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语八则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语文教材改革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从不同版本和特色的教材内容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教育改革的侧重点,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动力十分强劲,对于未来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现阶段要将优秀地方教材之中的特点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和归纳。长春版语文教材因为知名度较差,在业内很少得到关注。
一、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特点
(一)保持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从我国悠久的历史角度出发考虑内容编写的问题,在教材的内容上与选文的编写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首先,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古代作品中有:《古代神话六则》、屈原的《国殇》、选自《晏子春秋》的《晏子使楚》、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现代作品有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光未然的《黄河颂》、贺敬之的《回延安》等。其次,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加入了很多提高初中生道德素养的课程内容,其中主要体现了初中生尊老爱幼、团结、拼搏、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向上、乐观人生、重义轻利等良好品德,保持了孔子的儒家道德,行为规范教育,课文有《论语八则》《论语九则》。
(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容编写与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学习兴趣入手,选一些关于学生真实学习需求的内容进入课本,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学习积极性与发展动力。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帮助许多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很多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独有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大多数都建立了一种灵活的学习思维,在尝试中学会了一种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
(三)选文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材的选文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反映时代进步和科学精神,体现多元文化,架起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生命、学生与生存、学生与世界的桥梁,帮助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内容的选择上不仅具备民族性与典范性,而且具有浓郁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如无私、坚强、友爱、宽容、敬业、诚信、热爱科学、治学严谨、尊重环境、保护环境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现代的先进理念。
二、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对策
(一)完善助读系统和课后练习系统
现阶段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但是在学生后期或者是课堂下的复习方式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一些学生只能在课堂上保持集中精力和较强的学习动力,离开课堂就无法独立完成语文作业和学习任务。
对此,作者建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完善语文教学内容的后期助读系统和课后练习系统,语文教学的导读系统是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学习重难点,而助读系统和课后练习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在书本之中加入总结和归纳部分,让学生在课堂下面,通过自我的独立学习,认真分析知识的要点。
(二)加强校本教学、研究、进修一体化和制度化
在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过去的设计理念与编写经验来看,语文教学内容渗透进入一些道德思想,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爱国情操就已经是最主要的教学重点了,然而这种思想时过境迁,随着经济发展和地区文化发展的独特性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地方性差异和地方文化需要在内容之中得到体现,让更多的人掌握到本土风情的知识和文化。
因此,在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校本教学理念,从研究性教学内容入手,在内容中加入本区域的文化知识,结合地理优势给出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了解本土文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研究能力,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锻炼发散思维,扩展学生见识,让学生自我研究与深入探索,提高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进修一体化的发展稳定性。
(三)提高教师自我素养,保持现代化教学能力
时代是不断前进和变化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保持一定的前进动力,提高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跟上时代节拍,保证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不会被社会所淘汰。长春版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传统过程中的确是采取了一层不变的办法,教师自我的培训与提升自然也变得少了很多。
未来,长春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队伍要抓住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所提供的锻炼与积累的平台,不断充实与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促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积极向上的校本研究的大环境下,主动和同仁合作,并积极开展个人行动研究。在课堂上,多多观察自己和学生的反馈;课后,及时把授课过程整理到自己的教案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或教学方法,这样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赵丽芳.浅谈语文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继承传统[J].科教文汇,2009(17).
