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针灸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针推 课程设置 优化 整合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26―01
随着人们医疗与保健意识的不断发展,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中医院校,一定要顺应形势,创新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基于高等中医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继承与发展并重”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与临床经验,我们提出了针推专业“重基础、精技能、有特色、覆盖广”的课程设置优化整合方案,供同行们探讨。
1 重基础,夯实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学“四大经典”的研读,是夯实中医理论基础、掌握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针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明显忽视对经典的研读,甚至取消了经典课程。因此,优化与整合针推专业课程设置,首先要开设或重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为培养学生的中医理论与思维奠定基础。
2 精技能,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
针灸推拿专业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针推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是以精湛技能为主。因此,针推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突出对实践技能的要求。
2.1 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对于《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甚至可以达到与理论教学一样的程度,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精湛的针灸推拿技能。
2.2 改革考核手段,增加针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在课程考核的形式上,突破单纯的试卷考核,增加针对实践技能的特殊考核,以此促进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掌握。
2.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设选修课程。根据社会对针推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如增设《足部按摩疗法》、《保健按摩》、《中医拔罐疗法》等,以完善学生对针灸推拿相关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3 有特色,根据专业特点与实际需求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针推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认为,应该将关联性较强的课程整合,避免课程衔接不利,重复教学;同时将专业课程分化细致,突出专业特色。如可以将两门课程《经络学》与《腧穴学》整合为一门课程《经络腧穴学》,将一门课程《推拿学》分化为两门课程《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这样既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又突出针推专业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特色,符合社会对针推人才的质量要求。
对于各门中医临床课程,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呻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关于疾病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复之处较多。而且,针推专业对上述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掌握程度要求均较低。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上述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中医临床治疗学》,以单一疾病为讲授单元,将多种临床治疗方法组合在一起集中讲授,可以极大的整合教学资源,减少浪费。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导致针灸推拿在国内外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各医疗领域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对于针灸推拿的教学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针灸推拿学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的模式,并在结合实际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来进行实践平台的构建,还能够对现有的针灸推拿教学模式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从而起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的。
一、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无统一的培养标准。近年来针灸推拿技术的应用范围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被各高等院校跟社会所认可,但是开设针灸推拿专业的院校还存在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着是职业技术院校,有的则是本科院校[1]。个院校之间因为生源的差异性以及教学水平的差异性,也就使得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有一定的人才培养标准缺乏统一性的问题,对于该专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并难以获得良好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二)教学资源匮乏。针灸推拿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医中药学,其也是自然科学跟人文科学相融合的知识体系。但是我国现阶段开设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也多为中医药院校,并存在有社会资源匮缺以及实践平台不足等诸多问题。此外中医院校自然学科跟人文学科相对比较薄弱,学生们的知识面也相对比较狭窄,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并无法很好满足针灸推拿专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教学内容局限性比较大。在现有的针灸推拿专业中还存在有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更新缓慢以及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着临床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在具体的针灸推拿教学过程中存在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部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这也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基于实践平台创新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
(一)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跟优化。为了获得良好的针灸推拿教学效果,还需要同时做好基础理论跟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梳理、模型展示以及学生提问等多个环节,来让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目前我国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开设课程的局限性比较多,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这也就需要在进行针灸推拿教学过程中进行西医理论以及社会人文类学科课程的适当增设,借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针灸推拿专业体系模式。
