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敬畏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危机;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18-03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各个国家各个行业或多或少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有的甚至遭受重创。面临经济危机的袭击,如何使企业生存下来,并保持不败之地是众多企业关心的问题。很多企业想尽各种办法稳定生产,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扩大客户群,采取一系列销售手段等。但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除了以上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方法之外,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精神层面,进一步打造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一年的企业靠老板,五年的企业靠团队,十年的企业靠企业文化,百年的企业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经济危机正是一个契机,在这个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做到企业文化与时俱进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组织。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有三种表现形态:表层,物质态的视角文化;中层,制度态的载体文化;深层,理念态的精神文化。
(一)表层:物质态的视角文化是指企业形象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的总和。企业的形象文化层包括了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的产品、技术、广告、企业的包装与设计、企业的标志等。他们是企业形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文化层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管理过程总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的整体行为、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员工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等。它是企业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体现,也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反应。
(二)中层:制度态的载体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体现着企业的内在精神,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制度这一种表现形式,企业的内在精神,也不可能完全用制度来体现。所以,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中层载体。它起到了介于企业的表层文化和内层文化的传递功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三)深层:理念态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念等,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文化如果被员工和社会认同,将是企业长期屹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同时也会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产生营销效应,即用企业文化的影响来实现企业营销。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品牌的内涵。所以,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结合经济形式和企业自身特点,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内在策略,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二、经济危机背景下提升企业文化的策略
所谓危机,既有危难,又有机会。采取措施较好的应对危难,事实上就为企业赢得了一个机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成功的提升企业文化实际就是为企业赢得了一个长期发展的机会。当前,一些企业面对业务量剧减,产品进出口减少等情况,只关注生产销售等“硬”环节,而没有关心企业文化的塑造。有些企业没有给员工过多解释就减薪或给部分员工放假,对员工造成恐慌并对企业失去信心,容易导致人才流失。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降低员工原有的一些福利待遇,若没有很好的和员工沟通,也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更加不利于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所以企业在当前形势下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从“深层”入手:进一步打造企业精神
1.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在经济危机中员工的信心很重要。只有相信企业的实力,坚信企业能度过经济危机,员工才会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信心需要一系列外在措施来保障,比如,确保员工福利待遇基本保持不变。若由于业务量下降确实需要削减员工福利待遇,要对员工做出说明或承诺。比如,企业CEO发给员工一封信;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等等。
2.进一步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指企业给员工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力的平台,这与员工的基本利益和目标是一致的。很多企业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企业之间除了比技术财力,更主要的是靠人才来一争高下。如何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核心就靠企业文化。真正让员工忠于企业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升迁,而是认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因为人们对金钱与升迁的欲望是无限的,永不满足的。而对一种企业文化的认同,是一种价值观点相融,这种价值观的相融会使员工得到满足,并且这种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忠诚,是难以改变的。这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根本。
例如,宝钢集团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为员工发展铺设平台。在宝钢,早已打破了八级工作制度,高技能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甚至可能高于公司领导;优秀的员工有机会被送往国外的企业培训,参加国际会议;通过普通工人―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专家这一平台,扶持技能工人“登高”,创造“学而优则专家”的氛围。这调动了宝钢工人的积极性,出现了获得55项专利的汽车电器修理工孔利明,第一个走上国际论坛的宝钢工人杜国华,实现专利技术返销的傅方中和施卫忠等,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宝钢的发展积累了人才。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留住人才,为经济危机后企业长远发展做了铺垫。例如,全球金融行业的危机已导致大批金融人才暂时失业,这将为上海创建金融人才团队提供机会。另据报道,2009年初,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日益深化的时候,北京5&5总裁俱乐部最近完成的“2009年度总裁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仅有17%的企业表示将会裁员。超8成(83%)的企业表示企业员工数将不变或增加。在所有企业总裁中,44%的人表示2009年还将增加员工数量。这也说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仍然是成长型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3.促进并购后企业文化共融
经济危机下,很多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企业并购情况屡见不鲜。2008年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势,并购额飙升至1 59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2007年跃升了44%;并购后,如何促进企业文化共融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医学上,新输入的血液若和原有血液差别过大,会出现排斥现象,导致身体不适,严重的会威胁生命。在企业中也是如此,若不能很好地使新并购进来的公司员工快速融入到原有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
对于并购后的公司企业文化共融,企业可以采取一些人性化措施。比如,通过培训,培养认同感。培训的方式有很多,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的工作中心之一就是巡回于GE总部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演讲。这种行动取得了非凡的效果,使GE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此外,还可以搞专题教育,拓展训练,也可以把企业价值观念故事化和理念化。例如,惠普公司流行一段十分感人的故事:HP的创办人有一次在巡视各部门的时候,走到研发部,看到零件柜上了锁。当时该部门主管不在办公室,创办人问其他同仁,为什么零件柜要上锁?同仁回答,主管担心有同仁拿走贵重的电子零件,回家做自己的电子产品。创办人听完不说一句话,借来一只钳子,将锁剪短,并留下一张纸条,签上自己的名字:“请不要再上锁,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员工。”惠普公司信任员工,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这个故事中得到充分体现。每一位曾经任职惠普的员工都津津乐道公司这个小故事,并遵守公司诚信正直的企业文化。
(二)在“中层”把关:用制度保发展
