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专业技术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现状;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20
0 引言
传统的机械加工模式的核心是人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实现较低的生产效益。随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机械制造的生产速度较之以往大大提高,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成本。整体来说,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机械制造业传统劳动模式向现代化劳动模式的转变,推动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新型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水平。
1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概述
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首先,在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由于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制约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其次,很多企业在人才的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企业内部综合素质强的员工数量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建立在理论上,并不了解具体的应用方法。在机械设计工艺水平方面,盲目的照搬照抄只会降低整体设计水平,制约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最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缺乏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掌握和应用,我国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2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对机械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所谓机械自动化生产,就是利用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生产方式。目前,在轻工业领域、石油化工领域,甚至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都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实现了机械生产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疑给各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管理上,仍存在许多缺陷,国外自动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被各行业视为企业生存的重要技术,都在追求技术的不断创新,以更好的服务于当今机械生产制造业,并收获了良好的成果。但这种情况在国内却很少发生,国内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管理上,明显的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对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来说,只有努力学习和创新自动化技术,加强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推动机械行业生产的发展。
2.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虽然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观念,上到企业的管理层,下到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对先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不适应,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整体实力的强化,专业人才的缺失无疑是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推广十分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应当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专业工作团队和管理团队为基础,突破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障碍。此外,还应当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工作,仅仅凭借理论知识很难实现在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内的灵活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重视专业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研究出适合自己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3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策略
3.1 明确发展方向,提高管理效率
机械自动化技术以机械化取代人力,其目的是实现生产的高效性和系统性,再机械自动化生产应用过程中,必须明确发展方向,在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应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培养自动化技术创新意识,在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研发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积极促成机械自动化技术产业链,注意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从整体上提高机械工程的管理效率。
3.2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
专业技术人才是全面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核心力量,只有充足的人才投入才能更好的满足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首先,我们应该从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寻找不足,改变传统的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理念,不仅要求专业人才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工作,做到“工学结合”,让学员以充分的实践来融入到机械自动化技术操作体系中,培养出全能型的技术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对学员自身潜能的发掘,适当引导学员能力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建亮,吕顽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3(05).
[2]徐永新.浅谈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7).
