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数据库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据库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据库设计论文

第1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对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并且是可以根据软硬件的不同要求进行指定应用,这样可以满足系统在应用时对功能和可靠性的要求。在嵌入式系统运行时,其都是隐藏于内部的设备中,不是通过计算机的形式显示出来。如果在系统中加入了嵌入式的数据库系统,一般会认为是智能的系统。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中必须融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新兴的半导体技术,这些技术完美的结合才能成就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因此,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要求有技术支持,并且资金足够,在知识系统的创造上也必须合理的系统。在对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进行结构分类时,其主要是分为嵌入式的处理器和的一些构件。在数据发展的历史上分析,一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促进数据库的发展,同样反过来也一样。这两项技术在历史的发展中都是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影响的。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主要的用途就是移动数据的处理。移动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不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进行数据的交流。现在技术在不断地提升,在无线通信的网络服务和各种形式的移动的设备,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之上的。虽然,嵌入式数据库比较复杂,但是其用途很广泛。

2对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研究

2.1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含义

为了满足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各种功能及标准上的要求,一般分为嵌入式的数据库、PC主数据源和同步模块这几个部分,在这些构成部分之中,微型化的嵌入式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具有最高技术性和应用性以及容易携带的特点,这就是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般含义。这三个构成部分,其中微型化嵌入式数据库有数据的容量比较小,其可靠程度比较低的缺点,但是这点在PC主数据源中会有弥补,因为PC主数据源只能用于PC机中,这样就不能按照意愿进行移动。在这些构件的中间部分是同步模块,这个部分可以进行数据的双方向的交换,将数据在嵌入式数据库和主数据源之间进行传递,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同步模块作为信息交流的桥梁。只有嵌入式数据库设计中三个部分合理的结合应用,才可以互相补差补漏,既可以有嵌入式数据库的便于携带的优势,又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这样对于想要随时获得大量信息的用户来说,就得到了满足。通过三种部件互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式。

2.2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体系的设计中,一般采用固定的网络连接对不同的计算结点之间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网络能够连续的连接。但是随着移动数据技术的发展,它要求固定的节点和移动的结点相结合,那么以前传统的网络连接就不能够满足条件。对于移动数据库,其要求的性能比较高,所以要求有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传统分布式的数据库的建设上进行拓展而来的。现在的移动数据库是把固定的服务器节点和客户端进行连接以获取动态的数据,因此可以将移动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看作是动态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来说,传统的数据库的设计和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有着很多不同点,如果在移动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移动数据的应用就是嵌入式的数据库系统,这种可移动的特点优于传统数据库设计。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主要特点是包括有对标准的SQL进行技术支持,对事务的管理功能和完备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供多种嵌入型操作系统的应用。

3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技术和应用前景

3.1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

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其中一项主要技术就是数据的复制和缓存的功能。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将需要维护和备份的数据在不同的多个移动的网络节点之间进行复制备存。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这项功能主要是进行服务器之间的复制数据和移动的计算机数据信息之间的复制和保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服务器之间进行的复制才能被称为数据的复制,而计算机上所保存的数据进行复制就是属于数据的缓存。复制可以提升分布式的数据库的可靠程度和访问的性能,但是必须保证多个复制节点在数据上的一致性。根据维护复制的功能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就可以将复制功能分为严格一致性和弱一致性。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复制和缓存技术中,如果要求严格的一致性就要保证在无论何时复制的数据信息其内容都是一致的,但是对一致性的要求比较弱,那么可以允许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不相同的现象的出现。但是我们要求其不同的数据不能太多,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且最终随着时间的演变是能够趋向相同的。对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另一个技术就是数据广播。这项技术是应用于移动的计算环境之下,关于客户的机器和总的服务器双方是不对称的,正好应用了这一点,就可以用类似于周期式的形式来传递数据和信息。通过数据广播技术可以帮助处理数据库系统的断接问题,并且不会因为用户的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数据广播技术的构造中一个方面是服务器,这个层面是用来进行组织广播和调节数据,可以对广播数据进行本地缓存。因此,复制缓存技术和数据广播都是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

