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卫生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卫生学校毕业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校园一社会协奏曲的主旋律。目前,中专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以致很多中专学校招生困难。那么学校应正确分析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笔者认为:卫校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1从基础教育看一些学校把教育重心和培养目标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社会、学校、家庭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以分数排名次,教师以学生考分分优劣,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等级。教学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果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只学书本,不问社会。
1.2从中专教育看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丰富扎实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实验室的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1.3从医学类就业趋势看医学类专业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在90%以上,如基础医学、护理、检验、临床药学、中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而公卫医学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50%。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个别医院甚至人满为患,导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
1.4从医学教育结构看去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规定医学教育今后的发展方针是: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科一教育,面向农村发展医学高等专利一教育,使现有大量中专或中专以下卫生人员的县、乡卫生机构医学人才学历水平达到专科一以上,逐步减少中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纲要颁布后,卫生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严竣的考验。
1.5从医学专业结构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医学教育中有些专业明显老化而失去生命力,已不适应医学了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导致就亚面很窄。同时,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尚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这也是卫校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6从学生的择业观看:当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统分统包”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自立择业”的就业制度转轨时,大中专毕业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困难的选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学生家长也为子女的就业而焦虑不安。仍然固守着“先国有,后集体,死活不去干个体”,“一次就业定终身,一招技术吃一生”等旧观念,更缺乏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对于自主择业很多人不能适应。
2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各地中等卫校在实践中虽然普遍感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就业指导的理解还不全面,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学校把就业指导仅理解为单纯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想、就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在如何开展就业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因此,要加强中等卫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1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新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面对这种变化,学校在职能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全面提高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既不能试图恢复历史上“国家包分配”的做法,也不能将学生向社会一推了之,而应该及早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2.2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需要,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学生毕业时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致在众多的职业面前眼花缭乱,左顾右盼,无所适从,见异思迁面临就业选择,怎样分析自己的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陡会生活,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思虑的焦.氛。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跨文化交际 医护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16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and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Students
ZHU Liping, HOU Xiaojing
(Basic Department of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pragmatics,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ct theory and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abilit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 how to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medic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act theory.
Key words speech act theory;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medical students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及医学事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医学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医患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也日渐增多。良好的医学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利于建立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良好国际形象。言语行为理论是跨文化言语交际的重要哲学基础,对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简单论述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轨迹,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及跨文化交际之间的重大影响,并从培养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语用能力及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三方面讨论言语行为理论对高职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发。
1 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它为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当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能正确理解说话者言语行为的深层含义对确保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更能正确地掌握言语行为尤为重要。
