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德育原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 问题域还原 中国
[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104-06
一般意义上的生命伦理学或者说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生命伦理学,是与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相关联的“应用伦理学”。然而,如果着眼于生命伦理学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展现的伦理世界观的重大变革来看,生命伦理学无疑代表了对一种新型伦理形态进行理论反思或问题诊治的伦理学理论形态或道德哲学形态——究其根本,则涉及一个内涵生命科学、医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之生态文化系统,且作为这样一种生态文化系统而担负着重整人类伦理生活形态的医疗实践运动之重任。因此,以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理念回应现代医疗技术在医疗实践中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并从原则-理论、问题-难题、政策-实践三大向度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和解释框架,无疑是中国语境的生命伦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无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学术谋划。于此,一种先行的“问题域”还原乃成为某种不可或缺的预备性探索方案。
一、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文化、原则与难题治理
生命伦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即打上了深刻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此,有必要从“问题域”的界划及其还原人手,切近生命伦理学的中国语境。
这里所说的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就是对问题所由以产生的“条件”或“境域”的判析,它们为设计具体问题及其解题路径(包括价值评判)提供背景支援、问题方式、思维取向和价值标准。中国生命伦理学在“问题域”之基本架构或问题取向上呈现出日益清晰的三大层次分别。
第一,“以文化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它界定生的问题、死的问题、生命质量问题以及个体生命强化或大众生命健康的基本方式,是由作为“文化”的医学现象出发,界划出其特殊统一性和特殊差异性之分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在一种历史的甚至本土知识学的文化境遇中,产生生命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说,人们必然注意到基督教生命伦理学与儒家生命伦理学在文化根源上的“差异”及其“融合”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看,生命伦理学一词尽管“晚出”,但作为广义的生命伦理现象实际上早已根植于人类文化中最为古老的生命经验与医学道德传统之中。以文化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旨在打通人文价值世界与医疗科技世界。其在中国语境中的构型或展现亟待从一种文化的和语境的视阈进行“问题域”的历史还原,以反思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历史文化乡土”或“生活意义根基”。
第二,“以原则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作为针对融合人类价值体系与现代生命科学和技术(包括日新月异的现代医疗技术)之变革的新的交叉领域,必须在面对现代医生一医院体系的专业化发展和现代技术对医疗系统的座架化统治中寻求一种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以规范、指导、约束或诠释人们在生物医学研究(包括人体试验)、医疗技术运用和医疗卫生实践活动中的正当行为并为其提供伦理理据。毫无疑问,建构一种以普遍共识为基础的生命伦理学的“原则系统”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在此原则进路中,生命伦理学经历了从致力于某种稳定而统一的道德权威的原则进路(例如生命伦理学的“四原则”)到某种宽容而自由的道德程序的原则进路(如允许原则的提出)的发展演变。以原则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往往搁置具体内容上的道德争议,重点聚焦于一种程序合理性的价值共识。其在中国价值理念上的挑战乃是从一种形式的和程序的视阈进行问题域的逻辑还原,以思考中国生命伦理学如何应对(或提供)生命伦理的“普遍原则(甚至是国际伦理形式)”或“抽象立法”。
第三,“以难题治理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作为一门始终保持对“生命伦理事件”有着高度敏感性的学科领域,其问题域的直接发源是由高新生命技术的进步(包括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伦理难题和法律难题。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例,它作为人的“医疗技术行为”,在生殖干预、生命维持、人体强化等医疗技术进步中,将医疗技术变革与生命伦理突破以一种亘古未见的方式相互紧密关联起来了,凸显了技术干预所进入的“从生到死”的生命之过程以及“从身体到心灵”的生命之体系。从而在实践上给医疗抉择带来了各种各样棘手的伦理难题和法律难题。在此难题治理的进路中,生命伦理学强调在“文化历史语境”与“普遍伦理原则”之间进行裁量,从一种实践智慧和道德决疑的视阈进行“问题域”的实践还原,来探索治理各种生命伦理学难题的“途中道德”和“实践伦理”。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取向,尤其是生命伦理学的中国难题及其治理的实践论域,亟须从实践还原的意义上获得问题域的清晰界划。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的基本层次。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三个层面对西方生命伦理学同样适用,但是我们这里并不打算展开针对“西方生命伦理学”(或者“国际”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毫无疑问,以“问题域”还原作为方法论契机,对国际生命伦理学(特别是其中的“西方经验”)进行删繁就简之梳理,将会使我们简捷明了地看到西方生命伦理学在其文化路向、原则进路和问题取向上的话语布展与价值诉求。比如在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上,人们至少勘测到西方基督教传统的生命伦理学与启蒙现代性的俗世人道主义生命伦理学两大问题论域的交汇重叠与内在紧张;同样,人们也注意到西方生命伦理学在不同“问题域”取向上的多样性或异质性。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仅限于指证由“西方话语”主导的国际生命伦理学在文化路向、原则进路和问题取向上的显著特征,必然投射并实际影响到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话语谋划。
因此,“问题域还原”对我们而言具有了双重意义。其一,它凸显了生命伦理学的中国语境问题。如果中国生命伦理学尚不能自觉地以一种“问题域还原”的视野从西方话语之“影响的焦虑”中摆脱出来,它就不可能真实地回归并面向生命伦理的中国语境和中国问题。其二,它展开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谋划。虽然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语境谋划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话语的深度影响,但它在“问题域”上呈现出来的某种日益显明的还原趋势则不可不察,如若简要概括之,便是:(1)由“历史还原”展现其文化路向;(2)由“逻辑还原”凸显其原则进路;(3)由“实践还原”揭示其难题取向。
二、问题域的非连续性: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
如果从“问题域还原”的视角审查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范式,我们就会看到:由于以不同的还原策略面向生命伦理问题,人们不可避免地遭遇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
一般说来,生命伦理学的不同形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思想流派渊源,即使是在同一种类型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亦有明显的传统和流派上的分殊。比如,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存在儒家、道家、佛家之间的差异。不可否认,推动生命伦理学认知的一个关键动力是这些传统和流派的互竞互争。当人们考察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话语陈述是否推进认知发展时,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参照系乃是:在将一种生命伦理学的论述与其竞争的传统和自身的传统进行比较时,勘定该生命伦理学论述的解释力和理论成就。这里所说的“一般性话语”通常由“历史还原”展现的文化路向和“逻辑还原”凸显的原则进路构成,这两者之间构成了两种断裂的理论抽象:前者着眼于一种地方性文化知识;后者着眼于一种普世性原则诉求。而“具体项目”通常由“实践还原”揭示的“难题治理”之课题构成。尽管一般性话语通常诉诸公共论辩,且可能有益于具体项目的难题治理,但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并非某种直接的线性连接,其非连续性使得“问题域还原”产生了某种界划“理论分析”与“难题治理”的异质性分域之功能。从这一意义上看,“问题域”的非连续性表明:“一般性话语”的理论诠释与“具体项目”的难题治理并非某种漂浮在“云端中”的概念工具,它们只有在回归中国医疗实践和医疗生活之现实的意义上才构成中国生命伦理学在文化路向、原则进路和难题治理诸方面的“问题域还原”。因此,由“一般性话语”与“具体项目”之两翼出发,我们指证中国生命伦理学亟须进行“问题域还原”的三种认知旨趣。
