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消防培训会议纪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防培训会议纪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防培训会议纪要

第1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一、 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包括交通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 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并按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进行监督与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从业人员正当的合法权益。

三、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本单位经营、服务的重要位置,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防范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预警方案,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类问题;每次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做好台帐登记工作。

四、 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责任制要求逐层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并定期检查,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把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和组织管理网络,设置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配备安全生产兼职管理人员。

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七、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条例。

(2)严禁违章用火、用电、用气,严格对易燃、易爆、剧毒及其它危险品的管理。

(3)确保消防设备系统正常运转,落实消防责任制,做到人防与机防的有机结合。

(4)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确保安全运营。

(5)加强治安防范,确保本单位内部物品及所管理的物业安全,防止各类治安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6)锅炉、电梯、机械加工设备等的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加强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的复训再教育,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八、关心员工利益,解决员工实际困难,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休息条件。

九、各单位每月向总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按内容要求和时间要求,每半年严格认真填写《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报告书》,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前由行政负责人签署后上报总公司。

十、考核期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公司将对安全生产工作有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对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没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公司将予以奖励。

十一、责任书自签字后生效,有效期两年,每年年终进行考核。

十二、如遇责任人变动,各单位应及时调整和做好工作交接,责任书继续有效。

单位:

第2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第一章xx年度工作总结

一、协调沟通、管理监督工作

我公司总经办主要有三项职能,一是公关、协调的办公室管理职能,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三是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职能,具体为:第一项大的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律师协调与官司处理工作、公司领导文秘服务工作、对外各种政府补贴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协调和处理工作、公司文件的发放及存档工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处理工作,从而使公司的战略成为战术,工作承上启下,攘外安内;第二项大的工作是:要全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公司的招聘配置、薪酬管理、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综合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全面落实及把好关,让公司业务高效地跳动起来,让公司的每个细胞兴奋起来;第三项大的工作是:做好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对公司的保卫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后勤、食堂、卫生、办公用品采购、住宿楼卫生管理、修理、车辆的调度管理等做好服务工作。

1、加强基础管理,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为领导和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总经办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一年来,总经办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使总经办基础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相关工作基本实现了优质、高效的完成,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如:基本做到了员工人事档案、培训档案、会议纪要、部门档案、其它档案等的清晰明确,重要文件全部归入档案室,严格规范管理;积极配合领导及时的收、发文件,以保证准确及时,并对领导的批示做到了及时处理,从不拖拉;做到了办公耗材管控及办公设备维护、保养、日常行政业务结算和报销等工作的正常有序;成功组织了中秋庆祝活动、三八妇女节活动等;在接人待物、人事管理、优化办公环境、保证办公秩序等方面做到了尽职尽责;为公司树立了良好形象,起到了窗口作用;为公司各部门后勤服务更是尽心尽职。

第3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关键词】 现场监理;考核;资料;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tu71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3-020-02

1现场监理工作考核的必要性

近年来,建设监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走势日益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监理企业都以做大做强为企业发展战略,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业主满意度,使企业监理项目和营业额逐年的扩大。监理企业提供的是一种项目式管理方式的高智能、有偿性技术咨询服务。对监理单位而言直接承接着对具体工程项目实施监理、按合同约定完成监理任务职责的是其下设的每个监理部;监理部同时还是监理单位对外开展业务、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监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监理单位的信誉和发展。监理人员对监理项目的成败及企业口碑、品牌的打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监理企业中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引进人才,同时保住人才、激励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个别监理企业由于不重视对现场监理部工作的考核,在具体监理过程中,现场监理部工作不到位、责任性不强、监管不力,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质量隐患,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监理企业只有做好对现场监理部的考核工作,才能发现项目部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纠正,改善工作方法,提高业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对现场监理部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

2.1项目交底。项目交底是在现场监理部进驻工程现场前期,由公司经营部门将已获取的项目信息传达给现场监理部。由于项目建设属于有个体差异的工作,不同的建设项目往往存在差异,不论我们具有多么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因此,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为现场监理部机构进驻工程现场前期的重要工作。而监理工作往往在进入初期存在较多困难,参建各方由于沟通不够,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易产生冲突,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有效推进。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这一阶段相关信息的收集、传达、沟通,以不断取得共识,实现建立信任、建立相宜的业务工作程序。项目交底应有以下几条:⑴项目交底内容为: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和难点、监理合同要求的理解、施工合同及承包单位情况、业主方项目管理体系情况等;⑵项目交底由公司负责经营工作的负责人主持,相关领导及质量部、总监领导的现场监理部人员参加,交底应留下书面记录并由参加人员会签。

2.2在对监理项目部资料整理方面。

2.2.1基本文件检点。总监姓名、证书编号、专业、职称等信息,是否符合规定和工程要求。其他专业监理工程师证书信息,资质和专业,是否符合规定和工程要求。总监任命书编号,任命人姓名,是否符合要求。监理规划编号,编制、审核、批准人的姓名,是否符合要求。监理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总监任命书、总监代表任命书、见证员授权书等是否齐全。