(二)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统筹管理。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学模式中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但是因为中医理论、针灸推拿等基础理论相对比较难以理解,部分知识跟西医还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导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需要对针灸推拿专业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形象化教具的应用以及多媒体演示的模式,能够使得一些抽象的中医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化,并能够帮助学生们对这些中医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此外通过增设读书交流环节的模式,也能够促进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现有的中医理论多来自于经典文献,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经典中医文献的阅读,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相应的针灸推拿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讲解经典的模式,让学生们在结合自身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经典文献的阅读,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来进行经典文献的推荐以及交流,从而促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能够掌握相关针灸推拿知识的精髓。最后教师们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知识竞赛的模式,来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们的针灸推拿学习兴趣跟爱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给予其实践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进行实践途径的整合,并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在具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还要求教??们将学生实践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种实践平台的有效整合,并需要适时来让学生们进行相应的针灸推拿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们充分领会到针灸推拿的奥妙跟内涵,从而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之中,还需要对以下几点实践途径进行有效的整合:①积极进行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来给予学生们进行实践机会的提供,并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临床应用型人才。②进行校外实践平台的扩展:对校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俩将学生们培养成社会医疗服务中的优秀人才。③进行社区实践平台的建立,并进行医疗服务站的成立,来让学生们定期在社区中进行针灸推拿以及宣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进行专业信心的树立,并促进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
1知“神”
1.1“神”的涵义:“神”是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两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若要用简明而确切的言辞对“神”的涵义进行表述,却非易事[1]。《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黄帝内经》以降的诸多医家,除遵从《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以外,或以阴阳变化为“神”,或以胃气为“神”,或以目中光彩为“神”,或以肤色光泽为“神”,或以心火为“神”,都只是随文释义、各取所需的零散说法,关于“神”的涵义并没有逻辑严密的系统性论述。
“神”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对以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的脏腑、经络等全部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当这些功能活动正常时,表现于外的征象均属“神”的范畴;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经》认为,“神”既是生命的本原和本质,同时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生命之本的“神”并不纯粹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对于现代医学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归之于大脑,《内经》则笼统地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之于“血气”。如《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此皆说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由饮食转化生成的血气。此所谓血气,虽然没有固定的形质状态,但是却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原则,人体生命自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是宇宙局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人体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在生命过程中,机体不断地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各种刺激,并根据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和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
人类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心理或和行为表现,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的反映,因而具有相应的内部脏腑生理基础,情志活动与脏腑机能活动高度相关。
根据整体论原则“心藏神,为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在情志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任何一种情绪体验都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脏腑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脏腑机能整体性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刺以神为主宰,统帅全身的生命活动,以经络为联系通路,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在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中,使其神气充足,正气旺盛。因此,借助于具有感传效应神气的活动,使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神并重,对于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神”是生命的原动力:“神”的观念最早发轫于占星术及其古代天文学思想[2]。在观测天象的基础上,人们认为天地之间万物复杂多样的运动变化受着一种尚未被认识或把握的力量的推动和控制。“神”是藏于事物内部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同时这种力量是有两种势力的对峙,《荀子·礼论》云:“列星随璇,明暗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搏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内经》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人体生命本质的过程中,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对“神”的涵义赋予了新的内容[3]。《灵枢·本神》认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生命诞生之时,气血流畅,五脏调和,又具有感觉、知觉、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神”这种原动力推动的结果。
1.3“神”的表征与作用:通常“神”可表现为感觉、知觉、意识、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过程[4]。《内经》把“神”分为五神活动和情志反应。五神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都是脏腑生理机能活动的反映,并分属于五脏[5]。
五神实质上涉及到人类潜意识活动和认知心理活动,人类的潜意识过程和认知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心是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器官,然而,将人类处理信息过程按照实际发生的顺序,即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律,分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形式的动态过程。
从接收、处理信息到形成概念、假设、判断,从已知对象到未知对象,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具体到复杂、抽象,认知方式从归纳推理到演绎推理,使人类获得了新的知识、观念和问题解决的策略,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是五神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实质内容。意、志、思、虑、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是人类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故《灵枢·五色》云:“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1.4经络与“神”的关系:经络正是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将“神”气分布于全身而会聚于头脑,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之所以能主宰人体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是通过经络来运行气血,协调内外,联系脏腑和肢节。因此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所主宰的精神活动、感觉和运动机能。如经络运行功能正常,则可表现出思维敏捷,视物清晰,言语正常,动作准确。若经络运行功能失常,脑髓之气不能外彰,则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混乱,动作失调,言语错乱等。