(一)“一般性话语”分析旨在辨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
中国内地生命伦理学自1979年以来,“一般性话语”的陈述和分布基本上是以“原则进路”为主、借鉴西方生命伦理学的认知范式,存在着以“原则进路”遮蔽“文化路向”的片面倾向。例如,学者们注意到,从1997年至今,大陆生命伦理学进入了“体制化”和“法规化”阶段,更多的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或医学伦理委员会建立了起来,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制订符合生命伦理的政策和法规上。因而存在着以“原则进路”化约或者混同“文化路向”的倾向。这一片面激起了另一反向运动。近几年港台和海外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注意到从“文化路向”寻找生命伦理学中国化的启示,有所谓“儒家生命伦理学”、“道家生命伦理学”、“基督教生命伦理学”等学术探索和有益尝试。然而,其中隐含着的以“文化路向”庖代“原则进路”的片面性亦不可不察。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性话语”分析只有从“问题域还原”的层面上,才能辨识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的各自问题范围及其功能边界。从问题域还原的视野看,“一般性话语”的核心是观点、理论、思想传统及其流派的多维性和相互竞争性。因此,有必要审查、检验和分析从文化历史语境而来的各种理论预设、意识形态前提、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内容,并将之与全球化、高技术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普遍立法原则进行比较,以匡清不同理论范式的生命伦理学认知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从宏观视野上基于对伦理文化传统和现代性规范体系的领域界划,分析现代性医疗一技术现象和医疗生命现象在医疗实践中带来的伦理歧见和道德论辩,就必须注意到“以文化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与“以原则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在“一般性话语”之类型学上的层次区分。如果不避简化之嫌,该层次区分可以描述为:前者诉诸文化的认同原理,其话语核心落实到“伦理普遍性”;后者诉诸立法原则,其话语核心落实到“法律规范性”。
一般说来,“伦理普遍性”与“法律规范性”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伦理是在“文化认同原理”和“价值普遍性承诺”的论辩、反思和批判的意义上为规范体系的应用(特别是立法实践)提供应然性之评判、正当性之理据和善的目标参照,它在“活得好”与“做得好”两个方面关涉权利、义务和责任问题,并将之融合到道德论辩和法理依据的分析之中,为规范诉求的解决,特别是立法实践提供原理支持、原则辩护和价值引导;法律则是通过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包括立法、判例和针对案例的司法解释,体现伦理的价值、原理、原则和规范,它在强制性规范或判例的“适用”层面以不容争辩的形式关涉权利、义务和责任。
如果说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性话语”在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两方面关涉“伦理”与“法律”,那么避免二者之间的“层次混淆”和“层次化约”便成为中国生命伦理学语境重构的必然抉择。此乃我们所主张的“一般性话语”分析的认知旨趣之所在。
(二)“具体项目”治理旨在诉诸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实践智慧
“问题域还原”假设了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是一个两级互动的过程,即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语境梳理不仅要考察其中的各种一般性话语及其前提预设,还要考察随着具体的医疗技术实践或医疗卫生行为而展开的伦理难题和法律难题。这是“以难题治理”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面向“具体项目”之治理,以寻求实践智慧的解决之道的一种认知旨趣。
我们注意到,对生命伦理学的“具体项目”的关注正在日益成为中国内地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焦点或热点,特别是生物伦理领域的公共道德论辩亟须在医疗政策和医疗法律层面寻求解决之道的情况,使得“具体项目”治理成为嵌入中国生命伦理学之“问题域”且对之进行实践还原的重要契机。然而,“具体项目治理”作为“以难题治理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旨趣,虽然与“一般性话语”分析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处于非连续性断裂的认知关联中,但如若没有卓有成效的“一般性话语”分析的支援,“具体项目”治理便不可能获得一种与“中国生命伦理学”之理念相匹配的“实践智慧”。
从21世纪现代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领域的最新进展所激起的“具体项目”作为难题治理所牵涉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看,人们确乎捕捉到了一种“伦理之复兴”的世纪征候。“具体项目”针对两大类难题亦愈来愈引人注目,此即伦理难题与法律难题:所谓伦理难题,是指同一种行为的价值选择无法满足两种或多种互相冲突之伦理价值评价的二难处境,在这种处境中,无论行为人选择何种价值都会受到其他价值持有者的指责;所谓法律难题,是指人们在寻求一种“伦理中立”的法律解释和立法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支持与反对都有法律依据的情况②。尽管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为生命伦理学的难题治理找到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但以“具体项目”为重点对经验性难题进行抽象描述则有助于管窥中国生命伦理学在一种“问题域”的实践还原中所指引的“实践智慧”诉求。以现代医疗技术面临的生命伦理学难题为例,我们指证如下四类“具体项目”难题。
(1)伦理与伦理之间的冲突,即在一种伦理体系中得到允许的行为,在另一种伦理体系中可能是被禁止的。比如,基因治疗技术在世俗人道主义伦理中得到允许,但在基督教伦理中是被禁止的。此类难题治理的重点是探寻一种符合实践智慧的价值选择机制,以便“”。
(2)道德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即同一种医疗行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道德辩护理由。比如,在知情同意问题上,有时存在相互冲突的道德理由都有理的情况。这类难题治理的重点是诉诸体现实践智慧的道德选择的价值程序,即在一种价值选择程序中化解道德问的冲突。
(3)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这主要表现为单位人的组织伦理与个人道德良知之间的冲突。比如,医院为了非治疗目的要求医生使用现代技术,而医生认为这会导致技术滥用或过度医疗。解决此类难题的实践智慧是通过区分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的界限来寻找合适的伦理调节机制。
(4)伦理与法律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现有伦理上的析理无法为法律上的适用提供依据,而现有法律规范或解释又无法体现伦理的价值、原则和道德理由,于是出现了伦理失灵和法律失灵的情况;又或者,伦理上的支持和反对都符合法律解释原则,而法律上的支持和反对都有强有力的伦理上的支持。比较典型的伦理一法律难题有:现代医疗技术的市场准入问题,如伦理与法律在医疗技术的市场准入问题上不能形成相互支持而是彼此扦格的情况;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的人权保护问题,比如针对人体试验、安乐死、器官移植等问题出现的人权伦理难题;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的平等健康权问题,即在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医疗资源有限性与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权利平等性之间产生了如何分配稀缺医疗资源的伦理一法律难题;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的医患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生命伦理语境下,由于现代医疗技术所具有的高科技性、高风险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运用结果的难预见性,医患伦理~法律纠纷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现代精神疾病诊疗的伦理一法律问题,例如,精神病学的特殊角色冲突及可能发生诊治权的滥用和异化,精神病人强制住院、强制治疗等问题上的伦理一法律干预路径和制度建设等。解决此类伦理一法律扦格的生命伦理难题的实践智慧,是通过两种规范体系(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对勘与互释,以一种体现“途中道德”的临时法典,通向伦理一法律彼此贯通之“中道”。
(三)“具体项目”与“一般性话语”之关联旨在展现生命伦理学的双层伦理路线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进展中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以难题治理为取向的具体生命伦理学项目与以一般性话语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论述之间存在着难于沟通的扦格。以至于人们很易于发现,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面临两大挑战:其一,原则进路或者文化路向的生命伦理学在一般性话语讨论中,如何才能真实地面向或者进入现实的生命伦理学难题之解决;其二,生命伦理学的具体项目治理,如何才能认真地看待、评估和体现“一般性话语”的重要意义。这两大挑战的矛头直接指向在“微观一宏观”之沟通的问题域中处于生命伦理学实践层次上的策略性筹划与处于历史或逻辑层次上的解释性架构之间的非连续性关联。从“具体”到“一般”的沟通路径看,存在两种类型的关联路线:其一,具体难题治理,在一般性话语的解释性框架上引发了针对“原则”的质疑,但尚未触及其中的“文化信念”;其二,具体难题治理,在一般性话语的解释性框架上不仅引发了针对“原则”的质疑,而且还有可能动摇其中的“文化信念”。
