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验式学习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杜威的“做中学”到罗斯杰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视野下的体验式学习,再到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体验式学习的本质特征是以直接经验和反思为基础的学习方式。
(一)社会生活性
社会生活性是指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源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之中。正如杜威说的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实践的来源应该是社会生活。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记忆深刻的。所以,学习不能脱离社会,体验式学习的本质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本领、提高技能。让儿童参与活动体验而获得感受、感知和感悟,从感性内化为理性,从而促进儿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亲身经历性
亲身经历性是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亲身参与和融入实际的活动中。这种体验包含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亲历,实践层面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参与到了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去经历某一件事情;而心理层面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经历某一件事,强调的是主体的理解、感受。体验式学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罗杰斯和库伯都认为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的参与性,要求参与者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家庭幼儿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幼儿亲身参与、实践、体验。
(三)个体感受性
个体感受性是指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体验的独特性。教育学者最初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后来库伯注重学习者对实践体验后的感悟反思。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和处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属于个体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感受是和个体生长背景、自我经历的情景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且这种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
(四)综合开放性
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自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式学习。现在,随着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倡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创设具体的体验情景,让儿童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活动过程的体验,还包括对自我感受的体验,人际环境和学习价值的复杂体验,乃至社会、人生都是体验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要利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大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感受就是综合的情绪体验。
二、体验式学习在家庭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听到了不如看到了,看到了不如做到了,体验到的才是最鲜活的、最深刻的。”所以,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倡导体验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尽可能的让儿童参与生活各方面的体验中去。这样,儿童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体验、做家务的体验、吃饭穿衣等体验,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在情感交流体验、体育体验过程中幼儿不断与他人相处,促进了幼儿交往技能的发展。
(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生命意义的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各项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只有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已有的背景经验,并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融合,构建新的经验意义,激发真正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断地成长和完善,促进了生命意义的建构。
(三)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是不能单独依靠理性思考获得的,更多依赖于幼儿亲身的体验。所以,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标准,当幼儿的具体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给予鼓励;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及时指出,让幼儿在以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在体验中不断实践,从而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使幼儿在行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一体化。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各种体验活动、家长还要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亲子交流,巩固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父母经常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幼儿的陪伴、交流,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也由于缺少沟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从现在做起,经常和孩子去郊游,参与到孩子的体验式学习,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家庭体验式学习应包含基本生活体验、情感交流体验、运动体验、自然体验。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之后,家长就应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学习。
(一)让幼儿获得基本生活体验
成为“生活小能手”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着各种体验,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1.自理能力体验