经络与脑髓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传导方面,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脑神”之用一为生命机体的主宰,以化神机,推动生命的运动;再为主持记忆、思维、创造等聪明智慧;三为主持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因此可以说,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脑神”即为脑的功能作用的总体体现。
1.5针灸临床医患互动中的“神”:“治神”一方面是“制其神,令气易行”,另一方面是“以移其神”,这就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充分说明针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施术医者须定心凝“神”,制“神”行气,做到治病“治神”,针入“神”入,将“神”贯穿于施术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临床中论病因、勘病机、审病情、立治法时应特别注重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来使医患之间精神互动,密切协作,从而提高针刺疗效。
2针灸“治神”
2.1针灸“治神”的涵义:针灸“治神”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细心体察等方法,使针下得气适度而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治神”包涵气功和心理疗法等内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6]。
2.2针刺中“治神”的理论基础
2.2.1气血与形“神”的关系: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气血运行),激发人体内的潜能(调理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神”之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者,人之神”。故针刺与形“神”有直接关系,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应形神并重,应用于诊断及治疗[7]。
2.2.2针刺应以“治神”为前提:凡医者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气行者神旺,神行则气行”,“气速至而速效”。针刺中的得气与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效应的功能表现,又是疗效好坏的表现,感传效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由此可见针刺必先借助于“神”的调节作用。故“知形之肥瘦,则知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也”。
2.3针灸“治神”的方法
2.3.1“察神”:针灸医生需要通过全面仔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了解病人的全面状态,谨慎地确定诊疗方案,取穴用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枢·通天篇》云:“故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灵枢·本神篇》又云:“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脏已伤,针不可治也。”
审察病人的“神”气则可知五脏之虚实、气血之盛衰,以决定针刺的补泻,调整患者之“神”,使其心“神”安定、精神集中,则易激发经气,使针下气至。
2.3.2“安神”:针刺“治神”涉及到医患双方的问题,两者在施针前应该达到思维和情绪的统一状态。使针灸过程出现最佳精神状态,收到最好的针灸效果。“安神”,就是在针刺治疗前,使医患双方能够安定“神”志、“集精全神”,进入最佳临刺状态。只有在患者精神安定、积极配合,医者精神集中、心身专注的前提下,才可施行针刺治疗。
2.3.3“守神”:所谓“守神”,即根据病人的气血盛衰及生命活动的综合状态施行针刺治疗。不同的患者禀赋阴阳气血的偏多偏少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临床上就应依据“五态”理论分辨患者的人格类型,并对他们的体质强弱、阴阳属性与神气的盛衰情况精思详察,借以判断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并把它们作为针灸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2.3.4“调神”:所谓“调神”,即在针治过程中,医者善于辨证选穴,并采取相应的针刺手法,以使患者脏腑安定,气血调和,随其反应行针施术,引导针刺感应的传导,使之气至病所。“调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8]。(1)调阴阳。《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临床治疗就应依据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采用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的针刺方法来调和阴阳,以平为期。(2)安五脏。由于“神”分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若五脏发生病变,气血不和,就会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临床治疗就应该通过安五脏以摄神。(3)定神志。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生理为基础,即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人的情志变化也可影响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如《灵枢·口问》所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内伤影响到不同的脏腑,临床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神志病宜选用督、任、心、脾、足三阳经脉的穴位来治疗[9]。
2.4针灸“治神”的修练要求
(1)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较好的掌握心理学及多种社会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变革,心因性疾病在增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变化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有利于针灸的“治神”。
(2)要有精湛的医术:深入学习探究祖国医学宝库。做到“治神”与针术完美地结合。
(3)要有一定的气功修练:历代针灸学家皆认为气功修练对针灸“治神”对临床疗效影响极大。当代著名针灸医师贺普仁教授认为:“疗效好坏,皆在两手手法及功力”,“针灸医生指功不可不练,而坐功又不可不行”。彭静山教授在《针灸秘验》中,专门论述了气功做修练方法[10]。
3 “治神”的临床应用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从进针前和进针后两个方面进行“治神”,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差异,运用时有所侧重[11]。无论进针前或进针后,治神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精神内守,避免患者之“神”过松或过紧。
3.1进针前“治神”:施术者针前应集中精神,心无旁鹜,认真审察患者的气血盛衰及“神”情变化并通过语言暗示,押手揉按等方法令患者“神”情安定,以待进针。具体运用时,如遇到精神紧张的患者,嘱其深呼吸,语言引导其安静,不用紧张,并以押手按压其内关穴片刻,然后进针。对于精神旁移,意不在针或因病痛而精神散乱者。以押手重按所刺之穴,候其神定而进针。
3.2进针后“治神”:进针后,施术者一方面注意体会针下感觉,另一方面需密切观察患者针后是否有晕针或精神旁移,心不在焉。对于晕针者及时处理,精神不集中者,则以反复行针,配以语言诱导以收其神,令志在针。如有的患者进针后心不在焉,甚与他人谈笑,术者当嘱患者闭目“守神”,同时行针以加强针感,并嘱患者体会针感,暗示其意守针处,以促进气至病所。
3.3针刺“治神”的临床要求:针灸“治神”的临床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五项:(1)“治神”要求患者情绪稳定;(2)“治神”要求医生精神专一;(3)“治神”的选穴;(4)“治神”要求得气;(5)“治神”要求医生身体健康。
4“治神”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从针灸的“察神”、“守神”到针刺感应,“治神”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医生不能“治神”,而是马虎从事,就很难发挥针灸治疗应有的疗效。“治神”是针灸学有理论,是针灸学中的精华部分。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针灸诊疗的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一气呵成,“治神”贯穿于针灸整个过程中,应当努力学习体会,并掌握其实质,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5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神”在针刺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神”字可也贯穿于针刺诊治疾病的全过程,是针刺治病的精华所在,努力掌握,对提高针刺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临床上很多临床医师还不能真正理解经典中“治神”的涵义,只能在“粗守形”的层次上,所以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影响了针灸在民众中的声誉,现在针灸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临床疗效上。
如何提高疗效?是针灸的当务之急。吾师石学敏院士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国的针灸,我国也非常重视中医针灸的研究。我们应该借此大好时机,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多学科、多层次研究针灸“治神”的机理,为针灸临床提供理论基础。参考文献