3.2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应用前景

随着物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系统设计也可以应用在物流方面。采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可以对物流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跟踪,对生产、销售和运输过程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物流的运输工作中,可以利用嵌入式数据库系统技术将车辆信息中移动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从而保证物流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一切行踪都在总系统的控制范围内。通过嵌入式数据库设计可以将手写的信息用无线的网络传入中央的数据库来存储,这样有利于物流信息的更新和保存。同时,嵌入式移动数据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移动的银行。目前,我国的移动用户的群体在逐渐的扩大,所以银行移动化也是大势所趋。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设计在移动银行上进行应用,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实时的账务查询和交易,增加了灵活性。移动银行的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来办理银行业务,从而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水电业中,对于数据传统上的采集方法是进行家家户户的抄录数据,现在则可以利用嵌入式数据库技术进行移动的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束语

第2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Android,MVC,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面对Android手机如此迅速发展的今天,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等类似的软件出现在手机终端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同时其发展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作为传统WEB应用,也必将在手机客户端上得到应用。

一、构建系统的整体框架

(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技术手段:系统采用C/S结构,MVC软件开发模式,前台使用Eclipse开发,后台服务器使用Servlet编写服务器,同时用Tomcat作为服务器,前台客户端环境使用的是Android控件[2]。通过JDBC来调用Mysql数据库,来实现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的采取的技术是JSON技术,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是完全独立的文本格式,而且还使用了一个语言习惯类似C家族(包括C,C+ +,C#,Java中的JavaScript,Perl,Python和等)。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易于读取和写入,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问卷调查法。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系统应该实现哪些功能以及后续的系统的完善等。

2.资料和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解决系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3.科学实验法。用黑盒和白盒的方式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

(二)整体框架。

本系统采用MVC框架,该框架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后续的扩展和修改,细化的结构分支为:

1.用户管理:添加用户,用户信息修改。

2.论题管理:上传题目,修改题目,审核题目,选择题目。

3.论文管理:论文上传,论文下载,论文审核。

系统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二、数据库设计

系统运行的核心是一个稳定运行的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状况[3]。

(一)数据库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用户管理、论题管理、论文管理上。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满足要求并且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总结得出基于Android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要满足如下数据库需求:

该系统的用户有:管理员、学生、教师。其中教师和学生用户的编号都要能唯一标识出人物身份。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用户的姓名都应该是一个非空集合。论题和论文中必须还有教师的外键约束。

(二)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数据库需求分析,可知本系统的实体有管理员实体、普通用户实体、论文实体。

E-R模型的组成包含三个元素:实体、属性、联系。E-R模型用E-R图表示。实体是用户工作环境中所涉及的事务,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描述。

从数据需求分析中得出系统的实体属性图,遵循三范式原则,对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整合,得出E-R图。

(三)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之后,就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模型转化成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本系统采用的是MySQL数据库,定义管理员表、普通用户表、论文表、题目表和选择表,具体表的设计这里不再详述。

三、各模块的设计

(一)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了用户的添加及删除、基本资料修改和个人信息主页,也是对本系统用户的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现登录等操作的必备模块。

系统将根据登录用户角色的不同为用户分配相应的功能。本系统的所有角色都是采用的登录名+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管理员,学生,老师都通过用户名+密码的方式验证登陆。

Android登录界面采用的是线性布局LinearLayout,需要设计本界面按取登陆按键需要跳转到论题信息模块,本系统编程时是用setContentView的方法实现的页面跳转。

(二)论题管理模块的设计

论题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有论文题目的申报、论文题目修改、论文题目审核、学生选题。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选题环节的关键。当老师通过该系统发表课题,课题通过审核后,学生用户可以选择课题

选题界面的布局采用的是LinearLayout中包含RelativeLayout布局文件本界面需注意选择论文后跳转到申请提交界面页面跳转同样采用setContentView方法[4]。

