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与地坛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转型期,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必须联起手来共同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体会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书育人,育人,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一个真正的人,教育成一个思想健康、道德良好的人。抱着这个信念,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学完海子的诗歌《春暖花开》、屈原的诗歌《离骚》后,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如何看待海子和屈原的死,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以死明志的斗争方式的看法。同学们看法不一,有说他们为自己的理想献身是值得的,也有说他们傻的,更多的同学都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他们逃避现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之道。我又和学生探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遭遇:从某个角度上说,生活的磨难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心灵的黑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同学们讨论热烈,他们认为“史铁生虽断了双腿,虽终日思考死的问题,但他最终能够积极面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而且他将这些积极的情感注入作品,用他的作品带给人美感和信心,所以磨难带给人的可以不是黑暗。”通过很多此类的讨论,同学们树立起这样的信念:人在不被理解及遇到坎坷时应乐观对待,这样不仅能战胜困难,使自己快乐,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使人们感到世间的美好。
在学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我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内心的痛楚,痛定思痛,仍要勇敢的活下去,活出精彩来;读杨绛的《老王》,感受人间真情,即便卑微如人力车夫的老王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散发着温暖。由此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底层的人,真诚地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学习《项脊轩志》学生懂得珍爱亲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亲人迟早会一个个离我们而去。
二、利用写读后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中,我每周都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读后感,先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思想行为现状谈读文章后的感受,篇幅可长可短。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后,学生在读后感中写到“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热潮,有一颗种子在我内心深处开始萌动着幼芽。我有一个梦想,从今天开始,为它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直至开出希望之花。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虽然不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但我分明感受到梦想带给他的是希望和力量。
通过写读后感,学生能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进行反思,自己觉悟行为上的失范,及时对自己进行提醒和劝告,这种自我教育所达到的效果,是家长、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所难以企及的。
三、利用作文讲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评讲时,我除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上的指导,还会针对学生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进行点评。对于作文中表现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个别学生作文中流露出的不健康情感和消极态度进行面批,当面交流,找出这种情绪产生的根源,以达到根除的效果。总之作文评讲,要坚持正面引导,要像温馨的春风,带着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的心田、滋润学生的心灵。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高职生 语文教学 品德修养 提升策略
高职生是青少年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群体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方面在于考试成绩普遍不理想,文化底子较差,生源也比较复杂。和所有青少年一样,他们也面临道德缺失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民族复兴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青少年时期又是每个人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塑造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是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修身养性、立志成才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其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超越的。课程内容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有很多表现民族、阶级、群体、个人的高尚美德情操的作品。文学作品所表现的这些美好品质,是借助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来传达的。学生最终接受作品需要经过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知、理解文学形象,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用心引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影响,进而内化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呢?