这两种路线的区分,其基本认知旨趣是依据“具体项目”在治理生命伦理学难题时所涉及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所涉及一般性话语的“深浅”程度,进行问题域的勘定。它展现了生命伦理学的伦理分层的“断裂带”,即第一层次伦理与第二层次伦理的分层。所谓第一层次伦理,是居于核心层的实质伦理,又可称之为“一线伦理”。由棘手的具体项目难题所引发的生命伦理学文化取向上的变革和原则进路上的重构往往会导致更为深层的第一层次的伦理问题。所谓第二层次伦理,是指居于非核心层的程序伦理,又可称之为“二线伦理”。在人们不动摇“文化信念”的前提下,由具体项目难题所引发的对生命伦理学原则进路的反复裁量会导致第二层次的伦理问题。
由此产生了一种由具体项目难题进入生命伦理学一般性话语之批判审视的“伦理分层”视阈。在我们看来,由于伦理分层方法涉及对经验性研究项目关联一般性话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所进行的判定,因此对生命科技或生物医学之进步所引发的生命伦理难题的“问题域还原”便具有指导意义。在现代医疗技术现象和医疗实践所产生的具体生命伦理论域中,运用伦理分层的方法,在诸种现代医疗技术的具体项目层次上详审生命伦理学一般性话语,涉及两个相关步骤。第一步是对现代医疗技术的分类。按照伦理分层方法。可将现代医疗技术分为常规医疗技术(引起详审相关原则的重大伦理问题的现代医疗技术)和高新生命技术(引起伦理世界观变革的理论难题的现代医疗技术)。第二步是在“宏观一微观”之沟通的问题域中呈现上述两个层次的生命伦理学问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远程教育交互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了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录或简单复制,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发展,是对现有知识的再理解和再创造,是一个同化或者顺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在个人建构过程当中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对客观现象的表述,而是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或假设。不同的学习者在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所以也就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或唯一的标准。而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二、远程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成人作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由于成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同的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尤为明显,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其次,成人学生通常都有工作,安排统一时间进行面授有一定的难度,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媒介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面授教学不同,远程教育广泛采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通讯手段组织教学,特别是网络这种新生媒介的出现,既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各自的特点自主安排学习,同时也使得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互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但远程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动机不强烈或者习惯传统面授的学生在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时,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英语远程教育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认知论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一记录这些知识。传统教学强调一般原理和抽象规则的传授,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则是着重语法的解释和背诵,这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容易使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而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内容要与实际问题类似注意知识表征的多样化。电大英语远程教育摆脱了传统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上传大多媒体资源,力求实现声音,图像,文字全方位的整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锻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境化的网络资源和小组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协作与会话一一意义的双向建构
协作与会话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客观世界的一个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既可以是知识的学习者,也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老师既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环境的创造者,也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的参与者。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协作,资源共享,可以更全面地建构对新信息的理解。而且这样一种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电大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网络上提供BBS留言板,E一mail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英语角,旅游英语实践,商务英语实践等,此外,还展开多次小组讨论。学生针对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进行资料搜索,自主学习,协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满足了学习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三)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其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并将其与自身己经掌握的经验建立某种联系,旧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起新信息的意义。学生不是机械的记录和背诵笔记,而是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建构学习论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构成的,所谓结构良好领域主要指的是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构不良领域是指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经验与知识。建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以理论来进行,而是用自身丰富的经验进行分析。应用到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淡化了知识点讲解,而是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意义建构。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结构不良领域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四)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总结
学生的自我评价或自我反思,指的是学习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学习者对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学习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调节能力。及时地对学习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策略及时调整,在动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同时也应当及时反思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的设置和实施,以便进行全程监控和及时调整。电大远程教育设计了《学习活动记录表》,师生分别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以后的情境设计、问题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关键词:多元智能 阅读教学 作业设计 评价 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它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有机构成部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构建全新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大大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多元智能理论理念的提出