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从1923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Malinowsk)提出“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到1957年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Austin)明确提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后来又提出“言语行为三分说”,即言内行为(the 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the 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the perlocutionary act)。在这三个行为中,言外行为一直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在这个研究焦点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言外之力”。奥斯丁认为,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的交际话语具有一定的言外之力,如承诺、命令等。后又把言外行为分为判定、裁定、承诺、阐述、行为这五类。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奥斯丁的门生美国哲学家塞尔批判继承又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也认为实施言语行为的同时就是做出陈述,发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后又进一步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理解为“通过施行了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此理论研究的是听话者如何从说话者的言语“字面意思”推断出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力”。
2 言语行为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行为受制于不同的社会规范,语言使用规则亦不同。同样的一句话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推测出不同的言外之力,因此难免会导致许多语用失误现象。所以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应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对方文化背景下语言规约来理解对方语言的正确意图。最典型的例子比如“你吃饭了吗?”(Haven you eaten yet?)在中国人理解为寒暄语,功能正如英语中的“Hello”,可西方人却很有可能理解为“你想请我吃饭吗?”再如中国人说的“去哪儿呀?”亦是熟人之间打招呼,而西方人则认为是你在打探他的隐私。这样的话,交际就会陷入尴尬境地。
将言语行为理论运用于跨文化交际有利于促进交际双方对言外之力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掌握对方交际意图,实现交际目的,也可以通过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去选择恰当的符合语用规则的言语形式,从而避免上例中“你去哪儿?”这样的交际僵局。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说是贯穿于跨文化言语交际的全过程,不仅具有言语本体意义,还具有交际意义,可以在交际双方之间建立起特定的人际关系。所以,正确认识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紧密关联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 言语行为理论对高职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发
言语行为理论指导我们言语交际的语境同时受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话语的真实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把握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要切实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培养高职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交际的发生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医护交际的特定语境就是医学环境,交际双方可以是医护人员之间,也可以是医患之间,它包括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医学伦理背景、交际双方身份背景、语言发生的情景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交际双方对对方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交际双方才能够正确地把握言语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利用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方式,多种教学途径来向学生灌输交际双方不同的医学伦理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语言交际的背景和情境。
3.2 培养高职医护学生的语用能力
由于受我国外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将外语作为一种知识来学,课堂教学偏重词汇和语法,学生只是机械化操练,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外语多年,但耳不能听,口不能说,交际频频失误,常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除了学生欠缺跨文化意识外,学生不熟悉外语的语用功能,在平时学习中也缺乏在真实语境中的听说训练。因此,在对医护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提供给学生真实或仿真的跨文化医学交际语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语境中多听多说,教师不断对学生予以指导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语音语调教学,注意不同的语音语调表达出的不同感情、情绪、态度和言外之意。
3.3 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
在学生对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各能力的培养训练中,教师应渗透言语行为理论对其的影响。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时,教师可设计一个交际任务,如用言语行为达到让患者脱去外套做体检的目的时,学生可能会给出各种说法, 如“Take off your coat!”“Take off your coat, please!”“Would you like to take off your coat?”等句式。教师应对“请求”的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影响说话人对请求策略进行选择时,受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和行为的难易程度(rank of imposition)的影响。
4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交际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规约是否了解是正确理解言语行为的关键。交际双方只有具备充足的语境知识,才可以对言语背后所隐藏的“言外之力”进行正确的推理。所以本文首先在理论上简单陈述了言语行为理论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而进一步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最后结合高职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特点,总结出对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启示,希望广大师生能重视言语行为理论对医护学生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重大影响,并在课堂上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医患会话及医类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项目编号:2013SDJ74003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职业教育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医护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阶段论文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1.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奥斯丁.如何以言行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
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与十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总体学习水平和基础知识水平
降低,且发展不均衡,给教学带来较大难度。此外,中等卫生学校的化学课教学中还存在许
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化学课篇幅较大,内容覆盖面较广,但学时相对较少。2、
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与社会生产生活、尤其是与医学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充分的体
现专业特色,体现化学课与医学学习的密切关系,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不重视。3、在教学
方法上,仍然以灌输为主,脱离了具体情境,很少运用探究教学模式,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全
面提高,使化学课的教学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这种情况,工作在医学院校教学第
