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寒食节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准备
一、解析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b都是常数且k≠0)。当b=0时,y=kx(k≠0)叫做正比例函数。
二、图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三、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
2、当b>0时,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
3、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0,b
当k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4、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取直线上两个不同点即可。一般取直线y=kx+b与坐标轴的交点(- ,0)和(0,b)
5、两直线y1=k1x+b1与y2=k2x+b2
当k1=k2 b1≠b2时,两直线平行;
当k1≠k2 b1=b2时,两直线交于y轴同一点(0,b)
四、一次函数的表示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方法解析
一、一次函数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一次函数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关于自变量(如x)的整式;
②函数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1;
③函数自变量x的系数不等于0.
2、数形结合法: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或直线上的一部分)。
二、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①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②一般步骤:
I: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k≠0)
II:由已知条件得出关于k、b的方程(组);
III:解方程(组)求出k、b的值;
IV:写出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③例题详解
例1:(2007年・乐山)直线l1经过点A(-3,1),B(0,-2),将该直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2,求直线l2的解析式。
解题导引: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只需找出l2上的两点即可。
解:A(-3,1),B(0,-2)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后的点坐标为(-1,1)和(2,-2),即直线l2经过(-1,1)和(2,-2)。
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b(k≠0)
由已知得解方程组得
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
2、用数形结合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①解题思路:从题目中读懂信息,找到两组对应值,从而得到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有关函数问题,使抽象的数形象化、直观化,化数为形,以形思数。
②例题详解
例2:某商店试销售一种成本单价为100元/件的商品,规定试销时售价不低于成本价,又不高于180元/件,经市场调查发现,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件)之间的关系满足一次函数y=kx+b(k≠0)其图象如右图所示。
(1)根据图象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销售量y不低于80件,求销售价
x的范围。
解题导引:由函数图象可知直线y=kx+b
经过点(120,120),(140,100),从而可求其解
析式。
解:(1)由图象可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所求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0(100≤x≤180)
(2)由题意得:
即
100≤x≤160
3、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析式
例3:已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x≤6,相应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10≤y≤6,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解题导引:欲求函数的解析式,只需求出函数的两组对应值。但本题中没有指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故应分两种情况:
①y随x的增大而增大和②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考虑。
解:(1)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
则由已知得x=-2时,y=-10,x=6时,y=6
解这个方程组得
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y=2x-6
(2)当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
则由已知得,x=-2时y=6,x=6时,y=-10
解这个方程组得
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
由(1)(2)得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y=2x-6或y=-2x+2
4、由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求解析式。
例4:若直线y=2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题导引:此题得解的关键是求b,于是需由已知条件建立一个关于b的方程。
解:在y=2x+b中
当x=0时y=b,当y=0时,x=-
直线y=2x+b与x,y轴的交点分别是
(- ,0) 和(0,b)
由已知条件得: |b|・|- |=4
所求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或y=2x-4。
5、由对称性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5:已知直线l1:y=x-2与直线l2关于x轴对称,求直线l2的解析式。
解题导引:求直线l2的解析式,关键要找出l2上两个点,因为l2与l1关于x轴对称,则l1上的每个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都在l2上,故只需在l1上任取两点,再求出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即可。
解:在y=x-2中
当x=0时,y=-2,当y=0时,x=2
(0,-2)和(2,0)关于x轴的对称点分别是(0,2)和(2,0)
设l2的解析式为y=kx+b
[关键词]英语复合句 汉语句式 复合句 复句 结构比较
[中图分类号]H3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22-02
句式结构比较是语言比较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比较,无论从“形合与意合”“被动与主动”“物称与人称”“静态与动态”和“替代与重复”等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两种语言的基本句式比较。按英语语法,英语复合句主要分为并列类、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等,按汉语语法,汉语复句主要分为(2类/10种):并列关系5种(并列、顺承、递进、选择和解说)和偏正关系5种(条件、转折、假设、原因和目的)。下文从三个角度展开:英语名词性从句与汉语句式的比较、英语形容词性从句与汉语句式的比较、英语副词性从句与汉语句式的比较。
一、英语名词性从句与汉语句式的比较
二、英语形容词性从句与汉语句式的比较
三、英语副词性从句与汉语句式的比较
四、结论
通过列表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英语文在句式分类标准、意义表达形式、语气情感色彩上有诸多规律可循。第一,英语复合句与中文复句并非都因为是复合类句式而必须对应,如英语复合句可与汉语的单句、短语对应。第二,中英语言基础句式匹配对应匹配较强,尤其是英语副词性从句与中文绝大多数复句。可以说,除英语时间、地点副词性从句外其他各类英语复合句均与汉语复句结构甚为匹配对应。此外,这种比较对于对英汉语篇、语境、语用等比较研究、对中英语文翻译转换、对应撰写等的规范性、准确性、对应性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的比对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菊泉.吕叔湘先生对我国语言对比研究的贡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在古代款式的基础上,汉服现代创新版曲裾根据一些不太清晰的历史资料,加入现代人的想象对传统曲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了新的发展,有了现代的特设,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与汉服中的有确凿历史依据的真正曲裾相差较大,这种现代曲裾(尤其刚到腰胯的)更倾向于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如要于一些有关汉服的活动场面穿着,请慎重选择!