(三)论文管理模块的设计

论文管理模块:主要包含有:论文上传、论文下载和论文审核。是实现师生间相互传送文件的基础。该模块布局文件同样是采用的LinearLayout

以上三个模块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实现数据库的连接,这里主要用到数据库连接类DBConnection.java 来实现,其中主要是字符串url、user、password作为参数,然后再去调用DriverManager类的getConnection方法[5]。最终返回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实现数据库的连接。使用工具类DAO来实现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增删查。

四、系统测试

这个系统的测试使用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两种测试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下列试验的目的:

(1)系统整体功能测试:检查各个功能模块是有遗漏的功能。

(2)接口检查:检查输入输出的信息是否符合规范。

(3)数据检查:检查数据结构是否正确并且对外部信息的访问进行验证。

(4)性能检查:检查性能要求可不可以得到满足。

五、结束语

智能手机的各种app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更多的各类管理系统都已经从WEB端拓展到了移动设备终端上了。相信在今后,基于Android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将在高校中有其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卢海东编著.Android应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 Paul Deitel著 Android应用开发案例精解[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3] Baron Schwartz.高性能MySQL[M] .浙江:宁海元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8~55

第3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B/S结构;毕业论文;信息化;;Access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性训练。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完成专

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但当前不少高等院校在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的管理主要还是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在资料整理、资源共享、选题、论文撰写及指导、格式检查等诸多方面存在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系列问题。而且传统毕业设计中的毕业论文管理没有合适的交流平台,都是教师和学生单向沟通。

1 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开发环境

当前高校毕业生毕业设计环节与毕业生实习、找工作等环节相互交织,导致他们与指导教师之间经常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冲突。根据上述情况,本文将设计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其优势在于基于B/S结构的系统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网上操作,打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克服传统管理方式下指导教师与学生必须见面交流或打电话交流等存在的不足。该信息化系统主要完成对毕业生选题的管理、教师指导课题至最终给出论文成绩过程的管理以及管理员对学生和教师信息的管理等。

该信息化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三层体系结构图

其中表示层提供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即客户端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本系统;应用层实现业务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这一层为表示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通过调用数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数据层位于底层,以为接口,主要处理应用层对数据的请求。数据层可以对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该信息化系统运用 3.5+CSS+C#技术,以Visual Web Developer 2008为开发平台,基于B/S结构,使用IIS构架Web站点,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通过访问数据库。

2 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毕业设计进行的过程,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该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工作流程图

管理员首先在登录界面登录系统,通过系统的身份验证后,进入管理员界面进行操作。管理员主要进行公告公布,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密码修改等操作。同时可以查看系统各类数据,提取及整理数据,将结果向上级报告。

学生用户与教师用户的功能相对应,先选报指导教师和相应课题。如果该学生未被所选报的指导教师选择,可改选其他指导教师。若被指导教师选择为所指导的学生,将不能再改报其他指导教师。选报指导教师成功的学生可以在该指导教师的课题方向中做出选择,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选报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该学生的选题,或指定该学生做某方向的课题。课题选定后学生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撰写论文后上传论文,并查看指导教师的点评,重新修改论文以及重新上传论文。论文通过后,学生可以通过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查看自己的论文成绩。

该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指导教师并选择其提供的课题,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及课题的被选择情况选择合适的学生及其课题。使学生的论文选报工作灵活、高效。同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及论文指导水平,否则可能面临没有学生选报的尴尬处境。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进步。

3 系统的实现

3.1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在整个系统中用户登录模块首先进行身份(管理员、教师和学生)验证。当身份验证成功后,分别进入不同的模块进行相应操作,具体的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

图3 功能模块图

3.2 数据库设计

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在进入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系统数据库主要包含学生表、教师表、管理员表、系统公告表和系统状态表等。数据库主要约束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库约束关系图

3.3 功能实现

3.3.1 登录功能

首先用户通过登录界面选择相应的身份进行登录,把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相比较,如果正确无误则进入相应身份的操作页面,如果错误,将进行提示。

本系统主要分三类用户类型,将三类用户登录界面合而为一实现,只需选择不同的用户类型即可。实现代码如下:

if

(Roles.FindUsersInRole(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ToString().Trim(),user_no.Text.Trim()).Length>0)