2.2.2监理工作依据检点。有无监理合同,合同编号,是否为有效版本。监理规划是否为有效版本。监理规划中所列的标准、规范清单和项目监理部使用的标准、规范,是否能够满足监理工作需要,是否为有效版本。现场使用的图纸,是否能够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是否为有效版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的编号,监理工程师和总监(或总监代表)的签字情况等。

2.2.3施工单位资质审查情况。是否对施工单位资质证书进行了审查。是否对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进行了审查。是否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了审查。

2.2.4施工设备。主要施工设备是否报审、是否有相关的质量证明材料。

2.2.5监理工作资料 。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的编号,会议内容是否符合《监理规范》5.2.10条的规定;各单位会签情况。抽查监理日记的日期;对监理日记中记录的问题是否有跟踪记录,对于履行监理程序的是否有闭合回复;从其他相关资料追查监理日记的时效性。抽查监理月报的编号(或月份),监理月报的内容是否符合监理规范的有关规定;监理月报是否经总监签署;文件的签章情况。是否定期召开工地例会,并形成会议纪要;抽查会议纪要的编号、会议名称、主持人、会议签到单位内容确认签字;其他专题会议纪要是

符合要求。与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来往文件是否有签字记录。是否有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记录。是否对施工关键部位程序有影像记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质量安全问题或质量安全隐患,监理工程师是否采用照相、摄影等手段予以记录。现场监理组织机构图,通信表、气候记录、主要监理工作程序是否上墙。

2.2.6施工过程监理文件资料。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检验的签认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无未通过检验签认进行验收的工程。对施工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含隐蔽工程、防水/防腐处理、重要部位焊接、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等)是否进行了监控;查巡视、旁站记录。是否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资料是否齐全。

2.2.7施工材料及构配件审查情况。抽查的钢筋、混凝土等报验申请表编号,附件内容(包括出厂证明、生产合格证)、见证取样是否有见证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2.8监理评估报告。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主体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节能保温评估报告、施工监理工作总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按规定时间内完成。

2.2.9合同管理。现场项目部是否有合同台账;有各类施工合同、甲供材料设备供货合同、施工阶段业主签订的监测、检验等技术服务合同的有效合同件。是否有对业主授权范围内的招标文件及合同的审核报告、报告形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合同执行情况报告。

2.2.10工地现场状况。施工现场“五牌一图”标示牌,“两栏一报”是否上墙(“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两栏一报”,即读报栏、宣传栏和黑板报)。“三宝”使用情况;“四口”是否做好防护工作。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施工材料堆放是否整齐,现场的安全通道是否顺畅。施工现场是否采取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卫生状况是否采取防疫措施。

2.3现场监理部管理考核的几点注意事项。

2.3.1考核应坚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最好采取每月定期进行的方式,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考核项目;

2.3.2考核从内容和深度上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应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宜一开始就将标准定的过高,以至执行起来发生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3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听取基层各部门的意见;对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定期调整、不断完善改进,保持适宜性、有效性,增强可操作性。

2.3.4考核组的人员组成最好采用公司职能部门与监理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我们的做法是每月从各监理部轮流抽调二名总监(总监代表)参加考核,使之通过检查增进同其它监理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好的工作经验,弥补和改进不足。

2.3.5对每次考核都应做好总结。可采用考核报告的形式下发至各个监理部,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考核成绩突出的监理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存在问题较多,开展监理工作不到位的监理部给予批评和处罚。

2.3.6每次考核后,公司职能部门还应注意做好跟踪检查,督促监理部(组)积极落实整改,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2.3.7在考核项目监理部的同时,对项目监理部的每个人员进行考核,由公司对项目总监(总监代表)进行考核,总监(总监代表)对监理工程师进行考核,监理工程师对监理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应有处理措施。

2.4业主回访。结合贯标要求,由经营部对项目业主进行一次书面回访,并由经营部进行分析后,提出分析报告,供质量部在进行季度考核结果分析时应用。对业主有较大抱怨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并协助总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项工作使我们能及时掌握业主的反映及要求,对我们及时改进工作有很大帮助。

3结束语

第4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要求,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工作管理职责,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对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体制不健全,防震减灾措施不落实,不认真履行防震减灾职能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要根据省、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结合实际,认真组织编制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以项目带动工作,着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综合工作能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强化震情跟踪监视工作,切实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地震部门要进一步做好震情跟踪工作,积极构建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地震烈度速报信息的实时传输获取。地震办要严格按照省地震局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工作要求,强化管理,逐项落实相关工作。

(二)加强地震前兆台网建设,提高趋势会商水平。2012年县地震办要采用新设备完成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站的升级改造,实现观测的实时化、网络化。要认真做好地震监测台网的设备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台网运行率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要加强震情会商工作,强化周、月、年度会商工作,重点加强对震情跟踪及前兆信息的捕捉分析,发现异常要及时落实上报,密切注视震情发展动态。