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系鞋带、刷牙、如厕等等照顾自己的体验,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以伙伴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比赛穿衣、吃饭等,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好,这样逐步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快慢的不同,在幼儿进行自理能力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幼儿不断尝试。
2.味觉体验
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对厨房的各种调味瓶子很感兴趣,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品尝欲望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味道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比如,当幼儿询问“辣”是什么感觉时,就可以稍微弄一点辣椒让幼儿尝试一下,这时一定要准备一些“应急食品”,如果幼儿受不了这个味道立刻将“应急食品”放进孩子的嘴里,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顺利实现味觉体验。
3.温度体验
生活中家长经常担心幼儿被热水烫伤,“三令五申”地禁止幼儿不准碰这个碰那个。其实,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越让幼儿不碰一样东西,幼儿就越会带着好奇心想要探索。所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去体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知道烫的感觉以及烫伤之后的后果。从简单的温度体验活动告诉幼儿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4.劳动体验
家长主动邀请幼儿加入家庭劳动中;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家长还可以给幼儿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比如动手洗一双袜子,刷一次碗等。这样,幼儿在愉快的家务活动中获得了劳动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但有些不懂教育的家长就错过了这样一个好的教育良机。让幼儿获得基本的生活体验,家长要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体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经常和孩子交流,关注他们亲自做事情之后的感受。其实,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都可以让幼儿亲自去感受、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成为“生活小能手”。
(二)让幼儿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发展亲子关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书籍,书籍又与人类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情感的发展更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在童话故事书里幼儿和各种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和它们进行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具体的家庭教育中:
1.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
让幼儿谈谈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和父母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做表情、动作,实际体验故事内容,让幼儿在体验中阅读,让幼儿在半阅读半表演中理解、欣赏、感受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在阅读中遇到“跑跳蹲”等字,家长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按照故事中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阅读过程中有“伤心、高兴”等表情词语出现时,可以让幼儿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3.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让幼儿先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情感,并扮演故事主角进行角色表演。在家庭中积极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等活动,和孩子分享快乐,就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获得运动体验
成为“运动小达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足以看出体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和各种感知觉的协调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体育体验活动作为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1.幼儿肌肉发展
先是小肌肉精细动作再到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肌肉的发展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在刚学会走路时,可以让从幼儿从短距离再到长距离的练习,慢慢地可以设计一些跨过障碍物的走路练习,然后再到跑、跳等练习。
2.可以开展“过小桥”等体育游戏
幼儿和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条线(小桥)的两端,然后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要扶着对方身子,侧身同时经过“小桥”,最后沿着“小桥”走到终点。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运动的体验以及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幼儿还能感受到体育合作的魅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玩法。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让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当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体验越来越多,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会降低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等品质。
(四)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
感受自然之儿教育其实是顺应教育,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进行自然教育。早在两百多年前教育学家卢梭就发出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所以,家庭教育中幼儿教育要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促进自我生命的自然发展。
1.周末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植物园
了解植物的种类、名称以及生存条件;家长可以买植物种子和幼儿一起种植,亲自照顾植物以及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让幼儿在亲自种植、照顾植物的体验中了解相关植物的知识。
2.不同季节带幼儿出去郊游
让幼儿感受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春天,带幼儿放风筝,观察树木新芽的萌发;夏天,带着幼儿穿进竹林倾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带着幼儿到农田里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碌的身影,告诉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带着幼儿去感受白雪皑皑的景象。
