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诚信计生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困生;成功心理;作文能力;提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害怕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这一现象通常表现为:一遇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逢到考试,就唉声叹气;有的学生为应付教师检查,随意、胡乱地写一通;情况严重的,有的干脆连一句话也不写……总体而言,大多数学困生作文成绩不及格,作文能力基本处于较低层次。
写作教学几乎占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学会写作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综合能力。对学困生而言,提升其作文能力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成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成功心理,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体验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学习动力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困生害怕写作,作文能力得不到提升,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成功的心理体验。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其写作成功心理的培养,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他们去获得成功。
一、加强思想教育,广泛积累素材是学困生作文成功的首要前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掌握大量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没有素材就没有作文。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教师只有帮助学生解决缺“米”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因没东西可写而惧怕写作的问题,让学生为写好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为此,教师要引导学困生从写作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出发,充分认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积累意识,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二、深化写作指导,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学困生作文成功的重要保证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法,写作就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就可想而知。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自然就会对作文缺乏信心和动力,写不好作文也就在情理之中。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无法直接教给学生写作能力,但可以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并使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写作有章法可循,语文教师应重视写作指导
(1)课文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
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和分析思想内容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写作技巧进行深入探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充分利用作文课堂主阵地,上好写作指导课
语文教师应重视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布局、语言表达等技能指导,并且把每一个写作知识点和能力点落到实处。
(3)做到讲练结合
功夫是练出来的,作文亦如此。作文教学必须坚持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通过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写作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在训练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帮助学困生查找写不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帮扶,使其真正从心理上感到“我能写”和“我会写”。只有经过合理训练,写作才能熟能生巧。不过,写作训练也要有计划地进行,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过于频繁,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2.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平时多读多写,养成编列提纲、反复修改、反思总结的习惯,养成坚持练笔和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等等。
三、积极鼓励评价,让其感受成功的愉悦是学困生作文成功的强大动力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赏识教育。如果教师无视学困生写作的进步,总是采用批评、责备与惩罚为主导的评价方式,那么学生接受到这些坏的信息后,就会改变对自我的认知,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元评价。对写得好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可提出更高的期望;对能力薄弱的学生,更应多激励,少批评,不打击,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自尊心。一句鼓励或赞扬,能让学困生心灵充满阳光,能够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探索。
一个人经常获得成功,可以使心理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产生情感愉悦,就会萌发进一步努力的欲望。惧怕写作的学生有多次受挫失败的经历,天长日久就产生不能写好作文的主观知觉,对作文反感、厌倦甚至退避。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积极的心理情境。为让学困生能够经常感受到写作的成功感,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还应努力创造条件,适当降低对其作文的要求,使每一个学困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教师可适时地、恰到好处地给予启发、点拨,甚至和其共同构思、选材或修改,以助其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实践证明,学困生惧怕写作,作文能力差并不可怕。只要语文教师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学生畏惧心理就一定能够消除,写作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升。成功心理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为了学生快乐作文,让我们从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开始吧!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坚持维护群众权益,依法管理服民心
一是规件规定。由县政府法制局牵头,对以往的计划生育文件进行了清理,凡有悖于政策法规的全部废止。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县计生委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5个乡镇都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村村都有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栏,把群众想知道、要知道、应该知道的及时公开。制定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公示、评议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项工作制度,让群众学法、懂法、自觉守法,使各级干部正确执法,依法行政。
二、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村民自治顺民心