一线的化学教师们针对医用化学课程在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如有
的院校提出了“三优、一减、二指导”的教学
[6]
,“学导式”与“讲授式”结合的教学
[7][8]
、
“讲授式”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
[9]
、“阶梯式课堂教学”
[10]
,此外还有“自我导向学习”
(selfdirectlearning)
[11]
。但从整体上看,对于如何在中等医学教育的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科特
点,从教学思想与观念、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系统地探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综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1.2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中等卫生学校化学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各种角度
分析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职业教育教学的有关规
律探讨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设计与选择适合中等医学教育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化学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
动机作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争取用较少的课时、有限的教学
资源,使文化基础较弱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学到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
发展必要的能力,为后续的医学专业的学习、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为终身学习打好必要的基
础。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对象为锦州市卫生学校的在校学生、部分文化课、基
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
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化学课程在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化学教学
现状优化化学教学内容和结构。
中等。探讨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改革思路,进行理
论论证,并通过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检验。
1.3.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中等医学教育化学课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基础水平、学生
眼中的化学课、专业课教师对化学课教学的要求进行调查、分析、讨论。
文献法。对中等医学教育化学课教学改革具体方向进行理论论证。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以及《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意见》中提到:“我国将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应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服务。目前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大部分,其中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安全饮水等12个领域。群众对全科医生服务的需求调查显示,95%的调查者要求,全科医生能对疾病的预防和促进机体健康等方面进行健康知识教育;96%的调查者要求,全科医生能进行传染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及除四害的工作指导[4]。但我国现行的医学包括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传统的重疾病临床治疗轻疾病预防保健的思想严重”,因而造成注重疾病治疗,忽略融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社区健康教育等课程不感兴趣,其相关知识和技能欠缺[5-6]。为提高基层全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理论知识,国家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而就其实践能力的提高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仍处于过渡期,完整的全科医学大学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没有与之匹配的全科医学临床实习医院[7]。对于全科医学的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能力的教学实习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的课程改革来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努力提高全科医学毕业生服务社区的能力,培养服务基层“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实用型全科医生。
2基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能力的课程内容改革
2.1课程改革目标
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的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学生应该满足基层民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对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基层卫生服务的岗位能力要求,满足卫生行政部门对基层卫生服务的要求,满足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医药卫生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能力要求,并能在毕业后尽快通过国家执业医师(助理)考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2.2课程内容改革目的与理念
临床医学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多沿用的是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五大学科课程的压缩版,知识缺乏整体性,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应用型、创新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也忽视了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结合,毕业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需要,难以满足居民及国家对他们职业能力的需求。在课程内容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作为执业医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卫生行政机关要求的卫生行政能力和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素养,发挥预防医学的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社区科研、专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引领和储备作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兼顾多方要素,摒弃过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由知识带来的受教育对象的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往为工作而工作的态度,转化为工作是我的能力体现,推陈出新。
2.3课程内容改革实施思考
预防医学涵盖的的五大学科,看似一盘散沙,其实他们都紧紧围绕着“健康”这一主题。结合新时代公共卫生主题,在预防医学课程内容改革中应紧密结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以及强化学科内部知识间的兼容、渗透与连贯。既然他们都属于医学这个大的学科体系,他们之间就一定有着必然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改革中,将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现代健康观即绪论部分;第二模块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即原环境与健康;第三模块为健康研究的方法,主要涵盖医学统计和流行病学;第四模块为健康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原预防与控制。添加第五模块健康相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第六模块健康相关行政管理。通过合理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强化现代健康观,并将预防医学观念、知识和技能贯穿到整个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医疗服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终身医疗服务(活动)中去。