根据下摆绕的圈数基本款式可划分成双绕曲裾、三绕曲裾等。
现代曲裾共同特点:
应属于深衣体系,常常做为正式服装,裙摆曲线,三重衣袖,宽腰带。
曲裾的袖型可以有广袖、垂胡袖。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入”字底的为小曲,小曲是否作为汉服到现在也存在着很大争议。
曲裾深衣的基本款式:
双绕长曲
特点:下摆绕两圈,衣裙一体,下摆是及地的
双绕三重广袖
特点:下摆绕两圈,衣裙一体,,内穿有下裙,三重广袖。
体系:汉服——深衣——曲裾体系
单绕三重广袖
特点:下摆两层绕一圈,衣裙一体,,内穿有下裙,三重广袖
垂胡袖
【解题方法】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的表现形式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差别较大,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都有判断动词“是”,而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动词,而是借助一些语气词或其他词语来表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也”的形式表判断。如:
1.虢,虞之表也。(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
3.夫战,勇气也。(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二、用“……者,……也”的形式表判断。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
三、用“……者”的形式表判断。这种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这四个人,是庐陵的萧君玉,长乐的王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王安上。)
2.粟者,民之所种。(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
四、用“……者也”的形式表判断。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里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美丽的人。)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这便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五、无标志性判断词,用名词直接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
1.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当今天下强横而又有野心的人。)
2.刘豫州王室之胄。(刘豫州是汉室贵胄。)
六、“……耳”的形式表判断。如:
1.此亡秦之续耳。(这种做法是在走秦灭亡的老路。)
2.田横,齐之壮士耳。(田横是齐国的壮士。)
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还告辞什么呢?)
2.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埋葬的是完整的五个人。)
八、用副词“乃”“即”“则”“皆”来表示判断。如:
1.是乃善用兵者也。(这样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
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最壮丽的景象啊。)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国。)
九、用判断词“是”表判断。在文言文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用,如“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这是夏禹、夏桀时代都相同的)如果不认真分析的话,句中的“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判断动词。其实这里的“是”是指示代词,意为“这”,在句中作主语。但“是”在文言文中也有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如:
1.巨是凡人。(吴巨是个平庸的人。)
2.不知木兰是女郎。(不知道木兰是女儿身。)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一个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十、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的相继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也不是不善于作战,而是败在贿赂秦国上。)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不是来到你的面前,就危险了。)
被动句
【解题方法】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被动句,只不过使用形式要比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复杂得多,其句子的结构形式也和现代汉语不大一样。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介词“为”引出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与引出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如: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都将会被他俘虏。)
2.身死人手,樘煜滦φ摺#ㄗ约阂菜涝谒人之手,被天下人笑话。)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有如此好的形势,却被秦国长久积累的威势所吓倒。)
二、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介词“于”引出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与引出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补语。如: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和经书他都通读学习过,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军队被别人制约。)
三、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自己白白地被欺骗。)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常常被大方之家笑话。)
四、用“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类似。如: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人物的千古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
五、没有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要靠意合法,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如: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戍卒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破,项羽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放逐,才写下《离骚》。)
掌握了以上几种被动句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考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弄清楚句子的主语
只有主语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这两句话中,第一句不是被动句,“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虎兕”发出的,“于柙”只是状语后置而已,表明“出”的处所;第二句是被动句,作榫参锏摹肮暧瘛彼浯τ谥饔锏牡匚唬却不能施行动作行为,虽然作为“毁”的施动者没有出现,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主语“龟玉”处于受动地位,这个句子是一个被动句。这是一个没有标志性词语,靠意合形成的被动句。
二、要注意主语发出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主语是否有“被迫”的情形
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一般情况下,“感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受外界的影响而感动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所以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被动句。
【判断句拾遗】
在文言文判断句的备考中,有两个问题考生要加以注意:
一、不是所有“……者”或“……也”句都表示判断。
形式并不是判定判断句的唯一标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这些句子都有“者”“也”,它们也都处于和判断句一样的位置,但都不是判断句。如:
1.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者”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个地方”。)
2.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者”为助词,可译为“……的人”。)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也”表感叹。)
4.叱者何也?(“也”表疑问。)
5.莫用众人之议也。(“也”表祈使。)
那么,如何判断出现“……者,……也”的句子是否为判断句呢?