1.建立开放性创新机制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法宝。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在一些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各地不少高科技企业却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如何建立开放性创新机制成为企业转危机为机遇的重要途径。
所谓开放性创新机制不仅指企业能引进外部技术和创意来辅助内部创新,而且意味着把不适用于企业当前市场的创新成果,通过授权转换,开发新市场或进入他人的市场。在国际化背景下,没有一个企业能独立地完成彻头彻尾的创新,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创新体制,把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用分工协作的方式产生更大的价值。
此外,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机制,鼓励员工有创新思维,对取得实际效益的创新给予各种形式的奖赏。例如,海尔公司洗衣机事业部检验班班长田丰青在工作中提出创新想法:使洗衣机的“耐压”和“接地”两个检测工序合二为一。厂里的技术人员依此想法就很快改造出了一台先进的仪器。这位普通工人的创新事迹在2004年8月3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这对所有员工都是一个无形的激励。海尔的成功与这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2.把简单的奖惩机制变成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
公司之中必须存在奖惩才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但奖惩一定要科学规范公平,这样才能成为激励员工的内在机制。目前,很多企业都有年终考核和其他奖惩措施,但很多中小企业并不规范,奖惩存在“人治”,这种会令员工感觉不公平,导致人才流失。企业可以引进一些员工绩效考评软件,结合日常的一点一滴,把业绩考评和工作状况量化,也可以使考评绩效公开化,这样能有效激励员工,既使员工感受到公平,又不会因压力过大而感到压抑。总之,要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中,体现在经营实践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气氛,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保“表层”形象,构建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和体现,表现在整洁的工作场所、现代化的工作设施等“硬件”中。物质实体可以直接体现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SAS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软件公司,员工分布在全球近200家分支机构中。在CIO Insight杂志的“2005年供应商价值调查”中,SAS被列为商业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而SAS美国总部建有一个面积达77 000平方英尺的娱乐健身中心,员工可以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休闲放松项目,这就是“寻求工作于生活平衡点”的最好体现。对于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公司来说,在保持企业生存的前提下,进一步构建物质文化基础设施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利用经济危机企业业务量少的情况,利用这个机会,对企业办公环境进行改善,对办公楼进行适当装修和翻新,虽然表面上看投入了资金,但带来的是员工高昂的工作士气。
此外,还可以把物质文化建设融于亲情文化建设之中,比如,不定期发放打折电影票、健身券,每逢传统节日发送节日礼品,遇到员工生日发送生日贺卡或生日蛋糕等等。这些小事实际是企业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在充满亲情和温情的企业中工作,对于广大中国员工来讲,更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这正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文化的外在体现。
直接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和外在形象。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立足于基础性管理,而基础性管理体现了企业的内在价值,所以,企业经营管理实行的就是基础性管理,而基础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在现代管理概念中的意思就是,以专业化为基础,采用技术性的手段将管理模式标准到数据化和信息化,在管理过程中,将焦点放在服务人员的需求上,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将精细化管理细化可以看出,“精”其实就是所谓的精益求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追求最优价值,标准化地解决问题;“细”就是在管理中注重细节问题,在问题执行中处理好各项事务;“化”就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处理好企业经营中的各项事务,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作一种习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基础性管理,有效地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在“微利时代”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做好相应的战略管理、资源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基础性管理为前提条件,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许多,但是,个别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受到了限制。创造经济效益的空间在逐渐缩小,而在应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也逐渐体现出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微利时代”下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企业员工认识不到位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而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硬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员工对企业相关事务的布置存在疑惑,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应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该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所以,使得企业员工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2.2职责分配不合理
从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它们都是从基础性事务逐渐发展而来。各阶层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的不同使得精细化管理的对象也不相同。企业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临时性、阶段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在处理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样便使得企业基础员工在处理事务中不能很好地分清主次事务,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处理。
2.3管理规划和预案不健全
现如今,在市场化、经济化和知识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经营中的人和决策事项都需要与时代同步。如果企业能够实行安全管理,有效识别各项事务中存在的风险,就能够很好地治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必须要有补充计划和预案,这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微利时代”下,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规划和预案方面还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2.4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
企业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相应的经济效益,是因为企业在处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执行力较好。从目前各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员工意识有所强化,在学习和考核中让企业员工逐渐认识到了执行的重要性,但是,从企业事务完成的情况来看,其执行效果并不是非常乐观。
3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在“微利时代”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在市场中得以长期发展下去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企业实行精细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联系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建立健全、执行到位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将具体业务的重要事项列入其中,同时,还应当梳理各项工作,规范企业经营中的各项事务,精确到投资、调运、营销中,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稳定、持续的改进机制,同时,企业还应当科学考评制度执行的具体情况,将该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2完善预算预案