{ RegisterStartupScript("","alert('登录成功!')");//清空文本框

Session["logid"] = user_no.Text.Trim();

Session["Roler"] =DropDownList1.SelectedValue;

if (Session["Roler"] =="管理员")

Response.Redirect("ManagerMain.aspx",false);

if (Session["Roler"] == "指导老师")

Response.Redirect("TMain.aspx", false);

if (Session["Roler"] == "毕业生")

Response.Redirect("SMain.aspx", false);

user_pass.Text = user_no.Text = "";

}

3.3.2 管理员功能的实现

管理员界面的功能包括公告、学生用户管理、教师用户管理、分组管理等。

导航菜单是一个系统的导航图,用户能快速、熟练地使用系统中的各个功能就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导航菜单。导航菜单使用C#、CSS、图片等技术实现,能够点击展开或收缩。并在右侧显示相应内容,便于操作。

3.3.3 教师功能实现

教师界面包括查看系统公告、学生信息、学生选报情况等,教师在此界面下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等操作,修改密码、课题方向和添加个人信息等。

3.3.4 学生功能实现

学生主界面包括查看教师信息,课题选择、论文提交、查看点评、成绩查询、修改密码等功能。

4 总结

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选题、网上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等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进行选题。同时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既提高选题质量和效率,确保选题的公平、公正、合理,也为指导教师和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整个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聂强,邹赛,刘忠利.基于信息平台整合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过程监控信息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142-146.

[2]洪建峰.基于Web的毕业论文指导交流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上海电视大学毕业论文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49-51.

[3]刘芳,牟廉明.基于UML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8):55-58.

第4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oracle论文参考文献:

[1]殷泰晖,李帅.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02):193-196.

[2]孙钟安.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44-4645.

[3]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4]肖飞,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JAVA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3):18.

[5]魏亚楠,宋义秋.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8):204-206、222.

[6]曹新志,沈君姝,郭辉,等.Oracle数据库在PACS/RIS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35-37.

[7]彭小斌,张文峰,林根深.ORACLE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机制及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1):44-45、14.

[8]付强,王春平.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开发平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08):69-70、80.

[9]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等.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03):190-192.

[10]梁树杰,黄旭彬.Oracle数据库维护中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科技,2014,27(10):61-63.

[11]刘哲.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调整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283-284+287.

[12]胡铁峰.浅议如何调整优化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86.

oracle论文参考文献:

[1]段桂芹.基于DBA岗位需求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2).

[2]李秀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

[3]周溢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数据库应用课程改革探讨[J].软件,2012(4).

[4]任淑美.《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应用开发》课程实训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5]龚晓君.基于行动导向的Oracle课程教学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1(6).

oracle论文参考文献:

[1]魏永丰,刘立月.异构数据库系统中的Oracle与SQLServer数据共享技术[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92?94.

[2]郭东恩,沈燕.Oracle透明网关技术实现异构数据库互连[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21(9):58?59.

[3]蓝永健.利用Oracle透明网关技术进行系统整合的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92?96.

[4]OracleCorporation.Oracle11gdatabasedocumentation:gatewayforSQLserveruser’sguide,11grelease2[R].California,USA:OracleCorporation,2009.

[5]OracleCorporation.Oracle11gdatabasedocumentation:textapplicationdeveloper’sguide11gRelease2[R].California,USA:OracleCorporation,2009.

[6]OracleCorporation.Oracle11gadocumentation:textreference[R].California,USA:OracleCorporation,2009.

[7]熊志辉,王德鑫,王炜,等.基于Oracle的多权限多格式文档组织与检索系统[J].计算机应用,2008,28(9):2407?2409.

[8]朱松岩,叶华平,李生林,等.基于多层授权体制的档案全文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21(1):57?60.

[9]李瑞丽,钱皓,黄以凯.基于Oracle大数据的全文检索技术研究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13,29(1):18?21.

[10]李尚初.Oracle的全文检索技术[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5(4):92?95.

