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数字化营销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营销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营销论文

第1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场景;学术期刊;在线出版

作为学术出版形式的一种,学术期刊通常是指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综合评述等为主要发表内容的期刊,其目的是向科学共同体报告新的发现,以获取认可。因此,一般而言,学术期刊的内容必须经过同行评审认可后才能予以发表。由于作者和读者对象往往是同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学者,属于同一群体,学术期刊就具有者和接受者高度重合的特征。

学术期刊的功能大致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公示性,即要展示学科、学术前沿发展最新成果和成就,能发挥宏观学术领域引领功能;二是交流性,即要为学术研究同行搭建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交流互动平台;三是传播性,即学术期刊要能增进学术传播、推动学术研究。科学发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术期刊是国家、民族、个体进行学术交往的工具,是体现基于社会实践历史累积并从中升华的国民思维,因此,学术期刊既是传承学术思想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体现的重要媒介。就发展历程来看,从1665年在法国诞生的《学者杂志》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学术期刊一直处于印刷环境之中。1997年汤森路透集团Web of Science电子资源网络版,英美等国的学术期刊开始走向数字出版时代。

新的媒介传播环境中国际学术期刊有哪些变化?我国学术期刊可以借鉴哪些经验?本文试图探讨这两方面的问题。

一、国际学术期刊三大变化

场景原本指电影拍摄的场地和布景,但在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的著作《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这一概念则专门指向传播,主要指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1],也就是互联网场景,包括虚拟场景和应用场景两个方面。所谓虚拟场景,就是网络游戏、QQ秀之类的虚拟化情境。应用场景则指互联网的一个应用(产品)使用或用户所处的场景,在作者看来,它涉及五种要素,即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而且这五种要素会改变和提升消费者或用户的体验,从而改变企业组织自身。如果说传统媒介环境下,人们主要看重媒介所承载的内容与呈现形式,内容为王和眼球效应受到强调;网络时代到来后,社交成为媒介的中心要素,内容生产必须依附于社交动力才能进行有效传播,关系网络因而成为信息内容的主要传播渠道。

据2014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占到互联网使用量的25%,亚洲高达37%。另据2014年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超八成。移动互联网与手持终端的普及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之凸显的移动场景就需要相应的适配信息或服务。正如彭兰教授所说:“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也就是说,移动场景中用户具有时间碎片化和场景变换性的行为特点,相适配的内容就必须简要化、视觉化以与特定场景的阅读需求相匹配。具体表现来看,除其他休息或闲暇时间外,原来传统意义上属于报纸和杂志的“卫生间”和“床”成为重要的移动传播场景。同时,从交通工具乘坐到吃饭娱乐,移动终端的伴随性特征也越来越体现出来。

那么,场景是如何构建的?暨南大学谭天教授认为可以从人性、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来进行设计,即要满足欲望、响应需求和创造价值。互联网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和场景需求就是文化内容产品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一种组织实体,国际学术期刊在这样急剧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做出了应对策略与行为调整。

(一)出版环节融合化

在传统的印刷环境中,出版产业链大致包含信息采集、加工、加载和四个环节,也就是写作、编辑、印刷和发行环节。对于在线出版的学术期刊,在写作和编辑环节,为使稿件能够适应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网络平台和格式要求,作者自身往往需要对已写作好的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并做一些编辑工作,因此,相应的学术论文翻译、学科专业内容审查、结构逻辑、格式编辑、参考文献及语言校对润色等服务应运而生,信息采集和加工环节协作更为密切、更加融合,并形成一个行业,如美国的Editage和Crimson Interactive Inc就是这样的学术咨询服务企业并深受作者和期刊欢迎。[2]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则早就采用高效的数字化编审系统,所有投稿、审稿和同行评议全部在网上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印刷环节演变成为适用于数字网络下载的数字化加载及各种格式的电子书或电子文件制作,编辑和合二为一,如eGloo Technologies开发的XML标准语言就大大促进了电子终端的信息加载,也加速了信息加工和流程。[3]即使要进入传统印刷环节,美国赫斯特集团和《时代》杂志这样以出版为主的公司也会利用数字技术做附加、增值服务。就编辑和流程来说,一方面,诸多编辑业务被融合到印刷部门;另一方面,印刷企业也拥有了文字编辑业务,信息加载过程同时成为信息过程。为适应这种产业链融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Westchester出版服务公司应时而动,把编辑、信息加载和发行等环节协调统一,形成组合业务并根据需要Apple,Kindle,Nook及PDF等不同格式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就论文投稿、审稿和发表而言,国外一些学术期刊还实行了一种“先发后审”的出版模式。所谓“先发后审”,就是作者投稿的论文只要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差错,在逻辑和行文上合理流畅,即可首先在线发表,论文学术质量由用户或学术共同体即时在线进行评论。[4]美国物理学会所属期刊最早在2011年开始尝试这一全新的出版模式,半年内即收到2000多篇论文投稿;美国化学学会则将未经排版的论文直接放在网上供用户阅读。这种先发后审的流程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论文三审制度,使作者免除了专家复审的漫长等候周期,加速了出版进度。事实上,先发后审的出版模式在2003年就已在中国进行实践,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是为论文快速发表和科研成果及时转化而建立的学术出版平台,用户只需简单注册成为网站会员,利用模板在线投稿后,初审即可在线。作为传统出版制度的有效补充,先发后审的在线出版模式对科学研究具有快速传播和推进作用。

(二)存在形态在线化

2008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国际学术期刊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字化比例达到86.5%,科学技术医学领域则达到了96.1%。[5]这一时期,学术期刊的数字版与印刷版共存,是学术期刊的“双轨制”时代。目前,一些国际期刊开始进一步取消传统印刷版,而只以单一的数字出版形态存在,如英国医学期刊(BMJ)在线出版全文,印刷版仅提供论文单页概述;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美国化学协会(ACS)、南非家庭实践(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印刷版只提供论文目录及摘要,《骨关节外科》(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杂志印刷版也只提供论文首页内容。截至2012年11月,以e-only为基本出版形态的开放出版期刊超过8000种。[6]学术期刊在线出版使得用户可以在顷刻之间即能获取全球范围内专业的文献数据、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学术前沿进展,有效提高了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纸张资源和存储空间,具有环保功能。相比纸质学术期刊,在线期刊更快捷、更方便地满足用户需求,已从根本上动摇了纸质学术期刊的市场地位,成为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补充的是,一定数量的学术期刊还可以进行按需印刷,如上文所述,学术期刊在线出版论文全文,印刷版提供目录、摘要或概述等简要信息,重要文章全文印刷;一些期刊虽仅提供首页内容,但在右下角却提供快速识别OR码,用户利用手机扫描就可获取在线全文及相关评论信息。按需出版的另一种方式是在线期刊出版的同时保留印刷期刊,但根据客户需要运用JournalsXpress等数字技术小批量印刷纸质期刊,既能降低印刷成本,又可做到零库存。

(三)营销传播社交化

借助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及社交媒体进行数字化营销是学术期刊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一种新兴手段,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站、博客、搜索引擎广告、社交网络、电子邮件、联盟营销以及网上新闻。[7]其中,所谓联盟营销是指网络联盟营销,包括广告主、联盟会员和联盟营销平台三大要素,也就是广告主或商家(在网上销售或宣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利用专业联盟营销机构提供的网站联盟服务拓展其线上及线下业务,从而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空间,并按照营销效果支付一定费用的网络营销方式。数字化营销不仅运行成本低廉,而且精准、快速、有效、曝光度高,让学术期刊“无处不在”,同时实现了学术期刊对新市场的开拓和新用户的挖掘,这就是学术期刊的“可见性”功能。所谓可见性,就是不管基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零售电商还是其他数字媒体,用户都能以最简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获取信息内容。“可见性”最初是网络营销业界针对广告投放的概念,但对于学术期刊的品牌传播同样适用。论文题目、作者介绍、内容概要及相关评论等元数据信息在可见性概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利用关键词搜索以吸引潜在用户的基础。学术期刊的受众分散、专业、小众,因而精确的数字化营销和社交化手段就有利于学术期刊的传播。

如英国著名学术期刊Nature,最早建立学术期刊门户网站并专门开通用于新闻、广告和职场的网站;还于2006年开设Nature专属播客,创建各种社交网络客户端和新媒体APP。Nature甚至还着力于打造类似于虚拟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类型的Second Nature。[8]基于传播方面的种种努力与出色表现,Nature门户网站早在2008年即获得Webby Award最佳科学网站奖,客观上大大提高了其在信息快速传播时代的影响力和地位。

二、国际学术期刊在线出版对于中国学术期刊的启示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学术信息的在线使用量以每年50%―100%的速率递增,学术期刊的在线使用远远超过印刷期刊的使用。[9]就中国而言,根据腾讯企鹅智酷2015年首份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移动网民规模目前已达6亿,其中移动阅读用户占到91%,传统的纸质期刊不再是用户查阅和探索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在线学术期刊成为学术成果传播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基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方式逐渐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媒介。

一方面,从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同行评审角度来说,在线学术期刊应当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推动平台和服务平台,向一流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学习,利用高效的审稿系统,快速在平台上发表学术论文并推出期刊成果,扩大期刊影响力和渗透力。据统计,相比传统的人工校稿,一位大学学报编辑使用信息软件的校稿效率提高了70%。[10]在同行评议审稿环节,编辑部通过网络交流和在线审稿方式即可综合专家或审稿人意见。由此可见,在线信息技术以其快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编辑部的编辑和审稿流程,缩短出版流程。同时,为应对移动化的阅读场景,在线学术期刊也有必要从月刊或双月刊的固定方式转变为每时每刻的即时出版,力争让用户在需要查询特定学术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