企业的预算方案主要是以市场和利益为主导,以计划引导、阅读分析、对标管理为主要方式,进而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强预算管理,发挥月度预算协调、跟踪、计划、评价和激励等作用。这样做,不仅能够控制月度管理,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强化计划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企业对其后期事项计划、编辑的准确性。例如,在此环节中,企业要从上到下增强对相关事项的认识,进而提高管理各项事务的意识。3.3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推进内控体系的建设质量、计量等相关事项,进而拓展与企业有关的业务。企业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各项事务的实行,还能够有效推动各项事务的落实情况,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还应当加强成本化管理。成本管理对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通过标准的成本管理和核算管理等方式,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加强预算审查的力度,进而缩减相关计费,扩大企业成本。加强企业管理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它是针对企业经营整个模式而言的。将企业经营管理看成是一个整体,对其实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开展深入部门预算改革的关键阶段,预算精细化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部门预算改革自开展以来,部门预算管理越来越精细、标准。但县级部门的预算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推进过程略显滞后,与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
(一)预算编制不够详细且科学性不足
一是项目预算用途不清晰。部分部门为了增加资金使用的灵活性,都想尽办法来掩盖项目的详细用途。如个别单位将其中的一部分项目支出计入“其它支出”类款项,“其它”两字给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空间。二是项目预算依据不充分。按照相关规定,单位必须对项目开展的依据、预算的准则以及预期达到的成果等展开解释,可是大多数单位只说明了项目开展的依据,并没有提供预算的准则。三是目前大部分的县级单位预算项目库处于“零”状态,项目的计划性、科学性有待提高。
(二)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一是基层部门预算的信息资料缺乏。一方面是因为基层部门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各种信息数据库还处在理论之中或刚开始建设,预算管理的文档归集相对混乱,另一方面,基层财政部门的数据资料相对简单,加上形式单一、内容不全、变更落后,基本上无法为制定合理严谨的定额标准提供参考。二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不到位,预算管理信息不能够及时的内部分享。目前,尽管能够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搜集、打理、编审、综合部门预算的各类信息,但是多个在用的计算机系统软件与部门预算编制系统软件衔接不到位,预算管理部门与其它各相关部门的资源还无法达到分享共用的程度,致使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益低下,急需提高。
(三)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监督有待加强
当前,大部分基层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缺失或正在筹备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展相对滞后,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监督还处在理论当中。就财政监督而言,部门预算的财政监督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财政预算业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是拨付业务,重视前期编制,轻视后期管理,对部门预算的监管监察强度不够。就审计部门的监督而言,对基层部门预算开展过程中开展审计的目标有限,水平也急需加强。就人大和社会监督来看,部分县级单位仍然处在部门预算不对外公布,审查不及时甚至没有审查,导致这两大重要的监督手段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二、推进县级单位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基层部门特别是县级单位在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方面有着本身的特点,不能够直接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做法和经验生搬硬套,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走出一条自己的预算精细管理之路。
(一)改进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
一是加强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的改进。县级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公用经费定额随现实情况调整的动态机制。具体内容是待该标准相对固定后,可根据相关政策变化以及生活水平变化等定期调整和改进,使之与现实情况相符,可操作。其次,创建一整套的项目支出标准参考系统。对项目进行分门归类,根据规律探讨核定项目支出标准,并根据实际实行浮动调整机制。同时,县级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说明支出标准。
(二)加快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按照安排,加快“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建立起以县级单位各部门相关的基础信息库、项目库、资料库等数据库为依托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一直沿用的功能单一的软件系统开发添加一系列新功能,诸如:“资产负债管理”、“不确定事项管理”、“政策调整影响”等功能,建立功能齐全数据全面的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真正实现部门之间数据资料的互通有无。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同样应用计算机网络化监管,在后续运行的过程中持续对软件进行调试改进,从而满足县级单位各部门的要求。
(三)完善预算和绩效评价、资产监管的融合
一是逐步建立并严格落实绩效评价制度,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有效的应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为优秀以上,绩效出类拔萃的,在后续的开展进程中各方面安排上重点支持;对绩效评价结果不符合要求的,要求该项目整改,直到合适为止,否则予以取消。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资产配置审核机制。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依据“三公”的要求,严把配置、处理、废弃国有资产等行为。对外出租、出借的,严格按照“使用单位提前申报、主管部门初步审核、政府最终审批”的程序办理。同时,严格落实、主动接纳人大、审计机构和社会的督查,探索建立“实时在线预算监督系统”,把资金使用情况、人员机构编制等政务信息,以网站、微博等网络形式向社会公开,满足和确保广大老百姓的知情、参加、评议和监察的权利,严格执行人大通过的预算,不擅自变更预算,以确保预算的权威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都市文化;精神文化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都市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早期在现代文学作家笔下被讽刺、诟病的都市慢慢地在中国成长壮大起来。然而,这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虽然我们现在都市发展得很快,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在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都市化道路。
当今,后物质主义对于全球化的世界浸透,是消解人类精神世界坚定的信仰与简朴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在充分的利用世界有限资源,鼓励社会快速增长财富的经济自杀行为,重新分配现有生态资源与破坏环境。在全球化推广与蔓延一种狂热的消费主义思潮,使人们按照全球一体化单一生活方式和标准享受幸福的。
超过了个人实际消费能力,追求过度消费为特征,是后物质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全球化的经济理念造就的现代消费时尚观念,就是在营造更加浪漫式或更加快速的消费场景与氛围,去体验对社会财富浪费式消耗的快乐。而支撑这一理由的消费思想,就是生态资源的可替代性,或者说是世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幼稚乌托邦空想。人们不是去关心自身是否有能力消费或是消费之后果,而是应该及时行乐的快速把握住消费的时尚,在体验性消费热潮中,人们经历着生命无足轻重的快乐冲动与流逝。后物质主义的快乐消费培养起来的情感就是冷漠的忘记一切后果,忘记自身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伦理。
人们在过度消费中放弃了精神纯粹性的追求。在后物质主义之外,人们的心灵好像已经麻木,难以接受来自精神的愉悦和幸福的体验。人们放弃了信仰和宗教的情感,去单纯的追求后物质主义的浪漫情景,构成了现代社会场面中最动人的激情;人们沉沦于物质财富的占有与消费中,幸福就是如此浅薄的表现为过度消耗中的快乐。人们满足于虚拟的场面所表达的消费的狂热与快乐,汽车、洋房、美女、权力、荣耀……在一片广告语词的诱惑之下,人们接受了当下世界输入给我们的一切价值选择。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今日中国的都市化浪潮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而提到都市,有人认为它是天堂,有人认为它是地狱。我却以为,都市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都市里的生活,常常面临着各种矛盾、误会、陷阱与背叛。换句话说,都市实乃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为我们提供便捷、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时刻制造着冷漠、虚伪、欺骗与龌龊。因此,表现都市生存中的人情冷漠与人性缺失,也成为当下都市生存中文学书写的一大主题。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阻挡都市化进程浩浩荡荡的前行脚步。但是,倘若这种都市化报之以人们的精神缺失和生存质量危机为代价,那它的意义何在?在这里,无法从哲理上对都市发展的利益双方进行居高临下的思想审判,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或者一人一事。就当下的中国而言,对广大都市平民和正在融合的农民来说,除了在自身有限的资源上动脑筋,除了想方设法压榨自身潜力博取更多利润,还有什么更直接更迅速的捷径,能够解决现实的困扰和生活的窘境呢?如某些文学作品中所写:城里人听着多好多滋润,实际上很多都市平民都在为养家糊口,还完房贷之后争取把生活质量弄得好一点而不断奋斗着;对农民而言,外出打工有打工的难处;留下的还有留守妇女和儿童问题;精神信仰和婚姻财产问题等等……这就是当下不可避免的现实!