[1]丁彰炫.论神的系统性[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3
[2]郑红斌.中医形神观源流与内涵[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9
[3]齐向华.论广义之神的本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2):98
[4]徐木林,王秋琴.论五脏神[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4):198
[5]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5
[6]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6
[7]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J].河南中医,2006,6(1):4-8
[8]刘永涛.浅谈“凡刺之真,必先治神”[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1):39
[9]董江涛.黄鼎坚针刺手法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1):54-56
[10]胥荣东,张军伟,付天昊,等.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J].针灸临床杂志,2007, 23(2):40
1.1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统一
国家明确了大专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为主要目标,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在目前专科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材使用不一,教师各执其教。其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忽视技能提高。目前各专科院校针灸部分安排少量的实验或见习课外,基础部分无实训课,临床部分无见习和实习机会。再次,重点难点不突出。许多院校教师对中医学教学重视不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毕业生在今后的临床应用。
1.2教学目标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按照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需要,专科层次中医学强调“三基”、“五性”、“三特定”、“必需、够用”原则。随着各院校近年来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学计划不断修改,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课时数多少不一,最多72学时,最少36学时。而中医学包含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针灸、中医内科、其他临床各科等7门主干课程为一体,要完成如此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显然不够,篇幅与课时不相吻合,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式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1.3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一
各院校担任中医学教学的教师基本由老中青三个梯队组成。由于从教时间不同,教学经验及职称、学历有所不同,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不断补充,教学经验不足,教法欠佳,对教材的着眼点和把握能力不同,在具体授课时对讲授内容、重点难点、深度把握、技能突出上理解不一,教材内容取舍处理不当,由此产生了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不一,教学内容不一,没有起到真正培养技能的目标作用。
1.4学生层次不同致掌握知识不一
以平凉医专为例,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学生分高中起点普通大专和中职起点三校生两类,前者没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后者虽然经历了中职医学教育,但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参差不齐,加之使用教材不同,教师教学水平差异,最终导致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高出现偏差,对下一步进入临床开展中医诊疗造成差距。
2.改革课程结构
以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为先导,以注重提高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按照“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将中医学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中医学总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学临床。按照1:2:3的比例安排计划、学时及进度,是理论与技能教学基本保持1:1。通过总论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中华医药的伟大渊源和杰出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通过中医学基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医认知及思辨理论的核心,为下一步临床技能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中医学临床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完全掌握中/!/医基本技能,为临床中西结合诊疗常见病、多发病做铺垫。要求每部分内容依据教学时数精细编写,详略得当,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服务。
3.改进教学模式
3.1明确定位目标
根据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统一规划教材内容,明确层次目标、专业目标、技能目标,确定授课内容,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师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2加大授课时数
许多院校对中医学重视不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轻视中医,偏颇中医,安排学时时只是为了完成部颁大纲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毕业生在今后的临床应用,对教学时数能减则减。按照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需要,专科层次中医学强调“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即特定目标、特定对象、特定限制)、“必需、够用”原则,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教学,应当至少安排96(理论60学时,实践36学时)学时数来完成整个教学内容,方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
3.3加强实践教学
3.3.1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在中医学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法(课件或影像资料)、病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抽象的中医理论简单化,转化为学生易懂、易学、易记的实际技能训练。对于绪论、中医学发展史等章节的内容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对于中医学基本特点、病因病机可采取问题教学法;对于治则可采取讨论教学法;对于辩证、方药知识可采取病案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
;对于四诊、针灸基本知识等可采取实验实训教学。 3.3.2多开展在校实训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四诊、针灸基本知识、毫针刺法、艾灸法、拔罐法、推拿手法可采取实验实训教学,利用中医实体脉象仪、舌诊模型、针灸模拟人等诸多实训器材反复进行实训,也可同学之间模拟四诊诊疗。
3.3.3加强临床见习
中医的实践性教学,只有通过早临床、常临床、多实践,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加强中医基本诊疗技能的临床锻炼和培养,才能对疾病有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对疾病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根据不同的临床见习特点,采用参观法、实践法、病例讨论法和精讲复习法等不同教学方法,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不断提升临床见习效果。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仅采用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ADL评分情况。
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21/30),显著低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灸 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ADL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7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39-02