[11]OracleCorporation.Oracle11gdatabasedocumentation:performancetuningguide[R].California,USA:OracleCorporation,2009.

第5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据库,Access,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数据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非常广泛的应用系统。目前,各高职院校已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列为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类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本身比较抽象,而数据库技术又是计算机科学中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内容之一,其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并能初步具备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本课程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目标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的原理知识,并结合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Access)来介绍原理的应用过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在数据库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能够选择正确的开发平台,正确地、合理地进行数据库设计,能有效地使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处理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整体质量。

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内容牵涉的范围是比较广,其主要包括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以及数据库应用三方面。而传统的教材编辑往往以理论为主,整本书主要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实际的综合操作应用内容较少,而实际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总体上把握,抓住主脉络把学生尽快地引导到学习的主干上来。一旦把基础打好,教师就可以适当举些实例,将所学的内容联系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并且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目前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在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大体相同,并且大都呈现出同样状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无从下手。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大部分照搬普通本科院校,不适应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教材主要以关系数据库Access为例介绍数据操作及数据库编程,内容包括: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七个对象的基本操作,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关系数据库理论等内容。由于教材编写时间相对较早,其中的许多理论和技术在实际中已经没有或很少得到应用,并且七种对象的综合应用部分少;另一方面,教材中大部分程序设计和命令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来说较难理解。2.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的内容不清楚,实验环境不方便,考核中实验课占的比例小。博士论文,Access。课程设计时间少,大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有仿照参考书上的案例用开发工具去实现,甚至互相拷贝修改,没有经历软件开发的系统分析过程,如: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3.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课程的评价方式一般是笔试考试和课程设计。但课程设计考核方式一般是只提交电子版本实习(实验)报告和所做的软件系统,这种方式难以避免学生相互复制或从网络上下载等现象。并且传统的考试制度使大部分学生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普遍高职高专院校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并以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相配合,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数据库技术课程应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的改革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类问题。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在完成课程没计和课题开发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博士论文,Access。创新的具体实施和体现是在课程的内容体系上,本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厚实的基础为原则,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先进性。

该课程内容体系的主要特点是:(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配以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习题练习,强化了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起到了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2)强调实务操作的真实性。教材中的练习基本上都是理论,为了让学生在一个实践课中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课程组组织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训指导》,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训步骤进行,不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强化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该课程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博士论文,Access。为此,课程组安排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课题开发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编写新的教材,更新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流行的数据库管理软件,我们重新编写了新的教材,参加编写的人员都是长期从事数据库技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用了Access这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教学示例软件,同时Access也成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二级考试内容。Access数据库是Office办公系列软件的主要组件之一,是一种为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不仅能使编程人员从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在程序开发上不再需要过多地与语言打交道,可视化的开发过程使原先以编码为主的开发变为以操作为主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内容丰富和实用性强的特点,总结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体现案例教学”这两条原则和三种授课方式:课堂理论讲授、机房上机实践和学生分组分项目完成项目练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掌握。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它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的“概念——理论——应用”模式完全相反,采用“案例——理论和概念”模式的教学方法。通俗地讲,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演示、讲解,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步骤如下:(1)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2)案例分析与讲解;(3)课堂讨论;(4)综合讨论结果,得出结论。

3.完善考核制度,重视能力培养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能熟练运用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博士论文,Access。传统的单独理论试卷考试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对相关理论知识在考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与该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博士论文,Access。为此可以采用理论笔试与平时实践各占一定比例的考核方法。博士论文,Access。平时实践分项目实践可以督促学生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理论考试采用机考的形式,通过考试系统软件随机生成试卷,使相邻学生的试题摘要素的综合改革和建设。

五、结束语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即使在现在看来是比较合适的教材,教学方法等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显得过时和落后。因此,我们应经常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使此门课程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雷红艳,邹汉斌.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1766-1768

[3]宣军英.浅谈数据库原理的教学方法[J].嘉兴学院学报,2006,(3)。

第6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第7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2.下面对于选择研究对象需遵循的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C. 选择干预对其影响较大的对象