而就先审后发还是先发后审的出版模式来说,需要反思同行评审制度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有清源,才可以正本。从实体出版的成本考量,传统媒介环境下出版所需的纸张和印刷技术相对比较昂贵,为保证刊印出来的论文或书刊不至于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出版商才会邀请学术共同体中比较有名望的学者对将要印刷的论文进行检查,以剔除那些没有价值的论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刊印“无价值论文”所造成的在时间与金钱上的双重浪费。[11]可以说,同行评审是出版商为免遭商业利益损失的一种不得已的做法。但进入网络时代后,学术论文的出版不一定要像以往一样依附或依赖于印刷和纸张,论文在线出版大大节省了纸张和机器所花费的高额成本。如《浙江大学学报》就实行了单篇论文为单位的“在线优先出版”(Online First)措施,并实现了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学报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等多平台的优先出版,论文周期大大缩短。

虽然由在线发表后的社区评论代替传统的编辑审稿和同行评议一直颇有争议,但这种出版模式尊重了作者的发现权,即因科学发现、经评审而获得的荣誉和物质奖励权利,保障了具有领先意义成果的首发权,保护了作为作者版权的知识产权。当然,先发后审模式在合理性与严肃性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因此,为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前沿性,就需要对先发后审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也就是说,论文在线只是对于论文观点的一种确认,是一种认证行为,严格地遴选、把关和编辑依然必不可少,传统的三审制和同行评议制仍旧要发挥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这样既能保证原创思想的作者权利,又能提高学术期刊的出版效率。为进一步去除先发后审模式的弊端,为改革传统的“同行匿名审稿制度”而创办的Science Open杂志,是一个可资参照的样本。Science Open杂志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是编辑部请专人检查投稿论文,以剔除反科学的内容。第二步是在线发表达到编辑部内部检查标准的论文,由编辑部进行排版。第三步是进行同行评审,而且,评审人员必须实名,评审意见必须公开。如果审稿人与作者有学术联系,系统会“特别”显示强调出来;如果论文评审出现技术性错误,期刊还会给作者两次申诉机会。事实上,Science Open杂志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出版”,即出版本质上是出来,然后再由科学共同体进行讨论和检验。对于学术期刊来讲,这种先发后审的修正模式可以吸引和留存优质稿件,客观上提高期刊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提升学术期刊质量。

另一方面,通过在线网络和社交媒体客户端,出版社或发行机构可以将学术期刊极具专业水平的分析见解和富有参考价值的学术内容进行加工或可视化处理,提供到移动平台以发掘潜在的用户群体,增强期刊的渗透力。在这方面,创刊于2012年6月的在线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Peer J的行销方式值得借鉴。首先,Peer J 基于开放获取的文章内容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被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Pub Med,Pub Med Central,Scopus及ACS等数据库和知名检索机构检索到,学术传播的时效性、首创性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次,每篇所投论文都配发有唯一的电子标识符,作者待刊发文章的首发权和著作权得到充分保护,用户的原创性创作投稿也受到激励;再次,基于网络单篇文章影响因子评价方法的使用促使学术期刊传播中的文章被阅读、引用、转载、转发、评论、在线图书馆收录等数据资料得以有效采集,期刊传播效果得到透明化监测与评估。[12]

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传播而言,除建立数据库、官方主页、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APP客户端外,学术期刊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订阅号等,以便让用户随时随地登录,了解投稿信息、期刊公告、学术会议、过刊文献及论文下载等最新服务。而且,学术期刊还可以鼓励编辑使用微博、微信等工具,通过“微编辑”平台创新用户服务模式,利用微博形成自媒体用户圈,并进一步利用圈的效应进行分享、转发、转载等,使期刊信息内容得到快速的传播。此外,通过激励用户邀请同仁同好就某一论文或研究热点进行阅读或评论,形成互动机制,期刊微信号可以成为期刊编辑、专家与用户良性讨论的公共平台。在互动沟通服务中,用户间的人际传播得到强化,对于期刊的信息反馈与信息分析得以有效收集,学术期刊既可以培养忠诚用户,又可以发掘潜在作者。更为重要的是,话题的及时更新和转发扩散的加速还可同时提高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辐射力。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新媒介使用制造了崭新的阅读场景,而内容产品的生产者对于用户的争取就必然争取用户所在的碎片化和移动化场景,投审稿程序数字化、数据资源在线获取、与社交网络紧密结合从而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出版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术期刊不仅是科学信息的传播媒介,更是一种品牌资源。吸引大量高水准的作者、刊发高品质的论文,并及时把握学术前沿成果,是学术期刊品牌美誉度的直接体现,二者相辅相成、良性循环,最终助推中国学术期刊向国际一流期刊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2]孙万军,朱曙光.数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产业链融合与出版服务业的繁荣[J].科技与出版,2015(4).

[3]孙万军,朱曙光.数字革命催生的英美出版产业链融合与出版服务业的繁荣[J].科技与出版,2015(4).

[4]徐铭瞳,吴星.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创新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5(4).

[5]徐铭瞳,吴星.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创新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5(4).

[6]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EB/OL].http:///,2014-12-18.

[7]刘佩英,张扬,徐建梅.论学术出版之数字化营销[J].中国编辑,2015(1).

[8]吴志祥,苏新宁.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的发展轨迹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5(1).

[9]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J/OL].中国社会科学报,/xspj/201411/t20141105_1391000.Shtml,2013-11-29.

[10]张慧萍.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12).

[11]Sebastian Alers.Rethinking Scientific Publishing[EB/OL]..https:///editorial/04c2b65c-2966-4ac4-9037-8cdf9d9edb3e;jsessionid=yJ-817mdTJKn7cGhI5F98uUa.master:so-app1-prd?0.

[12]谢文亮,王石榴.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与传播力建设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4).

第2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综观整体形势,尽管我国中资金融机构针对各自的金融投资产品已经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科技开发、推广宣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策略的运用仍是乏力的,推广效果并不好。

(一)营销费用投入大,收效不显着。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一些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荷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拼杀,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投资者。本土商业银行斥巨资投入投资理财服务业务,欲于外资银行试比高。但其行为令人费解,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经过调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对于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认知状况普遍反映较差。他们被国内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的”的产品,变的更加无所适从,边际消费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识薄弱,整合力不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金融产品,例如上述所说的外汇理财产品,拥有很多“牌子”,金融机构看上去忙个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维护,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绝大多数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广告,或包装,或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几年下来,其品牌资产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积累和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还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还停留在某个方面。

(三)产品营销论文缺乏策略,随意性大。对于营销决策,本土金融机构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营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营销策略缺乏长期性、稳定性,从而最终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四)营销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营销论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导致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的专业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拖延,导致高层与执行层步调上的不一致,影响执行层在面临突发事件中的变通速度。

二、产品营销论文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提出几点建议

“骆驼与兔子”理论是由我国营销学专家路长全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刚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因为自身规模效应的需要,在产品营销论文中一般讲求战略管理,对体系、流程、规模、沟通要求高。在金融产品营销论文中他们做得起大投入、大产出,所以可以称之为骆驼,骨架大,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上可以靠一定时期的亏损来获取未来更大的回报;而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在未来10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与他们相比是弱者,可以称之为兔子,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要谈效率,谈速度,谈利润,谈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想用金钱和时间来堆积业绩是绝对不行的。反思现状,弱者与强者怎样谈竞争?按照“骆驼与兔子”产品营销论文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惟有找一支营销支点,在渠道上,在速度与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与促销上与之抗争。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营销的靶心。国际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因为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长青基业的企业来说,她所塑造的品牌将是她在多年后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业,不论是汇丰,还是花旗,其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企业雄厚的资金,不是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为成功的品牌能使产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成功的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费者的朋友,值得消费者信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朋友的诚意推荐,而去选择陌生的产品。

(二)坚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统一。纵观全球,坚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宣扬的是其“开创优越理财典范,财富增值更为可观;彰显尊贵,专业周到的贴身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提倡的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专家性质。尽管花旗、汇丰的广告中,人物、广告语、情节都会经常变化,但在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却始终承载着他们“银行专家,卓越理财”的品牌个性、精神内涵与价值观。

(三)坚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或仅广告好、概念好,都不够。品牌应该是有关消费者认知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性能、品质、包装、价格到销售环境,从产品陈列、售点广告、卖场气氛到销售说辞、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商务礼仪,从企业声望、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气质、设计风格,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企业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四)剔除主观因素,用市场分析说话。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依据产品的成长性,将市场纵向划分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监控体系,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观察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及时观察发现产品营销论文过程中的错误,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选择和定位。处于导入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刚投放市场,由于逆选择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资产品设计还未定型,产品处于试销阶段,风险大、成本高,基本无利润。并且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模型和最理想的营销渠道,这时可以选择高价格高促销的双高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包装,制作出来能够体现和说明投资理财产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视觉冲击力,意念性的说明书、图片、标志、广告等,使金融产品新颖具有特色,满足客户求新心理强的特点,“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经过导入期的试销进入成长期后,大多为客户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销售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利润迅速增长。但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易于仿效,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将有大量的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这时经过市场调研后,要积极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开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网点;加强促销,建立和运用蕴藏着潜在价值的客户机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找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要适时地将客户进行归纳,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哪些是最无利可图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比较,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入成熟期后,金融产品和销售量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量增幅趋缓,利润开始稳中有降。此时就应重新研究市场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客户;要重新为产品定位,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增加眼前利润。新晨

(五)塑立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伟大的产品产生于营销部门”,科特勒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产品营销论文要以人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养和寻找最合适的营销人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营销人员要熟悉岗内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点,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是企业广告还是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赞助活动,拿出自己的热情,反复宣传产品理念,成为金融产品的彻底传播者。