当前,脑血管疾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危的一个重要疾病,其中脑卒中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使得受延髓支配的肌肉出现瘫痪或者半瘫痪,而发生吞咽困难、发音障碍以及饮水呛咳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地损伤 [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国内更多地则应用中医治疗的方法。由于吞咽障碍的患者难以服下中药,因此其中又以针灸治疗为主。然而针灸治疗方法与现代吞咽训练技术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及局限性,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本研究主要采用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组对象为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4~73岁,平均(65.01±5.39)岁;病程2~36h,平均(18.27±3.82)h;其中脑梗死39例,脑出血21例。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30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主要包括: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处于意识清醒及恢复期患者;②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以及饮水呛咳等假性球麻痹症状,且经CT或MRI诊断;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主要包括:①其他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患者;②感染严重者;③既往存在食管功能异常、感觉性失语、认知及智能障碍者;④依从性较差,且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1.4.1 观察组。①针灸法。患者取坐位,用酒精消毒之后,选择华佗牌30号针灸针,按照患者胖瘦等方面的体质差异,选择合适长度的针具以及针刺深度。穴位:双风池、双完骨、双翳风、双人迎、廉泉。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1次/d,10d为一个疗程;②吞咽训练。按照患者吞咽障碍的具体程度进行颈部放松、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寒冷刺激训练等进行间接性训练,且给予密度均一,有一定黏性、不易松散以及容易吞咽的食物进行直接进食训练,每次半小时,2次/d,10d为一个治疗疗程。
1.4.2 对照组。仅采用吞咽训练,同观察组。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包括 [2]:①痊愈:进食恢复至正常水平,呛咳全止,经随访,半年之内未见复发;②显效:进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偶尔存在呛咳情况;③好转:进食有一定的恢复,可进食流质饮食,呛咳缓解;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观察指标。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ADL评分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经治疗,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10例、7例、4例及9例,临床总有有效率70.00%;观察组分别为16例、10例、2例及2例,临床总有效率93.3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X±S,分)
注:*P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为风火相煽,痰淤雍阻经络。中医治疗方法较多,效果良好。但吞咽困难严重者,中药汤剂难以内服,使中药内治法存在局限性,影响了其疗效 [3]。因此,中医治疗更多地使用针灸,并证实了其有确切的疗效,显著好于单独药物治疗。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现代吞咽训练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如①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做吞咽器官的运动,病情严重者、认知障碍的患者、精神情绪障碍的患者难以配合。②冰刺激法可能加重吸入性肺炎的症状。本研究主要将针灸联合吞咽训练用于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之中,患者ADL评分显著增大,此结果提示,该方法下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增强。综上所述,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立明,瓮长水,贾建军.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56-57
关键词:腹针疗法 特色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83-02
1996年,我院荣幸地请来了“腹针疗法”发明人薄智云教授,当时在我院教学治疗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期间,腹针疗法的神奇疗效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当时腹针疗法的理论还未完全成熟,但医院临时设立的30张床位天天爆满。涉及的病症范围包括颈椎病,腰椎病,膝踝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周炎,失眠,眩晕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视网膜病变,早期白内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各种妇科疾病,肥胖症等。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小女孩,患视神经炎失明一个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医治收效甚微,经薄教授施以腹针疗法,处方:天地针“中脘,关元”,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治疗十天,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其神奇疗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之后,追随薄教授又到北京宣武区老人医院学习一个月。虽然回来后应医院安排在内科病房工作,但有专门来求医者或有针灸要求的病人给予针灸配合治疗,收治病人约400余人,治愈显效率达95%以上,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神奇疗效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
20多年来,薄智云教授培养国内外腹针人才两千余人;腹针疗法从2002年起连续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向全国推广;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研究课题,2004年通过结题验收;出版有《腹针疗法》专著和教学光盘;成立了意大利,新加坡国际腹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也正式运转。
腹针疗法深深地植根于中医理论基础之中,而又具有独特的视角,从临床中来,总结升华出“先天经络理论”发现了具有经络规律的“神龟图”,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中医药贡献了一朵奇葩。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易接受,疗效好的新疗法。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对薄智云先生发明的腹针疗法特色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
经络学说形成于两千多年前,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薄智云教授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以脐(神阙)为核心的腹部有许多特定穴分布在脐的周围,这些穴位的排布不但有序,并且浅表,虽然针刺时常常并无任何的针感,却与全身的应答关系非常明确,有时止痛的效果快到可以用秒的速度计算,而这些有序的穴位排布方式在已知的经络学说中从未提及,因此,他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经络系统。薄先生认识到可以把经络的形成追溯到胚胎期,人体在母体是通过脐带从母体汲取气血逐渐成形,因此,脐(神阙)通向全身运行的通道在先天即以形成,这些通道便是经络系统,故经络系统是先于脏腑与肢体的全身最早的系统,这个系统便是神阙经络系统,薄先生将之定位“先天经络系统”。他逐渐在脐的周围发现了与全身应答关系非常明确,排布有序的穴区带逐步完善了神阙调控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与经络系统母系统的理论,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先天经络学说是经络理论实践的新发现,可以算得上腹针疗法理论上的一大特色。
二、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
“神龟图”是薄先生在原有经络穴位和其新发现的穴位基础上通过反复临床实践,验证,集三十年经验之大成,重新构架排布,定义其功能主治而逐步发生得来,对于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有十分明确的应答关系,一般性的疾病按照“神龟图”所指,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神龟图”的问世,既是先天经络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也是腹针疗法之所以不同于一般针灸方法的可持利器,更是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的基础,任何中医师,甚至包括西医师经过适当的培训都能够进行重复验证,某些对中医药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中医个案经验虽多但可重复性差,对中医的临床效果表示怀疑,腹针疗法的临床实践恰恰是对这些人观点的有力驳斥。