【关键词】因材施教;中职生;方法
一、因材施教概述
因材施教源于我国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与他弟子子路、冉有的对话(《论语・先进篇》),堪称二千五百多年来我国教育的“经典”,如今已经完善成为包含教育思想、方法、原则、评价的理论。其要义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和个性差异也即具体特点,实施相应的也就是不同的教育,达到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有着突出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功用突出
教师若跨专业或多班级教学,一定深刻体会到多番轮换教学对象的教学困难。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时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目标,以适合不同的学生,才能上好一堂课。难题一方面来自职业教育专业多样化,另一方面源于学生学力参差不齐,以及学生青春期个性分化,智能差异明显。笔者在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面向全体,一视同仁”的教法并不适合中职生。解决此难题的策略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总之,必须“以万变应万变”,“以差异对差异”,灵活善变备课上课。
三、中职生这块材
中职生处在16-19岁的青春期,他们虽然模样已是大人,心理却尚未成熟,智力潜能待开发,性意识开始成熟。其心里充满各种矛盾斗争:情感丰富而又不稳定,情绪容易激动冲动,思维活跃而又片面,接受新事物快,体验却肤浅,有自信又有自卑,个性鲜明尚未稳定;行为有时会叛逆,在适应生活、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其个性人格的调整、定型期。另一方面,他们与中学生相比有所不同。中职生怀着专业学习的目标理想,为掌握专业技能努力。中职生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构成一个独特的学习主体,这就是教学的依据。如果教师不能掌握这些情况,不能在备课上课中实施因材施教,就把课上砸。
四、因材施教方法八个方面
(一)因学生专业不同而施教
实践证明:结合学生专业越紧密的教学内容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学校教育环境、所有课程都合力到学生的专业上来,随着学生对专业越来越熟悉,他们的学习目的从无到有,兴趣从无到有,学习责任从无到有,便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义不容辞。因此,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备课上课。比如可以通过向专业教师请教等途径了解专业知识,力求所引用的例子、图片、器材均来自学生所学专业,所解释的引导朝向该班的专业方向。如果教师同一门课教了三个不同专业班,就要准备三种专业知识,同一节课就要备三个不同的教案。教师备得越紧靠专业,课上得就越成功。
(二)因学生学力不同而施教
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个年级所有专业班按学力都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而且中间层占大多数,两头占少数,呈正态分布。对学力较高的班,要求教学目标高,教学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教师把一节课的精力放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上,增加开放式问题,设计小组竞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增加实操。对学力较低的班,则降低要求,精讲精练,深入浅出,运用直观教法,重点内容反复讲,当堂复习巩固。对同一个班,则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主,以他们的学力和个性特点作为备课依据;而对占少数的学力高学生,给予他们难一点的问题和实操,带头示范,带动学力低的;对占少数的学力低学生,给予容易的问题与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感与荣誉感,增强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三)因学生性格不同而施教
中职生性格在二极相反特征中摇摆:内向与外向,勇敢与胆小,认真与马虎,合群与孤独,勤奋与懒惰。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加上正确的引导,就可将其性格往良好的方向塑造。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有性格良好学生的积极热情勇敢认真参与,学习气氛可以搞活起来,课则上得顺利,效果较好,因此可倚重他们而选择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应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有意将内向的与外向的学生分在同一合作学习小组;让胆小的回答问题做活动;让马虎的学生检查监督,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弱点,向好看齐,帮助其分析其自身的优点与长处,扬长避短以树信心,点燃成功的希望。
(四)因学生气质不同而施教
根据希波克里特的气质分类观,结合中职生来说,胆汁质者行动直率,但易激动冲动;多血质者灵活适应能力好,但兴趣易转移;黏液质者稳定不慌张,但行动较迟缓;抑郁质者内心体验丰富,但容易多愁善感。教师据此可以迅速掌握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对胆汁质的学生,适宜让他们在行动与实操中学习知识,领悟道理,知行合一,让他们遇事三思;对多血质的学生适宜进行启发式教育,举一反三,尝试新奇,培养其恒心和责任心;对黏液质的学生,适宜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发挥镇定的气质,给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检查督促;对抑郁质的学生适宜谈心式教育,动之以情,多鼓励,少批评,顾全面子,保护自尊心。
(五)因学生兴趣不同而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强烈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的兴趣多种多样,如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玩游戏,这是边缘兴趣;有的文秘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将来工作当文员,这是间接兴趣。教师备课时要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准备一些思考性、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对低兴趣、边缘兴趣的学生可以用回答问题、简易实验操作的教法让他们体验成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对无兴趣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学习或竞赛等形式,分名次给予表扬奖励,从他们的自尊心荣誉感出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总之,要培养学生以专业兴趣作为中心兴趣。兴趣来自求知欲,来自快乐,来自爱和自尊,可以培养,从无趣到有趣再到志趣。
(六)因学生学习动机不同而施教
W习动机来自学习目的需求,是学习的动力。中职生学习动机多样化。对于有直接学习动机的,以专业兴趣为需求,学习自动自觉,教师只需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职业目标,设计职业生涯,树立更长远的学习动机;对于有间接学习动机的,以学习成绩或奖学金为目的需求,要抓住他们的心理,以考带学,以结果促过程,逐渐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专业兴趣上来;对于有外部学习动机的,以服从父母要求而读书,要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启发他们学好专业有利于实现父母的期望,以专业世界的多姿多彩来吸引他们产生学习欲望;对于没有学习动机,随随便便,来职校“混日子”的,一方面以课堂活动、提问、竞赛、作业、考查等形式抓紧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采用个别教育的方式,给他们提出短期易实现的近景学习目标;对有过强学习动机的,要给他们做心理减压,教会他们放松,因为高强度学习动机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利于学习。