(六)注意产品组合的创新,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除了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还应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多下功夫,采取产品垂直多样化、水平多样化、无关联多样化等产品组合策略,拓展面向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

第3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期刊;数字化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从西方到东方,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概念正被不断地传播与推广,大数据无疑已成为新技术与和产业聚焦的热点。因此,顺应时代形式、力求创新发展无疑是科技期刊的必行之路,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

1 大数据与数字化出版

1.1 大数据

1.1.1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11年有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驭》之中。这份报告研究了数据和文档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处理这些数据能够释放出的潜在价值。此后,IBM、甲骨文、EMC、SAP等全球IT巨头纷纷把长期部署的海量数据设备、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硬件、软件与服务以“大数据”这一概念推向战略前沿。大数据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1.1.2 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询。大数据具有4V特点,分别是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这些特点预示着大数据将改变目前“IT”架构,将信息界变革的重点由“T(技术)”转向“I(信息)”,以形态多样且富有价值的数据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技术,分析得出大量额外的有价值信息和数据关系,帮助指导人们优化自身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1.2 数字化出版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数字化出版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形式,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应在网上完成,是融语义信息、听觉信息、视觉信息、行为信息、符号信息于一体,突破时空、学科、语言的限制,将期刊带入一个超立体空间和多维的环境。数字出版包括了三层递进的含义,基本上反映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见图1。

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2.1.1 有助于期刊出版模式多元

当前,虽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已开发打造,但所提供的资源形态一般仅为文字或者图片,相对较为单一,同时也尚未建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搜寻与分析,聚合优质资源,并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了解学术前沿情况,发现研究机构及相关作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并“协助”各类编辑软件对日常稿件进行筛选、选择审稿专家、、规范基本格式、校对等,快速完成资源的优化,为用户提供多维的资源服务。科技期刊将改变以往以书、文献等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而强调科研全过程的发表,为作者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实现科技期刊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应用以及多媒体展现。

2.1.2 有助于期刊品牌价值提升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能够成为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提供对维度的支持,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科技期刊编辑根据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挖掘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知识需求,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展示学术前沿、热电等,为编辑筛选、评判稿件提供学术依据和技术职称,从而进行针对性约稿,开发学术前沿与热点的专栏等,解决科技期刊内容创新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了解作者近期的研究方向,推测遇到的问题,实现数字期刊的精准推送,一方面提高期刊论文的引用率,一方面培养作者群,扩大期刊的流通范围,均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

科技论文出版周期长、流通环节不畅、时效性差等问题不仅广被诟病,更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认定、传播和利用价值,以及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大数据时代,作者、编辑、专家等的信息传输和决策行为均纳入了数字化管理轨道,并与中外公共文献数据库实现了链接与共享,这使期刊编辑中的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计算分析及数字化作业成为可能,将对优化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提供帮助。科技期刊编辑智能型办公系统将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计算工具,以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提升编辑质量与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从而最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2.2.1 保密工作更加复杂

当前,科技期刊发展进入数字出版时期,期刊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投稿、审稿均已实现网络化,开放存取平台(如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日益完善,覆盖的期刊种类日益增多,国际检索系统收纳的中国科技期刊类别也越来越多,同时,媒体融合态势明显,网络平台种类增加,普及到数据库、期刊网站、手机平台等,特别是数字优先出版模式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在学术指标评价方面,论文作者的学术指标往往以文章公开发表数量、原创性以及是否被EI、SCI等检索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科技期刊则以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等为指标,这些都是以科技期刊能够网络出版、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为前提的。这就直接导致期刊发稿时效加强,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上网周期缩短。如果存在科研机构作者保密意识不强,科研成果定密标准认知不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保密审查不严,即使单篇发表作品看似没有泄密,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泄密可能性将大幅增加。

2.2.2 期刊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阻碍了大数据在科技期刊业的应用。目前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传播,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国内外用户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积极向国外同行、国际重要检索机构进行推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编辑尚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局限于现有的出版模式。同时,科技期刊编辑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缺乏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主观愿望。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论文的发稿时效和稿件审稿编辑周期都将大大加快,对期刊编辑和身高专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不仅需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环境的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还需要一批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审稿专家队伍,在新的大数据环境下,需要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协同努力,以适应新的编辑环境。

3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3.1 以发表优质稿件为宗旨,坚持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中国传统的科技期刊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内容、管理等方面实现数据化运作,首先必须彻底推进期刊数字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顺应这一潮流,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进期刊的数字化改革进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做出贡献。但主动迎接大数据给予的发展契机的同时,科技期刊的定位应该是做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认清并巩固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坚持优质稿件的办刊理念。已经起步的数字型编辑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质量的问题。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使用始终无法代替文化产业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编辑只有对文字内容资源,包括稿件的收集、编辑加工、知识体系的分类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坚守角色定位,专注内容质量和价值提升,大数据才能在科技期刊业得到科学利用和持久发展。

3.2 以保密管理为抓手,坚持贯彻期刊保密审查制度

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原则和要求,加强期刊保密审查和监督工作,促使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落实保密制度和保密责任。二是,期刊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在日常管理中健全保密管理、严把保密审查、加强保密教育,通过物理隔离和定期检查等做好稿件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保密警示教育,针对保密审查中发现问题的稿件,要禁止编辑或其他人员通过任何渠道获得或传播稿件。三是,期刊编辑人员要高度重视。编辑要从思想上树立会保密、善保密的坚实防线,应在日常业务中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掌握保密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技能,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3.3 以传统编辑为基础,坚持提升编辑人员信息素养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选题策划,除了通过参加会议与专家交流获得选题外,还要善于挖掘和借助行业创新库,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取、交换、传递和应用,运用技术手段挖掘优质作者、寻找创新点及热点等。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稿件审读。编辑虽然不能对工作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但应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科技期刊的编辑可以借助各类信息平台为专家提供辅助审读依据。如编辑可以根据期刊自身要求,将是否具有创新点作为投稿必要条件,并借助平台提取稿件的创新点。第三,科技期刊编辑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搞好期刊营销。编辑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新技术)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视为信息符号,将文章进行碎片化处理,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期刊编辑按照不同终端用户需求对碎片进行打包和再加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全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对这些信息符号的不同处理,最后推送给各类终端用户群。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学术期刊由于发行量小、受众面窄,市场竞争力弱,普遍经营困难。要改变学术期刊的现状,须确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方向,引入4C营销的经营理念,这是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关键词:

市场营销 4C 学术期刊 广告 期刊 定位

目前,期刊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学术期刊业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冲击,不管是在媒体形式还是读者的需求上,学术期刊都面临着巨大而深远的媒介变革。学术期刊须重新审视当前的经营策略,积极应对当前的市场变化,站在市场和受众需求的角度,重新定位学术期刊的经营模式,寻找更有效的经营策略。

一、学术期刊的经营现状

1. 种类多、发行量小。国内目前拥有的9000余种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800种、社科学术期刊2800种,[1]学术期刊数量占据了国内期刊业的绝对份额,学术期刊的刊物数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学术期刊国。但是学术期刊普遍不重视发行,大多数学术期刊为了节约成本而缩减发行数量,从而影响了学术期刊传播效果,发行成为学术期刊广告经营的制约因素之一。2. 专业性强、读者面窄。由于学术期刊专业性强等特点,目标人群数量有限,导致发行数量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期刊的经营。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术期刊又是一种分众性极强的媒体,学术期刊传播对象明确,目标受众集中度高,是典型的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人群,目标对象的“三高”特征,是学术期刊优于普通期刊的传播优势之一。[2]3. 重编辑、轻经营。学术期刊普遍重视期刊内容的编辑,忽视期刊的市场经营。在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学术期刊由于发行量小,经营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加上学术期刊大多没有建立专业的市场经营与期刊发行团队,有的学术期刊甚至连广告经营资质都没有取得,导致学术期刊每年在全国100多亿的期刊广告市场份额中仅占有微不足道的广告收入总额。4. 办刊经费缺乏,资金来源单一。办刊资金不足是国内学术期刊普遍面临的困境之一,由于学术期刊大多数是政府、各级学会、高校等政府和事业单位主办,在计划经济时代,定位上长期以发挥社会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和传播目标,收入上依靠主办单位拨款或者补贴,在当前市场化的竞争下,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就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法保证其正常的出刊,更无法支付作者稿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多数学术期刊依靠版面费生存的现状。

二、学术期刊的困境成因

学术期刊的困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在于学术期刊本身。

1. 同质化竞争。国内学术期刊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定位的同质化、内容的同质化、受众的同质化。同质化的竞争带来的是低水平的竞争、重复性的研究与生产。不但浪费有限的学术资源,影响科学研究的创新性,还直接导致相同定位的学术期刊的生存困难。从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同质化竞争的严重性。国内期刊业从1978年的930种,到2008年增至9549种,数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伴随着重复办刊的因素。以管理学科来看,有《管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学术期刊,存在着50%以上的同质化的内容或定位。[3]2. 数字化出版的冲击。数字化出版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必然趋势,对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数字化的出版发行平台,能够提高学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有效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从学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的角度上来看具有积极意义。但数字化出版也给学术期刊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了冲击,学术期刊的读者可通过数字化的出版平台,获取学术资源,而不再需要通过纸质的学术期刊检索与阅读,减少了对传统发行方式和阅读方式的依赖,因此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术期刊现有的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4]3. 新媒体对期刊广告的影响。新媒体以每年两位甚至三位数的方式增长,新媒体的增长直接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也必然冲击着属于传统媒体的期刊广告市场。以网络媒体为例,2009年网络广告收入高达207.4亿元,而当年全国期刊广告总额才111.75亿元,新媒体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期刊广告的生存空间。[5]4. 读者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学术期刊的读者既是学术期刊内容的接收者,也是学术期刊内容的提供者。网络化、数字化出版直接改变了学术期刊受众对传统的纸质文献检索与阅读的方式,从而减少了对纸质文献的依赖性。对于这种改变,学术期刊经营者要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满足受众的需要,更方便地到达目标受众。