“神龟图”认为人体存在以脐(神阙)为核心的,全身影像似一个伏在腹壁上得神鬼,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左右;颈部从商曲穴(双)伸出;前肢由滑肉门(双)引出,在上风湿点(双)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双);后肢由外陵穴(双)向外伸展,通过下风湿点(双),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双),尾部从气旁穴(双)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上下左右。(神龟图)并非仅仅指向以上这些点,而是在它们之间的连线上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这就是腹针疗法之所以可以根据病情对相应部位进行即时调整的原因。上风湿点(双),上风湿外点(双),下风湿点(双),下风湿下点(双),气旁穴(双)为薄先生发现的新穴。(神龟图)不失为腹针疗法的又一大特色。
三、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是中医的疾病认识观,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疾病时不仅注意症状的改善,更注重脏腑状态的调整。腹部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而且可以调阳,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因此,针刺腹部可以直接调整脏腑。腹针疗法提出,“调理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的原则,强调先调脏腑以产生气血,再调经络以输布气血,再调局部以使用气血,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传统针灸治疗疾病主要以刺激四肢经络穴位为主,主要调整经络,尽管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治疗疗效才能稳定下来,考虑可能与“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顾”有关。腹针疗法真正体现了脏腑,经络,局部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的整体观精髓,行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之事,也应算其特色之一吧。
2010年,科室收进一位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刘某,男,58岁,患病已有十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有语笨,搀扶下可以行走,近一周,右侧肢体痉挛性疼痛,不能着地,不能伸展,夜间疼痛难忍,不能入睡。用药效果不佳请会诊。查体,右侧肢体肌力四级,触之发凉,屈曲90度不能伸直,强行伸展疼痛难忍,无肿胀,足背动脉波动良好,排除动静脉血栓,考虑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及里,损及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脏腑之气日衰,则经气鼓动无力。因此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先天养后天(调脏腑),滑肉门(右侧),引经气,气旁穴(左侧),改善对侧下肢气血运行(调经络),是薄先生的经验穴,外陵(右侧),下风湿点(右侧),下风湿下点(右侧),以改善同侧下肢气血运行(调局部),内庭穴(右侧),以引经气达到末梢。第一天针刺十分钟后,右下肢末梢已有温热感,能慢慢伸直,疼痛缓解,起针后右下肢能着地,搀扶下能走几步,夜间仍有疼痛,但能忍受,三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又巩固治疗两天,共五天恢复同前,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四、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为腹针疗法又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
腹部在生理上有疼痛感弥散的特点,痛觉不敏感,所以针刺腹部,只要手法相对熟练,一般没有痛感,即无痛。传统针灸疗法,讲究得“气“,认为“气至病所”疗效会更佳,而得“气”主要是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得气感)为标志。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疗法的安全,有效,还很好的解决了“得气感”的问题,更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总之,腹针疗法是一种无痛,安全,速效,长效的针灸新疗法。5.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
腹针疗法为取穴规定了规范化的操作规程。首先,规定了比例寸,无论高矮胖瘦均按比例寸取穴,这样就从客观上杜绝了医者的手取穴造成的误差。上腹部从中庭到神阙为8寸,下腹部从神阙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腹部两侧从神阙至腹部外侧缘为6村。其次,这些尺寸应作水平线。第三,找准任脉(腹白线)也是关键环节,因为腹部的自然正中线并非总是与腹白线相吻合,薄先生将任脉定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其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取穴的规范化操作除了便于学者易学之外,更有力地保证了疗效的稳定。
那么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
1.要有较为深厚的中医药知识和功底
薄先生从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方法上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直至构建了一种无痛,安全,有效地针灸新疗法,哪一样都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应该说是中医药理论框架下的新发现,所有中医药核心理论都是腹针疗法的基石。要想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在学习其理论,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即便是取得了一时的疗效,也不能使疾病获得痊愈。
2.取穴要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
在正确诊断,辩证,处方的基础上,取穴很重要,根据我的体会,取穴必须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保证疗效,真是差之毫厘,区之千里。初学时用尺子来衡量,对每一位患者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也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之一。
3.调针时一定要调到位
薄先生将腹壁分为天,地,人三部,天,地,人中又各分为天,地,人三部,共九部,调针到位的原则是:调理脏腑一定要调在地部,调理经络一定要调在人部,调理局部一定要调在天部。这其中有经验的因素在内,但以此为原则在临床中往往能取得好的疗效。调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疗效的显现程度。
综合以上,我认为,首先,应当大力推广腹针疗法。腹针疗法除了有与其他针灸疗法一样的优点---安全,有效,基本无副作用,绿色环保外,还具有无痛,速效,长效的特点,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服药”。在农村,对于尚处于看病难,缺医少药状况的我国十亿农民来说,包括腹针疗法在内的针灸应当成为防治疾病的首先选择和经常选择,如果乡村医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运用这些医疗技术,基本能满足一般防治疾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解决。在城市,由于生活环境,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腹针及其他针灸疗法同样大有作为。应当大力推广。
其次,应当加大对腹针疗法的科学研究力度。为什么针刺腹部可以治疗腹部之外的疾病?为什么针刺腹部治疗疾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腹针疗法无疑证明了经络的存在,它们是如何联系的?其物质基础是什么?脏腑经络局部为什么会或能在同一时间有机结合?等等----依据确切疗效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有的可以用中医药理论来阐明,有的尚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开拓针灸与中医的视野发展空间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蕴含着的生命科学命题,值得研究探索。
关键词: 能力本位教育 《针灸推拿》 职业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教育来源于通过职业背景描述职业的观点,分析职业背景,最终归纳出从事各种职业所必需的、有限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从而使从业新手顺利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在能力本位教育(CBE)和能力本位培训(CBT)中,专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及评价标准都依据一整套“能力”制定,这些能力是从事职业所必需的。