英国都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都市》中对都市化的问题提出了反思。霍华德认为,现实生活中,事实上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两种选择——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都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都市的研究比较物化,比较看重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都市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而存在的。都市的主体不应该是物质,而应该是人。”
寻求都市困境的解决之道,并追求更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推动中国的都市转型成功。
一、直面现实,打造恰当的城市品牌
不少城市都乞灵于干一件文化大事,希望以此获得外界的关注与尊敬,从而摆脱内在的焦虑与空虚。标志性建筑是很多城市首选的品牌战略。
但正如古人说“百年而可以谈礼乐”,城市文化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传承,而不是只要有了钱就可以买来的商品。由于这个深层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品牌战略与追逐驰骛中,上演的多是一出出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特别是由于这个过程本身严重透支城市的文化资源、恶性损耗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因而表面上繁华和强大的城市躯壳包裹的却是一颗极为孱弱和发育畸形的文化灵魂。中国城市由此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上日益陷入焦虑与危机中。因此,必须根据本地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打造恰当的城市品牌,用其带动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前进,切勿贪功冒进,得不偿失。
二、避免城市异化,激发文化自觉
城市文化的衰落、城市形象的扭曲、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和谐与精神生态的严重污染,是人们对城市产生怀疑、不满、厌恶甚至怨恨的内在根源。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城市文化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加以研究并通过制度建设加以疏导和化解。
对此,一方面以对城市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取代以竞争力、GDP排名、总部经济、投资潜力、百强等硬实力排行。尽管这主要是中国城市化“倒逼”的结果,但对疗救在经济发展中被恶性损耗的城市文化机能无疑是一方良剂。另一方面,激发城市文化觉悟,依据本地实际进行城市转型,把精神文化、城市文明等软实力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化解当代人与城市之间日益严重的离异感或流浪感,集聚离散的人心和逐渐冷却的人气,把城市建设为平民的当代家园,精神上觉醒市民阶层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把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为都市化进程的“软着陆”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让更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发达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以及优秀的文化产品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能利用其商业网络迅速的传播城市文化,传承人文精神,加速文化输出与交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因此,城市文化产业建设要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提供和地区教育产业,加大文化研发力度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劲松.《中国当下都市生存背景中的文学书写》,《文艺评论》,2011年09期.
[2] 刘士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问题与文化自觉》,《文汇报》,2011年8月.
[论文摘要]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摈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管理哲学。思想力是校长的执政之本,管理思想是校长的权力之“魂”。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引发的教育内外环境的巨大变迁,使学校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多,其离心力越来越大。这些使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为它可以使学校师生员工们的学校生活充满意义,并使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总而言之,我国的学校管理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新的管理思想在建构。文化管理已成为当代校长新的诉求和选择。
一、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新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文化视角来思考管理问题,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文化管理。所谓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这种管理是靠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中介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文化力的互动来实现的。[1] 39其本质是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是以人为本的更高层次的“人本主义”。
任何一种管理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文化人”是文化管理模式中的人性假设。人是文化的载体,一种单一的文化就是人性的一个断面,它提供了与人性的其他方面相关的一个有意义的、极为重要的断面。[2] 19 世纪以来,人性假说成为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泰勒首先提出了“经济人” 假设,梅奥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这些都对学校管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人” 假设被提出。“文化人” 假设把人从高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个人自信和个人价值,回归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归属,文化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教师不再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分数的生产要素, 而是一种文化目的,教师的发展成为教师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正是学校管理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内在需求。相关研究也对此给予确证:大多数学校在管理上都存在着制度刚性、模式单一的情况,“人本化”管理模式应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流,尤其是扩大教师认同的重要因素。[3]
二、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文化管理不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和取代,而是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整合和超越。
(一)高品位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管理是通过管理的软要素“文化力”来发挥管理作用的。“大部分的人——不管是不是人类学家——都知道组织文化包围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它支撑着我们,就像一个建筑物的地基一样。当建筑物建立起来之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它们,建筑物就会倒塌。”[4] 可是,文化领导有时又是最“硬”的东西,“想真正改变(学校),你需要改变文化”[5]。学校文化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出来。实际上,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区别只是在于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低品位的还是高品位的。自觉进行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和要件。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
(二)学校共同价值观
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管理就是要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塑造正确的学校共同价值观,以实现对教职工的价值引领。学校价值主体是多样而非单一的。建设学校文化,就必须认识到学校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同时,筛选出多样的学校价值主体和价值观中的共同的东西,把它们定义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或主流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存在。总之,学校文化管理要尊重多元的文化个性,只有这样,学校文化才能真正繁荣,才具有张力。
(三)学校成员的精神家园
文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依赖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精神追求的一种柔性化、隐性化的管理,所以它必须关心师生员工的情感和精神生活。美国杰克·费茨·恩兹博士在《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中指出:从历史看,美国最成功的公司创立者懂得,必须创造一个“家庭”,并让员工们感到他们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公司这一母体中,他们有安全的保障,会取得成功。[1] 121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实践篇》里也提到:“如果学习同个人的愿望有关,那么一个人会尽其所能去努力学习。真正的愿景必须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关切与热望中”[6] 。事实上,当每个层次的教职员工发现共同愿景中有他自己的愿景,而且是在学校高层领导听了他们的心里话之后设计出来的,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逐步培育情感、信念、价值观、团队精神、责任与义务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念,形成教师“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学校文化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
(四)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有外激励和内激励之分。外激励就是通过外部刺激的手段,促使人们产生积极性,诸如提高工资、发放奖金、提出表扬、提职晋级等。内激励就是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自觉性,促使人们从内心里产生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组织目标、工作任务对组织和个人的意义;扩大人们自和自由度;尽力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以增强工作热情和责任心。[1] 150学校组织是特殊的文化组织,学校成员主要是文化人,所以在学校实行文化管理,激励重点应放在运用激励因素去调动人的积极性上,从每个个体的内部解决工作动力问题。“教师所提到的最大的奖励就是精神奖励,居于第二位的选择是得到别人的尊重。”[7]
三、学校文化管理对校长提出新的要求
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新走向,实际上已经成为校长追求的一种新境界。其实施的构成要素对校长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自我转变行为方式。
首先,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校长作为学校文化的领导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从文化设计到文化建设,领导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文化品位无不影响和规定着文化发展的导向。学校文化管理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当校长启动文化变革的时候,至少要计划好3个步骤:一是检查学校本身文化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寻找变革的方向、重点和切入点,确定从哪里开始着手;三是按照优先顺序列出时间表和方案,将目标具体到每一个过程。校长作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让学校组织文化日趋成熟,让大家具有共同的期望,在流程中变革活动方式。
第二,积极构建鼓励合作的学校氛围。文化管理不是传统的控制,而是一种建设性的合作。学校文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它“管”的是心而不是身,校长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文化,使领导者与他人紧密相连。从组织关系和管理权限上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保障,从心理上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自由的、平等的平台,进而为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关系层面、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校长要进一步营造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使之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和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
第三,坚持赏识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学校如果完全靠条条框框和纪律来规范教师的行为,不仅成本高昂,效果也不见得理想。因为此时校长没有把教师当作学校管理的主体,没有把教师当作可以信赖的同事和朋友,而仅仅将其当作学校管理的“纯客体”,校长和教师是对立的。从短期看,这样做或许能解一时之痒,但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管理的问题。有经验的校长都知道,有时候一句推心置腹的谈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句关怀体贴的问候,更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就要求校长用信任、赏识管理去影响教师。
总之,校长应把管理的重点从行为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以文化管理模式为主导,着力营造出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文化氛围。当然,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也要有相应的转变。
[参 考 文 献]
[1] 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向吉英.管理文化与文化管理[J].暨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4):49.