(1)制定《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量化工作任务,建立考评制度,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年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年底进行工作评比。(2)明确技术服务单位职责,州、县(市)、乡(镇)农机部门将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示范点蹲点服务,保证示范基地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全州每年下派专业技术100余人,指导春耕生产工作,狠抓农机作业质量,促进全州农机作业质量大幅提升。并组织县(市)专业技术人员互相观摩学习,学习示范基地规模化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的方法、农机作业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好的做法和经验。(3)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示范基地倾斜,各县(市)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大幅度提高了示范基地农机装备水平。大力开展破埂除垄等工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州、县两级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4)利用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农机“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对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和农民,分别制定不同的农机化培训方案与培训教材。从2008年起,每年培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农民5万人以上。(5)示范基地通过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机先进技术的认识。从2009年起,先后承担了自治区农机局、州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业部组织召开的机采棉现场会,参加人数超过2000人。
2存在的问题
(1)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够,土地连片种植基本可以实现,但长期存在农作物连片种植只去掉了田埂,组织连片地块统一种植管理难度还很艰巨。一是连片种植规模化不够,存在示范基地建设土地虽然连片,但土地管理措施仍由每家每户自己实施,农资由连片地块里的每家每户农民购买,播种等各项农机作业各自实施,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种植。二是农作物种植品种不统一,不利于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三是因管理不能协调一致,田管不到位导致作物生长不一致,影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2)农机农艺技术衔接融合不到位,影响农机作业标准化建设,作业质量提高缓慢。对于棉花、番茄、甜菜、土豆等作物影响尤为突出。棉花、番茄、甜菜等作物如不能按照机收模式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损失高达5%~10%。(3)培训与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培训和宣传工作不够扎实,农机作业技术规程、技术培训形式单一,没有落实到最需要农民和农机手的层面。
3建议
关键词:农用拖拉机;故障;维修保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并开始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市场经济带动着农业的进步,使一些农业机械化用具提高了科技的水平。由于一些农机手的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在拖拉机的操作上比较娴熟,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而对于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缺乏重视。不具备拖拉机的维修技术而使其机械使用的安全系数降低,不但影响到其功能性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影响到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1 农用拖拉机维修保养中的不当之处
1.1 油选择与使用方法不当
在农用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当中,油是常备物品。
1.1.1 油的选择
在为农用拖拉机选择油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选择适当的油。而且,根据季节的不同,所使用的油也会有所区别。在冬季所使用的油一般都会有防冻效果,而夏季所使用的油则具有抗高温性。拖拉机操作手由于对油的选用往往会忽视,这就容易造成油对拖拉机产生负面的影响,更不会达到维修与保养的效果。
1.1.2 油的使用方法
购买油要注意质量保证,根据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操作。另外,油也是有保质期的,一定不可以使用超过期限的油。所以,及时更换油对于拖拉机的维修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使用后的油,其中会留存有机械杂质,尤其是一些机车经过了大修之后,如果对其中的杂质不清理干净,就容易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
1.2 对新车不认真检查与保养
由于对于新购进的农用拖拉机性能认识的不足,所以,很多农机操作手认为,新车是不需要进行保养和维修的。但是,如果对于新买来的农用拖拉机不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就很容易由于操作技术上的不成熟而导致机身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农用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1.3 活塞的安装方法不当
在农机拖拉机上所安装的活塞装置,注意一定不可以用明火加温。有很多的农机手,为了方便起见而采用明火加温的方式,结果导致了活塞变形。活塞在设计上,应实际需要而薄厚不均匀,在高温的作用下而导致变形后,会大大地影响到了其使用寿命。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农用拖拉机造成很大的影响。
2 农用拖拉机维修保养技术
2.1 供油不足的保养技术
当拖拉机出现供油不足现象,特别是在拖拉机运营的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出于安全起见,就要及时将油管或者机油滤清器卸掉。油嘴或者柱塞要更换或者清理,注满油后在将机油管上好。然而如果出现漏油现象,要将接头处的胶圈更好,并拧紧螺栓。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拧紧螺栓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好力度,如果拧得过紧。
2.2 农用拖拉机磨合保养技术
对于新购进的农用拖拉机,在进行维修保养的时候,尤其是经过大修之后,要按照规定进行磨合。磨合的过程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规定从低速、中速到高速来运行发动机。一旦有异常发生,要及时排除故障并继续磨合。
2.3 机件严重磨损的保养技术
为了提高机件严重磨损的保养技术,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水和油。特别是如果使用不洁净的机油,当农用拖拉机出现供油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残渣堵塞油道。同样的道理,如果使用不洁净的水,很容易在水垢的作用下,导致发动机降低功率。空气不洁净而导致的缸套和活塞的磨损,会使发动机启动困难,并严重地磨损了纪检。拖拉机的使用寿命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3 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农用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当中,虽然农机的使用寿命所受到的影响是很多因素所造成的,但是有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用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问题,就需要重视对拖拉机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并提高农机手的文化素质。
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农用拖拉机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那么维修保养人员也应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设立农用拖拉机专职培训机构,以解决维修人员面对农机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无所适从的状况。采用组织培训的方式,让维修人员在原有的知识技术水平上得以提升,使其在专业技能上与新型的农用拖拉机同步。
4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农用拖拉机的使用,其维修和保养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如果专业技术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而通过了解拖拉机维修保养中的不当之处,并学习一些技巧,同时提高农机手的基本素质,对于促进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智超,王立阳.农用拖拉机维修保养技术[M].农机使用与维修[J],2013(02).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刘发友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张廷禄、副所长阳昌洪、科教科科长何林、管理科长张兴建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