与传统教学理念不同,CBE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的学术体系确定教学课程和学时安排的传统思路。CBE以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的分析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教育专家和教师的观点开发课程体系。CBE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CBE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新体系包含对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重视过程评价。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行专业下的项目训教,而不是完全照搬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能力”不等同于“职业能力”,不单纯指职业能力。“能力本位教育”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综合体,不单单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的是“全人”的发展,不单单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针对具体的一门课程而言,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培养学生本课程必须具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针灸推拿》手法是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临床基础课程,在学习和掌握推拿临床技能,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掌握本门课程技术的程度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加强《针灸推拿》课程建设,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定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
针灸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针灸推拿》课程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人才,适用于骨伤专业的学生使用。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针灸专业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并将它们运用于临床实践。主要内容包括针灸技术中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等;以及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
本课程定位要明确,教学目标清晰,以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培养为课程核心,以职业标准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要求掌握娴熟的手法技术,针对客户的不同情况进行保健康复服务,具有不断拓展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学习专业技能的能力,具有职业岗位转换能力和内涵迁移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化
针对培养目标,《针灸推拿》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独立开设实训课程并不断更新相关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要侧重实践性技能内容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侧重于如何做而不过分探究为什么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把课堂教学分为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训”两部分,不仅在每一理论知识点的讲授中借助案例分析和简单任务加深理解与应用,而且在每一单元知识讲授完成后都借助任务情景设计小型实训项目。把课程内容从原来的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为载体;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实施课堂授知与实训传艺相结合、课堂研讨与现场演练相结合、实物操作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除了基本的手法练习外,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相互进行点穴、针刺、艾灸及拔火罐等操作,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对比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点评和纠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立MOOC课程资源库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本原则,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实施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邀请行业的推拿专家,成立课程开发团队,确定资源库建设方案。按《针灸推拿》课程核心知识技能点全面梳理课程结构,建构丰富的网上MOOC课程资源;借鉴MOOC在线网络功能,掌握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借助实训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做近似真实的操作,模拟训练,使体会感更真实、更强烈。通过基于MOOC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在线完整地、系统地实现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学习单元(单元描述、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施手册、评价标准、习题)、资源素材等,引入企业案例、制作媒体素材(照片、视频)、软件工具包等素材。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的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利尿剂、降压药、激素与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以及中药的辨证论治。由于慢性肾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长期药物治疗存在毒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价格低廉、方便实施。通过从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药浴、灌肠、功法、推拿、耳穴压豆等方面入手,对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现状进行分类和梳理,认为中医外治疗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临床研究普遍样本量小,缺乏代表性等。
【关键词】慢性肾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综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伴缓慢进展的肾功能不全,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中医方面,本病属于“肾风”“风水”“水肿”等范畴,病机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所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意即中医外治法治病,同样要根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现将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而疏通经络,并通过辨证选穴与补泻手法的结合达到温阳散寒、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朱崇安等[1]应用董氏奇穴“下三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与西药组相比,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均较前下降,且针灸组低于西药组,认为针灸董氏奇穴“下三皇”治疗慢性肾炎能减少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也有研究证明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疗效较好。张超等[2]利用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组在对照组中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气海等穴温针灸。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温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穴位给药,使药物对穴位长时间地保持良性刺激,以求达到药效、穴位刺激和经络调节的有效结合,达到局部治疗和整体调节的治疗目的。宁志春[3]选用中药(黄芪、山茱萸、白术、菟丝子、附子等)加穴位注射(肾俞、足三里、脾俞、阴陵泉,选用猪苓多糖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药物1ml)治疗脾肾阳虚型肾小球肾炎,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有明显毒副反应。王玲娟[4]将67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选用双足三里、肾俞,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尿检指标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证明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临床治疗MsPGN疗效较好。