2.4课程内容改革实施实例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各种职业能力融入预防医学教学中,是本次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基层慢性病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为例。第一部分学习认识三级预防的开展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学习完后,总结和思考“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自然、职业、饮食、心理、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有哪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如何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第三部分是高血压的社区考核,指标计算方法、社区高血压调查报告、本地区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第四部分是高血压的社区控制干预(社区危险因素、干预方法、效果等)研究;第五部分是根据社区人群社会—心理—生物特点分析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社区管理方法、分析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提出改进措施;第六部分是高血压防治相关政策、法规与卫生服务。课程学习最后,学生结合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通过查阅论文、教师指导开展学术研究和/或论文撰写。
3结束语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体现了该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设置卫生检验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卫生检验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促进卫生检验课程教学改革,为进一步调整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于2008年6月对我院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普查的形式对我院2008届卫生检验92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3份,有效率90.2%。
1.2方法
根据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自行设计课程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实习两个部分。
1.3统计处理数据采用Excel录入,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专业课程的设置
由表1可见: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在学时数和理论实验比例上均比较适中,但在必修课程中有近30%的学生认为应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中虽然有86.3%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预防医学课程,但有超过40%的学生认为要压缩《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理论学时,有70.8%建议增加临床课程的学时数;在任选课程中有40%以上的学生建议增加《微量元素与健康》、《化妆品检验》、《分子毒理学》等专业扩展课程的学时数。同时调查中还显示有64.1%的学生认为必修课太多,专业选修课程太少,应该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选修课的范围;有76.9%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应该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更为合理,以延长毕业实践实习的时间。
2.2专业实践实习
由表2可见,48.5%的学生认为应该延长临床检验实习时间,有61.1%的学生认为应该延长卫生检验实习的时间,有53.8%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专题实习时间不足。同时调查中有47.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掌握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在医院或疾病控制中心的实习工作。
3讨论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层次,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必要条件[1]。毕业生通过专业实习、硕士研究生升学考试、就业面试等一系列事件,能够根据大学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的需求及就业升学的需要,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设置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调查显示在专业课程学时的设置中,有近30%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尤其表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卫生检验是一门动手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为此在教学计划中要加大实践课程的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
英文名称: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5248
国内刊号:12-1198/R
邮发代号:18-10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中国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主办的预防医学学术性刊物,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先后获“天津市一级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等荣誉,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国家重要信息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及收录期刊。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应用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阐明其规律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影响的学科[1],课堂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开课前对这门课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因此,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灌注”多启发少的传统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兴趣不高[2]。众所周知,学生只有对此门课程感兴趣,才能学好这门功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位环境卫生学授课老师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对前几届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抱怨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像“科普”,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差。为了激发学生对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本学期开始我们在环境卫生学的教学中引入案例讨论,以探索其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广东医学院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环境与职业卫生方向学生73人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案例准备:授课教师共同收集、精心设计、结合理论课的内容及最新有关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整理编写案例库,并根据每个案例设置相应的问题。
学生准备:上课前一星期首先由老师简要介绍即将需要讨论的案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和课本对应的内容预习,围绕案例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查阅教科书及相关文献资料,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讨论课实施:首先,由老师简要介绍本次讨论课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约20 min,同时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各自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讨论结束后,由老师在各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间控制在5 min以内。汇报结束后由老师和其他组同学针对其汇报内容进行提问,由汇报组同学集体回答。回答完毕,由各组同学根据汇报组同学的汇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分。
教师总结:各组汇报完毕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下课前要求学生将自己修改前后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及小组讨论结果上交。