1.如果是判断句,翻译时句中一定要出现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是”,译不出“是”的,肯定就不是判断句。
2.判断句都是判断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都可以化为“a是b”或“a不是b”的标准判断句形式。“a”和“b”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所属关系。“a”是“b”中之一,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之一)。其否定形式为“a”不是“b”,如“余本非文人画士”(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
(2)同位关系。“a”是“b”“b”也是“a”。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子瑜者,亮兄瑾也”(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
(3)因果关系。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自己的私仇放在后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是因为偏爱我)。否定形式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登上高处招手,并不是因为手臂加长了;顺着风向呼喊,并不是因为声音加大了)。
二、正确辨识“是”的用法。
古汉语中的“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作指示代词的,相当于“这”。如: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指代“铿然有声之石”,可译为“这样的石头”。)
2.是说也,人常疑之。(指代前面所述的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一种说法,可译为“这种说法”。)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可译为“这件事”。)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指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过失。)
【被动句拾遗】
一、用“于”表被动时,要注意和其他结构相似的文言句式区分开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句子虽然也在动词后有一个“于”字结构,但它只是交代设九宾礼的地方,没有被动意味,所以这个句子不是被动句。判断句子是不是被动句,不在于句子中有没有用“于”字,关键是看主语是不是被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行为。
清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祭扫墓园与缅怀先人。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勾画出当时的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时节,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更容易滋生思亲与思乡之情。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垒垒,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诉尽了生死离别。
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由清明扫墓进而探讨人的生死的意义,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不愿与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但清明也不光是肃穆的祭扫与缅怀,也有祥和欢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时清明,人们也聚亲约友,在大好春光里四处游玩,甚至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唐代诗人顾非熊作过《长安清明言怀》一诗前四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记录了当时唐都长安清明节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况。
北宋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同为“唐宋家”的苏辙也曾作《踏青》一诗,展现踏青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南宋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展现出当时的人们外出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
古人踏青爱骑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诗曰:“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表现出初春骑马漫步的悠闲。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代的很多诗人也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样,清明前后会周边游或远游,目的地大多偏爱江南。
李白去扬州踏青,满眼的江南风情,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早已成为千古佳篇,对春游的描写令人神往。