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传统智能观,过分地重视学生语言和教化功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多元潜能的拓展。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多元智能理论这一全新的智能观作为理论依据,小学语文的阅读也为多元智能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每个人的智能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智力结构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将它们进行最佳配比,充分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挥,实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多元智能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强项,使教育产生最大的功效。找到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新途径,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全新的教育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从而使他们有时间通过阅读,逐步展开多方位、多层面的联想想象,阅读时,读者与读物在进行无声的对话,理解是两者间互相沟通的必经之路。联想和想象对理解有重要作用。它能将眼前的信息和以往的知识勾连起来,并能根据文字进行再造想象,使文字衍化为语言,幻化成画面,最终使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得到锻炼。在学习语文诗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诵读诗句,一边想象这些诗句所幻化成的画面,脑海里,画面伴随着音律不断浮现,学生慢慢就进入到了诗句的意境之中。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都得到了拓展。学生阅读这些作品,音乐智能、画面智能、语言智能等都会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到升华。阅读太过简单与粗略,有时很难理解和吸收书中有用的知识,更不用说作者隐藏文字背后的意境了。我一直提倡和坚持品读,让学生去悟,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作者,去吸收书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该涉及多种智能领域,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多方面潜能,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喜欢上阅读,并从阅读中收获成长,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向学生展示多方面智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到乏味,激发不出学习热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实践性作业正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根据课文内容编绘连环画,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编出多幅画,发展空间智能。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把作者没有写出的内容写出来。如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它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把它们的故事写下来。教育的任务就应该是促使个体尽快地在其所具备天赋的那些智能渠道里充分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给学生一些权利,还学生一些自由,让学生自由起来,快乐起来。正如加德纳所说“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文化教学;英语教学
本文拟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一个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高中英语文化角落教学的构想,突出文化角落教学的多元性与实践性,呼吁教师设法调动学习者的各种学习潜能与机制,实现多渠道的为学生提供英语文化学习的机会的目标。
一、文化教学的内涵与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关文化的定义也种类繁多,有文化即文明、文化即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文化即社群互动场所、文化即人们之间的动态建构等不同观点。《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其内容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在语言教学中,单纯重视语言教学是不够的,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与分析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对文化教育认识不足,以及在“应试教育”冲击下,教师重视升学率,忽视文化教学的问题,从而造成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点,轻交际能力;重文字,轻文化的现象,阻碍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
尽管文化角落在每个模块当中是以篇章阅读的形式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形式应该拘泥于阅读的教学。纵观文化对英语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文化角落的教学不仅不只是阅读,而且应该是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为数不多的,值得加以正确利用的,并且能够刺激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学习文化和语言的良好机会。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认为人的真实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他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1.语言智能;2.逻辑智能;3.空间智能;4.肢体运作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探索智能(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
语言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
逻辑数学智能强调主要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
空间智能强调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
肢体运作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的能力。
音乐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
内省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自然探索智能指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
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文化角落教学
第一,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文化角落教学是高中生发展的需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记忆。高中生的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而多元智能理论正是追求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与比较,对比记忆不仅符合高中生的记忆特点而且能够促使学生真正领会知识。另一方面,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加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强烈。但目前课堂教学无法提供一个理想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这一切都使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这一特殊的阶段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教育者需要认识到学生智能的多元,了解他们的兴趣,分析他们的特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寻求到教学内容设计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平衡点。