1.3 效果评价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每次讨论课结束后,根据学生上交的案例分析报告及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分,重点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该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效果评价两方面。
2 结果
2.1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情况
从学生上交修改前后的案例分析报告来看,讨论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2.2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很喜欢,94.5%的学生对案例讨论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案例教学能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更易于学生复习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同时又能通过案例很好的结合实际,有利于培养其公共卫生思维,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而91.8%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方式形式新颖,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能提高学生对文献的检索和辩认文献优劣的能力,这将对其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而在讨论过程中能集思广益,通过案例分析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既使得自己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又可听取他人的见解。在学生对学习效果评价结果显示,95.9%的学生认为通过案例教学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实验教学,是指运用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并从中验证、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4]。实验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三基”培养,即要注重学生基本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保障,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称为课堂实验教学。但课堂实验教学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实验教学不能囿于课堂,必须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5],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诸如设计性、创新型、现场式实验教学模式等。现场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实际生产、工作和生活场所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6],主要依据教学模式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交往教学理论、问题教学理论等有关教学理论,围绕实验教学活动过程形成的系统性、理论化的教学结构形式[7],并在现场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场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等差异,产生了参观式、综合式、设计式、模拟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现场实验教学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延伸,是将课堂上枯燥、乏味、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形象化[8],增强了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再思考进一步将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置身于现场中,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9]。但是,现场实验教学的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占用较多的教学时数、现场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要求教师有更新更多的知识储备和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2现场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参观式现场实验教学的应用实践
参观式现场实验教学,是指选择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典型性的工厂或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感受,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0]。参观式现场实验教学直观、生动,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手段,既可以在参观中使学生验证、巩固已学知识[11],还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合在参观过程中,使学生直接在参观式教学中获得新知识。例如,餐饮卫生管理是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安全方向学生专业学习内容的一个部分,涉及《食品安全法》和餐饮管理的众多的法律法规,如果将这些法规条例安排在课堂讲授,师生双方都会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于是安排学生到饭堂参观。参观前,指导老师将参观内容编写成实验讲义发给学生,既作为参观指南,又作为学习要求将有关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参观前主动查阅资料预习,一方面作为观后感式实验报告撰写的必须内容。参观时,邀请学校专门负责餐饮安全的食品安全员带领同学们参观饭堂的各个功能房,洗菜、炒菜、留样、售卖、洗碗、消毒各环节,讲解高校学生饭堂的有关法律法规。由于是到学生自己就餐的饭堂去参观,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加之现场直观所见所闻,同学们对高校集体饭堂有关餐饮卫生监督管理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和环节都能充分掌握,从而达到较好教学目的。
2.2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在职业卫生学中的应用实践
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的融合交叉多门学科或者多个知识点的实验教学。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特别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与实际工作接轨的能力。例如,噪声、振动的测定,就以现场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办印刷厂印刷车间现场进行微小气候监测并测定其环境噪声和环境振动,同时测定作业工人听力及进行健康检查。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观察或收集到的噪声、振动、作业工人听力等数据以及健康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论证和概括,得出印刷车间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健康究竟有何影响,并对印刷车间防噪防振和作业工人的防护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1]。
2.3设计型现场实验教学在食品法规和儿少卫生学的应用实践
设计性现场实验教学是指老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生产、工作或活动现场加以实现的实验教学活动。预防医学的很多实验内容都适合开展设计性现场实验教学,比如,在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就组织学生在学校附属幼儿园现场开展了“某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的现场设计性实验教学。为此,首先让每个学生设计现场调查的方案,然后由课代表会同各实验小组长实地考察现场后,在老师指导下制定出现场调查的终极方案,包括测定指标的选择、现场测定的程序、人员安排、待测儿童的引导与陪伴。本次现场调查测定的指标多,又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评价指标,同时融合儿少卫生学、营养学、统计学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面对众多指标究竟如何对该园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老师不予具体要求,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确定。最后同学们完成的论文可谓异彩纷呈,视角独到,有“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及营养状况的评价”、“某幼儿园学龄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皮褶厚度的比较研究”、“某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现状”等等。可以说这个现场设计性实验对同学们组织能力、数据统计处理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论文撰写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
2.4野外模拟型现场实验教学的应用实践