韩愈与张籍(唐代诗人,时任水部员外郎)同游当时的著名游览胜地曲江池(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看到无限美好的春光,还不忘写首诗调侃白居易:“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大致意思是: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一直不肯来?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节还喜饮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阕为“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吟咏诗词,烹茶论道,快活逍遥。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表现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话春风的潇洒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代,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唐代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古诗里的清明还有更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其他内容,比如“折柳”、“插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清明诗句多以柳寄情,说明“柳”是清明节习俗的一个重要元素。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清明节春风和煦,绿树成荫,古时踏青、扫墓、上坟曾有戴柳和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的习俗。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关于民间“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隋代开始流行,隋代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加上清明又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习俗从那时起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更有一种说法称清明节插柳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烟花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他一生为仕途所不容于襄阳贫困而亡,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的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与清明节有重要的联系。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也是清明前后的习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清明“荡秋千”。北宋秦少游《满庭芳・晓色云开》一词曰“秋千外,绿水桥平”。张先《春门引・春思》也有“那堪更被月明,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
关键词:硬质合金焊接;刀具;裂纹
中图分类号:TQ320.67+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新型机研制过程的不断深入,难加工材料种类及数量逐渐增多,对刀具类产品的需求也逐渐由高速钢刀具向硬质合金刀具方向转变,硬质合金刀具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的制造及修磨单位,我们遇到过刀具不快;刀具使用过程中合金刀片撕裂掉块;刀片在焊接处整体断裂;焊接刀片裂纹等质量问题,且以磨削裂纹最为常见。因此有必要分析硬质合金刀具磨削裂纹的产生原因并加以控制,总结归纳防止磨削裂纹的改进措施,减少刀具裂纹,提高硬质合金车刀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2影响硬质合金刀具磨削裂纹的因素
2.1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特性影响
硬质合金材料特性有硬度高、脆性大、塑性差、导热系数小等。材料硬度高,磨削时需要有较大的磨削压力;材料脆性大,磨削时产生磨削裂纹的倾向大;材料导热系数低,就不允许大的磨削热量产生。因此,对硬质合金刀具的刃磨,要求砂轮要有较好的自砺性及合理的刃磨工艺,良好的冷却,较好的散热。
2.2砂轮对硬质合金刀具磨削裂纹影响
砂轮磨削硬质合金刀具,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硬质合金容易裂纹或开裂,除了硬质合金刀片质量、刀具结构不合理、刀片焊接内应力、机床振动大及刀具在工序周转过程中的碰撞等因素外,在磨削过程中砂轮和磨削工艺也会造成裂纹。
制造刀具的硬质合金硬度高,在刃磨的过程中磨粒容易钝化,如果砂轮的自锐能力不好,磨钝的磨粒不能及时脱落,砂轮失去切削能力,加剧了砂轮与硬质合金刀具被磨削表面之间的磨擦,磨削热量剧增,磨削区域热量不能及时传出,使硬质合金被磨表面产生1000℃以上的瞬时高温,且温升速度快,引起热变形。加之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低,在室温下几乎没有塑性,不能通过本身的塑性变形削除部分热应力。在磨削热的作用下,硬质合金被磨削表面上产生的局部应力值超过硬质合金的强度极限,产生裂纹或开裂。
碳化硅砂轮磨削硬质合金的磨削效率低、磨削力大、自砺性差,磨削接触区表面局部温度高,磨削时刀具刃口质量差、表面粗糙度差、废品率高。而金刚石砂轮磨削硬质合金的磨削效率高、磨削力小、自砺性好、金刚石刃口锋利、不易钝化,磨削接触区表面局部温度较低,一般在400℃左右,目前应用广泛。
2.3焊接应力对硬质合金刀具磨削裂纹的影响
硬质合金刀片上出现裂纹,有时是由于焊接时焊接应力超过硬质合金刀片的强度而产生。焊接应力形成于刀片焊接及热处理时,对磨削裂纹的危险最大,它不一定在焊接过程中显露出来,在某些情况下在刃磨时才会显露。在焊接刀具时,刀体的高度HC要大于刀片高度HT三倍,即HC/HT>3。
HC/HT﹤3,硬质合金表层产生拉应力,容易出现裂纹;
HC/HT=4-5,硬质合金表层无显著应力,不易产生裂纹;
HC/HT﹤8时,在焊接层上产生均布载荷。
硬质合金迅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时热量分布不均,有时会产生显著的瞬时应力。焊接时,由于快速加热,硬质合金外层受压应力,中间受拉应力,超过允许的加热速度时,可能出现裂纹或内部的不可见裂纹;快速冷却,外层上会出现拉应力,引起合金出现裂纹。
3硬质合金刀具裂纹的具体控制措施
实践表明,金刚石砂轮的线速度和径向进给量越大、砂轮硬度越高、砂轮粒度越细、刀具材料导热系数越低、砂轮磨损得越严重,都会使磨削温度升高得越厉害,越容易产生磨削裂纹及磨削烧伤,要控制和避免磨削裂纹及磨削烧伤,必须减少磨削热的产生,加速磨削热的传出。
防止硬质合金刀具刃磨开裂的措施,除在检查刀片、刀具结构、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机床调整及工序转运过程中需给以足够重视外,还必须使砂轮和磨削工艺适应硬质合金刀具的磨削特性,以减少磨削热的产生。比如提高砂轮的自锐能力,使钝化的磨粒及时脱落,砂轮的磨削性能得到改善,以减少磨削热;改善磨削区域的散热条件,分散磨削热。可采用减少砂轮与硬质合金连续接触摩擦时间的办法,使磨削产生的热量能有机会及时扩散而不集聚,从而改善磨削条件。