(三)完善宏观观测网络,严格落实异常上报制度。根据年度宏观观测网络例行巡查的情况,及时调整宏观观测网络布局,强化每日宏观观测数据报送,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测中的作用。对各种宏观异常事件要及时落实上报,做到异常落实“不过夜”,避免地震谣传的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认真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一)修订完善地震应急体制机制。各相关单位要按上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制订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使各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认真细化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地震应急指挥科学、有序、高效,反应迅速,保障有力。县抗震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根据政文〔〕196号文《关于调整充实抗震减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和各自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今年第四季度市政府将组织全市地震应急工作专项检查。

(二)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地震应急指挥实时传输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市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作用,及时充实、更新功能和内容,集成各类信息,完善各种数据库。要有专人负责系统管理运行,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有效发挥系统的各项功能。

(三)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省、市关于做好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统一部署,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年11月底前要完成我县仓满体育场等4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并做好迎接市检查组检查工作。

(四)提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消防大队要落实地震紧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按要求全部及时采购配备到位。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演练,切实做好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突发事件,2小时内救援队伍即可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同时,要积极组建地震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演练,逐步完善县、乡镇、村(居)三级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五)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民政局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统筹做好应急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民政局要储备满足我县应急避难需求的救灾帐篷(200顶以上),统筹应对我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安置灾民的需求。

四、扎实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和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

(一)住建局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意见》、省政府《关于研究石结构房改造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33号),结合新时期“三旧”改造工作及“造福工程”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市《关于旧村居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三旧”城改造优惠扶持政策,全力推进对我县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设的抗震性能差的危旧房屋的抗震加固和改造工作,制定全县石结构房屋抗震防灾改造规划,稳妥开展石结构房屋改造加固试点工作。

(二)县校安办要加快全县校安工程项目的实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校舍重建任务。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危险区未列入校安工程重建计划且未达到现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校舍,要尽快实施抗震加固,确保校舍抗震安全。

(三)地震办与住建、民政、国土、农办等部门协调对水库、交通运输等生命线工程和大型企业开展地震应急检查,督促做好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应急准备,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地震安全隐患,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发生。

五、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一)要充分利用防震减灾日、重大地震灾害纪念日、科普活动周等重要时段,通过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要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做好“省数字地震科普展馆”光盘版和网络版的宣传工作,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以及在主要网站上建立相关链接,让民众了解“数字地震科普展馆”的相关知识,扩大宣传效应,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要把防震减灾宣传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切实增强领导干部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要开展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村地震安全意识和防范地震的能力。

第5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危险源监管

引言

国务院安委会于2011年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鉴于水利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涉及到交叉作业问题,因此需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借此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达成本质安全的目标。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1.1工程概况

以广州市某水库建设工程为例,该水库坝址位于某河流一级支流的中游位置,紧邻另一水库。该水库是以城市供水功能为主、兼顾防洪与发电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类别为Ⅲ等,规模为中等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为大坝、电站与附属建筑物的建设,其中主要建筑物包含大坝、电站、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升压站以及水库管理区,还需完成进场道路、上坝道路与进厂道路的施工。

1.2现存主要问题

1.2.1缺乏健全组织机构根据现已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仍有部分施工企业尚未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与职能分工,安全生产费用未列入对应支出项目,针对相关部门查明的安全生产问题难以做到及时整改与落实,安全生产会议纪要与上次会议间缺乏有效衔接,未能针对规定落实事项的实际进展、具体完成情况做到持续跟踪管理。

1.2.2规章制度建设不足部分施工单位未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岗位安全操作文件的审定、签发与汇编,项目部直接沿用以往操作规程,并未结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特点做出调整与完善,缺乏与施工现场情况相适应的管理措施,影响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执行效果。

1.2.3未能落实教育培训施工单位在面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培训机制建设上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部分人员未依照国家规定学时参加培训学习与安全生产考核,施工人员资质、岗前培训难以确保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意识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

1.2.4施工现场检查不到位部分企业未能落实对施工现场用电设施的全面检查,存在临时用电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便投入使用的情况,未能遵循“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进行用电配电系统管理,部分配电设施缺乏接地或接零保护,未定期安排专人针对施工设施的防雷、接地、接零保护情况进行检测等[1]。

1.2.5重大危险源监管缺位部分施工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监管上存在缺位情况,未能理清危险源辨识方法、评价标准、监管责任等关键环节,缺乏统一的危险源识别原则与标准,造成施工现场缺乏合理布局、重大危险源监控缺位等问题,为工程施工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2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具体实施策略探讨

2.1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优化项目施工管理流程、明确界定管理职责范围的重要前提,要求管理人员密切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的编制,落实台账核对与工作记录,并且做好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的编制工作,规范费用提取、使用等流程,为施工监管工作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由项目部主导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以项目经理作为组织核心领导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负责指派专人担任安全员、确定重大安全生产事项等,确保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实现对所需落实事项进展与完成情况的跟踪与督办,并基于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与分工机制的建设,依靠专岗专职强化施工质量与安全保障,构成安全生产闭环管理体系。以该项目为例,项目部依据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并安排相应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与施工作业,其作业内容包括安装临时防护设施、现场布设电缆线、悬挂警示标志、配备消防器材柜、购置个人防护用品、搭设防护脚手架等。

