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机电英语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电英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电英语论文

第1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电力产品和其他产品是一样的,在货物销售的过程中,一方面将优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另外一方面获得收入。这种商品的货币反映就是价格,交换价格代表着商品价值。价格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以及盈利。电能的货币表现是电力价格,能源成本、税收以及利润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在电价制定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结合电容量,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结合用电量的时期。

二、营销统计数据的采集来源

要想科学的分析电价,就需要保证数据源是全面完整的,每月收集到的应收电费汇总月报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来源,本表统计和汇总了基层操作站每日的数据。应收电费汇总月报表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不同类别用户的数量、在不同时期消耗的电量以及功率因数的调整等等。在分类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不同用电类型,以及差异化的电源电压供应等方面。通常可以讲用户划分为大工业用户用电、非工业用日元用电以及一般工业用户用电和农业生产用户用电等等。同时,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在一个类别来分析同一个电压等级的用户,这样方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记录。

三、电费电价数据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营销数据是,主要是将综合性指标统计分析法给应用归来,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总量指标的指数进行比较,就会有综合指数形成。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

1.电力销售收入的变化对售电收入的影响:

在统计中,需要对综合指数进行分析,需要将同度量因素给引入进来,通过本环节,某些数据不能够直接加入经济意义,或者是进行对比,就可以对其进行转化,使其能够对比。借助于定量分析,分析综合指数的变动情况,同时,将质量指标定义为影响变动的因素。可以在报告期内固定质量指标,也可以在基期内固定。在电力销售分析过程中应用测量分析数据,需要对电力销售数量指数和电力销售收入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需要将目前电力价格影响收入的变化因素给排除掉,因此,就需要在基期内固定同度量因素,也就是在将电价固定在基准上,来分析销售价格。

2.售电电价的变化对售电收入的影响:

在分析电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将一些相同的因素给找出来,以便将其作为衡量的指标指数。通常情况下,在分析经济活动时,会将影响收入价格的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那么在报告期内固定同度量因素,在报告期内分析数据,则可以获得更大的效果。在营销分析的过程中,电力价格总指数分析远远不够,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对这一时期的销售收入增加因素进行了解,掌握哪一类用户的影响导致此产生,深入的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这样得出的综合指标方是全面可行的。

3.售电量、售电单价的变动对售电收入的影响:

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多因素分析法,指的是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总变动现象,这些因素的影响,总的变化的相对数和绝对数,这样就可以对变化的规律和因素进行了解。

四、综合指数和多因素分析法的作用

在统计学中,有机的结合了统计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用来对综合指数进行分析,并且在电价的分析中应用,可以对各种现象及变化全面的解释,可以对不同性质的用电类别对整体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过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也可以对各个领域的用电管理情况进行了解。此外,分析电费电价,也可以对各地营销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得到第一手的数据,以便对下一年的经济指标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更加科学的预测,结合这些数据,对市场化运作方案进行更加科学的制定。以某地供电局为例,在八月份的时候,本供电局售电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售电收入反而降低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八月份农业排灌用电有着较大的增长幅度的增长,可以占到本局用电量增幅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因为售电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价较低的电量比重增长较快,这样总体售电均价就降低了,进而影响到当月售电收入。

五、结语

第2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电视剧的版权运营是指运用产权经营的方法和手段,以电视剧的创作、制作、发行、播出及其衍生品生产等环节所涉及的版权为核心,对电视剧的各项权利及其资产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易以获取最大利润和企业价值的过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赋予了电视剧版权运营新的内容,凸显了选择和组合的重要性。

1.产品形式及流通渠道的扩展使得电视剧的版权类型更加复杂和细化

电视剧属于我国《著作权法》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视剧版权则是与电视剧作品相关的著作权,包括电视剧的剧本、配乐、美工、道具、演员肖像等各类版权。根据《著作权法》的分类,主要内容有署名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的权利、复制权、发行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传播者权等,这些权利分属电视剧版权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既包括狭义的著作权,也包括邻接权。全媒体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电视剧的播出渠道,催生了电视剧的多种形态和呈现方式,这不仅使得电视剧版权在信息网络层面的各种权利得以增加和扩展,还使得不同媒体层面的多种权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例如,在电视剧的播出环节上,电视剧版权可以卖给不同媒介和同一媒介不同层面的播出平台,也可以卖出不同的播出轮次,交易的方式可以通过买断、转让和授权等。因此,版权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进而对电视剧的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参与版权交易的主体更加多元化,电视剧版权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在历经几年的互联网版权争夺后,视频网站在电视剧版权购买方面变得较为理性,不再一味地抢购大制作、大手笔的电视剧,而是从互联网版权价格战中脱离出来,转而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这些视频网站一方面着手购买国内热播剧和独播剧,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来自英、美、日、韩的海外剧,以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近两年,为了降低购剧成本,视频网站也加入了自制网络电视剧的行列,搜狐视频《屌丝男士》和乐视网《唐朝好男人》的成功让视频网站看到了自制剧的潜力,开始投入大笔资金制作网络电视剧。到目前为止,新媒体视频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PPS、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和乐视网在内的寡头竞争格局,进而整个国内电视剧市场由传统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上星电视机构的全媒体公司、视频网站和传统城市电视台之间的争夺。传统电视台在应对新媒体竞争的同时,其相对稳定的内部竞争市场状态也被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一剧两星”政策打破,该政策正倒逼一线卫视和二三线卫视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性市场行为,进而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此外,卫视之间的争夺、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受众的分流以及其他产业资本的介入,也促使电视剧制作商的生产方式、发行对象、合作途径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将影响整个电视剧版权市场的交易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电视台抑或视频网站都将不得不直面自身所处的全媒体生态环境,审慎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版权运作已经不再单单是为了鼓励创新而对内容创作进行保护,而是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内容,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不得不承认的是,全媒体环境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重大的机遇。

3.版权运营变得更有价值、更富有吸引力和必要性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形式、流通渠道、交易主体的变化使得电视剧供给主体运营版权的收益和必要性增加。首先,全媒体时代将有更多的电视剧进入公众的消费视野;其次,同一部电视剧因适应不同的终端和消费者将经历更加复杂的供给环节,交易的频次增加,价值补偿的渠道也在拓展;最后,竞争的加强使得电视剧市场变得更加富有效率,优质电视剧的版权价格得以提升,版权产业价值链随之延长。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与单纯地购买版权来播放获取广告收入相比,拥有版权和运作版权的相对价值更高,也正因为如此,版权运营比以往都要迫切。

二、全媒体时代电视剧版权的运营策略

广告收入、电视收视费用、版权开发是国际各大电视媒体收入的三大来源。尽管我国许多电视媒体已认识到版权收入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更好地运营版权还是一个在探索中的问题。

1.树立科学的运营思维

从版权经济的角度来说,版权运营目的是实现版权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国际各大媒体都在利用自己的版权资源构建完整的版权开发产业链条,为的就是把版权运用到极致。随着国内电视产业的逐渐发展和成熟,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几家具有实力的电视机构也正在积极探索版权运营之路。电视台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版权不够重视或认识不清;二是过度重视版权,一味追求完整版权。提高版权运营效率和质量的根本路径是采取科学的运营决策,即在运营版权时必须基于全媒体渠道和产业链各环节情况,充分和完整考虑版权运营的收益与成本,既不能因为重视开发和持有版权而忽视运营成本,也不能因为巨大的成本而忽视可能的补偿渠道带来的收益。尤其是,电视台应当重视衡量机会成本,重视比较不同的版权运营决策,科学分析电视台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实力,进而选择竞争和合作的对象及相应的版权运营决策组合。

2.合理制定版权占有和利用策略

在版权运营变得愈发重要的当下,许多有实力的电视台已经开始努力地拥有电视剧的完整版权。不过,虽然拥有完整版权应当得到重视,但版权运营并不仅限于此,它包括更加丰富的内容,例如,是买版权还是开发版权?如果是买版权,应当购买哪些权利抑或是否需要购买完整版权?如果是开发版权,是自己开发还是合作开发?哪些权利可以许可或授权?哪些播出平台可以获得许可或授权?合理有效的版权占有策略才是版权运营成功的起点。首先,要根据电视剧的生命周期决定购买或开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越是生命周期长的电视剧越有价值占有完整版权,而生命周期短的电视剧则可以考虑购买或占有部分版权。其次,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市场需求,针对其他机构和全媒体的需要,开发不同市场定位和类型的电视剧版权,以实现国内市场甚至海外的扩张和辐射。另外,根据版权交易对象与电视台的竞争性确定版权许可或转让的权利内容和交易范围。版权交易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版权销售、海外授权、新媒体开发资源等。尽管版权交易可以实现电视台占有版权的价值补偿,但却有助于交易对方获取更多的注意力、广告收入乃至更大的影响力,这些都是版权交易的机会成本,必须纳入考量。因此,电视台需充分考虑交易方受众的区隔性和市场实力进行运营。