(七)因学生年级不同而施教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中职生各方面逐年发展成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习能力强,教学要求应提高;一年级学生比二、三年级学生多了一份迷茫和一种心理不适应问题,要做好心理适应的辅导,特别是自信自强自立自爱自尊的教育;三年级学生比一、二年级学生多了一份成熟却有一种就业压力,是职业准备的冲刺时期,要做好自我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的心理调适辅导,规划一份职业生涯;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则以打好专业基础、树立专业理想为重心,保持身心健康,学技能学做人两不误。
(八)因学生性别不同而施教
心理学研究证明,从儿童期起,性别上存在心理差异。男性在空间能力、推理能力、活动水平、攻击性等方面较优;女性在语言能力、情绪敏感性、温顺和依赖性等方面较优。同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随专业班男女比例而裁剪选择。如汽车维修、电子电器专业男生占绝大多数的班,则宜选取数理推理、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材料,宜用实操和比赛的教法;会计、学前专业女生占绝大多数的班,则宜选取语言、情感、想象方面的教学材料,运用图片、道具、表情与肢体动作等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教法;电子商务、动漫专业男女人数接近的班,则要文理两种教学结合材料、形象与抽象两种教学方法兼用。
五、小结和拓展
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没有因材施教的方法要找方法,有了方法又不能当作法宝,方法来自实践,还要接受实践的再检验。因材施教的方法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具体学生用具体方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另外,因材施教方法要与其思想、原则、评价三者结合在一起。再有,现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合作加强,竞争激烈,向人才提出高素质需求,教育目标已不能停留在发展学生的现有水平,应当向发展学生的潜在水平目标迈进,挖掘人的潜能。苏联教育思想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要依据最近发展区,把发展学生尚未成熟的潜能作为教育的目标,后人在其基础上提出支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并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笔者认为该理论适合中职生的学情,中职生以学专业技能为重,摒弃应试教育目标,以潜能开发为目标,在职业教育天地中挖掘自己心智的可能性。从此意义上说,因材施教要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参考文献】
[1]许燕.实用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三年多来,在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行为的同时,还存在着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背弃,对《语文课程标准》要义的背离。要注意发现、研究、解决这些语文课改过程中的新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实验到全面推开,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高中课程改革也已起步。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语文教学展现出了新的气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一个清醒的改革者,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该在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行为的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当前,有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一、创新与继承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财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改革都离不开创新,都需要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秩序新的价值。创新是一种精神而非模式,是一种动力而非教条。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做到“全新”,只能是对传统的改造与发展。中国教育的基本理论在孔夫子时代就已经形成,中国语文教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到了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与西方教育思想融合,产生出中国式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其代表和集大成者便是叶圣陶先生。叶老先生关于“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教诲,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并且与新课程理念高度一致。对于祖先留下来的语文教育宝典,我们不是研究透了,认真实践过了,而是做得还远远不够。相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已经被挤兑得所剩无几。语文课程改革应该呼唤优秀传统的回归,而不能把“已有的”“过去的”统统“革”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学习要注重积累、领悟,其实传统语文教育最看重的就是阅读、吟诵、揣摩和感悟;倡导教师、学生要成为对话者,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和探讨,其实一部《论语》就是师生对话的典范。有人借实施课程改革的“东风”,对语文教育传统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批判和否定,如果不是无知的话,至少也是浅薄与轻率的表现。我国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不少弊端,有的还相当严重,并且根深蒂固。但是,母语教育的弊端是世界各国都在面对的一个难题,何况汉语言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依赖于对“过去”的简单否定和对“西方”的简单引进。创新不仅需要吸收外来的先进的思想理念,更需要发扬民族的“草根”的优秀传统。对语文教育来说,还得弄清楚哪些是需要或者可以创新的,哪些是无需或者不能创新的。有的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要“体裁创新”,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非常用体裁的套用罢了,何来创新?有的老师提出“情感创新”,那就简直不知道会创出什么新“感情”来了。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以人文性排斥工具性。或者相反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困扰语文教育几十年。回顾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当强调工具性的时候,便忽视了人文性;每当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便忽视了工具性。我们总是以一种倾向替代另一种倾向,而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这当然与从上、从众心理和习惯思维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不善思考、不尚研究的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确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理论上厘正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可能是由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恰当地过分突出了工具性而引发社会舆论的激烈批评吧,实施新课程后产生反弹,大家都在抢占“人文性”的高地,语文课堂上漫天探讨人文性,而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历史的失误以另外一种相反的形式在重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切。就语文本身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弘扬人文精神,不能忘记我们教的是语文课;强调工具性,要善于挖掘蕴涵于语文工具性内部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最近在一个座谈会上指出:“不能只要人文,不要语文。”真是一针见血,语重心长。