3.下面哪项不是实验性研究的优点:B. 应用的普遍性好

4.下面对类实验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D. 类实验性研究在回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时,比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最佳分配比例是:A. 1:1

6.实验设盲是为了避免:D. 以上均是

7.百科全书属于:B. 参考性工具书

8.文献检索时应当先检索:A. 电子文献

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属于:A. 参考数据库

10.资料搜集时应注意:D. 以上都是

11. 国内最大型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A.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12.综述的组成包括:B. 封面、题名页、目次摘要

13.通过综述的写作,可以:D. 以上都是

14.以下一般宜采用纵式写法的综述是:C. 动态性综述

15.学位经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进行讨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全体委员中至少()以上通过才符合要求。B. 三分之二

16.学位论文的组成不包括:D. 答辩报告

17.写好综述的关键是:D. 体现创新的思想

18.资料搜集时应注意:D. 以上都是

19.下面哪项不符合图书的特点:C. 出版周期短

20. Web上最大的免费提供临床医学全文文献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

(CME)的网点是:B. Medscape(医景)(/)

21.学术性期刊多选用的文摘类型是:A. 报道性文摘

22.下面哪项是情报线索:C. 二次文献

23. 揭示文献内容较深的是:B. 索引

24.一个研究人员的全部工作时间中,查阅文献的时间占: B. 50.90%

25.现代最常用的摘要形式为:C. 结构式摘要

26.医学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 描述性

27.医学学术论文的前置部分不包括:D. 前言

28.以下不能成为著者的是:C. 对研究组做一般监管者

29.实验型论文的讨论部分:B. 要体现创造性发现与独到见解

30.以下结构灵活,没有统一格式的论文是:D. 医学管理论文

31.对于由一个错误的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

之前,其最好的补救办法是:D. 重新设计,重做实验

32.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由三方面组成:D. 以上都包括

33. 什么是实验设计不可缺少的三要素:D. 以上都是

34.试验设计中强调必须遵守“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四大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C. 纯化“信号”、降低“噪音”、多快好省

35. 下列对于实验设计类型阐述全面的是:A. 就是在实验研究中安排实验因素和重要非实验因素(简称区组因素)的一种结构或模式

36.属于重复原则的是下列哪项C. 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独立实验

37.下面对Delphi法的叙述错误的是:C. 与专家会议的效果相同

38. 下面对非结构式资料收集的评价错误的是:D. 可对资料作出精确的统计分析

39. 最常用的量表是:B. Likert量表

40.下面对于问卷法收集资料的描述错误的是:D. 敏感性问题穿插放在卷中的位置

41.下面对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 高信度一定能代表高效度

42.收集小儿的资料一般选用的问题类型是:A. 两分制问题

43.统计研究设计的目的在于:D. 以上均是

44. 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D. 统计分析

45.规范化的临床试验,其核心问题就是:D. 既要考虑到以人为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又要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性

46.下列哪项不是实验设计的三要素:D. 受试时间

47..实验设计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D. 不用对参与实验研究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48.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应由研究者与申办者共同商定并签字,报( )审判后实施:A. 伦理委员会

49.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 某作者观测中药组与西药组在服药后1 、3 、6 周的骨密度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分析

50. 在制作统计表时常见的错误表现在:C. 主谓倒置

51.统计推断方面的错误包括:D. 以上均是

52.通常认为均数小于( )倍标准差的资料呈偏态分布:A. 2 倍

53.以下哪项不属于临床试验论文设计问题:D. 使用标准误代替标准差

54.临床疗效常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描述,这类资料属于等级变量资料,应采用何种统计方法:C. 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

55.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检索特点是下列哪

个C. 引文检索,相关度排序检索

56.在Elsevier Science数据库高级检索与专家检索中区别是下列哪项 B. 可用布尔逻辑表达式

57.资料搜集时应注意:D. 以上都是

58.文献检索时应当先检索:A. 电子文献

59.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使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是:C. 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6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属于:A. 参考数据库

61.国内最大型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A.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62.百科全书属于:B. 参考性工具书

63.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描述,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 病例组与对照组是自然已经形成的,并不是研究者能主观控制的