2.2推进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层面,施工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工种特点进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由项目部根据编制好的制度文件与项目施工内容、工艺方法等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进一步完善,确保符合项目实际作业需求,并发放给各岗位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岗前培训与技术交底,保障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均能够将其贯彻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现场施工过程中。具体来说,应以年为单位编制年度培训计划,针对参与培训的人员做好日常签到、学时等管理,例如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的初次培训时长不应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长不得少于12学时,并且待培训完成后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向施工人员传达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并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推行全员安全教育制度,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做到“三不伤害”,严防“三违”问题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提高安全管理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生产氛围[2]。

2.3提高施工设备管理水平,做好设备保养维护

在施工设备管理层面,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应明确不同施工设备的规格型号、安装、操作与租赁要点,建立施工设备管理体系,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确保在设备进场前安排专人进行全面检查,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应保障设备操作人员具备专业资质,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等做好记录,并定期安排专人进行保养维修,确保验收通过后方可将设备投入使用。以该项目为例,管理人员根据施工任务要求、组织设计方案与现场条件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包括正铲和反铲挖掘设备、液压挖掘机、钻孔设备、吊运设备、推土机以及运输设备,并且针对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进行标准化管理与现场核查,确保满足实际施工作业需求,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要求在施工前针对到场设备进行启动检查,做好例行保养,依据不同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生产任务的合理安排,并确保在联合作业环节做到机种、作业能力的科学匹配,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与作业效率。

2.4完善施工现场总体布局,编制危险源台账

基于安全文明施工规定针对施工现场布局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做到合理分区。施工材料与设备依照规定进行定点存放,做好材料设备的取用记录,并且确保设备存放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保障施工道路的畅通,做好施工现场废料的及时清理,针对临边、孔洞等危险部位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完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设置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并编制危险源台账,如表1所示,为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3]。

2.5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审批,保障现场用电安全

通常在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环节,应确保严格执行标准程序、落实分级交底,由质量安全监管人员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临时用电工程的检查,并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批管理,确保施工方案经由审批通过后投入使用,借此有效强化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保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6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防控及应急处理体系,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我们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特点,在我公司热电厂开展了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并将自查活动分为学习宣传、自查自纠、汇总整改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现将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学习宣传

为提高电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此次安全生产自查的一部分,我们组织全厂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对安全生产的深远意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生产事故案例以及违反规范操作造成的严重后果做了深入宣传,要求每名员工自觉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掌握电厂运行安全生产规程,从个人岗位和日常工作中做起,在全厂上下形成人人讲安全、查隐患、防事故的良好风气。

由于我公司热电厂刚刚结束调试投入生产运营,正处于人员、设备的熟悉和磨合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较大,因此我们将此次自查的侧重点落在查组织、查漏洞、查隐患、查措施、查制度等几个方面,不仅是对某一个环节的自查自纠,而是对电厂生产运行的总体体系进行拉网彻查,为电厂今后的安全生产运行创造良好的开端和基础。自查活动中重点对与生产运行及关系电力系统稳定的主要设备运行情况、自动保护装置进行了检查,对各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查以及责任的分属、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核实,对各个车间、专业的安全生产规程、操作规程、事故预想及应急预案等制度规定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防洪防汛、消防、安全保卫等外部因素进行了一并检查。

通过此次安全自查活动,我公司热电厂安全生产运行的总体情况比较平稳,没有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生产事故及人身伤害事故的安全隐患,但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上仍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逐一备案记录在册,并落实专人专责限期进行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并建立安全生产隐患复查、倒查制度,不定期对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此次检查成效落到实处。

(三)汇总整改

通过此次自查活动的开展以及贵局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后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对存在的若干问题逐一落实整改,并初步提出了整改方案:

1、关于厂区内未设立明显的高压设备及油区防火危险标识的问题。检查工作结束后,我们立即按照有关安全规范赶制了高压设备危险标志,并在合理位置进行张贴、标定。

2、关于安全出口缺少疏散标志的问题。根据消防法规紧急疏散的相关规定,我们在预先设计的安全通道处,完善了安全出口标志。

3、关于建立安全生产调度会议制度。自我厂试运行以来,每日下午5:00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召集安全生产协调会,对各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汇总、检查,并由专人做会议纪要。

4、关于员工安全培训记录问题。我们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专业考试、现场模拟操作、反事故演练等形式,督促员工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学习,并将员工的安全生产考核情况进行积累、备案,作为评价员工工作表现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7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的评审,是合理确定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根据本人实践经验,对如何合理运用评审方法、抓住评审项目内容的要点和难点进行科学评审作如下探讨,与同行共勉。