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机械专业认知导论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是本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应基本掌握机械概念及机械技术范畴,基本了解机械制造与设计的概念,认识机械制造企业环境。认识将来自已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与岗位任职要求,培养专业认同感与学习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材,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课程教学的必要性、相关内容
学生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报考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都想通过认真学习成为这方面高素质人材。但机械制造技术是实践性、实用性、综合性、经验性、专业性、工程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有热情和兴趣,但对机械制造技术常识和感性认识基本是空白。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很长时间后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模糊,缺少整体认识。针对学生的现状,在学生入学初期应用25-30课时集中学习机械专业认知导论课。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性质、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了解机械制造的概念和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学习了解机器的组成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常识、机械传动知识、标准件的知识、材料使用性能、加工工艺与设备的一般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实施
课程教学实施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
课程实施计划;分别订出课堂理论教学和到企业现场参观时间,安排讲课内容与准备训练项目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教学环境说明教学载体。
理论教学部份由具有一定的机械工程生产背景,系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知识,实践经验丰富、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熟悉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和高职教育规律、教学效果好、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艺术、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教师。向学生指导性的、概貌性的讲解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机器的组成、机械传动知识、标准件的知识、材料使用性能、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方法、学习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的一般知识、学习掌握零件制造方法、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要求,了解现代制造新技术和机械行业发展规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并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实物等进行辅助教学。
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在参观企业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向学生讲解与交流,主要目的是要学生认识机械企业及环境、机械企业文化、了解生产过程、技术及管理,职业岗位与职业环境、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范畴和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再由教师组成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写出个人的心得。
课程教学结束后每位学生写一份详细总结作为课程考核。
四、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基本了解机械制造与设计的概念。
(2)认识机械制造企业环境。
(3)为今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关键词: 机械设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55-01
《机械设计》课程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当前《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前沿技术更新不足;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满足社会对一专多能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 理论教学环节
1.1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的任务,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加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克服原课程内容结构固化、偏重自身完整性和教学内容组织缺乏弹性等问题。提到《机械设计》课程,人们素有“内容多、难掌握;零件类型多、设计方法难于统一;参数、公式、图表多,难于记忆”的“三多、三难”之感,教师认为不好教,学生认为不好学。我们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以“够用”为原则,对过深的理论推导和公式、公理等的推导、证明,可在有选择的、不影响知识理解连贯性的前提下略减或删除,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实用的结论,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例如在齿轮传动中,齿而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或校核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都可删除不讲,只介绍结论。公式只要求会选用,理解公式中每个参数的含义,会计算就可以了。再比如,流体动力的基本方程的推导过程我们也可以选择不讲,只需要了解形成流体动力的必要条件。总之,要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根据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特点进行调整。
1.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备课――课堂讲授――课后总结这一主线中的各个环节。
(1)认真备课,使课堂内容少而精且与专业最贴切。在课程教学学时不断减少的大趋势下,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少而精。但是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少而精并非简单地减少教学内容,而是要恰当地精选内容,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而要精选和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必须明确教学要求,吃透教学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日的性和针对性,才能主次分明、逻辑严密,使教材由“厚”变“薄”。在教师认真备课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带着问题来上课。