三、4C策略下的学术期刊经营

基于4C策略下的学术期刊经营,就是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服务读者,服务市场,建立起高效率的学术期刊传播平台,解决当前学术期刊经营中的困境,增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1. 了解读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wants and needs)。学术期刊有别于其他期刊的是受众与期刊之间的关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是面向该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同时学术期刊的读者也是该学术期刊内容的作者,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术期刊与受众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学术期刊要想提高其影响力和竞争力,需从读者的需求入手,满足读者获取资讯与提升科研能力的需求。学术期刊经营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的市场定位。学术期刊应根据自身的学术资源、区位优势与学科背景,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从而为读者提供独具特色的学术产品。二是精心的内容策划。高水平的选题策划是提高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前提,既能够为学术期刊征集到高质量的论文稿源,也能够满足读者的科研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学术期刊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获得行业专家学者和读者的认可。

2. 读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读者获取文献和资讯的方式多种多样,学术期刊的目标受众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学术期刊阅读与订阅方式,通过邮局发行的学术期刊已经越来越少。学术期刊想获得经营收入,需确保一定的发行数量,才能获得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当前,学术期刊的读者已在获取学术资源的方式上呈现两个极端。一是只要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愿意支付比传统学术期刊更高的成本。科研工作者愿意通过数字化的出版平台花费每页0.5元,甚至每页1元的价格来下载其需要的学术文献,这种花费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购买整本纸质学术期刊的花费。二是对于纸质学术期刊,专家、读者和论文作者已不愿意购买。因此,学术期刊应根据自身的定位与经营策略,尝试通过“受控发行”的模式[6]提升学术期刊的发行效果,以便在该学科领域专家、读者和作者中建立起较高的学术知名度与权威性,受控发行也可以为学术期刊的品牌营销奠定基础。在4C理念下,学术期刊更应该重视学术期刊的发行,通过数字出版与受控发行相结合,提升学术期刊在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增强学术期刊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衍生性的经营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

3. 读者获得期刊的方便性(Convenience)。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媒体接触的方式,对于学术期刊的受众来说,传统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满足其快节奏、高效率的媒体消费方式,数量众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平台从事科研工作,这类读者和作者对于学术期刊刊载的研究成果,不仅通过纸质文献和数字出版平台满足其需求,还经常使用手机客户端、网站、微博、3G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来获取学术资讯。学术期刊需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及时面向专家学者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动态,有效提高稿源质量。

4. 与读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在以“受众为中心”的办刊理念下,要求学术期刊必须关注受众的需求,满足受众的需要,与受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背景下,学术期刊需加强营销数据库建设,才能确保到达目标受众,与目标受众保持最有效的沟通,从而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学(下转第102页)(上接第44页)术期刊可利用数据库,通过品牌营销的方式获取营销收入,改变学术期刊的经营困境。学术期刊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与经营创造平台,密切学术期刊与读者的关系。[7]学术期刊与读者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建立数据库,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应包括发行数据库、读者数据库、专家学者要数据库和广告主数据库等。通过不断建立、完善和更新学术期刊的数据库系统,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与营销服务。

综上所述,国内学术期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面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击以及受众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学术期刊的经营困难重重。本文引入4C的学术期刊的经营理念,从学术期刊受众需求的角度,提出学术期刊差异化的定位、高质量的选题策划、高效率的发行与科学的广告经营,通过全面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学术期刊的数据库营销等策略,希冀改善学术期刊当前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8-138.

[2] 周华清.品牌――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J].北京社会科学,2011(4):79-81.

[3] 邓群,王继红,周敏.论期刊品牌的三重目的[J].出版科学,2010(4):44-47.

[4] 周华清.品牌经营: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4-218.

[5] 周华清.专业期刊的经营策略研究――以《广告人》杂志为例[J].新闻知识,2011(12):44-46.

[6] 周华清.学术期刊的受控发行模式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2(3):64-67.

第5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以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最严峻的挑战。拥有多重优势的国际出版商,以及国内一批拥有技术优势的IT企业、通信企业和技术开发商抢占了先机。这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考验,虽然国内许多大出版集团或出版社已逐步介入数字出版领域,但很少能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了国内广大中小型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当今的中国出版界正上演着一部市场导演的改革大戏,出版资源整合起一个个规模可观的出版集团。中小出版社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出版业的大改革,如何寻求突破,创造新的增长点,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一直困扰着中小出版社的决策者。数字出版的兴起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为中小出版社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方向。

1 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渐渐接受并习惯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图书、报纸甚至办公文件。当前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一旦目前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等阅读器产品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旦这类“电子阅读器”能够“替代”传统的纸张阅读,毫无疑问,传统出版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许多国际著名出版集团都不惜重金,积极地拓展数字出版业务。爱思唯尔开发的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可提供爱思唯尔出版的1800多种期刊的在线检索和全文下载服务,提供超过800万条有效在线数据,并计划每年增加约700种新出版的刊物。2000年,爱思唯尔还投资4000多万美元,启动了Scopus期刊数字化项目,把近200年内出版的400多万篇文章全部电子化。施普林格也以数字化的形式在全球领先的在线出版平台SpringerLink上出版和发行数字出版物。约翰。

2 数字出版可为中小出版社发展助力

数字出版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所谓“小”是指数字出版投入少、风险小;“快”是指通过网络发行销售速度快、反馈速度快;“灵”是指数字出版形式灵活多样,渠道灵活多样。这种小、快、灵的特点最符合中小出版社的特色发展战略。数字出版对于中小出版社有如下意义:

2.1 降低成本。

从长远来说,纸张价格、印价、能源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涨对于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出版社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数字出版因为无纸化运作,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也缓解了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

2.2 突破资金链条的束缚。

中小出版社一般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数字出版前期的低投入无疑降低了图书出版的风险,使得中小出版社能够大刀阔斧地将资金投入到后期的市场营销中去。这是一种良性的市场运作,对中小出版社树立品牌、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十分有益。

2.3 稳定销售渠道。

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市场需求量小,印数问题和销售渠道一直都是困扰着这一类型出版社编辑和发行的大问题。数字出版不用考虑印数,相同的销售渠道可以使中小出版社与大型出版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4 突出专业图书的特色。

数字图书易于检索、分类的特点,结合良好的网络宣传,可以使专业程度很高的图书也能被需要的人找到,实现专业图书应有的学术价值,扩大专业图书的销售量。这大大拓展了中小型专业出版社的生存空间,而且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比较优势,使专业出版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 产品线形成的关键路径

数字化出版产品线的形成,是和已有资源基础、经济实力、出版特色、发展方向紧密联系的。中小出版社在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形成产品线的过程中,以下路径似乎有一些共性,难以绕开。

3.1 现有图书资源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

出版社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一些宝贵的图书内容资源,目前大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资源都没有合理有序地保存,大部分以光盘的形式存储,存储格式多样,不利于资源查找和再利用。出版社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者数据库存储管理软件,把图书排版文件转换成国际通用的文本格式,有效地存储起来。同时针对特色资源,构建特色资源库,为个性化和多媒体的出版做好初步的准备工作,从而实现深度挖掘资源的出版价值。

3.2 构建资源和收集的通道。

出版社原先的网站主要用来展示图书产品和对外宣传,并没有加入运营的成份。出版社可以利用特色资源,例如教育类出版社可以提供配套的网上服务功能,提供在线测试、家庭作业管理、课件、视频下载等。同时可以倡导一些主题活动,收集网友们的资源,利用网络组织线下的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建立成资源和收集的通道,实现资源的大量积累。

3.3 打造数字产品的多种展示形式和手段。

电子书是大部分出版社与技术公司合作的一种成熟的形式。但国内主要还集中在原版原貌的电子形式的展示,对于出版社来说收益几乎微乎其微。深度开发增强型电子书是未来电子书的发展方向。出版社可以突破传统局限,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辅以多媒体表现手段,对纸质图书进行多媒体增效拓展,以视、音、图、文实现图书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从而使得读书变得更有趣、更轻松。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式很多样,电子杂志、电子书包、资源包等形式都可以拓展,同时能实现电子资源向纸质资源的转化,被用户认可的电子资源,转而再用纸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媒体出版。

4 中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4.1 出版社在推进数字出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态度积极,制订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做好数字出版的基础工作。出版社要明确机构,制订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字出版工作。其次,要对现有的已经出版的拥有专有出版权的纸介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保管好电子文档,积累数字出版的资源。与此同时,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注意签署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方面的合同。如果出版社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抓紧引进和培养,为数字出版奠定人才基础。出版社要防止在缺少必要准备的前提下盲目上马,但也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一些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就的出版社和运营商,都是精心运作多年才取得眼下的成绩。如龙源期刊网,是1997年就开始筹备,十年努力,才具有现在这种规模。

4.2 占有内容资源的制高点。

数字出版的载体与形式尽管很多,如电子阅读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但内容却是其根本。出版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无论技术运营商如何介入内容资源,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但是,出版社拥有的内容资源,也必须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有特色的内容资源,而不是同质化的,缺少专业水准的“大路货”。这方面,需要出版社在特色定位、掌握核心资源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知识产权出版社通过自己掌握的专利信息,从销售图书、光盘转而为客户建立数据库,推广在线服务。目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的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全社收入的50%,利润的60%。实践证明,出版社的图书不在于内容广泛,而在于内容要精,要专,要新。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4.3 要从传统出版的产业链逐步过渡到数字出版的产业流程中。

过去出版社出版图书,从选题的策划到图书上市,编、印、发、营销,要经过很多程序。但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的流程、销售的模式都与传统出版截然不同。出版社要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入手,实行管理数字化,进而实行内容数字化。如高教社通过建立内部的ERP系统,实现了出版各个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进而建立了内容的管理平台CMS。这样,无论是向读者或客户销售条目式数据,或是为手机终端服务,都会减少额外的工作。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的销售主要是个性化的读者服务。《长尾理论》的作者提出的新的“二八理论”,其先决条件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的基础上的。对于中小出版社而言,必须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才能为出版的全面数字化做准备。

当然,数字出版的形态与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将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破冰之旅。中小型出版社能否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6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以作为中部地区的安徽卫视异军突起的现象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其营销战略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创新其媒体营销的策略。

从1997年上星发展至今,安徽卫视一直把自身的定位紧紧锁定在打造电视剧频道上,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受众推出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电视剧场,不断盘活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以此为营销的基础,不断创新广告营销的方式、方法,培育了稳定的客户群、忠实的受众群,打造了属于安徽卫视独有的电视品牌,在业内形成了所谓的“安徽电视现象”。那么,安徽卫视在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之后,现在又面临着哪些困境?未来将如何突围?