一、评审的前期工作

1、送审资料完整性

工程项目进行评审之前要求建设单位的送审资料真实完整,是开展工程预结算评审的基本条件。由于建设单位送审资料不齐全、不真实甚至发生错误而要求在评审过程中修改或补充资料,往往会中断项目的评审而影响评审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好送审资料的质量关,统一送审资料标准,对完整性、真实性和规范化不达到要求的送审资料坚决拒收并以正式函件的形式通知建设单位,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评审打下基础。

工程预结算审核所需的资料一般包括:项目立项批文和资金批复文件、施工图设计图纸、审图站审核意见、招标文件。招标答疑会议纪要、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竣工图、招标图纸(总价包干合同必须提供)、设计变更通知单、图纸会审记录、现场签证单、开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工程量计算书、工程结算书等资料,必要时还要提供施工日记、材料进场检验证明及施工会议记录等资料。

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合同内容

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要求评审人员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而评审人员往往对预结算编审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比较熟悉,但对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工程预结算审核基本上就是单纯的按图计算,总体上的知识结构还比较单一。评审人员应经常性学习研究相关法律法规,能更清晰的合理处理复杂的评审问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采取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如学习研究《招投标法》、《合同法》、《政府采购法》、安装工程算量软件的应用培训等,为进一步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财政投资预结算评审的内容

工程预结算的评审方法有全面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单价核查法、对比审查法等。目前最多采用的全面审查法,其能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实事求是,减少工程审核的错漏。

1、基本程序合规性审查

该项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立项,是否按照立项批复意见和资金落实批文开展项目组织实施。重点审查项目施工图设计是否执行限额设计,是否依照《招投标法》和政府项目管理要求开展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开展招投标程序。审查符合政府采购的设备材料是否按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执行。如项目应实施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而未实施的应严格进行审查披露,或变更符合重大变更需立项部门重新批复的,或变更结算金额符合政府管理规定要求的,要求建设单位按相关变更手续和批准意见后才给予确认变更部分的结算。

2、工程量审查

工程量是预结算编制的基础,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在工程量的审查上下工夫。要准确地核实各分部分项、措施项目的工程量,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不同专业的技术规范和工程量计算要求,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章节的说明和计算规则。在充分熟悉图纸和招标文件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审查工程量是否有漏算、重算和错算。

(1)一般情况下,工程量计算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按工程量计算规则核实工程量计算是否有误,但有些预结算项目平面图设计工程量与平面图设计比例不相符,导致工程量存在较大偏差,此时需要勘查现场进一步核实。例如大学城某外电工程,图纸设计图纸比例为1:200,但是实际我们勘察现场时,图纸与实际现场工程量比例为1:110,由此可见,我们在计算工程量时,当设计图纸存在疑问或者描述不明确时,采取勘察现场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避免施工单位的假报、虚报,节省财政投资。

(2)在采用清单计价模式时,应注意清单与定额在计算工程量时计算规则的不同之处。熟悉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与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区别,许多项目两者的工程量计算结果差异很大,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影响很大。如电气安装工程中电缆电线清单工程量是不计算预留长度,而定额工程量需考虑预留量,分清两者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工程预结算有较大影响。

(3)审查介绍工程量之前还应结合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有关工程量计算条款的约定,严格执行招标文件计算条款可避免工程结算的争议。工程结算应结合招标文件、招标答疑会议纪要、施工合同的相关条款来审核工程结算。根据合同承包方式和结算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的工程量、单价认定程序和计算条件进行审查。如亚运城机电安装工程与装饰装修工程,如何不结合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相关条款,就不能对该类工程施工界面有清晰的认识,让施工单位蒙混过关,很可能就造成工程量重复计算,给财政投资造成不小的损失。

3、单价套用审查

(1)审查设备、材料价格

工程预结算设备、材料价格的确定与审查是非常繁琐的重要事项,一般都依据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综合价格和厂商价格信息结合电话询价等方法。但往往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综合价格非常有限,还存在大部分设备材料价格比较难定,如果直接采用厂商信息价格编制工程预算,必然导致造价与事实差异大,如果采用电话询价为编制依据,往往与建设单位进行对数时存在不同意见,难以定案。我们评审时为了取得平衡点,尽量要求建设单位提供不少于三家的厂商报价询价单,经评审核查后再合理范围内确定设备材料价格。另外评审单位可以根据地方情况编制设备材料价格库,可参考已审核项目、已招标工程项目、已竣工结算项目的材料预算价格,可根据厂商的报价结合市场价格涨落因素进行调整计算,设备材料价格的取定要尽量符合当时的市场行情。对设备材料价格审核时还要注意工程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施工图规定,材料预算价格是否按规定计取。如电缆有阻燃的和耐火的,阻燃电缆可直接按综合价计算,但耐火电缆却没有综合价格,需要询价才能确定,两者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差异。