一.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欣赏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材的选文,或抒发某种情感,或阐明某个道理,或给人以教育启迪,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让学生置身文中,这样才能使其接受文章中传达出的关于品德与修养的内容。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这样才能达到在语文教学中水融地渗透品德教育,而不至于牵强、生硬。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或者创设情景,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渗透品德教育。在课堂上,教师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可以用语言评价教材中人物的人格特点,赞美其中的优秀品格,批判其中人格的卑劣成分。也可以表述自己的人格取向,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更可以点评学生的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得失,在领略教材的优美语言、感受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接受美好品质的熏染,摒除人格的弱点,为自己道德品格的形成提供营养。这是学生接受品格教育的最广泛的语文活动。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倩何人、唤取红襟翠袖,揾英雄泪”一句,紧扣“倩”、“唤取”、“揾”这几个动词,让学生领会作者渴望报国、壮志难酬、岁月蹉跎、功业无成的悲愤心情,引导学生感受词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再例如学习《我与地坛》,“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由这句话,尤其是“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句,引导学生体察、感受关于母爱的深沉与博大,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学生颇为动容,内心受到震动。平日关于母爱的种种赞美,不再是一句空话。
总之,通过语文学习活动,感受品鉴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人的存在方式,语言的丰富性显示人的思维的丰富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积累语言就是积累思想和文化。通过不断地接触语言材料,领悟其内容、意义,最后内化为自己的心灵的一部分,形成文化积淀,并作用于品德养成。
二.在积累体验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文字本身的魅力和教师的激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学生走进文本,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感染,然后身体力行。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教师充满激情,就会振奋学生,让学生感悟更深,从而在情感上博得学生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还是《我与地坛》一课,在课堂上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了母爱的深沉博大,让学生课下结合自身体会写读后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在之后的反馈中,很多学生表示修正了对父母的态度。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感受能力主要是在阅读中提高,只有自己读进去,才会有切身的感受,有感受才会有感受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不带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地读,尤其是经典,应让学生尽量免受定评的影响,也不要预设条条框框,先入为主地强加给学生某种暗示,影响学生的感知,失去对文本的自我理解。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情节和人物命运是很自然的,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捕捉并珍视阅读文本所获得的直觉感受。
其次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和以往的教学教给学生方法,以使学生能有效省时地掌握真理性的认识(教师的、教参的)不同,是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授之以渔”。根据文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读书必须要眼到、口到、心到,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词汇、语感有了,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也有了。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只有自己掌握了读书方法,阅读才能为人的塑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作用。
在语文学习中,语言、思想、文化的积累都是内隐获得的,应排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要投入,自然会有所获得。教师应重视帮助学生理解语义,让学生通过抽象语义提供的审美意象的有关信息,充分调动其联想和想象,去重构形象、画面,再造意境,把握文章的内在含义及其“风骨”、“寄托”。教师作为帮助者,应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文本深层世界的精神通道。
三.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融入品德修养观念,引导学生有所表达
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常会发生一些必然的联系,教师捕捉到链接点,就是渗透的最好时机。徐中玉版《大学语文》的编排体例,是以主题为分类单元,共分12个单元,有“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等,选文各有特色,整体上丰富多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修身养性、品德培养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非常适宜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不是牵强附会,也不是随意地宣泄情感,更不是纯粹的说教。这种联系自身实际的比较分析解读,一方面深化了对原文思想和内容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的内在品格。
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实现与思品课有所不同,一定是在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实现的,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的悄悄演变,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行的。
在教学中,基于文章内容,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创设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或分组讨论,或组织读书报告会,巧妙地提出一些问题,能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热情,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让他们畅所欲言。无论是复述、谈话、点评、仿写,还是读后感,都应鼓励。学生内心被触动之后,感到非说不可,不吐不快。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形成文字,互相交流。若有不同意见,可以充分地申述和展开,求大同存小异,在价值观层面上达成较好的一致。在课外则让学生自办墙报、手抄报、班级刊物,增加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把目光投向校外的报刊杂志。学生在积极的活动中表达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在语文素养、能力提高的同时,培植健全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高职生的品德修养问题让人担忧时,让我们坚守语文这一阵地,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学生,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好底子。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铸就美好的心灵,养成高贵的人品。让我们将语文教学中的品德培养进行到底!
参考资料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魏丽筠.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术探索,2011.09.
3.王大磊.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现代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09.06.