三、教学行为转变的问题——警惕两种状况:一是故步自封。二是形式主义
反思三年多的课程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新应该说是很显著的。经过通识培训、《课标》解读,大多数语文教师能接受并理解新课程的要义。但是,从转变理念到转变行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更新教学理念固然重要,转变教学行为更重要。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仅有新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新行为。较之于理论宣讲,他们亟需教学实践的示范。如果把眼光投向课堂,投向广大地区,我们所看到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老调子、老样子。这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给课改抹黑,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一样的字词句篇,一样的语法修辞,一样的中心思想,一样的写作特点,一样的老师“讲深讲透”,一样的学生昏昏欲睡。所谓的“平等对话”,无异于以往的一问一答;所谓的“启发式”,成了老师预设答案诱导;所谓的“整体感知”,就是一遍一遍的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许多教师被实验教材里的那么多的新篇目搅得团团转,哪里还有精力在更新教学行为上下功夫?一些热心教改的语文教师在形式的改变上颇费心思,搞一些“花拳绣腿”,必要时拿来表演给人看,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效果。多媒体演示,课本剧表演,辨论会,抢答题……热闹过后,收获几何?一节《斑羚飞渡》,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小斑羚、老斑羚、猎人和警察,在课堂上你追我赶,又哭又喊,课是上“活”了,该解决的问题却一个也没解决。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质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有质的转换,这一切都应表现在教学行为的转变上;既不能守旧不变,也不能搭花架子,玩虚的。
四、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科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益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真正变为对母语从认知到掌握、同时接受祖国文化熏陶滋养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变为心灵逐渐完善、升华的过程;要促使学生按照积累、感悟、实践、创新的基本规律,进行个性化的语文学习。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太看重知识而忽视实践,太看重训练而忽视熏陶,太看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灵活运用,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太看重“接受”而忽视“创新”……可惜的是。这种状况目前并没有多大改变。自主学习因兴趣不高而难以开展,小组讨论成了合作学习的唯一形式,探究学习局限在很肤浅的层面上。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损于语文学习本身,更糟糕的是会阻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师应积极摸索《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的方法和途径,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转变教学行为的核心任务来对待。知识是无限的,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就是“鱼”和“渔”、“面包”和“猎枪”的关系。
五、“独特感受”、“自由表达”与价值取向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教育和引导
关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具体实施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另一种情况,阅读教学中忽视甚至排斥老师的讲解,学生的“个性阅读”成了对文本的随意发挥,“独特感受”引发价值判断的错误,是是非非难以辨清,似乎怎么说都对,谁也说服不了谁。读《背影》读出了“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读《孔乙已》发现“造成孔乙已悲剧的原因是因为他智商不高”;读《宋定伯捉鬼》感悟到“再也不能轻信别人”……如此“独特感受”,岂不荒唐!写作也一样,“自由表达”、“真实情感”与主流意识相违背,“创意表达”成了追求离奇与怪异;有的拿传统文化“开涮”,有的竞把“最崇拜的人”写成了希特勒……我们的一些老师往往顾了这头儿忘了那头儿,引导了独特感受自由表达,却忘了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其实,独特,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中学生出现怪异思维和出格见解并不奇怪,老师的责任是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跟落实课标精神并不矛盾。放弃教育是教师的失职!
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学生是最鲜活的资源
“课程资源”这个新概念的引入,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大语文”教育找到了正确的途径和载体。语文教师从此可以冲破教材和“教参”的禁锢,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身手;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既可以从课外开发,也可以在课内来开发。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是最值得开发和利用的。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思维被激活,当师生真正地互动起来,课堂上生成的语言现象、思维现象、交际现象、行为现象,都是鲜活而有趣的教学资源,并且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可惜,许多老师对此却漠然视之。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所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即使课堂上有宝贵的资源出现,也会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而白白放弃。当然,这里有教学理念的问题,但更多的恐怕是底气不足、功夫不够造成的。不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善于发现和激励,要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显然有困难。
七、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整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表达中提到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受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但是,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多媒体也一样。当多媒体技术不能与教学内容实现整合的时候,它的应有价值和积极作用就会大大丧失,甚至会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效果。有人把多媒体屏幕当成黑板来使用,有人用多媒体做模拟题、布置作业,有人用多媒体进行刻板的文本解读……直观与局限同在,生动形象与简单幼稚并存,增大容量使“满堂灌”变得更为便捷而无所限制。有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真的需要、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要求教师都上多媒体课。实施新课程不能只在形式上做文章,语文课还得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文是以文字和语音作载体的,文字和语音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师以耕耘文字为已任,任何技术只不过是我们耕耘文字的辅助手段而已。
八、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