(2)审查定额子目套用

①对定额子目套用的审核,要注意定额子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和未包含的工作内容,如电气安装工程接地母线的敷设是包含土方挖填的,一般情况下不应重复计算土方挖填的;如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定额中已含配套的消防接口本体、止回阀、安全阀、闸阀又另套阀门安装定额,这就重复计算安装费用了;如给排水管道安装中未包含土石方开挖和回填费用,发生时应另套相关定额计算。因此要熟悉和注意定额的工作内容,以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②要注意看各章节定额的编制说明,熟悉定额中同类工程的子目套用的界限,力求做到正确合理。如安装定额给排水管道与市政定额中的给排水定额的界限划分,安装定额中工业管道定额与给排水管道定额的界限划分。熟悉定额说明,注意差异点,如消防工程中喷淋管道是套用消防册管道安装及其冲洗定额的,但消防栓管道安装及冲洗时按给排水册安装定额计算的。

③要重点审核工程定额的名称、规格、内容和计量单位与施工图设计项目内容是否一致,如给排水镀锌钢管分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及卡箍连接三种连接。又如通风空调中风管分为排风管及空调风管,两者区别是排风管不需要保温,而空调风管需要保温,而保温材料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铝箔玻璃棉保温,一种是橡塑保温,这需要读懂施工设计图纸,熟悉施工工序和定额规则才能做到不漏项、不重算,不错套定额,要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就需要预结算审核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熟悉定额相关规定,得出客观的结论。

④要审核换算的定额单价,有些分项工程定额单价的换算,定额规定只允许换算其材料结算价格及其消耗数量,人工费及机械费不允许换算。也有些分项工程定额单价的换算,定额允许换算,应重点审核其定额单价的换算或系数调整是否符合定额规定。如单芯电缆、五芯电缆的系数调整,安装工程中拆除系数的计算等。

(3)审查费用项目及其计取

①审核费率的套用是否正确。审核时应根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规定的各专业计价程序来计算各费用,依据工程规模审核其工程类别与所取费率是否对应,其企业属性与所取费率是否对应。有些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的依据。如市政工程中维持交通工程增加费用,并不是所有市政工程都发生此项费用的,应对照分析符合计算条件时才能计算。另如材料进场检验费用的结算,应按实际发生情况结算,不发生时就不应该计算,应要求提供检测服务所发生的收费发票作为结算依据。

②审核取费基数。根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规定的各专业计价程序来审查费用计算的基数是否正确,要注意各专业各费用的基数计算有所差异,审核时应严格按规定的计价程序规定的取费基数计算。

③工程结算时取费基数还要看合同的约定情况。有些费用的基数要求在满足规范要求条件下,还要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及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的有关内容来结算,如广东省2010年定额就要求对预算包干费用的结算费率进行约定。

④部门费用会随政策变化规定来调整计算。如工程预结算中的税金及堤围防护费用的计算就要按国家或地方有关调整文件按不同时间段来计算。

三、评审报告的编制

评审报告要求按统一格式进行编制,规范要求,突出评审情况要点。一般要求工程概况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筑面积进行描述;评审依据按工程量计算依据、单价计算依据(计价办法、价格调整等)、税费计算依据、其他文件依据进行分类填写;评审情况按评审方法的采用、工程量单价核增(减)的主要方面、其他方面增减情况、特殊情况及处理方式说明。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的情况、其他情况进行分类说明,如送审金额变更、企业名称变更、是否招投标、是否超前期投资、是否超合同价及工期延期等情况。评审结果就批复预算金额或合同金额、送审金额、审定金额、核减率进行规范填写汇报。

第8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纵观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少数已开通多条线路的轨道交通单位对运营介入工作比较重视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更多轨道交通单位仍处于摸索阶段。运营介入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运营介入总体滞后,主要介入时间节点还停留在验收、接管阶段,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缺乏运营方意见。(2)组织机构设置不当,不能提供足够的协调力度和有效沟通渠道。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单位甚至不设立组织机构,导致运营介入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3)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轨道交通公司仅了指导性的原则,无配套的规章文本和工作制度进行落实,介入工作不能顺利实施。(4)工作内容不明确,介入组织工作未能形成标准工作流程,诸多问题不能在建设前期得以反馈、纠正。

2运营介入策划

介入工作策划应与新线工期策划同步进行。针对目前轨道交通介入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需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工作计划等方面入手精心策划。

2.1成立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需精简高效。依据轨道交通项目管理特点,可成立三层(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垂直管理架构(见图1),统筹管理、分层对接。此机构专门针对运营介入工作成立,不影响也不替代原公司各部门职能,同时满足后期验收接管、联调演练等工作组织需求。决策层的领导组由监管部门、建设单位、运营单位领导组成。负责制定介入工作的指导方针,决策工作组上报事宜,决定重大问题处理意见。指挥层的工作组由建设单位及运营单位的相关部门经理组成,负责统筹指挥介入工作的开展、协调处理各类问题、督促相关方落实问题整治。执行层的各专业组由建设单位、运营单位专业(车间)负责人组成,负责介入工作的具体实施,汇总、对接、处理各类问题,提出问题处理意见。