3.构建适合自己的有效运营模式

版权运营包括版权资源获得、版权利用和版权管理等内容,电视台对这些内容及其运作方式的不同选择构成了版权运营模式。例如,中央电视台不仅实施了全方位的版权资源开发和储备策略,并倾向于拥有电视剧的全部版权,明确制定了电视首播、重播、新媒体直播、新媒体点播、新媒体付费点播等传播方式之间的窗口期制度,还将通过授权进行全产业链经营,使版权效益最大化,形成“一鱼多吃”模式。而湖南电视台在将《花儿与少年》作为只在芒果TV独播的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之始,就成为率先公开向视频网站宣战的省级卫视,试水综艺节目“只独播、不分销”的模式,舍弃高额的分销版权收入,而对其传统电视台的电视剧依然采取部分分销和交换的方式,新媒体芒果TV则将重点采取开发独播网络电视剧的方式。正如前述分析,不同的版权运营模式意味着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在各类各层次全媒体平台不同的权利交易方式及其组合,进而也意味着不同水平和类别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互的转换。电视台在选择版权运营模式时,除了全面考虑可能的收益和成本之外,还必须正确分析自身实力和全媒体平台的成长性,准确衡量并控制风险。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全媒体时代电视台的版权运营是基于融合媒介的有效运作,但利用或拥有媒介渠道可以通过合作及资本运作来实现,并不必纠结于渠道的归属性以及自建与否。无论如何,版权运营模式都应该是多层次、立体化的,是随着企业发展和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

4.注重版权的品牌经营

电视剧是文化产品,具有非物质性,从整个电视剧产业链来看,其交易和流通的内容是版权,但从消费环节来看,消费者消费的却是电视剧版权背后承载的内容。因此,版权运营中的版权仅仅是形式,最关键的还是电视剧的内容,是产品、服务及其体验。可以说,版权之争终将演变为内容之争和品牌之争。品牌经营可以为企业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口碑,为企业赢得忠诚的消费者,赢得核心竞争优势。电视台的版权运营要避免短视行为,从品牌凝聚和品牌提升的角度进行系统设计及决策。

5.建立健全版权运营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1)版权确权。

全媒体时代的电视剧版权类型和交易环节更加复杂,无论是版权购买、开发还是再交易,其前提是必须保证版权明确和授权清晰。比如,确定每个交易环节的版权归属,避免版权纠纷;在购买电视剧首播权时要考虑是传统电视台层面的首播权,还是新媒体或全媒体首播权等。因此,电视台在运营版权时必须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界定,其权限规定不仅包含权利使用时间和地点,还应将媒体机构、使用终端、传播方式和范围等内容纳入进来。

(2)版权评估和版权保护。

版权属于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正确合理地评估版权是企业交易版权和做出科学的运营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版权能够顺利获得融资和实现开发的保障。与此同时,要保证企业获得预计的版权收益还必须对所持有版权进行动态监测,以避免利益遭受损失。

(3)版权资源管理。

版权资源管理是通过对版权内容资产进行采集、转储、分类、编目等,实现对版权资源的管控及对版权运营和企业战略的支撑。它有利于电视台对版权及其内容资产进行分析和优化,能促使电视台对版权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

(4)资本运作。

第3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美国服装设计师德博拉•兰迪斯这样描述:“电影演员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只有在穿上特定的服装后,才能更好地投入电影的角色当中,从概念到情感,乃至个性化的表达与演绎。”(2)可见设计师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敬业的电影服装设计师,那么我们的电影艺术景象也会大打折扣。虽然电影服装在电影世界中有它特殊的位置,但是观众往往记住的总是一部电影,而顾不上银幕上有多少人或者他们穿着什么。一部优秀的电影能让观众注意不到任何事情,全身心地沉浸在故事中,那么电影服装设计师也尽到了他们的职责,完完全全地将服装融入了电影故事,沉浸在影片的意念中,成为永恒的视觉符号。电影服装设计师除了在影片中创造逼真的人物外,也需要绘制每一个电影“画面”。如果对白是电影的旋律,那么颜色则提供一种和谐。设计师就要找到能打造这一氛围的风格,更好地诠释影片主题与故事,并充分展示每个角色的灵魂。电影服装设计师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剧组中,他与各个部门协调沟通,深入地研究剧本,寻找各种资料来讲述他们心中的电影故事。他们是一些喜欢讲故事的人,在电影产业中最容易被误解的工作,很少有人意识到电影服装设计师对整部电影所做的贡献。设计师们自问“我可以做什么工作?我怎样才能成为电影产业的一部分”时,答案无疑就是戏服设计。他们热爱这样的工作,喜欢电影,喜欢它的自发性,喜欢它带来的挑战,并不介意半夜被电话吵醒,在没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因为这种挑战更让他们激动。

二、电影服装折射故事灵魂

电影中的每一件服装都是为了某一特定时刻而创造出来的,并以特定的方式在布景前呈现。电影服装强调与剧本保持一致,并准确真实地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电影服装设计师不能总琢磨着如何影响时尚,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爱上故事,通过服装这一视觉语言,将每一套戏服的每一个场景与画面,紧扣电影脉搏,诠释人物的性格特征,折射出影片故事的灵魂,如此才能成为电影永恒与经典的重要方法。因此,它表达的是灵魂与精神的创造。

1.电影服装设计遵循情感弧线

电影艺术反映了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作为电影服装设计师不仅是表层的服装打扮,而且是为演员、剧本、导演和摄影师服务。设计需要体现出每个人物在电影中的发展历程和情感路径,从而创造剧本中独一无二的人物。演员在穿上合适的服装后,能更投入角色,表现情感历程。电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照了剧本反映的那个年代,设计师需要在拿到剧本后去体会、考察,寻找各种创作的资料来塑造人物情感弧线,提升创造影片的感染力。这不同于时装设计,时装设计只需要表达设计师的个性化情感。电影中没有时装,因为人物角色所穿戴的每一件配饰与服装都有独特的历史情节,就如同我们自己的衣服也有历史一样,它更多地表现为那个时代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例如在电影《飞跃未来》中我们不难发现,影片涉及了20世纪80年代短暂的垫肩时尚,垫肩很大,肩被垫得很高。垫肩为角色赋予特色,但她的肩膀却需要随着她的性情越来越温柔而变得越来越小。随着人物情感路线的变化而设计,就是要忽略一时的时尚流行,相反,一定要塑造人物性格特征及情感变化。一名成功的电影服装设计师必须理解每位导演和每个项目的要求,因为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并富有创造性的,电影服装的目标是让每个人物通过他们的穿着能准确地说出他们是谁。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爱珍妮胜过生活本身,他穿着珍妮给他买的耐克鞋,这个款型是1978年制造的,阿甘三次跑步穿越美国北部,鞋子早已破烂不堪,但阿甘为了向珍妮“致敬”就将它们系上了新鞋带。而这是非常“阿甘式”的东西,不时尚。但是根据故事情节与人物特点需要去设计创造这样的搭配,来表现人物特征与情感发展。经典的“阿甘式”形象风格为斜纹棉布裤子,短领的方格衬衫和干净的袜子,故意让它看起来像是粗粗制造的廉价货,这些都是因为剧本的需要,人物角色的需要,情感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说电影服装与时装截然不同,因为电影服装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创造的,它折射的是人物的情感历程。

2.电影服装设计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电影不是时装秀,一件成功的电影服装必然天衣无缝地融入电影情节故事中,并能烘托电影主题。适宜的着装不仅代表了人物角色,并活在故事的上下文和人物的成长弧线中。特别是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中更需要符合当时年代的特点,去寻找各种真实贴切的服装与道具,再通过剧本的需要去改编与创造。好莱坞也曾一次又一次让贫瘠的场面凌驾于故事之上。在现代电影中有一种影响很广的迷思,觉得采用一些设计大师品牌来加强电影的影响力,争得一些推广的机会,这种做法是不值得赞赏的。每个时期的电影都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并可能更加的浓缩与典型。艺术一定程度上都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模仿生活,那么真实生活的普通人们不会每天从头到脚穿着设计大师的品牌,演员更需要的是在影片中给观众真实可信的感觉。不是每天穿着像MarcJacobs和D&G这样的大牌服装,更需要的是真实地反映生活。电影服装设计师与时装设计师的差异性可见鲜明。

电影艺术类别丰富,不同的题材表现方法截然不同,在一些历史题材还原真实的影片中,更要求服装设计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电影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基于故事,我们要打扮的是饰演角色的这些演员在当时的真实生活。例如毛里齐奥•米兰诺提(MaurizioMillenotti)设计的《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里的戏服,难度很高。故事发生在海上,采用真正的复古服装,再结合自己的设计,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社会阶层打造跨越整整40年的戏服,从1900年活到1930年。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讲述“二战”后的故事,用彩色胶片拍摄这段历史,观众适应的是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黑白片,为了让戏服可信,就要采用20世纪40年代的衣服,再染上其他的颜色,然后进行改制,给人们留下那个时代贫穷与绝望的印象。电影主人公从中产阶级的女人变得一无所有,在设计上就必须实现这全部的转变,反映当时真实的历史情景,这就需要电影服装设计师准确与真实的把握。设计师要不断地调研,查找那个年代的历史特点、文化内涵与人物心理,去更为真实贴切地制作创造服装。