我县按照“依法建制,民主管理,自我约束,奖惩分明,便于操作”的原则,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各行政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合法的程序,选举产生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议事会和村民议事小组,制订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利用计生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和本村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由村委会与已婚育龄夫妇家庭签订计划生育合同书,建立计生协会。目前,凡实行村民自治的村,都较好地解决了已婚育龄妇女“三漏”问题。村民自治的实施,有效调动了群众广泛参与、管理、监督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
三、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暖民心
我县按照“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优质服务体现到尊重群众“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隐私权、保密权、尊严权、舒适权”上,做到“五个加强”、“五个坚持”:
“五个加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二是加强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两年来,县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对县站进行了整修扩建,更新、添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县站稳定在省甲级县站行列。15个乡镇都建有标准较高的计生科技服务楼,科室健全,全部达到了B类以上甲级标准;206个行政村(居委会)的计生宣传技术室全部达到省、市规范化标准,成为全市乡所、村室建设示范点。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各种并发症抢救预案、转诊、过错追究、术前宣教、术后随访等工作管理制度,完善了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妇女病普查诊治服务、优生咨询服务、孕期保健等服务规范。
四是加强健康检查。在康检中做到“真诚面对面,沟通心贴心”;在妇科病查治服务中,做到“全面检查,逐人建档,病情保密,优惠治疗”。全县康检对象参检率保持在98%以上,妇科病查治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县建立完善了已婚育龄妇女管理信息库,实现了县乡联网,各种台帐、报表全部微机打印,并坚持用微机信息指导工作。2005年8月,被表彰为全省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甲级县。
“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免费技术服务。近两年来,全县为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金额达370多万元。
二是坚持术后随访。凡手术对象,计生工作人员都要上门走访,送营养品进行慰问,向群众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查看有无手术遗留问题,全县多年来很少发生手术并发症病例。
三是坚持送药具上门。村村都有药具室和药具发放员,保证及时把避孕药具送到使用者手中,并坚持开展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咨询服务。
四是坚持开展知情选择。县、乡技术服务机构都设立了术前宣教室、技术咨询室,在让群达到“四知情”(知国策情,知政策法规情,知避孕节育方法情,知自己身体状况情)的基础上,与受术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目前,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到了90%以上,综合避孕率保持在90%左右。
五是坚持开展生殖健康系列服务。县计生、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扎实开展婚前期、孕前期、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服务。通过系列服务,育龄群众接受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率达90%以上。
四、坚持利益引导,政策推动感民心
我们按照“统一资金、统一渠道、统一形式、统一监管”的办法落实独生子女父母每月10元奖励费,资金由县财政拨付,设立专门帐户经全县邮政储蓄所采用存折形式发放。去年,县政府分上、下半年两次,为全县12561个独生子女领证户发放奖励费150多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奖励费也已发放到位。
将县直45个单位制定的优先优惠政策汇编成《川汇县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服务手册》,全县独生子女户、双女户持《服务手册》可享受“减少计生户‘五荒’承包费、经商税费、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考取本县重点中学的降10分录取”等各项优先优惠政策。
近两年,全县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困难户子女上大学43人,救助金额达15万元;教育部门为计生户子女落实“两免一补”15129人,司法部门为12户计生户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卫生部门为56人次计生户减免疾病治疗费用,民政部门为计生户发放救助资金达20多万元。
五、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安民心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县直部门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优质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的责任。
一、年社会人才工作总结
年以来,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人才办的指导下,按照全市人才工作计划,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社会工作局面和人才队伍建设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积极部署,建章立制,社会工作环境日益优越
今年来,我局认真调研,牵头起草了《社会工作人才规划》,同时,年内将以市委、市府的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区工作人才的要求、待遇等方面作了原则性规定。县统一全县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探索社区经费拨付方式,起草了《县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和社区经费管理办法(讨论稿)》。路桥区已为社区专职工作者办理了住房公积金。临海市的社区工作人员工资自年以来,已经由508元、608元、708元每月,提到了现在的平均年薪3.5万元(含奖金、社保);市已初步拟定社区工作人员的加薪制度,预计自年始社区主任、社区党委书记均可参加乡镇、街道基层公务员的选拔。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年以来,市民政局鼓励民政系统和社会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辅导培训,专门组织各县市区慈善总会及有关乡镇分会的专职社会工作人才赴浙江大学培训。同时,在民政系统内部,采取中心组学习会、干部大会、培训班、专家讲座、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分层次组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政策,掌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试点地区和单位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市近两年接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培训的人数有260人,其中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16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的24人。
(三)积极探索,夯实基础,不断推进社区建设
通过搭建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民服务平台,社区工作者发挥自身特色,参与建设了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面向困难群体和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网络。黄岩、路桥、温岭等地的社区志愿者,以“爱家园、护家园”为主题,在各自小区开展清洁整治活动。还利用“春风行动”、“邻居节”等服务形式和载体,倡导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开展社会捐赠、互帮互助活动。如黄岩组织举行“支持世博、邻里同乐”绣香包活动,对小区内的健身器材进行“体检”。仙居组织志愿者在车站广场举办文艺演出,为居民搭建起增进了解、交流感情的良好平台。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年,由阮孟合局长任组长,组成社会工作人才专题调研组,其撰写的调研文章《社会转型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市的实证分析》在浙江民政论坛上获得二等奖。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报道全市社会工作开展情况,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老百姓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发挥优势,多方协作,志愿社工队伍蓬勃发展