4.陈娴.漫谈30年高校教学改革下的徐中玉本《大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 2011.10
1. 活用教材、读写结合有利于写作和生活的结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是我们写作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任务。有些学生喜欢把自己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归于缺少生活实践。学生是不是真的缺少生活实践呢?我觉得应该不是。他们实际上是缺少用心去观察、体验、思考生活。同时,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学生生活的丰富不是我们有限的语文课所能起本质推动作用的。我们能做到的就像新课标指出的那样,让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体验和思考生活,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重视起来,收集起来,加以整理,表达出来,形成文章。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生活积累,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眼睛。我们语文课的写作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给学生发现生活的眼睛,让他们看到生活。教材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其中许多选文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加以强调和引导,学生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领悟到写作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处处皆生活,处处可写作。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广东版高中课本必修2),许多学生读后深受感动,明白母爱竟是那样的深沉与平凡,而且流露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中。学习后我让学生写《我的母亲(父亲)》。学生有些表示能写,有些表示还是不能写。我让学生自己多读课文几遍,强调大作家也是这样的从生活中来取材写作的,并且结合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考虑文中写了哪些内容,体现什么。然后问学生自己要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好多学生面有喜色,开始下笔写了。从交上来的作文看,大多数学生文章显得材料较充实,能写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真情实感,比较感人。如不少学生写到中考前夕的紧张和父母的关爱,写到中考失利后自己的灰心、颓废,父母的失望、宽容、支持和奔波,读来令人感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写作来自生活,我还有意识的将题目的后面换为祖父(母)、姐姐(弟弟)、朋友、邻居等,问学生是否有内容写,学生表示能够写。我突然问:“那还用不用一写作文就自己半夜生病被父母冒雨送往医院,就偷改试卷分数被家长知道,就在公共汽车上给提着一大袋苹果的老奶奶让座?”学生们顿时大笑,颇有心照不宣之意。只要我们存有心思,许多教材的文章都可以让我们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写出生活,使学生找到生活这一写作的源泉的。
2. 活用教材、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光有生活经验,而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那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的。教材中好多文章都是学习写作的好范文,能让学生学到许多写作技能。同样举写《我的母亲(父亲)》为例,当学生不再为写作材料发愁时,新的问题就来了。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我让学生细读《我的母亲》,并让几位写作好点的学生说说老舍是怎么写的,然后反问学生:“那我们要怎么写?”好多学生都表现出领悟的样子。我不放心,把选材组材表达方式等再讲一下。学生的写作速度明显加快。批改作文的时候觉得总体不错,但却发现有部分学生的作文是老舍的“修改版”,都出现在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上。我觉得正常,他们要先模仿,然后才能创新,才能有自己的作文,现在能写出这样的作文,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因为他们好多时候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就是有了也写不出,写不顺畅。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显得较为圆熟些,有的已能把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很好的结合来。再如《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的美文,我们可让学生练习写景抒情,如定题为《清晨印象》;《我与地坛》重视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我们可让学生练习内心情感的表达,如定题为《心声》;《窗》《门》等是理性分析为主,我们可让学生练习多角度看事物,题目自选,可举例如《镜子》《钱》等;诗歌技巧性难度最高,也可让学生试试,体验一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滋味――这样,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的的文体内容的的时候,也能够让学生有写作不同的的文体内容的机会,学生的写作技能,也就能得到较前面的训练,并能够从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启发,汲取养料,逐渐提高写作的能力。
一、让思维回归课堂,让课堂安静下来
1.感知文本时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让学生匆匆读完课文,就开始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理解,看完一段文字马上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即兴来仿写。试想,没有经过深入的感悟、思考,学生对文本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吗?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因为学生毕竟只是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在初读完文本,就能不假思索地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课堂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
因此,要让他们在宁静中学会思考,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学会审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案例]前不久的名师评比课上,萧山六中的郑玉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请学生朗读《扬州慢》时,一个学生把“波心荡冷月无声”停顿成“波心荡冷/月无声”。郑玉涛老师并不是急于纠正,告诉学生该怎么读,而是让学生都试着默读,体会一下怎么停顿比较好,让学生思考这么停好在哪里。差不多有一分钟的“冷场”,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那位女生还是坚持“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停法,郑老师借机引导学生,诗歌意蕴丰富,不同的停顿有不同的意境美。正是这片刻的宁静,给了学生一次很好的思考机会,让学生懂得诗歌丰富的内涵。
2.回答问题前的独立思考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而学生的发言中没有几句是经过他们自己深思熟虑后发表的观点,回答往往不得要领。因此,课堂中的宁静,恰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在静静的思索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
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宁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酝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案例]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诗句来印证。我又启发学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美不胜收”。为什么《沁园春・长沙》的意境与我们经验中的秋景不同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课堂显得有点“冷场”,但我知道,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时候表面上的“静”其实是学生思维很活跃的时候。果然,不多时,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等不同寻常之处,正是这些异乎寻常的意境,抒发了当时的志存高远,意在天下的志向,显现出了当年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
3.倾听他人发言时需要宁静
“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热烈讨论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我们绝不能忽视听的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静听的训练,提高思维注意力集中的素养,从而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
[案例]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上,胡老师上的《我与地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分析完古园的景象后,胡老师让学生思考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史铁生在文中说,生与死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胡老师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许是因为话题的沉重,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显得很深沉,倾听他人发言的学生也特别安静。分析完母亲这一形象后,胡老师又抛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子女的。学生都在思索着,接着,一个又一个真诚又感人的故事在学生之间分享,有一个女生在说自己母亲的故事时甚至哽咽了起来,而其他同学一直都静静地倾听着。胡老师的问题设计真正地使学生把内心的感受吐露出来,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宁静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我们的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人独立探究为基础,不能侵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试想学生没有经过宁静的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所以合作探究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空热闹、假活跃的现象,使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案例]曾经听过一堂《逍遥游》的公开课,主题的归纳是这堂课的难点,于是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
师:很多学生说大鹏鸟很逍遥,也有学生说大鹏鸟看似很逍遥,却不逍遥,究竟大鹏鸟逍遥不逍遥?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来讨论一下,大鹏鸟究竟逍遥不逍遥?学生分组讨论约3分钟。
生:我觉得大鹏鸟不逍遥,如果它真的逍遥,北海那个地方够他畅游了,可它最终却想化身为鸟,迁徙到南海,说明它想翱翔在天空,扩大自己的志向,追求真正的逍遥。
师:原本是不逍遥的,他想化身为鸟,追求真正的逍遥,但它真正地化身为鸟了,它逍遥吗?