野外模拟型现场实验教学是指模拟现实存在的卫生学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在野外现场开展的实验教学活动。例如,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地处白云山脚下,白云山上有丰富的山泉水和水库水资源的优势,我们为此次现场教学设置了一个模拟的现实卫生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即将本次现场实验教学模拟为“某考察队一行20人拟在某原始山林中进行为期6个月的生态考察,请你作为专业的防疫人员帮助该考察队解决野外驻地的生活饮用水源问题”。教学时将学生们带到指导老师事前考察好的山中,学生们分组寻找水源、进行水源卫生学地形勘查、水质检验、水量估量等,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写出“某野外考察队驻地水资源选择利用的评估报告”,要求说明水源选择的依据、考察队的驻地安排、生活水的蓄积及水质的洁治和防护措施等。由于是野外现场模拟真实卫生学问题,且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现场式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现场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场地的选择、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高度负责态度等是现场式实验教学的关键点,也是现场式实验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3.1现场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根据实验教材上既定的实验项目安排实验,既不利于教师创新实验教学,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安排现场实验教学时可以打破固定实验教学项目局限,紧密结合公共卫生政策与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现场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卫生部颁布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强制实施。顺应这一公共卫生政策,可以安排学生在超市现场进行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及消费者认知调查。这样的安排以当前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与预防医学工作实践的实际内容为立足点设置现场实验教学内容,既锤炼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3.2教学场地的选择
现场教学场地的选择是保障现场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12]。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预防医学的现场实验教学点。教师要广开思路,在平时针对性的挖掘和培育合适的现场教学点。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到工厂进行参观式实验教学,更可以充分发掘高校内部众多的校办企业、食堂、幼儿园等场所等开展综合式现场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学校周边公共区域开展设计式、野外模拟式实验教学。
3.3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硕士;课程体系;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2-0092-05
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建立以来,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目的是为卫生组织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提供借鉴。这些研究指出了现行方案不尽合理,并提出完善或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议。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只关注设置的课程名称,提出的建议大多是增加或减少某些课程,涉及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依据的研究几乎没有。
本文通过对美国五所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培养方案的研究,归纳总结了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揭示了其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并从中获得改革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启示。
一、美国MHA课程体系特点
在美国,MHA是硕士研究生水平专业学位,授予完成卫生事业管理职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课程的学生。该学位课程一般由隶属各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和管理系提供。对于全日制无医学背景学生,学制通常为两年;有医学背景的生源学制为一年;有的学校为在职学习的学生提供3年学制课程㈣。各大学卫生政策和管理系根据自己的内部资源和外部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管理/经济研究等学位,但是因为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体系与MHA相似而不相同。MHA课程的使命是为卫生组织准备和训练高中低层管理者,课程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该课程体系特点如下:
(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高级认知能力为重点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洞察力。专业能力的界定始终是国外大学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因为课程设置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才能培养有能力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
密歇根大学唧根据美国国家卫生领导力中心研发的卫生领导力能力模型确定了MHA学生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第一,评价和分析能力:确定问题和收集、整理、归纳、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和分析能力通过开设卫生政策、统计、经济、运营、财务、人口健康、决策等课程实现。第二,沟通能力:有效的书面和口头传播技能。沟通能力可以通过人际互动、团队活动、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得以提升。第三,领导力:影响组织中的个体和团体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领导力通过战略管理、领导变革、合作、权力影响等课程培养。第四,法律和伦理意识:高道德标准、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正确理解法律,并将这些思想转化为社会期望行为。法律和伦理意识在学习卫生法律、讨论卫生公平和卫生伦理道德等过程中获得。第五,职业发展能力:评价个人职业生涯表现卓越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个人职业发展为卫生事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个人和职业发展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技能。堪萨斯大学的课程也是围绕五个方面的专业能力(交流和关系管理,领导力和职业精神,卫生行业和政策,质疑、探究和决策,管理知识和技能)设置的。
上述专业能力,包含和强调了高级认知能力,如分析评价能力及质疑、探究和决策能力。诚然,系统思考、权衡利弊、洞察原因、正确决策是每一个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者的日常事务。哈佛大学的MHA课程就以解决卫生挑战所需的批评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技能为重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HA课程重点培养卫生组织需要的概念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二)公共基础课扎根于对公共卫生问题本质的理解
在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知识是MHA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卫生问题的本质,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美国MHA课程体系扎根于对公共卫生问题本质的理解,期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从根源上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最近几十年,美国最紧急的卫生问题主要有卫生服务成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吸烟/酗酒/吸毒、生物恐怖、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因此,MHA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围绕着探索上述问题的本质设置,如哈佛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公共基础课都包含了如下几门课:生物统计、环境与健康、流行病学、伦理道德、社会与行为科学(社会医学)。
