制度,实事求是科学有效地为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评分,对于实习过程中不积极,不接受实习管理,且实习效果较差的同学,实习成绩按不合格处理,重新参加下一学期的实习支教工作,直到达到实习要求为止。

作者:马雯 李卫民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守文.黑龙江省体教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1(2):47.

[2]吴剑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支教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2.

[3]张天明.实习支教质量保障措施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8(30):27.

第8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摘 要 私人健身教练是当今热门的职业之一,在我国开展10年有余,其市场前景广大。但是,私人健身教练发展中存在了一些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私人健身教练这一新兴职业初步探讨,总结出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私人健身教练 对策 分析

一、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私人健身教练是一个成熟的职业,有专门职业资格认证机构,有政府的统一监管,有法律制度约束和规范健身行业的发展。健身行业能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私人教练的作用。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成为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成为健身俱乐部的招牌,其好坏直接影响着健身俱乐部的收益和持续发展。现在社会上健身俱乐部之多,各俱乐部之间的竞争激烈,如何能在众多健身俱乐部中出类拔萃,一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拥有专业的私人健身教练团队,而一支优秀的私人健身教练团队离不开优秀的私人健身教练。因此,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至关重要。

私人健身教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私人健身教练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发展不平衡

私人教练主要来自体育专业毕业生、退役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学历一般集中在本科和大专。相比较,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学校开设有多种与健身教练相关的课程理论,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经验。退役运动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理论知识。

(二)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素质偏低

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技能不够熟练,职业道德缺乏,不能满足健身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私人健身教练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私人健身教练的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要求各个方面都要精,协调要求各个方面都要平衡。私人健身教练作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其对象大都是中上层社会的人,服务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私人健身教练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此外,还应学习英语和计算机这些热门课程。

(二)提高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素质

1.职业技能的提高

教学能力是从事健身指导者和传授者的基本能力,作为言传示范者,私人健身教练要掌握成熟的教学技能,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

沟通能力是作为私人健身教练要与健身者进行对话、协作的能力。一名优秀的私人教练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与健身者进行交流,增强对健身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服务能力是私人健身教练作为服务者对健身者高要求、高标准的服务态度和行为。良好的服务能力不仅能吸引客户,还能增加健身俱乐部的内在形象,赢得更多的客户。

自我提高能力是私人健身教练在指导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科技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私人健身教练要与时俱进,顺应当下主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能不断地更新、增进。

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创新是进步的必然趋势。私人健身教练要有创新精神,应对不同的健身者提出符合不同人群发展的运动处方,满足大众的需求。

2.职业道德的提高

任何一个职业都必须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体现个人的品德高低。私人健身教练作为一门新兴职业,其职业道德水平还不够成熟。首先,私人健身教练要有良好职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其次,要遵守职业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有纪律来约束,只有自觉遵守纪律,才能使整个行业有序运作。再次,职业责任要求私人健身教练在指导中对健身者的安全保护责任,以及课后跟踪服务责任。私人健身教练只有树立明确的责任,才能赢得健身者的信任。最后,私人健身教练在工作中要树立较高的职业理想,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三、结论

通过对私人健身教练的综合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素质偏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展不平衡。通过提出一系列私人健身教练的发展对策,提升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素质,促进私人健身教练的全面协调发展,带动整个健身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健身私人教练培训管理工作规定[S].社体字(2004)45号.

[2] 陈金鳌,陆阿明,张鑫华.我国健身行业私人教练职业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136-138.

[3] 皮唯薇.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培养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36-37.

第9篇:体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以百色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提高百色学院及同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学生实习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转化为体育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本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流沟通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交流沟通在师生之间是互补的,有了良好的交流,才会有好的实习效果。调查得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主要表现在课后总结不及时或走过场,没有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提高自身的课堂驾驭能力。由于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多是靠自我管理,这就容易使部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养成自由散漫、不遵守实习纪律等习惯,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实习单位领导及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不够

调查了解到,实习单位的部分领导对体育教学实习的重视不够,部分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工作不够严格,甚至不负责任。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学校的领导不能深入与实习生交流,对实习生的态度不够认真,只追求完成任务而没有让实习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不严格,对实习生上课及课后的评价和指导不够。

(三)不能适应角色的转换

很多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马上要转变角色,从一个学生的角色转变成教师,很多人都不能迅速适应新角色。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老师和学生。作为老师要管理和教育好学生,作为学生又要接受老师的指导。就是因为这种双重角色使得许多实习生不能很快适应角色的转换,导致在实习的过程中易出现了两种问题:一是实习生缺乏工作经验,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不知所措,到处碰壁。二是实习生在教学方法上缺乏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做事不够主动等。

(四)组织教学能力缺乏

组织教学能力表现在四个方面:设计能力、施教能力、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设计能力方面,实习生对教案的设计能力不强,譬如一节课应该如何导入、重点难点该如何突出等环节的设计欠科学;施教能力方面,实习生在讲解示范动作上存在口头表达不清楚、动作示范不到位等问题。控制能力方面,实习教师不能及时和有效了解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不能驾驭好课堂。应变能力方面,在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课堂上的各种问题。

三、提高百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的对策

(一)制定严格纪律,进行规范管理

在实习过程中,除了按实习学校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外,还应该安排专门的带队老师,以便规范管理实习生。这样以来,实习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或发生突发事件可以请教带队老师,既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及时掌握实习生的情况,更有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基地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大力加强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在体育教学、培训方面的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根据最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提出尽可能丰富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让实习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要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三)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实习准备工作包括:专业技能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三个方面。调查得知,百色学院比较重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譬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中学公开课的示范录像或到一些中学进行实地观摩评课等方式,使学生形成体育教学的直观认识。

(四)重视专业理论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是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学校必须做出必要的的硬性规定,对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引导和要求,不断加强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力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我国教育方针,知道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掌握一些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保健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结语

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转型要求,如何培养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加强体育教专业实习环节,优化实习内容,提高实习效果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以百色学院为例,对新建地方本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B237);2013年百色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靳军.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