2.2建立工作机制

为使组织机构有效运作,必须配套对应的工作机制。运营介入需制定系统化工作机制,包括管理办法、规章文本、工作制度、资料归档等。运营介入总体工作机制见图2。(1)审定、《运营介入新线建设管理办法》。此办法是运营参与新线建设的核心管理文件,明确界定运营介入新线建设工作中各相关方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方式、要求等,并组织实施运营介入工作。(2)建立规章文本体系。依据轨道交通工程特点,与介入工作相关的规章文本主要包括安全(含工地)管理规章、验收工作流程、移交管理办法、联调演练总体方案、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方案等。以上规章,部分可结合前述参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修订或新编。(3)制定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具体体现为运营介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有效运作手段,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周报制度、对接制度、协调制度、考核制度等。(4)成果总结与资料归档。所有介入过程相关的技术资料、会议纪要、问题记录表、现场记录、调试记录、专题报告等均按照工程验收资料归档。在线路开通运营后,进行运营介入总结,形成介入成果文件,作为后续线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2.3制定工作计划

2.3.1采取WBS(工作结构分解)进行工作分解原则上轨道交通开通试运营前的工程行为均属于建设方职能。“运营全介入”要求运营方全面参与试运营前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可采取WBS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工作结构分解(见图3),以明确运营介入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2.3.2依据工期策划制定介入计划在WBS基础上,提前制定总体计划及实施计划。总体计划应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工期总策划进行制定,主要是统一各部门之间的阶段性工作安排,并落实年度人、财、物等筹备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应结合各设备设施设计、施工、调试具体计划制定,是介入工作的落地执行计划。2.3.3动态调整实施计划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原工程进展会实时变动。一方面,介入实施计划必须随工期实况动态调整、优化,提高计划可行性;另一方面,运营介入也应根据运营筹备的需求(如试运行期3个月等),对工期的实施提出调整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轨道交通线路能如期、顺利、安全地开通试运营。

3运营介入组织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可划分为工程前期、工程实施、验收接管、综合联调演练等4个阶段。运营介入新线建设工作需结合工程实况采取有效方式分阶段逐步组织实施。有效地介入工作方式包括组织调研、开展专题、提供或审核各类资料、参与会议、现场检查、跟进施工作业、参与调试等。

3.1工程前期阶段

(1)规划及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方应向运营方提供规划选线等基本情况;运营方应根据线路运营经验,对工程可行性报告运营相关章节内容提出修编意见,并参加工程可行性报告交流和专家评审会。(2)总体及初步设计。建设方、总体设计单位就设计技术原则及依据征求运营方意见;运营方应选取部分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并就设计文件相关章节内容提出意见。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方向运营方提供设计文件初稿,安排运营方参加设计文件会审,并就运营方所提意见的采纳情况进行反馈。(3)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设计(含设计变更)后,建设方向运营方提供施工图目录和具体图纸资料,并组织运营方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强审工作,运营方及时提出意见。

3.2工程实施阶段

(1)工程招标。在编制工程招标技术文件时,建设方安排运营方参与用户需求书及技术要求的研讨工作,运营方应组织调研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设备的功能要求、技术规格、维护保养、备品备件、专用工器具、专业培训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需求。建设方安排运营方参与设备系统开标、授标前澄清、合同谈判等工作,运营方及时安排人员参与。(2)设计联络。建设方向运营方提供设备系统设计联络相关文件,组织运营方专业人员参与设备系统设计联络、设计沟通等相关会议。运营方应结合运营需求审核技术资料,对设备系统的具体技术细节提出意见,积极配合完成设计联络工作。(3)设备系统生产制造。建设方组织运营方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设备的监造、调试、出厂验收等工作。运营方需依据设计文件、合同技术文本、试验大纲、运营需求等,参与相关设备的制造、验收过程,及时提出优化建议。(4)施工、设备安装、装修。运营方依据工程筹划、计划、工程进度等相关文件,跟进现场施工(含隐蔽工程)进度,掌握工程施工动态和重点工程进度,及时调整优化运营筹备工作。建设方敦促施工单位、供货商及时提交设备安装相关技术资料并向运营方提供,协助运营方参与现场施工、设备安装等监理、工地例会。运营方依据技术资料、相关规范要求,及时提出施工安装存在的相关问题。建设方将相关例会会议纪要抄送运营方相关部门。(5)单体(系统)调试。运营方需根据运营筹备、人员培训计划需要,向建设方、供货商提出设备系统资料需求及培训需求;建设方、供货商根据运营方需求,按计划提供设备系统的技术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操作手册等文件资料。运营方应及时学习研究并提出资料的优化及补充意见;各供货商应按要求进行修订,并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建设方组织运营方参与设备(系统)单体调试,运营方安排专业人员配合,完成后在调试记录上签字确认。单体(系统)设备调试完成后,供货商向运营方提供系统调试报告、测试记录表、遗留问题汇总表等。