3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亦通过穴位与药物的共同作用而发挥疗效,正如清代徐大椿所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膜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现代研究表明,穴位贴敷是使药物从体外作用于人体穴位,刺激穴位,使局部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成分透过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梁白冰等回顾性分析了50例内服中药复方滋肾方联合外用院内肾炎贴敷贴双肾俞、双三阴交穴位治疗慢性肾炎病例,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4%,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8%。内服滋肾方联合外用双肾俞、双三阴交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大价值,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韩韬治疗慢性普通型肾小球肾炎予对照组口服肾炎方(黄芪、胡黄连、山茱萸、丹皮、山药等),治疗组将肾炎方制成药糊涂于肾俞穴,腰酸痛及畏寒者予医疗电烤灯热敷肾俞穴,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肾炎方联合电烤穴位贴敷治疗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汤剂。
4药浴疗法
药浴疗法的机制如元代齐德之在《外科精义》提出的“疏导腠理,通调水道,使无凝滞”,温热效应和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是药浴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如《医宗金鉴》所言药浴可“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8]。因此,药浴疗法又被称为肾脏病的“皮肤透析”。贾英辉等[9]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浴(桑寄生、补骨脂、蛇床子、熟地黄、丹参等)治疗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尹建平[10]以西医常规疗法为对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优质辅助措施。
5灌肠疗法
药物灌肠疗法的中医理论来源于《素问》中“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是在《伤寒论》中蜜煎导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完善而来的一种外治法。据现代研究,其根据腹透原理,通过弥散作用和超滤作用,将血液中分子物质清除掉,一方面可以清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同时将中药有效成分吸入血液中;另一方面中药的直接泻下作用,可缓解机体水液潴留,有效消除水肿,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11]。汪超等[12]治疗80例老年慢性肾炎患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尹莲芳教授验方口服结合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在肾功能、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中药口服结合中药灌肠可有效维持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稳定、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吕朋飞等[13]治疗100例慢性肾炎失代偿期慢性肾衰患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与足浴,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灌肠与足浴联合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合并失代偿期肾衰患者病情,改善肾功能,控制病程进展。
6功法
中医传统功法包括放松功、保健功、八段锦、易筋经等。强调“调神”“调息”与“调心”,做到松静自然、心平气和、意守丹田,从而达到“意”“气”“力”三者的协调统一,进而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增强人体机能,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健理[14]以辨证练功为主,配合中药治疗30例经中西医长期治疗无效的慢性肾炎患者。功法有放松功(意守部位:以丹田、命门为主,配合肾俞。血压高加涌泉、大敦,血尿加涌泉,纳呆加足三里)、保健功(包括叩齿、搅海、摩腹、浴面、擦腰、后托天。血压高加擦涌泉,纳呆加按摩足三里、单举托天,血尿加擦涌泉、三阴交,腰痛加活腰胯,双手攀足)。结果临床治愈16例,显效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7推拿疗法
中医推拿手法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按照“补虚、泻实”的原则辨证施治,选用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与强身健体的目的。郭继承等[15]用推拿手法联合口服中药治疗6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口服慢肾汤(黄芪40g,焦白术15g,茯苓40g,旱莲草20g,女贞子20g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每日1次,按摩手法包括腹部摩法,腰背部擦法及滚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说明口服中药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肾小球肾炎有效,为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提供了新思路。
8耳穴压豆疗法
《灵枢•口问》记载:“耳着,宗脉之所聚着。”《厘正按摩要术》记载:“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说明耳与人体的经络、脏腑均有密切关系。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会在耳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李清萍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耳穴选穴包括肾、脾、输尿管、膀胱、肝、耳背肾)配合参芪地黄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证明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症状,减轻水肿,延缓肾衰进展。
9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辨证选用恰当的中医外治法单独或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有显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尿生化指标,还可提高患者的免疫指标,从根本上解决西医学上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介导的发病机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中医外治法还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价格低廉、易学易掌握、方便推广等优点。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目前临床研究普遍样本量小,缺乏代表性等问题,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推广工作尚需要临床工作者的努力和进一步研究,从而提高中医综合外治疗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解除慢性肾炎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朱崇安,罗云波.针灸董氏奇穴“下三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4):335-338.
[2]张超,张春艳,吉勤,等.温针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240-242.
[3]宁志春.中药加穴位注射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0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2):213-214.
[4]王玲娟.参附穴位注射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09.
[5]翟璐.中医外治法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10):52-53.
[6]梁白冰,远方.中医二联疗法治疗肾小球肾炎50例回顾性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5(11):15-17.
[7]韩韬.肾炎方联合电烤穴位贴敷治疗普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6):26-27.
[8]毕礼明,陈英兰.药浴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85-1587.
[9]贾英辉,刘盼,杨立豹,等.中药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竭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0):1374-1375,1377.
[10]尹建平.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36-37.
[11]尹波,何渝煦.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92-94,100.
[12]汪超,尹莲芳,周兰,等.运用尹莲芳教授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炎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6):4646-4647.
[13]吕朋飞,刘计宁,黄同玉,等.中药灌肠、足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失代偿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8):3082-3084.
[14]黄健理.辨证练功为主治疗慢性肾炎3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12):9.
[15]郭继承,金丽霞.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