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队伍的努力,更离不开热衷于社会工作事业的社会各界群众。如今,志愿者已经成了社工队伍的最重要补充,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工作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在9个县(市、区)均建立了义工分会,各级社区志愿组织达724个,义工队伍总人数已发展到28000余人,各类义工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二、年社会人才工作安排
根据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情况,结合各地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年,我们将努力实现三大发展目标,完成七大发展任务,强化三项保障措施。
(一)发展目标
目前市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只有40人。按照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力争每年新增50名,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1、加大外部引进。重点引进具有硕士以上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副高及以上专业职称;三级及以上社会工作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专家学者;重点机构或紧缺岗位的本科以上专业人员等。
2、加强内部培育。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社工理论与实务的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者参加社工职业资格鉴定与职称评定。
3、强化专业服务。推动社区党群工作、社区服务、社会救助、人口计生、医务、学校、家庭等相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流动人口等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化。
全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在市、县(市、区)、街道的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劳动、、人口计生、公安、司法、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另一类是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按一定的比例,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机构、学校、医院、社区等设置社工岗位。
(二)发展任务
为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七大任务:
1、贯彻职业标准,加强行业规范。根据社会工作者职业标准的要求,推进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的认证工作,鼓励和引导专业岗位使用具备职业资格的人员;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机构准入制度,加强行业规范建设。
2、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完善培训计划,优化课程设置,邀请社工理论和实务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工作轮训,对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同时,加强与高校联合,举办高层次的社会工作研修班,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部门领导岗位、社工机构负责人进行专业提升。
加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社工专业领域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通过专题培训、讲座、到社会工作机构实习锻炼等形式,对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社会工作轮训;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部门的新进公务员进行社会工作培训,要求两年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拓展实务领域,充实专业人才。
(1)在党员服务机构、社区(村)等党群工作领域内充实具有社工资格的社区党群工作专业人员。
(2)在新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3)在公办中、小学和民办学校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4)在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5)在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等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机构中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6)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民政管理和服务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7)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残疾人服务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8)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人口计生工作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9)在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流动人口工作岗位充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4、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自身建设。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引入激励机制,探索社会工作职业薪资指导价,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薪酬管理制度,吸纳更多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健全包括一线服务、项目运营、专业督导与机构管理在内的社会工作人才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团体的自主管理、自主运作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机构的诚信自律,树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良好形象。
5、开发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开展各类社工服务项目,包括养老机构社工服务、福利机构社工服务、社区社工服务、司法援助社工服务、人口计生社工服务、行为矫正社工服务等,拓展项目服务人群,提升项目服务质量,规范项目委托与管理的流程。
6、培育民间组织,加强政社互动。培育更多的民间性专业社工机构,激发民间组织参与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自主创业,建立社工机构间的分工、协作与竞争机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成立社工协会,发挥其在实施行业管理、团结社工、发展专业、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加强政社合作互动,发挥社会工作在整合资源、和谐共建方面的专业优势,使社会工作人才成为联系政府、社会与市民的桥梁。
7、成立评估机构,加强专业督导。成立专业的社会工作评估机构,运用专业手段,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各类社会工作项目、机构及个人业绩进行评估;在社工实务中建立社工专业督导机制,促进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提升。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调动和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单位的积极性,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