[3] 韩光福.好学校的核心要素是什么[J].基础教育课程,2007(10):17.
[4] 高菲,琼斯.公司精神: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M]. 林诛如,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244.
[5] CHILDRESS J R,SENN L E.The secret of a winning culture: Building Highperformance teams[M]. Los Angeles:Leadership Press,1999:7.
关键词: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随着高学历就业人数的逐年增长,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就业人员综合技能要求的提高等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加剧了本不乐观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610万人,比2008年559万增加了51万人2007、2008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同时会挤压2009年毕业生就业空间,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群体。加上以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投行宣布破产为标志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及其影响的日益扩散,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巳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无疑,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不理想等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存在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从主观方面看,就业价值观上存在的偏差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这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把握经济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观现状,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表现
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一种关于职业与就业行为的观念,也就是大学生对就业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它是大学生就业过程内心的”指路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精神和物质生活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包括就业价值目标取向、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就业价值实现手段等方面。
(一)就业价值目标取向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自我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理念。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当经社会,到处充满了残酷的竞争与淘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去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也在严格地挑选着每一个人。这样,大学生不仅面临狭窄的就业空间,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抱怨社会的残酷。日益扩散的经济危机只是更加剧了这种现实。
当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日益扩大时,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又陷入了追求自我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的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比较淡化,择业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物质利益的得失,个人主义倾向较严重。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价值观上崇尚自我,推崇的是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的营造。他们对就业问题观察与思考的核心,是个人中心论,至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只是兼顾考虑。
2009年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采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和专家调研等方式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等进行网络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个人选就业价值目标取向择趋务实,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48.2%的大学生选择“健康快乐的生活”,28.9%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重待遇”、“怕吃苦”等心态。在面对“你会接受一份个人收入较少,但对社会贡献较大的岗位吗”的提问时,58.5%的受调查者选择“不会”,22.2%选择“可以考虑”,只有19.3%选择“会”。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有59.2%的人把“经济收入”放在首位,24.3%的人把“有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放在首位,有14.7%的人把“有利的晋升机会”放在首位。
由此可见,个人发展前途、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目标取向之一,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主导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
(二)就业价值评价标准明显呈现出不确定性和矛盾性
就业价值评价是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大学生按照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行为或客观事物进行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的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又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约。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与新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冲撞,面对这些,即将踏人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扬弃什么。
社会现实的急速变化使大学生在就业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上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与矛盾性。如在肯定以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为标准来判断个人价值的同时,又时常不完全以对国家有所贡献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种就业价值评价标准选择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充分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在标准选择问题中的复杂心态。
大学生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就业愿望与就业现实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大学毕业生的思想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现实的就业困境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大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摆脱经济困境,更多地寻求物质利益的满足。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已让很多人只要能找到工作,有口饭吃就知足。哪里还能想到把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作为就业的第一目标。可以这样说,是现代社会中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偏激浮躁情绪导致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功利主义倾向。理想与现实的复杂矛盾,已使我们这些“天之骄子”或急功近利或单纯务实而走向平庸肤浅。
(三)就业价值实现手段选择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其他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际就业形势实在的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这无疑给大学生们重新思考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就业机制发生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也不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而做出了相应改变。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层次和各行业的岗位都成为毕业生的选择对象,就业价值实现手段选择的多样化,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正在为广大毕业生所接受。
然而,我们要看到的是随着全球经济危机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已使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上最直接受害者。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甚至个别行业全行业的校园招聘计划都大幅度下降,实质招聘的比例也大打折扣,这使得原本就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下,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找。为了在茫茫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他们积极跻身于人才市场,参加各式各样的招聘,勇于在企业面前施展所长,推销自己,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谋求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当然,随之而来得问题值得关注,部分大学生注重表面功夫,忽略素质提高;拜金主义倾向;缺乏良性竞争意识;就业道德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毕业生为了获得称心的职业,争取在竞争中获得胜利,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而忽视了基本的道德标准,投机取巧,不讲诚信,弄虚作假。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单位就签,不如意或者有更好的去处就随意悔约,契约意识淡薄。这些毕业生不顾基本的职业道德,缺失诚信,不仅降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任度,而且影响着学校的声誉,甚至波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群体,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培育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客观上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相适应的,又是全新的,尚处在变化之中。如何在这种变动中把握住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剔除非理性的影响,减少价值选择的越位与角色迷失,则是推进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重点。