第二,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文化角落教学也是高中英语新课标的需要。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目标是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八种不同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要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另外,多元智能理论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合适的组织结构,更灵活的评价方式,这些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帮助他们学习外国文化,比如利用身体/运动智能学习风俗习惯,用视觉智能学习历史地理,用人际智能学习价值观学生就能够对文化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更了解跨文化交际。
第三,课程资源需要多元智能理论。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积极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录像、电影、有形的教学工具、多媒体等。多元智能理论提倡视觉艺术、音乐、体育等每种资源都同等重要,都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
总结: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多元发展的机会,多角度,分层次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多元智能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将极大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使学生的有效学习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2] Gardner,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3](美)查普曼.(2004).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郅庭瑾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重视师生资源,形成弹性预设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教学活动中,人的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师和学生资源,形成弹性预设,为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留足弹性空间。
(一)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潜在资源
如何才能形成弹性预设,这就需要我们课前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饱含丰富课程资源的生命体。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的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的目标追求,从三个维度来建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2]我们在追求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过程中要切实贯彻这一理念。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知识、思想、情感、兴趣等,并且将带着这些充满个性特征的东西走进课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有帮助的教学内容等。如“负荆请罪”这一片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想为主人公,从自身角度感受古人的风范。
除此之外,教师甚至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文本。常态的阅读中,学生自身的原始阅读体验是最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教学参考书或是一些所谓的参考答案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资源。因为学生在学习时自己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理解文本最重要的出发点。比之于教师的“一言堂”,三令五申地重复文本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就很适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可以分小组阅读体悟。再如老舍的《想北平》中,学生自己就能够提出“为什么第二段作者要谈及自己的母亲?”这样令人叫好的问题。相信学生,真真正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会给教师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课堂。
(二)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优势资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亚于学生,是精彩课堂产生的重要因素。弹性预设的形成,离不开对教师资源的充分挖掘。笔者曾不止一次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所谓“杂”,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略各种知识,包括语文的、历史的、哲学的、艺术的、社会百科的等等。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宝贵的知识储备,是他们不断提升自己,走向成功的法宝。语文教师即使不能做一个“活字典”,也应该储存着丰富的文学、历史等相关的知识。“学贯古今”不应只是一个传说,而应该在教师的身上真正展现出来。
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要广泛地积累各种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而这些积累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独特的课程资源。对这些宝贵资源的适当开发和利用将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开发教材资源,加强预设与生成的针对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用具,囊括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语料积累、语感培养、语言示范都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帮助学生涵养德性、陶冶情感、完善人格等。而这些功能都蕴藏在语文教材所包含的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我们细心去挖掘,专心去开发,精心去利用。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进行所谓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求能够吃透教材。正如名师尤立增说过:“真正的教案不仅仅写在纸上,更要装在心里。教师要真正吃透教材,熟悉教学流程,注重课堂生成而不是机械地将教案搬进课堂。”[3]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对所教内容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才能有针对性地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建立起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研究教材时,我们也要围绕这三维目标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三、引进自然与社会资源,促预设与生成相互融合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很广,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属于语文课程资源。各种自然与社会资源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课程资源。
(一)引进相关自然资源,促成预设与生成的相互融合
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自然资源各种各样,包括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飞禽走兽等等,需要我们在平时用心地去挖掘。恰到好处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更会促进教学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扬州青年教师王梦霞在执教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柳叶儿》一课时,将一截柳条儿带到课堂上。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实物来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饱含着各种情感期待进入文本学习。
(二)引进相关社会资源,促成预设与生成的相互融合
社会资源的范围很广,除了自然资源以外,其他资源都可以算是社会资源,比如家庭资源、学校资源以及社区资源、网络资源等等。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程资源意识备受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学校,都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要求教师要有先进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促成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前提。我们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促进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注释:
[1]转引自邹波.预设与生成:语文教学不能顾“此”失“彼”[J].南京:江苏教育研究,2009,(36):41.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53.