3.电影服装设计与电影故事的完美融合

一部成功的电影,服装设计作为其中的视觉语言,尤其重要的就是与电影故事的融合,完完全全的融入。电影服装设计师是以剧本和人物为中心,为电影精神而触动,对角色与整个剧本展开那一幕幕的画面,通过服饰色彩、服饰造型、材料与细节来准确表达人物性格与电影主题精神,叙述着变化的故事情节。电影服装设计师需要将剧本拆散成一页页纸,然后通览剧本直到真心了解它,并与每一位角色同呼吸,共命运。设计师必须看到整个故事及影片的整体形态,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才会同步在那个故事中。设计师花在人物上的心思多了,演员穿上戏服觉得舒服,那么他们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也更具体化了。例如电影服装设计师薛•坎利夫(ShayCunliffe)在影片《热泪伤痕》中为凯西•贝茨(KathyBates)饰演的桃乐丝•克莱本设计戏服,这个女人在片中比当时的凯西要年轻,然后凯西又要饰演年老的她。剧照为年轻的桃乐丝,一段关于她比较快乐的过往的“闪回”对于这一年龄变化,他设计了一套旧式的女佣服装,浅色的衣领衬托出她的面孔,金色植物图案的围裙则传达出甜蜜欢快的纯真。与之相反,老去的桃乐丝穿的是沉闷、没款型的衣服,虽然她在工作时不再需要勉强穿上制服,她与雇主之间的界限在这些年消除了,可从她那些休闲的衣服上看出。所以说电影服装设计师是与电影同时叙述着故事,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服装也不断地变化演绎。

三、著名电影服装设计创作过程的表达与演绎

接下来看看著名电影服装设计师们是如何工作的,一位戏服设计师最不可或缺的品质是耐心,在每一个关键点都必须耐得住性子,首先是对制片人和预算保持耐心,接着是对演员以及他们的日程安排或者独特性格耐心,最后得容忍在完成一件戏服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想成为一名电影服装设计师,需要训练有素地将戏服准时送达,不顾一切地制作出你所能设计出的最好戏服。在接到剧本后,要去获取灵感,搜寻各种资料,逛跳蚤市场,找寻年代的影子。对于每一位人物,每一个情节的变化,都要为之设计,从发型,裙子长度,更改鞋子样式,及搭配不同的配饰。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调查研究复制样式、裁剪、缝合,拼成小样,创造出电影的样态和人物的参照,到服饰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一切。电影服装设计不是空对空,设计师要为之服务,与导演一起做事,不断锻炼,接受指导。在开始都会做基本的研究,准备一份研究手册,用撕样的方式进行设计,为故事而量身打造。马克•布里吉斯(MarkBridges)在影片《大毒枭》中这一套服装与电影中这一刻搭配得恰到好处,乔治在迈阿密卖出大量可卡因后,对自己信心满满。他并不知道将会被带去哥伦比亚。外套的不合身增加了即将被绑架的危机感,同时也告诉观众乔治是个特别角色。在为主角安排时,虽然已经拿到他的尺寸,有过很短暂的碰面。而后要去古装店铺搜寻各式各样有趣的服装,在拍摄前一天晚上,所有的戏服都要为他量身定制,并要整理乔治这个人物30年的发展曲线,每天都需要改善与修整他的戏服,为他在整部电影中打造出四十多种不同的形象变化。

在影片《斗士》中要想打造一个平易近人又可信的角色,同时要保持演员爱丽丝•沃德的个人风格是个很大的挑战。“真正的”爱丽丝•沃德看上去刚柔并济、和善、融洽、不抢眼。要寻找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大常见的设计,当时的那种图案、披肩、束腰长裙、紧身衣裤与窄裙。将这些元素与演员的金发造型结合,成果令人激动不已。电影中的人物成型了,设计师也就成功了。有一些曾经都是从事时装设计的设计师们,在他们转变为电影服装设计师后,都有着这样的感受,自从事电影服装设计以来越来越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欲望,想要向人们解释戏服设计是做什么的,因为总觉得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被当做次要成员来对待,因为总觉得是一个配角,其实电影服装设计师相当重要。林迪•海明(LindyHemming)在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让加雷思这个角色的这件马甲背心表现出他那诙谐、聪明、淘气、慷慨、爱开玩笑的个性,并且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活得很开放、很快乐。他的衣服令他更招人喜爱,电影中他突如其来的死亡则会显得非常令人震惊与惋惜。细腻的性格触感能帮助演员打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记录了英国社会的那些特定的阶层,服装也为之增添了不少气氛。

四、结语

第4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一)营销人员应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对于电力市场而言,优质的服务是建立信誉和品牌的最好选择,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优质服务也是电力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途径。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尤其是营销人员,作为与用户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呢。不仅如此,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监管体系以及对营销人员的考核体系,加强对营销人员服务质量和营销业绩的审核和考察,从而提高电力市场营销成果,为市场营销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二)电力企业应树立系统化、智能化营销观念为了能够让电力企业向系统集约化、智能化转变,需要电力企业在各项业务、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系统化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系统业务知识专业程度,提高管理信息一体化的水平,为电力市场营销信息化管理的提供保障。

二、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的应用策略

优质的服务对电力企业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将直接作用于市场营销业绩中。以下是提高优质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对电力市场营销管理进行系统化管理,管理内容相对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业绩考核、过程控制、信息反馈和组织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构建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时,构建者能对各部门的任务有明确的认识,使工作的开展具备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在意识形态上对营销管理的重视。其次,电力企业能够掌握营销的实际情况,营销管理中出现的漏洞能够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完善营销管理的控制信息系统。另外,电力企业能够对自身的产品发展各阶段有严格的控制。最后在业绩考核上,电力企业内部建立营销管理事故奖惩机制,对出现的事故问题有具体的解决方法,便于营销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合理进行营销任务分解及制定电力营销战略电力市场营销是关乎整个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整个电力企业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使电力市场营销达到最佳效果。在电力企业部门和机构之间进行电力市场营销合作的过程中,对电力市场营销任务的分解和相应的权责的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市场营销任务的分解过程中,市场营销相应的负责人必须对营销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任务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然后根据电力企业部门机构的各自能力进行合理分配,这样有利于营销任务的完成进度的推进和质量服务的开展。

(三)了解电力用户的需求更利于优质服务的开展电力用户需求是电力市场营销的重点,也是营销成败的关键点。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掌握和了解电力用户的需求所在以及他们希望电力企业做出哪些改变,这些用户需求和意见就是电力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和目标。所以,为了掌握电力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就需要对电力用户做市场调查和市场分类。在所有的电力用户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分别是企业用户、居民用户以及学校和政府等,根据这些电力用户的分类特点,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改变和市场调查,从而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电力服务质量改良方案提。另外,在改良服务的工作说那个还可以开展一些咨询、电力维护以及电力设备安装的服务,这样能够给予电力用户更多的方便和快捷。这样的服务还能够为电力企业获得更多的用户,建立更高的信誉和品牌,从而提高电力市场营销的工作效果。

三、结束语

第5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英语电影在语言教学中的优势不断凸显,使用电影作为听力教学材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英文电影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和生动的语境中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同时获得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信息,提高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英文电影听力教学进行探讨,为外语听力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文电影 听力教学

1.引言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英语电影在语言教学中的优势不断凸显,使用电影作为听力教学材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英文电影作为外语学习的输入材料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拟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结合英文电影的特点来探讨英文电影听力教学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外语教学与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2.建构主义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初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核心等其它学习理论出现的。建构主义对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信息处理理论进行批判。知识不仅是真实世界的反应,而且是人们通过与环境互动以获得对真实世界的主观感受[1]。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含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辈等其他人来习得的[2]。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的方法”要求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师的指导得到了重视。

2.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新的学习理论,而且形成了教学理论。根据研究[3],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相对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即,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和随即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认为应该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以帮助学习者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目标是在真实的背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并通过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解决问题。“随即通达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高级学习阶段掌握复杂概念,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不同情境中,学习者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内容,以获得不同认识或理解。

2.3 建构主义课程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背景下课程设计有六条原则[2]: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环境、重视用于学习的不同信息资源、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

3.英文电影听力教学特点

英语电影作为听力教学材料具有以下特点:语言真实、视觉辅助、社会文化知识和材料有趣。

3.1语言真实

真实性与文本的目的及其引发的回应质量有关系。如果文本的目的是为交际而非语言教学,这个文本就具有真实性。编写对话和真实对话的提问与回答的顺序有一定差异[4],真实对话包括一些编写材料中没有的特点,例如句子重叠、较多重复、对意义的误解与协商、错误开始、背景、非标准形式且对话长度长等特点。如果学生有机会听到一系列真实的文本,他们能够了解不同的声音和口音,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5]。