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就业愿望与就业现实形成的强烈反差使毕业生的思想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就业价值观的偏差,会带来情感上的分离和行为的偏离,影响就业的心理健康,并导致就业不成功。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以及大学生生命价值实现的需求。
(一)强化理想信念导向
理想信念是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未来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意志和持久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他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础和重要保证。
信仰是价值观的核心。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世俗化倾向,容易使大学生陷人物欲的陷阱,迷失方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正确导向是十分必要的。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确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还应该具有一种精神;人不仅要求得到物质的满足,还应该有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人不仅是为己的,还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帮助大学生认清、理解并使之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定性和具体性愈加明显。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有一个内化的、长期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把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日趋务实、更关注自身的利益、更加愿意接受突出自我感受的教育方式,这表明大学生日益关注自身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结合起来,采取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教育形式,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倾向和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认识能力。要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与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相结合,寓教于服务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另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要尽可能多地创新、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的就业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结合大学生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使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中拓展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二)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从历史的角度看,称之为民族精神,而从现实的角度看,则指的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代表人们精神世界主流,反映历史前进的方向。改革、创新则是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是整个国家面貌和全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30年,在这一伟大时代所形成的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鲜明地反映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成为激发人的各种潜能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融入时代精神,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内在要求,它要求大学生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从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潜能、发展潜能和创造潜力,增强大学生的生存力、竞争力和辨别力,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险的创新勇气,提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里,适应这种时代要求的人,只能是那些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人才。大学生要把自己从传统的“理论型”、“知识型”向“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标准转化,努力适应时代的需求与挑战。
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是为了更好的与时代相适应、与严峻的就业现实相适应、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策略。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兰帅l理工大学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被问及“如果毕业以后你暂时没有工作,你会选择什么时”,有51.1%的学生选择考研,选择创业的有25.5%,由此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的学生不知是因为深造还是逃避就业压力,但可喜得是有1/4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的道路。这一方面表明了当代大学生适应时代能力,挑战自己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现有国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有力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时代精神的教育,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就要引导他们将学习的理论主动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使创新不仅成为大学生的潜在意识,同时还要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准确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观念、行动随时代共同进步。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党和人民的要求为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实力。
(三)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孔子在《中庸》中讲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知,更重要的是修身。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众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是:我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是自己的,享乐也是自我的,但同时存在的一切责任亦需自我来负。这种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置于纯物质性金钱财富这种无常之有、无尽之有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拥有等同于、混淆于生命存在自身的价值之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有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又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支持与帮助。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计划,但是你的人生目的的实现,不能妨害其他人的人生目的实现,你人生计划的实施,不能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达到。每个人只有始终坚持我为人人的宗旨,最终才能达到人人为我的和谐境界。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大学生是“社会人”,必然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流,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面对未知的就业命运,社会物质利益的诱惑,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确的荣辱观是大学形成科学价值观的基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正确的荣辱观还为大学生树立了知荣明耻的道德新标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则培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建设设定了不可动摇的新坐标。我们的就业观培育在注意大学生的经济需求的同时,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与激励,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重建生命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价值。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和安全教育,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人生态度,关注生命,热爱生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及时调节不良情绪,懂得即使输掉一切,也不能输掉对生命的信念,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勇敢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加强感恩和关爱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以感恩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关爱他人、同情弱者、助人为乐。:
三、结语