[3]尤立增.尤立增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213.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徐常来,李红.课堂也是“错堂”[J].语文教学之友,2011,(03).
一、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整改的措施
他们刚刚来到学校,满校园满教室都是藏语一片,很少同学说汉语,初次与老师们交谈只是看着老师微笑,不会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即便会说,那也只是简单的日常用语而已,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进行汉语授课,这就对老师们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本着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提出了“夯实基础,放慢节奏,分层教学,整体提高”的教学目标。本人针对这一学校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语言大检查,经检查发现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的同学占全班三分之一,不会说汉语但能听懂汉语的同学占全班三分之一,会说也能听懂汉语的同学占全班三分之一,弄清这些后,与科任老师会晤,制定方案,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分层教育,力求在一节课中做到每位同学都有收获,哪怕是会说一句汉语,会写几个汉字,会读一段汉语,都是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他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潜能,激发求知欲。例如:我班有这样一位学生叫阳清拉毛,她来到异地求学,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老师一上课就问这问那的,不会读的汉字几乎全部用藏文标注,然后大声朗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一学期之后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但能读课文、解答数学题,而且能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同时,为了使同学们尽快适应汉语教学,与同学们约法三章,谁在教室里说藏语,谁就去做打扫卫生、洗拖把、擦黑板等之类的活。
二、纪律上存在的问题与整改的措施
俗话说,家有家法,校有校规,制度是管理人的法宝,对于管理“三江源”移民子弟学生更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他们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等自由散漫,根据学生的特点,每开学之际学校认真总结上学年存在的问题,部署本学期整改的措施,根据学校的安排,结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本人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求同学们参政议政,发扬民主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在教室里,并设置“表扬栏”与“批判栏”,以“哭”和“笑”为标记,让同学们互相监督,班主任老师为总裁,在违纪违规和好人好事的同学后面画上“哭”和“笑”,学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周后大家评比谁管的最好,谁还要指正,使它成为无声的老师,时时提醒他们,教育他们遵纪守法。对于那些天生好动性格暴躁又无局无束的同学,在全班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允许他们犯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改邪归正。
三、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与整改的措施
(一)关于制度德育的内涵
“制度德育”的概念是杜时忠于2002年在《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他基于对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认为“制度德性比个人德性更具普遍性,制度德性是个体德性的基础和前提”[1],“德育制度建设比榜样示范更重要”[2],因此,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后有学者直接将“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个人”作为“制度德育”的定义,并认为制度德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制度德育是重视参与性的德育;第二,制度德育是重视制度正义的德育;第三,制度德育是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条件的;第四,制度德育是重视正当程序的德育;第五,制度德育是凸显德育批判功能的德育。[3]有学者还将制度德育的涵义概括为“制度是德育的资源;德育是制度性的育人活动,以制度规约德育的实施;制度具有道德教化价值,以制度德性养成个人德性”[4]。还有的学者运用属加种差定义法为制度德育下定义。他认为制度德育的邻近属概念为“德育”,即一种培养德性的活动;种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度规约下进行德育,二是制度德性转化为个人德性的过程。因此,“制度德育”是运用制度以及在制度所规约的环境中进行的德性培养的活动。[5]
(二)制度德育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个学术概念的出现总是以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样,制度德育作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范畴,其形成也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归纳其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制度伦理学、人学、德育社会学和人的德性形成规律。制度伦理学认为,制度因内蕴一定时代的伦理道德精神,渗透着道德价值的善恶判断,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而学校制度作为具体的制度,同样内含着一定时代的教育伦理精神而具有道德教化价值。[4]的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学说,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根本目的”。而制度是人的本质的凝结,与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能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制度合理与否的最高标准[6]。“制度是人的价值存在”,“德育制度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发展人的德的”,“促进人的德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德育制度的根本价值”[17]。从德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德育总是在一定制度所规约的环境下进行的,一定的学校制度规范、引导着德育,德育是一种制度性的学校教育活动。[4]从人的德性形成理论的视角看,制度是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德性形成规律,即他律-自律-自觉的发展过程。”[8]因此,德育应以此为依据,以他律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他律性阶段的德育应体现强制性和引导性。
(三)制度的德育价值研究
已有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制度的德育资源主要包括价值资源和经济资源。一方面,制度是德育的环境支持,社会制度、学校制度和学校德育制度都是德育的价值资源。其一,社会制度的伦理精神影响着德育的环境;其二,学校制度为学校德育提供道德风尚的支持;其三,学校德育制度为德育的开展构建和谐的教育往环境[9]。另一方面,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度对于降低德育的“交易费用”、规限德育的公益性以及支持德育变革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合理的制度对于德育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能支持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发展[10]。杜时忠教授则从学校制度的角度具体地阐述“制度是教育资源”[11]。首先,学校制度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成为学生道德知识的重要来源。其次,学校制度为学生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导向,隐性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再次,学校制度为学生建构合理、有序的学校环境,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制度德育的实现方式研究