3.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经常带幼儿去旅游
论文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坚持有效提问的原则
为保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坚持一些提问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即实效原则,适时原则,梯度原则,角度原则。
实效原则,课堂提问设计的实效性取决于问题的真实和确切,即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从感知直观人手,但不宜一问一答展示现成知识的结论,以免学生猜测教师的意向作答,掩盖了学生的不知之处,使教师获得不真实的反馈信息同时提问要确切,要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思维的实际水平,也不能使问题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课堂提问会造成停滞局面,达不到预期目的。
适时原则,课堂提问的适时性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抓住时机,其二是提问次数要适度,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时机有关,什么样的设问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机提出,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即要因时设问,恰到好处,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各学科各种课型、内容各不相同,提问设计中把握适时适度尤为重要。
梯度原则,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2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n,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m公式
3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施策略
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题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问时,更应慎重,要紧紧围绕着重点,及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
此外,要给学生答问以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说明、补亢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超级秘书网
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把问题提得太难。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问题要寻找这个“发展区”。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是要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问。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的点拨,像疏通河道一样,把学生的思路理顺。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课堂提到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地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科学课堂中的提问。218.75.83.251/Article/UploadFiles200622714251667.doc.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22-02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个组成要素的质量评价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与容易使用定量的评价方式对其成果进行评估的自然科学硕士论文相比,人文社会硕士论文科学成果因广泛、复杂则较难评价。这不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整体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
论文摘 要: 本文以接受美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为对象,梳理读者问题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上述理论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成熟。启蒙主义作为思想资源,对于文化工业的解释力日渐式微。如果说启蒙价值的核心在于“对完美的追寻”,那么如何在它与民主价值观之间求得一种和谐的状态,已经变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难题。
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历来偏爱作者与作品,仅仅把读者当作消极被动的接收器。上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变革,几批不同取向的学派或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关注起读者在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作用。读者作为艺术鉴赏者的主体,在文学生产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得到了高度的强调。这种研究兴趣的转移,是文化工业在战后西方世界的兴起带来的结果。文化工业特定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制品的批量生产。在这一状况下,研究者们突然意识到,必须构造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文本、生产者、读者之间的关系,透视文学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
首先将目光锁定在读者身上的研究者是姚斯和伊塞尔等接受美学的创始人。相比于其他研究者,他们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研究范式的更新。姚斯作为一名文学史教授,认为文学研究已经遭遇到了“方法论危机”: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和俄国形式主义为代表,前者偏重于文学的外部研究,后者过于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两者都“割裂了文学与历史,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之间的关联”。①因此,姚斯受伽达默尔的启发,试图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的角度,找到连接两种方法的突破口。“只有当作品的延续不再从生产主体方面思考,而从消费主体方面思考时,即从作者和公众相联系的方面思考时,才能写出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②
姚斯认为,文本阅读绝非单纯地“复制”或镜子似的“反映”。这是因为,任何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以前,脑子里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某种综合性的、包括鉴赏的实际需求与能力在内的审美境界,也就是对文本的前理解”。③姚斯将这种前理解称为“期待视域”。他又提出,文学经常会打破读者的“期待视域”,从而构成经验的挑战和审美的离间效果。本来熟悉的形象被颠覆、超越、改写,诸如此类的创作手法,会造成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冲击。譬如说,《觉醒》、《嘉莉妹妹》等作品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美国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对“美国梦”的重新阐释,都会挑战读者原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姚斯而言,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将“期待视域”客观化,将阅读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式体验描述出来。我们由此可以推论,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分析不同时期的读者接受同一文本的不同方式,或者同一时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对待同样文本接受方式的异同,这样接受美学的阐释方式就打通了历史方法和美学方法。继姚斯之后,伊塞尔进一步提出了“隐含读者”的概念,认为每一个文本都具有潜在的意义结构,有结构性的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来填补。因此,当读者阅读并根据自身经验填补这些空白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作者预设的结构。这个过程被伊塞尔称为作品的“召唤结构”。于是,读者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被文本的“召唤结构”捕获的过程。