【关键词】免费开放;文化馆;功能定位;发展建议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逐渐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各种文化设施同时逐渐完善。并且文化设施逐渐向公益化方向发展。在长期发展中,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图书馆等等,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服务方式和相对固定的服务内容。各方面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相比之下,文化馆由于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其功能定位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社会普遍对文化馆的定位认识不明确。在我国进一步推进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文化馆未来的发展。目前,在免费开放背景中,我国文化馆事业亟待改革转型,需要重新对文化馆做出更加精准的功能定位,改变以往文化馆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从而能够适应新时期文化事业建设的发展要求,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
二、免费开放背景中文化馆的功能定位
(一)组织指导
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之一,通过总书馆与各个分书馆之间的联系,筹划举办读书节、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把人民群众的读书积极性调动起来,满足大家的基本文化需求。相对于此,免费开放背景中的文化馆同样要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不同的文化主题活动等,组织大家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并指导群众科学开展,帮助群众满足文化活动需求。
(二)传承创新功能
文化馆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公共机构,承担着传承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并且积极弘扬的重要历史责任。同时,文化馆的职责还包括调查收集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进行整理和保护。以上是文化馆的基础职能,在这些基础上,文化馆要对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弘扬进行不断的创新,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以及当地区域性文化特点,加强传统历史文化对新时期的适应性,激发文化活力为群众更好的服务。
(三)基层培训功能
基于免费开放的背景中,文化馆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舞台。文化馆不仅要扶持和引导群众们举办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内涵,而且要帮助基层群众的文艺组织的建设,指导日常活动的运行和发展,同时帮助对组织骨干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文化组织业务能力,更好地组织和发展基层文化建设。
(四)创作指导功能
基层文化建设的创作工作,需要结合群众的欣赏需求,和当地地域性的文化特点,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不仅要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结合时展形势,寓教于乐,多元统一。文化馆的建设中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团队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创作能力。另外,要善于发掘基层群众中的创作人才和创作灵感,结合文化建设需求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群众提升文化创作能力,推广文化建设活动。
(五)系统管理功能
为了履行好基层文化建设中指导的职能,各级文化馆形成相互联系的文化建设系统,要做好自身及相互之间的系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级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等的管理制度,包括工作人员、活动器材、文化资料等档案。另外,文化馆还对当地文化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主要管理的方面包括各种文化活动、民间文化组织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备案登记,便于存档和管理,有利于协调基层文化建设资源配置。
(六)综合平台功能
文化馆不仅要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创作、组织、管理以及指导,而且还要作为平台和途径为群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为群众的民间艺术交流活动提供指导和场地,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提供设备等,为本地区域性优秀文化做好宣传和推广,为群众文艺展演交流活动给予建议,为文化展演或艺术成果的展示提供场地和系列服务。
三、免费开放背景中文化馆建设发展的建议
(一)全国公共文化馆的名称规范化
目前,全国各个省市区不同层面的文化馆一般称作“群众艺术馆”,这一名称在早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其内涵需要再丰富一些。同时,省市区各级文化馆的职能划分更加明确,名称也应加以区别。因此,各级文化馆的名称要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各级省市级文化馆的名称从“公共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到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再到村委会的“文化室”等等。各个文化馆的名称规范化,有利于文化馆对自身功能定位更加明晰,有利于帮助提升社会对文化馆的认识,更进一步推进全国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设立国家层次公共文化馆管理中心
免费开放背景中,全国各级文化馆之间需要更加科学化的管理和协调。因此,建议设立国家层次公共文化馆管理中心,便于对各级文化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进行统一化的指导和培训,以及对各级文化馆的资源配置进行协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提升对全国公共文化事业的指导,而且有助于推动建立全国性的文化馆联网互动,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加强公共文化馆的服务职能。
(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馆相关法律法规
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健全的制度和法规的保障,能够更加充分的说明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对群众基层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同时,能够为公共文化馆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和指导。因此,建立健全公共文化馆相关法律法规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说明文化馆作为文化机构的公益性,以及担负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职能。另外,制度健全也有利于落实财政对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支持。
四、小结
免费开放背景中文化馆是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文化产业逐渐推进。在政府主导和支持下,在免费开放的背景中,文化馆向群众提供了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深刻的文化服务。文化馆在文化事业发展布局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
参考文献:
一、合同履行中公司与农户的博弈关系
以契约为纽带的“公司+农户”、公司与农户垂直一体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农业产业化中公司与农户博弈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前者所占比重较大,为非合作博弈;后者所占比重较小,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式,为合作博弈。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公司+农户”中的“+”是指“订单”或“合同”关系,这种关系中二者是“零和”博弈关系。最突出的问题是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两个主体之间的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表现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合同的违约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双方之间的合同的完全守约率仅20%左右,其余80%的合同,要么公司违约,要么农户违约。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时,农户可能会违约将农产品卖给公司以外的他人;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公司可能会拒收合同定购的农产品或者压级、压价收购,违背当初的约定。这种行为的出现,显然不利于农业产业化中公司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联盟关系。
二、农户高违约率的成因
(一)公司一方的资产专用性远远高于农户一方
一般而言,公司的土地、厂房、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等一经投入,就会产生专用性:用于加工大豆的设备无法用来加工蔬菜。而这种专用性本身带来的不灵活性就决定了其专用性资产准租金被农户剥夺的风险很大,也就是说农户违约、对公司进行“要挟”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公司与农户签了收购大豆的订单,到秋收时,农户可能要求提高收购价格(当然是在供不应求时),否则会以将大豆卖给别人相要挟。因为农户很清楚,公司如果不答应,就可能收不上来大豆,而那时即使市场上蔬菜等大豆以外的农产品的供应量很大而且价格很低,公司却因资产专用性的限制无法轻易将加工大豆的设备转换成加工蔬菜的设备,就只能承受因原料短缺而开工不足的损失了。这样,公司就可能答应农户的提价要求,也就是说农户的“要挟”会很有效,这必然纵容农户的违约。而农户一方,虽然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耕地、种子等生产资料在一个周期内专用,牛舍、羊舍等也因无法不花费成本地转换为其他生产资料,使得农户资产也具有一定的专用性。但农业生产的资产专用性相对而言有较大弹性:第一,有些资产只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专用,下一个生产周期很容易改变用途,如耕地,今年种大豆,明年就可以种蔬菜;第二,农户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其专用性资产的金额远远低于公司,所以农户的资产专用性准租金被剥削的可能性和被剥削的损失远比公司小得多,因此农户的违约成本一般而言要比公司低,就必然导致农户违约的多发性、而有经营实力也就是资产专用性较强的公司却不敢轻易违约。比如公司与农户签订了收购大豆的订单后,公司如果因当年市场供过于求擅自降低收购价格,当年可能会获得一些投机收益,但下一年农户就不会再与公司签订单种大豆、可能会转而种植蔬菜,而公司加工大豆的设备却无法在下一年转而加工蔬菜,所以公司会遭受更大损失。
(二)我国农户具有数量多、规模小、高度分散、实力薄弱的结构特性
首先,由于我国农户生产经营单位具有“小、多、散、弱”的组织结构特点,由此决定了即使农户违约,公司也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去向千万个小农户讨要赔偿;其次,我国农户的弱质性决定了即使其违约、且令其承担违约责任,也会因农户没有或没有更多可用来承担责任的资产,而令公司方(包括法院)束手无策;第三、政府、社会,包括法律,普遍存在着同情弱者情结,农户违约,很容易博得大家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而免于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三方面的原因,在农户违约成本很低甚至可以不承担违约成本的现实条件下,农户违约无疑很常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并不适于违约的事后法律制裁,更应从事前控制角度来降低合同违约率。
(三)公司自身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有限,无法提高农户违约的机会成本