一、安徽卫视面临的困境

竞争对手。①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的喉舌和政府核心的舆论阵地.央视在政策、资源等多方面拥有其他电视台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在中国电视界第一巨头的地位牢不可摧,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在电视剧方面,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的精品战略以及电视剧战略的陆续和实施,令包括安徽卫视在内的国内省级卫视倍感竞争压力。②其他省级卫视。电视剧在省级卫视的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省级卫视投人到这个竞争战场上来。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一切创新手段都会被竞争对手迅速模仿,进而不断蚕食市场占有率,几集连播、多种剧场等已经成为业内的普遍手段。③境外传媒。从最初的广告贴片到整体频道的进人,境外传媒的渗透力度和速度都在急剧加快。尤其是在2008年以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媒体了解了中国,海外传媒进人中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境外传媒对中国电视市场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资金运作、节目制作、营销方式、人才战略等。

业务水平的制约。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61号令)已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61号令对于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总量都做了进一步的严格规定,这对一直依赖于广告营销战略的安徽卫视而言,将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另外.电视剧播出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安徽卫视几集连播的策略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其他卫视纷纷效仿,4集连播、8集连播的方式不断涌现。如《神雕侠侣》刚刚推出时,江苏卫视重点研究了在黄金档同时播出的主要对手的编排,每天19:35开播,开播时间位居所有卫视第一,又打破两集常规编排,全周联播,在周播出总量上一举超过安徽卫视等竞争对手。

二、安徽卫视媒体营销的创新策略

第一,以制播分离为契机,加强电视剧制作水平,延伸上游产业链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所谓产业价值链指的是以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与组合。)在电视剧的整个价值链条中,只有拥有核心的、独特的资源优势,才能确保收视市场的排他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毫无疑问,安徽卫视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就是其优质的电视剧资源。因此安徽卫视应该围绕这个核心价值,不断延伸上游产业链条。

打造安徽卫视明星资源库。在独播剧浪潮尚未退去之时,自制剧已经风起云涌。今年春节期间,新版西游记(浙版西游记)成为热播剧,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此外,张纪中版《西游记》、六小龄童版《吴承恩与西游记》也正在加紧制作当中。自制剧的竞争态势可见一斑。安徽卫视在自制剧竞争中应该如何把握自身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市场?笔者认为人才是关键。借鉴湖南卫视的经验,安徽卫视应该通过自制剧培养一大批属于自己的、拥有全国知名度的签约明星艺人。以明星艺人为基础资源,对其影响力进行不断包装、创新、增强、发掘,从横向上贯通全台栏目的设立、播出的编排和内容的打造。

建立电视剧版权库。在美国、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早已实行“自制自播”模式并建立了自己的电视剧版权库,即由电视台出资、出导演拍摄电视剧,只供本台播放,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反馈修改剧本、终止或继续拍摄。近年来,以“剧”立台的安徽电视台接连参与投资拍摄了新版《三国》、《新安家族》、《政协主席》、《中国兄弟连》、《高地》等电视剧,在自制剧方面已经走在了省级卫视的前列。但是在电视版权库方面,资源发掘的力度、版权营销的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因此。安徽卫视应该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版权意识,建立版权资源库,围绕这个核心资源进行营销、增值。

第二,以数字化为切人口,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步伐,打造全方位数字平台。近年来,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200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报告会上讲话时指出,自2003年启动有线数字电视以来,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迅猛。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分别为97万户、397万户、1266万户、2686万户、4528万户,比前一年分别增长了309%,219%,112%,69%。全国有229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106个城市已经完成转换,广西、宁夏的城市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北京、天津、青海、海南、贵州、吉林等地的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比例超过了50%。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步伐加快,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2400万。在这种大趋势下,只有加快数字化创新步伐,积极打造全方位数字平台,全力发展高清电视,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良方。

创建数字技术研究院,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步伐。安徽卫视应利用北京电视剧制作基地的区位优势,联手北京各大知名传媒高校成立数字技术研究院,构建产、学、研转化的长效机制。通过研究院的成立,打通一线生产与后方科研的联系,紧扣数字技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为安徽卫视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鼓励、筛选高校传媒专业学生来基地实习,抢占优质人才资源;与高校签署联合培养方案,把自身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进一步统一,减少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准确度。

在安徽卫视广告中心下面设立专门的数字广告部。以安徽卫视专业的广告营销水平为基础,抽调专业、优秀的广告营销人员,以专业数字广告公司的身份为客户提供数字广告服务。在技术上,与数字技术研究院对接,研究电视门户广告、增强电视广告、VOD广告、个人电视广告等多种数字广告形式的应用方案;在营销上,根据安徽卫视已有的观众、客户的信息库,进一步研究人口统计特性、心理特性,甚至生活、消费形态等有目标地选择广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告的效果。

第三,以创新为着力点,不断变革营销思维,提升卫视战略层次。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营销战》一书开篇就出语惊人地说:“当今市场营销的本质已经不再是为顾客服务……顾客只是要占领的阵地。”这种由营销大师带来的全新的创新思维,影响着世界上所有的营销学专家。创新思维在营销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地处中原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安徽卫视,如何能迅速成为国内省级卫视中的先行者和佼佼者?答案就是创新、求变。那么,在营销观念已经充分普及的情况下,安徽卫视在下一步的竞争中如何才能守住自身优势,进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抢占新的电视高地?答案还是创新。

设立专门的创新基金。努力把创新当做立台的长效机制,避免随着领导一走、形式一好就把创新丢掉的短视行为。在全台范围内设立专门的创新基金,鼓励全台工作人员对节目的创新、栏目的创新、卫视发展策略进行创新思考,并把创新当做人事升迁、职称评定、工资确立等方面进行量化的重要考核目标。

建立健全反馈机制。确立“矛盾是创新的核心”的观念,充分重视安徽卫视已有的客户群和观众群的反馈意见,把他们的意见反馈当做是创新的基础。建立客户定期沟通机制和网上观众互动平台,把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及时充分地反馈给卫视高层,并拿出部分创新基金奖励给为卫视发展提出良好建议的人。

第7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数字化;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87-01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进行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而不只是单纯运用。国家重点院校早就普及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而部分高职院校却仍然没有实现这个系统的创建,目前显得迫切而必要,这与学生们对知识面拓展的渴求也是相关的。借助网络环境和多媒体的使用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传统的封闭式保存方式转向了开放式的数字化展示,提高了知识的广泛性运用,也为高职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化平台,提高了高职院校争取人才的竞争力。

一、高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掌握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体系的建设情况,就部分地区的不同类型的高职学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进程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经过问询学生、走访各个图书馆、现场取证等方式,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高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导致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问题集中表现:一是学校图书馆很少从专业需求上配备图书馆管理员,大多数是兼职的学生或者老师。工作人员很少利用计算机来向外界提供信息服务,与专业化办公人员相去甚远。二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不足。真正意义的数字化图书馆,不仅能支持阅览人查询馆藏图书、文献、杂志周刊、研究学报等目录信息,还能为众多的馆藏资源进行详细的归类,使阅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分拣项目就可以从对应系统提供的检索码直接找到信息源。三是没有建立一个海量覆盖的信息资源共享体,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四是调查人群中对于图书馆资源的使用,除了学生,还有老师,经调查,善于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教师中高学历的占比是:约53%具有硕士学位、约40%具有学士学位,他们随着学历的增高对于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也就越高,他们的检索内容可以验证数字化资源的完备性和广泛性。例如对于数据库中,科学调研的研究报告和学报、核心期刊、文献查询等点击率居高,他们还可以查询数据库是否及时收录了他们学科的重要期刊。

二、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包含内容

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的运用,不但考察了数据库的使用率,还能及时反馈出检索人的需求,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按照合理需求的内容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添加和增加类别,使高职的图书馆逐步形成全面的数据信息库。信息库的内容涵盖了:考试数据库、电子图书、社会科学研究报告、行业论文、图书文献检索等完备体系配置于图书馆运作系统中,使图书馆的工作灵活而高效的开展。对于图书馆资源选择上,可以分区规划成期刊阅览室、专业技能区、营销区、文学区、古典诗词、时尚杂志、重点报刊等多项目,读者根据自身的兴趣根据分配进行区域知识的获取;对于资源管理上,工作人员根据图书、期刊、杂志等的类别分类归属,便于读者查询和翻阅,及时备注好可用资源和预约资源;对于资源共享上,应该努力完善信息检索内容,完备检索目录,建立健全的智能化检索系统,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览者;对于图书馆数字资源设备的配备上,要及时检测系统,清理垃圾文件和系统检查病毒,防止信息泛滥导致的信息查询系统瘫痪。