制度德育何以实现,制度何以育德,这是制度德育理论的探讨的重点之一。有些学者借鉴玛丽•道格拉斯关于制度思维的观点来探讨制度是如何作用于德育的。他们认为制度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思维可以进入人的思维,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人的思维。制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人的行为:一种是直接的方式,即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影响人的观念,即把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强制性的条例、规定、规则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来规范和指引人的行为;另一种是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制度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来影响人的观念,引导人将这些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内化,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自律。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互相协调,共同引导着人的行为朝积极方向发展。[12]杜时忠则从制度德育这一理论如何真正实现的宏观角度来谈的,他认为制度育德的实现有三步曲:首先,在观念上,要认识到制度的育人作用,承认正制度的育德功能;第二步,实现学校教育制度改造,即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批判性审视,建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发展的学校教育制度;第三步,把有形的具体的学校制度化为学校生活方式,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来培养学生品德。[11]
(五)制度德育的机制研究
制度德育的机制问题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就只有两篇硕士论文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即武汉理工大学卢楠楠的《制度德育》和上海师范大学尹黎的《制度德育的机制研究》。卢楠楠认为“制度德育机制是指制度德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要研究制度德育运行过程中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整体性的功能及其规律,包括其运行所依据的原理和原则,运行过程的状况即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和制度德育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等等。”[8]同时指出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和能动性是制度德育机制的主要特征。而尹黎认为制度德育机制的结构包括预期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认同机制四个方面,通过深化制度德育的理念、优化制度的道德建设、发挥制度教化的功效、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重视制度环境的建设等可以优化我国制度德育机制。[5]
二、制度德育的实践研究
已有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校制度、学校德育制度的德性方面的考察。1.对学校德育制度的现状调查。如刘超良的《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13]和蔡佳辰的《我国学校德育制度问题反思与探讨》[14]都是从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实效等方面剖析了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2.对学校制度的德性考察。刘任丰的硕士论文《学校制度的道德审视及其改造》与博士论文《学校制度的个案研究》都是基于对学校制度的实地考察来寻求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其硕士论文是通过深入某中学,对其学校制度进行了道德审视,分析了学校制度在其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学校制度缺陷对德育的负面影响,据此为学校制度德性的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15]其博士论文则进一步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到一所民办中学进行实地考察,从制度的角度来思考学校德育问题,揭示学校制度的状况,分析学校制度的过程、机制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为人们反思当前学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学校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提供有价值的启示。[16]此外,还有学者通过深入实体学校进行调研,观察实际的学校制度生活,发现当前的学校制度生活存在主体的单极化、空间的边界扩展、目的的工具化以及调控因素的疲软等异化问题,然后寻找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制度生活的重建策略。[17]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及展望
从上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看,制度德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研究数量总体不多、注重理论的探索以及实践研究不足。
(一)制度德育研究总体不足
制度德育研究从提出到今天已有十多年,然而从发表的文献篇数上看,相对过少,一共55篇。但值得一提的是,制度德育的研究从提出至今从未间断过,且近年的数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如下图所示)。可见,制度德育研究已逐渐引起关注,“逐步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同仁的认同与共鸣”[18]。
(二)注重理论探索
从上述制度德育的研究成果来看,已有的研究明显注重理论构建,着重对制度与德育的关系、制度德育的内涵、制度的德育价值以及制度德育何以实现等问题的分析,集中于对制度德育的必要性、可成立性以及可行性的探讨。但这些问题也只是从道德哲学和制度伦理学的角度作了初步的探讨,缺乏系统的社会历史考察。此外,制度于学校德育的作用,已有的研究主要以学校德育制度为研究视角,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学校内其他各种制度形式对学校德育的作用涉及不多,且个体道德形成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及其受制度影响及影响程度的研究尚未起步,亟待加强。
(三)实践研究严重不足
毕业以来,我一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动力,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优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现将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教研工作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际。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激发、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政治演讲活动”,如“成语故事辨析”、“哲理诗赏析”、“时事评述”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任现职期间,我所任班的政治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毕业会考成绩均超过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其中2000届、2001届参加毕业会考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也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1999-2000学年、2000-2001学年、2001-2002学年连续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政治成绩均获得学校一等奖,上自治区大专线均保持在50%-60%之间,超过了自治区平均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成绩突出;2001届的刘洋和2005届的马林林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当年高考全市政治最高分。为市一中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政治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7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如何激活政治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政治学习兴趣”、“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高三复习”;深入钻研高考,高考的研究专题有:“政治常识归类记忆法”、“哲理诗归类教学”、“主要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常识专题训练”、“生活中的哲学专题”、“如何看待评价国际关系专题”、“高考政治答题方法与技巧”、“高考考点研究”、“主观性试题的审题技巧与方法”等。通过对这些专题的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6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撰写教学教育论文。任教期间先后撰写了《思想政治课的预习程式》、《政府工作报告原理浅析》、《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课的永恒主题》、《浅论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等论文。其中《思想政治课的预习程式》入选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论文集》(书号:ISBN7-80506-626-4/Z·95)一书中,并被评为优秀论文;《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课的永恒主题》一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战线》;《政府工作报告原理浅析》一文,在03年中国教育学会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举办的思想政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浅论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被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评为2003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2005年被收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科学研究与探索》(书号:ISBN7-5041-2190-8)一书中,属国家级优秀论文。正因为勤于思考、总结,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得到提高,在2006年全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学能手。