3.2 视觉辅助

在听力教学中使用电影可以为学生提供视觉线索,帮助学生理解听力中听到的内容。除听觉输入之外,学生还能了解到说话人的年龄、面部表情和态度以及说话场景和对其他说话人的反应。即使电影仅仅出现单独的讲话人的时候(演讲报告中),讲话人的动作、面部表情和唇语仍然有助于学生理解讲话内容。所有的这些因素很重要,不仅有助于理解听力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背景知识。

3.3 社会文化知识

语言被认为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外国文化的过程[6]。通过看电影,学生能够学到英语国家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观看原版英语电影是提高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有效方式[7]。所以,观看合适的英语电影对于语言学习者学习目标语言国家文化非常重要。

3.4 有趣的材料

兴趣对于学习的质量和深度具有深刻的影响。与其它听力材料相比,英语电影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电影中的美丽画面、令人愉悦的音乐、紧凑的故事情节、异域风情和演员的精湛演技是学生的精神感到愉悦。因此,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够得到刺激,并渴望接受电影中的信息。因此,电影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影听力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及其课程设计的原则,电影听力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尝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如发音、词汇、语法或语言技能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影响他们听力技能的困难,并教授他们相应的听力技巧以克服困难。

第二,教师侧重于意义建构。教师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第三,课上课下强调合作学习。整个班级被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学生能够在课上或课下相互帮助学习并讨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用学习的知识探索和解决问题。

第四,教师注重教学环境。教师努力将学生融入电影情节中,假设学生是主人公,来讨论一些现实生活的相关问题。

第五,课程有不同的信息来源。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收集相关材料。并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每部电影的背景知识做报告。

5.结语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使用英文电影进行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是帮助学生进行听力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构建,从新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英语社会文化知识,对于外语听力教学值得借鉴。(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O’Connor,T.G.,Bredenkamp,D.,& Rutter,M.Attachment disturbances and disorders in children exposed to early severe deprivation[J].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1999,20(1),10-2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3]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4]Carter,R.Orders of Reality:CANCODE,communication,and culture[J].ELT Journal.1998(1),43-56.

[5]Underwood,M.Teaching listening[M].New York:Longman.1998.

第6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影产业链;国产电影“后产品”;现状;好莱坞模式

绪论:

人们生活在环环相扣且相互关联的网络中,只要“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能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一部《星球大战》掀起数轮太空狂潮,其早期发行仅供租借用的录像带,出租的收入迅速地超越一百万美元;一部《变形金刚》泛起一波机器人热,起票房收入达1亿美元,总收入达7亿美元;一部《哈利波特》更成为了一个价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庞大产业链,创造出了绝无仅有的商业奇迹。究竟是什么促成了一部电影除票房收入外,还有如此大的收益?

贾虹琳在《电影营销》一书中说道:“营销的,便必然是商品。电影,是特殊的商品,结合文艺与技术的商品。”如今的电影也如蝴蝶效应般,经历了从制片—制作—营销—发行—院线—后产品开发的过程,最终实现自由竞争和自我营销价值之路。众所周知,一个没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电影终极目标也自然而然地定在了获得丰厚的资金上。就中国电影产业链而言,从传统的“产—供—销”一体化、“制—发—放”一条龙向着产业型文化方向转换,现已以图建立一个“制片—制作—营销—发行—院线—后产品开发”的完整运营体系。在中国电影产业转变运营体系的同时,有《头文字D》的“TOYOTAAE86”热,《七剑》的电影后电脑游戏产品,《长江7号》的“活物”遍布大街小巷……但中国的影视市场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一位制片人如此说道:“他不光是座金矿,简直就是一座未开发的钻石矿。”中国电影产业犹如一个温柔水嫩的少女,她的发展步履艰难,究竟是什么阻碍着她的美丽脱变?

诚然,好莱坞电影营销模式在全球业界首屈一指,我们可用周黎明老师的话概括:“好莱坞式电影业的龙头。你尽可以在文化上藐视它,但你不可能在商业上忽视它。那会是彻头彻尾的鸵鸟心态。如果把好莱坞看成是地方工业,就好比在大都市开快餐店完全不考虑麦当劳、肯德基的存在。”好莱坞电影素有“营销大于影片”的说法,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每年有大约70亿美元的电影收入,国内票房收入仅占27%,中国每年的电影票房在60亿元左右,占电影收入的90%到95%,美国电影业收入余下的73%和中国电影业收入余下的5%到10%,如此大的悬殊,究竟体现在哪一方面?我们该如何修补此环节的弊病?是继续如鸵鸟一般低下头以全不见外界为安,还是照搬照抄美国好莱坞模式发展本国电影业,还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业发展路子?本文将试对这个起增值作用的环节—电影后产品研发作如下探讨。

一、电影“后产品”开发概述

(一)电影“后产品”开发定义

产业链是一条增值链,从上游到下游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在这条被重新梳理的电影产业链中,有一些既陌生又熟悉的板块,其中,“营销”在电影的商业领域已具有越来越高的使用频率和渗透性,“院线制”也在走向成熟的电影市场中发挥着愈加明显的作用。终端为王,产业链的延伸应增强下游价值的开发力度。但当“好莱坞”已进入“后电影时代”而颇有收益的今天,我国的“后产品”开发却严重滞后,俨然成为制约我国电影产业良性发展的一个“瓶颈”。所谓电影产业,是在有了电影相关商品开发后,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那么,什么是电影“后产品开发”。

好莱坞制片人兼导演卡梅隆如是说:“电影、视频、音乐、游戏、玩具、交互式软件,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渗透了许多媒体和市场的食物链。今后谁能在许多不同市场的同一主题上顺利投资,谁将会成为赢家。”

贾虹琳在《电影营销》中认为:“电影相关产业开发时指对出现于某部影片或与某部影片相关的人物形象、名称和事件进行相关商品的生产、发行、销售或其他形式的开发。如以T恤、图书、海报、珠宝、游戏、娃娃或玩具等形式进行开发。”

有学者将电影后产品分为两大类产品:权利转让和产品开发。一为权利转让。即电影版权方向各类电视台、网络运营商、航空器、交通工具、宾馆饭店等等播映平台转让电影播映权或者授权许可使用;二为产品开发。即包括利用电影中影像、音乐、文字的音像、图像制品出版发行;利用影片中的形象进行的产品开发、与电影相关的主题公园等旅游娱乐项目的开发、有关的广告、商业推广活动、以及游戏软件开发等等。

也有学者将后电影市场商品开发分为自行开发和授权开发。自行开发即制片方自己组织后电影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的模式,这要求制片上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经营实力。授权开发即制片商将影片全部或部分商业资源开发产品的全力出售给其他经营者,由他们进行后电影产品经营的模式,他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分成式,授权开发商和制片商按比例获得资金,另一种是买断式,开发商一次性支付使用费用,而后的全部产品经营应所得,均属于开发商。

虽然关于电影“后产品”概念的定义很多,但是我认为他们的中心点是一样的,与电影相关的事物,即电影衍生物。个人认为将后电影产品分为自行开发和授权开发的界定分类相对清晰,将主体分为制片方和开发商的界定更直观,较之前者的以开发产物而分类的界定,此点更突出了开发者的重要位置,因为没有“开发者”即没有电影“后产品”。

(二)电影“后产品”开发的特征

电影相关商品市场,亦称后市场,或为“下游产值”,它的价值可超越电影本身,所以电影“后产品”自然而然被归为商业产品,具备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进行交换;本文将这些特征归纳为附属性,行业跨度广,文化辐射强,创新能力。

1.附属性

“后产品”是电影的衍生物,对“电影”本身具有极强的依附性,是其附属产业。因此,只有电影制作的繁荣,才能带来后电影开发的繁荣,“马儿跑得快,全靠有人带”,电影“后产品”是电影品牌的延伸,未来的电影市场也将是品牌的竞争与碰撞。好莱坞的营销策略就是尽快地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尽力地营销和尽好地传播,并以此构筑一个庞大的好莱坞品牌阶层。“后产品”的依附特征要求中国的电影营销要尽快制造品牌文化,以建立一个以电影为高端,带动文化附属产业的盈利模式。

2.行业跨度广

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有它的相关产业。在一部影片之后,也有着一系列的产业链。一部电影包含了看、听、玩、穿、用,吃,同理,消费者即观众的需求决定了开发电影相关商品的门类,它可能为餐饮业、娱乐业,商业、交通业。同样,出版业、音像业、玩具业,包括餐饮业和服装业。

3.文化辐射强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文化产业以其巨大的“软实力”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势依托。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强势文化的代表在全球各地大行其道,其中也包括载有其文化内涵的电影“后产品”。“后产品”被赋予可以跨国通行的形象和内涵,尤其是电影衍生的各类形象产品,它没有语言障碍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可以在各种文化氛围中自由通行。这类产品在取得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传地区的审美取向和时尚潮流。这便是“后产品”高附加值的文化辐射力。