三、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创建的几点措施

首先,加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涉及设备的完备和专业人才的配备,图书馆有了专业化的人才,利用其配备的计算机专业系统,来对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数字化进行维护,保障系统的顺畅运行,还需要建立网络的安全系统,防止黑客等系统的入侵带来的影响,保护知识产权。。拥有一套完整、安全、系统化的系统,利于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其次,重视资源共享的建设。在当前的数字环境下,不是所有的图书馆数字化资源都能完备,比如文献资源的建设,针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分类、和存储分级管理,和其他图书馆形成资源共享。有的图书馆有自己馆藏的特有图书,通过共享,其他高校的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预约借阅。

最后,建立数字化资源的多形式。在建立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多样式的资源体现形式,让各类文学、文字资源共同发展。例如当下常见的印刷文档、光盘影像资料、网络电子资料等几种资源形式的展示,促进了资源的全面化补充和全方位普及。其中网络电子资源,全球每天约有700多万的网页被利用,其中公共资源、在线杂志报纸、链接文档等占据的比例很高,因为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系统中加载以上内容的链接,促进了有效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真正的共享,彰显了体系建设的社会价值。

结语:

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化体系的创建,给高职院校本身的建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也更好的服务了大众,针对于如何建设,本文给出了建议,愿校方根据自身的资金、营运、教学需求、人员配备、资源涵盖等方面加以分析,加强对于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让高职的发展之路走的更宽、更远。

参考文献:

[1] 罗桂娟.论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J].图书馆,2010,01:111-113.

[2] 罗 加.高职图书馆重点专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1:33-35+38.

[3] 杨晓莉.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9:22-24.

第8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勃兴,分布在全国2300多个独立县级行政区域的众多中小型博物馆必须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然而这些博物馆多数依然处于“贫困”的状态,文物储藏不够,科学研究薄弱,展览环境欠佳,体现出其在馆藏资源及其利用方面所存在的瓶颈性问题。针对此,争取时代性的短期项目赢得各种资源,树立“缔结联盟,共谋发展”的理念,建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利用,应是值得考虑的可行之道。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2900多座各类博物馆已基本构筑起了中国比较完整的博物馆体系,且许多新的博物馆仍在诞生之中。伴随着这一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博物馆发展的重心已由数量上的扩张向服务质量的提升转变,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笔者在从事大学博物馆学的教学过程中,时常鼓励学生利用学习间隙深入实际,对基层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展开调研,一方面旨在培育当代青年人的文化遗产危机与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使其亲临实际,体认目前文博事业所存在的真实问题与潜力,从而明确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学生收集、反馈的信息基本印证了笔者多年来所思考的一个问题,即:同我国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与管理质量之间所形成的剪刀差一样,我国博物馆运作成效的提高也远远赶不上其数量的急剧增长,尤其中小型博物馆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而归根结底,其原因皆可围绕馆藏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展开讨论。

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亦即文物藏品,可以经由征集、发掘和社会捐赠等渠道获得,也可以通过复制或租借得到补充。但是,“博物馆自身收藏的文物是最主要的资源,它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博物馆规模的大小,声誉的高低,效益如何,都与其文物藏品的数量与质量有极大的关系。……有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往往能吸引其他资源来为之‘锦上添花’。在博物馆这样公益性的事业中,只有把它办成真正的历史、艺术殿堂,成为文化实力的象征,成为文明的标志,才会产生‘名馆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社会的捐赠和人才加入。……所以,要使博物馆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支持,就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2],而这一品牌必须以丰富而又富于鲜明个性的馆藏资源为重要基础。

毋庸置疑,我国有很多富于特色的博物馆,而且充满了活力,但2900座博物馆中的绝大部分则不然。尤其是那些地处基层或县域的众多中小型博物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长期的积贫积弱,很多仍处于“贫困”状态,甚或几近闭馆边缘。主要表现为:其一,文物储藏不够。或者数量太少,多则近千件,少则四五百件;或者种类单一,有的陶器居多,而且多集中于一个时代,如汉代,有的瓷器为主,但多属明清时期;或者精品稀缺,珍贵者极少,多为一般文物,且品相较差。其二,科研能力薄弱。研究成果稀少,多年不见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论著问世,缺乏对外广泛持续的学术交流,不能确立在同行中的良好地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从而造成了现存数量有限的馆藏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使博物馆的应有功能无法合理发挥。其三,展览环境欠佳。有的博物馆长期固守着单一的基本陈列,对其标本极少予以更新,陈列设备陈旧,展示手段单调乏味,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博物馆展览的要求,导致其门可罗雀,几无人气,从而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2008年5月8日至9日,在“《国际博物馆》与中国遗产保护论坛”上,来自江西的文先国先生发表了题为《如何完善地方基层博物馆的价值体系与社会责任担当平衡》的论文,对地方基层博物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也认为中国目前的2000余家博物馆大多属于小型博物馆。这个小型,不仅是指博物馆建筑的小型化,而且是指文物收藏的不丰富,文物陈列的不高雅,科学研究的不精深。收藏的情况不理想,陈列教育的功能就很难实现 [3]。由以上所述可知,我国中小型博物馆目前馆藏资源存在两方面的问题,要么是资源储藏不够充足,要么是研究、利用的深度与广度有所欠缺。

至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许多业界人士与专家学者都有精辟的分析,大体归纳起来,不外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体制不畅”等。笔者以为,在今天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公益性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的形势下,“现代营销”意识淡薄是当下诸多基层博物馆最为缺乏的东西。这一薄弱环节的存在,导致许多博物馆无法摆脱旧式桎梏的束缚,依然在抱残守缺,依然在“等、靠、要”,而不是大胆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寻找发展壮大的良机。因此,中小型博物馆必须在“现代营销”理念的推动下,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不拘一格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走“缔结联盟,共同发展”之路,才能扭转被动局面。

一、争取时代性的短期项目

以赢得各种资源

博物馆人应时刻将眼光“由内转外”,即瞄向社会,紧抓时展的脉搏,一旦发现有利时机,即可开展相应的运筹,以丰富自身的各种资源。这一点英国的博物馆界就做得非常好。据载,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英国的布赖顿和霍维博物馆整合多方资源,举办了具有中国元素的《1650年至1930年英国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展》,取得了空前成功,一时间观众如潮,并先后收到来自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的49万英镑、英国艺术协会的8万英镑和约克郡文艺复兴中心的5万英镑的赞助,以及一些来自私人的资金支持;而今,为了迎接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英国的许多博物馆又在积极寻找良机,蓄势待发。奥林匹克文化项目负责人禾德利·斯万说,奥运工作为博物馆提供了与奥运赞助商联络的良好机会,例如在向遗产彩票基金申请赞助的13个博物馆中,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已经脱颖而出,收到来自基金会的500万英镑的赞助,用于改扩建图书馆、特别餐厅,以及一些配套设施[4]。

就国内而言,许多博物馆也抓住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会,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金昭银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银器展》、《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玉器精品展》、《尽善尽美殿本精华展》等十大精品展,首都博物馆推出了《古希腊竞技精神展》、《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紫禁城内外竞技游戏展》等五大历史文化展览,中国科技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北京展览馆、798艺术区,绵阳、曲靖、运城、杭州、长沙、昆明及香港的博物馆和相关机构都纷纷举办了相关的展览活动,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自然也会吸引全球人的眼光,举办相关的展览无疑也会产生多种效益。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式举办之前,组委会组织的900天巡展活动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然而在全国33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级市中只有极小的比例被此次巡展光顾,还有更多地方、更多人的参观愿望没能实现,因此,各地博物馆如能抓住机遇,举办各种形式的世博会相关展览,当是对此次盛会的一种良好补充,可惜未见到相关的展览报导。

二、树立“缔结联盟,共谋发展”的理念

建立“博物馆联盟机制”,实现馆际资源的优势互补。同类博物馆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组成区域内或跨区域的联盟组织,如行业博物馆联盟、县域博物馆联盟、民营博物馆联盟等等。联盟以实践推进为核心,通过举办联合展览、联合巡展、馆际借展、藏品交流以及开设联合网站等形式,促进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联盟内部或各联盟之间可以常设经验交流性质的论坛、沙龙等,开展相应的理论探讨,以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实践。简言之,馆际联盟合作计划可以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一起,从而降低商业风险,增加展览的丰富性、可行性。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各地约有95%以上的人出于种种原因不能去现场参观,那么我们能否联合起来举行世博会的相关展览呢?一个博物馆或许力量有限,但是几个、十几个博物馆联合起来,相信可以为那些不能赴沪实地参观的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举办一个尽管不能胜似亲临,但毕竟有所体认的别开生面的“世博会”,同样能够使世博会知识和世博会精神得以传播。

2009年春,伦敦博物馆协会曾推出一个大型展览,其展品来自多家博物馆,包括汉考克博物馆、纽卡斯尔大学博物馆、谢夫顿博物馆、哈顿博物馆等。该协会顾问简·温特沃斯认为,大型公司或许有足够的基金来建立许多小型分公司,但博物馆却承担不起,这种多家博物馆的联合,既分享了展品,保障了展览质量,利于为观众推出完美的展览,又分担了风险,为每个博物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并能为观众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分别以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和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为主体的协会,也开始吸纳其他博物馆加入。前面提及的《1650年至1930年英国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物品展》汇聚了来自英国50多家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的展品,其中包括皇家收藏和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威尔士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藏品等,开创了跨地区多家博物馆合作的先河。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协会表示,为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他们期待着更多博物馆能够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创造一个奥运文化传统。