3.3验收接管阶段

(1)工程验收。运营方应作为建设方代表成员参与各阶段工程验收工作,就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建设方相关人员沟通协商;建设方相关人员对问题作跟踪处理并明确回复。为确保试运营评审顺利进行,建设方须在各阶段验收后向运营方提供1份非正式的验收资料。正式验收资料应在竣工资料交接时一并向运营方移交。(2)三权接管。三权接管主要包括属地管理权、设备使用权、调度指挥权的交接。运营方与建设方共同起草编制接管方案,并经领导组审核后实施。移交前及移交过程中工作组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各专业组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及期限。对重大行车、消防、设备的安全问题,专业组、工作组组织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不能协商一致的问题,报领导组决定处理意见。

3.4联调演练阶段

(1)综合联调。运营方牵头组织,协同建设方各部门共同实施综合联调工作。运营方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综合联调发现的问题。建设方相关部门敦促各相关设计、施工、供货商积极处理运营方提出的问题并作回复。(2)运营演练。运营方应负责编制试运行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建设方需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配合试运行的演练、保障等工作,确保在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前基本完成试运行及各项演练。运营方应将试运行及运营演练的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建设方就报告所列问题及时组织整改。(3)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运营方需及时全面配合评审主办部门编制试运营准备综合报告及提供相关资料,并参加评审会议,负责运营相关内容汇报及交流。根据试运营专家评审会的评审报告,建设方负责实施相应工程整改工作;运营方应积极配合为整改工作创造条件,做好整改相关记录及备案。

4问题收集与处理

4.1问题收集

运营介入实施过程中,各方应采用统一EXCLE表格对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对于每个问题,所需填写的内容不限于表1所列项。填写问题纪录表的具体规范填写要求见表1。

4.2问题处理

所有发现问题应按收集、反馈、协调、整改或消除、归档等进行处理。处理过程总体遵循分层协调、逐级上报原则。遇重大问题,专业组可直接上报工作组、领导组处理,具体流程见图4。

5结语

第9篇:消防培训会议纪要范文

 

随着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档案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还未走向成熟和平衡,有些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管理很不规范,未按要求设置单独的档案库房或档案专柜,管理人员往往认为只要把档案材料收集起来,集中放进档案盒中保管,丢不了就可以了,没有进行规范的分类、整理和存放。这样以来,无论是在档案的利用、还是在档案的保管保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1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作用

 

1.安全生产档案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管理的基础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详实记录了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人员的管理、培训;所辖水利工程的运行、监测、维修、安全养护等方面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础。

 

2安全生产档案是分析事故原因的原始资料

 

事故的发生虽然有突发性和特点,但大部分事故与当事人思想麻痹和工作疏忽有关。对每次事故发生时间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详细的调查和完整的纪录,就有可能将他们和其他档案资料综合在一起,找出事故发生的共性原因,发现隐藏在事故背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做可以抓住安全工作的关键点,着重做好事故多发时间和多发部位的防范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更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安全生产档案是职能部门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档案,便于检查人员查阅安全生产资料,有重点地勘察水利工程现场,有效地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自身管理过程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状况,从而有事实、有依据、有针对性地监督指导水利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单位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成立和职责分工情况;本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管理制度等)。

 

2.安全生产工作文件

 

包括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上级下发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及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单位拟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及年度总结;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主持会议的记录;单位讨论重大问题的会议纪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执行情况。

 

3.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材料

 

安全生产措施费落实情况(安全隐患项目的整改、安全防护、消防器材购置等情况;劳动保护用品购置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等费用情况;安全生产经费的实施情况(包括经费计划安排、使用台账等材料)。

 

3.安全生产责任书、考核及奖惩材料

 

本单位与安全生产责任人签订的责任书;对安全生产责任人年度考核材料;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责任人的处罚材料。

 

4.安全生产检查材料

 

本单位安全生产(包括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危险品管理、安全操作、安全保卫及防范、安全防火等)检查记录;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建立事故隐患台账,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治理情况。

 

5.安全生产学习教育培训材料

 

组织安全生产学习、会议的情况(包括学习、会议的内容、参加人员、记录、照片等);本单位制定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及培训评估改进情况;在职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及对特种作业人员、新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三级教育情况。

 

6.应急机构、预案及演练材料

 

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情况(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洪度汛预案及演练情况等)。

 

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

 

1.加强对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各级领导,要把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纳入单位工作计划,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部署。

 

2.规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制度建设是规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结合水利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鉴别、归档及保管保护等制度,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并将档案管理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做到职责明确,规范管理。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往往涉及到单位各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解决。因此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密切联合,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档案管理网络。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者还要深入到可能产生安全生产档案的各单位,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为收集整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人是决定因素。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人员应熟悉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安全生产管理业务,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有履行职责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要定期接受相应培训,不断学习档案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以适应档案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需要。此外,档案管理工作连续性强,档案管理人员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适应。因此,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必须保持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

 

4.实现安全生产档案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归档文件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排列、编目和保管,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文档一体化进程,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决定了档案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为加强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国家档案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体系,履行档案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