4.创新能力

当今,无论哪个行业包括我国电影后产品开发,其发展直指向创新。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电影后产品开发的创新性是最能体现开发者创造性的一大特征,一来体现了开发者对电影本身的知悉程度,通过对电影中的人和物开发衍生物,二来是电影后产品开发者对其本职工作的追求和升华,时刻注重管理创新、渠道创新、市场手段创新、服务创新、概念创新、口号创新,并且投入更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及后产品创新的后续创新。

(三)电影“后产品”开发意义

“后产品”开发是中国电影产业格局调整之后的一个重要链接以及终端环节,其开发的力度和盈利率直接影响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完善和协调运作。一个成熟的后电影市场不仅仅能以丰富的“后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电影投资背景的多样性、电影市场机制的完备性、电影运作系统的规范性,使中国电影产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价值链条。

后电影市场的开发是促进电影产业链完善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影后产品开发,不仅能够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建筑、装潢、玩具、电子、广告、零售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开发电影后产品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我国电影《手机》的国内音像版权收入达750万元,《茉莉花开》的国内音像版权收入达780万元,又如最近炒得火爆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它是电影版《非诚勿扰》的衍生物,其收视率高居全国卫视之首。电影后产品开发更有利于促进电影产业链盈利模式的多元化,达到最初的盈利目的。

二、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

(—)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现状

中国电影产业链已从传统的“产—供—销”一体化、“制—发—放”一条龙向着产业型文化方向转换,到如今试建立一个“制片—制作—营销—发行—院线—后产品开发”的完整运营体系。后产品的开发则是电影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吸金的重要环节,起着为电影增值的作用,它包括电影品牌、玩具、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等一切衍生产品;在网络上通过点击播放电影产品;有线电视和电影频道放映的电影;电影原作书籍;DVD、CD、VCD等;电影首映数年后以“怀旧”或回顾等名义再次在公共电影院播放的影片。简而言之,概而括之:影视衍生产品是指以影视内容为题材、外延广泛的系列商品,包括玩具、服饰、纪念品、音像制品、图书、电子游戏、主题公园、音乐等。衍生产品既是盈利的载体,也是传播的载体,在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丰富了品牌内涵。

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现状究竟如何?具有开创性的后产品实践是2002年张艺谋导的《英雄》。该片票房收入2.5亿元,后产品开发达3000万,1780万元出售DVD、VCD的版权;同名小说红极一时;在中国邮票总公司合作发行人物邮票,根据片中设计的道具。随英雄之后,《手机》、《七剑》步其“后尘”。《手机》与摩托罗拉,国美电器,中国移动,宝马公司展开不同形式的合作。葛优成了“神州行,我看行”的代言人,摩托罗拉通过抓住“手机”宣传,宝马赞助首映式,国美处处有“手机”的色彩,打出不同的手机优惠活动,电影频道更是花250万元买下电视播映权,片方获益从中获益10%。之后,徐克的《七剑》,在电脑游戏、漫画出版、手机游戏、形象产品开发、演艺经纪等总共7个项目上做文章,参与资金达10亿。周杰伦主演的《有文字D》,片商开发的有烟灰缸、打火机、钥匙扣、手机链、抱枕、其中一个正版钥匙扣80元。更牛的要数《长江七号》的七仔,做电影后产品的影漫堂此次花了60万元购买《长江七号》衍生产品版权,加之影院布点、宣传及制作共投入资金2亿元左右。热映之后的一段缓冲期,无论商场里,天桥上,马路边,都有七仔的可爱身影。论及正版的周星驰授权生产“七仔”,其制作公司InstantResultLimited在春节期间停产,正品一直供不应求,北京市场在2月初便已经断货,直至4月才有新货补上。从动漫电影来看,动漫产业80%以上收入来源于后续产品和衍生产品。《喜羊羊与灰太郎》周边产品比比皆是,在新华书店有DVD/VCD,走在西湖边能看见氢气球上印有喜羊羊,某纸巾品牌做的是喜羊羊的广告,电影首映之前,电视上不断播放电影预告……中德合资的《熊猫总动员》,让可爱的小熊猫“带出去”,“动员”玩具、服饰、纪念品、音像制品、图书、电子游戏等元素。从产生其他效应看,如《花样年华》掀起的复古风,《色戒》之后的“爱玲热”,许多张迷前去上海张爱玲旧宅怀念,当然,这些都是间接的。

我国一些质量较好、商业操作较为成功的影片,虽然取得了票房的成功,但也忽视了电影后产品的开发,更谈不上其它衍生产品的开发,其文化与商业价值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实现。纵观我国音像市场,电影部分几乎全部被港台片和进口片占领,这和我们自己不重视国产片的后电影开发不无关系。

(二)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问题

不能否认,随着近年来电影业的飞速发展,电影后产品的开发也随之兴旺,但仍然处在但很多中国出品人没有勇气去尝试电影后产品这块蛋糕,因为一来,大部分电影本身的质量不高,很难再去开发衍生产品;第二,片商本身的投资少,只注重票房的开发,不擅长商业化的操作,不善于发现后产品的“兴奋点”,再加之版权问题,后产品市场常被忽视。

1、电影本身质量不高。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部电影还没开拍就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拍摄过程中新闻不断,首映式恨不得每个城市都搞一个,开映后则是恶评如潮,这样的情景在中国电影界已是屡见不鲜。大多投资商只认大腕级导演与明星,而忽视剧本的重要性,制作发行商迷信于花大钱炒作,似乎不炒就赢不了票房……试想一部质量不高的电影,不受观众欢迎,如何开发后产品呢?

2、有关部门对后产品的法律保护不完善导致盗版严重。法制不全,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机制不健,使后电影市场深入开发受限制。尽管我国关于电影的法律法规有《电影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但是盗版依然猖獗,主要是科技使盗版更加便利:执法力度不够;人们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普遍漠视。据2004年美国电影协会统计数据,印度盗版率达60%,韩国盗版率为20%,新加坡盗版率为15%,英国盗版率为20%,德国盗版率为22%,意大利盗版率20%,法国盗版率10%,澳大利亚盗版率8,中国香港盗版率20%,中国大陆盗版率达95%。1996年至今查获的盗版生产线达108条,全国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75亿件,也说明中国目前严峻的盗版现状。盗版使电影后产品陷入困境,造成电影产业链的断裂。

3、消费者消费观念陈旧。在国外许多后产品属于限量发行,一些资深玩家购买后主要用于收藏,一代升值后再做投资。而在目前国内,众多玩家只是买来玩玩而已,距离投资还远。消费者自身的理财投资意识还有待加强。

4、开发商经验匮乏、人才不足。这里特指开发商和人才。其一,人才的缺失。因为长期以来把电影当作艺术品和舆论工具而非商品,电影的发行成为行政机制的产物,面对商业市场时,电影营销几乎没有已积累的经验来应对。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影人才培养基地的北京电影学院,直到1998年才设“电影市场营销管理的研究方向”课程。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电影人日益认识到电影的商品性质,对后电影市场也重视起来,时至今日,既懂电影艺术又懂商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仍然非常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后电影市场的发展,成为电影营销的瓶颈问题。其二,开发者缺乏浪里淘沙的眼。首先就要掌握主流观众的心理,通过创新来打动观众的消费心理,要注重寻找电影衍生产品的主题更加重视目标用户价值和原型的契合点。要善于创新,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拓展思维,不拘泥于程式化。如,深圳影迷廖先生看完电影《孔子》出来,对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感慨颇深,便找到影院前台,想买一个孔子的人偶玩具回去,摆在家里既可以给孩子教育,也可以给自己启迪。然而影城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他,并没有这样的电影产品出售。

5、市场体制尚不完善。体现在“后产品”专卖店上。国外有专门的公仔店和电影院配套发售“后产品”,而在中国,几乎买不到正版进口大片“后产品”。国内个别地区有,但是品种不齐,品种不齐,或者价格过高;《阿凡达》周边产品,从蓝色的纳美人到飞龙战机、精灵蜥蜴、魅影、毒狼,各种形象附着在水杯、钥匙扣、T恤、人偶玩具上,应有尽有。这些东西均价格不菲,原因是包含了版权费成本,然而依然追捧者众。对于国产电影包含了合法版权的后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三、好莱坞电影后产品开发的经验

衍生产品是一条利润巨大的产业链,好莱坞电影的形象产品开发已经被认为是电影附属权力中最有开发价值的一项。经典电影《星球大战》的全球票房收入为18亿美元左右,而衍生产品收入则超过了45亿美元,迪斯尼乐园也是基于迪斯尼动画电影建立的主题公园,《阿凡达》游戏的开发以及其带动3D技术发展,三星,LG,SONY公司在不久即将推出3D电视机,爱丽丝对于时尚界而言是一个很重的情结,《爱丽丝漫游仙境》上映这三周的时间,这部影片的衍生品不下20件包括世界大牌SueWong、范思哲、Furla、甚至OPI也为其开发衍生品。