64.下列哪项被认为是最佳标准的临床试验:D. 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65.临床科研选题应具有可行性,下列哪项不符合其要求:D. 不需要获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66.以下哪项不是临床科研课题的来源: C. 国外的同类研究

67.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基本特征是:D. 以上均是

68.对临床科研目的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C. 进行疾病病因的微观研究

69.临床群体研究的传统模式的优点是:D. 以上均是

70.下面哪项不是我国目前临床群体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C. 仅凭病例报道

71.现代临床群体研究中,研究者最为关心的要点是:A. 信息的真实性

72临床群体研究的关键环节是:C. CRF和数据库

73.现代临床群体研究的本质特征是:B. 信息流

74.临床群体研究的现代模式的思路是:A.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

75.反映一组性质相同的观测值的平均水平,常选用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适合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资料应该是服从( )的。D. t分布

76.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 血型O、A、B、AB人数为1823、1598、2032、641。该资料中与“血型”这个变量对应的资料该叫做什么资料呢?B. 名义资料

77.《600例小儿烧伤休克期治疗分析》,原作者在文中指出:“600例烧伤患儿,210例早期有休克症状,其中3岁以下者110例,占52%,3岁以上者100例,占48%,年龄越小,休克发生率越高。”。其错误在于:C. 误用百分率取代百分比

78.301例口腔癌颈部淋巴结处理的随访研究》。原作者随访301例首诊治疗口腔癌患者,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检出率、单纯原发灶切除后颈淋巴结复发率、颈淋巴清扫后颈淋巴结复发率,舌癌、口底癌、下龈癌、颊癌合计(%)T1,2期为7/22(31.8),T3,4期为2/6(33.3),N0期为1/4(25.0),N1期为6/16(37.5),这样表达的不妥之处在于:

第8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查新网络资源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文献资源的利用成为提高科技文献和信息检索查全率的又一重要途径。查新质量也随着科技文献检索的查全率的提高而提高。目前,网络信息数据库发展异常迅猛,就科技查新工作而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查新检索工作。

一、目前我市科技查新使用的网络资源

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查新工作的基础,目前连云港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技查新信息资源主要是数据库信息资源。包括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中国新产品库(XCP)、中国化工文献数据库、互联网信息资源,国内外网站相关的数据库信息资源。

我市的文献支持系统还不完善,只有维普、期刊论文数据库较为全面,不仅可以从检索系统中找到二次文献,还能下载原文。而其他如外文文献、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成果等即使找到二次文献也很难找到原文。还有一些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内部资料等,由于未公开发表或未被数据库制作单位收录,不能在检索工具中查到。由于经费不足,或多或少地存在数据库及一、二次文献购买不全的现象,影响了查新工作的质量。

二、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

可用于科技查新的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出版机构提供题录、摘要等简要信息免费检索,而要得到全文则须付费;另一种是出版机构奉行开放存取理念,免费提供全文。

2.1免费检索题录、摘要等简要信息的网络信息资源

许多出版机构几乎都会提供有关信息资源的题录、目次、文摘等著录事项,查新人员一般可以通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语种、文摘等途径进行免费检索,这类免费信息包含在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库中,典型的如下:(1)网络免费期刊文献。代表期刊MEDLINE,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产品,提供权威的全球生物医学文献的题录与摘要以供免费检索,是相关领域科技查新必要而方便的检索工具;另一著名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建立了基于Web的数字化出版平台Science Direct。(2)网络免费专利文献。网络免费专利文献主要存在于专利数据库中,比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的著录项目及摘要,免费检索且数据更新及时;中国知识产权网与中国专利信息网也提供部分专利文献的免费检索服务。(3)网络免费会议文献。各种大型的学术团体或政府机构通常都会在网上提供文献服务。例如,SPIE会议录通过“国际光学工程协会”的网站提供会议文献的免费检索服务;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也通过网站提供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会议录、文集名、关键词、语种、文摘内容等会议文献的免费检索信息。(4)网络免费标准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网站提供ISO标准文献数据库的免费检索。中国标准服务网、日本标准协会等网站也提供标准文献免费检索。(5)搜索引擎。查新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如Google、百度等。