生:大鹏鸟化身为鸟时是不逍遥的,因为它要在海运之时徙于南溟,它是被迫的。我认为大鹏鸟是不逍遥的,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他想追求理想到达南溟,但是他必须在海运的时候,风很大的时候,借助在海运时候的风迁徙到南溟。
这个小组讨论的亮点不是讨论的内容有多深刻,而是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静静倾听的状态,学生听得认真专注,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宁静的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
二、“静”的艺术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进入“思”的境界,学生一旦进入“思”的境界,课堂便会安静下来,便能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收获”。一个好问题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
[案例]记得一次公开课上,某老师在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设置了品味老舍富有特色的京味语言这个环节,师生对话活动如下:
师:我们一起来品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这句话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与热爱。想念、挚爱得怎样?哪几个词特别关键呢?
生:“落泪”“真”“呀”。“落泪”表明这种想念是含泪动情的想念;“真”表明这种想念程度之深;“呀”这一表感叹的词,增强了抒情意味,使想念之情,显得亲切动人。
师:那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一句话朗读出来呢?
学生示范朗读,读得很到位,节奏快中有慢,“真想念北平呀”读得慢些,“落泪”与“真”重读。
师: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品味本文语言特有的情味。自己挑一处最喜爱的语句进行品味。全班同学开始静静地独自阅读寻找。
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同时又水到渠成。
2.故意制造“冷场”
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思考的时间越长,回答将会更周全,更科学。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问题思考周全,语言表达周密。这样的强调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变得更优秀。
有意识地制造“冷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这样做也体现了公平,体现了“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新课程理念。程度好的学生想出答案并不是无事可做,可让他们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或再考虑一下有没有另外角度的说法,程度差的学生也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有了“追赶”的可能。所以,适当地“等待”,让更多的同学深入学习,是很值得的事。
3.动笔写话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不失为一种“让语文课堂静下来”的好办法。“动笔”不是让学生写作业、写笔记,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把思考的过程与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这样便使学生思考的参与面扩大了,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随声附和的学生没有了条件,滥竽充数的学生没有了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全面,使学生的发言更周密、更精彩。
[案例]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学生对母亲这个形象十分感动,于是我设计了写读后感的环节,课堂上当堂完成,学生似乎也很有话说,有些同学洋洋洒洒满满一大张,作文一气呵成。
除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可以动笔写之外,一些经典的片段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
[案例]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朱自清那美丽细腻的文字堪称经典,学生读着赞不绝口,于是我趁势让学生仿写,有一个学生写湘湖的美景,还真有模有样的。
适当安排一些“写”的环节,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高度集中,让学生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通过理顺思路,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条理清晰准确;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勤思善学
“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宁静方能致远”,让我们创造语文教学“静”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纯洁、更美好!
“静能生慧”,在“安静”中方能追求“个性化”的思考。把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引导他们在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中放飞智慧,激活思维,彰显特长,构建个体成功成长模块。“安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陈红.语文课堂的静态之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