(一)电影质量高低是前提

精品才是品牌立身之本,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道。好莱坞电影往往凭借大腕导演、大牌明星、大笔投资制作“大片”,打造经典电影品牌。首先,好莱坞电影采取普世策略选择电影题材,投入大笔资金打造明星阵容,制作高质量电影;然后,好莱坞电影采用整合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倾力打造经典品牌;最后,在电影成为品牌乃至经典后,票房收入节节攀升,衍生产品收入源源不断,从而实现高额的利润回报。《星球大战》、《007》都是好莱坞的经典系列之作,这些经典电影品牌的号召力令人咂舌,甚至在拍摄之前全球各地的忠实拥趸都已经在翘首以待。近日全球热映的3D电影《阿凡达》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二)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

体现在有完整的机构支撑后电影时代,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每一个组成元素都有单独成为商品的可能,电影投资者追求的是把每一个元素都尽可能挖掘出商业价值来,由此带来市场的集中化和马太效应。麦克法兰、BBI、威龙等。如《变形金刚》系列的母公司HASBRO----当今世界最大的玩具公司之一,于数十年前就已经在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美国公众拥有的公司。又如:迪斯尼首先制作、发行动画片,之后把动画片中的人物做成卡通、漫画,再把他们搬到主题公园,把电影中的音乐制作成单曲在主题公园里反复播放,把电影中的人物做成玩具在主题公园里出售。迪斯尼如法炮制,再把这一套照搬到其他国家,海外市场自然形成。迪斯尼只在电影中一次大规模投入,但因其对后电影市场的最大化开发,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收入组合。美国好莱坞启示我们: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电影后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和鼓励

美国制定严厉法律来限制盗版等非法行为,电影不仅有《美国知识产权法》保护,有《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作保障,而且有《艺术家权利和反盗版法》来约束。例如:如果(互联网上)在共享文件夹中拥有哪怕是预放映电影的拷贝,根据受到美国数名主要参议员支持的未来的版权法,文件交换者也可能被判处最高3年的监禁。除了监禁外,《艺术家权利和反盗版法》还处罚最高为25万美元的罚金。在这样的重罚之下,纵使有高利润的引诱,也很少有人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四)强势文化和经济优势来支持后电影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美国电影有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和强大的经济后盾,为后电影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外,美国的强势文化也促使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对其有先天的膜拜感、认同感。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表的1999年版人类开发报告书显示,当今美国占年出口份额最大的产品,不是飞机,不是计算机,也不是汽车,而是娱乐业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而电影和电视进入这些国家之后,后电影市场也随之洞开。“在世界范围内,每英尺胶片的美国电影带动了一美元的美国其他商品的销售”。后电影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其他国家,带走的是金钱,留下的美国的价值观念。

(五)电影版权转让以及形象产品开发

以电视播映为主的权利转让和音像制品的开发是“后产品”收益的重要来源。《魔戒》、《哈利波特》在电影频道的放映,一部播放权少之3,50万,多则600万元不等,出售电视播放权成为收入的又一大来源。从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的第一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哈利波特已经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任人物,哈利波特旋风已经风靡全球,势不可挡,其周边产品拥有大量粉丝团。JK罗琳更是因为此系列书籍身家达到100亿美元,一个原著作家如此,更别说那个幕后操纵的大集团了,好莱坞所得财富不言而喻。镶有《阿凡达》图案的可口可乐零度汽水,在香港被叫卖5美元一听。

(六)电影拍摄地以及主题公园

电影拍摄地以及主题公园是好莱坞收入的又一钞票印刷工厂。因为《魔戒》,让新西兰的观光业首先达到高峰,虽然未出偏远的南半球,可是2008年就有高达239万的观光客前往,超过新西兰人口的一半。那是因为,新西兰被称为“活的地形教室”,《魔戒》有六成实景在此地拍摄,可见一部电影,改变一个国家。主题公园以“迪士尼乐园”最为有名,在世界各地的扎营,吸引大量影片观众和游客,更使迪士尼公司的“大口袋”鼓鼓囊囊。

(七)电影植入广告

电影搭载广告一般包括电影放映之前的随片广告以及电影方式中的嵌入式广告。《爱丽丝漫游仙境》刚在北美上映,伦敦的Selfridges百货公司就用五个橱窗展示影片的故事,包括疯狂茶会这一场景,有帽匠扮演者强尼德普在影片中戴过的帽子、假发和穿过的服装,百货公司里的仙境室则销售以爱丽丝为灵感的珠宝和服装。

(八)电子游戏产品开发

目前对于电影与电子游戏之间的关联,存在将电影的情节做成游戏,也存在将有名的游戏拍摄成电影。如前者的《哈利波特》《阿凡达》,美商艺电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哈利波特电玩软件,游戏忠实呈现JK罗琳所创作最畅销小说中的迷人的魔法世界,配合每一集的剧情播出。《阿凡达》在上映之后,IPONE公司同步为其设计一款小游戏,由体验者在ITURNS上下载,体验纳美人和人类之间的壮烈战争。在全球,《阿凡达》游戏的电脑版与手机版下载量超过三千万次,在部分国家的收益甚至超过电影票房。后者如《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真实还原游戏中的人物,使虚拟人物有血有肉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玩家在满足游戏的同时,又过了一把戏瘾。

四、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策略

尽管分账大片进口已经多年,然而对它们的后产品开发却微乎其微。我国自从加入WTO后,电影市场逐步向国际开放,国产电影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空间狭小而单一的票房收入很难与进口大片抗衡。特别是实行院线制之后,打造产业链,探寻电影产品更多的创收渠道势必会成为电影制作公司考虑的首要问题,而国外特别是好莱坞的成功案例也告诉我们,电影后产品开发对解决这一症结无疑是一条很好的渠道。好莱坞在对后电影市场的不断挖掘时,也刺激了中国电影人近年来国内影视基地纷纷上马,“中国好莱坞”、“东方好莱坞”等不时见诸报端,中国发展壮大影视产业的雄心可见一斑。美国好莱坞式电影营销终为其带来“钱滚钱”的繁荣景象,我国电影产业不能一味照搬好莱坞发展模式,因为我国电影事业的性质决定了电影产品的性质,特别在电影后产品开发上,只有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后产品开发路子,才能促成后电影产业的持久平稳发展。在此提出如下几点:

(一)提高本土电影质量,打造国产电影品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部电影质量决定了其后产品开发效果。“后产品”是基于电影产生的,是电影的衍生产品,提高电影自身质量变为最基础的一项拯救国产电影后产品市场的任务。从中国电影目前的具体情况看,这种“大制作、大营销”的发展策略并不适合中国电影。例如阿凡达的林林总总,“大制作+大营销+高科技”却忽视了文化的软实力,这要求中国电影制作机构要力求寻找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契合点。但并不是一部好电影的定义就是实事片,好人好事片,光辉历史片,英雄传记片,或者商业性强的就是庸俗、低俗。要全面看问题,要在把握好政治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商业契合点,如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激起了人们的潜意识的政治荣誉感。要立足于我们本土的电影传统,立足于我们本土的电影发展需要,借鉴好莱坞电影经验,创作满足广大观众需求的电影类型,建立不同电影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建国大业》也是继承主旋律电影的基础,又借鉴了好莱坞类型的一些经验,既满足观众欣赏也满足了消费。

对于中国电影业,更要追求电影的文化质量----具有中国特色,贴近百姓,为百姓所喜爱,且吸引大量观众的,才是成功的前提。再如《集结号》体现的是人文关怀,贴近百姓生活,其之后又在各卫视掀起一阵红色浪潮,电视剧的播放,收入不菲。近年来优秀国产影片如《建国大业》、《风声》,根据时光网豆瓣网统计平均分均占总分的80%,可见,一部优秀的影片,在注重市场的同时,更要兼顾作品的观赏性、艺术性、真实性。

(二)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影视产业相关立法

法制不全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机制不健使后电影市场发展受限。首先要从制、发、放入手,加大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效地国际反盗版联合机制。注重对观众的引导意识,唤醒电影观众反盗版意识,提高大众的版权保护意识,达到拒绝盗版目的。

(三)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延伸电影产业链

需要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培养电影营销人才,需要外部政策的配套和其他产业的配合。力求品牌延伸与产品整合、生产与销售、产品提供与消费需求相辅相成。要使我国的电影产业链能够形成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相关各方切实负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以“共赢”作为合作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原有的电影集团、广电集团以及其它集团的基础上,加快大传媒集团的组建进程,通过集团化的运作来促进电影产业链的发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影企业制度,尤其体现在制片人中心制,不断完善电影产业链,有效提高市场占率。