三、充分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进行查新检索的实例

查新检索的质量直接影响查新的质量,查新检索的原则是在查全的基础上讲求查准,其首先要求查全。这就要求查新人员根据查新课题特点选择适当数据库进行检索。

案例,“抗肿瘤药磷酸氟达拉滨中试生产工艺研究”课题的查新。首先在对各类数据库进行检索后,发现数据库里的文献主要是针对氟达拉滨的合成进行论述,未述及到其生产工艺。而委托方是要求对“酸氟达拉滨中试生产工艺”进行查新,因此,通过搜索引擎成功的找到了一个项目“磷酸氟达拉滨工艺转让”,在这家网站页面上不仅对提供了3种氟达拉滨的合成方法,而且还对该工艺的详细步骤以及它的生产流程等作了介绍,通过比对,从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查新结果。

四、结束语

存网络环境下的查新工作中,查新员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方法与检索技能,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原则,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每项查新课题,以确保查新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科技查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9篇:数据库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软件开发,水电管理系统

 

0 引 言

随着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更加频繁,各单位对应用数据库编制适合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Office 软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通用程序之一,Access 程序是由微软推出的一种桌面型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功能很强大的系统开发工具,具备了系统内存小、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等特色。利用Access 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很多基层部门。笔者所在单位,在水电管理工作中一直手工计算,工作效率较低。为适应时展需要,单位引进电脑等一批硬件,用于信息管理。笔者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发了《水电管理系统》软件系统,此系统适用于windows xp+access2003 环境,已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论文范文,软件开发。

本文分析了ACCESS 数据库在水电管理系统中应用,介绍了用ACCESS 数据库中的查询方法对水电表读数进行多种方式的查询的方法,并讨论使用ACCESS 开发水电管理系统的实践经验,为ACCESS 数据库在类似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1 系统的设计

1.1总体设计

为适应单位实际操作人员特点,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采取多窗体模式,界面简单、方便操作。水电管理系统的设计由以下几个窗体组成:主窗体,欢迎界面,登录窗体,数据录入窗体,数据维护窗体,报表打印及数据查询等。

实际操作人员通过运行安装后的水电管理系统程序,首先进入欢迎界面和登录窗体,输入密码验证身份后进入主窗体(如图1所示)。在主窗体上方分三大块,分别对应各自的功能模块窗体,包括数据录入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和报表打印功能;下方为数据结转功能、数据维护、退出系统等。单击菜单按钮后会自动弹出相对应的窗体。

1.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主要对数据库的逻辑进行设计,它是面向用户的,即将数据按一定的分类、分组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单位各个部门的存档数据和数据需求,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按照DBMS 提供的功能和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适当、能正确反映数据之间关系、数据冗余度低、存取效率高、能满足多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如下:

(1)数据库结构定义[1]:目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有:支持联机事务处理的操作型DBMS;支持数据库存、有联机分析处理CLAP 功能的大型DBMS;支持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根据用户需求选择DBMS,进行数据库结构定义。

(2)数据表定义:数据表定义指定义数据库中数据表的结构。数据表的逻辑结构包括:字段名称、字段大小、数据类型、默认值、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关键字等。关系型数据库要尽量按照关系规范化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但实际操作中,规范化程度应根据应用环境和条件来决定。论文范文,软件开发。数据表设计不仅要满足数据存储的要求,还要增加一些反映有关信息、操作责任、中间数据的字段或临时数据表。

(3)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确定数据的存放地点、存储路径、存储设备等,备份方案,对多版本如何保证一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4)数据使用权限设置:针对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确定数据的用户使用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2 系统的实现

水电管理系统是应用在单机系统上的,所以只需建立起一个数据库,在该数据库基础上建立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等对象[2]。

2.1数据库的建立

打开“Office”选择“Access 2003”,在Access窗口中选择“空数据库”,以“水电管理”为名存盘,即可以完成数据库的创建。

2.2表的建立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