公司一般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龙头,只有龙头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足够强,才有足够的为农户让利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诱导”、“贿赂”农户来守约的目的,才能使违约农户因失去公司的庇护而遭受较大的损失――承受相应的“经济制裁”,才能真正增加农户违约的机会成本。而我国有这样能力的龙头公司并不多,既使是国家级龙头企业也未必都具备这样的制裁能力。
三、改善公司与农户博弈关系、降低违约率的对策
(一)诱导农户增加专用性资产的投资
从公司角度而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比直接给农户投资更有诱导性。以蒙牛公司的做法为例,在我国乳业大战中,控制奶源是关键,为培育并稳定稀缺的牛奶原料来源,蒙牛公司通过提升牛奶收购价格、提供周到细致的技术服务等方式,诱导养牛农户对养奶牛所获高利益的预期和对蒙牛公司的忠诚,诱导农户自发扩大奶牛饲养规模、增加牛舍,而奶牛、牛舍都属专用性较强的资产。也就是说蒙牛公司想方设法在诱导农户主动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自愿承受专用资产的不灵活性,自然也就使农户承受了高额违约成本。如合同规定,农户一旦违约,蒙牛公司将拒绝再收购其牛奶,而农户将牛奶转卖给他人是需要转换成本的,尤其牛奶具有容易变质、不易保存的特性,若蒙牛公司拒绝收购,其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便无法得到相应回报,就会遭受较大的损失,也就是说农户违约的成本就会提高。从政府角度而言,为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可从鼓励专业化生产相关的政策入手,诱导农户进行专用性资产配套投资。另外,农户随着市场观念的逐步强化,自身也有动力加大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以获得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
长远看,公司、政府、农户三方,都有促使农户提高资产专用性的动力,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户违约成本逐步提高是必然趋势。
(二)将公司与农户的非合作博弈关系转变为合作博弈关系
据博弈理论,在目前我国公司与农户的两种联结方式中,“公司+农户”方式中,二者之间关系是非合作博弈关系,是“零和”博弈,双方都强调个人理性、个人优先决策、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双方冲突较多,违约可能性较大;而公司与农户垂直一体化为股份(合作)公司的方式中,二者之间是合作博弈关系、是“正和”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强调效率、公平、公正。如果能将双方的博弈关系由非合作转为合作,也就是将双方由合同关系转为股份或股份合作企业的垂直一体化,将双方融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违约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因为公司和农户变成了股份或股份合作企业的股东后,二者的利益就由相对独立(甚至对立)变成了统一。
(三)实行多户联保
农户的弱质性,决定其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用来担保履约的抵押品,但采用五户或十户联保的方式,其中一户违约,其余所有联保户的财产都得用来承担违约责任,这样就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了五倍、十倍,可有效地使农户的违约动机缩水。这同时也解决了因农户的分散性、弱小性造成的公司无法向千万个小农户讨要赔偿的问题。
(四)公司方不断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有足够能力使农户对自己产生依赖预期,建立起内部淘汰机制
违约的主要诱因是价格问题,如果公司有经济能力给农户更多让利,使农户真正分享整个产业链条的平均利润,农户的违约动力就会大幅降低。例如,河南宛西制药厂与农户通过订单建立山茱萸生产基地,合同中收购山茱萸的价格很高(公司以其经济实力让农户分享利润),农户享受着巨额收益,但合同中有一款明确规定:如果农户违约,公司在未来三年内将不再与其签约,三年后即使签约,收购价格也要低于无违约记录的农户。这样就建立起了内部淘汰机制,使农户真正懂得诚信的重要,也大大提高了农户违约的机会成本,使得想投机违约的农户不再违约。但这内部淘汰机制的建立,是建立在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公司为农户让利的经济意识基础上的。如果宛西制药厂没有能力将收购价格提到让农民心动的水平,或者宛西制药厂尽管有经济能力却仍肆意压级压价,都无法达到建立内部淘汰机制、提高农户违约的机会成本的目的。
(五)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建立“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得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各项阶段性工作中,大队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指派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大队长负责,并由大队教导员牵头,各中队负责人组成专门工作机构,抽调得力、经干的工作人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是认真开展学习宣传,进行全员培训,促进全体民警对依法行政的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自支队统一分期分批有序地开展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集中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后。鱼峰交警大队以“规范执勤执法示范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展现执法为民良好形象。一是规范路面执勤标准。以大队为单位,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对民警进行执勤动作、普通话、日常执法用语训练和交通疏导、纠正违章等业务技能培训,做到疏导合理,站位得当,纠违行为正规。二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大队建立了民警个人《执法考核档案》和电子执法台账,对民警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岗位执法责任主体,对有过错案件逐一倒查,严格追究责任。同时,由一名副大队长兼职的法制员,对大队民警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广大民警依法执法意识,进一步树立了良好执法形象。
2、加强内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在认真搞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基础上,对民警进行执法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以增强违法处理民警的责任感。二是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按照“便民、利民”和“微笑、高效”的工作要求,着力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增加了窗口服务的协警员,确立了驾驶员交通违法处理“一站式”服务工作站,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通过法制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增强,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对不规范的执法行为认真进行盘查、整改和建章立制。
1、牢固树立依法管理交通、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多年来,交警在道路执勤中,少数民警我行我素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纠正和处罚道路交通违法,对人不对事、感情用事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同样的交通违法,当事人经济条件也相当,处理结果不一样。暂扣车辆、证照不开凭证,扣留的证照私自保管,导至当事人东奔西跑,找不到地方处理。
2、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交警究竟是在为谁执法?这个问题有的交警至今还在含糊不清,以至他们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抓不做重点,主次不分,方法不但,和老百姓、和交通参与者纠缠不休,费了不少口舌,牺牲了大量时间,,又激化了矛盾。比如,一企业的一辆非营运小客车忘带行驶证,执勤民警的确又清楚该车有合法的行驶证,该车系市内短途行驶而确有急事,就不要逼着驾驶人非倒回去拿证来才给以处理不可。外地车辆走错了路或停错了车。又如,一辆核载五座的小客车超座1人,核算起来是超过20,但是这种情况仍然按客运车超员20的规定处罚显然就不够公平了,要举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们公安交警进一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处处多为民着想,多为民服务。从而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更加明确执法的目的,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上,对营运性客车严重超员、对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货厢载客,对无证开车、“黑车”非驾、弯道超速、超车等等这些事关千家万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上限处罚,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事关千千万万人民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3、在道路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能够把公平与正义准确的付诸于实践,从而减少交通参与者、交通违法者对执法交警的一些误解和不满。比如,有两个驾车人出现相同的一起交通违法行为,被执勤交警查获,按法律规定应处200元罚款,但张三是企业老板,经济条件很好,200元钱对他来说毫无半点影响,而李四是下岗工人,每月仅靠400元基本生活费维持家庭生活,李四拿出的200元和张三拿出的200元钱显然价值悬殊就太大,所以对张三处罚200元、对李四处罚50元都属于执法上的公平和正义,不能视为法律上的不平等。过去在道路执勤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不理解的群众弄得交警很难处理。
4、增强交警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过去,交警在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考虑单一的保畅通、保安全多,对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一些特殊情况、企业发展的艰难以及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思考得少,对道路交通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不够明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交警工作的最终点和落角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5、进一步增强民警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民警养成不拈轻怕重、不损人利已、遇到困难和矛盾不回避,遇事不推诿、勤奋好学的好作风,进一步规范民警的言行举止,保障民警文明执法、礼貌纠章、热情服务、助人为乐、吃苦耐劳一以贯之,尽心尽职完成好各个时期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坚持社 会主义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是我们公安机关每一个民警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全面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认真贯彻执行,并在执行中边学边用,边领会边整改,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更好地规范执法行为。真正把促进执法公正作为执法活动的基本准则,做到严格执法、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__*交警大队副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