(2)课堂讲授过程中,重视互动,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不活跃,往往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设计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分析,没有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而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讲授过程中要用贴切的词汇和术语来表达所传授的概念和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机械设计一这门课不感到枯燥无味。当学生对讲解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者是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后,可以先请班上其他学生试着回答,再由教师进行细致讲解,印象会深刻许多,比单一的填鸭式教育效果要好。当然,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采取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说,在讲解四杆机构的应用的时候,例如讲解机构的运动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上雨刮器的运动过程;讲解齿轮系的时候,可以播放汽车变速器的工作过程等等。此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录像,这样不仅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课后总结。对教师来说,课后总结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使以后的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
2 实践教学环节
2.1实验环节
《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学生要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只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其弊端,实验大多是观摩性、验证性的,基本上是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几个项目,学会一些操作,而无实际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由于实验课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不单独给学生评定成绩,造成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缺少积极性,而是抱着被动、敷衍式的学习态度。我们设计了带传动实验、滑动轴承实验、减速器拆装及轴系结构分析实验等等。其中,带传动实验中,进行平带、v带和圆带的实验,可通过计算机测试分析软件自动绘制滑差率和效率曲线,并可进行传动过程的模拟。
2.2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不少学校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都还是集中在减速器的设计,这就难免招致一些偏见,认为教学落后于社会发展。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认知有一定的误区。我们讲解某一具体零件的设计方法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要让学生去设计这一零件,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种具体的设计方法,从而具备机械设计的一般能力。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设计之前,除了进行减速器的拆装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带学生去机电市场调研,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产品价格,培养学生建立产品的工程实用性、成本设计思想。
对于未能集中开设课程设计的班级,我们把课程设计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设计,结合相应章节的知识点,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这样,即使在不安排课程设计的情况下,也能熟悉一台机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并在设计过程中学会工具书的使用,这点对于本专业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3 考核环节
目前,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法还是期末考试,通过一次性定时闭卷笔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是侧重于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掌握,会造成学生在临考前死记硬背、临时突击,不利于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建议今后对学生的考核可以突破现有的模式,参考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的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这样的评价体系应该能更真实的反应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4 结束语
《机械设计》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但课时相对较少。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机械大系统的观念、工程意识、机械设计能力、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为今后进行相关机械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工业生产;实践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92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是传统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但传统的机械自动化效率都比较低,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出,机械自动化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能够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
1基本概念
机械自动化是指通过利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实现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处理。通过使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率,因此近年来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1新设备的应用问题
机械自动化的实现需要购置大量的新设备,而新设备安装后缺乏必要的使用培训。尤其是对一线的工人来说,相关的自动化知识不足,直接应用设备的能力不强。另外,新设备上线后与原有的生产环节的协调与配合,新设备在生产线中运行情况的调试等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还需要M一步提高。
1.2忽视对人才的培养
一些企业在应用机械自动化设备后,人为只要使用新设备就可以应用新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忽视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然而,自动化生产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操作,尤其在一起关键的环节中,人工生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讲,新技术的研发、新设备的调试和应用等,都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才能实现。过分的强调和依赖自动化,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2.1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目前,工业生产领域普遍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这种以数字化计算机为基础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生产质量,因此目前已经广泛替代了传统的基于模拟算法的模拟控制方案。另外,以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也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集中控制模式,经过实践检验也是非常有效的。
2.2实现了监测过程的自动化