虽说伊塞尔和姚斯同样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大家,但他们勾勒出的读者形象却大相径庭。姚斯以“期待视域”描述出的读者形象,虽然面临着文本带来的经验挑战,但他们仍被赋予一种启蒙理性的色彩,仍然拥有经验对抗和经验更新的自主性。然而这种自主性在“召唤结构”的解释里面,却丧失殆尽了。这并不是说读者变得不再重要,而是说,不断受到文本召唤的读者,因为参与了文本的消费而成为文本不断再生产的动力。这条思路很明显地带上了结构主义的烙印。具体来说,作者在资本主义的文学市场中,是以读者为衣食父母的,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得不考虑如何设置召唤结构,以便吸引读者。读者对作者的这种影响,得到了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高度关注。
埃斯卡皮是文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提出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明显地承接着伊塞尔的问题。埃斯卡皮说道:“所有作品,只要能使读者消遣解闷,产生联想,或者相反,能引起读者的深思,能使读者逐渐提高文化修养,都可以变成文学作品。”④这种文学观很明显地建立在作家和读者的关系上,但他又敏锐地发现,读者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对于文学而言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埃斯卡皮在此表现出一种颇为矛盾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批评启蒙以后的精英主义创作观,认为作家被过分地塑造为一个图腾般的神话,这不符合民主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又批评当下的畅销书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越来越被商业化为时尚明星与追星族的关系。他发现,被读者追捧和效仿的“光晕”,日益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动力。假如作家在这种影响下写作,就陷入了一个“寄生性的怪圈”,即文
学创作者以丢弃与读者间的必要审美距离来附和读者的鉴赏眼光,而审美距离恰恰是伊塞尔的核心概念。
埃斯卡皮进一步区分了两种阅读:一种是“文人渠道中的阅读”,即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文学、文化修养为动机的阅读;另一种是“大众渠道中的阅读”,其中蕴藏着一种通过文学作品“疗养”精神,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摆脱现状的动机。更多的时候,大众读者往往将书籍视为私有物品,仅仅为了炫耀、收藏、投资而购买文学书籍。譬如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盖茨比的豪宅中有一间书房,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国名著,但书籍的包装全部完好如初,可见这些书从未被主人阅读过,这些精美的书籍,不过是主人为了标识品位的私有物品而已。此外,大众读者还会掺杂着一些实用性的阅读动机,比如为了入睡、消遣、谈资等生活需求而进行阅读。总而言之,在这种阅读方式中,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知识性不得不退居第二位。针对这种情况,埃斯卡皮反过来倡导启蒙主义的文艺精神,认为文学性的阅读不该被视为一种功利性的手段,而应作为目的本身——阅读作品是读者试图进入他人精神世界的最好方式,阅读是一种同人类社会地位的荒谬抗衡的方式。所以,埃斯卡皮一方面批评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另一方面在面对大众的文学消费时又不得不从启蒙主义当中捞取资源。但这种捞取很明显地属于一种美好愿望,大众读者的阅读方式当然不会因此而改变。埃斯卡皮的难题是否意味着启蒙主义文艺理念遭遇危机了呢?
有意思的是,费斯克提供了一种和埃斯卡皮完全不同的眼光。费斯克是一位在文化工业中生活得更长久,也更游刃有余的文化理论家。他完全放弃了启蒙主义的精英立场,文学的商品化和消费化已经不再让他感到苦恼。换句话说,他不再热切地推崇那种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逐渐提高文化修养”的文学,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不得不接受消费化的文学的读者,试图论证这些读者不会因为被这种文学包围而落入“召唤结构”之中。从这个考虑出发,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虽然大批文学作品是作为文化商品生产出来的,但是文化商品本身代表不了大众文化,它们只不过是大众文化的材料。真正的大众文化,是大众在在反抗性地接受文化商品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意义。因此,大众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其中既包含社会体制一体化的宰制性,又包括大众的反抗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费斯克重新定义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他借用巴特对作者(可写)式文本和读者(可读)式文本的区分,发明了“生产者式文本”的概念来描述大众文化文本。所谓作者式文本要求读者不断去重新书写文本,创造新的意义;读者式文本则并没有对读者提供这种参与性的要求,它吸收的是一个消极被动接受意义的、被规训了的读者;生产者式的文本与这两种文本都不同,它经常以双关语的方式“误用”语言。读者从双关语的运用中,产生了双重:一方面玩弄了有“教养”的语言,即资产阶级的“高雅”语言,另一方面生产了生产者式的阅读,即具有革命主体的反抗式阅读。正如巴赫金所说,大众文本以低级的口语切断了官方礼仪的言语,它虽充满了冒犯、偏离了法则,在文本中充斥着的过剩的意义、浅白的言辞及陈词滥调,在戏仿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嘲讽性地影射了意识形态规范的荒谬性。费斯克进一步谈道:大众文化是在大众文本的初级文本,传媒宣传等的次级文本,以及大众接受方式的三级文本中,互文地存在的。它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组正在发生着的意义,是文化工业的生产和大众读者的参与互动的产物。⑤
费斯克式的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高雅文化的边缘化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从接受美学理论家,到艾斯卡尔皮,再到费斯克,高雅文化被关注得越来越少了,理论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到大众文本的接受状况。所以说,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演变轨迹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学和审美大泛滥的时代,广告、服装、建筑等各种社会领域都充溢着文学性。它们可以带给我们舒适的审美体验,然而,那些承载着更加丰富的、深刻的人类经验的文学作品,却被文化市场排挤到社会的边缘,甚至难以为继。对此,我们究竟应当像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一样满足于躲在学院内部玩弄学术范式的更新,还是应当像费斯克那样乐观地接受告别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样一个事实?说到底,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埃斯卡皮的那个难题?值得思考。
注 释:
①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37页.