4、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2000年12月参加了X林郭勒市计算机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初级资格,2006年通过了教师电脑高级考试;现在,可以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5、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教研组长,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十分重视教研组建设的问题,认真组织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几年来先后培养了我校李桂霞、王连蒂、白艳玲、丁旭涛等青年政治教师,为我校政治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教材;练习题;设置
中学《思想政治》课自1998年秋季全部实施新教材,新教材不仅结构合理,逻辑性强,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在学科教学中推进并实施素质教育。
一、练习题设置的特点
(一)变单一题型为多样化
旧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单一,那种“问答式”的练习,反映不了高考的题型变化。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在设置这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它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别设置了相关的选择、分析、辨别、辨析、评论、回答、说明、材料说明、理解、论述、讨论等多种题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二)重视学生特点
高中学生已能基本了解社会问题,尤其对社会热门话题很感兴趣。新教材克服了旧教材单一的理论教育,注重了学生特点,不仅在课文中增加了大量新材料、新情境,而且课后习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课后“回答”题型就将知识融进热门话题之中,学生做作业时,讨论激烈,效果颇佳。
(三)重视与教材内容的配套
《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教材的基本原理大多采用近几年的新发现或众所周知的历史典故进行论证,说理性强,且生动形象(如漫画、插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课后题紧密配合教材内容,设置了相应题型。如说明漫画分析等题型,新颖别致,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二、练习题设置的功能
旧教材课后练习题型与高考要求脱节,使得学生不重视课后练习,而大量的使用课外练习,使之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严重影响课文的教学效果。新教材课后的练习设置就弥补了旧教材之不足,使课后练习与课文构成了完整的统一体。它侧重于对课文的巩固、辨驳、德育教育等。
(一)巩固作用
教材对重点内容虽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学生也能看明白,但要深刻理解并掌握运用仍有一定的难度。课后练习对此设置了相应的运用操作题,重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课文从理论上分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而且逐一附加材科说明,但为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运用重点,习题中就设置了“例证题”让学生收集报刊有关资料或根据自己了解的事实,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二)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练习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理解知识,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通过练习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口答、互答、板演、互评等活动,充分利用好练习题灵活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当堂所学知识搞懂搞透,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练习题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深化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高中政治有一类习题是探究性试题,探究性试题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探究性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突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学习的体验、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走向;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辨驳作用
教材中许多相似、相对概念看似简单,而让学生严格区分清楚,则有一定难度,课堂时间有限,无法系统而全面地进行辨析,学生领会不够透彻,容易造成误区及概念间相互混淆。通过课后习题中的辨别、辨析、分析等题型训练,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培养了辨驳能力。
(五)德育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课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新编教材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提供了一系列理论知识和现实教育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演讲、辨论,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练习题处理的尝试
(一)课前设问
导入新课时选择恰当的课后练习题作为设问,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也就适时地自然导入新课。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可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在课前设计时没有合理利用课后练习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当然就不理想。
(二)课堂提问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提问也是师生互动的最基础形式,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
(三)课堂小结
好的课堂小结是政治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堂小结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课堂小结的设计,因为它既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又是一节课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的浓缩。对有些课后练习题,其答案概括了整篇甚至整节内容,可以用作课堂小结或章节小结。如高二第三课课后论述题: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样既概括了本节的重点内容,又达到了设置练习的目的。
(四)课后讨论(或课外活动)
新教材的课后习题中,论述、讨论、小论文等题型,课堂处理不合适,学生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可让学生课外作充分准备,然后利用学科活动时间,召开辨论会、演讲会或举办小论文竞赛。这样既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概括总结,也能锻炼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甚至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妥善处理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细心钻研,善于总结,不用单一的模式处理练习,就会充分发挥课堂练习的功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