国内迎接北京奥运会的许多展览其实也是以联盟的形式开展的。首都博物馆集合全国26省市55座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而举办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最引人瞩目,展品包括很多国人耳熟能详但又鲜有机会一睹真容的珍贵文物:商代后期的太阳神鸟金饰、公元前9世纪周恭王时期的史墙铜盘、秦始皇兵马俑、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汉代葬服金缕玉衣、唐初纸本欧阳询《梦奠帖》等。同时,首博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紫禁城内外竞技游戏展》则拉近了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奥运的距离,游客可以观看到有“古代高尔夫”之称的宋代纹胎球、乾隆御用十喜花膛锸子枪和来自故宫大内的象牙象棋等富于趣味的古代体育器材。从2008年7月16日到8月29日,中国美术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明清绘画精选——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藏品联展》在中国美术馆的三层与五层展厅举行。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也在北京市崇文区新落成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拉开大幕,文化节向中外宾朋展示了中国和世界各国艺术家的杰作,展览内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北京顶级艺术品展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展区”和“唐卡艺术展区”等,精美的展品令参观者流连忘返。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于8月8日至1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北京798艺术区也在奥运期间举办了《版画盛典——为奥运喝彩》、《世界纪录:当代艺术与体育》等数量达103个的主题展览展示活动。

可见,缔结联盟、共谋发展益处多多,对于中小型博物馆来说,更可以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多边共赢。

三、建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

网络营销模式

今天的时代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广知天下诸事,也能享受各种送货上门、验货付款的服务,当当网、卓越网、中国图书网等已经做大做强,并已为愈来愈多的客户所接受。发达的现代网络技术和迅捷的快递方式充分结合,为各类文化产品的社会营销创造了极为灵活、便利的环境条件。文物、博物馆领域运用这一模式也同样可以获得成功。博物馆开发丰富多彩、富于特色的文化产品并经由网络开展营销,既可以持久宣传自身社会形象,又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如果说独自建立、维护一个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网站对于一个中型或小型博物馆来说是件难事的话,那么,多家博物馆联合建立相应的网站应当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比如英国的博物馆行业就采用了这种联合经营的方式。“文化标签网”是一个联合了60家英国艺术机构的在线零售商店,其目的是使全世界都能够便捷地发现并买到他们的产品。参与其中的包括一些伦敦主要的文化机构,比如泰特美术馆、V&A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皇家美术学院等,也包括一些地区性的机构,比如牛津的阿什莫尔博物馆、利物浦的蓝外套,还包括一些全国性的艺术组织,比如英国名胜古迹国民托管组织等。目前该网站所涉及的主要是英国境内的组织,但其未来计划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希冀能将全球的艺术机构和博物馆网罗在一起,共同展示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目前,该网站不仅成为许多博物馆重要的宣传阵地,而且每年能获得30%的额外收益,大大减轻了博物馆运作的经济压力。

我国的各类博物馆数量已达到了2900座,许多博物馆都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迄今尚未见到类似的专门营销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联盟式网站,因此这仍是一处巨大的空白,亟待研究与开拓。四、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

数字化存储和利用

博物馆馆藏资源的现代数字化保存和利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型博物馆而言,一方面许多馆藏珍品因展厅的局限无法全部展示,另一方面由于珍品的极度稀缺或脆弱性也无法长期实物亮相;对于中小型尤其是多数小型博物馆而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馆藏文物珍品严重不足或展览环境差强人意。所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既可以改变目前危及文物标本的旧式展览方式,也可以弥补馆藏可用资源的严重不足,从而提升博物馆的人气。

我国的中小型博物馆一般面积有限,规模不大,人员较少,人气不足,技术力量也相对薄弱,其日常的业务活动主要是面向本市、本县、本地区的。这些特点使得中小型博物馆必须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特色”已经严密关系到此类博物馆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在当前免费开放政策影响下,只有拿出富有吸引力的且与现实社会有共鸣的博物馆产品,才能赢得观众,扩大社会效益。

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适度应用无疑是造就中小型博物馆自身“特色”的必由之路。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不仅有利于扩充现有资源存量,实现馆藏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而且有益于丰富博物馆的常规展览,推动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通过运用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三维扫描仪、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技术,可以实现对破损文物的虚拟修复,使其得到虚拟展示的要求,也可以通过获取其它场所的文物信息,经由逆向工程开展相应的复制工作,实现本馆展览深层次的序列化、完整性、系统性;通过相关文物视音频信息的采集处理,也可以实现其向数字化产品的物质性转化,从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当然,展陈数字化建设更有助于中小型博物馆突出特色,以质取胜。首先,数字化展示可以有效地延展展览空间和展览内容,这对于展厅面积、馆藏资源等条件都十分有限的中小博物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发展机会。数字化展示使得资料的搜寻与获取变得更容易,其方便快捷的更新方式也使得博物馆能够更多频次地更新展陈、组织专题活动,提高观众的参观质量。其次,地方性博物馆多带有地域性、民俗性等特点,民俗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应当成为该类博物馆的主要特色和亮点。而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展示手法,这些内容很难产生永久的吸引力,因此,采用声、光、电、影等数字化或虚拟手段就成为展示这些内容的最重要方式。合理有效地做好数字化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既是对这些遗产的保护,也能扩大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最后,数字化手段依靠的是最先进、最有吸引力的高新技术,最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提升参观兴趣。在基本陈列中采用触摸标本、模型操作表演、多媒体触摸屏、影视幻灯等多种教育手段,可以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帮助观众多方面地接触展览内容,保持观众的兴奋感和新奇感[5]。不过限于种种条件,众多的中小型博物馆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数字化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开展馆际结合、馆校结合,循序渐进地引进数字化技术是必经之路,而不少大馆已有了成熟的经验,不少高校在硬软件方面也具有自己的优势,故而“借鸡下蛋”的策略应当成为中小型博物馆数字化的首选。

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在今天已经成为众多国人文化休闲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对散布在全国2300多个市县的中小型博物馆的划时代考验,也是博物馆人重新审视自我、转变观念、提升服务的重大机遇。而这一切都必须紧紧围绕馆藏资源展开,所以丰富馆藏资源、深研馆藏资源、用足馆藏资源是必经之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变单兵作战为多兵种联合是时代与社会之所需,若果能如此,则我们的中小型博物馆必将迎来新的曙光。我们乐见其成。

————————

[1]崔波,孙波:《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单霁翔局长谈博物馆发展》,《中国文物报》2008年12月12日。

[2]马自树:《关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2001年8月5日。

[3]文先国:《如何完善地方基层博物馆的价值体系与社会责任担当平衡》,《国际博物馆》2008年特刊。

第9篇:数字化营销论文范文

金融科技的崛起改变和塑造着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交易习惯,方便快捷的数字化体验成为客户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数字化渠道成为服务客户的主流,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一些金融科技公司迅速抓住数字化时代契机,打造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渠道为重点的经营模式,动摇了银行的绝对优势地位,在移动支付、小额信贷等领域不断冲击银行的传统业务。面对新的数字竞争对手和领先的平台型企业的进攻,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变得“无形”,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概述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利用科技手段改造传统 金融,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内部管理方式。总体来看,数字化转型要求银行具备以下几个能力:

一是客户洞察能力。客户洞察能力是通过客户的交易行为和习惯操作分析客户的偏好和特征,从中得到有价值的判断,帮助银行理解客户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价值潜力及产品销售机会,从而形成银行与客户的良性互动。银行需要做的是了解客户的需求,衡量客户的看法,有效识别客户未满足的需求、不满意的期待以及主要的诉求,建立需求反馈机制,从根本上着手解决客户需求与银行服务对接错位的问题,有效提升客户体验。

二是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分别是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和管理,三种因素集成而得的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决定了快速反应能力的高低。数字化时代也是敏捷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客户的白热化争夺要求银行能够快速配置财务、人力、资金等各种资源,以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 因此,银行需要用灵活高效的产品研发、组织架构及运营模式替代过去的内部资源组织形式,提高应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敏捷性。

三是数据激活能力。数据是数字化时代银行的核心资产。良好的数据获取、分析和运用能力可以帮助银行挖掘客户信息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 了解客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支持客户的交易行为,构建新的业务模式,进而赢得竞争优势。银行在客户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模型构建等方面的工作有助于提升数据激活能力。

二、国内外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主要特点

(一)具有明确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银行决策层和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战略有清晰的愿景、持续的投入和坚定的决心;有明确的战略布局和 发展规划;战略落地部门对数字化转型战略高度认同、自觉执行,全行上下对数字化转型的愿景、目标和路径达成充分共识,全行的行动和决策统一在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下。最高领导自上而下带领全行积极变革, 高管在设计、试点和实施关键节点投入充足时间积极参与。转型项目主题与高管最关注的大事或痛点高度契合,不与日常工作脱节。

(二)以客户为中心,改造客户旅程提升客户体验

从客户角度出发,沿整个客户旅程来审视客户体验,做到真正优化客户体验、提升业绩。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产品服务客户所需,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搭配适合的产品;打通客户旅程的关键节点,通过客户旅程改造和内部流程变革,从前端到后台重新设计银行的核心旅程,分析新的机会,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客户满意,应用并不断改善新的智能技术,用于创新和促进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完善全旅程客户服务体系。