(三)专业基础课重视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正如WHO所言:领导力和管理是实现健康千年发展目标的关键。在社会急剧变革、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今天,高等院校必须承担培养具有管理技能和卓越领导力的卫生事业管理者的重任。管理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职能必需的能力。领导力是组织或团队中一个个体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美国大学MHA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和领导力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哈佛大学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经济学、领导力与沟通,大约占专业基础课60%的学分。明尼苏达大学阎也开设了公共卫生规划和预算编制、卫生组织领导力和有效变革等课程(见表1)。
另外,美国大学MHA课程还提供给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管理和领导力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机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rMHA学生在第二学年必须完成11个月的全职实习。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提供工资和福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管理团队并从事重要的工作任务,为实习单位做贡献的同时学习卫生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教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此在多家卫生组织,如医院、咨询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基地。哈佛大学要求MHA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的暑期开展至少8周的全职实习工作。
(四)专业课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促进专业工作卓越表现
卫生系统的本质属性非常复杂。政府和卫生组织不得不面对资源有限和需求不断增长的困境。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着医疗体制改革以满足政府要求、提高组织绩效、回应卫生需求。为了成功地进行可持续发展变革,卫生组织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美国MHA课程非常关注医疗体制改革,为学生提供能应用到改革浪潮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型。如哈佛大学设置“美国卫生政策的政治分析及对策”和“卫生保健问题:公有化VS.市场化”等课程。而且,为了学生能在未来的管理和领导岗位上(如医院、亚急性和长期护理机构、保险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表现卓越,哈佛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财务、运营和战略管理专业课程(见表1)。
(五)毕业论文整合和应用理论知识,选修课拓展知识面和弥补缺失
毕业论文不仅是验收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也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大学均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研究工作。通过毕业论文,整合和应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卫生问题,而且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提升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技巧、口头和书面汇报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工作真正需要的。
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如明尼苏达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美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人口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哈佛大学除了推荐选修课外,鼓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自己有兴趣的课程。
二、美国MHA课程体系的启示
(一)明确专业方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
美国MHA课程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围绕专业能力进行设置。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也就是说,在一个专业方向下,既要培养教学人才和科研人才,又要培养管理人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课程体系庞大且混乱,学生负担很重,而且未来工作中所需的专业能力又得不到深入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开设该课程的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是一般多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或减少一门或几门课程,或者复制国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改革治标不治本。各院校应根据自身具体的办学条件和院校特色,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管理方向应与教学和科研方向区分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授予专业学位,而教学和科研方向培养研究型人才,授予科学学位。
专业方向明确后,以培养与专业方向契合的专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设置课程。目前,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岗位专业能力的界定尚属空白,所以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建立与中国卫生组织情境契合的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专业能力模型。如下研究设计可供未来研究工作参考:使用扎根理论和访谈卫生组织管理岗位工作者收集数据,用定性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方法分析数据,梳理MHA学生所需的专业能力集群和具体的能力条目;然后制作问卷面向利益相关者收集数据,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或定量相关性分析界定适合中国卫生情境的MHA专业能力;最后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行动调查法(Action research)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能力体系。
(二)围绕专业能力设置课程
从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情况来看,管理方向应是首选。根据我国卫生情境对管理者的期望和对美国五所大学MHA课程界定的专业能力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专业能力模型假说,以供相关的研究者和教学管理者参考。该模型由公共卫生能力集群、管理能力集群、领导力能力集群和高级认知能力集群四个集群组成,其中前三个能力集群共同支撑着高级认知能力集群(见图1)。
公共卫生能力集群要求学生熟悉卫生组织环境和深入理解卫生问题本质,具有公共卫生基本知识、理念以及探究当前和未来卫生问题本质的方法和思想。提供的课程应包括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环境卫生、劳动卫生、社会医学等。管理能力集群要求学生具备管理卫生组织事务的能力,提供的课程应包括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应与将要从事的实际工作,如计划和预算、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契合。领导力集群要求学生具备影响组织中的个人和团队成功地完成卫生事业可持续变革的能力,提供的课程应包括领导技能、领导变革、谈判和冲突解决、战略管理等。三个能力集群提供的课程同时培养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必需的高级认知能力,如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能力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注重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岗位实习项目
美国MHA课程设置与实践紧密相关,开设的课程与时俱进,关注医改和卫生热点及难点问题。而且,研究生阶段开设全职实习活动,提供实践体验和知识迁移应用的机会。目前,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过于陈旧,而且基本无实习环节。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与实践接触,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四)选修课程以讲座课和工作坊(Workshop)为主
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以讲座课的形式开展。我国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领域是卫生行业,科学常识、卫生与健康科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都应该有所了解。工作坊的课程形式是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比如,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使用统计软件,针对这方面知识缺失的学生,工作坊提供了模拟真实情景从而掌握实用技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