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关键生产环节,都实现了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生产环节、关键参数、产品质量等,也包括能源使用情况、安全性、规范性等的监测。同时,管理流程的合理性,预报、报警状态的可用性等也得到了实时自动化监测。从全流程保障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安全、可靠、有效生产。
2.3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
工业生产领域通过引入机械自动化技术,大大提升了信息化的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大量应用,其作用和意义得到了普遍认可。一些企业建立了专业的信息化系统用于企业的流程控制、能耗控制等,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过程控制系统以及安全管理系统,提升了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可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而一些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最近,还有一些公司使用了数据挖掘系统,通过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给企业提供了决策支持。
3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分别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角度探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3.1轻工业生产
轻工业生产是指对日常生活消费品、化工产品以及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领域。机械自动化在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指简单的机械设备的应用。具体包括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自动生产线、产品质量监测系统等,化工产品生产中主要是质检的自动化,而农副产品生产领域主要是自动收割、农副产品作业环节中的机械自动化实现。在轻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一般较为简单,主要通过机械设备的简单重复来实现,应用简便,但大大提高了轻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需求。
在轻工业生产中应用时,主要关注机械自动化与实际需要的契合程度以及技术的易用性,要能够保证技术有效使用、资源充分利用等。
3.2重工业生产
重工业生产主要包括的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等产生影响的重大工业生产。由于重工业生产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较高。通过使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完全通过自动化控制程序完成重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工作。除了能够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外,还能够完成许多恶劣条件下的工作。例如井下探测等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电气工程任务,靠人力很难完成。而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感应、计算机数据分析等技术探测到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情况。
3.3机械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在轻工业生产和重工业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技术,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通过减少人力资源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推广机械工业自动化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自动化技术是不能够完全替代人工操作的。一些关键控制环节还需要继续由专业技术工人来操作。其次,过分强调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而忽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训,长久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新技术研发、新设备的应用,以及新生产线的配置、培训等,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企业如果过分强调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忽视传统人力资源的管理,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利用自动化技术,同时加强人员管理,重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4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探讨
由上文分析可知,无论是重工业生产还是轻工业生产,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都能够大大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完成恶劣条件下的生产任务。未来,自动化技术将继续发展,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4.1重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更加精细
机械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重工业中的应用将更为精细,更多高精尖的产品将会不断研发并投入生产中。自动化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重复作业,而逐渐转为智能控制、流程优化、资源利用率提升等方面。现有应用中的一些缺陷也将逐步被改善,从而更好的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4.2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为了提升工业生产的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品,至关重要。通过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ERP、MES系统,应用智能化的自动控制技术,利用客户关系分析系统、数据挖掘系统、电子商务等系统,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未来,这些现代化的信息化系统将会全面铺开、广泛应用。另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必将会加强这些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4.3进一步提高集约化水平
未来工业制造,尤其是重工业生产领域将会向集成化、实时化方向发展,满足准确定位问题、有效分析原因和及时处理漏洞的要求。这就要求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适时引入新的技术,与时俱进。另外,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才可以在企业大范围中推广应用机械自动化。引入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实现数据挖掘,从而推进工业生产领域的全面自动化,推进机电一体化。
4.4提升生产自动化能力
通过工业生产领域各个关键环节引入自动化技术,提升自动化处理能力。例如,自动质量监测系统,智能化分析和处理系统,问题预警和分析系统等。通过提高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冶金和信息化的融合,满足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使远程控制、实时数据传输、实时的指令下达等成为现实。
4.5引入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完全的模拟化操作,同时能够实时发现问题、动态调整关键技术,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机仿真技术、控制理论技术等。引入虚拟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工业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加大虚拟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培养和引入高技术人才,是下一步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