(四)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创新意识

开发电影相关产品必须考虑相关因素,要重视市场调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系统合理地分配电影相关商品开发中各环节之间的利益,统一、协调、有效地指导和控制开发运作全过程;确保开发商的特色优势;降低开发商和营销过程环节和费用,降低商品市场价值和提高收入出率。诚然,在当今这个“创新”的时代,电影后产品开发中的创新成为必然。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电影后产品开发的创新性是最能体现开发者创造性的一大特征,所具有的创新意识是电影后产品开发者对其本职工作的追求和升华。创新意识体现在管理创新、渠道创新、市场手段创新、服务创新、概念创新、口号创新,并且投入更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及后产品创新的后续创新。电影后产品开发商具有具备创新意识成为必然。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笔者基于开发商创新意识,总结出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建议,具体如下:

1.管理创新

电影相关商品开发商是一个独立的市场经营者,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刚把电影的市场概念树立起来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明确自身在市场中定位,同时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电影衍生产品的推出应该涵盖不同的产品层次,就有必要对产品的种类、产品的体系和产品的组合进行科学的规划,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不断强化目标用户的记忆,增强记忆联想,形成“蔓延激活”效应。同时,应对目标市场上类似产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确立合理的竞争策略,为产品形象的合理定位奠定基础。开发商必须注重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特别体现在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各类创新。“后电影”必须介入“前电影”,而不是等电影拍摄完成后再考虑其是否有开发的价值。即往往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开始销售相关的玩具、海报等产品,这不仅要求电影需加强品牌效应,同时需要制片方在电影创作与后电影产品开发方面的通盘考虑。王中军认为“电影不能刚上映就嚷着要买后产品”,张伟平在《英雄》后产品成功运作之后,仍然认为该市场并不成熟而放弃对《十面埋伏》的“后产品”开发。由此可见,中国电影急需将“后产品”概念嵌入到中国电影多元化的运营道路中,整合电影品牌的管理营销思路,提升电影相关产品开发的地位。可见,开发商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不仅新了激励模式,更激发了内部人员潜在意识

2.渠道创新

电影诞生已逾百年,在他的黄金时代,影院里座无虚席,观众看的每一部电影,可以从影院看到,可以从电视上、可以通过DVD和VCD,如今步入多元化多媒体形式的影像时代。随着Web2.0时代的正式到来,网络成为能传输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于一体的超级媒体。网络视频的诞生使网络不再只是电影的宣传工具,也可作为一个播映平台,把电影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播放。它是有别于传统影院、电视、音像发行的一个新的发行方式。《宝莲灯》尝试在网络上建网址,进行网络发行。电影音乐以前往往是制作唱片、CD、盒带发行,在网络时代,听众能通过音乐网,付费下载音乐,这同样是创新的一种渠道。随着网络下载的盛行,MP3给人带来更加的听觉体验,国内外一些MP3厂家升级自身MP3使其具备更多功能,如新近出品的IPODnanoII,吸引主流人群眼球的拍照功能,IPODTOUCH的升级版IPAD在全球销量一路飘红。由此可见网络视频可以带给电影以无限的市场空间和营销增值点,技术的成熟,网站投入的加大,观众收看习惯的养成及收看需求的增强,视频播放从业余到专业、从补充到主营、从免费走向收费是必然趋势。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要在新渠道中找出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实物发展和虚拟发展齐头并进。

提及电影“后产品”的升级,自然而然想到“后产品”的后产品以及其技术上的创新:

3.后续创新--在旧“后产品”上进行价值创新

产品创新的死穴是无后续创新,就是因为没有接着进行在此之后的外部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宣传创新、内部销售创新、甚至内部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以至于导致前期的技术、产品创新付之东流。在美国,好莱坞传奇人物玛丽莲梦露的遗物,被当做拍卖物拿出来展示,供大家观赏;已故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在生前出价154.25万美元标得经典名片《乱世佳人》获颁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座,旧“后产品”的价值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官和心理享受。由此见得,并不是开发完“后产品”便完事,要注重后续创新,不断在旧“后产品”上开发出新产品,增加其附加值,实现价值创新。

当然,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创新实质上又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只要电影“后产品”开发商具备创新意识,在提升自身原有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管理模式,注重渠道创新(特别是互联网这块硕大资源),便可应对外压内争的挑战(“外压”为国外电影后产品,“内争”为国产电影与电影之间后产品的销售量比照)。

五、结论:

随着电影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将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中国电影产业不能“一条腿走路”,生搬硬套好莱坞电影营销模式是行不通的。找到差距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积极学习、借鉴好莱坞后电影市场营销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基本国情,必将更好推动国产后电影市场的振兴和繁荣,使之早日壮大,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贾虹琳.电影营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9月.

[2]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西婷.后电影产品与后电影时代[J].北京:电影艺术,2004,(5):13-16.

[4]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M].尹鸿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5]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6]陈静,邵培仁.中国后电影产业分析[J].南昌:企业经济,2005,(4):113-114.

[7]杨丽媪.决胜于银幕之外:电影后产品之营销[J].北京:中外文化交流,2005,(1):12-13.

[8]张燕.电影版权与盗版应对[J].北京:专题研究2006,(4):118-121.

[9]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10月:290-291.

[10]畅享.常见的自然法则及管理启示.[EB/OL],2010年4月30日.

[11]沈芸.营销: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新贵”[J].当代电影,2008,9:16.

[12]饶曙光.开发电影后产品《建国大业》的几点启示.[EB/OL],2010年4月30日.

[13]章淑君.我国电影产业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年5月.

第7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在2011年2月把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和Mobile(移动)整合在一起,提出了SoLoMo概念。(4)So是社会化的意思,从Facebook到人人网,这样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无处不在;Lo则代表着以LBS为基础的各种定位和签到,它是Foursquare或者街旁,也包括FacebookPlaces和“人人报到”;Mo则是拜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SoLoMo就是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再融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结合,构成全新的社会化、移动化和本地化服务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营销模式。其社会化模式可以大大提升电影的营销效果;其移动化模式非常适应受众移动阅读的需求;其本地化模式则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即时信息需求,增加移动服务使用的频度。所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影营销,需遵循SoLoMo营销理念,最大化利用电影内容,结合各方技术资源,在扩大电影品牌影响的前提下提升作品的附加值,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进行新媒体营销传播,以使用户最终产生购票消费行为。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策略:

开发电影专属手机应用(APP)

为电影营销推广开发手机应用,相当于把电影装进了用户的手机,用户打开手机就可以了解信息,参与电影线下的推广活动,用手机分享海报给好友,用手机购票等,一切尽在用户掌中。电影专属手机应用通常包含以下功能:首先,QR二维码:让海报变成真的电影,让路人变成真的用户。小小的QR码包含了影片信息和链接,从而使得用户从平面宣传上就可以激活线上营销。将含有影片视频的二维码放入线下海报及其他印刷品中,用户只要用手机摄像头轻轻扫描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轻松连接到手机端打开链接,下载应用程式、在线购票。例如,麦当劳海报使用QR来做营销推广,用户凭手机扫描二维码会获得相应的优惠券。而对电影推广来说,二维码便于传播、节约印刷成本、提供用户准确信息。将电影预告片、微博等信息的二维码置于地铁、公交站牌的海报上,引起用户参与。只要使用手机解码就可以抢先欣赏预告片并分享微博或者好友,给用户带来新体验。而且用二维码可以收集用户地理位置、推送优惠信息和打折券,可谓线下连接目标受众的渠道。其次,增强现实:用摄像头为现实世界套上信息的“外套”,使受众产生浓厚兴趣。电影《阿凡达》以3D技术型塑了外星人的神奇场景,演绎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爱情故事,更宣告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进行营销的新时代。这部影片与可口可乐合作的营销活动中,将摄像头对着印有“AVTR”字样的可乐罐海报,片刻神奇的飞船伴随着轰鸣声从远处飞来,就如同飞船从神奇的潘多拉星球飞行到屏幕上一样,完美的3D效果让用户如置身于电影那神奇梦幻的场景中,用户可以随意调整瓶子的角度、方位来控制这个外星飞船。这种神奇的穿越技术实现的就是增强现实功能,即通过电脑技术,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并同时借助移动终端传播给受众。(5)对于电影推广而言,增强现实技术可以重现电影画面,展现特定画面信息,让人产生更多的信赖感,并且可以与用户互动。借用3D效果电影海报给用户以超越现实的虚拟震撼,吸引他们不断尝试,增加购票几率。比起通常的电影海报,这种营销手段更加有趣和有效。电影《灵魂战车2》通过开发一款适用于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手机应用来发挥其增强现实功能:打开手机应用,对准电影海报片刻,伴着呼啸的火焰和音乐,尼古拉斯•凯奇骑着燃烧着火焰骷髅头魔鬼坐骑,挥动着长长的冒着火焰的铁链跃然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此情此景,与电影内容和主题不谋而合,彰显了几分大片的气魄,3D效果使用户体验更完美。再次,LBS位置服务广告:随时随地找到客户,让客户也能随时随地找到你。即掌握用户真实位置动态的地理服务:通过移动设备发现用户此时此刻所在的位置,围绕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提供信息服务,比如用户具置附近有关的美食、衣服、饮料、游乐场所、租房、售房等信息;还有用户通过移动应用记录其当时所在的位置;服务商通过签到次数多寡授予勋章,商家根据勋章给用户消费优惠等。对电影推广而言,我们可以利用LBS对用户进行定位,为其推荐附近影院、电影,发送影片使他们签到获取积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开发比较有创意的位置广告,等等。例如,一部影片只有你到达某个位置,才可以打开隐藏的视频内容并且获得奖励。这样,营销会有意义并且能持续下去。此外,手机购票是手机应用在营销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线购票可以随时随地和用户产生交易,极大地增强了目标效果。只要用户愿意,可以随时交易。购票与各大票务网站合作,安全性更强。当然,在线购票功能可以使用户手机付款。APP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行,使用移动终端呈现、以APP(客户端应用)形式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移动终端的出现确立了一种自主的尺度,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阅看,自主订阅打破时空线性结构,确立一种新的人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APP分享之社会化媒体营销