3.1控制焊接应力,使刀体高度与刀片厚度相匹配
在焊接刀具时,将刀体的高度HC与刀片厚度HT的比值控制在6-8,即6﹤HC/HT﹤8。
在制造硬质合金车刀的生产过程中,有些刀具设计的硬质合金刀片厚度达7-10mm,这类刀具在焊接时硬质合金刀片出现裂纹的现象很严重,刀片因裂纹报废率达70%以上。(见表1)
刀体与刀片厚度的不匹配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逐步减小刀片厚度:1)采用线切割设备将刀片切割开,控制刀片厚度值小于5mm。2)对切割后的硬质合金刀片进行热处理,去除切割应力。通过这种方法使刀片的焊接裂纹率降低到10%-15%以下,效果非常好。(见表2)
3.2适当降低磨削速度,减少磨削热
3.3选取较软的金刚石砂轮,减少工件和砂轮的接触面积
3.4根据磨削要求合理选择砂轮粒度,经常保持砂轮在锋利的条件下磨削
3.5加速磨削热传出
3.6保持加工系统的刚性
3.7勤修砂轮,保持砂轮具有良好的磨削性能
3.8避免硬质合金的迅速骤冷骤热
结语
硬质合金刀具产生磨削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磨削工艺和参数不恰当,导致磨削接触区局部瞬时温度过高引起近表面层过高的拉应力值超过材料的破断强调造成。通过改进和优化磨削工艺和磨削参数,可有效防止磨削裂纹和磨削烧伤的产生,提高工件表面质量,改善刀具强度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潇潇洒洒清明风,纷纷扬扬亲人情!”此时,望着窗外飘洒的雨丝,令我不经想起了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途中又累又饿,随臣许久也找不到一点吃的,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令他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不禁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成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地到绵山隐居。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经到了绵山隐居起来。那儿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想要找人谈何容易,有位大臣献计,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山林,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他,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早晨,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我和爸爸就准备出发去青口老家为死去的太爷爷、太奶奶扫墓。我们乘车顺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沿途只见这座小山雾气朦胧,仿佛披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身旁是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梯田,它和鲜艳的花丛、清澈的山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也令我们暂时淡忘了心中的哀伤。
下车后,我和爸爸在泥泞的草丛间寻找着,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太爷爷的墓。
墓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依稀还是可以看见太爷爷的名字。这是历经岁月的冲刷而留下的痕迹。墓碑周边杂草丛生,正如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于是,我和爸爸便拿起锄头,开始清除扫起来。没过多久就将这儿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我和爸爸将准备好的纸钱洒在太爷爷的墓旁,又在他的坟前烧了许多,虽然那种气味十分冲鼻,但却寄托着我们对已逝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爸爸将采来的野花和供品摆在坟前,又拿起三炷香对着墓碑庄重地鞠了一个九十度躬,我们才怀着沉重的心情下了山。
路上,我看到山间有许多松柏,仿佛看到了这座山的勃勃生机。同时,还体会到了松柏傲风挺立的顽强精神!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它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这和寒食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后来二者就逐渐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早在宋代,苏轼就有“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的诗句。
古时,每逢清明节这天,民间有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活动,使清明充满了特殊的文化色彩,更让不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首华章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扫墓俗称上坟。按照旧俗,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然后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为坟墓添加新土。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所描写的:“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而杜牧的一首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寥寥数语,便把人们在清明时节意乱神迷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有一首著名的《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现代,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扫墓祭祖的习惯: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上香祷祝,燃烧冥币,或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清明旧称“鬼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柳是最先送来春的消息以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植物,有辟邪的功用,正值柳条发芽时节,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人们纷纷把柳条插在屋檐下以辟邪。