5总结
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领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现存问题,以及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从轻工业生产和重工业生产两个角度探讨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对机械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有效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对工业生产领域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海健.试论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商,2015,(21):198198.
[2]毛瑞兆.论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J].冶金丛刊,2016,(6):3636.
[3]严梁立,钟铭.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1):251251.
东台农作物秸秆资源以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秸秆为主,据2015年初步测算,我市秸秆资源有120万t左右,其中大小麦秸秆资源约45万t,水稻秸秆资源约36万t,玉米秸秆资源约15万t,油菜秸秆资源约10万t,其它秸秆资源约14万t,其中小麦、水稻秸秆资源占全市总秸秆资源70%以上,因此解决东台秸秆废弃、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2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相关要求,坚持源头治理,多措并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 以机械化还田示范方建设为引领,全面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最有效的一项措施。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整合资源、要素聚合为抓手,充分运用市场、经济及法律等各种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推行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切碎机收、统一秸秆还田、统一收费标准的“四统一”模式,加快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方建设,以技术培训、召开现场演示推进会,加快全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迅速普及。今年以来,采取集中培训、各镇区自行培训等方式,全市累计培训秸秆机械化还田专业技术人员1066人。夏熟和秋熟前夕,市政府分别在东台镇和溱东镇召开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会,现场示范演示联合收割机收割及切碎,全力推广大中拖配套的秸秆还田机、反转灭茬旋耕机、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秸秆还田机等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2.2 以草业合作社和收购加工实体为载体,加快建立农作物秸秆利用产业化运作体系
近年来,我市针对秸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收获期长的特点,大力扶持发展草业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点等市场主体,加强政策扶持、业务指导、绿色通道和市场开拓服务,提高秸秆购销、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重点在稻区的五烈、溱东、时堰以及安丰等镇区建立了一批草片场专门收购秸秆点,年收购秸秆达10多万t。溱东镇蓝绿草业合作社和进之辉草业合作社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农委的指导下,按照统一打包钢绳、统一打包标准、统一上门收购、统一收购价格的“四统一”服务模式运作,在环保部门的协调下与双灯造纸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规模迅速扩张。目前,几草业合作社已拥有专门从事农作物秸秆收购的草场38个、液压式打包机80台,带动农民经纪人300多个、农户7.1万户;收购量达到6万多t,覆盖范围扩大到邻近镇村及兴化、姜堰、海安等县市;干草的收购价格也由成立时的每t100元左右提升到今年的280元,大大提高农民售草积极性。蓝绿草业合作社还与周边的6个草场合作,利用秸秆压块制粒作为锅炉燃料,年加工秸秆颗粒3.9万t。
2.3 以多途径利用技术推广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综合效益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我市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调研,总结出秸秆综合利用的多种技术措施,全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我市能源化利用秸秆1.15万t,覆草还田、稻麦双套、腐熟还田、高茬还田等肥料化方式利用秸秆31.35万t,作为燃料等其它形式利用26.5万t,落实秸秆各类临时堆放场地4000多个。一是留高桩收割技术。目前,我市夹作麦田收割时留茬高度基本都达到1尺左右,还草量达300kg/667m2,留在田里的麦秸桩,在农事操作中被踩倒,夏秋高温多雨很易腐烂;后茬种植水稻的,则普遍采取留高茬水旋耕的方法。二是覆盖还田技术。全面推广棉花、玉米、大豆、桑树等旱作物的行间覆盖秸秆或颖壳技术,覆草数量多的每亩可达千斤。覆草不仅可提高地力、改良土壤、保墒抗旱、抑制杂草、调节土温、保持水土,桑园铺草还能防止大雨溅起的泥浆污染桑叶。三是堆制还田技术。将雨后潮湿的秸秆堆好踩实,进行高温堆沤,利用纤维分解菌产生的高温来加速养分的转化并杀死大部分的病原物,堆制的秸秆用作基肥。四是过腹还田技术。我市利用山羊等草食性牲畜饲养量大的优势,在头灶、南沈灶等镇重点推广油菜、大豆秸秆机械粉碎养羊技术,在安丰、唐洋等镇主要推广玉米秸秆青贮养羊技术,在富安、溱东等镇推广秸秆饲养奶牛技术,既能消耗部分秸秆,又产生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头灶镇以海联、永红、兴灶三个村为轴心的秸秆养羊示范带,区域内户平养羊达30只。富安镇弓湾村奶牛场利用青贮玉米秸、粉碎油菜秸等饲喂奶牛,奶牛存栏量超过100头,年消耗秸秆达200多t。安丰镇充分依托华东山羊市场大力发展养殖业,年可消耗秸秆近700t。五是栽培食用菌技术。及时总结推广大小麦秸秆和稻草混合配制蘑菇料种植蘑菇技术。安丰镇红安村大力发展秸秆种植蘑菇,安丰镇红安村,浙江人在五烈镇大力发展秸秆种植蘑菇,年消耗秸秆近7000t。六是编织技术。安丰、梁垛等镇动员农户用秸秆编织草帘、草绳、草苫及一些工艺品,其中丰西、洋洼、红安等村的秸秆编织发展已形成相当规模,秸秆消耗量逐年增加。七是秸秆直燃锅炉应用技术。抓住煤炭资源紧张和价格上扬的契机,积极鼓励有关企业应用秸秆直燃锅炉,直接使用成捆的秸秆作为燃料,仅富安茧丝绸有限公司一家今年就消耗秸秆1万多t。八是保温砖制作技术富安、安丰部分建材企业将秸秆粉碎后添加到保温砖中,每万块砖消耗秸秆0.8t。九是秸秆发电技术根据国家能源局有关专家的指导,我市将利用原热电厂搬迁改造的机会,建设一条秸秆和城市垃圾发电生产线,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十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通过秸秆沼气发酵技术、秸秆气化、秸秆固化技术等多种能源化得用途径,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产生清洁能源,实现再循环利用。
3主要对策
3.1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深度研发
农业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正在积极试验示范,通过对秸秆综合利用深度研发,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安装一种压缩颗粒机,颗粒直接抛洒在田间,或抛洒在行中,农户愿意收集的,也可用袋收集当成饲料使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这种机械,如果真的研发成功,不仅能解决秸秆深度利用,而且能节工省本,同时能提高经济效益。建议从省级层面甚至国家层面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不断完善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探索新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3.2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宣传力度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社等开辟专栏、专版,制作、播发专题视频,多角度、多层次、大容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利用农村广播,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市教育局要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组织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学生来影响家长,把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宣传,营造全社会抓“双禁”、防污染、保环境、树形象的浓厚氛围。