我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很快,现在有腾讯网、人人网、微博、即时通讯、视频分享等。手机APP可以分享至微博、“人人”等,使得单一的传播模式得以范围扩大。内容分享至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粉丝、影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内容、分享转发信息。在帮助APP扩大到达率的同时,还为官方微博带来大量的用户自发内容,增强电影与影迷的互动关系,帮助用户深入了解电影的台前幕后。这也就是SoloMo营销模式,即对电影或者本地信息用手机APP巧妙地运用植入技巧传递,引起微博互动热议聚集起大量的网络人气,产生叠加效应,以达到电影营销的目的。电影《大追捕》开发了一款应用,其中有个追捕令的功能,可以绑定用户的新浪微博。用户只要在界面姓名处中输入要追捕的友人的名字或者微博ID,在罪名栏输入一些罪状,例如贪睡、贪吃在罪状一栏输入具体的行为,然后点击生成按钮,就可以生成一张通缉的海报图片。这款电影应用的趣味性以及互动性凸显,互动转发状况异常火爆。新媒体营销的法则是AIS-IS-AS(其中,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Involved,参与;Share,分享;Action,行动;Share,分享),即是通过媒介传播让消费者产生兴趣,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搜索合适的到达路径,让消费者与广告、活动或产品进行互动,使消费者对信息分享传播,从而消费者产生购买与再次分享。(6)《大追捕》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冒险及搜索动作结合起来,完全符合新媒体的营销法则,结果未映先红。这种APP分享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是SoloMo营销模式的深入应用。随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逐渐融合,为了发挥营销平台的聚集效应,社会化媒体也有必要和报刊、广播电视或个体、事件等进行整合营销、整合传播。在共享资源的同时,电视能给顾客一个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视听空间,而社会化媒体则能突破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容量限制,提供一个全天候开放式的互动平台,让观众与节目能有零距离接触。通过多元化媒介的多通道互动模式,会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赢的目标。像《达•芬奇密码》在全球首映拿下2.24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这和它的营销策略有关。索尼哥伦比亚国际影片发行公司除了用传统媒体做宣传广告,还借助爱立信品牌把《达•芬奇密码》的电影海报带到了各个手机零售店。这种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使《达•芬奇密码》的宣传无孔不入,和手机、互联网、出版社等多个行业捆绑在一起。当然,这种营销方式对于小制作、小成本的电影来说就不适合。小成本电影没有足够的费用做电视广告或户外广告,只能选择营销成本低、见效快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比如,《失恋33天》用不到1500万元投入带来3.5亿元票房,其中社会化媒体营销起到了重要作用。《失恋33天》运用微博、博客、论坛等设置话题,产生了很好的口碑效应,再加上剧本来源于网上一个热门帖子,最后变成了小说,本来就拥有一百五十多万忠实粉丝,拍成电影后更受到强烈的关注。该影片上映一周后,新浪微博直接搜“失恋33天”找到约六百七十多万条消息,腾讯微博直接搜索找到了约三百三十多万条消息。关注者的年龄、性别方面,从比例上来看相对比较均匀。关注的年龄分布也是以年轻人为准,更加从侧面印证了《失恋33天》在网络营销中的精准定位。

增值电子商务

这是对电影产品资源的深度挖掘,例如影片中的玩偶开发、纪念品开发、四格漫画的开发等。这类增值产品适用于手机的电子商务服务,易于产品展示和传播,也便于在线支付。尤其是四格漫画比较适于智能手机的阅读体验。这一营销过程是电影内容的二次营销,然后又将反过来帮助电影提升品牌和影响力。例如电影《亲爱》提供了递送明信片的服务,用户可以从手机应用上在线填写明信片送给亲友,选择的明信片内容可以使用电影的海报图片。营销方会将真的明信片寄送给收信人手中,最为精彩的是,这个明信片可能就代表的是一张电影票的预售码,持此码即可兑换成电影票。电子商务增值服务还包括电子邮箱服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VoIP等,这些渠道都可以成为电影营销的载体。

广告植入式banner

广告banner植入形式的投放相对于应用广告要常见得多。主要是将电影的横幅广告投放在相关手机应用、网页的顶部或者下方,尺寸小不影响用户阅读,又能引起用户的注意使得他们主动去点击。投放的手机网页选择电影网站、影评类网站、票务网站、读书网站等等媒介,以及读书类、生活类等手机应用上。用户在浏览相关信息的时候看到推送来的横幅广告,对感兴趣的信息直接点击。例如,用户登录“豆瓣”手机应用后,查看最新的电影时,看到了位于页面顶部电影banner广告条,点击后,可以实现自动拨通票务咨询电话、播放视频文件、玩flash互动游戏、进入电影网站、进入购票网站、进入影院地图等。点击banner后丰富的效果帮助用户看到广告条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信息,甚至在线购票。

第8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及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构建和形成主要在于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著名心理学家――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9篇:机电英语论文范文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1.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十世纪,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文件从最初的形成到最终的销毁或者永久保存的整个运动过程、研究文件的属性和管理者主体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文件――档案”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规律和客观描述,是实现文件管理的高效化,指导档案工作全过程的基本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运动过程;二是根据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文件的运动过程可以具体划分为不同阶段;三是文件运动的每个阶段都以其特殊的价值形态,与文件的服务对象、保管场地和文件管理形式之间存在内在的密切联系。

1.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意义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在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专业背景下产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现代档案学的发展成熟。当达国家的档案学者十分重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并将其作为现代档案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档案人员在进行现行文件管理的具体工作当中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重要依据,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准确、完整的解释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的关联性;二是体现了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变化;三是揭示了文件运动过程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3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指导价值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可作为电子文件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电子文件进行前段控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指导价值在于:可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是可靠,可以实现电子文件的归档完整,可以满足电子文件安全利用的需要。

2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2.1 对档案归档工作的影响

电子文件是由拟稿者直接在磁盘上进行编写和修改的,保存之后便可实现共享,消除了传统纸质文件与档案之间的明显界限。由于电子文件的全过程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因此归档工作也必须以磁盘或者光盘的形式进行操作,归档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文件本身,还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乃至于整个的操作系统。

2.2 对档案分类的影响

电子文件中的文件信息和文件载体是可以分离的,因此对档案的分类也不同于传统纸质文件的实体分类,实体分类中的单线排列方式显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的概念式分类整理需要。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新时期电子文件在形式、特征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文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快速、高效的分类排序,并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2.3 对档案价值鉴定的影响

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的档案价值在于文件的自身价值和文件的可读性,原有的价值鉴定方法和鉴定内容、鉴定标准均发生了变化,分析范围也扩大到了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和操作系统。由于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子文件中的信息和数据也必须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因此确定电子文件的固定保管期限是十分困难的,且我国在电子文件价值方面尚无相关法律法规,因此电子文件档案价值的鉴定也无定论。

2.4 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内容,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对象为传统的纸质档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逐渐取代纸质文件,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档案学理论和研究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管理思想和档案管理原则也应与时俱进,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依据,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3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档案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3.1 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处理工作

电子文件的迅速发展为归档的技术处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特殊性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电子文件的工作领域,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指导,正确操作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理、存储等工作环节。档案工作者要通过技术处理,将归档后的电子文件修改成为“只读”文件,以此作为电子文件档案的识别和保护手段,维持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真实可靠。

3.2 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

由于电子文件以磁带、磁盘和光盘等作为载体,不同于传统纸质文件的容易磨损,因此从理论上讲是可以长期保存的。但是电子文件的储存介质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受到外界磁场的影响,或直接受到灰尘、水份的侵害。因此,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必须将其载体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当中,并进行定期复制,以防发生信息损毁。

3.3 实行档案管理立体化发展战略

传统的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呈现直线状态,即将档案的全部信息展示在一个平面上。随着电子文件数量的不断增长,在原有的档案管理平面结构基础上,又新增了档案信息载体的内容,形成了三维式管理结构,这种立体化的发展战略更适合新时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下对于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要求。

3.4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能力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变化趋势,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主动学习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在档案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及优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