②姚斯.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M].辽宁出版社,1987年,第339页.
③朱立元.评论小辑(一)——关于接受美学的断想,文艺鉴赏的主体性[J].上海文学,1986年05期.
④[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23页.
⑤[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五章.
参考文献:
[1]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2]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辽宁出版社,1987.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
【英文摘要】 《The language course standard》while express the new concept of the course,the "experience" uses a tallest phrase of the frequency,distributing in "course" of each part,it is thus clear that the "experience" is one of lately curricular most important concepts.Enhances a way that th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language study for this.Only pass an experience,we then can unfamiliar of,outside of,becomes an oneself with personal irrelevant material to acquaint with of,can communicate of,even is the life existence that permits into the oneself,become the organic part of the language teaching humanities development thus.So,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research at senior high school of th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in have important meaning.At present,the se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mainly expresses to six heavy six light:Heavy intelligence,light attitude:Heavy unify,light character;Heavy lesson originally, light practice;Heavy lesson inside,light lesson outside;Heavy infusion,lightly active;Heavy understanding,light method,this development that hindered a student seriously.Some language teachers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sn' t even,the teaching method is old.This thesis chapter 1,analyzed th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teaching to put forward of background,and its content and meaning;Chapter 2,combined the teaching fulfillment to inquiry in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teaching in a few concrete and basic strategies in the implement;Chapter 3,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n the literature work i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in senior high school,investigate the literature work Be carrying on the concrete implement strategy of th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teaching.This thesis aim is causing an enough value of teacher to th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teaching of large se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changing old teaching method,investigating more physically,higher effect,more benefit in student mind and bod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rt of the development.
【中文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 体验式阅读; 教学实践
【英文关键词】 New course; Se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xperience type reading ; The teaching practice
【毕业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
第一章 体验式阅读教学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和意义 6-11
第一节 体验式阅读教学提出的背景 6-7
第二节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7-9
第三节 体验式阅读教学与高质量的学习 9-11
第二章 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11-19
第一节 创设情境,引入体验 12-13 第二节 解析语言,加深体验 13-15
第三节 诵读文本,强化体验 15-16
第四节 对话讨论,丰富体验 16-18
第五节 联系生活,优化体验 18-19
第三章 体验式阅读教学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应用 19-28
第一节 唤起体验,邂逅人物——小说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
第二节 真实体验,亲历亲为——戏剧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2-24
第三节 审美体验,入画入情入理——诗歌散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4-28
论文摘要: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缺乏兴趣的问题,对其成才非常不利。本文基于体验营销的视角结合从目前大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大学生“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从而为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以及为高校教育提供合理建议
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通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从而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后备人才支持。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完成了到大众教育的嬗变。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要求个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大学生只有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目前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1专业课学习态度放纵