3.3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矿山设备 使用诊断维修
中图分类号:TD21
前言
矿山机械设备是构成矿山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对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的技术水平也必须相应的提高,正确的操作设备,提前诊断故障以及及时的维修设备、合理的维护与保养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恢复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工作,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也是矿山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在使用方面
加强操作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操作机械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的使用情况挂钩,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不少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工作现场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加强操作人员责任意识对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将非常有利。
在诊断方面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矿山工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生产装备不断向着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对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性能要更好,功能要更强,精度要更高。这些要求必然使设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昂贵。大规模生产的流程化也越来越普遍,故障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各样的矿山设备中。判断工艺流水线甚至整个矿山的生产状况是否正常,会否出现故障的苗子,以便随时进行在线维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故障诊断技术的方法有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按照设备状态信息的物理特征进行诊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l)振动诊断。以机械振动、冲击、机械导纳以及模态参数为检测目标,测量振动的频率、速度和加速度。
(2)声学诊断。以声音的噪声、声阻、超声、声发射源为检测目标,测量声音的声强、声压及声频。
(3)温度诊断。以温度的温差、温度场、温辐射、热像为检测目标,测量温度源的温度的大小。
(4)化学诊断。以产品及泄漏物为检测目标,测量气、液及固体的成分变化情况和化学反应情况。
(5)光学诊断。以光亮和各种射线效应为检测目标,测量亮度、光谱的情况。(6)强度诊断。以应力、应变、扭矩为检测目标,测量用力的强度的大小。
(7)压力诊断。以压力、压差以及压力脉动为检测目标,测量压力及流量的情况。
(8)电磁量诊断。以电流、电压、电阻、功率及磁通为检测目标,测量电磁量的情况。
在维修方面
加强维修人员的维修知识培训,使其熟悉机械故障的形成过程、充分掌握机械故障特性、维修特性,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克服盲目性维修等错误性的维修方法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3.1机械使用与技术状态的变化
机械在使用中受到各种能量的作用,这些能量的作用主要包括:(1)周围介质能量的作用,包括执行任务的操作人员、修理人员和环境条件的作用;(2)与机械运转以及各机构工作有关的内部能源,如各种载荷、振动、温度等;(3)在制造和装配中集聚在机械材料和零部件内的潜伏能量(铸件的内应力和装配内应力)。这些能量主要以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存在,当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首先将使零部件出现损伤,具体表现为磨损、变形、裂纹、疲劳、腐蚀等,损伤的出现使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间隙等的改变结构参数的变化又导致了机械功能输出参数发生变化,如机械的输出功率、速度等的改变。
随着损伤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逐渐超出允许值。若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而功能输出参数并未超出允许极限范围,则认为机械出现了潜在故障,对应状态为失常状态,此时应通过维护进行消除;若机械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都达到极限值,且系统功能输出参数严重超限,使用的经济性明显下降,此时机械处于极限技术状态,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新。
3.2机械故障特性
机械故障具有潜在性、渐发性、耗损性、模糊性、多样性等特性对于解释故障发生的原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由于内容的原因就不在多做阐述。
3.3维修特性
3.3.1机械维修包括维护保养与修理,维护保养又分为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条件下的保养;修理可分为故障小修、中修和大修等;其中维护保养属于预防维修,修理属于故障维修。
3.3.2预防维修是建立在潜在故障基础上的,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和减轻零件的损伤,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其主要内容为清洁、、检查、调整和局部换件等,不同级别的保养对象和周期是不相同的,因而对机械的性能影响也不一样,保养级别越高,维修范围也越大,性能恢复也就越好,但根据机械故障的耗损性,维修都不可能恢复如新,因此预防维修一般都是不完全性的。
3.2.3故障维修是建立在功能故障基础上的,其目的是为了排除故障,恢复机械的完好状态。机械的大、中修是一种较彻底的维修,其对机械的性能恢复较大,虽属于修理范畴,但可按预防维修的方法进行分析。
3.4目前矿山企业对维修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维修方法如: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换;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不检查新件质量;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这些维修方法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维修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由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薄弱,为了从根本上消灭这些错误的维修方法,就应加强有关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个从事矿山维修的人员都真正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知识。
结语
矿山机械设备因条件所限,不能一一使用,但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注重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故障特性,维修特性、故障过程,进而编制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采用正确的维修方法使机械设备的寿命得以有效延长。同时还可以与地方大型生产企业合作,合理利用先进检测与修复工艺,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进行处理,使各类机械设备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