[关键词]佛教汉画;早期佛教;民众愿望;家庭伦理
东汉佛教作为宗教史和两汉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一直都是众多学者灵魂骛趋的前沿热土。在这片热土上,尽管思维光新、形制厚重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也应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哲学学科属性所形成的思维取向无形中弱化了汉代佛教的历史学属性,资料的来源始终没有得到过有效开拓。作为一种跟民间联系极为密切的宗教,该教对于东汉民众生活的影响囿于资料一直都没有给予过足够的说明。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大批佛教题材汉画被发掘出土,为弥补这一缺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为此,笔者以与东汉社会相融的视境和贯通儒佛学科的方法,探赜索隐,抉要发微,对东汉儒佛关系下的佛教题材画像资料进行一次系统的钩稽、整理与研究,从史学角度为这项研究工作增添一些新资料、提出一些新问题。
一
欲考查儒佛家庭伦理观念在汉画中的消涨进退,似应当先对其家庭观念的异同进行疏解和辨析。Www.133229.COm
儒家重视礼,把在礼的规范下实现仁义当作人生完满的重要标志。何谓仁义?孔子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把仁义建构于爱亲的伦理层面,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认为仁义是人的固有道德,生来就有,个人要在它的规范下自省自律以实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秩序。实行仁义的方法,在儒家心目中,是带有原始人道主义色彩的“十义”。孝为“十义”之首,是抵达仁义境界的基础。孔子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儒家认为,个人受惠于父兄,理应敬亲尊长、反本报施。因此,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也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汉家践祚伊始,即开训孝施政之风,后经董仲舒等新儒家的加工改造,儒家的家庭伦理中不仅被糅进父为子纲、父尊子卑的内容,而且还发生了从先前“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向孝敬双亲单向关系的转变。董仲舒们的论说作为一份文化富藏,对人们的家庭伦理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理论的新变和前行不仅在源头上影响着时代精神,相关理念的普及和接受层面的扰攘喧哗还能在汉画的制作中引发更加激越的蹈袭气象。作为汉代厚葬大潮中溅起的一朵浪花,汉画以特殊的语言对当时文化背景下的孝道要旨进行了充分的阐扬。首先,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孟子云:“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不孝行为有五,不顾父母之养即占其三,可见子女奉养父母之事在孟子心目中的分量。正因为让父母吃饱穿暖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孝行,所以《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汉画中刻绘了很多奉养双亲的内容,且大多刻有榜题。如山东泰安大汶口汉画墓出土的“赵苟哺父”图上,一老一少席地对坐,少者以口喂老者食。为避免无谓的猜测,画者曲终雅奏,在老者旁题“苟父”,在少者旁题“孝子赵苟”。邢渠性至孝,其哺父故事在汉代家喻户晓。在武氏祠画像中,反映这一内容的画像多达3处,都是邢渠跽跪着以筷为父喂食的内容。仅一处有画无题外,其余两处均刻有“邢渠哺父”的榜题。此类孝道内容还出现在山东嘉祥和四川荥经的汉画墓中。墓石之上刊刻此类内容,毫无疑问,是时人对笃好孝道、恭谨节俭奉养父母行为的播扬。其次,尊敬父母,使其精神愉快。孔子认为行孝不能光养不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儒家的伦理范畴极重敬亲,把它看作孝行的最高层次。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孝经》中也把居致敬、养致乐当作孝亲的重要方式。从汉代大肆刻绘尊亲画像的行为来看,儒家的这种伦理规范显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武梁祠西壁所刻绘的孝子故事中,最醒目者要数老莱子娱亲画像,场面大,榜题字数也多。行年七十的老莱子手持鸠杖仆地作婴儿啼状,画旁特镌30字铭文介绍莱子致亲欢乐的动机、方式和社会对他的评价:“老莱子,楚人,事亲至孝,衣服斑连,婴儿之态,令亲有欢,君子嘉之,孝莫大焉。闵子骞,名损,孔子门生,也是隐忍苦衷而让父母快乐的典范,在《论语·先进》中孔子曾先后4次褒扬他的德行,南朝的师觉授在《孝子传》中还专门为他作传。传云:“早失母,后母遇之甚酷,损事之弥谨,损衣皆藁葈为絮,其子则绵纩重厚。父使损御,冬寒失辔,后母子御则不然。父怒诘之,损默然而已。后视二子衣,乃知其故,将欲谴妻。谏日:大人有一寒子,犹尚垂心,若谴母,有二寒子也。父感其言乃止。”《艺文类聚》也有类似记载。武梁祠老莱子画像旁刻有闵子骞失棰图,榜题云:“闵子骞与假母居,爱有偏移,子骞衣寒,御车失棰。”这种关心体贴父母使其精神愉快的画像,有文有质,体现了人们对儒家孝德相关意蕴的肯定与认同。
此类孝行图是汉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数量很多,全国汉画产区中都有出土,反映了古人刻绘画像时所面临的特定语境,其深沉的吐纳展现了儒家的伦理真机。再次,祭祀祖先。在儒家君臣父子的差序结构中,祭祀宗祧跟孝顺父母一样,也是个人践行礼的有关规范、通过家庭走向社会并兼济天下的必备条件。《礼记》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认为在礼的规范下以尽“敬而时”的祭祀责任是不可轻视的“孝子之行。汉画是时代风习、民众意识的重要实现方式和表达形式,祭祖汉画是民众在墓室用图画的形式对儒家相关义理所做的领会和理解,表现了民间崇拜祖先的伦理倾向。从汉画来看,古人祭祖相当隆重,三牲齐备,祭主正面端坐,祭拜者或揖手肃立,或匍匐于地,庄严而肃穆。在山东沂南北寨汉画墓中室南壁刻绘的祭祖画面上,右上角为祭祀用的三牲,左为12人分列4排每排3人组成的拜谒方阵,前排为跪姿,后3排为立姿,均朝向右下祭主所在的方向。山东嘉祥、微山等地流行墓前置祠堂之俗,祭祀图像一般被刻在祠堂后壁显眼位置。祭祖画像这种表意模式和叙事成 规在汉墓中广泛存在,既是儒家人伦文化的体现,也是古人践履儒家仁义要求,着意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标志。