(三)推进全渠道转型,实现客户各种触点的体验一致

让客户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所有渠道与银行接触,在所有渠道提供统一的客户体验和品牌形象,在各个渠道之间实现无缝迁移,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选用自己觉得方便的渠道完成所需的交易或服务。从定义客户旅程入手,根据不同渠道的功能与体验特征,明确渠道总体定位框架,构建整合渠道体系,进而通过协助、引导、差异化定价等手段帮助客户向最有效渠道迁移,并同时在人力资源、数据平台等方面建立内部的配套支撑,为客户提供统一、流畅和卓越的体验。

(四)打造优秀的大数据管理、分析与运用能力

实践表明,大数据在银行业绩提升、风险防控、效能改善与管理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决策支 持、信用风险、精准营销与个性化定价等领域发挥的价 值最大。银行应围绕大数据生态体系,运用大数据及相 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培育数据挖掘和分析技能,全方位 建设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 的信息,为银行的决策、风险控制和客户管理服务。

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自2002 年起开始实施“信息决策”战略,单独设立了首席数字官(CDO),平均每年开展8 万个以上的大数据实验分析,是全球范围内最早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银行。依靠丰富的数据积累和强大的模型分析能力,在客户获取、激活、产品组合管理、客户挽留、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移动银行应用成为首款支持苹果TouchID功能的软件。2016 年,亦率先通过亚马逊网站的Alexa虚拟助理实现了语音控制的金融服务交易。在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它从一家单一经营信用卡业务的公司迅速成长为美国资产排名前十的综合性银行。

(五)打造开放银行体系,建设金融生态圈

开放银行是指开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向合格的外部商业伙伴,将银行的账户能力、支付能力、特色产品能力、数字经营能力、全渠道服务能力等开放给合作伙伴,共建跨界融合生态。通过改变传统模式,无感、无限、无界提供场景化金融服务,使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在生活服务需求中第一时间得到满足。

近年来,国内银行频频探索利用API或SDK接口等方式打造开放银行生态圈。比如,浦发银行在2018 年7月推出了API Bank 无界银行,截至2018年11月末,总共实现了211 个API服务,对接84 款APP,出台电商平台、出国服务、跨境服务等多个场景金融服务方案。中信银行通过连接京东商城、滴滴专车、淘宝等平台,将平台数据引入,用于识别和分析客户营销机会与业务拓展风险。

(六)建立敏捷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创新能力

银行传统的组织架构是按照职能来划分部门的, 然而敏捷的组织形式是从各个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敏捷团队,实现组织架构上的扁平化管理,敏捷团队的成员按照“端到端”的原则,每个人都对项目的全 过程负全责,所有人的绩效考核指标都是一样的。敏捷团队的成员在同一办公地点集中办公,保证员工单线程工作,变串联为并联,同时辅之以定期培训和考量、时间短和注重决策的轻量会议等,全面提升反应速度。对敏捷团队充分授权,减少交接和精简流程, 去除冗余层级、重复决策等环节。

星展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经历了第一阶段“将核心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和第二阶段“银行业务与客户需 求深度融合”之后,进入第三阶段“构建创业型企业的 文化氛围”。星展银行调动全员力量,提倡“有利于客户体验的努力都值得尝试”,让每位员工都自觉了解客户体验和关切,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重新构思客户旅程, 推动全方位转型。如星展的呼叫中心、ATM分析、HR等,全部逐步实现技术转型,都是自下而上、由底层员工推动的。

三、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着力点

银行数字化转型,尤其是零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业发展新趋势。由于零售业务存在客户规模大、长尾客户服务不足、客户结构分化等特征,金融科技的运用能够有效缓解这部分现实问题,大部分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零售业务为突破口,利用科技手段驱动零售银行业务全面释放潜能, 使银行服务摆脱时间、地点、人员的束缚,实现自动化、 实时化、线上化处理。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几个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产品服务的触达能力

拓展多元化服务渠道,利用互联网渠道扩大服务半径,覆盖更多长尾客户,同时将线上渠道与线下服务网络进行有效衔接,实现闭环服务,构建“物理+ 虚拟”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体系。在银行的多元化服务渠道中,手机APP的客户触达作用越来越突出。根据易观产业数据库的报告显示,2018 年一季度,我国手机银行注册用户数超过15 亿户,手机银行客户交易规模达到66.89 万亿元人民币,活跃用户持续增长, 逐渐成为用户首选的服务主渠道,到2018 年底手机银行渠道用户比例达57%,首次超越网银用户比例。手机 银行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核验身份,在银行APP登录、交易中增加面部识别及指纹识别等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理财和投资顾问服务中,为客户精准定制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等。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在产品栏目引入保险、助学贷款、校园贷款等项目,实现与高校、保险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外部企业的深度连接。网点作为服务客户的传统渠道,同样面临数字化转型课题。网点的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培养智能机具对柜面业务的替代能力,数字化再造网点的业务流程,将信息化、业务流程和智能机具有效整合,加强网点分流引导,重点推进各类业务的线上协助化服务。

(二)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

根据腾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采用个性化精准营销的银行,营销成功率能够提高50%~65%以上;根 据客户画像推送银行产品,购买率可以提高30%~ 55% ;通过大数据进行全面客户管理的银行,存量客户激活率能够提升30%以上,坏账率能降低25%。为提高个性化服务能力,银行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整合分析体系,实时、智能化地处理客户行为数据,根据客户的信用资质、收入水平、风险承受能力、行为特征、 使用习惯、使用偏好综合考量,利用积累的内外部数据及成熟的算法进行个性化的界面展示,实现“千人千面”。同时,基于对客户行为特征的分析挖掘,在客户来到网点或电子银行渠道时,按照为客户群体打好的标签,展现因人而异个性化广告,让用户对感兴趣的广告信息进入业务办理,改变传统的广告营销模式。实现精准营销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支持,提高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可以帮助银行增加获客精准度,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客户交互体验和 产品转化率,并实现个性化定价。运用大数据技术, 第一步是即刻捕捉数据,海量获取数据,这些数据包括银行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清洗处理这些数据,提取特征信息,为客户画像做准备; 接下来,要按照客户基本信息、兴趣爱好、社会特征、消费行为等维度,建立标签化的客户模型;再通过客户特征、产品需求等参数,对客户进行分类;最后采用协 调过滤、关联规则、知识推荐等算法,使产品和服务智能触达客户。

(三)增强场景化服务能力

银行发展进入生态建设的新时期,必须打造一个吸引和留住客户的生态系统,让客户可以在生活场景中了解、使用和发现金融消费机会。场景金融的关键在于银行把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的衣食住行场景中, 以场景为核心向用户提供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区别在于,场景金融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业务流程或者单独的产品,而是嵌入到生活场景中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内容体现“金融+ 生活”的高度融合。场景金融是一种完整的生态,是从金融需求到金融解决方案的闭环服务。构建场景金融服务模式,银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与掌握场景流量的互联网、新零售、房地产、能源、制造、出行等行业开展广泛的跨界合作;另一方面,可自建场景,继续发力场景生态建设,在电子商务平台、社区银行、移动生活服务、 加油站金融、汽车金融、机场金融等方面寻找细分市场,尽早构建“生活+ 金融”完整生态圈。除此之外,银行可以改造传统的银行网点,将原有的金融服务单一场景延伸为多元化服务场景,引入休闲、积分兑换、消费等生活化场景,让银行网点与客户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推动网点场景化转型。

四、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一)批量获取并经营零售客户

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把银行零售客户行为从线下网点变为线上和线下并重,在平台和场景中获取金融服务成为新的趋势。零售业务必须把客户工作、生活场景重新整合,通过线上平台与各大电商平台、社会资源平台对接,批量化营销和管理零售客户,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与衣、食、住、行、育、娱、医、寿等场景平台对接,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服务,为零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在后台对接信贷系统实现线上融资、额度管理、风险防控等。建设包括人脸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在内的身份核验系统,打造大数据分析平台和连接第三方金融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零售平台金融服务功能,更有效地达到批量获客、活客、留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二)完善专业化管理模式

专业化管理模式是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本保障,需要在产品研发、销售管理、渠道布局、数据驱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零售板块的专业能力。突出产品引擎作用,丰富强化消费信贷、财富管理、信用卡等专业产品线,研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强化总行销售管理职能,负责零售营销计划制定、营销业绩统计、个人客户经理绩效管理、技能培训等, 打通总行、分行、支行、个人管理与督导机制。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管理,包括网点布局、线上渠道开发、新业态规划等,构建全渠道、多触点的一致客户体验。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定量分析与业务决策能力,推动大数据分析的规划和开发,打通零售客户底层数据基础与数据驱动的应用。完善风险组织架构, 增强集中化、专业化、高效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推动敏捷组织改造

在零售板块探索敏捷组织改造,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创新的组织。转变领导角色,向战略家、设计师、辅导者转变,充分授权团队,注重培养团队自主运作能力,在数字化快速迭代的工作方式下,把管理机制从复杂的“过程导向”转向责任分明的“决策导向”。以项目为导向,组建“小而灵活”的跨部门团队, 负责零售数字化项目端到端的实施落地,赋予团队充分决策权。改革决策机制,将传统瀑布式的大项目“化整为零”,分阶段进行项目投入和审批,缩短项目研发时间。

(四)管理零售客户旅程,提升零售客户体验

基于当前零售客户体验存在的差距和差异化战略 两大维度,梳理零售客户旅程,进行优先排序后分批推动客户旅程改造。建立全方位的零售客户反馈收集体系,包括:针对金融服务、设施、产品及流程的整体满意度及推荐值评价;通过短信、微信、APP客户端等进行交易后的即时反馈;对投诉进行产品、渠道、对象、 成因的多维分析等,将收集的反馈及监测数据汇总成零售客户体验仪表板,将抽象的体验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优化举措,进而紧跟零售客户需求,推动数字化产品创新。