经过高考的洗礼,刚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他们有资格进行“休养生息”,从而逛街、网游、看电影等轻松悠闲的享乐主义泛滥,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游戏人生之上。此外,他们把对专业课有用的基础课当成所谓的“游戏课”,这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学习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为眼中的是对其人生的价值观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2专业课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大学生有权就所选课程听取教师课堂讲解与教诲而不被拒绝的权利,同时听课的权利也可以放弃,但是这不能成为大学生不上课以及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借口,所谓天道酬勤,一份投入一分收获,低投入必然带来低产出。因为自身自控能力的缺失以及外在环境的干扰,大学生很难将足够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1.3专业课学习收获甚微
大学的课程学习具有知识的专业性、外延的开放性、运作的自主性、求解的探索性、运用的实践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与初高中相比,这就需要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与实践。大学讲师的普遍投入不够,授课方法四班,尤其是针对文科性较强的专业,他们的讲解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学课堂一般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大学老师对理论的讲解模式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上这两点都导致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低收获量。
2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远不如以前,大学校园里的厌学现象愈演愈烈。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问题归结如下。
2.1缺乏学习目的
“不知大学为何而学,又不得不学”成为大学生对课本内容无目的性的主要原因。专业课本具有极强理论性,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没法在枯燥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对市场有充分经验后才有兴趣于《西方经济学》课本里的那些经济需求和供给曲线、图表分析以及各种函数公式,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结构和整体市场才会知道怎么写出一份适合本企业产品的营销策划书。目的不明确让其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深入体味自己专业的乐趣所在。
2.2缺乏专业兴趣
赵德雷博士在他的调查报告中说,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半数以上(56.8 %) 的大学生觉得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实际联系不大,44. 7 %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上的课“基本没什么意思”,感到“非常有兴趣”的只占5. 3 % ,剩下一半的学生都持折中态度。相比专业书籍,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职场类书籍,认为自己能从那些实在的案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且为自己在职场方面增长经验。
2.3很难深入理解专业内容
具备良好的学习品格与坚强的学习意志这两点积极学习态度的同时,大学生要学过且学懂、学透了才能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在课堂教育中,大学教师给学生主要传达理论知识,但“嘴把式”的学生是不受企业欢迎的,而那些深刻理解所学专业内容、敢想敢做且做得漂亮的大学毕业生才是企业需要且可以重点培养的对象。
3大学生专业课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式营销已作为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完全取代了把功能价值居于核心地位的传统的特色与功效营销。本文针对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主要问题,提出把营销中的“体验营销”运用到大学生的专业课上,即专业课的“体验式营销”模式,以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的目的。
3.1经济学中的体验式营销
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式营销具有五个特点,即关注顾客的体验,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你的产品,检验消费情景,顾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体验要有一个“主题”。
3.2大学生专业课的“体验式营销”模式的概念
所谓“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就是类同于经济上的体验式营销,把学生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要素融为一体,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目的和兴趣主要依据,注重学生在学习前、学习时和学习后对“体验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以充分响应学生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的诉求,推出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模式。本文把这种“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融入大学生专业课,使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具体化、实用化。
3.3“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的特点
体验模式的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关注学习者的体验,关注学习者对理想学习内容的渴求;体验要有一个目标,“为何而学”是“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的关键。以体验为主导,学以致用,课程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引起学习者的动力与兴趣,引导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积极地心态与扎实的理论为“体验”做铺垫。
3.4“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的战略模块
伯德•施密特将这些复杂多样的体验形式称之为战略体验模块(sems),以此形成体验式营销的构架。战略体验模块由五种不同体验模型组成,即感觉、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下面将是从这五种体验模型来阐释“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3.4.1感官体验模块
感官营销的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它经由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可能是味觉与嗅觉。现在大学多进行的是多媒体教学,优秀的课件在背景图及图颜色的选择方面有较强的吸引力(视觉上)。学校有关部门可以为学习者播放与专业课相关的视频或者申请到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产品流程的近距离接触等一系列的感官活动,这样可以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听觉与触觉上有更多了解。
3.4.2情感体验模块
情感营销的运作需要的是,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学者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学习者从自己内心深处挖掘对所学专业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然后顺藤摸瓜,从最基础的内容学起,这样学习目的性也得以体现。同时,自信、幽默、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既能提高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学习,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情动人、美化心灵和提高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施教者以审美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听俞敏洪老师的讲座,他们被于老师自信、幽默风趣、渊博的学识和充满激情的演讲所吸引,认为自己对未来变得有信心。