儒家文化之所以强调孝道,是因为孝是增强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消解家庭矛盾,实现家齐的基础。只有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谨尽孝道,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才能各履其份,修己安人,个人的内在修养才能够达到圆满自足的仁义之境。儒家强调移孝作忠,认为只有尽孝,才能尽忠;只有齐家,才能治国。《礼记》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和《孝经》所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儒家的这种伦理取向中,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因对忠孝伦理责任的强调而变成了个人与家庭的伦理关系,行孝的目的,已不在为己,而在于立身和显扬父母。“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于伦理秩序中将孝与忠对等,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的最后归宿也只能是为君王尽忠。在这种伦理体系中,君王父母为重,无论是“修己以敬”,还是“修己以安百姓”,“孝”“仁义”都是手段,效忠君王和建立美满家庭并使父母显荣于天下才是根本目的。
佛教主张依三藏修持三学,讲究“四谛”、“五蕴”和“十二因缘”,断除烦恼,获得涅槃的超脱境界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佛门看来,人间充满了苦难和烦恼,而招感此类烦恼的业因,则始于人类的。《人本欲经》云:“爱为秽海,众恶归焉”。《大集经》云:“一切烦恼,爱为根本”。《四十二章经》也认为“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家庭在灭情归性的佛门看来是孽债之渊薮,女色更是“众恶之所在”。因此,为了“垢去明存”,彻底消除世间苦集二谛之因果,只有“断欲去爱”,抛家弃亲,割断与家庭眷属之间的血缘联系。可以认为,面对家庭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和不可破坏的生活秩序,儒家孜孜以求的伦理责任和义务在佛门眼里轻如鸿毛。
在佛智境界里,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阎浮提的一切存在均由种种因缘和合而成.故而他们不仅在阎浮提相互依存,无法脱离集群而独立存在,而且因道同在,无论大小,是否有情,都拥有佛性,父母子女也不例外。缘于这样的缘由,佛教不仅以“四恩”“五道”规定了父母子女责任和义务,而且特别重视感恩基础上的出世之孝。就家庭而言,要求子女在父母在世时不仅供给衣食,而且还要劝他们持斋念佛、潜神教义;父母离世后则要参悟佛法,为父母精进成佛享受出世之乐助缘。让父母出离三界并从中体认一切法不生相,是佛门最大的孝。
在家庭的伦理观念上,儒佛之间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首先,以董子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家强调父尊子卑,认为“父者,子之天也。”。为子者要时刻爱敬致恭于父母,及时解决父母所遇到的心身之困,“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只有坚守了这种利长尊亲的价值取向和奉献精神,才算是尽了为人之道。佛教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恩,出于感恩,做子女的不管父母是否愿意、觉悟,都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诵经忏悔,以使其“离地狱苦”而“获安隐处”。其次,儒家文化以忠孝为核心,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点,强调修身与治国、孝亲与忠君的关系。这种伦理义务和责任既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政治性。佛教主张兼修六度,普度众生,以万有成佛为终极目标,子女要帮助父母获得佛教的解脱,带有相当的理想化和虚幻色彩。再次,儒家重视血缘关系,它的内圣外王之学立足于日常的伦理生活,只有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之后,方可治国兼济天下。在这种伦理政治化的变换中,人成了社会化的人,家庭也与社会相差无几,个人只有在家庭的基础上和社会、君王联系在一起,“修己以安人”,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有意义。佛教认为万般皆空,以绝对虚无的眼光审视人间万有,鼓励教徒出家修行,建立以寺院为依托的无血缘关系家庭,并以此来构筑人际关系。由于“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不仅家庭中的伦理道德是虚无缥缈的,而且人的自然生命及其生命形态也不会一成不变、有生无死。只有出家修行,才可抛却烦恼、脱离苦海。达到“自我与他人融合”的涅槃境地,才算实现了人生价值。
二
佛教所宣扬的弃家离亲、绝妻断嗣等教义跟汉代所彰显的伦理纲常产生着尖锐的对立,受到了那些恪守夏夷关防的文人士夫们的竭力反对。对于抵拒的情由,汉末归化佛门的牟融在其所著《理惑论》中有过详细追述。他写道:“世人学士多讥毁之,云其辞说廊落难用,虚无难信。”深受儒家文化熏染的古人对家庭纲纪伦常的坚守,不仅成为否定佛教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而且成为佛教走进民间的最大障碍。牟子承认,“视俊士之所规,听儒林之所论,未闻修佛道以为贵,自损容以为上也。”因此,“汉代初传其道,惟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出家。”
从宗教在专制帝国的传播规律来看,弘道的最大阻力并不在于民众中哪些人会抵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是否愿意接受它的教理教义。在汉代,君臣父子伦理体系赋予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影响力,一位皇帝的进退不仅关乎着一种宗教的兴衰,其兴趣和偏好还可能创造新的信仰。佛像崇拜为佛教三宝之一,修持此宝可拔除邪知恶念而得生善途。东汉形成的佛像葬俗,与明帝个人的佛教偏好不无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画像之所以能够弥漫杏坛、流布民间,其实是以明帝感法为肇端的,明帝对佛像走进家庭伦理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永平以来,