3.4.3思考体验模块
思考营销诉求的是智力,以学习本身引起学习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学习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比如,一个正在学习营销策划的学习者若只听老师讲解是没法理解营销策划书的环境分析、swot分析、市场选择和定位等的具体操作;若让他模拟参与到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中,并赋予他一定的责任,使他不得不为所做项目进行思考,在集中思维过程中明白课本中的理论应当如何与实际相联系,也更深入认识专业理论的实战性。
3.4.4行动体验模块
行动营销的目标是影响身体的有形体验、生活型态与互动。同上例,学习者透过深入思考,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对自己所缺知识进行补充学习,将书本的理论转换成他所策划的实物,将理论用于实践,设计出调查问卷,经过反复修改以达到调查的目的,亲身收集调查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分析,观察再思考,最后写出一份优秀的营销策划书。思考与行动是不可分的,它们是相铺相成的。
3.4.5关联体验模块
关联营销包含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营销等各个层面。比如,假设存在“面包”这个食品,那么必然存在消费者,消费者肯定会从面包的色、香、味或者品牌偏好来选择面包,为吸引消费者就必然存在宣传者和策划者。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单独存在,就像小学的语文课本里要计算数值,数学课本里有文字,市场营销专业里需要学习财务会计和应用文写作一样。
“体验式营销”学习模式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与关联五个战略模块和例子阐释了“体验”在专业课程里运用,简言之就是:学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是以体验为基础认识到“为何要学”,从而引导他“怎么学”;确定学习内容与将所学内容用于何处的目标;通过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4结论
总之,体验经济越发适用的今天,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体验式营销,能够为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最终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增添砝码;大学生如果善于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从而也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去认识自己的专业课程,在不断对专业课的探究与实践中提升自我,赢得学校和企业的青睐,最终不但得到自我远大理想的实现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21世纪的大学生,既要追求生活数量,也要讲究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品位。在生活中追求美,保持青春的激情和浪漫,以一种“体验”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伯德•施密特(美). 体验式营销[m].刘银娜,高靖,梁丽娟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2]顾明娣,屠锦红.当代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报告——以江苏宿迁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09(29):156,162.
[3]倪洪涛.大学生学习权的类型化[j].现代大学教育, 2010(3):11-18.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全国有600多所,在校生占全国高校本科生的一半以上。但是,在应用型本科学生教育培养上却延续着传统的培养模式,以被动性学习为主,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导致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
1 我国应用型本科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不科学
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计划制定死板,过于强调学分和理论课教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设置不当,公共基础课占据了较大的学分份额和教学时间,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课学时占比过少,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无法达到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2 应用型本科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就业困难
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方法落后,培养模式单一,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在教育中,基础知识传授多,学生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实践技能培养少;填鸭式教学多,参与式互动少,使得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眼高手低,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进而导致了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状。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教学观念和手段没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培养。
1.3 缺乏有效的教师评估机制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职称评定基本上都停留在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评估上。这就促使教师只把目光集中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和科研论文的完成,而忽视或放弃自身实践技能的提升。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只会纸上谈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怎么谈得上是“应用型人才”呢?因此说,高校教师评估体系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培养效果欠缺的现状。
2 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科体验式培养的价值
面对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中理论化、前沿化带来的上述问题,亟需要以一种新的理念和教学手段予以改变。那么,体验式培养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方式。所谓的体验式培养指的是一种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方式,以教师的体验式教学与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为主,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交互体验,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式互动关系,以培养知、情、行合一的复合型、开放性和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2.1 体验式培养符合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诉求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在未来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无疑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纲要》包括一系列重大理念创新,其中包括“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化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等。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体验式”教学的宗旨。这也成为指导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高等教育的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
2.2 体验式培养能够解决传统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中,为了让学生具备实践能力,通常会设置实验中心,进行“电脑+软件+社会调查”形式的培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但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并不能解决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体验式教学手段强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掌握知识。为了提升实践技能,就需要提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融入其中,获得技能。这样的培养方式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培养出懂理论、有技能、会管理的高端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和用人单位直接无缝对接,解决供需错位,提高就业率。
3 应用型本科体验式培养路径
3.1 转变教学理念,建立“体验式”教学团队
教育理念决定着学生的培养模式。经济学家汪丁丁说过“如果说知识正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那么体验正是基于知识的人的创新及超越精神,是满载着知识、信息和智慧的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解放运动。” “体验化”教学理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思维的引导者,知识点通过教师预先设计的模拟场景在体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认知、总结、提炼。在教学方法上多样化,教师尝试采用模拟场景法、主题教学法、课程测评法、角色参与法、影视体验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施体验式教学手段,就需要有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还懂体验教学场景设计的跨学科教师合作团队。团队成员最好具有多专业学科背景、多专业教学经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技能。团队成员的构成应以学科专职教师为主,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为辅,包括在编专职教师、政府官员、公司管理者等人员。其中专职教师应该有授课经验,具备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并在企业从事过相关的工作,能够根据课程内容来设置 “体验式”教学场景,适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团队中的兼职教师,要求具有10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是学者型管理者。他们有时间深入课堂,可以根据学生及教学要求进行体验式场景教学,并能适时给学生提供专业社会实践机会。作为“体验式”教学团队,还应该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课程场景设计,交流学生培养心得,传递社会实践革新。通过小型专题研讨会,统一双方教育理念,做到团队成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在学生培养上做到“体验式”。
3.2 调整培养方案,创设场景教学课堂
体验式培养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还原并突出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为此,就需要一定程度上调整原有的学生培养方案。在课程的设置上,一方面应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另一方面,应强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环节中,体验性教学内容的分量。可以在学生入学后,进行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对专业有明确的了解,建立正确的职业预期。也可以改变原有的“2+2”模式,把以往2年公共基础课程和2年专业课程的培养,调整为“1.5+1.5+0.5+0.5”的培养计划 ,即一年半公共基础课学习,1年半校内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半年企业社会实践,半年校内毕业论文设计。体验性教学环节和实践培训环节加大学分比例,在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了体验化培养方案的目的。
在课程教学中,鼓励任课教师主动进行场景创设,积极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场景设置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走上主动学习之路,逐步改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的现状。另外,可以鼓励“体验式”教学团队编写课程体验场景设计方面的教材,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场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获取学生的认可,加深课程体验。
3.3 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提升体验式培养的宽度
体验式的场景创设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这会弱化体验式培养的成效。校园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把体验化培养延伸到课堂之外。作为校内实践基地来说,并非指的是大多数高校为课程教学而建设的所谓的“电脑+模拟软件”的实验室。而应该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负责运作的面向校园市场的小型“企业”。在实践基地的管理上,学生充当的是主要角色,有绝对的发言权、管理权和控制权。学校根据校内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迈出专业体验的第一步。另外,在实践领域,为了提升学生体验式培养的宽度,应积极尝试“以赛带践”的体验形式。提倡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在参赛过程中体验专业知识,学会主动创新,提升综合素养,延伸情景式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体验式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4 创设校企合作新模式,进行深度体验式培养
深化应用型本科体验式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可以把学生真正打造为应用型高级人才。学校提供的情景式课堂、校内实践基地毕竟是模拟的体验场所,它们给学生带来的只能是表层体验。要真正做到实景深度体验,只能借助企业这个平台,校企合作把课堂教学与真实工作情境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体验过程中再现课堂教学内容,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在自主参与式深度体验中达到自我完善,从而实现教育培养过程的体验化。
在校企合作上,不单单只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或者是直接派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在岗实习,而是企业不定期为学生提供体验场景,提供岗位轮换机会,并派专人指导和管理学生体验,以学分量化考核评价学生体验效果。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和认识社会的窗口,又可以检验理论学习效果和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在校外实践体验中深化校内课程体验化教学的培养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