皇帝的喜好和恩准虽然是获得传教通途的重要一步,但一种宗教的被接受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它满足民众需要的程度。初传时期的佛教要想在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中站稳脚跟,就不能无视民众的这种精神需求。
三
佛教在传人初期,虽然主要通过靠拢儒家文化的方式来求得生存,但当东汉晚期外部形势发生变化,儒学信仰危机暴发之后,这种情形便渐渐地消失了。佛教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汉代的家庭观念和伦理道德受到了深刻影响。
由于儒家的仁义之学及其所勾画的内圣外王的伦理体系是以宗法制的支持和保障为前提的,所以,尽管它在大一统的统治格局中能够较好地发挥维护伦理秩序的功能,人们对其所确立的伦理道德准则也会表现出一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虔诚而“假仁以效已,凭义以济功。”但是,当汉王朝大一统的统治局面遭到破坏,天灾人祸所孽乳的冷漠情感侵袭到宗法制度下家庭组织的每一个细胞时,儒家的忠孝观念和人格教条便不能为社会大变局中那些深受忧患煎熬的人们提供有效的回应策略了,有道是 “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另外,东汉晚期,外戚秉权,宦竖充朝,奸佞横行,统乱莫稽,政治败坏到了极点。统治集团内部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着无休止的倾轧,稍有不慎,便有朝荣夕哀之虞。在这种飘风终朝、骤雨终日的环境中,人们心间总是笼罩着一股悲凉、苦闷、怨愤的情绪,精神也经常处于压抑、焦虑、颓废的状态,相当一部分人在社会险恶的冲击波中对儒家修齐治平的工具理性产生了幻灭感。特别是桓灵之世兵戎四起,世家平民处在生命涂炭这样一种“厄运之会”,内修圣德、外务事功的体证实践在他们的心中也因为黑暗世事的遮蔽而没有了昔日耀眼的光芒,儒家家庭伦理的精神灵气渐渐窒息。在这不堪回首的岁月里,佛教尽管在治国方面没有大的作为,但教义中那种佛性人人皆有,成佛人人可能的言说,对于饱受痛苦的民众而言,却不能说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它的轮回说、业极说、因缘说、三世说、彼岸说,为流离失所、身处绝境边缘而无力解脱的民众提供了新的安身立命之道。对于彼岸的殷切期待,招致人们在佛教面前靡不刳心。桓帝为坐致太平和福寿双全,不仅于宫中立浮屠之祠,而且还“数祀浮图”。严佛调于桓灵之际率先出家,译经多部,罕不承绪。于译经之余,还博览精思,对《十慧经》分章句疏释,开汉人注述佛经之先河。督管广陵、下邳、彭城三郡漕运的下邳相笮融举办了有汉一朝规模最大的事佛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笮融“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人,悉课诵佛经。”“课诵佛经”不仅说明佛教已从早期黄老浮屠并祠的信仰模式中撤出而单独接受崇拜,而且也说明已经有大批民众皈依佛门开始闻诵佛经了。牟子在《理惑论》中,明确指出佛门戒律的作用等同于传统礼制,佛教教义是合理的。这些人物对佛法的弘扬和肯定,扩大了佛教在汉代的影响。
社会对佛教的敬仰与渴盼,也鼓舞了传教士们传教弘法的信心和热情。安息佛徒安世高,于桓帝建和初年来到京师,笔耕不辍,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翻译《阴持入经》、《十二门经》、《人本欲生经》等佛教经典35部41卷。支谶为月氏国人,在华四十余年,翻译《宝积经》、《首楞严经》、《般若道行品经》等佛教经典14部27卷。安息居士安玄,于灵帝末年游贾雒阳,一边与沙门研论佛教经义一边翻译《法镜经》,从居士的视阈论析居士修持的各种戒律,阐扬佛门伦理在黑暗、冷酷生活中的价值。传教士对于佛教教义大张旗鼓的翻译和广泛宣传,从根本上增强了中土信徒信奉佛教的勇气。一时间,把弘扬佛法当成了他们的共同使命。特别是洛阳人孟福,南阳人张莲、韩林,颖川人皮业等.既是中原的贵族豪佑,也是这一崇佛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忠实信徒。这批人跟传教士同舟共济,通力合作,为佛教在中土的发硎新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些人的带动影响下,社会各界,闻风竟会。据史载,安世高于京都讲经,“听者云集”。笮融在彭城浴佛,“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这些都充分说明,时移世易,佛教的家庭伦理思想已以一种不可违逆的力量浸漫到了全国各地。
东汉后期佛经传译的重点在禅数之学,五蕴有为法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之于佛教的理解与接受,它的地狱救赎说和业报轮回说给水深火热之中汲汲顾影、旦不保夕的民众带来极大的宽慰。“闻有佛如来能救苦难,谁不愿托以自庇。”时代对佛教的需要,必然铸成超脱化的审美风习和信仰情结。佛界不仅成了颠沛流离艰难困苦之际民众心灵中的一块乐土,其所宣扬的精神解脱观念也深存人心,表现佛陀保佑的佛祖降身故事和象征解脱大义的佛塔、莲花、舍利等也因此成了东汉晚期佛教画像的主要内容。
在佛教的教义中,释迦戒行高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达到了修行的最高果位。他了悟自性、人生和宇宙诸法,超越了阎浮提和出世间,至真至善,至知至能,法身化身报身聚合为一,能帮助众生获得彻底解脱。由于他把引导众生远离诸著作为毕生追求,所以受到民众广泛的供奉和祭奠。在东汉后期的汉画中,表现佛祖故事的图像刻绘得不少。在和林格尔东汉后期墓的前室壁画中,画一人骑白象,左上榜题“仙人骑白象”五字。据俞伟超考证,显示的是佛祖能仁化骑白象以就母胎的前后因缘。在佛教教义里,端立法身即证得法身,以此像信受佛说,佛悉知悉见,悉知悉见之后必加护念。汉画对于佛教伦理元素的撷取和运用,其凝重的法理折射了在国乱人苦年代人们祈求佛陀护佑的心愿,这类图像在东汉后期出现并非出自偶然。六牙白象被佛典视为象中之宝,东汉末年传教士竺大力共康孟祥译的《现变品第一》对它的功能有着这样的描述:“白象宝者,色白绀目,七肢平踌,力过百象。髦尾贯珠,既鲜且洁。口有六牙,牙七宝色。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墓返,不劳不疲。若行渡水,水不动摇,足亦不濡,是故名为白象宝也。”在翻译人姓名无显的东汉译经《杂譬喻经》卷上,对六牙白象也有过这样的记述:“昔雪山有白象王,身有六牙,生二万象。”六牙白象为象王,神通无边,众梵典在述及佛降身之说时,无不以六牙白象作能仁菩萨的化乘工具。因此,六牙白象实为佛祖法身的代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